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范文

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

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纪人 房地产经济 作用

前言:在现阶段,社会是一个住房供需紧张的时代,随之发展而来的房地产经济更是在壮大,由于房地产要在建筑商和住户之间建立买卖联系,房地产经纪人这一行业也就就此诞生。在我国,这样的房地产中介才渐渐发展而来,不算是很成熟,发展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房地产经纪人在房地产经济工作中的作用又很大。

1.简述房地产经纪人这一行业

1.1房地产经纪人的概念

房地产经纪人是指在房地产市场中专门提供房地产信息!技术和政策法规咨询服务,从事房地产策划!评估和业务,为房地产交易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并协助办理有关手续,从而收取佣金的自然人和法人。

1.2房地产经纪人的特性

房地产经纪人在工作中有一特性,有别于其他,这一特殊点,我们称其为“一手托两家”。既:房地产经纪人不同于一般的销售人员,他不隶属于某一特定公司,由于信息的相对公开,往往多家公司都掌握同一信息,这就导致了作为一名房地产经纪人,不仅在与其他公司的房地产经纪人竞争,甚至也在与自己公司内部的同事竞争,不仅在竞争买房客户,也在竞争卖房业主即房屋这一特定商品的拥有者。同时,房地产经纪人交易的目的只在提供服务,搜集信息进行匹配,最终促成双方交易,直接实现了房产买卖或租赁双方的利益,间接实现了房地产公司!经纪人的利益。

2.房地产经纪人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二手房交易逐日火热,部分城市的二手房交易甚至超过了新建商品房 与二手房交易息息相关的房地产经纪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房地产经纪业迅猛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并且其市场主导能力和市场空间将日趋庞大,已成为房地产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再加上房地产交易中产权复杂信息严重不对称交易双方难以相互信任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人们在房地产交易中需要专业的房地产经纪人员和机构为其服务。在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很多中小房地产经纪公司不堪压力纷纷倒塌,还出现房地产经纪公司携款潜逃等恶劣现象,房地产经纪业面临着空前的信誉危机,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3.房地产经纪人发展现状分析

3.1发展机遇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扩张和房地产经纪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执业模式――房地产经纪人,这一行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壮大其队伍,再加上人们对于这一行业人员的大量需求,给予了房地产经济人很大的发展前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再加上房地产经纪人的产生是房地产经纪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化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这一行业顺应历史与社会的发展而诞生,势必会迅速发展。

3.2发展瓶颈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步规范,经纪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房地产独立经纪人也逐渐浮出水面 但是其总的发展依然缓慢 这说明我国房地产独立经纪人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先从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管理滞后。地产经纪业在我国是个新兴行业,国家还没有出整配套的法律法规,且政府对房地产经纪缺乏检查督查,这些问题都在严重阻碍着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其次从房地产经纪机构层面上来讲,内部管理缺乏约束,市场行为不规范。一方面是很多房地产经纪机构完全是游兵散勇 乌合之众,没有行业组织的监管。另一方面是一些房地产经纪机构盲目扩张,不注意品牌形象,粗放经营。最后从房地产经纪人层面来探讨,第一、房地产经纪人良荞不齐,无从业资质。第二、职业道德缺失,缺乏诚信。第三、缺乏自律,与竞争对手冲突较多。第四、服务质量偏低,技术含量不高。这些都导致房地产经纪人发展难以更进一步。

4.房地产经纪人的作用

房地产经纪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他们有别于其他商家的生存方式,拥有很多的技能,比如:收集信息的技能、市场分析的技能、人际沟通的技能、供求搭配的技能、把握成交时机的技能等。他们运用这些技能来在房地产经济上发挥自身作用,给购房者、企业、整个房地产市场以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积极效应。以下,我们就从这几方面来论述其作用。

4.1从购房者角度分析房地产经纪人的作用

房地产经纪人社会关系多,市场信息灵,能够给购买地产的客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满足了客户对信息的需求,使客户更加准确地了解市场动态,客户在了解到明确的信息以后,就能够选择性地进行地产的挑选,可以从中选择出符合自身经济条件、住房要求和地理位置的房子。

4.2从企业角度分析房地产经纪人的作用

首先,房地产经纪人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使经纪人在解决商品供求矛盾上有其自身特殊的方法,这样就使得其办事效率极高,促进企业供求矛盾的解决,也就为企业打开了市场销路;其次,房地产经纪人能够帮助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再有,房地产经纪人因为有着市场分析的作用,能够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信息,使得企业能够投资在对的市场上,防止了企业投资资金的错误流失;最后,房地产经纪人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赚取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让购房者信赖企业,最终促进企业利益丰收。

4.3从整个房地产市场分析房地产经纪人的作用

第一、房地产经纪人加快了房地产市场信息与交流市场信息的传播,就必然会提高市场的整体运作效率:地产经纪人作为这个信息的收集者和传播者,使得那些分散的不为人们所知的信息传播向大众与市场,满足了各方对市场信息的要求,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推动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准确传播。第二、解决了房地产供与求之间的矛盾,使得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发展:由于房地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依赖于各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而房地产经纪人恰好是这些社会资源的整合者,他们熟悉各专业市场的交易方式与特殊点,可以满足供需双方要求,因此能够使得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第三、有效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和繁荣:在房地产市场上,由于有了房地产经纪人的参与,促使其在房地产市场上发挥以上所提到的作用,就能够给房地产市场带来规范与繁荣的发展,房地产经纪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4.4从社会角度分析房地产经纪人的作用

对整个社会来说,房地产经纪人能够做到给人民、企业和市场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就是在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和谐因素,因而就能够促进社会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培育文化市场,丰富人民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住房保障,让人们安居乐业,使得社会更加和谐。

结语:尽管在本文中提到了房地产经纪人存在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但是也从中了解到了房地产经纪人在各方面的有效作用,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对房地产经纪人进行更为深刻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各项职业道德中的规范,还要建立和健全整个有关房地产经纪人的法律体系,约束其发展。在我们做出这么多的努力下,房地产经纪人才会摒除掉很多的恶习,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才会在经济日渐发达的今天占有一定的经济地位,给人民、给企业、给市场、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袁韶华,谌侃,房地产经纪现状及对策分析,[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第2篇

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坚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1]这深度分析了资源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资源环境危机的有效方法,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生态型社会的良好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产生与内涵

1.气候变化催生低碳经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目前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人类在过度开发自然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事件频发以及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灾害。面对这些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共同的主题。如何应对气候变暖,英国首先给出了其独特见解。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目标,即: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2008年,当第35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联合国设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时,“低碳经济”已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选择。

2.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从广义上讲,是要协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应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出发点;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为目的;以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以及为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输出创造机会为目标。而从狭义上说,低碳经济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造成的影响。但是,单纯地将“低碳”经济理解为“无碳”经济的观点是错误的。二氧化碳不仅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而且在灭火、冷藏食品、人工降雨、制作饮料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完全的“无碳”经济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假如“设定自然系统(大气圈)客观地存在一个最大可容纳的二氧化碳含量,要确保气候不至于逐渐变暖,人类经济活动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必须始终小于或等于最大可容纳的二氧化碳含量,否则,气候变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2]由此可见,只要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高碳”经济与低碳经济也可以并行不悖。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不等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全部内容。

