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供应链人才培养范文

供应链人才培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供应链人才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供应链人才培养

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课程学习;创新能力培养

课题项目:本文系渤海大学校级教改立项项目(项目编号:BDJG-14-YB-C-0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5日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迫切需要改革的环节,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国高校就已经从外交活动、合作项目层面把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作为出发点,进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与国际化接轨中,通常将重心主要放在两大方面:一是放在科研和培养项目上,主要为了争取外资和扩大影响;二是人才素质培养层面,创立国际化互认课程,培养国际化技能的本科毕业生。这就是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

ISEC项目(又称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具有独特的学业规划,凡是参与本项目的学生,在没有出国前就会充分体验到海外高等院校的学习氛围,学习美国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在美国高校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为学生未来适应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ISEC项目大纲要求学生英语达到相应水平,熟悉国际运作规则,具备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国际最先进的专业知识,具备国际化的竞争优势。他们是未来国内紧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他们将深受中外用人单位青睐,他们也将享有更高的年薪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这是高等教育首要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社会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尤其是国际化供应链管理创新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的稀缺,很多高校开设了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以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需求的高综合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是,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明显不足。因此,加强高等院校国际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影响国际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僵硬地把国际化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的全盘教授。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都是经过留学基金委进行统一培训的有上岗资格的专业教师。但是,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被传统的思维所影响而缺乏主见和创新意识,善于学习但缺乏创新,对所学的知识不愿意也不善于思考,被动的随着老师和小组长的节奏前行,仍然用传统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目前,各大高校在相应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国际化教育理念及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增加了有关学生国际化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但大多数高等院校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僵硬的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全盘照搬,教师的引导性地位并没有灵活充分的体现出来,大部分学生是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而在实践性方面的培训也多以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难以培养出应用创新型的人才。

(二)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明辨性思维思考问题。明辨性思维,就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以,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做出主张的思考”。明辨性思维的目的在于获得理解、评估观点和解决问题,它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在国际化课程教学中,明辨性思维应该随着授课的内容,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和理念当中。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对明辨性思维的确切要求,对明辨性思维的教育问题是个空白,不会用明辨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更不会把问题一分为二用创新的精神去解决问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影响到学生创新活力的不仅仅是人们接收到的大量的信息和观点,如何把接收到的复杂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判断和批判性接收,对我们现代大学生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曾说:在未来15~20年,要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上升,就必须更新教育模式,重视和开始对大学生明辨性思维的培养。

(三)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环节滞后。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大力发展国际项目,引进国际化人才,传授本科学生国际化技能。把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引到中国来,同时也把中国先进的文化管理、科学技术带到国外留学生中。理论上尽量与国际接轨,应用国际教材,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实践环节严重滞后。显然,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创新意识淡薄,没有足够的对国际化实践环节的重视。没有国际化实践环节,即使有些高校增加了国际化实践环节,其实践内容也非常陈旧,实践形式也较单一,而且并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除此之外,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师与实践基地也是导致学生没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阶段的供应链管理课上,大多数老师采用理论讲解或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很少把学生带到课外去,带到真正的生产实践当中去,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教学。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实践基地。目前在学校周边企业中没有相关的国际化供应链企业,也是导致实践基地的建立和维系缺少稳定性、责任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因之一。

(四)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没有真正地与创新性教育相结合。在高校最为广泛的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教学法,在理论教学部分,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这种传统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缺少师生交流和互动,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现在引入了ISEC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虽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模拟法、小组讨论、角色表演、辩论赛等,但很多学生不适应也不配合这种更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的教学法。况且上课班型的人数太多,没有办法针对每个人的自身特点而定制不同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和讲解过程中缺少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过程的讲解就致使学生们还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知识,顺着教师的想法去思考问题,没有真正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提高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重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培养创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目前,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创新能力、国际化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科学构建,以提高学生适应国际供应链市场为向导,以提高学生国际化的综合素质和国际适应能力。以国际化为前提,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国际供应链模块,把国际供应链法律法规、绿色供应链管理、国际采购等相关课程加到国际供应链模块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相关的模块课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适应国际化的素质要求,又使学生学习到了供应链国际化专业知识。

(二)运用明辨性思维,把ISEC国际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运用ISEC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的运用明辨性思维,对课堂教学安排进行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明辨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中小班教学,30~60人为宜,可以采取演讲、小组讨论、情境模拟法、辩论赛、布置任务等ISEC的教学方法,使这些方法贯穿于教学始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把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的落实到供应链管理课程当中。

(三)增加国际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国内很少有国际化供应链公司,这就给供应链国际化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高等院校在设置国际化实践教学环节时,应着手于具有国际贸易的大型物流企业或者是供应链设计公司,与他们签订产学实践基地。从实践环节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将基本理论知识以更可视化、人性化、感观化的形式多方式的呈现给学生,利用网络模拟平台、仿真实验系统、人机交互模拟等先进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黑板+PPT”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又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高等院校可以聘请供应链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体现专业教学的开放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手段与国际化创新性教育相结合。先进的ISEC教学手段与国际化创新性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高等学校方面,学校应鼓励每个学生参加供应链及物流创新创业大赛,任课教师在创新上积极引导。教师要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以学术科研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们的创造潜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注册国际采购经理证、注册生产和库存经理证书或国际注册高级供应链师等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认证,达到持证上岗。高等院校应以相关科目免修或者是资金奖励等手段鼓励拿到国际资格证的同学,通过课外系统的培训使学生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课外课内一起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以ISEC国际化考核理念,完善供应链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在教学成绩考核方面,笔者建议采用ISEC综合考核体系,结合供应链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采取分节考核法,把每一堂每一节的课堂分数落实在纸面上,同时把期末的试题库试卷再乘以相应的系数,改变以前一纸定乾坤的应试体系。同时把握过程教学管理,综合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调查报告、课堂讨论、小论文、自我展示等各个环节中把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化体现出来。同时,学校通过采用创新能力及获取创新学分的激励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或科研活动,进行一定范围的专业阅读、一定程度地参与专业大赛等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学分。对于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的回报。

三、结语

提高供应链竞争力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供应链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供应链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社会大背景的前提下,就要求高等院校充分利用国际化课程素材,从理论知识方面和创新能力两方面,构建新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深化研究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改革,为我国供应链行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国际化、高素质、管理型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占飞,魏春艳等.ISEC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借鉴――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5.29.1.

[2]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第2篇

一般而言,各类大学所培养的专业人士数量毕竟非常有限,就如同我国的飞行员培养体制,市场需求如此之强,但是光靠广汉飞行学院可谓杯水车薪。如出一辙,物流人才也是一样,学院培养往往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许多人都是在实践中自学成才。在美国物流领域,其非常通行的供应链学科认证和证书体系有利于全面证明劳动者个人技能,适应市场和受教育者需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认证和证书各有千秋

认证是一个专业组织认可的“凭据”。除了美国运输和物流协会(ASTL),美国在供应链相关领域认证还有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协会(CSCMP)、供应管理协会(ISM)和供应链协会(SCC)等。若要获得认证,通常必须参加考试或一系列的考试。合格者可以将一组字母添加到他们的名字后。例如,CPSM代表供应管理(ISM)认证的专业人员;CPIM代表APICS生产和库存管理认证。若要保持其认证,每几年专业人员必须证明他们已参加了相关课程,出席了会议,了解本领域的最新事态发展。美国还有一种机制――证书,证明你已在学院或大学完成了非学分的课程,与认证不同,证书并不在你的名字前有一串字母字符,证书就像文凭一样,一旦你获得,不需要更新,就是一辈子。

人们可能会在其职业生涯许多不同点追求各类证书和认证。例如,ASTL和美国几家高中和社区学院合作为学生准备入门级的全球物流入门级证书(Global Logistics Associate (GLA) credential);针对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提供中级证书。

美国密歇根州州立大学(MSU)的证书项目也吸引了很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该项目的特点是,针对已经在工作中获得大量的实际知识的人员在理论方面提供进一步的深造,使其获得更深的理解。在该项目中的学生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如工程、市场营销或销售等非供应链领域。他们都试图通过获得供应链的专业知识为自己今后职业发展增加砝码,定位自己未来将承担更广泛、更具战略性的责任。

除了提高专业知识,证书或认证还可以大大增强你的职业发展前景。例如,从APICS获得认证的人一般收入会得以增加。通过认证,说明你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够更好地应用在供应链管理和运营管理领域。比如美国邮政服务(USPS)采购与供应管理专家Donna Raihl在2012年从ISM获得CPSM。你的名字后有CPSM在某种程度意味着本领域的VIP通行证。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提供供应链管理证书培训,主要在线提供其供应链管理证书项目。该校也可以安排为企业量身定制内部提供课程服务,比如目前为波音公司提供了项目服务。学校也已派遣教师为洛杉矶统一校区(Los Angele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洛杉矶大都会运输署、诺思罗普・格鲁门公司和雷神公司等教授供应链课程。想要申请证书资格,学生需要参加六个必修的课程和两个选修课程。教师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述课程,以及通过一些实时Web会话,允许学生进行交互交流。在一些课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作业。

证书或认证各有千秋各有优点,这实际上也有益于已经取得本科或研究生学位的人,可以在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决定选择哪条路线,可能取决于需多少时间和金钱,取决于你今后的发展目标。但是整体而言,认证更侧重于实践教育,比如APICS认证侧重供应链管理,这是想要获得知识并且期望可以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的人所格外看重的。

目标决定选择

如果你想获得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证书,你可能会申请在学院或大学的继续教育项目。例如上文提到的MSU提供两周一期的住校学习项目。学校还提供为期一年的培训项目,这称为“西密歇根供应链管理证书系列”(The West Michiga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ertificate Series)。此外,MSU还提供几个在线供应链管理项目的硕士证书(不是学位),关注物流、业务、采购或集成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西密歇根系列是特别为执行公司策略和战略的人设计的,其目的为了帮助人们打开对供应链的潜力思维。这就是为什么MSU项目往往吸引来自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比如业务规划、信息技术和客户服务等未来想要承担更广泛、更具战略性角色的人士。

比如零售商Meijer的人力资源部经理Kevin Johnson,他管理公司的配送中心和生产设施的人力资源工作,拥有佛罗里达A&M大学商业经济学学士学位,并从诺瓦东南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参加供应链培训项目对于他而言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西密歇根项目帮助他获取了跨职能部门的知识,为未来发展获得了更好的定位。

