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信诈骗的风险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防网络诈骗心得1 今天晚上学院组织看防诈骗电影,影片利用动画片的形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各种诈骗的案例。看完本影片,我深受影响,真切的感受到诈骗真的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影片中常说的一句话“切莫上当。”诈骗形式主要有街头诈骗、网络诈骗等。诈骗人员很狡猾很“聪明”,他们的诈骗对象主要是妇女、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办作假医生,假出车祸者,假出差者,假老师,假朋友,假同桌的你,假女儿等各种身份,骗钱、骗物。他们触碰着道德的底线,直到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不会放过你,他们最开始时用好听的语言劝告你,用你的家人的性命危机恐吓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担心,你的良知,做最没有良知的事情。
其实,诈骗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每年大一新生来校之际,此时诈骗分子便会出来“觅食”,主要以大一新生为目标,利用他们对大学的不熟悉,以及对大学美好的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骗取新生的信任,对其进行“洗脑”,进而诈骗成功。
往事不堪回首,遥想当年,我青涩少女一枚,独自一人来武汉上大学。来大学第一天就被学姐学长骗,对我这个对大学充满幻想的小女生来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记得当时刚来为自己买完生活用品回寝室,一学姐自称是关心学弟学妹敲我们的门,她进来后就大谈她的大学生活经验,让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军训、不要想家之类的。我们当时都觉得学姐真的很好,觉得学姐很亲切。
但是呢,当她讲完讲完这些后,就开始说让我们买英语资料,考四级、六级各种资料,推荐我们买。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学校大一是不可以考英语四、六级的。还有就是一份要200块钱,对我们来说数目还是很大的。都怪我们耳朵软,相信她,就买了她的资料,刚开始时,她还有给我们送几份报纸、一本词典,然后就杳无音讯了。
学姐骗学弟学妹这种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是一种变相诈骗行为。我认为这种行为和我们影片中看到的诈骗分子欺骗老奶奶、善良的路人、担心孩子的妈妈、怀念旧情的同桌的你一样,是很不道德的一种行为。
被骗,在很大程度上是诈骗机关的人员太“聪明”,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被骗人员的某种贪便宜的心理,软弱善良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不被骗,就要练就防诈骗、反诈骗的自我保护心理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对人对事,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网络诈骗心得2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案例频发,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难以取证、学生防范意识差的原因,致使每年案件发生率居高不下且破案存在一定难度,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学校管理安全。
为了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有效提高师生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认真做好防范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利益,保障师生财产安全,在学院学生处、保卫处以及x派出所多部门的联动支持下,我系于20xx年3月4日-7日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师生,分批次在明滙楼观看了“x市‘预防电信诈骗’宣传片”,以案情再现和警方专业分析的视角,为我系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课,并要求各班利用此次契机,深度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及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做到进一步的宣传与警示,巩固防范意识。结合我系学生管理工作,现将此次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及时组建工作小组
根据学生处下发的“学生【20xx】3号”文件要求,我系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并组建了由党总支副书记袁琳智老师为组长,各班辅导员为组员的人文系“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工作小组,做到工作有安排、工作有落实,旨在将此次宣传教育百分百覆盖到我系师生,全面强化防诈骗意识。
二、组织有序,多渠道宣传
由组长牵头,在工作小组的安排布置下,我系师生积极参与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由系学生会负责,自3月4日晚自习起到3月7日晚自习,每天晚自习分为两个时段轮流播放,共播放8场次,覆盖20xx、20xx级25个班级,师生1800余人,并要求每一位同学观看完视频后撰写观看心得体会,及时总结。
除了观看视频宣传片,我系结合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多渠道多方向分别对强化宣传教育效果进行巩固,一是各班级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总结视频教育,并向学生宣读《西山警方48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小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和方法,提高识别与应对能力;二是充分利用自媒体,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朋友圈的方式,用大家熟知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反复进行防电信诈骗的宣传,并通过学生的自媒体群、朋友圈,将宣传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防范教育的覆盖面。
三、活动开展效果
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了解了各种电信诈骗的方式以及危害,提高了对电信诈骗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增强了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辨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率,也切实加强了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中警民协调配合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活动照片
防网络诈骗心得3
校园网贷风险多发,一些学生网络借贷导致背负“巨额债务”
钱凌是xx大学怀德学院大二学生,去年6月,他认识了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唐兴。唐兴告诉钱凌,他们公司正与多个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合作,招聘学生做兼职,只要帮忙在平台上“刷单跑量”,学生就能轻松获得报酬。唐兴还表示,做兼职的学生事前可以签订一份免责协议,一旦还不起钱,兼职学生不承担责任。
“赚钱快、收入高、无风险”钱凌便一口答应了这个“好差事”,和唐兴签订了免责协议,然后向平台提交了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和入学年份等信息。没到两天,注册就审核通过了。钱凌立刻申请了12个月期贷款,金额1万元,月利率0.99%。
提交申请后,钱凌很快接到贷款平台的客服电话。核实完信息后,半小时内,钱凌的银行卡就收到了1万元,他随即将借款转给唐兴,同时拿到1000元的兼职报酬,并被告知以后还款的事就不用他管了。但两个月后,当钱凌接到贷款平台催促还款的电话时,唐兴的手机却再也打不通了……
钱凌的遭遇并非个案。据x警方介绍,除钱凌外,还有x工学院等高校的10名学生掉入唐兴的陷阱。
曾有媒体报道,x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此外,除了校园网贷诈骗以外,也有一些大学生为了讲排场,不惜在网络平台借贷来实现超前消费和高消费,有的明显超出了承受能力,背负“巨额债务”。
消费观念不理性、个人信用保护意识淡薄、网贷平台无序扩张等是主因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P2P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
“很多校园贷款平台审核存在漏洞。有些甚至举着身份证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这可能是校园网贷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x警方办案人员告诉记者。
而另一方面,大学生财商观念方面的误区,也是网络贷款案件在大学校园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认为,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也不足,这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邓建鹏还表示,很多校园贷款平台的无序扩张,也增加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他们在广告中常常使用‘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等诱人的贷款和消费讯息吸引客户,同时给校园人很高的佣金,助长了人盲目扩张业务的冲动。这不仅对大学生,对这些贷款平台本身,也意味着很大的风险。”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消费信贷是一种金融工具,并无道德标签。一些理性消费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通过分期贷款消费能减轻一次性消费带来的资金压力,但关键是学生的借贷要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
应加强风险提示,建立严格的借贷流程和审批机制“大学生享受金融服务本无可厚非,而且现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也说明确实存在市场需求,但现在的问题是,校园网贷作为新兴业态,与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样,还游离于监管之外。”“分期乐”公关负责人认为,一些平台野蛮生长,有些平台存在费率不透明、授信额度过高、风控松懈但催收严酷等不负责任的信贷行为。
此外,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和当前部分大学生信用意识薄弱,消费观念有偏差有关,亟须提高大学生的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水平。
“防范校园网贷的风险又同时能满足大学生分期购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监管要跟上。”邓建鹏认为,未来的监管政策应在以下方面着力:首先要规定互联网金融平台一定要对大学生做特别的风险提示,倡导适度消费的理念。其次,在评估信用水平和偿还能力时,要适用高于其他人群的审核标准。
近日,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信贷监管力度,向学生预警提示信息,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校园网贷平台首先要模式合规,才能避免法律风险。如果是以P2P的形式来做,就要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确保其信息中介的定位;如果是以自有资金放贷,就必须由监管部门颁发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来做。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我不是卡卡”为你整理了这篇市民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电信网络诈骗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上和财产上的损失,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愈加呈现出手段高科技化、形式多样化、作案隐蔽化的特点,防范打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0年11月30日至2020年12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民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43.5%)
B、女(56.5%)
2、您的年龄:
A、18-22岁(8.9%)
B、23-35岁(53.2%)
C、36-59岁(30.6%)
D、60岁及以上(7.3%)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6.5%)
B、中专、初中(14.5%)
C、大专、高中(29.8%)
D、本科及以上(49.2%)
4、您的职业情况:
A、在校大学生(4.0%)
B、企业(33.1%)
C、学校、研究机构(7.3%)
D、政府及事业单位(24.2%)
E、自主创业(14.5%)
F、自由职业(16.9%)
5、您是否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及其手段方式?
A、非常了解(12.9%)
B、比较了解(38.7%)
C、基本了解(33.1%)
D、不太了解(9.7%)
E、不了解(5.6%)
6、您周围是否有电信网络诈骗发生?
A、是(75.8%)
B、否(24.2%)
7、您有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或短信?
A、有(79.8%)
B、没有(20.2%)
8、您遇到的是何种诈骗类型(多选):
A、征婚交友诈骗(6.5%)
B、刷单诈骗(34.7%)
C、冒充“公、检、法”诈骗(31.5%)
D、冒充客服诈骗(32.3%)
E、网络贷款诈骗(29.0%)
F、招聘诈骗(30.6%)
G、中奖诈骗(25.0%)
H、其他诈骗类型(16.1%)
I、没有遇到过网络诈骗(20.2%)
9、如果您遇到疑似诈骗的电话会怎么办?
A、故意和对方斡旋(8.9%)
B、不理会,直接挂断(61.3%)
C、将电话加入黑名单或者标记诈骗电话(29.8%)
10、就个人而言,您认为您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如何?
A、非常强(16.1%)
B、比较强(53.2%)
C、一般(19.4%)
D、比较弱(8.9%)
E、非常弱(2.4%)
11、您在何种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多选):
A、购买火车票飞机票、预定酒店(58.9%)
B、网上购物、订餐(39.5%)
C、办理会员卡(29.8%)
D、注册网站(34.7%)
E、填写街边发放的调查问卷(21.0%)
F、填写报名信息登记表(42.7%)
G、连接公共场所的WIFI(10.5%)
12、填写了个人信息后,您是否有注意个人信息保密工作?
A、有(64.5%)
B、没有(35.5%)
13、您是否学习了解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关知识?
