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德育教育范文

初中德育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德育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德育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意义;方法

学校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也就是说要想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就必须把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德育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一、加强初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正处于由少年期到青春期的过渡阶段,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学生的思想正在慢慢地趋于定型,然而他们的思想仍是动荡不安的,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而产生一些变化。因此,加强初中时期的德育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帮助学生完成思想的转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此时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大,在这个时期加强德育教育会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可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其次,可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方法

1.发挥典型作用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为学生树立楷模,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2)同龄人的典型示范,由于他们的年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相近,此类典型事例更能引发学生内心的向往,更具说服力,也更能促使学生去学习。

(3)选取的典型要真实可靠,可以不是尽善尽美,但是要保证事例的真实可靠,重在实事求是,对其高尚的一面要积极学习,对其消极的一面也要能够做到具体分析,避免盲目模仿。

2.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在情境中感染学生更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共鸣。因此,创设良好的情节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1)加强校风建设。学校的整体面貌、管理方向、教学水平都可以通过校风反映出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学校对师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因此,加强校风建设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这样的氛围更利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

品质。

(2)加强班风建设。班级是一个小集体,这是一种特定的环境,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班风可以为学生品德的培养提供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

3.生活实践,加强德育体验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如同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一样,不能仅靠书本与说教,而是必须将德育与实践联系起来,使二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促使学生内化成自身的行为。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城市化;初中学生

初中学生无论是学习内容的深度和数量相比以前可以说有了质的提高,心理和生理也有较大的变化,但玩乐的意识仍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学习上的专注度也需要时刻的关注。因此对于比较枯燥和理论化的德育教育,一般初中学生是很难接受的。特别是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影响德育教育的外界元素也更多样,然而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德育教育对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德育教育以往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视度不足。从以前到现在,大多数的初中学校都只是重视自身的文化课程教学,其中以初升高的考试科目为主。同时很多教师和校方都过于关注自身的升学率和毕业率,从而忽略了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而由于校方的忽视,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也轻视德育教育,从根本的思想意识层面就否定了德育教学的作用。因此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不存在去思考和复习的想法。对德育教育的轻视,可以说就是忽视了初中学生思想上的需求和教育,这违背了教育的基本理念。2.教育方式单一。随着国家教育产业和教育文化的快速发展,加上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国内的教育领域中,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始不断涌现,但对于初中德育教育而言,教育教学的方式仍然过于单一。多数学校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仍是较严肃、呆板的读教材或背诵课文等形式,从而令德育教育流于表面。一方面学生无法学习和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枯燥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不想去深入探究德育教育的内容。3.教师综合素质不足。德育教育是从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包括的领域有:中国文化、道德、政治、法律和心理等领域,可以说是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但部分教师自身的德育有所不足,包括:言行举止,那么对德育教育就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初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家人和教师的影响,也会一定程度上模仿成人的行为和言语,而进行德育教育的人自身的品德较低或存在较严重的问题,无法做到为人师表,就很容易导致德育教育只是一个空的口号,学生无法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1.平等对待、突出实际。在初中的德育教育中,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职位虽然有高低之别,但品德不应有贵贱之分,但部分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会因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家庭背景的不同而产生差别对待的情况,这在德育教育的开始时就违背了德育的内涵。因此,在城市化背景下的初中德育教育,首先要保证的是对所有学生的是一视同仁,无论学生的成绩、家庭、性格存在多少差别,在惩处和表扬时,都应保持一致。同时为了保证德育教育的实际意义,避免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让所有学生都可以自由、积极的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想法。教师以现实中实际的故事、具体的人物事迹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一方面增加了书本内容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学生与德育教育的距离,令学生明白自己所接受的德育教育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的应当尽量生活化,细致到学生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和言语,而不是单纯的讲理想、讲理论,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令初中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德育知识,从而最高效的保证德育教育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2.动态的德育教育。以往的学生听,教师讲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在城市化发展中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令学生积极自主的想要去学,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关注点。因此研究与分析学生的喜好,把学生的喜好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把德育教育生活化后,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德育教育生活化就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可以突出人们思想、言语和行为品德的内容或话题,再把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学生可自己编排所需表演的形式和内容。学生可以改编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真人真事,也可根据热点话题自己编写内容。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信息技术,把德育教育动态化和视觉化,一方面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增加了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也可以令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德育教育,另一方面亦可帮助学生完成德育教育的表演。3.为人师表。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可以说自身的言谈举止和思想品德直接决定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如何。因此想要真正保证德育教育的实际价值与重要意义,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个人素质。把德育考核作为建设教师队伍的重要一环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良莠不齐是各领域都存在的问题,因此重视德育,就单只是一句话而已,而是需要实际的行动以及措施。以德育为核心,规范教师的言行,以教师的言行为德育教育的范本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除了把德育考核应用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还应定期的开展研讨会,让各教师交流关于德育教育的心得和经验,通过讨论来完善彼此的想法和教育措施。

三、结语

在城市化发展的现代社会,学生的生活和未来变得更加的多样,但思想品德却会一直伴随并影响学生的未来。让初中学生在城市化的社会发展中生理和心理共同健康的成长,德育教育则是不可轻视的重要一环。

作者:龙志高 单位:广东河源紫金县中山中学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学校;初中德育;策略探讨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当今社会青少年身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也在思考如何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归纳起来,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抓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地,班级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如果一个班级是积极向上、学风严谨的集体,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也必定会充满激情、热爱学习、思想觉悟高;相反,如果一个班级像一盘散沙,没有一定的组织纪律,那么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做事时也一定会是自由散漫的,因此,抓好班级管理,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既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又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条件。

