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外国文学专题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1篇

关键词:美国语言学系;中文系;语言类;课程设置

当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母语语言能力培养和母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对于中文院系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中文专业是基础专业,普遍分布于各类大专院校,而各类学校对中文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在师范类院校中,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的比较纯粹,一般是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综合性大学文学院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更为多元化,就业去向不一,课程体系设置需适应由此带来的复杂性。目前中文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是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期望逐步上升,但在校大学生实践经验欠缺,应用能力低下,成为目前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矛盾焦点之一。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文学科发展迅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了诸多交叉学科,各校也纷纷开办了新的专业如汉语国际教育等。二是中文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如中文院系各专业特色如何进一步凝练,如何克服新兴专业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瓶颈等。三是中文专业教育与整个大学教育的协调发展。目前不少综合性学校纷纷筹建本科生院,大力推行新的培养方案修订,拓展通识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力争向国际化规范化靠拢。如何协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培养高素质、宽口径的中文人才,成为大学中文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中文教育中,汉语言文字类选修课体系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中文类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已有不少文章探讨国内课程体系建设,如计算机类、人文地理类等等。包括理论探讨和实践教学讨论,还有中外大学课程教学评估差异等,这些思考给我们很大启发。但是对于新形势下语言文字类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一直鲜有探讨。特别是教育部把对外汉语专业更名以来,新兴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更是引人关注。因此,我们选取新形势下综合性大学文学院语言类课程体系建设作为研究课题,此课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先进性。

一、国外知名大学语言类课程概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课题组对美、英、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地十余所高等学校语言类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考察(所调查课程是该国语言学系所开设的母语语言及普通语言学课程,一般不涉及外语课程)。

美国是当代语言学的学术重镇之一,学术理论更新快,影响广泛,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都风靡一时。故而美国大学语言学专业课程多而新,既有基础课程,也有前沿课程,既有本体研究课程,也有应用实践课程。不过各学校由于语言学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兴趣不同,课程的设置也带有本学校的特点。我们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耶鲁大学语言学部等几所学校为例来加以说明。麻省理工学院语言与哲学学院语言学课程有:语言学概论、语言及其体系Ⅰ:语音、语言及其体系Ⅱ:语法、语言及其体系Ⅲ语义和语用、语言习得、语言心理学实验室、双语语言研究、异态语言、克里奥尔语和加勒比特性、语言学实地调查法、语言分析的高级主题、黑人问题黑人研究概论、语言与科技、语言变异与变化、语音学、语言研究讨论会、语言学自主研究、语言学专题。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非洲语言和文化概论、语言和文化、拉丁美洲的语言和身份政治学、诺姆・乔姆斯基和语言学、语言和史前史、语言的科学:概论、句子结构、语言的声音、语义、历史语言学概论、句法理论(1)、音位理论(1)、语义理论(1)、历史比较语言学、日语的历史和史前史、南岛民族语言学问题、语言、结构和认知、指导阅读和研究、古代末期拉丁字母、语言心理学。此外,哈佛大学开设了大量的外语训练课程,如希伯来语、韩语、尼泊尔语、巴利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等。反映出该校对实际语言能力的重视,而普通语言学学者最好的学术训练之一是实际掌握多门语言并学会语言调查和比较。斯坦福大学语言学系开设的课程除了多门理论语言学的课程外,还包括很多应用语言学方向的课程,如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等,涉猎十分广泛。如:语言学概论、语法的魅力、你的口音是什么?(声学语音学调查)、实验语音学、阿拉伯语言与文化、双语生活、语言,方言,说话者、性取向话语:语言和性的社会建构、漫画的语言、非裔美国黑人英语、白话英语和阅读、翻译、英语口语教学、语音学、言语感知概论、语音学和音韵学概论、音韵学研讨会、形态学、语法概论、跨语言语法、词汇功能语法概论、语义学和Z用学概论、词汇语义学、逻辑实验室、话语结构:理论与应用、语言习得(1)、语言与手势、传统语言、手语、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概论、社会语言、社会语言学和洋泾浜克里奥尔语研究、语言,权力和政治、语言接触、嘻哈――青年认同和语言政治、语言与性别、社会语音学、语言流变概论、语言成就历史、英语史、世界语、伊比利亚语言:结构,变异和语境、俄语的结构体系、从语言到信息、语法工程、语法的计算理论、自然语言处理的编程和算法、数字时代的书写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语言学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本科生研究讨论会、本科生研究概况、荣誉研究、自主学习。耶鲁大学语言学部的课程设置也很有特点,如分内外,内有语言学课程,还有的相关课程。语言课程又分层级:入门――中级――高级――高级研究课程。IntroductoryCourses入门课程:世界的语言、第一语言习得、语言:语言学概论、历史语言学、入门梵语(1)、语言认知科学、语言和心智、入门梵语(2)、语言的进化、中级梵语(1)、中级梵语(2)、意义Intermediate Courses中级课程:美式英语的语法多样性、语言变化、希伯来语和闪米特语语言学、手语和心灵、普通语音学、语言学理论的形式化基础、语言与计算、优选论和认知科学、神经语言学、语音分析概论、音位理论、实地调查法、印度雅利安语言、语法(1)、语法(2)、语义学、语言的哲学、形态学(词语形态学)。Advanced Courses/Seminars高级课程/研讨会:语音专题感知、大脑读写、音韵专题韵律接口、音韵专题:底层陈述、语法专题:心理词汇库、祈使句和礼貌、案例和话语、否定和极性、语义学问题:量化、古英语语言与文学概论、贝奥武夫和北方英雄传统。Advanced ResearchCourses高级研究课程:特别项目、语言学研究方法、高级论文。Related Courses相关课程:认知科学导论、语言,读写和玩耍、形式语义学、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学、希腊语语法和文体、拉丁语语法和文体、音乐认知、一阶逻辑、数理逻辑、可计算性和逻辑。

