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关于科学记数法范文

关于科学记数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关于科学记数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于科学记数法

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发展;审视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是近几年快速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在新时期的历史背景下,科学发展观适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科学发展观中最重要的科技创新精神,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相结合,辩论的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深刻的探讨了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

1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技术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前提下,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建设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坚持发展经济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用高科技的产物来服务于人,满足于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人类在提供脑力劳动,如何做到尊重人、相信人和发展人是现阶段企业领导的用人工作基准。在长期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影响下,能够充分调动人类的自我意识,这种强调个人意义的价值都会通过劳动体现出来,使人在极大地限度上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观是科技创新中又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是人类在面临大自然的惩罚时所换来的觉醒,是全人类必须坚持的走下去的必然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在满足现阶段人类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又不损伤后代人的发展。这其中包含在科技发展与环境承受能力的范畴、共同保护科技发展下的人类生存环境、绿色无污染为目标的科技发展等等方面。将科技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原则相结合,充分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有效的增强绿色科技的意义。全面协调是指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即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然保持满足人民的幸福感。协调发展是指经济与人、自然、科技相互配合,从而构造较为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经济利益的提高与社会效益收入并不是相矛盾的,作为科技经济发展的主流社会,协调好科技进步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思想。

2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

2.1创新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以往的思维模式,转变成较为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思维模式。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以往危害人类健康和发展的污染品转化成健康的、绿色无污染的物品,从而造福于人类社会,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才能促进科技的创新发展,转变思维模式也是有效训练人才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操作中不断训练大脑灵敏度和智力的开发都有助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培养。

2.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不断的提高自我修养和道德水平,才能从各个方面满足科技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只有创新科技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思想基础,构建了适合发挥人才创新精神的软环境。

2.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现阶段的社会是经济为主流的社会,也就是科技为主导地位的社会。科学技术对经济、环境和人文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科技的创新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科学技术的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技术不会枯竭,经济不会落后。科技的创新一定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创新科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发展中强调的重中之重,面对发展经济遭到破坏的环境,人类正在进行改善环境的补救行动,因此改善生存的环境也是创新科技的必然要求。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一直是科技创新下社会经济的必然要求,只有减少将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冲突才能真正的立足长远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一直是这些年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针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可以把发展的问题概括成为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为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协调社会建设、促进各种生产关系的基础。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生活进步的重要基础,科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资源的均衡是现阶段全人类必须深思的问题,必须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

3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3.1实施社会经济战略的关键

根据党的十内容指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发展的主要目标。实施以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创新科技的基础,通过创新思想,转变经济理念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质量,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主要都是强调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科技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优秀的人才就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而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3.2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

科技创新不仅仅要求人才的储备,同时也需要提供共同进步的社会环境。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科技,转变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创新科技构建的经济社会同时也离不开和谐的社会文化基础。培养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都为创新型社会起到了辅助作用。

3.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是一条长远发展的道路,对于科技发展的投入也是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支出。有效的科技创新措施可以再短时间快速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整个经济时代产生深远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对科技投入的自己你还不能和发达国家比较,但在国民支出上占有重要比例。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国还存着不足,这也是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的地方,及时的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人才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引导和扶持创新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的政策上对创新科技进行支持,以达到社会经济进步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

4结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源于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只有不断的储备新型知识人才可以保证科技不会落后。我们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道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从而不断的创新科技。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新技术是长大国家实力的关键,科学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其中包括军事、国防、经济等等方面,满足了我国不断发展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本篇文章就科学发展观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充分论证了科学发展观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建福.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10(08).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李志红.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4]刘相,朱健,田海花.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02).

[5]林忠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发展战略带来的变化[J].社会科学研究,2010(06).

[6]王云鸽,彭志君.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3)

第2篇

一、科技档案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1.档案管理是科学技术的保存载体。

人们在进行科学活动时,形成的是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理论思想,在逐步进行实践操作后,才能形成最终的科技成果。就科技思想而言,其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被保存下来,而这些文字资料就形成了科技档案。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不仅能够完整地保存科技成果,而且也能够确保对科技发展趋势的理解。

2.科技档案管理可以有效保管科技成果。

对科技档案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保证科学技术不断地被积累与分析,从而体现出科技档案管理对于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现有的科技成果、文献等,对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只有不断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解读、分析,才能够确保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

3.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成果都被广泛地运用到档案管理中,其中意义最大的便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网络信息技术则使得档案工作更加方便。最近几年,智能软件、二维码扫描、云储存等先进技术,也在档案管理中得到运用。

二、科学技术发展与档案管理在结合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对科学技术不够重视。

目前,个别部门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不够,制约了其发展。我国目前对于科技档案管理还没有制订统一的标准规范,使得地方政府对于这方面的投入不够主动。由于长期缺乏建设资金和政策支持,一些地方的档案管理还处于止步不前的的状况。

2.对于科技档案,没有进行及时更新和处理。

一般情况下,进行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时,由于工作量较小,结构比较简单,较容易做好完备的处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不断地堆积,档案的更新和管理会变得十分复杂和繁重,再加上目前科技信息的更新速度十分快,如果没有做好收集工作,将会出现滞后现象。

3.现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科技档案管理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较高,现有的管理队伍普遍缺乏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现代化的操作经验不足,管理工作者缺乏创新意识。同时,由于我国在档案管理人才方面的教育和储备起步较晚,新一代能够达到要求的人才出现了断层,人才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三、实现科技档案的高效管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1.转变观念,加大对科技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视程度。

首先,国家要对科技档案建设有一个明确的总体规划。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明确的任务划分,促使地方转变观念,加大财政投入。其次,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引进、人员培训等工作要进行考核评比,激励相关部门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2.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对于档案管理的经验和技术,引用外国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

对于管理方法,特别是对于管理流程的把控,要多进行交流和模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分类和归档,在查询这些档案时能一目了然。同时,要建立统一和快捷的登录系统,这一系统不仅要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更要使信息的查询和利用变得高效、方便。

3.建立一个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这对于档案馆来说,特别是对要处理海量信息的科技档案馆是十分必要的。就档案管理而言,从科技信息的原始收集、储存、整理、检索、利用做起,再将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实行全国联网,做到资源共享。这样能够充分保障档案的利用效率,也更有利于信息管理。