实际上Meijer每年向西密歇根供应链管理证书系列安排四名雇员接受培训,公司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潜在前途的员工,让他们拥有更好的供应链管理知识,为今后公司的发展储备人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大特点是其与ISM的当地分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鼓励学生参加ISM会议,并通过CPSM认证。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学校在设计的课程中包含CPSM考试的要素,涵盖所有考试主题。这样做的益处在于将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的结合,不光只是理论知识,在课堂上教师会教授和解释如何处理一个可能会在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Raihl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她在2008年开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习,并在2011年完成所有课程。在2012年获取CPSM认证后, Raihl发现从洛克希德马丁、埃森哲、希尔顿和耐克等公司那里获得了吸引力,最终她在当年加入USPS。

ASTL的做法和ISM也非常类似,通过和一些高中学校和社区学院合作教授GLA课程,为今后准备在物流领域工作的学生提供入门级的培训。ASTL在佛罗里达州的分支机构在15所高中承担相关培训课程,而且任何通过GLA考试的学生能够在佛罗里达州任何州立大学获得相应的学分。

ASTL的课程专家听取业内专业人士的意见后设计GLA课程,该课程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和在线模块,学生也可以自学GLA。想要准备中级物流和供应链管理(PLS)或高级CTL考试,既可以自学,也可以参加提供有关课程的大学课堂教育,例如北佛罗里达大学(UNF)提供CTL项目。课堂培训的好处在于能够吸引工作领域范围广泛的参与者,其中可能有些人根本没有物流经验。求职期间,把这些通过认证的字母缩写加在名字后面,有些招聘人员会问,这是什么意思?通过解释,这样招聘人员会对你有更深的了解。

最近ASTL与美国公共大学系统(APUS)之间达成合作办学协议,从APUS完成本科或研究生学位,在运输和物流的学生也可以从ASTL获得PLS认证。APUS是一个在线机构,其中包括美国公开大学和美国军事大学等。它主要是从军事 (包括退伍军人)、公共安全组织和私营部门等招收学生。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采购与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031-0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生产和销售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直接推动了采购和供应链的全球化,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采购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约了采购与供应管理战略地位的提升。因此,探索满足市场需求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贸易日益活跃,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国际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环节,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全球采购基地。国际采购、工商企业采购、政府采购这三大需求,已经促使采购管理队伍的迅速壮大,并由原来的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一方面,大批外资、合资企业涌入,他们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行业经验的采购人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众多国内企业逐步认识到采购成本节约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价值,必须迅速提高自身采购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同时,采购与供应管理岗位涉及面广,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都有采购行为,都需要采购与供应管理方面的人才。

随着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化,政府机构加强了对采购行为的规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实施以来得到快速推广,在节约财政资金、加强廉政建设方面成效显著。通过规范的符合国际市场运行准则的采购行为增加营销价值、获取政府订单、进入国际市场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价值的有效手段。改革及有序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对加速培养专业化和复合型政府采购人才、加强政府采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采购职业人员需求巨大,高级采购职业人员短缺尤为严重。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尤其是采购计划、采购项目管理、招标投标、谈判签约、物料监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专业采购人员是非常稀缺的。

高校毕业生是采购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我国高校的采购专业建设已经严重滞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列入采购专业,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在财经大类里也没有列入采购专业。虽然一些高校尝试在其他专业下开设采购管理方向,或者被批准为目录外新专业,但数量不多,其所培养的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全国自学考试涉及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但覆盖的范围和影响力比较有限;职业培训主要以职业资格认证为主,而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认证费用高昂,良莠不齐。上述因素交汇在一起,影响了采购人才市场的规模和质量,制约了我国采购职业的发展和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采购人才需求的猛增,另一方面,教育滞后导致的人才供给不足以及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不足,由此产生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高职院校培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专业人才与团队的开发是采购与供应管理发展的基础。转型期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增加对人才素质的开创性、主动性和应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采购方面的人才总体素质普遍很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知识覆盖面和专业能力比较欠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国内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009年《中国采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采购管理的总体水平仍不高,表现为一些采购绩效指标不高;采购绩效与公司目标设计的结合不够紧密;采购部门在组织中的战略作用并未充分显现;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等。成本控制是采购对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贡献,商品质量、原材料市场和人才问题则是采购管理面临的三大主要挑战。

基于采购与供应对企业成本的节约效用,高层领导应更加重视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战略性特征,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创新的思路,加快培养和储备具有战略思考能力的采购与供应专业人才,构筑更具全球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解决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必须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多途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采购与供应管理向供应链和价值链升级的需要。

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及培养方向,依据职业能力和素质构建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弥补高等教育对采购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推动高职院校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需求驱动的高职院校采购与

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和建设理念 (1)专业定位。以供应链中的采购与供应活动为工作内容,以完成采购与物资供应为任务,为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外资企业培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以提高采购与供应效率,发挥采购利润杠杆效应,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2)建设理念。以市场需求和职业资格为导向,以典型采购与供应流程(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任务驱动模块化设计理念,设计7个任务模块,并提炼每个模块对应的职业能力,构建融理论知识、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于一体的“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与实践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掌握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熟悉采购相关业务环境及采购与供应业务运作流程,具有供应商开发、采购与供应、库存控制等核心职业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职业范围和职业发展 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起步岗位是从事基层操作的采购员、采购助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按照采购职业的职业发展规划向管理级和规划级岗位晋升,具体如表1所示。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具体如表2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典型的采购与供应流程为主线,按照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设计理念,对7个流程环节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和提炼,确定每个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并依据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设计了相匹配的12个任务模块与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训、实践课程。为了加强对采购与供应基础理论的理解,还设置了4门基础课程。由于政府采购、工商企业采购和国际采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应根据不同采购类型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具体如图1所示。

引入职业资格认证 为加快采购人才的技能培训,规范采购行为,统一操作标准,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对从事采购行业的人员实行资格化管理。采购职业资格认证有利于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同时应按照采购职业资格标准整顿现有的采购队伍,进一步规范采购管理,使采购人员的操作技术与技能更加趋于正规化、规范化。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采购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做好采购职业资格的认证和对接,鼓励学生获取采购职业资格,将有助于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进入采购职业奠定基础;高校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可使毕业生能顺利地向采购职业人员转变,而采购职业资格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构建采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目前采购职业资格认证有三种国外证书和三种国内证书,国外证书包括: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的CIPS认证;美国采购供应协会的 CPM(注册采购经理)认证;国际贸易中心(ITC)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资格认证。国内证书包括: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采购师职业认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颁发的CPS证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采购师认证。这些证书各具特色和适合范围,有的还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学历方面的要求,对在校学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资源和特色选择符合条件的证书,并实现证书与教学的对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采购知识和能力,为将来的认证奠定基础。

纵观采购与供应的战略作用和发展趋势,国际采购、工商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要分别研究其运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因此,做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的统一协调,构建多层次、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非常重要,这也是未来采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黎明.应对采购与物流管理的未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62-65.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09)[R].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3-18.

[3]倪东生.构建我国国际化采购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10):32-35.

[4]宋玉卿.采购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0(9):146-147.

[5]倪东生.政府采购领域专业教育的作为与突破[J].中国流通经济,2011(8):79-83.

[6]冯华,宋玉卿,郭红莲.建设“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必要性研究[J].经济师,2005(5):119.

[7]况敏.对职业导向的高职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18):49-51.

[8]王焕琦,杜培革,张丽华,安丽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12-14.

[9]魏银霞,郭庆.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0):38-39.

[10]刘东波.论高职院校“职业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27):28-29.

第4篇

Abstract: Engineering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teaching for higher engineering colleg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compound and applicationtalents.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raining, analyzing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 and orientation of the talentstraining in engineering training,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putting forward two aspects measures which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in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and analyzing the cultivation for the compound and application talents.

关键词: 工程训练;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Key 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talents training;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51-02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层次发展,当前社会所急需的人才是既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科学技术原理,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悉生产实践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强调理论教学,而且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训练平台。通过机械工程训练实践,在全面、系统的工程背景熏陶下,使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树立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质,掌握工程设计,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工程训练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而为机械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文章以机械工程训练为基础,分析了工程训练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构建了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工程训练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两方面措施,对培养既有扎实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机械工程训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下,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机械工程训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为: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有宽厚、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 机械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构建了以工程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创新训练三个层次九个方面的教学体系,以学习工艺知识为主线,建立工程概念,加强对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 工程基础训练 工程基础训练由传统制造技术训练、现代制造技术训练和材料成型基础训练三个方面构成。工程基础训练使学生熟悉各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习机械制造基本知识,了解现代机械制造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体验工程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在主要机械制造和材料成型方法上,通过识别零部件图纸和加工符号,进行典型零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实习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设备结构及传动原理,对简单零件具有选择加工方法、进行工艺分析和独立操作加工的能力。

同时,工程基础训练注意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设计和制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由课程设计和实验、生产实习、CAD/CAM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四个方面构成。专业技能训练是让学生在工程基础训练基础上, 强化实践,提高专业和技术能力,培养工程素质。课程设计和实验,使学生亲自动手,将所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课程基本原理。生产实习,以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为基础,使学生深入学习生产工艺知识,了解企业文化、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生产流程、过程控制等概念。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在工程领域中成为能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CAD/CAM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掌握CAD/CAM软件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利用UG、PRO/E等软件进行工程绘图、产品设计、零件装配、数控编程和运动仿真等;职业技能训练,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理论基础上对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等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并使其达到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

2.3 综合创新训练 综合创新训练由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两方面构成。综合创新训练,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本专业课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独立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使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能力,深化、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技能。

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从事研究、探索、发明、创造的活动,是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锻炼科技能力、社交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一定的项目管理与协调能力,将知识用于创新、实践的一种过程。

总之,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工程训练过程中,学生首先进行工程基础认识,再进行专业技能的提高,最后进入综合创新阶段,通过工程训练的基础——提高——综合三个阶段,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进而为培养既有宽厚理论基础,又有扎实工程实践基础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创造了条件。

3 加强机械工程训练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工程训练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了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外,还要采取措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工程训练实践基地建设。

3.1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因此,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是需要有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要完善制度,积极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深入生产实践,学习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同时,聘请企业既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传授学生现代企业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等知识,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而且,还要对教师进修岗位轮换,培养一专多能的能力;经常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定期外出进修陪训,提升教师知识能力水平。

总之,要采取培养、引进等一系列措施,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高素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要求。

3.2 加强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平台。实践教学基地不仅需要一些常规的基本设备,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不同层次、品种多样的先进机械设备仪器,充分体现实践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由于设备比较昂贵,在维修、维护、保养方面成本比较高,因此,需要对实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经费投入。

同时,开放实验室,完善实验室条件,规范实验室管理,创新实验环境,突出实验室文化。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利用企业先进设备,改善工程训练条件,使学生能够接触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把基本理论与生产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4 结语

工程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工程训练的责任和义务。

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机械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满足现代工程训练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从而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24-26.

