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外汇市场风险的案例及分析范文

外汇市场风险的案例及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外汇市场风险的案例及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外汇市场风险的案例及分析

第1篇

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运行中最具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上市公司财务收益及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即认为存在财务风险。由于来自不同风险源的各类风险综合作用的结果终究会反映在财务信息上,因此财务风险可以看作是公司风险的集中体现及最终表现形式。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对外部环境有着高度敏感性,其财务风险较一般公司和企业有着更加复杂和不可控的一面,它的积聚或恶化不但对公司自身发展产生重大威胁,而且关系到广大投资者、金融机构、政府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近期,国内股票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巨大的财务危机事件,如德隆、三九、科龙、澳柯玛等,使各方人士进一步意识到风险管理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分别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生成、传导及效应机制入手来进行分析。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生成机制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产生与许多因素有关,有时与公司内部因素有关;有时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可能

只与一、两个因素有关;有时可能是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上市公司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变化对上市公司来说是最难以准确预见和改变的,它的不利变化势必会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具体表现为:

(一)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

自然界的某些变化虽然不会给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的损失,但对其产生明显的制约和影响,使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方式进行。例如2003年初非典和2004年初开始的全球性禽流感传播,造成了旅游类、禽类饲养类、饲料加工类、肉类加工类等上市公司不同程度的盈利受损。

(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

各种政治力量、政治观点的对抗以及地区和民族冲突等能引起政府更迭、动乱、战争、罢工等,进而可能引起上市公司财务风险。

(三)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状况、经济周期的波动、入世各项承诺的兑现、国际收支与汇率、利率、通货膨胀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的变动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势必会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引发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诱因。

自我国宣布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2007年首个交易日以7.8073再度创出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升值将会削弱我国出口型行业及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家具的生活用品以及机电、机械,这些在国内上市公司占有重要的份额)的出口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国际竞争力将大大减弱。2005年以来,上述行业及上市公司还面临着原材料涨价、劳动力短缺的成本压力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的多重挤压。如果无法及时化解这种局面,无疑会导致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困难、资金不畅的局面。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收益及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因素称为风险因素。风险传导机制分析旨在说明财务风险是如何传导的。风险因素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某些风险因素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放大或缩小其他风险因素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有些风险因素可能是通过其他风险因素的作用而影响风险后果的。各种风险因素和风险后果互相影响、层层传递将构成不同表现形式的风险链。风险链可以看作是价值链的一个逆过程,是价值不断毁损、递减的过程。当上市公司无法消化风险因素和控制风险后果时,它自身将转化成风险因素并将风险链由内、向外延伸,风险后果随即被传导和转嫁给其他公司以及相关利益者。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可以传导给其母公司或子公司等关联单位,也可以由一家上市公司传导给另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集中爆发的风险后果可能导致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甚至引发整个国家的经济危机。总之,财务风险的传导过程就是财务风险由小到大、由此及彼、由单个上市公司到整个证券市场的层层传递过程,是财务风险影响范围和强度不断放大的过程。

从图1中可以看出,财务风险的作用力可以同时影响到很多层次,我们对任何财务风险的发生都不可简单地当作单一独立的事件去看待和处理,也不能统统简单的规定由某一部门或在某一范围内采取措施。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经济效应分析

财务风险显化或积聚最终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上市公司比一般企业或公司更加迅速地走向亏损、破产。如果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处理不当、不及时,不仅公司发展会遭受重大挫折,还可能会迅速升级,演变为证券市场风险,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后果不堪设想。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经济效应可以分为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两个方面,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的微观经济效应

1.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增大融资成本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恶化势必导致对上市公司融资条件的恶化,如融资利率、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特殊情况下,上市公司甚至难以继续获得融资支持,从而导致停产、破产等。

2.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增大交易成本

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增添了上市公司收集、整理风险信息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增大了上市公司的管理成本,更增大了决策风险;同时,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以及监管部门在与上市公司业务往来及政策制定时也会因财务风险而增大交易成本。

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造成公司价值毁损

财务风险显化将导致公司的血液——“现金”等财务资源的低效率甚至浪费、流失,影响公司获利能力及质量,二级市场的股价也会应声下跌,这都将造成公司股东的价值受损。吴超鹏,吴世农(2005)的研究显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每年经济附加值(EVA)<0或处于损害股东价值状态的公司比例逐年上升,到2003年底已有近3/4的公司属于损害股东价值的公司。

4.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造成公司利益相关者价值毁损

当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公司的相关利益者如债权人的利益会因公司无法及时全额偿还债权而受损,政府的各项税收无法得到保障,公司员工面临裁员危机以及工资待遇、福利的降低,供应商及客户的利益也将大大损失。

5.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影响中小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

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开户数已达到7361.30万户。证券市场的稳定需要信心来维系,其中维护投资者的信心至关重要,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则是引发信心危机的基本因素。一旦中小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就会引起恐慌性抛售股票,引发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上市公司价值亦不可避免地大幅缩水。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的宏观经济效应

作为一个地区经济主体力量的领头羊,上市公司如果出现了重大问题,首先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企业上市和新融资渠道的开辟;其次会影响到该地区政府的经济形象和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最终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例如,目前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经济担保以及为其他企业和地方项目担保的情况较为普遍,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担保链。上市公司担保作为一种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泛滥的担保和恶意的违规担保引发的连锁反映所产生的经济破坏性将是严重的,它将产生巨大的金融风险,最终将动摇区域性经济、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安全。这在啤酒花、托普等违规担保案例中都有所体现。总的看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传递和扩散引发区域性经济风险、金融风险,进而形成国家经济风险的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在与其有相互债权债务关系的企业之间传递与扩散,从而形成连锁反应的财务风险。如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在与其有债权债务关系的诸多中下游企业之间的传递与扩散,容易形成相关企业的财务支付困难和风险。

2.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在直接与其有信用关系的银行或其他非金融机构之间传递与扩散,以及这些银行或其他非金融机构又在与其有信用关系的银行及非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传递与扩散,从而形成相互波击的银行金融风险。银行或其他非金融机构风险将向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继续传递与扩散,从而引发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及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

第2篇

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运行中最具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上市公司财务收益及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即认为存在财务风险。由于来自不同风险源的各类风险综合作用的结果终究会反映在财务信息上,因此财务风险可以看作是公司风险的集中体现及最终表现形式。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对外部环境有着高度敏感性,其财务风险较一般公司和企业有着更加复杂和不可控的一面,它的积聚或恶化不但对公司自身发展产生重大威胁,而且关系到广大投资者、金融机构、政府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近期,国内股票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巨大的财务危机事件,如德隆、三九、科龙、澳柯玛等,使各方人士进一步意识到风险管理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分别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生成、传导及效应机制入手来进行分析。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生成机制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产生与许多因素有关,有时与公司内部因素有关;有时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可能

只与一、两个因素有关;有时可能是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上市公司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变化对上市公司来说是最难以准确预见和改变的,它的不利变化势必会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具体表现为:

(一)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

自然界的某些变化虽然不会给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的损失,但对其产生明显的制约和影响,使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方式进行。例如2003年初非典和2004年初开始的全球性禽流感传播,造成了旅游类、禽类饲养类、饲料加工类、肉类加工类等上市公司不同程度的盈利受损。

(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

各种政治力量、政治观点的对抗以及地区和民族冲突等能引起政府更迭、动乱、战争、罢工等,进而可能引起上市公司财务风险。

(三)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状况、经济周期的波动、入世各项承诺的兑现、国际收支与汇率、利率、通货膨胀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的变动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势必会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引发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诱因。

自我国宣布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2007年首个交易日以7.8073再度创出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升值将会削弱我国出口型行业及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家具的生活用品以及机电、机械,这些在国内上市公司占有重要的份额)的出口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国际竞争力将大大减弱。2005年以来,上述行业及上市公司还面临着原材料涨价、劳动力短缺的成本压力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的多重挤压。如果无法及时化解这种局面,无疑会导致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困难、资金不畅的局面。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收益及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因素称为风险因素。风险传导机制分析旨在说明财务风险是如何传导的。风险因素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某些风险因素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放大或缩小其他风险因素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有些风险因素可能是通过其他风险因素的作用而影响风险后果的。各种风险因素和风险后果互相影响、层层传递将构成不同表现形式的风险链。风险链可以看作是价值链的一个逆过程,是价值不断毁损、递减的过程。当上市公司无法消化风险因素和控制风险后果时,它自身将转化成风险因素并将风险链由内、向外延伸,风险后果随即被传导和转嫁给其他公司以及相关利益者。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可以传导给其母公司或子公司等关联单位,也可以由一家上市公司传导给另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集中爆发的风险后果可能导致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甚至引发整个国家的经济危机。总之,财务风险的传导过程就是财务风险由小到大、由此及彼、由单个上市公司到整个证券市场的层层传递过程,是财务风险影响范围和强度不断放大的过程。

从图1中可以看出,财务风险的作用力可以同时影响到很多层次,我们对任何财务风险的发生都不可简单地当作单一独立的事件去看待和处理,也不能统统简单的规定由某一部门或在某一范围内采取措施。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经济效应分析

财务风险显化或积聚最终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上市公司比一般企业或公司更加迅速地走向亏损、破产。如果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处理不当、不及时,不仅公司发展会遭受重大挫折,还可能会迅速升级,演变为证券市场风险,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后果不堪设想。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经济效应可以分为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两个方面,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的微观经济效应

1.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增大融资成本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恶化势必导致对上市公司融资条件的恶化,如融资利率、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特殊情况下,上市公司甚至难以继续获得融资支持,从而导致停产、破产等。

2.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增大交易成本

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增添了上市公司收集、整理风险信息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增大了上市公司的管理成本,更增大了决策风险;同时,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以及监管部门在与上市公司业务往来及政策制定时也会因财务风险而增大交易成本。

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造成公司价值毁损

财务风险显化将导致公司的血液――“现金”等财务资源的低效率甚至浪费、流失,影响公司获利能力及质量,二级市场的股价也会应声下跌,这都将造成公司股东的价值受损。吴超鹏,吴世农(2005)的研究显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每年经济附加值(EVA)

4.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造成公司利益相关者价值毁损

当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公司的相关利益者如债权人的利益会因公司无法及时全额偿还债权而受损,政府的各项税收无法得到保障,公司员工面临裁员危机以及工资待遇、福利的降低,供应商及客户的利益也将大大损失。

5.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会影响中小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

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开户数已达到7361.30万户。证券市场的稳定需要信心来维系,其中维护投资者的信心至关重要,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则是引发信心危机的基本因素。一旦中小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就会引起恐慌性抛售股票,引发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上市公司价值亦不可避免地大幅缩水。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显化的宏观经济效应

作为一个地区经济主体力量的领头羊,上市公司如果出现了重大问题,首先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企业上市和新融资渠道的开辟;其次会影响到该地区政府的经济形象和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最终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例如,目前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经济担保以及为其他企业和地方项目担保的情况较为普遍,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担保链。上市公司担保作为一种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泛滥的担保和恶意的违规担保引发的连锁反映所产生的经济破坏性将是严重的,它将产生巨大的金融风险,最终将动摇区域性经济、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安全。这在啤酒花、托普等违规担保案例中都有所体现。总的看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传递和扩散引发区域性经济风险、金融风险,进而形成国家经济风险的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在与其有相互债权债务关系的企业之间传递与扩散,从而形成连锁反应的财务风险。如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在与其有债权债务关系的诸多中下游企业之间的传递与扩散,容易形成相关企业的财务支付困难和风险。

2.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在直接与其有信用关系的银行或其他非金融机构之间传递与扩散,以及这些银行或其他非金融机构又在与其有信用关系的银行及非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传递与扩散,从而形成相互波击的银行金融风险。银行或其他非金融机构风险将向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继续传递与扩散,从而引发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及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

第3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启发式教学;外汇模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23-02

收稿日期:2010-02-18

作者简介:邓晓霞(1971-),女,重庆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对金融衍生产品有了新的认识,而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的快速衰退加深了经济学者对预测及防范金融危机的思考。特别是金融危机首先引发关键货币汇率的巨幅波动导致全球汇市的大跌,并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使我们对金融危机的危害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国际金融这门课程就是以外汇汇率为线索,对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外汇市场交易、外汇风险、货币危机及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制度等进行研究。在金融危机造成巨大损失的背景下,要求中国高校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一般理论的讲述下更要注重模拟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去启发学生对贯穿整个《国际金融》课程的汇率的积极的关注,思考怎样把汇率理论与实际汇市操作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变动

国际金融学,也称为开放的宏观经济学,是在国际贸易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型学科,是世界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金融不仅与一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紧密联系,而且涉及到一国的宏观经济的平衡和稳定,涉及到国际经济金融的协调和合作。因此,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为研究对象,既要说明国际范围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又要阐述国际间货币和资本运动的规律。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极大消极影响的背景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要体现货币危机理论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的教学内容形成了冲击。它暴露了当前国际金融理论的缺陷,对这部分教学内容需要探讨,提出一定的修正和补充意见。

中国高校国际金融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包括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汇汇率、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这是整个国际金融课程的基础,在这部分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对于国际收支的广义定义与外汇汇率的基本概念要讲解清楚,对于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下买入与卖出汇率的表示要通过例题来分析,学会正确判断和运用。

2.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开放经济的均衡和调控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货币合作理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理论。其重点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理论的形成机制要加强分析,并指导学生结合英镑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了解货币危机理论,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国际金融制度与政策。包括外汇管制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制度的选择、外汇市场干预、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国际货币体系、区域国际货币一体化、国际金融组织等内容。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国际货币对金融危机的传导作用来认识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收益和损失,并讨论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和进程,使学生充分认识一国金融政策在国际经济背景下的协调,了解克鲁格曼“三角悖论”的原理。

4.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等。如今金融市场的交易量伴随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也加大了交易的风险,从而导致了金融资产的极大损失。在这部分内容介绍中要加大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做重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双刃”作用。

5.国际金融实务。包括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这是国际金融实践教学的重点。实行外汇模拟交易,将使学生真正感受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和收益,并形成自己的风险控制理念。

总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必须对以往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现状,学会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国际金融》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程内容的变化往往伴随教学方式的改变,枯燥的满堂式灌输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种方式的结合。

