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职业规则范文

教师职业规则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职业规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职业规则

第1篇

关键词:教师;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原则

职业生涯与教师职业生涯的涵义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与工作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所处的环境与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与教育计划,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为方向、行动时间与行动方案的过程。目前,我国对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还停留在理念和意识层面上,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生涯规

划的开发方法还比较少。

舒伯把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费斯勒提出的职业发展的可循环模式认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并不是一种直线式的阶段模式,而是一种有发展、有提高,有停滞、有低潮的过程。教师的职业生涯一般要经历职前准备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与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以及生涯结束阶段。作为教师,首先要接受一定的培养与学习,为进入职业做准备;进入职业后存在着职业适应问题,个体需要适应教师职业新的角色要求与工作要求;经过努力实践与学习,教师具备了较高的工作能力,掌握了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并追求进一步的专业成长;教师经过一定的教学生活之后,会产生教学上的挫折感,往往被动行事,不思进取,出现明显的职业倦怠,工作满意感下降;而后教师开始脱离职业生涯,虽然职业生涯结束了,但个体对职业活动成果的体验各异。

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

教师职业发展的专业化特点20世纪50年代初,欧美的一些学者提出了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概念,认为教师职业必须被视为专业,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点要求教师努力成长为专家,不仅要成为本专业领域理论与实践的专家,还要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形成教学专长和职业专长。教学是非常复杂的劳动,教师必须具有对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做出解释与决策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渐发展和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的过程。理论界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内容与标准持有不同的观点。目前比较公认的教师专业化标准是从专事教育基本原理研究、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道德、专业自主与专业组织等方面来界定的,要求教师具备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系统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优良的伦理道德与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态化特点事实上,各个行业均具有本身工作上及组织上的独特性,对于所有正在发展中的专门职业而言,并没有统一不变的模式。从历史发展模式的角度分析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律,需要从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自身的独特性等多种因素加以考虑。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动态性指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教改背景要求教师的职业能力适应动态变化的需求,即教师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首先,强调教师拥有个人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教师应能够独立于外在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目标与计划付诸实施。其次,强调教师实行自我专业发展,即无论在正式的教师教育情境下,还是在非正式的日常专业生活中,教师均应表现出实施自我教育的意愿和能力,并能在个人标准基础上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实施评价。再次,强调教师能够自觉地在日常专业生活中自学。教师应以个人的专业结构完善为本,把教学工作看成是一种专业,教师应追求个人专业结构的不断改进并从中得到满足。

教师职业发展的职业品质个性化特点教师的职业心理品质在其人格特征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心理品质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一,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突出的职业心理特征。教师的求知欲是由教师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第二,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学是教师控制下的反馈活动,教学能否按照反馈的线路不断前进与升华,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信息。第三,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人,教学工作是创造性劳动。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并及时地将其贯彻到教学中。第四,理智感是教师突出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师的理智感主要表现为科学的世界观和坚定的信仰、良好的个人修养、文明高尚的行为等。第五,教师的工作中有大量个别化的研究性、创造性活动。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具有计划、控制和调节自己活动的独立工作的能力。第六,自尊感是教师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心理。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处于教育人的实践中,教师的职业实践使其形成自尊的职业心理。教师在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多层次复合性的知识结构以及教育教学能力都具有个性化特点。

教师职业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有机结合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成熟的标志。社会定义专业化程度与水平,采用的是以可靠性为标准的职业效绩,但是,定义教师专业化的绝对标准是十分困难的。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包括师德水平、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与教师的知识技能及经验结构。专业化既是过程,也是结果,从动态角度而言,教师专业化是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也是教师接受教育的过程。教师职业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纵贯教师职业生涯的历程,体现出螺旋式上升趋势和发展阶段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有机结合的特点,总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以专业化为目标和归宿的动态过程。

教师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教师作为一种重要职业,其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具有独特的模式,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学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职业生涯与其他职业生涯一样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与教师进入职业场所的时间、年龄、人生阶段、职业阶段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目标性与系统性原则由于现代社会结构与教育结构日益复杂化,需要教师职业具备多种职能与功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应遵循目标性和系统性原则是必然的。教师职业生涯的目标明确有利于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教师可借助各种信息了解自身的能力与不足,评估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从而确定职业发展的起点,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多元化目标有机结合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目标系统,职业存在状态的不同使得教师对其职业的涵义与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也使得教师有不同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行为选择,最终导致教师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主体性与主动性原则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职业发展活动,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主宰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师应积极参加与学校的教学目标相关的职业发展活动,将职业发展活动与学科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将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学生的不同需要结合起来,客观地评价自身的职业发展水平。

动态性与可调性原则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不同的教改背景下,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是动态变化的,在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动态性与可调性贯穿始终。教师的主体性终身学习,就是将自身作为发展的对象,其发展过程伴随着职业生涯的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实时的监控与动态的调节机制对保证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与职业活动的绩效是必需的。

多元化与多主体评价原则对教师职业活动的成果评价是复杂和不确定的。在教学方面,要准确衡量教师在“学生质量的改进或提高”上的成果几乎不可能;科研成果虽然相对具体,但由于科研过程难以控制且科研成果很少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所以也不好衡量。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职业活动存在着来自教师自身的内部评价与来自社会的外部评价,对二者的匹配程度的解释和理解直接影响到教师以后的职业活动。

职业角色认同原则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环境本身是一种压力情境,而且教师的职业活动成果最终体现为学生的活动结果,由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常常会导致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差异。在成就感与肯定感、挫折感与无效感交替出现的状况下,教师对自己职业角色积极的整合与认同是避免角色混乱、角色冲突与角色超载的前提,这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高佩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人才开发,2005,(3):48-50.

[2]毛伟宾.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师教育[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4):41-42.

[3]修朋月,张宝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与教师教育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32-34.

[4]韩登亮,申玉宝.教师职业专业化与当代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J].教育探索,2005,(1):109-111.

[5]时伟.教师专业化的定位:观念与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74-75.

[6]童富勇,黄文芳.试论教师专业素质及其发展[J].教育评论,2004,(5):54-57.

[7]霍玉荣.教师职业心理品质及其培养[J].安阳大学学报, 2004,3(11):157-158.

第2篇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一首先要我们要热爱幼儿,必须对每一个幼儿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幼儿,而冷淡或歧视另

一部分幼儿。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

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

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要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幼儿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

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第二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

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

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

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幼儿也打不起精神,

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教师要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幼儿的成长,一名教师应该对幼儿无私

奉献,热爱幼儿,尊重、理解幼儿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幼儿。

第三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我们就

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

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

敬业精神的结合点。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二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文化和心理素质,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

2、树立全心全意为家长、为幼儿服务的思想,努力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热爱、尊重、了解和教育幼儿,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别幼儿差异,使每个幼儿得到发展和提高。

4、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榜样,做到举止文明、礼貌、语言规范、态度和蔼、仪表整洁大方。

5、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公私分明、爱园如家,服从工作安排,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努力搞好本职工作。

6、对家长、同事热情虚心,能听取意见,并不断改进工作。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三一、热爱党,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建成保教并重,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二、热爱幼儿、尊重了解幼儿面向全体幼儿,支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对幼儿一视同仁。

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规程纲要为指南,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四、严于律己、尊重家长,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身心状况。

五、在幼儿面前行为规范,语不俗,话不高,有正确坐立行姿态,处处为幼儿做表率。

六、仪表端庄,着装整齐,梳妆打扮符合职业要求,谈吐文雅,举止文明,热情和蔼,为人师表七、严格遵守园内各种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家庭和谐,关心集体,维护团结,尊老爱幼,不损害集体利益。

八、廉洁奉公,不吃喝、不收礼,不将公物归为己有,不私占有他人财物,不求家长为个人办事。

九、刻苦专研业务,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勇于创新,勤于总结,努力探索工作规律,为发展幼儿教育作出贡献。

我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应该包括先进性、示范性、继承性、奉献性。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它功在千秋,却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各种利益调整、碰撞的改革形势之下,教师则更需要有以无私奉献精神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首先,是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提高自身觉悟水准,加强自我思想、品德、素质的磨练。

其次,是要自觉地、严格地贯彻执行《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份法律、法规文件。每一位教师都要懂得自己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和义务,这是增强师德建设中的刚性因素,这部分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属于强制性的。

第三,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要时时刻刻以教师的师德为准绳,检查、督促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学校一级行政主管,要进一步强化师德监督机制,其中应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象我们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委员会,各年级相应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这就是很好的社会监督方式,是全方位加强师德建设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师德修养还重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修炼。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实践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是人格魅力的光辉闪现的过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整个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在我市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我们一定要认真、深入地领会、贯彻市教育局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各项要求。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忠实于自己的选择,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忠诚,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将以毕生之精力为之不懈努力追求、奋斗的目标。 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有人说: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是的,我们是孩子们理想风帆的导航者,是美好心灵的缔造者,是智慧和技能的传播者。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物质利益原则、竞争机制也逐渐引入教育活动,带来了教育活动中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必然带来教育活动重要主体----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师能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但是,教师的师德问题行为愈显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职业倦怠 少数教师敬业意识淡薄。目前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恪尽职守,安贫乐教。但也确有部分教师,他们对选择教书匠的职业感到无奈,把从事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厌倦和轻视本职工作。授课照本宣科,工作满足出勤,学习敷衍了事。 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制度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人们总觉得道德是软的,是虚的,没有办法进行衡量和评价,因此,要使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真正发挥作用,在目前来看,必须将其制度化,也就是将其渗透到日常的行政性规章制度中,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从而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变硬变实。

第3篇

关键词:择业心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择业中的心理障碍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历程的计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教授的一项调查表明,有67.29%的大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但是有49.84%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从数据来看,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设计。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在大学期间逐渐形成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环节。但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校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知识殿堂,结果导致了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出现了偏差,追求的不是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是学习成绩的提高。“职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词汇。学校在这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大学只在大四开设就业指导课,授课教师大多没受过专业训练.或是缺乏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或是缺少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意识,或是对就业的实际情况就不了解,只是空谈理论,致使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就业指导课“信息量小”、“内容陈旧”,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二)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指导、社会经验不足,在整个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也是一种消极的、失去心理平衡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使一些毕业生产生悲观失望、忧郁孤僻、不思进取的情绪,而且不利于学生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有自卑心理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勇气,不敢面对竞争,不敢参与竞争,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

