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

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培养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其实是学生真正开启数学之旅的起点,因此教学内容方面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并紧密联系真实生活,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的内容,不可以把概念、公式等硬塞给学生,因为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只会让原本就觉得数学枯燥的学生,更加抵触学习数学。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喜欢学习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1 重视课前引导学生的兴趣,建立逻辑性思维

数学学科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独一无二的逻辑性,所以数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性,这样有益于帮助他们学好数学。尤其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因为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数学教师更要重视这个最关键的细节。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时,应抓住学生的专注力,为他们营造出充满缜密逻辑思维的课堂,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者认为引题部分就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引导素材。这里所说的引题,是指将学生带进正式教学之前的引言,就像是一本书的序言、一幕话剧的序幕一样。常见的引题有很多种形式,像是问答、举例、播放影像等,这些都是基于教学内容设计的课前引导环节,让学生开始正式学习之前先通过简短生动的课前引导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生动、有趣的引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集中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上,并把他们的思维推到逻辑状态下,这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改善学生的学习收效。特别是在学生们学习了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之后,数学教师借助引题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初中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都是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与规律,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很多都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绝对不能将自己的教学和现实生活割裂开来,要在尊重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量将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感受到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的影子,数学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学科非常难学,知识理解起来十分困难,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知识过于抽象,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才刚刚建立起来,还是习惯用形象思维来认识与理解事物,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接受起来比较有难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时候,应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具体的数学现象作为教学的引导,带领学生认识与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对于数学教师来说,通过观察、学习、归纳现实生活里的数学现象,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有关知识的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作者在教学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时,就举了盖房子的例子,并向学生提问:如何借助数学规律来验证盖出来的房子各个边角是不是标准的直角呢?通过几分钟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学生总结出可以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来验证。借助这种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衔接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逻辑思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构建教学情境,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虽然将知识和现实生活衔接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初中生毕竟年龄还小,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都非常有限,所以有些知识和原理还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才可以理解和消化的,像是方程等。基于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升华学生对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的想象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抽象、刻板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进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4 借助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科技的进步将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技术带进了校园,教师可以运用的教学手段相应的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的教学元素,作者认为多媒体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时代感的教学辅助手段。数学其实属于应用科学,其应用性是重要的学科特色,多媒体技术因为可以和电脑结合操作,展示出数学应用性的一面,而且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有声有景,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特别是在构建情境这个教学环节上,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填补人力无法实现的信息传递缺口,构建出惟妙惟肖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概念、原理与规律,帮助他们进行拓展联想,实现理想的教学收效。

5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保持兴趣的持久性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兴趣

对于较多的农村孩子而言,英语难学,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谈英语而色变。究其原因,除了他们对英语这一学科具有偏见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因而,摆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调动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换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兴趣,就能极大的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笔者重点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诱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要学好一门功课,关键是要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是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它是推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里状态。教育学家认为,学习动机包括四个方面: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努力程序、达到目的的愿望和学习态度。目的性是推动、指引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根据他寻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的认识而确立的。有了自觉、明确的目的,学生就有可能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去努力学习。有动机的外语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往往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动机是兴趣的前提,他们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因此,我在每年的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的培养。在每届新生的第一节课中,不直接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是通过看一部英语短片,或用英语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给他们讲讲当前国际发展的特点,讲讲英语的地位及应用范围。学生听后,更加明确了学习英语的目的,从而有了远大的志向,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学情境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创设的情感氛围及在此氛围中的教学活动。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萌发学习的求知欲。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缺泛语言运用和学习的环境。在农村中学,英语学习主要在课堂里,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世界,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流。最大限度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挂图、幻灯、歌曲、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借此发挥自身的潜力,引发他们表达思想的欲望,激发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充分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诱导兴趣

1.直观教学法

在教学中利用直观的、生动的、适合初中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实物,特别是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来组织教学,更加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印象深刻,有利于记忆。

2.顺口溜

随着知识的增多,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等,学生常常觉得很枯燥,又不容易记。教师可以编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3.歌曲教学

歌曲学生几乎人人爱唱,如果教师在教唱歌之前有目的地进行一番选择和安排,会使它在教学中发挥不同的效力。如在课前唱一首曲调欢快的歌,可以振奋学生的情绪;在上课的过程中唱一首含action words的歌曲,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可以驱除学习中的疲劳。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唱英语歌,效果会更佳。

4.运用游戏

游戏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把游戏用于英语教学能为英语创造逼真的、富于交际的语言环境;以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玩中学会了英语。

