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委托合同;法律问题
一、前言
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是一个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质量要求高、作业环境复杂、不可控因素多等特点的系统工程,但同时它也具有其自身客观规律,通过利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就可有效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业主委托下,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组织(总承包/专项承包)的实施进行阶段性或全过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管理与服务。其主要职能体现为三控、三管、一协调,其中三控是指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三管是指合同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是指施工组织的协调。
在法律层面,项目管理形成了项目管理企业与业主方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项目管理企业在业主方向其支付相应的管理费用后,开始对项目全过程(从项目决策、实施到使用)进行管理,同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二、项目管理的内容分析
建设项目从前期决策到具体实施,再到项目使用,随着建设项目流程的推进,项目管理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了前期策划、项目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变更管理、项目施工管理、投资管理、资料管理及相关手续办理。
项目前期策划:它是指按照项目功能的目标与要求,对项目进行的总体设计与规划,并对其加以筛选,最终形成总体规划方案。总体规划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项目设计、实施的总纲领。
设计管理:目前的项目设计还存在着较多问题,首先是相关设计规范与工程实践的不匹配;其次是未全面考虑业主方的使用需求,造成使用功能不达标;最后,项目的结构设计、土建设计与装修设计的严重脱节,加大了项目管理各项工作衔接的难度,也增加了工程造价。另外,多数的项目管理企业对设计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变更管理:变更管理包括了设计变更与项目计划变更两方面。前者是指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图纸、文件中相关内容进行的修改与变动。设计变更的产生原因可能是设计单位的错误、遗漏,业主方对使用功能的要求,也可能是主管部门等客观情况的要求。设计变更会对工程质量、投资控制、工程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项目计划变更,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实际成本,对项目计划进行的调整。
三、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主要体现在合同管理方面,具体说来就是在签署委托合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相关事项。当业主方决定聘请项目管理企业对建设工程进行项目管理后,可采用招投标方法,选择专业实力强、性价比合理的项目管理企业,并与之签署委托合同。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项目管理企业资质的考察
由于项目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方方面面,所以要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就必须充分重视项目管理企业的管理经验、技术水平。业主方在选择项目管理企业时,必须要全面考察企业的管理资质、技术水平,以及设计能力。就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的管理企业而言,都还较为不成熟,所以要求项目管理企业在各方面技术都做到精通还是较为困难的。如果业主方为了追求各管理环节的尽善尽美,而选聘多个项目管理企业分别负责不同方面的管理,又会导致企业责任的不明确,对工程进度、质量等方面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总包制度是较为折中、合理的方法,业主方只选择一家实力较强的项目管理企业,而特殊技术环节的技术服务由聘请相关专业单位提供,所有相关专业单位都由项目管理企业统一管理。
(二)委托合同主体内容的确定
项目管理委托合同主体内容即是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在拟定委托合同时,项目管理企业和业主方就要根据工程目标、造价等具体情况,共同协商后对各项项目管理内容加以确定,并将其体现在合同中。在确定项目管理内容时,要力求做到准确、全面、详尽。
(三)责权的划分
为了使项目管理企业和业主方对各自的权利、责任加以明确,保证项目管理有序、顺利地实施,就需要在委托合同中对项目管理企业与业主方进行明确的责权划分。业主方主要负责工程使用功能的确定以及项目投资控制,项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工程相关技术事宜的处理,并负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管理。为缩短工程周期、降低工程造价,使项目管理企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在工程技术方面,适当扩大项目管理企业权限,以减少相关审批事宜。业主方可以在招投标、工程变更、签约、工程验收、工程款项支付及审核等方面授权项目管理企业全面负责。同时,为让业主方利益得到有效保障,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监督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业主方要对汇报制度加以完善。在委托合同中要明确规定重要事项和定期汇报制度。其次,在如关键设备、材料采购、总包方招标等重大事项上,业主方要派人参与监督。最后,明确约定业主方具有最终决定权。在调整使用功能、变更投资等重大事项上,必须经由业主方书面确认才能执行。在监督过程中,业主方有权利否决项目管理企业的行为。
(四)项目管理期限的约定
一般情况下,项目管理内容的完成就标志着项目管理的完成,是约定项目管理期限的标准。对于项目管理企业,约定项目管理期限是出于服务费用的考虑,在实际工期超过预计工期的情况下,依照项目管理期限就可确定服务费用的增加与否。通常情况下,只要工程逾期不是由业主方原因所造成的,都不应当增加服务费用,相反的,项目管理企业才是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为体现公平,在由业主方原因导致工程逾期、工程逾期超过半年或更长时间的情况下,项目管理企业都应获得相应的额外服务费作为赔偿。
(五)审批手续办理
建设工程的实施需要办理较多复杂的手续,由于业主方对相关手续的不了解,如果自行办理,不仅会耗费较多的人力、财力,还可能难以短时间通过审批。因此,为了保证审批手续办理的效率,业主方应将相关手续的办理事宜交由项目管理企业处理,由于项目管理企业是专业单位,对相关手续较为了解,所以能较快地完成审批手续办理。
参考文献:
[1]卢建强.“法商时代”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及案例分析[J].建筑机械(下半月),2012,(3):64-70.
[2]韩华.法律问题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 (7):268-268.
[3]张皓玮.浅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问题[J].科园月刊,2011,(1):28-29.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progress city's rapid development, China's man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or project construction method i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ork smoothly, we should combine the corresponding projects so as to improve the metho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ut because some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project construction method, pay attention to the surface form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not fully formed to project management as the core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an't reach the expected effe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roject, the method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项目法施工管理实行的意义
项目法施工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对象,以施工合同为基础,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是科学的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促进工程项目从开工一直到竣工、交工、验收、工程结算、财务决算、回收工程款等全方位、全过程实施控制与管理的方法体系。二、规范项目法施工管理中责任的划分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耗时长,变化多样,多半是野外作业等特点。企业难以做到监督控制每个项目、每个环节,加上市场竞争的原因导致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更要求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地建立项目法施工管理责任制,这是实施好项目法施工管理的根本。在这个体系中,效益、资金等财务指标占很大的权数,发挥着很大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利润中心。项目部通过强化管理在完成上级下达的成本指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项目部成员的合法收入。1.项目经理的竞聘制度的建立项目经理主要是合法履行工程合同,对项目经济管理目标和其他指标起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单位在项目经理的聘用上加大内部管理,经过严格考核保证项目达到预定指标,为单位多做贡献。1. 1 项目经理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持有与承担的工程项目相适应的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具有3年以上工作管理经验。
1. 2 项目经理的聘用要求:项目经理实行招标竞争上岗,单位建立人才库;单位对已进库项目经理进行定期检查评分,对于不合格的进行等级降低或内部除名。单位对内部投标者进行资格审查,在核算方面有以下情况人员取消投标资格:1) 负责的工程项目清算后未能完成内部承包经济指标且未赔偿完毕的项目经理;2) 负责的工程项目因主观原因半年内没有办理工程决算和内部清算的项目经理;3) 负责的工程项目有一个未清算,单位送达清算通知后一个月未报主要资料的项目经理。1. 3 实行风险抵押制度和管理费、劳保费标准为确保项目责任承包书的顺利实施,项目部主要成员须缴纳风险抵押金。标准如下:一类项目经理风险抵押金15万元,年度上交管理费15万元,上交劳保金5.8 万元,可参入单个合同金额300万元以上的内部招标;二类项目风险抵押金10万元,年度上交管理费10万元,上交劳保金5 万元,可参入单个合同金额100万元至250万元的内部招标;三类项目风险抵押金5万元,年度上交管理费3.5万元,上交劳保金2万元,可参入单个合同金额55 万元以下的内部招标。
1. 4 单位对项目部的奖罚制度1. 4. 1 奖金分配原则“项目承包兑现申请表”经终结审计后,项目承包盈利为项目部可分配的奖金,项目部奖金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由项目承包班子成员所交风险抵押金的多少分配;第二,由项目经理视承包班子成员的贡献大小分配;第三,因受处罚的责任人的分配应进行扣减;第四,未缴纳风险抵押金的管理人员不能参加项目盈利分成的分配;第五,项目奖金分配方案应报单位经理审批后方可执行。