[2]陈风光.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2(1):28-30.

[3]崔海,任正义,韩永杰.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28-30.

[4]程立明,王健,张石平.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训练多层次平台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09(3):153-154.

[5]刘华,吴波,许恩江等.多层次开放性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134-137.

[6]周梓荣,周建宇.构建新型工程训练体系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4):91-94.

[7]余小滢.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30-32.

[8]毕晓伟,赵桂芝.创新理念下的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思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5):164-165.

第5篇

关键词: 物联网工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

1.引言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通信、传感器与接口技术等把物品接入互联网的网络。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出了物联网的雏形,2002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Auto-ID Labs,联合世界著名大学共同研究了RFID的关键技术,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9年,国家在无锡成立了物联网的国家级基地,2010年,工信部和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物联网的发展。2011年,工信部了物联网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此背景下,无论是珠三角地区还是长三角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物联网的发展。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互联网之外,移动互联网逐步与物联网融合,为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提供了活力。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物联网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对物联网工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人才的应用能力培养能否适应服务经济转型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升级换代成为本科院校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挑战。

2.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内容广泛,覆盖了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需要多学科相互合作,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组建多学科复合型的师资团队,从产学研各个方面合作,共同制定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坚持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的原则,人才培养与企业密切配合。深圳市三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和销售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的企业,研发的项目是把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RFID,物联网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硬件方面,传统的3G通信手机结合RFID通信技术从而构成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有机结合。在软件方面,则有RFID中间件,信息的获取与编码,信号传输与接收等方面,在更高层次上,则需要云计算技术,并且保证数据安全性。企业的这些项目主要运用于RFID手机钱包和物流管理,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基础。

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要结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并与国内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因此,物联网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掌握物联网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类物联网专用的传感器,掌握无线和有限传感技术,熟悉电子技术,信息与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物联网的相关产品开发技术能力,具备构建物联网子网络与应用平台的开发维护能力和应用推广能力,具备物联网技术支持和云计算技术的维护能力,具备物联网平台运营能力。

3.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大层次。其中,感知层的硬件可以分为各类传感器、RFID技术、条码和摄像头等动作执行部件,并且包括数据采集和执行器控制等功能,在通信方式上,可以采用红外、蓝牙、WiFi、Zigbee及其他无线通信方式等短距离无线通信。在网络层,采用PSTN、2G/3G移动网络、互联网、广电网络、专网等广域网通信方式。在应用层,主要采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数据安全等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在具体应用上,可以应用在移动支付的手机钱包、智能物流管理、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工业监控、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

通过对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的分析,从这三个层次需要的核心能力是有所不同的。感知层偏重于硬件研发与设计,网络层偏重于通信技术,而应用层则偏重于应用和运营维护。从学科来说,物联网工程专业覆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学科,专业学科多,知识面广,一方面反映了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另一方面,反映培养人才面临门类太多的困难。通常情况下,由于科研基础的不同和研发投入与力量的不同,研究型大学偏重于解决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偏重于具体技术的研发和设计,高职类院校偏重于物联网应用和运营维护。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方面,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突出口径宽和有侧重点的原则。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面,除了传统的包含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等电类通识的课程之外,突出物联网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RFID技术和嵌入系系统等课程,重点讲授物联网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是物联网工程人才具备物联网感知层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方面,主要开设物联网应用软件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等课程,重点培养物联网应用层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实践能力。在选修课方面,主要开设嵌入式操作系统、移动终端开发、IPv6、数据安全、云计算技术等课程,并开设物联网项目工程管理等管理维护课程,拓宽知识面,培养物联网的应用管理能力。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开设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RFID技术等与物联网相关的实训项目,突出学以致用的动手能力。在感性认识方面,开设RFID具体应用如HFRFID的门禁管理系统、UHFRFID的物流管理系统等课程实践项目,加强对RFID和物联网的感性认识。在校企结合方面,通过校企联盟,参与RFID手机钱包和3G移动物联网的物流园建设等项目,更加贴近工程实际项目,提高物联网工程人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既有开发设计能力,又有物联网工程应用能力,能够满足地区物联网基础发展的需要。

4.结语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物联网本身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着重于有一定研究开发能力并有工程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海涛.物联网技术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张荣.基于产业对接背景下的高职物联网专业开发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53-54.

[3]余姜德,冷令.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与反思[J].2014(7):286-288.

[4]李可学.物联网应用专业建设对接新兴产业发展浅探[J].微型机与应用,2014(14):58-59.

[5]韩宝成.RFID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物流,2010,7:52-53.

[6]王风茂.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VOL25(6):49-52.

第6篇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一、当地物联网人才需求分析

湖北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创建了“智慧光谷”――“武汉?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武汉物联网联盟的宗旨,就是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合作,以获得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扩大物联网在湖北的推广应用,打造湖北省新的千亿元产业。结合武汉特大城市以及“两江多湖”的特点,启动智能交通、智能湖泊、智能城管、智能小区、智能电网、智能商贸、智能物流等物联网示范工程,为国家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献策。据相关部门的估算,未来仅专业性物联网系统设计师,在我国的需求量就将达到5万人。未来十年,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投资可达4万亿,产出8万亿,形成就业岗位2500万个,其产业将比互联网大30倍。

二、根据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较系统的掌握融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获取、传输、处理、识别和控制的基本能力。培养适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能在企业从事物联网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应用、物联网通信设备维护等相关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产业+企业+专业”的产学研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1.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单一的学校理论教学让学生与企业的实际应用脱离,单一的职业培训让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善,约束了学生的发展前景。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人才从6个方面阐述物联网专业+物联网企业+物联网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2.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校企合作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校企共同确定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校企共建物联网工程专业,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准确定位,利于更好发挥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中的目标牵引作用。二是校企共同开发物联网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及科目课程,深化“产学研用”,突出“应用特色”,校企合作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办学理念的实践,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研项目、人员培训等,是一种校企双赢的举措。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为企业培训人员,帮助其改进业务流程和运行与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企业可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并接受师生见习和实习,同时也为学校面向社会推行“订单式”教育提供了基础。三是校企共建物联网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与该公司签署了联合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合作协议书,双方积极开展以后的工作,为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建立顺畅的渠道。

3.校企合作的优势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有两大优势,一是校企一体化有利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减少,物联网工程专业要保证承载基于实际应用过程所需的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顺利展开和高质量,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培养既有高校教师资格和专业职称,又有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在开辟渠道和实现人员双向交流的基础上,为教师到企业见习锻炼、挂职实践、参与员工培训提供平台,也为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实践专家来学院兼课任课、当好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监控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和量化评价教学质量创造条件。第二个优势校企共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实施订单培养,分析企业人才需求,按照职位要求的专业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来培养。学生到企业参与生产性任务,对表现好、专业掌握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推荐就业,实行订单式培养。结合产业需求,校企共建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为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稳定的专业人才输送渠道。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1.就业岗位需求分析

对应用型物联网工程师人才的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分析物联网技术相关的行业,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有射频开发工程师、通信开发工程师、无线传感器/物联网/硬件开发工程师、网络层应用层开发工程师、无线传感器/物联网/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无线传感器/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工程师等等。

2.基于要求的核心课程设置

基于就业岗位的分析,射频开发工程师要求具备一定软件知识,能独立进行设备安装、配置、调试,熟悉NET或J2EE开发模式和Oracle或SQL Server等数据库开发技术,了解RFID标签及读写设备基本特性;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要求你熟悉至少一种嵌入式平台(MSP430、ARM等)的编程开发,熟练掌握Linux或Android系统,掌握常用外设接口技术、Wi-Fi、蓝牙、TCP/IP等通讯协议,精通汇编或C、C++编程,掌握常用的软件开发和调试工具,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及选型;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熟悉Android或iOS架构,熟悉HTML,CSS,Javascript,XML等前端开发技术用,熟练掌握UDP/TCP/IP、HTTP等网络协议,掌握Oracle/Sql server/MySql等多种关系型数据库应用。各种职位具体要求的分析,在应用型本科的物联网工程教学体系中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接口、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物联网通信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ARM嵌入式技术等。

3. 课程教学模式

在主要课程的学习中,通过项目的形式带动理论教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步骤和教学模式如下图1,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讲解理论,通过验证性的实验理解理论,然后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综合理论和实验的内容,最后和企业的项目实训提升自己的能力,遇到不懂的理论部分开始新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4.4证书建议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也是必要的的,应用型物联网工程师可以建议如下一个资格证的考试:一是AAE认证(ARM认证工程师计划),二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级资格认证,三是全国物联网工程师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简称CETTIC)批复,有北京企学研教育科技发展中心负责执行)。通过资格证书的考试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加了自己的就业砝码。

五、总结

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系统地学习、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能应用于社会生活的物联网工作领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有校企合作一起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已就业为导向开设课程,由校企合作提供学生实习的场地,让人才的培养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苏彬,毛燕琴,范曲立,宗平,黄维.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2]陈海明,崔莉,谢开斌.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实现方法的比较研究,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J].2013年01期

第7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调研

一、调查基本信息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

调查时间:2013年8月8日―8月25日

调查地点:LZ人才市场

(二)调查方式、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活动是利用2013年毕业生就业高峰,企业用人的高峰期,主要选取LZ人才市场管理者、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并在填写问卷的同时对调查者进行了现场实际访谈。共发放调研问卷 100份,回收率 70%。调查内容以问卷问题的形式进行。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

1.连锁企业岗位构成与需求

连锁企业岗位构成相对标准和统一,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岗位人员编制数量上。随着连锁企业的不断增长和发展壮大,对于人才的需求将会呈爆炸式增长,企业普遍反映在发展过程中人才招聘难,需求量大,储备量大,归纳起来呈现如下特点:

(1)按层级分,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最为缺乏,成为扩张的主要障碍,也是企业进行人才储备的主要方向。80%以上的企业表示有“招聘难”的现象,每月在人才市场出现的频率大于两次的占76%,门店醒目处贴有招聘广告的企业占70%以上。

(2)店长、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成为最稀缺、最抢手资源。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培养时间长,培养成本高再加上不可或缺,随着零售连锁企业不断地开店扩张,企业之间相互“挖角”现象时有发生。调查显示,有80%的企业曾经有过“挖角”行为。

2.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学历需求情况

调查发现,连锁企业各岗位目前的学历结构为:一线员工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不到15%,管理层如课长、主管等岗位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0%以上。在回答“储备管理人员”所需要的学历要求中,大专及以上占80%,硕士占10%,其他占10%,对于一线服务类员工招聘时大部分没有学历要求。