5.英语竟赛

我们可以在课外开展各种英语竟赛,比如书法比赛、演讲、英语晚会等。在竟赛中,要鼓励学生以打破以前的记录为目标,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特别果注意奖励那些有突出进步的学生(比如以前从不及格,现在常及格的学生)。

(四)优化课堂教学,巩固兴趣

回顾外语教学的开端和发展,不难发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过多的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实际的训练。教学活动多与翻译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绝对的权威人士。常常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解释词汇、讲解语法、分析课文结构和疑难句子,学生则是长篇累牍地记笔记,完全成了语言知识的消极被动者。这种“注入式”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压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泛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热情和激情,自然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改变教科书和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选择自我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民主、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猜想、创造和解决问题;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另外,教师要深入教材,善挖教材,勤备学生,研究教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熟悉教案、了解学生,真正成为教材文本和学生的“知音”,才能充满自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第3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现代的初中生虽然生理成长较迅速,但是心理成长仍旧处于不稳定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及易于接受快乐、奇妙事物的特点,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一段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故事:约瑟夫问题与因式分解。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64名战士被敌人俘虏了,敌人命令它们排成一个圈,编上号码1,2,3,……64。敌人把1号杀了,又把3号杀了,他们是隔一个杀一个这样转着圈杀。最后剩下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约瑟夫,请问约瑟夫是多少号?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自由讨论,要求学生用科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并能给出具体的解题思路。

二、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教师必须从潜意识到实践认知都清楚: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学习数学和掌握这些知识的情况一定是有差别的。比如,有些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强,教师可以直接指出其错误的解题方法,让其独立思考,而对于曾经厌恶学习数学的学生,教师尽量鼓励其想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或用一种常见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同时也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三、鼓励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

第4篇

一、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现代教学活动当中,初中生由于兴趣的缺乏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率低下。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兴趣的影响最为明显。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现状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着较高的热情,另外一部分则较为消极低落。而真正对英语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实际上并不多,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基本都是被动接受。

语言的学习在于平时的积累,不可一蹴而就。初中生在生活中普遍对英语接触不多,无法经常使用英语。同时,英语在初中所有课程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紧密的联系。但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学科,更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口,初中生对英语的认知不足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知难而退,不去主动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会被逐渐消磨干净,学习英语变成一种被动的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配合也会默契起来,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1.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便是课堂,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索,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积极思考的习惯。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提出“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与回答。同时,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讲课时,教师应在语调与表情上多下功夫,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课上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并经常对学生给出奖励,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构建和谐活跃的课堂,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逐步地培养起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是思维与情感发育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对于此时的学生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与初中英语教师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如果学生与教师有着良好的关系,学生对教师有好感,那么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动力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英语教师应抓住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努力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喜欢上这门课。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友好相处外,在生活中也要对学生多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以不辜负教师平时的关心与照顾。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初中生会对这个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产生厌烦感,在教学中不配合,这对英语教学非常不利。所以,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语言的目的主要在于运用。初中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英语的运用机会过少。单纯的学习而不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多创设情境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谈。例如,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将课文中所学的内容编为小对话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如两人碰面互相打招呼问天气,去商店买东西顾客与店员的对话等日常对话的练习等,以建立学生对于英语实用性的认识。教师要放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比如利用课前演讲、课堂分组讨论等形式,给学生创造动嘴说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实践的乐趣,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第5篇

武洪康(1985-),男,贵州长顺人,贵州省长顺县第二中学数学教师,研究方向:数学。

(1.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550000;2.贵州省长顺县第二中学贵州长顺550700)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学习兴趣的意义,从而提出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对策,为提高学校学生学科成绩与提高总体教学成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对策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其中体现了“兴趣”在学习中的所起的作用。数学是认识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有其自身逻辑严密性、思维严谨性与抽象性的特点,主要追求演绎、推理和论证。初中学生在意志动机发展上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持久性与目的性,导致他们在对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易放弃,产生厌学和抵触的心理。但他们是具有可塑性的群体,只要得到正确的引导与支持,在该数学的学习上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可行的措施来培养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其学科综合能力发展。

一、培养学习兴趣的意义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环境因素与教师指导因素。智力因素包括记忆、观察、思维、想象、注意力、思考等方面。非智力因素指除智力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生的学习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中,前苏联心理学家皮德罗夫斯基把“兴趣爱好”看成是动机体系的一个结构部分,认为通过对兴趣的激发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对某事物感兴趣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观察力会极度细致,反应、记忆等智力活动因素也会更强,掌握的知识越牢固,学习效果也更好。同时表现出极高的创造力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愉和满足感。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对周围事物表达情感与认识的要求,这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与提高兴趣动机的良好时机。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自然科学,如何提高对数学学习兴趣与掌握数学知识对今后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培养初中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对策建议

