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药品牌策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虽说在医学上,肠和胃是人体两个不同的器官,但由于同属消化系统,两个器官又是相通的。所以,不管是医生用药或者是市场卖药,都习惯把肠胃联系在一起,即所谓:没有肠病、胃病,只会肠胃有病,肠胃原本是一家。
那么,作为东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厂下的明星品牌,整肠生为何走上了剥离肠胃、专做肠药之路?笔者有幸参与此项目,并与整肠生《东北人》篇影视广告的核心创意人Econ先生甚是交好,在争得其同意后决定将其写成案例,算是对本此项目策划历程的一次回顾与检视吧!
发现形象建设中的三大问题
记得当时接触此项目是在2006年2月左右,当时项目并非仅限于整肠生的品牌传播,还包括沈阳第一制药厂整体VI形象规范,事实上,我们的项目也是从诊断沈阳一药的形象开始的。
基于对整个医药行业的理解,结合以往在医药行业的操作经验,通过与客户的多次沟通,我们发现并提出了沈阳一药在形象建设中存在三大问题:
问题一
沈阳一药作为东药集团核心、骨干企业,一直沿用东药集团品牌LOGO,这是对原有品牌形象资源的良好嫁接,但是,标识中过多信息的出现,这也造成了品牌的记忆混乱。没有自己的识别系统,沈阳一药品牌推广中形象也难以统一。
问题二
沈阳一药厂始建于1949年,至今已经有57年的发展历史,沈阳一药象很多“国字号”企业一样,面临形象执行控制不力和品牌老化的问题。
问题三
沈阳一药产品众多,包括15个剂型、200余种产品,数目众多,无论是同一系列的产品与产品之间、还是不同产品系列之间,都缺少共同的东西,缺乏凝聚力。
这三大问题,实际上是医药行业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这是由医药市场的特性所决定的,不规范的市场催生不规范的企业,不规范的企业自然形成不规范的形象,这是顺理成章的。
推广的目光投向整肠生
医药行业的混乱现状,从某种程度上冲淡了沈阳一药开展整体形象建设的积极性,人家哈六药凭几个广告狂轰滥炸也能做出名气来,我完全没有这么急着做形象!等我们做得像哈六药一样大的时候,再做形象也不迟。所以,客户对我们的形象规划建议虽然没有提出异议,但还是委婉的终止了此项目。
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以前的工作就白做了,在前期的项目建议中,针对沈阳一药的发展问题,我们制定了“基础形象建设+明星产品打造”的整体思路,重点建议发挥整肠生的明星效应,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发展。我们提出的这个策略,也是很多医药企业正在使用的、非常适用的一个策略。
因此,我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整肠生,开始了其影视广告的规划。要知道,在医药行业,影视广告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医药产品推广的成功,从某一种程度来说,就是影视广告拍摄和投放的成功。所以,我们肩上担负的,绝对不是一条影视片那么简单,我们要为产品下半年的销售负责。 整肠生的影视创意之旅
真正的战斗开始了,整肠生影视创意工作进入分析阶段。我们发现,行业内“名牌”众多,它们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占领市场,使得整肠生虽然质量、功效过硬,仍难以进入主流产品(品牌)的行列,身处“江中”“胃必治”、“三九胃泰”等众多名牌聚集的肠胃药市场,整肠生还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二流品牌。在这个并不十分强的品牌中间,三大问题,正严重地制约着整肠生的发展:
问题一、消费意识
肠胃类药品市场容量虽大,但很多只是表现为一种潜在的需求,消费者对肠胃疾病的危害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消费者虽然有肠胃疾病的存在,并它并不能行成产品消费。
问题二、产品诉求
功能始终是消费者最核心的需求,整肠生“以菌治菌”的核心诉求过于生涩、不易被普通消费者理解,所以,它无法有效的触击到消费者的利益神经。所以,找到更加直接、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利益点,才能实现整肠生销量上的突破
问题三、形象包装
整肠生现有包装缺乏统一的策略指导,产品之间层次感、差异性不强,单个包装的视觉表现也不突出。
通过对整肠生三大问题的了解,结合我们多年在医药影视创作上的经验,我们首先确定,整肠生必须走斯达舒症状诉求的路子。针对需求尚未被真正激发的肠胃药市场,只有提供能让消费者能轻易感觉得到的症状,才能引起消费者的警醒,从而去关注健康、关注他们的胃,关注我们的产品。
这样,《东北人篇》 “拉肚子”、“老肠炎”、“腹胀气”的三大诉求点就运应而生了。也许,你要说这条影视只是一个翻版,和斯达舒“胃酸、胃痛、胃胀”没有两样,毫无新意可言。
恭喜你,你说对了,我们本意就是想去模仿,我们坚信成功的模仿比所谓的创新更具有杀伤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一个逻辑来说服客户,告诉他们我们这是在借鉴中前进。作为客户,他决不会容许你拿它的品牌、企业去做实验,追求稳定的心态让其不自觉地向同行中的佼佼者看齐,但花钱绝不是用来复制光盘,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客户追求的——是在优秀继承的基础上再有所提升
策划是怎样炼成的
为了市场成功,我们采用和众多同行产品同样的诉求策略;为了客户满意,我们需要做得更多。
“整肠生啊、整肠生……,你究竟和胃必治、胃康灵、999胃泰这些产品有些什么不同?”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在床上将这个名字念了不下两百次。
而得出的结论就是——挑起肠药和胃药之争,打造中国肠药市场第一品牌,说实话,开始时我也觉得这个概念有点悬忽忽的,什么肠药、肠药市场,我不是学医的,也不懂药,不知道是否存在这种专门针对肠道的药物存在。而我之所以提出,全凭那念了一千次以后的灵光乍现。
当然,策划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一个负责任的策划者必须对企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不说救死扶伤,起码也不能伤害、误导消费者。我们心里清楚得很,这药可不能象其它产品一样玩,弄不好出了什么人命之类的,可不是我等策划小辈所能担当得起的。所以,对概念可行性的分析、验证自然少不了。
为此,我们查看了大量关于肠胃的资料,还专门跑到南方医科大学向学医的朋友咨询,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按照一般药房的药物分类,药物可以分为消化系统类药物,呼吸系统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维生素类药物等,肠药和胃药同属于消化系统,在患者的眼中,肠病就是胃病,肠药和胃药是不分家的。但在医院却不能乱用,针对肠病和胃病必须有针对性分别用药,那种对肠胃病都有疗效的药物,其实也是有其侧重点的。
这也就是说明,社会上流传的“肠胃药”的说法,其实是不够专业的,“肠胃不分家”只是存在于患者(消费者)心中的感性认识。随着我们医药科技的进步,药物的细分也会加强,肠药和胃药作为两种不同药类也将逐渐被人们所识别。被胃药长期埋没的肠药,必然随着这种潮流的发展而不断壮大,我们在学习医药知识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做好“中国肠药市场第一品牌”的信心。
写在后面
嘉宾:
关 平 东盛科技副总裁、东盛医药常务副总经理
武英杰 深圳歧黄万生堂总部首席营销官(原三株集团新事业执行副总裁)
陈奇锐 铂策划总经理、首席策划
祝匡善 海南亚洲制药总经理助理 前品牌时代
主持人:药品需不需要品牌,在数年前还是一个比较受到争议的话题,但现在大家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医药企业和它的产品都要着眼于品牌建设,我们想请几位就中国医药产品的品牌问题作一个总的印象描述?
武英杰:谈中国医药品牌,我想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比站在从业者的角度考虑更有意义,我自己从事医药行业多年,一般看病都有自己喜欢或知道的品牌药品,但是真的去了医院之后,忠诚度都被医生同化了。我近期去医院看病时,我提到的药品牌子被专家几句话给予否定了,自己最终也接纳了医生的建议。因此,我感觉中国目前的医药品牌还不成熟,一个没有顾客忠诚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其实就是一个阶段性的知名度的凝结而已。对于产品品牌,处方药的品牌就是医生的品牌,OTC的品牌就是广告品牌,没有广告慢慢就没有品牌,即使现在知名度很高的西安杨森的达克宁霜,如果坚持一年不打广告,结果我想显而易见。对于企业品牌,最终是需要靠销售来体现的,因为顾客忠诚度的体现就是重复的购买和良好的口碑传播,但是目前很多医药企业品牌和销售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大多数人或许知道企业、知道产品,但却不知道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产品。
关平:如果你是一名医药界人士,你能叫出100个医药工业企业的企业名,能叫出200个药品名称,那说明这些企业是知名企业,影响大,这些产品是知名产品,销量大。叫不出来的企业和产品,往往就是影响不大的企业,销量不大的产品。医药工业将来要做强做大,一定要进行品牌建设。目前一些医药工业已经做得相对较大,如国内的石药、华药等,每年做到五六十亿元的,但单品每年过亿、过两亿、过五亿的并不多,这说明品牌还不够强。如果要做到100亿的规模,不应当是靠做1000个品种来实现的,而是做两个10亿元、三个8个亿的、五个5亿元、十个3亿元,30个亿元的。所以医药工业必须走品牌之路,单品过亿了,心理才会踏实一点。纵观世界医药巨头,有哪一个企业是依靠很多品种取胜的?其一个品种年销售额往往就是数十亿美元,关键还在于品牌。国内医药过10亿产品品牌是没有的,有些号称达到过,但不能持久,仍然谈不上真正的“品牌”。
祝匡善:医药品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产品、质量、服务、公共关系等等;医药品牌也是逐步积累起来的,需要很长的时间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达到的,也不是靠广告打出来的,时间越长,企业文化沉淀就越浓厚;医药品牌是建立在企业诚信的基础之上的,并通过参与社会事务反映出来。但是,目前不少医药企业品牌面临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它们并未真心去塑造品牌,而是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通过销售“顺便”树立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们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以保完成销售,但品牌在这过程中却受到了损害,这已成为了医药行业的一个通病。
陈奇锐:我并未感觉到中国有很好的医药品牌存在,主要原因是中国医药市场环境1991年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后,发展周期还太短,诸多医药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以致目前中国没有很好的医药品牌存在。只能说很多医药企业刚刚有品牌意识,但却都偏重于做“量”,去解决企业的“温饱”问题,并且认为只有达到了“小康”水平,才会考虑品牌建设,这点令人担忧。
主持人:各位已经谈到医药这个特殊行业建设品牌的复杂性,那么你们认为依据现实状况下的产业情况,品牌对于这个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武英杰:从国民需求和行业发展现状看,医药行业发展是相对迟缓的,但如果比行业增长率,医药行业处于名列前茅的位置。我认为,医药行业已经进入了“前品牌时代”,也就是说企业和消费者都已经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前期遗留太多的问题,行业处在一个痛苦的转型期,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应当注重好品牌的塑造和维护工作。古人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其实品牌也是如此,回顾国内不少医药企业,以往曾经非常知名,但却不能维护品牌,现在很多都已经销声匿迹。
陈奇锐:中国医药市场可以说是刚刚有品牌意识,并未真正进入品牌时代。品牌包含着美誉度和忠诚度等,不少企业却并未意识到,并未根据自身特色来塑造品牌。纵观世界优秀医药企业,其成功的因素主要就是品牌和网络,中国医药行业要步入更高的层次,品牌是迫切需要的。
关平:在医药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放和整顿,我很坚定地认为,医药行业已经步了品牌时代。在上世纪80年代,药品供不应求,品牌当然可有可无;但如今,医药产品同质化已经相当严重,很多替代产品也纷纷出现,这就证明医药行业已经进入品牌时代,而且也必然走到品牌时代,品牌已经意味着忠诚度和美誉度的问题,只有依靠品牌才能做大起来,企业没有品牌,持续性的销量肯定不大。如果要做到世界500强,不仅需要扩大“地盘”——在中国做不够,要做到世界,还得扩大单品的销量,让单品从年销1亿元做到年销5亿10亿,而如果没有品牌,很难实现。在医药行业处境较为尴尬的情况下,中国仍然有不少的单品做到了数亿元,也做到了品牌化,如丹参滴丸等,我们认识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就是因为它们的品牌产品。
祝匡善: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已经步入了医药品牌时代,以后肯定是品牌的竞争。大家都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大家也都在做品牌,问题是一些企业急功近利,夸大宣传,缺乏诚信,虽然名气一时间可能很大,但并不具备品牌价值。品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基础是诚信,这一基础包括产品质量、价格体系、服务体系等,在诚信基础上做营销,在营销过程及与社会中塑造品牌,才会树立起良好的品牌。 品牌与市场不协调
主持人:我们来谈一个比较技术化的问题,希望各位能将你们的实践秘诀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就是药品分为处方药和OTC,不少企业又都生产这两类药品,就处方药而言,决策者、使用者并非同一个人, 品牌推广有没有一些捷径可走?
关平:处方药塑造品牌的情况极为特殊,因为它的决策者不是使用者,决策者是医生,使用者是病人,因此处方药一般不针对大众做广告,不需要服务到消费者,而是目标锁定在医务人员,只需服务到医务人员就可以了,如果要服务到大众,大众有可能并不信任它,它必须通过医务人员的桥梁,才能服务到大众,也才能在大众心中竖立品牌。同时,处方药对医生是有品牌的,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有品牌的——它是通过口碑传播,让消费者认知到其“品质”“疗效”等。许多销售很好的处方药,在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后,也会转到药店销售,消费者自然也到药店里购买了,这时,这品牌就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打造处方药品牌还是十分必要的。OTC的目标群体是大众,一定需要做品牌。但消费者不是固定的人群,如感冒药、维生素的目标群体是所有人,他们都是潜在消费者;从另一方面看,有时又是有侧重的,如针对小孩子、针对老人、针对女人、针对男人等。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往往并不关心医药企业形象,更多的是关注产品,因此OTC应当树立的是产品品牌,这一品牌元素应当包括疗效、品质、价格等,通过产品品牌影响到企业品牌,让消费者对企业有所感知。
武英杰:药品是关于国计民生的产品,所以在品牌塑造上有其独特的方面,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其实可以分开实施的,处方药品的品牌推广者是医疗专业人员,非处方药品的品牌推广者初期肯定是媒体,但是所有的推广都离不开一个硬道理:安全有效,这是根基,没有这个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营销理论中的“推拉互动”是有道理的——整合营销塑造品牌,推拉脱节是不行的。相反,如果高空是拉力,地面促销是推力,那么安全有效的产品力才是互动的原动力,这乃为核心。一个药品安全有效,进而服务营销,从而产生良好口碑,再后上空广告塑造形象,地面品牌螺旋式升,这应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主持人:现在提一个我们比较疑惑的问题,品牌与市场表现似乎在现实情况下并不协调,比如去年的医药企业销售排行上,很多知名企业排名靠后,而一些并不知名的企业却排到了更前面。
武英杰:就品牌而言,其应该和销售有直接关系的,品牌如果转换不成销售力,那么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品牌的内涵延伸的有问题,因为医药品牌必须通过具体的产品作为载体来体现,就如大家都知道同仁堂货真价实,但是具体那个产品在市场上独占熬头却又说不上来,因此老品牌焕发新春还是要靠新品带动,老品种作为支撑和持续,新品种是后续动力;二是说明许多大家认为是“品牌”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品牌,我认为品牌应来源于地面,提高于媒体,在企业产品美誉度的基础上,广告起到把美誉度迅速传播成为知名度,如此才能做到“有源之水,有根之木”;三是扎根在消费者心理的品牌后期维护和服务脱节了,如果把品牌比喻成孩子,那么企业就是母亲,服务就是母亲教育孩子的课本,没有好的教育方式和载体,品牌慢慢也就“肾虚”了。
陈奇锐:老牌知名产品多为是国有企业的产品,而国有企业往往由于体制原因有了利润就分掉,并无资金积累,由于缺乏市场意识,造成与市场脱节。生产知名产品的企业机制不好,一无战略,二无战术,三无人才,有一些国有企业做得好,也仅仅是靠它拥有一两个人的出色才华。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在市场化方面进行调整,那么这品牌是可以继续维系下去的。而相对于民营企业,由于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反应灵敏,最终让企业品牌也断的提升,市场表现出色。
祝匡善:中国医药行业的尴尬之处在于,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引进了一些外资企业,这些企业的管理、剂型、市场、营销等都有其先进性的一面,这给不少医药企业提供了学习的土壤,所以企业能够较为快速以成长了起来,市场表现良好。但也有不少品牌企业既不注重向外资企业学习,也不注重向民营企业学习,它往往依靠多年建立起来的品牌,不重视市场,没有从当前的市场经济、行业竞争和营销推广上进行梳理,反应比较滞后,因此就造成了品牌与市场表现不相符的情况。目前竞争激烈,不少品牌企业也开始贴近市场,注重学习,但竞争对手已经做到了5个亿,而品牌企业却只能做到1个亿,大众认可的还是销量大的企业。
主持人:医药业的老字号似乎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但它们的表现似乎并不令人满意,以你们的观察,原因在那里?
武英杰:在国内,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往往是混为一谈的,有的时候光看到企业的名称,不知其有何产品,有时一个产品就成了企业的全部。如当年的“三株”,老百姓都知道三株口服液,但却不了解三株公司,因此当有一天“口服液”出事,“三株”也就衰败了。因此,靠单一产品支撑一个企业是很危险的事情,品牌塑造靠产品起来,但是后续开发一定要跟上,一旦脱节,补就已晚。
关平:这些名牌产品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但并未与时俱进,当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替代新品出现时,它们就无能为力了。因此,有历史沉淀的品牌产品,应当适当延伸,在剂型、疗效、市场乃至包装方面与时俱进,既维系老客户的忠诚度,又开发出新客户,从传统和现实中找到卖点,做大企业。
主持人:在外资、合资企业里,同样有这样的情况:他们可能都是世界制药前20强,都拥有世界性的品牌,但在中国的发展却悬殊巨大。
关平:这也是合资、外资企业的一个痛。它们不理解为什么西安杨森做到了20个亿,中国不少民营医药企业也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到了二三十亿元,而它们在中国做了十几二十年,还是在七八亿徘徊。我想这些跨国机构的缺陷更多的是还是比较官僚,作风保守,决策迟缓,就如东盛集团在收购潜江制药时,惠氏百宫也在洽谈,但在惠氏百宫还没有开展讨论的时候,东盛集团就已经完成了收购。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并不急于求成,由于语言上的差异,这些品牌进入中国几乎等于重新塑造品牌,而品牌本身是一步一步扎实建立起来的。虽然这些外资企业年销售增幅较慢,但它每年都在进步,在这样保守风格下成长后,竞争对手想要再打败它就很难了,甚至基本不可能。
武英杰:先入为主很重要,尤其是在中国在总体消费意识不理智的情况下。在消费者心目中,所谓的名牌就是自己所知道的品牌,广告多就是品牌,而许多外资医药公司走的都是处方药市场,即使是非处方市场,也是按照国际惯例来开发中国零售市场,拿规范和成型的制度来和一个相对不规范、相对落后的市场配套,就好比把一个奔驰的轮胎换到丰田的轱辘上,不适是必然的。
陈奇锐:国外多数知名医药企业在中国成长不快,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不同,由于对中国不了解,制约了它的成长;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国市场在整个集团中并不处于战略重点,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外资企业比较注重规范化操作,追求稳步推进。 可能的优秀品牌
主持人:在各位心目当中,哪些医药品牌你比较认可?