在抓班级管理时,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礼仪方面的教育。因为万事“礼”为先,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方面的教育,礼仪虽然不是基本的道德准则,但却是搞好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就包括了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自觉遵守各种纪律的习惯。要做好安全、纪律、法制这些方面的教育,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德育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等文件精神。

做好班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班干部既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又是学生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班干部自身的榜样示范会给其他学生做好表率,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监督班上其他成员的行为习惯。当然,要做好这块工作,班主任自身的榜样示范也很重要,班主任是一面旗帜,走到哪儿,学生就跟到哪儿;班干部就是旗帜上的星星,随时照亮着班上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构建了班主任、班干部、班级成员都和谐融洽的关系,才是最理想、最具有教育力量的班集体。

另外,班主任还要重视班级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作用,道德行为的规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德育教育要有一定的持续性。班主任要在全体成员的配合下,抓点滴,防微杜渐,及时巩固学生已掌握的德育知识,在抓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二、重视文化教育,学科渗透德育。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而道德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但起到了学科间教学内容的整合,而且能够对学生的行为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协调好各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各学科的同时起到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形成能力、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班级文化建设也不可忽视,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班规、班训,班歌,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喜欢的一句话写下来贴在展板上,用以激励自己,班中墙壁上书写催人奋进的话语,班级健设图书角,每人捐献一本书,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将同学们的读后感、好的书法作业、作文展览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育人环境。

三、关注、关爱、尊重问题学生,

在班集体中,不是每个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都完全正确,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对待问题学生,我们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我们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帮助他们改变自我。我们要格外关注他们,在纠正他们不良行为的同时,给他们更多的爱,温暖他们的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尊。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尊重之后才会想起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尊严,竭尽全力去做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我们在转变问题学生时必须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要尊重他们,要让班级的成员都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改正过错,重新认识自我,向温暖的集体靠近。

问题学生是班级中的一分子,问题学生没有得到转变,班级的管理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制约,班上学生的思想认识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关注问题学生,使他们不再带着“问题”,使他们不再拖德育教育工作的后腿,从而提高班级德育教育的实效。当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发展时,这才体现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在深化德育教育时,我们要充分认识活动所起到的作用,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就巩固了认识,提高了思想觉悟,教师也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周一的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就一个最好的时机;利用一些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感恩节、春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革命传统教育,利用班会、校会时间进行专题讨论、教育,这些都不失为好的方法。

五、优化家校联系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化;初中;德育教育;策略

与既往教育不同的是,现阶段的初中德育教育实施,一定要充分结合各种背景、理念来完成,如果单纯实施理论上的教学,不仅无法得到理想的成果,还容易造成很大的阻碍,甚至是出现严重的缺失现象。城市化背景是不可转变的情况,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德育教育的可靠性、可行性方案,绝对不能单纯依靠主观想法来实施。

一、城市化对初中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城市化的价值观使得初中德育教育非正常化

对于初中德育教育而言,其本质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在个人的成长上得到较多的帮助,减少固有的不足,从而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塑造。但是在城市化的背景当中,很多地方都对经济过分的关注,在初中德育教育的关注度并不高,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初中德育教育走向了错误的道路。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过程中,各个区域学校都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理念上也得到了较大的革新,甚至是派遣学生、教师在城市参观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初中学生、教师,都特别的倾向于城市生活、教育等等,他们的这种心理上过分向往,导致自身的学习、工作等,都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更好体验,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对国家的未来进步而言,并不是特别好的举措。其次,城市化背景当中,初中德育教育的某些手段、方法,表现的非常极端,甚至完全是通过强制性的教育手段来完成,表面上能够对初中学生做出良好的规范、引导,可实际上造成的内心想法冲突是非常严重的,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二)农村教育脱离自然环境,更为商业化

以目前的初中德育教育来看,农村教育脱离了自然环境,在商业化的表现上较为显著。相对而言,这种现象的出现,代表着初中德育教育进入到了缓冲的阶段。一般而言,城市化背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强大背景,其是国家支持发展的路线,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创造出较高的价值。但是,城市化过程中,初中德育教育也会因此遭受到较大的波及,特别是在农村教育当中,必须要理性的面对商业化现象。例如,很多农村学校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完成自身的全面、持续建设。可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学校的学生,在成为人才,或者是在城市中拥有体面工作后,很少会回到农村去支持建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村人口外流不断严重,农村区域的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在教育层面上过分的对城市内容进行依赖,自身的先天优势无法更好的发挥出来,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出现了较大的隐患。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奠基石”。而初中是一个孩子学习生涯中的“中转站”,它对孩子的德育有着至关性的作用。就我国现状来看,我国初中学生年龄大概为13―16周岁,它正是还是成熟与懵懂相互碰撞的时期。因而,在这个时期,为孩子日后的学习会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学校应该全方位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使其在小学所学的知识有所近一步了解和灵活运用,除此之外,初中德育的好坏也影响着孩子高中的德育。根据我国的调查,部分孩子离开教育的“轨道”正是由初中毕业后开始。