2.自负心理。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和锻炼,又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好时期.大学生希望把自己的未来同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一方面就工作和事业而言,当代大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充满着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另一方面,大学生又自以为经过大学的学习和锻炼已经满腹经纶,自命不凡,存在脱离实际的盲目自大的心理。表现在择业中,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不能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作出正确判断,由此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被动局面。

3.重视实现人生价值,但缺乏务实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时.越来越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择业中,很多大学生都不愿碌碌无为,但又缺乏务实的心理准备,不愿深入基层,到急需人才而又能发挥作用的农村等地方去。他们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创业、去基层做具体工作的心理准备,一旦事与愿违,就导致上进心和事业心受到挫折,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失落感。

4.职业价值判断的标准趋向务实化,但存在比较明显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心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正在由以往的理想主义变为务实主义。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大学生往往更看重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但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这种追求“职业价值型”逐渐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目标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择业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倾向。在就业的选择上,学生更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在职业的定位上,把择业范围定在都市,或大机关、大单位;在职业的去向上,不仅要选城市、选职业、选单位,而且要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

5.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勇气的保守心理。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的择业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大学生已意识到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通过竞争,就不可能成就事业。但是,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在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面前表现为胆怯和束手无策,不敢大胆应聘,积极择业。因此,不少大学生产生了精神不振、脆弱等心理现象。

另外,毕业生在择业时,还存在观望心理、懒散心理、虚荣心理、狭隘心理等,这不仅影响他们正常的择业。而且对自身的人格培养、道德修养、身心健康也有较大的危害,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教育加以纠正和克服,帮助其顺利毕业、积极择业还是很必要的。

二、调适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大学生确立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加强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调适和引导。

1.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及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鼓励毕业生自愿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使个人价值在与社会价值的交融中得到升华。

2.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在求职择业时做到心中有数,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去求职,要树立自信心。在正确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勇于迎接挑战,参与竞争,相信自己,自信而不自负。另外,还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做到逆境不气馁。顺境不骄傲,面对现实,勤于思考,百折不挠。

3.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既是毕业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化解毕业生择业心理矛盾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主动通过就业指导,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规律,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积极宣传各级政府和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二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榜样教育,既要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艰苦奋斗、业有所成的榜样,又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树立意志坚定、自愿到基层工作的榜样,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三要早抓就业教育工作,就业教育应当从大学生入校时做起,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学业与就业的关系。

(二)通过成功素质训练,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指导其实现人生目标。

1.实施成功素质训练

成功素质训练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对个人成功素质进行训练的技术,是由拿破仑.希尔在卡耐基的提议下历时25年,对2万人进行调研后提出来的。成功素质训练是以培养和训练个人的成功素质为目标,通过心理分析、心理训练和行为训练等一整套科学方法,在强化积极心态、规划成功目标、勇于成功实践等方 面对受训者进行成功素质训练。

(1)开设成功素质训练选修课。采取朗读、辩论、目标训练、自我暗示、网上交流、跟踪培养和调查等训练方式,针对性地开展团队训练、信任感训练、意志力训练、破除心理障碍训练、发散思维训练和打破常规思维训练及领导素质和行销能力训练,等等。

(2)重点在“强化积极心态、规划成功目标、勇于成功实践、掌握思维方法、控制自我情绪、提高领导素质、坚定成功信心、培养个性品质、挖掘创新潜能、训练专注毅力、强化成功意识、超越失败困境、科学利用时间、养成良好习惯、保持身心健康”等方面对受训者进行成功素质训练。

(3)建立成功素质咨询机构。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选择地建立学生成功素质训练的跟踪档案。记录并监控学生在明确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后的成长历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跟踪辅导,及时纠正其偏差,不断激发其创造、创新精神,培养职业成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帮助其实现人生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1)将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  就业辅导应纳入必修课,从入学至毕业,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除开设必修课之外.就业指导还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任课教师不仅要教授专门知识和技能,还要阐明其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各种原则。

(2)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①价值观的确定。要让学生明确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价值观的确定是规划职业生涯的根本。

②自我条件分析。且的是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

③外界环境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到趋利避害,使职业生涯具有实际意义。

④职业生涯的选择。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内外环境与职业的相适应。良好的职业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进行的。

⑤职业生涯策略。职业选择一般由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组成。确定职业选择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这里所指的行动主要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三、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与管理.推动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建立

(一)系统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建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服务机构,开展持续的职业生涯教育。

(二)高校大力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扶持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开发与管理。

1.改革招生制度,优化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专业权利,条件许可的学校尽可能实施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不仅可以选专业。同时还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2.在导师指导下,建立学生自主选课制,加强引导和管理,不断修正和更新大学生的人生和职业发展目标。只有建立自主的选课制,才能真正保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现。

3.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推动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建立.有效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要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必须实行学习年限的弹性管理。一方面,学生要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需要到社会上了解自己职业锚所在以及市场需求。另外,一部分品学兼优、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科技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创业的优势。当机遇降l临时,“机不待我.时不予待”,学校可提供方便,在标准学业年限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某些刚性的规定。笔者认为,如果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大力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支持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现,大学生就会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前进,提高学习动机和质量,为学校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本贤.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J].教育与职业,2003,11.

[2]李守信.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化解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4.

第4篇

我国普通高校在职培训教育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内容并不是全新的,共性的内容还需要得到贯彻和深化,但由于在职培训教育特殊的要求,新的内容需要突出和强调。根据国内外伦理和教育学者关于道德构成的研究成果,除了把道德划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三种经典的构成外,还比较科学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把道德区分为理想、原则和规则三个层次。

1.1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建设

道德理想是指具有激励功能的最高道德境界。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最高要求,体现了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目的是给教师队伍的整体树立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点,无论学历教育还是在职培训教育都是相通的。它的内容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力争专业卓越、保持最高水准的伦理品行和道德表率等。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对于教师主要发挥的是引导和激励功能,确保教师职业道德的个体发展和整体建设有一个足够高的上限,拉动教师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达到“乐业”的最高理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的建设,就是要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充分体现上述道德要求对教师的引导,通过特定的手段和途径,激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追求最高的道德境界,践行最完美的道德行为。必须承认,不能期望所有教师都能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道德的化身,但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崇高特质决定了这样的目标必须得到确立并强化,这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发展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具体到我国普通高校在职培训教育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建设,应当强化前面提到的具体的责任感,使教师形成明确的责任意识,把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行为与学生将来可能的岗位任职行为紧密联系起来,促使教师尽量做到站在教学以外看教学,把自己的教学工作视为整个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单元,从而提升对自身工作重要性和工作成果成就感的认识。

1.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建设

道德原则是指具有指导功能的道德指令。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中级要求,体现了所有教师能够达到而且应该达到的道德准绳。比“乐业”稍低,它要求教师做到“敬业”,即对教育工作有忠诚的义务,要按照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标准,尽可能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对教育事业和自身专业发展有一颗敬畏之心。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对教师道德行为主要起一种指导作用,在满足原则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情况变通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建设方面,我国普通高校在职培训教育有大量工作可做。前述对在职培训教育学生特点的敏感性、对学生沟通的亲和力、增强实践教学能力的行动力,都可以纳入职业道德原则的范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在职培训教育教师,应该做到深刻把握不同学生的特点,实现与学生的顺畅交流,不仅理论上而且实践上有效引导学生达到岗位任职要求。同时,这些要求也都是通过院校适当措施和教师自身努力能够达到的。至于如何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路径。原来的学历教育教师要成为在职培训教育教师,就必须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教师队伍的在职培训教育转型,其内涵不仅是业务上的,也是职业道德的转变和深化。

1.3教师职业道德规则建设

道德规则是指具有约束功能的具体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规则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或最低要求,是教师必须做到的起码要求,也可称为职业道德底线。它低于“乐业”和“敬业”,要求教师做到“尽职”。要求低不等于重要性低,作为一种“底线”,具有强制性,一旦突破,职业道德就不复存在,职业资格就名存实亡。因此,教师职业道德规则对教师的专业行为主要发挥一种约束功能,要规定得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不能随意变通。在世界各国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中,职业道德规则往往是最为核心、占据比重最大的部分。一般来讲,职业道德规则以否定的形式表述,教师职业道德规则的核心就是不能出现与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相悖的行为,包括不得无准备上课、不准旷课、不得随意调课和对工作敷衍塞责、不在教学过程中有不负责任的言行、不歪曲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得贬低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不在学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恶意干涉同事的专业行为、不准衣冠不整行为粗俗等。我国普通高校在职培训教育的教师,出于在职培训教育的特点,其职业道德规则还应包括不利用学生任职背景谋求个人利益、不通过非难式渠道向学生所在单位透露学生学业表现、不压制学生对个人掌握的实践知识的表达、不通过泛泛而论应付学生对具体知识的需求等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则建设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应当得到充分重视。我国文化中有道德理想主义的传统,比较忽略规则层次,甚至出现过“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现在已有转变,但仍有欠缺,普通高校在职培训教育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注意平衡处理理想、原则和规则三层面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激励、指导和约束功能,利用转型契机,进一步突出规则和原则层面的建设,打牢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底层根基,为推动职业道德教风的不断上升提供坚实基础。

2在职培训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 终身体育 职业道德 行为规范 法制化

[作者简介]李勇(1974- ),男,河北冀县人,西京学院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陕西 西安 710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项目“基于系统方法论的高校阳光体育模块化管理体系”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JK107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不可避免地催生了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伦理道德观念意识的冲突和矛盾。以“八荣八耻”为精神载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适时提出,准确、科学、客观地对我国现阶段社会道德理想、行为规范等提出了总得要求。高校是社会集合中的重要元素,高校体育教师承担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输送学习型、健康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后备人才的重要任务,其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开展的好与坏,将会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及广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总的精神概括,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设计蓝本,以“终身体育”为最终培养目标的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应该说通过近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各类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建立起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体系,在师德行为规范、培育养成机制、评价奖惩等方面都形成了相关的制度和要求,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职业道德观念认识的不完整性。传统教师职业道德是基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建立起来的,是对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人、对事、对工作等一切教育行为的理想化要求,但其缺乏社会现实基础和法律基础。第二,职业道德结构认识的不完整性。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大多只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想作出比较粗糙、抽象和一般要求,而很少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则作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和便于操作的结构设计。第三,职业道德内容的不完整性。内容上多缺乏涉及教师个体发展和教师从事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第四,职业道德执行效度不足和具体评价的不易操作性。传统教师职业道德是基于师德理想高度的东西,但是缺少社会现实背景下的易于达到的、可操作的、具体的执行标准,导致教师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产生距离感,同时也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工作带来极大的操作难度。