3.企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根据统计数据分析,被访者选择最看重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百分比高低,可以确定哪些素质是他们最看重的。其中,吃苦耐劳(100%)与专业技术(100%)名列榜首,成为第一梯度;主动性(83.2%)和热情(80.5%)成为第二梯度;实干精神(60.6%)、服务意识(59.8%)、职业道德(57%)这几种素质要求就形成第三梯度。从专家咨询意见来看,对大学生从事零售连锁业素质要求提得最多的也是“良好的心态”“吃苦耐劳”“主动性”等几项,与问卷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二)市场营销专业

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目标岗位分布很广,大多集中于营销员、推销员、营业员,营销策划、物流管理、销售主管、部门经理、公关等岗位也有一定的分布。其中:推销员、业务员或营销员是最主要的岗位。

2.对应的职业岗位在相关行业中的分布情况

市场营销专业的服务行业众多,毕业生的去向复杂多样,不仅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饮食服务业需要众多的营销人才,金融业(含保险与证券业)、农业、养殖业、信息产业等都需要营销人才。其中,工业企业与商品流通企业的需求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31%和33%(如表二所示)。

3.不同行业中职业岗位的工作性质及要求

根据多数企业所提录用营销人员的基本条件,除年龄条件在高职教育中不需考虑外,按照程度排序,可用下图显示。由此可见,企业所需的营销人才,综合能力成为首要条件,诚信力、进取精神、实践力是重要标志。

企业对营销人才的素质要求如下:

(1)政治思想素质方面。思想品德好,诚信守纪,爱岗敬业,学会做人,易与人相处,协调能力强,安心在企业一线工作,不断进取。

(2)专业素质方面。掌握现代营销的基本理论与发展动态,熟悉市场发展的态势,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强,较好的写作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

(3)身心素质方面。健康的体魄,能承受一定的劳动强度;心理素质良好,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强,意志坚定,充满自信心。

通过本次调查报告获悉,大多数企业都很注重营销人员的招聘,认为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不同的行业,市场营销类的职位也是招聘的热门,可以说现在的市场营销专业类的职位是最供不应求的,但由于其本身专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本专业的学生不一定适合做营销,而非本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不能做营销,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尤其是现在的企业最注重的是营销实践性,而非理论性,当然理论知识是万万不能缺少的,因为在以后的发展中,理论知识不扎实,有可能成为职场生涯的瓶颈。还有,许多企业在招聘销售人员和营销人员时,并不限制专业和学历,看重的是招聘对象的销售业绩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谈起底薪大多数的企业往往 1200 至 1500 之间,最终的报酬多少主要是取决于业绩提成。

问卷和现场访问过后,通过仔细地看招聘简章和现场咨询,还有以下几点发现:

1.就目前就业市场看,与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的业务人员、营销人员等需求较大,即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较好。

2.对于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广,适合的工作较多,除实物营销以外,还有网络营销,对大学生的网络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3.虽各公司对业务人员,销售人员等需求较多,但对学历的要求较低,一般在专科以上学历的学生即可。

4.相对于学历,公司更多的看重营销人员的能力和工作经验。

5.在应聘人员中,公司对业务人员,营销人员的入门要求低。更多的是,需要有责任心,肯吃苦耐劳的人员。

6.营销人员、业务人员等在工资方面中,一般为基本工资加提成。基本工资较低,一般提成较高,而提成则来源于个人业绩。

三、建议和措施

(一)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

本次调研发现,随着零售连锁业的不断发展,连锁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管理人员的储备性需求非常大。另外,零售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一线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没有优势。所以,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应多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把人才培养职业发展目标定位于企业中高层管理类岗位及岗位群。

(二)市场营销专业:

1.在掌握管理学、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一点需要重点强调,也就是说,在校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寒暑假期间尽量能够在一些企业实习。

第8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平台建设;分层/分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1-0077-03

0 引 言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代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政府大力支持物联网的发展,企业和教育界、科技界共同推动,物联网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熟悉和精通物联网的专业人才[1,2]。在此背景下,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对2011版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在 “智能测控技术”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处理与物联网技术”方向[3]。

1 专业现状与背景分析

原“智能测控技术”专业方向以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为主,课程主要包括检测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智能仪器、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LabVIEW技术等,是传统的专业方向,课程的覆盖面较窄,偏重于系统前端的硬件采集原理,系统的概念较为薄弱;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已经满足不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需求,学生掌握知识的集成度不高。为了既保持传统的经典知识内容,又要为课程体系增加新的特色和先进内容,将传统的专业方向赋予时代意义,使学生们真正学以致用,“信息处理与物联网技术”专业方向应运而生。

“智能测控技术”和“信息处理与物联网技术”并不是割裂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拓展。从技术的角度上讲,物联网分成三个层次[4,5],即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形成了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联网的感知层涉及到传感网技术,会有多种传感器应用其中,正是“智能测控技术”方向的核心内容;物联网的应用层是多种信息的智能处理技术,也是“智能测控技术”方向的主要内容,它们被物联网网络层连接,即新的专业方向加入无线传感网等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物联网系统体系的概念。

我们的教学理念在于从一个大系统的角度看待物联网,利用物联网实现系统的集成创新应用和信息化服务。以物联网体系框架为依托,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有用信息的提取和整理、以及完成相应的控制和信息应用,重点突出无线传感网和应用层设计,及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和信息化服务。因此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将突出系统网络架构、选择物联网关键技术,并将物联网技术与经典的检测及控制方法相结合,实现物联网的多领域应用[6,7]。以物联网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

2 课程体系设置

“信息处理与物联网技术”专业方向设置在自动化学院,因此它的应用特色非常鲜明。课程体系的设置如图1所示,加强了实验/实践环节的内容设置。其中,理论教学是基础,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相关领域的典型应用形成完整的阐述,实验教学作为理论课程的延伸,是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试验环节的设置按照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完成由下而上的知识获取和验证;物联网作为一种实用技术,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亲自动手设计和实现一个系统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践环节中的认识实践,学生去企业参观感受,体会知识的力量和企业文化,培养对专业的认知和信心;工作实践则更近了一步,利用假期时间到相关企业中从事基础和简单的专业工作,深化所学知识的专业应用技能;请工程师或行业企业从业者走进学校的课堂,结合实际的应用案例,为学生出题和指导,进行专业综合训练,为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打造了平台,提供了方向。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各个实践环节相结合,增加课程的实用性。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1 理论课程

集成了多种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涉及的知识点众多,作为系统的学习和设计,理论教学中课程内容的衔接、承上启下的课程安排非常重要;理论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也称为学科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1]。

本专业方向偏重于传感检测、无线网络的设计以及行业应用,尤其是工业物联网的两化(信息化、自动化)融合,因此在限选课中还有相关行业技术应用课程:虚拟仪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等。任选课作为专业限选课的补充,完善物联网的设计和应用。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对知识融会贯通,对信息处理和物联网的应用体系和架构充分了解,具有物联网系统的理念和基本的组网设计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多门课程、甚至多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去设计、安装、调试、运行一套系统。这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系统的能力,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的体现。因此实验室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和实验项目开发,对于学生消化、理解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2.2 实验室建设

图2所示是物联网专业方向的实验室建设框架,实验室建设与课程设置紧密相连,并考虑到学生的分层教学以及科研平台的扩展性。利用已申请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正在筹建支撑“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基础”及“物联网应用层系统设计”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平台,包括三个模块:第一是物联网技术基础实验模块; 第二是无线传感网开发设计模块;第三是物联网技术沉浸式体验模块。其中第一和第二模块在教学上采用学生熟悉的C或C++语言实现节点和无线网的设计,网关采用Linux、andor两种操作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喜好选择;第三模块是智能家居(体验)实验室,根据家居实景建立的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灯光、安防、烟感、窗帘、空调等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此系统采用最适合无线传感网络的Tiny OS操作系统,可以作为学生初识物联网系统的感性认识体验模块,也可以作为教师、学生进行科研开发的平台。目前在建实验室物流综合实验室和未来超市都是物联网在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提供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训练。

课程的实验内容全部以实际系统为主,综合训练学生的系统设计、软件编程和系统调试能力,包括对传感/变送器的选取、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方法、无线传感网组网技术、物联网应用层设计、针对不同领域执行器的选择等;并将先进的虚拟仪器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相结合作为物联网的信息处理方式,培养学生设计智能仪器的开放性创新能力。通过实际项目训练,学生可以完成从了解任务的需求、根据需求制定系统方案、在最佳性价比的基础上选型系统的硬件配置、组网,到应用所学知识编制合理的软件程序,并具有系统调试、通过系统运行结果分析问题、定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专业核心能力。

2.3 实践基地建设

物联网工程技术是集成的信息/控制服务系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据报道目前物联网专业的人才缺口近20万,因此培养适合于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就是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产学研的办学模式是企业和学校快速沟通、共建共赢的很好方法。在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的同时,积极与企业联系,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业方向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还有工作实践的内容,建设实践基地也为学生的工作实践提供了场所和条件。利用北京市高新企业多,许多区县建立数字北京、智慧北京的物联网项目的机会,与企业和公司合作,进行横向项目的开发和实践基地的建设。选派学生到相应的公司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物联网技术、熟悉了企业的运行模式,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实现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3 教学模式的探索

物联网教学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学生直接进行理论课的学习难免感觉枯燥和凌乱;但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无所不在、生动有趣,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先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明白所学可以如何用。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首先是导论和浸入式体验的认识实践,然后才是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验,并在第六个学期进行工作实践,加深专业知识的应用,第七学期开设专业综合训练,学生进行设计性、应用性训练,形成物联网系统。图3所示是学校物联网方向的教学进程图。

4 结 语

物联网技术的课程设置应当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是先进。课程设置针对目前最热门的集成技术应用—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先进技术的特质;

其次就是实用。课程设置和内容将重点突出实用性,理论是基础,实用是根本。强调实验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毕业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宗旨,突出重点,强调实用。

第三是灵活。不但体现在课堂上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也显示了物联网学习的灵活性。以物联网体系框架为依托,重点突出无线传感网和应用层设计及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的需要灵活配置。强调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突出创造性和创新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最后是深入。课程的工程性、实用性、设计性很强,也有许多公司会举办大型的物联网设计大赛,因此可以为有兴趣的同学开辟第二课堂,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科技竞赛带动大家的学习热情,深入理解本门课的内容。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良,闫纪铮.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志良,石志国.物联网工程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张光会,余晃晶.试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J].科技信息,20ll(11): 216-217.

[5] 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29(6):1-11.