A、是(60.5%)
B、否(39.5%)
14、您认为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A、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形式多样,迷惑性强(49.2%)
B、个人信息泄露严重(59.7%)
C、个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较低(39.5%)
D、犯罪成本低,惩戒力度不够(52.4%)
E、电信、银行等部门存在监管漏洞(39.5%)
F、诈骗的手法简单,容易传播及被仿效(33.1%)
G、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力度不够(29.8%)
H、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相应的风险也越来越大(21.0%)
15、在您看来,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多选):
A、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58.9%)
B、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力量,并加大对其经费的投入(55.6%)
C、建立完善公安机关与电信、金融部门的联防体系(59.7%)
D、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严惩侵犯公民信息犯罪(55.6%)
E、严格落实电话卡实名制,增加诈骗活动的风险和难度(52.4%)
F、加强行业监管,减少行骗空间(39.5%)
G、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35.5%)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124人,其中男性54人(43.5%),女性70人(56.5%)。接受教育情况:61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49.2%,其余63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50.8%。年龄情况:18-22岁11人(8.9%),23-35岁66人(53.2%),36-59岁38人(30.6%),60岁及以上9人(7.3%)。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5人(4.0%),企业41人(33.1%),学校及研究机构9人(7.3%),政府及事业单位30人(24.2%),自主创业18人(14.5%),自由职业21人(16.9%)。
参与调查的124人中,超过半数(84.7%)的人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手段方式有一定的了解,75.8%的人周围有电信网络诈骗发生,79.8%的人接到过诈骗电话或短信,这些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主要是刷单诈骗(34.7%)、冒充客服诈骗(32.3%)、冒充“公、检、法”诈骗(31.5%)、招聘诈骗(30.6%)、网络贷款诈骗(29.0%)等方面。如果遇到疑似诈骗的电话,61.3%的人会不理会,直接挂断,29.8%的人会将电话加入黑名单或者标记诈骗电话。
就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而言,16.1%的人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非常强,53.2%的人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比较强,19.4%的人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一般。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主要在以下五种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包括:购买火车票飞机票、预定酒店(58.9%);填写报名信息登记表(42.7%);网上购物、订餐(39.5%);注册网站(34.7%);办理会员卡(29.8%)等。在填写了个人信息后,64.5%的人会注意个人信息保密工作。
从调查结果来看,60.5%的人学习了解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关知识。在参与调查者看来,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信息泄露严重(59.7%);犯罪成本低,惩戒力度不够(52.4%);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形式多样,迷惑性强(49.2%);个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较低(39.5%);电信、银行等部门存在监管漏洞(39.5%)等。对于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建立完善公安机关与电信、金融部门的联防体系(59.7%);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58.9%);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力量,并加大对其经费的投入(55.6%);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严惩侵犯公民信息犯罪(55.6%);严格落实电话卡实名制,增加诈骗活动的风险和难度(52.4%)等。
三、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进一步规范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的执法程序、执法流程、执法行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同时加大法律法规对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信息等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成本,从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多部门出组合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频发,犯罪分子行为之猖獗引发公众关注。针对这一形势,从去年开始,政府相关部门对电信诈骗犯罪行为,高密度出台严打举措,措施严厉、标本兼治。
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同年7月,工信部印发《综合治理不良网络信息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行动工作方案》,部署通信行业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行动。随后的10月,国务院专门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就做好治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要求。
2016年9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强调,虽然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势头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针对当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乱象,部际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项行动。
郭声琨强调,凡是因行业监管责任不落实,导致相关企业单位未有效履职尽责的,要对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问责。凡是因防范、整治、打击措施不落实,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严重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并追究党政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来自公安部方面的消息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1万起,同比上升2.4倍;查处违法犯罪人员3.8万名,同比上升2.5倍;收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6.5亿元,为群众避免损失36.4亿元。
六部门下最后“通牒”
9月23日,六部门联合《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相当于给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下了最后“通牒”。
电信诈骗犯10月底前不自首将从严惩处。《通告》强调,公安机关要主动出击,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法立为刑事案件,集中侦破一批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团伙、整治一批重点地区,坚决拔掉一批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钉子”。对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人员,明确自《通告》之日起至2016年10月31日,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此规定期限内拒不投案自首的,将依法从严惩处。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和危害大,因此从维护治安与公民财产权益看,应是严惩的一类诈骗犯罪。”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专家阮齐林分析称,电信网络诈骗从法律上讲属于诈骗罪,应按照《刑法》有关法条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司法层面也做了相应调整。如,201 1年,“两高”的司法解释作出了关于惩治诈骗未遂犯等规定,为司法机关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依据。去年11月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也明确将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入刑。
在阮齐林看来,由于犯罪分子通常有组织地进行异地甚至跨国诈骗,且普遍有整套犯罪手段,导致打击难度加大,尤其是侦察、取证环节存在难度,因此未来应该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精力,提高破案率。
落实手机实名制
电信企业确保今年年底前电话实名率达100%。《通告》要求,电信企业要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确保到2016年10月底前全部电话实名率达到96%,年底前达到100%。未实名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应按要求对所持有的电话进行实名登记,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的,一律予以停机。
工信部此前的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要确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业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而此次的《通告》则是把实名制的最后期限提前到了今年年底。
在“手机实名登记制度”没有出来之前,互联网上的许多纠纷和非法行为很难取证。而“手机实名登记制度”出台之后,为立法奠定了基础,法律将可以得到执行。而随着实名制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使用互联网的每一个人都将受到法律的监督,对互联网环境的净化有积极的作用。
其实,不少地区已开始执行不实名就停机政策。如在北京地区,10月15日起将执行非实名就停机政策,分批执行,最晚至10月底,非实名手机用户全部停机。对未实名的手机用户,云南移动将从10月25日起陆续限制其通信业务,11月8日开始做半停机、停机处理,12月30日将对非实名用户做销号处理。
清理400等电话业务
对违规经营的网络电话业务一律依法取缔。《通告》明确,电信企业要严格规范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主叫号码传送,全面实施语音专线规范清理和主叫鉴权,加大网内和网间虚假主叫发现与拦截力度,立即清理规范一号通、商务总机、400等电话业务,对违规经营的网络电话业务一律依法予以取缔,对违规经营的各级商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一律由相关部门吊销执照,并严肃追究民事、行政责任。移动转售企业要依法开展业务,对整治不力、屡次违规的移动转售企业,将依法坚决查处,直至取消相应资质。
早在今年4月,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信息通信发展司、信息通信管理局会同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紧急约谈了三家实名制落实不到位的移动通信转信企业(虚拟运营商),要求三家企业立即对本公司实名制开展情况全面排查,认真进行整改。
随后工信部《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要求转售企业,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在1个月内,对前期未实名登记、虚假登记的电话号码,完成用户身份信息补登记等工作。此次的《通告》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违规经营的网络电话业务的打击力度。
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除此之外,银行也有一些自己的规定来确保用户信息不被非法分子盗用。比如,对于新开卡客户,如果预留的是非本人实名登记的手机号码,银行就会对其银行卡止付,防止被盗用。在开卡时,会限制个人代开卡数量为1张,且一个人一次只能开立一张银行卡。
云南省银行业多措并举防范电信诈骗
受访的云南省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有效保护客户权益、履行社会责任,纷纷采取多项措施全面防范电信诈骗,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富滇银行加大防诈骗宣传力度