4.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人才教育。

第3篇

版画艺术的定义

版画(Pnnt),它是通过相关印刷技术手段将绘画内容通过不同材料而展示出来的种艺术表达形式。版画艺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印刷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拥有良好的印刷技术和优质量的印刷材料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版画艺术品,所以版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版画的定义其实是很复杂的,随着时间的变迁版画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改变,在我国古代是没有版画这一词的,而与之相近的是“雕版”、“印本”、“刻本”、“绣梓”等,版画这一词是二十世纪初通过日文而翻译出的。对于版画的定义,不同的定义能够有效的展示时代的背景和文化艺术含义,并且也由于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对导致版画艺术局限性。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版画技术中的刻印技术和印刷技术内容,并通过科学技术将版画艺术的价值良好的展现出来,良好的提升版画整体艺术价值。

科学技术发展对版画艺术的影响

在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版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版画技术在早期多数是运用印刷术和镌版术等技术进行印刷,随着纸墨技术的不断融入纸墨印刷技术更加受人们欢迎了。在版画艺术中科学性技术和经验性技术是相互定义相互作用的,版画艺术的派生是通过印刷技术来生产的,印刷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是与材料质量息息相关的,材料选取的好,印刷技术就会更好的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版画的制作材料和技术更加科学和先进,这样对于版画艺术的发展也会起到相对大的作用,将传统单一化的技术模式延伸成多元化形式,运用更加先进的技术让版画艺术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科学技术字版画艺术中的运用

1.印刷技术

在早期印刷技术没有兴起时,很多艺术家和诗人都是将作品画在石头上,之后版画技术慢慢的演变成石版印刷形式。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与西方艺术家不同,中国人喜欢将字写在石头上,而西方是运用石头做为版画材料,来制作版画艺术作品,所以东西方的发展方向也会不同。随着时代的进步摄影技术已经渐渐的进入到人们生活中,在十八世纪中期有些艺术家就运用摄影技术来进行版画艺术制作,法国艺术家约瑟夫・尼伯斯,他是公认的最早运用摄影技术进行石版印刷技术人,他在早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最后他选择了犹太沥青这种材料进行平板印刷,犹太沥青可以在光线下会变硬并且颜色不会改变。他运用光线照射透镜,将光投放到暗箱中的感光沥青投影版上,之后在运用薰衣草油和摆设原油进行冲洗,并运用酸液腐蚀形成感光腐蚀版。通过这一方法尼伯斯制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也为版画技术开辟了一道良好的道路。

2.印刷技术

丝网印刷技术是通过雕刻而形成的镂空图案的漏版,运用刮板或是刷子施墨等材料将画印刷在纸面或是墙上,丝网印刷技术是属于孔版印刷范畴中的技术。丝网印刷技术是在十九世纪末由密西根的查尔斯-尼尔森・约翰得到了模板印刷机的专利,有效的将丝网印刷技术进行了推广。在九十年代后期,工业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良好的推动了颜料材料的发展,在进行版画印刷时很多人都会选择水性丝网法进行制作,很少运用有害的化学性颜料,这样使得印刷作品更加环保绿色化。随着印刷颜料的不断改进,相应的制作形式、印刷模式和印刷纸张也在不断的改变和优化。现今的丝网印刷机分为单色印刷、多色印刷、手动印刷和自动印刷等几种类型,并且也有几种特有的印刷机型,包括平面丝网印刷机、曲面丝网印刷机和静电丝网印刷机。

3.版画技术

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技术也不断的引入到艺术作品当中,并且对版画艺术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有很多国家都运用了数码技术举办了相关的美术数码艺术展,并且在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中也举办过数字版画展等活动。但是数字版画到现今也有很多的质疑,不过数字版画也在质疑中不断地成长着,通过不断的改进也对很多人所接受。在版画艺术中运用数码技术可以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形式打破,版画艺术家可以运用良好的形式进行创造,将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展现出来,让艺术家更好的表达出自身情感。随着数码产品不断融入人们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了,数码版画可以将版画艺术良好的展示出来,良好的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也能良好的带动版画艺术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现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版画艺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版画艺术是跟随着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进行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可以良好的呈现版画艺术的魅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版画艺术也在随之进步,并且可以良好的将艺术家思想良好的展现在版画照片中,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会影响版画艺术的不断进步。

第4篇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一堂课的导入,对于一节课来说,有着不可低诂的作用。 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多年来,总结出了几种较为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复习回顾导入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焉”课前复习旧知识,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而且为本节学习新的知识做下了良好的铺垫,这样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结构向未知的知识领域迈进,不仅符合孔子的这一教学方法,而且也符合学生的认知道规律。应用这种导入法时,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联系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巧设疑问,,起到激发兴趣、调动欲望、引起思索的作用。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如我在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是这样导入的:“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什么呢?(三角形中位线的长是第三边的一半)那么梯形的中位线和梯形的底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梯形中位线定理。

二、联系生活导入法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用身边的实际例子引入新课,必定也能激发兴趣,调动他们。如我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我是这样引入的。(教师指窗外远处移动信号铁塔)问:“同学们,远出的那铁塔高吗?大家猜猜它有多高?有没有办法准确地计算出它的高度?还有谁能计算出我们学校的红旗杆的高度是多少呢/”这样他们自然七嘴八舌、跃跃欲试了这时候很自然的引入这节课,并板书课题,学生的求知欲可想而知了。

三、设疑导入法

换句话说就是设置悬念进入新课的方法,真正体现因有疑而学习,因学习而无疑的教学理念。根据我多次的教训尝试,采用这种方法时,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教师要把握好分寸,即问题的难易程度,不“悬”学生就会不思而 解,相反太“悬”学生就望而怯步,两者都不能达到我们所设想的目的。看来这个问题就十分关键了。例如我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我首先出了这样一个题:“方程2x-4x-30=0的一个根为x=-3,不解方程,求出另一个根x=?” ,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x=15÷(-3),请学生验算。结果学生代入原方程是正确的,于是就有了好奇心,急于想搞清楚为什么?这时我顺势导入“其中的‘-3’是方程已知的一个根,那么15是如何确定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样的导入自然就为新课的讲授作下了很好的铺垫。

