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

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课程的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育课程的特征

第1篇

一、作业生活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教师要重视学科知识和生活知识的关系、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在作业设计中引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联系学生的学习经验、情感和学习基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作业充满生活的气息,弥漫着生活的芬芳,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己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和同学一起分享、互相交流,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学习英语的迫切感,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英语。所以,英语课外作业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抄写、背诵、写作练习,还应该包括学生在课外生活中所体验的、有助于他们的多元智能得到展示并得以发展的一切经历。如阅读书报、听英文广播、看英文节目、看英文电影、讲故事、参观访问、调查采访等等,这些都可成为英语课外作业的重要内容。

二、作业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强大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作业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作业形式和内容的“新”和“趣”上下功夫,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有创意、富有趣味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愉悦中完成作业并能够体验到探索知识和获得成功的乐趣。例如,如在学完Good friends和Good manners等内容之后,可要求学生观看相关影片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让他们除了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外,了解到更多的背景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三、作业开放化——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作业开放化有利于打破以前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有利于突破单纯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局限,有利于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开放。作业应该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情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进而引导学生以完整的生命领悟生存意义。例如,要求学生为校园的各个场所设计英语警示牌;也可让学生写英文日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2)形式开放。教师可以跳出纸笔模式,用编演型、探究型、实践型等作业形式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适合高中生的常见的有:制作胸卡、制作英文学生证、制作明信片、贺卡等,设计英文报纸、手抄报,采访调查,创作会话,讲故事(story telling),或绘图说话等。(3)答案开放。答案应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与教材知识进行对话的机会;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由交流、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与创新思维能力。(4)评价开放。一方面,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过去静态的分离式评价,采用动态的参与式评价,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要求评价维度多元化,在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四、作业个性化——张扬学生的个性风采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因此,在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班级里没有差生而只有差异;在设计英语作业时,既要考虑到英语作业的共性,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在实践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分层作业”、“自主选择型作业”等。布置作业时将学生的水平层次(学生个体差异)与知识层次(英语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在作业的量和难度上进行分层。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优势和兴趣指向,设计难易程度、数量、内容、形式等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五、作业实践化——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语言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语言学习如果缺乏主体建构,缺乏体验、合作、探究,缺乏认同感,学生就很难产生成就感。这就要求重新定位英语课外作业:英语课外作业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英语、用英语,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并运用英语。因此,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应该成为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英语课外作业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把课外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把教材内容活化于实际生活之中,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也就是说,“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六、作业人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英语课外作业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而更应该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成为发展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因此,英语课外作业实施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使完成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

第2篇

一、对于教学标准有良好把握

想要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首先需要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标准有良好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做出合理改善,进而全面提升知识教学的成效。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分析课本的编排设置,对于知识的难度、教学的重难点等都要有良好把握。同时,在针对不同部分的知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方法的选择。几何部分的知识要深化对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代数内容则要加强学生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此外,对于不同功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合理转变。新课教学中要保障大家对于教学内容有良好的吸收,复习课则要实现对于学过内容的巩固与深化。只有对于教学标准有良好把握才能够打造出更为高质量的课堂,并且不断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在“图像及其性质”的复习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像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随后教师再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由此可见,要想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必须对课程的本质有较好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教学。准确把握教学标准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实现的一个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的展开教学情境创设

想要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很多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都可以尝试展开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这首先能够极大的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问题思考提供很好的背景。同时,在这样的基础下学生们对于很多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会更加顺畅,很多教学难点也能够轻松被突破。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灵活且高效的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的教学引导,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实物。例如,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场景中找常见的垂直关系,让大家来思考验证垂直的方法,并且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路心得。这首先能够为教师的知识教学形成良好铺垫,当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主动思考后,教师再来引出垂直的定义,这样大家接受起来也会更容易。教师还可以结合图片中熟悉的场景,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做垂直、找垂直、验证垂直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概念表象。此教学环节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将背景抽象成数学化的能力。由此可见,要想把握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困难,教师要善于灵活的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并且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凸显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样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这也是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初中数学课本中讲到的很多知识都在生活实际中有着直观的应用与体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知识点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并且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给与学生引导与启发,这不仅能够极大的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能够促进大家对于知识的理解吸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实用性与趣味性,这些都是对于知识教学的很好的促进,能够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

第3篇

关键词: 创业课程 创新性 教学特征

当今国内形势变化多端,为了迎合当今社会的变化,创业已经是一种常见的事情。在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展了以素质教育为主、创业教育为辅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为了帮助社会及学生培养符合当前形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社会复杂的就业形势中形成自主创业的精神。然而我国很多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得较晚,专业性的教育课程并没有一个基础模式,所以笔者在研究当前创业教育的基础形式下,对如何开展创业教育作出了针对性的研究与讨论。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创业教育因长时间受传统和现行教育体制的约束而一直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陈旧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陈旧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两方面。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合班的授课方法,以副科授课方式进行教育,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偶尔开设名人演讲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需求。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严重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无法促进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普及。而且课程体系比较简单,其中仅包括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几项,创新创业教育课时安排较少,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提供等[1]。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全面

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创业教育停留在创业实务层面,未系统、全面地学习创业教育知识。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创业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实际上,我国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课堂上对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渠道、心理承受能力、就业方向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述,在课外组织学生参与名人讲堂、创业讲座、创业计划竞争赛等,课程内容十分受限。

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高校中创业教育属于副科,对其不够重视,在高校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较少,相应课程的完整性无法满足。当前,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合理主要有两方面表现。其一是在一些高校中仅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设置课程,如创业实务、创业管理入门、创业市场调查等,通过设置与创业相关的课程,让学生选修[2]。此种创新创业教育课堂设置与创业教育理念相违背,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其二是一些高校利用晚课时间进行创业教育,学生经过整天的学习,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创业教育相关知识。利用晚课时间进行创业教育本事就是与学校整个教学体系脱轨的表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专业发展形势脱离,促使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发挥作用[3]。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

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重点,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4]。创新创业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意志力、创新、坚韧、责任心、冒险和挫折承受力等。创新创业认知和态度参与并决定个人的创新能力,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

2.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促使其步入社会并合理地运用创业能力和意识,积极地投身自主创业行业中,为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3]。之所以我国现在进行自主创业教育的大学生较少,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是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途径不够明确,方法不够恰当、合理,促使学生掌握基础创业教育一知半解,创业教育活动实践性不强,创业意识培养不够详细和具体,直接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有限[4]。高校应加强创业活动宣传,多渠道、多手段地进行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3.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是导致创业教育无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较低,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老师是由担任企业管理学科教学和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师担任,绝大多数教师缺少创业相关的经验或体验[5]。因此,组建一支创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取决于高素质的老师。坚持教授上讲台,成立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加大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和与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三、创业课程设计所需要的条件

1.涉及性广

创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学生对管理学、法学、会计学、广告学、心理学、经济学都有所涉猎。企业在创办之初,管理学可以产生平衡企业内部环境、增加企业创造性、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效应。而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需要遵守政府制定的各项法律,例如劳动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等,遵法守法才能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中,了解经济学与心理学,可以帮助创业者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或是如何快速增长企业规模的问题里寻找解决方案。所以可以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级层面、不同学科门类分别进行的创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真实的社会经验