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是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之成为实际上对学习活动起推动作用的内部动力。

(一)经常性的成就动机强化

初中数学主要注重抽象性思考与运算,与小学数学相比理解难度有较大的提高。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能力上是有差异性的,有的快有的慢,所以在教授数学知识时要提倡有教无类,无论学习成绩好坏,都要对每个学生给以充分的赞许、鼓励和支持。在教学中尽量少批判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更要对学生的成绩与进步给予肯定,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对于优等生可以适当提高层次要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尽量的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回答简单易懂的题目,让他们在心里感受到我也能学会的成就感,久而久之自然会增加对数学的学习的兴趣,使之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最终,在学生群体中逐渐表现出“我要学”的氛围与理念。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填鸭”教学即老师充当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完成给定的作业,在课堂上二者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期末考核注重学生分数的高低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为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是重要环节。所以,一、要改变教学模式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之前,适当的提出一些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自觉的去思考问题。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数学引入到现实的生活中,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所体现的各种数学知识,以增加其对数学的兴趣如在学校的各种建筑物中让学生找出与几何相关的直线、线段、角并计算长、宽、高、以及面积等相关的知识。三、运用媒体、图片、模型等教学设备充分的把数学的抽象性概念具体化,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形象性思考。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心理学理论认为::情感具有两极性,一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即外界事物符合我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我们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和愉快、喜爱、羡慕等内心体验; 否则,会产生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这种两极性决定了情感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积极的增力作用和消极的减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学功能,尽量避免消极作用。所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条件的,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产生喜爱、信赖、尊敬的情感,进而对所教授的学科产生相应的兴趣。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与意志的形成期,在学习与生活中成长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也要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真心诚意地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发现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给每一位学生进行知识上的补充。教师更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时间,让他们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交流中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

(四)移情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要发挥课堂情感感染功能。因为,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产生影响的作用。从而,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还能反过来再影响教师的原先的情感。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发生相互影响。这是情感的感染功能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快乐的感受更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情感基础。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如果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并且还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根据情绪的感染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应持有快乐、饱满、振奋的主导情绪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使得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对不懂的数学难题,大家自然的会各抒己见,自觉的参与到学习的讨论中来。

三、总 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倾注于更多的时间专研并发现其中的奥妙,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从而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提高数学成绩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其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界的全貌,知道地球上有哪些生物种类,建立必要的生物学观点。从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来看,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是以认识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认识人体本身、获得卫生保健知识等。

当前,初中生物学的价值体现和教学任务在实践环节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与困境,学生对生物学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比较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与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生物学科的现状,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对于刚进入中学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由于从未接触过,因此在主观上认为初中生物知识有相当的难度,不容易掌握,我认为这仅仅是次要原因。

二、在目前的这种中考制度下,从上到下都把初中生物课作为一门副科对待,往往被学校、老师、家长所忽视,根本就不当那么一回事,(我就碰到过这样的学生,一学期生物教下来,连学了几个单元或者几章内容都不知道)。就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了,哪还能再组织什么探究试验呀等等有意义的活动。正是这种功利思想,才是影响生物教学的最主要的原因。

针对这样的情况,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1.首先是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具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条件。

(1)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在生活中多留意多思考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并且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的用处。

(2)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器材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一些技能技巧并能够适当运用,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教师本身就要对生物知识表现出具有浓厚的兴趣。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样保持着求知的欲望,表现出对生物知识有浓厚兴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研究;反之,教师表现非常平淡,试想学生怎么能够相信教师所讲的东西是否真的有用,或者说所教的知识在学生心中是会大打折扣的。

2.教师要了解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1)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感性知识是比较容易的,而对于理性的东西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没有必要给学生介绍过多的理论知识,主要通过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来联系到课本中的生物知识。比如,在学习微生物知识的时候,如果教师一来给学生介绍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么样生活的等等,如此是没有多少学生能坚持听下去的。那么为何不换个方式,先让学生观察、认识一些有微生物有关的生物现象,然后,再逐步深入,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有关微生物的更多知识呢?总之,学习知识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同样对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就应该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开始。

(2)教师在安排活动小组的时候,不能很随意的把几个学生拉到一起就是一个小组,而是应该精心思考,那些学生组合在一起更能够彼此促进,更能够很好完成学习任务等等;