近期,富滇银行全面开展了“2016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和“现场”的方式展开宣传。各网点用LED屏幕、液晶电视和摆放统一印制的宣传折页向客户进行“线下”的宣传;银行的官网、微信公众号和微信银行通过“线上”向广大群众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防范在线支付风险的知识和技能;各网点结合自身实际,在街道、社区、学校、商圈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宣传活动。
另外,富滇银行还携手昆明市公安局在西山区金马碧鸡广场开展宣传活动,现场共接受100余人次咨询,发放1000多份宣传册。与此同时,富滇银行昆明晋宁支行也与晋宁县公安局联手,在人流量相对较大的晋宁县中和路嘉誉广场到郑和文化广场一带开展宣传活动,现场共接受70余人次咨询,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
通过“警银联动”开展“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方式,不仅使宣传力度得到了加大,也使宣传更加深入人心。让群众能充分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本质和严重危害,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安全用卡意识。
云南省中行内外结合防堵欺诈案件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网络钓鱼、电信诈骗、木马攻击等网络欺诈手段不断翻新升级和金融机构电子银行外部欺诈案件层出不穷的严峻形势,中行云南省分行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内部管理与外部客户安全教育,全力防堵电子银行外部欺诈案件。
一是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结合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B2C支付业务交易查询与案件处置操作规范》等电子银行业务管理规定发送风险提示,及时对当前电子银行外部欺诈的最新发展趋势及特征对辖内机构进行提示,对风险防控要求进行强调与明确,为各级机构在业务发展中搭建起了“有章可循”的平台。
二是组织内部学习与培训,强化网点员工风险防控能力。各网点认真组织学习《电子银行案件业务防范与快速处置操作规程》等有关电子银行可疑交易查询与欺诈案件处置的规章制度,充分了解电子银行外部欺诈案件工作处理流程及规定,掌握电子银行可疑交易查询确认及涉案账户应急处置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工作中能及时发现、堵截、防控电信、网络诈骗,彻底核查、清理涉案嫌疑账户,进一步提高我行电子银行案件防范、协查及快速处置能力。
三是加大外部宣传,提高客户风险防范意识。综合运用网点显示屏、报媒、网站、宣传折页等多种宣传媒介,特别是积极应用微信这一新媒体宣传手段,丰富电子银行安全宣传信息与互动渠道,开展“防范电子银行外部欺诈安全宣传活动”,向广大电子银行客户普及外部欺诈事件特点、防范技巧,提升客户风险防范意识和欺诈防范水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筑牢防范诈骗“最后一道防线”。例如:通过本行官方微信了以“关于防范中银E令升级、交易测试等欺诈的风险提示”“记住六个‘不’,骗子再狡猾也骗不了你”为主题的电子银行欺诈风险防范安全提示,同时制作了“电子渠道反欺诈武功秘籍”H5广告在官方微信进行推送;通过各大媒体宣传本行手机银行“九大安全防护线”及安全使用常识。
四是开展专项防堵工作,提高防范外部欺诈的有效性。为有效防范不法分子通过发送非法短信附言进行的电子银行电信诈骗,在8月下旬开始开展了专项防堵活动。安排专人对相关可疑信息进行核实排查。对经网点核实确认确属典型的非法短信发送人的信息报送总行进行限制网银登录处理。
五是积极受理客户投诉并快速反馈。一旦出现电子银行外部欺诈事件,要求各机构按我行电子银行案件业务防范与快速处置相关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案件的报送和处置,并妥善做好客户安抚,积极配合客户报案妥善处理客户诉求。
云南省农信社多方位打击电信网络犯罪
云南省农信社针对电信网络犯罪份子利用多数人贪图利益的心理特点,以非法手段获取客户手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诈骗的特点,按照云南银监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要求,多方面有效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首先,安排涉及电信网络犯罪工作相关的银行卡中心、会计部、科技结算中心、保卫部迅速开展工作,并及时下发《省联社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农信社重点针对涉案、涉恐账户查控工作;银行卡开卡情况;银行卡安全管理情况;全面落实打击治理情况等四个方面扎实开展自查。
其次,针对农信社点多面广,面对客户群体多样的特点,制定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实施方案。一是确保配合有权机关开展协查工作,做好涉案、涉恐账户查控工作。加快建设云南农信协助司法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实现与司法机关和银监会系统后台对接,由系统根据司法机关或银监会指令自动完成涉案账户查询、控制、布控、反馈,实现无人工干预的快速查询、快速冻结;二是健全查询机制。专门成立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平台测试及试点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测试及试点应用工作;三是严格按照银行卡开卡程序合规办理业务,实现开卡数量限制,若超过4张再次新开借记卡的,系统将不予受理,对开立多账户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引导客户进行账户归并,在银行卡、电子银行领用协议中明确约定持卡人不得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和安全认证工具;四是加强柜面培训,把好源头关。逐步提高柜面人员发现和堵截电信诈骗犯罪的意识、能力、责任心,强化柜面安全提示,通过转账、汇款业务严格执行“三问二看一核对”;五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子显示屏、LED滚动条、网银、微信银行、横幅、宣传折页等形式为持卡人提供了丰富的宣传活动;六是适时组织督导检查。所有营业网点布放海报机均有防电信诈骗提示语,五华、西山、盘龙等联社还摆放有昆明市公安局经文保分局提供的银行安全防范视频机,滚动播放公安部门安全提示信息;七是强化内部管理。采取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层层落实的方式,要求干部、员工结合各自岗位实际做好防范工作,加大奖惩力度。
建行云南省分行全力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作为服务社会大众的银行,建设银行始终紧跟央行政策的脚步,积极配合监管部门保护客户资金安全。记者从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获悉,近期,建行盈江支行发现了一起群众集体开卡事件。当地一家称“世界云联银行”的机构向群众宣传到建行开卡并支付128元“网络维修费”,并发展4名“合伙人”也开卡缴纳128元费用,即可获得该公司10期股权、世袭100年福利等高额回报,导致10月5日起大量客户来该行开户、开卡。事件发生后,建行盈江支行高度重视,在积极向客户进行正面宣传和劝阻的同时,及时向上级行,当地公安、人行和银监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后经建行盈江支行及时处置,在当地政府、人行和银监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化解了这一风险事件,目前相关后续工作仍在跟进。
经查,“世界云联银行”在该县有实际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该机构并未取得金融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属无证无照非法开展的金融活动;其工作人员和相关“宣传资料”不仅夸大平台实力和回报,且以“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股权收益+O2O+旅游+连锁+实体+独创全球征信体系”的方式进行虚假宣传;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的方式取得利益,通过散发传单、微信传播、开工作室等方式大肆宣传,部分群众在高额回报的引诱下已深信不疑,而且还在亲朋好友间发展“下线”,涉嫌传销活动。
此类案件严重扰乱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该类不法组织以高回报为诱饵、以骗取资金为目的动员了大批的参与者,相对在州市、县市级区域发生较多,涉及地域和人员范围有一定的广泛性。通过自称“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常在用互联网、高科技外衣包装下,用虚假、夸大的宣传资料和要求在商业银行开户的形式为其非法行为提高可信度,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此类案件具备一定的非法传销特点。
此外,7月,建行曲靖沾益支行还成功堵截了一起电信诈骗,为客户挽回资金10万余元。6月27日下午,当班大堂经理在进行自助设备巡视时,发现客户屠女士和其哥哥在ATM前一边打电话一边操作,神情异常,立即上前询问客户是否需要帮助。屠女士不耐烦地说她在网上购物需退款,对方需要验证码和绑定银行卡,这时屠女士电话那头传出一声“你根据我的提示弄就可以了,不要问银行工作人员!”警觉的大堂经理马上意识到这是一起电信诈骗,劝说屠女士赶快挂断电话,立即通知会计主管,马上安排柜台帮其查明账户信息,发现客户活期账户已被转走10万余元。屠女士顿时慌了神,询问电话那头资金的去向,电话那头却催促屠女士“赶紧把验证码告知,否则资金就无法退回”。经验丰富的主管马上安排当班柜员协助客户办理查询、挂失业务,并将情况上报上级行请求协助查询,告知客户立即报案。此时,另一名当班柜员突然想起之前有朋友遭遇过类似的诈骗,立即联系朋友寻求解决之道,最终通过大家的积极配合,第一时间查明了资金流向,及时拨打第三方平台的服务电话冻结了该笔资金,客户资金暂时安全。之后,支行一方面继续与屠女士保持联系关注事情进展情况,另一方面积极保持与上级行联系,同时还与第三方支付平系解决资金退回问题。经过不懈的努力,客户资金终于全部退回。网点主管耐心向客户解释了这起诈骗案件的主要手法,屠女士这才意识到骗局的可怕,并对支行工作人员积极为客户资金安全着想的敬业精神表示感谢。
招行再次支招防盗刷
虽说攒钱速度远赶不上北上深房价的飞涨,但假如我们辛辛苦苦存的钱,还因为诈骗、盗刷瞬间归零,那将会是什么感觉?不用说肯定是崩溃的,但崩溃也没用啊,只能当理想、青春、财富都被猪给拱了……
近期,诈骗盗刷分子又开始为新一年的KPI(绩效考核)发力了,案件有密集暴发之势,且诈骗手段一直在推陈出新。犯罪分子都这么努力,我们不拼一拼防着点怎么行?只需3分钟,招行给您还原拆解诈骗手法,支招防骗技巧。
现象一:手机突然无法接听或拨出电话。查账发现资金丢失
第一步: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您的银行卡信息,信息包括身份证件号码、银行卡卡号、密码和手机号等。
第二步:伪造一张您的身份证件后,会试图在移动运营商营业厅挂失补办了您的手机SIM卡。目的是为了截获银行向您手机发送的信息,包括短信验证码和账务变动通知等。
第三步: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将您银行卡账户上的资金转出。
现象二:客户点击“银行”发送的短信链接,随后资金被盗
第一步: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技术,模仿银行客服电话号码向您发来短信,“提示”您积分兑换现金、手机银行升级或过期等,然后附上“积分兑换”、“升级”的链接。
第二步:您信以为真,点击链接,结果进入了不法分子伪装的钓鱼网站,该网站页面可能会与银行官网极为相似,页面也会引导您一步步输入信息,比如身份证号、卡号、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或者在短信链接嵌入木马病毒,您一点击手机就中了病毒,该病毒可拦截银行向您发送的各种短信(包括转账时的短信验证码和账务变动通知)。
第三步: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将您银行卡上的资金转出。
以上手法可能会让您出了身冷汗,在这个互联网极其便捷的时代,网络欺诈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一不小心您的信息就有可能被窃取,一不小心您的手机就会中木马,那如何才能躲避这些骗子,安心舒畅使用互联网呢,下面为您支支招:
1、收到95555相关短信存在疑问,无法辨别真假,不要做任何操作,请及时拨打95555客服电话进行确认(请注意:显示为95555发出的短信也有可能是伪基站所发)。
2、任何以“积分兑换、手机银行过期升级等”理由要求您录入“银行卡信息”的短信都是诈骗行为,千万不要随意点击短信链接录入银行卡信息,请妥善保管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银行卡信息。
3、给您的手机和电脑安装正规杀毒软件,并定期进行杀毒,勿轻信并点开手机收到的链接或图片。
4、通过正规渠道下载招商银行手机客户端,不要通过二维码、其它链接等方式下载。
5、资金转出时,银行都会校验银行卡的取款密码,因此特别提醒您,取款密码不能和登录密码一样,也不能和其它银行卡、互联网用户、网上商城的密码一样。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继手机号实名制、支付宝转账限额之后,近期再次推出新规,从源头和途径进一步防止电信诈骗事件的发生。
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又称“261号文”),针对防止电信诈骗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有关网络支付的条文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关于用户关注的央行新规是否对支付宝和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转账业务有影响,第三方支付机构均表示影响甚微。
安全放心支付
2016年,第三方支付迈入监管元年。一系列监管及自律政策密集出台。随着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支付机构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与此同时,网络支付时,安全性仍是移动支付用户最看重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手机支付、快捷支付等现代网络支付方式兴起,骗子们也开始更多利用新的支付方式进行诈骗。如红包诈骗、AA红包诈骗、虚假公众账号诈骗,投票、点赞诈骗,扫码关注诈骗、虚假微商诈骗等。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近一年,国内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
