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闲暇教育 大学生 成长

一.闲暇及闲暇教育概念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对于学生而言,闲暇指的是除去学生吃饭、睡觉、学校有计划规定的学习和必须的生活事务之外的时间。闲暇教育即是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获得某种变化如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提高闲暇生活质量而受到的教育。对于学生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益和社会实践、健身运动、参观游览及人际交往。闲暇是人们在生活中所享有的自由时间及其在该时间里自主、自由的生活状态。从行为上来看,闲暇应该是个体能完全自主的行为活动。从状态方面看,闲暇则是人们自由的心理及其生理活动状态。闲暇习惯是指个体的经常性的闲暇而使之巩固下来并成为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闲暇习惯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一个人发展,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而“业余时间”则体现了个人的闲暇习惯。闲暇教育(1eisure―time Education)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1]“根据闲暇的意义,又可把闲暇分为型、空耗型、娱乐型、发展型、奉献型”。[2]对于学生的闲暇,主要是培养其发展型闲暇,这样与教育的目的就密切结合在一起。

二.闲暇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闲暇教育时间非常多。然而,对于大学生无所事事、沉迷网络等现状,闲暇时间的利用以及闲暇教育对他们成长的意义却并未受到积极的重视。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让大学生知晓闲暇教育对他们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非常必要和紧迫。

1.闲暇教育是着眼于自我开发的终身教育。

闲暇时间对人成长非常重要,在其《在不健全的中国,如何不堕落》一文中劝导大学生进入社会中不堕落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有问题研究的意识、二是要有业余的,非职业的兴趣,三是对自己所坚持的东西要有信心。他提出:“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会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3]

2.闲暇教育决定了学生的生活力和生命力的培育

教育要培植学生的生活力和生命力教育培植人的生命力和生活力的任务被淡化甚至被漠视了。人是活的人,活人的特征在于其生命力、生活力。教育是活的教育,活的教育要培植学生的生命力和生活力。教育要培植人的生命力,使人的生命更加充实、更加完善。生命是完整的,生命,是身生命与心生命的协调发展。生活力,就是生命具有生生不息,不断向上的能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4]大学生都是在学校里学习的人,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后来在学业成就、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差距确实是个体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决定的。在大学里,有的学生用业余时间来打牌,就学会了赌博和好逸恶劳,有的学生用I余时间来充实自己的专业,他就学会了认真等。因此,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过什么样的生活,很大部分指的是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在闲暇时间里,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养成什么样的素养,最终决定了成为什么样的人。

3.闲暇教育对健康和谐人格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人格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认知,当人格不健全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他人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影响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可以做出最适合人生的选择。由于缺乏闲暇教育,不少青少年闲暇观念错误,闲暇知识和技能匮乏,在闲暇时间内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严重者的行为导致了自身毁灭性的后果,这就是不健全人格导致的严重结果。所谓和谐的人格或者说健康的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和谐人格的培育就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最大释放。和谐人格包括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积极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健康和谐人格的培育更多时候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个体的闲暇时间和闲暇教育上。闲暇不仅是对人的生生命的培育,它也彰显在人的心生命的培育中。因此,所谓心生命,很大意义上等同于健康和谐的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需求层次出发,认为人格受先天、后天学习、遗传等各种因素互相影响,而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佛洛伊德提出人格包含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控制本我欲望,最大程度达到超我状态。不管是人本主义理论,还是精神分析理论,其最根本的目的均在于追求个体健康和谐的人格。健康和谐人格的培育更多来自于后天的培育和努力。青少年均在正规的教育系统里接受教育,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校机构学习,然而,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学生间的区别就非常明显,有的人格较为完善,有的却存在巨大的缺陷甚至是扭曲的人格,最后导致了悲剧事件的发生。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格的健康与否主要与个体闲暇时间的利用相关。也就是个体收到的闲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闲暇教育对个体健康和谐的人陪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的现状

随着人类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加,相对高中阶段来说,大学生闲暇时间非常多,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大学生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甚至网络成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睡觉这一方面,为什么会这么晚睡觉?究其原因,主要是无所事事,既没有职业兴趣,也没有非职业兴趣从而引起网络成瘾,看电子小说,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人生目标不明确而无法合理的安排和利用闲暇时间。久而久之养成了闲暇习惯,这种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时间。当学生自制力不强,他们就会把学习当成副业甚至根本就不学,导致学生把学习时间当成了闲暇时间,在学习和闲暇时间里均做消极的事情。因此,老舍在他的《幽默大全》里早就对北京大学学生上课睡觉的情况作了一个详细的表述:他们上课睡觉,什么也不学习,就想得到毕业证书,对养活自己的技能毫不在乎。然而现在的情况更加复杂,学生除了睡觉,更多的时间都在玩手机、电脑。上课的时间如此,闲暇时间可想而知。由于闲暇时间的不正确利用,导致了高校里出现了严重的人格扭曲产生的悲剧:从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到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杀害室友的事件可以看出,健全人格培育的背后与个人闲暇时间的利用具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因此,大学生如何利用闲暇时间是一个亟待高校解决的问题。

四.利用闲暇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途径

1.健康向上的闲暇教育理念:个体必须关注自身的发展以及全面发展。闲暇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闲暇生活中“自我”的过程,因此,健康向上的闲暇教育理念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意识是先导,它指引个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对于闲暇教育,我们不是倡导放弃和摆脱学习,而是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人生的设计和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在校生必须高度重视计划时间的学习,同时正确认识闲暇时间对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意义。

2.具有强烈的意志力

闲暇教育为人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满足了人的个性发展需求,闲暇生活是自由的,因此,很多大学生认为只要好好上课,其他时间可以玩电脑、可以睡觉是自己的事情。然而,面对未来的生活的质量,人生的宽度,作为闲暇生活主体的人,必须对自己负责,自己的未来负责,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在闲暇生活中,大学生需要具有强烈的意志力抵抗诱惑,负责任地思考和设计自己的闲暇生活。闲暇不是绝对自由,为所欲为,必须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和各种能力与闲暇和闲暇活动联系起来,大学生处于青春时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可能只看到了闲暇的自由一面而忽略了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学生虚耗光阴后无所进步。因此要在有限的闲暇时间内获得主动的、充分的和积极的发展,必须具有强烈抵抗诱惑的意志力,坚决把闲暇教育与个体积极健康成长结合起来。

3.重视闲暇时间的行为

行为是意识和意志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的闲暇教育内容应是多元化的,避免在物欲澎涨的时代教育失掉了人的维度而变得日益功利化,从而造成丧失人生意义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单面人”。在闲暇时间里,个体表现出的行为决定了闲暇教育的质量。在大学闲暇的会见里,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这可以使人生活内容充实、知识丰富、视野宽阔,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人的身心的和谐,成为不断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徐培成.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2.12.

[2]罗明东.论闲暇、闲暇素质与闲暇教育[J].W术探索 2002.12

[3].自述[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0

第2篇

关键字高职大学生;家庭环境;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8.5

本文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题《高职大学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Z11060S。

国内对高职大学生家庭经济因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专门研究虽然较少,但已有研究都显示了家庭经济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如谢虹等[1]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与心理健康因子总分相关最高的四个家庭环境因素为知识性、亲密度、道德观、娱乐性;针对单亲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等的研究[2][3][4]也发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拟调查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家庭环境现状,分析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850份,剔除无效问卷42份,得到有效问卷2808份。其中男生1508人,女生1300人,平均年龄19.5岁。

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5]是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而成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量表有90道测题,分九个大类问题: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SCL-90采用1-5分评分制,分越高表示越严重。

家庭环境量表FES-CV[6]由美国心理学家R.Moss与B.Moss于1981年编制,用于描述不同类型的正常家庭的特征和危机状态下的家庭状况,评价家庭干预下的家庭环境变化,并可比较家庭环境和家庭生活的其它方面内容。该量表有90个是非题,用于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

1.3研究过程

集体施测,主试是课题组成员,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我们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均显著相关。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家庭环境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均存在显著相关,与家庭环境中的独立性、成功性和控制性不存在显著相关。如果学生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亲密、互帮互助、情感表达真挚直接、乐于参加社会、文化和娱乐活动、有正确的道德宗教观、家庭事务有组织、家庭成员间矛盾少,学生就可以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学会如何与人沟通、表达情感、遇到问题愿意寻求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容易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降低。相反,如果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缺乏关爱和交流、情感表达晦涩、家庭矛盾纠纷繁多、家庭成员远离娱乐和社交活动、低道德宗教观、家庭活动缺乏计划组织性,学生容易形成消极敏感、猜疑、冲动、孤僻、冷漠等个性。

3高职大学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建议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关注高职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在心理普查中发现的特殊家庭学生(单亲家庭、留守家庭、贫困家庭等),通过心理咨询、专题讲座等帮助他们尽早地适应大学生活,培养高职院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悅纳自我,帮助学生学会管理情绪,学会自主管理和适应社会,这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和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完成。除心理健康宣传阵地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思政、人文教育课堂,利用校园网、宣传栏、校刊、广播等途径加强宣传.