美国各类学校的定位可以从其语言课程体系中看出来。如有的学校注重理论研究,强调厚基础,有的学校还强调应用,关注社会现实,与社会需求、国际政治联系紧密。有的学校注重美国本土语言学传统。不一而足。但是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基础课一致,选修课灵活、趣味性强,比较注意突出本校的语言学传统或研究特长,注重教授和训练学生具体的研究方法,强调研讨。

我们对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语言类课程开设情况也进行了调查,总体上它们不如美国大学语言课程门类丰富,看来美国在语言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对于大学课程开设还是有重要影响。不过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自己的语言学传统和优势,在所开课程方面也体现出这些特点。英国语言学具有欧洲语言学传统,并注重本国语言学研究的优势领域,开设语音学、音位学、历史比较语言学、语义学、语言与文学、语言与社会、语言与心理等专门课程,关注多种欧洲语言结构及其用法的研习,对语言之间的比较、语言翻译等技能的训练也颇重视。韩国和日本的大学在语言本体研究和应用方面开设了基本课程,尤其注重亚洲语言的研究,对当代语言学流派及其理论也设有专门的课程。

二、比较与分析

中国语言学学者一直致力于走学术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境内有丰富的语言资源,同时拥有浩瀚的古代典籍,这些都是语言学研究的良好基础。遗憾的是从现代语言学时期,中国语言学发展缓慢,逐渐与西方语言学的发展拉开了差距。当代中国学者努力融合古代语言学传统与西方语言学理论方法,逐步发掘真正的汉语特色,为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贡献新材料、新观点和新方法。这是语言学课程开设的专业背景。

从目前中国大学的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基本上是遵循中西结合,传统和现实并用,有条件的学校基本上都开设语言学调查研究方法和专业外语课程。以北京大学语言学课程为例,北京大学语言学专业研究实力很强,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等教研室,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程开设较为全面丰富,兼顾汉语语言学传统学习和普通语言学训练。如汉语学包括传统的音韵、训诂、文字,还有现代的语音、语义、语法、词汇,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北大对语言学经典的重视是其特点,有大量的原典阅读课程,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以中国古代经典为主,反映出其重视夯实基础的考虑。

根据各校传统优势特色和现有科研力量的区别,各校在课程设置上既体现出普遍的共同性,也还有点个性,如北大的语法学、浙江大学的文化语言学、中山大学的文字学等等。

我们把中美综合性大学语言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丰富课程知识内容,建构完整的语言学课程知识系统。我们目前的课程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语言学理论方面高级课程较少,如历史语言学几乎是美国大学语言学必设课程,但国内高校并不普及。而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的发展上是一个重要阶段,是现代语言学的先声。