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于关键概念、核心理论以及分析问题的主要方法等均设计分层次的、逐步深入的甚至是具有学科前沿性的问题,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式教学。对于已经发生的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等实践性问题主要运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识、理解程度。

3.研究式教学。本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利用学习的国际金融知识研究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尽早介入科研活动。

4.小组作业式教学。对于像分析中国的国际收支问题、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中国的国际储备适度规模及构成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小组作业,在各个小组内部推行目标分工,并综合形成PPT结论,在课堂上讲解分析结果并回答其他组同学提问,在讨论中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并且促进了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5.双语教学。为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本课程应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推动学生与国际接轨。因此要编写课程的双语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和习题集等。

三、《国际金融》外汇模拟实践教学的推动

国际金融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通过实践平台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在我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加入了外汇模拟交易实验平台的教学,学生通过在线模拟炒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模拟实战练习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很多同学在模拟过程中,切实理解和掌握了汇率的变动影响因素,并根据国际经济情况对一国货币走势进行了判断与买卖操作,并且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单纯的理论学习为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取得了以下进步:

1.认清了标价方法。对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及美圆标价法有了深切的体会,知道在哪种标价法中价格高低代表的含义以及该选用哪个价格进行买卖报价。通过操作确实明白低买高卖的原理。

2.锻炼了投资心态。学生在模拟炒汇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市场涨跌互现的规律,知道要心态平稳,顺势而为。如果所买进的货币贬值了,不必过早杀跌,而要等待反弹时机出货,尽量减少损失。如果确实心急,也可以寻找第三种货币来做交叉盘,寻求解套良机。

3.培养了一定的投资理念。学生在模拟交易中终于明白投资中心态是最重要的,多数同学明白了在投资中要避生就熟,自信则赢。只炒自己经常涉及的熟悉货币,不要去碰冷僻或相对陌生的货币,这样比较清楚它的走势,容易掌握介入和抛出的时机。

4.加强了对理论的认识。学生在外汇模拟交易中根据所学影响外汇汇率波动的理论来指导模拟交易,在宏观经济指标变动下考察汇率的变动,思考理论指导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反过来提升了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5.丰富了学生外汇投资的经验。通过外汇模拟交易,学生在交易中总结了一些好的投资经验:比如,要带着真实的交易心态去做模拟交易,从中总结交易技巧。不能只靠运气,要在交易中摸索规律;对决定交易的因素要作记录,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方案;顺势操作,勿逆势而为。要善用停损单设立止损位降低交易风险。发现错误决策要当机立断止损出局,不要犹豫。在对情势判断不清的时候,要保持半仓操作,不要满仓,要留有余额,以减少交易风险等。

总之,通过模拟炒汇,学生对金融市场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理解了风险控制的概念。这对于他们将来个人从事投资理财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艾洪德,徐明圣.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第4篇

回顾2006年,人民币汇率的特征可概括为: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幅扩大、总体呈小幅升值态势;而从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变动的因素来看,美元走势已成为最直接的因素。

(一)2006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和金融市场建设不断加强,2006年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市场供求关系导向的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运行机制更趋市场化。

1.人民币名义汇率呈波动性升值态势

人民币汇率屡创汇改以来新高,名义汇率波动性升值。2006年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982元,{1}首次“破八”。此后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小额波动中的稳步上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屡创新高。仅在2006年11月内,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相继突破了7.88、7.87、7.86、7.85和7.84五个整数关口,当月累计升值近400个基点。2006年12月28日,人民币汇率更是创出1美元兑7.8149元的新高;与2005年12月30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8.0702元相比,已上升2553个基点,升值幅度高达3.17%。人民币对美元的加速升值,导致人民币对港币也加速升值。在2006年底,港币现钞兑换人民币也首次跌破1比1,人民币进入“港元区间”。

2.人民币汇率双向运行态势显现

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之后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双向运行态势显现。2006年3月6日开始,人民币汇率出现6个交易日的连跌,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浮动特征;8月中旬和9月下旬,人民币汇率经历了较大回调;11月17日,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下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经达到了7.8745。人民币汇率共下跌78个基点,成为自3月份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汇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的升幅过大,累积的大量回调压力得到集中释放,这也是人民币汇率运行机制更趋市场化的体现。

人民币在短期内连续走高又蓄势下跌,无论朝哪个方向,累计的涨跌幅度都相当可观,这也显示了人民币汇率不仅日间的波动在日趋活跃,而且阶段性的波动区间也在放大,弹性不断增强。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比较,人民币对日元和欧元汇率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3.人民币汇率仍属于基本稳定的态势

与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间汇率的波动相比,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和波动幅度仍属小幅渐进。例如欧元兑美元,2006年1月初为1欧元兑1.1980美元,到11月29日为1欧元兑1.3146美元,升值18%,其中仅11月份就升值了2.9%。美元兑日元汇率,2006年初和11月末基本相同,但5月16日的年内最低点110.07与10月13日的年内最高点119.81,则相差达8.6%。英镑兑美元,2006年1月3日为1英镑兑1.7404美元,11月29日升值为1英镑兑1.9492美元,涨幅为12%。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仍属于基本稳定的态势。

(二)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因素

1.正确看待人民币汇率升值

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出现缓慢升值的态势,从深层原因来看,与我国经济总量地位的提升和持续增长的预期密切相关。从宏观经济因素看,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2004年和2005年的GDP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0.1%和9.9%,2006年GDP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从长期来看,一国汇率水平与该国经济实力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判断人民币的长期汇率走势,来自于对我国经济长期走势的分析,这是决定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最为关键的因素。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走势来看,未来我国有望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周期,特别是新一轮宏观调控已经发挥了作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如果没有重大干扰因素,我国经济将会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发展趋势是升值的。但由于经济发展周期性规律的作用,汇率会有回归走势即螺旋式盘旋上升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看待人民币汇率的变化需要把握视角的转变,由过去“钉”住“美元汇率”转向关注“一篮子货币汇率”。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已从固定汇率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且在国际外汇市场汇率波动日益加剧以及贸易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观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仅要有“一篮子货币汇率”的视角,更应该注重从“美元汇率”转向“有效汇率”。根据国际金融的一般理论,货币升值或汇率上浮会产生“奖入限出”的效应,即鼓励进口、限制出口。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情况恰恰相反,进口价格涨幅显著超过出口价格涨幅,而这种情况通常是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显而易见,如果从真实有效汇率(REER)来看,人民币汇率不是在升值,而是在贬值。

在人民币兑美元的几次快速升值过程中,人民币兑欧元、英镑、日元出现了大幅贬值,这就使得人民币升值的效果大打折扣。汇改时确定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因而关注人民币汇率应该从对美元的单边汇率转向有效汇率。虽然据不同的有效汇率计算方法计算出的有效汇率结果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远小于兑欧元、日元等非美主要货币的贬值幅度时,从有效汇率的角度来看,人民币还是处于贬值状态。在目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确定方式以及美元走弱的情况下,人民币要实现有效汇率升值,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可能还要大一些。我们不要将目光仅仅局限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涨跌上,而应多视角透视汇率的变动,这样才能正确理解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2.美元走势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变动的直接因素

由于人民币汇率由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决定,因此它对美元的汇率,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美元在国际汇市总体表现的影响。回顾2006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几次大幅波动不难发现,美元在国际汇市的起伏几乎成了决定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的主要因素。人民币汇率在2006年8月中旬的短期急速走低,其外部因素正是美元当时对其他国际货币整体走强。10月份以来,每当国际汇市上美元跌到一个新的低点,人民币汇率就跟随创出新高;而一旦美元反弹,人民币汇率就会出现回调。特别是进入11月份以来,美元和人民币之间反向联动更为明显,每次美元指数创出阶段性新低,人民币汇率几乎都会报以汇改以来的新高。

在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的影响下,美元遭受沉重打击,美元兑各主要货币大幅下挫。2006年以来,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总体走弱,美元兑欧元汇率、美元兑英镑汇率都跌至近两年的最低水平。11月底,美国调低了2006年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预期值,而美联储会议纪要也显示出多数成员预期经济增长将放缓;此外,美国公布的劳工市场失业救济人数远高于市场预期。这些因素加重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推动了市场对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因而导致美元进一步疲软,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正面的。2006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升值并没有超出金融体系和企业的承受能力范围;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减慢,而且保持了强劲的势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践已表明,除了局部行业受到预料中的影响之外,总体上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相当稳健的水平上,经济增长、物价和外贸形势都相当良好,如2006年GDP增长达到10.6%,外贸顺差达到了1770亿美元。我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于汇率浮动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把汇率机制改革的影响加以消化,这就为下一阶段继续推进汇率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兑美元自2005年7月汇改后一直保持着升值趋势,但同时,2006年以来贸易顺差却屡次创出历史新高,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并未降低贸易顺差的增长,这说明我国企业适应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能力在增强。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自2005年汇改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居高不下,而这些投资中的大部分是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企业之所以扩大投资,说明企业还是有利可图的。这反过来也证明人民币渐进小幅升值对出口的冲击是有限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出口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比预期高,升值强化并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从汇改后一年来的情况看,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企业效率的提高。这种竞争的加剧,则体现为出口产品的价格降幅超过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即部分企业以前隐藏了利润。二是企业在汇改进程中增加了抗风险的能力,已经开始逐渐适应汇率改革的方向,并逐渐学会运用多种汇率避险工具来应对汇率风险。多样化的汇率避险手段包括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中间消耗、提高品牌影响力和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等,其中企业使用金融衍生产品、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和投资外汇理财产品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另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和交易主体进一步扩大,企业使用远期结售汇的便利度明显提高。而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和掉期市场的逐渐活跃,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对新型汇率避险工具的适应能力和汇率风险管理意识都有所增强(巴曙松,2006)。[1]

从国内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企业而言是利大于弊的。以2006年4月底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可以看出,自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和大半年的适度升值以来,企业的汇兑损失不仅没有放大,反而实现了较大的汇兑净收益。总体而言,受益企业的平均受益金额,是受损企业平均受损金额的8.3倍。同时,汇率改革对特定区域的影响,取决于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管理能力,且大企业云集的地区(例如上海、北京等地),比中小企业遍地开花的地区要做得好很多。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金融机构对于汇率浮动的承受能力也逐渐增强。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时,人民币汇率一次性上调了2%;一年之后,人民币升值3%以上,其间市场交易日间和日内波动幅度加大,金融体系运行正常。这与汇改之后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有很大关系。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逐步放宽银行现汇、现钞买卖价差限制,引导挂牌汇率由对称性向非对称性发展,外汇定价从“一视同仁”到差别定价发展。“一日多价”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银行汇率风险意识,并促使商业银行从人民币汇率产品的定价机制、平盘方法、操作流程、风险管理、IT系统以及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全面加强汇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而各类金融衍生业务的陆续推出,对商业银行在提高金融衍生品的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商业银行也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巨大商机,通过加快业务创新争取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抢占先发优势,并巩固自身的生存适应能力。在积极引导客户增强对人民币汇率机制认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相应的避险、保值、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适时推出新的外汇理财产品,有效规避和控制汇率风险;与此同时,积极开发风险管理、风险对冲及投资产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等价值互动的机理,分别对进出口企业采取不同的定价政策。

(三)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对股市而言,本币升值预期主要会带来四方面的益处:吸引国际资本流入,获得以本币计值资产升值的收益;在实行外汇管制情况下,本币升值会出现将外币资产转换为本币资产的趋势,改善股市资金供求关系;为了抑制更多投机资金进入国内,央行将有意维持一定幅度的本外币利差,倾向于保持低利率,为股市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金融坏境;国际流动资本具有较强的投机性,将主要投资于容易变现、流动性高的证券市场。历史经验表明,一国本币升值往往导致以本币计价的资产升值,特别是以股市为代表的虚拟资产,其升值幅度将远远超过本币升值的幅度。汇改之后,不少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趋势及其对证券市场的深远影响仍然认识不足,对能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的板块也存在较大的认识局限。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是支持我国股市长期向好的重要因素,并将成为今后几年市场反复经营的投资主题之一,因此,投资者应乐观看待今后的股市行情,重点关注那些能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的行业板块。当然,下一步将不再停留于人民币升值的概念炒作上,而将逐步转向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的行业和上市公司业绩的挖掘上。

毫无疑问,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效应的进一步释放,新的汇率制度在优化我国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

三、人民币汇率政策趋势与汇率走势

由于汇率走势与汇率形成机制相辅相成,完善汇率机制才能形成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王元龙,2005)。[2]而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又取决于未来的汇率政策取向,因此,有必要结合人民币未来汇率政策趋势来分析预测2007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一)人民币汇率政策趋势预测

2007年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货币政策将突出汇率政策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央行提出,将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控制,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维护总量平衡。将发展外向型经济与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地协调起来,其关键是促进国际收支趋向平衡,这是当前我国经济战略转型和政策选择的着力点,也是改善当前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6)。[3]央行在2006年8月第二次加息之后,我国的利率政策操作已经告一段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心开始向汇率政策转移。可以预计,人民币汇率政策将成为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重心。但需指出的是,汇率政策成为货币政策重心,其内涵是多方面的,如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强人民币弹性、完善外汇市场运行体制、加快外汇市场产品创新、调整外汇管理政策等等,而不可将目光仅仅盯在汇率本身以及简单地理解为人民币要加快升值上。

2.采取多层次的政策组合

我国“双顺差”的失衡经济结构以及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由深层次制度因素和结构因素造成的。促进我国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和实现汇率均衡,要求合适的政策组合。这种政策组合至少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实际汇率调整和名义汇率调整相结合;二是汇率政策和外贸、外资、投资、产业等宏观政策调整相结合;三是结构调整与制度变革相结合。毫无疑问,单项政策的调整或单纯依靠汇率升值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而应从围绕以消费需求为主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调整外资优惠政策、扩大进口和市场开放等结构性政策以及汇率浮动等方面共同入手,多管齐下进行调整。

3.适时调整汇率水平

汇率政策的核心是汇率水平的调整或汇率变动。汇率作为一揽子政策的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在调节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关键在于适时地采取合适的调整方式来调整汇率水平,即通过汇率水平的调整来适当发挥汇率政策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独特作用。