发挥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的身份优势,作用于其家庭,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带给他的优势和问题,学会感恩父母和家人,学习为家庭承担责任,感受由于自身的成长带来的家庭变化,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减少对出生家庭的抱怨,形成积极的应对机制,促进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谢虹,艾宪淮,朱宝俊.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2009(12):95-119.

[2]刘丽,刘立娜.单亲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2011,21(2):81-83.

[3]王玲.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完整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的态度和评价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2):43-45.

[4]刘秀芬,杨炳丽,张丽娜.家庭环境对西部贫困地区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5):461-463.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素质培养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for non-medical undergraduates

CAI Liuhong, ZHANG Bin

Department of Infertility and Sexual Medicine, The 3r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510630, China

【Abstract】We have carried out the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for non-medical undergraduates for five semesters. This paper summarized our experiences in carrying out this course : First, Teaching objectives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Second, the instructor should be the clinicians majored i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medicine. Third,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from the school is needed. Forth, the teaching contents must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students. Fifth, the teaching model should be attractive to student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传统上,医学院的老师往往局限于给医学院的学生授课。得益于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的合并,也由于学校领导倡导的“文、理、医融合的素质教育”理念,作为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师,我们尝试着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设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至今我们已经连续开课5个学期,下面谈一点我们的体会。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以“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为中心,将教育信息化引进教学建设,从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内容和形式、师资培养、教学管理、教材建设、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加强课程建设,从医学的角度去审视“性与生殖”,从科学的角度去教导“性与生殖”,树立学生的健康观念,增强他们自我保健意识。

2、由性与生殖医学专业临床医师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开设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因为专业化所以更有效。中小学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往往由生物老师或其他科任老师兼任,大多只能照本宣科地进行最基本的解剖与生理的教育。有些大学开展相关的教育是由公共卫生系的老师或妇产科的老师执行,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宥于专业方向只能局限于某个专题。而我科是全国第一个联合性医学与生殖医学专业成立的独立临床科室,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临床实例,能为学生进行更系统、更专业、更科学、更形象生动的讲解。

3、课程的开设需要医院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2008年上半年第1次开设课程,我们预计招收120名学生,21个学时。但教务处领导非常支持,建议我们改为36学时。学生报名非常踊跃,很快达到了120人,因此在第2次开课的时候我们将招生人数提高到160人。学校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列为“校级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医院也同意我们成立“性与生殖教研室”,给了我们坚定的支持。也正是由于学校和医院的支持,我们坚持每个学期举办1期,至今共5期,每一期报名人数都达到限定的160人,课程的开设获得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4、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期待。课程由性医学与生殖医学专业的医师分别讲授,包括男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性传播疾病、障碍、男女性器官疾病、妊娠生理与优生优育、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与性保健、避孕与人工流产等内容。每一期期末的考试,必定有一道不变的试题,请学生评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我们则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事实上,由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和网络书籍的宣传,99%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具备一定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但86.7%的学生认为自己既往的知识不够全面, 30.6%的学生认为自己既往的知识有错误[1]。同时大学生所获取的性与生殖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他们普遍对学校提供的避孕节育服务和教育现状不满意[2],因而系统、科学的教育非常重要。

5、“课堂讲授+咨询”的教学模式是有效且可行的。我们现在以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但我们不是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同学们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授进行讨论。课后我们还会安排20分钟的咨询、答疑时间,同时我们开放任课老师的个人邮箱接受咨询,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教学网站进行咨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生活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正在或即将经历的重要生活事件,正如武汉大学的一个研究显示[3],受访的4,769名男女大学生中18.10%有过性生活史,其中 5.31%有多个,女生中性生活史达到29.32%,因此避孕与预防性传播疾病一直是最热门的咨询话题。我们正在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拟在适当的时候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临床见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蔡柳洪,张滨,林慧,等.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性科学,2009,18(3):14-16.

2 周远忠,张玫玫,尹平,等.北京市大学生对生殖健康、避孕教育及服务需求的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2:74-77.

第4篇

关键词:肺结核;大学生;认知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04-02

高校是一个人员密集、集体就餐、住宿,彼此之间有更多的学习、日常生活接触的群体,如今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大多数为90后,他们是彰显个性的一代,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求异心理作祟使得他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另外学校的条件有限,再加上新入学学习负担重,对环境气候不适应很容易发生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一旦有传染病源进入,就很有可能在学生中发生传播流行。国内外报道,肺结核近年来在学生中的感染率有所上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该方面的基本知识,预防观念淡薄。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pulrn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吸入带菌飞沫(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发)而感染。入侵呼吸道的结核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

本课题以广西某高校学生为对象,通过了解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有关知识的需求,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他们对肺结核病的认知和态度,探讨认知和态度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为更好的制定完善的免疫程序,为疾病防制奠定基础。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对在广西某高校就读的1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随机发放调查表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28份,回收率95.2%,其中男生610名,女生818名,文科学生822份,理工科学生606份。

2.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伴以问询的方法。问卷根据传染病学[1]自行设计,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专业);肺结核病的基本知识(病原体、传播途经、防控措施、对曾患病者就业和学习的态度以及作为异的态度和选择,以及国家应对肺结核的政策认识,获得肺结核咨询的途经)等内容。学生独立完成后收回,由专业人员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3.统计方法 对回收的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x2检验统计数据间的相关性。

二、结果

1.对所调查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识回答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肺结核有一定了解,对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和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都达到了75%以上,比2005年樊霞[2]报道的医学类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晓率为53%有了很大上升,但是对于病原体的回答,理科生的答对率极显著高于文科生。见表1。

2.对肺结核的预防途径,通过问询,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不近距离接触患者即可,对于注射疫苗的答对率文理科学生分别为12.77%和13.70%,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对预防注射疫苗的知晓率偏低。见表1。

3.在认知态度的调查中,文理科学生认为患肺结核对学习有影响的比率分别为97.44%,97.85%,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认为对就业有影响的比率分别89.42%,84.98%,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文理科学生在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的比率分别为:48.66%,82.6%,理科学生的接受程度极显著高于文科学生。见表1。

4.在所调查的男女学生中,女生对问卷问题的回答都极显著的差别于男生。见表2。

三、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结核病重在预防,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认知还不够高,还不能满足学生主动、有效地防御疾病的要求。在对肺结核病原体的调查中,理科学生的认知比例要高于文科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科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获知能力较强,知晓率高;而对是否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的问题中,理科生的接受程度要显著高于文科生,人们传统的观念中,认为肺结核为痨病,在上世纪70年代谈之色变,然而随着科学社会的进步,如今国家已经有了一套严格的治疗肺结核疾病的技术,结核病在发病初期的治愈率几乎达到了100%,而结核病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只要免疫力好,不一定会发病,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理科生要远高于文科生。在调查中,大学生对疫苗接种的认知程度相当低。接种卡介苗后人体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对结核病有一定防治效果。但接种具有年龄特点,BCG在预防儿童结核病方面具有相当的效果,但对成人的保护有限,不足以预防感染和发病。

肺结核病患者症状一般包括咳嗽、咳痰、乏力、失眠、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在调查中,文、理科学生普遍认为会对学习、就业有影响,说明对患肺结核病的疾病症状以及对身体影响,大学生们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了解。