二、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化发展思路

1.以专业化思想塑造教师职业道德理念。我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属性通常都被定位于社会道德属性范围内,但我们更应看到教师职业道德的职业属性和专业属性。当前,全面达成“终身体育”培养目标已然成为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顺应体育学科的专业特点,以师生关系为核心,以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客观规律为发展主线,引入专业化思想来对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进行重新认识。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化内涵是指体育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同时,还应关注职业道德内涵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仅仅是作为现代教师职业最基本的道德条件,而非全部,因此,我们必须以专业化精神来塑造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理念。

2.以专业化思想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的层次结构与内容。依据上述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理念的从新理解,我们可以分析归纳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应涵盖以下三个层次结构及其对应内容。第一,职业道德理想。职业道德理想是体育教师从事专业化教育实践行为的最高境界要求,是社会大众对体育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较高层次愿望,也是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创新发展的方向。该层次结构涵盖的内容有: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决定忠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体育教师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博爱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与成长的快乐;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从而实现职业的发展;自觉遵守社会伦理道德及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成为学生言行的楷模并得到社会及他人的广泛道德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勇于牺牲,甘愿奉献,以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来体验教师独有的成就感与愉悦感,从而实现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第二,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原则以职业道德理想为基础,对体育教师职业行为进行约束,是指导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该层次结构涵盖的内容有:在现实社会中,使教师的职业行为始终适应和符合社会大众的理论道德需要,并进行职业演化;准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使教育行为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尊重教育及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和挖掘学生潜能,使其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树立良好的职业纪律观念,自觉接受和服从相关工作纪律管理,促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有序、高效、顺利的完成;善于从各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专业化保障;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人格魅力,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取向;团结同事,增进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注重职业团队的建立,以期更好地形成创新能力;广泛进行社会交往,借鉴和吸收各类有益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第三,职业道德规则。职业道德规则是指体育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是体育教师在课堂内外及人际交往过程中最直接、最具体的行为约束。职业道德规则通常都可以设立较明确的观测点,具有外显性和可操作性,一般都是以否定句式来告知教师不允许或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及不恰当行为。例如不得迟到、早退、旷课;不能体罚、变现体罚或言语态度侮辱;不能将不良情绪带入课堂;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看法及观点;不能在课堂打电话等。

3.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教师角色被赋予崇高的道德示范,使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化期待固然美好,但也正因为他的理想化和崇高化,使其远离了法律的基础和现实生活的道德土壤,而高高飘在空中,人们必须仰视才可以看到。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置于法律和公民社会义务、社会公德的框架下,结合教师职业行为特点和要求,演化出符合现行法律对社会公民及公务人员所规定的基本理论道德和品质修养,并将其细化成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要求。在教师职业行为具体实践中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如果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那就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且是法律问题,从而以法律的强制性促使个人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正确解读师生关系是构建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师生关系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直接制约着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影响教育过程乃至决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国教育家叶澜先生曾经把教师的教育行为比作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认为对于一名优秀教师而言,所传授的知识在若干年后学生大多不会记得,而只会记得传授他知识的老师。因此,正确解读师生关系是构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是确立一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特质,以民主和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发展健康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及生存能力。

5.提高可操作性是建立专业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技术保障。我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多为理想和原则层面上表述,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会感到难以找到对应点和观测点,也就缺少了现实意义上的指导和评判功能。在具体环境下,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具体的、直观的和易于操作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准确指导和评判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与发展。偏重完美理想的师德规范只会使广大教师内心产生具有距离感的敬畏,致使教师心理压力加剧,并最终因其高远而形同虚设。因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必须朝着更具可操作性、更加朴实的方向发展,力求基本道德要求与最高道德理想相统一,原则引导与规则操作相融合。

6.机制健全是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化发展还必须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以确保形成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导向化、专业化、常态化的持续发展格局。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首先,应完善教师选聘制度,严把教师职业道德关。在教师选聘制度中,应特别注重对教师人格、品质、修养、责任心、工作态度、价值观等职业道德现状及可能的发展情况进行考量和评价,只有严把入口关,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教师职业道德的高水平,并确保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导向性。其次,应健全教师工作制度,严把职业道德纪律关。健全的教师工作制度可以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纪律、工作态度、人际交往、业务学习、科研创新等诸多职业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在尊重教师人格的前提条件下,引导教师不断的对自身道德行为进行自觉、自律和自省,促使其真正成为道德规范的践行者。再次,应以内化和渗透来优化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机制。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质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和教师任用制度的变化,直接导致教师群体对自身社会地位及社会认同的不自信。不可避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的“彷徨”,甚至“退化”。因此,采取强制和硬性灌输的方式来引导和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显然是不合时宜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应顺应时代变化,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要素渗透到社会生活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间接教育、一般教育及价值澄清模式等非直接的教育培养方法。同时,还应强调教师个体的道德践行,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仅通过对规范条文的学习是不能养成的,只有在不断的道德践行过程中去经历、感受、思考,最终逐步内化为教师的品质修养和职业道德理想。最后,完善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是预防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有效途径。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体系中是必要且重要的。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互评、自评体系,并将其常态化、制度化。但应注意的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进行量化考评时应科学界定考评的范畴,合理细化具体评价内容,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岗位任用、工资晋升、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另外,还应合理使用激励手段,利用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教师的优秀职业道德行为给予肯定和表彰,从而提高教师道德践行的积极性,预防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夏瑞阳.湖北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及其改善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2]李国庆,赵国金.西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研究及借鉴[J].高校教育管理,2011(5).

第6篇

关键词:教师道德;职业道德;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24-01

一、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界定

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界定是多种多样的。在此,笔者试对相关学者的观点作一综述。顾明远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问题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和情感、有关的行为规范等”。鲁洁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整个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对待学生的道德、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对待自己的道德”。朱小蔓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师生交往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同事交往中的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表现”。 费海娟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王正平认为,“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

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国内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首先,传统师德规范上。有学者认为一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定缺乏深入的研究,条文表述较为原则,二是职业特征把握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三是没有处理好教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檀传宝认为对师德现状的估价存在不公正、不正确、不客观、不真实的情况,师德建设缺少有效机制;朱小蔓等认为一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职业特性把握不具体、不细致、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师德建设没有和教师专业化结合起来 ,没有和教师的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三是师德建设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还没有处理好。其次,新时期“转型”上。基于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问题,郅庭瑾和吴慧蕾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应从“职业”走向“专业;于红认为须把握“四师为范”的新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即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具有高超的师识本领和精湛的师艺才能。最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上。杨芷英在《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写道:师发展利益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校发展利益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直接标准。而朱金香认为,在进行教师道德评价时,应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的原则。

2.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首先,普遍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全美教育协会在1975 年对《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做出重大修改, 并沿用至今。日本在创办近代学校以后,大力发展师范学校,其《伦理纲领》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于1954年通过了《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指出: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和平、民主、友谊的精神教育学生。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等其次,明细师德规范,增强其可操作性。郑金洲、黄向阳研究成果认为美国的师德规范主要分为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的内容。师德理想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最高要求,师德原则是对教师的中级要求,师德规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或者是教师个人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再次,重视师生关系。美国《教育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教师对待学生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不得有意为难或贬低学生等。最后,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养成。主要采取三种方式: (1)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他们采取“价值澄清”、隐形教育等方法,将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2)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责任公民”教育之中,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精神和尽责尽义务的“公民”。(3)强调道德践行。师德不是几条熟背于心的条款,而是要外化为教师的行为。

综上所述,国外普遍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他们基于法律和公民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规范在内容上明细可操作,没有崇高、空洞的道德口号。尽管国外的师德规范及其建设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但其中的精华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师德规范要求的法制性、增强师德教育从“理想”到“现实”的可操作性等上具体落实。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8

[2] 葛玉瑶.教师职业道德的佑岐分析[J].教育研究,2008(5):35

[3] 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5

[4] 费海娟.教师职业道德浅析[J].职业与教,2008,(5) : 79.

第7篇

一.当前师德的主要内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魂。师德是指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应该遵循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一名教师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的综合体现。有研究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时代内涵是求善、求真、求美、求新。有的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主要分3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有的则认为对师德应从广义角度从高到低分为3个不同层级――“师之大德、师之本德、师之品德”。“师之大德”是教师之魂,体现其思想政治素质,由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决定,也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使然;“师之本德”是教师能否胜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任的专业素质和知识资本,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知识资本外,还包括其治学态度;“师之品德”指教师的特有品行,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有研究者认为2007年8月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是对新时期师德规范的新概括、新阐述,为全国广大教师为师从教指明方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寄语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要“加强师德建设”,“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还有研究者提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应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与最基本要求。

二.“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现状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做人、从教的核心要素。大部分研究者则认为“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从主观方面看,“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有如下特点:一是思想活跃,充满朝气,精力充沛,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直面社会弊病,敢于创新,但是大多重业务、轻思想,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较模糊,抗干扰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欠缺,不拘小节,师表意识淡薄;二是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新,但是相对缺少实际工作锻炼,缺乏社会磨砺,社会阅历较浅,大多对师德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三是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知识面广,竞争意识较强,但是大多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刻苦钻研精神缺乏,合作观念较弱,职业认同感低;四是怀有远大抱负,充满自信,进取心较强,但是大多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深入探索与深刻研究;五是求知欲望强烈,渴望继续深造,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但是轻视理论学习,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甚至存在轻视职业道德倾向;六是年龄与学生接近,代沟较小,容易沟通,亲和力强,与学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但是忽视角色定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难以形成教师人格。

从客观方面看,“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层次性。由于受到家庭环境、教育水平、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整体道德水平以及某些层面的道德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道德水平具有不同层次性特点,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教师显然违背道德自身规律和道德的层次性特点;二是高校所制订的师德标准过高。传统的师德建设过多地强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理应远远高于其他职业。“80后”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尚处在适应阶段,对他们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不切实际;三是师德建设的实践性不足。师德建设来源于实践需求,又能解决现实中问题。然而,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内容空洞,缺乏实践性,缺乏应用价值。四是缺乏正确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不少高校师德考核评价制度过分看重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但很少涉及师德师风方面问题。

