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当今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危机不仅成为一种校园现象,由信任危机反映出的病理心理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成为备受重视的探讨课题。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一直都受到国家的重视。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 [2002]3号)、《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文件。高校、家庭、社会也加强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国内外心理学家在制定心理健康评定标准时一致认为人际关系是评定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心理咨询实践表明,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信任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关系首先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总是带着试探和防范的心理,缺少了基本的信任,交往就无法进行。更不能在集体中找到恰当的自我角色定位,不能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融洽共事,时常自感烦恼,影响到心理健康。人际信任度高的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更易表现出信任行为,易于与人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能够保持更健康的心理状态;反之,一个人如果缺乏起码的信任感,对一切事物都有所怀疑,做事难免就会谨慎过度,影响到人们在交往中的预期和决策,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焦虑不安中,形成心理亚健康,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对医学大专学生人际信任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医学大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随机选取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有效被试者415名。
(二)方法
1.测量工具。采用RotterJ.B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s,简称ITS)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或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的社会角色。共25个项目,采用5分对称评分法,1分(完全同意)-5分(完全不同意),故量表总分从25分 (信赖程度最低)至125(信赖程度最高),中间值为75分,得高分者人际信任度高。
心理健康评定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简称UPI)UPI问卷采用是非式选择,它有60个题目。肯定选择的题记1分,否定选择的题记0分,UPI总分的计算规则是将除测伪题以外的其他56个题的得分求和。因此,UPI总分最高为56分,最低为0分。UPI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好。根据 UPI测试结果,将参测学生分为三类。即第一类学生为需要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的;没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称为第二类学生,该类学生可作为咨询机构今后关注的对象;没有任何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称为第三类学生。
2.施测程序。将ITS、UPI量表装订成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测试前由调查者对调查者应进行统一培训详细介绍测试目的,并采用统一指导语。共对451名学生施测,有效问卷415份,有效回收率为92%。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的统计方法有差异显著性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等。
二、结果
(一)样本人群基本情况
抽样调查的415名医学大专学生,其中男性 118名,女性297名;年龄17-21岁;大一260名,大二155名;临床专业106名,护理专业60名,药学专业93名,公卫专业103名,影像专业53名。
(二)医学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调查经统计得,第一类学生人数55人,占总体样本13.3%;第二类学生人数71人,占总体样本17.1%;第三类学生289人,占总体样本69.6%。
(三)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信任的情况
将不同性别、专业、年龄、年级的医学大专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信任状况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年级、专业的医学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年级的医学大专学生人际信任状况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医学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四)医学大专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运用皮尔逊相关Pearson Correlation对医学大专学生的人际信任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值为-0.347,p
根据 UPI测试结果,将参测学生分为三类,将心理健康与人际信任作比较,第一类学生、第二类学生与第三类学生的得分呈递增趋势,心理健康得分越高人际信任水平越高。
三、讨论与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系部、班级三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开展学生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等的培训工作,并要不断探索如何把这个体系变成网络,如何加强这个网络的管理,如何使这个网络中的成员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和合力,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水平,从人员结构、队伍建设、活动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
(二)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心理素质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防患于未然,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已开展了一些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活动,如创办心理报纸、创建心理咨询网站等,但是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刚刚起步,今后还要不断创新,要在带动各系部、学生社团上下工夫,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人际信任度增强。
论文摘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但因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在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时,抗挫折能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都比较薄弱,面对挫折,往往都表现出焦虑和自卑的情绪,有的学生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首先是家长期望过高,以及过度的溺爱、刻薄、指责或打骂等行为,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竞争压力巨大等,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再就是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导致部分家长和老师无暇顾及对学生在人格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要预防、减少和解决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成为健康合格的大学生。
1 让大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及浓厚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一般都是优秀者,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要想让大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人生的第一需要,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学习,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不学习,就不懂得劳动是幸福的道理,就不会享受劳动;不学习,就不能自觉遵纪守法,难免犯错误;不学习,就不能自觉维护和珍惜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有落伍和被淘汰的危险。
其次,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人不可以无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些理想和目标,离开了学习,都将一事无成,都会统统落空。凡有作为的人,无不是把学习作为最高目标的人。
最后,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如果不把学习当作人生的乐趣,学生又怎么学得进去?我们让学生应当把学习当作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高度的使命感对待读书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有动力,才能真正持久,才能有成效。越是勤于学习的人,接触的东西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深,越会感到知识的不足,也就越爱学习。而不爱学习的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越不想学,也就越学不进去。
2 让大学生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
独立生活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在竞争的时代,在当今众多选择的面前,要有独立处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要学会自己作决定。让大学生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克服从众心理。从众行为者认为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是正确的时候,就会表现出遵从;当他认为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并不合适,而自己又没有勇气反抗时,就会被动地表现为依从。从众心理重的人容易接受暗示,他们依赖性强,无主见,人云亦云,容易迷信权威和名人,常说违心的话,办违心的事。
其次,要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拥有自信心是具有决策能力者明显的心理特征。没有自信就没有决策。增强自信心首先要有迎难而上的胆量。其次要变被动思维为积极思维。再次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跳出个人的小天地,如此你的自信才能坚实可靠。另外平时注意和那些有自信心、敢作敢为的学生交往,时间长了,看得多了,学生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最后,决策勿求十全十美,注意把握大局。做事不要十全十美,不想有任何挫折或失误,那只能作茧自缚。如能识大体,把握大局,权衡出利弊得失,当机立断,才能尽快达到自己理想目标。持之以恒,你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就会很快提高。
3 让大学生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良好的心情使人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乐观、满足的心情,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调整并保持情绪的稳定,保持与周围的平衡。大学生情绪调节与辅导有以下原则:
3.1 疏导性原则 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不能把它等同于对情绪的压抑或抑制。如果一旦正常的情绪反应和体验如果受到过多的压抑,将会对身心健康带来威胁甚至伤害,
例如被激怒时,血压升高是正常的生理应激反应,如果愤怒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就会积怒于心,紧张情绪体验不能随愤怒的暴发而平息,其血压升高的生理反应将长期保持下去,长此以往往将转变为病理状态。情绪的外部表现虽然可以人为控制,但是其内在的情绪体验及伴随的生理变化则不为主观意志所左右,对情绪的压抑并不能真正消除情绪体验和相关的生理变化。研究表明,过度压抑情绪表现,可以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如经常压抑不良情绪、生闷气、抑郁的人容易患癌症,因为不良情绪可以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力,免疫系统识别、监视、杀灭体内变异细胞的能力下降,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所以,情绪控制与调节的原则之一是合理的疏泄情绪,防止压抑情绪所致的种种不良反应。情绪的合理疏泄不仅是必要,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
3.2 建设性原则 建设性原则是指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态度去对待和处理情绪与情感问题。对于当事人而言,情绪困扰时不应采取逃避、压抑、否认、沉默的消极方式,而是应积极寻找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办法;对于帮助当事人的其他人而言,这一原则是指应以建设性的态度去了解、辅导大学生克服情绪障碍,而不是讽刺、挖苦、消极地劝告、惩罚、指责或过度保护。例如对于失恋者,如果帮助者说“不要想了”,或者“你根本就不应该陷入这次感情”,“你这是自作自受”,这类话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再次刺伤痛苦的心。
建设性态度的必要源于大学生情绪活动的敏感性。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灵之痛大多秘而不宣,因为痛楚往往与个人的尊严相关联,被他人发现,向外人暴露需要极大的勇气。如果旁人采取非建设性的态度,直接触发大学生人的心理自卫机制,心窗将会关死。另一方面,由于情绪体验具有私人性质,其他人看来无轻重的小事,当事人可能视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旁人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强度和时间无法从事件和当事人的外在反应推测出来,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合理的情绪疏泄,以建设性的态度关心理解其困境。