在调查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肺结核疾病基本知识的正确回答情况都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男生对基本知识类回答的正确性极显著低于女生,说明女生在对知识的获取上比男生更为精准;在态度上,如是否对学习、就业有影响上,女生接受意向的程度极显著高于男生,说明了女生更容易受来自于自身或外部环境的影响;男生对是否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问题的回答肯定率极显著高于女生。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肺结核的认识,学校的宣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调查大学生获知肺结核知识的途径中,发现大学生们对学校的依赖很大,他们更希望通过学校的重视而获知更多的知识。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调查,不同专业、性别学生对肺结核的认知和态度有差异,整体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相关部门和领导能够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基本营养知识的教育,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性健康教育 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力求将大学生培养成知识全面,精神风貌良好的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必然。我国文化底蕴厚重,然而,在性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却远远不够。大学生一般为18至22岁,从其心理而言,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大学生于情于理都应该对性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谈性色变,或走入对性的理解误区。

一、在大学生中开展性教育的必要性

“食色性也”,性是人类生生不息得以繁衍的自然现象。性与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是人的正常欲求,也是婚姻中重要的一部分,婚姻中性是否和谐对整个家庭的和谐稳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经历过青春期,身体各组织器官已趋发育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对性的渴望和时常产生性方面的冲动甚至幻想都是正常的。然而,在大学阶段,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谈性色变”,部分学生对性可谓又好奇又害怕,当谈到性话题时,刻意回避,但又极其渴望自己内心的问题和困惑得到正确解答。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开放的媒介,不乏一些不良媒体充斥着一些不健康的性信息,或一些商家为了促销以性作为噱头炒作。使青年学生无所适从,要么陷入性罪错的困境,要么陷入性自由、性开放、性泛滥的泥潭。那么,处在学业最后一站,距婚姻已可谓是“零距离”的大学生,怎么能不懂性,不知性?故而,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二、大学生性教育缺失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目前,虽然一些媒体不乏性信息,但社会对性的态度仍然是很闭塞隐晦的,仍然处在“害羞”状态,认为性是决不可“拿到桌面上来讨论”,不然便有辱斯文,思想不正当。长期处于对性认识有偏见或对性持扭曲态度的社会,会导致青年学生难以对性摆正态度。虽然“无性则无人”毋庸置疑,但改变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极其不容易的。如今我国已经意识到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大势所趋,然而社会对性的态度却无法紧跟这一形势,更改于朝夕之间。

2. 学校原因

社会教育对学生是一种间接式的耳濡目染,学校才是大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有的学校对性教育是忽视回避的,并且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曲解,认为学校主要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性教育是旁门左道。还有的认为,性是一种本能,婚后自然要经历,何必多此一举。有的学校对性教育存在畏惧心理,不敢贸然引入课堂,生怕给学生讲解性方面的知识会让学生的兴趣()骤然燃起,助长学生偷尝禁果。除大学外,中学对性教育也十分畏惧,部分学校甚至出台一些极端规定,如女教师不可穿着丝袜上课等。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性知识严重缺乏。

3. 家庭原因

一些家长观念滞后,忌讳谈论性,认为在孩子面前谈性很荒唐,甚至认为会引起孩子的邪念,从而不好好读书。孩子在性方面有困惑和不解时,父母会不知所措地搪塞或斥责,怪孩子“思想不健康”。别说是大学生,纵使是幼儿园的孩子,当他们向父母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换来的答案往往是“捡来的、抱来的”。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也导致了大学生性教育缺失。

三、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意义

1. 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性,端正自己的性态度,纠正性偏见或性的随意性,能够安之若素地享受自我的,并能将控制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范围内。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还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积极的恋爱观,使他们在与异往时把握好尺度,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尊重异性,尊重生命。

2. 有利于大学生生殖健康,免遭性疾病的侵扰

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能够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性生物学知识,避免意外妊娠,免遭害,促进生殖健康。在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使他们学会调节性冲动,遵守性道德规范,避免草率陷入危险的性活动,免遭性病、艾滋病的侵袭。

3. 避免受到外来良莠不齐的性信息干扰

目前资讯十分发达,一些不良的性信息充斥着媒体,学生如果不能从学校途径获得科学正确的性知识,很难去判断媒介性知识的良莠。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学生掌握了科学全面的性知识,树立起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就能够辨明是非,抵御不良的性影响、性诱惑。

4. 有助于社会稳定

虽然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却不是个人的事情。它涉及当事人双方以及国民健康、社会道德。倘若大学生缺乏性知识或性责任感缺失,就可能导致意外怀孕、堕胎、性病、艾滋病传播等问题的产生,不仅给他们的身体心理造成伤害,还会败坏社会道德风气,造成社会混乱。故而,在大学生中开展性教育普及性知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其知道“一人乱则会乱社会”,这样才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目标 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为起点,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和顺利社会化为归宿。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目标:

第一,初级目标――防治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这是它的特色,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变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又正当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当他们面临的冲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又得不到外界帮助,就可以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引起自杀或伤害他人。心理健康教育能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良心理现象和行为予以矫正和治疗。[1]

第二,中级目标――完善心理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是指导学生深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了解,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性格品质的优化,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通过心理能力的强化,促进智育的高效化;通过健康心态的培养,促进健康的全面化;通过内在动力的激发,促进自我发展的主动化;通过行为习惯的优化,促进个体的顺利社会化。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中常会遇到挫折,由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尚不完善,挫折引发的情绪波动常常十分强烈,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最终目标――促进心理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适应社会,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进心理发展。同时,保持对客观社会的积极、主动地适应,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与统一。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某些弱点和局限,常常会影响他们的适应与发展,阻碍潜力的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而充分地发展自己,完善人格。 [2]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问题,他们渴望成才,追求卓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心是他们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育人活动,其特定的工作范围在心理领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把“育心”作为自己的立足点,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由此,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初级功能――预防心理疾病,缓解心理压力;中级功能――优化心理品质,提高调节能力;高级功能――充分开发潜能,促进人格完善。通过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和优化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学会情绪调整的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职责。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第一,有利于解决大学生闭锁性心理与交往需要之间的矛盾。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和情绪体验更关心别人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分析别人的活动时,更多地着眼于思想、情感和个性品质,并借助于对别人的分析来认识自己的心理品质,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他人的区别。自己具有了特殊的不同于他人的各种生活体验,这种思想和情感体验,又不能轻易地向不了解自己的人透露,而且思想情感越成熟,自尊心越强,就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心理特点与别人存在着差异,使他们感到没有知心人可以谈心或倾吐真情,就把自己的内心感受隐藏起来,以致产生孤独感,因而产生了闭锁性心理。但是,他们又迫切期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成人的帮助或与同龄的知心朋友交流思想、感受、愿望和理想。于是,形成了一对矛盾。针一对这一矛盾,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细心观察大学生心理的变化,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及年龄特点,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帮助学生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又提升了教师的威信。

第二,有利于解决大学生求知欲和识别力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渴求知识,求知欲强烈,无论社会领域或自然环境领域中的一切,他们都感到新奇,都想了解和探求究竟。但是由于辨别力低,有时分不清哪些是积极的、有益的,哪些是消极的、有害的,以致良莠不分,把错误的事物也接受下来。这样就产生了求知欲强和识别力低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导大学生要勤学多思,增加判别力,特别是对课外读物,要用正确的观点,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帮助他们培养自制力,使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3]

第三,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种思维能力使大学生能从现实的具体条件出发,把自己所获得的感性印象,抽象地、概括地反复思考。同时,由于大学生对未来的热烈向往,想象比较丰富,往往离开现实条件构想自己未来的前景,这样,就形成一个“理想的我”。远大的理想为大学生的生活指明奋斗目标,但是理想与现实不一定完全相符,当他们感到达不到自己理想时,就与现实发生矛盾。如果他们对这一矛盾,不从自己本身的思想认识、智力特点考虑问题,就会把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夸大,而对现实不满。针对这一矛盾,应该提高或降低学生的抱负水平,对抱负过高的学生,可适当降低他们的抱负水平,使他们的自我评定与现实的可能性联系起来;对抱负过低的学生,可适当提高他们的抱负水平,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阻力,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勇于和各种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军. 关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讨[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2] 刘春燕. 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3] 何光耀. 谈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1)