三、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孤立性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施产生了孤立的情况。一般而言,初中德育教育的落实,必须要采用综合化的手段来完成,但是有些地方仅仅是采用了非常传统的方法来完成,这就导致日常的德育目标难以实现,最终造成的不良影响非常突出。首先,初中德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完全是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完成的,或者是对城市德育的教学经验完全照抄,在此种状况下,各个地方的教学趋向得不到良好的把控,而初中生本身又需要不断的发展,在教育矛盾的情况下,特别容易造成初中德育教育的恶行循环,甚至是出现强烈的矛盾,引起教育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其次,在孤立性的表现当中,城市化背景下的很多工作,都是从城市角度出发的,对农村的关注度不高,以至于初中德育教育的表面化现象非常严重,无法按照最科学的手段来实施,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效率低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在成长的速度上是非常快的,无论是身体成长还是心理成长,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进步。但是对于初中德育教育而言,其在效率方面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提升,以至于很多德育内容、目标,都未得到良好的成绩。分析认为,初中德育教育的效率低问题,主要是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中德育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单纯依靠书本上的内容来完成,伴随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他们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开始降低,师生之间的德育观点,没有办法达到统一,甚至在的目标上也无法积极的实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初中德育教育的负面影响非常突出。第二,在实施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此并不是特别的重视,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方面也特别的不及时,即便是初中生出现了问题,依然无法在很短时间内做出明确分析,也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意外状况,给国家教育敲响了警钟。

四、城市化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拓宽各个学校的沟通与交流渠道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化背景下的初中德育教育,既要对自身的优势充分了解,又必须在自身的不足上深入分析,应该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不断的拓宽各个学校的沟通渠道、交流渠道,促使大家在讨论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一边倒的现象。现如今的城市化背景非常突出,很多学校都对城市著名院校过分的效仿,以至于初中德育教育走向了错误的道路。首先,各个学校在沟通的过程中,必须将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有效设定,各个学校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德育的目标和具体手段。但是,在某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要深入的沟通的,特别是校园暴力问题,各个院校应该理清自身的矛盾,从而加强内部的梳理和外部的防护保障,避免造成校园暴力继续恶化的现象。其次,在学校的交流渠道当中,必须要与教育部门,相关的机构深入的联系。例如,部分初中院校的德育教育没有良好开展,出现了女生早孕情况,这对于教育发展是非常恶劣的事件,必须坚决杜绝。要求学校将学生的信息与相关的医疗机构等共同联系起来,在政府的作用下,促使学校对学生有个透彻的了解,将多方面的问题有效防备。

(二)政府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城市化背景当中,初中德育教育想要在将来得到一个良好的成绩,必须在教育经费上不断的投入,这就需要政府层面不断的努力。从既往的情况来看,政府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十分不充足,甚至是出现了的现象。在城市化的大浪潮中,针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工作,必须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来开展。第一,教育经费需要与投入的学校相互符合,不能再按照既往的两极化方向做出投入。第二,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重点的地方进行投入。例如,部分初中院校的基础设施不足,应该作为重点帮扶的对象,然后将经费做出合理的花销,持续的改善基础设施不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向上级申请。第三,政府对于教育经费必须不断的分析,观察哪些地方需要继续投入,哪些地方需要缩减,这些都是要在日后工作中有效把控的。

总结

本文对城市化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开展中,整体上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未出现严重的缺失和不足。日后,应该在初中德育教育方面开展深入的拓展,在教育体系上积极的健全,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尽量的对城市化背景积极的利用,而不是完全的顺应。

【参考文献】

[1]黄志明.论初中德育教育活动的多样性[J].科技展望,2015(22):283

[2]罹吧,匡桂红.有关初中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周刊,2013(11):60

[3]王建媛,宋春光.初中德育教育的优势和必要性[J].学周刊,2013(11):61

[4]宋春光,王建媛.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3(11):67

第5篇

1初中德育活动多元化的必要性

初中德育教育活动应具备多元化的特性。现代社会发展对初中学生的认识及思想有着极强的冲击力,这与经济发展、舆论导向、价值观转变有着必然的联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化,思想道德的多元化以及人们的评判标准存在差异性,造成学生对道德理解的偏差,所以我们要从多元化的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是以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德育教育,那么德育教育将受到多元化信息的冲击,教学工作将很难开展。所以,适时的改变德育教育活动使其具备多样性的特点,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德育教育内容也要结合学生特点和社会环境分层次,分阶段、分内容的进行系统性教学,逐步的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利用多样性的教育活动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优良品德对其他人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德育教育活动的多样化是随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的,改革德育教育活动使其具备多样性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2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

2.1教师素质偏低

教师的素质偏低不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偏低,而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未能与新时期的发展保持一致。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教师也应适时的调整自身素质,以满足时展的需要,然而有些德育教师年龄偏大,思想认识上没有与时展接轨,引发了知识结构与现实环境的差异,同时上课内容还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没有联系,无法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德育信息。另外,有部分教师对德育知识掌握不足,不能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长此以往导致德育教学活动没有成效。

2.2重智轻德

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基础课程知识的掌握上,而忽视了德育教育的教学目的。为了满足学校的升学率,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的单向传输,没有考虑到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感受。课上内容没有新鲜感,不能与现实社会相关联,使学生丧失了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时期是学生养成自我思维的重要阶段,而过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无法真正的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去,这样的教学状态很难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德育活动实效性差

初中的德育活动都只重形式,而忽略了实效。学校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学生都是被动式的完成,如:共青团活动,很少有学生主动自愿的参加。另外,在初中阶段各班都有自己的班会制度,而班会都是以老师和领导宣讲为主,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参与到活动中去,有时学生也是为了应付班级组织的活动而已。德育活动的开展没有考虑到学生内心的想法,不能满足学生对德育教学内容的需求,而学校则把有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活动拒之门外,怕影响到学生的升学成绩,两者形成了矛盾,造成德育活动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3新时期下初中德育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3.1网络技术的应用