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基础的,那么,发展低碳经济是否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首先要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自然环境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关系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并没有将自然经济纳入其研究范围,认为自然环境只是为经济活动免费提供可利用资源的供应系统。由于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进行价值交换,因此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吴易风教授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分析得出结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不单纯是生产关系[3];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包括了对自然资源配置的研究,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下有着不同的配置方式,不存在超历史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将自然环境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为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然没有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给出系统分析,但是,在他和恩格斯的自然力思想中很早就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因为它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5]这一观点明确指出自然资源是构成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基础。因此,自然资源是通过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另一方面,恩格斯指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6]揭示了灾难性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因此,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3.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环境的清洁也是一种资源,污染了环境,就等于“消耗”了清洁环境。价格、替代品和技术进步对清洁环境的作用与对其他资源的作用是相同。“如果排放污染物是没有成本的,那么,生产者就没有限制排放污染物的激励。但是,如果污染环境存在某种价格,那么,生产者将设法寻找到某种方式,以替代污染物的排放。排放污染物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就越有积极性去研发限制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和途径。”[7]因此,在生产中加入环境成本,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还能起到提高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三、低碳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低碳经济倒逼技术进步

低碳技术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是一种倒逼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技术发展带来低碳经济”,只要突破了技术问题,低碳经济也就自动发展起来了。其实,这完全颠倒了低碳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因果关系。先进技术的发展一定是为了适应某个预先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技术进步总是滞后于所设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纵观历史,只有当人们不满足于当下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时,才会通过发明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来满足人们新的需要。事实证明,当下运行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极大挑战。为了挽救濒临枯竭的资源、恢复碧海蓝天,人们提出了更高一级的,更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而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因此,低碳经济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必将是前者倒逼后者的关系,并且这种倒逼机制是低碳技术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2.低碳经济模式的优越性

传统经济学认为,劳动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手段改造自然来获取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要素的过程。高碳经济模式是将支持经济活动的四种基本资本中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人造资本结合,改造自然资本来获得各种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要素。对比低碳经济和高碳经济的理论模型得出:假设将人类全部的经济活动抽象为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低碳经济模式下,在对自然系统向经济系统(社会在生产过程)输入可用资源的认识中,首先,加入了对由经济活动产生的不可转移消化的废弃物(抽象为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重新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其次,提出了自然资源和自然承载力的有限性问题,自然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并不是不可耗竭的;自然系统能够承受的污染也是有限的。最后,给出了低碳经济模式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当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自然的最大承载力时,社会在生产过程的实现条件就是“马克思关于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当其已经逼近自然系统允许的最大排放量时,还必须满足生产和消费活动必须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否则社会在生产过程就不能继续。低碳经济模式展示了劳动对自然系统的破坏性,也不再将生产力简单地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3.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

第3篇

碳金融是由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催生出的一个全新的金融概念。世界银行对碳金融的定义为:“碳金融是指向可以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量的项目提供资源”。①由于其“可以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量的项目”将碳金融局限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而只有这两个机制才能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因此世界银行的对碳金融的定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索尼亚•拉巴特(SoniaLabatt)和罗德尼•怀特(R•R•White)从环境金融的角度出发,认为碳金融是指在碳约束社会下的一种对金融风险与机会的探索,并通过市场机制转移环境风险并实现环境目标。

笔者认为,狭义的碳金融是指各利益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以及环境保护组织等)间对温室气体(尤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权或排放配额进行交易的金融活动;广义的碳金融则是围绕“碳排放”的一切金融活动,既包括碳金融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也包括财政、金融、监管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

研究碳金融在农业经济中的理论意义

1碳金融研究的理论意义

现代金融理论从诞生至今已经具备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框架,确立了其在经济金融领域中的正统地位,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碳金融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是对传统金融的延伸和升华。碳金融研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本文的研究定位在碳金融如何在农业经济中发挥作用,以期在这方面发现其价值。

2碳金融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问题的双赢解决方案

碳金融是全球各国政府、各利益集团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公共问题的博弈结果,它创造性的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转化为一种金融产品,并通过金融市场相互交易机制使买卖双方获益,从而将环境保护的义务转化为一种经济活动,使其具有盈利性,大大削弱了各国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矛盾,刺激各国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将温室气体减排由呼吁和倡导转变为实际行动。

3碳金融是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核心支柱

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不甚合理,直接导致我国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若我国继续保持快速的经济发展,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保证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必须发展“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经济。

碳金融研究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现代经济的崛起虽然改变了重农轻工的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是举足轻重的,因为它为人民提供满足最基本需求的食物,是其他行业无法取代的。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粗放发展模式也带来了资源枯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不光严重影响到城市生活环境,对农村的影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农村生态环境本就脆弱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盲区。

第4篇

关键词:经济数学;经济工作;作用

经济学的严谨性与数学的逻辑性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经济数学对于经济工作中的成本计算、财务预算等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数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在经济研究中既要合理发挥数学的作用,又要明确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不能过分依赖数学理论。

一、经济数学的特点

数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数量的整合,而现实社会中很多领域都与数字有着密切的联系,数量关系虽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却对现实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在经济学中,数学同样具有着重要意义,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就在于数量关系的处理。数学概念可用来诠释经济学原理。数学中的统计利率、概率理论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辩证关系。量变最终会带来质变,这是数学的特点,也是经济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数学理论和实践将促进经济的发展。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据的分析和表达要精确,而经济学研究往往涉及企业的财务、运营、利润获得等关键问题,要求同样具有精确性,因此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二、经济数学在经济工作中的地位

经济数学不同于普通数学,他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特指在经济中常用的数学理论,如方程组、函数、概率论和统计等。数学在经济工作中的地位主要体现为它是经济学的基础,并且对经济学具有指导作用。数学可以解决一部分经济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需要依靠数学来解决。随着现代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信息也成为经济学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之一。将数学理论与信息科技相结合来解决经济问题是未来经济领域的主旋律。数学理论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数学中的导数、函数都能够帮助企业合理计算成本支出,从而确保经济利润的最大化。经济数学之所以广受欢迎,就是因为其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数学理论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具有规律性,掌握数学规律,并发挥其在经济中的作用,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经济和数学之间还有着辩证的关系。如何发挥经济研究中经济数学的作用取决于如何看待数学理论,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三、经济数学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经济数学理论应用于经济研究主要是以数学模型的形式出现。数学模型与数学图形都是经济学深化的象征,数学方法能够促进经济学推理与分析过程,使其研究更加严谨。经济数学中的众多理论都对经济研究有着促进作用。如边际效用价值是以效用函数测定为基础而建立了数学方程组,用来进行企业的财务预算。同时结合数学的集合论、泛函分析等数学理论进而解决数学问题。计量经济模型以树立统计学为理论基础,以随机现象为研究对象。经济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事件,为此计量数学模型的应用就具有必然性。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作用还是得经济学有了完整的平台和科学的统计方法,使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实效性提高。实证分析无论是在数学还是在经济研究中,从系统的数据中定量地检验理论假设与参数估计数值,使经验分析中的表面性和偶然性减少,从而以定量分析进行经济问题的研究。

数学公理化方法也在经济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及非合作博弈的均衡理论,这一理论主要体现为价格体系与供需平衡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供与需的价格函数Di(P)和Oi(P)(i≤1),通过Di(P)=Oi(P)(i≤1)方程解的存在性,探究一般经济均衡理论。为了求解方程组,阿罗和德布洛使用了完全公理化的方法,将企业商品视为商品空间,并以消费情况、生产描述为商品空间的子集及其上的偏好,而将消费者的消费描述为商品空间的子集,将消费者的以持有商品视为空间中的一个点,将产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利润分配表示为θ。这样就通过数学理论形成了经济系统的研究方案,给出这个系统的一些基本假定,就形成了公理系统,来解决经济问题。第二就是冯・诺依曼的博弈数学理论,冯・诺依曼证明了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并以此创立了非合作博弈的均衡理论。经济学研究的公理化方法主要是帮助研究者将经济学理论转化为数学语言,以数学表达相关经济现象中的概念,利用经济现象中的实际关系的数学假设,在利用相关公理、和抽象的数学推导列出反映经济现象的命题。数学公理化方法的简洁性,严格性和一般性,发挥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四、总结

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经济分析是个复杂的过程。而经济数学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不仅起到了基础作用,还对经济研究起着促进作用。对于现代经济来说,如何将数学理论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发挥数学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玉英.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思考[J].内江科技,2012(05).