第7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视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40-02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知识理念,认为知识是人类主动建构而形成的,不是客观产生的。

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重视建构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者本身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也重视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体系,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话语权,力主开展对话式的学习模式与方式,重视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对于知识与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主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方式。

(二)建构主义教育的思想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具备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能力。这对于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们具有很大指导意义,那就是不断用新的哲学理论来发展建构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要求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与氛围。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要创设学生喜欢的环境和场域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要求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心,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与手段。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整个教育工作务必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信念。

四是要求教学坚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的相关原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当下高校教师在开张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要遵循心理教育的建构主义原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

一是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落后陈旧。这种主要体现在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够,导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与平台等的科学化设计与建设 不够;协调整合的理念坚持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整;国际化与信息化教育理念不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对外开放不够,吸收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不够。

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上滞后落伍。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变化和诉求来调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课程构建;同时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学科的专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衔接不够,显得很封闭单一,这就导致了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是教育模式和方式上创新整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选择的教育模式很多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比如互动性教育模式没有真正广泛开展起来、学校与家庭协作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开展乏力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四是教育的师资建设上质量不优良、数量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够,尤其那些非心理专业的教师们;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精力投入不够;另外真正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非常稀少。据笔者调研,一些二本院校几万学生,就那么十来位心理专职教师。

五是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与面上重视的不对称对等。这主要体现在学校重视的落实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学校领导层、学工系统与一般教师,虽然口头上重视,其实在行动上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这些都彰显了高校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认识和认同不够,导致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齐心协力的共识和行动。

六是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难以提高的一些原因。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一样受到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心态、就业心理与网络心理问题异常严重,加之社会转型下的一些负面影响造成高校学生的不平衡心态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

三、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路径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成长情况去构建更新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各个层面;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务必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力求科学化运行。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去处理,力求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坚持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始终放眼全球,努力吸收世界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求高校将信息化理念贯窜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运行。

二是注重教育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新特点、新要求,不断调整和重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这些内容的话语系统要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用语习惯。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朝气。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采用现代网络系统,开展网络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式发展;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视域中,推行一种宏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教师队伍等进行科学整合创新;多方设计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形式,推动体验式教育模式不断行进;注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充分构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些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以此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不断增强其实效性。

四是抓好高校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调适、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诸多的思路和框架,从理论上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运行具有诸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将用建构主义教育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克服建构主义思想的一些负面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付先全. 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102-103.

[2]郑太年. 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J]. 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5期,32-36.

[3]张宏远.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5期,100-101.

[4]郭玉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症结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4年20期,88-89.

第8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焦虑抑郁;影响

焦虑抑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不良情绪状态。目前,据不完全数据统计[1]:全球精神焦虑抑郁人数高达3.38亿,且人数变化呈上升趋势,焦虑抑郁已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是焦虑抑郁情绪的多发群体[2],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忧郁冷漠、行动迟缓、思维迟钝、少言寡语、表情苦闷、力不从心、注意力不集中且常伴有失眠等不良情绪状态,这种不良情绪状态的大学生所占比例约为13.9%。本文探讨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省某高校中,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大学生6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共679名顺利完成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340名,男生173人,女生167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81±1.27)岁,文科生176人,理科生164人;研究组339名,男生171人,女生168人,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54±1.18)岁,文科生173人,理科生166人。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和文理科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学生在进行教育前后均统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其焦虑度和抑郁度及其变化情况。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在教学中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对学生进行常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组学生由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进行为期2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1次/w,2 h/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处理方法,心理调节技巧与方法,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和恋爱与心理健康等方面;讲授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座谈和学生具体心理问题解答为辅贯穿整个课堂。首先教授讲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鼓励学生提出具体心理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开展讨论,在教授过程中,可借助图片、PPT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应用所学心理问题处理的技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3评定指标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并分析两组学生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以评估其焦虑抑郁的变化情况[3]。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分级标准:若测评结果80,则重度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心理健康教育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为计量资料,用 表示,学生的焦虑抑郁检出情况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采用P值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前后焦虑抑郁测评结果 与心理健康教育前相比,两组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且研究组学生的测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后焦虑抑郁检出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后,研究组学生焦虑测评结果中无焦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和中度以上焦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3 讨论

焦虑是人由于达不到目标或克服不了障碍而使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挫,形成的紧张不安且恐惧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抑郁是焦虑这种不良心理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忧郁冷漠、行动迟缓、思维迟钝、少言寡语、表情苦闷、力不从心、注意力不集中且常伴有失眠等不良状态[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评结果在心理健康教育后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且研究组学生的测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理健康教育后,研究组学生焦虑测评结果中无焦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和中度以上焦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抑郁测评结果中无抑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和中度以上抑郁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各大高校对大学生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东平,詹合琴,卫世强.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对缓解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1852-1853.

[2]顾思梦.成人依恋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05:18-21.

第9篇

中专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是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针对广大中专生,建立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心理协会、学生工作部门的定期联系制度,及时提示与预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期果断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来预防中专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保证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一种机制。要建立心理预警信息网络,将现有的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高效的体系。基层网络系统以班级为单位,具体工作由学生干部负责,主要工作是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状况;高层网络系统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协调学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主持全体学生心理普查与咨询,从事心理教育内容研究;信息网络系统负责各个网络间心理健康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工作,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并将其纳入到加强中专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统筹安排。

中专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功能

中专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功能主要有3点:1)预防,以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2)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的方式,实施学生心理危机行为预警防护;3)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的手段,应对、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并在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

第一,要积极对中专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每学年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多种心理测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总结带有群体性的问题,及时向学生工作系统和相关部门反馈,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防范个别突出心理问题的加剧。

第二,建立和健全学校、班级、宿舍、学生个人四级中专生心理健康网,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工作职责,建立学生中发现心理危机或隐患的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防止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与帮助治疗,把危机解决在萌芽状态,将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真正做到将工作由事后控制转向事前预防。

第三,针对中专生心理危机进行追踪与反馈。对渡过心理危机的学生,中专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可以发挥进一步预防功能。班主任、学校和家长密切配合,继续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关怀与帮助,使其尽快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在危机多发群体中,建立长期定时反馈机制,对危机人群进行特殊照顾,预防心理危机重发。

1)健全制度,优化管理,搭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制度体系。要把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学院学生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其重要地位。在中专学校逐渐建立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研究总结,注意借鉴有效经验,总结先进工作模式,将工作实践总结反思,上升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积极推广有效工作模式,建立科学适用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2)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有相对稳定素质的优良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专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丰富专业知识,积累教育经验。定期举办有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班,逐步建立培训制度,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意识和对心理疾病、心理危机的预防能力。

3)提供高校心理预警机制发展的必需条件。学校在人员、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加大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支持力度,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场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施建设,营造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文化氛围,进一步确立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学校要积极支持心理教育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科研活动。

4)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预警机制要力图改变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事后管理补救为事前的防御,积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范围,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与形式,提升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从每个学生主体出发,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风险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88-02

高职院校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7-20岁之间,生理已基本趋于成熟,但还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还比较幼稚,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还没有达到完全了解的程度,心理承爱能力不强,对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能从容面对,所以就表现出迷茫心理、自卑心理、抑郁心理、焦虑心理、不安心理、怨恨或逆反等心理情绪。这样势必对他们的学习和个性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在现阶段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抚平心理创伤,以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国家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心理健康状况差,出现诸多心理障碍如强迫、焦虑、偏执、抑郁、敌意、恐惧、人际敏感和躯体化等;其次,大多数学生有情绪困扰,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情绪障碍的神经症在大学生心理疾病中所占比例较高;另外,心理障碍使得退学、休学的比例升高。

高职生除了具备以上这些特点外,因为进入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还表现出以下特点:

1.对大学的学习方式表现出不适应。高中时的学习主要是在外部压力的严格控制下,为考重点大学而学习,他们如今来到大学,为未来的长远目标学习不适应,缺乏把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的能力。他们刚刚摆脱了高考的烦恼,又陷入了目标迷失带来的心理困惑。在学习方式上,高职院校讲究自觉性和灵活性,对那些已经适应了高中老师强加的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较难适应,有些学生甚至不知从哪学起,甚至产生了“混”文凭的想法。