1. 4. 2 未达到预定指标要进行相应处罚(1) 工程质量没有达到一次交验合格,罚项目部目标成本的1 %;(2) 每死亡或重伤1人,分别扣罚项目部可分成部分的5 %或10 %;(3) 项目部违反单位的管理制度的,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处承包总价0. 05 %内罚款;(4) 对因健康状况、工作能力等原因不能履行职责单位可中止《项目责任承包书》或免职;(5) 工程项目发生亏损,根据亏损程度扣风险抵押金直至扣完。1. 4. 3 其他事项(1) 水利施工中因违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所产生的损失和罚款,由项目部承担;(2) 项目盈利分成应在内外债权债务清理完毕,单位足额收取各种款项、内部往来款清算后才能兑现,个人所得税由核算单位代扣代缴;(3) 工程款全部回收前,项目部可进行部分承包兑现,具体额度由单位办公会议决定,原则是:分配额不超过应兑现额的50 % ,且余额必须高于应收款;(4) 对项目部的处罚由财务部门直接划款,对项目经理的处罚由本人在处罚决定下达后10 天内直接交上级财务部门。项目人员平时按单位规定定岗定薪,单位规定竣工的工程项目,项目必须在一个月内清理完内外账务并予以解体,工程决算后二个月内必须完成内部清算。这样既保证了单位向项目部收取的管理费和劳保金,又使项目人员看到,只要达到经济责任目标,收入是很可观的。超利分成要在除保质金外工程款回收完后方可兑现,这样企业的利润和项目人员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若项目发生亏损,亏损的金额在项目鉴定的成本降低率范围内冲销风险金,超出部分由项目部人员按风险金交纳比例全额赔偿。单位一定要按章办事,有赢利的一定要奖,亏损的坚决要罚,从而保证项目管理责任制度考核的严肃性。
三、水利项目中有关法律在工程管理问题的分析
1、不能以包代管一些水利工程企业认为项目法管理就是见款收钱,确定上交。这已成为有些水利工程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甚至有些水利工程企业允许别人“挂靠”。由于这种机制有很多不完善的部分导致,对项目施工管理过程没办法进行控制,很多水利工程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管理缺失,导致项目部假账真做、胡乱开支、挂靠单位和个人甚至没有账,使水利工程企业财务和税收风险不断加大;水利工程项目出现工程质量、债务纠纷等问题,这些情况出现彻底搅乱了水利工程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2、目标成本指标的确定不按程序招标投标有些水利工程企业的个别领导没有要求职能部门在内部招标前预测项目成本指标,也没有通过内部招标投标程序;私自与项目经理自行确定成本承包指标导致管理层腐败产生,由于成本承包指标确定程序不严肃,导致项目部的奖罚制度难以实行。四、 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法施工管理是一项长远而系统的工程,企业如何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这也是需要我们长期面对与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谢陈锡;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J];江西水利科技;1996年02期
【2】 陈创业;项目管理在企业业务外包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与管理;2005年06期
【3】车黎刚;IT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02年07期
关键词:法律 法规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建设活动的法制要求也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建筑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围绕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全体公民切身利益。如建筑业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相关的部门规章有《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等等。
然而建筑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更要注入更多的法律理念,依法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严格市场准入资格,搞好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是自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开始至项目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完成,通过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质量、造价、进度、安全等各目标得以实现的专业化活动。要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就必须及时关注我国建设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的变化,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实际工作中用相关法律、法规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工程建设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活动,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责任极为重大。由于建设工程技术要求比较复杂,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专业性、技术性极强,其从业单位所具备条件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因此必须对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单位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从事建设活动的单位必须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而从事建筑业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近年来,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建筑领域里的质量、安全等都存在着严重问题,工程款拖欠现象也十分普遍。无序的挂靠,转包及分包也存在着好多不合法的现象。这些无疑都需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1、关于总包:总承包通常分工程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两大类,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主要是施工总承包。施工总承包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在其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建筑法》明确规定了三项禁止:1 禁止无资质承揽工程、2 禁止越级承揽工程、3禁止租借资质承揽工程。在我们的实际中这三种情况都时有发生,尤其是后两种。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使得正常的施工生产的质量、造价、进度、安全等合同要素无法得到保证,增大了发包方的合同风险。因此要依法对总包方进行管理,杜绝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发生。
2、关于分包:为了适应发展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总包方通常会采用分包的方式来转移风险,更多的依赖外部资源,因此,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法律规定分包的五个合法条件为:1 总承包合同必须有效 2 分包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 3 分包必须基于合同约定和发包人许可 4 主体结构必须由总包完成5 分包只能进行一次,不得层层分包。目前分包市场还不十分完善,专业分包过细过多将会导致众多交叉施工,会带来许多的管理问题,甚至引起纠纷,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给项目管理带来的影响。如果在分包管理上任总包方违法分包,那么最终的质量、造价、进度、安全及农民工的工资等都无法得到保障,所以要依法管理总包方的分包行为,禁止不合法的分包行为发生。
3、关于人员资格:《建筑法》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目前不论是项目经理(建造师)还是技术人员,不论安全管理人员、还是特种作业人员,都存在着严重的挂证、假证等现象。如有一次去施工现场检查,监理人员居然不知道工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多少。这些人员不具备相应资格,在管理和施工中就可能不懂得如何去正确的去工作,就必然会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出现了返工等可以弥补的问题只是影响造价和进度目标的实现,如果出现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则是极大的犯罪。所以,依法严格把好从业人员的资格关,是顺利达到预期目标最基本的要求。
二、严把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关,搞好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的一条主线其实就是合同的管理。项目的论证、设计、施工、保修、运行等阶段,都依靠合同把各参与方有序的连结起来。要管理好合同,就需要我们正确的解读我国现行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合同管理包括勘察、设计合同管理、总承包合同管理、建设监理合同管理、材料、设备采购合同管理、造价咨询合同管理、招标合同管理和施工合同管理等内容,而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施工合同管理。
为进一步贯彻《建筑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施工合同订立和履行行为,保护发包人和承包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在总结我省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规程》情况的基础上,我省组织制定了《河北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并于2008年4月1日起实施,该合同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当合同中出现相互矛盾时,除专用条款另有约定外,组成合同文件的解释顺序为1、协议书2、中标通知书3、承包人的中标通知书4、专用条款5、通用条款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7、图纸8、招标文件。按照这种解释顺序,不论是施工总承包合同、还是分包合同,除了明确其中的“通用条款”外,更应当重视“专用条款”中的某些自主填写的内容,这往往是合同的关键内容,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实际工作中,常有因合同签订不严密而导致的纠纷。如合同中易引起争议的承包范围不清的问题、合同价款调整方法问题等。合同中承包范围一般填写:图纸、清单包含的全部工作内容或土建、水暖、电或包工包料。这样填写其实都不够准确,应当尽量的写详细。比如:电梯、门窗、幕墙等专业工程是否包含在承包范围内,其价款是否含在总价中;还有目前我市的电力部门统一标准(90元/m 2)的表前的投资和施工,是否包含在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等。如果出现承包范围填写不清、价款调整方法约定不明确等情况,就容易引起争议,并且争议的数额往往巨大,难以协商达成一致,最终导致走上仲裁或诉讼解决的道路。其他的如采购、订货等合同也尽量避免合同签订不细致而带来的干扰,尽量把双方的责权利表达清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三、共同努力,打造诚信建筑
关键词:噪声检测;噪声滤除;自适应阈值;非线性滤波;中值滤波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3-0055-04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对工程施工自动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机器人化成为高性能工程机械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工程机械常具有复杂的臂架结构,如混凝土泵车、起重机、消防车等,通过臂架输送物料或人力至指定施工地点。对于大范围作业的多臂架工程机械,在传统施工模式下,操作者无法清楚全面地观察到施工现场情况,需要借助其他人员的远距离指挥,施工精准度不高,安全性能低下。借助工程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清晰的施工现场影像,是工程机械机器人化的前提。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滤波算法对图像噪声点和边缘不加区分,容易造成图像模糊、信号丢失。因而,如何滤除噪声获取清晰的工程图像,成为图像处理领域的瓶颈。