据《2015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近九成遭受网络欺诈的消费者未获得有效赔偿,在遭遇网络支付欺诈并产生损失的调查中,网络支付欺诈追损难度较高,损失全额或部分追回的仅4%,绝大多数是消费者自行承担全部欺诈损失,这一比例高达88%。
“移动支付安全应成为支付产品客户体验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总经理袁晓寒认为,从短期来看,消费者账户信息安全保护、移动终端环境安全、网上商户入网管理、网络账户实名制等方面仍需产业相关方持续关注,从支付产品看,未来的创新或将更多考虑安全因素,让消费者真正可以放心支付。
目前,不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针对手机支付都作出“全额赔付”的承诺,并推出了账户保险。但对于用户而言,第三方支付提供商能否不断升级技术,提供更具安全感的产品体验,消费者出现资金损失,平台是否能快速响应,是对电子支付工具的首要要求。
支付机构力挺
此次《通知》的目的在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和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加强账户实名制和转账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强可疑交易监测等多措并举,能够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通知》指出,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银行为个人办理非柜面转账业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当采用数字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单位、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转账单日累计金额分别超过100万元、30万元的,银行应当进行大额交易提醒,单位、个人确认后方可转账。
业内分析,从细则来看,央行仍旧给支付机构留下了自主操作的余地。首先,虽然限额,但是没有支出具体限额,这意味着,支付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风控水平和能力自行和银行协商转账限额和笔数。对某些大平台而言,几乎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对用户来说,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置转账限额和笔数,只要在约定限额内,支付金额并不受影响。对支付机构来说,支付机构本身也有账户实名制的要求,多数管理规范的支付机构已对身份证件、手机号码和账户的唯一性做出了要求。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余额的限制也避免了因为支付机构的技术问题造成账户内金额的大额损失。
《通知》出台后,腾讯、支付宝、网付通、易宝支付等多家支付机构纷纷表态,坚决支持并全力配合近日央行发起的针对电信诈骗的联合打击行动。腾讯方面表示,已建立起从支付前期危机预警与识别、到支付交易全程的风险监控以及事后支付风险应急处理的强有力的流程管理,单笔支付可识别超过2000种风险,资金损失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蚂蚁金服方面表示,公司及旗下支付宝持续投入研发并运用各种安全技术,完善账户实名制,全力保障用户交易安全,对包括电信诈骗在内的各种欺诈行为持续予以打击,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电信诈骗的联合打击行动,蚂蚁金服也表示坚决支持并全力配合。
易宝支付对于转账额度也做出解读称,《通知》没有对转账次数做出限制,实际转账笔数是由支付机构和客户自行约定,不会影响正常支付业务。
此外,腾讯还表示正在整合安全产业链,与行业上的各合作伙伴联合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共建互联网安全生态。有业内人士称,此次出台的《通知》,很多细节的规定更显具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客户体验,短期制约业务发展,但长期看将有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
携手净化环境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技术驱动社会变革的年代,面对电信诈骗等屡打不掉的毒瘤,互联网公司应该通过技术能力,承担起政府助手的角色,共建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近期,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百度纷纷出手,参与治理“伪基站”,这为抑制电信诈骗的继续滋长提供了技术保障:利用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通过溯源技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位,以实现现场抓捕。
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与公安部刑侦局联合开发的“伪基站实时监控平台”,不仅能动态监控所有伪基站短信、链接,便于溯源分析、全面打击,还能实时跟踪和定位各类伪基站设备,便于警方实施抓捕。据悉,通过“伪基站实时监控平台”,腾讯在上海等地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一批电信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腾讯也推出了其研发的“麒麟伪基站实时检测系统”。这是腾讯利用多年在数据可视化和地图精准LBS定位方面的经验,将实时数据以交互良好的方式可视化呈现出来,自动实时刷新伪基站的活动数据, 描绘出伪基站的移动轨迹。公安可有针对性出警,重点区域重点防控,从而能够提高抓捕的效率和成功率。腾讯的“麒麟反伪行动”,在深圳等地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诈骗;电信诈骗;立案;共同犯罪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助电信技术的信息传播功能,通过向不特定的人群虚假信息,以此骗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呈现逐年多发高发态势,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财产权利,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仅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5个省市的群众因电信诈骗造成的损失就高达l0多亿元。为了有效惩治此类电信诈骗犯罪,2011年3月 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发了《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办理诈骗案件解释》),对多个问题作出了带有指导性的解释规定,对司法实践中审理电信诈骗案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就《办理诈骗案件解释》几个“电信诈骗犯罪条款”规定的相关内容加以探讨分析。
一、电信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
目前,电信诈骗犯罪尚无独立的罪名,应归属于带有普通法条性质的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范畴。也就是说,要确定电信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只要明确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标准即可。关于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标准,主要依据是1996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1条规定,即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而“数额较大”为个人诈骗公私财物 2000元以上。由于该司法解释同时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000元至4000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 “数额较大”的具体数额标准。因此,各地确定了“2000元至4000元”范围内不同的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
而《办理诈骗案件解释》第 1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 3000元至 l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较之前最低数额提高了1000元,而最高数额则提高的比例较多,即从4000元提高到1万元。这看似提高了诈骗犯罪或者直接说提高了电信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实则不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210元,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37147元,2010年的工资数额增长是1996年的近 5倍。假若参照工资数额增长的比例,那应将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最低标准确定为 1万元才妥当。实质上,电信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是“明升暗降”。而且,《办理诈骗案件解释》在第二条第一款明确,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可以从严惩处;同时在第二条第二款规定,诈骗数额接近“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并具有第一款规定的上述情形的,应当分别认定为诈骗 “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在上一个法定刑幅度内量刑。是从严惩处电信诈骗犯罪。
二、数额难以查证电信诈骗案件的认定。
从公安机关查处电信诈骗犯罪的实践来看,该类犯罪通常以集团化、专业化的方式作案,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流水作业、单线联系,而且是利用电信、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面向不特定多数人实施,事先更会精心设计骗局,作案过程中往往是“甲地联系,乙地开户,丙地取款”,根本不与被骗对象接触,一旦得手,便会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转移赃款。如此,不但容易使被害人上当受骗,也给案发后的案件侦破,特别是具体诈骗数额的查证和认定等方面制造了很多实际困难。
可见,要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就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及时解决电信诈骗中遇到的证据难以认定问题。为此,针对电信诈骗行为查处难、取证难、诈骗数额往往难以查清的实际,根据刑法总则有关犯罪未遂的规定,《办理诈骗案件解释》第5条第2款专门明确,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的,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 “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同时,《办理诈骗案件解释》第五条第三款进一步明确,实施前款规定行为,发送诈骗信息50000条以上的,拨打诈骗电话5000人次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 “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 (未遂)定罪处罚。
一、宣传预警。
综治、公安、银行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的日常宣传活动。各镇综治办、派出所针对电信诈骗受害人群大多不看电视不看报纸,缺少防诈骗知识的情况,入户进行防诈骗知识宣传;利用社区和农村的小广播、黑板报以及街面电子屏进行社会面宣传;公安机关在官方微博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语进行网上宣传。银行网点在营业大厅明显位置、自助设备旁张贴防诈骗提示,在业务办理窗口、柜台醒目位置摆放防诈骗警示牌,宣传电信诈骗犯罪手法;定期对网银用户群发公益短信,告知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二、汇款提示。
银行柜台抓住银行汇款这一关键核心环节,增加汇款提示电信诈骗服务,有针对性的向汇款人询问为什么汇款、是否认识收款人,提示可以现场给收款人打电话确认或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商量等,填写《汇款风险提示单》确认后再操作,守好防范电信诈骗最后一道防线。
三、教育培训。
县级各金融机构对营业部大堂经理和保安进行培训,及时通报当前金融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治安形势和典型电信诈骗案例,让相关人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注意发现可疑人员和疑似被诈骗人员,及时提醒客户防范诈骗。
四、联手协作。
县综治办牵头每季度召开一次防范打击电信诈骗联席会议,通报前一阶段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公安局和各银行各选配2名联络员开展防范堵截电信培训、查询涉案银行卡工作。公安巡防队在夜间巡逻时对辖区内ATM机进行巡查,注意发现可疑人员,力争抓获现行。
五、劝阻联动。
各银行营业网点的大堂经理、柜面员工及大堂保安,关注转账或汇款的客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提示和劝阻。对自助服务区上机操作人员主动做好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提醒。对确认客户可能遭遇电信诈骗,且执意转账、汇款的,反复劝阻制止,并迅速通知公安机关,由民警迅速到场甄别、劝阻、拦截,并由大堂经理和保安帮助对诈骗帐号进行紧急输密码冻结和止付。
六、开户审核。