三.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促进“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养成

“80后”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前没有受过专门、系统的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没有经过全面教师教育、助教培养就直接担任主讲教师,他们把“初次走上讲台”作为充分展示“自己本领”的机会,而不是作为一个新的“学习历程”的开始。他们不知道,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需要经历很多困难,需要掌握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初次走上讲台的“80后”青年教师,对新职业的思想准备和未来的学习认识不足,对将要面临的困难预见不够。近些年来,师德教育方面的探讨偏重于教育和灌输,但是师德内蕴于教师内心,外现于其行为。“生硬的教育和说教型灌输都是外在手段,在社会腐败现象、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媒体对金钱、奢华消费等不正确导向的环境下,难以取得效果。关键要使外在教育和灌输起作用。”从教育实践来看,“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应是一个自我养成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应尝试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探索一种从说教的方式向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变,从以灌输让教师被动接受的方式,向以养成促教师主动内化的方式转变。有研究者认为“当前,国内对‘80后’新教师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个别报纸、杂志的报道。诸多报道中指责、抱怨‘80后’新教师的居多,提出针对性建议的鲜见。”因此,如何制定符合这个年龄段的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年龄、心理特点、成长成才规律的职业道德规范,促进其师德养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立足便于实施操作,划分师德规范结构层次时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规范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现实性。西方国家注重区分师德规范的不同层次,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美国师德规范大体包括从高到低三个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

师德理想。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级,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用以指明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美国的师德理想是:“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民主信念。”不仅美国重视这个层次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师德理想也体现了这个方面的要求。1966年10月该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出的师德理想是:“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

师德原则。它是以师德理想为基础,受最高层级制约的指导教师行为的第二层级准则。主要包括对待学生和事业两个方面。一要教师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力争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价值而且有用的社会成员;二要教师竭尽全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准,学校要争取条件来吸引那些值得信赖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并且防止不合格的人从事教育专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是:“将对学生的教育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师德规则。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三层级,也即最低要求。在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中,师德规则所占比重最大,它反映的是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与师德理想、师德原则相比,美国的师德规则更加明确和具体,在教育实践中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制约着教师日常行为各方面的表现。这些规则包括教师对待学生和专业两个方面。其一,在对待学生方面:教师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活动;不得无故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与学生进步有关的材料;不得有意为难或者贬低学生;不得不公正地排斥任何一个学生参加任何课程,剥夺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利益;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牟取私利;不得随意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其二,在对待专业方面:教师不得在申请某一专业职位时故意做虚假的陈述,或者隐瞒与能力和资格相关的重要事实;不得出具不符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不得造谣中伤或诽谤同事等等。《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出具体师德规则如下: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应具有必要的德、智、体的品质,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尽一切可能与家长密切合作;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公共生活;应参加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改进工作;要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应避免学生发生事故意外等。

在1986年美国新修订的《教育职业伦理准则》中指出:“教育工作者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认识到追求真理、栽培人才、养育民主精神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这些目标的基础是保护学习和教学自由,保证对所有人教育机会平等。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坚持最高的道德准则。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固有责任的重要性。获得同事、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尊重和信任的愿望,为他们达到如何保持最高道德品质提供了原动力。”这充分体现了师德最高规范和师德最低要求的有机结合。

《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是专门就师德问题公布的文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定也反映着有关师德的要求。如美国的《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从教学行为方面对优秀教师提出了一些更为严格和细致的道德要求。其中涉及师德内容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记住学生姓名、对学生不持偏见、对学生真诚公道、言而有信、不使用威胁性语言、注意听取学生的不同反映、敢于承认错误、与学生广泛接触、保持精神饱满、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

由此可见,师德规范不是空洞的师德理想,而是包括具体的行为规则,它一方面可以直接制约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规范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体现出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理想发挥激励作用,原则发挥指导作用,规则发挥约束作用。

(二)摒弃生硬灌输,以内化促养成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既不是先天具有,也不是自发形成,而是建立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磨练逐步养成的。西方国家虽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但在职前和职后的培训过程中,不以师德为名专门设置课程进行简单的灌输或空洞的说教,而是将其渗透在学校及社会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注重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西方国家的师德教育途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取: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公民责任”教育之中;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首先是具有爱国精神和尽责尽义务的“公民”;强调在道德实践中将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我国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通过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采取强制性的说教或硬性的灌输作为主要模式。但在新时期,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教师专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教师备选者和在职教师来说,教师职业的主客观环境、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转向注重教师职业师德内化与行为养成,使从教者和教师备选者真正从内心、从价值趋向上认同教师职业,使从教者变成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在自主的道德践行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准。

道德的表现方式具有一定隐蔽性。对于道德的考核、评价、衡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道德的修养和完善只能有赖于个人的主观意识。作为教师对于职业道德和师德的追求也必定是一个反复磨练、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入职时间不长、尚处于职业适应期的“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更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修炼的艰苦过程。“养成教育”就是培养教师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训练,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80后”高校青年教师就是要通过不断的修养,逐步生成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一个能够慎独的人。

(三)结合现有法律规定,重新建构师德规范

传统道德观认为,道德只通过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而非法律的强制处罚。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依据,是基于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而作出的对教师的人格期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往往被定格为理想的“道德化身”,由此对教师提出远高于其他职业的职业道德及人格修养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实,这只是一种理想期待,缺乏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生活基础。在西方国家,师德规范的提出是基于社会法律准绳的,各种行为规则都必须定位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它首先是对公民的基本义务要求,在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来制定。例如,规范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等关系的处理准则,都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派生出来的。这样,教师自身对职业道德要求的理解和践行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作为一个公民或公职人员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因此,在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来规定、细化、具体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如果他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涉及道德问题,而且涉及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的意义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第8篇

关键词:师德建设;崇高;底线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5日

教师职业道德,伴随着人类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产生而出现,并在一定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师德建设历来就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现代社会,对师德问题的探讨也愈来愈深入。

一、师德:教师使命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层面下,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作为一个老话题,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无论何时,师德建设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必然要求。

(一)师德的含义。理解师德要先理解道德。道:原指人行走之路,后引申为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德者,得也,有获得、拥有之意。道德虽然常表现为一些外在规范,但它是遵从自然、遵从人内在心性的,反映人性的一种追求,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用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身的手段。

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规范体系。职业道德就是适应各种职业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师德,指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教师职业在道德要求上与其他职业并无本质不同。教师所需要的道德不是比其他职业所需要的道德更崇高,只是与其他职业存在不同的道德方式、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教师职业所要求的奉献、以身作则等,是教师的工作特点所要求的专业美德,不应从教师个人道德境界来说。

(二)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教师的学识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的观念、品德等对学生也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从微观层面看:教师的良好师德利于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和素质提高,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中观层面看:师德影响学风、校风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它关系着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关系着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宏观层面看,师德甚至影响社会进步以及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曾明确提出: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

二、师德规范的崇高与底线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道德的崇高似乎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更多期待。但在目前多元化的社会中,教师的崇高性师德也面临不少困境。

(一)社会对教师的角色道德期待。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常被定格为理想的“道德化身”,在人们眼中,教师应该追求而且应该是德行完美的“完人”,人们常常要求教师追求师德崇高性,要求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呕心沥血、成为社会楷模,或者是人们心目中期盼的教师形象。从这个层面上说,教师被赋予了一种角色道德。

何谓教师角色道德?通常认为教育者在与社会成员互动的德育过程中,扮演着特定的社会道德角色,人们对其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道德言论和行为都有公认的期望,这就是教师的角色道德。人们往往用教师的角色道德涵盖教师全部的道德世界。但是,“教师也是普通人,他的个人道德并不总会像人们期望的那样高尚,他不是以某种潜在方式贮存能量的场所,而是有个人经验和个人思想的具体的个人,是要求被理解、承认和应答的人”。

(二)“崇高性”师德的困境。涂尔干曾说:“教师是社会的人,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而且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因此,教师也理所当然地被期待为具有理想品质的人。人们以理想化的“完人”形象作为师德建设的标准,要求教师安贫乐道,成为全社会的表率等。这种要求如果作为对教师职业的赞美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作为对教师道德层面上的要求,比如:教师若为了谋生或者赚钱而工作,就被认为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甚至被认为是“无职业道德”,这是一种变相的道德强制。因为,当普通人自发追求崇高道德,便具有正当性,假如这种追求是外在的道德强制,则是不正当的,遗憾的是教师道德“崇高性”的道德角色往往是社会赋予的强制性文化身份。

究其原因,也不外乎两点:一是师德规范理想泛化。纵观我们的师德规范,理想化的口号和格言较多,随意性较大,逻辑性不强,导致师德规范理想泛化;二是对教师的师德角色期待太高。用教师中的楷模和社会所期望的崇高师德去引导教师,是正确方向。但教师职业毕竟只是一种社会职业,用理想化的过高道德期望作为成千上万、形形的普通教师的行动指南,显然仅仅只能是“理想”,可操作性不强,并不利于师德建设的开展。

(三)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底线道德。如果一种道德让大多数的人感到不道德,不愿意去做有德之人,那么这种道德就是失败的,如果一种道德不让善良而杰出的大多数人感到之间有希望做个好人,人们就会丧失道德进取心而自暴自弃,这种道德就是虚假的。道德的目标是让大多数人成为善人,而伪道德却使大多数的人成为罪人。过高的道德不仅不能推广道德,反而推行了不道德,最终的结果就是他自己成为道德偶像与道德圣人,而大多数人却不能遵守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至善”的规范对多数教师来说也许永远达不到,没有一个带有基础性的道德底线来认可教师道德的合理性与合法状态,一切规范对教师来说几乎没有实际意义。师德规范不是空洞的师德理想,而是具体的行为规则。因此,教师职业道德需要起码的规范要求来确保教师教育行为的道德性,它应该直接引领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与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它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保证教育行为的道德底线,具有普适性。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底线道德。但是,“底线道德虽然只是一种基础性的东西,却具有一种逻辑的优先性”。

三、以人为本,分层次建设师德

师德是为人师的根本,但是崇高师德和底线师德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的。在崇高师德和底线师德之间,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分层次建设“合理”的师德规范。

(一)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真实情绪。韦伯认为,过去的时代人们之所以有职业精神,是因为有一种天职感,即使命感。然而,在一个商品经济社会中,职业精神则源于事业心,即从事工作所获得的不仅是物质、货币、名誉这些外在报酬,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澳大利亚政府自20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将教师是否具备事业心作为衡量教师专业的一项标准。