1 图像噪声概述
工程机械产品由于其系统组成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原始图像通过获取系统、传输系统后,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噪声恶化了图像质量,使图像模糊,甚至淹没特征,给分析带来了困难。因此,不对图像去噪而直接对图像进行处理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因图像信息的错误或者不完整造成安全事故。
图像去噪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是光学、电子学、图像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在众多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图像去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图像处理,如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和分析效果。
按照噪声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按照频谱特性,可以分为低频、中频、高频噪声以及工频噪声;按照幅值大小的分布统计函数,可以分为高斯噪声、伽马噪声、瑞利噪声、指数噪声、均匀分布噪声和脉冲噪声(椒盐噪声)等;按照噪声和信号的关系,可以分为乘性噪声和加性噪声。
椒盐噪声是图像去噪领域一类典型的噪声,国内外学者都曾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本文也将就椒盐噪声的滤波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脉冲噪声是指突发出现的幅度高而持续时间短的非连续离散脉冲。它的主要特征是突发脉冲幅度大、持续时间短,突发脉冲或噪声尖峰出现不规律,相邻突发脉冲之间有较长的安静时段。脉冲噪声主要来自机电交换机和各种电磁干扰、电力线感应等,其主要表现在成像的短暂停留中,如错误的开关操作。设加噪前后的图像分别为F(i,j)和A(i,j),则它们满足公式(1)。
2 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Medianfilter)是基于统计滤波最常见的一种非线性去噪方法,它提供了一种优秀的去噪能力,比小尺寸线性平滑滤波的模糊程度明显要低,对处理椒盐噪声非常有效。正如其名,它是将滤波模板中心像素邻域内所有像素按灰度值大小进行升序排列,用序列中间值替换该滤波模板中心像素的值,使图像中的点看起来与它的邻近像素相似,去除那些相对于其邻域像素更亮或更暗的点,从而达到去噪的目的。中值滤波的数学表达式如公式(3)所示。
A(i,j)=Median(AH(i,j))(3)
其中设AH(i,j)为邻域内像素灰度值,Median (AH(i,j))为序列AH(i,j)的中值。
中值滤波的主要实现方法为:①将滤波模板在图像中滑动,获得模板中心点像素的灰度值;②从滤波模板读取模板中心点邻域像素的灰度值;③将滤波模板中模板中心点像素及其邻域像素的灰度值按升序排序;④确定序列的中值;⑤将排序后的中值赋予模板中心位置的像素。
中值滤波结果对比如图2所示。可知,图2(c) 用3×3窗口中值滤波的结果,与图2(b)所示图像相比,改进是显而易见的;图2(d)所示图像与图2(c)相比更加清晰,但是随着滤波窗口的增大,图2(e)与图2(f)所示图像却模糊起来。因而中值滤波的效果与窗口大小选择有关,窗口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在一定程度内,滤波窗口增大时,滤波效果更好,图像也更清晰。但窗口过大时,滤波效果反而变差,图像出现模糊。图像中存在细小细节时,滤波窗口选择过大,会把这些细节误当作噪声滤除,使图像中细节丢失过多,图像变得模糊。
中值滤波的主要原理是如果存在一个亮点(暗点)噪声,排序时一般会排在序列的最右边或最左边,序列中间位置一般都不是噪声点,使图像中的点看起来与其邻近像素相似,从而可以消除孤立的噪声点。该方法能有效滤除图像中孤立颗粒、线段的干扰,特别是能有效抑制处于平坦区域的椒盐噪声。中值滤波是一种非线性滤波方法,它不是简单地取像素灰度值的平均值,因而相较于线性均值滤波错误概率和误差幅度都要小,产生的图像模糊较少,能够有效消除椒盐噪声,防止边缘模糊,达到保护图像细节的目的。这种滤波方法的优点是运算简单、实现方便,而且速度较快。
但是中值滤波算法模板形状较为单一,不区分噪声点和图像边缘,滤波前不预先对噪声点进行检测判断,对窗口覆盖区域都做了平滑处理,对非噪声点也进行了平滑处理,从而使图像的边缘变得模糊,特别是对于包含尖角较多的工程图像来说,中值滤波的效果就不那么好了。针对中值滤波算法的不足和工程图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改进的方法——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
3 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
开关中值滤波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噪声检测过程,将受噪声污染图像中的噪声点与信号点区分开,然后对检测出的噪声点进行滤波处理,而保留未被噪声污染的信号点。标准中值滤波算法则对于所有像素采用统一的滤波处理,在对噪声点进行滤波处理的同时,对正常未受污染的信号点也进行了滤波处理,容易导致图像细节丢失,破坏图像的视觉效果。而开关中值滤波算法的主要思想源于图像相邻点之间具有相关性,某个像素点与其邻域的灰度值应该基本相同,不应该有急剧改变。也就是说在一幅图像中,如果某个像素点的值与其邻域的灰度值相比发生了急剧改变,这个像素点与其周围点的相关性很小,那么该点就可能是噪声点。反之,如果一个像素点的值与周围点的灰度值接近,那么该点就应该是信号点。阈值T用以检测该像素点是否为噪声点。将相邻点像素的灰度值之差与阈值T进行比较,如果小于阈值T,则为信号点,反之为噪声点。
阈值T的选取决定了后续滤波算法的效果,若阈值T选取过大,会造成漏判,有些噪声点被当作信号点;若阈值T选取过小,会造成误判,有些信号点又被当作噪声点。阈值T的选取对开关中值滤波算法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因此,本文采用迭代法来实现开关中值滤波算法中阈值T的自适应选择。迭代法自动选取阈值实现流程如图3所示。
受污染的图像经过公式(4)后,被标记出噪声点和信号点。然后对经过噪声检测后图像中标记的噪声点进行标准中值滤波,图像中标记的信号点不做任何处理。
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根据图像自身特点自动选取噪声检测阈值,而不是人为设定阈值,消除了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采用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去噪平滑效果更好,且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
4 实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为了对比标准中值滤波算法和自适应阈值开关中值滤波算法滤波能力的优劣,本文在MATLAB软件平台上对密度为5%的椒盐噪声(图1 (d))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从检测噪声、去噪效果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4.1 噪声检测性能对比
通过误判率、漏判率、准确率、错误率这几个检测参数,可以比较某种滤波算法噪声检测能力的优劣。
对一幅加入噪声密度为0.05椒盐噪声的工程图像进行标准中值滤波和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处理后,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采用同样滤波窗口时,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的噪声检验效果明显优于标准中值滤波。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误判率、漏判率、错误率较标准中值滤波都较低,准确率较高。且两种中值滤波算法采用5×5滤波窗口的效果均优于采用3×3滤波窗口的效果。因而,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检测椒盐噪声的能力优于标准中值滤波算法。
4.2 去噪性能对比
图像去噪质量的衡量标准主要为图像清晰度和图像恢复的逼真度。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对图像去噪的质量进行衡量。本文对一幅加入噪声密度为0.05椒盐噪声的工程图像采用标准中值滤波算法和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后,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项标准评价这两种算法去除椒盐噪声的效果。
4.2.1 主观评价
为了能够直观地对标准中值滤波算法和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的去噪效果进行比较,在MATLAB软件平台上对一幅加入噪声密度为0.05椒盐噪声的工程图像进行仿真,采用标准中值滤波算法和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后输出图像的主观视觉效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在去除椒盐噪声方面,采用同样滤波窗口时,自适应中值滤波比标准中值滤波的主观视觉效果要好。
4.2.2 客观评价
客观上,采用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信噪比改善量 (Improvement of Signal to Noise Ratio, ISNR)、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 PSNR)和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 MSE)4个客观数据标准对去噪效果进行评价。其原则为: SNR、PSNR和ISNR用于衡量去噪后保留有效图像信息的多少,其值越大,去噪效果越好。与此同时,MSE用于衡量去噪算法的稳定性,即去噪波动的大小,其值越小,去噪效果越好。标准中值滤波算法和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去除椒盐噪声的客观数值比较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采用同样滤波窗口时,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的SNR、PSNR和ISNR值大于自适应标准中值滤波算法,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的MSE值小于自适应标准中值滤波算法。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的SNR、PSNR和ISNR值较大,说明去噪后保留了更多的有效图像信息;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的MSE值较小,说明该算法较为稳定,滤波波动幅度小。因而,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去除椒盐噪声的效果明显优于标准中值滤波算法。
结合上述实验数据及分析,可以得出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方面,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去除椒盐噪声时的各方面性能指标都明显优于标准中值滤波算法。
5 结论
本文针对传统中值滤波算法在去除椒盐噪声时存在的不足,采用了一种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算法。该算法在进行中值滤波前增加了一个根据图像自身特点自动选取检测阈值的噪声检测过程,从而只对图像中检测出的噪声点进行处理,不会破坏图像中的信号点。采用实际工程试验数据,用MATLAB仿真平台对该滤波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中值滤波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可以有效去除噪声,而且能更好地保留图像细节,具有更优的滤波性能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 GONZALEZ RAFEAL C,WOODS RICHARD E.数字图像处理[M].第2版.阮秋椅,阮宇智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王耀南,李树涛,毛建旭.计算机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NG PE, MA KK. A switching median filter with boundary discriminative noise detection for extremely corrupted images [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6, 15(6): 1506-1516.