银行严把开户关,认真审核是否本人,并对持有本人身份证开户的人按规定限定在本网点的开户数量,防止犯罪分子收购银行卡用作诈骗犯罪的工具,发现可疑及时报警。
捂紧口袋多留神,资金安全有保障。
苍蝇专叮有缝蛋,骗子偏爱贪财人。
幸福生活双手造,馅饼不会天上掉。
号码陌生勿轻接,虚拟电话设陷阱。
心莫贪,擦亮眼,绷根弦,防诈骗。
拒绝陌生来电,避免上当受骗。
心不贪、利不占,诈骗再诡也玩完。
钱卡证件分开放,挂失要快莫等闲。
电话通知接传票,实为骗钱设圈套。
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勿轻信。
全民动员,警民携手,全力防范电信诈骗犯罪。
全民参与防范,骗子有孔难入。
防范网络的骗术,不贪便宜要记住。
家中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
陌生信息不要理,以防害人又害己。
网上购物便利多,设置限额准没错。
骗子不高明,专骗财迷人。
网上购物便利多,支付限额要设好。
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莫着急。
网络中奖真够狠,奖品多是笔记本。
陌生来电要提防,多方确认防上当。
专利转让别轻信,全面验证多核实。
违禁包裹莫惊慌,邮局核实来帮忙。
网络购物便利多,支付流程要仔细。
取款转帐多留意,小心坏人设陷阱。
一不贪二不占,诈骗再诡玩不转。
严厉打击电信诈骗,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心中无贪念,骗局远身边。
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记清楚。
普及防骗知识,提高防骗意识。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多思索。
十人受骗,九人贪财。
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
刷卡消费莫离眼,防止盗刷盯着点。
立即行动起来,坚决同电信诈骗犯罪活动作斗争。
代办退税有猫腻,骗取存款是目的。
鱼因馋上钩,人因贪受骗。
拒接陌生来电,避免上当受骗。
陌生来电多防范,资金转移留心眼。
拮紧钱袋多留神,资金安全有保障。
遇事要深思,不上骗子当。
建立健全打击、防范和控制电信诈骗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莫信天上掉馅饼,常劝自己心放平。
建立长效防制机制,铲除诈骗犯罪土壤。
转账汇款须谨慎,万元以上到柜面。
不贪便宜不吃亏,不捡馅饼不上当。
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退税中奖是骗局,蝇头小利莫贪心。
视频可造假,认真核对不轻信。
欠费通知要核实,大额汇款要谨慎。
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虚拟电话设陷阱,回拨号码能问明。
天上不会掉馅饼,退税中奖是骗局。
一旦难分假和真,警方咨询最放心。
网上汇款需警惕,电话核实莫大意。
丢包分钱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
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牢记心。
防范诈骗手牵手,平安常州心连心。
积极举报电信诈骗犯罪,警民合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要让自己的钱不受损失,就要让自己的脑保持清醒。
电信诈骗不难防,不给不要不上当。
遇到法院传票要警惕,亲自前往求证才能信。
积极提供犯罪线索,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大吉大荔:莫信天上掉馅饼,财富双手来创造。
不信陌生短信,拒接陌生来电,让骗子无从下手。
防范诈骗擦亮眼,拒绝**心不贪。
投资理财和股票,多是骗子设的套。
执法办案有规范,怎会汇款到个人。
诈骗手段万万千,捂紧钱袋不沾边。
领奖先要手续费,买个教训实在贵。
不要轻信涉钱信息,严防骗子乘虚得逞。
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同心同德争创文明常州,群策群力打击电信诈骗。
幸福平安中国梦,防范诈骗全民行。
社会各界通力协作,遏制“电信”诈骗犯罪。
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绝不能。
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要当心。
大额支付用转账,现金少搬家。
铸就防骗长城,擦亮识骗慧眼。
重拳打击,掀起打击整治电信诈骗犯罪新**。
诈骗电话莫轻信,一旦遇到要报警。
花言巧语轻信,受骗上当跟进。
家庭情况要保密,不明来电多警惕。
和谐网络你我共享,电信诈骗大家共防。
一、案件经过
某日下午4点左右,临近下班,客户应女士神色慌张,急急忙忙地跑到慈溪农商行胜山支行新区分理处1号柜台,要求柜员将我行卡内的16万元全部汇入位于北京的一个账户。笔者见客户慌张汇款又是大额,还时不时的接听电话,便提高了警惕,再三询问资金用途,是否认识对方,提醒其不要给陌生人汇钱,注意防范电信诈骗。应女士表示收款人是其姑姑,在北京做生意急需用钱,今天一定要将16万汇到其账号上。笔者见客户坚持要汇款,便建议客户向其姑姑确认一下账号是否正确,乘应女士打电话的间隙,通过查其言,观其色,发觉越来越不对劲,便希望与其姑姑通话确定一下收款方的细节,以确保汇款无误,应女士拒绝了这一要求,再次强烈要求马上进行汇款,如汇不到,就要进行投诉。笔者再次提醒其注意防范电信诈骗,并说明一旦钱汇出就追不回来了,应女士好像查觉到了什么,打着电话离开了营业场。半小时后应女士敲开了刚关的营业大门,表示其遇到了电信诈骗,就在二个小时前,她已不幸通过邮政银行将另一张卡里的2万元汇了出去。应女士告诉银行工作人员其个人信息被冒充公安的诈骗电话说的一清二楚,使得她非常相信对方,对方让其将钱汇入安全账户以免被扣划,这才有了上述被骗的一幕。最后应女士选择了报警,同时她十分感谢银行工作人员的多次提醒,让其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二、案件分析
现如今,各类电信诈骗案件频发,诈骗手段多样,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信息也被泄露无疑。在上述案件中,不法分子充分利用受害者泄露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让其信以为真。笔者的及时提醒和制止,成功堵截了一起电信诈骗,不仅使客户避免了更进一步的损失,也进一步维护了和美银行的声誉和形象。
三、预防措施
(一)充分认识。首先,银行作为高风险行业,储户的资金安全涉及银行的声誉问题,银行工作人员应深刻认识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近来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泄露,借助电话、网络等手段实行诈骗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给银行客户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危害,银行网点对当前案件防范应有充分认识,明白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
(二)加大宣传。要积极向客户进行宣传,解释银行基本业务的常识、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通过柜员宣传引导,张贴提示标语,大堂温馨提示等方式告诫客户不要轻信各类陌生电信。提醒客户保护好自已的银行卡及密码、身份信息,天上不会掉陷饼,从源头上防止诈骗事件发生。
多为“家族式”团伙 据了解,诈骗团伙多以家族式为主。以此前红极一时的“包小姐”为例,这种电信诈骗的来源地最终多指向河北邢台、邯郸两地,据警方介绍包小姐小广告诈骗的作案同伙一般是同村亲戚居多,因为在大家都熟知的关系圈里办事风险相对较小。
而在湖南株洲警方破获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谢某也是和其舅舅、妈妈一起搭伙实施诈骗。“我也知道犯法,只是抱着侥幸心理。我们双峰人很多家庭都做这个。”谢某说。
湖南娄底成“高危区”? 谢某等人被株洲警方称为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据株洲警方透露,他们于2012年3月28日捣毁23个电信诈骗犯罪窝点、抓获的6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湖南娄底双峰籍人。
无独有偶,2013年5月28日凌晨,浙江和湖南警方联手侦破了“4・1”特大电信诈骗案,捣毁犯罪窝点26处,抓获犯罪嫌疑人94名,其中多个犯罪团伙的首领均为湖南娄底双峰人。
这似乎从某些方面印证了此前在网上流传的一张“中国犯罪之乡地图”。在这张地图上,湖南娄底被标注为电信诈骗发生的高危地区。而通过搜索“电信诈骗”等关键词可以发现,不仅是湖南,包括北京、江苏甚至新疆等省区市每年也都破获了大量的电信诈骗案件,电信诈骗呈全国性分布的趋势。有办案民警总结称,电信诈骗属于非接触性犯罪,犯罪分子往往选择垮区域甚至跨国境作案。
定期更换作案“剧本” 而随着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电信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段也在不断翻新。
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支队长高兆毅表示,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来看,发生在新疆的诈骗案件就经历了从街头迷信、丢包诈骗到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的发展过程。“2002年,新疆开始出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其中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诈骗案件多发,且增速较其他诈骗犯罪类型更为明显。”高兆毅说,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分别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称受害人卷入涉黑、涉赌资金案,须缴纳保证金才能取保候审,并通过传真拘留证等方式取得受害人信任。
而目前,犯罪分子已经开始以“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的方式,精心布设“连环局”。乌鲁木齐警方破获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中,民警就查获了由犯罪团伙撰写的3000多字的‘专案组警官’剧本。
关键词:金融机构;新型诈骗;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总体运行平稳,但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针对金融机构的欺诈和犯罪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多样化、科技化的特点,给金融机构及客户造成了非常大的风险和损失。因此,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认真总结、分析、研究和改进银行业反欺诈防范措施,以更加有效地应对和防控各类金融诈骗行为的发生,构筑防范金融犯罪的坚强壁垒。
一、银行业新型诈骗的几种类型
主要包括网上银行欺诈、电话银行欺诈、网络欺诈、电信欺诈、盗刷银行卡、POS套现、贷款欺诈、重要空白凭证欺诈(存折、存单、银行承兑汇票等)以及其他类型的欺诈风险。
二、欺诈风险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一)不法分子常用的欺诈手段有:
1.利用假网站和手机短信,冒充银行名义向客户发送诈骗短信,声称客户中奖或账户被他人盗用等,要求客户尽快登录到短信中指定的网站进行身份验证,从而获取客户的卡号、密码、身份证件等信息后盗取客户资金。
2.以垃圾邮件的形式大量发送欺诈性邮件,这些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或是以银行账号被冻结、银行系统升级等各种理由,要求收件人点击邮件上的链接地址,登录一个酷似银行网页的界面,而用户一旦在这个指定的登录界面输入了自己的卡(账)号、密码等,这些信息就会被窃取。
3.假冒银行网站诈骗。在网络上设置与真银行网站域名相似或外观相似的站点,诱骗客户输入用户名及口令,盗取信息后进行网银转账。
4.利用银行自助设备诱骗客户。 一是冒用银行、卡组织等金融部门名义粘贴虚假信息,诱骗客户进行转账操作,诈骗客户资金;二是在客户取款时,犯罪团伙通过故意与取款人搭话来分散取款人注意力,并设法盗取客户银行卡账户信息和密码或调换客户银行卡。
5.通过木马程序等网络技术手段或其他手段,远程操纵客户电脑获取客户密码等认证信息,从而盗用客户资金。
6.信用卡诈骗。一是盗用他人身份办卡,并迅速透支套现;二是伪造卡或伪造信息办卡后盗刷;三是冒领、盗窃他人卡,不法分子套取密码盗用。
7.注册虚假商户利用POS机盗刷信用卡套现或以消费名义刷卡套现等。
8.提供虚假申请材料骗取银行贷款。
9.伪造票据骗取银行资金。
(二)新型诈骗案件的特点
1.地域跨度大,被骗人不止局限于当地,犯罪分子利用新的通讯方式能轻松在全国各地行骗。
2.行骗速度快,犯罪分子谎称是熟人有事、或者自己为公安人员。编造虚假电话、短信,甚至是飞信、微信等等,地毯式的给群众虚假信息,作案时间短,范围广,侵害面大,在受害者想清楚之前就完成了作案。
3.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开始只是单一的虚假短信,发展到现在各种网上显号软件、显号电台等等,成了一种高智慧型的诈骗。
4.受骗人群多为中老年人,信息渠道窄,辨别能力差,容易被骗子以小利诱惑。加之,子女多在外工作,当接到子女发生意外的电话时,多惊慌失措,如果碰巧再联系不上子女,多半会受到不法分子蒙骗。
5.诈骗多为团伙作案,分工明细,所采用的诈骗方式多为远程的非接触式的诈骗,这就使得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侦破困难。
三、典型案例
案例一:肖某,23岁,2013年11月12日来某金融机构办理网银开户业务,柜员通过询问发现,肖某之所以办理网银是因为其QQ上某好友(事后发现此号被盗,被人用来恶意行骗,并非本人)向其谎称有急事急需用钱,并提供账户。肖某急忙办理网银向其汇款,银行工作人员怀疑这是新型网络诈骗,对肖某进行劝阻,让肖某通过手机和朋友和其亲属联系,终于发现自己被骗的现实,成功阻止了一例网络诈骗。
案例二:2014年初,一企业法人代表来某金融机构咨询,称有人向其提议租用其pos机并想用本地企业账户申请pos机进行信用卡套现,并给予好处费。该企业负责人向银行工作人员询问此法是否可行?银行工作人员向其详细说明了pos套现的危害性与违法性,成功阻止了犯罪分子将某银行pos机作为违法工具的计划。
案例三:2013年6月,有客户接到手机短信称其信用卡涉嫌参与洗钱活动,并被冻结。客户打通电话,对方称其为某某市公安局,通过电话号码查询确为当地公安局电话号码。对方称其涉嫌洗钱,需将其财产移至指定账户,证明是无罪后归还,否则将一并作为赃款扣除。银行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情况后,发现极有可能是一起利用新技术的电信诈骗案件,劝说客户报警,最终客户没有造成损失。
