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范文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方法;高中

高中音乐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艺术情操和人格魅力为首要教学目标,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音乐鉴赏能够缓解学生压力,此目标的完成需要教师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人文、兴趣结合在一起,再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一、情境+演示

音乐是一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学科,让学生感知到音乐的独特之处,音乐课的授课意境便要采用独特的教授方式。教师在课前可以搜索符合新课导入的课外资料,例如视频录像、道具模型、音乐背景等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习的学习兴趣,比如《贝多芬》,教师在课前可以将贝多芬人生经历的视频截取一段放给学生看,然后将其文化背景和情感基调给学生讲解,在学生逐渐了解贝多芬的身世情况后就会对他的作品产生热爱之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感悟产生情感,再进行赏析,便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音乐的殿堂。采用这种方式,学生会逐渐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和神圣。

二、引领+鼓励

任何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都离不开一位正确的引导者,教师是整个环节的主导者。尽管学生已经身为高中生,对于非高考项目的考试,仍缺少主动性。课前的准备工作、课上音乐意境的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都需教师采取适当的引领和带动。因此,教师精彩的引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的引导会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课,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或者道德品质都有提高或者引导的作用。那么,作为高中的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通过不同的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音乐鉴赏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艺术的魅力。

第2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与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最终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十分重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高中音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或策略,在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音乐鉴赏对于高中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高中音乐鉴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之一,是对高中教育活动完整性与科学性的补充,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需要面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压力,学习过程中压力较大,心情容易紧张,学习任务繁重,并且大量的文化课程比较枯燥乏味,趣味性较差。而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开设,使高中教育不再单调,调整了高中教育的教学比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对音乐的欣赏,能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音乐知识,融入音乐世界之中,用心感受音乐中的节奏美与旋律美;能够使学生的心情得以放松,舒缓学习压力,释放紧张,同时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与能力,还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为其全面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有效方法介绍

1.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对比教学法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学生灵活学习和掌握高中音乐教学内容。教师采用对比教学法,对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学习、探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悟。高中音乐教师通过比较教学,学生可以从音乐风格、音乐体裁、表达情感与表现形式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音乐作品。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对音乐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审美观念。通过对比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区别,并且发现相同点,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极为有利。

2.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法

高中音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法,就是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高质量、高效率的音乐课堂必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互动教学将课堂学习音乐知识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讨论、辩论或者是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更加平等,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创新,敢于提问。对于错误的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

3.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作用就是抒感。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在鉴赏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感教学十分有必要,情感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感悟到音乐作品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音乐鉴赏水平。

4.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之中,并且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在高中音乐鉴赏学习课堂上,教师也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水平。高中音乐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从多个方面展示教学内容,包括图片、影视资料、音乐原声等。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展示相关的教学素材,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总之,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要紧跟时代潮流,改善教学方法,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与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5(2):174.

第3篇

动性。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音乐鉴赏作为高中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版块,同时也是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的音乐教师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之外,也要不断地创新音乐鉴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音乐鉴赏陶冶情操、丰富自身情感,让音乐缓解高中生的课业压力。以下就一些方面提出音乐鉴赏教学的创新方法。

一、针对高中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音乐鉴赏教学

高中音乐鉴赏的关键在于让高中生能够对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有创新的进行赏析,而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例如,不同的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类型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民族音乐,有的学生喜欢中国古典音乐,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通俗音乐。音乐鉴赏课程的以人为本还体现在教师在教学时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高中音乐鉴赏课不能只是教师一个人高谈阔论,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在音乐鉴赏课程中主要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让学生大致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让学生独立地去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二、教师个人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师不仅仅只是会演奏音乐,更重要的是能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对音乐的理解要很深刻,除了音乐作品本身,教师还要对其他的艺术形式,例如,美术、戏剧等有所了解,还要注意不同学科的融合,比方说,音乐鉴赏课程和历史课程会有很多方面的联系,教师对历史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理解,高中音乐教师也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阐述,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加深对音乐作品的全面了解和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这三个方面。当然,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水平,努力让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变得充实和有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思路;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鉴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已引起充分重视。有效的音乐鉴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素质全面发展。音乐鉴赏教学应突破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环境中,而是以音乐为载体,围绕高中学生的发展需求,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原则,加快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改革。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创新思路与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音乐鉴赏教学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在音乐鉴赏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也各有差异,因此教师教学不能一概而论,要划分层次。例如,一些高中生的个性开朗且要强,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那么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多使用激励性语言,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再如,一些学生喜欢流行歌曲,一些学生喜欢摇滚音乐,在符合基本教学原则的前提下,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变换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过程;通过音乐鉴赏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再加上教师的积极鼓励与评价,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学效果良好。