3.多组织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参与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物的重要性,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1)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引导学生去遐想,假如现在我们的身边没有小草,我们会感觉怎样?假如我们生活的天空中没有小鸟、假如植物不能够给我们提供食物……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畅想之后,让学生畅谈,或许学生的表现会超出我们想象,因为他们能联想到很多。又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个活动之前,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亲近一次大自然,在环境中去寻找我们需要的鼠妇;再如,在学习绿色植物各个器官前2周,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发给每个学生几种种子各几颗,让学生找个简易的花盆(几个矿泉水瓶子就可以了)播种,并要精心呵护让种子萌发成长,以便以后学习时观察。这样的活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愿意参与。

(2)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等活动,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够有学习成就感。例如,安排学生活动小组对学校环境进行调查,根据各个小组的调查对校园环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或者小组对校园绿化进行一番设计。要完成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小组团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需要查阅学习比较多的资料才能完成,在无形中,学生学到了生物知识,也培养了个人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又如,学习食物成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就调查自己家的食物,然后根据资料分析自己家的食物是否营养等等;再如,学习血液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到医院找医生或护士了解有关血液化验的知识,如何才能知道其中奥妙等等,通过此活动,不仅让学生知道生物知识在医疗上的实际应用,增强对生物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在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4.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初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初中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初中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例如,学习光合作用时,当初中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就会兴奋得不得了,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这些接触实验甚少的初一学生更是非常吃惊的,此时教师在顺理成章地介绍相关内容了。

第7篇

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6―0109―01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这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提升能力素养,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两极分化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活动,并要充分利用现行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及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特点来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达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一、针对学生年龄特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学好一种语言一定要有相应的语言环境,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每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了一些饶有兴趣的游戏活动,其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且内容新颖、形式多变。如,“询问时间”、“请求帮助”、“数数”、“吃喝”等等。游戏将教学内容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地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理解语义,然后模仿、跟读。这样,既可消除紧张心理,又满足“要学”方面的转化。

例如,笔者坚持对初一新生一开始上课就用英语向他们问好,并作自我介绍,当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时,笔者会说:“Be quiet!”然后用手指做一个闭嘴的姿势;根据学生读书、回答的完善程度,笔者会分别说:“Good/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等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说这些话时,不必担心学生听不懂而影响教学进程,可用明显的体态语言,必要时再用中文翻译,使学生明白。

二、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来增强教学效果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不断地由低向高发展,经过兴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课堂教学中形象、生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激发等等,虽然引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只处于较低级且不稳定的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稳定和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创造更真实的交际环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时,我们把学生既感兴趣、又是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英语词汇带入课堂语言训练当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增强了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对教材必须进行全面分析,对初中所有内容进行情景设计。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在设计情景时,注意把那些可直接在教学材料中找到答案的问题与需要思考、推理、判断、归纳总结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联系到教学中。兴趣总是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并产生愉悦和惊喜等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在设计情景时,将学生的成功感放在首位。

例如,笔者在教“水果”一类单词时,拿出一个苹果说:“This is an apple”.又指着梨子说:“That is a pear”.然后让学生学习“apple”和“pear”这两个单词。他们耳朵听着单词读音,眼里看着图画,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除了用图片、实物教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服务于教学。

三、优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英语教学活动中,切忌死记硬背,而要千方百计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之中,让W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英语,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虽然是短短的几分钟,但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课堂活动有语法活动、词汇活动、拼写活动、听力活动、言语活动、读写活动等等。

第8篇

一、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注重直观,诱趣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上,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字母在表示数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具有“代”和“变”的抽象性,他们原有的对数的认识就感到不太适应,所以教师根据这一思维特征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法则的说明,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数学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在七年级数学教材第六章中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设计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你回家做数学作业时把圆规丢在学校,你爸爸去学校帮你取,你如何告诉他你的课桌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我的座位在第几行,有的说我的座位在第几排,这是就请学生实际看一下,能否找到。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在让学生讨论出问题的原因,进而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例如,在讲八年级数学第十二章对称的应用时,例题可以这样设计的:张家、李家分别在水渠的同侧,他们想在水渠边修一口水井,使两家用水管最短,请问水井你应该设在什么位置?当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学生都很感兴趣,各抒己见,都忙着来解决这个问题,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学生很容易把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上的对称问题,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找到水井的位置。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存在,我应该学好数学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这样的教学,比老师在班上再三强调“要学好数学”效果好得多。

四、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第9篇

一、优化课堂,激发兴趣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还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链接相关知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链接相关知识是指教者充分挖掘教材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系,进行知识链接。现在新教材增加了“读一读”、“ 想一想”、“ 做一做”、“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你知道吗”、“为什么”以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等。这些虽然不是正文,却是正文的扩展,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自主学习,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发展智力,激发学习兴趣。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好这些教材,同时尽可能的补充知识的相关链接供学生研究,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这样既激发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又培养提高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自己的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有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2.寻求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对数学的求知欲