武英杰:中国目前因为正出于转型期的混沌时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不敢轻易断言。但“老字号”里还数同仁堂,虽然经历了前一阶段的风雨,但我相信它在与优秀企业合作后会更加稳健、辉煌,毕竟它的产品力是很强的;天津天士力我也比较看好,只要不盲目扩张,象以岭药业集团那样稳扎稳打,在目前十几个亿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也不太困难;其它他的如健康元药业、汇仁制药、益佰制药等等品牌都还可以。
关平:相对而言,合资企业品牌我都比较认可。原因是它们的品牌功底较扎实,不是在暴富基础上塑造的,而是在经过科学和消费者的沉淀建立起来的。如马叮啉在中国20年仍然非常出色,我比较认可;三株虽然曾经年销80亿元,但它宣称什么人都可以吃、什么病都可以治,显然是不恰当。国内品牌方面,我认为东盛科技的“白加黑”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品牌,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路上做得不算太好,所以没有做到很大;健康元我也是比较认可的,它的产品延伸方面做得很好,产品疗效和定位方面也是抓了特有的人群,可圈可点。近年在医药界名头比较响的,如健康元、东盛、华源等,表面上看来都很不错,但我认为最为优秀的还是东盛。东盛一个极大的特色就是打造了一条下属所有企业能够共享的“高速公路”,它的运作不是独立的,而是整合的,包括市场整合、销售体系整合、品牌的整合等,企业品牌是可以借力的,销售队伍可以互相帮助,信息是可以共享的。而其它企业却缺乏相对统一的销售体系,不能共享、共用。
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是药食同源(MF-Stone)策略研究机构对中国的医药招商企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所提出的崭新的市场营销策略。医药产业品牌价值速变通道中,综合了现在的概念营销、服务营销、数据库营销、一对一营销、品牌营销等的精髓,对中国的医药招商企业提出的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营销攻略。
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通道环节包括:产品的品牌价值速变链、市场价值速变链、消费价值速变链三大环节。在这三大速变链形成的速变通道中,有三大对应的基础操作箱:攻略产品的品牌速变操作,CRM(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和FM(服务营销)一对一营销操作箱。
产品的品牌价值速变链指的是由一般的满足消费者的功效需求到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攻略性品牌的速变通道。它是整个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首要环节,指的是产品的引进,包装,和卖点的二次挖掘等,对已有的产品在功效的基础上进行品牌整合,以达到把引进的功效产品包装成自己企业并适合市场需要的攻略品牌。当完成品牌价值速变后,就进入了市场价值的速变通道,在此通道中,我们设置的置换箱就是(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应用,如果有强大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就可以完成市场价值速变,产业通道就进入下一个环节——消费价值速变通道。这也是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此环节中,设置了服务营销(FM)一对一的速变箱,在强大的企业消费者数据库的支持下,完成了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此过程中,设置了一些理想状态,“速变箱”由于现在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部达到速变的要求,在这里就不作多述。
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对消费者的需求类型进行识别、区分、并作互动性的交流后,便可以进行设计出新的产品所具有的满足消费的功能元素和产品的品牌识别元素,为速变通道中引进新的产品,以及包装品牌作为基本依据。使一个新的产品又开始在医药品牌通道中完成价值速变。
二、医药品牌产业速变通道的作业流程
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作业流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行销操作流程。在作业流程中,产品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真正的好产品才能具备进行品牌包装的潜力。当然,如果我们的好产品并非一定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新药,如果那样,品牌价值速变就失去了它自身的价值。我们主要是从基本功效及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进行初步判断。当然如果是一个本来的功效就非常差,或者快要淘汰的品种,再如何进行品牌包装,品牌的生命力也不会持久。因为好的功效,好的产品品质永远是产品的核心,丢掉了这一点,整个医药品牌的品牌速变就会夭折,不能实现品牌速变的目的。
招商企业引进的产品通过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速变后,就变成了针对市场的攻略性品牌,需要重新设计商标、重新设计包装以及对产品的功能定位进行二次开发,重新进行产品定位。
在品牌速变箱内,我们一定要按严格的市场调查设计出攻略品牌,进行速变操作,就可以进入市场价值速变环节。品牌价值转化成市场价值的过程,是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关键。 在这一关键的转化中,客户关系管理(CRM)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措施和制度,对整个价值通道内速变的完成都会造成巨大的阻碍。
而进入的下一个环节——消费价值的转变,是整个通道的价值实现的最终环节,从产品生产到消费的达成,使整个价值环节形成了一个生态链,使价值得到最终实现。
在一对一的营销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消费者数据信息,通过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类型进行识别,区分,互动设计,为新产品的引进和新品牌的建立设立积累新的识别元素。为一个新的产品品牌价值速变打下功效和品牌基础。
三、从功效产品速变为攻略品牌,品牌价值速变
药品招商是一个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特殊产业。在药品招商企业的产业链中,选择适合市场要求的产品是第一位的。只有选择了适合市场的产品,才有可能在招商中寻找到一个比较高的产业起点,为寻找到合适的经销商打下基础。其次是对所属产品进行品牌包装:寻找合适的产品的新商标,以及针对新商标的产品包装设计,产品概念的二次开发、市场的再定位,营销手段的制定和应用等等。那么,在整个药品招商的产业链条中,由什么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一些分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产品的品牌竞争力。现代意义上的产品概念是一个“产品及服务”的综合体,在现代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特别是医药产业,有同一药品名或者同类作用的药品实在是太多,如果我们不对产品的不同要素重新构架,从中提炼出不同的产品品牌要素,让产品更贴近消费者和市场的需要,让产品的服务概念深入到企业的产品的品牌的核心设计元素中,使品牌能有效地为市场服务。那么我们所推出的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是不可能形成企业的品牌,也不可能产生适合为市场服务需要的攻略性品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非常难以形成。
攻略品牌的概念是基于功效产品的概念提出来的。我们把以前所有开发的产品称为功效产品,所谓的功效产品就是只针对消费者的病症的产品。实际上,我国所有的医药产品都是功效产品。因为作为医药研究机构,他们只在医药领域作非常深入的探索,不可能对市场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和感悟。这个时候,就需要营销企划人对产品的市场定位,营销方式,市场细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合研究,通过整合研究后,才能找到适合目标细分市场的品牌定位方法。
作为现代医药的品牌定位研究,我们认为还需要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及市场的新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研究的攻略性品牌具有非常明显的时效性,在这段时间可能是适合市场的攻略品牌,在另一个时期内可能又不是攻略品牌。所以,我们所提倡的功略品牌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走进品牌研究的误区。
我们对医药产品攻略品牌的提出,是针对提升空药盒理论医药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提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品牌包装概念。在此全新的概念的基础上,空药盒先后帮医药公司在2000年,2001年及2002年申报了“干净立诺”、“全清”、“全清”、“静聪”、“亮点”“全茵”“糖泽”等知名商标,并把这些商标有效地运用到了乙肝用药、泌尿系感染疾病用药、小儿多动症用药、近视用药等方面。并对这些商标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使我们能达到用视觉更好地为产品营销服务的目的。
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在攻略品牌的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为吉林真元五味治肝片的品牌定位策略。
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对乙肝用药市场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研究,对乙肝用药的品牌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了大部分针对乙肝的功效产品都是只针对肝部用药,而在这个时候,有关乙肝病毒的“泛嗜性”研究已经展开。
——解放军三O二医院 刘士敬博士:
“……乙肝病毒并非只侵袭肝脏一处,它是以肝脏为‘大本营’四处侵犯,在多个脏器、组织中均发现了乙肝病毒,甚至是复制状态的乙肝病毒……至今已在胰腺、胆管上皮细胞、肾脏、血管、皮肤、白细胞、骨髓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等组织中发现有乙肝病毒存在”……
为我们引进产品确定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把能清除全身乙肝病毒的产品作为研发部开发引进的重点产品。
通过对乙肝产品的更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西药的定量分析更能有效地说服消费者。于是我们在开发的乙肝用药的攻略性产品的开发识别中加入了另一个识别标志:能达到用西医理论阐述治疗机理的产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用“中医西述”方式阐述攻略性品牌的治疗机理。
在艰苦的产品引进中,我们在网上,专业杂志上,专业报纸上等信息媒体寻求我们所需要的适合肝药市场需要的产品。通过对280多种产品的遴选,我们选择了中日合资吉林真元制药有限公司的五味治肝片。找到我们自认为的市场攻略性产品后,我们异常兴奋,这样的一个产品正是我们千寻万觅的产品。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把它打造成我们所需要的肝药市场的攻略品牌。我们是从这几个方面认为的:
1、吉林真元制药有限公司是日本投资企业,五味治肝片是一个中日合作研制的中药产品。对我们的品牌的深层次提升起到“地基”的作用。
2、产品中经过生物工程手段检测的产品中的“反义核酶”是属于生物基因学的概念,能达到中医西述的目的。符合大卫奥格威的实用广告传播的要求:用更确切的数字,更精确的具体叙述比空洞的中医学理论更有说服力。
3、产品功效过硬,五味治肝片对病毒性乙型肝炎有非常好的疗效,是国家的三类新药。好的产品是所有品牌的关键,没有过硬的产品的品质的保障,品牌也只是一个短命品牌。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取得五味治肝片的全国总经销权。总经销权虽然取得了,但是如何包装我们的品牌,使它能成为市场所需要的攻略性产品是品牌市场运作成功的关键。于是,如何为它取一个适合肝药市场的商标就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报一个攻略性品牌的商标,是当务之急。经过几天晚上的彻夜不睡,我们想到了如下名字:干净立乐、干净、干净立得、干净立诺等27个商标,通过又一个三昼夜的探讨:我们决定以干净立诺、干净立乐报批,最终干净立诺获得了通过。
我们的商标传达了两个概念:首先是治疗作用快速彻底的概念,商标与干净利落谐音。“干净”寓意着清除乙肝病毒能够被清除干净;“立诺”是立刻承诺的意思,相当于一种情感互动交流的作用,表达了我们对自己产品的信心。有这二个概念寓意在产品的品名中,就会为自己产品的市场营销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商标在国家商标局受理后,使我们的肝药市场攻略品牌初具雏型。我们所要做就是作好产品的定价策略,招商策略,营销策略,市场策略等方面的设置。干净立诺顺利通过了我们的品牌速变通道的第一步,就是由针对消费者的功效产品变成了为市场服务的攻略品牌。
品牌价值速变通道建立价值速变模型后,通过同样的方式,完成了全清、全清、静聪、亮点等医药产品的品牌速变工作,即由针对消费者的功效产品变成了针对市场需要的攻略性品牌。
四、由品牌价值速变为市场价值,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中的市场价值速变
产品通过品牌价值速变后,成了攻略性的品牌,我们所要作的第二步就是把产品的品牌变成市场品牌。也就是说,通过市场的交换,把产品价值变成市场的价值。这就牵涉到招商所独特的经营形式:特许经营。也就是药品招商企业所必须具备的另一个核心竞争力: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对于客户关系管理(CRM)对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性,《亚洲品牌战略》的作者Paul Temporal博士在2001年10月24日在香港的由美国《商业周刊》主办的“亚洲企业品牌战略研讨会”上提出的鲜明的观点:未来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以客户为核心的组织,而不是市场营销。
对于客户的关系管理,对于招商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招商企业而言,经销商的开发、维护及管理工作是关系到产业通道价值链得到实现的关键。在招商的应用中,使品牌价值置换成市场价值,完成了价值的市场交换,使品牌速变通道的价值链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在实现价值速变的通道中,客户关系管理是实现品牌价值到市场价值的有效的工具箱。在这个工具箱中,满足经销商的需求是实现市场价值速变的价值基础和关键。
通过空药盒理论对医药经营者需求多年的研究发现:医药经营者的需求也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的。根据药食同源策划多年对医药市场,医药经营者的需求调查,1995年的招商策略主要是以推出产品的高利润为卖点。因为在那个时期人们普遍追求一种普遍暴富的手段,而且当时的招商策略由产品导向营销导向阶段过渡。在当时的代表就是以现在春天集团的中老年保健食品比药欣招商为例:3万赚30万元,一个电话,改变你的命运等等,开创了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的招商模式,并在业内引起了轰动。
在以后的药品招商中,采取市场紧跟策略,招商风起云涌,成功的都有自己的路数。但是,他们都体现了对营销模式的推崇。近年以来,由于营销的发展,策略的进步,业内对以营销为主导的招商模式的反思也越来越多,营销逐步走向返朴归真,走向个性化营销。那种天下大一统的营销模式渐渐走向没落。经销商越来越理智,提出了越来越多个性化营销服务的要求,所以,现在的招商企业逐步由营销为主导的模式走向以服务为主导的模式。
在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客户关系管理中,推崇对经销商提供个性化的营销方案和个性化的服务措施,提供客户满意度为主导的个性化服务。如为干净立诺的营销服务中,就提供了以干净立诺的中方研制人谢惠安教授为主的大型专家服务团,为经销商做义诊服务;提供营销及广告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当地的经销商的市场营销和媒体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等等。公司还注意建立客户详细的管理档案,以便于公司对各地的经销商提供更细致、更周到、更有效的服务。
在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客户关系管理中,从每一位客户的开发、维护,、互动交流,个性化的案例设计等都从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重点,把客户资源作为企业的战略性的资源来管理。使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建立价值模后,在客户关系管理中走到了同类企业的前列。
品牌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俄罗斯方块”原理:在品牌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交换过程中,如果采取有效客户关系管理措施,就如俄罗斯方块,经销商能良好地操作市场,产品的品牌价值能得到有效提升;如果市场操作不善,就会引起产品品牌价值的坍塌。所以,市场价值的增值可以导致品牌的增值,而品牌的增值又可以导致产品价值的增值。市场价值的有序化,才可能导致品牌价值的提升;如果客户关系管理无序,就可导致品牌价值的流失,甚至坍塌。
综上所述,有效的客户价值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促进品牌价值向市场价值转化的操作关键。只有有效的客户价值管理体系才能提升品牌和市场价值,导致客户和企业的双赢。
在对客户关系管理的体系中,我们建立了三级数据库模型:产品原始录入数据库、产品分类数据库、成交客户分析数据库,在这三级数据库中,我们建立起了不同的分类模型:根据产品的市场操作类型分为:适合医院操作产品、适合专科操作产品、适合OTC市场操作产品;根据产品本身的剂型分:水针剂、粉针剂、合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栓剂、胶囊等不同的剂型;根据产品的功效所属的类别分为抗生素类、肝病类、妇科类、消化类、儿科类、眼科类、泌尿系统类、心脑血管类等不同的形式,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产品需求。
五、FM一对一营销,从市场价值到消费价值的实现——产品消费价值速变
市场的价值如何实现,如何才能与需求对象发生价值交换,使速变通道内的产品实现消费价值,是速变通道内实现价值生态链的最终环节。所以,如何提供有效的为经销商服务的市场营销方案,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完成产品消费价值的最终速变。是药食同源策划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在市场价值到消费价值的速变中,我们提供的是FM一对一营销操作箱,在一对一的营销操作箱中,我们提出了以个性化的品牌满足个性化的消费的营销操作。即是从分析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开始,对需求进行识别、区分、互动、整合,达到最终的设计元素符合消费需求的目的,使我们设计的品牌价值主题能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在FM一对一的操作中,我们最成功的操作就是干净立诺。在干净立诺上市时,已经有许多的肝药强势品牌,如健民慢肝宁、速立特十多个市场炒做型产品,如何在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在夹缝中求生存,并迅速成长为市场的第一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通过精心的策划后,我们决定以消费者需求的识别开始入市,于是我们在做样板市场时,开始在各大媒体登出10通栏,1/4版等的广告,以“赠送30000盒乙肝新药寻找乙肝患者”开始入市,一时引起轰动,培育了干净立诺的初步消费市场。使干净立诺在一夜内成长为区域市场的强势品牌。
在入市后,配合义诊等活动开始对乙肝患者的消费进行区分,互动,从而达到设计满足消费要素的目的。为了和消费者的互动,我们还设计了一对一的回访体系,在回访体系中,设置了上十部回访电话,为患者设计个性化的乙肝治疗方案,干净立诺的销售和品牌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干净立诺在区域市场内逐步成为强势品牌,在山东、河南、湖北的部分区域成长为肝药的第一品牌。
对于泌尿系感染市场的操作,我们也通过类似的一对一营销策略,实现了价值速变通道内产品的消费价值的实现。完成了产品在速变通道内的价值嬗变历程。在一对一的营销操作箱中,我们始终以满足消费为目的,个性化服务为手段,用现代化的数据库手段为操作平台,使医药营销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由传统的直邮商务逐步向电子商务时代过渡。
六、从分析消费需求到设计品牌满足需求——空药盒理论的产品引进及品牌孵化
在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中,一个产品从引进到完成品牌包装到实现最终的消费价值的时间可能只需要2年左右,但是如何在速变通道中引进新的产品,孵化新的品牌,不断地完成速变的过程,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需要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在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对新产品引进的操作中,我们采取了速变的方式。在速变通道中,我们的设计自下而上,首先是对消费的有效分析、识别、区分、互动,最终完成产品识别元素的设计;对品牌的孵化中,我们还加进了经销商的识别元素,使我们的产品和包装的品牌既具有消费的核心概念,又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为成为攻略性的品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产品引进和品牌的孵化过程中,我们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2003年推出的新肝药的品牌“乙纳克”,就是对患者的需求的进行了深入的识别、区分、并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而设计出产品的核心功能要素,并按此要素在全球寻找符合这些核心要素的产品。在对此产品的品牌包装过程中,我们又加入了经销商的识别要素:也就是经销商提出的:“如何使现在不能做广告的肝药能做广告”?通过我们的深入研究后,找到了新的攻略方法,使我们所开发的品牌有望成为我们所希望的市场攻略性品牌。
在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中,强大的消费者数据库的支持是少不了的,如果少了强大的消费者数据库的支撑,我们得到的产品引进和品牌的孵化元素就会产生误差,从而导致整个设计思路的偏差,使产品和品牌设计得到错误的信息,最终导致产品引进和品牌孵化的失败。
七、医药品牌产业速变通道对医药招商业的意义
通过建立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价值速变模型,我们运作了十二个产品,有成功的,也有极个别失败的。但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价值速变模型自建立两年以来,已经帮助五个医药企业建设了六个驰名品牌,有一个产品的年销售逾亿元,三个产品年销售达到数千万以上,6个产品年销售突破800万元,纳入通道的产品比未进入通道前递增了437%,业务涵盖药品、生物、食品、酒业等领域。在产品销售的大幅增长中,品牌速变通道在医药产品的营销应用中功不可灭。
随着对医药品牌价值速变通道的品牌价值速变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在大量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了品牌速变的基本规律,对现代的招商企业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了招商企业一直没有打通的营销高速公路,使所有的产品在通道中实现价值速变提供了可能,为一直未能被企业打通的招商过程中如何把市场价值转变成消费价值的难点找到了最终的出口,有效链接了招商企业断裂状态的价值链,形成完整的价值生态链,对招商企业的运作有指导意义。
2、供了完善的工具箱,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攻略性产品的概念、服务一对一营销的实施,及企业新产品引进、新品牌的孵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符合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方向。
在第55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新疆奇康哈博维药有限公司挟“七药下天山”之雄风,采取别开生面的招商形式,在郑州10万余众的药交会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4月19日药交会第一天,“七剑”所代表的七种维药,其中四种被两家颇具实力的商“拔剑夺走”,年签约额3000万元,国中医药物流(武汉)有限公司取得奇康清口(西帕依固龈液)的销售总权,并确定5年内形成一亿元的年销售规模。
奇康哈博维药董事长陈金成说:维药难以走出天山,并非维药品质所致,而多因观念、资金、人才、文化的局限所困。有着2500年历史的维药,在维吾尔族居住区为保障人民健康、治疗疾病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逾百岁的长寿老人一生只用维药,不仅身板硬朗,而且牙齿和前列腺系统依然像年轻人一样牢固、健康。维医维药在对抗诸如肿瘤、心脑血管病、前列腺疾病、牙周疾病、皮肤病、糖尿病等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为了寻求营销上的突破,厚积薄发的奇康维药经过一番精心的营销策划,以“奇康维药——七剑下天山”为主题,在全国药交会上强势出击。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姑娘,手持宝剑,以七剑代表维药七个主力品种,无论她们走到会场哪里,都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与此同时,奇康维药与中国搜药网联合举办的《医药品牌营销实战中原论剑》大型论坛大获成功。论坛得到中国经营报、健康报、中国医药报、中国食品报、医药经济报等10多家媒体支持,并在会前作了大量的报道。主讲嘉宾包括中国著名实战营销策划专家及诸多媒体领导的鼎力相助,使新疆维药在会场内外大放异彩,药交会第一天就喜摘签约了3000万元的硕果。
维药市场潜力巨大,医药市场最后的奶酪
长期以来,新疆维药受观念、资金、人才、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始终难以做大做强。在民族药品中,与藏药、苗药和蒙药的大手笔运做相比,维药一直偏安西北一隅,多年来鲜有动作。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新疆的药品销售每年产值仅为30亿,但新疆维药企业所占份额比例更是有限。在与民族药品、甚至中药的市场竞争中,维药更象襁褓中的婴儿,与中药市场规模相比,维药市场近似于于空白,具有相当的增长空间,也可称之为民族药中仅剩下的奶酪。
维药要做大做强,关键是选好品种,瞄准市场空挡,借助特色营销推广模式,才能实现目标。维药凭借独特的医药文化与神奇功效,具备了做强做大的优势,如果在营销领域寻求新的突破,借用强大的网络资源,维药也可能成为继藏药、苗药后的强势品牌,成就上百亿的市场规模。
凸显民族差异点,品牌营销是出路
目前制约维药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营销,作为维药企业的后起之秀,“奇康维药”拥有全新的营销理念,以文化招商开拓市场,力争扛起“现代维药”的民族品牌大旗,对维药品牌的推广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维吾尔族医药学具有超过2500年的历史,它是在吸收了中医、波斯医学、阿拉伯医学和古希腊医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完整、独特的医药学理论。
维吾尔医药学是维吾尔人民在与疾病不断作斗争的过程中创立的医学体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独特的理论内涵。维医认为机体乃至整个自然界给宇宙的物资基础是火、气、水、土四要素相辅相成、相生相克而构成。维医药经过漫长而艰难的积累,为东西方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它也吸收了东西方医药学的精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独有特色的理论体系,即:四大物质论、气质论、体液论、器官学说、力学说、素质学说、形与神学说、健康学说、疾病学说、危象学理等,解释了人体与外界的相互辩证关系,创立了一整套诊治疾病的治疗学说和药物学说。
维药在用药种类、加工炮制、组方制剂、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治疗口腔溃疡、前列腺炎、感冒、心血管病、肿瘤等疑难杂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6力营销开市场,七剑出鞘创品牌
6力营销是维药开市场、创品牌的必由之路,维药要成功打响品牌,必须保证6力的系统分阶段地执行。产品力、决策力、企划力、执行力、创新力、品牌力是奇康维药创建品牌必须遵循的营销法则。奇康维药在充分研究市场后,拿出七个主力品种,从不同的功效领域,开创自己的招商营销之路。紧跟目前电视剧“七剑下天山”的热播,奇康维药要把握时代脉搏,搭上文化营销快车,命名“奇康维药——七剑下天山”招商大行动。奇康维药将借助外脑资源,使出七种剑法,迅速打响维药民族品牌。
剑法一:文化招商开道
文化招商是奇康维药市场推广的必要之路,奇康维药将与经销商、商形成紧密联盟之势,将自身资源与商资源充分整合,形成互补之势,携手共建维药品牌。所选经销商要求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能够真诚发展,要求拥有稳定的营销网络,在区域内有较强的市场开发与运作能力,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足够的市场启动运作所需的经费。
剑法二:系统策划跟进
为了保证各个区域市场的成功率,降低营销投入风险,奇康维药将目光锁定专业医药营销咨询机构——桑迪营销机构,将聘请桑迪对产品进行全程营销策划。桑迪将对奇康维药进行战略定位,提出打造“品牌维药”,而不是打造“维药第一品牌”的目标理念,帮助企业寻求更大范围的竞争与突破!奇康维药真正的竞争者是中药、西药、蒙药、苗药、藏药,因此奇康维药要将自己打造成维药的象征。真正做到“维药就是奇康哈博,奇康哈博就是维药”!在战术方面,将按照品牌6力营销实战理论,将在现有品种中选择重点拳头品种,深刻挖掘产品卖点与卖法,集中资源打先锋,再逐步将特色专利品种亮剑,打响并建立奇康维药品牌,最后带动系列产品的销售!