二、运用对比鉴赏的教学方法

对比鉴赏是音乐鉴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与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感知音乐、体会音乐,分析和比较音乐中的各个元素,提升思考能力与鉴别能力。通过运用对比鉴赏教学方法,还能培养高中学生对音乐的灵敏度,掌握音乐的规律,达到鉴赏教学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中选择我国著名的民族乐器合奏作品《喜洋洋》作为鉴赏案例,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这一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作品表达了哪些主题。经过鉴赏可知,《喜洋洋》的音乐旋律既有欢快活泼的章节,也有舒缓悠扬的章节,学生通过聆听发现两个主题的变化与衔接,经过鲜明的对比,总结主题分别对应的场景。这样,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鉴赏的思考与讨论中,学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而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了解音乐作品。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音乐鉴赏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聆听音乐作品,感悟音乐的情感,体会音乐的韵律美。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性地思考与分析,通过交流、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鉴赏的感悟,从自身独特的观点领会音乐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鉴赏音乐作品。对于教师来说,开展实践性活动,必须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以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是新课改提出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个性化教学,可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以七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材为例,在学习《欢乐颂》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将其分为几个小组,如演奏组,负责弹奏钢琴或者拉小提琴;配唱组,负责跟着音乐一起唱歌;舞蹈组,负责为音乐伴舞。这样,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被分到不同的小组,或深情演绎,或翩翩起舞,每个学生都融入音乐环境中,在表演的过程中领悟《欢乐颂》中气势磅礴的感情,体会深邃的音乐意境。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表演的过程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方法共同交流,发现自身在音乐鉴赏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作为今后改进的方向。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参与到演奏、唱歌和跳舞过程中,增加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培养了音乐鉴赏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培养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大有益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重视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思路,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落实音乐鉴赏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音乐鉴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58-01

“音乐鉴赏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所以,音乐教学的根本内容,不仅是教育学生如何鉴赏音乐,如何把握音乐中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而是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对事物的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构架和素质修养。

一、以音乐鉴赏知识为手段,进行音乐欣赏,将疑问和情感带入鉴赏过程中

众所周知,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具有音乐、音响、音强等的外部表现形式和手段,还具有能够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丰富内涵,欣赏者可通过所掌握的音乐鉴赏知识和自身听觉能力,感受音乐旋律的美妙。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有侧重地感知理解音乐,对于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步骤,我们要坚持学会给学生一条自主学习、自主发挥自身潜质的平台,首先,通过课程导入的方式,为学生设置符合学生自身情况的相应的问题,制造音乐作品的悬念,引起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对此音乐作品疑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在聆听中感知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和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接着教师再通过音乐知识的讲解,教会学生如何通过音乐的外部表现元素,体会这些音乐元素如何在作品中发挥其艺术,是如何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又是如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中音乐元素的体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引发他们自身的情感起伏变化,让学生去发现音乐中的美,并充分利用各种音乐感知通道,对音乐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和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把目光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把同类型的优秀音乐作品引入音乐课堂,恰当的穿插于教学环节中中,更应该根据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充分认识和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社会经验、自身兴趣和欣赏需要,开阔自身视野,结合与教学有关的背景知识,拓展教学内容,不仅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并能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关注学生内心情感,教授学生在体会的基础上教学