四、利用实物导入

第5篇

关键词:数学分析;多媒体;课后辅导

一、引言

我校是一所由四个专科学校于2002年合并而成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合并至今,本科生的比例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专科生还是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的。由于近年来大学录取比率提高,目前招收的专科生相对来说中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与本科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的教学肯定不能同与以往,必然要有所改革。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数学教育专业(此为专科)的《数学分析》的教学,在几轮的教学中也产生了自己对于这个专业的数学分析教学的几点想法。

二、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一切课程对于他们都是未知的,他们不知道每门课程在整个数学专业中的地位,不知道每门课程内容的深浅,除了原有的中学一直采取的学习方法外也不会知道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是有别于中学的,它需要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数学分析》的第一节课上,要向学生介绍一下数学分析的地位及该门课程与后继课程的关系,让学生对该门课程能产生足够的重视。另外还要介绍《数学分析》内容的整个框架和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为他们推荐课后参考书。然后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数学分析》的发展史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奇闻趣事,充分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所谓万事开头难,如果能上好第一节课,对于后面的教学是大有帮助的。

三、细讲、慢讲、深讲第一学期的《数学分析》课程

《数学分析》课程贯穿三个学期,它的内容经典、抽象、逻辑性强。它不仅在内容上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它所体现的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思想、处理问题的技巧,在整个数学专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门课程掌握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甚至还会影响毕业后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数学分析》第一学期的教学,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同样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专科生也不能视同于考研的本科生,在教学难度上要仔细斟酌与权衡,尤其在那些难度较高的理论证明上,教师重在解释,最好能通过几何图形加以解释,学生重在领会,不可对其提出过高的要求。《数学分析》这座大厦建得怎么样,第一学期的教学就是在打地基,地基打扎实了,后面的楼房就可以一层一层比较牢固地建起来了。

虽然表面上《数学分析》第一学期有部分知识好像在中学学过,比如导数,但实际上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中学所学的知识:第一,不涉及知识点的理论渊源;第二,内容简单、直接、不深入;第三,只要求简单应用就可以了。这对于《数学分析》的要求而言,相差甚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醒学生不可掉以轻心,另一方面站在数学史的角度为学生介绍每一个概念都不是腾空出世的,都有它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实际意义的。这样学生对于概念就能有更深地理解了,从而更好地掌握概念。

对于每一个新概念,一定要注意在讲解与解释中数学语言的“通俗化”。每个知识点在定义与定理的叙述上都是严密、精确、不讲废话的,但我们可以用一些通俗的语言或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加以形象的解释,这样知识点就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了,也不会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了。另外,从具体事物入手,逐渐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也比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前接触的数学绝大部分都是计算题,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大部分只知道套公式、套固定模式做题目,要是题目稍微换个角度或稍微拔高一层就不知如何下手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好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数学分析》在这方面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因此在《数学分析》的第一学期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这就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定要注意讲证明题的方法和技巧。证明题在书写时是从因写到果的,但在分析时却是从果写到因的,从果到因逐步推导,每一步是为什么,有哪些定理保证,容易出现错误的分歧点在哪里,都要一一讲清楚,尤其要讲清楚我们是如何想到这一步的。

四、提高讲课艺术性,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一定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其次要注意上课时的表情,没有哪个学生喜欢板着脸上课的老师,即便不能时刻面带微笑,至少要让学生觉得你是可蔼可亲的。再次要考虑到学生不可能一节课45分钟时时集中精神,所以要允许学生“开小差”。可以适当幽默地讲些题外话,活跃活跃课堂气氛。最后写板书的时候,对一些重要内容、易错内容可以用彩色粉笔书写,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重视,但要注意颜色不可过多。

当然要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也是要适当利用起来的。多媒体图文并茂、画面生动、色彩鲜艳、声色悦耳,可以吸引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如定积分无限细分的步骤;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复杂图形来解决的题目,如计算三重积分;对于定义与定理比较冗长的内容等,我们都可以借助多媒体。它可以将无限细分这一分割过程生动地在投影屏幕上逐一表现出来,可以快速准确地展现三维立体图形,可以帮助教师节约大量的书写定义与定理的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解释定义和定理,深化知识点。但要注意的是在用多媒体展示的时候,最好能逐字、逐句地显现出来,不要一步到位全部显示出来。

五、成立高等数学学习小组

作为专科生,到了大三,同学们主要是两种走向:专升本与考国编。不管是专升本还是考国编,对于高等数学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高等数学主要是强调数学分析中的计算能力,对于理论证明相对来说要求要低一点。所以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可以根据班上人数的多少设立几个高等数学学习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学习比赛,交流学习经验,共享学习资料。对于高等数学学习小组成员,我们可以提出较高一层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加大练习量,提高练习难度。另外,对于有些章节,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问题让他们课后展开讨论,然后进行讨论结果的PK。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小组成员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能力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另外通过高等数学学习小组成员带动非高等数学学习小组成员,非高等数学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也会有所提高。

六、编写习题册,加强课后辅导

我们挑选的教材是华东师大编写的《数学分析》,这本教材还是很经典的,比较适合考研的学生,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专科生来说,有些理论内容难度比较大,超过了专科生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另外课后习题虽然难易有所差别,但主要是理论证明题,对于计算题,题型和题量都比较少。因此作为教师,不但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课后还应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专科生的教学大纲要求编写合适的习题册,让他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做题目。

另外,对于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在学习上他们尚未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再加上《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难度性,课后辅导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我们可以每周抽出固定的业余时间来解答学生的课后困惑和疑问,当然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等网络工具和学生交流心得。

七、结语

《数学分析》是一门经过千锤百炼的课程,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对于这门课程也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反复地研讨,而它的教学方法也是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的。任课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反复钻研教材,要力求在每一届的教学过程中都能有所突破,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伟华.浅谈数学分析教学中的趣味[J].中国西部科技,2011,(2):70-71.

[2]陶玉杰,于淑芬.多媒体辅助“数学分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8):75-77.