所谓采取合适的调整方式来调整汇率水平,就是指在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不一致的情况下,央行根据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要求,以适应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调整名义汇率或调整实际汇率,或调整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相结合。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如前所述,汇率政策的操作将采取实际汇率调整和名义汇率调整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调整名义汇率。主要措施是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例如从当前日均波幅的0.3%,逐渐放宽到日均1%的范围。人民币汇率波幅范围的扩大,将会增加投机资金的风险,使投机的动力减少,从而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需要强调的是,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的调整应该是小幅的、渐进的。从汇率制度改革一年来的情况看,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了3.3%,而中美之间的利率差额为3.1%,这种状况使得投机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流入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罗纳德·麦金农教授(RonaldI.McKinnon)所指出:中国央行将严格控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这一汇率的日变动幅度限制在非常微小的水平,而人民币兑美元就以这一幅度持续波动着。但人民币汇率的具体变动时间可以无章可循,以免给投机者享受免费午餐的机会。他认为,重要的是要维持人民币的温和升值并使升值幅度与美中两国的通货膨胀率差值相一致。要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中国央行至少要密切关注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和利率水平,并据此制定其以汇率为基础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在严格控制的前提下逐步升值(罗纳德·麦金农,2006)。[4]维持货币稳定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并以此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这个前提下,人民币汇率调整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决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第二,调整实际汇率。主要措施是通过外贸、外资、投资、产业等宏观政策的调整,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动,如调整外资优惠政策、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出口退税等税收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等都可达到调整实际汇率的效果,实现汇率均衡。具体而言,一是将我国外资政策的重点从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转向完善投资软环境,为外资提供正常经营所需要的条件,以遏制投资主体的短期投机行为与假外资等套税行为;同时减弱优惠政策的竞争,加快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实现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公平竞争。二是逐步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并开征资源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税收。三是提高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利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刺激国内消费,促使企业从低价竞争策略转向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即通过实际汇率升值的方式实现汇率的均衡(潘英丽,2006)。[5]

4.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体系

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逐步放开外汇交易已成为大势所趋。由于我国采用了更为灵活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幅度将逐渐增大,汇率风险问题会显得更为突出,迫切需要开办银行间、银行与其它交易主体间的远期交易、调期交易、货币互换、外币期货、期权等金融风险管理业务,增加外汇交易工具,以满足企业对冲外汇风险的要求。要将以银行为主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扩展到银行、企业和个人均大量参与的完善的外汇交易市场,并适当放松资本管制,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目前,各类企业按实需原则均可开立外汇结算账户,并且企业可保留的外汇额度相当大,这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一条途径,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持有外汇头寸的风险。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外汇经纪商制度,让更多的企业能够通过外汇经纪商来规避汇率风险,并进一步使手中的外汇保值增值。同时,要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改进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进一步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外汇需求;要着力促进外汇市场发展,完善外汇市场风险计量和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市场结构和交易方式复合化发展,增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进行金融创新,为企业、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避险产品,拓宽市场投资渠道。

汇率制度改革与汇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汇率制度改革对发展汇率衍生品市场提出了现实的需求,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长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我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严重不足,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这些企业和金融机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对这些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外,还要向这些机构提供管理风险的手段和工具,使金融机构、企业能够利用这些工具来管理风险,提高对汇率风险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汇率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对于推动汇率制度改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金融机构和企业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丰富了,风险管理的本领增强了,我们才可能考虑进一步深化汇率制度改革以及加快改革的步伐,这一点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包括汇率衍生品在内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将酝酿重大突破。我国将在借鉴国际经验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配合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循序渐进地推出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并大力推动交易托管集散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2007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

1.人民币汇率将继续维持双向波动、小幅升值趋势

可以预计,2007年人民币汇率不会一次性大幅升值。尽管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有加快的趋势,但这只是受到市场因素影响的短期状况,人民币不可能非理性升值,更不会一次性大幅升值。在我国金融体系还不是很健全、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的情况下,过早实现汇率比较大的灵活性,将可能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损害。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要灵活到什么程度,应该有一个充分探讨并统一认识的过程。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处于利率、汇率都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发展,因此需要给企业一个适应利率、汇率变化的时间。

2007年,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明显大于实体经济内在升值需求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我国金融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国内经济、金融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浮动汇率尚需有个适应过程;而且在汇率调整对改善国际经济不平衡影响有限的情况下,大幅度轻率调整人民币汇率,风险过大,不利于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因此,在人民币汇率调整方面,仍会继续保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将会在双向波动中实现人民币的小幅升值。

2.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将会在适宜时间放宽

人民币汇率弹性还有较大空间,波幅有望放宽。在较小的浮动空间和较强的升值预期下,汇率走势可能会形成单边上升的局势;而在一个较大的浮动空间内,汇率存在双向走势。即在较短时间里,可能是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但在更长时间里,则是人民币汇率涨跌空间进一步扩大。这将给投机资金带来一定压力和风险,使其投机进出的风险成本增大,从而可望抑制其强烈预期下的投机操作。随着人民币汇率变动不确定性增加,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境外热钱就有可能减少,从而使外汇储备增长势头有所减缓。

2006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波动幅度明显放宽,单日波幅多次逼近3%这一限制区间,因此放宽汇率波幅的时机已经成熟。选择此时放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幅,有助于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释放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但通过行政性升值措施不仅会打破各种市场的均衡,不利于汇率、利率的市场化进程,也会破坏市场的均衡。央行8月18日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8月21日开市后,无论是货币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基本上没有受到加息带来的冲击。这就是说,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为扩大人民币升值波动幅度提供了基础。合适的汇率浮动区间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因此,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应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分阶段地加以扩大,最终将人民币汇率从现行僵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关于时机的选择,我们认为,在进一步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和外汇市场改革的基础上,在基本吸纳和消化已经采取和准备采取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因素后,当产生了新的市场供求因素的刺激与推动,才会出现适当的时机。然而,推出的仍是遵循有管理目标的适度的浮动区间;但也不排除在汇率改革措施因各方面原因仍不能释放和消化市场等因素带来的升值压力时,提前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货币政策制定者应根据市场发育状态和经济金融形势,结合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可以预测,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存在,但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应该是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对汇率政策趋势的预测,可以得出基本判断:2007年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将会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小幅升值。

————————

注释:

{1}本文所引用的汇率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展与趋势[J].中国货币市场,2006,(7).

[2]王元龙.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3).

[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N].金融时报,2006-08-09(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

[4]罗纳德·麦金农.人民币汇率法则(TheYuanandtheGreenback)(N).TheWallStreetJournal,2006,(8):29.

[5]潘英丽.放弃非理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N].国际金融报,2006-08-24.

第5篇

本国货币的升值对进口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的影响是,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本国货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论文百事通间接的影响是,本国货币汇率变化也会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当进口价格发生变化时,根据需求价格规律,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调整。当需求弹性不同时,进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

具体来看,汇率变动对于设备进口行业里的每一个分支部门的影响是不同的:

1.对于国外设备具有极度需求刚性的企业不一定有益处

这类企业因汇率上升虽然可以得到进口价格方面的优惠,但是如果遇到海外厂家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趁机抬价的情况,本国汇率上升的变动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比如,今年我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改变进口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情况。由于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大,且铁矿石需求刚性,近两年进口矿石价格的涨幅较快,近两年铁矿石价格上涨迅猛且目前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因此,在看到本国货币升值带来进口成本小幅下降的同时,更要看到企业对特定货物的刚性需求。高额的进口成本不一定会使本国某些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减弱了汇率变动带来的竞争优势。

2.对于国外设备具有需求弹性的企业会有益处

汇率变动改变了一般设备的进出口态势。提高本国货币汇率后,增加了相对低价进口的机会和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市场容量。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国货币升值之后,国外产品竞争力将持续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提升,而国内低端产品出口受阻后,必可能回流国内市场,导致市场价格下滑。

3.对于外贸流通公司的影响是正面的

专业从事进口业务的外贸流通公司,在国外设备相对降价的环境下,会在业务量增大的过程中获益。

4.对于设备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较小

设备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较稳定。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出口和进口直接挂钩,出口目的地较为明确,价格也较为稳定。虽然进口成本下降,但出口成本相对升高,赢亏可能相抵,因本国货币升值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我国,很多企业大多已习惯了我国的现行货币机制,对于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还缺乏深度分析,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必然选择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企业尽管已通过各种渠道及国家相关宏观调控政策预感到人民币有升值的倾向,但由于对人民币参照国际一揽子货币的实际操作技巧不熟悉,也没能抓住时机扬长避短,预期避险措施滞后。而且很多企业对于货币结算信心不足,感到操作的灵活性难以把握,这也是它们在人民币汇率调整后不能灵活应对的重要原因和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

总之,汇率机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我们可积极探索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新措施,探索充分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方法,将各项应对措施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促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1、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发展变化,及时引导企业驱利避害。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给外经贸带来的影响,科学分析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化走势,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指导。积极引导企业正确分析人民币升值,国家放宽了外汇使用、需求、兑换包括携带进出境等方面的限额,使得市场更加能够反映供求关系。在外汇市场上要给予企业、金融机构以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些工具。

2、及时提供专业培训和相关金融信息。积极指导企业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并运用各种方式规避汇率风险。深入调研对外贸易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后亟需解决的问题,邀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对外经贸企业进行全面培训;及时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企业介绍和推广规避汇率风险的成功案例,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3、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全面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企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主动性。积极引导企业合理进口国外生产原料,尽量冲抵对外贸易的市场风险。同时减轻对原材料的需求压力。引进原料与外销相结合,合理、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进口规模,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

4、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享有关税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

5、全力引导企业利用合同价格,共同担当风险。

6、引导企业运用金融手段规避市场风险。比如采用多币种结算、押汇等方式转嫁汇率风险;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并可通过适当的美元贷款,来降低利息支出和汇差损失。

7、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次人民币升值后,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积极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国外客户在价格谈判中作出了让步。

8、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企业应苦练内功,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者单位:本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中谋求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商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国货币的升值对进口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的影响是,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本国货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间接的影响是,本国货币汇率变化也会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当进口价格发生变化时,根据需求价格规律,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调整。当需求弹性不同时,进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

具体来看,汇率变动对于设备进口行业里的每一个分支部门的影响是不同的:

1.对于国外设备具有极度需求刚性的企业不一定有益处

这类企业因汇率上升虽然可以得到进口价格方面的优惠,但是如果遇到海外厂家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趁机抬价的情况,本国汇率上升的变动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比如,今年我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改变进口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情况。由于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大,且铁矿石需求刚性,近两年进口矿石价格的涨幅较快,近两年铁矿石价格上涨迅猛且目前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因此,在看到本国货币升值带来进口成本小幅下降的同时,更要看到企业对特定货物的刚性需求。高额的进口成本不一定会使本国某些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减弱了汇率变动带来的竞争优势。

2.对于国外设备具有需求弹性的企业会有益处

汇率变动改变了一般设备的进出口态势。提高本国货币汇率后,增加了相对低价进口的机会和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市场容量。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国货币升值之后,国外产品竞争力将持续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提升,而国内低端产品出口受阻后,必可能回流国内市场,导致市场价格下滑。

3.对于外贸流通公司的影响是正面的

专业从事进口业务的外贸流通公司,在国外设备相对降价的环境下,会在业务量增大的过程中获益。

4.对于设备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较小

设备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较稳定。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出口和进口直接挂钩,出口目的地较为明确,价格也较为稳定。虽然进口成本下降,但出口成本相对升高,赢亏可能相抵,因本国货币升值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我国,很多企业大多已习惯了我国的现行货币机制,对于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还缺乏深度分析,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必然选择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企业尽管已通过各种渠道及国家相关宏观调控政策预感到人民币有升值的倾向,但由于对人民币参照国际一揽子货币的实际操作技巧不熟悉,也没能抓住时机扬长避短,预期避险措施滞后。而且很多企业对于货币结算信心不足,感到操作的灵活性难以把握,这也是它们在人民币汇率调整后不能灵活应对的重要原因和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

总之,汇率机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我们可积极探索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新措施,探索充分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方法,将各项应对措施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促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1、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发展变化,及时引导企业驱利避害。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给外经贸带来的影响,科学分析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化走势,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指导。积极引导企业正确分析人民币升值,国家放宽了外汇使用、需求、兑换包括携带进出境等方面的限额,使得市场更加能够反映供求关系。在外汇市场上要给予企业、金融机构以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些工具。

2、及时提供专业培训和相关金融信息。积极指导企业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并运用各种方式规避汇率风险。深入调研对外贸易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后亟需解决的问题,邀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对外经贸企业进行全面培训;及时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企业介绍和推广规避汇率风险的成功案例,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新晨

3、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全面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企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主动性。积极引导企业合理进口国外生产原料,尽量冲抵对外贸易的市场风险。同时减轻对原材料的需求压力。引进原料与外销相结合,合理、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进口规模,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

4、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享有关税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

5、全力引导企业利用合同价格,共同担当风险。

6、引导企业运用金融手段规避市场风险。比如采用多币种结算、押汇等方式转嫁汇率风险;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并可通过适当的美元贷款,来降低利息支出和汇差损失。

第6篇

关键词:汇率风险 在险值 外汇风险敞口

一、汇率风险的定义与成因

从严格意义来讲,汇率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由于汇率的变动,导致以本币折算的价值发生变化,从而给活动当事人带来预期之外的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

按汇率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对经济主体的影响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类:(1)交易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对客户外汇买卖业务或在以外币进行借贷、金融衍生品交易以及随之进行的外汇兑换过程中,由于外币与本币之间或外币与外币之间汇率变动所遭受损失或产生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其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2)折算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对资产负债进行会计处理中,在将功能货币转换成其他记账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呈显出账面损失或增值的可能性。一旦功能货币与记账货币不一致,在会计上就要作相应的折算,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折算风险;(3)经济风险,测量的是由于未预期到的汇率变动引起公司未来运营现金流变化而导致的公司价值的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持有越来越多的外币资产和负债。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汇率的非预期变动导致银行持有外汇头寸的价值发生变化,而汇率的变动又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外汇存贷款业务和外汇买卖业务是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产生的两个基本来源。

二、汇率风险的度量方法

对汇率风险的准确计量,是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前提,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常见的计量汇率风险的方法有外汇敞口分析和在险价值两种。