现如今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并没有很多的社会经验,在高校尝试创业活动实践,可以更早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创业作为一种事业,不能单一靠想法与创意,必须让它在社会的滚滚洪流中进行大浪淘沙的选择以证明这个想法是否正确。这就需要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创业知识与相关技能的同时,增强课程教育的实践性,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真实的经验,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4]。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创业实践教学就可以通过模拟性的创业方法使大学生经理创业的全过程,这对未来大学生自主创业时需要做到寻找商机、制订计划、组建团队等方面形成优秀的理念。教育过程中需要对整体企业运营环境中的方方面面进行模拟,大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创业实践基地或者孵化企业实习,通过新形势的创业模拟软件进行相应的模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3.条理清晰的模式

教师对于创业结构的建构与剖析对于学生起到由内到外的改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一种有效率的创业模式[5]。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对原有知识的结构进行新的添加与更改,在课堂模拟中,学生可以增长经验、加强信念,并养成主动求知探索、积极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创业是一种思维、过程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它在整个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变化,所以对创业课程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创业课程增强复杂性、创新性、创造性,这种课程将教会学生建立自己的创业模式,在学生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也将大大增强[6]。

四、教学实践方案案例研究

下面我们以杭州某高校建立的教学模式为例进行研究。

1.学生与学校相互扶持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杭州高校在创业实践课程的开展上下了很大苦心,学院为了帮助大学生搭建更好地创业实践平台,积极整合各项社会资源,在杭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建立杭州大学生创业中心,在学院积极鼓励和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真实的经验相结合,从2008年至今,杭州大学生创业中心已经成功建立70多家大学生创业实体,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公司也达到20家。截至2013年12月,已经帮助26780位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实习与自主创业实践的岗位,目前杭州大学生创业中心已经形成了以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网站创建、手机系统编程等项目为主的产品格局[7]。

2.将创业实践与工学实践良好的结合

工学结合的根本含义是通过教育的形势,为企业与社会的相互需求进行优势的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学院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非常优异的实践环境。杭州大学已经在工学结合与创业实践过程中的融合与实践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学院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三方面为例,第一种是积极引进学校外的企业,在校内建立电子商务项目中心,引进企业运作的真实项目,在企业与学院提高的指导下,学生根据项目的要求进行运营,目前已经与很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8]。第二种就是将学生外放到企业当中,进行直接上岗的实习过程。第三种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团队创建,并且找到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开发及运营。

五、对今后的新形态教学方法的实验

现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给了我们很大便利,而未来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添加网络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下面提出几种具体方案。

1.体验法

互联网能带给学生复杂多样的经营环境,而体验法是用真实的网络环境为教育背景,在适合的网络资源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吸收与理解课堂知识的同时,体验和熟悉互联网创业的基本特点与规律。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到互联网创业的模式时,可以让学生登录各种类型的互联网交易网站,体验互联网商务的特点与模式。

2.演练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的方法提炼出的场景,在场景中设置问题,让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各方面问题,通过实际的演练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例如在教育过程中,提出如何分析互联网盈利的模式,并以某交易网站为情景,提出在交易的过程中交易网站是如何运营的,分析交易网站的收入来源及面对的竞争[9]。

3.模拟法

模拟法主要运用了互联网的连通性,通过互联网为平台,在学生模拟的交易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网络创业经验,使学生在互联网创业过程中得到全面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可以与学生所面对的环境相结合,例如,在免费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店,进行免费的宣传营销活动。这种模拟的真实性是非常高的,模拟的过程更接近真实的环境,对学生的积极性会有很大提高。

六、建立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建立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是保护创业教育长期稳定,建立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是:首先,高校要成立创业服务中心,负责学校创业政策制定、创业平台搭建等,具体包括:①负责制定学校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利用科技成果进行创业,并鼓励学生参与,将大学生科研纳入学分制;②负责搭建创业平台,为师生创业提供服务;③加强教师创业技能的培训,增强教师的学术经营意识和创业能力;④负责学校科技创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其次,高校和政府要加强对创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制定推进创业教育的指导性意见,并尽可能地加大创业经费的投入[10]。

七、结语

为了迎合当今社会的就业模式,创业课程作为在校园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而这种课程不要求创业成功的数量,而是为了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端复合型创新人才,才能为未来学生在社会上的创业提供良好的素质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创业所需的信息,开设专题讲座、课堂上的角色扮演、真实的案例分析、学校组织创业比赛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创业所需的素质与经验。将创业教育与各个学科知识结构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促使大学生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独立思维、独立判断、发现机会、创造机会,果断地进行实践,有效地施展自己各方面能力,实现创业。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传燧,吕达.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劳工组织.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师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

[5]陈霞.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8).

[6]杜海东.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

[7]秦殿军.高职院校隐性创业教育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8]张玉利,李政.创新时代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J].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

[9]夏人青,罗志敏.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J].复旦教育论坛,2010(6):56-60.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考试 特征

1.闭放结合性。传统的考试方法,往往只有一份笔试卷。这种试题是硬生生的认知组合,缺乏生气和活力。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当前语文考试中采用了开放性和封闭性结合的一种考试方法。开放,实际上指的是“面试”,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部分内容,包括字词、文学常识、背诵与默写、口语交际、课外读写等,列入面试范围,占分比例20%(语文满分为100分)。口语交际一般由教师面试,教师设计若干问题与学生交谈,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评分;也可以由合作小组根据平时学生发言进行综合评定。面试内容一般放在平时进行,注重过程,以单元作为考查单位。考查内容应达到教材规定的范围要求,不得随意增加难度或降低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允许满足学生多次考查要求,以最好的成绩给学生记分,将考查的过程变为不断激励学生上进和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激励学生的发展非常有效。

封闭指的是语文的“笔试”,这种封闭也不过是在考试的时间和空间上加以限制。笔试部分占分比例为80%,具体内容包括阅读和写作两大块,其中阅读40分,课内约占10分,课外约占30分;写作40分,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我们所称的封闭也不是完全的封闭,学生在笔试中除了作文选之类的书籍不能带入试场外,允许带入其他书籍,如课本、工具书。如果说开放内容(面试)重在积累,重在基础,重在过程,那么封闭内容(笔试)则重在综合,重在运用,重在能力。两者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2.迁移拓展性。语文考试有其明显的导向作用,我们应当把语文命题放在课程、教材与教学的整体框架上进行设计,这样有利于教师实践课程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毫无疑问,新课程的语文考试应当引导教师把握母语的教学规律,体现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千方百计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多积累,多读书,多写作,多交流。通过这种要求的考试,让教师明白,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更不是单纯的“考教材”,不是单纯地检测学生教材掌握得怎么样,而应当通过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迁移拓展。

3.自主选择性。新课程评价标准强调,既应面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的需求,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因为人的发展是多向的,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模子来要求人的发展。同样,考试这把尺子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在要求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力求因人而异,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考试中体验到欢乐,能够获得各有特色的发展。