艺术的创作,不仅仅是给与人美的享受和体验,而其根本目的,在于抒发创作人的情感,并引起欣赏者对艺术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共鸣,音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因为自身美妙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感,所以被公认为最擅长抒发感情、最能激起欣赏者感情的艺术表现方式。而高中学生的生活往往简单而规律,所以他们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百态,因此,通过音乐体现情感,是涉世不深的高中生了解人生、深入生活、剖析世界的重要手段,使他们对未来生活既有憧憬和向往,又有准备和考虑,具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面对将来可能经受的一切考验。这种心灵交流的上课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在体会的同时还会有利于对学生处事能力的培养,可以说,音乐鉴赏的最初阶段是聆听阶段,是欣赏音乐韵律的阶段,而真正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鉴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鉴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情感共鸣的过程。

三、重视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音乐活动,营造互动式的教学情境

音乐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空间,使学生产生对音乐作品的无限思考。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而专门设计综合实践音乐鉴赏课程,即在进行鉴赏教学后,以合作教学为依托,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音乐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能力的开发。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体会音乐,感受人生。摆脱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生听从”的模式,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动脑筋思考,并鼓励学生积极说出自身感悟体会,尊重学生针对同一作品所提出的不同见解,让学生成为音乐课真正的主人。在此时,教师要根据高中学生心智不成熟、思想会出现偏差的特点,鼓励学生根据作品的意境和美感,利用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教学,如教师可以组织上台表演、合唱、合奏、音乐剧等手段,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表现能力,更能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合适的音乐素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产生感情的共鸣,也能加强增强协作意识和合作观念观念。因此,音乐教师不应拘泥于一种教学手段和模式,可以利用并开发一切可以营造音乐气氛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音乐中。

四、用非音乐的方法,促进对音乐的感悟和体会

音乐鉴赏知识的传播与其他知识不同,它不仅需要课堂上的学习,更需要学生在课下和日常生活中充分感悟,细细体会,对音乐鉴赏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将学生在课上学到的音乐累计起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之一,这样才能把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感悟,化作学生自身的音乐修养。音乐鉴赏知识的学习,切忌罗列重复,在课上,教师如果仅仅只是对自己讲过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说明和陈述,就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不能使学生产生真正的音乐评鉴能力。所以教师除了讲解知识外,更需要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简单的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且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素养。比如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自制教学课件,利用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巩固学习过的知识,全面地总结概括每一部音乐作品的特征,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领会音乐的魅力。

五、借助多媒体等辅助式教学加强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

如何激发学生鉴赏每种音乐类型的兴趣,使所有的学生都在音乐鉴赏课中,积极主动的地参与到音乐鉴赏中来,教师有必要在日常和生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景和教学形式,找到知识之间联系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线索,帮助学生学习到新的鉴赏理论,因此,教师教学可以结合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鉴赏课中所需要的音乐、影像等通过电脑PPT等形式结合在一起,做成教学视频、音频,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身处于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中,使其很快进入音乐的殿堂,体会音乐所带来的各种柔美、细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美感的追求,

总而言之,一堂音乐课是否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它不仅仅需要教师课前的准备,更需要教师对音乐日积月累的感悟和体验。教师应当趁新课改的大好契机,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让学生带着对音乐的兴趣,走进教师的音乐课堂中,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到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情趣。只有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心灵上的家园、精神上的乐土,音乐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张欣.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我见[J].黄河之声,2008,(21).

第6篇

科学家经过科学验证得出,音乐会影响人的情绪,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音乐是灵动的、美妙的,它好似一弯清泉,滋润人的心田,陶冶情操,提升人的自身修养,同时音乐又是美丽的,它可以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标准,就要让学生接触和欣赏音乐作品。