剑法三:权威科技为本
维医维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维医学的始祖哈孜巴依诞生于公元前450年,他用毕生经历投身于维医维药领域的研究,著有《哈孜巴依药书》等医著,对维医维药精髓进行了高度的归纳与总结,对维医维药的发展与研发提供了指导思想。奇康维药在新疆是首屈一指的维药企业,充分传承了维医维药创始人哈孜巴依的医学精髓,将发扬维药神秘药物偏方的独特优势。奇康维药的首席科学家哈木拉提博士,在世界医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奇康维药拥有目前新疆最大的维药研发平台——新疆自治区维药研究所,依据独特的维医维药理论,以现代化科技开发药品,保证足够产品力。
剑法四:媒体品牌造势
品牌造势是奇康维药走向全国的重要传播手段之一,通过系列相关新闻主题,宣传神秘维药,迅速提升奇康维药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使之成为全国性知名品牌!神秘维药具有太多的民族特点,在新疆的很多维吾尔族聚居区,很多超过百岁高龄的维族老人一生不打针、不吃西药,只用维药,不仅身体硬朗,而且牙齿和前列腺系统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牢固、健康。世界四大长寿地区,有一个就在新疆,这与维医、维药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都是值得宣传的新闻造势热点,是神秘维药得以走出新疆服务全国的最有效的支撑点。在产品上市的不同阶段,制造不同的新闻热点,协助广告互相补充、深入传播,吸引市场关注,形成阶段性热点,加速市场推进速度,巧妙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与影响力,塑造奇康维药品牌形象,为奇康哈博品牌加分。
剑法五:区域管理强化
奇康维药提供全国独家维药品种,策划系统性宣传资料及营销执行方案,设计丰厚的利润空间,保证经销商一次投资长期受益,提供系统完善的营销管理服务,为经销商创造良好的经销环境。在合作方面,严格强化区域管理,要求区域经销必须交纳保证金,现款现货,款到发货,确保区域市场的约束力。为保障全国经销商利益,执行全国统一零售价。全国统一销售及供货价,对经销商进行资格认证,杜绝恶意竞争和市场窜货。对于潜力商,为减轻他们的资金周转压力,首次提货时将提供优惠政策予以支持。
剑法六:跟踪培训提升
与桑迪营销机构培训部门合作,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营销培训方案,组织优秀培训师,将定期组织系统性的专业培训,保障各个区域市场的业绩提升。跟踪培训内容将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甚至月度培训,奇康维药将根据各区域市场的推进速度,提供系统的有关产品知识、维药文化、神秘特点、专业技能、团队管理、终端执行、激励提升等多方面多视角的培训,作好各个区域商的后援支持。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营销实战培训,在目前药品营销中至关重要,也非常迫切,奇康维药要做长线品种,要做大市场,打造维药品牌,因此将花费精力,帮助各经销商成功。
剑法七:规范市场行为
商标是品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品牌的识别标识,而品牌则体现了企业的生存价值。对于品牌意识整体尚处于发展阶段的玩具行业而言,“王老吉”商标之争显露出的商业启示尤值得关注。
启示一: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正确定位及培育至关重要。
多年前,广药集团并没有意识到“王老吉”这块传统医药品牌的价值,1997年注册申请了“王老吉”商标后的第二天,就转手将商标使用权低价授予香港鸿道集团。颇有眼光的加多宝公司看中王老吉商标的潜质,通过引入全球顶尖的市场定位及营销策划,坚持数年运作,成功将它从药业中分离出来,培育改良成“去火”的凉茶品牌,突破区域局限,变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健康饮料。原来几个亿的市场迅速扩大到上百亿,超越可口可乐,成为中国饮料市场第一品牌。2010年,其品牌价值评估为1080亿元,为全国之冠。
可见,正确的定位对品牌的培育至关重要,这对玩具业也很有借鉴意义。
启示二:商标转让应多加谨慎,双方都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商标转让是商标注册人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依法定程序,将商标专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的行为。因为企业新申请一个商标到拿到注册证一般需要2至3年的时间,期间企业的经营生产都需要大量投入,一旦注册失败,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企业通过转让获得一个已经注册成功的商标,能够大大加快品牌化进程,降低各种投资的风险。所以,一些企业则乐于 “借船出海”, 傍上其他品牌;有些企业也愿意将自身的品牌转让或者特许经营,以获取利润。
“王老吉”商标之争,有一焦点是加多宝支付的商标使用费超低的问题。也给玩具企业提了个醒:涉及商标转让的时候,可参照欧美的通行做法,设计一个比较灵活的合同。比如说,双方的权利和利益分配是浮动的,随着这个品牌价值的增加,或者销售额的变化,逐年调整。
启示三:品牌不是凭空造就,与运营团队、运作能力、渠道建设等紧密相联。
西药是一种特殊商品,对维护人体生命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西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当的规模,西药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2年我国西药类商品实现工业总产值10246.27亿元人民币。我国医药品市场容量巨大,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随着我国日渐融入全球经济,西药贸易也得到长足发展,我国西药贸易总量从2006年的187.28亿美元扩大到2013年的511.65亿美元。西药行业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西药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西药出口的高速增长一直是维持我国医药商品出口增长的主要支撑点,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对我国西药出口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经营西药类产品出口企业数量不断减少,西药出口持续低迷,增长率逐年下降。在此形势下,探讨我国西药出口面临的困境及寻求破解途径就显得极为迫切。
一、我国西药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西药出口贸易总量增加的波动性较大
我国西药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却在逐年下降。2007年我国西药出口为149.93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28.19%;2008年为195.95亿美元,增幅达到30.66%;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出口额为192.03亿美元,同比微降0.8%,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0年,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一改2009年下降的颓势,实现出口额239.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8.17%,重新恢复了高增长态势。但从2011年起,我国西药出口进入增长乏力甚至滞涨局面,西药出口额为264.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68%;2012年尽管出口额上涨到275.15亿美元,但同比增长仅为3.93%,出口增速出现大幅下降; 到2013年,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额小幅上涨到287.07亿美元,增长幅度降到历史的谷底3.21%。
(二)西药出口产品中原料药占主导地位
我国西药出口产品结构基本没有变化。西药出口的主要品种为原料药、西成药和生化药三大类商品。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原料药出口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肝素钠、维生素C、柠檬酸等大宗品种上,西成药和生化药基本平分秋色。 2011年,原料药出口额为220亿美元,所占比重高达83.1%;2013年原料药出口占比依然很大,以235.98亿美元的出口额占据着西药出口82.2%的比重,但比重略有下降。2011年,西成药出口额为21.74亿美元,占比为8.21%;2013年为27.11亿美元,占比9.44%。2011年,生化药出口为23亿美元,所占比重为8.69%;2013年出口23.97亿美元,占比8.35%。
(三)西药出口的目标市场集中度较高
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我国西药出口的传统目标地区,市场集中度较高。2008年,以上三个地区占出口市场的比重高达86.79%,出口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居前五位的伙伴国依次为美国、印度、日本、德国、荷兰。2013年,我国西药产品对传统市场的出口依然占据优势地位,其中对亚欧两大洲的出口占据我国西药出口的71%,在这一年中,印度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我国西药产品最大目标国,缘于印度加快了从原料药向制剂的转型升级,加大了对我国原料药的依赖,因此我国对印度原料药出口量增幅达到了32.42%。而一直高居出口目标市场榜首的美国退居第二位,第三至第五位分别是日本、德国和韩国。
(四)西药出口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
我国西药出口主体格局基本未变,民营企业一直是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的主力军。2011年,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所有出口企业的75%,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数量各占16%和10%。2013年,我国西药民营企业以152.7亿美元的出口额占据了我国西药出口的半壁江山,同比增长6.22%,相对而言,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活力减退,西药出口颓势明显,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8%和3.11%。2013年西药类产品出口额居前五位的分别是上海怡世翔、浙江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廊坊梅花生物、浙江新和和浙江华海药业等大型药企。
二、我国西药出口贸易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国外针对西药产品的技术质量标准不断提升
医药品关系到人们生命健康,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都对医药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实施的国际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尤为严格,近年由于经济复苏乏力,更是频频颁发极为苛刻的医药技术质量标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要跨越发达国家的医药技术质量标准困难重重。其一,国外发达国家的GMP认证高于我国新版GMP。我国于2011年实施的新版GMP尽管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与国际GMP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便药企通过了我国GMP认证,也未必能获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认可。其二,随着欧美进入后次贷危机时代,为保护本国医药行业利益,欧美各国不断提高进口门槛。2011年欧盟颁布2011/62/EU号指令,要求所有出口到欧盟的药品从2013年7月起均需出具出口国监管部门的书面声明,并保证符合“出口国GMP相当于欧盟标准”等严格性要求;2012年美国对原料药管理的申请实行收费制;秘鲁等国开始推行属地化的GMP认证,花样繁多的非关税壁垒势必对我国西药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其三,申报国外上市的药品注册程序繁杂。药品注册是药品进入发达国家的第一道关口,据悉,一个品种西药制剂ANDA申报美国FDA的过程,从策划到上市一般需要5-7年时间,需花费500万元人民币,巨大的时间和成本耗费增加了申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我国西药产品生产处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尽管我国西药出口量大,但出口商品主要局限于附加值较低的低端药品,缺乏高附加值的最终产品,能够进入欧美高端医药市场的更是凤毛麟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进口的为高附加值的特效药和新药。在全球制药产业链分工中,美日欧的大型原研药企业大都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仿制药企业处于整个医药产业链的中段,原料药处于国际分工低端位置。多年前,发达国家在全球医药产业战略转移中,把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化学原料药产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我国是其转移的中心地带。另外,由于新药研发风险大、时间长、资金占用大等因素使得我国企业对新药研发望而却步,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药企研发投入一般只占销售额的2%~5%,而欧美发达国家已达到12%~15%甚至更多,由此导致我国高附加值新药研发成果甚微,迄今为止,我国能被世界制药界认可的创新性药物只有青蒿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其他药物很少被提及。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仿制药大国,仿制药的创新亦不足。我国97%以上药物为仿制药,与全球仿制药企业相比,我国药企在原料的工艺、辅助材料、新技术、创新剂型等方面有相当的技术差距,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还处在低水平仿制和低利润混战当中。
(三)我国西药产品的价格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药品成本的上升和产能过剩低价竞争使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成本的上涨不容忽视,新版GMP的要求和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要求更为严格,生产车间改造、治污环保、国内外注册费、国内原材料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的压力,我国医药品人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继续推高我国西药类产品的成本。上述问题短期内是得不到缓解的,势必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另一方面,我国原料药行业的重复投产、产能过剩现象几未改观,原料药大宗产品产能过剩引发低价竞争、众多医药企业陷入国际市场上“内斗”怪圈无法自拔。青霉素类、头孢类和部分维生素类产品均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扩张,价格竞争激烈,同质化竞争仍是制约我国西药原料药出口价格难以上涨的主要因素。2013年,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数量为724.5万吨,同比增长7.12%,出口均价则出现了3.65%的同比跌幅,其中原料药、西成药和生化药出口数量依次同比增长6.89%、13.79%和6.78%,出口均价则分别下跌3.98%、7%和0.61%。
(四)中外西药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方面,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2013年美国自动减支计划和医疗补偿削减;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通胀压力增大,经济下行风险继续积累;欧美日等主要医药市场经济复苏缓慢,外需增长空间有限。我国西药出口市场高集中度带来的风险显现,直接导致我国药品出口乏力。另一方面,各国对于医药品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一是医药品行业是世界朝阳产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吸引着各方的激烈争夺,发达国家从来没有停止过西药的研发和生产;二是在全球价值巨大的专利药到期之际,制药巨头纷纷放弃“重磅炸弹”药物,将目光投向仿制药,东欧、印度、南美等仿制药企业正以低价抢滩欧美市场,仿制药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其中国情和出口市场结构与我国相似、市场容量居全球第三的印度,在世界制药行业以其庞大的制药规模、强大的制药水平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对我国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五)我国西药出口企业面临频繁的贸易争端
欧美进入后次贷危机时代,各国为缓解经济压力,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升温,监管手段日趋严厉。近几年我国医药品出口规模的扩大,引发各国纷纷抬高技术壁垒和标准打压中国企业,我国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据统计,2011年我国医药行业共发生贸易摩擦17起,日落复审20起,均打破了历史记录。2012年美国FDA禁止22家中国肝素粗品出口。2013年我医药领域贸易摩擦案件数量未减,涉案金额屡创新高,美国对中国产黄原胶征收15.09%至154.07%的反倾销关税;同年3月,又起诉中国维C出口商联合抬升价格,裁定中国原料药龙头企业某制药集团支付高达1.6亿美元赔偿金,导致我国对美出口维生素C下降 18.5%;印度对我阿苯达唑产品、五乙烯六胺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预警,并对华扑热息痛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此外,其他新兴医药市场如巴西、俄罗斯、阿根廷等国也纷纷对我国医药产品发起反倾销或保障措施调查。各国不断提起的贸易争端使我国医药品出口遭受重创。
三、我国西药出口贸易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第一,提高质量获取认证,跨越技术贸易壁垒。“打铁还需自身硬”,产品质量安全是跨越技术贸易壁垒的制胜法宝,积极获取认证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首先,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国企业要按照国际GMP认证要求加大对药品质量的检验和监测,不断完善工艺、提高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优化整合资源,促进技术升级和转型,树立良好市场形象,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美日欧以及印度都极为重视研发投入和研发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国要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档次,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竞争硬实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积极推进国际GMP认证。要走向国际,必须迈过质量标准这道坎,企业要建立一支熟悉国际市场和医药法规的注册认证队伍,梳理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产品质量,获得认证。我国已经有许多药企在积极开展国际注册认证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03家制剂生产企业的143个制剂品种获得国外GMP认证,其中获得欧盟、WHO等国际高端GMP制剂认证的已有39家企业。这些制剂的成功认证,无疑给国内其他药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抓住全球专利药大量到期机遇,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出口增长点。作为仿制药生产大国,全球专利药到期释放的巨大市场容量对我国医药企业无疑是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公开资料显示,从2012年至2016年,全球有多达631个、总计2250亿美元的专利药到期,仿制药将迎来发展的全新时期。我国药企要积极做好包括抢注、软硬件设施、人才以及资金等准备工作,抓住专利药到期的机遇,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要逐步实现从原料药生产向原料药和仿制药并存的转型。一方面,可以借鉴主要竞争对手印度药企转型的经验。印度制药业经历了从原料药生产开始,向制剂升级,承接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并逐步走向创新的过程,其丰富的仿制药制造创新经验,值得同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认真借鉴。另一方面,推进国际合作,提高仿制药国际水平。中国医药市场的巨大空间,吸引着跨国医药企业纷至沓来。借此机会,本土企业要积极争取与跨国企业合作,如我国先后有海正药业与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制药、先声药业与美国默克公司、复星医药与瑞士龙沙集团等成功合作的案例,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内仿制药制造水平,还促使我国医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加速国际化。
