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管理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细分目标,太大、太遥远的目标,让人望而却步。建议在定好大方向后,尽量把目标分得细致一些,精确到每月、每周、每天。如学习一门外语,“今天完成50个单词的背诵”就比“一年后要和外国人流利地对话”有用。
3、果断排除干扰,很少有人能从头到尾、不受干扰地做完一件事。遇到突发事件,比如临时任务等,除非必须你去实施,否则最好坚持自己节奏,一件一件来。工作时不要把手机放在身边,避免经常查看、打断思绪。
4、学会创造时间,如果把人的抗压能力比作一个杯子,当压力源源不断注入时,保持良好的饮食、睡眠、动运习惯,能让杯子的容量增大,心理学称为“杯子理论”。吃好睡好,增强抗压性,提高精力就等于“创造”出更多工作时间。
5、利用零碎时间,等公交、坐地铁时这种琐碎的时间,不妨做些小事,比如背背单词、搜集素材、思考解决方案等,不知不觉待办事项就少了。
6、养成一次搞定的习惯,发现问题再返工,往往得花比第一次多几倍的功夫来调整,折腾得你心烦意乱。动手前想清楚,争取一次就“搞定”,会有一种胸有成竹的洒脱自在。
7、上午用脑,下午动身体,效率专家表示,不同时间适合做不同性质的事。建议上午用头脑,比如整理资料、开会等;下午动动身体,比如跑业务、见客户,从而消除紧张心理。
1.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河南郑州450007;2.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0051
摘要:色纺纱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中小纱厂在生产该类产品时,经常需要快速打样和少量加工,本文分析了色纺纱打样面临的多种实际情况,并以常见情况为案例,具体阐释提高色纺纱打样效率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纺纱厂;色纺纱;打样;色卡;生产管理
1 关于色纺纱
由两种及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混合纺成的纱线称为色纺纱。色纺纱是纺织行业一个新兴的分支,虽然引入国内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在整个纱线市场的份额不断攀升,同时也吸引着众多中小纺纱企业不断尝试生产色纺纱。
2 打样的意义
色纺纱的生产具有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特点,在推广时需要向客户提供色卡、样布,以及某款产品的试样、先锋样等,还经常产生几百公斤的小订单,也有一些十几公斤甚至几公斤的微单。因此打样成为加工色纺纱的关键技术之一。一般来说,色纺纱的打样或少量加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淤试样纱:1 色,100 克以下,用于快速比对。
于试样布用纱:1色,100-500克,尽快看到样布及成品的实际效果。盂小色卡用纱:8-40 色,每色500 克-20 公斤,提供常见颜色的小块布片给客户选择。
榆大色卡用纱:40 色以上,每色500 克-20 公斤,提供较多颜色的小块布片给客户选择。
虞大样布用纱:1-40 色,每色500 克-50 公斤,提供整块样布加工成品。
愚微单:20 色以内,每色5-50 公斤,订单总量小,但单价较高。舆)小单:20 色以内,每色50-200 公斤,多品种的小订单。
余先锋小样:12 色以内,每色100 克-5 公斤,大量生产前的确认。
俞先锋大样:12 色以内,每色500 克-50 公斤,帮助优化工艺,大部分可作成品交付。
3 打样的要求
大型纱厂有专门的实验室或打样车间,而5 万锭以下中小纱厂的设备台套数有限,因此产品打样不仅要准确、一致,还要省时间、省设备、省人工、省原料,便于操作、便于管理。
4 打样的方法
色纺纱打样不能片面地追求省时间、省设备或省人工的某一方面,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打样思路,下面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色纺纱打样的具体方法:
4.1 一种颜色、10 克的试样纱
由于纤维量过少,无法使用大型设备,只能采用非常规方法纺纱。首先手工将纤维开松、混合,借助Y111 型纤维长度分析仪将纤维制成细棉条,然后手工加捻成粗纱条,再喂入细纱机的1 锭纺成细纱,最后络到1 个纸筒上得到少量的试样纱。该方法不占用生产设备,且无需准备条筒和粗纱管,只需1 个细纱管、1 个纸筒,1 名工人操作即可完成。
4.2 一种颜色、500 克的试样布用纱
目的是尽快得到一两米的针织布样,因此,可先将原料手工开松、混合,喂入一台梳棉机,通过计时断条,将生条分成大致等量的8筒,然后分别经过头并并条机和二并并条机的1 眼,得到1 筒少量的熟条,再占用粗纱机的1 锭纺成粗纱。为了缩短纺细纱的时间,也需通过计时断条,将粗纱均匀地分到8 个粗纱管上。接下来占用某台细纱机的8 个锭子同时纺细纱,每锭纺2 管细纱即可完成细纱工序,最后占用络筒机的1 锭,将细纱络到8 个纸筒上,以便进行后道的针织工序。该方法需准备8 个生条筒、9 个熟条筒、8 个粗纱管、16个细纱管、8 个纸筒,2 名打样工人即可。
4.3 十二种颜色,每色5 公斤的小色卡用纱(或大样布用纱、先锋样)
这类情况打样的思路是将12 种颜色的熟条全部做好后,同时纺粗纱,以提高效率。依然需要人工开松、混合纤维并依次喂入一台梳棉机,纺出生条时仍需计时断条并装8 筒。第1 种颜色开始并条时,第2 种颜色可同时上梳棉机。为节省并条机,头并、二并的工艺可以折中考虑,只用1 台并条机。每种颜色的熟条都装入1 个筒内,等12 色的熟条全部纺完,则在1 台粗纱机上同时纺粗纱,但不同颜色需隔开几锭,以免断条时不同颜色的纤维相互影响。每管粗纱达到500 克时可换管,这样每色都有10 管粗纱,共120 管粗纱。然后在1 台细纱机上纺细纱,同样每种颜色隔开几锭,满管落纱20 次后可纺完。最后使用1 台96 锭的络筒机,每种颜色占用8 锭,将每种颜色的细纱络都到8 个纸筒上供针织工序使用。该方法需准备生条筒16个、熟条筒28 个、粗纱管120 个、细纱管2400 个、纸筒96 个,打样工人4 名。