德育教育活动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技术来增强活动的直观性。初中学生对电脑的喜爱不用置疑,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技术来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教师可通过校园网平台的方式来进行德育信息的传递,这不但方便学生接受信息,还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使得教师与学生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一些思想健康、寓教于乐、发人深省的课件或栏目,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到实践道德思想中去。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和思想文化的腐蚀。

3.2德育教育活动的系统性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其必须具备系统性,初中的德育教育活动,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考核机制,以教师为责任人制定完善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的管理措施,并严格的按着规章制度执行,及时的发展和处理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德育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心理动向、行为习惯、性格特点,通过德育活动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演讲、专题交流、特色班会等。教师也要建立学生的德育档案,并协调好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的德育教育关系,以增强德育活动的效果。

3.3提高德育活动的综合性

第6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级活动;困境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促使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德育教育是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终身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初中教师应该重视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困境,不断优化与创新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

1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困境

1.1教师的德育经验不足

我们的初中教师大多经历的是高等教育和同学历的师范类教育,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都挺高的,但是对于开展德育教育却缺乏足够系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一些教师不能将自身的素质与时代对于德育教育的要求达到一致,不能将国家对于学生的期盼落实到具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导致学生对于德育学习只能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有些德育教育教师的年龄偏大,他们对于当下学生社会和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新鲜事物缺乏了解,不能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做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渗透,导致德育教育犹如隔靴搔痒,不能向学生传导正确的德育信息。

1.2学校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理念给初中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导致很多学校和家长将学习集中于练习配套考试习题和考试试卷上,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长期处于忽略状态。在学科教学中,学校往往通过考试成绩、班级升学率来衡量各个学科老师的教学能力,将德育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单方面的教学压力导致教师一再压缩课堂德育渗透的时间,也导致学生无心感受德育教育,这样的状态无法保证德育教育的效率。此外,家庭的教育实践缺乏也不容忽视。需要家庭密切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工作。

2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措施

2.1借助班级例会开展德育教育

在初中阶段,班级例会是班级管理和教学沟通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初中班级例会中一般包含周例会和月例会两种形式。教师在周例会中在点评班级学生一周的学习表现和传达学科教师的意见反馈后,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品质开展必要的德育教育,指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心态面对课堂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抗拒压力的决心,从而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健全的情感交流机制。此外,在月例会的班级例会中,教师应该加强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积极选取这个月中发生的社会新闻和德育教育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培养和综合素养提升,有效消灭学生身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学习无用论”的思想观念,加强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在月例会上对于在德育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点名表扬,鼓励先进生,敦促学困生,从而达到全班德育教育的有效提升。

2.2开展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我们的初中各个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都是经过教育部专家、文学工作者和各类专家共同研究、探讨拟定的,它综合考虑了初中生的生理状况和思想状况,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初中教师更加应该提高针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应该认真结合各个专业课程的教学特色,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积极进行德育学习工作,实现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双丰收。例如: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法律法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讲解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者和爱国主义事件,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爱国爱党、服务于民的思想品质。

2.3借助实践活动搭建德育平台

初中生在学校中的德育教育和实践活动相对有限,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一定不能忽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所实施的多样化实践活动,从而能够搭建起各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新平台,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3总结

新形势下,初中生与社会生活中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方式、核心价值观等,所以学校、社会和家长应该正视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困境,采取切实有效的实践措施,保证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和多样化,从而敦促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谭晓旭.试论我国德育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第7篇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发展至今留下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工作在教育前线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经岁月的洗礼,是礼仪之邦,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理应感到骄傲,然而在物质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精神文明发展进度却表现得很缓慢,不断有新鲜丰富的物质文化内容对传统的道德文化发起挑战,学习传统美德,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任,将中华民族良好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和做人的基础,形成每一个青少年知荣辱、讲正气的高尚品格,从青少年的成长进步上着手教育,乃至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德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人格建树和完善,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其中农村初中生目前存在着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的现状,初中的德育教育过程较为棘手,培养农村初中生高升的道德情操形式颇为严峻,在农村,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落后的教育方式,德育教育的开展具有巨大的挑战性,但这并不能让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退却。

二.传统文化对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十分宝贵的精神资源,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精华和文明建设,在西方国家文明尚未萌芽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提出了“仁”与“礼”的思想,而传统经典的文化在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现如今农村的德育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很多学校为德育工作开展了不少形式方面的活动,建立过德育机构,成立过德育校长,但其根本却依旧没能够改变,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难以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切实有效的德育教育指导,农村初中生在社会上多元信息的冲击下,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相应的指导和约束,自然而然形成道德无序,善恶模糊的社会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异常不利的影响,家庭方面也很难提供良好有效的德育教育,这跟其父母长久以来的综合素养以及受教育水平有关,在德育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容易产生误区,误导孩子,甚至忽视德育教育,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老师要合理运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帮助学生树立自身优良品质。