四、反欺诈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银行业竞争呈不断加剧之势。为了应对竞争,各家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产品,加快业务发展来争夺客户市场。但同时,银行也必须面对与之相伴的不断增长的各种风险的威胁。风险管理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议题。
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而欺诈风险作为操作风险中的一种,近年来,虽然各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都相继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各种类型的操作风险中,对银行业影响最为重大、破坏力最为深远的还是欺诈风险,首先是内部欺诈,其次是外部欺诈。
目前,少数金融机构对欺诈风险的认识不足,在管理理念、管理框架、以及管理技术、系统、人才等方面都略显不足,这与当前严峻的欺诈风险形势形成较大反差,在欺诈风险管理的战略管理、业务操作、系统平台以及反欺诈技术等各方面都面临诸多挑战。
五、对策及建议
为了更好的识别欺诈和控制欺诈,维护企业声誉,并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树立反欺诈理念,健全反欺诈实施方案。对各业务和管理条线欺诈交易进行监测分析、调查报告,建立银行内部通畅的风险报告制度,建立欺诈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从各类业务产品为切入点,逐步实现从客户整体层面对欺诈事件的预警,注重对安全和欺诈预防情况的整体评估。
2.加强对员工的反欺诈培训。(1)对所有员工进行金融业务基础培训;(2)对管理岗位员工进行制度培训,如银行反欺诈、反洗钱的法律和政策;(3)对业务人员进行针对培训,如根据工作岗位进行信用卡、票据、贷款欺诈的识别和预防等;(4)开展重点培训,如季度、年度反欺诈教育,对不同时期突发的欺诈进行信贷、网银、票据、账户盗用等反欺诈培训。
3.扩大宣传,层层强化防诈骗意识。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柜面前台、宣传栏、LED屏等宣传电信诈骗风险,也可以定期在集市、要道等位置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全方位提醒客户此类金融诈骗的表现形式与潜在风险,也可以通过发放防诈骗小手册,帮助客户增强识别各种诈骗的能力和意识。
4.强化对客户的风险提示工作。对客户讲解如何保护本人资料、银行卡、密码等资料和不要轻易相信中奖短信等欺诈资讯,从源头上减少欺诈行为的发生。
5.加强对各类欺诈风险的防控。
(1)对贷款欺诈行为:①把好客户准入关,完善不良客户征信调查,将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拒之门外;②落实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认真执行“三查”,合理确定客户授信;③强化信贷审批,坚持贷、审分离,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道德风险防范机制;④加强与合作机构的管理,选择实力强、信用好、主营业务合法稳健的担保机构合作,并进行动态监控;⑤放贷后发现欺诈风险的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如停止发放未提取的贷款、宣布提前收回贷款、通过司法手段冻结存款等。
(2)对票据欺诈行为防控要“了解你的客户”、注意核实票据真实性、重点审核可疑交易。
(3)对银行卡欺诈行为,要了解欺诈类型,如假卡、遗失卡、未送达卡,查明欺诈发生原因,加强防范:①核实并收集保留齐全开户所需的证明资料;②对主要信息进行电话了解,必要时面谈;③发现欺诈嫌疑,及时采取措施遏制事态发展,如停止支付款项,联系公安机关等。
关键词:反欺诈;大数据;识别模型
1引言
近年来,由于电信欺诈事件频发,工信部要求“各电信企业要进一步强化技术能力建设,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漫游到重点治理地区的诈骗电话号码要及时依法依规处置”。然而目前大多数运营商的电信欺诈治理能力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1)系统能力有限,算法更新慢,诈骗行为多变,靠人工修正算法无法精确分析诈骗号码,需进一步提升反诈能力;(2)各地市公司分散建设,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还存在网络安全风险,造成一定敏感数据传送风险,筛查漫出诈骗号码时关键网元如HSS的CPU负荷提升10%-20%,存在网络运行安全风险;(3)反诈准确性急需提升,封堵疑似诈骗号码存在误封正常用户的情况,造成用户投诉,需要提升封堵准确度;(4)分析数据存在时延高、处理时间长的问题,分析结果只能起到事后防控的作用。为了有效拦截电信欺诈行为,本文基于运营商大数据能力,设计了一套反欺诈平台。该平台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准实时数据分析、多种欺诈场景识别模型等功能,在管理层面实现了分地市管理、数据可视化呈现、涉嫌违规号码自动处置、投诉查证等功能。
2关键技术
(1)利用流式计算框架实现欺诈行为准实时判别。大多数反欺诈系统通过日报表分析识别通信欺诈号码。这种模式的防控系统需要待T+1日数据出来后,才能够识别T日发生的欺诈行为,存在监测时延高、处理时间长的问题。很多不法分子利用时间差,在入网当日内就完成大量欺诈呼叫行为,并弃卡转移诈骗渠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智能反欺诈平台综合了批处理、流式计算两种大数据技术特点,实现了系统的低时延(每5分钟做一次分析)、高实时、长周期、数据量大、高复杂度(实现不同算法规则的识别)等目标。实时数据通过kafka集群存放,并由Sparkstreaming消费kafka的数据[1],对每5分钟的切片数据进行留存。分析系统对切片时间内发生的全量通信行为进行欺诈判别分析,实时数据主要包括O域mc、s1-mme、s6a、cd等原始信令数据。离线数据通过读取Hadoop集群[2],利用MapReduce框架分析系统每日针对高危客户进行判别[3],辅助欺诈行为识别。离线数据包括O域网络信令、B域客户信息、话单等。数据处理架构如图1所示。(2)多种场景下的欺诈电话识别模型。目前语音欺诈具有多种场景类型,如响一声、身份冒充类、改号诈骗以及虚假理财类等诈骗。改号诈骗又具体分为国际号诈骗、仿冒公检法诈骗、仿冒运营商诈骗、仿冒银行诈骗、仿冒客服诈骗等,如表1所示。因此本文需要针对不同的欺诈类型场景分别建模识别。在进行模型识别时,应根据不同的诈骗场景选取相应的特征变量入模训练,如表2所示。模型建设将运用到决策树、随机森林、逻辑回归、LightGBM等分类算法[4-7],以及K-Means等聚类算法[8],如表3所示。诈骗类型通话次数通话时长通话时刻分布联系人个数联系地个数主叫率回拨率(3)异常数据监测体系。利用专家规则,针对高危异常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语音省际漫出诈骗号码识别模型,分析预测发现可能被诈骗团伙利用在异地发起外呼诈骗的本省号码;本地语音诈骗号码识别模型,分析预测发现可能被诈骗团伙利用在本地发起异常呼叫诈骗的本省号码;本地猫池短信诈骗号码识别模型,诈骗分子批量购卡后,部分诈骗分子会保持每张号码卡相似的通话特征,较为规律,时机成熟时出现爆发式的呼出行为;诈骗高危地识别模型数据,诈骗分子往往在同一地点进行拨打电话,一般是团伙作案成聚集趋势,所以会出现同一个位置下诈骗呼叫频繁拨出的情况,分析举报号码通话位置特征,识别监测高危地区位置异常号码;用户交往圈模型,交际圈模型使用到社交网络算法分析引擎,通过分析引擎建立一个异常用户的社交图谱,用来判定一个用户的通信行为是否超出其正常行为,结合话单、短信、客户基本属性等数据准确分析检出异常诈骗呼叫行为,识别异常用户号码社交网络群体,监控对应异常号码;异常入网模型,从诈骗分子的历史通话频次、天数、被叫号码离散度等维度,分析诈骗分子在不同渠道、开卡时间的大数据通信行为,建立诈骗号码的异常通信行为模型。
3模块开发
3.1业务架构设计。反欺诈系统包括大数据综合分析子系统、诈骗处理子系统、综合管理子系统等,如图2所示。3.2大数据综合分析子系统。大数据综合分析子系统包括模型构建模块、知识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等,如图3所示。模型构建模块负责各类诈骗电话行为分析建模、各类新型电话诈骗行为分析建模,并实现算法固化;负责各类建模算法训练评估并开发固化上线,针对上线算法运维跟踪,保持持续优化。知识库模块负责融合各类外部知识存储构建及其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对接运营商大数据系统,接收大数据系统推送的运营商全量用户通话信令数据、业务数据;负责构建分布式存储及计算框架,进行源数据预处理,面向上层分析建模提供对应建模算法所需呼叫行为特征。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尽量提高源数据质量,使用容忍低质量数据算法等,目的是提高数据质量,使数据挖掘的过程更加有效,更加容易,同时也提高挖掘结果的质量。预处理工作任务是对原始话单数据进行检测,包括检查并剔除噪声数据、离群点异常数据,对缺失值、异常值以及不一致值等进行统一归零、补零、归一化等处理,以及重复话单挑单、缺失数据设置默认初始值处理等。3.3诈骗处理子系统。根据综合分析子系统识别出的号码欺诈危险等级以及判别的原因,对欺诈号码进行处置。系统具备通过BOSS接口进行号码关停、限制呼叫等相关处置能力。对于高危险等级的号码,能快速生成需踢网或强制关停的号码清单接口数据,由对应的接口进行踢网或关停处置。3.4综合管理子系统。综合业务管理子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模型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呈现、数据统计等功能模块。数据呈现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输出方便用户了解相关欺诈的信息,包含且不局限于:展示受害用户区域分布,以及仿冒诈骗类型占比情况、诈骗源区域分布、诈骗电话态势分析、疑似受骗实时监测、诈骗电话监测日历、入网渠道/工具集中性态势分析等。基础数据管理包括:高危imei库管理、黑名单号码管理、白名单管理、受害用户管理、12321举报库管理、公安举报号码管理等。3.5数据呈现子系统。智能反欺诈系统作为一个生产运营的管理平台,需要将电信欺诈行为、地域、发展态势通过可视化及报表统计的方式展现出来。具体应包括:受害用户区域分布、诈骗类型占比情况、诈骗来源区域分布、诈骗数量态势呈现、入网渠道集中性态势分析、欺诈号码入网证件来源地分析、关停投诉报表分析等。
4功能效果
自反诈骗平台上线以来,总体识别准确率在90%以上,减少了误判客户投诉,显著降低了欺诈投诉率,有效打击了电信欺诈犯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由于该系统实现了分钟级的识别和关停,使得罪犯无法充分利用每张电话卡的通信价值,大幅提升了实施诈骗的成本,让罪犯付出了不少的经济代价,有效打击了电信诈骗罪犯的嚣张气焰,有效遏制了电信欺诈犯罪发展的态势,有效减少了群众的损失。5结束语本文提出的智能反欺诈系统是在运营商数据能力及信息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该系统创新性地应用了大数据流式计算,积累了大量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欺诈识别模型,搭建了综合分析、欺诈电话处理、数据呈现及基础业务管理等模块,有效解决了过去诈骗行为分析滞后、识别业务场景低、误判率高、人工运营成本高等问题,支撑了运营商信息安全日常运营管理工作。该系统实用性强、投入成本较低,具备在电信欺诈领域广泛推广的条件。
参考文献
[1]ZAHARIAM,DAST,LIH,etal.Discretizedstreams:anefficientandfaulttolerantmodelforstreamprocessingonlargeclusters.HotCloud,2012(12):10
[2]SHVACHKOK,KUANGH,RADIAS,etal.TheHadoopdistributedfilesystem//2010IEEE26thSymposiumonMassStorageSystemsandTechnologies(MSST),InclineVillage,USA,2010:1-10
[3]DEANJ,GHEMAWATS.MapReduce:simplifieddataprocessingonlargeclusters.CommunicationsoftheACM,2008,51(1):107-113[4]QUINLANJR.Inductionofdecisiontrees.MachineLearning,1986,1(1):81-106
[5]董师师,黄哲学.随机森林理论浅析.集成技术,2013,002(001):1-7[6]王锡国.逻辑回归算法的研究与应用.科技研究,2014,000(005):575
[7]马晓君,沙靖岚,牛雪琪.基于LightGBM算法的P2P项目信用评级模型的设计及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05):145-161
人之诡诈,自古以来就有,“以假见证害人”也是一种罪行。古代人之诈骗多半是口中土话,行动上来蒙骗无知平民。而现如今通讯科技非常发达,信息普及非常广泛,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诈骗方式――电信诈骗。
可以说通信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电信诈骗,可通信业毕竟还是利大于弊,只是一小部分人心术不正干起了电信诈骗这样的勾当,实在叫人痛心。
说到电信诈骗,通常来说就有这么几种情况:
1,谎报各类抽奖、中奖消息。这类诈骗方式主要是利用了受骗群众贪小便宜的心理,以各种名目的利益相赠来引诱受骗者上当受骗。比如本人有时候就收到一些诈骗短信、诈骗电话,对方声称我获得了一次抽奖机会,这个手机号码很幸运,已经有一部智能手机要送给我了。我一听,哎哟喂,心理小激动,还有这等美事从天而降啊?不过当时还没睡醒,我听了一会儿,马上头脑清醒起来。你丫的,爷我真不贪什么智能手机啊,这样的美事您自个留着吧。
2,恐吓电话、威吓短信。这类诈骗方式主要是利用了群众的心理薄弱点,利用了大奖的恐慌心理,也是很卑鄙下流的一种方式。前些年这类诈骗短信可谓数量众多,严重危害群众,给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造成了心理创伤与实际危害。通常的形式是诈骗分子谎称受骗人的亲友、亲属出意外事故了等各种情况,反正是送医院救治了,可是没有什么医药费,需要家属将急救费汇款过去。这就利用一部分群众害怕啊,出于“担心害怕、以防万一”的心理就上了骗子的当了。关于“恐吓电话、威吓短信”其实还有一些具有讽刺的真实案例。一些从事恐吓电话、威吓短信勾当的犯罪分子经常会告诫自己的亲友不要相信这类消息,可是当这类犯罪分子被警方抓获以后,警方向家属告知情况,家属方面竟也以为是遭受诈骗,死活不信。
3,盗号诈骗。这类诈骗方法比较有一点技术含量,有一点诈骗效果,同样非常危险。主要是利用了受骗者对于朋友的感情来诈骗,行径也是相当的恶劣、卑鄙、无耻啊。通常来说,现如今很普及的QQ、朋友的手机号码、MSN等各种通信账号一旦被盗,诈骗分子就利用其来向账号当中的各类好友发送消息。比如“手机没话费啊,给充话费”、“在外地有急事要花钱啊给汇点款”等等。由于一部分群众比较重感情、讲义气,又或者跟这位好友关系很亲密,一时疏忽就给对方汇了财物,就上当受骗了。
总的来说,诡诈的天平是会被世人所厌弃的,诈骗是相当害人的事情,诈骗者作孽终究自食恶果!