4.4 四十种颜色,每色10 公斤的大色卡用纱
在投入原料时,在梳棉工序已经不再适合使用人工喂入,可以考虑打棉卷。但不能使用抓棉机,可使用开棉机、清棉机和成卷机,将混好的纤维全部打成棉卷喂入梳棉机,纺出生条时仍需计时断条装到8 个生条筒内。可使用2 台梳棉机,将深色品种和浅色品种分开打,同时也提高了梳棉的效率。并条机也要使用2 台,且和梳棉同步进行,每种颜色都得到两筒熟条。纺粗纱时也可分深色、浅色两批,这样也保证了不同颜色可以隔开几锭。粗纱管都打满管,每种颜色得到7 管粗纱,然后只开1 台细纱机纺细纱。每种颜色大约有400管细纱,细络工序可以同步进行,络筒时仍是每色占用8 锭,每锭络50 管细纱。该方法需生条筒32 个、熟条筒72 个、粗纱管280 个、细纱管5000 个、纸筒320 个,打样工人6 名。
4.5 二十种颜色,每色20 公斤的小色卡用纱(或大样布用纱)
这种情况仍需打棉卷、以及计时断条,使用两台梳棉机、两台并条机,梳并工序同步进行,每种颜色得到4 筒熟条。粗纱工序也分深色、浅色两批,同样纺满管,每种颜色得到14 管粗纱。仍然只开1 台细纱机,每种颜色可纺800 管细纱,细络工序需同步进行以节省细纱管用量。络筒时每种颜色需要分到16 个纸筒上,每锭还是络50管细纱。该方法需生条筒32 个、熟条筒52 个、粗纱管280 个、细纱管5000 个、纸筒320 个,打样工人6 名。
4.6 四种颜色,每色50 公斤的微单(或大样布用纱、先锋大样)仍可考虑同时纺粗纱,棉卷不止一个,4 种颜色依次梳棉、并条,每种颜色有10 筒熟条。在1 台粗纱机上同时纺,每色得到满管粗纱34 管。开1 台细纱机,每色纺成2000 管细纱,细络工序同步进行可节省络筒时间。络筒可实现满筒,每色络成32 筒。该方法需生条筒32 个、熟条筒36 个、粗纱管136 个、细纱管5000 个、纸筒128 个,打样工人6 名。
5 注意事项
为避免不同颜色的产品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混乱,生条筒、熟条筒、纸筒、以及装细纱的筐上都需贴标签,粗纱管、细纱管尽量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多种颜色的产品加工时应按颜色深浅排序,且不同颜色产品在纺粗纱和细纱时还应尽量多隔开几锭,以免飞花相互干扰。
6 结束语
中小纱厂应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准确、一致的前提下,选用高效率、低成本的色纺纱打样方法。
参考文献院
关键词:企业设备管理;设备高效运行;现代化管理方法;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2-0067-02
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化生产的基础,标志着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企业设备高效运行对保证企业增加生产、发展品种、产品更新换代和降低成本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和管理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管理的地位愈来愈突出,作用愈来愈显著。
一、以人为本是提高企业设备有效运行的根本前提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人的管理必然成为设备管理的根本前提。加强设备管理,就是要求设备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人人参与,人人都有工作目标和经济责任考核”。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管理的价值,建立对设备全系统、全过程、全员的综合管理思想,树立经营决策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为企业经营目标服务。重视人才开发,民主管理和自主活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全员管理是保证企业设备管理效率的核心
设备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层对设备的综合管理,更重要的是发动员工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全员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由于广大的操作员工天天与设备交流接触,他们不仅了解设备的各种正常性能,也最先感知设备的各种异常现象。因此,能否充分调动操作人员参与设备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能否真正实现设备管理的全员化、全过程、全天候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有效提高设备管理效率、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核心方法。随着设备高速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员参与设备管理将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二)自主创新是推动设备高效运行的强大动力