2.对社会环境表现出不适应。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增长快,希望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然而他们的社会成熟度相对来说发展较慢,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使得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最终导致对环境适应不良与社交障碍,常常为此苦闷、自卑以至影响了身心健康。

3.就业需要突出。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主要是要增强岗位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就是为了能顺利就业。所以,在许多学生的发展目标中,就业是首要的。然而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就业竞争的相对激烈,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还未稳定,他们面对“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才能就业”等问题存在着许多困惑,出现一种面对就业挑战的焦虑感。

4.成就事业的信心不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有部分学生由于在高中的学习成绩不好,因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学习无兴趣;有部分学生对提高职业素养的意义理解不透彻,简单地认为自己以后出去工作就是做一名工人,只要混个及格混个文凭就行了;还有部分同学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内容认识不深刻,认定自己以后就那么回事,一个专科生没有什么大出息,所以不想去努力奋斗……总而言之,许许多多的因素,有些学生失去积极进取精神,对自我价值没有定好位。特别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们高职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感到自身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在紧张和不安、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情感为重原则

情感是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高职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矛盾的情感得不到交流、沟通、疏导,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受伤的心灵得不到抚慰。教育是一种感动人心灵的工作,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我们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用积极、健康的情感去感动学生,把无私的爱倾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真诚的信任和接受,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变化,看到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彰。要了解学生的变化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他们的变化,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正常的情感需要。

2.实效性原则

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各种实际情况制订措施,全心全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那样只能招致学生的反感,使心理素质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成效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手段的科学化,要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着手,切实有效地实施和开展。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时,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必须要具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真诚亲切的教育态度、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另外必须要有耐心,而且要能正确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自以为是、主观武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针对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别。每个学生因家庭环境,生活水平、生活经历、性格特征、心理承受力等因素的不同,其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我们在面对全体学生实行公正、公平的集体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和具体特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实施个别教育。特别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单独谈心聊天,单独辅导。对极个别心理存在严重障碍的学生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疏通教育,保证其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达到转变思想、重塑个性的作用。通过针对性原则的心理教育,最终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发挥各自的才智,向着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群体的方向发展。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应对策略

1.开设专门的心理培训课

学校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设心理培训课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亲临课堂。心理老师、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感情细腻和责任心强的教师都可担任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培训,特别是通过校内专业的心理授课教师可以为学生随时讲解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心理专家或心理咨询师不定期地为学生做心理素质教育报告,让学生从理论上高度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而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2.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和跟踪档案

心理辅导培训课程主要是以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然而对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定期、经常性出现的学生,学校除用现有的专门的心理服务咨询室服务外,必须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治疗与跟踪观察。

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的建立,登记的内容要有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资料,入学时和历次体检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智力、性格、情绪表现以及平时的学业成绩、个人表现、奖励等资料,辅导员、家长、同学对其的了解及对其简要的客观分析和提供的学生人格分析记录(日常言行、作文、周记)等等。学生心理档案和跟踪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有利于及早发现并解决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3.成立网络心理咨询室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个人电脑己十分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与信息,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让教师对学生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和即时心理辅导成为现实;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让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交流环境中,便于学生把自己的苦闷、压抑和困惑倾诉出来,也方便学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向老师求助。

4.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各学科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任何一名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担当起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职责。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满足学生的需要。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有错时,老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及老师的希望,让学生内心真正接受,把教与学这个过程上升到十分和谐美好的境界,使学生身心愉悦,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其次要坚持成功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并在自我肯定中树立自尊和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另外要坚持正确的学生教育观,少点名批评和指责,多用表扬、鼓励,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再一个就是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发展兴趣、发展特长;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也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营养剂和原动力,任何其他学习动机只有伴随以兴趣才能持久。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上多下工夫,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蔡哲.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3).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引 言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加剧、多元化文化和价值冲突加深,导致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不仅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自我价值感的群体,还是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承受高压力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社交与封闭等矛盾与冲突交织在一起,使以增强心理调试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人格完善为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大学生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被认识、受重视再到加强和完善的过程。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如何使这些科学理论及方法适应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系统的心理健康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但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道家在对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均涉及到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其中的积极因素经过长期熏染、潜移默化和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方面,造就出了特有品格和精神。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使其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强不息,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的运行,是刚劲强健的,有道德的人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的一切弱点。只有坚忍不拔、强力而行的人,才是一个有志气的人。“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品质,无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还是对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非常好的启迪作用。

注重“中庸”,维护心理平衡,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儒家学说中强调的“中庸”,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不偏不倚,折衷平常,中和适度,不主张“过犹不及”。此外,《论语》中还描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及“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人格特征,认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也就是说,作为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的平衡。

从心理健康的状态来看,处于中庸状态的个体比处于两个极端的个体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中庸作为心理健康标准,表现为心理平衡的状态和适度的原则,即控制调节自己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心理体验,最终达到适中平衡。这种防止偏倚、适度中庸、保持心理平衡的原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有效的借鉴价值。适度的自信,既不自负、也不自卑,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面对挫折,过于悲观沮丧会丧失意志,而毫无所谓则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只有掌握好尺度才能成为前进的真正动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中”,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以坦然、平和的健康心理状态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

增强适应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强调“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心”。所谓知天命,就是能理解并实践仁、义、礼、智,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礼义适应社会,适应自然。强调“君子不器”。孔子十分钦佩颜回,曾说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仅如此,儒家还认为耐挫是一种美德, 《论语・述而》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①,强调面对挫折、遭受冷遇也能坦然接受而不是耿耿于怀。《孟子》中的“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现于世。穷则独普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②,反映的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人生理念,表达了得志则造福于黎民苍生,不得志也要洁身自好积极豁达的态度。不仅如此,还要能“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③同时,儒家思想还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④,对一些不顺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让、忍耐,以顾全大局,要有善待挫折的坦然心态,提倡“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等人格品质。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挫折、失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良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儒家思想强调的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百折不挠、追求进取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思想对促进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社会的良好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知足常乐,顺其自然的乐观心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生不要刻意去强求不现实的功利或物质需求,而要重视心理的满足。在获得这种心理满足的基础上实现“常乐”,由此可以看到国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多么辛劳,只要有希望,便能知足常乐乃至以苦为乐。道家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提出人类要“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⑤做人的德行要重视“自然之德”。老子强调“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⑥,倡导人不要勉强去做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要顺其自然,保持心境的平和旷达,即不故意做作,目的就在于不扼杀事物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庄子主张不刻意追求个人生活中现实的东西,而应顺其自然,强调“天然”;超越一切功名利禄,做到“无功”;忘记一切荣辱毁誉等虚名,做到“无名”。“无为”而最终“无不为”,从而实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境界。

尽管乐观知足的心态可能会影响人的上进与追求;但从健康心理的角度看,“知足常乐”与“顺其自然”却是大学生自我保护、自我保健的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反映。

修身养性,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儒家学说中包含着深刻的心性修养思想。孔子积极主张修身养性,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强调“心正而后身修”,进而达到“德润身,心广体胖”⑦。就是说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怍,进而感到舒泰宽阔。孔子还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心理平衡的关系。

传统中医文化也积极提倡修身养性,提出“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⑧张仲景提出了“人体平衡,惟须好将养……”“悦爽志,以资血气”,⑨形成了我国医学上较全面的养生学。其主要内容是恬淡虚无,颐养精神,即精神上的乐观,生活上的知足,而最重要的是要能“于危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危非利,亦若存若亡。”而且要“习以成性”,去除危利,不妄喜怒,不近声色,不贪浓味,不神虑精散,这就是治未病之病。

可见,倡导修身养性,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并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结 论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容易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被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良情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要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广泛及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注释