1、外汇风险敞口分析。

外汇敞口主要来源于银行表内外业务种的货币错配。当在某一个时段内,银行某一币种的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差额就形成了外汇敞口。在存在外汇敞口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可能会给银行的经济价值带来损失,从而形成汇率风险。在进行敞口分析时,银行应当分析单一币种的外汇敞口。外汇敞口分析是银行业较早采用的汇率风险计量方法,具有计算简便、清晰易懂的优点。但是,外汇敞口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忽略了各币种汇率变动的相关性,难以揭示由各币种汇率变动的相关性所带来的汇率风险。

(1)净汇总敞口( NAP),即银行各外币多头头寸形成的长敞口与缺口头寸形成的短敞口相减后的绝对值,是以日本金融监管当局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银行业所采用的计量银行外币总净敞口的方法。当外汇敞口组合中的货币变动高度相关时,长头寸外币敞口与短头寸外币敞口之间的外汇风险可以相互抵消,在这种情况下 NAP 计量方法是比较适宜的计量方法;反之,采用 NAP 方法计量就低估了银行的外币总净敞口。

(2)总汇总敞口(GAP),即银行各种外币多头头寸形成的长敞口与缺口头寸形成的短敞口相加。当外汇敞口组合中的货币变动完全不相关时,长头寸外币敞口与短头寸外币敞口之间的外汇风险就不能相互抵消,最合适的方法是采用GAP方法计量银行外汇净敞口;反之, GAP 方法会高估银行的外币总净敞口。

(3)汇总短敞口(BAP),即在银行各币种多头头寸形成的长敞口与缺口头寸形成的短敞口之间取值较大的一方。BAP 计量法是巴塞尔委员会在计算银行外汇风险的资本要求时采用的计量外币总净敞口的方法。

(4)考虑汇率波动相关性的 WAP 法。BAP 、GAP 及 NAP没有考虑到外币之间汇率波动的相关性,WAP法考虑到这种相关性,是GAP 和 NAP 的加权汇总头寸。

2、在险值法(Value at Risk)

在险值又称为风险价值,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潜在的最大损失。对 VaR 的数学公式描述可以表达如下:Prob{p>VaR}=1-c。公式中的 是某项资产组合在 持有期内的损失;c为置信水平。常用的风险价值模型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差-协方差、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洛法。对于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计算,巴塞尔委员会和大多数监管当局才做出了一些统一的规定,目的是使不同银行所计算的市场风险监管资本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计算 VaR 的参数选择:置信水平、持有期。VaR 的计算涉及两个因素的选取:一是置信水平;而是持有期。一般来讲,风险价值随置信水平和持有期的增大而增加。置信水平越高,意味着在持有期内最大损失超出 VaR 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可能性越大。关于置信水平的选取,应当视模型的用途而定。如果模型是用来决定与风险相对应的资本,置信水平应该取高;如果模型只是用于银行内部风险度量或不同市场风险的比较,置信水平的选取就并不重要。关于持有期的选取,如果模型的使用者是经营者自身,则时间间隔取决于其资产组合的特性;如果资产组合变动频繁,时间间隔应该短,反之,时间间隔就应该长。商业银行对交易帐户一般每日计算 VaR,是因为其资产组合变动频繁;而养老基金往往以一个月为持有期间,则是因为其资产组合变动不频繁。

三、中国银行汇率风险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中国银行为案例,分别运用上文阐述的外汇风险敞口和在险值这两种方法来衡量中国银行的汇率风险。选取2012年6月30日作为,度量中国银行汇率风险的时间点;选取的数据包括中国银行2012年半年报,以及自2011年1月4日至2012年6月29日共361个工作日的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每日报价 。因为对数收益率具有优良的统计性质,更适合用来做计量分析,所以本文选择对数收益率计算公式来计算各种外币的每日收益率。

1、外汇风险敞口

表1 中国银行持有的外汇头寸整理

美元 欧元 日元 港元

长短和 3,281,680 464,304 101,341 1,570,477

长短差 368,234 -1,452 17,549 -72,065

较大值 1,824,957 232,878 59,445 821,271

中国银行的汇风险敞口,计算结果列示如下:

NAP=312,266(百万元人民币);GAP=5,417,802(百万元人民币);

BAP=2,938,551(百万元人民币)。

下面计算加权的外汇风险敞口WAP,首先要求出NAP与GAP相应的权重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 为平均相关系数, =(0.717-0.512)/2=0.103;n为外汇资产的外币种类4。因此根据上述公式即可求出权重系数:

wg=0.473266;wn=0.012490;

WAP= wgGAP+ wnNAP= 2,567,962.97(百万元人民币)

2、在险值VaR

从中国银行2012年半年报中,可以获得中国银行在2012年6月30日的各种外币的外汇净资产余额,如表4所示。这是计算汇率风险风险价值的基数。根据上文阐述的计算在险值的方法,需要先确定置信水平和持有期,本文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确定置信水平为99%,持有期为10个营业日。根据中国银行半年报可知,中国银行于6月30日的外汇净资产余额为:美元有368234,欧元为-1452,日元17549,港元-72065(百万RMB)。

这四个收益率经过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因此不适宜采取方差-协方差法。综合考虑有效性和简便性,本文就选取历史模拟法来计算VaR。

按照历史模拟法的过程,计算得到置信水平为99%,持有期为1个营业日的VaR= -437.789(百万元人民币)。因此,目标持有期为10天的在险值为:

根据在险值法的结果,中国银行2012年6月30日的汇率风险可量化为,在未来10个营业日发生的最大损失有99%的概率不超过1384.412百万元人民币。

参看文献:

第7篇

【摘要】本文以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类别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风险防范

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易品种迅速增加。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降低了金融基础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金融衍生产品也创造了新的风险。一些触目惊心的金融事件往往与金融衍生产品密切相关。如2008年9月爆发的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危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正确认识风险,加强风险控制,对于促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类别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从货币、利率、股票等传统的基础金融产品衍生发展而来的,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在内的金融合约。作为—种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同样具有一般金融产品所具有的风险,但是由于风险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交易的高杠杆性,使得其蕴含着更大的风险。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与金融衍生交易相关的基本风险通常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市场风险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是由基础产品派生而来,其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相应的基础金融产品,因此所谓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基础产品价格波动所可能导致金融衍生产品投资人亏损的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衍生产品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多采用杠杆交易方式,跨期交易又使未来的产品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市场风险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经常面对的一种风险,相对其标的资产,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更为突出。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方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的风险,是场外衍生产品交易的一种主要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手风险,指衍生合约交易的一方可能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类是发行者风险,指标的资产的发行方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涉及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两种类型:市场流动性风险与资金流动性风险。其中,市场流动性风险与特定的产品或市场有关,是由于缺乏合约交易对手而无法变现或平仓的风险,主要发生在场外衍生产品市场中;而资金流动性风险与交易的资金有关,是交易一方因为流动资金的不足,造成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从而被迫平仓,造成巨额亏损的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由于操作风险是由主观因素所引发,所以本质上属于管理问题。此类风险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危险性极大。在世界金融发展史上,由于操作风险导致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相当资金实力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的例子屡屡发生,巴林银行破产事件就堪称金融衍生产品操作失败的经典案例。

(五)法律风险

在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活动中,由于交易合约在法律范围内无效而无法履行或者合约订立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风险是法律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导致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发生的亏损,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有相当部分是源于法律风险。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状况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迫切需要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回避各类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衍生产品开始在中国市场出现。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我国第一个金融衍生产品国债期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和相应的风险控制经验,爆发了“327”事件,最终于1995年被取消;海南证券交易报价中心在1993年推出深股指数期货,则由于市场规模太小在当年即被叫停;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了《远期结售汇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允许中国银行首家试点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中国银监会于2004年正式颁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金融机构从事衍生产品交易制定了专门的办法;2005年股市权证和债券远期交易正式推出,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2006年我国首家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启动利率互换业务;2009年《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出台,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局面,但与国际发达市场相比,还尚有距离。从产品类型看,虽然基本涵盖了远期、期货、掉期、期权这四类衍生产品的基础形式,但仍没有在国际市场交易活跃的利率期权、权益类与商品类等场外衍生产品;从交易量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还很低,以利率互换为例,据《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交易名义本金分别为4121.5亿元,同比增长90.07%,但其所占全球市场余额的比例还很小;从市场的发展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场内市场还未正式交易,场外市场规模有限,尚不能满足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防范和投资需求。

三、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成因分析

作为一把“双刃剑”,金融衍生产品能够规避金融市场的风险,但由于其杠杆性以及定价复杂的特点,也有可能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起步较晚,由于各种外部条件制约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自身特性,可能引发风险,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监管体系尚待完善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主要由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和外汇管理局来实施,监管主体过于分散,完整的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如果监管缺位,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由于监管缺失而产生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及雷曼清盘等一连串事件的严重后果。虽然2007年中金所与上证所、深证所等机构签署了跨市场监管协作协议,在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联合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但银证期保的联合监管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加强协调,既要防止监管真空,又要减少重复监管,还需要不断探索。

(二)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要保障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有序运行,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实施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法规。之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系列文本等制度的陆续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降低了法律风险。但总体看来,我国现行的与金融衍生产品有关的法规,基本上为部门规章,是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各监管机构针对具体的衍生产品制定的,缺少统一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国家法律。以期货市场为例,中国的期货行业正在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交易市场,而《期货法》至今还未出台。因此,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相比,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略有滞后,由于缺乏衍生产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指引,不能适应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内部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各类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企业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认识和管理存在严重不足。2008年下半年以来,连续爆出中信泰富155亿元港元巨亏、国航亏损人民币68亿元等事件。作为独立交易主体,这些中央企业在参与海外衍生产品交易中,由于自身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漏洞,贸然使用复杂的场外衍生产品,违规建仓,导致了风险失控,在股权、商品、外汇市场出现投资亏损。

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防范的措施

在金融体系日益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我国快速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高度协同的市场监管体系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的特点,需要有关监管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监管体系。首先,为保证投资者利益,有必要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建立监管协调机制,通过信息的共享,协调监管职责,提高政府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其次,加强交易所和行业自律组织之间的联合监管,针对不同种类的金融衍生产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交易者的市场行为受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此外,还应加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国际监管与合作统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总之,通过政府统一监管,确保在市场管理、交易法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一致性,保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

为了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国有必要加强金融衍生产品法律法规的建设。第一,在立法方面,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衍生产品设立专门性法律,出台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法》,以保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范、稳定发展。第二,制定和完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法律。创新赋予了金融衍生产品旺盛的生命力,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对于创新应该在方案上充分论证,有法律依据,并具有严密的监控措施。第三,制定有关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的法律,使风险管理主体的职责分工、管理程序、规则的制定都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和指引,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三)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为防范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避免出现重大风险和过失,交易主体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第8篇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风险防范

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易品种迅速增加。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降低了金融基础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金融衍生产品也创造了新的风险。一些触目惊心的金融事件往往与金融衍生产品密切相关。如2008年9月爆发的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危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正确认识风险,加强风险控制,对于促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类别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从货币、利率、股票等传统的基础金融产品衍生发展而来的,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在内的金融合约。作为―种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同样具有一般金融产品所具有的风险,但是由于风险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交易的高杠杆性,使得其蕴含着更大的风险。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与金融衍生交易相关的基本风险通常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市场风险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是由基础产品派生而来,其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相应的基础金融产品,因此所谓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基础产品价格波动所可能导致金融衍生产品投资人亏损的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衍生产品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多采用杠杆交易方式,跨期交易又使未来的产品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市场风险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经常面对的一种风险,相对其标的资产,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更为突出。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方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的风险,是场外衍生产品交易的一种主要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手风险,指衍生合约交易的一方可能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类是发行者风险,指标的资产的发行方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涉及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两种类型:市场流动性风险与资金流动性风险。其中,市场流动性风险与特定的产品或市场有关,是由于缺乏合约交易对手而无法变现或平仓的风险,主要发生在场外衍生产品市场中;而资金流动性风险与交易的资金有关,是交易一方因为流动资金的不足,造成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从而被迫平仓,造成巨额亏损的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由于操作风险是由主观因素所引发,所以本质上属于管理问题。此类风险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危险性极大。在世界金融发展史上,由于操作风险导致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相当资金实力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的例子屡屡发生,巴林银行破产事件就堪称金融衍生产品操作失败的经典案例。

(五)法律风险

在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活动中,由于交易合约在法律范围内无效而无法履行或者合约订立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风险是法律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导致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发生的亏损,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有相当部分是源于法律风险。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状况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迫切需要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回避各类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衍生产品开始在中国市场出现。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我国第一个金融衍生产品国债期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和相应的风险控制经验,爆发了“327”事件,最终于1995年被取消;海南证券交易报价中心在1993年推出深股指数期货,则由于市场规模太小在当年即被叫停;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了《远期结售汇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允许中国银行首家试点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中国银监会于2004年正式颁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金融机构从事衍生产品交易制定了专门的办法;2005年股市权证和债券远期交易正式推出,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2006年我国首家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8 年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启动利率互换业务;2009年《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出台,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局面,但与国际发达市场相比,还尚有距离。从产品类型看,虽然基本涵盖了远期、期货、掉期、期权这四类衍生产品的基础形式,但仍没有在国际市场交易活跃的利率期权、权益类与商品类等场外衍生产品;从交易量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还很低,以利率互换为例,据《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交易名义本金分别为4121.5亿元,同比增长90.07%,但其所占全球市场余额的比例还很小;从市场的发展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场内市场还未正式交易,场外市场规模有限,尚不能满足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防范和投资需求。

三、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成因分析

作为一把“双刃剑”,金融衍生产品能够规避金融市场的风险,但由于其杠杆性以及定价复杂的特点,也有可能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起步较晚,由于各种外部条件制约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自身特性,可能引发风险,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监管体系尚待完善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主要由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和外汇管理局来实施,监管主体过于分散,完整的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如果监管缺位,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由于监管缺失而产生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及雷曼清盘等一连串事件的严重后果。虽然2007年中金所与上证所、深证所等机构签署了跨市场监管协作协议,在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联合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但银证期保的联合监管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加强协调,既要防止监管真空,又要减少重复监管,还需要不断探索。