自主创新是推动企业不断兴旺发达的源动力,自主创新在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和技术变革两方面。设备管理制度的创新是管理层不断与时俱进。引领企业不断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力量。技术变革是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的历史必然,自主创新能够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改进设备加工工艺,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紧紧依靠自主创新,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流程,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问题的规划和研究,以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企业步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轨道;以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企业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确保企业的发展始终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从速度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
(三)动态管理是维持设备管理系统健康发展的杠杆
设备动态管理是从设备终生健康运行的角度考虑,从其生命之初的选择到安全隐患排查和故障排除,一直到设备的报废更新的全部生命动态过程。其中,安全隐患排查和故障排除是动态管理过程的核心环节,应采取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设备监测与经验判断相结合的设备管理新模式,提前预测各类设备事故的预兆,提前处理各类设备故障隐患,最大限度地预防各类设备事故的发生与扩大。同时注重日常故障处理工作。充分利用每周的生产和设备调度会,调度、协调、决定重大设备事项的处理。设备故障的处理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技术规范、验收标准,以确保故障处理质量。动态管理能够保证企业设备在健康、稳定的状态下不断发展,从而支撑整个企业的动态、循环发展。
二、企业设备高效运行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较少的成本(人力和资金)投入,得到最优或较优的技术装备和对其的有效使用。基于此目的,在现代化管理理念引导下,本文秉承上述企业设备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设备管理的方法:
(一)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运行的制度性保障
依据现代化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构,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继续保持并加强设备管理意识是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比如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细则、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等形成制度,是对基层设备管理工作的督促,也是保证设备外观和技术状况的一种有效手段。有了这些行之有效的、精细化的设备管理制度,人才能有章可循,通过制度、标准来约束和规范其行为,从而使设备管理由被动管理转化成主动管理。另外,领导重视是管好、用好设备的关键。设备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需要各层领导高度重视设备管理工作,集思广益,开拓创新,不断为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理论依据。
(二)加强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明细设备使用流程
设备档案资料是设备制造、使用、管理、维修的重要依据,为保证设备维修工作质量、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使用、维修水平,有必要做好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设备的档案资料需统一存放于档案室。凡是需用资料的部门均应到档案室借用,并应签字登记。有关设备资料是指从设备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等全过程中形成并经整理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说明、计算资料、照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资料,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将全公司生产设备逐台建立设备资料袋及设备资料的管理工作。
设备档案资料管理的范围包括公司内机械、电气、动力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有关图纸说明书、技术文件、设备制造图、备件图册、设备档案袋、设备改装图纸、修理工具图册及设备使用、维修原始记录等。设备档案资料应包括如下内容:制造厂的技术检验文件、合格证、技术说明书、装箱单;设备安装验收移交书;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设备大、中修理施工记录;竣工验收单;修理检测记录;精度校验及检验记录;设备改装、更新技术;设备缺陷记录及事故报告单(原因分析处理结果);设备技术状况鉴定表;安装基础图及土建图;设备结构及易损件、主要配件图纸;设备操作规程(包括:岗位职责、主要技术条件、操作程序、维护保养项目等);设备检修规程(包括:检修周期、工期、项目、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等)和其他相关资料。