[3]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6篇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要借鉴别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效率,少走一些弯路。但别人的好东西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才能事半功倍,如果生搬硬套就会适得其反。我认为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新课程教学更是应该从“教师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处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各种文化载体充盈在我们的周围,学生与我们几乎在一同接受着各种知识和文化,我们应该抱着与学生一同学习的心态,把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的求知精神传给学生。

一、分类教学 适时点拨

在教学中,我将教材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课,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明确知识点、解题关键、理清解题思路、让学生接触此类题的大部分题型。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这一节时,我将“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作为基础课。课堂上先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再将学生头脑中由定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转化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为后面的应用作铺垫,并顺理成章地引入例题。在例题讲解中,要讲出知识点是“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解题关键是“相似”,绝不能照本宣科。

另一类是与基础课相似的迁移课,我将判定“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以及“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两个三角形相似”作为迁移课。由学生自己根据基础课的模式自学获得知识。在迁移课中将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教师适时点拨。

这样编排教材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并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合作意识。

二、大胆猜想 训练直觉

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 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笛卡尔认为在数学推理中的每一步,直觉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好似我们平时打篮球,要靠球感一样,在快速运动中来不及去作逻辑判断,动作只是下意识的,而下意识的动作正是在平时训练产生的一种直觉。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由于把证明过程过分的严格化、程序化。学生只是见到一具僵硬的逻辑外壳,直觉的光环被掩盖住了,而把成功往往归功于逻辑的功劳,对自己的直觉反而不觉得。学生的内在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得不到思维的真正乐趣。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数学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题他能直接想到答案,我问他原因,他告诉我麻烦的推理过程他没有耐心写,但是能猜出问题的答案。我知道这个同学的直觉很好,于是,在课堂上我有意识的让他来猜一些较难的习题的答案,当然,由于他的表现引来同学许多羡慕的眼光,我由此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让他把自己的推理过程写下来,展示给同学看。慢慢的,这个同学的表达欲望越来越强,推理过程越来越让同学刮目相看,考试成绩可想而知。因此我认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分析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三、强化练习 形成技能

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的触及到事物的"本质"。伊恩.斯图加特说:"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基于直觉。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个公设都是基于直觉,从而建立起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栋辉煌的大厦;哈密顿在散步的路上进发了构造四元素的火花;阿基米德在浴室里找到了辨别王冠真假的方法;凯库勒发现苯分了环状结构更是一个直觉思维的成功典范。

第7篇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不仅是信息转化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数学教师的感情投资尤为重要。我从不在学生面前询问调查他们在初中时的学习成绩,我认为这是教师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爱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要真情地对待学生、关心学生,公平地尊重每一名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课任老师,都应当主动地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爱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洒向每一名学生。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应该以自己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

三、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把书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把教学植根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堂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转贴于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发青少年好好学习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应贯彻“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上,不应以完美无缺的解答作为评价学习成功的唯一标准,而应对学生思路解答中的某一步乃至某一个数据、某一个符号的正确性都加以肯定的分析评价。要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化批评、指责为鼓励、表扬,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尤其对差生更要“错中找对”、“单项表扬”,为他们创造一些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能重新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教学上任何巧妙的情绪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情感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成功是导致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而且事实上,往往是学习的某些成功或某次成功导致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的萌发,并在兴趣的推动下,取得更进一步的学习成功,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形成了“成功——兴趣——更大的成功——更浓的兴趣”的良性循环。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表现为单维性,即从抽象的数学文字到抽象的数学公式,显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记忆。而如果利用多媒体就能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的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再现客观事物,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长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学习立体几何时,我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了各种立体图案,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们的目光,激发了他们学习这一内容的兴趣。

另外,教师可通过介绍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来引导诱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神州六号发射、嫦娥一号发射时,我都让学生观看电视直播,旨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航天事业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热情。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现状;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86-01

1.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1.1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广泛性。目前世界应经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开始利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人们可以在家不用上街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学校可以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校园。由此可见,计算机就像一颗参天大树的根部一样已经完全渗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等多个领域,对社会已经具有广泛性的影响。

1.2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专业性和智能性。在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半导体晶体管、微电子、集成电路等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计算机的专业性和智能性也日益凸显。例如,如今的计算机可以根据使用人群的不同需要进行各种更新改装,甚至可以为其量身定做专门的笔记本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计算机这种能够在应用领域进行多种功能的分化不但体现了它的人性化的一面,也展现了其自身的专业性。再如,现今各种家用电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控制它们的运行程序,以前那种繁琐的单机操控模式正被更具智能化的家庭计算机网络系统取代,这就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1.3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实用性。首先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领用计算机网络来更加快速、广泛地获得多方面、高质量的国内外信息,并借此来提高他们自身的精神生活质量。其次在工业上,计算机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利用自身的通信技术和程序编程来完成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辅助设计、信息管理、集成制造等等。在教育方面,它可以用来辅助老师完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高工作效率,这样不仅能够使教师的作用等到充分发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变得不在单调、枯燥、乏味。

2.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中专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1教务管理。近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中专学校学生培养机制和教学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调整,学校教务部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工作也越来越繁杂。因此,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已逐渐无法适应中专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需要和发展,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学校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极为迫切且有效的方法。有效制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模式,便成为中专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必然要求。中专学校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用以维护中专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教学管理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是教务人员制定教学管理决策、分析中专学校教学状态、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必须进行科学全面的加工处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已无法处理如此纷繁复杂的管理信息,由此,将计算机科学技术有效地应用于中专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师管理系统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务管理涉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一个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应当包括学籍、教学计划、排课、选课、成绩管理、教材管理、实验管理、毕业资格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一般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客户端/服务器(C/S)混合的应用体系结构,使教务管理真正实现远程办公、异地办公,满足学校对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组织、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

2.2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学籍管理、班级管理、档案管理、课程编排等子系统。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学籍管理,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各科学习成绩的登录、统计,各种成绩表册及成绩报告单打印和传送,提供各种查询功能以便及时了解各科教学和各年级学习质量;班级管理主要是分析处理学生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情况后,按某些既定原则将学生分配班级的系统;档案管理包括对各年级各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成绩统计及各类文件的存储、登录、查找与处理;课程编排是中专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中专学校对所有教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上的调度。