[4] COYLE E J,LIN J H,GABBOUJ M. Optimal stack filtering and the estimation and structural approaches to image processing[J].IEEE Trans. On Acoustics,Speech,and Signal Processing,1989,37(12):2037-2066.
[5] GEMAN D,REYNOLDS G. Constrained restoration and the recovery of discontinuities [J].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9,14(3):367-383.
[6] YOUYU LI,KAVEH D.Fourth-ord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noise removal[J].IEEE Trans. Image Processing,2000,9(10): 1723-1730.
[7] 肖孟强. 混合噪声图像滤波算法在医学图像中的应用研究 [D].甘肃:兰州交通大学,2012.
[8] 袁智.数字图像混合去噪算法的研究 [D].湖南:中南大学,2010.
[9] 黄宝贵,卢振泰,马春梅,等.改迸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1(7):1835-1837.
[10] 郭海霞,解凯.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7(7):1185-1188.
Engineering Image Processing Based on Adaptive Threshold Median Filtering Algorithm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软件开发成功率;风险控制;问题
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被忽视
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控制以及结尾五个部分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整个项目的正常运作。其中项目中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包含一定的风险,会给整个项目今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往往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会忽视风险管理,并没有根据每个阶段工作的风险特点制定具体的计划,导致最后软件开发的成功率下降。
(二)项目管理没有明确的界定范围
项目管理的范围能够指明项目管理今后的工作方向,但是很多的项目管理中并没有对管理范围有明确的界定,不能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并没有对相关的需求作一定的分析,导致需求管理工作不到位,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三)风险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项目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可能性评估、风险影响的评估、风险降低、风险监控以及最后的风险确认等,这些风险条件加大了整个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很难准确把握各个工作阶段中存在的风险,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风险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工作人员不能准确把握和分析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给软件开发项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工作人员只是掌握了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并没有真正消化工作的精髓所在,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和动力。
(四)忽视了技术风险的管理
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理性对待先进的技术,只有对这些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促进项目的健康发展。在引进技术之前需要对软件开发以及先进技术有清晰的认识,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的技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将技术与软件开发工作结合在一起。技术管理不仅包括先进技术的管理还包括团队能力的管理,一个团队的能力有时候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功,所以也要重视团队的技术风险管理。
二、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应对策略
(一)应对策略的表现形式
软件开发项目中每个工作环节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要想真正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必须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任何一个风险因素都应该重视。为了有效减少风险对于整个项目的影响,应对策略分为以下三种:首先是风险排除,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各种各样,在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很难将所有的风险排除,但是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状况将一些特殊的风险及时地排除,降低开发项目整体的风险系数。
(二)有效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
1、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
沟通渠道的畅通情况对于软件开发前期的设计阶段有着直接的关联,在这个期间软件开发者与客户没有进行沟通和交流,会大大增加整个开发项目的风险。软件开发者要清楚把握客户的要求,将自己设计的软件模型提供给客户,客户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软件开发方根据客户反馈的意见对自己的设计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2、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人才
项目管理工作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聘请的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还需要对软件开发工作有相应的了解。项目经理能够合理安排软件开发工作,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风险随着软件开发工作的深入也在发生变化,项目经理需要准确掌握风险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风险系数降到最小,增强项目风险管理,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3、提高软件开发团队的综合实力
软件开发团队的综合实力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软件开发的风险,首先项目经理需要增强软件开发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熟悉掌握各种软件开发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其次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能;最后是加强用户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借助用户的力量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从软件的质量以及效率等方面有效地应对风险。
三、软件开发项目中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风险监控工作
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监控工作主要是指对项目中各个环节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并且监督风险解决以及风险规避等工作。
风险监控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监控已经识别的风险,为后期风险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依据;二是对风险的规避以及风险管理工作实行有效的监控,确保风险的有效解决;三是识别软件开发项目中潜在的风险,监控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及时掌握风险的变化情况,评估制定的风险计划能否真正降低风险系数。风险监控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息,才能保证风险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了保证风险的有效控制,必须要对软件开发项目中的每一种风险进行监控,将不同类型的风险按照重要性排序,实现风险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二)重视软件开发项目的创新风险的控制
软件开发这个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在实际的应用和操作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不同的软件开发项目面临的风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必须要对软件开发项目各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控制。
四、总结
项目风险管理与软件开发的成功率有着直接的关联,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更好实现软件开发的目的,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式,不仅要及时应对发生的风险事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平时的风险预测和控制工作,降低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将风险管理工作与软件开发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控制项目中的风险因素来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莉.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模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Du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units to strengthe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funds f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ensure that funds earmarked funds legal basis and the impact of regulatory measures implemented.