4 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应的关键是内部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教师采取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方式,帮助适应不良的学生提高适应水平。根据对心理适应内部机制的分析,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的几项建议:
①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面临新环境的变化,要能够尽快了解新的要求,明确新的努力方向。
②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不适应的表现和存在的差距,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
③要培训自己坚韧、顽强、果断的精神和较强的自制力、竞争意识和好胜心,还要有对人对事宽容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
④要增强自我监控的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实践证明,通过系统的心理辅导与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上取得明显的进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让家长、学校、社会共同联合起来,不仅对学生智力因素进行培养,也对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成为健康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s increasingly seve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objective reality. Firstly, the author tests and evaluates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using the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UPI).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severe. And then, the author checked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on UPI, and found that there is big difference in the year enrolled, the only -child or non -only -child, student leader or not, born in country or town, poverty or not etc. At last, a suggestion that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should pertinently carry out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put forward.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UPI;特征差异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UPI;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32-02
0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不仅学校等教育部门为此绞尽脑汁,而且理论界也纷纷研讨防范与治理对策。戴梅竞等(1995)以医科大学生15年健康档案资料和1~4年级学生198名(男91人,女107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大学学习阶段各年级学生健康的变化规律,对其死亡、疾病、退学、休学、学习疲劳、视力、吸烟等生活习性和人格类型与特征,采用Bech-H、Scl90、EPQ个性问卷和RRT调查技术,评价大学生健康状况。发现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差,心理卫生问题最多,是高等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对象。Allen D. Kanner(1981),周生江等(2009),雒力静等(2009)的研究都表明个体的经济特征与社会特征对个体的心理影响很大。大学生特征差异的客观存在,势必会影响到其方方面面,特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
1学生样本特征描述
本文问卷表是从湖南某高校随机抽选5个班级,然后由班级辅导员老师发放问卷,安排专门的时间由学生当场填写,辅导员老师对填表进行了简要的讲解,务必使学生理解。问卷表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健康测量表(UPI,共64个问题);第三部分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问题)。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全部收回,最后确认有效问卷162份,即为研究样本,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样本涵盖了新生与老生、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基于样本特征差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统计分析
首先,我们执行了样本中大学生的基本状况特征差异在UPI的得分上是否具有显著性进行了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UPI的得分在性别差异、入学时间差异、独生与非独生、是否学生干部、出生农村/城镇、贫困与非贫困方面不显著;然后,我们进行了具体问题上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某些问题上特征差异是具有显著性的。同时也采用了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法),得到的结论与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完全一致。
2.1 大学生性别差异对UPI影响的显著性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显著性水平为0.05)检验了性别在UPI的60个问题上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发现在4、23、56等三个问题上男生与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更多的“关注心悸和脉搏”;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焦躁不安”;女生比男生更在乎“别人在自己背后说坏话”。雒力静等人(2009)的研究表明海南省本岛籍贯大学生与内地籍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生之间整体差异不显著,女生与男生相比在抑郁、焦虑、强迫症状、躯体化、精神病性5个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女生人际交往是非多、多愁善感、易紧张、胆小有关与男生考虑问题好偏激、情绪好激动、争强好胜、易激怒有关。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国内的同类研究基本一致。
2.2 新生与老生差异对UPI影响的显著性检验在UPI的60个问题上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发现在3、15、23、53等四个问题上新生与老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得出:老生比新生更容易“拉肚子或便秘”;老生比新生“情绪起伏更大”;老生比新生更加“焦躁不安”;但新生比老生更加“对脏很在乎”。大学新生刚开始还很激动,觉得大学还挺漂亮。可是新鲜劲头一过,就觉得食堂太差,“学习上也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老师讲课容量很大,很大知识都需要自己自学,而且学习完全靠自觉,很多大学新生难以适应。但大学老生又面临着学业、社交恋爱、毕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使老生更易焦躁不安等。
2.3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差异对UPI影响的显著性检验检验了担任学生干部在UPI的60个问题上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发现在12、13、50、53、54等五个问题上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如表3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热情和积极”;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人缘好受欢迎”;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加“对脏很在乎”;但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悲观”;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
2.4 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差异对UPI影响的显著性检验检验了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在UPI的60个问题上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发现在1、2、5、53等四个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更“食欲不振”;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更易“恶心、胃口难受、肚子疼”;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加“对脏很在乎”;但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感觉“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学生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的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都较大,心理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意向。多数农村大学生经济非常紧张,切实感到读书不容易,常常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又不能为家里分忧,还要让家人负担自己上学的费用而负疚感重,易伴有自卑、多疑、焦虑等倾向。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没什么社会背景,在求职择业上会比城镇大学生更难,对即将走上社会充满恐惧心理。高校对农村大学生应该充分关注。
2.5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差异对UPI影响的显著性检验检验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UPI的60个问题上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发现在24(容易动怒)、29(缺乏判断)等两个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即非贫困生更容易动怒,贫困生更缺乏决断能力。与之相类似的是,周生江等人(2009)研究认为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变故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三大主要压力。
2.6 大学生特征差异在“是否有过轻生念头”问题上的显著性检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项量表的162名大学生测量中,有21人回答“有过轻生念头”,占参加测量学生总数的12.96%,比例较高,需要引起极大的关注。然后我们进行了相应的t值检验,发现了男生与女生、新生与老生在“有过轻生念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为贫困生等方面不显著,且满足方差齐性假设。大学生正处在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很多,心理上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文化基础差,学业不顺,学习受挫,失恋、爱情受挫是大学生常见的轻生原因。值得高校注意的是,近期许多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轻生。
3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而大学生特征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方法,对UPI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特征差异上是否具有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结论: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更“热情和积极”;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人缘好受欢迎”;非贫困生比贫困生更“容易动怒”;但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缺乏决断能力”。表明了大学生的特征差异对于其心理健康有显著地影响,而且各个特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方面与程度有很显然的不同,这就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本文为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①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预警干预系统;②要针对大学生的特征差异,进行心理预警及心理辅导工作,认识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优势与心理劣势,从而使心理教育工作更具成效;③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及时输入相应信息,及时跟踪分析,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尽早识别心理健康高危群体,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本文的研究不足首先是限于财经院校,研究样本都来自经济管理类的文科大学生,缺乏对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的分析,其次研究样本还不大,这些还有待于将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戴梅竞,王蓓,刘新军,王沁丹.大学生健康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5,(04).