第三,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构建多元化国际市场。我国西药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样的市场结构极易受到主要贸易伙伴政策、金融以及需求等方面的影响,风险较大。从前述可知,欧美次贷危机引发的外需不足,殃及我国西药出口,因此,开拓新兴海外市场降低风险已经势在必行。新兴经济体诸如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东欧等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以及政府不断增加的医疗保健的投入,无疑为我国药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我国西药在新兴市场良好的成长性亦增强了我国药企的信心。据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大宗原料药在新兴市场普遍占到30%~40%的份额,对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医药市场国家的出口额增长显著,分别达到53.27%、41.68%、41.5%和33.16%,明显超过美国、德国、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增幅。2013年我国对东盟、非洲、拉美等市场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增幅分别达到29.7%、18.9%和9.8%。因此,首先,我国药企在稳步开拓主要发达国家贸易的同时,应该有步骤、有层次的拓展新兴国家市场,以分散风险、增强应变能力。另外,政府应针对不同的出口市场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激发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动力。再次,联手国际企业,合理利用国外企业渠道拓展国际市场。通过跨国投资经营、合资并购等途径,利用外商先进的技术、标准、品牌、营销渠道,跨越繁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如恒瑞医药在美国建立海外研究所,复星医药收购以色列Alama Lsers公司股权等案例,均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医药行业来说,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制药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零售药业的迅猛发展,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体制的建立,现在消费者用药的主动性越来越大,品牌的识别功能越来越突出。据2008年进行的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消费者信赖名牌药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医生都有选择知名品牌的趋势,医药产品的竞争正在走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药品同样需要名牌,中国制药企业需呼唤品牌意识。
品牌运营与资本运营相比,可以形象一些说,资本运营是“以钱生钱”,品牌运营则是“以形象生钱”,包括品牌的设计与定位、品牌的维护、品牌的扩展这三大部分。
一、企业品牌的定位与设计
品牌的定位就是根据目标市场需求而进行的产品品牌形象设计与开发,其目的是促进产品品牌满足消费者需求,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它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1)大众化市场定位,以一种产品品牌吸引市场各个层次的消费者,这比较适合年轻及未细分的市场,如红桃K定位为大众化的保健品;(2)利基市场定位,选定一个特殊的细分市场,生产一种产品品牌,如武汉健民即一直定位为少儿用药;(3)差异化市场定位,以不同的产品品牌满足各个细分市场需求,如重庆太极集团的急支糖浆、儿康宁、太极神贴,每个产品都有其细分市场。品牌设计则是企业或产品的文字名称、图案记号或两者相结合的一种设计,用以象征企业或产品的特性,是企业形象、特征、信誉、文化的综合与浓缩。品牌标志要醒目,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还要给公众良好的第一印象。品牌命名则要让人感到简洁易记,最大限度地激发公众的直接想象力。药业中的三九、太极都是设计得比较成功的品牌。
二、品牌的维护
品牌的维护指的是企业在产品品牌及良好的企业信誉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企业内外部的可利用资源,对品牌进行管理以确保其保值、增值。
1.质量:品牌的生命
举凡世界名牌,都是以上乘的质量作为坚实的基础和后盾,持续稳定的优良品质可以使一个品牌顺利成长为名牌,而一次严重的质量事故也可以使一个名牌很快就倒了牌子,品牌质量应包括内在质量、外在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几部分。高水平的管理质量是塑造品牌质量的关键,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是品牌维护的首要措施。
GMP在国际上已成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准则。截止2008年,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已达8351家,符合GMP要求的有300多家企业(车间),其中取得GMP证书的仅有89家企业、54个车间和19个品种,距国家制订的全国制药企业全部完成GMP改造并符合要求的目标相去甚远,药品品牌想在国内、国际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最基本的是要抓好GMP的改造和实施。
企业还要抓住时机扩大品牌质量影响。推广GMP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进行产品质量设计只是创名牌保名牌的必要条件,企业不仅要有牌子还要通过质量展示扩大品牌影响,使产品的高质量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2.技术创新:品牌长盛不衰的活力源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中国医药产业的瓶颈环节,也是中国医药品牌的困扰。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医药企业数量多,但单一企业内在综合实力和质量差;医药产品发展以仿制为主,市场竞争力不强;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不高,难以形成优良效益;医药企业中科技力量薄弱,高层次科技人员极其缺乏;企业的科研与改造投资过分弱化等等。
众所周知,一个“重磅炸弹”型药品往往就是一个专利药品。医药市场竞争者所追求的最理想化的产品或产品线莫过于那种能够满足其它药品所不能满足之临床需求的药品,这种药品从竞争一开始就具备了差异性的优势。这种差异性是由药品的科技优势所赋予的,但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这种差异性优势很快便可消失,陷入仿制药的竞争。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已跨前一步开始利用PCT程序开展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但在国内这种领先意识尚未普及。
3.人才:品牌运营的关键
品牌竞争离不开广告与策划,倚重于产品的质量、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但品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品牌运营呼唤人才观念的五大转变与创新:在人才价值观上,从人力资本转向智力资本;在人才的标准上,从一种尺度转向多种尺度;在人才配置机制上,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化配置;在人才的功能和作用上,从依靠个人转向追求团体专业互补的整体功能和作用。
无论在医药行业还是其它行业,品牌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企业对人才的合理运用息息相关。对企业内部的人才管理要做好筛选、培训、激励三方面的工作,根据个人职位的不同而作相应的要求。企业要特别重视利用与品牌运营相关的各种专业化人才,他们是品牌运营顺利进行的保证。
4.营销:实现品牌价值的直接环节
品牌价值最终是在市场上实现的,品牌营销正是把品牌推向市场、实现品牌价值的最直接环节。品牌的营销不仅要靠企业雄厚的资本,还要靠完善的经营网络、精密的供货系统、独到的服务体系和健全的经营机制。
雄厚的资本只是现今企业进行品牌营销的必要条件,品牌营销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有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网络。如三九集团经详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三九贸易公司为核心、基本覆盖全国六大片区的共3000多个机构的销售网络,红桃K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都设有办事机构,设有60。多个营销子、分公司,2000多个乡镇工作站,负责公司产品的宣传、信息反馈和售后服务工作,从而保证了把企业的品牌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市场,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企业产品的品牌形象。
5.商标:药品品牌的保护神
品牌包括商标和产品专用名称。在品牌运营中,商标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的价值表现为该品牌的市场份额和超额利润率,商标的价值则表现在法律意义上的专用权和垄断,可以说商标的价值是品牌价值的保证。
三、品牌的扩展
品牌运营的最终目的是在品牌维护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和扩展品牌。
资产规模是品牌扩展的源泉。价格、质量、营销是决定品牌竞争力的直接因素,而这三个因素最终又都决定于企业的资本投入,有大规模的企业有条件创造低的生产成本、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拥有雄厚的技术优势并在广告投入上有较强的实力。
品牌的扩展可以通过下面三条途径:
1.品牌的市场扩张,即利用品牌的资本优势,向专业相近领域或专业外领域扩张,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三九”原本做医药,现在则还有食品饮料、贸易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盲目的没有效益的扩张对企业来说很可能是陷阱。国际大集团发展经验表明,70%以上的世界大企业是搞单一产业的,14%的企业是搞相关多元产业的,只有14%是搞非相关多元产业成功的。所以做专业老大,才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2.资产重组,其实质是品牌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及品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企业间以资本品牌为纽带,兼并、联合,实现共享品牌市场份额,共享利益,共享品牌文化,共同提高品牌竞争力。
品牌是一个综合要素,包含着经营理念、管理系统和销售网络等等,不能把品牌输出简单理解为更换商标,品牌扩张的同时是资本、技术、管理、企业文化的扩张。资产重组除采用并购方式外还有实施股份制改造、强强联合、把老牌发展为名牌、利用外资壮大自身名牌等其它方式。
3.品牌产品的规模化。这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及梦六品在一个企业内进行集中化,并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从而实现产品生产的批量化、k本低廉化、质量优等化、交货快速化。
在品牌扩展过程中还存在品牌一元化和多元化选择的问题。一元化品牌指一个企业只用一个品牌,多元化品牌则是一个企业在不同产品上使用不同品牌。不少品牌战略专家认为,一元化品牌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该品牌下一个产品若出现质量或市场营销方面危机,就可能使这个品牌出现意想不到的市场坍塌,但中国制药企业能有财力实施多元化品牌战略的不多,即使有这样的财力,推广和管理品牌的经验也远未达火候。
2012年11月20日,北京金融街丽思卡尔顿二楼大宴会厅,腾讯视频在这里举办了主题为“看得见的影响力”的医药行业沙龙。众多医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行业营销专家纷纷到场,大家畅所欲言,不仅对视频营销的前景指明了方向,更加体会到医药行业抢占新媒体营销市场已经势在必行。
视频营销与医药行业的火花
截至2012年5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首次超越搜索服务,跃居第一,成为覆盖最多网民的网络服务类型。随着视频网站的快速崛起,网络视频已经大有与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分秋色之势。腾讯广告销售部副总经理栾娜坦言,随着消费者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不少广告主对于新媒体的潜在商机表现出浓烈的兴趣,看好网络视频广告的投资价值,已经将广告预算逐渐从传统媒体往网络视频迁移。2012年网络视频广告的规模,相信会较2011年翻番,2013年的增长规模也不会太低。
栾娜向与会者解释了这次会议主题的由来:“一图胜千言,‘腾讯星云’示意图是腾讯即时动态可视化产品的形象体现,在信息和数据超载的时代,腾讯星云非常直观展示了QQ同时在线的使用情况,只要你看一眼就能了解到用户的分布状态和24小时在线情况,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腾讯在互联网世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认为,在电视广告价格不断攀升、性价比越来越低的情形下,网络视频营销是医药行业品牌传播的新蓝海。
首先,从大环境而言,2012年电视媒体广告的市场份额在下降,当然,这是由很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限娱令”、“限插令”的影响,整个电视媒体能够投放广告的时间、资源、频段在下降;二是电视广告不断提价,导致大量广告主的投入产出降低,因而减少的电视媒体广告的投放量。从相关媒体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视频正好弥补了电视媒体的不足,两者优势互补,医药企业若能将两种媒体进行一定的组合,整合传播势必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其次,医药营销成本的提升,会导致投入产出比不高。若简单地压缩广告时间,减少广告投放量,不能保证有效的广告投放频次,营销将进入一个死循环。在提升广告性价比方面,网络视频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有先天的优势,它能进行人群细分、城市定向、有效频次控制等等,更加准确的锁定目标客户群,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
第三,相对于传统电视媒体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的政策限制少,门槛低,不受时空限制,整合传播的资源可以无限化,只要有好的内容,就能触及广大的人群,品牌信息就一定有触达用户的机会。同时,网络视频广告投放管理更加科学,继承了互联网和传统电视的特点。
刘春宁总结道,网络视频营销有可能成为整个医药行业营销的新战地,成为跟消费者建立品牌联系的最佳方案。
腾讯视频异军突起
相对于其他视频网站而言,腾讯视频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其在过去17个月中取得的骄人成绩,却让人刮目相看。一是腾讯视频已成为月度覆盖用户数最多的单一视频平台,9月覆盖用户达2.7亿,超过优酷,广覆盖的用户规模能为医药品牌触及非常广泛的目标消费人群;二是腾讯视频是成长最快的网络视频平台,在过去的17个月当中成长接近35倍,从趋势上看,腾讯视频未来的强劲增长依然值得期待;三是腾讯视频拥有非常丰富的视频内容,同时继承了腾讯媒体多年来的媒体基因,依托腾讯母体的优势,使其一开始成长时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视频媒体,无论在新闻资讯、高端赛事、娱乐内容等方面都体现了非常大的价值和极高的用户覆盖率。
腾讯全国策划中心总经理翁诗雅认为,腾讯视频的竞争优势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大平台、大资源、大数据。腾讯拥有QQ、腾讯网、腾讯微博、腾讯视频、Qzone、QQ游戏、微信等多平台、多终端,涵盖门户、微博、视频、移动等多产品形态,可以说,腾讯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媒体大平台生态圈。对于腾讯视频来说,腾讯其他各优质平台、资源的整合联动,可以将视频内容快速地广而告之,确保用户以最便捷的方式锁定视频内容。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通过多平台数字媒体的接触点,帮助医药行业广告主最大程度覆盖潜在人群。
对视频网站来说,内容资源至关重要。翁诗雅介绍,腾讯视频汇聚了海量高品质内容。在电视剧热播平台,腾讯视频平均每月一部独播大剧,全年覆盖80%一级卫视剧目。腾讯视频斥资打造全网第一的正版美剧平台,汇集了共计24部、超过千集的美剧正版版权,与CBS战略合作《CSI》全网独家放送1-13季。在电影方面,腾讯视频覆盖了国内外主流院线80%的影片,凭借和华谊兄弟的良好合作关系,拥有包括《一九四二》、《十二生肖》等黄金影片资源。此外,在赛事方面,2012-2013腾讯视频成为唯一一家包揽欧洲足球六大顶级联赛的在线视频媒体,有64场NBA赛事直播。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为广告主提供更多、更优化的营销资源组合方式,助力广告效果的提升,打造高性价比的营销解决方案。
据介绍,目前QQ活跃帐号高达7.8亿,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1.6亿,如何让这么大的用户规模在品牌的视频营销上产生价值是大数据时代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翁诗雅在会上表示,腾讯经过10多年的发展,拥有亿级用户行为的累积和强大的系统分析能力,大数据的挖掘可以有效锁定潜在购买人群,做到更精准的投放。
一、重资产、轻品牌
厂房、车子、设备、原材料、批文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什么是品牌,没感觉,一个企业中也没有几个真正懂得品牌创建的,加上中国医药企业正处于市场经济的中初级阶段,成功的品牌运作人材奇缺,真实的成功的全案介绍更是奇缺,让很多企业在品牌运营上大栽跟头。钱花了,但产品没卖起来,更没有形成品牌。 没有几个人真正明白,资产有折旧,它是会贬值的,而品牌一但建立,它带来的溢价能力是非常高的,太阳石为什么卖出35个亿的天价,就是因为其有2.5亿利税,4个中国驰名商标.但是很多老板还是愿意投资产,因为它能看得见,而品牌看不见,没感觉。
所有的真正强势品牌,它们都有四个特点:有绝对多的售点在卖,卖得多,卖的的数量特大;卖得快,非常快的流转速度,在每一个环节都快;卖得好,对客户绝对的好卖、对消费者、用了都说好,对厂家来说是非常好的赢利能力;卖得省,客户卖起来省力。
许多的优秀的企业,无不是先建品牌,后建工厂,或生产外包,太阳石在资金状况偏紧的创业初期用N0万进行了品牌及VI的设计与规划。太阳石药业是在租赁厂房先活下来,在后来的品牌创建过程中也是不断注重品牌建设,尤其是启动期在唐山的大规模投放广告及对市场大规模的铺货对全国市场的影响很大,因为作者孟庆亮认为将统一设计的产品铺货到市场就是一场品牌传播。
二、重研发、轻营销
在医药行业,很多创业型老板,由于专业化出身的多,或者多是处方药销售出身,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行业的产品研发很专业,也很重视,但是对品牌建设及推广就非常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发与营销不匹配一:作者到很多企业发现,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了,产品连一个商标都没有,由于24号令的问题,许多产品只好以通用名上市,非常被动,或高价买一个与产品毫无关联的商标,其实一个产品的取名应当在其产品研发立项的时候就开始,可惜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甚至是大企业都没有这样做,也不知道这样做。比如某企业研发了一个止痒抗过敏的药物,效果非常好,作者在策划时就为其策划注册了两个商标,一个"顶快",一个"鼎快",后来注册商标下来了后面一个,我的销售主张及广告点就是“过敏、止痒用鼎快”。
2、研发与营销不匹配二:产品的立项,研发部门能主动找营销部门沟通的极少,造成产品批文里的语言与市场难以对接,使很多好产品错过时机。
3、研发与营销不匹配三:研发战略不聚焦,不系列化,造成营销渠道的多元化,渠道效率不高,许多企业化重金研发的品种确低价给他人,或存放家中,非常可惜。 而没有像太阳石药业儿科产品20多个,妇科产品20多个的组合。目前作者策划的华新药业顶克系列也因为其有九大类抗生素而渠道开发非常快,力高欣健康服务工程就是因为其三高产品较全而推广联合用药而快速推进。
4、研发可以投资几百上千万的资金,可到了做营销就指望挖一个高人、一年投入几十万就能产出个天量。 当然,这样的机会也不排除,作者在最近的几个项目中就是这样做大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本人十几年的品牌积累,尤其是好娃娃从卖不动到第一品牌的影响,让很多客户相信我的策划的品牌及项目。
其实一个产品的竞争从立项开始就决定了他的结局,就象《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清所说,一场战争的胜负在没有开战前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三、重广告、轻占有率
以为广告是万能的,由于在市场经济的早期阶段个别企业大胆投入广告,企业获得高速发展,因此许多厂家、商家及终端都迷信广告,尤其是以电视、报媒为主的硬广告。但是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以及摇控器的控制,电视剧中间不许插播广告,电视广告的作用在不断降低。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一个整体的企业品牌传播规划,连品牌核心价值、品牌识别、品牌定位,品牌架构等都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上广告,具体表现在重广告,轻占有率。
1、拼命打广告,却不愿交上柜费;一个功能产品进入上海,有D00万的广告预算,却不愿向大连锁交纳X万的进场费,造成产品不能进入上海的主流消费市场,结果D00万的广告换来不到N0万的回款。
2、没有一个基本的终端占有率,就开始打广告,造成消费者想买却买不到。占有率是火种,广告是火上浇油,火种没有一定的密度,很多油流不到火种处已渗入地下。
3、没有产品就是最好的广告的战略思想,只有飞机大炮,确没有地面步兵的跟进做推广,没有终端生动化,没有VI及统一传播系统。为什么许多跨国公司优秀的人才都是从理货员成长起来,作者孟庆亮在快消业美国亨氏也是从理货员成长起来的,直到今天也是非常受用。
4、愿意打广告,却不愿意给市场一定的铺货支持。其实在医药品牌创造属于高毛利行业,100万的无税产品可以变成300-500万左右的应收款,而很多企业在广告费安排上可以上千万一个市场,可就是不愿给推广客户一点货款支持。广告是现金,是真金白银,打出去的子弹是永远不会回来了,而产品畅销就无一点风险;即使销售一般,也还会回一点;只要产品有功效就不会全坏帐,产品只要到了终端就能与消费者见面,形成一定广告影响,作者在“好娃娃从卖不动到第一品牌”案例中就大量运用了这一策略,推动了品牌的成功,高峰期全国应收账款N千万,但是当年回款确几个亿,哪点欠款不及产品累计回款的10%,企业是没有多少风险的。
四、重多元化、轻聚焦
企业没有定位,什么都做,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不明白“一人得道,仙及鸡犬”的道理。正确的做法应是先不做什么,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要学会先放弃。
福建雅克集团在做雅克V9前做100多个品种,一年也不到一个亿,但通过规划,一个雅克V9一年就是几个亿。
太阳石药业也是因为聚焦“好娃娃”才成就了太阳石,并将好娃娃卖成了行业品类第一,从而带动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了中国最优秀的妇儿药品专业供应商。作者常跟太阳石老板开玩笑,我说您有一个好儿子,好娃娃;一个好女儿,康妇特,你应当是一个非常幸福的老板。
中小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主张喂一群猪养一个儿,即用一群有边际贡献的产品来培育一个重点品种或品牌。