【关键词】水利工程资金监管法规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期中建设管理单位积极推行资金监管措施,保障资金专款专用。因为措施实施涉及对承包商工程账户的监督,必须账户所在银行的服务配合,故实施该措施的必要性和法律依据值得探讨。同时,资金监管措施的推行,对施工承包商的资金使用都会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笔者认为也有必要站在承包商的角度认为分析。
一、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对施工承包商实行资金监管的必要性
1.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波及范围广。例如,笔者参与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底开工至今,根据可研报告批复,主体工程静态投资为1435亿元。
从以上数据看出,正在修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耗资巨大,设计规划耗时长久。所以在建设期内,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是确保质量、进度、安全等工程建设管理要素的关键之一。资金的及时支付和准确使用是资金管理的重点。
2.当前工程承包商的资金调配灵活,资金滥用现象频现。随着国内各施工企业大多完成从计划经济体系转向企业化进程,资金和人员调配灵活度高,较容易出现款项挪用、外借、转移等问题,造成资金浪费甚至出现缺口,进而影响工程建设。
例如笔者亲身参与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的施工。该段工程为2003年开工,没有资金监管措施。因承包商资金转移挪用、经营不善、原材料涨价等原因,建设后期部分承包商陷入资金困难,建设单位的月进度款拨付刚到就被支取一空,没有剩余资金用于现场工程建设。部分材料厂商因欠款屡拖不结,频频到建设单位告状。这些经验教训是迫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单位选择在漳古段工程施工中引入资金监管措施的重要原因。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保证专款专用。工程建设单位在做好自身资金管理的同时加强对支付给施工承包商的各项资金执行监管措施就是迫切需要。
二、实施工程建设资金监管的政策要求
根据财政部和水利部共同下发的《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切实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的意见》(财农【2012】22号)文件精神,提出要求确保水利资金安全有效使用,推进水利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强调从制度建设、预算管理、监督检查、廉政风险防控等各个方面,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完备的水利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多元化监督体系,减少数据不实、虚假立项、挤占挪用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项目管理等环节在内的整个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是中央对今后水利工程管理的重点要求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加强资金监管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资金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条款及时、准确的支付和专款专用。
三、实行建设资金监管的合理合法途径
对承包商实行资金监管在水利项目管理中并不多见,存在诸多不同部委行业政策法规的矛盾。实行资金监管涉及施工承包商经营自和现场项目部与总局的资金调度和管理权限等问题。因此顺利实行资金监管的前提是解决其合法合规的问题。
1.建设单位支付给施工承包商的资金,因为在所有权上已经发生转移,建设单位无权干预审查资金的使用,建设单位就需要得到授权具备监督权。在南水北调中线漳古段工程的招标阶段,建设单位就将实行资金监管的条款纳入招标文件内以取得监督权。因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是通过“要约”与“承诺”的过程签订的,施工承包商对项目投标,就视同对招标文件所列条件的相应,其投标价格应考虑实行资金监管对施工成本产生的影响。所以,通过招标文件和监管协议等合同有效组成部分可以明确资金监管的范围、方式、权责等,顺利解决了工程资金监管的合法合规问题。同时拟定的资金监管协议,将承包商在当地开设的账户银行纳入第三方,从而使资金监管协议具备落实的基础条件。
2.银行在协助资金管理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在银行内对资金流动行使监督具有可行性。从而通过银行的信息平台建立对资金流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实现对资金监管理论的落实。
3.资金监管协议的条款必须详尽、完整、具有可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承包商的资金使用进行约定权利范围内的监管,只有出现施工承包商转移、挪用资金等违约情况时,才能采取协议措施。就如同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承包商按照投标承诺投入人员、设备等管理措施一样,资金监管不能给予建设单位干预施工承包商正常生产的权利。
通过以上详尽的考虑和措施,解决了资金监管在日常工程管理实施中的合理合法性问题。
四、资金监管对各方的影响分析
1.首先水利工程项目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除了技术含量较高外,建造过程持续时间相当长,就是商品交易过程复杂,期间因为政策、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可能发生变化,对于合同双方而言,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作为施工承包商的角度看,在施工过程中引入监管体制无疑增加成本支出和不确定因素,这是施工承包商所不情愿的。
2.在项目建设期间,施工承包商的项目部主要有以下几项资金来源:自备的资金;建设单位支付的预付款和进度款;质保金;其他收入。同时,项目部的主要开支有几大类:人员工资和日常办公开销;设备、材料采购租赁费;支付给分包单位的工程款;总局收取的管理费、利润和代缴的各类费用等。在资金监管过程中,为了起到有效监管的作用,承包商的人员费用、日常办公开销和各项税费等都不可避免的被纳入监管范围以内,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施工承包商调拨资金的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
3.中标的施工承包商总局对建设资金监管制度多持反对意见。因为当前工程建设市场,各承包人需要不断参与各类工程项目的投标和建设,需要人员、设备、材料的不断投入和更新,对于资金的使用有着自己的制度和办法。目前,市场上可供使用的融资平台或者成本高昂或者程序复杂,所以在各工程项目资金较充裕时互相调拨对施工承包商来说是常见的操作方式。建设单位的资金监管措施客观上增加了施工承包商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也使得他们对待资金监管措施缺乏积极性。
4.漳古段工程实施银行监管措施时,从银行方面得到的帮助有限。依然面临着资金拨付后对法人账户监控并不被银行系统全面接受的尴尬。银行在参与监管协议后获得了稳定的资金注入保证,同时赚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和资金占用权利。对于协议的落实,并没有过多的积极性。协议相关条款的实施完全依赖于负责监管账户的银行的负责态度、柜台员工责任心等不确定因素,造成了不同的银行出现工程监管力度迥异的现象,出现了监管期间,仍有个别违反监管协议的资金调拨情况的发生。
5.资金监管的推动主体只有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商和银行只是被动接受,客观上限制了监管措施更好的发挥它的效力。建设单位在资金监管协议中没有处罚手段和措施,协议其余两方违约成本实质为零。银行在监管协议中,没有义务缺失下的成本付出。在整个三方中处于最主动的地位,建设单位有求于银行落实监管协议,施工承包商有求于银行顺利提取或划拨资金,造成了事实上银行可以毫无顾忌的随意处置资金监管协议的实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预算,课程体系,就业能力
1引言
村镇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村镇建设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农民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实现农村经济建设的积极发展,以新农村建设为代表的村镇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村镇建设工程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实现村镇工程建设的现代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新农村建设理念的普及推广,我国各地农村村镇工程建设得到大规模开展,村镇工程建设项目种类也由原来的单一、分散变为如今的多元、集中,且建设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村镇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也开始不断出现,如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等,特别是村镇建筑安全质量问题,给百姓安居带来很大的影响,质量问题严重的还会威胁到农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面对事故频发的质量问题,既暴露了村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不足,也暴露出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以及相关法制法规等监管机制存在严重的漏洞。因此,做好村镇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村镇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村镇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急需重视和解决。
2影响村镇工程建设质量常见的问题因素
2.1村镇建设管理中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村镇建设管理中相关法律体系的缺失是我国村镇建设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很大一个因素,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出现问题无从问责,质量安全也就无从谈起。我国村镇建设管理中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与村镇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乏,由于诸如新农村建设这样的村镇工程近年来才刚刚兴起,法律层面还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规范也很少涉及村镇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问题;②现有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范多针对大型建设工程,并未能对小的村镇建设项目起到规范作用,规模相对较小的村镇工程建设不报建、不报监的现象非常严重;③农村法制观念普遍低下,法律知识缺乏有效宣传,即使建立专门针对村镇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相关法律,由于宣传不到位,依然被荒废而形同虚设。
2.2村镇工程建设缺乏专门的质量监管机构
目前,我国村镇建设工程管理中,由于缺乏专门的质量监管机构,也是导致村镇工程建设出现各种问题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村镇建设相关监管机制的欠缺,在城市建设工程管理中,有功能完善的相关管理组织以及健全的监管机制,但是在广大农村,由于村镇建设并未像城市建设那样受到重视,基本上没有建立村镇建设规划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监管机制;②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限制,村镇政府机构设置较为简单,重要的村镇工程建设项目一般不多,而新农村建设又刚刚兴起,因此,多数村镇并未设立专门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管机构,在村镇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不能够满足村镇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监管需求,此外,即使一些地区设立了质量监管机构,但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较差,很少能够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到村镇发展,也会使得监管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从而导致村镇建设工程管理成为村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造成一系列的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2.3村镇工程建设施工队伍不太正规
由于村镇工程建设往往规模较小,大的施工队伍不愿意承接村镇工程业务,因此,负责村镇工程建设的施工队伍往往并不正规,其施工技术相对薄弱,这也是造成村镇工程建设出现质量问题的一大因素。一方面,村镇工程规模小,且地处偏远乡村,大的施工队伍并不对这类工程感兴趣,很多时候,村镇工程都是聘请一些临时组建的农民队伍施工,其施工技术和施工力量十分薄弱,工程建设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由于施工队伍多不太正规,因此,在施工建设中为了能够节省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经常无视行业规范,不依从法律法规,也不履行必要的程序,通过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建筑材料甚至简化图纸设计标准等方式降低施工成本,谋取高额利润。
2.4村镇工程建设存在等腐败现象
一些乡镇村官存在严重腐败现象,通过职权谋取利益,从而导致豆腐渣工程现象的出现。这是因为,村镇工程建设往往是小规模、小工程量施工,并未受到上级部门的监管和重视,再加上乡镇地区多远离城市,山高皇帝远,市政府往往很难监管到位,这给一些腐败分子投机腐败的机会。一方面,一些乡镇本土施工队伍,资质并不健全、施工技术相对薄弱,但为了拿下村镇工程建设项目,向乡镇领导请客送礼,以从中谋取利益;另一方面,一些腐败乡镇领导,看中村镇工程建设带来的利益,将工程建设交给自家亲属或者通过,相互合作谋取利润,滋生了严重的腐败现象,此种情况建设的村镇工程往往质量堪忧,且多为豆腐渣工程。
3提高村镇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3.1强化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村镇建设相关法律体系
村镇工程建设离不开法律体系的保障,通过强化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村镇工程建设管理相关法律体系,是确保村镇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全凭工程参与者的自觉自愿,很难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为此,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完善与村镇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村镇工程建设,无论工程大小,对其质量管理都应做出相应的法制规范,通过法律体系建设,保障村镇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应加强普法知识宣传力度,通过法律知识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并认清破坏村镇工程建设的后果,让法律法规发挥威慑作用,从而促使村镇工程施工建设者遵纪守法,做好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3.2完善监管机制,建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提高村镇工程建设施工质量,除了施工企业自身应自觉做好质量管理之外,还必须完善监管机制,建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以此确保村镇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①应不断完善质量监管机制,针对村镇工程建设项目建立相应的功能完善的管理组织以及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质量监督管理的顺利进行;②村镇上级县市部门应起到带头作用,通过建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对村镇工程建设进行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③为提高质量监管人员素质,招揽更多管理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政府应提高相关职位的福利待遇,通过更多的优惠和激励政策,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服务村镇基层建设。
3.3做好技术服务,提高施工队伍技术性和正规性
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职业操守是确保村镇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政府应起到积极引导作用,通过严格选拔施工队伍以及做好相关技术服务支持,确保施工队伍的正规性和技术性。为此,针对大型的村镇建设工程,如新农村住宅的集中建设,政府应通过招商引资,扩大建设资金投入,并积极寻找信誉优秀的正规施工企业,这类施工队伍不仅具备足够的施工技术,而且遵纪守法,杜绝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建材,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针对一些小型的村镇工程建设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广招贤能,组建自己的村镇建设施工团队,并通过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服务支持,不断提升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
3.4全民监督管理,严查严打腐败现象
针对村镇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应做好全民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行贿受贿、,确保村镇建设不被侵染。为此,一方面,上级政府应密切重视乡镇工程的清廉建设,做好的监管工作,通过定期巡查、严厉管束,避免腐败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政府还应鼓励全民参与,通过物质奖励鼓励村民参与腐败现象的监督管理,对在村镇工程建设中发现、行贿受贿现象的举报者,给予丰厚的现今等物资奖励,通过全民监督,避免腐败现象的出现。
4结束语
村镇工程建设是促进农村繁荣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蓝图保障,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对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对村镇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强化法律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提升施工水平、杜绝等,确保村镇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翠卿.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46~47.
[2]梁江滨,何树坚.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模式探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5(04):51~54.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状;改进
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1.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章,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的指导性实施准则(如美国的C/SCSC)。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处可见,随时可闻。有些工程没有实行招投标制,有些却采用议标或是假招标,大搞“人情工程”。
2.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本身是对拟建项目技术上、经济上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银行贷款、合作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但是许多投资者普遍都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而盲目投资,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为后来的工程事故埋下了祸根。