①《论语・述而》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告子下》

④《论语・卫灵公》

⑤《老子・二十五章》

⑥《老子・二章》

⑦《大学》

第12篇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 特殊意义

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新时期大学生的心里问题表现出多样化、个体化及极端化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高校要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把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进一步完善或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和体系。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从大一新生入校那一刻起,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时刻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就是这些微小的变化最终由量变引起质变,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不同时期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们就分析大学生在各个阶段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新生入校期。新生入校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很多问题都会在这个时期集中涌现出来,比如,新生大多数都是满怀憧憬地踏入大学校门的,但是由于大学连年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新生会感觉师生之间的关系相对高中遥远、陌生的多,遇见问题也不能及时获得老师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会产生心理不适,有失落感。另外,现在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偏远山区,也有东部沿海,这就势必造成由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异性而引起的心理障碍。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如果和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分入同一宿舍住宿,无形中的对比就会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会造成学生之间交际上的问题。而这种心理上的失衡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所以经济困扰是自始至终影响很多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再者,现在的新生大多都是“90后”,这些孩子大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刚刚入校,一切都要靠自己动手显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对那些在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来说,接受现实、自力更生的确是需要时间来接受的。这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二)过渡期。经历了大一一年的磨练,很多学生都能慢慢适应大学生活,进入平稳过渡的大二、大三学年。看似平稳的过渡期实则危机重重。习惯了大学生活的慢节奏之后,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变得无所事事,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类极端:一是课余时间谈恋爱型;二是课余时间兼职打工型。第一种类型往往家庭条件优越,觉得大学生活枯燥无味,拿恋爱调节自己的生活。恋爱成功倒也无所谓,失恋了却寻死觅活,心理受挫,一蹶不振。还有一些虽然恋爱很成功,但期末考试红灯高挂,影响前程,而后归结为谈恋爱所致,最终也是劳燕分飞,一无所获,心理受创,黯然神伤。第二种类型多数家庭贫困,需要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家庭贫困的学生往往自尊心极强,尤其是和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时会出现自卑感,这就造成这部分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和家境好的学生交朋友,另一方面他们会想方设法挣钱去和条件好的同学攀比,最终可能造成心理的扭曲。再加上这部分学生长期课外在外打工,与学校活动脱离,与班级脱离,最终可能还会影响到学业成绩。学业成绩不理想又会直接影响到助学金和奖学金的评定。这些连锁反应会让这些学生措手不及,倍受打击。

(三)成熟期。经历了大一的稚嫩,大二的稳健,大三的思考后,学生们都成熟了,满载梦想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这时有些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有些选择了考研究生,也有些选择了直接就业。不管什么样的选择,背后都有常人无法理解的压力。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学生们要自主选择未来的路,他们多数茫然不知所措,受一次打击就心灰意冷、信心全无。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失去了公平保障的机制,加上复杂的社会关系,学生往往心理失衡,产生怨天尤人的负面情绪。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意义

从大学生不同时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当今社会复杂多样,学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同学、老师甚至学校的多重压力。这就更加凸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期是问题出现的高发期,在这个期间如果辅导员可以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师生比例失调这样一个现状,辅导员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生教育中,第一,辅导员要结合以往学习、工作经验,提前帮助新生“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有迎接一切挑战的信心和心理准备。第二,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辅导员是为学生学习、生活指引方向,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不是学生的保姆。所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明确向新生指出,在学习、生活上遇见困难先要自己思考怎么解决,再想到去找同学老师帮忙解决。长期以往,学生们会慢慢形成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这也为提高高校大学生素质做好了必要的第一课。第三,辅导员要在最短时间内不遗余力地了解困难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及时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这些家境困难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爱护,如果辅导员能够及时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相信他们就一定会重塑信心、奋发向上。

(二)过渡期“忧患意识”培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的话对于当代大学生依然受用。大二大三两年是大学的核心阶段,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处境。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需要辅导员为学生指明道路。课业之余除了参加学校、院系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之外,还要目光长远,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既得利益。这期间,辅导员要定期召开年纪会议,针对不同时期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再结合不同工作重点予以安排布置,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等。再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学习和心理基础。辅导员可以请毕业班考研的同学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请毕业班考上公务员的同学传授复习、面试经验,请准备就业的毕业生谈谈求职简历的写作技巧,以及找工作期间的得与失,等等。总之,辅导员要本着服务学生的原则,把这些工作做好,尽量减少学生出现这类心理问题的可能性,防范于未然。

(三)成熟期加强“挫折教育”。以前由于大学生数量较少,本科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是很难。而当今随着大学的年年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于是很多职位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在人才市场上,一个工作岗位有几十个大学生去应征,就业的压力使得大学生们不得不拼命为自己加码,或去考证,或去考研。既然作出选择,接受挑战,就要有承受压力和结果的能力。不论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面试找工作,都要抱着一颗平常心。辅导员老师在此时要加强“挫折教育”,“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使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择业观、就业观。并适时引导有能力、有条件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四)心理辅导与咨询要贯穿工作始终。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要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及时主动地与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合作,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时必要的帮助。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高校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各高等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辅导或咨询机构要科学地把握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严格区分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所承担工作的性质、任务。在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将他们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应掌握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有条件的可以独立开展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心理教育、咨询工作。如不具备独立开展心理咨询的条件,可以参加学校设立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评估。辅导员是直接管理学生的人员,与学生接触最多,应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生资料,配合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这样可以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早日得到有效的疏通及治疗。同时辅导员还应加强课外教育指导,多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也可以安排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和学生开展小规模的座谈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业和生活方面的指导。辅导员还应鼓励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克服心理障碍。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外因,效果如何还是由学生内因来决定。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应明确这一点,并且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建设,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同时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第13篇

关键词:感恩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用;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兴起后,感恩逐渐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诸多研究表明,感恩与心理健康、幸福感有密切关系。感恩,无论是作为一种积极人格特质、正性情绪还是传统美德,无疑都是古今中外人人称颂的人类美好特质,但从感恩的视角,也就是利用感恩提升人类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和探讨还很少,本文欲从感恩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利用感恩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感恩的定义及特点

感恩的定义来源于英语grace, 表示上帝带给人类的爱与恩典,及由此产生的感恩,意思是慈爱、善心和感激。[1]关于感恩的定义存在几种观点, 在本研究中,对感恩的定义采用的是Mcculfough等在2002年提出的概念,感恩意思是个体用认知、行为和情感理解或者回馈因他人或他物的帮助或恩惠从而使得自己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2]

总体而言,Mcculfough等人提出关于感恩的概念有以下方面特性:首先,感恩是一种正性的情绪。其次,一般来讲,个体是在意识到自己得到了某种好处,并且这种好处是别人的无私帮助之后,才会产生感恩情绪。再次,感恩是在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际间产生的,也就是说感恩是人际间情绪。另外,感恩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或者说一个人在得到了他人给予的恩惠之后,感恩可以激发他做出利他行为以作回报,即做出对施惠者、他人或社会有益的亲社会行为。我们要指明的是,施惠者给予受惠者的恩惠可以是物质的(钱、物),也可以是精神的(情感上的支持)。感恩的对象很宽泛,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没有人的意图的他物,例如神灵、宇宙、大自然、动物等。[3]

二、感恩影响心理健康的理论机制

1、社会认知理论

感恩的认知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移情性情绪,它基于个体的对其他人的移情能力,而移情也是一种认知系统的产物,它基于对事件的理解,否则就无法产生移情,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是感动和喜悦之情的混合物,当个体认为自己的获益来自施惠者的有意行为,就会体验到感动,当个体意识到施惠者的行为对自己带来帮助时,就会体验到喜悦之情,受惠者对施惠者付出的努力就产生了正向移情,即对施惠者欣赏和认可之情。[3]经常体验到这种感动,喜悦,欣赏、认可等积极的情绪。而这些正性情绪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2、拓宽建构理论

Fredrickson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拓宽建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感恩作为积极情绪能够拓宽建构持续性的个人资源,包括个体的身体生理资源、智力资源,人际社会资源,心理资源等,而且还能抵消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生理和心理效应。[4]该理论得到了不少实证研究的支持。

3、内外在目标理论

研究表明,感恩可促进个体内在目标奋斗,同时减少物质主义目标,而自我决定理论指出个体有三种基本需要:自主、关系和能力,若这三种需要得到满足,则个体具有较高的幸福感;物质主义者(追求财富、名声、形象等)较少满足这三种需要,而内在目标奋斗者(关注良好关系、个人成长、社会资本等)则较多满足这三种需要,内在目标奋斗者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物质主义目标者。[5]因此经常体验感恩的个体幸福感水平也相对较高,而幸福感水平是评价心理健康的一个最有效的指标。