一个产品如果要成为一个大品牌,如果行业50%以上终端找不到货是很难想象的。而50%终端需要有货,行业从生产到流通又需要多少资金,在资金不够时,你唯一的选择是让一个先成长起来。当然还不只是资金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五、等有钱了再做品牌
这个也许是很多老板及创业者的一个最大的误区,很多人认为做品牌就是打广告,而不知道品牌运作时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一个多品种的企业,在产品从零到5000万之间不做品牌规划,试想这个过程是否就没有累计品牌资产,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再进行品牌改造的时候是会有很多的障碍及浪费的,我想,如果你能阅多作者的系列文章你就知道一定要早做品牌。
好娃娃的成功就是从一开始策划就导入品牌规化,让一批又理念的人跟进做出样板带动更多人加入,并一起获得成功的。2010年策划的安邦制药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品牌体系、机制以及很好的模式,才能在不到一年建立全国的队伍及2011年企业整体销售增长200%以上。
石家庄市华新药业的顶克品牌的突破是在2011年抗生素被打压、村医及乡镇市场急剧萎缩的环境下,通过品牌、模式、工具、服务的系统设计,9个月完成了全国的基本布局,当年底价回款过8位数,并打造了大量的样板市场,2012年还将以3位数的速度发展。为什么,因为只有做品牌,大家才有长期的希望;只有做品牌,大家才能有长久的好利益分配,品牌不是你上市就要做“硬广告”,而是你必须懂得设计品牌体系,并分步骤进行。从而建立所有品牌关联人的信心,并用实用的品牌工具迅速让业务员及客户盈利。
作者在实战中开发了一套终端业务员“当日操作、当日盈利”的工具;
开发了一套商“当月开发、当月盈利”的活动方案及终端拉单工具;
而企业在报表上一个季度可以平衡,6-9个月可以有现金利润。
要做到以上三点,当然也需要企业有好的决策及系统配合,另客户选择也是关键。
这个世界的成功,最大的一点体会是,选择大于努力,从一开始选择做品牌,看上去很难,但是先难必后易,以后发展会越来越快。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两个品牌除了几万元的网络招商广告外,就是一笔较低的策划费,其成功就是品牌体系的成功。
医药销售产业是当今世界极富活力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特殊产业。中国医药销售产业自新世纪以来发展迅猛,10年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3%。据统计,2011年全国医药商业销售市场为8600亿元,其中全国医院用药规模约5500亿元,零售市场约为1950亿元,总产值达到15500亿元左右[1]。本文以广西部分医药销售企业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问和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分析了广西医药销售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广西医药销售企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西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包括中成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卫生材料为主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基本满足人民用药需求的城乡医药流通网络。2011年,在全区医药制造工业中,162家企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62.3亿元,与2000年比年均增长16.7%。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医药工业主要指标排序中,广西销售收入排第18位,利税排第14位。广西医药总产值占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57%[2]。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5年,广西医药工业将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增加值达128亿元,实现利税32亿元[3]。然而,近年来随着医药流通领域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医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广西医药销售企业在完成利润持续增长的同时增速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
(一)销售点分布不合理,行业集中度较低
一是经济较发达的市、县销售网络多,而一些偏远城镇、山区销售网络少。二是针对三级、二级医院的医院终端覆盖能力比较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农村的医疗机构,全区范围内的覆盖能力却相当薄弱。三是国际国内知名大型销售企业布点少。从市场占有率看,国内销售收入前10名企业在广西的销售份额仅为2%左右,广西医药销售企业规模仍然相对较小,对提高医药销售产业集中度的作用不明显。四是零售药店规模小。近几年来仅大中城市就有数十家零售药店被淘汰出局,规模和实力上的悬殊使零售药店在与大、中型医院的长期市场份额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市场管理仍不规范,行业形象较差
一是制药行业本身定位不准,品种趋同严重,往往是同个临床适用症同一个剂型有众多替代品,造成销售行业严重的恶性竞争。二是药品生产领域供过于求,流通经销领域秩序比较混乱。部分销售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还纷纷标贴虚高药价、使用带金促销方式或通过高额回扣来促销,导致行业不正之风盛行,药价虚高。三是有的医药代表在药品促销中行为不规范,在药品营销中采取商业贿赂等做法,不仅增加了病人和政府的医疗负担,而且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行业形象。
(三)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不高
一是缺乏药剂师,营销资源没有掌握在企业手里,一旦业务员流失或跳槽到竞争对手处,会给企业造成直接甚至长期的伤害,对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以及市场的长期、稳定占有极其不利。二是医药销售管理人才缺乏,对零售药店、医院药房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服务水平不高,难以形成竞争力。三是药品营销方面的基础人才奇缺,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药学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又缺乏营销技能,导致药品市场营销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将其小团体或个人利益与药品营销活动密切挂钩,排斥利薄药品,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给医药企业在经营理念、市场开拓、品牌维护、促销执行和服务等方面造成诸多的障碍与困难。
(四)营销模式相对落后,现代化进程缓慢
一是市场定位不够准确,营销成本大量浪费。医药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竞相开发出各种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例如,买一送一、发放优惠券和体验卡、会员卡等。然而,在花哨的营销策划中大量增加了成本,其价格竞争优势也会相应丧失。二是营销轨道存在偏差。有的医药企业在电视、电台、杂志和报纸等大众媒介上大打虚假广告,欺诈广大患者和消费者,虽然销量有所增长,但对销售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三是推广手段单一。大部分医药企业采用人际沟通的推广手段,缺乏一种整体性的推广途径,很难起到规模化的效应。四是缺乏国际市场经验,医药营销现代化进程缓慢。一个不能与市场发展趋势同步的营销企业注定会逐渐丧失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
二、新形势下广西医药销售行业发展的特点
(一)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近年来,全区各地医药企业紧紧围绕改革与发展两大目标,不断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重组步伐,市场机制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竞争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医药行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平均递增15%左右;实现利润年平均递增约20%;中成药产量翻倍增长;技术创新带来产品结构优化,随着“仿创结合”战略的落实,有技术特色和品牌的名牌药品越来越多,尤其是中药品牌潜力巨大。
(二)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企业效益上升。医药行业进入百强企业的销售规模底线由2006年的5.80 亿元提升到2011年的10.23亿元。从广西医药企业销售规模看,超过亿元的有6家,医药销售实力较强企业(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为52亿元,占广西全行业的40.86%,其中排名前10位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8亿元,占广西行业的25.30%,占百强企业的35.71%。百强企业利润总额为2.86亿元,其中前10位利润合计为0.95亿元,占行业利润的40.56%,占百强企业的33.20%。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步加大,行业规模效益优势进一步凸显。
(三)零售终端争夺愈演愈烈。近年来,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销售规模逾120亿元,其增幅稳定在15%-18%左右。广西医药零售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零售连锁10强企业的门槛已突破4000万元关口。2011年以来,零售市场虽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剧。平价药房的冲击,抗生素限售令的实施以及药品分类管理的提速,加剧了零售市场的竞争。此外,企业发展面临区域分割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之治理商业贿赂终端费用减少,药品降价等因素加剧了企业经营难度。而唯有注重品牌、管理、深度服务的理性市场竞争和差异化经营,才是医药零售业赢得市场空间并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农村消费市场稳健起步。随着国家“两网”建设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正在推进与快速发展。农村市场的开拓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启动内需、寻求医药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医药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区14个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2011年,广西有11个市增幅超过20%,其中增长较慢的梧州市,其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739.5元,增长14.4%。2010年全区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中,对农村销售额为8.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4%。2012年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态势。
(五)需求呈现多层次格局。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实施,覆盖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日渐完善。一些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国产普药及新药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OTC药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用于治疗、预防新的传染病、常见流行病药物、消、保健药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海洋药物成为挑战常规化学药物的新品种,市场消费呈现多层次的格局。
三、提高广西医药销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当前,广西医药销售行业面临的总体形势较为有利。医药工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医保制度有序推进,国际对植物药日益重视,为以中药为主体的我区医药工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但是我区医药工业行业创新能力弱、产品水平不高、企业规模小、筹措发展资金困难、利用外资规模不大、技术滞后;同时还要面临国内中成药产业发展竞争激烈,国外药品生产企业利用其先进产品和强大资本不断挤占国内医药市场的压力,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加快调整和振兴步伐,努力提高广西医药销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更新观念,开创医药营销工作新局面
众所周知,市场营销是通过相互交换和承诺,建立、维持、巩固与消费者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以达到实现各方利益的目的。目前传统的销售观念正逐步被新的营销理念所代替,树立健康的现代营销理念,其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营销价值观,即以产品、服务质量竞争为主,价格竞争为辅的现代营销理念。一是始终强调非价格竞争,包括通过产品的质量、性能、专利、品牌、款式、包装等各种促销活动来吸引顾客,达到在企业竞争中取胜的目的。二是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竞争正是应对传统的营销竞争模式的变革,也属于非价格竞争的范围,其核心是要求企业为顾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适合顾客各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竞争。三是采取集中管理与推广,协调平衡公共关系,促进市场消费需求的改进,强调部门和员工密切协作,从而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二)紧紧抓住医改给医药销售行业带来的机遇
新医改政策给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营销新思路,我国新医改的规划是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随着各级政府投入增长和全民医保的逐步实现,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速,预计未来10年全区卫生费用整体上将增长2.5倍,年均增长约13.5%。同时,农村医疗市场增长将快于城市,农村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机构将会成为改革之后市场急剧扩容的方向,未来10年农村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介于16%-25%之间;大病统筹医疗市场容量未来10年将有15倍以上的扩容速度。因此,即将实现全覆盖的城镇居民医保、社区医保、农村医保市场将吸引更多医药销售企业的关注,潜藏着巨大的市场增量,对医药销售企业来讲,未来需要不断的深化网络覆盖能力。同时,新医改对医疗机构的约束度将明显提高,推动医药销售行业规范化、市场化。
(三)加强行业管理,从政策上加大对医药销售企业的支持力度
销售政策是一项引导性、激励性销售措施,其目的就是促进销售,给销售带来增长保障。销售政策是销售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策略与措施。对于医药销售企业而言,由于医药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对营销模式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是长期的、累积式的。同时,医药企业构建与政府部门、商业公司、医院医生等的稳定健全的网络关系,对于医药企业的营销具有良好的辅助功能。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讲,应从政策上对医药商业企业各种形式的兼并、重组、联合加以支持和引导,卫生、药检、物价等政府部门要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和调控。只有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管理基础,销售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
(四)扶持自主品牌,做大做强我区医药企业和产业
营销的最高目标是建立目标顾客与社会认同,形成有竞争优势的品牌。目前,广西壮瑶医药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正骨水、云香精等30多种中成药已经形成品牌,行销国内外市场。一是进一步加大现有产品及品牌的整合力度,筛选一批疗效好、市场潜力大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二是以产品信誉好、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势企业(如三金药业、桂林西瓜霜等)为核心,通过兼并、重组等措施迅速提高其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加强各级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分层次制订品牌培育计划;四是鼓励一批优势企业利用产品技术的优势开展海外业务,促进医药企业走出国门,逐步推进广西中医药的国际化。通过各方面形成共识,支持医药产品的品牌建设,逐步做大做强我区医药品牌和企业。
(五)加快销售企业规模发展,推进医药流通领域国际化的进程
从企业层面来讲,医药商业实质上是一个分销总通道,所有医药销售企业可视为一个大的物流企业。未来医药商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区域型垄断到全国布局,从内生增长到外部并购,形成规模化、渠道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龙头企业拥有更强的资源优势。广西现有的医药流通企业在规模化、营销地区全国化、流通技术和设备科学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等方面,同发达省市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抓住机会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兼并、重组,发展超大规模的医药物流企业。可以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以物流中心为平台,与制造商和药品零售商等下游企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供应系统,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销联盟,提高药品分销效率,同时,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医药流通领域国际化的进程。
(六)积极推进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和经营销售方式的创新
目前广西医药市场基本的商业模式没有大的变化,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商业模式不会维持长久。广西医药流通领域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既缺少医药物流管理系统,又缺少医药物流网络体系、增值服务。要鼓励支持医药集团利用现代物流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推进产品销售、原材料采购的电子商务化;通过销售、连锁配送、各种有效终端销售方式等的有机结合,构建强大的药品销售物流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促进产品的进出口,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抓住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名优、特色医药产品创造条件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将这些资讯以固定格式累积在数据库当中,在适当的时机,以此为平台进行广泛地营销传播。
(七)合理调整营销企业的布局,适应当前医药零售市场发展需要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医药零售市场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更新的过程。这种情况下,医药零售业户也应当不断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发展,随着医药零售市场的变化,淘汰落后的零售业户,新增符合条件的医药零售业户成为市场发展的大趋势。目前,随着新型医药营销模式的不断完善,医药物流架构的逐步形成,农村医药零售网点布局也应当随之有所调整和进一步完善,应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合理调整,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医药零售业户分布不均衡等突出问题,使之能够与医药销售行业发展保持同步变化,才能真正使得整个农村医药零售市场呈现出规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你看,卖跌打药者在表演之前,必先走街串巷敲锣打鼓一番,此为事前告示;然后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武术或杂技表演,此为有趣的活动形式以吸引围观和参与;接着有人真的或假的受伤,好展示跌打药神奇疗效;最后就是:周围的乡亲父老你们看啊,本老师的药效果就是好啊,大家买回去,有酒的泡酒,有尿的泡尿,无酒无尿干搽也生效......卖二送一啊。
促销的效果早已被厂家和商家所了解,于是家家户户、时时刻刻都在搞促销,“不分青红皂白,不管效果好坏,不惜牺牲品牌,只求潇洒一卖。”,已成为中国企业促销的最大症结。
怎样结合企业现状、围绕企业资源、区隔竞争对手、针对市场状况,开展行之有效的促销活动?
本人结合自身八年的促销活动策划和组织的实践经验,总结出SP活动成功创意的"三新方针"和"四性原则",与业者分享。 SP创意的三新方针
新由头
促销活动最忌没有新的由头,国内现在的促销,主要目的仍停留在“短期刺激大量销售”的阶段,活动方式多以“折价或配送礼品”为主,极易损害企业或商品品牌,但只要活动由头新颖合理,就可以转弊为利,不仅刺激销售,还可提升品牌!