第8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践教学

德育教育工作是初中各学科教学中最为基础,但是也是最为关键的。众所周知在当代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负面思想的影响已经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健康、不道德的思想毒害着未来社会栋梁的初中学生。因此,为了社会的发展,要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笔者坚持认为在初中阶段教师应该切实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的三观以及内在的道德情操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开展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首先,作为教育者应该明确教学目标,那就是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德育人才,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不要将德育的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内容之中,要让学生明确德育水平的提高是以实际社会表现来衡量的,而不是用单纯的理论分数作为评判标准。其次,教育者也应该适当地利用网络等先进的教学工具进行案例式教学,这样学生的德育受教情况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学生的德育水平会更加具有实践性。最后,要积极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活动当中自行感悟活动的主旨和蕴意,这对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在初中的德育教学工作中,由于这门学科开办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很多学生以及教师对于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当成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来对待,如此对待德育教育必然会导致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疏忽和缺失,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中,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道德水准的人才,这样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会随着教师教学态度的端正以及教学目标的明确而逐步地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二、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开展案例教学

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中,开展案例式教学将会收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作为道德水准而言,理论知识是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的,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加以实践,也有很多学生不清楚如何实践,而通过案例的方式,真情实景地将道德事件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实际地了解其中的德育内涵。而开展案例教学必然需要教师准备很多案例,而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

三、加强德育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德育教育的关键是实践,除了要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实践性之外还要经常开展一些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在其中亲身实地地感受德育内涵,这对于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学生德育实践能力有着极为关键的帮助。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德育;实效性;主体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不仅对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在这个时期心理能够得到健康发展,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一个有力的基础。然而,初中阶段很多德育教育往往过于理论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过分脱离,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并且很多教师过分的重视课堂教育,整个德育教育处于一种封闭性和灌输性的不良状态之下,学生对于道德准则以及法律常识等等德育课内容死记硬背,付诸实践却无从做起,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仅会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的低下,德育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高,甚至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极为恶劣的行为意识,即严于待人、宽于律己的假道德行为准则。这不仅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对社会发展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

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中,笔者认为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坚持以实践为主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从思想根本上意识到德育教育贵在实践,也要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合理的安排德育活动,加强课内与课外德育教育的结合,形成教育的有机整体,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的感悟和体味,促进学生内在德育水准的全面提高。

一、注重课内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单单依靠课内的理论知识完全不能达到教育的最初目标,而单单依靠课外的实践教育又很容易让学生形成懵懂的道德意识,不利于学生道德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因此,在初中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时,为了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应该加强课内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课内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中心点,而课外教育则是以这个中心点进行的有效辐射,这样学生通过这种整体性极强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巩固课外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德育实践。

二、德育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强调了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与课内外的整体性之后,我们要着重突出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因为德育教育的受教育主体是学生,同时由于这门学科独有的特点,需要学生进行亲身的体验来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这样不仅对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明显的帮助作用,同时在不断的实践参与过程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将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健康的形成,并且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这不仅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还能够非常良好的作用于学生在眼下其他学科的学习,由此可见,在德育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仅对于我们德育教育有着莫大的帮助,同时对于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而不是理论性,要在教育中以理论教育为基本中心点,通过实践活动等课外教育来进行有效的辐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教学 政治课堂 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思想政治教学这个课堂就是进行德育教育最好的方式。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并让他们学会追求更高的精神目标。在初中政治课堂上进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弘扬和宣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等才是初中政治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而不是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初中政治学教师要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才能在政治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深度挖掘教材,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

政治课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的德育教育的目标,在教学中达到相应的目标就是初中政治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初中的政治学课本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很好凭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理解课本中德育教育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通过教材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比如,在进行法制课程时,让学生在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法律的深入学习,让学生树立起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形成遵守法律法规的观念。又如,教学民族精神的内容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弘扬民族凝聚力,宣传优秀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理想,并在实践中践行。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政治课的知识可能很难进行充分理解,有些德育教育的内容在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明白它的深刻含义,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采取高科技手段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将多媒体融入教学是符合现阶段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趋势的。多媒体及时出现并在教学领域进行运用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并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很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到政治学要讲授的内容,要渗透的德育教育。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分寸,不能喧宾夺主。过多使用多媒体和在不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也许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比如,在进行民族精神的学习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我们可以选择能够体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实例进行视频播放。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认识的同时,视频中的人物也可以成为学生心中各个优秀品质的榜样,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向他们学习。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德育熏陶,提高自身素质,形成更好的人格。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在现阶段,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学缺乏乐趣的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权不够,学生只能是被动参与学习,而不能主动学习。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度。我们可以从归还教学的主动权给学生开始,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政治学内容的思考和总结,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政治学知识。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多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中,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在自己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内容就已经同时被学生理解和吸收了。要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引导,让学生对政治知识中的德育内容清楚认识。

比如,在一次教学政治教学中,我提前让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预习,并且让学生查找体现相关价值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师:“昨天布置的任务大家完成了吗?”