4、应对理论

应对理论指出感恩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是通过积极的应对策略起作用的。Wood 等人以 236 名 18 至 30 岁青年为被试考察了应对方式在感恩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 感恩个体在面临风险情境时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应对评价, 同时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 包括更多寻求工具性和情感性社会支持, 更多采用接近或解决问题应对策略(如积极应对、计划、积极重释情境、尝试发现发展可能性等), 以及失败后更持久坚持和更少通过物质滥用等适应不良行为,即感恩通过积极的应对评价减少了个体对压力情境的感知,进而促进了个体社会适应, 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6]

5、积极情绪理论

该理论认为感恩是某种类型的情绪反应的稳定倾向,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特质, 同时感恩与大量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 与众多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感恩倾向降低了人们体验正性情绪的阈限值,感恩测验得分高的人通常生活满意度较高,体验着更多的正性情绪,及较低水平的负性情感,如憎恨,嫉妒和抑郁等。[7]从这个理论也表明了感恩与心理健康因子的紧密关系。

三、教育实践中如何利用感恩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利用感恩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的大学生应该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学会感恩。最近,Wood等提出了关注生活中各个积极方面的生活取向的感恩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感恩是一种关注生活中积极面的世界观。生活取向的感恩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情感, 是对自我、 世界和未来的正向信念[8],过去研究者认为感恩总是指向感激他人的助人行为。但是Emmons和McCullough等的调查表明, 被试列出的感恩事件的清单上甚至写了 早晨醒来 这样的生活事件, 而并不都是直接指向特殊的给予恩惠的人。[9]可能是具有较高感恩倾向的个体对生活中的积极事件有较强感知能力并能够享受其所带来的体验的更多的幸福感。有研究发现,幸福感低的人比幸福感高的人在临床上患抑郁的可能性高7.16倍。[10]因此, 我们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他人的帮助,也要引导他们去发现和体会生活中一切积极的方面。通过增加感恩经历增强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感和自我实现的幸福感,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增强对抗抑郁的心理弹性。

2、从塑造感恩的积极人格层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感恩是一种人格特质。在日常生活的情感背景下,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地体验到感恩,许多研究表明具有感恩倾向的个体是快乐的人,而且表达感恩能够加强个体的积极情绪。因为感恩特质使个体更容易注意到身边发生的积极的事情,并体验到积极的情感。由于经常体验到各种积极的情感,使得个体的心境更佳,因此也更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McCullough等对238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证实了高感恩倾向的人有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感恩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效度。 感恩能够预测8%的对生活满意度的个体差异,以及2%~6%的个人成长、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的和自我接纳中的个体差异。[11]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大学生感恩的积极人格特质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3、从培养大学生感恩的积极情绪入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

感恩具有一种典型的积极情绪效价。许多研究在情绪水平上考察了感恩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感恩倾向的人有较多的积极情感,因为感恩可以促使个体更加积极、乐观地评价自己的生活,有较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较低水平的负性情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体对生活的满意感,Froh等对青年人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一般的积极情感后,感恩与心理健康呈线性相关。这表明感恩增加了单纯的情感效价。因为高感恩水平的个体倾向于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感恩提高了个体处理各种负性情绪问题的能力,扩大了个体的社会交际网,减轻了抑郁等负性情绪,既然感恩与诸多正性情绪呈正相关,也就是高感恩者就更多的具有希望、宽恕、自豪、满足、乐观、激情和总体的积极情感,因此我们可以从感恩入手改善大学生的情绪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4、从培养对感恩的积极认知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

某人在收到恩惠之后是否能够体验到感激的心情,恩惠的意图性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与受到恩惠个体的归因方式有关。归因方式不同, 解释事件的方式就不同,所产生的情绪也不一样。因为情绪是认知系统的一种产物,McCullough等认为,当个体认识到自己是某种恩惠的接受者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强烈地体验到感恩的情绪。因为成为他人慷慨行为的受惠者,会使一个人有被重视、受尊重的感觉,这会增加自尊和感到社会支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感恩者倾向于把自己的积极结果归因于他人努力,高感恩倾向的个体会把他们拥有的一切,包括生活本身看作是一种恩赐。相反,不具感恩倾向者似乎更倾向于把他们的成功和好运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因此,我们应引导大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积极的归因,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成就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而不单纯把好的事物看作是自己应该有的,这也会使他们保持快乐和心理和谐。 因此, 他们也不会因为美好事物的频繁出现而变得熟视无睹, 能长时间地维持一种内心的幸福感。

5、通过促进积极关系提升感恩促进心理健康

感恩和心理健康都与积极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关。有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感受到社会支持较多的个体比感受到社会支持少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因为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感恩是一种维持积极人际关系的机制, 并且感恩特质的培养需要这种关系的发展和保持。Tsang实验研究发现, 感恩有助于冲突的解决, 增加互惠的帮助行为,从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感恩能够加强和提高社会关系的形成与稳定,以及关系的联结和满意度,进而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见, 积极关系对感恩与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个体知觉的社会关系质量不同,感恩和幸福感的体验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应通过促进大学生积极地人际关系,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来提高感恩和心理健康水平。

6、通过感恩干预纵深提升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有两种方法证明了感恩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一种独特的因果关系:感恩干预和纵向研究。感恩干预是一种特殊的临床干预技术。Emmons等通过实施列举恩惠的干预活动, 结果证实列举恩惠感恩对于提升心理健康状况非常有效。既然实验干预可以增强感恩导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状况。那么我们就理应加强大学生的感恩团体训练和干预,比如,尽可能多的列举值得感恩的事件和人物,然后进行放松和冥想,对这些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度体悟,通过表达感恩可以强化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效果,因为这些练习对提升和维持正向情绪有很大的获益。由此可见,通过感恩干预这种有效技术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行之有效的。

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恩干预策略

感恩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且还是一种提升心理健康的积极能量,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感恩干预,多方位开展大学生感恩干预与实践才能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培养大学生共情能力,激发感恩的内在动机

共情能提升人际关系,当受惠者对施惠者的行为产生共情时,受惠者才能体验到感恩。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的感恩干预应从培养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切入。激发他们感恩的内在动机。

2、从认知层面提高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

因为只有受惠者意识到并且并认可施惠者的积极意图的时候,才能产生受惠后的愉悦、满足等积极的正性情绪,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恩情的行为。

3、从实践层面提高大学生感恩

将感恩心理转化为感恩行为,最终才能形成感恩的人格品质,实践感恩要从以下做起。(1)睡前感恩计数,每天在睡前用十分钟时间记录一天值得感恩五件事,写出感恩的原因,自己的感受等,(2)要学会及时表达感恩,对他人有感恩之情时,需及时表达,例如,当面正式言谢、一个小礼物、一条感恩微信,写感恩日记等来表达我们的感恩,愿意随时表达我们的感恩会使我们身心更健康。

参考文献:

[1] Emmons,R.A., Shelton,C.M.Gratitude and thesci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R.Synder S. J.Lopez (Ed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459-471).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8] McCullough M E,Emmons R A, Tsang J-A. 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1.112-127.

[3][9] 张利燕,侯小花.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10,33,393-395.