3.缺乏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在国内推广的时间不长,无论是行业还是单位,具有组织大型工程管理经验,能按国际通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管理,熟悉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能进行进度、质量、费用、材料、安全五大控制的复合型高级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十分缺乏,具备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资质(IPMP)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
1.各行业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
其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
a.不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是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的一个显著特征具体表现在不同行业间信息化应用水平不平衡等等。
b.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先进的企业施工现场都已经安装了摄像监视系统以监视工地现场安全和消防等,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却缺乏资金支持难以安装。
2.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
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是工程管理企业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
a.部分法律、法规、政策等的制定落后于市场的实际需求。
b.部分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已经制定,但更新不及时。
c.部分工程管理有总的法规和规章,但缺少具体明细的实施细则,这给有关法规、规章的执行带来了困难和不便。
3.工程管理中的技术含量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的引进到工程管理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当前信息技术、声频视频等技术的发展将加快工程管理的革新,从而促进起其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新方法的应用如博弈论、系统论等将进一步促进工程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工程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加强统筹,促进工程管理在各行业的协调均衡发展
工程管理质量的好坏高低往往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各个行业工程管理质量的差异一方面影响到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到相关行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会拖累我国整体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对此必须进行改进。政府部门应加强统筹引导,促进各个行业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和提高。
2.加强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制定相关规章法规的配套细则,促进工程管理有据可依
加强制度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包括加快相关法律制定速度和水平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及时更新;制定规章制度的明确的实施细则,从而促进工程管理有法可依。
3.加大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是一切工作的灵魂,是一切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必须加大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加大工程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开创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完善岗前培训结构,建立入岗培训、换岗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鼓励员工自我学习等等。
4.加强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工程
管理质量是工程管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命脉,为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加强竣工验收前后的质量控制,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是完成合同承诺,交付业主最终产品的重要一环。必须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前后质量控制。一方面,要认真核对合同、图纸、技术核定等文件,保证工程承包范围内工作量的完成;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土建、安装、装修及生产设备各单位的竣工收尾工作,排出收尾计划;使整个工程按计划有步骤地交付;另外,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成品保护做得好,既保证质量又保证进度,否则不仅给受损方带来损失,还会造成新的施工周期的出现,影响质量,耽误工期;最后,做好资料整理收集工作,保证软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影响对工程最终质量等级酌认定和向业主交付。工程竣工后,要做好回访和保修工作,才算完成该工程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四、总结
总之,工程管理是工程管理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加强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是工程管理企业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赢利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整体质量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仍需要认真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福让.浅议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2,(1).
[2]方学良.对工程总承包的几点思考[J].建筑经济,1998,(7).
[3]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山东,工程建设与设计,2002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建议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参建各方安全管理意识淡薄,责任落实不力
建筑工程涉及施工、监管与业主单位等各个要素,只有建筑工程各方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才能真正保证工程安全。但实际工作中,不少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存在招标环节不规范的情况;施工单位有的盲目追求利用最大化,不注重加强安全投入,忽视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设,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普遍存在;监理单位没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与工程建设标准等施行安全监管,未能真正落实安全质量监督管理职责;存在不少设计单位安全意识不强,没能充分考虑施工难度与安全操作等,导致对工程安全生产缺乏有效指导。
(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数量虽已不少,但随着市场经济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不断发展,逐渐暴露出不少缺陷与问题。一方面,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健全,有的标准存在重复与交叉的现象,容易造成各方相互推脱、无人管理的情况。另一方面,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具体适用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法律太少,导致在实际进行监督管理时存在难度。
(三)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不够,政府监管体系尚未形成
现阶段存在不少建筑工程仅仅局限于大检查与标化验收,很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安全管理观念不强,不能严格按照工程安全规范操作,经常进行违法违规操作,使得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不能很好地落实,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政府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安全监督与检查执法力度不够。目前政府监管的方式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单一,不少需要进行监管的项目尚未施行,对工程安全生产的标准要求不够规范与明确,且现存建筑行业门类多,安全职责权属存有差异,缺乏规范统一、权责分明的政府监管体系。
(四)建筑工程相关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安全的好坏。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他们缺乏规范的岗前培训,未经专业教育,缺乏安全生产意识,不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难以满足施工安全需求。而有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由于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投入较少,缺乏安全训练与救援设备,甚至出现挤占安全生产费用以降低生产成本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不利于及时应对安全问题。
二、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安全意识,落实各方安全职责
制定安全责任制、落实参建各方安全职责是实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建筑工程各方应注重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实地参观与学习落实安全管理的项目工程,不断增强其建筑专业安全知识,以提高其安全意、应对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防范能力。另一方面,建筑工程各方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注重全面检查,针对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提出并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创造良好的安全建设环境,落实各方安全职责,以有效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二)规范市场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首先,应注重加强建筑工程建设的市场准入管理,对建筑工程参建方进行严格把关。施工单位应注重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各分包方的安全生产标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准则,使工程安全管理有法可依,越来越规范化。建设业主应不断增强安全生产资质能力,加大对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为施工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环境。监理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理,而设计单位应结合施工难度与安全操作进行设计,为施工安全进行指导。其次,我国应制定内容完整、针对性强,可以体现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的安全生产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有效加强安全管理。
(三)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应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监管职责,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安全监管模式与机制,做好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的安全责任管控,加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力度,以有效监督工程参建方将安全责任与措施落实到位。此外,为满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需求,应在制定与完善施工安全生产国际与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建筑工程安全专业标准。各工程应根据地区与工程具体情况细化实施标准,并应结合建筑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逐步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标准机制。
(四)重视安全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建筑工程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应进行严格的上岗考核与评估,注重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熟悉掌握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提高其业务素质,并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日常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使其逐步提高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做到安全生产。此外,建筑规程管理者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增大安全投入,采用合理安全管理模式,以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总体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只有坚持安全生产与工程效益并重,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有效保障国家与人民的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安定。
参考文献
1.1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体系化是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的关键步骤,应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加以完善:
(1)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都必须有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领域中都应体现环境意识。
(2)在进行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之前,必须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
(3)建立由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管好环境工程建设。
1.2健全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环境工程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度,但一定要切合实际,并与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衔接、配套,使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和规范,提高法律法规体系的可操作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环境工程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如制定环境工程工作管理规定、环境工程实验工作管理规定、实验室或试验网站管理规定等。制定环境工程规划时必须实地考察,使环境工程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的环境资源,较好地解决各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旦规划项目被有关部门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方案,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考评。规划方案的相关信息也要及时记录在案,并反映到决策文件中,如执行工作任务的制度、执行过程所获得的信息等,这些资料将成为环境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决策的依据。
1.3提高社会公众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事业投资力度
面对环境破坏严重、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的现状,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我国民众的综合素质,教育人们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另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思想技术。同时对我国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采取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办法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管理环境"并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环境。将环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不仅要做到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还要利用环境,开辟新的能源渠道,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高度重视环境人才培养,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成才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的更新。
1.5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
在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仅广州市环保设计公司最少400家以上,竞争也挺激烈的,但水平却不怎么样,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以致鱼龙混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一是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规范制度;二是放开市场,现在各地仍遗留计划时代的影子,当地政府往往将工程任务交给当地公司;三是引入外资,提高环境工程的建设水平。
2、结语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管理;途径与方法
水利工程是能够直接影响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要工程项目,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越发重视。要想做好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就要“全面协调、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机制,引进市场化运作手段,创新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思想,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措施,提升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水平。