2.3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包括教师的个人信息系统、教师教学信息系统及教师评比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教师个人信息、教学信息及评比机制的登录、分类、检索查询和输出。教师个人信息包括教师本人基本情况及其家庭状况;教学信息包括教师的所教学科、专业、班级等;教师评比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和业务进修情况等。

2.4课件制作。

2.4.1选定主题。正确选择CAI课件的主题非常重要,"把握重点,勇于创新"是原则。在目标主题确定的前提下,发展创新式思维,制作新颖有趣的课件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2.4.2编制流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流程的编制。它是面向教师---计算机---学生的一个过渡阶段,流程的编制效果在整个课件设计环节中起重要作用。

2.4.3编辑课件。课件的编辑需教师亲自执行。首先应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划分,再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结构,设计各单元之间的链接,从而设计完整的课件脚本。根据设计好的脚本及教学目标,将各类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编辑成内容可写、新颖有趣、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编辑时可选择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Actional、Tool Book、几何画板、方正奥思、宏图等制作平台。

3.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学管理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能够推动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远程教育的实现,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更能让学生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博.刍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33-34.

第9篇

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对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总部署、总动员。十七大报告最为瞩目的是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欠发达的彬县来讲,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裕彬县、文明彬县、和谐彬县”三大目标。

树立战略思维,推进科学发展。发展思维决定发展的思路和成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必须以战略思维和战略视角审视谋划县域全局。就彬县而言,地处北部山区,土地、煤炭、旅游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就要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关键是要立足彬县位于关中西北部,为连接秦陇之咽喉要道、通达全国的重要中转站这一区位优势,不断加大观念创新力度,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彬县建成“关中西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关中北部商品集散地”。立足优质农产品丰富这一资源优势,始终瞄准“全市创第一、全省争名次,全国进前列”的目标,把彬县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立足煤炭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按照“煤炭强基、化工做大、三产配套、环境优化”的思路,以能源化工为重点,把彬县建成“陕西第二大能源接续地”,同时,立足县内工业日渐发达,农业经济日趋繁荣、第三产业异军突起的产业优势,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富民、惠民作为谋划工作的出发点,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落实战术动作,推进快速发展。县一级处于最基层,是做终端性工作的,作为这一级,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有战术动作。具体到彬县,就是要重点做好煤炭工业、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建设和招商引资几篇大文章。一是狠抓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业的工业经济,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工业是增强县域实力的重要依托,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彬县作为咸阳的工业大县,要继续深入推进“工业立县”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对全县gdp的贡献率。一方面,要紧扣基础资源优势,着力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基础产业,带动电力、煤化工、机械加工、建材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另一方面,要围绕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采用全新的机制深度开发煤炭资源,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高附加值产业,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工业长廊,把彬县建成集煤炭、电力、建材、运输、化工、服务、科研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地,为“以工补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狠抓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的“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全面繁荣。始终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最现实、最直接的富民惠农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紧紧扭住根本点,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促进现代农业为根本,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苹果、干杂果、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村一品,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为农民丰产增收提供支撑,增强群众治穷致富的内生力和原动力。牢牢把握切入点,坚持以村庄建设为切入、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为广大农民创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生存空间。切实明确关键点,坚持以机制建设为重心、以工作落实为目的,积极探索组织推动、目标带动、典型促动、上下联动和物质保障等机制,以科学完善的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的全面落实,扎实促进农村的全面繁荣。三是狠抓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全力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城镇化建设事关县域长远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实现彬县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三个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即按照“关中西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系统性、全面性和前瞻性原则,科学规划城市,拉大城市构架,扩大城市规模。按照“能源产业雄厚、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蕴涵丰富、市场繁荣发达”的目标,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文关怀和功能归属相统一的原则,统筹建设城市,当前重点抓好开元广场、中达苑、彬州大厦、泾河彬县城区段防洪等重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按照“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原则,在建中管、在管中建,提高城市软实力。四是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增强县域经济后劲。作为县域范围,要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自觉按照梯度转移理论的要求,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主动承接大城市的辐射,大力发展“拾遗经济”和“补缺经济”,以节约投入、积蓄力量、实现发展。要想方设法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大力引进大城市转移或外溢的产业和企业,同时又要积极开展与大城市大企业的生产合作,实行配套协作生产,“借船出海”,发展自己。

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不仅仅是党的作风的改进,更是党从执政的角度落实党的宗旨的战略选择。民生是和谐之本,是稳定之基,是长治久安之源。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涉及发展全局、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程的重大战略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彬县建设,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树立起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战略思想,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从解决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和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加快发展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为重点的教育事业、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的卫生事业,以促进就业再就业为重点的社保事业,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事业,真正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不断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向更新、更高的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教学观念 方法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bject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ge characteristics, I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dhere to the "roles of teachers,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in a few years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ave make some attempt, adopted the following kind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following a bit about my personal opinions.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dea method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 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逐日提高,使人们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学生作为21 世纪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这一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1 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在初中阶段,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是初中教学模式与小学的教学模式相比大不相同。初中是由小学的手把手教学逐渐变为更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压力油然而生,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相当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在必要时还要扩充课外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将教材的用途发挥到最大化,还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举例说明,在计算机基础性知识教学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了解到搜索引擎的乐趣、作用,并让学生了解可以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这样,学生体验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乐趣与便捷,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2 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最佳的听课时间是开课后的5 到20 分钟,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良好掌握,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从而保证教师在最佳时段内能完成课程的主要内容,解决核心问题,然后在课后通过习题练习、学生间的自主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2.1 熟悉学生情况,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要了解全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了解程度、是否有基础以及兴趣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教师课程大纲的准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教授不同的知识。比如一些男孩子,不要只看他们调皮的一面,他们除了对电脑游戏沉迷,对计算机技术还是很有兴趣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教授一些例如PPT自定义动画技术、动态网页技术等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学生团结起来,会让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教师也可以从知识的传授者变身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获得学生更多的信赖与支持。

2.2 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使课堂有秩序而不失活泼,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时,可以适时的运用演示、讲授的方法;组织小组学习,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如今的教学理念,如果仍然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了,所以运用分组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竞争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它巧妙地利用了青少年好胜的特点,更将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带入到学习的大军中。