第9篇

[关键词]铁路应用;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072-01

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的申报通知。在学校、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充分发挥我校信息、通信、电子、运输等多学科的传统优势和较强积累,我校成功申报并获批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成为当前甘肃省拥有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唯一高校。本专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又是国家战略需求与甘肃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前,物联网工程专业已招生3届,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物联网不同于其它专业,是现有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化的产物,它的呈现形式是“一个实际落地的应用系统”,要切实地面向应用。而从我校的建设历程和历史传承来看,与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密切,每年铁路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是我校各专业学

生就业的有力保障。因此,本文从探讨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需求出发,着力开展了面向铁路应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010年8月21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指导委召开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的,要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视野上看该专业的建设问题。目前,将人才培养定位于“建设物联网系统所需要的专业人员”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体现了相关技术发展的状况,是准确的。同时,该专业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社会需求发展的必然。但作为新专业,必然会在专业建设上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各专业点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时刻想到社会、学生、专业及其发展的需求,要充分考虑“专业新、对应产业链长、相关技术门类差异大”的特点,深入研究,准确定位;跳出课程的框框,规划建设好课程;按照毕业生将面对的问题空间,推进能力导向的教育;落实“培养建设物联网系统所需要的专业人员”的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的培养。各个专业点要开展研究和实践,科学办学,办出特色,确保专业办学质量。为奠定该专业发展的基础,大家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积极开展相关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

2 铁路应用背景下的物联网专业建设

2.1 研究内容

(1)基本能力培养与我校专业办学特色的关系。

任何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教育发展,都有它的历史和发展过程,都有强势学科、优秀的课程教学资源以及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环境、师资条件,教学资源建设与积累的基础,都必然有自己有别于其他大学的教学特色。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各个大学的优势,扬长避短,在满足基本与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学校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的特色。从我校的建设历程和历史传承来看,与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密切,每年铁路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是我校各专业学生就业的有力保障。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将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与我校专业办学特色紧密结合。

(2)物联网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物联网技术属于“集成创新型”技术,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应该属于“工程应用型”人才。未来的用人单位考核一个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时,一方面会重视毕业生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能够具有胜任物联网一个特定应用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一定要从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开始就重视培养适合学校教学与科研基础、特色性的能力,处理好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以增强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竞争优势。

(3)以铁路行业应用为抓手,进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物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将对我国铁路运输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我国铁路系统近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高速铁路发展成就尤为突出,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实现铁路的智能化、信息化迫在眉睫。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发展,铁路通信信息正朝着数据化、可移动性以及宽带化发展,如铁路客票系统、铁路车号采集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其中已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减少铁路故障、保障安全行驶等也是铁路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铁路系统的设计、施工、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建立更加高效的管理体系。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使铁路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从而推动铁路的高速发展。根据这些需求,结合物联网专业基本培养需求,研究有针对性、有依托性的人才培养工作。

(4)厘清专业内涵与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紧密相联,当前急需理清的是物联网新专业建设面向铁路应用时,需要多少知识点,由这些知识点组成的知识体系构造出课程体系,再由新课程体系构造出教材体系,再根据新教材体系编制教材投入使用,并结合工程实践加以深化。

2.2 研究方案

(1)明确面向铁路应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通过培养需求的深入调研以及跟踪铁路、轨道交通通信领域发展趋势,邀请行业权威和用人部门共同对本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进行研究;建立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制定培养方案的合作机制,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定位。

(2)为所设置课程建立面向铁路应用的主线。

在基本能力培养基础上,课程内容强调物联网技术在铁路信息化领域的成熟应用,如安全视频监控、物联网技术在货运、施工安全中的应用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拓展,对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的可能应用做出设计,使得学生真正具有胜任物联网一个特定应用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3)以铁路实际应用为导向,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铁路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应用为主线,讲述物联网应用技术,从物联网体系结构入手,对应感知、传输、应用三个层次,着重讲述铁路专用通信系统、调度通信、列车控制信息传输、旅客信息传输通道、面向物联网的铁路货运信息传输等。

(4)转变培养思路

铁路最需要的是从事维护、应用的人才,应从这个方面入手,开展教学工作,改变以往基于“万能”教育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要在认知实习、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各个阶段反复强调并贯彻。

物联网技术属于“集成创新型”技术,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应该属于“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关系、重视培养适合学校教学与科研基础、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便可增强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同时,论文所探索的基于学校优势特色、确立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思路,对其他新专业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熊曙光,王涛.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科教文汇[J],2012,31:45-46.

[2] 钟章队,谢健骊,李翠然.铁路物联网[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年8月.

[3] 谢健骊,李翠然,杜丽霞.铁路专用通信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科技博览[J],2011,19:223.

第10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

1引言

在经济环境的作用下,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力比较的核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艰巨性和必要性。我国当前的人才供应链还存在着人才储备不足、发展不均匀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对我国创新性国家的建立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的管理模型研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2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的构成

根据国际上对创业人才的相关分类研究,创新性创业人才与传统创业人才相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仅能够以独到的眼光去处理问题,还能够掌握时展的方向。创新创业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任用构成了创新创业人才的供应链,那么对这个供应链管理的模型就叫作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型。针对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的性能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循环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创新创业人才产业供应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供应链、创新创业人才对接供应链。

3数据选取和分析

社会对人才的影响,是影响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型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对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型的研讨中,应该着重对社会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国际上对创新创业影响因素的分类,可以分成八个类型。例如:国家背景、教育、区域文化、经济条件、政策法规、设施情况、科研投入、市场环境。从这八个方面出发,可以将各项指标分为8个具体因素。这8个具体因素分别是国家创业基地数量、地方高校数量、地区专利数量、企业投资数、国家政策数量、基础设施和专项设施数量、技术园区数量、企业收益。为了保证此模型的科学严谨性,特别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作为模板来进行相关数据选取和分析。在数据分析时选取选择了苏州、黑龙江、云南、贵州、山东、河南、陕西、、海南作为分析对象。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率,统一选取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对于往年的相关数据,则采用查阅资料,咨询相关记载人员的方式,保证获得的数据准确有效。

4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市场变动促进产业的转型,但是因为人才短缺而造成战略转移失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完善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的管理,是产业发展的需求,是政府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正视人才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4.1政府对人才供应链管理的忽视

在当前政府的工作中,政府还普遍存在办事效率低下,管理观念落后等现象。尤其在对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的管理上,当前政府虽然认识到人才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落实到具体实际行动中。政府对于人才培养战略没有落实,在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方面,也呈现出了消极怠工的现象。

4.2教育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忽视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中,侧重培养的是应试教育而缺乏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有待发展。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上面,依然还是弱项。只有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创新性,成为创新性创业人才。因此,在当前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的形成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性的教育,才能够保证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的循环运转,进而发扬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工作的优势。

4.3产业对人才供应链管理的不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生产资料的供求也发生了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此,只有进行全面的产业调整,才能够适应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当前我国仍然有很多产业存在经营机制、经营方式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现象,也就造成了我国大部分产业处于低效运行的状态。要想改善这一现象,只能通过优化人才,从改善自身产业结构方面着手。只有培养出创新人才,从而形成供应链,才能够对产业内部进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促进产业的发展与时俱进。

5建议

通过对上述模型的分析,可以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地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改,以促进地方创新创业人才的养成,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1政府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地方政府加强对地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给予财政支持,完善公共部门、公共设施等方式进行。目前,我国相关地区对于此类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还不到位,导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有的地区政府对于人才培养没有给予资金支持,有的地区人才供应链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这就造成了区域内部没有人才可以挑选,而外部引进的人才又不愿意过来的现象。这对于人才供应链的构成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加强对人才供应链的培育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协调。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和相关部门做出调整,让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明确发展方向,建立长远目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保证地区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的逐步完善。

5.2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植

政府应该本着关注产业发展,促进人员就业,鼓励人才创业的方针,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才供应链,才能够有效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地区内部,加大引进高新技术的力度,宣传创业精神,积极建立创业经济园和创业基地。基于这种理念,很多地区并不认同。有的地区觉得高新技术的引入,对经济的作用力有待考察,而且需要交纳高额税款,并不实际。有的地区认为投入资产过高,风险值比较高,且地区内部融资制度、审批手续不完备,导致地区无法抽调资金引入高新技术产业。但是,在地区经济发展评定中,不是以地区经济数据额来评定,而是依据地区经济结构的构成来评定。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可以调整地区产业构成,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在引进高新技术、发展高新产业上面做好安排,并在财政和相关政策上面加以扶植,对大学生创业、农民创业和个体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供应,进而促进人才供应链的有效运转[4]。

5.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从人才教育上面加大投入,不仅能够减少后期的人才培养工作量,还能够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先进理念的培养。在教育中传播创新,让创新成为鼓励人民创业、寻求增加经济收入的新途径。只有在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够广泛培养出各种社会需要的人才,才会为创新创业人才的选拔提供支持。当前的教育模式还处于落后的状态,教育模式的老旧落后无法真正促进人才的养成,因此教育相关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思想和工作态度,完善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和谐的创新教育氛围,做好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

5.4做好人才与产业的协调工作

人才的教育与社会产业的发展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有人将产业比喻成土壤,那么教育就是播种器,人才就是种子。只有三者的密切配合,才能够促进人才供应链管理的完善。地区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让人才供应链得以有效的运转,在产业缺乏人才的时候提供人才后备补给。当前,我国的人才后备补给工作还比较差,主要是因为我国教育制度和经济状况导致的。因此,地区人才培养方案要从头做起,注重教育,建立地区人才供应链,促进产业发展,做好产业与人才的相互协调。

6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地方政府做好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扶植和引导,才能够促进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的构建,进而保证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工作的落实。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对于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未来发现。因此,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面,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完善其相关供应链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瞿群臻,韩丽.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3).

[2]李冰,徐晖.创新创业人才的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J].中国商论,2014(8).