全班同学:“完成了。”

师:“那么就请同学进行分享一下吧。”

A同学:“我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一条就是敬业,我知道敬业模范罗阳的故事。我给大家分享。罗阳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号的项目研发的总负责人,并在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他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在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用身躯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

师:“的确,罗阳的故事很感人,他用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们。那么,A同学你在了解了罗阳的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A同学:“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向罗阳一样成为一个敬业的人。”

这样经过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在课下学习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样进行的教育将很有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影响,政治德育教育教学中,甚至是学生生活中的表现。在这样的模式之下,教师只要加以引导,就能取得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结语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位。但在教学教育实践中,德育说起来首要,做起来不要的情况普遍存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利用好课堂主阵地,课外活动主渠道,才能突出中学政治教学的主题,弹奏好中学政治课教学的主旋律――德育渗透。我们应遵循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捕捉政治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不断强化德育渗透功能,使政治教学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成功地渗透德育内容,达到政治教学与思想品德水融的境界,使学生有双重收获。

参考文献:

[1]高建文.基于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究[J].学周刊,2016(10).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朝气蓬勃同样也性格冲动,德育教育的开展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了初中政治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为学生们的发展起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度过青春期,同时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升华学生的爱国意识。

一、结合政治术语,学习文明礼仪

政治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政治课程中有许多专业的政治术语,而学生们往往会因为对这些知识的陌生感而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促使学生们在学习和探究新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汲取知识中蕴含的德育意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品德。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初中政治中《学会拒绝》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首先向学生们提问:有多少人经常打游戏?打游戏的同学认为游戏对你有没有吸引力?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随后学生们表示:自己经常打游戏,有的时候是因为无聊也有的时候是朋友相约。也有的同学表示:游戏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自己克制不住的想要参与其中。针对学生们的这种现象,我要求学生们考虑:打游戏到底好还是不好?大多数的女同学表示:打游戏会丧志。而男同学则表示:打游戏不仅能促进友谊还能锻炼脑子。于是,我引导学生们要辩证的看待打游戏的问题:打游戏确实能够在疲劳时放松心情,但是过度打游戏确实有丧志的嫌疑,因此要恰当的应对打游戏的问题学会拒绝游戏的诱惑是自己的能力,而拒绝朋友的邀约是一门艺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到有的时候拒绝也是一种文明。

由此可见,在初中政治的实际教学中采用结合政治术语的德育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促使学生们更扎实的学习政治知识并了解人际中的文明礼仪,从而帮助学生们有效的提高个人修养。

二、M织教学活动,启迪德育意识

实践是落实理论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样在政治德育课堂中组织教学活动对于学生们德育的培养非常有效。因此,在初中政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的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组织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实践的方式来启迪学生们的德育意识,从而高效的开展政治课堂中德育教育。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初中政治中《礼貌显魅力》这节课的内容时,我就采用了组织课堂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在活动中深刻的感受德育的力量。首先,我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小品,并在小品中体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了解到要求之后学生们积极的展开了讨论。随后学生们在班级里展示了自己的小品。有的小组设计的小品如下: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许多老人其乐融融的在阴凉处聊着天喝着茶,然后一辆豪车停在了老人们跟前,一个男人透过窗户闻到:“北大街怎么走?”老人们看了看他都没有回答,这个男人开着车骂骂咧咧的走了。一会儿过来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年轻人客气的向老人询问:“爷爷,请问北大街怎么走?”老人们热情的为其指路。这个小品直观的体现了礼貌的魅力,从而激活了学生们的德育意识。

可见,以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品德,同时组织活动还能够不仅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整体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益。

三、比较中西差异,升华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备的优良品质。因此培养初中生的爱国情怀是初中政治教师的核心任务。但是当下的初中生因为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冲击从而出现了一些比较偏执的崇洋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比较中西差异的方式,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本土文化的精彩,从而有效的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怀。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初中政治中《灿烂的中华文化》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中国古建筑、古明、传统节日等的图片,然后要求学生们结合这些图片谈一谈自己对于祖国的认识。学生们通过对图片的观看认识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随后,我引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了了解,并且要求学生们用我国的传统节日与国外的节日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们认识到传统节日的寓意和习俗,从而引发了学生们对传统节日的探究心理,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中国文化,同时为自己国家的悠久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如此一来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得到了有效的升华。

由此可见,通过引导学生们对比中西差异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这种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们爱国情怀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在新生力量中得以传承,可谓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针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在初中阶段尤为重要。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们牢固的掌握政治知识,同时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养和教育,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文明礼仪并升华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第12篇

1、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与基础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的关键是培养人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指出:“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初中英语教学要进行德育渗透,需要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学生都有追求真善美的需要,英语课堂应该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助人、同情、合作、勇气等积极和谐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下,德育的效果就会水到渠成。初中英语教学要进行德育渗透,需要一个优秀的德育老师。英语教师就担当着这一重要角色。教师是朋友,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教师人格的教育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的变化,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教师应培养自己公正、耐心、豁达、理解等个性品质,这样,才有条件接近和深入学生,赢得更多的德育教育机会。

2、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操作

(1) 钻研现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目前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所涉及的题材相当广泛,而且与学校的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就可以找到很多可供德育教育的内容。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突出进行某一主题的思想教育:有的可以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有的可以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有的可以进行爱科学、爱劳动的教育,还有的可以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餐桌礼仪教育、等,在教学时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联系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与课文,通过讨论,学生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练习了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又增强了法律意识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

(2) 创设真实情境,接受德育教育的洗礼。道德知识、观念、规范是抽象的,只有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才能为他们所接受。教学中,要创设有移情效应、富有趣味性的道德情境。如在教学Table Manners in Different Countries时,先和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共同学习了世界各国的餐桌礼仪。然后让一部分学生假设参加一个美国家庭聚餐,表演情景对话。接着,让另一部分学生表演在中国家庭聚餐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对中西餐桌文化进行比较。通过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学生在笑声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餐桌礼仪,提升了个人素质,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礼仪基础。