二是增加课程类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当前的语言学课程类型比较我唬研讨课较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开展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讨论,但讲授还是占主要部分,专门的研讨会很少,调查方法课也较少。虽然说本科阶段仍是打基础的阶段,但是传授研究方法至关重要。青年学生是非常富有创造力的,在学术早期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对其中部分学生继续深造有好处。而且,对于不想继续从事研究的学生来说,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对他们能力的拓展也很有效,至少增强了实践能力。另外,联系背景知识的相关课程较少,这一点希望可以通过通识课资源共享来实现,但学院应提供必要的引导。

第2篇

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如下:

1、中国近代史纲要、基本原理、英语;

2、美学、中国古代作品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3篇

关键词:文本细读 外国文学史 教学

外国文学史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形象性和审美较强,较之于其他学科深受大学生欢迎。但是近几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这门课程也开始失去颜色,风光不再。造成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困境的一大原因在于阅读的缺失,这一状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阅读经典文本的学生越来越少了,给外国文学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除此之外,大多数任课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形式:解析相关文本也仅是浮光掠影,并未立足文本展开深入的剖析,这种缺乏真知灼见的艺术分析往往导致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单薄、干瘪的理论说教,缺乏说服力。读者只有和文学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仔细研读,才能挖掘文本不同程度的审美内涵,跨越时空界限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真正理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文本细读的在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何为文本阅读

“文本细读”之“细读”是西方文论的一个关键词,它的主要含义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这一概念具有一种强烈的“文本中心主义”思想,要求注解每一字词含义及语句之间的细微关系,透过文本的细微分析来探究作品的艺术价值,发现作品的意义,只有如此,才能扑捉言外之意,尽可能挖掘整部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文本细读其实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能力,它应该渗透到所有的文学课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包含丰厚的意蕴,要挖掘它们,需要排除文学史中的定论,深入其中才能体验其审美意义。

二.文本细读教学方法举隅

1.课程体系改革

第一个方面,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设“外国文学阅读与鉴赏”系列课程。以往的外国文学史教学,由于课时的削减和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侧重于文学史的梳理,而对作家作品的鉴赏和评述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基于现状,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需要增设“外国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该门课程由小说、诗歌和戏剧导读组成。在不削弱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强调研读作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重点要把文学史的教学具体深入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去,强调感性体验和审美鉴赏,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审美能力。

2.问题探讨式教学法

所谓问题探讨式教学法,即教师预先设置问题,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是实现文本细读教学法的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

比如《包法利夫人》,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可设置“解读爱玛悲剧”的专题,指引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爱情、社会、人生与幻想的严重错位。

爱情幻想图示:“爱情就像一只玫瑰色翅膀的大鸟,飞翔在诗意的美丽的天空中。”暗示爱玛所期望的爱情是富有浪漫色彩,充满激情的.生活幻想图示:“在她眼里,巴黎比海洋还大,笼罩在玫瑰色的云雾中,带有几分神奇的味道。”透露出爱玛对贵族一厢情愿的美化,暗示她渴望自由不羁的上流贵妇生活。情人幻想图示:“他可能很漂亮、聪明、有地位,生性勇敢,有细腻多情,有诗人的情怀,又有天使的外貌……”可见爱玛欲望的伴侣是一位内外兼具的优秀贵族绅士。

然而,现实又是如何呢?平庸的现实生活带给她的永远是单调琐碎的小市民生活,生活在她身边的是浑浑噩噩的缺乏精神内涵的包法利,夫妻之间无法沟通和精神交流。

然后追根溯源,分析幻想与现实分裂、矛盾的深层原因:爱玛的幻想与她的现实身份之间的严重错位。换句话说,爱玛的欲望与现实身份不符。爱玛的欲望和幻想图示均来自于他者――修道院出身贵族阶层的老同学和浪漫骑士小说中的贵妇人。雅克・拉康指出:“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与他者的欲望相同;人所欲望的就是他者所欲望的。”小说中的贵妇人同在此修行的贵族同学即拉康所说的“他者”,爱玛所欲望的爱情和生活正是他者所欲望的,她的欲望实则是衣食无忧安享尊荣的贵族阶层的欲望,然而她的现实身份则是小市民,没有强大的金钱做后盾,天生丽质的女孩做起命妇梦,注定不会有好的结局,欲望与身份的错位注定了她的悲剧人生。爱玛的悲剧展现出的是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反差和人类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偏执性。

文本是一个封闭的结构,需要侧重细节才能全面把握和理解, 故教师要诱导学生细致和反复地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细密的研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意识,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进而挖掘作品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46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友情链接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