语文考试中的这种“自主选择性”采取了两种做法。一是平时考核内容“不定时多次选择”。对字词、背诵默写等考查内容,要求学生有充分的准备,以减轻心理压力。对某项考查内容不满意,可以随时口头申请再考,直到完全满意为止。强调教师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基础上的发展与能力,而不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关键看学生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进步。这样做可以全面显示学生的强项与弱项,以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也使教师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二是在笔试部分的阅读和写作中设计了“一题多项选择”。如现代文课外阅读选取的是《繁星》,其中在“问题探究”中有意识地考虑了可供学生选择的A、B两道难易不同的小题,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自主选择回答。在作文命题上,我们也提供了两个话题,一个是“我的老师”,一个是“我过生日”。显然,前者容易一些,后者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确定一个话题来作文。作文用话题形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这样也就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展示作文才华的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作文特长,以自己特有的作文优势取胜。实践证明,语文考试努力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给予拓展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可以在答题中充分体现出来。

4.感受体验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视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显然,语文考试如何体现这种“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这是语文考试应该努力尝试的重要方面。我们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几乎没有一个标准化试题,尽可能地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在理解分析中感受和体验,这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思维品质潜能的一种测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

举例来说,在阅读题中有意设计诸如“你读了本文得到什么启发”、“结合文章,谈谈你最欣赏的一点”等等一类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一类问题开放性很强,可以说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给分,回答有创见的甚至可以给奖励分。这种命题设计,实际上也是对学生“个人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通过这种阅读体验,我们希望让所有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来。

第5篇

[关键词]移动学习 网络课程 个性化学习

一、移动学习的概念

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学习形式,学习者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任何方式的学习。由于移动学习具有极大的方便性,随着高性能移动设备的出现、高速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价格和上网费用的下降,移动学习越来越普及,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

二、移动学习的特征

移动学习,在形式上,是移动的,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设备与学习环境可以是移动的,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有线网络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同需求、不同方式的学习,学习者还可以利用闲散时间,比如等车时、做车时,走路时学习,简单方便;在内容上,是可以互动的,移动学习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教育信息、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传输都是依据这些技术来实现双向交流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获得课堂以外的指导;在实现方式上,是数字的,移动学习是基于无线移动设备进行的数字化学习,它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

三、移动学习支持的学习类型

移动学习可以支持多种类型的学习。第一类是个性化学习 (Personalized Learning),它可以根据学习者要求设置内容、进度,调整学习情境来支持学习者。第二类是对话性学习(ConversationalLearning),通过与他人交流或对话进行学习,通过讨论分享思想。第三类是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特别是小组学习,个人参与小组讨论协作,想出小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者通过小组协作获得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第四类是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学习者确立探究的主题 ,然后使用移动技术收集数据,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探究。移动学习使得学习不再仅局限于学习者所在的教室,通过移动技术,移动学习不仅能够为学习者拓展、建立广阔的学习情境,而且通过交互、博客或即时通讯等手段创建链接,链接到更广阔的情境、更分散的学习情境。

四、移动学习技术的实现方式

纵观整个移动教育的领域大致有这么几种方式:

(1)移动式存储实现方式,或者叫播客形式(Podcasting)

移动式存储是指学习者预先将学习资源存储到移动设备里,然后在移动中对移动资源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针对微型学习资源进行的。微型学习资源可以是一个微型课件,一个几分钟的音频和视频,也可以是一些课程笔记。

(2)基于SMS短信的移动学习的方式

此种方式主要是基于文本交流的方式,对于学习者来说,有三个主要用途,一是能够接收到相关的通知和教学信息或者自己定制的学习短消息;二是能够向服务器发送问题,希望服务器能够给予学习指导;三是直接通过手机短信与老师和学习伙伴交流。

(3)基于WAP连接方式

所谓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就是无线应用协议,WAP网络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即WAP移动设备,WAP网关和 WAP服务器。它的功能就是任何一种支持WAP协议的移动设备通过WAP协议和WAP网关,使其能够访问到WAP服务器上的Internet资源。同时配有WAP微型模拟浏览器(WAP Emulator)的PC也可以直接访问WAP资源。学习者用移动设备通过电信的WAP网关接入Internet,然后通过WAP协议和网关转换为移动设备浏览器所支持的WML格式,经手机等移动设备微型浏览器显示出来。WAP连接Internet的概略如图1所示。

(4)J2ME方式

J2ME是SUN的JAVA2平台微型版本,采用3层结构设计,分别是Configuration(配置层),Profile(简表层)、Optional Packages(可选包)。J2ME方式是一种基于WAP的B/S结构的软件系统开发方式,它针对具体的手机或手持设备型号以及设备的功能进行开发,并需要手持设备安装后方能使用,J2ME 的技术构架如图2所示。

五、移动学习网络课程开发策略

(1)学习资源形式多样化

移动设备的多样形,性能不同,学习资源既要有文本又要有音频、视频等满足不同移动设备的要求。学习者可能是利用闲散时间,比如等车时、做车时,走路时、随时随地随需学习,因此,网络课程内容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移动设备、不同时间场合的要求。比如:文档、图片序列(由PPT课件转成)、课程录音、课程录像等多种媒体格式、适合多种移动设备、多种时间场合的学习资源。

(2)学习内容微型化

由于学习时间的间隔性、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学习者注意力较容易分散等原因,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应以小的信息单元、狭窄的主题、相对简单的问题呈现。网络课程内容可以按照“章―节―知识点”等层次模式进行组织,整理出每章每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指导、参考资料等内容,并概括总结出每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和若干测试题目,但在呈现时微型化,这样能适合多种移动设备,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

(3)学习过程的个性化

移动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根据学习者要求设置内容、进度,调整学习情境来支持学习者。因此,网络课程设计应该面向个性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考虑采用多种版式,能够有效地满足各种需求,以及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分配和发送,如移动导游、采用自适应界面或接口、自助型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自适应导师系统和网络学习 、推荐系统等等。

(4)学习时间的定制式、自主性

定制式是指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定学习内容并向移动设备、远程专家或服务器发送学习请求,移动学习设备按时将收到信息并呈现出来,这些学习内容是按学习者的要求定时发送的,而不是立即发送的。另外,重要的课程通知、实时导学信息、阶段作业的提交截至期限、考试时间安排等信息,由教师直接“推送”到学习者的移动设备上,使?学习者能及时地获取关键时间信息,提前有所准备,以免因为学习工作忙等原因延误?作业提交、考试等重要学习活动。因此,网络课程的设计应具有定制功能、定时功能以及信息推送平台。

(5)学习过程的实时交互性

移动学习可以实现实时互动沟通交流,学习信息 资源和服务的传输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实现双向交流。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及时而有效的帮助,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网络课程设计中应具有实时交互平台,比如对话,对话是学习的基本过程,通过对话,学习过程可以跨越地点、跨越情境、跨越不同文化背景而进行,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教室或课堂,而是提供更多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学习的机会。