第5篇

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通过林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真实的吸收和减少了二氧化碳,而且不会像有些所谓低碳的工业项目,在设备生产过程中造成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不可缺或的重要领域。

一、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二、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三、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木制林产品与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固碳减排作用

第6篇

 

关键词:森林 林业 低碳经济

一、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二、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三、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木制林产品与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固碳减排作用

第7篇

关键词:林业;低碳经济;有效发展

气候的不断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难题之一,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是遏制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同时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必须减少碳的排放量,更好地发挥森林的固碳作用,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1.1林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已被人们逐渐开采完,可再生资源是目前较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尤其是森林资源。面对生态环境不断地被人们破坏,我们已经开始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目前,由于森林资源严重的短缺,需要积极保护与种植森林资源,这样可以提供许多附加值和林产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2有助于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由于CO2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严重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由于森林具有较大的储藏容量,不仅可以储藏大量的CO2资源,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固定在森林植物中,进而有效缓解气候变暖现象。

1.3林业发展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由于森林资源具有保护生态的作用,而且能够防治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空气温湿度,还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譬如,在一些相对比较荒漠的地区,种植绿色植物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在大量增加绿色植物覆盖的同时,也可以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

2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有效发展途径

2.1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加强林业科学研究

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实验证明下,林业在低碳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一方面建立相关的研究部门,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让该部门的研究人员参与到林业全过程的研究中,并将低碳经济与林业生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积极努力寻找林业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点,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达到减排和降耗的效果,进一步开发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并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2完善林业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服务体系,进而促进林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良性循环。但由于部分地区的林产品没有占据市场地位,导致林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很难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建立一套林产品的服务体系,包括林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保障林产品在该地区可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林业相关工作中。

2.3增加林业发展政策和资金支持

目前,林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严重缺乏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大量资金的投入。发展比较缓慢的一些山区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政府需要在该地区投入大量的资金,促使林业经济不断发展。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依靠政策和经济的扶持,还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由于一些地区缺少技术支持,且林业种植业发展十分缓慢。一方面可以指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入山区进行现场指导,也可以在当地安排专家讲座,不仅可以加强当地人员的技术培训,也可以通过讲座,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提高种植技术,促使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林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可以达到最大化。

2.4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的脚步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还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绿色植物开发程度上越来越高,容易导致部分地区荒漠化,这样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且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应不断扩大绿色植物种植面积,提高绿色植物的覆盖率。另一方面还需要保护好绿色植被不被人们破坏,对于严重破坏绿色植被的现象,国家应该加大惩罚力度,最终能够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8篇

【关键词】 会展经济 地区经济发展 作用 建议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展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比拟的社会地位。会展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而不断增强地区经济的经济实力与经济效益。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会展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彰显其重大的社会价值,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与发展。

一、会展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论述

1. 会展经济的概念

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以及展销等经济行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与经济行为。它属于一种高收入、高效益的行业,可以不断吸引外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运行。

2.会展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会展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会展经济可以较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会展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具体来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其会展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反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其会展产业的发展也相对滞缓。

例如:山东省的会展企业起步较慢,但是近几年发展速度迅速增长。青岛的啤酒节、小交会、海洋节等已经名扬四海。烟台也举办过APEC会议、农博会,比较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省地区经济的l展,进而拉动并加快了山东省会展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会展经济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1.有利于吸引外资,带动经济增长

开展会展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会议费、展位费以及门票费等,可以增加地区经济的收入。对于招商引资活动来说,可以增加当地的投资效益,达到计划的招资目标,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同时,会展是参展方和观众之间达成贸易目标的重要平台之一,为双方提供了最佳的交流、互动氛围,是贸易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旨在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要想保证会展活动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开展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例如:会展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产业链也相对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会展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其配套设施也相对匮乏,进而对会展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一定的阻碍和限制。

2.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相关产业发展速度

会展经济可以带动地区经济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开展地区会展活动过程中,侧重于彰显地区的产业特色与产业优势。例如:在“十三五”规划中,山东省潍坊市依托城市特色和产业优势,积极培育会展品牌。具体来说,发挥潍坊国际风筝会的龙头带动作用,创新提升鲁台会、花博会以及宝石博览会等等会展项目[2],提升了山东省潍坊市的影响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是第一大基础性产业,加强对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当前经济体制管理的重心,其中,农业经济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开展农业会展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地区旅游、住宿等等产业的发展,不断实现农业产业的顺利转型与升级。例如:我国广交会是会展中心的重点培育地区,主要利用了广州的出口贸易优势,进而推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3.有利于深化地区经济的消费水平,积极拉动内需

内需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可以提高地区经济的消费能力,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地区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

例如:上海世博会大大刺激了我国的消费需求,推动了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依据其特有的旅游产业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同时也带动了与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会展产业的必备条件

1.良好的自然条件优势

发展会展城市,需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于自然环境来说,风景秀丽宜人、气候四季分明、地理位置优势等为最佳;对于文化环境来说,文化内涵浓厚、优秀的传统习俗、良好的人文气息、独特的旅游风光等为最佳。例如:北上广和港澳台地区,具有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功能,双重作用比较明显。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会展是集商品、资金、技术等于一身的集聚地,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对会展经济的影响较为深远。有些地区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但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在地理位置和通信设备方面优势比较显著。

3.产业优势明显,市场开放程度高

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就在于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以及发展水平等等方面[3]。产业优势与品牌效应之间联系紧密,二者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此外,地区的开放程度也是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条件,开放程度越高,会展经济发展得就越快。

据了解,山东省济南市以文博会和信博会为发展契机,重点围绕泉水景观、文化内涵以及电子信息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具有济南特色的会展项目,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品牌特色。

4.服务功能的完善、齐全

城市要具备良好的服务功能,具备最大限度地做好区域性展览工作的基础。例如:北上广这一大类城市,其优越的区位条件、社会文化、环境氛围,具备博览会的基本条件。此外,展览场馆需要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并且要有较强的接待能力。

四、会展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1)外贸推动效应

会展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市场信息,促使贸易双方成为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不断加强文化交流互动,以便于进出口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国内企业可以借助会展产业介绍自身独具特色的优势产品,也可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促进外贸进出口额的持续增长,进而实现外贸的发展目标。

(2)竞争促进效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可以有效激发参展企业的竞争观念,会展在其特定的时期集中供应厂商,有助于企I间竞争活动的开展。会展可以对企业市场范围进行扩大,强化市场竞争实力。

二是会展活动可以解决和改善国家、地区以及民族之间存在的垄断现象,加快技术与资金的流动性,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优化管理模式,从而增强市场的影响力。

2.有效改善区域经济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功能

会展属于群众性活动,规模比较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展览场所,配备相应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对交通设施和通讯设施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区域经济为了具备承办会展的能力和权利,对城市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不断深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地区举办会展活动可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政管理功能。这就要求对区域环境加强整体治理,形成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会展活动的完美进行,主办方会在国际市场中积极打广告、做宣传。