(二)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要保障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有序运行,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实施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法规。之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系列文本等制度的陆续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降低了法律风险。但总体看来,我国现行的与金融衍生产品有关的法规,基本上为部门规章,是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各监管机构针对具体的衍生产品制定的,缺少统一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国家法律。以期货市场为例,中国的期货行业正在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交易市场,而《期货法》至今还未出台。因此,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相比,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略有滞后,由于缺乏衍生产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指引,不能适应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内部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各类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企业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认识和管理存在严重不足。2008年下半年以来,连续爆出中信泰富155亿元港元巨亏、国航亏损人民币68亿元等事件。作为独立交易主体,这些中央企业在参与海外衍生产品交易中,由于自身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漏洞,贸然使用复杂的场外衍生产品,违规建仓,导致了风险失控,在股权、商品、外汇市场出现投资亏损。

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防范的措施

在金融体系日益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我国快速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高度协同的市场监管体系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的特点,需要有关监管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监管体系。首先,为保证投资者利益,有必要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建立监管协调机制,通过信息的共享,协调监管职责,提高政府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其次,加强交易所和行业自律组织之间的联合监管,针对不同种类的金融衍生产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交易者的市场行为受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此外,还应加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国际监管与合作统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总之,通过政府统一监管,确保在市场管理、交易法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一致性,保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

为了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国有必要加强金融衍生产品法律法规的建设。第一,在立法方面,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衍生产品设立专门性法律,出台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法》,以保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范、稳定发展。第二,制定和完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法律。创新赋予了金融衍生产品旺盛的生命力,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对于创新应该在方案上充分论证,有法律依据,并具有严密的监控措施。第三,制定有关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的法律,使风险管理主体的职责分工、管理程序、规则的制定都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和指引,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三)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为防范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避免出现重大风险和过失,交易主体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积极完善内部控制。一方面,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明确奖惩制度,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合理高效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对交易程序严格控制,实行前台交易与后台管理相脱离,对交易员的权限进行明确的限定,建立高效独立的信息通道。

2.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首先,应设立独立的风险监控部门。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与投机性,参与交易者应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全面准确度量与评估风险,限定风险承担水平,并适时监控,对风险管理流程定期检查,以便有效地管理风险。比如对于市场风险可用风险价值方法来度量,利用分散化降低信用风险,借助完善的内部管理并健全交易程序减少操作风险;通过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相关法律法规,有效管理和降低法律风险。此外,估计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下的风险状况,建立预警机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以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连军.浅谈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8(2):65-66.

[2]万正晓,张晓静.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生产力研究,2008(13):42-44.

[3]郑秀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现状分析及启示[J].特区经济,2008(11):80-83.

[4]谢群,武本建,谢婷.略谈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8(7):156-157.

第9篇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风险防范

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易品种迅速增加。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降低了金融基础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金融衍生产品也创造了新的风险。一些触目惊心的金融事件往往与金融衍生产品密切相关。如2008年9月爆发的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危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正确认识风险,加强风险控制,对于促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类别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从货币、利率、股票等传统的基础金融产品衍生发展而来的,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在内的金融合约。作为—种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同样具有一般金融产品所具有的风险,但是由于风险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交易的高杠杆性,使得其蕴含着更大的风险。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与金融衍生交易相关的基本风险通常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市场风险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是由基础产品派生而来,其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相应的基础金融产品,因此所谓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基础产品价格波动所可能导致金融衍生产品投资人亏损的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衍生产品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多采用杠杆交易方式,跨期交易又使未来的产品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市场风险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经常面对的一种风险,相对其标的资产,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更为突出。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方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的风险,是场外衍生产品交易的一种主要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手风险,指衍生合约交易的一方可能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类是发行者风险,指标的资产的发行方出现违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三)流动性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涉及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两种类型:市场流动性风险与资金流动性风险。其中,市场流动性风险与特定的产品或市场有关,是由于缺乏合约交易对手而无法变现或平仓的风险,主要发生在场外衍生产品市场中;而资金流动性风险与交易的资金有关,是交易一方因为流动资金的不足,造成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或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从而被迫平仓,造成巨额亏损的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由于操作风险是由主观因素所引发,所以本质上属于管理问题。此类风险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危险性极大。在世界金融发展史上,由于操作风险导致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相当资金实力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的例子屡屡发生,巴林银行破产事件就堪称金融衍生产品操作失败的经典案例。

(五)法律风险

在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活动中,由于交易合约在法律范围内无效而无法履行或者合约订立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风险是法律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导致在衍生产品交易中发生的亏损,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有相当部分是源于法律风险。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状况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迫切需要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回避各类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衍生产品开始在中国市场出现。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我国第一个金融衍生产品国债期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和相应的风险控制经验,爆发了“327”事件,最终于1995年被取消;海南证券交易报价中心在1993年推出深股指数期货,则由于市场规模太小在当年即被叫停;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了《远期结售汇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允许中国银行首家试点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中国银监会于2004年正式颁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金融机构从事衍生产品交易制定了专门的办法;2005年股市权证和债券远期交易正式推出,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2006年我国首家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启动利率互换业务;2009年《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出台,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局面,但与国际发达市场相比,还尚有距离。从产品类型看,虽然基本涵盖了远期、期货、掉期、期权这四类衍生产品的基础形式,但仍没有在国际市场交易活跃的利率期权、权益类与商品类等场外衍生产品;从交易量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还很低,以利率互换为例,据《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交易名义本金分别为4121.5亿元,同比增长90.07%,但其所占全球市场余额的比例还很小;从市场的发展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场内市场还未正式交易,场外市场规模有限,尚不能满足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防范和投资需求。

三、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成因分析

作为一把“双刃剑”,金融衍生产品能够规避金融市场的风险,但由于其杠杆性以及定价复杂的特点,也有可能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起步较晚,由于各种外部条件制约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自身特性,可能引发风险,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监管体系尚待完善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主要由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和外汇管理局来实施,监管主体过于分散,完整的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如果监管缺位,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暴露了场外衍生产品由于监管缺失而产生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及雷曼清盘等一连串事件的严重后果。虽然2007年中金所与上证所、深证所等机构签署了跨市场监管协作协议,在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联合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但银证期保的联合监管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加强协调,既要防止监管真空,又要减少重复监管,还需要不断探索。

(二)法律制度还不健全

要保障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有序运行,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实施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法规。之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系列文本等制度的陆续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降低了法律风险。但总体看来,我国现行的与金融衍生产品有关的法规,基本上为部门规章,是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各监管机构针对具体的衍生产品制定的,缺少统一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国家法律。以期货市场为例,中国的期货行业正在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交易市场,而《期货法》至今还未出台。因此,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相比,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略有滞后,由于缺乏衍生产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指引,不能适应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内部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各类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企业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认识和管理存在严重不足。2008年下半年以来,连续爆出中信泰富155亿元港元巨亏、国航亏损人民币68亿元等事件。作为独立交易主体,这些中央企业在参与海外衍生产品交易中,由于自身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漏洞,贸然使用复杂的场外衍生产品,违规建仓,导致了风险失控,在股权、商品、外汇市场出现投资亏损。

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防范的措施

在金融体系日益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我国快速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高度协同的市场监管体系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的特点,需要有关监管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监管体系。首先,为保证投资者利益,有必要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之间建立监管协调机制,通过信息的共享,协调监管职责,提高政府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其次,加强交易所和行业自律组织之间的联合监管,针对不同种类的金融衍生产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交易者的市场行为受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此外,还应加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国际监管与合作统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总之,通过政府统一监管,确保在市场管理、交易法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一致性,保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

为了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国有必要加强金融衍生产品法律法规的建设。第一,在立法方面,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衍生产品设立专门性法律,出台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法》,以保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范、稳定发展。第二,制定和完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法律。创新赋予了金融衍生产品旺盛的生命力,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对于创新应该在方案上充分论证,有法律依据,并具有严密的监控措施。第三,制定有关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的法律,使风险管理主体的职责分工、管理程序、规则的制定都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和指引,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三)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为防范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避免出现重大风险和过失,交易主体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积极完善内部控制。一方面,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明确奖惩制度,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合理高效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对交易程序严格控制,实行前台交易与后台管理相脱离,对交易员的权限进行明确的限定,建立高效独立的信息通道。

2.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首先,应设立独立的风险监控部门。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与投机性,参与交易者应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全面准确度量与评估风险,限定风险承担水平,并适时监控,对风险管理流程定期检查,以便有效地管理风险。比如对于市场风险可用风险价值方法来度量,利用分散化降低信用风险,借助完善的内部管理并健全交易程序减少操作风险;通过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相关法律法规,有效管理和降低法律风险。此外,估计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下的风险状况,建立预警机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以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连军.浅谈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8(2):65-66.

[2]万正晓,张晓静.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生产力研究,2008(13):42-44.

[3]郑秀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现状分析及启示[J].特区经济,2008(11):80-83.

[4]谢群,武本建,谢婷.略谈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8(7):156-157.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市场;问题分析;监管模式;监管效果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131-02

1 金融衍生品市场概述

1.1 金融衍生品的概念

金融衍生品是指一种金融买卖合约,在该合约中,至少一方承诺在未来某一确定的时间以交易双方事先约定的价格、约定的结算方式提供一项约定的资产。金融衍生品合约中约定的资产称为基础资产或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s)。该标的资产可以是实物商品(如原油、小麦、铜等)、金融资产(如外汇、银行存款、股票、证券等)、利率、汇率或各种综合价格指数等。金融衍生品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根据原生资产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

1.2 金融衍生品市场概念

金融衍生品市场是由一组规则、一批组织和一系列产权所有者构成的一套市场机制。其分类标准和具体类型与金融衍生品相同,即是存在什么样的金融衍生品,就存在什么样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其功能也即是保证在其中进行交易的衍生金融资产发挥作用。

1.3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特点

(1)期货市场规模庞大但品种稀少。但统计显示,目前全球100家期货交易所上市93类期货商品267个品种,截至2012年5月,我国期货市场仅有铜、铝、小麦、豆粕、棕榈油、PVC、白银等28个期货品种上市交易。尽管我国商品期货交易规模大,但却集中在少数品种上,我国商品期货市场规模大但品种少的局面与国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2)市场需求大且本土市场发展强劲。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宏观经济基础已经比较牢固。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31万亿美元,人民币信贷余额为62.99万亿人民币,股票总市值31.54万亿元,其中流通市值为24.31万亿元,债券托管额达20.18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年度成交额为6.75万亿元,银行间债券成交额高达162.81万亿元。如此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交易量为衍生品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环境,同时也萌生了对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能源期货、外汇衍生品、利率衍生品、权益衍生品的巨大需求。

(3)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金融衍生品是交易所衍生品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而我国交易所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除股指期货已上市以外,其他主流产品,如股指期权、国债期货与期权、外汇期货与期权及个股期货与期权等产品尚未起步,场内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缺位,与实体经济地位不匹配。

(4)本土过于谨慎推出而境外抢先上市。从2000年开始,亚太地区的期权交易得到快速发展,在2003年其成交量达到了占全球75%的高峰值。而我国市场上却不存在标准的期权交易,严重落后于周边国家。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包括20世纪90年代前期试点失败的负面影响,也包括近些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事件造成的顾虑,以及法律法规、市场机制、管理水平、人才培养、投资者教育等不成熟、不完善因素的拖累。在我国本土市场缺位的同时,境外抢先上市金融衍生品的案例在全球化的今天早已司空见惯。2006年9月5日,新加坡交易所推出了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这是全球第一个针对中国A股市场的指数期货合约。

2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2.1 法律规范不健全且滞后

目前,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相关法律规范主要是一些少量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散见于《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证监会制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制定)中,相关法律规范的科学性、全面性、权威性显然不够,在交易的主体资格和授权、交易的、交易的避险性及其认定、交易净额结算在破产程序中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法律风险。

2.2 监管主体多元化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下的机构型监管模式,割裂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统一性,导致监管主体多元化。比如,银监会是银行业从事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部门,人民银行与外管局又是银行业从事利率、汇率有关衍生交易的监管机关,证监会则是证券交易所衍生交易的监管主体,监管权呈现出多方利益博弈的状态。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导致风险披露标准交叉、不统一,降低监管效率,增加交易成本,甚至出现分业监管与跨业违规的监管漏洞。

2.3 监管手段较为单一

面对监管对象的多元化、复杂性,作为金融衍生业务监管者的监管手段显得较为单一,监管能力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对衍生品市场交易主体风险监管侧重于依赖事先的资格审批和市场准入,而对其内部风险规范不够、引导不力,重视资格审批、轻视流程控制和风险管理,惩戒机制缺失,现行监管手段难以胜任金融衍生业务发展的要求。

2.4 会计信息透明度不够

我国自开办金融衍生业务以来,金融衍生品一直是以表外业务进行,许多与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业务无法在会计报表中得到真实、公允的披露,衍生品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不够,作为表外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蔽性,监管者的监管依据也难以体现。

2.5 衍生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金融衍生业务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缺乏金融衍生产品自主设计和定价能力,自主开发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机制、风险管理能力明显不足。面对客户在规避汇率、利率风险和保值的需要,采取的是拿来主义,主要采取与外资银行合作分成的方式。与此相对应,金融衍生业务监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普遍不高。

3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现状

从上述存在问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市场监管比较薄弱是制约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实行“一线多头”的监管模式,呈多头监管、交叉监管、重复监管以及分散监管的特点。在监管主体方面,银监会主要负责对商业银行从事的金融衍生业务进行监管,同时对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法人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等符合相关规定的金融机构开展的金融衍生业务实施监管。证监会主要负责监管国内期货交易,监管期货交易所和其他衍生工具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除外)。国有企业若要参与境外期货业务需由国务院批准,并取得证监会颁发的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套期保值计划报证监会备案。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衍生工具业务实施监管。人民银行监管作为衍生工具场外市场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黄金交易所。同时根据2003年新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掌握功能型监管的权力,主要侧重于宏观方面的监控。财政部主要负责制定与金融衍生品有关的会计准则。当前随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跨国银行的进入,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种分业监管模式的根基已经松动,多头监管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导致监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3.2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模式效果分析

首先,在这一监管模式下,各个不同的监管机构对不同金融行业进行相应的监管,当金融衍生品市场出现问题时,就需要各个具体的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出台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解决问题的时间周期比较长,这显然不适应金融衍生品市场上风险突发性发生的特点,使得监管措施不能及时对具体情况做出反映。这种一线多头的监管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实施有效监管的需求,往往导致市场上的风险得不到及时处理,从而错过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最佳时机。

其次,在一线多头的监管模式下,监管目标和职责较难明确,往往导致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系统风险监管目标的界定比较模糊,容易导致金融监管冲突和监管空白,监管者往往缺乏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了解和总体把稳,使得金融监管当局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隐患。

由上可见,在一线多头的监管模式下,监管主体众多,监管成本较大,严重影响了监管效率的提高,已经不能适合金融衍生品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重构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体制。

要重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科学、有效、实用、超前的架构。结合当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新的监管体制应该在避免监管真空、提高监管效率等方面具有优势,这就使得实行统一监管模式的现实意义更为突出。考虑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复杂性,在统一监管模式下应实行多层次监管。

从实践角度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统一多层次监管体制重构的目标是要实现一元二阶三维动态无缝监管。所谓一元,是指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统一监管模式,即成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实现银行、证券、债券、期货、基金、保险业统一监管,结束目前我国金融业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发改委等多头分散监管的格局。所谓二阶,是指在金融衍生品市场运行过程中,常态监管以市场自身体系维持,此为一阶;当市场本身的监管力量不足以解决市场风险的时候,政府监管的作用将自动发挥,以使金融衍生品市场有序合规运行,此为二阶。所谓三维,是指监管层、交易所和投资者三个维度的渗透式监管,即宏观上由监管层常态监管、中观上由交易所即时监控、微观上由投资者自我约束,三个维度彼此渗透,互为补充。

参考文献:

[1]郭英杰.关于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9(26).