教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开展数学游戏或竞赛;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学习。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数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所以,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课型。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课型,都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求知。

数学定理、公式是“数学关系的精髓”。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公式都蕴藏着深刻的思维过程。我们教者可深刻挖掘其中的思维奥秘,抓住其中数学关系的的精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位学生充分感受各数学关系的思维过程,亲力亲为中感受成功之喜悦。比如教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时,首先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长度4cm、5 cm 、6 cm 、10 cm、 11 cm、 12 cm的六根小木棒拿出来进行动手操作,任取三根小木棒将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接着提出下列几个问题:①任取三根小木棒能否拼成三角形?②有几组三根小棒能拼成三角形?③有几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三角形?④通过上述的动手操作,请猜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⑤试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你的猜想?这里我采用了“试验、归纳、猜想、证明”的方式学习定理,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使其成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通过实践学生既获得了新知,又培养了独立探索求知的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品尝成功。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调动、培养和增强都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愉悦感,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鼓励参与。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兴趣因素可以挖掘,尤其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既适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动手实践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并因此产生由此及彼地教学效果,例如在几何内容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简易制作,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再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然后引导大家观察、比较、判断。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兴趣很浓,既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又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学生动手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为讲授新知识作准备和铺垫。

其次提供机会。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都要提供机会: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当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之时,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三、渗透数学思想,活跃数学思维,促发思维兴趣。

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曾在他的哲学学校门口声明:“不懂几何的人请勿入内”。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学校里所学的课程与几何学有多大的关系,或者非要学子们通晓几何学,最主要的还是立足于数学教育的文化熏陶功能。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的经验)以及基本数学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何等重要。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

一、结合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物课上适当增加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趣闻轶事,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剧作家萧伯纳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图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理解知识,在教学中合理地选择、组织使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打破时空限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利用了挂图讲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和分裂知识,利用模型讲述桃花心脏的结构,利用演示实验讲述植物的蒸腾失水、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知识等。讲植物资源时,用DVD播放教学光盘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得认真,记忆深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教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设了许多活动项目,如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调查设计、模拟制作、课外试验等。所以,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做好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对于一些实在不能做的实验,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设计虚拟实验。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种子的萌发等,我都是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学生既观察到了整个实验的全过程,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我在教学中,凡是教材上提到的实验,我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甚至有时还自己设计的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课后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科研的活动。例如,利用玻璃瓶、塑料瓶、沙土、螺、小金鱼、水草……制作生态瓶,不仅学生易于实验,而且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从而也增加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做好导入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好的导入是教学乐章的前奏。它预示着后面的与结局;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它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是师生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它把教与学、旧知与新知紧密地联系起来。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引人入胜的课前导语,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质形成一个兴奋中心,以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如教《人的生殖》时,为了对学生进行敬爱父母的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先自制几个10千克左右的沙袋,供给自愿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模拟体验。参与者每人将一个10千克的沙袋捆于腰间,在教室内行走,然后谈谈体验孕妇的感受。学生们通过模拟实验,增强了敬爱父母的情感,对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健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们的感言体现了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同步健康成长:“我以前觉得‘性’这个字很下流,可现在我觉得‘性’是人格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母亲生育我们真不容易,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这样导入新课,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又如在教《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2003年山东莱芜,农民赵某家的10岁孙子躲进放姜的地窖玩耍后,没有上来,哥哥为了救他,也下到地窖。可是两个人都没有上来,喊也不应。奶奶为救两个孩子,下去后也一声不吭。在田间干活的家人闻讯赶来,准备冲入地窖,被别人阻止了。人们点着蜡烛,在窖底找到了三人。找到时,三人均已死亡。”学生们都惊愕不已:“难道地窖会杀人?地窖里有什么?地窖里的姜会杀人?”这样,吊足了学生的胃口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后,我们便可乘机导入新课――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学习。可见,导入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确定,要注意导入的新颖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第11篇

根据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我充分利用生物本身独特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特点。努力发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诱发激励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巧用大自然,诱发兴趣

大自然丰富多彩、广阔无垠、美轮美奂,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生物其实也是水墨画。运用简笔画,勾勒一只昆虫、几只小鸟、一群雄鹰――栩栩如生。欣赏几个树、一山脉、一大海,几个箭头便构成海路空风景。在的循环、讲解方面,又增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运用生物艺术美引发兴趣

许多生物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其系统结构,精神智慧、力量的 独特魅力,成为整个大自然辨证存在最精彩的缩影。生物的运动也是一种美。鸟类的飞翔、鱼类的游泳、虎豹的扑食、牛马的奔跑等,无不体现运动美:另外形形的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和谐统一美。这些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激发学生向往美和追求美的愿望,有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设疑问、激发兴趣