五、进一步加强会展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1.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强专业化战略导向

对于山东省来说,各个城市都有着明显地区别和联系,既而导致每个城市会展产业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也会有所区别,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专业化战略导向。例如:山东省青岛市应该以旅游、国际贸易以及轻工业为重点;济南市则侧重于文化艺术和国内贸易;烟台市的会展产业应该重点突出工业制造;威海市则适合举办园艺和环保方面的会展产业地等。

2.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要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提高地区经济的美誉度,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挥在会展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可大力放宽宏观调控政策。而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是创新之举,有效避免跟风现象的发生。

3.强化内外部经济建设工作

内部经济:可以创建展览集团,加快会展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扩大会展企业与会展之间的规模和范围。

(2)外部经济: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和作用,打造企业网络化管理模式,不断促进外部经济的发展。外部经济的建设工作,可以有效促进会展企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4.创建协调机制

可以建立全国性的展览行业管理协会,制定行业管理体制的统一化标准和要求,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行业管理协会的协调功能与自律功能。与此同时,创建协调机制可以规范行业秩序,避免出现重复办展,有效维持正常行业秩序,并对会展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展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会展经济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当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发挥会展经济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还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培养会展型企业,不断优化会展服务水平,注入创新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当地国民收入,提升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秦,储德平. 近十五年中国会展旅游研究态势[J]. 旅游研究,2016(03):35- 43.

[2] 赵雪彤. 会展业对城市发展的效用――以重庆市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15(08):177- 178.

第9篇

【关键词】 计量科技 国民经济 地位与作用

1 计量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第一步,起着关键作用。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工业生产、人民生活、综合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科学要发展、计量须现行”,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计量科技技术,其他科学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计量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现代计量技术的变革也给我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提供了新的思路[1]12-34。

2 计量科技概述

计量科技包含探索性、先行性、基础性的研究——科学计量,同时计量技术也包含了应用技术——工业计量和政府主导的社会事业的法制计量。在科学研究领域,计量科技可以真实的反映社会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还可以为先进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计量基础;在应用技术领域上,计量技术是我国工农业生产中有效的实用技术,对工业生产提高了技术保障;在法制管理技术领域上,计量技术也影响着国家和公共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计量技术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起来,其技术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在社会服务业、工农业、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计量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将法制计量推到了一个重要位置,法制计量是政府或相关授权机构根据技术、行政和法制的需要对计量器具、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在测量实验室中实施管理控制。其目的主要是用合同和法规方式保证并规定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资源监测、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社会管理等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2]26-29。

3.1 医疗计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也在不断的增强,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选择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测量技术来提高医院的医疗综合能力。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人医疗保健的开支每年高达到2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5%,其中用于计量或测量的技术设备开销占25%以上。测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精密的测量技术、改进医疗标准参考物等领域。医疗计量技术的发展不但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疾病、还可以有效的避免误诊现象的发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3.2 贸易计量

贸易是计量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随着商品交换和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由于我国商品贸易交易额巨大,贸易计量出现微小错误就会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损失,目前,我国现代贸易计量发展迅速,有效的减少了计量误差,在法制计量控制下,最大允许误差范围正在逐步的减小,有效的维护我国贸易经济各领域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3 资源与环保计量

资源和环保计量科技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当前,我国生态资源环境破坏严重,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条件的恶化、生态资源枯竭等问题都会限制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人口基数,资源的浪费和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的解决办法都和资源与环保计量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资源计量的有效控制,可以实现我国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相对匮乏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采制度也会相对完善,在优化和改善人们生存条件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3]35-38。

4 计量科学在科学进步上的主导作用

科学计量是计量科技中探索性、基础性的计量科学,通常情况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是通过计量技术来定义和实现的,为先进科学技术提供了可靠的测量基础,是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的基础,为科学技术发展服务的计量科学研究。

(1)高新技术产业的计量科学技术支持,众所周知,产品的技术要求越高,其制作工艺越复杂,所以对测量技术的要求也会越高,例如:波分复用技术可以通过一根光纤传输不同信号,其间距仅为0.08nm,这种距离的计算就需要纳米计量技术来完成。

(2)随着市场国际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我国国民经济贸易生产总值以每年15%的速率快速增长,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产品的复杂性和技术含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质量检测要求,国民市场的交易模式的转换,其测量、符合性测试、标准物质数据计量越来越复杂,所以为了避免我国国民经济受到贸易计量的影响,我国相关科研人员正在建设以国民经济为基础现代测量科学。

5 结论

计量科学的发展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的增收节支、节能降耗、增强产品开发后劲、提高生产效率等问题。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自动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计量科学已经由传统的静态孤立计量转化为实时监控和动态计量,实现了我国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工艺参数、投入产出的控制要求。完善检测设备、改进计量手段、发展计量技术是实现企业生产、检测自动化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现代工业提供更有效的技术保证[4]134-137。

参考文献:

[1]虞惠霞,刘月晗.计量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应用[J].工业计量,2001,6(7):12-34.

[2]王微.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7(11):26-29.

第10篇

关键词:水运;低碳物流;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06001

1前言

各国已经认识到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世界各国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也不断得到加强,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关注,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最大的挑战。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的必要性。而内河运输顺应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具有能耗低和环境友好且运能大、占地省的优势。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还不能满足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发展要求。但我国内河运输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从整体上看我国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

2水运的特点及其现状

水运是低碳、低成本的物流平台。水路运输各国家应用最早的主要运输方式具有兴起最早、历史最久的特点。目前,我国的水运在全社会货物周转量中所占比重达55%,在外贸货运量中占到了90%以上。并且其经济特征是能耗少、成本低、载重量大、占地少、污染轻是在成本方而,水运的运价只需3分钱,相当于铁路的1/5、公路的1/12,每吨货物运输1公里,水运产生的污染物是最少的。在污染排放方面运送1吨货物行驶1000公里,不同运输方式相比较。例如,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卡车是船队的9.5倍,火车是船队的3.2倍,火车和卡车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分别是船队的5倍和7倍。历史上中国就是世界领先的水运大国,我国东西方向有长江、黑龙江、淮河、珠江、钱塘价格、闽江等几大水系组成内河运输体系,南北方向有五大主要沿海港口区域组成海上航线。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的水运布局十分理想,水运的资源非常丰富。

3水运的低碳经济运作所存在的问题

3.1船舶种类复杂,型号种类繁多

有一些专用运输船舶和特种船舶分类更加详细,通常,客船和货船两种交通工具共同组成运输的船舶。而干货船和油槽船两大类货船按照其用途不同又有差别。油槽船可分为:油轮和液化天然气船,每一类船舶又有不同的型号。杂货船、干散货船、冷藏船、木材船、集装箱船等构成;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工这些必然要为复杂的分类的每个型号的船舶配备专门的零部件。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和碳的排放。对环境就造成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另外,一些零部件报废后不能再生利用。

3.2运营船舶老化严重,十年以上的船舶仍为运输主力军

目前,十年以上的船舶成为运输的主力军,加之降低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增加了碳的排放量运营船舶老龄化严重,许多船舶运营企业不注重船舶的保养和维护,使得船舶燃油消耗率升高。

3.3企业没有燃油能耗统计,忽视低碳减排的技术应用

在国内,另外,中小型企业很难注重低碳减排技术的应用,大部分企业能耗统计仅做成本核算用,没有建立系统的燃油能耗统计管理制度。很多船舶运营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船舶买卖频繁,政府推进低碳理念的难度较大。部分小企业根本没有燃油能耗统计。普遍的情况是效益不好时有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技术投入,当企业效益好的时候不考虑低碳减排问题。