关键词:医学院校 心理健康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34-0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不善交往
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都与中学有显著的不同。一方面大学生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或交往技巧的问题,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总之,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当今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2.贫富差距引起的心理失衡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很大;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这种经济悬殊容易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失落和不平衡感。
3.自我意识不健全
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对自我的矛盾体验等等。有些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某些缺陷。当进入大学后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适应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
二、医学院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
1.心理健康课程是医学教育课程没计中重要的环节
具体到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其教育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学制长,理论、见习、实习的层层过关,而且终身学习的强度更大,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如果不能恰当地引导学牛的心理发展和处理学生所产牛的心理问题,将会影响止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因此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医学教育课程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诠释生命的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中,学校过多关注了行为能力,忽视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与意识。尤其对于医学院的大学生来说,只有让自身首先做到心理健康、积极、乐观、豁达,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对于医学教育来说,也在承受着不断袭来的新疾病的挑战和面临着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日益低下的情境,因此设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压力之下不断激活和提高大学生对于生命的使命感和控力,对于生命的深层领悟和全新阐释,才能让他信心百倍地面对疾病、面对病人。
三、关于医学院校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议
1.建立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课程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并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相应的教材,使心理健康教育可操作化,并配以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只有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校的主干课程中,才能从思想深处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让心理咨询室也充分体现它的价值,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应该多提供给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给予学生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专业指导和健康引导。教师需要主动引领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3.加强合作机制
学生的和谐发展不但需要学校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许多学生一踏入大学,彻底摆脱了受父母管制的压力,缺少与父母的必要交流,而很多家长也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成长规律,只看重学习成绩。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只有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形成一个融洽的群体,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搭建起一座相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强大凝聚力,吸取多方社会力量的援助和支持,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弗洛伊德;本我珀我;超我;心理健康教育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临近晚年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这一理论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曾经有人说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于20世纪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可能在历史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弗洛伊德心理学给教育的带来更大的影响”。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顺利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一、弗洛伊德性格结构理论的内涵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对前期的人格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人格结构观(structural view),即把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精神层面。
本我(id):本我的精力来源于本能,是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部分,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无组织、无统一意志是本我存在的本质,无时间观点是本我存在的特征。本我不顾社会现实是否有实现的可能,去追求本能的快乐和满足。
自我(ego):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而来的,是后天学习和对外界环境适应发展的结果。它是每个人都有的人的意识的心理部分,是自觉的、能动性心理活动的主要代表。自我可以被看成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遵循现实原则(thereality-prineiple)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符合理性、现实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沟通联系的中间环节。
超我(superego):超我是从自我内部分化出来并且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它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不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意识。它遵循道德原则,主要是依据至善至美的标准来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以此达到理想自我的目的。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如果个体的人格要得到正常发展,那么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人的心理疾病的形成是因为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的失调导致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来分析,人的大部分过激行为都是心理冲突的产物。因为“本我”和“超我”在意识领域冲突中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理性的方式不能够处理这种因为冲突而引起的心理问题,自我常采用非理性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歪曲现实情况,这样可以使本我和超我都能得到满足。虽说保持心理平衡可以通过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实现,但如果这个机制被过分使用反而损害它的本来有效功能,甚至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之中。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国高校基本上是以“90后”的学生为主,在未来10年内将全部取代80后的大学生,这些被人们描述为“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的孩子们,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担负起社会的重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应试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社会环境的消极方面以及家庭的不良管教都对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归纳起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问题,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常常会出现盲目乐观导致挫折、现实和期望之间的差距形成的心理落差,陌生的环境造成的自我保护心理,家庭背景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所造成的自卑心理,这些因素都会给生活独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带来消极影响。其次,因学业迷茫产生的大学目标性问题。这主要是指常常不知该如何支配额外的“自由时间”,不懂得利用多余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当他们发现这些问题时,自然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困扰,例如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下降等问题。再次,人际交往受挫导致的心理困扰。面对周围的生疏人群,有的会产生社交恐惧心理,直接导致他们对集体宿舍的生活不能很好适应,更别说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于是内心容易产生痛苦不安的情绪,在生活中表现出了冷漠、孤僻、自我与群体隔离的现象。再次,就业压力导致自我定位模糊,对未来的就业失去安全感,导致在职业发展上给自己盲目定位,缺乏职业规划性、目标性。再次,网络成瘾导致厌学情绪严重。部分大学生整日沉溺于网络中,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更有甚者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造成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扭曲,严重者发展到人格异常。最后就是恋爱与性的心理困扰。单相思、恋爱受挫、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这些都是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
造成以上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四个方面找到原因:首先,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温床”。溺爱型和权威型,还有隔代抚养方式的出现在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中较为普遍,为孩子未来心理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其次,社会、校园心理救助不到位。大学的心理辅导机构存在注重形式,没有把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再次,学校教育的原因。“指挥棒”下的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们对学习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造成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最后,个人因素。学习动机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低等问题造成他们抵挡不住网络游戏,不良社会行为的诱惑,使得他们的学习效果与自我价值感都降低。
三、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启示
(一)对潜意识内的压抑进行正确的疏导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对的追求,对欲望的满足,生命的非理性力量会由于挫败、防卫、压抑被埋藏在潜意识中,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不幸的发生。但如果这种本能、欲望、能量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以升华,就能衍生为人的志趣、道德、创造力、习惯和态度。如何对新时期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呢?为受教育者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是重要手段。因为自由的学习情境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和爱等积极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以此达到消除心理无能感问题。
(二)建立成熟的自我防御机制
如何面对大学生活中因困难与挫折产生的焦虑心理呢?恰当的自我防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恰当的防御机制主要是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的防御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积极适应”。弗洛伊德认为“当自我不能很好的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环境三者关系的时候,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会失调导致焦虑心理产生”。因为焦虑的功能就是对自我发出警告信号,当这种信号出现在意识中时,自我就能采取措施来对付危险。当然,大多数防御机制都是非理性乃至消极的。它促使人将感到的困扰,让人痛苦的思想和欲望以及经验阻断在意识之下。这种自我压抑的做法虽然能暂时的解除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但长期积累,会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中,因此自我学会创造放松心理与恰当的自我防御机制对克服焦虑心理具有很大作用。
(三)建立家庭支持沟通系统
家庭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弗洛伊德认为,个性主要是在生命的最初五年就已经形成。当然,我们不必因此就报以悲观的态度,因为对于后天环境而言,人格是可以通过后期的正确方法重新再塑造的。许多大学生沉闷于父母的不满又较少和父母沟通,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大学生家庭支持沟通系统应该在学校的帮助下建立起来,这是一个有效的后期人格改良方法。可适当的开展一些父母和子女互动沟通活动,例如建议学生给家人发电子邮件或者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沟通,也可以提醒学生在父母过生日的时候以及特殊节假日送去祝福,督促学生放假时期抽空与家人团聚,在节假日期间可以组织亲子游活动。这些微笑的互助关怀往往会让亲情更加融洽,学生也会更自信的去面对各种生活的挑战,从而使扭曲的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四)帮助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婚姻观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即是性的本能需要。大学生的兴趣从对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化为异性关系的建立和满足。这时候的大学生已经变成为具有恋爱权利、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时期他们心理最最迫切的是力图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而高校有义务为学子们提供如下帮助:
1.利用相关知识讲座和开设与恋爱有关的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2.加强性知识教育指导工作。这是避免大学生因性好奇盲目探索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性科学意识。
广州商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 本次调查,对当代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了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以及两个群体之间心理健康问题的区别和联系。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找到了对应的主、客观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提出的建议能更好的帮助他们,使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成长充满正能量。
关键词 高中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变化;压力
1 高中生和大学生心理差异现状
1.1 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偏差
1.1.1 心理疾病的界定
调查统计与分析的结果显示, 在高中生群体中有31.12%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是一种病,43.57%认为这不是一种病;而在大学生群体中有43.93%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是一种病,15.36%认为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不是一种病。
针对“你认为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是一种病吗?”的问题,在心理学领域也有专门的解释:按照由健康到出现心理疾病的不同程度把人的心理可分为:健康、亚健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在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点,在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人们将这一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或者“第三状态”[1]。
1.1.2 受教育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关联度
有52.28%的被调查高中生和67.14%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受教育水平和个人心理健康有关联。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受教育水平和个人心理健康有关。
1.1.3 心理咨询的接受与拒绝
52.7%的被调查高中生很愿意接受心理咨询。37.14%的被调查大学生很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有少数的同学对心理方面问题不能够正确的认识。
1.2 选择解决心理问题途径的对比分析
对比发现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应对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的选择在采取的措施相差不大。从调查中可以得出男生应对挫折的措施通常是向外排解情绪(转移),或是向内压抑自己(压抑)。而女生多了自我安慰(想象)和把内心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升华)两个应对措施。
1.3 造成焦虑、挫折和压力的对比分析
1.3.1 挫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中生有73.03%选择采取转移的方式应对挫折;有51.04%选择压抑;有39.83%的选择想象;有30.29%选择升华;5.81%的选择投射。而在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74.29%的大学生选择情绪转移,发泄(转移)。而且该选项在高中和大学的数据统计中均处于第一。在大学生中位居第二的选项是自我安慰(想象)占59.64%。位居第三的是把内心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升华)占51.43%。在大学生中位居前三位的选择明显高出此题的另外三项选择至少20%,而这前三名与高中生相比。除了第一名转移大致一致,其他选项都明显说明大学生会采取更加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挫折。
1.3.2 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据调查得出:73.44%的高中生心理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学业问题。66.43%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主要是来自于社会、就业前途。对比发现,学业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明显低于高中生。
1.3.3 焦虑所产生的心理障碍
根据调查高中生有49.38%的人认为自己有恐惧症。其次是恐慌症占47.3%。由于造成焦虑的原因主要是遭受的挫折和各类压力。所以根据挫折和压力的来源不同可以得出产生的焦虑障碍也不同。
相比而言,大学生的焦虑障碍主要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分别占44.29%和37.86%。近年来强迫症在大学生中越来越广泛,有强迫症的人如果不做出自己的一套仪式性的行为就会感到非常焦虑。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十分常见及广泛的问题,在许多心理障碍中都存在这焦虑现象,但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伴随焦虑的并没有与现实接触不好或不当的思维等问题,焦虑是行为中突出的特点[2]。
1.4 高中生到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对比分析
调查显示有68.9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当前的心理健康与高中时期相比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有1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当前心理健康与高中时相比是变差的。通过对比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当代大学生与高中生由于压力源不一样,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也不一样。但随着阅历的丰富,抗压能力也有所提高。
2 原因分析
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合环境的能力及性格。
3 措施分析
3.1 主观方面
由于高中生与大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不同,以至于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也不同。因此面对问题时的解决措施也是有所不同的。下面将从高中生与大学生两个方面去探讨解决措施。
3.1.1 高中生
(1)享受学习
对于学习,高中生每天面临着看不完的书,考不完的试。生活学习自然缺乏乐趣。这种日复一日的学习固然枯燥无味,不过作为高中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找出学习的乐趣,享受学习。
(2)态度端正
学生学习是为了自我增值,不为任何人,只为了自己的人生。所以转换态度,本着对自己负责,去努力,完善自我,从而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端正学习态度。
(3)保持愉快心境,疏导不良情绪
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保持良好的心境。即使遇到失败或挫折,也不要为其所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满怀信心地争取实现自己的目标。另外,学习之余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听歌等方式疏导不良情绪。
(4)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紧张的学习中,要特别注意科学用脑,改进学习方法,提倡“积极性休息”。即采取合理措施,让大脑的各种神经细胞依次轮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重新分配的休息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5)培养兴趣,丰富生活
学生们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娱乐活动,使紧张生活得到调剂。这样子不但能消除疲劳,还能松弛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增加生活乐趣。一个知识面宽、兴趣广泛、性格开朗、精神充实的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就强。
3.1.2 大学生
(1)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择业“一次到位”,“铁饭碗”的旧观念。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2)充分认识职业价值
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不要盲目选择一些表面光鲜,但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改变自己,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
(3)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里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有关,因此要主动了解自己喜欢的职业、需要的职业、择业标准以及以目前的个人能力能的工作,慢慢地就会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3.2 客观方面
3.2.1 从学校方面来看
(1)就高中而言,面对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学校要改革教育方向,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既不失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承认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潜能。
人人献出一点力,改善社会大环境,减轻学业负担。我们应努力在全社会推行面向未来的教育观,提倡全面素质教育。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新理论、新技术的发明,更不是盲目追求分数。而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
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多种心理咨询方式。面对严峻的心理素质问题,高中学校部应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一个学校都应有具备一定心理咨询能力的教师,关心教育学生的各类组织要聘请具备心理咨询资格的人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服务。
(2)就大学而言,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确立了以下几点应对措施:营造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改善教学资源,良好的环境能帮助人们养成宁静、平和、豁达的心理品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人们在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后,思维速度和灵活性下降,出现疲劳现象。通过参与一些丰富的活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掌握技能,也有利于为大学生减轻疲劳,获得学习动力。
学校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加强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宣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3.2.2 从家庭方面来看
在高中和大学时期,学生们往往能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他们的头脑中大多沿袭着家庭教育所赋予的人生观,道德观。在现实社会中,各个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普遍存在,影响着高中生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家长与孩子交流
父母应该更多的理解孩子,感受孩子微妙的心理变化,并且及时与孩子多交流,以朋友的方式交往学着换位思考。同时父母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全面发展。
(2)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在中国的一线二线城市,当前结婚率竟普遍高达30%。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不要让家长的错误让孩子成了无辜的牺牲品,营造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交流中潜移默化的带给孩子一些正能量,不给孩子灌输不科学的封建迷信等。
(3)采取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别人成功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不能照搬全抄。父母也应该寻找适合自己孩子性格的正确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关心孩子微妙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时调整。
3.2.3 从社会方面来看
为应对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社会上部分人在道德、精神等方面发生了种种病变,诸如一切向“钱”看、职业道德的缺乏、权钱交易泛滥、贪污腐化风行等对学生心灵造成污染,甚至他们也因此误入歧途。
因此,社会方面应着眼于优化环境,通过打击整治,震慑社会违法犯罪分子,及时铲除社会环境中的不良诱因。清理整顿文化娱乐场所,净化社会环境,严格监控管理游戏厅、歌舞厅网吧等经营性娱乐场所。
(2)大众传媒营造良好氛围
大众传媒已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和人类的每一项活动中,成为贯穿社会结构体系的一股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已构成了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
大众传媒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一任务是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正确的导向,在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确立人生的目标、怎样看待人生、怎样看待得失上引导学生。
(3)改善社会心理环境
社会学家们指出,要治理好社会心理环境,须从社会与个人两方面来努力。从社会角度而言,树立正面榜样来提倡有利于加强民族健康心理的东西;反对破坏社会心理环境的有害的东西。至于目前开展的政府官员与干部“三讲”,搞好政府形象,提高社会精神文明,也都是改善与净化社会心理环境的措施之一,应大力提倡,并保持下去。
(4)纠正现实中偏颇的社会认知
先如今,还有需多人把健康定义为狭义的生理方面的健康。这正是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偏差。人们重视生理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就这方面,各个组织机构有影响力的宣传部门还需努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这个比较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对心理教育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4 总结
本次在对243 名高中生和289 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的研究,对我国高中生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差异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初步思考。
从理论的角度,在高中生和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与自身实际情况的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纵向与横向研究。从而明确了心理健康对二者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的迫切性。同时从实践角度,分析了高中生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偏差的现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造成高中生与大学生心理差异的原因,并从主观与客观方面对此现状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我们的建议和措施能给广大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智凭,初凤林,柳建营.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0.