中学生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揭开生命运动本质规律,是同学们的 普遍现象。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 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的 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人体内气体交换”时提出“为什么在 跑步时要不停的呼吸?”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考、积极发言,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另外,也可结合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巧设疑点,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介绍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有一位美丽的女明星向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求爱,她说“如果我们结婚,相信我们的下一代会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美丽。”爱因斯坦回答说:“如果像你一样愚蠢,像我一样丑陋呢?”请问同学们:拿一种可能呢?学生议论纷纷,对此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趁此时机,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结合的特点。同学们听起来津津有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活用直观教具,增强兴趣

初中生的知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如果老师满堂灌,会造成孩子厌学情绪。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若在讲授新课时,老师先用直观手段,安排导入新课的环节,实际上就是启发对新课的向往。例如,在讲授(动物的新陈代谢)一节,我自己手拿一份早餐:牛奶、鸡蛋、快餐面。问“这些物质中有哪些成分?如何被我们利用?利用直观教学很轻松地就把教学难点,动物的新陈代谢完成了,并使学生在早餐时学会合理搭配营养。养成不偏食、不厌食的习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先后让学生自带牛蛙、家鸽、鲫鱼,兔子等活体,进行解剖。老师示范性操作,为了让学生看清解剖的步骤和方法,可结合挂图向学生说明解剖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要求操作,并能将切下来的心、腮、肝、肠、肾精巢或卵巢等,放入解剖盘,等老师检查,整个实验干净利索。

五、 小组学习,以赛促趣

中学生争强好胜心较强,将“竞争机制”引入生物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较强的催化剂效果。以学生的学习小组(4人)为单位,课堂提问或复习以每组轮流回答或抢答的形式展开,为答对的小组公布得分结果。小组学习激发了学生显示自我的 意识,学生的 激情也淋离尽致地表现出来,也有利学生巩固知识。

第12篇

一、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注意传授学习方法。如教给学生记忆 26 个字母的句子——A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提供记忆动词 be 的变化儿歌,教会学生查字典,帮助学生掌握名词复数、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规律,用图解法帮助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随时记下单词的合成、转化、派生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同音词,帮助学生过好音标关,用读音规则来拼写单词,坚持让学生在上新课前先听录音,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等。这样,学生学会了自学的方法,对英语就会慢慢产生兴趣。

二、精讲多练,导练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精讲多练”是指教师在传授语言基础时要精练讲解。精讲就是要讲重点、讲疑点、讲难点,所给出的例句要精炼、典型、实用,以便学生记忆和模仿,灵活运用英语。“导练结合”是指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训练的步骤,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所设计的练习要贴近生活实际,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学一句就要真正掌握一句,到交际场合才能够脱口而出,所以练的方式十分重要。例如,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清晰、深刻的印象,我在上反身代词这一讲时,首先让学生学习七个反身代词和做主语同位语的主要用法,然后根据学生平时所接受的程度来确定教法。在“联旧引新”这个环节中,我让英语成绩较差的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到黑板上写 I—my , you—your (你的),he—his,she—her,we—our , you—your (你们的), they—their 。这七对人称代词主格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给他们一个表现机会,我指着那位男生对全班说:“He can write these words himself”,然后指着那位女生对全班说:“She can write these words herself”,(每引出一个反身代词,都把它写在学生所写单词后面),接着,我在黑板上写 They can write these words .提问学生这个空格该填什么。学生在前面例子的启发下,有些填 theirself ,有些填 themselves。接着,我又提问全班 “Can all of you write these words yourselves ? ” 。我听到有人回答时用 ourself 、 weself 、ourselves 。接着又问:“Can all of us write these words ourselves ? ”学生回答之后我再说,“Yes. We can write these words ourselves。”我又在黑板上边画简笔画边说,“I can draw a boy myself.I can draw a girl myself.”接着,我又提问一个学生“Can you draw a tree yourself ? ” 他在回答时用了 myself。至此,引出了七个反身代词。接着我引导学生总结反身代词的构成规律和反身代词做主语同位语的用法。

三、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充满了走上台来推销自己的时机。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的人生观。例如,让学生对话时,可以分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教单词时,可竞争谁读得又快又好又准;教会话时,可竞赛谁对话正确、流利。这样,竞赛项目一出来,学生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率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

第13篇

【关键词】兴趣;培养 ;导入; 探究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与材料、能源一样,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信息技术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正说明这项技术也应该是中小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但就目前的教育现状看,绝大多数家长、学生乃至教师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副科看待,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无所谓,针对此种现状,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就要靠任课教师想办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不在成绩的压力下主动去探究与发现,就必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如此也才能构建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课堂”。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呢,下面结合我的一些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我的感受。