第13篇

摘要:本文总结近几年学校德育工作,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献,针对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结合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学校发展、学生特点,本文提出确定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实现路径策略。通过成员在校园、课堂、学生自主化管理等德育实践活动验证,制定学校德育课程模式,再根据初步德育课程模式,通过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课程进行反复实践验证,最终确立适合社会要求、适合学校特色、适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校园文化;新课程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学习,甚至在生活中,主要依赖于校园环境,所以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会更加确定,同时也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影响学校物理环境对学生非常大。在校园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特色为出发点,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展示学校的特色,让学校想通过物理环境的性能,能有效应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无形。

(二)加强校园德育文化生活建设

校园文化的德育生活氛围,我们需要从学校班级入手。通过集体努力,班级和校风逐渐形成,并成为一种良好的时尚,这不仅是一种文化氛围,更是一种心理氛围。这会对每个人的校园产生一定的影响。班级和学校精神不是特别明显,而是一种潜在的氛围,学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体验,让学生能够受到影响,并逐步按照约定的规则去遵循。通过一定的心暗示和舆论的影响,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同时有能力调节自我的道德品质。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学生进入的校风和学风很好的学校,那么他们将以良好的氛围影响,符合学校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在同一时间,不该做的事,一个变化,对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二、加强农村教师的德育水平建设

(一)加强教师道德教育知识的培养

在学校方面,要培养德育人员,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提高教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质。如果教师能够真正强大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及道德教育,可以使教师的思想品德教师将进一步提高水平,充满了对学生的义务教育的积极性,真正建立在实践自己的教育责任,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的游戏使学生感受能力方面,才能真正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教师可以照顾学生,从内心尊重学生。在学生的影响下,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尤为重要,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生活。自古以来,教师一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被誉为灵魂的建设者,教师的人格普遍高于其他许多人,对于德育工作人员来说,高尚人格是基本素质,

在中学德育的现状,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过关,性格也很好,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济的影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让很多的巨大损失,教师的形象,以促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学校等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坚定,完美的施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注重教书育人的老师,这给当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路径,也需要关爱学生,德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对真正的美德,虽然是一个需要奉献精神和激情,需要用他们的自尊、勇敢和智慧的优良品质,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二)提升教师道德教育的理论水平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德育需要人才能够掌握德育的动力,同时管理知识和学习课,尤其是古今中外的德育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理论和管理能力。同时,学校要让学校领导和著名的德育学者参加教师的定期会议,对教师进行德育讲座。年轻一代教师学习后,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方式,一对一的指导,让很多高级教师,优秀的教师是很辛苦的,努力工作的,在实际培训经验的精神去帮助那些年轻的教师,加强交流和学习之间的教育工作者,让大家一起学习和进步,从而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将三级责任、工作绩效、态度和效能纳入考核体系,激励和惩罚。

(三)加强课程标准中的德育渗透

在德育工作的许多农村地区并不局限于班主任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他的努力也需要其他教师,认真落实德育概念教学形成一个综合的道德教育环境,一起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十精神,落实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建设的几点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坚持“教会教导,学会学习”的教育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在每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加强道德教育是改变农村德育现状的重要途径。备课过程中,既要理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深入体味;既要关注显性的德育内容,更要关注学科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体会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三、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实践路径策略分析

(一)真正树立“德育首位”观

学校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的学生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党和政府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德育第一”。德育为先”的理念,对实际工作的真正落实,首先,深刻认识学校领导为先”的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必须解决的德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改变目前学校党委和思想不一致的工作学校的行政部门,坚决制止学校德育智育的“两张皮”的现象,党的统一安排和计划,改进工作,同时作为行政工作的主要方式,对道德教育管理新体制。

(二)增强德育的实用性

在我国的德育实践中,应探索和深化三种实践教育活动。一是社会实践教育的观察。包括社会调查、调查等形式的活动。让社会实践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很好的观察,也能很好的理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正确的思想和道德理念,并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正确认识他们原来的想法教育实践。二是社会教育实践。包括生产、科学实验、教学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有效的活动促进知识的运用,真正了解知识的含义,强化学生学习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真正起到教学实践的作用。农村初中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和学习能力,以及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需要针对不同的目标设定,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手段、主要途径和途径。三是学校需要创新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在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也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索精神,从初级到高级的道德教育构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建立了感纪律。

(三)加强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互动联系

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学校与家庭的长期合作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身边最重要的道德模范。有效的协调和家长不能顺利进行,学校德育将难以收获。学校应设立家长委员会,以面形式,经常与家长沟通,邀请家长参加学生活动,聘请部分家长为学校教师,通过家庭和学校等形式形成统一的教育活动力量。学校需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学校活动有更多的支持和了解。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道德学习中,父母扮演榜样,起带头作用。如果家长不进来,那么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学校,家长可以定期开展,并会给家长一封信。此外,这些特殊活动让更多家长了解了学校的办学意向,更满意学校的教育工作,也更愿意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在许多发达国家,有许多成功的德育案例,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

参考文献:

第14篇

品质。

关键词: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身心健康

一、要想抓好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就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更新道德观念的教育

诚然,我们要使思想品德教育有针对性、可行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取决于对学生理解的情况。比如说,我们采取多次专题调查、跟踪调查、民意测验等形式,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现在学生的特点,更好地确立新的道德教育观念,采取适合今天学生特点的德育渗透。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让我们的学生更容易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因为这时的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极强,记忆力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课堂学习,也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所以他们喜欢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来感知事物。他们要求自治、自理、自立的意识极为强烈。不过因为他们阅历浅,加之他们对社会缺乏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因而思想简单,看问题有片面性,社会上的种种消极因素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得一些学生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心中没理想,眼里没发现,吊儿郎当的,真的以为自己把这个社会看透了,一切都不在乎,针对这种情况,更换教育观念是大势所趋。我们要着眼未来,从实际出发,发展自立性教育;还要从理想教育入手,加强对学生进行新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终会取得成效。