[3]仝汶灵.基于供应链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管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第11篇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软科学2015年指导项目:“苏州与产业升级相配套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RD20154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苏州市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保障

收录日期:2016年8月22日

一、增设供应链管理专业,提升培养层次

(一)增设供应链管理专业实施思路。200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更名为供应链管理协会(ISM),现代企业也已经确立了供应链为王的思想,供应链管理岗位成为战略性决策岗位。众多知名高校基本上已经用供应链管理专业取代了物流管理专业。而目前江苏的高校专业设置,仍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主,仅把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培养层次上,仅有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制定了相应的研究生培养计划,至于苏州高校,目前仅有苏州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的二本专业。在培养方向、培养规模和培养层次上都落后于国际趋势和企业需求。因此,建议苏州高校增设供应链管理专业,并制定相应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具体实施思路是由在苏高校的龙头――苏州大学增设供应链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由苏州科技学院增设供应链管理一本专业,其他在苏高校把目前的物流管理专业调整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并扩大相应的招生规模。

(二)增设供应链管理专业实施保障。物流管理专业调整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并不仅仅是专业名称的变化,而是从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到培养对象的整体革新,需要改变社会传统观念、改革高校培养模式以及提高教学师资力量作为保障。

改变社会传统观念,扭转物流行业“差、累、低、少”的不良印象。长期以来物流从业人员给社会留下的印象是搬运工、货车司机等工作条件差、工作负荷大、企业地位低以及工资收入少等负面印象。很多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宁可去做月薪一两千元的文员,也不乐意从事一线的物流工作,导致物流行业的从业素质长期得不到改善。因此,企业需要正视供应链的发展趋势,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意义,设置更多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高层岗位,同时重视物流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扭转物流行业给人的传统印象,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考生选择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专业。

改革高校培养模式,适应供应链管理形势的迅速发展。供应链管理是最新的管理学分支,它的理论体系还没有成熟,还在实践之中迅速发展。因此,高校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不适合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改革高校培养模式,加强实践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升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效果的必要保障。

提高教学师资力量,是保证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的前提。由于供应链管理是最新的管理学分支,同时还呈现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目前,物流专业的教师并不完全具备供应链管理教学必需的素质和能力,各大高校应该加大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同时对现有物流专业教师加强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教学师资力量。

二、建立“三元制”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一)“三元制”培养模式实施思路。发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是高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高校为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供应链和物流高技能人才。“双元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得益于德国传统文化中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以及德国制造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很难直接复制。但是“双元制”以企业为主、高校为辅的思路值得苏州借鉴,如能解决其中利益分配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三元制”培养模式的设想。

“三元制”培养模式的培养结构包括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和以往“政行企校”模式最大的差别在于政府角色的转变,政府由指导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供应链和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关系到苏州产业战略转型升级能否得到足够的人才支持,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和苏州市政府有切身的利益关系,同时校企利益的调节也需要政府的介入,因此政府必须深入参与到培养过程中来。

“三元制”培养模式的目的是改革以高校为主体的传统培养模式,拓展高校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为企业提供知识、技能和素质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供应链和物流高技能人才;提高苏州供应链和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能力。

“三元制”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由合作企业制定、培养内容由企业选择,企业需要为高校提供必要的实践、实训条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费用;高校根据企业指定的内容进行供应链和物流专业教学,达到企业制定的目标,同时传授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综合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考核由企业负责,学生经企业鉴定合格后获得毕业资格并进入合作企业工作;政府的职能是创造有利于供应链和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大环境,沟通、协调校企双方的利益,鼓励、组织中小企业开展和高校的合作。

(二)“三元制”培养模式实施保障。“三元制”培养模式的实施首先要解决校企利益冲突的问题。目前,江苏省高校的主要经费来自于财政的经常性拨款,计算公式是:经常性拨款=标准学生人数×生均拨款数×相关系数,因此高校的收益取决于招生人数而非就业人数。而对于企业来说参与“三元制”培养的主要收益在于获得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就业,因此必然和高校产生矛盾。这是以往的“双元制”实践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三元制”培养模式中,政府可以有效地调节这个矛盾,苏州市政府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就业的受益方,可以用一定的方式给予高校就业补贴,促使高校主动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关系、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三元制”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进行教育机制改革。培养目标、培养内容由合作企业制定,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这意味着高校必须要实施个性化专业教学,班级编制要精简,上课方式要灵活。针对国际上供应链管理取代物流管理的趋势,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必须及时跟进,增设供应链管理专业。针对企业高端供应链管理人才急缺的现状,高校应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增加物流管理或者供应链管理一本和研究生招生计划。

“三元制”培养模式的实施还需要扩大合作企业的规模。对于物流或者供应链管理来说,不同的岗位虽然存在差异,但基本素质、知识和技能的共同点还是很多的。通过扩大合作企业的规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培养效率。

三、试点“模块化”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效率

(一)“模块化”培养模式实施思路。“三元制”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苏州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但受到高校的培养能力限制,在培养数量上很难得到突破,因此课题组提出了“模块化”培养模式以提升培养效率,大批量的培养物流高技能人才。

“模块化”培养模式是参考美国的“CBE模式”和“MES模式”,强调以技能为核心设计培训课程,所传授的知识都是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可以高效率、低成本的培养物流高技能人才。

“模块化”培养模式首先研究物流和供应链不同岗位的要求,确定相应岗位所必需的技能,分析培养技能所必需的知识,从而形成不同岗位的培养模块。在苏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分别承担若干模块的培养任务。当企业发生用工需求时,根据具体岗位,选择相应的模块和高校进行培训即可。现场教学和短期培训是“模块化”培养模式的主要手段。表1是部分物流和供应链岗位培养模块的设想。(表1)

(二)“模块化”培养模式实施保障。“模块化”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模块。培养模块所含课程的选择必须在满足岗位必需的技能和知识培养要求的前提下控制数量,否则必然影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

“模块化”培养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在苏各大高校的合作。各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分别承担若干模块的培养任务。表2是物流和供应链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块的部分高校分工合作设想。(表2)

“模块化”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综合公共实训基地的保障。目前,苏州仅有一家综合公共实训基地,年培训能力在1万人次左右,面对苏州庞大的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显得力不从心。苏州市政府需要根据主要行政区内企业的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建设更多的综合公共实训基地。新建的综合公共实训基地可以仿照行政服务中心多部门集中办公的成功案例,由在苏各大高校集中进驻,为广大企业提供“模块化”服务,从而提高社会培训效率,培养更多包括物流和供应链在内的高技能人才,为苏州产业战略转型升级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苏州市统计局.苏州市统计年鉴(2010-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

第12篇

Abstract: Lean manage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optimizing global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performance. Supply chain is an advanced form of logistic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face shortage of talent, hard training, can 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enterprises of the market environment, the paper proposes the introduction of lean management philosophy, a clea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goals, to in addition to training in the process of "no value added " aspect of the teaching models and curriculum system for recycling, improving tal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apacity.

关键词: 精益管理;供应链管理;职业能力;岗位职责

Key words: lean management;supply chain management;professional competence;responsibility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178-02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普遍开始对内进行供应链优化,对外实施上下游供应链整合。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应用型的技能水平及国际化的专业视野、理念是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职业能力强的供应链管理人才的缺乏日渐成为企业发展与创新的约束。由此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严俊的挑战。传统僵化的教育模式在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随着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需求。

长期用于制造业运营优化的精益(lean)管理是一套系统的业务改进方法,理念来源于美国的IE(Industry Engineering工业工程),丰田精益的构建与实践者大野耐一根据日本的具体特点:资源匮乏与市场容量小,将一门纯粹的“边缘技术”演变成一个系统完整,逻辑清晰的制造系统模型-精益生产,其核心是“消除浪费和无效”。实现“更好的质量,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大的柔性,更高的客户价值”,达到扩大市场份额,最大化企业盈余的目标。职业教育中引入精益理念,对教育成本的优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精益理念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内涵

精益理念的起点是研究并定位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用科学的系统方法或工具如:Kano分析、鱼骨图、流程图分析、价值流分析等,识别并去除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的无增值流程,精益求精,建立高效的流程体系,提供“达到并超越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对于企业需求的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同样首先定位供应链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如ERP应用、物料计划编制、供应商管理能力等;和非专业能力如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是人才当前就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渐进性、可塑性、及非均衡性,其界定标准以需求市场的企业要求为依据。精益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在确定目标职业能力的前提下,寻找最佳途径,对传统的培养方式进行“瘦身”,建立最优化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企业要求的高端供应链管理人才。

2 精益理念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证研究

2.1 精益课程体系建立 由于苏州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苏州人才需求为例说明供应链管理职业能力的定位及相应的课程体系。

调查以“苏州人才网”“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网”检索关键词“贸易/物流/采购/运输/供应链”工作地点:苏州;搜索时间2010.1-2010.12;涉及供应链管理岗位有:计划员(主)生产计划员/物料计划员/物控)、采购员/采购工程师、进出口专员、关务、关务助理、仓管员、仓库助理、仓库主管、供应链整合专员,同时对比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8对苏州51家企业,2个大型人力资源公司及物流协会的实地走访,将供应链管理专业面向的基层岗位群归纳总结成四类,计划员、采购员、仓管员、关务,以其中2个岗位群:计划员、采购员为例,企业要求如表1。

以上的岗位描述表明目标市场对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水平。运用精益理念的目标定位方法中的Kano分析、流程图分析等工具,对任职要求和岗位职责进行细分,得出职业能力。通常任职要求对应人才的非专业能力考核如:英文沟通、计算机信息处理、忍耐力等,由企业的人事部门进行审查;岗位职责对应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由企业用人部门如供应链部门或物流部门进行专业测试,决定人才的录用。以上述岗位群中的第一个职责为例分析如下表2。

根据职业能力细化找出对应的典型工作项目,运用教学规律把工作项目改造成教学项目。例如针对以上计划员的第一条岗位职责,开设ERP实训课程(MRP计划编制项目等),教学项目围绕职业能力细化后的三个要求而设定,由此ERP实训课程基本能涵盖计划员的第一个岗位职责。以此类推,可以得到每个岗位群对应的课程系列,四个岗位群的课程系列合在一起整合优化后就形成供应链管理专业的精益课程体系,实现对原来课程体系的“瘦身”及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精益课程体系通过教学项目实施,完成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能提升,其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承担职业能力培养模块。

2.2 精益课程体系的创新价值

2.2.1 课程内容的即时性 目标市场的需求随着企业的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会有变化,以上的岗位职责亦会有相应的调整。依据精益理念的职业能力细化的具体项目,其特征是即时性。精益的课程体系须以实践性强、更新快为原则,分层次、递进式地安排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训课程等。脱离实际,多年不变的课程体系只能造成资源浪费。

对于基础课程,通常偏重于综合素质的培养,按以上任职要求分析,供应链管理专业应加大英语应用型课程和计算机应用型课程的开设;沟通技巧,商务谈判,团队合作等这些目标市场要求的素能在基础选修课程中要得到充分的训练。对于专业课程,注重供应链管理的专业技能培养,如ERP实训、采购与库存管理、进出口实务等,加大实践型或研讨型的课程比例,形成学生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职业能力。

2.2.2 课程体系的灵活性 供应链管理的不同岗位群其任职要求和岗位职责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其对应的专业课程特点明显,如计划岗位群,通常要求对数字敏感度高、信息处理能力强等素能;采购岗位群则要求谈判能力突出、沟通协调能力强等特质。建立精益“课程超市”体系,加大选修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视野。另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课程系列,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找到适合自特质的供应链管理课程。