3.4船舶难以保证往返都能载运货物

不对称,船舶空载率较高,导致航运市场的结构性运量不足,由于航运信息缺乏运量供求信息通道来源不及时,甚至达到了平均空载率50%。

4实施水运低碳经济运作的措施

4.1加强船舶设计人员的低碳意识

为了提高整个制造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船舶标准化,在今后的船舶设计中,要求我们的技术人员充分考虑保证最大程度地降低碳的排放量加工制造过程中以及船舶使得部分材料使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达到最少。实现零部件或单元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要考虑到产品在营运寿命终后的材料利用率问题,零部件和设备能够再生利用。同时,优化配置,简化工艺。尽量采用模块化低碳环保材料。

4.2要求企业加强对于老龄船监管

为了达到节约燃油、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要求,有效地控制船舶的燃油消耗并科学、合理地制定船舶燃料消耗定额。对各种类型的船舶的燃油消耗进行跟踪比较,通过信息系统分析船舶营运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需要采用减速航行等有效措施来适应老龄船舶对船舶燃油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通过管理手段。

4.3建立低碳经济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在实现船舶使用的条件下使船舶所受的阻力最小,建立与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优化船型与船体型

线设计同时配备耗油量小的船主机,达到低碳减排而企业则应当密切关注和跟踪世界水运领域船舶低碳运营新技术的应用,减少营运费用,以达到提高船舶的推进效率,增加对水运的科技投入的目的。

4.4为降低船舶的空载率

首先,让有需求的航运企业从中索取到有价值的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由政府管理部门出而建立准确、及时、完善的信息系统,确保船舶的往返程都有稳定的货源,以达到低碳减排的口的。可以更有效地了解运输货物船舶的位置及其详细信息,主要是因为全球卫星定位(GPS)技术的运用,现代物流业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营运方式,做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程度的降低碳的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了监控的透明度。大大降低了船舶的空载率,节约运行成本,即使需要临时改变行程,也可以随时指挥调动。

4.5扩大内河运输建设投资规模

航道是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效益主要体现在环境的全面发展和对低碳经济的意义以及水运事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世界内河发达国家的航道建设法规中一般都明确规定国家是航道建设与管理的主体,从国家的利益角度来看,港口码头建设主要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投资大、见效慢,航道投资没有直接的财务回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运输船舶建设完全由船公司自行通过社会融资解决;航道作为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对符合国家发展政策的。以国家为主进行投资,明确因建设与管理航道是国家的职责。因此,航道建设、养护的投入一般都是由国家来承担,政府适当注入部分资金。

5结束语

总之,当水运行业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时,我们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战略规划和综合政策,迅速提出创新的技术与机制,争取更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迅速提出创新的技术与机制,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低碳时代的到来必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我国水运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机遇,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战略、规划和综合政策,争取更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水运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时代的到来必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轨道化发展。并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并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当水运行业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时。我国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长达1000多公里的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将于本月下旬建成通车,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方面的发展出现了的趋势。在城际交通方而,这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和向低碳交通转变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全程运行只需3个小时,完全可以替代两地之间的航空运输,如此快的速度再加上动车组列车的舒适和准点,这也符合低碳交通的发展趋势。

第11篇

关键词:房地产 经济 发展

一、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特点

1.1 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

在我国,房地产业所具有的产业链长、波及面广的特点,与其他产业具有较强关联度,它的发展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其次,投资房地产业能够产生的可观收益,对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具有极大的贡献;再次,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不仅能够大力拉动GDP增长,而且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因此在我国,房地产业己经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有学者认为,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事实至少还能持续20年。

1.2 房地产业发展具有地域性差异

房地产的不动产特点使得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当某一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供求不平衡,或不同地区房价存在差异时,不能由房地产商品在地区间的流通缩小这种供求不平衡或价格差异,这就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地域性限制。此外,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关系密切,某一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房地产市场也相对繁荣;反之,某一地区经济不景气,房地产市场也会出现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

1.3 房地产业具有政策依赖性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这种政策影响力可以体现在房地产业从土地开发、房地产商品销售、开发与消费能力、房地产资源配置趋势和流通状况以及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购房倾向各个环节。因此,我国房地产业对国家政策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二、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

2.1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地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提高,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吸收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己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房地产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指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关联产业带动效应的大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约为2倍,即每100元的房地产需求,大约会影响其他行业200元的需求,行业需求的增加又会引发强烈的消费需求,由此可再次引发各行业总产出增加。根据这一思路,估算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变化对GDP增长的间接贡献,从 1998年的8.71%上升至2007年的15.93%,年均12.61%。

2.2 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具有带动作用

房地产业通过直接、间接、前向、后向等多种关联方式影响其相关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波及面广的产业特性,我国40个产业均与房地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在关联产业类型上,房地产业对不同性质产业的作用力方向不同:对农业、商业、纺织业、服装皮革及其它纤维制造品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等生活消费型、服务型产业主要是前向推动作用;对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煤炭选材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电力供应业、货物运输及仓储业等原材料消耗型产业主要是后向拉动作用;对金融保险业、建筑业、化学工业、社会服务业等与房地产业关联关系最密切的环向完全关联产业则产生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双向作用。在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间协调发展时,需首先和重点考虑金融保险业、化学工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商业等带动效应最大,关联最密切的行业,应合理确定房地产业与这些产业间的发展比例和规模,以避免因房地产业过度发展和发展不足引起经济大幅震荡和产业链条脱节。

2.3 房地产业对银行信贷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银行对房地产业的信贷支持由过去单纯的企业开发贷款支持转变为从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两个环节给予信贷支持,表现为: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银行信贷明显上升及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快速增长。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主要是定金及预付款)三个方面。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较低,而银行信贷资金在房地产投资中所占比重较高。长期以来,银行贷款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在现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风险最小,成本最低,而其他一些融资方式成本相对要高。采用不同的融资渠道会影响到房地产开发的利润,这是很多房地产企业最为关心的。

三、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3.1 打击房地产投机行为,乍蓬岌动态的房地声预警系统

限制房地产的投机与炒作,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增长。首先,需设计严密的房地产税制,抑制土地的过度投机,引导土地持有者合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其次:通过税收杠杆,制止恶性投机、炒房行为。对于囤积商品房想要达到炒作和投机目的的行为,政府应予以制裁或者通过税收加以控制,建立完善的房地产信息体系,加强需一定条件才‘能够买的低价房的监管力度,对于违规行为及恶意炒作行为加以严惩,同时可采取买房实名制、预约登记房不好更名等相关措施,预防恶炒楼花,以挤出房地产市场中的部分虚假需求,促进商品房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再次,遏制开发商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

3.2 广开投资渠道,减少对银行的融资依赖

房地产作为实物资产,在股市动荡、储蓄利率低的情况下,成为投资保值的较好选择,于是大量投机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造成虚假需求和房市的虚假繁荣,引起进一步的涨价预期,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过程。此时,房地产价格逐步脱离其市场基础价值,不再由未来收益的现值决定,而是由房地产的买卖交易,很大程度上是投机交易直接决定。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房价高涨,房市过热。因此广开投资渠道,分流热钱,无疑是使房地产市场降温的一个有效途径。首先,放开垄断市场,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实力,改变创业环境,将钱投到实处。