3 加强过程研究,提供学习支撑

3.1 要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应该将课程内容的难度简化,运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教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开发学生动手机会和能力,只有学生在运用中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才会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教学生打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讲解一下打字的应用程序,包含哪些内容等,然后告诉学生打字的重要性,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就让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随心所欲的想练习什么就练习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励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打字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教师用口头描述方法更深入学生内心。

在进行Excel 的教学时,知识点繁复杂乱,这种情况下用死板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勉强学会方法,记忆力不深刻,也不会对Excel这门技术感兴趣。此时可以讲述一个空调销售的故事,再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利用Excel 处理了一组空调销售数据,同时显示出增长率与对比结果。这样的实例解析让学生印象极为深刻,也就被其中的Excel 功能吸引,从而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设计一项任务,比如用word 制作科普小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先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吸引学生,然后再向学生讲解Word 用法,最后布置一个任务,由学生自由命题,做一个科普小报。这样,整个课堂都会是学生热闹的讨论声,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尝到了乐趣。

3.2 益智游戏的合理利用

许多教师都反映,很多学生之所以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是因为可以玩一些小游戏,对此,一些教师的做法是将游戏删除。游戏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不能玩,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而且有一些益智型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大脑的开发,帮助学生熟悉键盘的运用、练习指法。比如,单一的打字练习很枯燥无味,教师可以让学生玩打字游戏,这样不仅学生练习了指法还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了乐趣。

3.3 教育学生健康上网

第11篇

一、耕作技术

(一)农业生产工具

从出土地的金代农业生产工具来看,金代的耕作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方式的创新。在金代广泛使用铁农具,出土地的铁工具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性能良好。从出土地的铁农具中可以发现犁铧的数量非常多,而且形制先进,结构合理,而且还有其他附件根据不同耕种需要与铁铧配套使用。金代铁铧还有大、中、小之分,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土壤要求,确保了农作物产量的增加,也有利于精耕细作的实现。在出土铁铧中还有具有牵引转动灵活的犁,这种铁犁是通过牛来进行牵引的,这说明当时牛耕在金代农业生产中已经广泛使用。

金代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中还有各种类型的锄,不仅有安装有弯形铁锄钩的铁锄,还有安装木柄的铁锄,出土的农具中还有无柄的手锄。而且各种类型的锄都比前代具有较大的时步。这些锄都是中耕工具,进行除草和松土使用,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农作物产量,这就充分说明了当时金代中耕技术已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在出土地的金代农具中还有施肥的工具,金代百姓都饲养马、牛、猪等家畜,利用这些家畜的粪便来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从而达到改善土壤肥力及提高产量的目的。出土出各种不同规格和形制的镰刀、手镰,这是农业收获工具,可以根据庄稼的高矮来对其进行收割。

从金代出土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不难看出,从整地、耕作和收割各种工具都较为齐全,而且从工具上可以将金代农耕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展示出来,这可以看出当时这个女真民族政权下的农业已经开始实现了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二)先进的耕作方法

金人在长期的耕作过程中总结出了先进的耕作方法。在金代时就提出“凡地,除种麦外,并宜秋耕。至来春地气透时,待日高,复摆四五遍。不能尽秋耕者,除种粟地外,其余黍豆等地春耕亦可。大抵秋耕宜早,春耕宜迟,秋耕宜早者,乘天气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过秋,天气寒冷,有霜时,必待日高,方可耕地。春耕宜迟者,亦待春气和暖,日高时依前耕摆”。而且金人还在农耕实践中认识到“细摆”的重要性,为了秧苗能够根土相关,更好的生长发展,则需要做好摆功。“犁一摆六,摆功不到,土赢不实,下种后虽见苗立根在廉土,根土不相着,不耐旱,有悬死、虫咬、等诸病。摆功到,土细又实,立根在细实土中,又碾过,根土相著,自耐旱,不生诸病”。

二、水利兴修和农田灌溉

当时金代所管辖的地区经常干旱,这就使金代在农业发展过程别重视水利的兴修,修渠和凿井用来灌溉农田。

(一)金代在修渠是有疏通前代堵塞的水渠,也有自己开凿新的水渠来灌溉农田。在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陕右大饥,流亡四集,(庞)迪开渠溉田,流民利其食,居民藉其力,各得其所,郡人立碑纪其政绩”。皇统年间,权陕西诸路转运使傅慎微,“复修三白、龙首等渠以溉田,募民屯种,贷牛及种子以济之,民赖其利”。鄙坞县(今陕西眉县东北)常年大旱,孔公到任后,“开渠通流,水顺流而下通渠广陌,汲引灌溉,涂墅洗坞复曩时之难。仅有数千园田,畦计不营几万,水利兴,官民两利州”。这些水渠的修复和开凿,使大面积农田得到灌溉,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二)金章宗泰和年间在没有河流的地方开始掘井灌田,而且在泰和八年七月份,诏诸路按察司规划水田。章宗下令各地农官开河掘井用来灌溉农田,这为当时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保障,不仅对农作物的栽培和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农作物的产量也能够提高。山西的平阳地区在田间地头打井取水灌田,如《金史》所载:“平阳掘井种田,俱可灌溉”,此地成为了金代境内农业发达的地区。

(三)金代开渠、凿井也为水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水稻栽培技术要求很高,但它是高产作物,收获多于陆田数倩,故女真统治者非常重视,正隆2年诏谕河南,“仍令各修水田,通渠灌溉”。章宗明昌6年(1194年),朝廷定制:“县官任内有能兴水利田及百顷以上者,升本等首注除。谋克所管屯田,能创增三十顷以上,赏银绢二十两匹,其租税止从陆田”。金廷还采取措施,放水给百姓灌田,承安2年(1197年),“敕放白莲潭东闸水与百姓溉田,3年,又命勿毁高梁河闸,从民灌溉”。直到哀宗元光元年(1222年),朝廷还在下令兴修水田。

由于水利的兴修和统治者的重视,金代水田的开发面积很大,曹州、单州基本都是水田,大定6年8月,黄河决口,曹、单两州遭水患,这两州都是以水田为生,在水患中导致农田所剩无几。宣宗兴定年间,宣慰使李复亨上奏:“南阳禾麦虽伤,土性宜稻,今因久雨,乃更滋茂。田凡五百余顷,亩可收五石,都得二十五万余石”。贞韦占4年(1215年)8月,程渊言:“砀山诸县陂湖,水至则畦为稻田,水退种麦,所收倍于陆地。宜募人佃之,官取三之一,岁可得十万石”