1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不仅包括对水利工程的机械设备、建设材料、劳务人员、建设场地等方面的管理,还包括水利工程预算、工程招标、工程设计、现场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成本、施工现场生活区成本等多种建设资源的管理。工作人员通过经济管理,有效控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的成本投入,控制成本范围,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2加强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途径
2.1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机制
首先,各地区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机制。水利工程是一项民生建设项目,各地区政府对水利工程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及保护措施。各地区政府不仅要为水利工程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还要结合地方情况,建立水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条例,建立水利工程经济监督机制,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水平,保证水利工程经济稳定。地区主管部门还要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建立严谨的经济管理流程,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化发展,避免产生水利工程资金问题,如:资金流向不明,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
2.2引进市场化运作手段
其次,建设单位要积极引进市场化运作手段,强化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对水利工程建设细节进行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各个工序阶段均需要消耗建设资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维护。比如:水费的收取标准,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可以灵活运用市场化管理机制,明确分开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与商业用水标准,提升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合理性与公正性[2]。
2.3创新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思想
再次,建设单位要创新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的、合理的经济管理思想,从而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建设单位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现阶段的管理标准,主动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转变以往的“被动管理思想”,强化内部经济管理理念宣传,提高员工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从而提升建设单位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总体化水平。
2.4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措施
最后,要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建设单位工作人员要形成正确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思想,将安全管理纳入经济管理范畴,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责任监督制度,提高水利工程相关人员的工作安全;还要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发放安全细节手册,强化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避免由于安全事故引发的经济效益损失和社会效益损失,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利益,促进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质量监督;解决措施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152-02
顺应我国现代化建筑管理发展的新时代要求,我们应当加强建筑工程中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在加强监督力度的同时,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寻找开创出更加有利于提高监管单位工作效益的监督模式。使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得以稳健、快速地发展。本文对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工程质量监督的概况
工程质量监督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它的工作是以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确保每个环节质量标准最大化为目标,从建筑工程计划到竣工等各环节所采取的质量监督措施。它包括了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时和施工后三部分工作环节,为建筑工程提供了使用安全保障,同时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2工程质量监督过程存在的问题
2.1法律规定不完善
社会主义经济水平发展迅速,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建筑工程行业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但是,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很多漏洞,让一些用心不良的开发商、施工方等有空可钻,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不符合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出现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引起很多纠纷。因此,只有不断修改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对开发商、施工方起到更好地约束作用,为人们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消除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利于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良性发展,它是营造良好的建筑行业市场氛围的大前提。
2.2政府部门监督体系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政府部门在宏观调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政府部门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建立的体系还不健全,在出现纠纷时,政府部门仍然只停留在调节和控制的层面,没有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各方的监督范围和职责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纠纷事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部门出现过分干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使得投资方和施工方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这也是很多建筑工程质量差、安全系数下降、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加快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体系完善。
2.3施工单位监督机制不完善
施工单位作为整个工程的实施者,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建筑工程使用周期的长短和工程所能达到的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都与施工单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程受施工单位使用的施工技术、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这些都需要施工单位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现阶段我国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也不够全面,监督的环节存在很大弊端,监督体系、制度欠缺全面的考虑,这就使得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大打折扣,而且还出现了监督管理的内部人员工作懒散,擅离职守,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等不利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不良现象。施工单位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迫在眉睫。
3加强工程质量监督解决措施
3.1加强和修缮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和修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保驾护航。要明令禁止建筑工程行业的一切不法行为;加大《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督等部门单位中的宣传力度;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不断修缮,更新相关法律法规;成立相关执法机构,强制监督管理与工程质量相关的部门和单位。
3.2政府部门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监管体系
各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建筑市场发展情况不同,各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体系也应当不同。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明确勘察、设计、施工、监管等单位部门的监督职责和监督范围。政府部门在扮演调控角色的同时,还要充分行使它的调控权力,营造出良好的、健康的建筑行业市场氛围。
3.3施工单位完善自身工程质量监督的监管机制
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不断完善和制定出更加符合实情需要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绩效考核制、职责管理制度和岗位竞争制度等,以此加强工作人员工程质量监督的意识,明确分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施工单位还要为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学习的平台和条件,定期开展专业工作相关的培训,从而提高工作人员职责素养和技能。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制定相关的选拔制度,严格、慎重地选拔出监督人员,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标准、高质量的监管团队来把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关键词:成本管理 人力资源 劳动力密集 项目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的单位和部门有很多,包括监理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材料运输单位等等,建筑工程管理是工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近些年来,建筑企业逐渐的进行改制,同时涌现了数量庞大的私营建筑公司,这对于原来建筑企业内部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来说是极大的减弱,建筑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的混乱不堪,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工程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要解决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想使得我国建筑行业保持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希望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1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当不完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是于二〇〇二年五月一日开始实行的,这是我国比较全面的一套法律法规,它将我国多年来对于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将其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力的推广,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后来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和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落后性和局限性的缺点。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因此相应的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也无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不明确,各部门分工以及职责就很难落实下去,更加无法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1.2 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许多建筑企业片面的强调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够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因此就无法充分发挥建筑施工地理、资源、人才等优势,从而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不合格甚至是安全隐患的存在。
1.3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
建筑工程体制的不够健全是制约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迅猛的发展趋势,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求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不完善,建筑行业内部也没有形成专业性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和机构,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素质高且专业性强的复合人才非常缺乏,人才培训以及技术引进工作相对滞后。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加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
2 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2.1 从建筑工程技术方面分析
建筑行业不仅分工细致,而且劳动力密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具有人数多,人员分散、工作繁杂等特点,我国地幅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地质条件也各不相同,建筑工程的数量、种类多种多样,积累了数量极为庞大的施工设计图纸,为了能尽早的使我国建筑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须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入建筑行业,因此,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将这些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分类、存档以保证能够快捷方便的信息查询、信息资源共享,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发展进程比较缓慢,和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2从管理方面分析
在我国,建筑行业自从实行项目管理体制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式,那就是以施工总承包为主,以各施工企业和施工队伍为依托,但是,实际上,这种企业组织模式过于理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分包企业和施工队伍不能完成应有的施工任务,只有一部分专业技术较高的分包企业能够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分包任务外,相当大一部分施工任务仍然是由总承包企业组织人员完成的,这些使得建筑总承包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过于庞大,导致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3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而且大多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也不够,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并且保证能够有效的实行,这样才能给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于此同时,新的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应该及时制定,将专业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推广开来,制定严格的考核和控制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确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顺利进行,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2 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的时代,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思想现代化,并且逐步走进了现代建筑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建筑企业管理总体水平的高低和企业效益的好坏,这一思想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赞同。但是认识的程度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意识,逐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3 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不仅要能够胜任设计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应该掌握管理方面以及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当前我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复合型人才不是很多,需要着力培养同时掌握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工程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合理的调配劳动力,将劳动力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3.4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包含许多的方面,主要有材料成本、人工费用成本、机械使用成本以及现场成本等方面。其中,材料成本管理指的是通过控制工程使用材料的价格来降低工程成本,人工费用成本管理指的是通过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得有限的劳动力达到最高的劳动效率,机械成本管理主要就是通过维护保养等手段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些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涛,潘欣鹏. 项目整体管理[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是于二〇〇二年五月一日开始实行的,这是我国比较全面的一套法律法规,它将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将其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进行了大力的推广,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后来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和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落后性和局限性的缺点。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因此相应的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就很难也无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不健全,各部门分工以及职责难以落实下去,更加无法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1.2 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许多建筑企业片面强调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够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因此就无法充分发挥建筑施工在地理、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不合格甚至是安全隐患的存在。