由此看来,教师的内在情感,才是稳定的,是决定教师如何看待学生、是否献身于教育的内因。因此,我们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上,首先要关注教师的真实情绪情感和价值观,注重教师的品德修养与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增强。如果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是为了让“外人”来约束、评价该职业的道德状况,那么教师职业道德的实际水平则主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内部自律和情感价值观的认同。

(二)健全保障机制,重构“合理性”师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建立健全师德规范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强化师德的外在约束力,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提高自身师德水平。建构一种以民主法制和公民义务为基础,又与理想追求相结合的“朴素”的师德规范,让教师走下神坛,融入日常生活中去。“一切美德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的要求。这样美德才崇高、永恒和持久。超出一般人水平的,哪怕是最高尚的美德,也只不过是充满诱惑力的和危险的东西。”毕竟,师德教育不是为了造神,教师除了履行自己的角色,还是一个普通人,应享受作为一个“人”的发展权利和自我实现的幸福。既然对于作为普通人的教师群体而言,师德除了“崇高性”,还应该具有“合理性”。

(三)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建设师德。国外在师德建设方面将师德规范分为三个层次,即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首先,对教师专业行为的最高要求是师德理想,这种师德理想体现着教育专业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虽大多数教师难以企及,却能给教师整体树立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师德理想主要发挥引导功能;其次,师德原则,是对教师的中级要求,是指导教师的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师德原则主要发挥指导功能;最后是师德规则,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是教师个人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师德规范的核心,规定的更明确具体,更有约束力,也更具有操作性。师德规则主要发挥约束功能。这种分层次建设师德,相比较于我们的大而空的师德规范,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在师德建设方面应该综合考虑两大因素:一是考虑大多数教师应当和可能达到的实际水平;二是考虑对教师个人进行道德评价的可操作性。在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对师德规范进行合理分层,以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社会环境和师德工作本身等各方面同时行动,将崇高师德和底线师德有机整合优化,做到既尊重师德的高层次需要,又注重底线师德的合理性与落到实处,有秩序,分层次,努力将师德建设推向专业化发展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田延光.切实重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3.6.

第9篇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72-02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永恒而新鲜的话题,常谈常新。中国古代的孔子是“为人师表”的典范,他所倡导的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指引教师道德言行的行为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教师职业道德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展先辈的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吸收、借鉴现代的元素进行整合与创新。基于此我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并且针对建设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一、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现状分析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守的基本社会规范之一。不同的社会规范反应着人们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也规定着个体之间不同类型的交往行为,因此其各自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不可相互取代与混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直接关系到规范本身制定的科学性与使用的适宜性,间接影响着教师对规范的认同与内化,以及师德教育的内容。目前,通过分析有代表性的各省市的学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本发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没有与教师教育活动领域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这些非道德规范区分开来,导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不甚清晰。首先,表现在教师的经济利益与学生的教育利益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当优先考虑学生的教育利益;其次,政治和道德的范畴和作用方式以及体现的社会关系各不相同,因此不应当从政治的视角要求道德使道德政治化;再次,法律其实界定了人类行为的最低道德底线:在这个行为底线以上的属于人们一般认为的道德问题,在这个底线以下的,就触及到了法律(属于法律范畴,但其实是更严重的道德问题)。所以说不应当将“依法从教”等法律规范写入教师职业道德当中,这样不但磨灭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底线道德上的区别,而且不利于法律规范本身的落实,也会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带来混乱;最后,技术和语言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们不直接具有道德涵义,只是技术和语言的使用关乎道德价值。所以,技术和语言的道德涵义来自于其与社会价值的吻合程度,来自于其与学习类型和内容的适切性,来自于教学情境需要的满足和教师自身特点的表现。综上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可以直接包含教师活动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规范,但可以在道德与教师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活动的联系中考虑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这些活动的限定。

(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地建设停留在理论道德的说教层面而没有重视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去培养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实际上,只有在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才能够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更深层次地领悟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能具有积极地教师职业道德认知和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然后通过教师地主动建构进而形成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而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教师职业道德才是理性的、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长久的以及具有发展性的。正如品德的形成过程一样,只有通过受教育者自主地、主动地建构才能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品德,而不是仅仅通过施教者的道德说教去形成。同时,由于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教师职业道德需求与水平,例如在教师入职前、入职以后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因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不能采取一刀切、大一统的方式。

(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代表了更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人格、品行等优秀品质会影响学生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教师人格、品行等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充分地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使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借助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地建构;也需要学校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外部环境,使教师体验到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多元、激励、认同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将更有助于提高教师重建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求“和”为贵、以邻为善、仁义礼智信等等,具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在教育领域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突出的表现在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身上。孔子作为我国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表现在师德方面,主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深切关怀、体贴备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等。这些师德标准不仅体现了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同时也反应出了一名教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当今的教学对象、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与孔子所处的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师典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学校要创设协调的内外部制度环境使教师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同时教师也要自觉的将自己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都经历过一个从忽视教师职业道德到例行一般性的德行要求再到教师专业化的过程。19世纪末以前教师职业道德还仅仅是一种自发、零星的渗透,还没有被提升到一个自觉专门的领域,也没有成为教师职业自觉发展的需要。到19世纪末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开始出现,直到1929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制定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这一规范的实行,将教师职业道德同从往笼统的教师教育剥离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尽管这一规范仍然存有种种不足,并且与专业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但在当时却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紧接着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教师专业化的浪潮。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职业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而1972年英国的《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更是将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职业专业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教师教育开始从职业向专业迈进。美国的国家教育协会于1975年正式颁布《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其中对有关师德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但专业化思潮的影响已经有所渗透,使得美国教师职业伦理在指导思想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将教师专业自主、专业伦理等教师专业特质纳入其中。与职业道德相比教师专业伦理更凸显的是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从行为规范层面的职业化道德要求,上升为将教师作为一种特殊专业人员的一种伦理考虑。

二、研究结论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和实践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无论是从研究的视角还是在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当中基本上停留在教师职业道德这一层面。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末开始已经通过制定相关的规范、准则等形式将教师职业道德提升到了教师专业伦理这一层次。教师专业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虽然在本质上都是指从事教师职业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所应达到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要求,但是两个概念之间还是有差异的,两个概念背后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却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职业道德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行为约束层面的职业道德规范,而教师专业伦理体现的是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关注教师作为特殊专业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专业精神等内在的伦理品质。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在做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制度设计时应当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俗话说:“站的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应当学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先进做法,注重从教师专业伦理这一高度进行设计。

(二)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专业性、科学性、人文性和前瞻性。我国各地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是制定的规范缺乏层次感和实用性。例如有的规范将教师不准进娱乐场所,教师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讲普通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等一些内容写进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渗透一定的教育理念,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教师行为约束这一层面,应当上升到教师专业伦理这一高度。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过程当中应当体现一定的人文性。教师也是人,教师也具有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需求和欲望,所以应当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只有教师生活愉快、心情舒畅了,教师才会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当中,教育教学质量在无形当中才能够得到质的提升。所以在规范制定的过程当中应当体现一定的人文性。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体现科学性。比如在上面提到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使用普通话,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等。我觉得这些规范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考量。难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普通话吗?有些地方学生、教师的普通话不是很好,刻意的要求说普通话不是强人所难吗?何况有些时候说家乡话、方言更能把意思表达清楚、透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认同感。课堂上也没必要都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只有在相应的教学情境当中采用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所以规范制定的科学性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把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事项来做。只有教师的待遇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才会随之提升,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良好形象才能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全社会才能形成一股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具有尊严感和自尊感,才能激发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才能使得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坚守教师职业道德操守,自觉地践行和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

(四)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追求。自觉的将教师职业道德纳入到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当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境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所在,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境界,把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和有用之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职责。

参考文献:

[1]王清风.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

[2]包金玲.教师职业道德的传统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

[3]冯婉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J].教师教育研究,2009,(1).

[4]王清风.论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郅庭瑾,曹丽.美国教师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发展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5).

第10篇

[论文摘要]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这也决定着教师职业道德有其特殊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因此,师德教育在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养中,具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工作具有特殊眭,主要表现在其工作对象不同于其他职业。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的工作思想、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和久远的影响。由于它的特殊性,也就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应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与培训,而这种培养与培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教育,既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职后教育,本文就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的师德培养,谈一点认识。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行为准则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职业,都有其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它是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基本规则。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规则,表现为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其劳动中抱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将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他还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但教师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劳动过程中,不像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用劳动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知识、才能、智慧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正是教师职业活动的这一性质和特点,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卢那察尔斯基也认为:“教师应该在自己身上体现人类的理想。”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教师的教育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修养外,这种力量还来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即教师的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深层次的、隐藏于其知识之后的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当这种力量得以发挥,从教师的内心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后,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而且更主要的将会对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意义和价值,已超出了学校范围的空间和学生在校的时间,它具有跨时空的影响力,因此,师德是教师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担负的使命,与教师职业文化根本目的和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师德又是在教师职业文化的系统运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并且始终作为教师职业文化系统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发挥其全部功能的,所以,师德本质的实现是通过师德价值来显现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一定的道德关系所确定的师德行为的有效性、合理性与崇高性,同时它也是教师职业群体和个体的自我确认的价值内容和道德本质的实现。它既是师德信念自我承诺外化和内化的双向运动的具体表现,也是师德可能性转变为师德现实性的具体过程。

因此,师德是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或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道德倾向和道德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主体在师德关系中自我表现的道德状态,是师德价值的个体实现。它一方面体现了个体师德价值的实现状况,另一方面则体现师德价值的总体水平,这也就显现出了师德在职业活动和职业培养过程中的个体与类的关系。个体与类的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性质,就会显现怎样的师德人格。同时师德人格又是个体对于类和自我本质的理解与意向的结果。个体在什么意义和层次上认同了类的本质和自我本质,他就会在什么意义或层次上追求并实现自己的师德人格价值。师德人格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能使个体在同类的交往中处于某种有效的关系状态,所以,师德人格的自觉化、个性化和理想化,是师德人格价值实现程度的具体标志。因而,师德人格的真正形式,就在于师德主体能意识到自己是道德实现的目的,并在具体的师德行为中,达到自我决断、自我负责、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