[2]张厚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72.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目标 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为起点,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和顺利社会化为归宿。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目标:
第一,初级目标――防治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这是它的特色,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变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又正当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当他们面临的冲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又得不到外界帮助,就可以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引起自杀或伤害他人。心理健康教育能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良心理现象和行为予以矫正和治疗。[1]
第二,中级目标――完善心理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是指导学生深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了解,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性格品质的优化,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通过心理能力的强化,促进智育的高效化;通过健康心态的培养,促进健康的全面化;通过内在动力的激发,促进自我发展的主动化;通过行为习惯的优化,促进个体的顺利社会化。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中常会遇到挫折,由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尚不完善,挫折引发的情绪波动常常十分强烈,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最终目标――促进心理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适应社会,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进心理发展。同时,保持对客观社会的积极、主动地适应,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与统一。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某些弱点和局限,常常会影响他们的适应与发展,阻碍潜力的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而充分地发展自己,完善人格。 [2]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问题,他们渴望成才,追求卓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心是他们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育人活动,其特定的工作范围在心理领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把“育心”作为自己的立足点,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由此,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初级功能――预防心理疾病,缓解心理压力;中级功能――优化心理品质,提高调节能力;高级功能――充分开发潜能,促进人格完善。通过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和优化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学会情绪调整的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职责。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第一,有利于解决大学生闭锁性心理与交往需要之间的矛盾。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和情绪体验更关心别人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分析别人的活动时,更多地着眼于思想、情感和个性品质,并借助于对别人的分析来认识自己的心理品质,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他人的区别。自己具有了特殊的不同于他人的各种生活体验,这种思想和情感体验,又不能轻易地向不了解自己的人透露,而且思想情感越成熟,自尊心越强,就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心理特点与别人存在着差异,使他们感到没有知心人可以谈心或倾吐真情,就把自己的内心感受隐藏起来,以致产生孤独感,因而产生了闭锁性心理。但是,他们又迫切期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成人的帮助或与同龄的知心朋友交流思想、感受、愿望和理想。于是,形成了一对矛盾。针一对这一矛盾,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细心观察大学生心理的变化,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及年龄特点,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帮助学生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又提升了教师的威信。
第二,有利于解决大学生求知欲和识别力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渴求知识,求知欲强烈,无论社会领域或自然环境领域中的一切,他们都感到新奇,都想了解和探求究竟。但是由于辨别力低,有时分不清哪些是积极的、有益的,哪些是消极的、有害的,以致良莠不分,把错误的事物也接受下来。这样就产生了求知欲强和识别力低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导大学生要勤学多思,增加判别力,特别是对课外读物,要用正确的观点,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帮助他们培养自制力,使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3]
第三,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种思维能力使大学生能从现实的具体条件出发,把自己所获得的感性印象,抽象地、概括地反复思考。同时,由于大学生对未来的热烈向往,想象比较丰富,往往离开现实条件构想自己未来的前景,这样,就形成一个“理想的我”。远大的理想为大学生的生活指明奋斗目标,但是理想与现实不一定完全相符,当他们感到达不到自己理想时,就与现实发生矛盾。如果他们对这一矛盾,不从自己本身的思想认识、智力特点考虑问题,就会把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夸大,而对现实不满。针对这一矛盾,应该提高或降低学生的抱负水平,对抱负过高的学生,可适当降低他们的抱负水平,使他们的自我评定与现实的可能性联系起来;对抱负过低的学生,可适当提高他们的抱负水平,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阻力,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勇于和各种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军. 关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讨[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2] 刘春燕. 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3] 何光耀. 谈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1)
关键词 蚁族 低收入聚居群体 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of the Factor Influencing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Condition of "Ant Tribe"
SHAN Xiaojie, ZHOU Shuai, SHEN Pengchao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Ant tribe" means a special group which appear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condition of ant tribe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achievements of personal values, basic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tudents to social men. And some tends to be subhealth. The text takes ant tribe in Xiaoyuehe,Beijing as examples,and emphatically analyse the cause of subhealth of ant tribe,then attempt to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 words ant tribe; inhabited groups of low-income college graduate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condition
“蚁族”是“80后”当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称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①他们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因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存在着许多蚁族大学生的聚居地。
1 “蚁族”大学生的现状
笔者对北京小月河的蚁族大学生进行了实地调研。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蚁族”多为大中专及普通本科的学生,70%左右为农村人口,毕业1~4年的人数占到85%,受到房价、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的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的北漂族并没有将北京当作自己定居的目标,45%的被调查者选择北京是看重这个城市较多的工作机会,以及相对小城市来说比较公平的发展机遇,也有一部分人是想趁着年轻多在大城市闯荡一番,积累一定的阅历与经验。大多数的人表示如果5~8年内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还是会选择回家乡或者到二、三线城市发展,即使这种选择是无奈之举。
“聚居村”住宿条件简陋,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低层级衍生经济圈。无照经营的小餐馆、小发廊、小作坊、小诊所、小网吧、成人用品店和低档娱乐场所等各类经营门店大量集中且无序增加,入室盗窃、抢劫斗殴等刑事案件频发,生活状态堪忧。小月河的蚁族大学生多居住在地下室或者类似大学宿舍的地方,一般容纳4~6人,屋内的采光、供暖等条件较差,但房租相对便宜,一般在200-300元/月左右。
“蚁族”们多从事推销、保险、IT等行业,收入1000-3000元不等,通常没有“三险”与劳动合同,基本上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工作并不稳定。节假日的休闲活动多集中在上网或者到一些比较便宜的旅游景点游玩,有的甚至只是宅在屋内睡觉或者整理卫生,还有的被调查者因为平日工作比较劳累,来到北京两三年来,甚至连天安门都未曾游览过。而一些团体(比如工会、社会组织)组织的活动,这些蚁族大学生也很少参加。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蚁族的交际圈比较固定,一般是大学同学或者同事,有15%左右的被调查者的人际活动集中在聚居区内。但大多数的人通常对交际圈持有一种距离感,并不会过分主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彼此之间也不是特别关心,因此“蚁族”们便需要一些发泄渠道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情感以及相关利益的诉求。而被调查者中,50%处于单身状态,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且精神依赖与支持也得不到有效缓解,这些都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消极情绪长期被压抑,又找不到合适的宣泄途径,必然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2 “蚁族”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高等教育扩招以及职业指导教育欠缺
近年来,随着适龄人口的剧增,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张,直接导致高等教育迅速地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这虽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随之而来的则是毕业生大量涌入就业市场,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由于部分学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并不对应,再加上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致使许多应届毕业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而失业则意味着四年的高等教育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回报,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很多大学生在无可奈何之下成为与农民工待遇没有很大差别的“蚁族”,心理的焦虑感、失落感由此产生。
现如今,我国各高校日益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毕业之后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容易因为对社会的不适应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当 “象牙塔”环境与社会规则发生冲突与碰撞,个人价值追求被现实条件压抑时, 缺乏科学、合理、有效方法的“蚁族”们心态逐渐失衡,心理问题便凸显出来。
当前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课程的受众是普适的,缺乏对个体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与培训,课程效果很难得到保证。许多学生在毕业前仍然不能客观完整的评价自己,职业兴趣与职业发展潜力仍不明确,从而造成许多学生自我定位失衡,特别是“蚁族”们在职业选择上更加困惑迷茫,迫于无奈只能选择一些低层次低水平的工作,而心理上却对这一现实不能接受和适应,这种不对称性对蚁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2 “蚁族”自身的局限性
对任何群体的生存状况的判定,都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的阶段,而应立足于长期的观察。对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在其就业初始阶段所遭遇到的生活条件的艰苦与待遇的微薄,往往是一个普遍现象。②但是很多蚁族大学生并不能正视这个问题,抗挫折、抗打击的能力并不强,一旦生活与工作陷入持续不稳定的状态,其心理便出现波动,不能积极、客观的分析自己的生存状态,也没有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抱怨、不满等消极情绪滋生,甚至做出一些过激行为。
影响蚁族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就业观与择业观。超过70%的蚁族大学生是农村户口,他们中的很多人受到中国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毕业以后不愿意回到家乡或者中小城市发展,而选择到京沪等一线大城市寻求发展机会。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迫切地想通过自我奋斗改变命运,但是非名校毕业的学历背景、相对封闭和狭隘的人际关系圈、薄弱的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利于蚁族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既定目标不能实现以及受到他人成功的刺激而带来的焦虑感、自卑感、压迫感往往困扰着“蚁族”们。
2.3 社会因素的制约
当前,城乡、地区、阶层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逐渐凸显出来,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民众在教育、卫生医疗、公共服务上存在着明显区别;由于缺少资源、气候、政策等条件,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明显处于劣势。经济上的不平衡必然会带来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按照社会分层理论和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富者愈富,贫者越穷。③由于机会上的不平等,很多蚁族大学生经过长期的奋斗后仍然很难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贯穿在“蚁族”们工作之路上,容易产生对社会的抵触、仇视等情绪。
从网络热点开始,到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的出版,“蚁族”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是整个社会对“蚁族”的心理健康状况缺乏深入与客观的了解,社会传统的价值观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认为大学生的成功是理所应当的,失败往往是个人原因,忽视了蚁族群体困境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机会不平等与相关权力部门缺位等客观现实。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特点是有思想、有知识,懂得自己的需求,因而除了物质利益的满足,他们更多的需要精神层面的表达与诉求。④团体活动与组织本是公民进行利益诉求的工具,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从不参加和偶尔参加团体活动的比例占到80%以上。在农民工日益被全社会所关注的同时,鲜有个人或者组织在为改善蚁族大学生的现状做出有效的贡献。寻求不到社会理解与支持的蚁族大学生往往只能选择非正常的发泄渠道,比如网络和暴力。个人情绪长期被压抑会克制蚁族大学生奋斗的动力,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蚁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 共同努力,解决“蚁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对学校来说,应当继续加强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需要针对未就业或存在就业困难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专项的心理健康辅导,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通过有效的途径与心理咨询室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解决一般性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得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前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来面对社会压力。其次,学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应该更多的针对学生个人,而不是流于形式,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引导他们将注意力向二、三线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次,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走出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对社会的正确态度。