1.3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不够健全。
建筑工程体制的不够健全是制约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求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不完善,建筑行业内部也没有形成专业性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和机构,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素质高且专业性强的复合人才非常缺乏,人才培训以及技术引进工作相对滞后。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2 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因素”简单地概括为: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2.1 进度控制
进行进度控制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时间和节点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计划目标。在项目实施之前, 必须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一起参加,统筹谋划以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节点控制, 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实施时,要求施工企业制订详细的工期进度附图,采取各种手段保证项目及各个工程活动按计划开始实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记录各工序的开始及完成时间,在每周或定期工程例会上将各活动的完成程序与计划对比,确定各分项及整个项目的完成效率,提出调整进度的措施,并对下期工作作出安排。
2.2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 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为此要制订科学的目标成本:(1)以市场为导向,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目标成本的制定要按社会可比的市场价格进行取价;(2)以效益为目的,要分析研究各种因素与项目成本的依存关系,对项目目标成本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控制好“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和“管理成本”,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效益和经济指标做到统筹兼顾。(3)具体控制要素:确保质量标准的实现、避免返工,材料、人工的有效利用和综合管理,进度的调整、合理工期的安排,工程量的增加与设计变更,因客观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索赔,工程一切险和工伤保险的理赔等各种因素。
2.3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 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 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
(2)严把材料质量关。采购和使用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 含环保标准) 和设计要求, 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通过招标、评判、筛选,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名录,并进行监督管理,定期评价,通过合同等方式达到有效的控制。
(3)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 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 因此, 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4)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 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 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 要有创新和特色。
(5)抓好关键部位施工。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 既是施工的难点, 又是检查的重点, 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在工程管理上,要在施工、材料和设备、运行管理的质量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
2.4 安全管理
为确保员工安全,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与健康管理,降低和预防安全风险,保证各项建筑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依照国家《安全生产法》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相关规定,应当制订安全与健康设计方案。方案设计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与健康管理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等,以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和为运营所做出的工作,能够满足设计所定下的功能要求,并全面地考虑及满足人为因素、安全性、可靠性、可适用性及可维护性。
3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而且大多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也不够,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并且保证能够有效的实行。于此同时,新的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应该及时制定,将专业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推广开来,制定严格的考核和控制措施,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确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顺利进行。
3.2 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
在信息化时代,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思维现代化,已逐步走进了现代建筑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建筑企业管理总体水平的高低和企业效益的好坏,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针对建筑行业的高危性特点,应当不断探索和建立一整套的安全风险管控模式,包括隐患消除机制、安全监控机制、应急处置机制、风险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通过这套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相结合的安全风险管控模式,做到技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形成防、控一体,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3.3 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使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不仅能够胜任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能掌握管理方面以及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当前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复合型人才不是很多,需要着力培养同时掌握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合理地调配劳动力,将劳动力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3.4 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包含诸多方面,主要有材料成本、人工费用成本、机械使用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方面。其中,材料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工程材料的有效使用及合理价格来降低工程成本;人工费用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得有限的劳动力达到最高的劳动效率;机械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有序调配、维护保养等手段,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寿命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些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必须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4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提出了以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为主要手段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意在对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言建策,促使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高效、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涛,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关键词】成本管理;人力资源;劳动力密集;项目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的单位和部门有很多,包括监理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材料运输单位等等,建筑工程管理是工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
近些年来,建筑企业逐渐的进行改制,同时涌现了数量庞大的私营建筑公司,这对于原来建筑企业内部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来说是极大的减弱,建筑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的混乱不堪,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工程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要解决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想使得我国建筑行业保持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希望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1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当不完善。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是于二〇〇二年五月一日开始实行的,这是我国比较全面的一套法律法规,它将我国多年来对于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将其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力的推广,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后来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和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落后性和局限性的缺点。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因此相应的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也无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不明确,各部门分工以及职责就很难落实下去,更加无法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1.2 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如今,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许多建筑企业片面的强调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够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因此就无法充分发挥建筑施工地理、资源、人才等优势,从而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不合格甚至是安全隐患的存在。
1.3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建筑工程体制的不够健全是制约着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迅猛的发展趋势,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求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不完善,建筑行业内部也没有形成专业性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和机构,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素质高且专业性强的复合人才非常缺乏,人才培训以及技术引进工作相对滞后。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加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
2 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2.1 从建筑工程技术方面分析
建筑行业不仅分工细致,而且劳动力密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具有人数多,人员分散、工作繁杂等特点,我国地幅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地质条件也各不相同,建筑工程的数量、种类多种多样,积累了数量极为庞大的施工设计图纸,为了能尽早的使我国建筑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须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入建筑行业,因此,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将这些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分类、存档以保证能够快捷方便的信息查询、信息资源共享,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发展进程比较缓慢,和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2 从管理方面分析
在我国,建筑行业自从实行项目管理体制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式,那就是以施工总承包为主,以各施工企业和施工队伍为依托,但是,实际上,这种企业组织模式过于理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分包企业和施工队伍不能完成应有的施工任务,只有一部分专业技术较高的分包企业能够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分包任务外,相当大一部分施工任务仍然是由总承包企业组织人员完成的,这些使得建筑总承包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过于庞大,导致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3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
3.1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而且大多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也不够,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并且保证能够有效的实行,这样能给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于此同时,新的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应该及时制定,将专业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推广开来,制定严格的考核和控制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确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顺利进行,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2 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的时代,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思想现代化,并且逐步走进了现代建筑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建筑企业管理总体水平的高低和企业效益的好坏,这一思想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赞同。但是认识的程度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意识,逐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3 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不仅要能够胜任设计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应该掌握管理方面以及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当前我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复合型人才不是很多,需要着力培养同时掌握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工程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合理的调配劳动力,将劳动力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3.4 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包含许多的方面,主要有材料成本、人工费用成本、机械使用成本以及现场成本等方面。其中,材料成本管理指的是通过控制工程使用材料的价格来降低工程成本,人工费用成本管理指的是通过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得有限的劳动力达到最高的劳动效率,机械成本管理主要就是通过维护保养等手段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些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涛,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