(6)多种情境的建构与跨越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移动学习提供了把教育延伸到课堂外、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对话和交互方法,通过交互、博客或即时通讯等手段创建链接,建立更广阔的情境,移动学习可以跨越多种情境,通过移动技术,师生的交流方式从地点固定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变成了移动交流方式,移动学习使得传统的单一地点、由一个教师负责管理的课堂教育变成了可以跨越情境和生活转换的多地点、多人的连通学习。因此,网络课程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到多种情境之间的跨越。

移动计算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移动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机会,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网络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以上对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课程特征的分析,为我们从移动学习的角度设计网络课程提供了一定有参考。

本文属于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1年度立项课题(编号:19513),《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课程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 (3):12-19

[2]倪小鹏,张静然.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9,(7):1-5

[3]侯伟,朱东鸣.移动学习技术开发实践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 (1):115-119

[4]张伟,陈琳,丁彦.移动学习时代的学习观:基于分布式认知论的视点[J].电化教育研究,2010,(4):21-25

第6篇

关键词: 生命化课堂 特征 生成

一、生命化课堂的特征

生命化课堂一方面是指通过课堂教学达到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与热爱生命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指充分尊重和发挥师生生命的主体间性,创造出民主平等、活力无限的课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生命化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1.生命互尊。生命化课堂把师生看作是当下存在的生命体,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尊严,师生在课堂上相互关怀、支持、理解、尊重、激励、帮助,使教学过程体现出秩序、条理、和谐、安宁、祥和,呈现出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人格之美。教师不仅要用脑子,而且要用心灵去认识学生,应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装有每个学生的欢乐与苦恼,还应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内心冲动。

2.生命互动。生命化课堂是师生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的场域,是师生情绪情感相互濡染的场域,是师生人格相遇的场域,是师生思想精神相互贯通的场域。师生双方各自作为交往的主体而投入到课堂中,在走向真知的过程中展开精神交往,愿教愿学、乐教乐学、会教会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创造主体之间的多向交往过程。多向包括教师与全体、部分或个别学生之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个体间、个体与小组或全班、小组与小组间多边式和不同性质的互动。

3.生命互异。生命化课堂正视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差异的场域。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本质是“多”而不是“一”,根本不存在着一个以一驭万的、神圣的权威,有的只是一个千差万别的、秉性各异的生命个体,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都是为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的主体,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生命互长。生命化课堂是此时此刻的师生生命共同彰显、充盈与发展的场域。师生双方同在教学中,课堂不仅是学生自我实现之域,而且是教师自我实现之所,师生双方共同在课堂中实现自我生命当下的圆满。对教师而言,课堂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二、生命化课堂的生成

1.教学价值取向上回归学生生命的生成与充盈。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成为惟理性的教学,以知识教学为主导,造成教育的畸形,从而扭曲人的生命发展。今天的课堂,迫切需要寻找失落已久的精神生命。只有融入知识、智慧之中的生命化教学,才会激扬理性的生命,真正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生命有各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因此,新时代下学校教育培养的新人应该是认知能力、道德面貌和精神力量的统一。在认知能力方面要善于捕捉各种信息、有自我认识能力、有新的思维能力;在道德面貌方面要有自己的价值观、有社会公德;在精神力量方面要有自信、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有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有正确的人生目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生命化课堂就是要“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其中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存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者,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1]

2.师生角色展示上回归主体间性。传统教学中,课堂是知识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习效果是用分数作为惟一衡量标准。而生命化课堂中,教师应把学生主体看作是学生自身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尊、自立、自强、自律的潜力。教师主体性发挥得如何则以学生主体性的大小为判断标准和依据。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样不仅学生可以解放他们的眼、耳、口、手、脚等器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了自己思维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能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课堂将由过去的“死”的、“静”的、“教”的课堂转变为“活”的、“动”的、“学”的课堂。教师的主体作用恰恰在于启发、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产生死气。

3.教学模式选择上回归自主学习模式。我们不必否认独白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无学生参与的教师独白的实施空间已经无处可觅。基于叙事和倾听的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头脑发胀,昏昏欲睡。而自主学习式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交往和交流,主张要为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生成性,主张使课堂成为一种师生共同交往、共享经验的场域,使课堂成为师生在特定情景中和为特殊目标而进行的知识、态度、价值观等的分享场域。课堂教学只有发挥师生的生命活力,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成功的教育就是学生自我的教育,自我主体意识强的学生表现为自主性强,学生自愿学习,总是希望闻其所愿闻、观其所愿观、学其所愿学;表现为主动性强,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过程的实施、学习结果的评价;表现为创造性强,学生不愿根据教师事先规定好的程序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而希望灵活地掌握学习时间,支配学习空间,调控学习进程,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就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从已知的材料中概括出原则和规律,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4.教学组织形式上注重个性化教学。生命化课堂的核心是针对一个个个体的生命。个体生命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性和整体性,所以生命化课堂是使学生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实现自身生命发展和生命价值的活动。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独特性,即个性,是个体动机、需要、兴趣、特长、倾向性及认知思维方式的综合反映,它使人对事物的反映都有个人的选择和特征,形成个人化的精神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照顾集体的利益,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要在符合群体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教育应该帮助人成为他可以成为、可能成为的样子。当前学校教育要改革国家单一的课程模式,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改革一纲一本的学科模式,实施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学科模式;改革统一的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选科制、主辅修制等弹性教学和管理;改革集体教学模式,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辅导;克服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实行启发式教学;克服标准化、统一化的考试办法,实行考试标准多元化、考试方法多元化、考试机会复数化。正如《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指出的: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思想,一个原则,“就其实质来说,意味着寻求各种不同的变体和途径,藉以按照各种不同的个人特点去达到一般的培养目标”。[2]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生成 高品质英语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特征

教学是校园中永远的中心话题,英语教学中无论开展何种模式的课堂教学研究,本质就是加强课堂的内涵建设,从而进一步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内涵建设已有了一些关键的方向,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而在这些新型的学习方式中,都有一个更多关注“生成”的命题。我在长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对“生成”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智慧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把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更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所以,课堂因预设而有序,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我们追求预设的最佳境界是“一切皆似无意间”,生成的最佳境界是“天地万物皆课程”。而精彩的生成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度处理、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源于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源于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教学技巧,体现的是教师良好的教学现场感。

2008年我曾开设了一节主题是“Emotions”(感情、情绪)的示范课(见《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6 / Unit2 Word power )。本课时主要讲授表达情绪的词以及英语中关于情绪的习语(Idioms)两部分内容。虽然课文的安排主要是以知识传递为主,但从示范课的要求来看,仅仅介绍一些有关情绪的单词和习语是不够的,所以在信息传递的同时,我在课上采用了多种活动方式,如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刚开始上课时就通过让学生观看喜闻乐见的动物“猫”的各种姿态、情绪和神态的短片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这节课老师到底要给我们上什么?为接下来的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作好铺垫,并通过头脑风暴引出本课话题:Emotions.