关于防诈骗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电信行业的发展,利用电信工具和电信技术实施诈骗的事件越来越多,我身边一个朋友的经历就是典型的案例,她被诈骗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一天下午,她接到一个陌生的异地电话,对方声称是某购物网站的客服,并告诉我朋友她在他们网站所购买的某某商品由于尺码缺失,要进行退款。朋友当时有所顾虑,但是见对方将自己购买的网站甚至物品具体信息都讲述的分毫不差,便放松了警惕,随后添加了对方提供的一个QQ号码,对方也将订单的具体信息在QQ上再发了一遍,并留下了一个退款的网站。朋友照着点了进去,登录页面和自己当时购买的网站看不出任何分别,但是网址却不是官方的网址,朋友向对方提出了这个疑问,电话里的人解释说这是他们临时做的网站。朋友便也没有过多怀疑。接下来朋友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的信息,对方谎称为了安全验证,欺骗朋友把银行卡的密码也填了进去。随后,验证码发到了朋友的手机上面,这时候,对方在电话里要朋友快速填入验证码,否则会超时无法退款,朋友便填写了两次95533发送的付款的验证码。随后朋友登录自己的网上银行,发现银行卡里面近万元的存款已被转走,这才恍然大悟被诈骗了。
通过我朋友这次案例,我认为导致这次诈骗事件的关键所在,就是受害者对于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不够。首先,对于陌生电话,网站等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如果确认他们提供的消息无误,最好自己拨打购物网站的官方热线询问有关消息。其次,对银行卡的了解不够,在收款的时候,无论如何是不需要告知银行卡密码的,密码泄露,骗子便可以知道你银行账户的所有信息。最后,验证码作为银行卡支付的最后一道屏障,一定不能泄漏给任何人,验证码一旦透露给对方,钱立马就会被转走。
如果钱被转走,当事人应该在第一时间马上报警,要求警方联系银行,调查钱款汇入的银行卡账户,及时冻结,避免更多的损失。对此,我们要对电信诈骗的种种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在遭遇时做到有效防范,及时发现,尽早纠错。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开卡,办理电子产品等业务时,必须要加强审核是否本人办理,同时向签约电子产品的客户发放风险提示卡,并告知客户不能随意点击不明网址,不要轻易相信和回复不明信息和电话,增强客户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让犯罪份子无机可趁。
关于防诈骗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几个案件的学习,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这个时代,银行也同时面临着来自多方面不法分子违法操作的案件风险,如票据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不法分子企图利用客户信息、银行的薄弱环节进行诈骗,此类案件在近几年呈高发状态。
而作为银行的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经办业务直接接触客户,提高自身的防诈骗能力尤为重要,既担负着避免银行的经济损失,又担当着告知客户风险点的义务。在自身操作技能上必须做到规范操作无懈可击,严格按流程操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决不能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工作中要注意客户的大体识别,以及客户身份信息的核实,该核实的必须核实,需要客户提供有效证件的,必须提供做到位,避免虚假操作。遇到大额转账、汇款业务要多问一下其用途,电子银行业务多给客户做一下安全提示,例如密码的保管和使用流程,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有效防止客户资金被骗。
所以在以后的业务经办中,让自己多一份细心,给客户多一份业务的交流和温馨提示,可以很有效堵截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关于防诈骗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也促使了许多人利用高科技诈骗钱财,破坏人们的财产利益。现在的骗子无处不在,甚至就在你身边,可要多加小心你的口袋哦!
当今最为广泛的'诈骗方法无非就是冒充“朋友”向你发QQ信息、打电话、发短信,“我遇难了!”拜托你马上“救急”汇款。看在朋友的份上,你汇了款后才得知你的“朋友”已经逃之夭夭。最后,遇难反成自己!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冒充公安机关逮捕你这个所谓的“犯罪嫌疑人”,说你绑架,贩毒等罪案,再通过打电话和发信息的方式,步步引诱,甚至绑票赎金,将银行账号的钱转走。“公安机关”反成“嫌疑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无语伦次!
“你中大奖啦!”这是最为普遍的诈骗方式,骗子往往冒充“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知名节目,传来佳音,你中大奖,只要交一点“保险费”,“税金”就可以领取大奖,机会不容错过,再不来就没有啦!你付费以后,“大奖”消失的无影无踪。看来,这就是贪小便宜的“大奖”吧!
令人最不可思议的还是“欠费”,电话欠费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却还是有许多诈骗发生:我是中国电信的工作人员,您的电话、电视、宽带账户欠费了,请缴纳“滞纳金”!没想到“滞纳金”最后进了骗子的腰包。
“天上掉钱啦!”你在街头发现一大笔钱,跑去捡起。谁知,骗子在假钱上下药,趁你昏迷之时,取走所有的贵重物品,当你起来以后,发现财物被骗子一扫而空,后悔莫及啊!你见过天上掉钱吗?做事还是谨慎为好!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使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品种越来越丰富,便捷性也不断提高。但也引发了更多形式的新的安全威胁手段。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改造时的信息技术并不完全成熟和完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保护程序不能完全隔离病毒或其他安全隐患,信息程序可能被其他不法分子破解,从而影响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由于技术漏洞的存在,导致计算机中病毒、电脑黑客入侵等,造成系统瘫痪或客户信息被盗等情况。如何确保交易安全,保护个人的信息,就成为银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为客户操作风险。表现为部分客户在对电子银行不了解情况下,在银行举办促销或其他优惠活动时,为了一时的小惠开通了电子银行,但由于其对网银风险的无知,对U盾或动态口令没有妥善保管,从而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有的客户虽然了解了部分电子银行知识,但却没有按要求进行正规操作,在操作时误入钓鱼网站,造成资金损失。现在网络诈骗、电信诈骗五花八门,有的客户对此疏于了解和防范,警惕心差,甚至出现自己操作直接将钱汇往诈骗分子的案件。
三、内控风险
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崛起,金融电子化进程日益加快,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却有些滞后,在内控制度建设、风险管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部分制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个别前台柜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过程中,为一己私利,利用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不了解,向客户营销网银后,替客户保管证书或U盾等,甚至出现银行内部员工盗取客户资金的案件。其他人员也可能利用银行内控规章不完善的漏洞,伺机违规操作甚至违法犯罪,给电子银行的安全运行与快速发展带来巨大风险。电子银行涉及多个部门,如果银行的战略和部署不到位,内控措施较弱,会给电子银行的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四、法律风险
各家银行都在大力拓展电子银行市场,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却还不完善,对于在电子银行业务中发生的纠纷、案例如何处理,如何界定责任等没有明确的规定。电子银行传递信息采用的是电子化方式,它模糊了国家之间的自然疆界。相对传统银行来说,电子银行在交易规则、交易合同的有效性、交易双方当事人权责要求及权益保护等方面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进行界定。电子银行的特性向传统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更高挑战。
五、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主要是指因电子银行安全、产品或服务等问题造成银行信誉受损的风险。部分客户可能由于一时气愤,做出不当行为或一些不当言论。在网络爆炸的今天,借助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不当言论有可能会被网络、媒体放大几十倍、几百倍,从而使银行出现负面消息、信誉受损,公众影响力下降等,严重影响银行的信誉和口碑,使银行面临信誉风险。针对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面临的几大风险,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是当务之急。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网络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电子银行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电子银行安全保障。电子银行业务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银行的安全保障是否到位。安全保障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电子银行系统的操作安全。如及时更新升级防病毒软件、提高计算机的抗病毒能力和防御系统等。第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后台评估机制,不断完善电子银行系统,改进相关缺陷。银行应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估机制,定期对网络资源、电子银行交易量和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估与分析,对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与缺陷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改进和提升,不断提高、完善电子银行安全保障体系。第三,建立电子银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通过此系统监控客户的所有交易,对客户的异常交易、异地交易等及时预警并立即与客户进行核实,最大程度避免客户资金遭受损失。
2.加大电子银行安全使用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电子银行安全意识。一是加强银行风险提示。银行在进行电子银行营销推广活动同时,要将网银操作可能面临的风险告知客户,并对如何安全使用网银、正确使用电子支付、妥善保管安全工具等进行详细告知,对于一些可能遇到的网络、电信诈骗等向客户进行风险提示。银行还可通过媒体、网站宣传、短信提示等方式向客户宣传电子银行相关知识,提高客户的电子银行应用及操作处理能力,要求客户妥善保管账号、密码及安全工具,不轻信网上中奖、网络购物等各种形式的诈骗,避免客户因操作失误引发资金风险。二是在公众场合宣传如何正确使用电子银行。银行要在市区广场、小区、商业街、校园等公共区域内大规模开展电子银行安全教育活动,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网上银行:从银行官方网站登陆电子银行、安全使用ATM机、妥善保管信用卡、警惕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等高科技犯罪。提高公众对电子银行的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3.规范银行操作规程,建立银行内控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行。银行要制订电子银行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完整、规范的操作规程。前台柜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合规开展电子银行营销,审查客户相关资料,为客户办理业务,向客户进行风险提示等,把好风险防控第一关。其次,要制定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构建业务流程与权限的制约体系。授权人员要严格审核相关交易,监督柜员进行合规操作。在日常业务中,要注意观察客户是否有异常表现,从而对电子银行业务进行再次核实。账务人员在翻看传票时,要查看资料是否齐全,开户是否准确,对于相关业务交易进行再次审核。银行还需不定期对电子银行业务进行检查,查看柜员是否合规操作、相关登记、手续是否完备等。从而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银行操作风险防范机制,切实防范电子银行可能面临的操作风险和内部风险。再次,银行要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纳入银行风险管理的总体框架。电子银行面临多重风险,只有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纳入银行风险管理总体框架,才能强化电子银行业务面临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内控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的有效管理,明确具体风险防范措施与管理职能,有效识别与控制各种风险,加强银行间信息交流,形成风险预防、联动防范的机制,切实提高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能力。