1多种方式导入,从上课之初吸引学生

导入是一节课中时间简短却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能在上课之初就深深的吸引住学生,那这节课的后续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都应该是事半功倍的。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段话:“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导入上多下些功夫,激发出学生浓厚的求知欲,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探究,如此才能使后续的教学过程简单有效。

1.1媒体导入

如:我在讲《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这门课程,这节课又是学生升入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的强灌,这节课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恐怕对后续的信息技术课也会产生抗拒。因此我在导入时首先出示了报纸上截取的新闻图片以及有特殊含义的主题文字等等,并提出问题:“你从这些图像上了解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先来感受信息,然后以讨论的形式认知、了解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学生看了新鲜的图像自然有表达的欲望,如此一来,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参与到讨论中来,自然也就完成了对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认知。

1.2游戏导入

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追求其快乐,我们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机会,让其愉快的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文件管理》这一课,新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文件操作对学生而言并不难掌握,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合理的管理文件,在计算机中迅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文件。因此我在导入时采用了游戏导入法,利用一个在凌乱的房间中找到所需物品的游戏告诉学生,合理地创建一个自己的文件库是提高文件管理效率的关键。

1.3情境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愿意主动的去探究问题并尝试解决,学生这样的求知欲也正是我们课堂上所需要的。

如:在教学《防治计算机病毒》时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的计算机最近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借这堂课我想请同学们帮我个忙,给我的计算机诊断一下,看看它到底怎么了?然后播放一段计算机病毒的演示视频,让学生针对此种症状来判断计算机的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病毒这一词并不陌生,很快就会有同学回答出症结所在。进一步追问,我该怎么办?借此来介绍有关病毒防治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利用自己经验为老师出谋划策的同时也对病毒的防治有了系统化的认知。

2新颖的授课模式,在课堂中“抓住”学生

一个好的导入作为开端,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有探知的欲望,但这样的兴趣并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要想真正的在课堂中“抓住”学生,还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让学生的兴趣不至于只停滞在开始阶段,而根本不参与后续的教学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一下授课模式:

2.1生动的比喻是理论理解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中有大量的专业名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单靠教师平铺直叙的讲解既难于理解,又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迅速的丧失兴趣,如何让学生准确的把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就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如果能够把这些难于理解的专业名词换做生活实例,那就能够突破难点,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并且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学习Flas制作软件时,我就采取了打比方的方式,将Flash比做一个影片加工工厂,在这个大工厂中,元件就像是演员,库就相当于后台,用来存放元件,演员要想表演,必须在舞台上进行,Flash中的场景就像舞台,为元件提供了表演的地方,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时间轴来控制演员的动作过程与快慢等等,时间轴上的每一个小格就是一帧,帧长度设置的越长,播放速度越慢,长度越短,播放速度越快。通过此种方式介绍这些概念,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认识它们,而后再学习制作就会容易很多。

2.2趣味的实践活动能够提高操作热情

对于初中生来说,键盘的操作并不陌生,但能够掌握正确的指法与打字姿势的同学寥寥无几,单一的指法练习与生硬的强制会让学生失去原有的热情和兴趣,如何使学生认识到指法的重要性,并且愿意去主动改变自己原有的操作方式呢?我在练习之前先请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打字比赛,老师也主动参与到比赛中去,然后请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怎样才能打的又快又准确,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指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记忆键盘,让我们快速的提高输入准确率和速度。然后利用《金山打字通》这样的打字教学软件练习指法,并不断的鼓励学生,使原本枯燥的练习课变成趣味性强的实际训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巧妙的悬念是探究的动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课堂中巧妙的悬念设置正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关键做法,学生心中有了巨大的疑问,才能具有探知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时学生学习到的内容才是扎实、有效的。

例如:画图程序中对于曲线工具的介绍,如果单纯的告诉学生这个工具可以画出三种曲线,每种曲线的画法是什么样的,学生未必能很好的掌握,甚至对于老师的讲解是不屑于听的。我把这个教学过程设计成:让大家来观察我的操作,我利用这样一个工具画出了这么多种图形,你看出作过程中的差异了吗?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被吸引,并且顺着这个问题进行观察、思考,然后主动的动手尝试,相互讨论,最终掌握这一工具的使用。这样产生的教学效果不仅是有效地,还是长久的。