3.3 对房地产业进行合理定位

有学者认为,房地产业是一个从生性产业,是经济起飞后第二轮发展的产业,是城市服务业、制造业等长足发展后,追求城市环境版本升级的产物。同时,应当兼顾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如果片面的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而忽略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造成房地产业与其它产业争资源的局面,导致我国本已存在的资源瓶颈现象显得更加突出。其次,改变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所采用的传统的、生产能力扩张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现实表象就是以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数量扩张”特征。因此,从长远看,房地产业应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而非单一的主导性产业。可通过完善房地产相关法规,规范房地产交易等必要途径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和信息的公开,以更好的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降低交易成本和制定政策成本。

同时,还应结合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差距来对房地产业进行合理定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不平衡,在全国层次表现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在市域层次表现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城镇的差距。因此,可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房地产发展政策,引导房地产投资由过热地区或城市向其次一级经济中心扩散,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并由此带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宇祥.住宅建设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

[2] 沈悦,刘洪玉.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与GDP的互动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2004,9

[3] 王先柱.VAR模型框架下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07,7

第12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 双重身份 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也逐渐向细致化发展,这就体现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经济管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管理工作,它能够跟随动态的经济发展,对自身进行一定的更新和完善,是一个系统和动态的过程。经济管理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还驾驭着经济发展的目标,所以经济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经济发展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开展。经济管理中管理是重点,它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完成预计中的目标;还能够与决策游有机的融合;并且能够把责任和权利统一起来;同时有可以引导经济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经济管理就是目标、决策、责任和引导的有机组合。下面本为您通过对人在经济管理中的双重身份进行阐述,来探析人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经济管理的本质

首先经济管理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经济管理的各个内外要素会随着外界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次经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要素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要处理好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联系。最后经济管理应该把动态性和系统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动态性是一个根据实际发展不断完善的优化过程,而系统性是根据实际发展对内部结构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

3、人在经济管理中的双重身份

3.1 管理的实质

管理主要包含对物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

对物的管理实质上也是对人的管理。从字面意思来看,人处于主动位置,物处于被动位置,物是死的,所以人拥有绝对的主管能动性。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这是因为,物虽然是死的,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一个系统中,物与物存在着许多关系。例如并列、主次、从属、派生等等,既能够相辅相成,也能够相互制约。所以,经济管理的方法是有迹可循的,并且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例如在商品管理方面,应该应严格的分清商品品种及其用途、市场行情、全社会拥有量和其价格走向,同时在最佳的时机进行销售,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在个别行业中,人和物都是活的。比如流通企业的有效资产是渠道、资金和人才,在进行国内外贸易的时候,资金是流动的,并且需要不断地在国内或者国际中循环,流动跨度较大,它即可能在流动中贬值,也可能升值。与此同时,渠道和人的流动性更大,这就大大增加了国有流通企业在管理上的难度。

对物的管理实质上也是人对人的管理,因为物的直接管理者人一般是级别最低或者生产经营第一线的被管理者,他不仅是物的管理者,又从服从上一级管理者的管理。所以,管理在实质上只有一类,就是对人的管理。

3.2管理中的双重身份

一个管理单位的人员主要包括低层、中层和高层三个部分,其地位主要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所以中层人员拥有其特殊的双重身份,不仅是低层人员的管理者,又要服从高层人员的管理,即中层人员不但是管理者,而且也是被管理者。拥有双重身份中层人员在实际管理中应该调节好自己的地位,在行使不同身份的不同权利时,应该有不同的做法。虽然中层人员的地位不断的变化,但是他们更能设身处地的给不同地位人进行换位思考。

3.3 管理和说服之间的关系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不仅有规章制度的管理,还有无条件的服从行政命令,两者都必须要认真遵守。但在对思想进行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压服和说服两种方式。两者有相同点,即都可以实现“口服”,这是管理者都达到的最基本限度,但是“口服”、“心服”和“信服”才是管理者管理人才的最高境界。想要下属心服、信服管理者,首先应该和员工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表达各自的真实意愿和各个方面的要求;其次进行有针对性、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的思想、语言和心灵上的交流。并且在交流的同时应该尊重对方、平等相待,不能因为自己是管理者的身份就居高临下。最后结合对方要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对方大部分的心理压力和后顾之忧。 “说服”在意义上明显的超越了“压服”,但是“说服”因为其自身的原因,也造成了其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第一,工作量大。一般来说,一个单位里的被管理者肯定远远大于管理者人数,这就决定了“说服”工作的繁杂性和艰巨性,并且其主动性差,被动性大。第二, “中梗阻”概率大。中层人员拥有其双重身份,能够在低层和高层之间活跃,所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而且在实际的管理中,他们经常是先要当被说服者,再当说服者。在这种形势下,许多中层管理者对于自己的地位产生了混乱,在实际工作中底气不足,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使得“说服”工作难以快速有效的展开。第三,变动性大。每个人的思想时时刻刻都在受内外环境的影响,精神状态和情绪处于不断变化中,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同放方面的影响。所以,动态性的随机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即“说服”工作的方法不可能是一成不变,更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效果,所以“说服”工作应该坚持不懈,同时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第四,差别性大。每个人的情感世界千差万别并且各具特色,所以“说服”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及处理,也决定了说服工作不可能对任何人都照搬照套。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共性的一般方法,又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每个人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4 管理者的素质

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的管理者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管理的每一项成果都是管理者的成果,每一次失败也是管理者的失败在诸多的管理要素中,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但都要通过“人”这个最基本的管理要素才能得以实现。人是管理中最为活跃也是最为可变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管理上最基本的资源,既是最重要的管理要素,又是最主要的管理对象。管理者的素质是第一位的。这是管理工作艰巨性、复杂性的根本原因所在。

3.5 人员管理的连锁效应

每个人的本职工作都是互动性的,如果用人得当,在重要岗位上能发挥“带动”、“促进”的连带作用,在关键岗位上能发挥“一举多得”的作用,在高级的领导、管理岗位上就能发挥全局性的示范作用。反之,如用人失误,越是重要、高级、关键的岗位,破坏性越大,造成的后果越严重。正因为人员管理的带动、连锁、带领效应,管理必须以对人的管理为中心,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结语

经济管理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发展的客观性和经济变化的日新月异使得经济管理在发展中也将增加新的内容。而人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将有新的意义和内涵。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当下更应该对经济管理的核心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积极借鉴先进经济管理经验中有关人所处地位与作用的方面,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为在以后的发展中探析人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5、参考文献

[1] 何菊莲.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

[2] 张彬. 计算机在水利水电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1999,04:50-52.

[3] 肖益春. 试论数理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J]. 四川冶金,1999,03:61-63.