例一:通联“鱼卵行动”
1998年7 月中下旬,通联药业陷入空前的经济窘况,连工资都发不出,又逢全国多处洪灾,政府号召机关团体、企业、个人捐钱捐物救援灾区,为解决企业困境、响应政府号召,通联药业开始了“鱼油、卵磷脂优惠特卖行动”(简称“鱼卵行动”)。
这次行动在全国多个城市先后举行,活动形式和优惠价格完全一样,但由于由头新颖合理,取得了非常好的销售业绩。
成都:作为通联的大本营,成都率先行动。恰逢赈灾如火如荼,趁势推出以“赈灾义卖”为由头的“鱼油、卵磷脂特卖行动”,并全线带动通联其他产品的销售,创造了八个专卖店日销售20万元的奇迹;
哈尔滨:八月初,哈尔滨亦准备进行“鱼卵行动”,此时松花江洪水已退,“赈灾义卖”的由头已不合适宜,于是推出“重建家园,更需健康身体”的特卖行动,在新市场周销售八万元;
郑州:郑州当年无洪水,赈灾和重建家园都不能作为活动由头,为品牌考虑,不能无缘无故降价销售,怎么办?“让普通的消费者能享受高档的保健品”,特价销售。消费者反响热烈,原定一周的促销被迫延长至半月。
备注:笔者在98年国庆后离开通联,此活动仍在各地陆续举行,据悉创造了数千万元的销售额。
新卖点
产品到达成长后期或成熟期,都会出现销售暂时停滞不前的“销售平台期”,此时若要继续扩大销量,必须要进一步挖掘产品的潜在或附加利益,寻找新的卖点。
例二:金王纯花粉,买产品送阳伞
1996年夏季,金王纯花粉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买产品送阳伞”活动,送伞本不稀奇,关键是结合得好:纯花粉由内而外呵护肌肤,阳伞保护娇嫩肌肤不受日晒雨淋。金王,里里外外的全面呵护。
例三:喝金六福酒,去韩国看球
这是纯粹额外附加的利益点,效果好坏明眼人一看就知。
新的活动方式
优惠销售、医生义诊,到现在的群众活动、形形的路演、明星或各种游戏参与节目,归根到底是在活动方式上变花样。
活动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避开竞争厂家、结合当地喜好、力求权威参与”的原则,也就是说,尽量不要采用别的厂家已经用惯用滥的活动形式,结合当地民俗风情习惯、喜好,尽量与当地政府或直接主管部门合作举行,提高消费者参与率和产品信任度。
例四:在潮汕地区包潮戏下乡演出,演出前发小报及优惠销售;
例五:让产品代言人各地巡回演出,同时宣传和销售产品(如好迪、柏丽丝);
例六:高考补脑产品促销与教委高中考政策咨询同步举行,免疫产品挂靠“计划免疫”进行宣传与销售。 SP创意的四性原则
促销性
所有促销活动的目的,都希望能短期或长期地推动销售,因此所有的促销活动在创意时都不能背离“促销性”的原则,即使是纯粹地为提升企业或品牌形象的公关公益活动,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美誉度、保持长期良好的销售业绩服务。
备注:此为大多厂家之共识,例子不胜枚举,此处不再饶舌。
公益性
举办促销活动,当然希望扩大宣传影响、刺激产品销售,参与活动的消费者愈多,活动的效果就可能越好。“公益性”的活动可得到媒体响应、政府支持、顾客好感,在扩大活动声势、提高品牌影响、促动产品销售方面,均有极大好处。
例七:1997年元旦,红桃K在广州海珠广场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历时三天,为红桃K后来获得广州的大面积销售,打下坚实基础。
例八:多种儿童食品、保健品在六一举办的少儿书法、舞蹈、唱歌等比赛。
权威性
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度,直接决定了产品销售量的大小和生命周期的长短,象医药品、新科技产品、电器等产品,如果能在产品包装上注明其获得的荣誉,或在促销活动时,请到相关的专家和政府部门出席,对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和品牌档次有不可多得的好处。
例九:1997年三月八日,笔者策划组织香港利泰集团和广东普宁市妇联联合举办“妇女健康义诊咨询”活动,现场请到四十余位当地知名医师,连市委的五套班子也亲临现场指导,使香港利泰集团的主打产品——利泰蛋白,创造了单一品种促销当日销售三万余元的空前业绩。
新闻时事性
根据产品品名和类别特征、目标人群特点,再结合国内外、当地省市的新闻时事热点,以此为由头,以新的卖点和形式,使活动更有公益性和权威性,获得更好的销售业绩。
结合新闻时事,最大的好处是可充分调动大众传媒进行新闻报道、炒作,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关注,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好感,达到“三新四性”的完美结合。
例十:喜之郎神勇斗士行动
1996年,笔者所在的广告公司接到了为喜之郎布丁、果冻福建市场促销策划的业务,由笔者操刀。苦思幂想了一下午,所有的点子和由头都不能使自己满意。晚上,随意打开电视,正是《焦点访谈》,讲的是某学校为升学率强制差生留级、转学、退学的事,国家教委的领导强调了义务教育的基本宗旨,主持人则发表评论说这种现象其实在全国普遍存在。
无需再看,我已有由头了。与教委合作,在福州选择10所样板学校,号召老师多关心差生,鼓励差生奋发图强、积极进步,根据上学期期终考试名次排序为基础,设定年级“最大进步奖”(后考虑不能厚此薄彼,优生也需鼓励,故增设“最优保持奖”),正逢日本动画片《美少女战士》热播,便将男女生的奖项确定为:“神勇斗士奖”(男生)和“美少女战士奖”。
另外,为扩大声势,在学校举办黑板报、学校周围士多店大肆张贴海报,改善产品陈列,在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少儿节目时段告知活动信息。在六一当天,在福州五一广场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奖,请教委领导、10所学校校长,获奖学生、班主任老师和家长参加,电台现场直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 2004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5.5%,同比增幅降低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63元,实际增长4.2%,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还同时指出,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169.2元,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6.65%,而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45.3元,占全部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6.82%。剔除其中的一些不可比因素,仍然可以看出,医疗消费在城乡人均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差距并不大,但农民的医疗成本却高于城市,农村居民人数基本是城镇居民人数的两倍以上,如按实际数字计算双方医药销售金额应当大致相近。今年上半年,由于多种因素,全国医药市场销售额723亿元,而其中农村销售额35.5亿元,仅占全国销售额的4.9%。城乡医药市场消费差距之大,确实发人深思。
现 状
农村市场药品供销渠道混乱
目前农村医药行业主要集中在乡村集镇上。由于农村面积广阔、村落分散、网点稀少,客观上造成了农民买药的困难。需求的客观存在,供货相对的脱节,也造成了农村无证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就供应商而言,无证药贩活动猖獗。一些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药店、村卫生室受利益的驱动,在采购药品时,只问价格、不看质量,致使一些贩卖伪劣药品的游医药贩有空子可钻。农村成了过期失效药品、假冒伪劣药品的集散地。另一方面就终端零售商而言,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等农村零售商业超范围经营药品。不少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以经营保健品、食品为名,暗地里经营医药商品和医疗器械。药品购销无记录,药品来源和去向均无法查核,供应、销售的渠道十分混乱。
农村市场药品质量低劣
近几年,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城市药品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市场规范化经营明显好转。一些无证药贩在城市无法经营,只能把目标转向农村。他们以种种手段抢占农村医药市场,凭借多年经营的经济实力和经验,凭借各种社会关系网,将过期失效、假冒伪劣药品、未通过GMP认证企业生产的大输液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输液器等,销往农村地区,造成广大农村地区药品质量严重下跌,不合格药品随处可见,严重威胁着农村父老的身体健康。据有些地区对农村基层药店、诊所、卫生室抽检,药品不合格率竟高达70%,而那些无证经营的零售店、保健品店、诊所还不包括在内。归纳起来,主要问题就是药品过期失效、霉变虫蛀、淘汰假冒、未加工炮制的原药上市等几个方面。
农村市场药品价格混乱
农村医药市场由于价格信息闭塞,价格方面又无实质性的管理机制,市场价格十分混乱。药品价格就高不就低、看涨不看降;加上进货渠道的不同,往往同一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药品在同一乡镇药品零售店之间、村与村卫生室之间、乡镇卫生院和零售药店之间价格往往都不一致。消费者往往因此而无所适从;特别是一些抗生素类药,价格出现成倍的差别。
农村市场药品管理松弛
由于农村市场面积宽广、村落分散、经济构成零碎而复杂,以及自上而下的医药监管体制刚刚涉及到县级区域,造成目前农村许多地区药品经营基本处于无管理机制状态。在农村的偏远地区,药品监管几乎成为空白。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许多地、市尚未建立,刚建立的地、市、县级执法力量也十分薄弱,人员少、素质差、经费缺、交通工具无等问题严重影响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大幅度增加监管力量,又会成为地方财政的很大负担。
农村医药市场的现状确实让人担心,它影响了医药行业在农村中的声誉,造成了农民群众购药的困惑和困难,同时农民群众在用药的安全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农村村落的分散和网点的稀少,进一步增加了农民买药的困难。
症 结
针对农村医药市场的实际状况,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农村医药销售市场药品供应问题,计划经济时代主要靠国营医药批发机构下伸农村和委托代批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等因素分割了农村医药市场,造成了原有的农村医药批发机构不适应多种经济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消费层次的农村医药市场现状。旧的渠道不适应,新的能够担当此任务的渠道却至今没有建立起来。村镇小店、医务所和行政村的卫生室药品进货渠道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农村分散在最基层的销售网点药品供应基本处于无秩序状态。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或地段,竞争过度,竞销过热;经济相对贫困、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众多的村落、村镇药品的销售网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是人口相对集中的集镇,医药品种也明显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农民消费的需要。有的人认为现在农村集镇药店已经很多了,有的已经亏本;殊不知原有许多集镇上有近10家药店,现在人口增了3倍~5倍,集镇的规模也成倍地扩展,药店不是多了而是规模、机制不对头。何况众多的村落、村镇也是农村人口重要的集散地,网点空白,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各种经济成分自成体系,各类经济成分网络中心按照自己所在城市经营的习惯,遥控指挥身处农村乡镇的销售网点。购销脱节,造成了农村医药商品不能适销对路。一些企业还片面地追求高差价、高价格、高利润药品的销售,造成了农村医药商品的同质化;而农民真正需要的医药商品、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特别是传统的中医项目,却很难得到满足。
经济实力雄厚、品种齐备的医药公司热衷于在城市拼杀,无暇顾及占领农村医药市场的问题,造成农村医药市场销售力量的单一和薄弱。市场药品种类不全,低价、低利润的商品无人经营,传统的繁琐薄利的药店,售后服务也基本看不到。
在农村许多地区,由于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投入等超常规发展,造成单位经济负担过重,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卫生院抓住了行政村卫生室的药品采购工作。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多数供应给卫生室的药价往往高于市场上一般零售店的进价。管理严格的乡镇,有些村级卫生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上实行明顶暗抗,偷偷摸摸地在无证药贩处购药。他们甚至八小时在卫生室上班,业余时间在家里行医,成了一证多摊。管理松一些的乡镇,由于经营的分散性,村级卫生员采购药品基本处于监督管理的空白状态。
笔者认为这许多因素归结起来,基本上可分解为两个方面:一、农村医药市场监管工作非常需要加强和规范;二、农村医药市场药品流通渠道非常需要疏理。药品监管工作好,药品流通渠道就通畅。只有药品流通渠道通畅,农村医药消费才能正常发展。
农村患者
药品消费心理和习惯分析
农村医药消费者的价值取向
农民及小城镇居民购药,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是疗效。在多数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或小城镇,消费者在购药时往往先对比价格,无论医生或OTC店员如何解释药物疗效的重要性,他们都会认真地考虑价位能否承担得起,因为在经济承受能力上他们确实是弱者。因此,在大多数农村市场中高档次的药物很难形成大量的销售。
患者购药考虑的因素
那些价廉而疗效好的药品在农村及小城镇就成为农民首选的药品。农村患者是哪里的药便宜就到哪里买,为了几片药,可以货比多家,然后选择一个最便宜的药店购买。一些小病多不服药,靠自行痊愈,实在感到扛不住时,才去购买一些廉价药物。
农村医药消费者对疗效的认识
农村患者认为,症状减轻或消失,就是好药。西药2天~3天必须见效,中药5天~7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他们认为无效。他们吃药1瓶~2瓶必须见效,否则改换品牌,他们大多无钱也无耐心把一种药吃5盒以上。因此,在农村市场很难培养品牌的忠诚度。对于这一问题,医务工作者普遍的回答是:我们认为疗效最重要,但患者购药时却是以价格作为取舍的,况且只要是真药,都有疗效。对于价格的认知与感受是这样的:
慢性病:医务人员及药店老板一致认为,乡镇居民对于不可能根治,只能控制症状的慢性病:如咳喘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必须长期用药的,价格就成为他们购药时惟一考虑的因素。他们甚至会计算每周、每月每种同类药品的花费,然后选一个最便宜而又效果相对较好的品种,但有一点被调查者普遍认同,即患者认为没有疗效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药品,就是再便宜也不会购买。
对于偶然得上的急性病:一次性购药花钱多少是其考虑的重大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如果药品零售价超过10元,购买时他们会较为谨慎,反复权衡再做决定。一些医生反映,在开处方时也会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即价格高低。一般一个处方单超过50元,农民就较难接受。
农村患者价格高低的判断标准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农村患者判断药品价格高低的标准有两点:
一是以市场上同类药品的平均价格水平来作为某个企业产品价格的高低判断依据,而不管你是否是新药。二是按自己的支付能力,也就是经济收入状况来判断:除了特效药如吗丁啉外,药品的价格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就是店员和医生推荐,他也可能认为贵而不接受。一些医生说,有时乡镇居民也知道某种药品疗效好,但就是因为买不起而作罢。说到底,乡镇居民还是囊中羞涩,购买力是制约其选择不同品种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农村医药消费者药品信息的来源
重要途径为媒体,依次是电视(央视、省视、地视)、广播、店头POP、墙体广告;乡村医生、药店营业员介绍;人际传播。
营销创新方法
营销队伍建设及培训
开发市场时的员工配备是:省级市场主管人员由公司总部招聘,培训后委派到某一省区,而地、市级区域市场人员则采取当地招聘与总部委派相结合,而县级农村市场大多就地招聘。在开发某一县级农村市场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建设好市场营销队伍。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农村市场一般以县城为营销中心,再分片设立分支营销机构。根据具体县城的规模及分支机构的多少,确定县级营销中心的负责人及相应的定员。 2.每个营销片区的分支机构要保证有两名以上员工。
3.招聘业务代表要求是常住当地的,但不能集中在某一片区招聘。
4.根据企业宣传工作的具体要求,招聘若干名专兼职宣传人员。
5.为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招聘员工时不能片面追求学历,但亦不能太低,一般以高中文化为宜,诚实、吃苦耐劳应首选,招聘后要签订相应的劳务合同,同时应有相应的制约措施。
当员工招聘工作完成后,就应当对员工进行培训。各个员工来自不同的地方,差异较大,再按照企业的要求对新聘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同时还应在上岗以后,进行定期的阶段培训,确保营销队伍有文化思想、有组织纪律、有统一的企业形象。
详细的市场调查
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盲目或一知半解地制定市场计划,难免造成失误和浪费。
1.市场调查的内容:①镇(乡)、村的数量及相应的人口数量;②主要经济来源;③多发病、常见病;④医院、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分布情况及数量;⑤医药公司、药材公司及批发部的分布情况及数量;⑥集市、庙会的日期及习俗;⑦主要行政部门及人员、当地各镇(乡)、村有影响的人士;⑧交通状况;⑨其他与市场相关的情况。
2.市场调查的方法:①采用政府部门(统计局)提供的数据;②执行经理、业务主办直接实地调查。
3.市场调查的要求:真实、准确。
4.市场调查的分类:市场启动前的调查、市场启动后宣传情况调查、销售情况调查、员工状况调查。
工作计划安排
1.制定工作计划的原则:根据前期市场调查的情况制定市场工作计划。首先,开发人口多、经济发展好的乡镇,迅速抓出成效,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其次,把镇级市场真正启动后,再向镇以下的行政村、自然村推进。
2.工作计划的内容:①当月计划开发哪几个乡镇;②拟开发的各乡镇人员的配备情况;③拟开发的乡镇采取的相应宣传方式及频率;④销售渠道及经费如何开支等。要求尽量数字化,不能量化的也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组织实施
农村市场切忌城市化操作。其组织原则:任何时候都要讲投入产出比,严格费用控制,活动前需有周密细致的营销策划方案。
组织实施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固定终端(医院、药店、诊所)促销
医院、药店、诊所是产品重要的销售场所,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进行定期的高频次拜访和促销。工作的内容是宣传、维护客情关系和产品促销。宣传包括向医生、病人讲解与本产品有关的知识,使医生能够全面认识本产品的优点、作用及注意事项,能正确用药;同时,配合医院、诊所、药店进行橱窗、专栏、板报宣传,普及医疗保健知识。维护客情关系的方式主要有家人、亲戚的生日、节日祝福,赠送小礼品,休息之余的拉家常,邀请参加公司的庆祝联谊活动、召开学术讲座等。产品促销则以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为主,切不可左右医生用药,以免造成医生和病人的反感。
活动促销
密切关注农村的庙会、集会、大型影剧会、重大节日集会,根据需要也可组织类似的大型集会,进行活动促销。提前半个月准备,明确分工,促销品、赠品、宣传品、活动所需器材、邀请的专家和到场人士最好开列清单分发到人,并事先联系好场地,办好相关手续。产品宣传和活动操作细则要求简单明了,最好总结成易记、易懂、易于传颂的话语或顺口溜。人数5人~10人为宜,活动要有场面、热闹。
下乡促销
根据产品适用特点,结合地方易发多发病实际,由两名工作人员带队,邀请1名~2名专家下到自然村开展义诊和普及医疗保健知识的赤脚医生下乡活动。这项活动带有很强的公益性,应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干部的支持与配合,并提前一周作好通知和宣传,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同时要减化中间环节,薄利销售产品,不能欺骗农村消费者。下乡的目的明确,以敬老、儿童健康、普及医疗保健为主题,时机选择在农闲、病发期、妇检、体检等时期。
除此之外,可结合国家正推行的初级保健工程开展活动,也可采取在农村设立小药箱等举措。
1月14日,腾讯视频在上海举办“大视界·大影响—2013腾讯视频推介会”,吸引了Nike、安吉斯集团等世界知名品牌广告主、公司和权威媒体参与。在推介会上,腾讯视频2013年发展战略布局和优质资源,并针对大视频时代不同行业的品牌营销策略与思考,提出更具实效性的定制化广告解决方案,以消除广告主在营销过程中的困惑。
腾讯在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表示,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变革,互联网大视频时代即将到来。他坚信:“未来3到5年,在线视频将成为互联网广告最强有力的平台和最有效的平台。”
跨多功能端无缝链接平台
得益于独特的互联网特性,网络视频广告在人群细分、城市定向、有效频次控制等方面,能够更加准确地锁定目标客户人群,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但由此对视频营销背后的数据挖掘带来巨大的挑战。
经过14年发展,腾讯累积了数亿级的网络用户数据,通过对用户年龄、性别、地域、上网场景、时间、内容偏好的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使得用户画像更加清晰,这些都为腾讯视频平台的内容、地域、用户定向广告投放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
而对用户精准的洞察和分析同样离不开腾讯媒体大平台的独特优势。刘春宁认为,腾讯视频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打造一个无缝链接的跨多功能端的云视频平台。
艾瑞咨询联合总裁兼COO阮京文认为,视频盈利的时间节点是2013年,而多平台化将是重要的趋势,其中“移动终端产生的流量已经超过了20%”。腾讯视频通过QQ、腾讯网、腾讯微博、腾讯视频、Qzone、微信等多平台、多终端产品互通融合,可以将视频内容快速地广而告之,多维度的立体触达为品牌与用户的零距离沟通创造了无限可能。刘春宁表示,尤其是基于人脉价值的社交化整合营销,让品牌的口碑传递更具可信性,将催生更大的营销规模效益。
作为电视媒体的补充,品牌广告主可以用电视的概念进行视频投放。根据腾讯视频的用户习惯,锁定高峰收视时段进行广告投放之前的全网用户覆盖和拦截,可以对品牌与视频内容进行锁定联播。另一方面,腾讯对用户深浅、强弱不同的关系链掌握度很高,用户从不同的渠道看到一段跟视频相关的信息,可以一键分享到QQ、微博、QQ空间乃至微信上,在享受互动分享乐趣的同时,进行病毒式传播。而腾讯独有的三大关系链,则为视频分享创造了一个有效的品牌传播闭环。
据刘春宁介绍,腾讯视频既是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最核心的产品,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平台。他指出,从2012年9月至今,腾讯视频在月度用户覆盖率、资讯视频和高品质人群渗透率等方面排名均为行业第一,是视频行业台第一,也是成长最快的视频网站和平台。“如果说互联网视频改变了消费者观看内容的习惯,那么今天腾讯视频正在改变用户观看视频的习惯。从腾讯视频诞生的那天起,腾讯视频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平台,我们借助于腾讯大平台,整体联合运营联动,整合了QQ、微博、微信、QQ音乐等一系列对用户来说有着巨大流量和价值的平台,以视频为核心,与消费者建立起一条营销渠道。”
云视频构建开放的产业链
Nike中国区行销经理黄亭在推介会上分享了大视频时代的Nike营销案例。她表示,2012年欧洲杯期间Nike制作的一则视频广告,在腾讯视频上线一个月后,共播放810万次,分享近100万次,1/10的人选择再看一遍,平均每个用户观看6分多钟,预计中国网民共观看Nike的这条视频84万个小时。
不仅如此,优质的内容资源还能为品牌营销提供良性的传播土壤,品牌元素与视频内容巧妙结合,可以创造更多的传播机会。刘春宁说,2013年腾讯将实现每个月90%的热播剧覆盖,并尝试独播,《隋唐演义》、《新笑傲江湖》、《宝贝》等重量级作品将在腾讯视频独家同步首播。此外,海外经典影视剧、品牌纪录片、顶级体育赛事和院线大片的引进,以及原创综艺节目出品、网络剧和微电影“双一百”计划的重点布局,都将成为腾讯视频在未来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刘春宁表示,2013年腾讯视频将进一步开放其产业链,打造腾讯V+平台。他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更多的内容商等,通过腾讯视频的开放平台,能够实现云视频服务,并给他们提供一揽子的视频云托管服务。“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的云视频服务会使更多的用户和更多的企业,得到更大的好处和更大的价值。”
“2012年,我们有65部作品,播放量占到整个市场播放量过亿电视剧的85%,截至这个月,腾讯视频已经储备了18部有独家版权的电视剧,这还不包含我们在春节后不断采购新的剧目。2013年,我们将逐步进行独播尝试,并且实现每个月90%的热播剧覆盖。”刘春宁说。
大营销带来完整的品牌体验
相比其他媒体平台的用户群,安吉斯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李桂芬称,在线视频用户的含金量比较高,消费者在网络视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接触率远远超过了电视媒体,甚至智能手机的接触率超过了90%。
显然,网络视频不是一个单一的动作,可以向外延伸带来更大的营销效果。“39%的视频用户已经在互联网上与朋友分享视频内容,超过92%的移动终端用户会跟朋友分享视频内容。品牌广告主也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完整品牌体验。”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全国策划中心总经理翁诗雅认为,如今广告主对网络视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做电视的补充;第二,加强网络营销向外延伸。腾讯视频推出的V+解决方案,可以借由主流媒体运用、结合社交分享以及原创内容植入等,提供个性化的营销组合,帮助品牌广告主对视频营销更优化、更深植,进行无限可能的延伸。
“腾讯已经搭建了非常完善的腾讯视频数据库体系,我们可以给广告主、用户提供更好的内容推介。”刘春宁说,“比如说我们的用户群,14%来自于北京、上海一线城市,27%来自于二线省会城市,22%来自于三线城市及其他更小的乡镇。由此可以看出,按照城市的维度,腾讯视频有相当高的质量。”
一、中国白酒还好玩吗
从外界的感觉上讲,中国的白酒行业目前似乎还是利润率相对较高的行业。由于市场的集中度不高,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市场空挡大、消费规模可观等因素,很多业外企业先先后后杀了进来。少数先行者如小糊涂仙、金六福等获得了成功,很是捞了几把。但“一将功成万骨枯”,相当一批杀进白酒市场的企业,包括一些知名企业都先后失败了,让老板们感觉白酒似乎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好玩儿的。白酒市场看起来象是个迷人的大金矿,但玩得不好也会是个大大的资本陷阱!天士力集团进入白酒行业较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堂堂正正地在茅台镇上投资一个多亿建起了酿酒基地,完全是大兵团作战架势。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天士力集团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品牌白酒?打造品牌可资运作的资源有哪些?观察其出手的动作,天士力集团的意图非常明显,第一、要利用自己在药业上的优势;第二、利用茅台镇的品牌和酿酒技术优势;第三、雄厚的资本优势。他们可能判断,如果把这三种优势充分发挥利用好,在中国白酒市场上应该可以大有作为。在具体的操作层们面上,天士力集团顺乎逻辑地提出了打造现代健康白酒的概念,这样,就有了金士力现代健康白酒品牌的诞生。据金士力酒业公司的信息,由于在白酒里加入了天士力集团研制的药液,酒体里对人体的有害成分大大减少。由此,金士力白酒以现代健康白酒的品牌形象进入了市场,其为新品牌设计的主打广告语是“现代白酒,健康100”。经过近两年的运作,仅广告投入一项就高达6000余万,但市场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引发了业内人士的纷纷议论。