3课堂小结不容忽视

一节课一定要是完整的,课堂小结也是一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利用好课堂小结也能够让学生将学习热情持续下去。人们常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表扬和正面的鼓励对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学生很在乎老师的赞美和表扬,这会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会促使学生不断的想要表现自己,从而使学习兴趣不断持续,形成良性循环。

第1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兴趣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来,文言文是难度最大的教学内容,也是令师生都感觉到头疼的问题。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源头解决,让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

一、情境激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他们才愿意主动的参与,才愿意跟着老师讲的内容走。所以作为老师,要通过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没有直接引入,而是为学生播放了一首歌曲――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在音乐所创设的优美情境中,学生领略了旋律的优美动听,也了解了歌词的意味深长。在学生沉浸在这样的情境中时,我为学生引入了《水调歌头》这首词,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词的兴趣。

二、想象激趣

初中生的想象力、好奇心、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要想课堂有趣,有效率,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思考文中的内容,引导他们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丰富的画面,让远古的画面映入到学生脑中。若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价古人古文,会变得非常有趣,比如可以改写或者续写古诗文,给古代人物注入现代的思想,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觉得很新颖,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如教沈复的《童趣》时,有一句“鞭数十,驱之别院”,让学生加以想象。学生在质疑中大胆想像,分析讨论得出答案:所谓的“鞭子”应该只是“细树枝”,作者并非要打死癞蛤蟆,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而这一行为或许只是替两只小虫出气罢了,了解这个“鞭”后,幼年的沈复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了。

三、诵读激趣

文言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朗读是学好文言文最基础的一步,反复读来读去,字词句都能映入到大脑中,虽然没有“活”的语言环境,但是读熟了,对之后内容的理解很有帮助,也能促进学生吸收课堂知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在读过几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词句不理解,可查阅词典、字典,或请教他人,这时,学生想要知道这些知识,就会格外用心,记忆也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样。文言文诵读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明白事理,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有很多种文言文朗读的方式可以运用到教学上中,比如师生配对朗读、分组齐读、小组赛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多种多样才不会让学生丧失兴趣。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学生可以分角色对话,体会人物的性格。在教学《岳阳楼记》时,学生可以反复朗读体会洞庭湖,岳阳楼各种情景的胜景,从画面中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感同身受。

学生通过朗读,把课文熟记在心,记住的课文越多,就能了解到更多的文言文知识,就能更快地提高文言文的水平。所以,平时应该让学生多朗读课文,由一知十,由十知百,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读著名的文章,这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帮助他们积累文言文字词。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因而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反复诵读,提高他们语感,让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表演激趣

中学生的表现愿望比较强,所以在课堂种,老师可以邀请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演绎文字的内容,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画面感,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精确地掌握课本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以《石壕吏》为例,我采用模拟情境、上台表演的形式组织教学:请五名学生分别扮演老妪、老翁、两位差吏、文中的“我”。学生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故事,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添加了对人物性格的独特理解,入木三分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五、结语

以上,我们从情境激趣、想象激趣、诵读激趣、表演激趣四个方面就文言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展开了研究。更多的激发兴趣的方法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探索和发现。

参考文献:

[1]赵春花.探究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6).

[2]李静.扬起兴趣之帆徜徉学习之海――提高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之我见[J].学周刊,2011,(07).

[3]肖建红.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15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兴趣 教学模式

目前生物学在许多地区不作为中考科目,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没有真正的重视生物课堂教学,呈现一种可有可元的局面。不仅教学成绩不理想,而且学生应该知道的基本知识也是一无所知。作为一个初中生物教师,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抓好生物学索质教育,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出发点,抛开一切思想负担,尽可能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生物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能够从课堂上感受到参与的乐趣。那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利用各种资源和实践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利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和直观画面,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科学研究表明,直观的学习,可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血液循环》一节时,学生看到了流动起来的血液循环,兴趣顿增,很快掌握了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

2.动手制作教具

直观、形象的教具,在课堂教学中,能增加感性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易于认识、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使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得以增强,意志力得到锻炼。例如,在学习关节结构时,我和学生一起制作关节模型,通过亲手制作、观察教具,学生们很容易了解了关节的结构及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3.多动手做实验

科学素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实验教学。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发现理论课上遇不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反复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综合性、和谐性的发展过程,其中,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曛液对淀粉的消化、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等,对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4.合理安排课外活动

生物课外活动形式很多,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参观考察,进行生物资源调查和生态调查,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建立生物园地,种植植物,写生物科技小论文,小制作和小发明,办生物及生态图片展览,搞讲座,设计和进行生物实验田。在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研究科学的方法,感受创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特长。

二、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给学生以启迪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例如,当人们的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器官移植。为了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科学家们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动物。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心”、“猪肾”等,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事实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科学成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

三、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