二、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要求

高等学校体现出的大学生文化个性和文化行为的不同,表现为一所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意识、文化精神以及具有自身个性的文化性格,对大学生的共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具有自身职业前景的道德文化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文化现象也同样存在于高等师范院校。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特定的职业文化发展与积淀,所形成的师德文化意识、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师德形成、发展和完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在对其学生进行文化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师德的教育与培养是其人才培养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方面。所以,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所具有的文化性格,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文化性格。它对师范生的师德要素的形成,师德结构的完善具有相当的融合力。师范生的师德人格与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是基本相一致的。它的要素和结构体系与学校文化性格的要素与结构有着明显的相承性。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师德及师德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师德结构体系的完善。

当大学生步入师范院校学习,即成为教师职业队伍的后备成员。但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意义、地位、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他们的认识往往带有偏向性和对职业选择的非自愿性,因此,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师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改变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认识的偏向性,使学生的职业选择非自愿性转向职业选择的自愿性。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接受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系,逐步树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形成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并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在他们步人教师行列后,再通过职业活动中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和职业道德习惯。师范生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同步的。其师德的形成、完善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他律的师德、自律的师德、自由的师德。当然最终达到自由的师德,除了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师范生自我的锻炼、修养外,在他们走上教师职业工作岗位后,仍需进一步地加以完善。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接受教师职业化的训练过程,这种职业化的训练,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外,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师德实践训练,提高师德水平,同样也是师范大学生职业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认识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把师德规范和要求与培养自身良好道德习惯有机结合起来,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

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三方面组成。师德的教育过程必须符合师范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合其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使师德教育取得更有效的结果。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提高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所支配,对大学生的师德教育,首先应从提高师德认识人手,明白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明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师德要求;明白师德在完成培养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包括掌握师德规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坚定师德信念。

第二,陶冶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在提高师德认识的基础上,应注意师范生师德情感的建立。因为没有师德情感,也就没有实践师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行为。师德情感比师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积极健康的师德情感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职业活动中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意志的锻炼。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能否克服困难、突破障碍主要取决于人的意志。师德意志就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并作出正确行为抉择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从事艰苦的教师职业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注重师范生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最终都要归于师范生良好师德习惯的养成。通过师德教育,使师范生把师德意志自觉转化为育人的师德行为,这是形成师德品质的关键。

三、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师教育中的师德教育与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教师所具有的自身职业特征的敬业精神、仁爱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作为具有教师职业特定内涵的道德价值,体现出了教师职业文化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这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在教师教育体系共同文化道德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师德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形成其职业道德习惯,有赖于教师教育体系中职业道德文化对教师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的评价。因此,在教师教育体系的师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师德教育,应注意将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师德教育的方向性和可能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与师德教育的紧密结合,是整个教师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连续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师德教育在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教育行为。应贯穿于师范生的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后续培训的全过程。把师德教育、培训与教师后续培养的知识更新、新能力培训、职业技能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在不同时期教师的思想变化。要突出重点,强化过程,注重效果,以适应新时期对教师教育和师德的新要求。

第11篇

【关键词】师德;伦理;高校师德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在高校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彰显着一所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而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改进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全面履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是改进和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是高校发展的宝贵精神动力。

一、师德的内涵

我国古代对“教师”这个概念大致有如下几种界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师者,所以正礼也”(《荀子•修身》);“师者,叫人以道德之称也”(《周礼•地官司外传序》)。现代对教师的赞誉之词更是不胜枚举,如“春蚕”、“蜡烛”、“人类灵魂工程师”、“人梯”等。这些对于教师的赞美和定义,基本界定了教师概念的含义。什么是师德?出于不同角度的理解,对师德概念的阐释也不尽相同。有的把师德看成是抽象的准则与规范,认为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观念、行为和规范的总和;有的把师德归结为内在与外在的结合,认为是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教师应坚守的道德规范,以及逐渐形成的与道德规范要求相对应的道德品质、情操和观念的总和;有的把师德看作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职业道德,认为师德是指在教师个体基本道德基础上,出于对职业的理解和热爱所保持的职业情感、职业认识及职业行为。相比而言,较为科学、客观的认识是:师德不应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而是教师道德的简称,师德不仅仅指的是职业道德,还应当包含教师个体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结合体,二者在教师身上是不可割裂的。从针对教师个体与整体的不同层次提出的职业道德要求来看,师德规范可以分为师德规则、师德原则和师德理想等三个层面。对教师个人必须达到的一般要求或者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师德规则,即是师德规范的基础部分,道德规范要求使用否定语句表述的方式,规定哪些行为是教师不许呈现和采用的,直接限定与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师德原则是对教师的中级要求,是教师行为的指导准则,它主要包括对待教学专业和对待学生两个方面,在对待教学专业上,要努力提高专业标准,利用优势条件吸引值得信赖的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阻断不合格的人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机会,在对待学生上,要争取帮助每个学生开发自身潜能,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师德理想是对教师行为约束的最高要求,这一师德理想反映着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高校师德的内涵

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素质要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当包含以下三点内容:传道授业,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新的核心要求,也是新时期教育观念的一项重大突破。在师德建设中,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要求教师必须用平等的态度,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进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高等学校是直接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场所。因此,只有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传道授业,育人是目的,教书是手段。无论是发展科学技术,还是传播道德思想,高校教师都不应该忘记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职责是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社会主义培养科学技术文化和道德思想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所以高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自觉提升教书育人的主动性,注意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科研活动和自身形象等几个方面育人。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要求教师除了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学生、对待事业外,还必须高标准地自觉地完善自身的人格。要身为世范,学为人师。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身正”、“学高”,要“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首先要追求真理、热爱科学,戒除学术浮躁,以身示范地把学生引入科学求真的殿堂。其次要术有专攻,学有所长,形成富有活力、专博相济的知识结构,要懂得自己要先具备“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的道理。同时还要团结协作、明礼诚信。外表要有大方的举止、端庄的仪表、文明的礼仪和规范的语言。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处处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探索创新、严谨治学。探索创新要注重大胆探索,持续积累经验,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观念上不断实现突破与创新。要想培养出创新的学生,只有教师以身示范,不断探索创新。严谨治学要突出一个“严”字,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备课、授课、答疑解惑、科研活动中,都要遵守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二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确实端正学生的学习风气,转变学习态度,严肃考试纪律,绝不给人情分。三是用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要求高校教师,转变学术风气,遏制急功近利的不端思想。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学术进步,学术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精髓所在。要努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文化精神,在科研上容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列宁曾说,真理倒退半步,就会变成谬误。因此,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

三、高校师德的伦理意蕴

所谓伦理,指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准则和道德,即道德伦理。高等学校师德同样具有重要的伦理意蕴。一方面,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与高校师德建设密切相关。师德的魅力通常体现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教师用其人格和身体作为教育工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上行下效”的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师德通过示范作用,引领着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活动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者,通过人才培养的过程,师德可以转化为公民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师德能充实和丰富社会公德和公民私德的内涵,对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等具有重要影响。德性是一个人做人的品格、道德品质,而师德就是一种能够胜任教师角色的专业品格和专业品质,它属于教育伦理学的范畴,也是关于教育情境的教育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个人德性不可割裂的一部分。何谓教师角色道德?即是指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道德要求,所蕴含的内在特定伦理规定。一个教师履行或未履行相应的角色职责,社会共同体便会把相应的荣誉或惩罚加之其上,他的出色表现使他获得应得的荣誉和奖赏,因而他的言行为社会共同体或教师团队所赞许。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也即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下,一个教师必须履行相应的角色职责,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与角色道德的共通之处。教师角色道德或者说职业道德,不应当把对教师个人德性的研究分析与对它的研究割裂开来,而是应当透过角色道德或职业道德来审视个人德性。认识一个教师的品德,只有通过观察他的角色行为才能做到。一个不在任何行为中表现出来、纯粹内在的自我,只会是一个精神幽灵。虽然高校教师职业伦理是个人的,但同时它也是社会的,仅仅把它看成纯粹的个人性并不合适。因此,当把教师角色道德置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时就会发现,一个时代的道德精神往往会成为那个时代大众所趋的社会角色的内在原因。在履行角色职责的活动中,作为个人的、持续的、可以学习到的道德品质,高校教师个人德行或德性正是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的遵循和内化。集中表现在个人的品质境界和观念情操,是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行、道德选择,是个体因遵守为人之道所引起的体验、收获,具有个体性和主观性。对于教师职业伦理秩序的生成、伦理关系的处理和职业规范的遵守,教师个人的德性具有重大意义,由此产生的教师职业伦理既包括教师对职业规则的信奉、对职业的认识、职业信念、职业作风、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良心等。教师职业伦理的所有履行与需求都是教师个人德性不可割裂的一部分。教师职业伦理不仅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一种教师个人角色的道德品行和道德选择是教师职业伦理的题中之义,也往往是时代所趋的社会角色,是时代道德精神的反映。

【参考文献】

[1]许烨.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及其建构研究[J].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7)

[2]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第12篇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其一言一行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依赖、信任与威信,完成教育育人的任务。1.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对教师职业的自豪感、育人的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他教与自教。所谓的他教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交往、言行、生活习惯等潜移默化形成。而自教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完善自我道德情操,实现自我升华。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学生,其自身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同时还应该具有前瞻性,能够准确的认清当前社会发展形式,能够为学生揭示更多的科学现象,提升学生的兴趣。2.为人师表。教育是社会中重要的行业,是构成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国家公民,不仅需要遵守公民的基本规则,同时更需要做到为人师表,起到表率作用。为人师表不仅是教育职业赋予教师的特殊要求,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前提,是一种十分关键的育人手段,教育功能显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自身良好的言行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将自身作为学生的模范,言传身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应该将为人师表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通过优秀的师德感染学生。3.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迫切需求,同时创造力亦是这个时代背景下最主要的特征,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是国家不断发展前行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作为社会重要的职业,教书育人亦是一件创造性过程,新时代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教育理念,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提升自我创造能力。当然,教师必须严于律己、科学严谨、勇敢创新,在本科学领域中不断专研,开拓创新。

二、当今时代背景下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新世纪必须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进行学习,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向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吸收前辈的经验,发挥前者为其奠定的教育基础;同时,还应该向学生学习,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掌握学生发展中的真实需要,以便及时的更改教学理念,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等。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与考核,提升教师从业标准等。教师自身必须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不断增多、教育手段也更加多元化,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才能适应学生成才的需求。同时,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提供生长的土壤,在求知的道路中不断成长。2.通过教育实践检验自我职业道德。实践是真理验证的唯一标准,在教育领域中亦是如此。教师通过师范专业进修,以及在自身不断学习中学到各种职业道德技能,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过程,才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习惯性思维。同时,通过教育实践,教师能够对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进行检验,认识到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中存在的缺陷,以便于不断的完善自我品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教育实践不断的检验,然后不断的完善。通过反复的磨练,帮助教师塑造更加良好的职业品质,让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发挥模范作用。3.教师必须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教师提升自我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相关教育规范文件,通过师德规范,对自我言行进行及时、定期的反省,并勇于纠正自身不符合师德规范的行为,保证自身思想、行为都能够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发挥教师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推广与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职业道德包含了人格、思想、原则、行为规范等多种方面的内容,在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也需要不断反省自我,加强在教育实践中的自我检验,促进自我职业道德提升,满足师德规范要求。

作者:朱秋 单位: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许静.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99-100.