第11篇

【关键词】上证A股指数 股市收益率 波动性 ARCH族模型

一、引言

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它的波动性相对较大。所谓股票波动性,即指股票价格非预期变化的趋势或者说是收益的不确定性或者不可预测性。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反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而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风险十分敏感,高风险下必然要求得到高回报。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行研究,进而分析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已成为众多学者和金融行业参与者广泛关注的热点。

对金融市场波动性的研究主要是源于对资产选择和资产定价的需要,国外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研究已有很长一段历史。早在20世纪60年代,Fama就观察到投机性价格的变化和收益率的变化具有稳定时期和易变时期,即价格波动呈现集聚性、方差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此后,国外对投机性价格波动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最成功地模拟了随时间变化的方差模型是由Engle首先提出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性模型(ARCH模型)。ARCH模型将方差和条件方差区分开来,并让条件方差作为过去误差的函数而变化,从而为解决异方差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Bollerslev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目前ARCH族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的研究中,来描述股票价格、利率、汇率、期货价格等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性特征。

鉴于A股在我国股市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广泛认知度,本文以最新的上证A股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讨论ARCH族模型以及其适用性,运用ARCH族模型分析A股市场的波动性特征,希望选取最为准确的模型,能准确的反映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为政府管理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除了使用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及外汇风险防范进行实证研究之外,也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进行分析与预测。刘慧媛、邹捷中(2006)认为,GARCH模型的VAR计算方法对我国股市风险的管理有较好的效果。孙卓元(2008)认为,上证股票指数序列存在ARCH效应,并且上海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具有很高的持续性和扩张性。曹伟龙(2009)在对上证指数的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实证分析之后发现,从长期来看股市的变化可能是同方差的,短期却存在异方差现象。赵士玲、张能福(2011)等学者通过对上证指数的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序列存在较强的杠杆效应、利空消息比等量利好信息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程度要大,因此,我国股票市场投机色彩比较严重。裴誉、徐一丁(2012)通过对上证综合指数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具有非常频繁的市场波动性,一旦证券市场收益率受到冲击出现异常波动,其影响在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

目前,国内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波动仍缺乏深入研究,尤其是缺乏使用成分ARCH模型(Component ARCH)以反映证券市场变量的非线性趋势。本文运用ARCH族模型对我国A股股指日收益率及波动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我国股指收益率波动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股市波动性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已取得很大的进展。经典计量经济模型一般都假定样本随机误差项之间相互独立,并且方差不变。然而随着金融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断发展,可以发现,在越来越多的金融投资市场领域中,尤其是股票市场,许多时间序列模型的随机扰动项在较大幅度的波动后往往会伴随着较大幅度的波动,在较小幅度波动后往往会伴随着较小幅度的波动,即条件方差不断变化并且具有群聚性。以股票收益率“高峰厚尾和波动集群”现象为例,传统的计量经济方法假设的同方差性条件得不到满足。于是Engle提出ARCH族模型,广泛用于描述股票价格时间序列的波动性特征,并引入GARCH-M模型,在该模型中加入证券收益的条件波动作为证券风险的衡量方法。GARCH模型的估计方法主要有极大似然估计法和GMM估计方法。Black最先发现股价波动具有“杠杆效应”,即利空消息和利好消息对股价波动度的影响非对称性。针对这一特殊现象而依次被提出的模型主要有TGARCH和EGARCH两个非对称模型。

本文基于上证A股市场日收益率的波动性具有波动聚类性、收益与风险同方向变动及非对称性影响等特征,采用ARCH模型和GARCH模型的分析方法,用以分析中国股市收益率波动的特点。具体包括描述性分析、ARCH模型、GARCH模型检验等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p是GARCH项的最大滞后阶数,q是ARCH项的最大滞后阶数。

本文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指数为研究对象,选取1996年12月26日至2014年6月1日A股指数的收盘价数据。主要由于我国涨跌停板制度在1996年12月13日,1996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为了避免该政策的实施对实证的影响,本文选取该期限之后的A股指数的日收盘价指数共3940个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各变量具体可表示为:sza表示A股指数收盘价,lsza表示A股指数收盘价的对数,dlsza表示A股指数收益率。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在1996年12月26日至2014年6月1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证A股指数时间序列的均值为2151.933,极大值为6395.757,极小值为913.84,其标准差为962.1905,上证A股指数序列(sza)的时序图见图1。1997年,由于我国经济受到通货紧缩的困扰,以及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使该年我国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价格指数下跌。2007年,在宏观经济继续高位运行、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提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制度变革、流动性充裕、人口红利等因素的推动下,A股指数走出了震荡上扬的行情,推动行情纵深发展,因此2007年10月16日上证A股指数的收盘价创历史新高。从图1可以看出,sza显然为非平稳序列。

图1 上证A股指数总量趋势图

为消除一般的异方差,对A股指数序列取对数,并通过一阶差分求得收益率。股票市场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相邻两个交易日的收盘指数的对数一阶差分,表现为:

dlszat=lszat-lszat-1 (4.1)

其中,szat表示t日的A股股指收盘价,szat-1表示t-1日的A股股指收盘价。

对上证A股股指进行平稳性检验,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可以得到表1。

由表1可以看出,P值为0.3124>0.1,即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lsza序列不平稳。

对上证A股股指日收益率dlsza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描述性分析结果(表2)和残差序列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上证A股股指收益率明显呈现波动集群性特征,因此我国证券市场表现出的波动幅度和风险性要明显高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

由表3可以看出,P值为0.0001

(二)ARCH研究结果

本文使用EVIEWS6.0统计方法得到A股指数收盘价的对数(lsza)及A股指数收益率(dlsza)的相关图和偏相关图(图3与图4)。通过相关图与偏相关图分析,发现日收益率序列是一个4阶自回归过程。

以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R(4)及GARCH(1,1)模型对我国上证A指具有一般适用性;TARCH(1,1)、EARCH(1,1)能够充分说明A股市场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成分ARCH表明我国A股市场当收到一定的外界冲击后,不会迅速的调整到均衡状态上来,将缓慢地收敛于稳定状态。

五、结论

本文以上证A股指数1996年12月26日至2014年6月1日收盘价共3940个样本数据为样本,通过对上证A股指数日收益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第一,我国股票市场日收益率呈现明显的波动集群性特征。

第二,我国股票市场尤其是上海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信息冲击曲线非对称性特征和杠杆效应。

第三,AR(4)及GARCH(1,1)模型对我国上证指数具有一般适用性。

第四,我国股票市场日收益率的波动性特点与国际股票市场不同,国际股票市场日收益率的波动性具有波动聚类性、收益与风险同方向变动以及非对称性等特点;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波动聚类性、非对称性特点,而收益与风险反向变动,即没有呈现出高风险伴随着高回报。

第五,本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回归模型存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具有条件异方差效应,因此通过股市预测分析,政府可制定政策以提高股市监管能力,而投资者可用以规避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姚战琪.基于ARCH模型的我国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性研究[M].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4).

[2]曹国华,何燕.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波动实证研究[M].重庆大学学报,2011(6).

[3]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刘慧媛,邹捷中.GARCH模型在股票市场风险计量中的应用[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6(2).

[5]张彩霞,付小明.ARCH族模型在上证指数中的应用与预测[J].经济与管理,2009(12).

[6]赵士玲,张能福.我国上证指数ARCH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7).

[7]郑鑫.基于ARCH族模型对沪深股市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业,2009(36).

[8]罗阳,林琪.我国沪深股指收益率波动性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0).

[9]周立,王东.沪深股市的互动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5(16).

[10]张玉春.中国股市收益的ARCH模型与实证分析[[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1).

第12篇

[关键词] 风险度量 极端值理论 连接函数 VaR

一、引 言

风险与收益相伴而生,无论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微观经济主体还是整个宏观经济都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的暴露于风险之中。金融风险因其所导致的巨额经济损失和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备受人们的普遍关注。大体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中因关联方无力履行其职责所带来的风险谓之信用风险。早在20世纪70年代前,金融市场价格的平稳变动使信用风险居于金融风险的主导地位。自7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系统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深层变革。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土崩瓦解为重要标志的市场价格体系取代了固定价格体系,增强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环境的不稳定性:金融资产的交易活动越发频繁,其流动性日益高涨,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等。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或利率的不利变动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由此造成的损失谓之市场风险。主要集中体现在利率、外汇、股票,以及普通商品上(Shcachter.2001)。尽管信用风险曾在金融风险市场独领,市场风险仍是当今金融市场的土要风险形式。

过去的十几年,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的频繁动荡,甚至某些领先机构也难逃因市场风险而遭际倒闭的厄运。著名的巴林银行的倒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破产等这些鲜活的例证无不叫人触目惊心。人们在痛斥、动摇现有风险管理系统之余,开始着力寻找新的风险管理方法。金融风险度量理论、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定价理论奠定了现代金融管理理论的基石,三者一脉相承相互关联,其中风险度量理论是基石的基石。

二、金融风险度量的理论研究背景

统计方法(Statistical approach)和情景分析方法(Scenario approach)是金融风险度量的两种主要方法。其中统计方法是利用统计和概率理论预测金融资产未来值损失的不确定性。情景分析方法通过对现有资产在未来潜在市场情景中的重新估价计量风险。实践中常将两者结合使用,以统计风险管理模型为基础,以案例式情景分析为补充。

Markowitz(1952)假设金融资产收益率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用标准差度量市场风险,引入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TP),开创了定量研究风险管理之先河。然而这样的假设往往与事实相违,期望和方差作为确定服从正态分布的金融资产收益率随机变量的两个仅有的参数而失去了基础。用标准差作为惟一的风险度量指标也不攻自破。即便如此,标准差也因同时度量了上方风险和下方风险而不满足人们对风险损失的主观认识。

上个世纪90年代爆发于亚洲的金融危机风卷残云,作为一种新的风险度量方法,在险价值(Value-at-Risk,VaR)方法应运而生。Dowd(1998)给出了在险价值(VaR)的确切定义:在险价值指在给定置信水平和时期下,资产的最大期望损失。作为新时期风险度量方法它突破了传统风险度量方法的缺陷。度量了金融资产的潜在损失的部分即为下方风险,满足人们对风险的主观认识。同时它还整合了单个风险因素,用一个量化指标度量风险。此外,用货币单位的最大期望损失度量风险增强了各资产和风险因素之间的风险大小的可比性与一致性。因而在险价值(VaR)方法自提出以来,备受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一致青睐。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久居一席之地。

为了和风险的经济意义相吻合,也为了弥补VaR的缺陷,Artzner等人在1999年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风险度量应具备的条件即一致性风险度量的概念。一致性风险度量引进了次可加性的要求,与现实中利用对冲或分散化投资以降低风险的现象相符,且其他几条也符合市场风险的含义,因此满足一致性的风险度量是一个好的度量。VaR因缺少次可加性而不是一致性风险度量。作为对VaR的改进,有些学者提出了其他的风险度量,如:CVaR、ES、TCE、WCE等,它们满足一致性。

三、理论用之于实际的具体情况

1994年10月,J.P.Morgan将其RiskMetrics VaR系统首先公布于众,随后几年该方法近乎成为金融机构度量风险的半标准化方法。1996年银行监管Basel委员会提出了1998年的资本协议修正案,决定用在险价值(VaR)度量风险,进而成为决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在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管署、联邦储备系统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三大金融监管机构1996年9月6日做出决议,自1998年1月1日起美国所有的银行都必须实施在险价值(VaR)风险管理方法,并定期报告评估结果。这些都为在险价值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金融风险度量的主要问题及解决

1.金融资产回报分布的厚尾问题

金融资产的确切分布鲜为人知,各种风险计量指标竞相出现。如早期的RsikMetrics系统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条件方法描述收益过程,并假定资产回报服从正态分布。可大量的实践却倾向于如下结论:月度或更长期限的时间序列数据往往表现为正态分布特征,周、日或高频时间序列数据更多表现为“厚尾”特征。如外汇市场(De Vries,1991),小麦玉米等实物资产(Mandelbrot,1963)等。

“羊群”理论从信息的角度出发,认为非对称信息或噪音导致了极端事件在特定方向上聚积,致使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它定性地解释了金融资产回报分布的“厚尾”现象。有限方差直接关系到分布的“厚尾”程度,Mande1brot(1963,a.b)为稳定列维(Levy)分布拟合金融资产回报的分布提供了经验的证明。此时“厚尾”分布所对应资产回报随机变量的二阶矩不存在,中心极限定理无效,但根据广义中心极限定理,众多随机变量的和收敛于列维分布。随后的研究却证明金融资产回报的尾部分布遵循更强的规则,与列维(Levy)分布相违。