接着就这个话题展开并教授了新单词,然后通过小组竞赛活动来进行巩固性操练并扩大词汇量,整堂课老师始终处于积极的“emotions”中,学生受着老师情绪的感染也始终处于高度积极的情绪中,构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精彩动态的生成场面。

二、巧妙应对课堂的意外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引领下的互动过程。它不再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问题,这就需要随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利用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合理地契合,并借题发挥做“文章”,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信手拈来皆文章”的妙境,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让“意外”成就课堂氛围升华的瞬间。

如不久前的一堂英语上,正当我投入地讲解着语法“定语从句”:“其中as也可以作为关系代词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意为‘正如、如同’,修饰整个句子……”这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眼光与神态不对劲,随后才发现原来有一个调皮鬼把一张贴纸贴在了他前面一位同学的背上,上面画着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一个岛上,岛名为“”。出现这一意外情况后,我看到有些学生眼中充满着担忧,有些学生满是幸灾乐祸的神情,更有一些学生冷眼旁观着,看老师究竟会怎样处理……由于这是一个刚接手的新班,我既不想因此而中断教学进程,也不想破坏这和谐的授课氛围,更不想耽误了大部分不知所以然的同学的听课,于是,我顺手摘下那张贴纸,并就着那幅画,结合刚讲到的“as”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用法,随口编出了一句例句:

The Diaoyu Islands are part of China, as we all know.(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

并转而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

As we all know, the Diaoyu Islands are part of China.= As is known to all, the Diaoyu Islands are part of China.

这时我看到,学生的眼睛一下子都亮了,而随着我讲课的深入,我分明感觉到他们听起课来专注多了,也积极多了。这让我想起了叶澜教授说过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从这个“意外”事件中,我更深刻地感悟到:在普遍追求课堂生成的课改背景下,面对课堂“意外”,教师不仅要正视,还要更好地捕捉,同时可在实践中动态地调整和再设计,及时运用和激活自身的教学灵感和机智,巧妙地引导点拨,保证生成的正确方向,就能使它成为教学的亮点,为我们的课堂创造精彩。

三、努力诱发学生的问题生成

“生疑”不但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诱因,而且还是促使学生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疑”,学生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从而进入“愤”、“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境界。而在长期教学观察中,我们发现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仍然是传统讲授法,学生学习方式较多的也是被动接受式,有的形似启发,实为“满堂灌”,因而抑制了学生主动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的问题情境,从而诱发学生的问题生成。

例如,在教Module5 / Unit3 Reading:The Perfect Copy(完美的复制)时,可以在导入时播放电影片段“The Parent Trap” (《天生一对》),因为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一对双胞胎身上的故事,以此来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节课的主题是什么?老师要讲什么?……从而引入本课主题――克隆(cloning),通过文章中对克隆“人”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生成问题: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 human embryos? And what are the ethical issues cloning embryos may bring about?(克隆人类胚胎的利与弊?克隆人类胚胎可能会产生的伦理问题又有哪些?)

这个环节可以采用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或Debate(辩论)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此外,通过学习文章内容,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生成问题:

Suppose you had a chance to clone somebody or some animal, who or what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Please give several reasons to support your idea.What are the possible troubles it may bring about? How to solve them?(假如你有机会克隆人或动物或东西,你想克隆什么?并陈述理由,同时思考你所克隆的东西可能会带来什么麻烦?怎么去解决?)

对于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能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并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有些回答还非常有创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想尽办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生疑,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利用问题串,将学生自然地带入问题情境,进而形成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

总之,要打造高品质英语课堂,我们应该牢记: “生成”是它的重要特征,因为“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乏味的,“被生成”的课堂是僵化的,“自生成”的课堂是绿色的,而“共生成”的课堂才是最理想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金莺主编.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信息课程 素质教育 文化特征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传统的应试教育必然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面向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提升人的各种潜能。面向全面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以提升信息素养为核心内容,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而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的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不是一门纯工具性的课程,将是一门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信息课程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象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在多媒体学习材料中,各画面之间好象有无形的链条互相串联,这种无形的链条被称为超链,这种带超链的多媒体又称为超媒体。多媒体教材本身就是活的书。如何把“活书”设计好?如何把“活书”学好?这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新问题。

信息课程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对于我国教育来说,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严重不足。开发网上教育资源,不但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社会各部门以及知识者的义务,美国的网上基础教育资源体系就是依靠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建立起来的。

信息课程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个性的测定,特别是认知方式的检测,将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信息课程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信息课程活动合作化。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过计算机合作,在计算机面前合作,与计算机合作。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要面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培养。笔者觉得,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一是要学会学习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未来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将面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二是要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去辅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其学会学习的能力的提高。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强调能力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

第9篇

“美术教育的课程,是根据学生心理的多方面因素和发展顺序,结合美术学科内容结构而设定的教学内容、安排、进程、时限并包括大纲和教材。”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曾经长时间受到制约,美术课程的结构较为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缺乏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在总结我国以往美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新的美术课程理念和目标,构建了新的课程内容和实施细则。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肯定了美术学科的独特价值,将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放在首位,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应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并理清了“视觉性”与“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三者之间的关联,更准确地把握了美术教育的“审美”本质。1.重视审美教育,把握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正如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前言中所述,“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当代社会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管理等领域对图像的消费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基于此,明确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巩固审美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是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美的形象、色彩乃至精神对人生的重要影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发展视觉表达、交流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运用美术语言和新兴媒材与技术富于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情感的能力,并能在生活中充分地享受美和创造美。这不仅是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提高国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措施。由此,新课程标准对当前美术课程的定位和建议可谓及时而精道。2.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课程不仅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应该根据“倡导个性化的艺术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和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尝试,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并以此为契机强化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承担起引导者的重任,重视美术教育对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协调发展功能,在美术教学中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综合运用美术及相关学科知识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使学生逐渐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毋庸置疑,如何促进美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全面提升是当前我国美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提升美术学科教学实力的重点。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美术教育应该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为社会积累创造力。这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每位美术教育的参与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实现。

二、关注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的联系,凸显“人文性”特征,提高人文素养

美术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人类审美智慧的体现,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2011版新课程标准着意强调了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倡导通过良好的美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欣赏、尊重、关注生活中的美及美术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将生活中处处存在但易逝的美凝固并升华为永恒之美。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为美术教育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契机和挑战。事实证明,枯燥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和单纯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训练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前的美术教育需要以丰富的人文视野积极扩充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把校园内外的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等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充分体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快乐,养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在愉悦、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情操的陶冶,提升人文素养。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领域还较明显地存在着城乡差异大,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情况。因此,更需要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正视地区差异,灵活地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生活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快节奏生活,大都市的展览馆、博物馆及便捷的网络文化资源与边远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闲适质朴的生活和民族风情虽然具有显著的不同,但经过美术教师的发掘与巧妙整合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感受与创造力的优质美术教学资源,为当代人提供更多参与现实生活、积累审美经验的机会。

三、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改革,深化“实践性”特征,提升教学品质

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对深化美术课程的“实践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多种媒介的运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当前的美术教学能够很好地把课内与课外、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师生合作提升教学品质。

1.教、学合一,师生共同促进教学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美术教学尤为如此。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必须善于读书,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和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这些素养能够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环节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另一方面,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中进行自我发展和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师生双方的协调发展是当代美术教育发展中有益的尝试,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合一,教学效果良好。