对蚁族大学生来说,需要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自我发展趋势进行充分认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逐渐提高抗挫折能力,适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地寻求合理有效的利益及情感诉求渠道,在社会与政府政策层面更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主动与社会沟通与交流,积极的寻找蚁族大学生群体利益的代言人,切忌不能被动的接受现实与封闭自我。
对于社会来说,应当客观地认识与了解这一特殊群体。蚁族大学生的生存现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历史与社会原因。政府应该搭建起畅通的就业平台,对蚁族大学生就业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引导与支持,减少因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差异、阶层差异而带来的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同时,政府应当更多关注“蚁族”基本的生活状况,将其在一定程度上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尽可能的将“蚁族”纳入经济廉租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福利措施的适用对象。通过这些改善蚁族大学生的生存状况的措施的开展,逐步减少他们的“被剥夺感”,使其更加乐观地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本文系燕山大学2010年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关于影响蚁族大学生心里健康状况因素的调查与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xsyB1020)
注释
① 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音乐艺术;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心理无疾病,这也是最基本的含义;第二方面是指具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这是其实质的内容,它是指一个人所表现出的对生活的态度,即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处理问题。
(二)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无法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缺乏社交能力;二是缺乏自信,无法承受失败,进取心不坚定;三是无法正确处理情感和恋爱方面的问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2010年对6000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其中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该部分人中3%-5%的学生达到了严重的程度。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相关部门专门颁发了相关文件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①
二、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
(一)音乐艺术的本质音乐艺术起源于人们感情的倾诉与表达,发展于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升华于人们对音乐的感触。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类的情感表达。从创作音乐、聆听音乐到鉴赏音乐,不同的人群因为同样的情感走到一起。作为当前义务教育的必修课,以及大学生的选修课的音乐课程是传播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音乐课相较于其他课程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除了作为一门课程,在情感的交流方面也有着很大作用。作为各个高校的重要基础教育课程之一,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情感与审美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艺术通过音乐教育得以发挥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把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等各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表现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真正的音乐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他们能够通过声音来激发人们的共鸣,唤醒内心的情愫,陶冶情操以及塑造高尚人格。音乐作品的本质不仅在于其本身所具备的物理特征如音色之美,更在于其所具备的表达情感的独特形式。
(二)音乐艺术的价值音乐艺术是人类创造、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②首先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品,具有其他一切艺术品的全部价值如历史价值、经济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不同时代的音乐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通过特定时期的音乐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特定时代的生活面貌以及社会思潮。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艺术的经济价值也成为音乐艺术的重要价值。音乐的经济价值在当代社会更加明显,其经济价值的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如各种音乐学习班、演唱会、音乐会、版权等等。其次,音乐作为一种无形的特殊艺术品,主要通过声音语言来表达内在价值。在表达情感、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各种情感通过音乐得以传达,人们通过演唱音乐释放情感,调节情绪。通过聆听节奏舒缓、曲调悠然的音乐,压力得到释放,身心得以放松。欢快的曲调、流畅的旋律,让那些情绪低沉、心情沮丧的人得到激励。失眠的人们可以通过聆听催眠的曲调缓解失眠症状。音乐艺术的价值是多样的,音乐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要远胜于其他艺术。同时音乐课程作为传播音乐艺术的重要方式,其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文化的传承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在培养审美观、陶冶情操、疏导情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音乐艺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音乐传播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音乐课程传播音乐艺术,大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会更加深入。而教育的独特方式又进一步增强音乐艺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音乐艺术的创作往往需要一个团队,而通过音乐课,学生们学习团队配合,互相交流音乐认识,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其次,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在音乐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去理解音乐、创作音乐、欣赏音乐,这些过程都离不开感情的表达。一首积极健康的音乐作品总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③众所周知,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音乐能对这种压力进行有效疏导,缓解高度紧张的神经。在音乐的熏陶下,心理压力得以舒缓,因压力所带来的人格上的缺陷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比赛等在促进音乐艺术传播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这些实践性很强的方式,音乐艺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加深刻。首先,通过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增强了自信心。其次,通过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此外,通过欣赏音乐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音乐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进一步发挥音乐艺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校园音乐环境如果能够做到多姿多彩,就会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其音乐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学生因为学习压力、情感波动等问题而呈现的不同心理状况所需要的心理疏导方式也不尽相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通过聆听、欣赏以达到舒缓心情的作用。从而让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改善当前的心理状况。
(二)不同类型的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类型的音乐在影响人们心理的作用上并不相同。④流行音乐节奏鲜明,内容简单通俗,因其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和内心情感而为大学生广泛喜爱。在调节大学生心理,缓解精神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欣赏或演唱流行音乐,作为宣泄情绪的有效方式,在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严肃的音乐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严肃音乐通常是指经由专业作曲家、歌唱家或演奏家为了表达个人思想或达到学术目的而创作和演绎的音乐作品。⑤这类作品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表现形式,有着极强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往往能给大学生以深刻思考,教育学生用一种勇敢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去接受挑战。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到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实践中去。
(三)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产生于各个环节音乐艺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产生于各个环节。创作音乐、聆听音乐、欣赏音乐、演唱音乐每一个环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有着自己的特性。通过创作音乐,学生提高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音乐之中,并通过音乐创作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懂得如何表达感情,有利于缓解内心焦虑。同时又学会音乐创作技巧,提升个人能力。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让自己更加热爱生活,并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得到了美的享受,缓解了内心的压力,削弱了由学业压力、情感烦恼等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欣赏音乐时,通过理解音乐的内涵,与创作者达到共鸣,心灵得到升华,同时提升了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演唱音乐是最直接的情感倾诉,释放了内心的喜怒哀乐。以表演的方式去释放情感不仅能够提高表演技巧,也能增强自信心让学生更加自信地去面对学业、面对生活。音乐艺术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样的。不同的艺术传播方式,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大学生应该积极投身音乐实践,主动接受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学校应积极丰富校园音乐环境,充分发挥音乐对促进大学生成长的正面作用,引导学生接受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音乐艺术是具有多重功效的艺术品,无论是在帮助当代大学生减轻由于学业、情感和生活等所造成的身心压力和消极情绪,还是在帮助其释放和抒感,陶冶情操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音乐作品还可以弥补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不足,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培养和树立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行。
【关键词】大一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研究
高职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在文化课成绩、就业方向以及社会期待等方面与本科生存在区别,因此高职生历来被视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诸多研究结果也显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1-2]。我院作为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从学生入学起,就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其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本研究目的是了解我院大一学生适应期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对心理教育工作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我院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对象与方法
(一)ο
调查对象为山东某职业学院2015级新生5171人。有效被试4809人,其中单招生889人,统招生3920人;男生1793人,女生3016人;会计系1515人、经管系903人、机电系495人、食品系390人、建筑系467人、信息系674人、外语系365人。平均年龄在17~21岁。
(二)工具
该研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此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按1~5分为5级评分。
(三)数据处理
采取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一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SCL-90评分标准,单个因子分超过2分即表示被试在该因子上表现为阳性症状。
我院大一学生各因子的均分都在2分以内,表明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单个因子分超过3分表示有明显心理问题或中度心理问题,共检出192人,占总人数的4%。排在前四位的因子是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偏执(见表1)。
(二)与中国大学生常模比较
我院大一学生各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常模,且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三)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单统招、性别差异
单招生的检出人数为51人,占单招生总数的5.7% ;统招生的检出人数为141人,占统招生总数的3.6% 。从检出率看,单招生高于统招生,但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都高于男生,二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五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三)系别差异
大一学生SCL-90各因子在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
三、讨论
(一)大一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SCL-90测评检出可能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人数共有192人,占总人数的4%。SCL-90各因子均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说明大一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全国大学生水平。这一结果与张丁香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2]。从检出情况看,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偏执,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结果显示强迫症状排在第一位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常模的样本主要是本科生[3],也可能是本研究中的大一学生已处于第二学期,大部分学生已度过适应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减少,有较好的灵活性适应性。处于自我意识发展活跃期的大学生非常关注自身人际环境和关系质量,因此人际关系敏感问题成为最突出的心理困扰。在面对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各问题时,大一学生受经验限制,缺乏处理方法,情绪波动大,易呈两极分化趋势,因此敌对、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单统招、性别差异