极端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EVT)是统计学的分支,自20世纪30年代由费舍(Fisher)与逛皮特(Tippett,1928年)首次提出以来,长期应用于水力学和保险学中。与中心极限定理一样,它也是通过利用极限准则,通过研究极端样本事件对金融资产回报的“厚尾”分布建模,负责分析和解释极端事件。大量的事实研究表明,金融资产回报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厚尾”和非对称性(Lerich 1985;Mussa,1979)。用极端值理论(EVT)对金融资产回报的“厚尾”分布建模与传统的拟合金融资产回报的对称分布(如正态、t、ARCH、GAGRCH类分布等)相比更为有效。另外,还可以通过模拟一些极端市场情景,评估极端市场情景下金融资产回报的不利影响作为极端值理论用于风险度量的补充。

极值模型是测量极端市场条件下市场风险的一种方法,具有超越样本数据的估计能力,并可以准确地描述分布尾部的分位数。主要包括两类模型:分块样本极大值模型(BMM)和阀顶点模型(POT)。实践表明,BMM模型主要用于处理具有明显季节性数据的极值问题,往往造成大量数据的浪费,不能满足参数估计所需的样本量,增加了估计的误差。POT模型是一种基于超过某一阈值的极端值行为建模的有效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极值建模实践中最有用的模型之一。

2.金融资产回报极值分布的条件

同中心极限定理类似,极值分布同样依据极限准则,要求样本数据来自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满足此条件的极端值样本可直接用极端值理论(EVT)拟合极端分布。此类分布称为无条件极值分布。可事实往往并不如愿,金融资产回报的时间序列样本往往表现明显的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为此,McNeil (1997)提出了基于条件极值分布的在险价值(VaR)。它先用GARCH模型描述金融资产回报时间序列数据的条件异方差性,用过虑后的样本数据中的极端值拟合无条件极值分布,同时这也考虑了金融资产回报分布的动态性。

3.金融资产回报分布的完整性

极值理论用于解释分析极端事件,利于金融资产回报分布尾部的估计。在较大置信度下,用极端值理论得到的分位数估计较其他方法有效。但当置信度并不充分大时,用极端值理论得到的分位数估计的准确性则大大降低。为拟合金融资产回报分布的完整方案,可将Rsik Metrics方法或历史模拟法和极端值方法相结合,其中前者用以拟合中心分布部分,极端值方法拟合尾部分布。这种拟合金融资产回报完整分布的方法通常称为混合方法。混合方法大量应用于经济学(Clark,1973)和金融学(Langari,1996.and Venkataraman,1997)等学科。

4.组合资产回报极值分布问题

对单一资产而言,极端值理论(EVT)是度量金融风险的强有力的工具。而实际应用中更多考虑的是金融产品组合的情形。其中以单项资产价值在组合资产价值中的比例为权重的加权方法,将组合资产拟合成单一复合资产,忽视了各单项资产之间的内在联系。虽具有理论的简洁性,可实践中却因投资比例的常变性而异常繁琐。

Sklar(1959)提出可将多变量的联合分布分解成单变量的边缘分布和连接函数(Copula)表示的形式。边缘分布描述单变量的分布,连接函数描述各变量的相关性。直至1999年后,该方法才正式应用于金融领域,用于组合资产的风险管理中。它将金融组合资产的风险分为两部分:单项资产的风险和组合资产的风险。

前者可完全用边缘分布描述,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完全由Copula函数决定。将单项资产回报的边缘分布代入连接函数,可得组合资产回报的联合分布的表达式。为此我们可用极端值理论拟合金融单项资产回报的极端分布,进而得到组合资产回报的联合极端分布。我国学者杜本峰(2003)介绍了用逆函数的方法模拟边缘分布,选择不同的Copula函数得到多元变量模拟的联合分布离散概率形式。实践证明,用该方法可得到一个与实际资产组合数据更为接近的联合分布,从而建立起更为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型(Rank,2000)。

五、结论

文章在介绍金融风险度量的理论研究背景和理论用于实际的具体情况后重点围绕金融资产回报的分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在险价值(VaR)方法仍是目前最主要的金融风险度量方法。作为对VaR的改进,有些学者提出了满足一致性的其他风险度量,如:CVaR、ES、TCE、WCE等。(2)极值模型是测量极端市场条件下市场风险的一种方法,具有超越样本数据的估计能力,并可以准确地描述分布尾部的分位数。POT模型是一种基于超过某一阈值的极端值行为建模的有效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极值建模实践中最有用的模型之一。(3)先用GARCH模型描述金融资产回报时间序列数据的条件异方差性,用过虑后的样本数据中的极端值拟合无条件极值分布,同时这也考虑了金融资产回报分布的动态性。(4)可用极端值理论拟合金融单项资产回报的极端分布,进而通过连接函数(Copula)理论得到组合资产回报的联合极端分布。

参考文献:

[1]刘小茂:现代金融风险的度量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1):4-6

第13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金融工程 风险度量 风险对冲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财务风险也逐渐加剧,外汇汇率、市场利率和商品价格日益频繁且剧烈的变动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市场份额,改变企业的预期价值或实际现金流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甚至国外市场毫不相关的波动也会产生蝴蝶效应,进而引发国内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准确度量并积极管理财务风险日益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近年来,公司财务和金融工程的跨学科研究促使国外实务界和理论界不断尝试利用各种金融工程技术和产品来管理财务风险。金融工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在险值(Value at Risk,VaR)、现金流在险值(Cash Flow at Risk,CFaR)和在险盈余(Earning at Risk,EaR)等技术对财务风险进行度量和预警,同时提供了远期(Forwards)、期货(Future)、期权(Option)、互换(Swap)及实物期权(Real Option)等金融产品并不断创造出更为新颖的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对财务风险进行对冲管理。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趋势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既会遇到系统性风险,即来自产品要素市场的价格波动和来自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股价波动,还会遇到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非系统风险,其结果反映在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进而产生了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应对现金流不确定性为核心的现金流量最优配置过程,其基础是对现金流短缺风险的度量和预警,方式是通过各种手段降低现金流波动。

早期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着重于选取支付能力指标、利润质量指标、营运效率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等部分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指标旨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优劣,但并不能描述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大小。随着对现金流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意识到现金流是一个更能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状况的直接信号。因此研究者逐渐建立了以现金流短缺为内因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结合金融工程技术开发出现金流风险测量方法(如CFaR)进行度量,为风险管理者提供更为直接的风险描述,通过在某一置信度下的最大现金流损失来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

三、金融工程技术度量财务风险

风险度量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判别风险类型和产生原因来确定损失发生的概率并计算出风险的敞口水平,这样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防范风险。

VaR是金融工程中风险度量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系统量化潜在价值损失,即通过数学模型和方法计算出在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投资组合在未来某一时点的最大可能损失。其优点是统一了风险度量的标准,让管理者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该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逐渐被全球各主要金融机构、公司及金融监管机构所广泛运用,其相关技术的延伸(如EaR、CFaR等)也逐渐扩展到了非金融企业,为财务风险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

CFaR是研究者在VaR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应用于非金融企业的现金流风险度量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VaR中的金融资产指标替换为企业财务指标,计算出在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企业未来某一时点所面临现金流的最大短缺额,表现出来的是与现金流对等的单一度量指标,是一种对企业财务风险充分的统计描述。这样将大量信息压缩为一个数字并能使非财务管理者和财务管理者都一目了然的关注到财务风险的度量,也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和外部的财务分析师能更容易的交流。因此,这一概念问世以来逐渐被企业风险管理者认可,并经常利用其帮助制定相关的财务政策。1999年,RiskMetrics Group公司首先在VaR的基础上提出CFaR的概念,即在特定市场风险水平下的现金流波动,并研发出一种称为自下而上(bottom-up)的模型来分解出暴露在市场风险之下的现金流成分。2001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协会(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Associates,NERA)反其道而行之,主要关注现金流的整体波动性,并研发出了一种称为自上而下(top-down)的回归模型,通过在同一行业中比较与目标研究企业类似的其他上市公司的净收入变量来计算CFaR值。2005年,Andren、Jankensgard、Oxelheim三位学者另辟蹊径,将重点放在研究宏观经济和市场变量是如何按预期影响企业现金流的,并研发了一种称为基于风险敞口(exposure-based)的模型,将影响企业现金流的诸多风险敞口因素设为自变量,现金流指标设为因变量,并通过回归模型估计风险敞口系数,再根据风险敞口系数估计现金流的分布,最后计算出企业的CFaR值。CFaR技术通过使用不断创新的分析模型来度量企业现金流风险,从而为财务风险管理着规避最坏情况时的下侧风险提供依据,因此越来越受到非金融企业风险管理者和许多著名风险管理咨询服务机构的重视和运用。

四、金融工程工具冲对财务风险

传统的财务风险规避方式是通过减少债务、压缩投资等措施以达到降低现金流波动的目的,但是这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也放弃了一些潜在收益的投资机会,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他影响现金流风险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这种消极的风险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于企业发展的要求,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利用金融工程工具积极对冲乃至利用财务风险。

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金融工具在最大限度降低现金流风险的同时还能确保公司有足够可利用的现金流量投资于有利于企业发展前景的项目,从而对现金流波动性进行套期保值。企业内部可利用现金流量并不总是刚好满足投资所需的资金,有时会供过于求导致资金闲置,有时又供不应求,而外部融资成本昂贵又导致投资机会流失,这种现金流量与使用时间窗口的不匹配导致了投资偏离最优水平。现金流量套期保值能减少这种不平衡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扭曲,不仅仅简单地减少企业现金流量的波动性,还能使企业更好地保持资金需求与内部资金供给的一致。

实物期权作为另一种新兴的风险对冲管理工具,其目的是通过最优执行策略降低下策风险并扩大上升空间,进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进行战略投资决策的思路。利用实物期权来控制企业的现金流风险,在减少了净现值波动性的同时减轻了企业的营运风险,在利用金融工程工具积极管理财务风险的实践方面起到了探索性作用。

五、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成熟金融市场国家的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在结合金融工程、公司财务和企业风险管理等众多理论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大力的创新和发展,取得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在实务操作中广泛应用。目前,不断开发更精确的风险建模能力和设计更完美的衍生产品(如天气衍生品、环境污染信用衍生品及经济指标衍生品等)来度量和规避风险是财务风险管理发展的前沿领域。我国经济正以更快的步伐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财务风险管理也应成为企业管理层应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深入,基于金融工程技术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将会在不断创新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获得长足发展。

然而,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利用金融工程技术和金融衍生产品来管理财务风险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是简单的介绍国外的理论,缺乏结合本国实际的探索和运用,存在金融衍生产品不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我国对金融工程运用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从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完善金融市场构架

1.为非金融企业打开参与金融市场的通道。金融市场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平台和基石,能否参与金融市场和参与程度的高低都会阻碍企业现金流量套期保值战略实施的效率。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同业拆借、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基础性金融市场,但这些市场目前主要的参与者还是以金融机构为主,很多市场对非金融企业来说存在准入门槛,有的即使可以进入也存在诸多障碍,导致非金融企业参与的程度很低,因此必须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为非金融性企业参与搭建平台。

2.完善金融市场创新的法规体系。由于我国现代金融体制建立的时间较晚,相关法规尚不健全,至今还没有一步完善的关于金融创新产品的法律法规。同时,资本市场多头监管、有效市场还未建立等问题都阻碍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所以必须完善金融市场创新的相关法规,争取早日实现统一监管,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有利的法制环境。

3.大力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在当前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力度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太少,创新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大胆进行交易机制和交易产品的创新。我国虽然已经建立商品和金融期货交易所,并推出了远期、利率互换、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衍生品交易,但是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金融产品交易不活跃,未能充分发挥其套期保值的功能。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此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同时开展实物期权、信用违约互换等风险管理新品种,创造出更为新颖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抵补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等波动引发的财务风险提供管理工具。

(二)从企业自身而言需要构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系统

1.加强对企业运用金融工程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新理念。金融工程是近二十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企业风险加大而逐渐兴起的一门综合学科,而我国除了少数大型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运用期货等工具并遭受重大损失外(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衍生品交易巨亏事件),企业发生大风险的案例较少,缺乏金融工程应用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对金融工程及其衍生工具知之甚少,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更谈不上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此外,企业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现金流波动性较大,企业在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时往往出现现金短缺,造成投资不足现象严重,最终影响了企业价值的提升。因此,需要在整个企业层面树立风险管理观念,深化利用各种金融手段化解风险、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意识。

2.加大培养掌握金融工程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目前国内对于金融工程技术方面的认识和研究才刚起步,相关金融衍生产品不多,能结合金融工程技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更是不足。因此,积极开展金融工程和企业风险管理学习,并培养掌握金融工程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企业在面对风险日益加大的国际金融环境挑战中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应该提倡和鼓励中大型企业积极使用金融工程这一新型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在社会经济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从而使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逐渐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RiskMetrics,corporateMetricsTM Technical Document, New York:RiskMetrics Group,1999.

[2]J.Stein,S.Usher,D.LaGatutta,and J.Youngen,A comparables approach to measuring cash-flow-at-risk for non-financial firms[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1(04):100-109.

[3]Marliese Uhrig-Homburg.Cash-flow shortage as an endogenous bankruptcy reason[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5(29):1509-1534.

[4]Niclas Andrén,H?kan Jankensg?rd,and Lars Oxelheim,Exposure-based cash-flow-at-risk an alternative to VaR for industrial companies [J].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5,(03):76-86.

[5]Giuseppe Alesii.VaR in real options analysis[J].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14):189-208.

[6]侯祥鹏,李忠海,杨红丽.运用金融工程管理企业风险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02):114-115.

[7]周方婧.浅析金融工程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带来的新思路[J].时代金融,2008(08):98-101.

[8]李卓琳.金融工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J].管理观察,2011(11).

[9]于天宇.金融工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实践[J].中国外资,2011(12):116.