二、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策略

1.教会学生听音乐

很多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他们喜欢的理由不是喜欢音乐,而是音乐课轻松愉悦,并不是鉴赏。那是因为他们不会鉴赏音乐,听不懂音乐。所以,老师要教会学生聆听音乐,教会学生聆听音乐的基本方法,感受作曲家的感情,进而形成一种声音与心灵的互动。例如,在高一的第一单元,这是高中音乐的起始阶段,老师通过《1812年序曲》向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听音乐的基本方法。在播放音乐前,先介绍这个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随着音乐的轻重缓急分别向学生介绍此时表达的情绪和所描述的场景。听完一遍后,再播放一遍,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里的画面。用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听音乐方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灵动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活力与生气。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的优势,它可以把音乐变得更加有形、有色、有情,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每一部作品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创作背景,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讲述更多作品背景,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作曲家的感情。

3.采用作品之间进行比较的方法

第7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 教学方法

现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赋予音乐鉴赏教学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因此,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前要精心准备

1.教师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用相关的

音乐作品及资料引发学生对题材的关心,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导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准备相应的材料。

2.提高备课质量。《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所倡导的音乐教学活动,需要音乐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其中包括音乐理论方面的素养、鉴赏音乐作品的素养等。高中音乐鉴赏课涉及大量的中西音乐史知识,教师必须做到所有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这些是备课的基础,加强了备课,才能驾驭教材,才能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安排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各个教学环节能顺利的进行,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备课很重要,我们可以充分积累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和教学素材。不备课会造成教师课堂术语表达不准确,提问方式不恰当,教师讲课的随意性。这种不严谨的教学是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备课,不要凭经验去上课。

二、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的好坏,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决定了教学目标是否能够顺利的实现。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内容和义务教育阶段都不同。因此,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指导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创设有新意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前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音乐教学新课的导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表演导入法、律动导入法、情境导入法、谈话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电影导入法等。

2.多种鉴赏法的合理运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是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关键。普通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智力发展程度较高,在音乐鉴赏中如果一味的为鉴赏而鉴赏,容易使其感觉乏味而失去兴趣。因此,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应选择合理的鉴赏法。常用的鉴赏法有:比较法、体验法、演示法、探索法、表达法、强化法、联想法等。

3.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涉及的知识面宽而广。需要大量声像资料,这个特点就使得音乐鉴赏的教学,相比其他学科的教学,需要更多的多媒体电脑课件来辅助教学。如果一节课让学生听书上的曲子,教师捧着书本在讲、在介绍作品,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听得昏昏欲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在提高,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用课件上课基本上取代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老式课堂教学。一件准备充分、制作精美的课件能让学生目不暇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让课堂效率有所提高,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书上没有的作品内容,让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让上好音乐鉴赏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

我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中学,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对“音乐”概念还停留在“音乐就是唱歌”的水平上。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上,音乐课就是随便唱几首歌就行了。到了初中阶段由于作业多,文化课压力较大,音乐课开设的也不充足,学生对许多基本的音乐理论概念、术语、作品都不了解。这样会让教学难度增加,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我采取让熟悉作品的同学先介绍作品再由我补充。再欣赏一些学生都陌生的作品,让学生聆听、讨论、评述、判断进而达到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这样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让教学效果显著。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特点,不断去钻研、探讨、思考,主动大胆地开展音乐鉴赏教学,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启发学生的真实感受,而且还要善于动脑,善于总结,一定会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鉴赏方法来。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德育功能;实现方法

引言

音乐教学在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学所涉及的元素较多,本文主要以高中音乐鉴赏课为切入点,探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一)激发学生的德育情感

高中音乐,尤其是音乐鉴赏课程内容能起到激发学生德育情感的积极功能。一方面,针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应从情感层面入手,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高中学生正处于建构良好德育情感的关键期,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内容激发出学生的道德情感,即利用音乐欣赏元素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道德情感层面的教育;另一方面,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感情元素,如在民族歌曲的内容中饱含着对民族风情的深厚情感,使学生能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道德情感元素。

(二)培养学生的德育思维

高中音乐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德育思维的积极功能。一方面,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道德思维会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应通过音乐鉴赏内容培养学生的德育思维,如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教学活动中,感知音乐作品中所传递出的真善美的元素内容,并且对学生进行明辨对与错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学生的德育思维是其形成良好德育道德观的基础。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建构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三)规范学生的德育行为