2.关注社会发展,以多元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在当代,美术学科的人文特质和“实践性”特征更为明显,逐渐呈现出多学科交融、多种媒介介入的复杂面貌,包含了绘画、书法、手工、工艺设计、鉴赏、民间艺术、建筑、雕塑、科技等艺术门类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仅着眼于专业知识的直接传授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要求,必须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扩大美术教学的外延才能彰显当代美术教育的特色。除了范画、游戏、故事等传统教学辅助之外,灵活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影像、音乐、参观、访问、探究、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媒介开展互动交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教学……这些都是有益的教学实践与尝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当代社会获取信息的便捷使美术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反馈更为直接,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当前美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不二法门。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等各个美术学习领域中,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参与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进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生,促进美术教学品质的提升。

四、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愉悦性”特征,培养综合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 杜威 活动课程 本质特征 中小学英语课 启示

一、杜威活动课程的提出

杜威提出实施活动课程的原因:一是出于社会的需要,二是对传统课程进行批判。在杜威看来,采用儿童在校外所从事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为儿童提供真正的动机和直接经验,使儿童接触现实,这样课程便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联,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性加强,并使儿童进行有效学习,成为社会所需的人。

二、杜威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1.经验哲学是活动课程的认识论基础。

对传统经验论的批判是杜威哲学认识论的起点,是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课程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杜威认为传统的认识论认为经验是知识,是关于外在事物或人自身的认识,这是一种消极的经验论。另外,不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都把经验二元化。杜威认为它们都有片面性,他力图克服二元论,为此对经验进行了改造。他认为经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创造、调整、改善、控制环境的能动的。杜威认为经验具有两层意义:既包括经验的事物,又包括经验的过程。

2.机能心理学是杜威活动课程的又一重要支柱。

杜威提出心理学研究的是动作协调机能,实际就是在环境中发生作用的整个有机体的适应活动。从这一思想出发,杜威认为在教育中有机体的机能或行动是儿童的兴趣或冲动,兴趣是有目的经验中各种事物的动力。兴趣来源于儿童的本能和经验。儿童有四种本能:社交的本能、制造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探索的本能。这四种本能产生四种相应的兴趣,即语言的兴趣、社交的兴趣、艺术表现的兴趣和探索的兴趣。他认为这四方面的兴趣是天赋的资源、未经开采的资本,儿童生动活泼的生长就是不断地实践这四种兴趣。杜威把儿童的本能作为他们获得经验的基础,为此,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兴趣或冲动出发,通过某种组织得当的课程,使儿童的经验得到不断丰富。

三、杜威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

1.杜威的活动课程是兴趣课程。

杜威十分重视兴趣在活动中的意义。他指出,如果儿童的活动没有情感和欲望,如果活动没有为他提供发挥潜力的余地,他自己就不会感觉到有什么意义,并且对活动产生反感。因此要使活动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如果在外部压力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活动,这种活动就不带有任何意义,违背活动课程的本质。

2.杜威的活动课程是经验课程。

经验是活动课程的目的和灵魂,而经验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获得,如果活动不能使儿童获得经验,不能使儿童的经验得到丰富,这样的活动便是毫无价值的。杜威认为只有在与我们的经验相关联下,我们才能从经验、书本及别人所说的话中学习,“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他批判当时学校把儿童送到一个世界上最难得到“经验”的地方去接受训练。

3.杜威的活动课程是探究性的活动课程。

杜威对没有多大价值的活动进行了批评,认为有的即时性活动依靠一时的怪想和偶发事件来发泄过剩的精力,并且这些活动彼此毫不相关。杜威认为这种琐碎活动,除了娱乐外,不会有很大的效果。因此,杜威提出活动应唤起儿童的新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把儿童的思想引向一个新的境界,否则,无论活动多么令人惬意,也是毫无价值的。对于如何使儿童达到新的境界,杜威认为应在活动中设计问题,让儿童通过探究以前所没有思维过的问题来使思维进入新的境界,从而产生求知欲。儿童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而且可获得思维策略。

四、对中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的启示

杜威活动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这与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必然对素质教育中英语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充分认识传统的课程实施过程的弊端。

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使学生形成简单化、被动式的接受性学习能力,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受到限制。同时,教学活动被教师包揽下来,学生被视为单纯的知识信息接受者,而不被视为具有能动性的活的有机体,严重制约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设计和组织活动,努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密切注意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积极引导他们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2.必须树立主体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中,第一个就是“学会求知”。因此,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教师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时,要给予学生较多的选择活动的机会和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在活动中,首要的是激发兴趣,并切实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富于美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体现“玩中学”。

3.教法灵活,情境为主。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以情境教学为主,使学生在听、说、做、唱、玩、演等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不断感受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反复不断地感知和使用英语,整体提高认知水平。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交流的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各项智能特征,从而使英语课程轻松愉快地实施。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活动课、课外英语角、与英语国家小学建立笔友联系、聘请外籍英语教师上课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虽然杜威活动课程有缺陷,但如过于强调学生个体的兴趣和活动及“做中学”,过于强调直接经验的作用,就会致使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连贯性,阻碍儿童获得完整而系统的知识,削弱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也有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其合理之处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课程的本质,改革传统的课程实施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丛立新.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

[2]杜威著.王家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侯怀银.杜威的课程观述评.课程・教材・教法,1999,(10).

[5]季萍.杜威的活动课程.教育学研究,1997,(5).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把握;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接下来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二者的统一上。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是比较难的。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是要求广大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使学生在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最终使命――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者统一。由此看来,语文教学的改革成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但是语文课程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改革,因为它们又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学改革不是课程改革的附属品,课程教材改变了,并不等于教学也随之自然而然地就能改变,它们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没有教学的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充其量只能限于教科书的更替,所以,语文课程的改革需要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呼应,只有这样,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才能通过语文教学得以体现,从而达到语文教学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统一的目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标志性体现。但是无论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去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者统一。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能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接受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万不可借更新观念,转变方式为由,使语文教学背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只能是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的,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统一起来,把语文教学的任务落到实处。

首先,教师对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有明确的认识,接受新的理念,懂得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的设置及教材、教学的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一切着眼于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懂得我们培养的是人,是生命全程中处于起跑阶段的人,是生理、认知、情感等整体发展的人,是10年20年后在社会中立足的人,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从每一个教育的细节中体现我们关怀生命,塑造健康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既有知识,会学习的孩子,又有一定的思想会做人的孩子,在语文的学习中能够掌握语文学科这门工具,同时又能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陶冶。懂得语文教学就是要想办法通过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达到人文性,即通过对语文学习中的字、词、句、篇的分析、赏析,使学生感悟到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美,从而达到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情感受到了熏陶,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使命,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懂得工具性不是传统,人文性不是时尚,新课程应该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者统一,关键在“统一”上,我们要在“统一”二字上下功夫,这样“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才能得以体现。

其次,要正确把握教材。从两个方面去把握教材;一是深入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二是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