第14篇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新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一般由省市主办并管理,主要立足地方、服务区域,而如何培养直接面向地方市场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则是当下教学实践的探索重点。国际贸易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紧迫性的需求,其培养模式及专业课教学方法也要与传统的理论型、研究型相区别。基于这样的分析,特选取教育部确定的国际贸易等经济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国际金融》为例,初步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难点

(一)理论抽象难懂,与实践难适应

应用型人才培养相比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更强调实践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有效实践的先决条件是理论的系统性充分掌握,单纯强调实践作用忽略理论教学重要性是不科学也不可取的。作为经济学专业课程,《国际金融》同样具备其他经济学课程理论抽象晦涩的特点。例如,汇率理论这一基础性理论涉及到国际金融中基本的外汇、汇率、汇率标价等概念和汇率决定理论等,也是后期外汇交易教学展开的基础,但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收到学生“太难了、不明白”等反馈,即使是优秀学生也是如此。这就使学生产生畏难厌倦的情绪,进入“不想再学了”的恶性怪圈。汇率基本理论掌握不好,进入外汇交易的实践教学时,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从而影响应用操作能力培养。

(二)多学科综合性教学要求高

《国际金融》是一门多学科融合课程,很多知识点、能力点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其融合了金融学中期货期权、金融投资等知识,也融合了经济学中收支调节的理论以及国际贸易学中进出口实务等。外汇汇率计算与风险管理部分要求学生必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当今信息化时代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运用技术。这使得单一教师仅通过课堂传授很难达到预期中知识有效应用的目标。

(三)涉外性实务教学需求多、难度大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的《国际金融》课程,在实务教学方面具备国际贸易及金融两门学科特点,既要求学生掌握企业涉外经营中的国际结算、国际融资等业务,也要求掌握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等业务,其强烈的涉外性特点,使训练学生熟练使用英语这一今后工作的必备工具并用其进行实务模拟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但就地处非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内陆地域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而言,涉外性实务教学对任课教师和教学系部实践安排都是极大挑战。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一)知识传授转为素质培养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局下,“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合适,地方本科院校各级院系、教师都应转变思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新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体系,将《国际金融》理论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对学生技能应用的素质培养,启发学生自我探索,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课堂教学兼容实践模拟

《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前文所述种种难点,实践教学长期课时不足,难以成形,仅仅处于辅助教学不受重视的地位,许多院校甚至没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导致学生通过实践教学锻炼综合应用能力的机会不足。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不拘泥于实验实习的形式,教学过程中不拘一格采用多种实践方法,合理安排实践比重。

(三)理论教育结合时事热点

《国际金融》课程是研究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的课程,随着历史发展政治演变,国际金融领域从理论知识到现实演变能有了巨大变化,是一门必须紧跟现实情况、紧抓热点时事,既扎根于教材理论又不能局限于教材理论的课程。紧跟时事热点,既可以让学生从最新的国际金融发展中获得最新的知识,又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以国际化心态面对问题打下基础。

(四)传统授课结合网络技术

教学方法是推动教学的途径,单纯依靠传统灌输教学既不利于知识传授也不适用于信息社会。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经济形势已有了很大改变。作为国际贸易专业下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也应适应这种变化,围绕学生未来势必用到的网络技术开展教学,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可行性对策

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结合《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经验,提出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可行性对策如下。

(一)案例启发式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情景教学法中最基本的一种,从归纳的角度展开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国际金融》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如在讲解汇率时,引入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在讲解外汇衍生工具时,可以中信泰富期权投资失败为例等。通过选择时效新、典型恰当的案例详加讲解,再辅助以启发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划分小组讨论,安排适当时间进行PPT案例分析陈述,通过对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剖析,使教材中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和理解力,以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引入演练、竞赛等考核模式

为了贯彻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思路,不止要在教学上做改变,也要优化传统的单一理论化考核方式,引入实务训练,建立新型的“实践+考核”模式。

1.分组分角色演练

为融合国际金融实务和国际贸易实务,可将全班分为数个小组,每组成员分别扮演贸易实务中的各个角色,如进出口商人、商业银行、贸易公司、海关、中介公司、保险公司等,利用国际贸易流程要求学生完成从业务洽谈、合同签订、发货、换汇、风险规避等一系列过程,教师综合各小组业务完成规范性评判打分。既练习学生实践能力,又打破一考定成绩的死板模式,更能加强学生综合性应用能力。

2.投资竞赛

加大实训投入,建立金融实验室,利用外汇模拟交易类软件开展投资竞赛,利用软件自带的排名系统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外汇市场风险性,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培养行情分析与实盘操作的能力,真正达到应用型培养的目的。

(三)建设网络课程,紧跟时事热点

由院系牵头加大网络硬件设施投入,通过建设开放式的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等,搭建《国际金融》网络课程平台,既方便教师课外指导,又便于学生查询授课资料,更可以利用平台开展上文中案例讨论、分角色演练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随时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和活动开展情况,加强师生间交流互动。网络课程平台中引入时事热点,由教师或教师选取优秀学生随时注意当前国际金融发展变化进行材料搜集,导入专门页面,要求学生加入时事热点讲评,拓展理论知识,加强实际应用,锻炼学生探索精神。

(四)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开设双语课程

1.三方合作,加强实践师资培训

开展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执行人是教师,为培养将来可以独立从事对外贸易实务的应用型业务人员,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课程中哪些是职业所需,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中熟悉未来工作需要。当前,各个地方性本科院校执业教师主力大多为“一出校门又进校门”的“80后”,基本从未参与过对外贸易实务,造成学生实践过程与未来工作难以对接,间接影响区域内行业发展。为此,应结合地方、行业、院校等三方力量,邀请业内实务工作者、资深学者、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等以讲座等交流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应用型培训。争取企业支持,鼓励教师到对外投资企业挂职锻炼,搜集实际案例以备教学。也可校内开展教师之间的教研讨论、座谈等,分享实战经验、扩大学术交流。

2.鼓励开展双语教学

前文已述,双语教学是由《国际金融》课程的涉外属性决定的,是培养学生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的必然途径。为了在未来工作中顺利沟通,开展双语教学以便学生对英语专业术语能达到规范化表达是不可忽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注意学生的英语水平,平衡中英双语的尺度,因材施教。

第15篇

Abstract: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support of "Belt and Road" policy, China's construction and erection enterprises have broadened the scope of business and entere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different marke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erection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the risk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and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which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ir economic benefits, so it needs enough atten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on foreign exchange rate risk control for construction and erection busines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enterprises.

关键词: 建筑安装;企业;境外施工;注意事项;研究

Key words: construction and erection;enterprise;overseas construction;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034-03

0 引言

“一带一路”政策是两会期间提出的,该政策倡议地域和国别范围的开放。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中国的友好邻国都可以参与进来,因此,中亚、俄罗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都成为了我国对外事务活动优先选择的对象。未来“一带一路”进程中的很多项目,涉及的国家和实体可能更多,开放性也更强。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瞄准了国际市场,将业务拓展到国外市场,在跨境开展施工业务的过程中,因市场环境的不同,政治、经济形势的多样化,致使国际外汇市场飞云变幻,给境外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那么如何防控境外经营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应对市场风险,保证企业获得经济收益,是本文开展此项研究的意义所在。

1 建筑安装企业境外施工现状

随着世界产业格局的变化,世界建筑安装企业结构调整也愈演愈烈,逐渐向一体化以及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在中小型建筑安装企业被收购、转型的情况下,大型的建筑安装企业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在项目管理、节能减排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建筑安装行业的市场需求逐渐降低,致使我国建筑安装行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此种情况下,建筑安装行业的布局做了进一步的调整,走上了升级换代的道路。

鉴于建筑安装企业产业格局的调整,X施工企业审视夺势,对于境外项目管理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以保证境外施工的顺利进行,企业能够收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2 强化资金风险管理措施

2.1 资金筹措风险控制

2.1.1 慎重选择开户行

因国外银行大多是私有制的,所以,受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容易出现倒闭的情况,因此,境外施工企业在选择开户行时,一定要慎重,综合考虑开户行的信誉、资金实力等,同时,还可以选择多家银行进行联合开户,通过分散资金存储的方式以降低资金风险[1]。在正常施工的情况下,境外施工企业要尽量减少手头的现金量,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2.1.2 尽量减少贷款的使用

境外施工企业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向银行贷款,在此过程中,要根据银行的贷款性质以及期限,选择低息且优惠政策好的银行进行借贷[2]。境外银行借贷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在此过程中,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支出保证金,以免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例如,今年,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利率为:1美元=6.4828人民币;2012年6月1美元=6.3178人民币;2013年6月1美元=6.1718人民币;2014年6月1美元=6.1636人民币。因兑换率的改变,若向境外施工的银行进行借贷,势必会造成资金流通上的阻碍,进而该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1.3 及时收取工程进度款

境外企业对于施工合同要细致地研究,以免出现漏洞,影响经济收益。收款合同要尽量做到细化,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与业主联系,保证工程款项收取及时,以加快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2 资金收支管理风险控制

2.2.1 对资金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境外企业在施工的工程中,要对工程所用资金情况进行合理地规划,以达到人力、无力、财务的充分利用,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能够按照合同规定的日期交付工程,获取经济收益[3]。在确保资金正常运转的同时,应确保每笔资金的支出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企业资金流通不足情况的发生。

2.2.2 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内部审批手续,以避免资金的无序使用和浪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资金的前期使用管理,对施工各环节的资金支出情况要做好登记,为后期的工程核算工作做好准备。工程总部,要及时地与境外施工企业做好沟通,协调项目施工存储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加强境外纳税风险管理

3.1 选择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

在建筑企业进行境外施工安装工作时,要意识到国外会计核算与本国之间存在的差异,认真研究相关法律规定,切实地掌握建筑施工单位所在地的会计核算制度,从而选择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保证项目核算以及业务处理能够符合当地税务部门的要求,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支出。

3.2 认真审查合同中的税收条款

企业在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的过程中,要仔细阅读里面的内容,对涉及到的纳税条款要予以明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合同是签订双方履行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要充分地利用合同上的内容,以维护自己在异国的合法权益。因各国的纳税制度的不同,与工程有关的纳税承担对象也会有所区别,因此,企业除了要做好上述工作外,还要利用合同条款尽量为自己争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明确税收负担对象,以便于确定成本支出,避免资金周转不足,影响工程进展。

3.3 依法合理避税

各国因国家性质、政治主张、市场情况等的不同,制定的税收政策也会有所不同,在税率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给境外施工企业依法合理避税创造了条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各国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外资,都会采取一些减税政策,因此,境外施工企业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优势,通过法律途径以减少项目纳税资金支出,为保障工程经济收益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与我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协定规定了征税范围、免税和抵税的办法等,建筑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节省自己在纳税方面的资金支出。

4 加强成本控制

4.1 提高成本预测能力

为了确保境外施工的有序进行,加大成本控制,从而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在境外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方面,要充分地认清境外施工成本合算的特殊性,根据工程量以及相关资料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在施工过程中,依工程进度,在每期施工进度报告中要对施工资金的使用情况做以分析,及时地发现资金流通问题,以做好施工成本控制。

4.2 加强人员费用控制

在境外施工费用支出方面,人员费用支出占工程总费用支出的比重很大,因此,控制人员费用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节约工程成本支出。境外施工人员成本费用来自于中方人员费用以及当地用工费用。因我国境外施工多在经济不发达国家进行,所以,当地的是施工人员支付费用较中方人员劳务费用要低很多,因此,在控制人员费用支出方面主要以控制中方人员费用支出为主,可以通过提高当地用工人员数量,以降低施工人员成本。在此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强化施工管理,从而有效开展施工操作,避免劳务纠纷的发生,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4.3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用到的机械设备有很多,一般在施工前期设备就会陆续进入施工现场。对于设备的购置和管理一般是由建筑施工企业来完成的,境外建设施工因施工场地的不同,所以,在设备的购置和管理方面应充分地考虑机械运输上的难度,所以,在除关键性施工设备满足施工需求的前提下,其他机械设备最好与业主协商,由其在当地购买,这样既可以节省运输上的时间和费用,同时还能解决后期工程完成后机械的处理问题。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关键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从安全使用的角度出发,适当地延长其作业时间,对于季节性的机械设备,可通过出租的方式,转变使用途径,从而获取额外的设备维护资金,以降低企业内部的资金支出。

5 境外施工企业汇率风险控制

5.1 交易风险管理

境外施工企业在与业主签订合同之前,可进行汇率风险评估工作,然后通过合同确保权益不受到侵犯。在施工合同中,双方要规定交易结算时使用的币种,尽量采用本国货币作为交易的主要币种,若用外币交易,要选择国际货币流通市场中自由兑换的硬货币,如美元、日元等,另外,还可以在合同中出现货币保值条款,在汇率发生变动时,企业在工程结算时也不会因货币汇率的变动而影响经济收益。为了有效降低汇率变动带来的投资风险,可采用多种货币组合计价的方法的,通过软货币与硬货币之间的组合,可以有效降低货币汇率跌涨带来的投资风险。

5.2 选择并运用金融衍生工具

在汇率风险控制方面,施工企业在与业主签订合同之后,可以充分借助金融衍生工具。我国金融外汇衍生工具主要包括外汇远期结售汇套期保值、外汇期货套期保值等。建筑施工企业在承接境外施工工程时,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金融衍生工具,例如,在汇率出现明显浮动之前做好汇率预测工作,选择远期结售外汇汇套期保值方法,通过提前锁定汇率在一定期限内不会影响企业经济收益的做法,使企业免受由汇率波动带来的经济损失。

5.3 建立企业汇率风险内控机制

汇率风险包括内部经营管理风险以及内部会计折算风险。境外施工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境外施工地点的法律法规内部制度以及程序,并以此为依据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建立内部汇率风险控制机制。企业在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的过程中,要在表格中用本国汇率重新表述出来,以保证功能货币和记账货币的一致性。

6 加强境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工作

基于境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特殊性,所以,在选拔和任用财务管理人员时,一定要本着严格和全面的原则,从管理人员上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境外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在施工过程中,财务人员对于工程用料的采购以及设备的投放和招工等情况需要做到全面的了解,以确保财务登记数据能够反映实际情况。为此,下基层进行走访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到与业主沟通的问题,因此,具备必要的语言沟通能力十分重要。另外,对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要准确把握,认真分析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具备商务知识以及外贸知识,从而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7 结论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提高企业适应国际环境的能力,采取多种财政风险管控措施,以使境外建筑施工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起来,为行业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倩.如何加强境外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4(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