统招生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高于单招生,可能是参加高考的压力,统招生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比单招生要大[2],同时对自身人际关系质量的要求也比单招生高。单招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诸因子的得分略高于统招生,说明单招生在处理问题时比统招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但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谢德光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可能是因为谢德光等人的研究并未做年级的区分,而本研究的对象是大一学生。但笔者认为我院从学生一入校在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对单招生与统招生并没有做区别对待,同时积极开展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一个学期学生已经融为一个整体,因此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没有显著差异。从各因子得分情况可以看出,男生分数均低于女生,这说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女生。这一结论符合辛自强等人的研究结论[4]。男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除了女生因生理特征产生特有的细腻、羞涩、依赖等心理素质的影响外,还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有研究者认为,近年来就业方面男生比女生更加具有竞争优势,这种性别差异导致了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较为明显[5],有研究者指出整个社会也似乎比以往更加强化了男性的支配地位[6]。
(三)不同系别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不同系别的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各系的学习环境、文化氛围、管理方法、专业等各方面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影响作用。
四、建议
首先,对男女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深入了解各系学生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提升系部管理水平。再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各方面工作中的渗透,这对培养具有优秀心理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德光.高职单招生与统招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2):44-47.
[2]张丁香,顾昭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5):735-737.
[3]仲稳山.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构建问题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03):251-253,256.
[4]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44(05):664-67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指导方法
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教育的一股全新的、重要的力量,首先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界。主要利用比较先进、有效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力。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的发展达到最理想、最完美的状态。就研究的范畴看,主要是研究人的主观幸福感,人的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社会氛围为重点的研究对象。
一、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不仅有利于真正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同时也是对消极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警醒。这样,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进行科学的整合优化。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遵循“心理现象解读一心理问题分析一探究应对策略”的单一教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狭隘单调。这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病理模式偏离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偏离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每个人都有发展自我、促进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和积极的潜在的巨大心理能力,这种价值取向对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在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也强调要建立互相信任的、尊重的、平等的咨访关系,但因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还远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关系,还需我们进一步改变思维,继续努力。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发展中的个体,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摆正心态,一方面要积极接纳学生,积极看待学生,平等地尊重学生,同时,要理性地审视自我,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理性构建积极的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开设专题讲座等。积极心理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感,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积极的人性观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利用一切积极资源,形成聚合优势,必须渗透在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全过程,辐射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应该更加多元,更加宽广。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已经从一定程度改善了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各类因心理状况引发的恶劣事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后知后觉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起到的实际作用却不敢让人苟同,他们往往缺乏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未来的恐惧和无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心理健康工作并没有着力于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因此如何深刻的理解积极心理学的内涵,有效的应用于心理教育工作,让积极心理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们主要探索的问题。
首先,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目的来讲,心理健康的目标导向不明确,现在的心理健康目标是虽然已经开始做预防相关的工作,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在积极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二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一向是符合这一实际情况的,那就是对教育导向的纠正,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关注学生的潜力和幸福观,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激发和培养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且积极心理学,也做出了详细的阐述,这些是有效的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A.H.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该书中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2]。但是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直到塞利格曼在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的主要任务时,才开始使积极心理学走上了人类的视野[3]。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著名的心理学史家、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之一[4]。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8]卡尔.积极心理学[M].丁丹,译.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96-197.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视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40-02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知识理念,认为知识是人类主动建构而形成的,不是客观产生的。
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重视建构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者本身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也重视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体系,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话语权,力主开展对话式的学习模式与方式,重视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对于知识与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主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方式。
(二)建构主义教育的思想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具备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能力。这对于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们具有很大指导意义,那就是不断用新的哲学理论来发展建构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要求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与氛围。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要创设学生喜欢的环境和场域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要求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心,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与手段。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整个教育工作务必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信念。
四是要求教学坚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的相关原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当下高校教师在开张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要遵循心理教育的建构主义原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
一是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落后陈旧。这种主要体现在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够,导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与平台等的科学化设计与建设 不够;协调整合的理念坚持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整;国际化与信息化教育理念不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对外开放不够,吸收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不够。
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上滞后落伍。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变化和诉求来调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课程构建;同时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学科的专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衔接不够,显得很封闭单一,这就导致了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是教育模式和方式上创新整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选择的教育模式很多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比如互动性教育模式没有真正广泛开展起来、学校与家庭协作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开展乏力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四是教育的师资建设上质量不优良、数量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够,尤其那些非心理专业的教师们;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精力投入不够;另外真正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非常稀少。据笔者调研,一些二本院校几万学生,就那么十来位心理专职教师。
五是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与面上重视的不对称对等。这主要体现在学校重视的落实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学校领导层、学工系统与一般教师,虽然口头上重视,其实在行动上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这些都彰显了高校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认识和认同不够,导致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齐心协力的共识和行动。
六是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难以提高的一些原因。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一样受到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心态、就业心理与网络心理问题异常严重,加之社会转型下的一些负面影响造成高校学生的不平衡心态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
三、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路径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成长情况去构建更新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各个层面;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务必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力求科学化运行。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去处理,力求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坚持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始终放眼全球,努力吸收世界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求高校将信息化理念贯窜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运行。
二是注重教育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新特点、新要求,不断调整和重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这些内容的话语系统要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用语习惯。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朝气。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采用现代网络系统,开展网络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式发展;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视域中,推行一种宏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教师队伍等进行科学整合创新;多方设计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形式,推动体验式教育模式不断行进;注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充分构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些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以此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不断增强其实效性。
四是抓好高校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调适、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诸多的思路和框架,从理论上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运行具有诸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将用建构主义教育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克服建构主义思想的一些负面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付先全. 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102-103.