由于不同行业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技术有差异,精益“课程超市”体系还应加大前沿性专题讲座课程,使学生获得最新的信息,引领学生分析研究不同行业的要求,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3 精益理念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精益人才培养方案要及时区别澄清企业的真实的职业能力需求,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去除其中的“无增值”环节,与时俱进,实现与企业的四个对接。

3.1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对接企业供应链管理岗位群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可能都会发生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岗位群及其职责要求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根据岗位群的核心职业能力要求,及时将行业内用到的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要求如供应链Shingo风险防范与控制、高级排产(APS)等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中,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着眼于开展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探究式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和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Based Learning)等3种实践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

3.2 师资队伍建设对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供应链管理的职业能力将直接决定企业的采购成本、库存成本、进出口运输成本,计划排产职能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即所谓的人工成本,这些成本都对企业的盈亏(P&L)起到关键的作用。由此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提出较高要求,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的难度也变大。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专业教师提出“一师一企”实践制度要求,即每个专业教师绑定一家专业相关企业,定期座谈汇报,从日常交流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高年级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引进企业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建立兼职师资库,对聘用的兼职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一对一帮带,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学院教学业务培训班,提升其教学能力。通过帮带、培训,使之获得学院颁发的“兼职教师教学资格证书”,都是提升师资素质的途径。

3.3 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接供应链管理的现场工作环境 实训基地建设围绕课程体系及对应的岗位能力进行。精益的实训室细化各种供应链管理的职业能力,一方面将完全按“企中校”即完全模拟“供应链企业”的运营及各个岗位职责的划分,对报关、仓储等方向学生分角色进行培养,另一方面,按“校中企”方式,模拟制造业的“物流/供应链部门”运营的各项工作任务,对采购、计划等岗位群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集中培训。实训教师为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或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实训指导教师,教学内容围绕上例职业能力细化后的具体工作任务来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对接企业的现场工作环境,真正达到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工作的实践性教学目的,最大化实训基地的绩效,让学生在校内成为具有供应链管理“工作经验”的“准员工”。

3.4 专业文化的建设对接企业现场管理文化 能否尽快融入企业文化是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企业的现场管理文化包括管理文化、现场文化、制度文化等。对接企业的管理文化,就是养成学生严格的守时、严谨、细致、认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对接企业的现场文化,就是广泛开展6S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对接企业的制度文化,就是严格执行企业运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按照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操作,如供应商评估流程、盘点流程等。此外,供应链管理的国际化特征明显,供应链管理人才要求能适应复杂,紧密及快速的全球运作形式,了解并融入其他文化,进行跨国跨民族的交流,有效地在多国团队多元文化的企业环境中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中华,姚和芳.打造职教集团平台 力促院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5).

[2]王桂敏,王大超.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多维路径:基于课堂平台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1,(2).

[3]森尼尔・乔普瑞,彼得・梅因德尔.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与运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02.

[4]林进辉,鄂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在理念与机制[J].人民教育,2010,(21).

第13篇

据统计,随着福建省各大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在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带动下,福建省各大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也在逐年增加,福建省沿海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宁德港、湄洲湾港、漳州港六大港口的历年货物吞吐量见图1。通过图1可见福建省沿海几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从2004年到2013年(除2007年外)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3年高达45475.19万吨。其中2005年比2004年增长高达23.81%,2011年比2010年增长14.05%,2012年比2011年增长10.95%,2013年比2012年增长9.95%。以如此迅速的增长速度,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海峡西岸的建设,在继续完善港口建设的现状下,未来的货物吞吐量将会继续上升。

2供应链模式下港口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2.1供应链模式下的港口物流人才现状分析随着物流管理的迅速发展,供应链管理也一直是与物流相结合企业的发展思维方向。从供应链系统的角度去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是21世纪各大企业竞争的方向。因此作为针对港口进出口货物的物流发展也离不开供应链的思维方式。港口物流是增强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涉及到装卸、搬运、仓储、配送、运输等多种物流作业,同时整个供应链模式下涉及到国际贸易、货代、船代、报关报检、保险、财务等多种业务领域。图2为港口物流的供应链模式图。上述供应链模式中的人才培养除港口物流的专业人才外,各大功能的人才培养许多高职院校都已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招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虽然目前从事港口物流供应链上的企业的专业人才也达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并随着相应专业的毕业生的输出,货代、船代、船公司、报关的专业人才占比也将会逐年增加,学历水平也将会逐年提升。除港口外对于这些行业的人才需求基本可以满足。

2.2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和供应链模式分析,及港口企业的调查发现,未来福建省对港口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分以下三个层次。①港口物流高级管理人才。此层次的人才属于战略层次,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的物流战略,除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外,还需通晓物流的技术知识方能全局把握港口物流的的发展,同时协调好港口物流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协作。②港口物流项目策划人才。此层次的人才属于战术层次。是具体港口物流项目的规划者,能胜任仓储管理、港口作业管理等工作,除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物流专业的技能及供应链上协作企业的相关知识。③港口物流操作人才。此层次的人才属于业务层次。是具体港口物流的各项任务的具体执行者,是一线操作人员。需具备一线物流设备的操作技能,码头现场控制能力。单证操作能力,理货验货能力等。

3福建省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3.1福建省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为了推进福建省“大港口、大物流”的发展战略,积极配合“福建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做大做强港口群的发展规划,就必须努力培养一批优秀的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合理构建福建省港口物流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目前高校的实际调查分析,未来港口物流的专业人才输出还是以高职院校为主,因此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将港口物流管理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能从事泊位策划、装卸调度与指导、堆场管理、闸口操作、报关与验关、单证操作、客户服务、仓储管理、库存控制、配送等港口物流管理能力及技术操作能力,并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一线港口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

3.2福建省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为能输出符合港口物流的专业人才,结合目前高职教育的特色,对福建省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如下探索[5]。①“工学结合”式培养。高职教育的发展近几年一直在大力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高校的优势,进行三位一体的合作。切实执行工学结合。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港口物流的岗位需求,确定出明确的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提出态度、能力、知识三维结构的培养模式。并结合港口企业的特殊性,努力争取港口企业的校外教学,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调统一,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②“订单式”培养。由于港口企业的需求较高,对学历和专业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为了能更好地输出适合港口物流的人才,可与港口企业合作开班,直接针对港口物流的操作能力需求进行培养,使应届毕业生进入港口企业后能很快接手相关工作,缩短了新员工入职的培训期,降低了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③实行顶岗实习制度。目前高职院校都设有顶岗实习环节。为了提升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的质量,在校外顶岗实习环节,与港口物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既能满足学校为学生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港口物流的科学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实现校企双赢。④加强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双证书”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同时通过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考试,使学生更能系统的掌握港口物流的专业知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同时把握整个供应链模式下的港口物流的职位需求及相关性。因此作为港口物流管理的人才培养,可考取助理物流师、报关证、报检证、货代证等资格证书。⑤加强人才引进机制。针对港口物流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届毕业生基本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除了企业内部晋升外,可以加大外来人才的引进,重点引进具备国际贸易、货代、物流、财务等供应链模式上一体的管理类人才,加强港口物流的人才结构。

4结束语

第14篇

本刊记者 吴姣

物流企业除了要在加强自身建设改变粗放经营,力求多元化发展等方面下功夫之外,进行可行性规划咨询也至关重要。上海知行智融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融科技”)以提升中国物流及供应链领域智能、协同为己任,通过自主开发、与国内外领先的研究机构合作,以及在软件、咨询、教育培训方面与资本的嫁接,实现了包括生产贸易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内的多方共赢。近日,记者采访了智融科技首席顾问符振东先生,听他谈了的关于物流企业战略咨询、供应链优化和企业并购等方面的内容。

供应链优化与行业并购专家

“物流是个大产业,不同子产业有不同竞争特点和发展机遇,物流企业耍立足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匹配外部的发展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必要时候要借助外脑智库。智融科技已经帮助过多家中大型物流企业成功进行转型升级,包括合同物流公司、国际物流公司和铁路物流公司。我们支持物流企业转型升级首先是在战略层面帮助企业进行正确的定位和商业模式创新,战术层面帮助物流企业有效管理变革,如并购和整合管理、运营体系优化、融资管理、信息系统优化,优秀高管引荐等。”符振东说。

符振东表示,物流供应链优化是企业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的有效手段,但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被中国生产分销企业和物流企业忽略了,现在由于经济下滑企业开始逐渐重视。以前国内物流供应链重点主要在运营管理层面,对物流供应链优化重视不够,也缺乏专业的咨询机构和人才以及工具来优化物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优化的价值是可以被衡量的,对于没有系统规划过的企业,物流供应链优化有巨大的价值发掘空间。由于物流供应链规划设计不等导致的失败案例很多,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并与专业的机构合作。智融科技创办了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院,并与多家国外知名协会和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如美国物流与运输协会、MIT、安特卫普大学等)。

“智融科技在物流供应链优化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包括开发出物流供应链优化的工具方法,并成功为多家优秀企业提供物流供应链优化咨询服务。智融科技物流供应链优化服务主要包括物流网络设计、园区规划、仓库布局与设备集成、运输优化、物流外包优化、库存优化、精益物流、采购优化等。集成供应链资深咨询专家和国际公认的领先优化软件,以客户收益结果为导向、协助客户落地实施、众多成功优化案例积累、收费模式多样选择、可依据优化的节省与客户分享利润而无需先期投入,是智融科技供应链优化服务的优势所在。”符振东补充道。

符振东认为,不考虑并购付款方式和行为、从行业的角度,并购包括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并购有很多的动因,是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物流企业成功并购一定要在战略和财物层面实现1+1>2的效果。由于并购从战略决策到整合有不同阶段的风险,全球大约70%的中大型并购是失败的,国内外物流行业并购的失败案例也很多,所以物流企业在并购规划和实施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公司协助。智融科技在物流并购方面研发出业内首个成功并购模型,结合物流行业的资深专家经验,能有效为企业规避并购和整合的风险。此外,智融科技能为出让方提供:制定推介报告、加强公司治理、寻找和选择收购方、设计交易方案、与并购方沟通并协助谈判、协助实施交易方案以保证出让方收益的服务。智融为并购方提供服务包括:协助制定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制定并购目的和标准、搜寻目标、协助尽职调查、设计并购方式和交易结构、协助与出让方沟通和谈判、制定整合方案并协助实施等服务。

一站式系统顾问服务受追捧

智融科技针对物流企业设计了360度的专业顾问服务。区别于其他顾问公司,智融的团队有丰富的物流行业标杆企业高管经验并对物流企业和行业有深入的研究,顾问服务涵盖了物流企业战略和运营的各个方面,能实现一站式系统顾问辅导服务。