第12篇

关键词:法律 科技 促进

法律作为调整某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体系,是评价人们行为适格与否的标准,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并预测未来行为及其后果,是警告和处罚违法行为的根据。国家政治稳定繁荣需要法律,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法律,一个国家的法律建设成熟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保障。科学是人们发现世界探索真理的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知识系统,是系统的、具体的关于客观自然世界以及人类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法律活动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十分广泛。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法律方法的扩展和法律观念的更新,法学研究和法制宣传都受法律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交通工具和通讯传播技术发展建设减少了时空阻隔,不同法律文化间沟通和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促使人们对传统法律价值观发生变革,对人权、平等、自由等观念有了更高程度的认知。法律信息库和法律信息传输网络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更好的物质手段,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许多法律、法规的产生及其法律体系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法律问题,需要新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调整,这就促进了新兴领域的科学技术法的产生,如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保护法,国际交流合作法等。专门性的立法技术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再次,法律的理性化、形式化和技术化借助于科学技术理性进一步发展,许多科技成果成为确立法律规范的依据,大量科技领域的专业术语、概念被吸收到法律之中,大量的技术规范被赋予法律效力。科学技术则正在强势地影响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法律能否恰当地调整社会生活反映客观规律,往往取决于立法者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最后,科学技术成果为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工作提供新的装备、手段和技能,影响着立法司法体制、过程和方法,促进法律运作机制的专门化、民主化科学化,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效率。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法律的立法、执法等各个层面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在近代以前,科学技术活动属于很少为法过问的领域。近代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复杂化有了国家干预和法律调整的必要。现在社会中,法律对科学技术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法律特别是法治之法通过其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抑制科学技术的负面的影响,保证科学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方向。法律在控制由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调整科学技术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防治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所引起的社会危害方面,都具有十分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其次,法协调、指引和组织科学技术活动,为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管理提供民主科学的规则和程序。法律确认和保证科技发展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优先地位,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并将国家科协技术发展战略具体化、细则化、程序化,促进科技发展的合理布局和高效运行。最后,法律调节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保证和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与研究和法,发明者对科技成果享有专有权,是一个二者都具有合理性的两难选择,这种两难选择借助纯粹的权力或道德手段都难以合理解决,法律却能以其理性的、权威的权利义务设置使这一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13篇

第一条为加强对山西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科技研发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研发资金为省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共同管理,省科技厅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条科技研发资金的支持对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优先支持具有较强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包括转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其中用于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科技研发资金支持对象还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团体。

第四条科技研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坚持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讲求效益的原则,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专家在管理与决策过程中的评议和咨询作用。

第五条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要按照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项目库,加强对科技研发资金的管理。

第二章支持方向

第六条科技研发资金是山西省财政为支持科技创新与发展,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主要支持方向是:

(一)科技攻关计划。紧密结合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支持重大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形成和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为产业结构调整、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基础研究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和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计划,以解决经济、社会、国家安全以及科学自身发展中的重大的基础性技术理论为主导,突出国家发展目标与科学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促进科学的原始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培养和造就优秀的科技人才。

(三)科学技术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围绕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通过支持科技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研究与开发及相关培训等,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成果推广(含新产品)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

星火计划。主要支持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开发和应用,支持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农村区域和城镇科技发展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建设和相关科技培训。

火炬计划。主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培育和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科技成果推广(含新产品)计划。主要支持重大共性和社会公益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建设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服务体系;支持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对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主要用于支持技术上具有先进性、成熟性,经济上具有一定效益,对产业发展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建设。

(四)软科学研究计划。支持科技发展与改革中战略性、政策性问题研究,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研究,省内重大工程前期技术经济环境问题研究,全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问题研究,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服务。

(五)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围绕解决山西省经济、社会以及科学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密切跟踪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引海外专家,开展国内外科技人员交流和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与开发,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或基地,推进山西与国际的科技交流。

(六)其他。支持除上述科技计划之外,经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确定予以支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其他计划或项目。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各方的职责与权限:

(一)省财政厅

1.负责核批年度科技研发资金总预算及各科技计划年度经费预算;

2.负责核批计划管理费预算;

3.会同省科技厅审定并下达项目年度经费预算;

4.参与配合科技管理部门做好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的评估和评审。

5.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二)省科技厅

1.负责提出年度科技研发资金总预算建议和各科技计划年度经费预算建议;

2.负责组织项目预算的申报和评审(评估);

3.负责编制计划管理费预算;

4.负责审核安排项目年度经费预算并会同省财政厅下达预算;

5.会同省财政厅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项目组织单位

1.负责对项目申报单位编报的项目任务书及预算进行初审;

2.组织项目承担单位按项目实施进度执行预算,监督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匹配经费及其他配套条件;

3.按照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的要求汇总报送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4.受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委托,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项目承担单位

1.负责编报项目任务书及预算;

2.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匹配经费及其它配套条件;

3.负责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4.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科技研发资金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按要求提供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有关财务资料。

第四章开支范围

第八条科技研发资金的开支范围包括项目费和计划管理费。

第九条项目费是指科技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差旅费、会议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人员费,指直接参加项目研究开发人员的工资性费用。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人员工资由财政支付的不得在资助项目经费中重复列支。

设备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必需的专用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费及设备试制费。

能源材料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支付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的购置等费用。

试验外协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租赁费用、带料外加工费用及委托外单位或合作单位进行的试验、加工、测试等费用。

差旅费,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为项目研究开发而进行国内外调研考察、现场试验等工作所发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

会议费,指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组织召开的与项目研究有关的专题技术、学术会议的费用。

管理费,指项目承担单位为组织管理项目而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使用费或折旧、直接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相关管理支出。管理费占项目经费总预算的比例一般为5%。

其他相关费,指除上述费用之外与项目研究开发有关的其他费用。

鉴于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的科技研发资金在资金性质、用途、操作方式上的特殊性,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可以采取入股和债权投资等资助方式支持企业,探索科技风险投资的有效方式。