第13篇

关键词: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团队协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79-02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须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要求所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自评估方案之日起,每学年度须按要求填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在数据平台的师资信息栏(A6)中,专门有一栏“职业资格等级”用来填写教师“双师”素质情况。可见,职业资格的培养对教师发展有相当大的重要性。高职航海教育作为高级航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航海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高职航海类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高质量航运人才的培养。为了更为准确地了解目前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的情况,笔者对几所高职院校航海类教师的职业资格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近几年在职业资格发展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是采用同样一种方式,即具有管理级船员资格的老教师带新教师上船顶岗实践。为此,作者提出高职航海类教师在职业资格等级晋升过程中应加强团队协作。

团队界定、团队角色及团队协作

团队界定 团队是由具有共同目标和相互依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的一种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组织形态。通俗地说,团队是由一起工作以完成共同任务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其重要的特点是,团队成员之间在心理上有一定联系,彼此之间发生相互影响。一个高绩效团队必须具备明确的目标、相关的技能、良好的沟通、一致的承诺、有效的领导和相互信任等特征。

团队角色 一个优秀的团队一般应由实干者、协调者、推进者、创新者、信息收集者、监督者、凝聚者、完美者以及技术专家9种角色构成。在团队中,通常创新者首先提出观点,信息收集者及时提供信息,实干者运筹计划,推进者希望散会后赶紧实施,协调者想谁干合适,技术专家考虑可行性,监督者泼冷水,完美者吹毛求疵,凝聚者调试等,团队的价值就在于通过组合而完美地达到目标。一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并不完全是单一的,一个人可以充当多重角色。

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当团队协作出于团队成员的自觉自愿时,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团队的组成及建设策略

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团队的组成 高职航海教育作为航海教育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为此,在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的过程中组建高绩效的团队,进行团队合作,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一个高绩效的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团队,其成员数应在7~10人,根据个人职务和特长承担团队中不同的角色,具体组成如图1所示。

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团队的建设策略 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团队改变了传统教师职业资格等级晋升中的孤军奋战,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真诚协作,促进教师职业资格的不断晋升。建设高水平的职业资格发展团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树立共同目标、确定好团队带头人。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研究表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是杰出团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共同目标能促使团队成员愿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一致性目标是建设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团队的基础,是团队成员愿意为共同目标的实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不断提高职业资格等级的前提。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是确保团队共同目标实现的基础。因此,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团队带头人应该是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教学技能娴熟的优秀教师,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领导力、感召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另外,要引入竞争激励制度,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团队成员的职业资格等级迅速晋升。

2.建立校企联盟教师职业资格培养机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把专任教师送往企业一线顶岗实践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校企共建师资培养机制必将受到高职教育的青睐。应把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请进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团队中来,让他们在教师顶岗实践中承担师傅的责任,成为教师实践技能发展的领路人,把理论知识丰富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培养成为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以满足高职航海类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3.养成团队成员的良好沟通及合作意识。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团队精神有两层涵义: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别人合作的能力。沟通是合作的开始,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也就是说在教师职业资格发展团队中,成员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及随之形成的合作意识和文化是团队产生实际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样的发展团队中,教师个体的合作行为与教师群体的合作氛围交互作用,从而促进教师职业资格等级的晋升。

团队协作是促进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的必然选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适任证书考试评估的发证规则》,一名职业船员从院校毕业到持有船长或轮机长适任证书需要5个海龄年(即船上实际工作的时间),至少需要8个自然年,很多职业船员在这个过程中都无法坚持到最后。然而,作为一名航海类教师,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职业资格发展就更难以保持下去。为了达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对高职教育教师的要求,必须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建设途径来保障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经调查发现,近几年在高职航海类院校中,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晋升的成功均是以团队协作形式顶岗实践获得的。因此,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必将促进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等级的晋升。

团队协作能增强成员归属感,提高成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是船员职业的特点。团队具有目标一致性,能产生一种整体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能使成员感到为团队努力也是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与此同时也有其他成员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从而激起更强的进步动机。正是有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师职业资格发展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激励,都为团队目标积极做贡献,从而使得每一个成员都能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坚持下去。

团队协作可以激发成员学习动力,提高团队整体能力 职业资格发展团队一旦形成,大部分人的心里都希望得到团队其他成员的尊敬,都有不服输的心理和精益求精的欲望。这些心理因素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成员的上进心,要求自己要进步,力争在团队中做得更好。航海职业的变化日新月异,只有不断进取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团队协作能不断激发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地促进成员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在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对学生的教育,进而培养出备受企业青睐的高级航海人才,完成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的使命。

团队协作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并产生新颖的创意 三人行,必有我师。人的认知过程有片面性。通过团队协作,成员能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和优点,逐步巩固自己的知识,认真规划个人职业发展,在其他成员的协助下完成职业资格的不断晋升,满足“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同时,通过团队中企业指导人员的帮助,团队能不断了解行业的新发展。团队成员组成的多元化也有助于产生不同的想法,有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推出新的教学改革措施。

总之,高职航海类教师职业资格发展团队的组建,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学院的高度重视,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效的职业资格发展团队。

参考文献:

[1]方泉根.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56-60.

[2]方成智.高校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13-15.

[3]汪迎春,秦学礼.基于工程项目协作的高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2010,(26).

[4]胡银根.弘扬团队协作精神[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47-149.

[5]陈新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1.

[6]左力.议高职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团队协作[J].教育与职业,2010,(17):37-38.

[7]冯拾松,何农,傅拥军.高职教育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的“雁阵战略”[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4.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性格 高校教师 专业成长

目前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高校管理者过于重视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推动力,忽视教师专业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即教师职业性格,其后果便是教师职业压力加大,专业成长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渐渐消失,职业倦怠显现。因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高度重视教师职业性格的灵魂作用、动力作用,有意识地创造条件,重视教师职业性格的塑造,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始终保持积极的价值方向和强大的心理动力。

一、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灵魂作用

(一)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灵魂作用

教师职业性格是教师在教育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适应教育职业要求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而高校教师专业成长意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从表面看,职业性格与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关系不大,实际上,二者在各自的成熟和发展中彼此影响,而率先发展的职业性格始终引领着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影响着其发展状态,并赋予教师专业成长以灵魂。没有职业性格的高校教师意味着其职业特质的缺失,其发展也是脆弱和短命的。

1.职业性格内容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生长

灵魂。生长灵魂代表了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生长

欲望和期待。这种欲望和期待是由教师职业性格的内容所赋予的。高校教师具有相似的职业训练和发展历程,也易具有共性的职业性格。教师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教师职业期待和承载的职业传统构成了其职业性格的主要内容,如职业成长意识、职业兴奋、职业敏感、职业自尊等。这些职业性格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其专业成长所必须的成长欲望,使其始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充满自信和期待。另外,教师职业性格一经形成,便固着于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其具体内容无时无刻都以外在的职业行为表现出来,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师核心的职业行为,必然受控于教师职业性格的内容,成为教师职业性格的外显行为和检测标准。可见,教师职业性格的基本内容主宰着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能性,具有职业性格便意味着教师专业成长是可能的,否则是不可知的。

2.职业性格的结构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性灵魂。感性灵魂代表了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和自我调控等,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感性表现,如热爱、忠诚、控制、愉快,这些特质集中反映在教师职业性格的结构中。

高校教师职业性格的结构体现在职业情感、职业意向、职业意志和职业理智几个方面。职业情感包含了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情绪、态度,如对学生的热爱、对情绪的控制等;职业意向包含了教师对职业道德行为的期待,对职业公平、职业未来发展预测、自己职业成长的设想等;职业意志代表了从业的坚定性,在职业实践中排除压力和困难,全力维护职业声望的性格特质;职业理智是指教师在职业成长中踏实治学的性格特点。

高校教师职业性格的结构外显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性结构,使教师专业成长富有激情、富有规划、富有毅力,它所体现出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未来成长的预测和计划、对职业的坚定和维护,都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得以持续的内在灵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高于生长灵魂的感性灵魂所在。

3.积极职业性格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性灵魂。理性灵魂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高级灵魂,他统领前两种灵魂,集中体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育人性、创造性、无私性、完美性和高尚性。积极职业性格表现为教师自觉体现教师职业性格结构中对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所有积极内涵,如富有教育教学的理智感,始终保持求真、求善、求美的职业追求等等,积极职业性格是高校教师职业成长的最高境界,也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所需要的理性灵魂,它以超出社会规则、条例的姿态展示教师的职业良知和职业情操。理性灵魂引导高校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抛弃世俗困扰,主动、愉快、持久追求和实现自己高尚的职业理想。

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三个灵魂层级代表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教师因年龄、修养等因素,其职业性格具有不同的深度、成熟度和完善度,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教师专业成长也出现了不同的等级,但无论在哪个等级,教师职业性格对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灵魂作用都不能忽视。

(二)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动力作用

1.职业性格影响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职业心理特点基础上的成长,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受制于高校教师的职业性格。

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是有差异的,其原因可能与学术水平、政策推动、研究环境等有关系,但这些外部因素并不起决定作用,动力源自内心,只有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教师职业性格的动力作用才会凸显出来。在职业性格推动下的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其成长过程是幸福的、可持续的。否则,其发展是迟缓的甚至会停滞不前。