“智融科技的客户涵盖了物流领域的代表企业,例如铁龙、众品、中外运、中远、远成集团、武汉铁路、有信达、顺丰等。铁龙物流是铁路第一个上市的物流公司,是中国铁路特种箱领域的领导者。为实现转型升级和有效切入冷链领域,智融科技与铁龙物流达成战略合作,为铁龙提供依托冷链特种箱和物流园区食品冷链的战略定位规划、商业模式规划、园区布局规划、冷链物流运营规划等系统顾问服务。众品集团是国内领先的肉类屠宰和加工企业,为实现公司的两业联动以及再打造一个中国领先的冷链供应链服务企业,智融帮助客户制定供应链服务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运营体系。此外,智融科技也为多家中大型物流企业提供过并购和整合服务、融资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符振东说道。

第15篇

关键词:知识流;高校;三创型人才;培养

知识是高校主要的操作材料,高等院校对知识创新的作用表现为新知识的生产和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知识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为三创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石。

一、知识流的涵义及构成

知识流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知识流是指知识在不同部门之间及中间环节所进行的流动,是知识融合、序化、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系统的命脉。首先,知识流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强调在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以及运用其产生价值的运动过程中应该是顺畅的;其次,知识流的运行应该是高效的,它是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知识的需求者;再次,知识流是以人为载体的,它强调知识应该满足人们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需要;最后,知识流的概念强调了将其提高到与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并列的、不可或缺的高度。高校的知识链通常包括知识的识别、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开发、知识的分解、知识的储存、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共享以及知识产生价值的评价等环节,在这个知识链上,形成了一条知识流。

二、知识流对三创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促进知识的创新

高等院校以知识作为操作材料,通过教师隐性知识的外化传授给学生显性知识,再通过学生的消化吸收转化为学生的显性知识或内化为学生的隐藏性知识,最终转化为创新能力和创造力。高校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术讲座、科研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受到知识共享和知识流的熏陶,实现知识创新和转化。高校的知识流的重点就是要促成知识的转化,并对此进行有效管理,而这又是通过相应的系统和结构以及高校文化来实现的高校知识的转化:一方面,知识的转化和转移即全体教师将显性知识和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传授并转化成学生的显性知识或隐性知识;另一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储存即全体师生员工从学校内外环境中,获得信息、知识,并转化成显性知识和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

高等院校的知识流实际上是从知识的生产者(知识源)到知识的传授者(主要是教师),最后到知识的消费者(学生或用人单位),这三者之间的知识流动和高校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学术交流、著书立说、科研活动等使知识在学术界进行流动、进而实现转化,从知识的共享、识别、获取、储存到知识的转化、创新,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创业和创造,培养三创型人才。

三、知识流视角下三创型人才培养途径

(一)高等院校的知识流特点

高等院校的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创新、创造和创业的三创型人才,创新就是要突破革新;创造就是要从无到有;创业就是要开创新局面。这三种人才的培养都特别注重知识的创新,知识只有依托高校这个载体,并镶嵌于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因此,知识流就是通过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这些基本活动,保持知识的动态流动和知识的不断增值。知识流实际上包含四个过程,即知识的传播、共享、学习和集成,包括组织内部知识流和组织外部知识两种形式。组织内部知识流就是高校内部建立一个核心知识库,因每个成员教育背景不同,彼此之间存在知识势位差,就必然产生知识流,这样组织内部成员间可以通过交流学习,促进知识的转化,同时也可以从内部核心知识库共享到组织知识,从而实现组织内成员的隐性知识能够共享。另一方面是组织外部知识流。包括高校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政府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还包括知识在国外高校之间的流动,表现为国外资本参与国内的研发、技术创新或许可,技术移植或战略联盟等。高等院校的教育特点决定了其知识流的特点应该放眼在世界范围内,这也使知识在社会大家庭整体流动,形成一个开环的知识链。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四个方向的知识流动:一是校际间知识流。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导致的知识流,如校际间的研究协作,包括联合研究、技术协作或人才的联合培养;企业对产业范围内标准化活动和非正式研究网络的参与。二是成果转化知识流。高校和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研究;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申请专利和出版论著、大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科技孵化等。三是校企合作知识流。知识与技术向企业扩散,如高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研成果,解决企业科研设计中的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四是社会反哺知识流。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为力支持。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为人才培养提出一线的要求,使高校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知识流动过程如图1所示。

(二)高等院校知识供应链知识流模型

知识势位差(借用物理学上“势”的概念)导致知识流动,知识流动形成知识流,知识流又是通过知识链连接知识源和知识目标。由通信原理可知,任何交流的发生应有信息、编码方式、传输链、接收者等这些基本元素,同理,知识供应链中也应该有作为知识源(发送者) 和知识流目标(接受者)的所依附的知识流节点高校,以及知识本身(信息)、传输媒介(渠道或链) 及沟通方式(编码) 等几个要素。图2为本文构建的供应链知识流模型。在模型中,知识供应链由上游的知识源即知识供应者,中间的节点高校和下游的消费者即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和用人单位)组成;箭头的指向为知识流的流向,用F(flow)及其下标表示,F1′表示知识流入供应链系统,F1表示知识流出供应链系统;VC(value create)表示随着知识的流动所引起供应链价值的增值(见图2)。

从整个社会知识流的角度看,高等院校的知识流供应链应该是一个开环链,供应链知识流可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互相作用,互为因果,也可以实现知识流的逆向流动和促进,本文仅以一个方向为例),即上游知识供应层(知识源)、中间的节点层(高校)和个人层以及下游的消费层(用人单位)。第一,知识供应链上游层知识流。流F1′表示从外界流入供应链系统的知识,其来源主要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一些公共知识的提供部门等; 流F1为知识的流出,表示供应链向市场(消费者) 流出的知识,这反映了供应链向顾客提供的最终的知识价值,体现了供应链的竞争力。流F1′和流F1说明供应链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供应链系统从外界不断吸取知识,通过自身加工和创新后又对外界提供知识(产品)。第二,节点层知识流。节点层知识流是指知识在供应链节点高校内部的流动。在图2的模型中,节点层知识流主要包括高校或科研院所、高校教师、大学生等的知识流动。高校或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用流F2′和流F2表示。其中流F2′主要是知识链上游供应者把知识、基础方法知识传递给高校,这对节点高校的知识存储、知识流动、使用频率、知识创新程度等的影响非常大;流F2指节点高校内部的教师把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招生计划和校园精神风等的相关知识流入高校的知识库中。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的知识流用流F3′和流F3表示。流F3′是高校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包括学科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待人接物的知识、人文知识、职业道德等; 流F3是指知识从大学生流向高校教师和高校,包括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需求状况、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学生上手能力等等。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知识流用流F0和流F1表示。流F0主要是职场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某所高校大学生的反馈意见、从用人单位那里能够获知的兄弟高校的人才培养情况等; 流F1表示由大学生流向用人单位的知识流。值得注意的是,流F1同时也是整个供应链知识的流出,即整个供应链知识的流出是通过最终高校培养出来的产品大学生知识的流出来体现的。第三,个人知识流层。在模型中用流F4标示,个人知识流层是指节点高校内部的知识流动,包括节点高校内部个人之间的知识流动及个人与组织间的知识流动等两种情况。个人知识流层主要是教职工个人技能等隐性知识及组织知识的流动。第四,知识消费层。在模型中用流F5表示,知识消费层是指节点高校外部知识流动,包括上游知识流入节点高校和节点高校通过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等知识流动形式服务社会。诚然,以上四个层次的流向是可逆的,在知识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也是互为因果的。

(三)完善高校知识流的知识管理体系

1、建立校园核心知识库。这项工作应该从三个层面展开:(1)建立电子图书馆。要求检索快捷、方便,校际图书馆应实现互借互通。也可以建立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在局域网上能够方便搜索,及时了解所需文献收藏情况,便捷地找到要查询的知识点,快速地获取知识和信息。(2)建立教研知识库。教研知识库里应该是一个实验数据、试卷题库、课件、教案等教学背景资料、教学参考资料、案例分析等教学辅助资料库,也是一个科研心得、学习体会等知识交流库,这里可以共享他人的教学知识和经验,节省教师备课、科研立项的时间。(3)建立动态知识库。知识库必须是一个动态系统,不断搜集新知识,不断系化和创新,使隐性知识显性化,让教师在实践中利用、发展和扩大知识库,避免知识的陈旧和老化,保证知识库常用常新。当然建立校园核心知识库共享其中的知识是要遵循知识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比如高校要设立知识主管,由校学术委员会主席担任知识主管(CKO),还要建立由学校的科研、产业、图书信息中心、教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知识管理办公室,成员在分享这些知识的时候可以采用有偿制(缴适当的费用成会员)、互助制(补充进新的知识作回馈)、激励制(为知识库补充新的知识时可以享受职称职务晋升优先原则)等措施。

2、建立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通过长期积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全校教职工的共识,它具有导向和规范功能,凝聚和激励学子,熏陶和感染师生,它能够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是高校重要的知识管理基础。高效的知识流动需要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校园文化,高校是思想源和知识库,理应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便于知识创新的学术氛围,使人人崇尚知识,重视学术水平的提高、交流、共享和传播,重视团队的协作精神以及传帮带。知识型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提高的三创型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又为建立开环知识链奠定了良好基础。校园文化正是通过内化的力量,通过潜藏隐性教育,通过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内化成习惯、觉悟、信念和精神。

3、促进知识转化和创新。高等院校人才济济,是思想库、智囊团,是知识创新的根据地。其具有智力优势和知识成果转化优势,应该是知识转化和创新最为活跃的地方。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知识管理跟不上,许多极具价值的知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据统计,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在20%左右,即使在这20%可以转化的科技成果中,推广面也仅为应推广应用的20%,因此其实际利用率仅为4%左右,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发展。知识流转化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构建创新系统。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企合作、学科建设等活动就是知识的创新和生产过程,需要把知识流程有效地进行管理和组合。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具有相对自主性,高校可以建立一整套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如提供资金、设备、人员和制度保障。激励知识创新,如优先考虑职称或职务晋升,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成果进行保护等等。知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种创新行为往往引发一系列的新知识产品和技术产品,培养造就一大批三创型人才。另一方面是提高创新的整体绩效。从高校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分析和评价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过程中的障碍与瓶颈,进而完善创新的主体结构,并通过完善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提高创新的整体绩效。所以高等院校必须通过知识管理使知识面向社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这样才能实现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循环。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这样有效地促进了三创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引领文化、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知识流作为知识共享、序化、创新的过程,是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高校应该提高知识链中知识流动的有序性和高效性,强化知识管理,促进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培育适合社会发展的三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笃.知识流的价值增值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2、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