第1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食品安全;低碳农业

作者简介:孙滔(1969-),女,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2.2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2-53-03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是于2003年出现在英国的能源白皮书《人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这一文件中。在这一份报告中英国预计,按目前的消费方式,到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不仅如此,石油煤炭的大量使用还会导致气候加剧变暖,直接威胁到英国这个岛国的生存。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后,低碳经济逐渐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食品安全则扩展为包括食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在内的复合型概念。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使得人们更加提起了对这一问题的注意程度。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于近年来我国所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生产中滥用添加剂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由于滥用添加剂所造成的危害。从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食品都含有各种不同的添加剂,从腌制食品到饼干、从速冻食品到即食制品、从各种调味品到饮料,多数食品都含有至少5种食品添加剂,最多的则高达20余种。在一般的乳饮料中,除了鲜牛奶之外,会含有山梨酸钾、羧甲基纤维素钠、柠檬酸、乳酸、海藻酸丙二醇酯、食用色素、阿斯巴甜、食用香精等添加剂;薯片中则含有谷氨酸钠、食用香料、二氧化硅、柠檬酸钠等近20种添加剂……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增稠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增味剂、香料等。一些在欧盟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如甜蜜素等,在我国的食品生产中还在广泛使用。

(二)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

目前,我国每年使用的化肥量大约是5460万吨,占世界化肥的施用总量的30%,为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量上限的2倍;农药的使用量达到140多万吨,每亩农田使用近两斤农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这些农药中99%进入到了生态系统,成为长期难以解决的祸患。化肥和农药的超量使用,不仅造成了土壤、大气和水体的严重污染,还造成了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激素类超标和重金属污染等,直接威胁到食品的安全性。近期出现的大米镉超标以及毒生姜、毒豇豆事件就是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恶果。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约占到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在这样的土地上生产出的农产品,其安全状况可想而知。

(三)食品包装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食品的特殊性质,食品包装可以被看作是食品本身的组成部分。食品包装影响到食品安全的问题主要是食品包装本身不合格和食品的过度包装问题。食品包装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是对我国食品包装检验的结果却显示,食品包装本身的安全问题非常严重。如塑料包装袋的甲苯二甲苯溶液残留物超标、PVC保鲜膜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超标、锡制罐内涂层使用双酚A等;还有的生产者为了增加包装物的视觉效果,在包装物中添加铅、砷、汞、铬等重金属。这就使得原本保护食品安全的屏障变成了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祸端。

(四)食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回流问题

这一类问题,以人们所熟知的 “地沟油”为代表,还包括如废弃餐盒的重复使用、废弃包装纸经漂白剂浸泡后回流市场等。其中,“地沟油”的危害尤其深远。据估计,每年约有300万吨的地沟油回流到我们的餐桌,从路边的小吃摊、火锅店,到一些高档餐馆、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甚至是知名的保健品生产企业都被曝使用“地沟油”。地沟油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地沟油在不法加工过程中被大量添加工业制剂,如双氧水等,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其次,地沟油的原始加工方式,如蒸煮、去杂等会造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第三,地沟油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地沟油的加工主要集中于一些个体加工点,以小作坊为主。这些小作坊加工方式原始,对于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没有任何治理措施,任由它们直接排入大气、土壤和水源,严重污染环境。对于地沟油加工作坊的报道,无一不包含着“恶臭”、“污水”、“垃圾”等字样。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地沟油成为了严重的社会公害。

上述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也为今后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以及农产品和食品的对外贸易埋下了隐患。2012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较上一年仅增长4.3%,比2011年同期增速回落21.7个百分点,而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政策,加强立法、提高处罚力度、加强舆论的监督作用……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不容乐观。更为严重的是,随着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碳排放为主要指标的环境指标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的新“门槛”。ISO/TC207/SC7(ISO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温室气体管理和相关活动分技术委员会)自2008年4月开始制定的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ISO14067(《产品碳足迹――量化与信息交流的要求和指南》)将于2014年4月正式公布,届时,能否获得低碳认证将成为我国商品走出国门的决定性因素,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

二、低碳经济对食品安全的推动作用

目前,国外的许多厂商,包括英国的特易购、百事可乐以及其它世界著名的食品公司已经为其食品饮料标上了“碳足迹”标签。沃尔玛、IBM、宜家等也都开始要求其供应商在为其提供的产品上加贴碳标签。仅沃尔玛的这一要求,就至少会影响到五千余家中国的供货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低碳经济的要求,又给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减少我国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2011年,我国化肥总产量达6217.2万吨,化肥的生产量和施用量分别占世界的20%和30%,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这些化肥的生产每年就会消耗我国约1.7亿万吨标准煤,占到国家能源总消耗量的6%左右;更为严重的是,据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食品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施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到食品生产过程全部碳排放的25%,减少食物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是使得我国食品生产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措施。再者,我国化肥的生产每年约消耗近1亿吨的高品位磷矿石和72%的硫资源,而磷矿石早已被列入我国的短缺资源,如果不控制诸如化肥农药的生产,对于本来就处于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我国来说是雪上加霜。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减少食品生产和消费中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达到12%左右,产量年均增长达到11.2%,远高于世界4.2%年平均增长率。目前世界上食品添加剂,如人工合成色素、人工香料的生产主要以石油化工产品、煤化工产品等为原料,其产品品种已有5000多种,常用的产品约400多种。而化工产业则是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而且食品添加剂中的柠檬酸、苯甲酸钠等部分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液难以分解,对环境会造成长期的污染。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可以促使我们尽量减少以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转而重点发展天然香料的研制和开发。这不仅能够减少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也使得人工合成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降至最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的水平。我国是天然香料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亟待开发的就有约200种,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解决我国食品过度包装的症结

影响食品安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过度包装问题,2011年,有关专家对我国主要城市的月饼包装进行了抽检,发现40.26%的月饼包装空隙率超过了国家规定,包装材料的重量是月饼重量的1.5倍以上,而其中95%以上的包装材料是非必需的。据研究显示,食品包装占我国商品包装总量的70%,覆盖了纸、塑料(无纺布)、玻璃、金属四大包装,它们均可从其能源与资源消耗中寻找碳排放的“碳足迹”。 2011年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产值位居全球第二,占当年我国GDP的2.67%。而每1公斤的包装将会增加3.5公斤的碳排放量。加之目前国内大多数包装企业的设备相应陈旧、能耗较大,使得能源成本占到加工费的比例高达20%到30%,不仅如此,食品包装中所添加工业原料的溶出和挥发还造成了食品的污染。

三、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相应对策

(一)发展新型的低碳农业

在食品加工中,大部分原料都来自于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在给我们带来丰衣足食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仅以氮肥为例,2011年我国使用的氮肥量近3000万吨,而每吨氮肥从生产、运输到农田施用总共会排放12.85吨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左右。与生态环境恶化相伴,食品安全形势也十分严重。土壤板结、化肥矿物固化、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设施农业土壤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严重,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向动物和人体富集。因此,要改变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首先应该从食品的源头入手,改变传统的农耕模式,发展新型的低碳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减少食品生产中所出现问题的隐患。

(二)在行业中培养示范企业

自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起,低碳经济的概念正式进入我国已经有数年,但是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还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是一些专业人士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也并不全面,更谈不到低碳经济知识的普及了。对于低碳经济理解的现状,不可避免地造成我们在提出对策和执行规则方面的欠缺。因此,要想以低碳经济的措施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的水平,首先应该在行业中培养示范企业,充实他们的专业知识,调动他们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的发明创造,对他们进行政策的倾斜,使他们成为低碳经济和食品安全共同发展的试验地和辐射源。为其他企业制定标准,成为其他企业的指导者。从而避免各行其是,无章可循的问题。