2.职业性格带给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职业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当人的行为与自身的性格特质相吻合时,个体就表现出愉快、积极、主动的行为,否则就会表现出痛苦、消极、应付性的行为。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师职业性格是一种内化的性格特征,教师专业成长是职业性格的外化表现形式,当外化行为与内在性格相吻合时,教师专业成长行为的情绪体验是自觉、主动的,否则就会表现出被动、无奈、倦怠之情绪,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之间的竞争加剧,高校管理者急于用成果、量化指标、硬指标来提高学校声誉和地位,这些功利性目的自然由高校教师来实现,为了鞭策教师在这些成果上的努力行为,高校将教师的资格、职称、地位、荣誉与这些指标挂钩,完成并超额完成指标的教师被视为学校的财富,被称为学校优秀骨干教师,至于他是否承担了本科教学任务,教学投入质量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对学生的教育投入如何却成为一种形式,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少有问津,而这些又是教师从业以来对本职业工作的基本认同,并已经形成稳定的职业性格。这种浮躁的“学术环境”使高校所应有的专业成长在导向上出现了问题,教师不再是做学问的教育者,而是不断计算投入和产出的商人,这直接伤害了教师的职业性格,使教师的职业期待感和认同感发生动摇,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丧失乃至职业道德大幅度滑坡。

可以这样说,教师职业性格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保卫者,二者相容,便会有效促进专业成长,实现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者抵触,便会引发心理冲突,甚至使部分教师改变或背离积极职业性格。因此,实现职业性格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外互动,会使高校教师专业成长更加自觉和主动。

3.积极职业性格的形成直接激励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积极职业性格具体表现在职业伦理性格、职业求知性格、职业实践性格等方面的逐渐成熟,这是在其职业实践中逐渐得到稳定的。在此引领下,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可以说,教师积极职业性格的成熟历程也激励了教师高境界、高水平的专业成长。

教师积极职业性格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作用在教师的教育研究实践中尤为突出。一位热爱教育职业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以职业伦理性格的塑造为己任,以获得学生的尊重为职业的根本,必然要不断地“正己”,注重身教,追求自己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教师在备课、上课、与学生交流、学术探索的过程中,职业求知性格不断形成,面对问题积极解决,内心的愉悦成为自己进一步探索的最好奖励,教师专业成长的情感和欲望不断加强;教师在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领域中自觉地从事教育研究实践,职业实践性格不断形成,在努力与学生、知识、研究对象、实验材料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艺术和科学研究能力,使其在自己的职业领域中如鱼得水。

二、以职业性格的塑造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成长

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会因制度的健全和引导而必然发展,学校应分析教师的职业性格,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有利于教师积极职业性格形成的平台,营造具有高校教师职业性格的专业成长氛围,实现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

(一)提供认知环境,促进内心修养

当今很多教师的职业性格尚不稳定,这需要一个塑造过程,而自身的修养和不断内省将促进积极职业性格的形成。

陈寅格曾说过,中国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自身尚缺乏“独立之品格,自由之精神”,这直接道出了我国一些知识分子缺少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责任。在这个欲望丛生的社会里,知识分子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无可厚非,但这应该建立在基本职业道德底线上,这种主动的约束常常来自于自身的职业性格。高校对教师职业性格的内在引导主要是通过开展职前和职后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学习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使其不断地修身、正己,形成日趋稳定的职业性格,这种职业性格在面对外界的不良诱惑和学生及社会的期待目光下,会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和积极向上的职业追求。事实上,在各种制度不完善的今天,积极职业性格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造外部环境,塑造职业性格

教师职业性格也可以通过外在的引导和强化给予塑造。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和政策导向都倾向于教师的论文、书籍、课题数量和级别的推崇和追捧上,将这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要义,教学和科研已经失去了教师职业性格中最基本的价值平衡。这种校园环境不利于职业性格的塑造。所以,实现职业性格的塑造应从更新学校管理者的理念人手。

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应以专业成长为前提,最终要服务于社会,特别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学者高伟曾指出“教育领域的知识生产、思想创造更为引人注目,最为主体的’品质’和’立场僦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教师的价值选择,从知识生产和知识复制——他怎样想和怎样做,就直接介入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师的职业性格决定了教师的价值选择。在各种职业教育、职业定位、制度导向、文化导向等所有的高校管理理念中,只有将教师职业性格的塑造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理念,才能保证教师的职业行为、专业成长具有真正的品质和立场。

第15篇

关键词: 教师职业 职业能力 职业发展

一、教师职业与专业化

1.教师是社会基本的职业之一

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归纳到一定类别职业系统中去,形成若干职业与职业群。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活动而出现、发展的事物,它直接发源于人的谋生方式之中,故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师就是社会中基本的职业之一。

参照国际标准和方法,198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首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并启动了编制国家统一职业分类标准的宏大工程。这次颁布的《职业分类与代码》将全国职业分为8个大类、63个中类、303个小类。

教师(教学人员)属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第九中类,教师是社会最基本的63个职业之一。在第九中类中又划分为:高等教育教师、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其他教学人员等七个小类。

2.教师职业描述

教师职业是教师在社会中从事谋生手段、获得相应的报酬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是教师获得的社会角色,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教师职业是专门劳动岗位。综合七类教师的职业描述,大致可以归纳为:

观察、分析学生;

制订教学计划、编审课程与教材、参与学校基础能力规划与建设;

承担教学工作(包括传授学科或专业知识、教授操作技能与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与学生发展引导;

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或教育研究等。

3.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

教师职业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在教师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应用。

具体地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五种职业能力。

(1)要有超前的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坚持通过阅读吸收各学科知识的营养,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努力成为全社会的榜样。

(2)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对所有教师而言,解读挖掘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需要不断学习完善的常规技能,与时俱进。要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3)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居于首位的应当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受学生喜爱欢迎的老师。当今的教师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要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要协调好与同事、家长的关系。

(4)教师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从事科研,将是21世纪教师区别于以往教师的一个显著标志。教师只有由教育型向学者型的转变,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善于把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做科研型教师就要边教学边教研,对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理论升华,成为规律性的共识,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教研解决问题,形成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

(5)教师应具有反思能力。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应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反思,并通过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提高五种职业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重视。

(1)重视教材内容的研究。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课改意识,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审视、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更宽、更高的眼光设计教学,看待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只求获得一时的教学效果。

(2)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研究教法要提倡改革,鼓励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熟练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技能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

(3)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研究和解决学法是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利用规律卓有成效地进行学习。

4.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关于《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进入21世纪,教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职业具有以下特点(顾明远《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

首先,具有复杂脑力劳动的特点。教师的劳动是很复杂的,需要运用教师的知识和智慧。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它。

其次,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任何职业都要求创造性,但教师不同,更需要有创造性,并且有灵活性。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去塑造他们,也不可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他们。需要教师有教育的机敏性,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

再次,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具有权威性,学生往往把教师视为学习的榜样。因此,正如教师有如一面镜子,面对着无数的明亮眼睛,被学生所模仿。

最后,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教师教育的效果有些是立竿见影的,而大多不是立马起作用的,需要长期的工作。所以常常有人把教育比作“雨露”,所谓“雨露滋润禾苗壮”,就是形容教育的长期性和渗透性。教育还有长效性,有时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会影响学生一辈子。

从教师职业规划与教师职业发展出发看,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与理论的专业化;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教育实践与管理的专业化。

二、教师职业现状分析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获得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价值、专业精神,进而提升教学的成效,获得教师专业的成长。

专业化教师需要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学习,不断学习,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教师为了自身职业的发展,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也好,都要制定科学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教师职业规划与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与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造是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从上海某初级中学调查可见,17年及以下教龄(40岁以下教师)占67.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多。这些教师大多出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是中国青年中的一个有知识的群体。和前辈教师相比:他们不仅具有学习现代知识与信息的强烈要求,希望通过个人奋斗追求最大人生价值,积极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还追求生活的丰满和完美,向往现代物质生活的心理比较强烈;他们在教师岗位上辛勤工作,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大多又不安于现状。总之,这一代教师是带有传统痕迹的时代潮流追随者。

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实施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表明:教师生存状况堪忧,减压势在必行。

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

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调查结果还表明:教师中有超过50%的人对工作不像他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或者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在工作,甚至还会出现不关心教师质量与成效,不关心学生成长的情况。64.40%的被调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比较低,而只有15.40%的被调查教师的满意度比较高。

通过调研,提醒教育管理者尤其要关注:男性教师;江苏、上海与山西等省市是国家应该关注的重点区域;初中与高中的教师,尤其是初中的教师。

三、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教师不是一个个体职业,难以短时间产生效益,也就是讲教师工作难以划分严格的时空界限,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必须去其功利性。教育过程的协作性与施教方式的个体性又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教师职业的个体性和协作性是有机统一的。从教育链的角度讲,只有每个阶段的教育连贯一致,相互衔接,教育的成效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以体现。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和教育团队的结合,在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教师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师职业规划要考虑到以下问题。

个人特征分析:教师的个人特征分析就是让教师明确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分析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劣势。教师的个人特征分析可以包括教学、教研、管理、思想素质、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教师特征分析必须全面、客观。

环境特点分析:教师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学校的发展远景和学校为教师职业发展所提供的环境支持。对学校的环境分析包括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学校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的专业支持、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条件等。

职业前景分析:教师对教师职业要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思考,思考社会中教师这个职业有什么发展,如何发展。既要思考教师职业的前景,又要思考所教授学科的专业前景。

职业目标:在基础条件分析(个人特征分析、环境特点分析)和职业前景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师职业的总体目标,也就是教师职业的长期、中期、短期社会需求和社会需求内涵。

职业发展目标:教师分解职业目标,把自己在教学、教研、思想品德、管理等方面想实现的目标细化成可以执行的具体目标。

职业发展规划:教师个人的力量实现具体规划中的目标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实现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地列出发展条件。注意教师个人规划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制定缩小差距的方案,落实步骤。

四、教师职业发展过程

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对一生的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在制定职业规划中要明确:在什么组织和地方从事什么职业,在这个职业队伍中担任什么角色,在各个发展阶段接受的各种教育和培训等等,从而确认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教师在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注意:

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依据,并非是美好幻想或不着边的梦想,否则将会延误生涯良机。

适时性: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此各项主要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应有时间和时序上的妥善安排,以作为检查行动的依据。

适应性: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牵涉多种可变因素,因此规划应有弹性,以增加其适应性。

连续性:人生每个发展阶段应持续连贯性衔接。

为此,提供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以便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