但最近的一起“桃色诈骗案”,让骆春发格外头疼。
“桃色诈骗”
2014年春节前后,旬阳老汉王克明接到了一个“香港”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甜美声音说,自己的丈夫不能生育,想让王克明“帮帮忙”,“事成之后可以给一百万”。
在“”和“律师”的一连串忽悠下,王克明分12次给“”汇去了13.6万元。随后,的手机便再也打不通了。
“天塌了。”惊觉上当的王克明失魂落魄地跑到派出所。在骆春发面前,这个五十岁的西北汉子嚎啕大哭。
“看样子整个人都垮了,他有个还在上大学的孩子。被骗的钱有些还是借的。”骆春发说,当时他心里想的不是案子,而是如何能安抚住王克明,“怕他想不开”。
“这个案子查起来真难。”骆春发回忆,他先通过旬阳县农业银行查到,赃款去了江苏扬州农业银行。在扬州,他又得知钱从银联转走了,得去北京。兜兜转转半年,绕了中国半圈。“后来又去了5次江西,3次上海,2次厦门。”
最后警方终于锁定,江西余干人章海量为最后取款人。
2014年7月3日,在南昌北京西路交通银行营业厅内,章海量按照事先预约前来取款。埋伏在一旁的骆春发直接扑了上去,将章海量制服,搏斗中,骆春发右小腿粉碎性骨折,留下残疾。
“当时我听到咔的一声,把他拷上后,我一看,地上全是血,骨头戳出来了。”骆春发拍了拍右腿,随即脸色一沉,叹了口气,“这个案子还不能算破。”
因为在后来的审讯中,章海量称自己只是帮人取款,他把钱交给江西省余干县洪家嘴乡的一个年轻人,自己从中得到佣金,自己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
又是一轮侦查,经过上千张照片的辨认,终于查出与章海量交易的,是黎川生。
今年4月,在余干县打击电信诈骗的专项行动中,黎川生归案。
《经济参考报》曾援引中部某省刑侦总队重案支队负责人的话称,通讯信息诈骗案发量呈爆炸式增长,破案率低到不好意思说,大概不超过3个百分点。
“你都不知道在电信诈骗犯罪集中地区,这个产业链已经成熟到什么地步了。”骆春发说。
原来,被抓的黎川生,也只是取款产业链中的一环。他手头有一个移动POS机,并在街头贴上POS机取现的小广告。诈骗者收到赃款后,会通过他留下的街头小广告联系上他。约好地点后,诈骗者将存有赃款的银行卡,在黎川生的POS机上一刷,赃款便进入了黎川生管理的银行账户。黎川生抽取4%的“手续费”后,将提前准备好的现金递给诈骗者,两人便再也不见。
“我们把黎川生和章海量身上的银行卡一查,黎川生2个月帮人取现了470万,章海量3个月到银行取了2670万元。再从银行卡一倒查,破了全国188个案子。可惜的是真正实施诈骗的还没挖出来。”骆春发说,“现在抓电信诈骗,我们县大部分抓到的都是取款人。”
黎川生今年31岁,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2014年春节,黎川生回家过年,赌博输了钱后,动起了做“取款生意”的念头。
根据警方调查,2014年2月至4月间,两个月内黎川生总赚得手续费近19万元。
“来钱太快了,我做起来也害怕,只做了两个月就不干了。”黎川生说。
“好像一夜之间,
电信诈骗就冒出来了”
“以前哪里听说过电信诈骗啊,一般都是街头诈骗。”骆春发的印象里,自己从警的头十几年,几乎没有碰到过一起电信诈骗。“说起诈骗,想起的都是假和尚算命、易拉罐中奖、工地挖到文物这些。”
“各位朋友,旅途劳顿,大家辛苦了,兄弟在这为了给大家调节情绪,准备了一套小游戏,请大家观看。”长途大巴上,诈骗者从身上拿出两只铅笔,一只红、一只蓝和一节皮尺,然后用皮尺在红、蓝铅笔上来回地套,最后将两只铅笔缠紧。“大家猜猜皮尺套在哪个铅笔上?”这时,几个托儿就会出现,七嘴八舌的猜起来,慢慢吸引车内其他乘客参与“下注”。
“像这样的红蓝铅笔诈骗,走访摸排,很容易就把案子破了。”但骆春发发现,近年来,街头诈骗越来越少,“好像一夜之间,电信诈骗就冒出来了。”
骆春发说,2003年前后,曾经有一种被称之为“脑溢血”的电信诈骗的雏形初现。“犯罪分子在火车站与人聊天,套家庭信息。诈骗分子自称医生给家人打过去,说家属脑溢血,让打钱。那时候许多人没有手机,不好联系。”骆春发认为,这是街头诈骗与电信诈骗混合过渡的一种诈骗形式。
2009年前后,骆春发碰到了第一起电信诈骗案件。“骗子联系上我县一个离婚妇女,假装谈恋爱。在电话里用各种理由要钱。”
在与同事研究案情后,骆春发对破案信心十足:“我们想,只要犯罪分子取钱,银行有监控,这不是一抓一个准吗?”
但事情出乎了他的意料。从银行调取信息后,骆春发赶到了江西九江,那里是诈骗者银行卡的开户地。根据江西银行的提供的信息,银行卡里的钱已在湖北黄梅县的一个乡镇被取走,户主是一名年轻女性。
经过调查,基本排除了户主的作案嫌疑,进一步调查得知,原来这名女性曾经遗失过身份证。
接着,骆春发赶到了湖北黄梅,银行很配合地提供了取款监控视频,但经过当地公安机关辨认,无法确认取款者身份。
“我们一下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骆春发说,线索断了,现在都没破。从这个案子开始,骆春发碰到的电信诈骗案越来越多。
“前些年我们抓到过一个犯罪分子,他原来就是搞街头诈骗的,不好做了就转行做了电信诈骗。”骆春发分析,城市里越来越多的摄像头、与受害人直接接触的风险以及老百姓日益提高的警惕心,让街头诈骗越来越难做。
“发案率越来越高,很沮丧”
“警察的职业荣誉感来自打击犯罪。可是我打击了这么多,发案率越来越高,很沮丧。”骆春发对记者说。
去年10月,公安部公布全国第一批地域性职业电信诈骗犯罪7个重点整治地区,分别是海南儋州、广西宾阳、广东电白、江西余干、湖南双峰、福建新罗和河北丰宁。
骆春发总结,电信诈骗的门槛低,犯罪分子总结出了套路:对话中受害人会有哪几种反应,每一种反应怎么应对;受害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怎样回复;什么阶段应当采取什么手段,说什么话;什么阶段使用什么背景音等等。拿着“教材”,很快就能“上岗”。
这一两年,骆春发明显感觉到,电信诈骗团伙在扩散。“以前电信诈骗都是外省的团伙,今年我们还破了一个本省的。”
一个15人的诈骗团伙,在西安注册了公司,租借了写字楼,进行电视节目中奖诈骗。这个团伙里还有不少90后。
“这个团伙真的注册了公司,不能单纯地说他们愚蠢,我觉得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已经觉得电信诈骗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骆春发说。
“你知道最让我震惊的是什么吗?我们旬阳这样一个小县城,到西安都得四个小时的地方,去年竟然都有人来弄伪基站诈骗,向群众群发诈骗短信。我们破案以后,还开着警车驮着伪基站,用来群发警示教育短信。”
“但毕竟在县一级打击起来太难了。”骆春发说,基层能利用的资源少,技术能力也较为落后,面对这种高科技作案,往往力不从心。
8月21日,“徐玉玉案”震动全国。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在做完笔录后心脏骤停,不幸离世。9月9日,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
关键词:银行业;风险案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现状
经过风险统计分析,2015年上半年该行成功堵截各类风险案件近五十起,涉及金额近百万元。仅上半年,全行所有网点,平均每个网点就堵截案件好几起,加上未上报的,实际案件恐怕远不止这些,相较去年同期,案件数量及涉案金额均有所上升,风险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综合分析,当前形势下的风险案件呈现如下特点:
1.数量上升、金额翻番。首先案件数量上升,同比增加百分之十左右,最多的网点仅上半年就堵截了7起;其次金额翻了近一番,仅一例案件就涉案近几十万,且每家网点都有堵截案件,说明发生风险案件概率大大提高,形势相当严峻。
2.风险案件形式多样化。虽然各类电信诈骗仍是主要的风险案件,但是其他形式的风险案件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比如冒名办理业务,这类案件主要涉及开户类、资金动账类业务,一旦成功办理犯罪分子冒用他人名义从事非法交易或是非法挪用客户资金则很难被查到,客户损失难以计量;假证件办理业务,同样一旦成功很难追溯到本人;假支付凭证,这类案件主要是伪造或是变造支付凭证以获取银行资金,这类风险案件将直接给我们银行带来资金的损失、同时大大增加了金融运营风险;在传统的电信诈骗中也出现了新花样,不法分子知道银行柜面风险防范意识较高,便想方设法将客户引诱至自助设备服务区按照其提示操作,因自助设备区没有专职人员把守,成功率相当高,现在电信诈骗成功案件,基本都是在自助设备服务区由客户自行操作造成的。
3.地域分散、业务分布明显。该行十多个网点,不管是城区网点还是乡镇网点都发生过各类风险案件,可见风险案件随处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切不可因为是较为偏僻的乡镇网点而疏忽大意,但是人流复杂的城区网点发生的概率要明显大于乡镇网点,所以城区网点风险防范措施更要充足;另一方面业务量大的网点风险也相对较大,比如两个营业部发生的案例要明显多于其他网点,所以业务繁忙的网点更要加强风险防范,不能仅仅限于业务快速办理,否则风险造成的后果无法弥补。如果疏于防范造成风险的发生,那么其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首当其冲的便是客户资金损失,而且金融风险案件的资金追回难度系数较大;社会影响较大,金融风险案件的产生对社会的影响要远远超过一般案件,因为这与老百姓的生活、企业的运营息息相关,几乎没有人不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人不知道银行的社会服务功能与地位,所以一旦发生风险案件,影响传播的速度将是非常之快、范围将是非常之广;银行自身声誉风险、运营风险加大,众所周知,一旦是由于银行疏于防范造成的风险案件,银行自身的声誉将会遭到极大损毁、客户信任度降低、社会口碑将会受到重创,同时我们银行自身的资金也会受到损失、运营风险与成本也将大大增加。
二、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风险防控形势,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要加强自我风险的防控,另一方面也要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社会防范意识,从源头把控风险。
1.海报张贴,宣传折页发放,宣传片展播。网点自助服务区域、客户等待区域、临近柜台等地方均可适当张贴宣传海报,及时起到警醒作用,尽到提醒义务;厅堂摆放适量宣传折页,以便客户随时取阅,大堂经理也可主动递送相关宣传折页,主动提醒告知客户风险,比如一些对公客户为了图方便省事,便用可擦笔填写相关票据凭证,客户自身还并未能意识到可擦笔所带来的变造票据等风险,此时我们的告知提醒义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通过流媒体、网络等制作宣传片并进行大范围地播放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形成社会公众舆论压力,从公众角度防范风险,减轻银行业风险防控压力。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风险防控能力。作为银行员工,只有拥有丰富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才能第一时间识别风险、堵截风险,维护各方利益。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向客户解释风险的来龙去脉,指导其如何防范风险;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能够在业务受理时即能识别风险,将可能造成的损失扼杀在摇篮里。
3.提高银行业的科技手段,强化技术防范。随着科技、网络、支付手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风险案件发生的形式也愈发新颖,传统的防范手法已不能最大程度地识别、防范风险,金融机构的技术应用也必须与时俱进,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科技器材与手段,根据业务发展和实践的具体需要优化升级银行业各类的业务系统,在为客户服务的同时也能适时、准确地预防各类风险。
4.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完善业务办理秩序。针对日益严峻的风险防控形势,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制定详细周密的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操作秩序,严格把控各环节流程的风险,促进员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柜面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也让犯罪分子无机可乘。
5.与公安等相关部门合作。通过与公安、检察院等相关部门合作,加强交流与学习,更能及时掌握风险产生的最新方式手段,更能形象深刻的认识到当前所面临的风险防控形势,同时通过经验的总结与交流,不断提高银行业的风险识别技能,在真正遇见风险时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及时与公安部门联系,打击不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