二、金士力的问题出在哪里
第一、品牌定位偏离白酒消费吸引力要点。金士力酒设计的核心卖点是“现代健康白酒”。之所以这样定位,大概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适应现代人追求消费健康的潮流趋势;二是对天士力集团在医学上的品牌效应充满自信;三是把酿酒基地建在茅台镇,以建立金士力基础酒的质量信誉。可能天士力集团认为,凭借这三个支点,足以支撑起金士力现代健康白酒的品牌形象,进而赢得市场。一般来看,如果在价格设计、通路运作、广告和公关操作上做得到位,金士力酒为市场接受问题不大,但实际效果并没有如设想的那样体现出来。笔者认为,金士力现代健康白酒的品牌定位的问题在于其忽略了酒类产品的消费特点,即重精神层面的文化消费。就白酒消费来说,除开高档和抵挡、真酒和假酒颇受关注之外,至于健康或者不健康,消费者虽然也在意,但并不是其关注的焦点。从医学的角度讲,要想健康,最好干脆不要饮酒。而真正的好酒贪杯者,或者在酒宴上豪情万丈的酒徒豪客,有几个在杯盘交错之中还在想什么健康不健康呢?待得酒兴一上来,恐怕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不是讲“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酒逢知己千杯少”、“一醉解千愁”吗?不是讲“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吗?…酒在这里扮演的是一种传递情感的、带有文化符号和内涵的媒介物。有没有那种又想喝酒,又时时刻刻很冷静地、战战兢兢地惦记着自己健康的人呢?或许有,但毕竟很少。多少年来,笔者见识过天南海北多少酒客,不管是豪门贵族、文人雅士,还是小吏白领、工匠村夫,有几个开怀畅饮的时候在念叨着什么健康不健康呢?与香烟一样,酒的消费其实质是一种情感性的消费,是非常感性而非理性的消费。香烟的包装盒上不是明明白白印着“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瘾君子不怕?酒也一样,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与人们的喜怒哀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为人们解决的主要是情感的寄托而非仅仅是物质的满足。可以说,在饮酒上,情感消费是第一位的,物质消费是第二位的。饮酒到一定程度,会把人带入一个迷离恍惚,非常美妙的境界,让人暂时忘却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因此,在酒类消费的引导上,更多的应该采取精神文化的营销而非物质功能的诉求。如果还不明白这一点,只要看看众多的名酒和新成功的白酒品牌比如酒鬼酒、小糊涂仙、金六福、水井坊、国窖1573、金剑南、舍得酒等等,有哪一家不是在喋喋不休地向市场诉求自己独特的、悠久的文化?不是在从情感层面对消费者进行诱惑?打文化牌是酒类产品营销市场的一般规律。至于打出什么样的文化牌,能否吸引市场,就要看创意策划的高下了。至于酒的质量,是否影响健康,固然也重要,但从白酒产品营销市场的角度研究,进行文化营销其实也就是在强调和诉求产品的质量,只是不是作为直接的功能诉求点而已。功能性的质量、健康概念应该很具创意地包装在文化的色彩下面,使其首先从情感的层面上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在消费该品牌时能够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感觉。这样,当我们研究金士力酒的诉求点时候,就发现其完全是很直白地宣传自己不仅是健康白酒,而且还是“健康100”!在具体的产品说明中,还特别说明在酒体中注入了企业研制的药液,能够将酒体中的有害物质降低到最低限度。企业说的可能不假,但全然没有可以触动消费者心灵的精神文化方面的要素,就如同在冷冰冰地讲述化学反应。如此一来,整个金士力酒给人的感觉仿佛就简直是一瓶药液了,哪还有饮酒的美好感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天士力集团虽然进入了白酒行业,但对白酒产品的理解,特别是对白酒消费本质的理解还不深刻。由于理解得不深刻,就导致其品牌的形象定位偏离白酒消费的一般规律,进而带来市场运作的问题,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航向错了,所有吹来的风都是逆风”,此其一。
第二、天士力没有深入研究白酒健康概念的市场效应。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健康概念已经被形形的企业炒作得非常频繁。消费者对此已经往往十分怀疑。这个并不新鲜的概念或者说“卖点”已经很难激发起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也假”,如惊弓之鸟的消费者与其相信你的健康概念宣传,不如相信名牌产品稳当。在相当一些消费者眼里,名牌就是资信,就是安全,就是质量。金士力不是什么名酒,虽然基酒产于茅台镇,但又没有象小糊涂仙酒业那样很具创意地利用好这个品牌资产,而仅仅依靠一个很难刺激市场的、司空见惯的健康概念来进行诉求,这就显然不行。退一步讲,即便从健康概念的运作来分析,要让消费者真正相信金士力酒业公司的宣传也很不容易,因为你的公信力不够,即便是天士力集团品牌似乎也还不行,因为其在医药上的品牌效应和能量还不能够让消费者完全接受。如果是北京的同仁堂药房搞出一个健康白酒出来,恐怕市场接受会更容易一些。毕竟同仁堂是中国医药品牌中的泰山北斗,其知名度和公信力,或者说品牌效应要远远高于天士力。
三、天士力集团进入白酒行业的几种选择
1、可以购买一家名酒企业,不必白手起家。目前部分老牌名酒企业景况不佳,但品牌潜力存在,以天士力集团投资一亿多建新厂的资金,完全可以收购一家名酒企业(包括品牌资产)来运作。如果要和天士力的药业结合起来打造新的品牌概念,可以收购象贵州董酒厂这样用130余味中草药参与酿酒的独特品牌,由此推陈出新,推出现代健康白酒可能市场效果更好。因为董酒多年来也在诉求保健概念,并且基本为市场接受,如加上天士力集团的能量,应该可以成功。这种资本运作一但成功,其投入产出回报将是巨大的。即便市场运作不好,损失也不会太大。
2、不建新厂,重点放在打造和经营品牌上。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生产性固定投资,如果品牌运作成功,再去整合生产能力。中国白酒生产的闲置能力太多,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而不必另建新厂。如果品牌运作不好,损失的无非是投入市场进行品牌打造和运作的资本,而不会在生产环节凝固大量资金,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3、不必推出现代健康白酒概念,而是创意其他的品牌概念。凭借天士力集团的经济实力进行强打硬攻,以中国白酒消费市场之大,应该也会有所收获。但要抓好品牌策划、广告策划、市场选择、通路和终端的精耕细作等关键环节。
四、金士力酒业如何突围
第一、利用天士力集团在茅台镇的酿酒基地和茅台镇品牌,创意开发新概念白酒品牌,金士力酒逐渐淡出市场,以免更大的损失。
第二、利用天士力集团在中医上的优势,堂堂正正研制高档保健补酒,扬己之长。虽然保健酒市场曾经被掠夺式开发,消费者颇多疑惑。但这块消费市场依然潜力巨大,运作得好,回报十分可观。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怎么样写得好?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涉及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消费者表现出理性而非冲动的购买行为。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医药市场调研报告精品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1一、概述
专家指出,中国医药市场远未饱和,但竞争业已开始。目前,中国每年人均医疗消费水平只是美国人的1/130,当一般发达国家年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支出达到____美元、美国人均突破4000美元的时候,中国年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支出只有31美元。但在另一方面,国内医疗用品的销售量持续增加,在今后3~5年的时间里每年将以12%的速度增长。____年的中国医药,面对的将是一个蓬勃发展和惨烈竞争共存的局面。这是值得每一个医药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医院市场分析
如何做好医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药营销的成败,同时也是医药营销的主要内容。我在实践中摸索到推销药品的窍门,那就是必须打点好一些“关键人物”。
第一是医生,他们手里有处方权,用哪种药,用多少,全由他们说了算;第二是医院的库房,从医药公司进药全由他们负责:第三是药房,他们有一个“小账本”,每个医生用了多少药,该得多少提成,全是由他们提供给我的;第四是医药公司,医院从他们那里进药,我凭药款拿提成。
“打点”这些人的方法也简单,不过是根据各人的“重要性”给予不同档次的提成。有些人难打发,那么就给他多送点礼,多请他吃几次饭。推销同一种药品的医药代表是竞争对手,常常互相“刺探军情”,如果哪家公司给医生的提成高,另一家公司的医药代表就会向上汇报,要求提高给医生的提成。
三、otc市场或社区医药市场分析
otc市场或社区医药市场的开发,已经成为了现代医药营销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社区治疗的疾病,购买感冒药的比例在所有购买的药品类别中居首位,其次为咳嗽、咽喉疼痛、发烧及心血管病等疾病。随着otc市场和社区医疗市场的逐渐壮大,使得广告、店员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药的主要因素,店员的作用仅次于电视广告。
研究发现,一旦店员向消费者主动推荐某种药品时,有74.0%的消费者会接受店员的意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明确具体品牌的消费者中,当店员向他推荐其他品牌的药品时,有66.2%的消费者改变了主意。研究还发现,店员在向消费者介绍药品时,大多将药品的疗效、价格作为促销工具,而对生产厂商的知名度却不做太多说明,这一点至今似乎未被经营药品的生产厂家重视。
四、医药代表工作的总体思路
由于医药代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代表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个人素质都比普通推销员要求更高。善于运用推销之术,对医药代表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自我推介,赢得客户真诚、友好的合作。良好的自我推介,是让对方接纳你和你的产品的首要条件。
1.要保持充沛的精神与活力,以整洁得体的仪容,彬彬有礼而不卑恭的形象面对自己的客户,并不断塑造自身良好的气质与稳健的风度;
其次,培养真诚、友善、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磨炼自己的意志;再次,树立不断学习的思想,努力涉足包括医药专业在内的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与专业化水准。
2.实事求是展示企业形象,增加客户的信任度。
医药代表的工作不是独立的,而是企业整合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与品牌在医生心目中形象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品的使用程度。医药代表在充分推介产品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从另一个角度推介企业。
3.必须全方位深入了解自己的企业,充分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原则与价值取向;
其次,认真分析、提炼、归纳企业的优势,同时不回避劣势,正确对待企业的不足;再次,认清自己的工作目标,了解企业对员工的期望,充分利用企业所能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最后,对企业充满信心,时刻觉得自己的企业是最棒的。只有对自己的企业充满信心,才能通过你的言行由衷地感染对方。
4.利用新产品的全新概念感染客户。
医药代表推销的药品一般是新药,另有部分是新剂型或老药新用,围绕这些具有学术理论及新概念的产品,完整准确地推介是让医生接纳产品的关键。
5.介绍新品种的功效理论、研发背景以及该药与相关药品的临床发展历史;
其次,恰当介绍新药品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只有熟练掌握新药品的功效和临床知识,才能从各方面回答医生可能的提问。医药代表必须将扎实的医药基础知识充分应用于药品的
推广活动之中。
五、结束语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在完成了药品招标工作后,关键是对医院和医药公司进行业务公关,尤其是对医院的重点公关,力争在最大程度上赢得药品订购合同,以最终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与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必须树立从药品订单的收集、药品运输的执行、公共关系的维护以及货款回笼的监控的全程服务的意识,兢兢业业地做好公司的药品销售工作。
现代医药销售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切实地把医院的临床用药需求和疾病治疗的发展趋势掌握好,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医药代表的实际工作。具体的说,就是通过医药代表的努力,使医生完成从尝试用药、保守用药、二线用药一直到首选用药这样一个认知和用药过程。
总之,每一个医药代表在具体的医药销售中,不仅要做好药品的销售,而且还要加强学习医药知识,并且用后者来指导自己的药品销售,努力改变过去那种“光卖不管”的被动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2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上普遍认可与采用的管理模式。世界上第一个创建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国家是美国,这是由于当时(20世纪30-40年代)发生了几起严重的“药害”事件,使其必须加强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管理,通过立法,严格划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至50年代建立起分类管理制度。50年代以后主要发达国家都相继建立了这一制度。目前,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包括我国,东南亚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都建立了这一制度,东欧国家也在近几年逐步推行这一制度。
我国在1999年启动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之后全面展开。为促进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国家局于20____-20____年连续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____-20____年工作计划》和《关于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同时,于近期先后召开了两次药品分类工作会议,国家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决心可见一斑。
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处方药的严格使用,可以减少滥用带来的许多不良反应和机体耐受性及耐受性带来的治疗困难,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能够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促进我国“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推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有利于逐步与国际上通行的药品管理模式接轨,有利于国际间合理用药的学术交流,提高用药水平。
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市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现状和问题
____市局一直把药品分类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通过几年来的规范管理,全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逐渐完成阶段性目标,实现了三个转变。
1、药品陈列转变
100%的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陈列由原来的混放转变为如今的把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与外用、功效或剂型相同进行分开摆放的方式,各摆放区都配有相应的标识。
2、药品的销售转变
现在的药品经营者把药品的销售分为两大部分:非处方药销售和处方药销售。处方药的销售经历了直售式、询售式、凭售式三个阶段的转变,同时非处方药销售也随着由利润驱动到信誉驱动的观念变化向疗效合理性转变。
3、药品的咨用转变
药品经营企业的用药咨询的变化较快,由原来的50%药店只配有一名兼职药士到现在100%的药店都配备了专职的药师、从业药师、执业药师作为驻店药师,药品零售企业的审核处方、指导合理用药的工作有的长足进展。
通过对市区百余家的药品零售企业的现场调查,我们发现药品分类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概括为三个不能。
1、驻店药师不能保证始终在岗
调查的120家药店,12%驻店药师长期不在岗;40%的驻店药师由于各种原因离岗;36家药店未挂停售处方药的标志;29家药店药师不在岗继续销售处方药。
2、处方药不能完全凭医师处方销售
在40%的驻店药师在岗的药品经营企业中,有近三成未能尽到审核处方的职责,形同虚设,有的不看处方,只盖章;有的只指导,不审核;甚者不闻不问。
3、分类摆放不能做到完全分开
60%的被调查的药店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未能完全分开,个别药品混放,具体表现在没有标识的非处方药混放在处方药区;处方药存放不集中,与非处方药交叉存放;个别非药品混放于药品中。
二、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问题分析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分别从处方来源、人员素质、顾客心态、监管措施等几个方面做以调查和分析。
(一)处方来源缺乏
从处方方式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医院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患者挂号时先买卡,医生在计算机上开处方,患者拿着卡去交款、取药,根本看不到处方。有的医院没有条件上电脑,居然给药品编号,医生开处方不写药名写编号。小规模的诊所普遍采取“先扎针、后开方”的做法,有的甚至扎完针也不开方。
医院大多是公立性的,药品收入是医院的主营收入,所以医院不愿意让处方流向社会药店。据卫生部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收入达4000多亿元,其中42%是药品收入,利润至少达500亿元,而商业流通领域利润率只有0.5%~0.7%。虽然药品收入所中比例已出现逐年递减的状况,但医疗机构和药店之间药品价格差距还很大,因此,医疗机构控制处方外流的原因不言自明。
(二)消费人群意识淡薄
广大消费者对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不理解、不习惯。在调查时遇到一位正在药店购药的老者,他说,注射一个疗程的精制刺五加,在药店买,到社区诊所注射,300元钱就够了;如果到医院注射一个疗程,800元也下不来,药价低而且质量也不差。但当药店向他索要医生处方时,他不但不给,还拄着棍子大发脾气。消费者对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不懂,产生抵触情绪,客观上也促使药店顺水推舟违法销售处方药。
尽管目前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很快,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本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就医和用药需求。在不少医院尤其是医疗水平很高的医院,人满为患、医生服务不到位、病人折腾半天依然看不上病,买不上药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很多病人只要不是大病,一般不愿去医院就医,而却愿意选择就近的药店购药。
消费者已经习惯到药店买药不凭处方的方式,如果凭借处方意味着还得走医院程序。此外,广大消费人群对处方药滥用的危害性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头痛脑热,就吃抗菌素、打点滴的情况已成自然,殊不知药品的不良反应、习惯性的耐药可能危及生命。
(三)某些医疗机构责任差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抗菌药物的消费85%发生在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菌药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菌药就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目前,滥用抗菌药物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联合应用抗菌药不当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
二是有不少医生给患者看病不做药敏试验,光凭经验就使用抗菌药;三是少数医生受利益驱动,不顾病情需要,大量使用价贵、先进的抗菌药;四是有的医生缺乏专业知识,不管需不需要使用抗菌药。在医生开出的抗生素中,不合理的处方就占四至五成左右。
滥用抗菌药物,不仅给病人增添了额外的经济负担,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更严重的是加快了人体内耐药菌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医生习惯性应用则会因势利导,患者则把应用抗菌素当成必要。
(四)药品咨用人员素质差
许多药店在人员责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等软硬件建设上还不能适应药品分类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在人员素质方面,差距更大。实施药品分类管理要求药店配备驻店执业药师。我国的执业药师数量本来严重不足,还多数在管理岗位上,不可能担任驻店执业药师。即使配备驻店药师,人数也不能满足要求。更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药师对药品知识的熟悉程度和审方能力尚未达到驻店药师的要求。
(五)规范措施不尽完善
现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摆放原则是偏重把非处方要单独存放,即“OTC”标识的药品标志清晰、分柜摆放。这样摆放给消费者的印象好象是非处方药作为一种需要特别管理的药品,而不是处方药,相反,无标识的处方药和暂无标识的非处方较难分开。
因此,可以想到我们规范管理过程的许多亟待完善各项工作。例如:如何鉴别处方的真伪的管理方法等。
三、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解决措施
1、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处方审核人员驻店注册、培训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药学技术人员用药指导作用
加强药师的队伍建设。为解决执业药师数量不足的矛盾,药监部门要采取有效方式,在保证人员素质的前提下,促进扩大了执业药师的数量,同时为弥补执业药师数量不足,加强对从业药师的再教育工作。要积极促进本地区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从政策上鼓励从药人员进行再教育,从措施上完善从药人员的再培训。提高人员数量和质量,确保指导用药水平得到提高,满足本地区需求。
加强药师的在岗情况的检查。一是严把审查关。对新开办药品零售企业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时,对药师的资格、实际水平、是否兼职、外地人员能否保证在药店行使职责等进行严格把关。二是实行值班药师签到制。要求企业提前做好值班药师的工作安排,药师上班必须签到,保证药师在职在岗,充分履行对顾客购药咨询、用药指导、处方审核、质量把关等工作职责。三是要求挂牌明示。
药师在营业时间上岗时,应佩带标明其姓名、技术职称、岗位等内容的胸卡,便于群众监督。如药师临时不在岗,应在凭处方销售药品专柜明显处,摆放“药师不在岗暂停处方药销售”的告示牌。四是开展药师在岗专项检查。加强对药师在职在岗监督检查,对连续多次检查发现药师不在职在岗的,将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进行处罚。
2、积极开展药品分类的宣传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改变用药习惯和正确使用药品
首先,要通过科学的宣传教育,逐步增加公众合理用药知识,改变公众传统的用药习惯。要通过对加快推进药品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宣传,让公众了解有关药品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性规定以及药品分类管理阶段性目标的主要内容,从思想上意识到药物滥用的危害。()同时,还要加大对一些常见病的基本判断常识和推荐用药范围、常用非处方药的适应证等知识的宣传,采用媒体宣传与印发资料等多种宣传方式,着力解决公众在使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诊疗时所面临的合理用药知识缺陷,增加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养成合理用药的习惯。
其次,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引导药品零售企业积极开展药学服务。零售药店及其从业人员是执行药品分类管理的最终端环节,只有把握住终端出口,药品分类管理的阶段性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因而药品监管部门要通过广泛宣传,让药品零售企业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通过高质量的药学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认真执行分类管理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第三,在宣传手段上应注重贴近性和多样性。通过手机短信向社会广作宣传;与媒体联动,m.liu__ue86.com将为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公之于众,都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要不拘形式,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教育。公众合理用药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分类管理的宣传也不能停留在"一阵风"的阶段,而应探索长效的、持久的、深度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并充分发挥相关协会、学会在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方面的宣传、培训和正面推动作用。
3、大力加强药品分类管理的监管和规范工作,积极稳妥促进药品分类
药品市场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社会实践报告对药店的监管。一是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情况和专有标识规范情况的检查,积极促进药品零售企业达到药品分类管理的要求。二是加强驻店执业药师配备及在岗情况,以及处方审核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结合GSP认证工作,进一步完善驻店执业药师配备制度和处方审核制度。三是对已明确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的药品,要加强监督检查。