第14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

一、案例概述

张某是我通达学院2011级通信工程专业的一名男生,出生于南京市一富裕家庭。其母为某事业单位中层领导,常年出差在外,其父为某旅游公司总经理,业务繁忙,在家的时间也很少。在入校之初,辅导员整理学生档案时,发现在其档案里夹有一份该生初中时因参加一青少年激进组织而被强制退团的个人检讨记录。本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我首先找学生谈话一次,通过侧面迂回的方式了解了该生入学之前的一些个人信息,并初步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此后,在新生班干竞选的时候,张某非常积极要求参加班长的竞选,但是问他如何管理一个班级时,只是简单地重复,要想让班级好,就只能采用“铁血政策”,情绪比较激动,并谈及自己对当今社会的看法,认为要严刑酷法方能正其根本;2011年12月份,学校对新生的心理检测结果报告显示:A级,该生性格偏执,强迫症、人际交往障碍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除了英语成绩不及格外,其他学科的成绩都很优秀,尤其是高等数学最为突出,到第二学期,该生积极参加高等数学的竞赛,并获得了校级的二等奖,在备战省级高数竞赛时,主动到办公室找我聊天,觉得自己近期老是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无法专心学习,要求辅导员给介绍一个心理老师进行咨询,但当我想带他去时,他拒绝了;此后,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前,他再次到办公室找我提出,在达不到学校编级条件的情况下,要求主动编级,希望通过重复学习的办法让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能够名列前茅,得到师生的更多关注。

二、案例分析

据网络调查的不完全显示,现今中国高校有15.6%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已经成为社会必须面对、但又仅仅依靠学校而不能完全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学生心理、人格健全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家庭教育是指家庭内部由父母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既是个体教育,又是终身教育。

然在经济快速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现代家庭在面对孩子教育方面面临着更多的矛盾和困扰。

首先,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家长忙于自身的工作和发展,往往把孩子交由长辈或保姆代为照顾,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不能及时地跟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交流;有些家长也因此代之以物质上的不断满足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精神上关注不足的亏欠,而这种缺乏情感交流的不当教养方式极易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依赖性强、任性自私、冷酷暴躁、固执己见等不良的性格。

其次,当今社会,尤其到了九零后这代学生,大部分都是“421”的家庭模式,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倾注了过多的爱,从而造成过度关心、溺爱等,而特别是有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其错误地教导反而对孩子心智的发展与成熟起了负面的影响。也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学生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将子女完全推给学校,特别是当面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时,又通常不能正确地对待和理解,往往采取回避或不承认的态度,甚至于造成了家庭和学校的对立,从而错过了学生的最佳治疗时机。

再次,有的家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一个圆自己梦想的“载体”,从而使得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致使家长漠视甚至毫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于部分家长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教育观念,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强行包揽孩子的一切,也使得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扭曲。

三、解决方案

1.理论依据和过程方法

依据家庭教育理论及心理学中“强制行为论”的相关知识,针对学生张某特殊的情况,我首先采取聊天的方式同张某进行沟通,让他说明了老师很关心他的成长,他在老师眼里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告知他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优秀的唯一标准,追求进步是可取的,值得表扬的,但是途径有很多种,我们应该努力地去寻求一种最为适合自己的道路,从而舒缓学生的心情,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同时告知学生不管最终你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应该让父母了解你的想法,我可以代你和你的父母做一下沟通,倾听一下他们的意见,学生放下心防,主动告知其父的联系方式。多次谈话,让我感到,该生在以前的生活中缺乏被关注,他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从而能够引起家长或老师的注意,渴望自己被认同。

随后我同该生的父母取得联系,并把相关的事情同他们做了详细的交流,其父母非常震惊,也很重视,我们在一起就此事做了长时间的沟通。了解到该生父母因工作关系跟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很少,自初中时,该生有任何事情都不会跟他们主动交流,与父母在一起的少量时间,其通常更愿意把自己隔离在自己的房间中,因张某也没有惹什么祸,学习成绩也还尚可,父母便没有怎么关注,认为一切都好。同时该生父母表示他们家族经济条件都不错,有几个年纪相当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好,而张某在这几个孩子当中是最好的,他们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张某身上,希望他能光耀门楣。在了解到具体的情况后,我告知其父母,张某内心深处,其实特别希望能够引起父母的关注,希望自己成为父母的骄傲,只是因为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不知道如何交流,而父母的期望,又给他在心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往往采取了一些非常幼稚或者偏激的措施,其目的其实很简单,希望父母能够关注到他。建议其父母尽量多找时间,能真正地静下心来跟孩子好好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其父母表示认可,并愿意去尝试。

此后,我经常在不经意的场合,以无意的方式同该生聊天,观察和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并经常同该生的父母电话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发展状态,父母也相当地配合,他们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同该生通电话或其他形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2.结果评价

在我的耐心指导下,在学校及家庭的双方配合下,该生的心理状况有所好转,并开始认识到,父母和老师都是值得他信任的人,并且愿意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他。同时,该生也表示愿意通过课余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

四、经验启示

学生张某在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努力的情况下,思想和行动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通过该生的案例使我不得不考虑更深一层面的问题:该生的问题难道仅仅是自己的问题吗?渴望进步,被关注,本身是好事情,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在家庭缺乏关注,或者自己的心理需求长期没有及时地得到满足,从而导致了该生的思想、行为古怪,处事偏激。由此及彼,我又通过暗中观察自己所有的学生,通过侧面的了解,但凡心理问题比较明显的,无不跟其成长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第15篇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教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72-02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而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因此,在大学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大学音乐欣赏课程有着特殊的价值。音乐不仅具有自身的韵律,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流等方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我国的大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精神疾病而退学,并且在调查中还发现有28%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其中具有中等程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占一半以上。根据最近几次的大学生心理调查结果,发现大约有16%的大学生有着精神行为异常的表现,还有大约3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通过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心理弱势群体。直至今天,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说法,通过对以往说法的归纳得出:大学生十分渴求知识的给养,对学习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能够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感到欣慰,自信而不自傲;能够正常与同学交往,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保持良好的心境。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为学生的个体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大学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潜在的作用

音乐是一种艺术,它对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并激发人的思想感情。孔子曾经说过“程风易俗,莫过于乐”。人们几乎都喜爱音乐,这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为音乐是最原始,并且能够深入人心的一种艺术。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声音和听觉的艺术,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的潜能被大大地发掘出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应用,人们逐渐地开始关注音乐对个人、对社会、对文化的影响,对音乐的实用价值和功能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音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用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音乐可以使大学生精神得到愉悦,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2)音乐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促进其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3)音乐可以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人际和谐。下面就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1.音乐可以使大学生精神得到愉悦,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冼星海是我国的人民音乐家,他说:“音乐,是人的一生中所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快乐。”莫扎特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作曲家,他曾经说:“为了使全世界都能够快乐,我将音乐投入到人间。”人们在审美音乐的同时,不仅可以享受音乐带来的感官上的和满足,而且还可以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例如我国的民乐《二泉映月》,莫扎特的《浪漫曲》,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这些音乐作品都可以使人们从抑郁、焦躁的情绪中得到舒缓,具有放松人们心情的作用。特别是当代社会,音乐的愉悦精神就主要体现在流行音乐的盛行方面。甚至《史记》中都对音乐作出了解释:“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合正心也”。音乐是通过声波的震动,传到人的耳朵中,引起人的听觉,再通过这种听觉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和情绪的反应,使人的生物规律得到调节,与此同时,人体内的细胞就会发生和谐统一的震动,将人体的良好的运动状态保持下去。例如,音乐在医学方面的应用,音乐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所以,大学音乐教育应该将精神特征作为音乐的立足点,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活动来获得满足,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调节自身的情绪变化,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音乐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促进其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现如今,困扰大学生成才的两个主要因素就是缺乏足够的进取精神和自信心。因为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振奋,进而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所以,可以利用音乐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克服两大障碍,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的消极颓废,拥有足够的进取精神和自信心。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共同存在的缺点: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注定会遇到竞争过程,而在竞争过程中,有时遇到挫折也是在所难免的,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培养出柔韧的心理,大学生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困难,这也是成为人才所需要必备的。而音乐教育可以调节和控制学生的情绪情感,并且还可以打开心灵,有效地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进而促进了情感和友谊的发展。

3.音乐可以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人际和谐。因为音乐具有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的作用,所以音乐教育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非常推崇音乐的教育作用:“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异,化民也著。”音乐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间获得精神力量,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平。音乐可以推动人际关系趋向和谐。音乐能够促进沟通交流,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协作关系和整体意识。例如,合奏和歌咏活动都是通过一个集体的面貌而出现的,这就需要大家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就认为艺术是人们之间实现交流的一种方式,艺术可以将孤立的个体同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让人们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三、如何加强和完善音乐教育,以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我认为大学音乐教育,应该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通过:(1)将音乐作为优化校园文化的载体。由于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和精神两种文化组成,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高校音乐教育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阵地,丰富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引导他们向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2)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创新音乐教育模式。大学音乐教师可以引进优秀的流行音乐,而流行音乐也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趣味反映了出来,同时也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3)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应定位为以音乐审美和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从这几个方面来加强和完善大学音乐教育,可以充分地发挥出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露.音乐疗法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