深入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就是要把课标的理念、课程的实施、教材的运用及教学设计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教材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改革必然导致教材的变革,现行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确实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例如师大版语文教材很好地把握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这一基本特点,符合《课标》,实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语文教材更准确地突出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遵循了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总之,这套教材是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我们在使用这套教材时,一定要深入了解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教学中也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把这套教材中的新的理念突出出来。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入了解,不是听听教材辅导或培训,抑或看看教师参考用书的说明就能替代的,而是应该在你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醒自己去“认识――实践――反思”,再次“认识――实践――反思”,这里的认识应该是对《课标》理念的提升,实践应该是在课堂教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过程;反思则是针对课标、教材、教学、学生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才能达到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入了解,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正确把握教材,除了深入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外,还要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新课程提倡“不唯书”,并且允许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这种“创造性”和“不唯书”并不是脱离语言文字而去空谈人文性。视文本为剧本,见童话就表演,为了学科的整合,见图就画,甚至为了激情、激趣,滥用课件,使得语文教学一时间由以前的表演泛滥到画画泛滥,到课件泛滥。不这样似乎就不是新课程。致使语文教学任务落不到实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自然也得不到体现。

第12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特殊教育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15-02

一、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

信息技术包括三种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整合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通过对教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有助于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创造性人格的养成。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理应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如果把信息技术视为解决我们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或攻破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信息技术只有和传统教育技法携手共进,优势互补,才能体现其应有价值,才能促使教育的真正发展。

二、课程整合的定义和宗旨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从而成为整体的过程;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的综合能力。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三、整合的基本策略

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和资源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等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学习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应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思想,发挥个性特长和知识结构,这一点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聋哑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尤为重要,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和资源,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究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和资源,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学生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

四、整合引发的教育变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然导致传统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必将引发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一系列的变革。

1.教学变革。特殊教育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教师语言,聋哑学生可以看口形)、手语、文字和图象,主要通过书本、纸张的记录和传播。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主要工具可以将多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提供多媒体的刺激,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内容,便于扩大聋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育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技术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便于教师和学生的使用。

2.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如果把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的灌输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则主要是接受式;如果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辅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则会变成研究式。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信息技术应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其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技术有助于在特殊教育中更有效的实现分层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尽可能的提供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可以帮助残疾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利用各种辅助技术可以降低由于本身的生理缺陷带来的学习障碍;信息技术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残疾学生的协作式学习。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与同学、教师及其他人合作,作品并进行交流。

3.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是相对存在的,当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革时,教师教学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应从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支持者,信息技术则成为教师辅助学生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加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可引导残疾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可作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工具。

第13篇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策略

从客观角度而言,《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当前我国已进入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都遭受到各种冲击。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践对本课程教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务必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思想融入《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将该课程的教学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全融合起来,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财务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没有将企业管理信息体系理念作为指导

会计信息化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会计信息化体系提供在决策层面有效的会计信息,即内外部的会计报告,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则会充分借助会计报告信息、企业各项业务信息和金融市场信息,借助会计领域的信息工具开展资金方面的管理、资产方面的管理、预算方面的控制以及成本领域的管理,进行财务层面的分析、财务层面的预测与财务层面的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绝对不能和会计信息化体系完全割裂开而独自存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绝对不能和会计学的教学分开而独自存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虽然已指出企业在财务层面的管理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利益最大化,可是却十分缺乏企业在管理信息体系的全局理念,没有把握好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之间的逻辑联系。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计进程中通常存在局限性的认识,仅是重视企业在理财领域、估价领域与价值领域的创造,却很大程度上轻视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重要功效。实际上,即使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所能大面积使用的现金流量模型等方法,也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编制成套的预算财务报表的财务预测方法来获取未来现金流量数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忽视了借助企业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从而让企业财务管理所制定的决策成为无源之水,最终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没有融入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复杂,企业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数据让财务领域的决策变得十分困难,所以需要运用新型会计信息技术来进行辅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往往忽略了会计学对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功效,致使会计信息化技术很难和该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具体而言表现为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通常停留于手工层面的计算、运用相关计算器或者借助Excel构建财务模型来处理相关财务问题的阶段,对于ERP、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所获取的进展往往忽略,最终无法借助信息化的相关工具获取上市企业最新会计领域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与利用,更加不能教会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进程中,面对稍纵即逝的现实与大量的信息时应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出有效的财务决策。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会计学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有些老师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有些老师单纯地将财务管理误解为数学方面的计算。对于会计学的不了解、对于会计信息技术的不了解致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对于ERP、远程访问、大数据、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云计算等会计信息技术的新进展不是很了解,不能利用会计信息技术相关工具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企业财务管理案例方面的信息,更不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进展与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研究,影响了学生系统化地学习《财务管理》课程,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积极性,最终钳制了学生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进一步转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思想

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教学理念上务必形成以下观点:彻底摒弃割裂认识财务管理学习的思想,必须从管理信息体系的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会计是一个提供决策有效会计信息的体系,然而财务管理是充分借助外部的相关金融信息、业务信息与相关决策有效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层面体系化的合理认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还必须根据管理信息体系理念,充分认识到会计和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对整个企业业务领域的信息进行与之相关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分析、决策、预测与操控的体系化过程,进而充分认识到会计与财务学基本的原理、方法与技术领域相关的工具,最终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最大化目标。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要清晰明确,对整个企业价值的评价和价值创造的进程应构建在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对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价格进行综合性判断的根基上。清晰地明确此点之后,就完全能够运用高职院校会计学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概念与基本方法,并把它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应该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完成的相关财务报告与相关财务分析作为根基,并在会计提供的决策有功效的信息――会计报告根基上大力开展财务领域的预测与企业领域的价值评估,以此实现企业在价值领域的创造。如此一来不但体现了管理信息体系中会计信息体系与财务管理信息体系在信息生产领域、传递领域、利用领域的连续性,更能借助《财务管理》课程对会计信息利用的教学进程最大限度发挥它推动会计学等先学课程教学的功效。

(二)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继承会计类课程在应用会计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譬如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下,相当一部分的财务管理问题都能够借助ERP等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来进一步解决,然而会计信息化也能够给《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提供新颖的教学手段与便捷的教学工具。要最大限度借助譬如ERP等企业管理软件、云计算、移动互联、远程访问、XBRL、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的会计信息技术,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质量。譬如可以在借助EXCEL做NPV方面的计算和EOQ方面的计算,并在构建财务模型的根基上,借助XBRL财务报告工具大力开展对上市企业财报的财务报表分析。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务必引入新颖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向广大学生不断展示会计信息化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进程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新颖的会计信息技术完成各项常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让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走出课堂,把《财务管理》教学和企业实践中的财务管理实务充分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尽快使用将来会计信息化情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适合财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要求的能力

在会计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下,不管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研究界都不能对此置若罔闻。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自己必须在管理信息体系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起在会计信息化领域开展财务管理的思想,重新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进一步确定新颖独特的教学目的与相关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独特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此适应财务管理日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主动利用XBRL等信息化的财务报告工具,以此解决高职院校会计方面的人才难以去企业实践的困难,进一步指导学生借助XBRL等信息化工具对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做财务层面的分析,真正意义上在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大力开展财务预测工作与财务决策工作,并且在第一时间内和实践中的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甚至还可借助相关研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三、结束语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财务管理》课程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的水平,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法,定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刘建春(1971-),男,汉族,湖南衡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第14篇