对违规经营的,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四是对已明确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要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执行凭处方销售规定情况的检查。对药品零售企业违规销售处方药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并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给予警告处罚;情节严重或经警告后仍违规销售的,除给予警告外,还应并处罚款。
五是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结合医疗和药品广告整顿工作,加强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广告的监督和检查,特别要加大处方药在大众媒体违规广告和非处方药在大众媒体扩大宣传的检查力度。六是把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要求与零售药店的审批、变更、认证及监督检查有机结合,对达不到分类管理要求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抗菌药物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药监、卫生、工商等部门的共同监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推进合理用药的进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制止滥用抗菌药的关键是从源头抓,用制度来规范。相关部门应制定一个明确的制度,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首先,抓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其次,医院药剂师可以参与临床医生查房,指导临床用药;三是建立健全规范用药、合理用药制度;四是真正发挥药品招标采购的作用,纠正从使用药品中获取利益的行为。
四、我市药品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的初步设想
1、推进自我药疗计划,有步骤的引导群众习惯性使用非处方药品
顾名思义,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是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非处方药物,用以缓解轻度的、短期的症状及不适,或者用以治疗轻微的疾病。由此可见,自我药疗是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古已有之,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78年提出“到20____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结合国情,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____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与此同时,WHO还提出“人们有权利也有责任以个体和集体的方式参与他们的卫生保健的计划和实施”。
我国政府也提出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应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为补充”。由上可知,现代卫生保健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过去单纯依赖国家转变为“是个人的权利和责任”,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成为社会和个人共同关注的事业。
非处方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自我药疗的发展,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重对自我药疗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使用非处方药,远离药物滥用,推行自我保健。
2、探求解决处方来源的有效方法,促进处方的有序流动
探索医疗机构药房商业化转型,实行医药分家,把门诊药房从医院剥离出来,建成独立核算的单体药店。严格执行处方药凭处方销售的要求,建立药品分类管理的试点,形成把医疗机构商业化药房作为处方药源头的模式,把分类管理经验全面推开,促进规范化建设。把发给许可证的医疗机构的药房作为完全实行分类管理的示范点,形成处方来源网,进一步解决处方来源和按处方购买药、凭处方售药还不适应的问题,推进药品经营企业的分类管理纵深发展。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70%。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出现了令人触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医药市场的情况却并不让人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今年上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5.5%,同比增幅降低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63元, 实际增长4.2%,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还同时指出,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169.2元,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6.65%,而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45.3元,占全部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6.82%。剔除其中的一些不可比因素,仍然可以看出,医疗消费在城乡人均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差距并不大。农村居民人数基本是城镇居民人数的二倍以上,如按实际数字计算双方医药销售金额应当大致相近。但是今年上半年,由于多种因素,全国医药市场销售额723亿元,而其中农村销售额35.5亿元,仅占全国销售额的4.9%。城乡医药市场消费差距之大,确实应该令人思索。笔者认为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讲还依然存在。这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极不相适应。医药保健是保障社会正常发展的基础,长久下去,势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医药市场的问题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现状
(一)农村市场药品供销渠道混乱。
目前农村医药行业主要集中在镇、乡两级的集镇上。由于农村面积广阔,村落分散,网点稀少,客观上造成了农民买药的困难。需求客观的存在,供货相对的脱节,由此也造成了农村无证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在供应商而言,无证药贩活动猖獗。一些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药店、村卫生室受利益的驱动,在采购药品时只问价格不看质量,从而使一些贩卖伪劣药品的游医药贩有空子可钻。农村成了过期失效药品、假冒伪劣药品的集散之地。另一方面在销售商而言,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等农村零售商业超范围经营药品。不少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以经营保健品、食品为名,暗地里经营医药商品和医疗器械。药品购销无记录,药品来源和去向均无法查核,供应、销售的渠道十分混乱。
(二)农村市场药品质量低劣。
近几年,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城市药品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市场规范化经营明显好转。一些无证药贩在城市无法经营,只能把目标转向农村。他们以种种手段抢占农村医药市场。凭借多年经营的经济实力和经验,凭借各种社会关系网,将过期失效、假冒伪劣药品、未通过GMP认证企业生产的大输液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输液器等,销往农村地区。造成广大农村地区药品质量严重下跌,不合格药品随处可见。据有些地区对农村基 层药店、诊所、卫生室抽检,药品不合格率竟高达70%,而那些无证经营的超市、保健品店、诊所还不包括在内。归纳起来,主要问题就是过期失效、霉变虫蛀、淘汰假冒、未加工炮制的原药上市等几个方面。
(三) 农村市场药品价格混乱。
农村医药市场由于价格信息闭塞,价格方面又无实质性的管理机制,市场价格十分混乱。药品价格靠高不靠低、看涨不看降。加上进货渠道的不同,往往同一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药品在同一乡镇药品零售店之间、村与村卫生室之间、镇卫生院和零售药店之间价格往往都不一致。消费者往往因此而无所适从。特别是一些抗生素药,价格出现成倍的差别。
(四)农村市场药品管理松弛。
由于农村市场面积宽广,村落分散,经济构成零碎而复杂以及自上而下的医药监管体制刚刚涉及县级,造成目前农村许多地区药品经营基本处于无机制管理状态。在农村的偏远地区药品监管几乎成为空白。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许多地市尚未建立,刚建立的地市,县级执法力量也十分薄弱。人员少、素质差、经费缺、交通工具无等问题严重影响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由于农村市场的客观因素,大幅度增加监管力量,又会成为地方财政的很大负担。
农村医药市场的现状确实让人担心,它影响了医药行业在农村中的声誉,造成了农民群众购药的困惑和困难,同时农民群众在用药的安全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农村村落的分散和网点的稀少,进一步增加了农民买药的困难。
二、症结
农村医药市场的实际状况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第一、农村医药销售市场药品供应问题,建国以来主要靠国营医药批发机构下伸农村和委托代批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等因素分割了农村医药市场,造成了原有的农村医药批发机构不适应多种经济渠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消费层次的农村医药市场现状。
旧的渠道不适应,新的能够担当此任务的渠道却至今没有建立起来。村镇小店、医务所和行政村的卫生室药品进货渠道处于秋黄不接的状况,农村分散在最基层的销售网点药品供应基本处于无秩序状态。
第二、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或地段,竞争过度,竞销过热;经济相对贫困,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众多的村落、村镇药品的销售网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市镇,医药品种明显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农民消费的需要。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农村市镇药店已经很多,有的已经亏本。殊不知解放前许多镇上有近十家药店,现在人口增了三倍,集镇的规模也成倍地扩展,药店不是多了而是规模、机制不对头。更何况众多的村落、村镇也是农村人口重要的集散地,网点空白,这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第三、各种经济成份自成体系,各类经济成份连锁网络中心按照自已所在城市经营的习惯遥控指挥身处农村乡镇的销售网点。购销脱节,造成了农村医药商品不能适销对路。一些企业还片面地追求高差价、高价格、高利润药品的销售,造成了农村医药商品的雷同化。而农民真正需要的医药商品、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特别是传统的服务项目却很难购到和满足。
第四、经济实力雄厚,品种齐备的医药集团企业热衷于在城市拼搏,无暇顾及如何占领农村医药市场,造成农村医药市场销售力量的单一和薄弱。市场药品种类不全,低价、低利润的商品无人经营,传统的繁琐薄利的药店售后服务也基本不见。
第五、在农村许多地区,由于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投入等超常规发展,造成单位经济负担过重,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卫生院抓住了行政村卫生室的药品采购工作。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多数供应给卫生室的药价往往高于市场上一般零售店的进价。管理严格的乡镇,有些村级卫生员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对上实行明顶暗抗,偷偷摸摸在无证药贩处购药。他们甚至八小时在卫生室上班,业余时间在家里行医,成了一证多摊。管理松一些的乡镇,由于经营的分散性,村级卫生员采购药品基本处于监督管理的空白状态。
我们认为这许多因素归结起来,基本上可分解为两个方面。一、农村医药市场监管工作非常需要加强和规范;二、农村医药市场药品流通渠道非常需要疏理。药品监管工作好,药品流通渠道就通畅。只有药品流通渠道通畅,农村医药消费才能正常发展。
三、初探
农村医药市场要加强监管力度,已经引起许多领导的重视。县级药品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工作也正在建立和强化,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农村医药市场的特殊性和因此而形成的难度我们更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建国初期,由于农村医疗水平的落后和医药商品的缺乏,农村急切的是要解决药品的供给问题。国营医药批发机构下伸农村,解决了农村医药市场的根本问题。由于药品掌握在国营经济手中,在国营商业系统从上到下的统一管理下,农村医药市场发展比较平稳。随着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农村集镇上的个体诊所联合起来,组成联合诊所。个体零售药店联合起来,组成合作药店。有一定规模的医药商店实行了公私合营。由于联合诊所、合作药店、公私合营药店都在掌握住医药物资的国营经济统一管理下,农村医药市场还是发展平稳。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中心集镇由国营经济直接组建地区性人民医院,联合诊所也接受卫生局的领导和管理。农村医药商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规范管理曾多次因条条、块块的管理模式而条块变动。但在国营经济的统一领导下,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也是比较平稳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加入,多种商品流通渠道的展开,彻底打破了农村医药市场几十年平稳发展的境况。特别是农村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农村医药市场也就跟着出现了巨大的变革。简单的历史回顾,面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发达、人口分散、村落众多、网点稀少,形成了农村医药市场宽广、多层次的消费结构,网点设置分散和监督管理困难等特点,我们认为一、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坐镇在城市中的大型医药集团企业深入农村,通过收购、兼并,合股、控大股、直接建网点等多种形式,切实占领农村医药市场。农村行政机构的改革,特别是以经济自然流向为指导,实行撤小乡并大镇,撤小村并大村,精简行政机构,精简行政人员,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变革。这为大型医药集团企业占领农村医药市场带来很大的方便和效益。建国几十年中,农村医药市场的平稳发展,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农村医药市场长期有一个主体力量统管。大型医药集团牌子硬、信誉好、实力强、品种齐、价格廉、质量有保证。支持他们占领农村医药市场这从根本上解除农村医药市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向那些大集团企业提议,深入农村应该深入到在农村机构改革后的大村所在地组建连锁网点,因为这里是农村经济最基层的中心地,也是各农村村落人流的中心,也是目前我国农村医药网点的空白处。
(二)建国几十年中城市国营医药批发企业下伸农村中心集镇组建批发部门,我们认为这个经验实得大型医药集团占领农村医药市场的借鉴。大型医药集团企业应该在农村中心集镇组建批零兼营的药品配供中心。全面开花,做到每个网点品种齐备,这是得不偿失的。一方面每个网点品种齐,势必库存大,药品卖不掉,周转失灵,既造成经济损失又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若品种少、规模小又满足不了消费多层次的现代农民医药保健的正常需要。这正是一些以单一经济成份组织的连锁网店存在的而且很难解决的问题。而在中心集镇建立配供中心,则有利于商品资金、人员规模的节约。农村中心集镇人口多、经济繁华、商品辐射能力强。配供中心由于实行批(配供)零结合,身在农村了解农村市场的需要,多备品种能够适应农村医药市场多层次的消费新需求,又可以“以一供十”,即用较少的资金满足周围乡镇、村镇(含改制后的大村)连锁网点的需要。同时农民有个土种土生药材的收购问题,。近年来土生药材由于无人收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减少了农民收入。配供中心身在农村,了解药源,又可根据组织的指令,辅导种植和收购药材。确实这是为农民做的一件大好事。
(三)市、县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否能以农村中心集镇上大型医药集团企业农村医药配供中心为依托,借用或聘用配供中心的领导为农村药品监管的人员。在县级药品监管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农村医药市场的监督管理。1、生活在农村中的人员熟悉农村中的情况;2、由于配供中心在农村有一个网络体系,运用好这个网络,监管工作可大大地取得实效而且大大地节约费用;3、可节省行政机构人员编制;4、容易取得地方党政领导、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容易协调地方上的各种关系,有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5、农村居民民风淳朴,讲究情感。监管人员在农村工作,为严格、公正执法,容易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实行政务公开,提高药品监管工作水平,切实改变农村药品市场的不良现状,确保农民用药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四)农村是个大市场,有占到全国人口70%的农民住在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了成倍的增长,农村的消费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去占领农村市场,既能取得社会效益和企业近期的经济效益,健全的销售网络,入世后,其战略性的成果也将十分显著。当然政府更应该积极鼓励企业深入农村医药市场,要制定倾斜的政策支持企业占领农村市场。1、城市与农村有一定的行政障碍,这很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2、现有的店铺都有较好的地段,新网点的设立要取好的地段,更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3、新建网点,手续难度大,费用也很多。企业正常营业后,正常情况下还要半年才能盈余,所以政府应该给予企业积极的政策辅持、财政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支持。4、医药监督管理部门要把大型集团企业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当成自已的眼睛和手足在农村的延伸,支持他们,依靠他们,共同监督管好农村医药市场。
随着农村医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相信只要加强药品监管力度,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农村医药市场一定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4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药品市场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的的日益恶化及渐增的工作压力的,始终牵绊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困扰。就此鸣鸿医药作出以下市场调研解决此问题。鸣鸿医药创建于2014年,是一家致力于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的生产与销售的药品企业。公司秉着“利民康健,恒久真诚”的企业经营理念,与“医德人心,健康全人类”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开拓。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心脑血管患者,满足患者的需求,鸣鸿医药策划小组为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做本策划,策划书结构如下:
目录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对象:威海市中老年人
三、调研方法:非随机抽样调查(任意抽样、判断抽样)
四、调研内容
一、调研目的
? 本次调研的总目标,是为了产品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营销策划,提供充分的市场依据,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 产品定位:确定目标消费群;
? 产品诉求点:以区别竞争产品;
? 推广方式:从目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出发,发现他们最易接受的推广策略。
二、调研对象
威海市中老年人
三、调研方法
四、调查内容
市场现状
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的发病率
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的用药情况
竞争态势
竞争对手的数量
消费者的使用情况
消费者对药品的认知
对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产品的了解 对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药品需求特点 对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疾病各产品的评价 消费者药品消费习惯
对产品概念的信任度 对产品包装的喜好度 对产品质量的感受 对产品价格的接受度 对产品广告的评价
消费者药品消费习惯 购买药品考虑因素
购买药品主要途径
药品信息的获知渠道及受广告的影响程度
药品购买的决策过程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5专家指出,中国医药市场远未饱和,但竞争业已开始。目前,中国每年人均医疗消费水平只是美国人的1/130,当一般发达国家年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支出达到2015美元、美国人均突破4000美元的时候,中国年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支出只有31美元。但在另一方面,国内医疗用品的销售量持续增加,在今后3~5年的时间里每年将以12%的速度增长。2015年的中国医药,面对的将是一个蓬勃发展和惨烈竞争共存的局面。这是值得每一个医药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医院市场分析
如何做好医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药营销的成败,同时也是医药营销的主要内容。我在实践中摸索到推销药品的窍门,那就是必须打点好一些 关键人物。
第一是医生,他们手里有处方权,用哪种药,用多少,全由他们说了算;第二是医院的库房,从医药公司进药全由他们负责:第三是药房,他们有一个 小账本,每个医生用了多少药,该得多少提成,全是由他们提供给我的;第四是医药公司,医院从他们那里进药,我凭药款拿提成医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打点 这些人的方法也简单,不过是根据各人的 重要性给予不同档次的提成。有些人难打发,那么就给他多送点礼,多请他吃几次饭。推销同一种药品的医药代表是竞争对手,常常互相 刺探军情,如果哪家公司给医生的提成高,另一家公司的医药代表就会向上汇报,要求提高给医生的提成。
OTC市场或社区医药市场分析
OTC市场或社区医药市场的开发,已经成为了现代医药营销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社区治疗的疾病,购买感冒药的比例在所有购买的药品类别中居首位,其次为咳嗽、咽喉疼痛、发烧及心血管病等疾病随着OTC市场和社区医疗市场的逐渐壮大,使得广告、店员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药的主要因素,店员的作用仅次于电视广告。
医药代表工作的总体思路
由于医药代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代表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个人素质都比普通推销员要求更高。善于运用推销之术,对医药代表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自我推介,赢得客户真诚、友好的合作。良好的自我推介,是让对方接纳你和你的产品的首要条件。
要保持充沛的精神与活力,以整洁得体的仪容,彬彬有礼而不卑恭的形象面对自己的客户,并不断塑造自身良好的气质与稳健的风度;其次,培养真诚、友善、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磨炼自己的意志;再次,树立不断学习的思想,努力涉足包括医药专业在内的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与专业化水准。
实事求是展示企业形象,增加客户的信任度
医药代表的工作不是独立的,而是企业整合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与品牌在医生心目中形象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品的使用程度。医药代表在充分推介产品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从另一个角度推介企业。
必须全方位深入了解自己的企业,充分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原则与价值取向;其次,认真分析、提炼、归纳企业的优势,同时不回避劣势,正确对待企业的不足;再次,认清自己的工作目标,了解企业对员工的期望,充分利用企业所能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最后,对企业充满信心,时刻觉得自己的企业是最棒的。只有对自己的企业充满信心,才能通过你的言行由衷地感染对方。
利用新产品的全新概念感染客户。医药代表推销的药品一般是新药,另有部分是新剂型或老药新用,围绕这些具有学术理论及新概念的产品,完整准确地推介是让医生接纳产品的关键。
介绍新品种的功效理论、研发背景以及该药与相关药品的临床发展历史;其次,恰当介绍新药品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只有熟练掌握新药品的功效和临床知识,才能从各方面回答医生可能的提问。医药代表必须将扎实的医药基础知识充分应用于药品的推广活动之中。
结束语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在完成了药品招标工作后,关键是对医院和医药公司进行业务公关,尤其是对医院的重点公关,力争在最大程度上赢得药品订购合同,以最终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与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必须树立从药品订单的收集、药品运输的执行、公共关系的维护以及货款回笼的监控的全程服务的意识,兢兢业业地做好公司的药品销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