计划管理费,是指科技研发资金计划管理部门负责

管理和使用的,为组织科技计划和开展相关的全程管理工作所发生的费用。计划管理费由省科技厅负责具体管理和使用。

科技计划管理费的支出是在计划管理过程中开展规划与指南、项目调研、信息收集、项目评审、评估、招标、合作交流、监督检查、验收及绩效考评等工作发生的费用。一般包括:

专家咨询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支付给有关评审专家的咨询费用。

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出国及国外专家来晋考察、相互交流等支付的费用。

信息管理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书籍购买、资料印刷、文献检索、网络维护、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等支出的费用,以及各项管理信息建设所发生的费用。

评审评估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委托中介机构开展审计、评审、评估、招标、重大专项检查所发生的费用。

设备购置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用于计划管理工作必需的办公设备等购置费用。

能源材料费,指计划管理过程中支付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等的费用。

差旅费,指计划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外出支付的住宿费和交通费。

会议费,指计划管理中直接组织的工作会、专题会和各类项目评审或评估会、招标会、验收会等以及参加的与计划管理工作有关的会议所支付的费用。

劳务补助费,指计划管理工作中支付的加班费、劳务费等。

其他相关费,指除上述各项费用之外发生的与计划管理有关的其他费用。

第十条计划管理费年度结余,纳入下一年度预算计划,继续按规定用途使用。

第五章项目预算的申报、审批和执行

第十一条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时,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按要求编报项目预算,并提供相关资料。项目预算要求同时编制经费来源预算和经费支出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经费来源预算包括用于同一项目的各种不同渠道的经费,经费支出预算包括与项目研究有关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第十二条省直各有关部门、各市科技局等项目组织单位,负责项目预算的初步审查,按统一要求汇总后报省科技厅。

第十三条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或择优遴选有关科技评估机构,对申报的科技研发资金项目进行评审或评估。需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及其预算的,按国家科研计划课题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省科技厅根据评审或评估意见,综合平衡后,确定年度科技研发资金项目计划,经省财政厅审核后,由省财政厅会同省科技厅下达预算。经批准的项目经费预算一般不作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按项目预算审批程序重新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报批。

第十五条科技研发资金根据项目类型、课题规模及管理工作的需要,对项目按照成本补偿式和定额补助式两种方式给予不同额度的资助。

第十六条科技研发资金项目经费的拨付按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的有关要求办理。

第十七条科技研发资金项目由省科技厅和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各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落实匹配资金,并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分年度执行的项目经费预算,应当按照要求进行中期检查或评估,中期检查或评估结论作为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调整项目预算的参考依据。

第十八条科技研发资金形成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九条未完成项目的年度结余经费,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项目的结余经费,用于补助单位科研事业发展支出。

第二十条项目因故终止,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程序报经省科技厅批准后,将剩余经费归还原渠道,剩余资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第六章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一条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和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并对项目经费实行单独核算。

第二十二条项目组织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送年度经费使用情况及项目完成情况的总结报告,并由省科技厅汇总报送省财政厅。

第二十三条项目完成后,应当按照要求进行项目验收或鉴定(评审)。在项目验收或鉴定(评审)时,项目承担单位除提供有关验收或鉴定(评审)报告外,还需提供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总结报告和项目完工决算表。项目验收委员会成员中应包括财务管理人员。

第14篇

“探索与发现”A厅

A厅位于二层西北侧,设有“物质之妙” 、“光影之绚” 、“电磁之秘”、“运动之律” 及 “宇宙之奇”五个展区。

“物质之妙”展区

展区以物质的元素、原子结构等为大背景烘 托,由微观到宏观,由现象到本质,使观众探寻物 质的组成、结构、变化、应用等科学内容,感受物 质世界的美妙和神奇,体验物质变化的巧妙。

微观粒子结构探索

重现了包括汤姆生阴极射线实验、卢瑟福α 粒子散射实验在内的科学史上探究原子结构的两 个著名实验,展示了人类对微观粒子结构的探索 过程。

光路可见吗

选择一个玻璃罐放在激光束通过的 路径上,当玻璃罐里所装的为胶体溶液 时,从玻璃罐侧面观察可以发现:液体里竟然会有一条明显的光束。

“光影之绚”展区

展示人类在探索光的本质和规律过 程中的重大科学发现,在参与和体验中了解光的基本特性、规律与本质。

光是什么

重现了科学史上研究“光是什么”的 几个著名实验,展示了牛顿、托马斯・杨、 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四位不同时期的科学家对于“光是什么”的不同见解,以及 他们对光的本质的探索过程。

空中成像

人的眼睛看任何东西时,都会产生一 种很短暂的记忆,把这些记忆连结在一 起,就会看到连续不断的动作或画面。当 选择或是亲手画出一个图案时,在前方空 中将呈现出这个图案。

完整信息

展示了全息图的优越性。一张完整的 孙悟空全息图像一分为四后,每张拆分后 的图像,都能呈现出一模一样的完整孙悟 空图案。

全息狙击手

通过进行打靶射击体验,比拼射击 技术的高低,从而感受到普通瞄准与全息 瞄准的区别,了解全息技术的优越性及其 相关应用。

光子乐队

当用手指拨弄由激光束虚拟的各种 乐器琴弦时,可以欣赏到乐队的精彩演 奏,这是借助现代光学技术所营造出的光 影缤纷的乐队舞台,展示激光和红外线的特性。

“电磁之秘”展区

展区可以使观众感受到自然界中电 磁现象的美妙与神奇,从而带着好奇心 和求知欲,去探索现象背后的奥秘。

静电滚球

当转动转盘时,会发现金属球在不 与其它物体接触的情况下,会重复出现 被中间的高压电极吸引,到排斥再吸引 的过程,十分有趣。

旋转的金蛋

按下“启动”按钮,可以看到原本躺在托 盘上的金属蛋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开始旋转并 慢慢竖立起来并继续旋转的现象。

雅格布天梯

快速转动转盘,可以看到两个组成羊角 形的金属杆状电极之间的空气被电离击穿,并 产生耀眼的弧光,电弧就像登梯子一样慢慢 上升,直到“羊角”的顶端。

第15篇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类比导入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四、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

如在上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六、演示教具导入法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园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直接导入法

它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