(三)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实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信息设备为物质基础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实现管理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过程。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来管理设备信息,是提高设备管 理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根据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笔者认为从设备管理作业的角度,设备管理信息化应能实现购置、资产建帐、资产变动、运行记录、点检检查检验作业、故障事故处理、保养作业,作业、维修作业、备件采购、库存管理、设备报废等的信息化。可将设备的点检、故障、保养、、技术分析、维修和备件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量化管理,为管理工作提供量化的决策分析支持。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从备件成本控制、故障维修管理、费用分析、设备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是一种具有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设备管理体系,融合了计划维修、预防维修、设备综合工程学和全寿命周期三类设备管理与维修理念。因此,建立和实施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是否实现信息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具有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设备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减少管理生产的费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通过高透明度的工作组织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行与维护费用等。
(四)细化设备现场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成效
设备现场管理涉及设备使用寿命、使用周期等问题,做到对现场设备管理的细化量化,监督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检查与整改等,实现设备的“无泄漏”管理将直接影响到设备管理的成效。现场管理中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是关键,做好设备的、清洁、防腐、紧固和调整等。设备维护保养中设备是工作重点,因此要严格落实设备“五定”,每班操作工及时检查设备的情况,对液压油及油油质变色、乳化的进行彻底更换,对油位不到2/3处进行加油。保证设备的良好。
我公司一直在进行“无泄漏”管理,目前,热轧厂已经做到了“不漏一滴油、不流一滴水”。“无泄漏”是减少跑、冒、滴、漏,节能降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健康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我们也要加强对“无泄漏”的管理,实行设备管理落实到人的负责制。每个员工对当班所承包设备的密封点的泄漏检查、处理等全面负责。作业区对积极主动检查、发现、处理密封泄漏点的职工,在月度奖金考核中给予奖励,实现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目标。
正确使用设备是保持设备良好性能,充分发挥设备效率的重要因素。操作者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严禁带故障、超压、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技术员和班组长要坚守岗位,定时巡回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准确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确保设备正常、高效运行。
现代化设备管理理念是保证设备高效运行的理论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现代化水平需要通过设备的技术革新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渗透来体现,同时由于设备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益,因此,搞好企业设备管理,提高综合设备管理水平依然是企业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以人为本,加强全员设备管理[J],甘肃科技,2008,(11)
[2]杨世伟,加强设备管理制度建设促进井下作业市场的开拓[J],维修与管理,2008,(11)
[3]李业强,现代设备管理的新趋势[J],上海煤气,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