一、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要义有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二、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生活技能素质等)为目的的教育。它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顾明远:《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

根据上述几种表述与界定,素质教育应具有下列特征:

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从广义上说,是指教育要面向全体国民,要求每个公民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的;从狭义上说,是指教育要面向全体适龄儿童,要求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素质教育在体现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上表现为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二、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国家教育方针中的规定,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智育被大大地强化了,而德育、体育和美育相对被削弱了。学生道德水准、身体健康状况、审美修养均处于薄弱状态,这显然同我们的教育方针相悖。因此,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重此轻彼,并要重视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的相互联系、影响与渗透,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三、教育机制的主体发展性。素质的要义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即学习主体主动地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学习,促使学生稳定的素质内化与形成。学生相对稳定的素质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更高层次素质教育的基础,成为进一步提高素质的条件,成为个体发展的巨大潜能,使其终生受益。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这就必然要求相应的教育机制保障。

四、教育内容的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也就是说无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要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则应打好三方面的基础: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终身学习的基础,走向社会的基础。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养成基本行为规范与习惯,形成基本的学习生活能力。主要是让受教育者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拥有一技之长;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而不是进行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训练。

五、教育空间的开放性。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教育空间已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和校园里。首先,课堂已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和机械强化训练的场所,而是灵活安排、适当组合、生动活泼的开放性学习空间;其次,随着拓展课程、隐蔽课程的设置,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提供新的机会与途径;再者,课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外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均为素质教育的贯彻与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前述素质教育的含义和特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音乐课程应具有下列一些基本理念:

一、 面向全体学生

在音乐课程中,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生喜爱音乐,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因此,音乐教师应立足于全体教育对象的素质培养,而不是面向少数音乐特长生,更不是专业性质的音乐人才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每一位音乐教师所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真谛的音乐教育在于其广泛的适应性。

面向全体,实质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也就是说,音乐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与个性发展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一直是注重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漠视和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千人一面的“模子”式教育强调的是统一标准和统一要求,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而个性发展,既是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及内容。在音乐课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音乐是体验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

二、 重视审美体验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其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同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这个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只有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课程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使人格得以完善。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时,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应贯穿在音乐教学内容、方法以及音乐教学环境之中。比如: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材;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育的潜效应;注意教学环境的优美与和谐等等。

三、 倡导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学生要主动发展。因此,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中,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置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对其重要性的高度重视。

学生主动发展,在音乐教育中还体现为一种创造性的音乐学习。由于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同时也为创造性的音乐学习奠定了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自觉改变“我讲你听”的传统模式,改变那种只考虑教材要求和从教案出发,立足讲解音乐、传授知识、而且越系统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指导思想;改变那种不考虑学生需要,不顾及学生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学唱,而且越安静越整齐越能跟着老师思维走就越好的陈旧观念。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教师要善于体会蕴藏在学生内心中的渴望同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动性发展潜质,给学生一些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体验;给学生一点问题和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前进、去发展。

四、 注重开放学习

第15篇

关键词: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研究课程

在与环境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相配套的实验课程中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资源,就可望以较少的资金投入,研究构建和实施符合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基本研究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实验教学课程。

一、研究型实验课程的特色与优势

环境类专业的研究型实验课程由一系列开放型、综合型和设计型的实验组成,这类实验均覆盖不同的知识点,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实现设计目的。因此,可以强化培养环境类专业的本科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研究型实验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和骨干教师资源,来设计研究型实验的范围,并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研究课题范围内自主提出不同的多因素多变量的实验研究方案,将实验课由教师统一安排改变为由学生自主设计。

2、学生的研究型实验与研究生论文研究相结合,与教师课题研究相结合,与环保工程实践相结合,将演示型验证型实验改变为研究型创新型实验。

3、将实验由原来全班统一的1个假想课题改变为每人1个研究课题;将实验时学生被动按照教师的指导做实验改变为学生主动请求教师指导研究和实验;将以往实验内容和报告严重的相互重复现象改变为每人只能独立设计;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分离现象改变为理论课教师大力参与实验指导。

4、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的研究型实验的优秀实验报告,达到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的水平。部分优秀实验报告能够公开发表、参加各类课外研究竞赛包括挑战杯竞赛或参加学校其他创新培训计划。

与专业基础课配套的研究型实验教学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可望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使本科生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来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二是确保本科生广泛参与,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资源,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节约资金投入,提高办学效益。

二、研究型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构建和探索

1、研究型实验课程的目标

(1)通过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学习,使教师与学生互动得到进一步加强,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掌握专业领域的前沿与最新进展,使学生经历“三个全面”的创新教学过程:经历全面的分析研究问题的过程,实验技能得到全面的锻炼,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解决目前实验课程内容与污染控制需求脱节的问题,使专业基础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进一步贯通。

2、研究型实验课程内容的筛选

研究型实验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不同专业的课程,实验内容必然不同。下面是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内容,供其他专业筛选课程内容时参考。

环境工程原理系列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原理(上)、环境工程原理(下)、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和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该系列课程系统、深入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单元操作的原理、工程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环境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十余年来,环境工程高等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内涵也不断扩大,原来的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农业环境保护并入了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处理的环境污染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相应地导致污染控制技术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要求环境专业人才具有宽厚、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导致环工原理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然而,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环境工程主要设置研究生专业,所以可为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构建提供具体借鉴的国外经验不多。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方面,至今国内很多院校仍然是采用化工原理实验教材或类似的讲义。由于涉及的问题与化工专业有一定差距,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要求也有所不同,与学生在环境保护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有较大区别。目前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理论教材方面尽管仅有清华大学胡宏营教授等人编著的教材出版,这也为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论教学提供了新选择。本文在吸收国内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成果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环境工程原理研究型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

(1)在流体流动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污泥、污水和含尘气体的流动和输送问题,包括不同悬浮物含量的污泥、不同性质的污水和不同固体含量的含尘气体的流动阻力和流体输送机械的性能研究系列实验研究。

(2)在非均物系分离的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污泥、自来水和含尘废气在不同过滤介质中的过滤实验研究。

(3)在传热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废气废水与污泥的加热和污泥脱水的实验研究。

(4)在传质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的废气和污水的吸收与萃取以及污泥干燥等实验研究。

与原有实验内容相比,以上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内容与环境工程专业问题的关联性很强,课程内容与专业领域需求联系紧密,通过实践环境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与新进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3、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实施方案及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结合本项目本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情况,制定详细的研究型实验计划。然后,根据实验计划和学生的自由选择,确定每一位学生的实验研究课题。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参考文献,与每组学生分别讨论和确定实验方案。其次,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实验教师完成实验设备的准备与调试、实验操作的指导、化学药品的准备等工作。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设计,配制化学药品和试剂,进行实验的操作,完成实验研究报告并最终汇报。

要顺利实施研究型实验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设计和制订大量不同的实验方案,这可以通过结合目前的科研计划研究组织实验方案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