(三)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推向极致。一个面包的生产需要上百道工序、火腿的加工需要八十多道工序、果冻的加工则需要煮胶――过滤――调配(添加添加剂)――充填封口――杀菌――冷却――烘干――包装等工序……加工程序的繁复,使得食品的口味越来越具有独特性,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包装的精细,使得食品的档次显得越来越高贵,满足了人们的视觉和心理要求。而据中科院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在食物生命周期过程中,食物的加工过程碳排放最大,超过50%,合理减少食物加工过程中碳排放将是减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更为严重的是,繁复加工不仅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而且食品的危险性也在悄悄增加。研究表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加热、蒸发、提纯等工序在提升食品口味的同时,也使得食品原料中原本存在的有害元素的浓度提高,更有甚者,有些原本无毒无害的物质,也会在高温的条件下合成有毒物质。因此,要想降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首先要从人们的消费观念出发,回归传统的饮食习惯,没有了市场的需求,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繁杂自然也会简化。简化了生产过程中的程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流程中的碳排放,还能够减少食品受到污染的机会,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开辟国际贸易新市场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给我国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新的市场。2011年6月22日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宣布,2011年9月起,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巴黎的飞机,将使用从“地沟油”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煤油,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显示航空界的低碳决心。同年11月荷兰航空到中国采购样品,提出从山东青岛带走20吨“地沟油”样品进行试验。如果可以使用,将每年从中国采购12万吨“地沟油”。2012年6月荷兰航空的“废弃油”航班开始执飞洲际航线。在我国谈之色变的“地沟油”,却可能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商品。因此,低碳经济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压力,还有扩张进贸易领域的机遇。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从“碳”的角度重新审视市场,利用国际交易渠道,变压力为契机,开辟新的国际市场。

伴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相关低碳措施和标准将给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更多的产业将会感受到低碳经济的压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低碳经济的发展恰恰是解决我们当前经济发展中问题的一种重要措施。以食品安全为例,低碳经济的发展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存在着互动性关系。减少生产环节中的碳排放,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正是能够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而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有推动相关部门从各个角度研究如何减少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推动食品生产向生态化方向发展,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又会产生相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杨孝伟.低碳经济对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10).

[2] 顾平.浅谈食品企业如何实现低碳经济[J].上海节能,2012,(08).

[3]塔娜.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的中国食品包装安全与优化[J].中国包装工业,2013,(03).

第14篇

关键词 林业;低碳经济;作用;发展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00-01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因而发展科学环保、低能低耗、高效节能的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发展低碳经济,势必要充分发挥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从而使清洁能源、节能减排、高效利用、缩减成本及绿色GDP得以实现。因此,对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加以分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1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大力发展林业建设工作、保护森林资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由于森林可将二氧化碳吸收,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以生物量形式得以固定,从而减缓全球变暖速度。发展林业建设,是以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必要选择[1]。

2 以林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随着发展低碳经济的提出,林业建设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效降低碳排放在其他产业中所占的比率,以实现其在低能耗、高节能、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作用,最终发挥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因此,加强林业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2.1 加大造林绿化力度,促进生态建设发展进程

加强植树造林工作,加大林业建设投入。目前,山东省山区林业、低山丘陵林业森林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致使立地质量下降,林业无法得到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山东省平原林业农林矛盾的增加以及树种搭配欠缺的现象,造成森林资源遭受病虫灾害威胁,防治工作无从开展;平原绿化不均现象造成山东省农田林网、公路及铁路交通干线、城镇及村庄绿化工作实施不全面,使林业发展受阻。同时,病虫灾害、树木老化现象也未得到改善;沿海林业树种搭配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病虫灾害及树种老化现象严重,加上沿海林区海岸盐碱含量高,给沿海防护林建设带来了阻力;山东省土壤盐碱化面积大,土壤结构及原始植被遭破坏,海潮、海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严重,森林资源消灾减灾能力弱化,使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应制订造林绿化工作大纲,建立健全沿海防护林保护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提高湿地保护手段,坚持退耕还林,完善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工作[2]。

2.2 切实加强森林经营工程的落实工作

伴随国民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森林经营工程顺应林业发展需求,已成为我国林业建设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切实加强森林经营工程工作的落实,提高森林保护手段及措施,使森林火灾及病虫危害现象得到遏制;保护林地土壤,缩减征用、占用林地现象,在保证林地面积及林地质量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同时,经济林是新兴绿色能源,由于森林自身可再生、可降解的特质,应大力发展经济林。最后,切实加强森林经营工程,对于美化生活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3]。

2.3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科研投入是发挥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作用的必要科学支撑

大力发展林业、实现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科学研究是重点。只有加强对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作用的研究,才能使低碳经济发展得到有力的科学支撑。对此,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进行森林与气候变化相应的相关研究,对林业减排降耗技术成本效益及发展潜力进行科学分析,为林业站发挥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基础性材料。同时,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应对山东省森林、绿地、湿地、荒漠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性方面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并制订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使山东省各处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以及其他环境问题得以改善[4]。

2.4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使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林业建设工作,主动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并树立保护林业资源的意识,从而使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得以实现。

3 结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新时期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正确方向。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是使经济走向稳定、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自然与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也是未来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因此,积极发展林业势在必行。

4 参考文献

[1] 张健康,宋绪忠.碳汇林业助推低碳经济发展[J].浙江林业,2010(1):28-35.

[2] 曹玉昆,王建.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2(3):53-55.

第15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储碳库。森林中有大量固态的碳,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循环,是维持空气碳平衡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森林,都会对大气CO2造成连锁反应。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大约有2.48万亿t碳,其中有1.15万亿t左右都是通过森林生态系统存储的。森林在全球的占地面积大约为30%,而其植被的碳储量在全球植被中占到了77%,森林土壤的储碳量是全球土壤的39%。森林是陆地上经济实用性最强的吸碳器,地球上森林的吸碳量和储存量是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量的90%。森林每生长1m3木材,可以吸收1.83t的CO2。为了提高碳吸收的能力,可以通过造林、再造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加强森林可持续间伐等措施保证林地的生产力,不断提高陆地植物和土壤的储碳量。通过造林、再造林以及加强森林经营活动的方式,已经受到了国际方面的认可,并在多数发达国家中开始实行,通过这些活动产生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2林业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低碳经济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应当将低碳经济作为战略发展道路。从2007年开始就提出了相应的森林方案,并计划在201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此来应对相应的气候变化等问题。随后,在2009年,对林业发展做出的具体要求,计划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将增加4000万hm2,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m3。并对我国相应的CO2排行量做出了严格规定,计划到2020年CO2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50%。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植树造林活动,森林的规模和程度直接决定了政策的执行力度。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为改善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我国已在林业发展方面陆续投入了700多亿美元。通过对森林的发展和保护,平衡了生态环境,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驱者。从1980~2005年,我国吸收和减少的碳排放量大约在51.1万t,各个地区都在实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例如,在江苏响水县,根据2014年的数据,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0.5%,林木覆盖率达到26.78%,实现了小康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响水县位于黄海之滨,在沿海的林业发展也有所增长,造林面积达到20hm2,景观林带建设完善,有着较好的绿化效果。

3低碳经济为林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建立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全球发展的共同目标,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因此,要对林业发展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在低碳经济中为林业发展拓展更多的空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林业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模式,更多的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地区发展中,林业所包含的内容会不断增加。首先,林业问题在国际谈判中是重要的筹码,因此,我国必须重视林业的建立。第二,森林覆盖率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地区的碳汇功能,在地区的发展中,林业是环境的重要保障,和经济发展质量、速度和规模都密不可分。第三,林业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通过林业的发展,能建立更好的生活环境。我国林业的发展是机遇与使命并存。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除了扩大了森林的面积和质量之外,林业的碳封存、碳替代以及碳保存也为林业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是竹产业的发展。由于竹类的生长周期快,固碳能力和普通林木相比较强,因此,可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进行以竹代木。第二,耐用木制品的发展空间较大,能有效发挥林木的碳替代功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三,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第四,随着森林资源日益受到保护,很多国家在原木出口上的限制更加严格,木材进口会越来越困难。例如,在江苏响水县中,随着响水县全面绿化进程的加速,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响水县的经济发展。林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响水县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地区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