二、要想抓好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就要改革教育方法,使得德育教育形式多样化

第15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这其中的“育人”便是教授学生德育的发展。德育的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追求,亦是教育的灵魂。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教书育人不再注重应试教育而更多地是注重素质教育,为社会培育优秀的人才,为社会输送新鲜的血液。因此,重视德育教育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现阶段初中德育教育情况

1.德育教育未能得到重视,弱化现象严重现今中学学校都是开有德育教育的课程,由此用以指导学生的品德、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情操。然而许多德育教育课程却又是不是受重视的,学生主体责任心不强更注重学习上的发展,在培育的过程中家庭德育教育的形式弱化,同时面临着社会环境给予的挑战。往往德育教育的弱化现象严重,过多的追求学习成绩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德育工作的教育以灌输为主,缺少实际意义在德育工作的进行当中过多地强调了学习的层面和简单的讲述状态。德育教育不光以灌输教育为主,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当中进行适当的体验,感受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更好地运用良好地道德准则产生对社会的影响。

二、如何进行初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创新

1.培养学生的整体政治、思想、道德的提升道德教育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用强硬的态度进行道德指令和道德禁止,生硬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产生更多地好奇心理趋势尝试犯错误。德育教育主要是运用道德事件的描述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行为,由此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初中阶段正值学生青少年期的发育阶段,应当运用倡议、激励的形式进行德育的教育,如树立目标,运用结果导向引导学生自发的遵守规则。要进行比喻形式的教育,考试不能作弊,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教育;要对老师尊敬不仅是尊师重道亦是长幼有序的教导;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公物,培养学生公德心的建立;要讲文明懂礼貌,待人接物要有一定修养,等等。通过整体的德育教,再进行面到点的细化育提升进行,激励着学生努力践行道德行为。要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它包括行为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建立。通过规则性引导,进行整体的培育。2.注重课堂上的教学德育锻炼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的时候要运用一些方式、方法指引学生。首先,是进行内容的创新。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传记举例子进行引导,在挖掘人物发展的状态下用德育的教育进行描述。比如,讲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该人物在故事描写中守护唐僧去取经,许多细节表示出了尊师重道的一面。其次,要合理利用校内的资源进行德育教育的匹配,要联合各学科的老师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育,在学习各科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引导。再次,要充分的调动学校外部的资源进行互动,可以带领学生下社区、进农场,了解当地的生活状态更好地尊重社会每个工作岗位。进行户外的德育教育基地,多带领学生进入非课堂的地域进行德育的培养。最后,要根据初中学生的是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开展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课程,针对年龄的成长状态划分不同的德育培育课程,不仅要创新还要形成一定的特色。3.通过组织团体活动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育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集体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团体活动组织,不仅能够形成初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也能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操。要在生活中加强对学生德育的主体状态,由此构建出以教师组织的团体活动体系。比如,进行户外的踢毽子活动,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比拼,联动学生的运动状态培养其团队意识等。在德育教育本身,教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通过教师自身的德育榜样引领学生组织团体活动,能够事半功倍。4.与学生家长共同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家庭教育的是教育的基础,加强家庭教育在德育生活化中的地位,同时借社会力量,参与德育教学。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能够严重影响学生,使得在成长过程中的难以辨别事物的真伪以及正确认识社会的过程。有些家长更注重学生学习成绩不在意学生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问题、有些家长甚至教导学生要以自我为中心处理问题。这样都是难以正确地认识道德的,更不用提学生成长以后担负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要引导家长配合,进行良好地家庭教育,要多角度地感染家长的观念,使德育教育逐渐生态发展。比如,设立家长委员会,并进行工作职责的调配,将家庭德育教育纳入计划当中,教师要定时进行回访和督促。同时,可以拿出好的模范家庭德育教育进行宣讲,调动起家长级学生的积极性,正确促进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发展。5.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早已经是不再陌生了,面对现今的环境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现今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德育教育的主要战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操并侧重于预防学生的德育偏差。因此,要打造一支精良的心理教育师资力量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通过专业的教导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6.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现如今的互联网飞速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德育教育的培育,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更多的内容,或者通过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观看进行德育教育的指导。但要值得注意的是,选好教育的角度,同时屏蔽互联网中负面能量的干扰,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三、在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初中学生大多处于叛逆期,在理论上的讲述中懵懂又好奇,往往会通过实践进行尝试,这期间不外乎有不成熟的表现。因此,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建立道德的同时不要忽略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探索道德的意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科学、积极的看待事物的发展,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观念;同时,树立正确的政治角度,走社会主义路线;并且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锤炼意志,规范行为,陶冶情操。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化的,德育教育也要遵循该原则,除了对整体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也要进行个体化的德育教育培养。德育教育的是要引导不同的个体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通过对个体的生存状态及环境引导出适当的德育理念。讲德育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情操培养、教育培育、集体荣誉感等德育理念,通过整体带动个人的成长与发育,也要通过个别学生影响整体的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挑战意义,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以及创新教育模式,才能够使学生在成长的阶段更好地展示自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结合教育现状,改革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是时代前行的必然。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提升素质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清训.初中德育教育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2,(04).

[2]马丽.浅谈初中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