[2]郑太年. 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J]. 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5期,32-36.
[3]张宏远.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5期,100-101.
[4]郭玉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症结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4年20期,88-89.
关键词:依恋风格;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压力应对;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70-02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影响。研究发现,在出生的最初几年,抚养者(主要是父母)与孩子所建立的依恋风格,会直接影响孩子成人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依恋是指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而依恋风格是指人在人际关系中所体验到的安全程度。不同的依恋风格形成的差异对个体的人际行为具有终生的影响。鉴于依恋风格对个体心理的重大影响,本文将依恋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阐述并分析依恋风格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依恋风格概述
依恋理论最早是由鲍尔比和安斯沃斯提出的,他们在分离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儿童的三种主要的依恋风格:第一种为安全型的依恋。这类儿童表现为,当母亲在身边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自如地打交道;母亲离开时会表现的得难过伤心,而在看到母亲返回时会高兴地迎接。根据鲍比的理论,当儿童心里自认为有一个“安全中心”时,便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地从事各种探索活动。这个安全中心儿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自由出入其中寻求安宁与支持,母亲的理解、支持与爱是这个安全中心的“核心”。因而,可以把安全依恋看作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一些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具有足够的耐心和敏感,即可以亲近、能够以积极的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更有可能形成安全型依恋风格。第二种为焦虑抵抗型依恋风格。即使母亲在场,儿童在探索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时也会表现出焦虑状态。母亲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得极端沮丧,而母亲返回时儿童会表现出矛盾心态——既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又会表现出怨恨,并且在母亲开始关注时进行反抗。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风格源自于母亲的如下养育风格:尽心尽力但自以为是。母亲没有及时、有效地关注儿童的需要,以至于儿童的需要会不定时地被忽视。实际生活中,有过寄养经历的人和留守儿童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也与没有形成安全依恋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种是焦虑回避型依恋。这类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会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但是,生理检测显示,这类儿童在不同的场景下生理指标是由波动的,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情绪,与之前养育者对其各种需要表达都无视有着很大关系。因为这种依恋风格的形成主要是养育者毫无耐心与敏感,经常忽视儿童的各种需要造成的。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他们相信,无论自己如何传达需要都不会得到回应,因此就不再主动去获取了。鲍尔比将依恋构思为一生的建构,儿童会带着对父母依恋的情结跨过童年,进入成人期。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
二、依恋风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表明,成人后的依恋风格与童年时期的依恋风格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大体也分为三类,即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和不安全-焦虑型依恋。成人依恋风格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不安全型的依恋风格更多地与心理健康不良状态相关。
1.依恋风格对自我评价的影响。有研究者通过将大学生SCL-90的测验结果与依恋风格的测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不安全型依恋风格与抑郁、强迫、敌对等情绪有着较高的相关。依据鲍尔比的理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因为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足够的关爱和积极的回应,因此会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形成较高水平的自尊。成人之后同样对自己有着更多积极认知。而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的成人与之相反,会有更多对自己的消极评价,自尊水平较低。有的则发展到另一个极端,即过于自负,目空一切,以此来掩盖自己内心的极度自卑。因此有很多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要么会极易否定自己,对很多事都缺乏信心,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定成绩,也不会将其归结到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他们的心底总会有着某个重要他人的“影子”,他看到的更多地是那个“影子”对他的不理不睬或者是全盘否定。这个影子应该是婴儿时期的父母的形象。而在生命中的不同阶段,他总能不时地看到他所在乎的人对他的不良评价甚至是不接纳,因为在不安全型依恋的人心底,“自己是不好的,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样的观念会促使他更加关注负性信息,而不是正性信息。长此以往,不但不利于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容易引发个体更多地抑郁倾向。
2.依恋风格对压力应对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对压力的应对能力。因为大学阶段是人生一个特殊的阶段,是单纯的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过度期,大学生生活丰富而多变,任何变化都会成为应激源,给学生带来应激反应。而当个体遭遇压力事件时能否很好地应对,是否安全型依恋风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着安全依恋的人会通过向依恋对象如父母寻求理解与支持,通常他们有着这样的信念,即,即使全世界都否定我,至少有父母在无条件地支持着我,从而能更快更有效地应对,并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而焦虑型和回避型的个体从幼年时期便没有得到父母坚定而恒久的支持,因此在遇到压力事件时,因缺少坚实的情感支持根基,也更容易被击溃。徐凯文等的研究显示,在大学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那些自杀案例中,大约80%的个体是有家庭问题的,即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与此同时,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对于安全依恋风格的个体更不易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与联接,这也是其在承受压力时很难排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3.依恋风格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在大学阶段对学生困扰最大的,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人际交往。笔者所在学校的咨询案例统计及新生普测数据也表明,人际关系问题是学生最为常见的心理困扰。依恋风格对于人际交往的有着很大的影响。依据鲍尔比的理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会将对父母的信任扩展到对范围更广的他人身上。认为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是可信赖的,因此更容易对他人产生信任感,也更容易同别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联接,并且忠诚于自己的亲密关系。所以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会很好地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即使在遭遇挫折和压力时也能比较好地应对。不安全型的个体表现不尽相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表现得非常渴望一段亲密的关系,但是容易猜忌和多疑。很怕自己失去,有的会通过讨好的行为去赢得他人的关注和亲密感,一旦得到就希望牢牢地控制,而这种控制恰恰会将人吓走;一旦受到怠慢,就会很容易怀疑自己的价值,丧失基本的自信,同时会产生对周围人的更多地不信任。这样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不敢随便对他表现出冷淡的神情,时间长了,就会尽量避免跟他交往。还有的焦虑型依恋的个体由于担心自己被抛弃,在一段亲密关系进行过程中会主动多次地去抛弃他人,觉得与其别人抛弃我,不如我先结束这段关系,这样我就不会被伤害了。回避型依恋的人则会尽量避免跟人交往,即使有人主动走近他们,他们的内心也认为,他人会随时离开自己的,因此就避免付出或者隐藏自己的感情。他们对人充满了不信任,因为这种不信任和冷漠,他人也常常就不再跟他亲密。这反而更加印证了他的观点,即认为他人与自己接触久了以后,就会讨厌自己而离开自己。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将这种亲密关系的“冷淡模式”固定到自己的生活中,不再寻求亲近的人际交往。
综上所述,依恋风格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近期有研究发现,回避型和安全型依恋风格的老年人孤独感体验不同,前者会更强烈;冷漠型和恐惧型依恋风格影响老年人的自杀态度,相对于安全型依恋风格的更可能对自杀有着倾向性的积极态度。可见,依恋风格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早期的亲子依恋是不可更改的,实际上,这种依恋风格会随着环境和后天的一些因素有所改变和完善,如成人之后有一个安全依恋的伴侣或者安全依恋风格的朋友圈,有助于一个人不安全依恋风格向良好的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Shaffer D R.Developmental psychology(6th ed.).Belmont:Wadsworth Group[M].2002:387-408.
[2]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Attachment,1997.
[3]Bartholomew K,Horowitz LM.Attachment styles among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model[J].J PersSoc Psycho,l 1991,61:226-244.
[4]李同归,等.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2008,22(10).
[5]Hazan C,ShaverP·Conceptualizing romantic love as an at-tachmentprocess[J].JPers Soc Psycho,l 1987,52:511-524.
[6]Brennan KA,Clark CL,ShaverPR·Self-reportmeasure-ment ofattachment.An integrative overview[M].In:Simpson JA,RholesWS,eds.Attachment theory andclose relationships.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8:46-76.
[7]姜凌云(导师:杨韶刚).依恋理论的人际关系说及其实用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