学生的德育行为就是学生道德认知的外显形式,能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高中音乐教学具有规范学生德育行为的积极功能。一方面,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建构道德规范,以通过道德规范内容引导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师应在学生建构道德行为规范的过程中注重与社会道德行为实际情况相关联,使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成为学生搭建个人道德行为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桥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提供支持。

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例如,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倾听音乐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内容,而且要指导学生接受音乐作品中所传递的思想,以利用音乐所体现的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等积极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怀的教育效果。

(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教师可以利用音乐鉴赏教学内容达到规范学生道德行为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充分地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如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做到以情感打动学生,使学生与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元素产生共鸣,为学生与音乐情感相融合提供教学支持;另一方面,教师通过音乐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其根本途径是借助音乐净化和美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激发,进而达到规范道德行为的效果。

(三)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积极建构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内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不但能具有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在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以达到提升学生人格魅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创作家的内心世界,以体验其情感内容。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德育功能实现方法

(一)从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入手

教师可以从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入手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以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的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在音乐鉴赏课程的背景之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将音乐欣赏的背景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以使音乐鉴赏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无缝对接,或者教师可以充分地挖掘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如教师深挖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感受到高尚情怀的熏陶;另一方面,教师应发挥出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从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出发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情感,体现出高中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通过构建相关的音乐环境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环境向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主题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环境,既可以达到使学生在耳融目染的作用下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又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音乐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另一方面,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相关的教与学的环境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不但可以有效地实现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而且有利于推动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促进音乐教学各项设施的完善和师生音乐教与学整体情况的提升。

(三)完善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方法

教师完善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中音乐教学中德育功能方法的根本。一方面,教师应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调动起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鉴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融合,使学生与音乐鉴赏内容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效果,为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应侧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自主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提供支持,便于教师向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四)利用课外活动的途径

教师应不断地拓宽音乐鉴赏教学途径,如利用课外活动开展音乐鉴赏以实现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托课内音乐鉴赏教学主题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主题内容的深入学习,为教师通过音乐鉴赏内容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在课下将搜集到的音乐资料内容进行整合,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如微视频、肢体动作等呈现相关的音乐资料内容,使学生感受音乐中的德育元素。

第9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讨

《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鉴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鉴赏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如何有效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呢?

一、创设相应的艺术情境,提高课堂导入效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运用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途径。作为音乐教师,可以创设引人入胜的艺术情境,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主题。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形象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多彩的民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抬轿”和“推车”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民族乐曲的魅力。

二、通过聆听与感受,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不但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听觉艺术,要想提高学生对不同题材、风格等音乐的鉴赏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让学生通过切身的聆听与感受,来激发自身的音乐情感。在音乐鉴赏学习中,不管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在让学生聆听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听音乐的形式,来感知音乐内涵,感受作者思想,从中听出不同的音乐要素,并提高融合不同音乐要素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乐曲做出正确评价的能力,能够从音乐中辨析作品的主题。同时,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音乐,从而与乐曲进行直接的交流与对话。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切忌配以过多的语言讲解,以免打扰学生思绪,或者给予学生暗示性的引导,而是应该让学生自主体会音乐内涵。

三、通过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鉴赏水平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但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还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惑进行学习与鉴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例如,在鉴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让他们对于战争年代产生一定的感悟,再引出相关问题:那个时代涌现出两位作曲家,他们分别创作了《保卫黄河》与《河边对口曲》,请大家仔细聆听这两首曲目,然后分析两位作者分别选取哪些方面作为乐曲的创作素材?又分别采取了怎样的艺术风格?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提高鉴赏音乐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同时,他们也会对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让学生倾听一次,以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观点,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采取发现体验模式,这也是一种音乐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教学前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即:欣赏的目的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问题?欣赏结束之后,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讨论、分享,由教师提出总结性建议。

四、利用比较法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品味能力

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比较法,让学生感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从而加强学生对不同人文背景的体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比较法作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高中音乐鉴赏的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将这些内容分类归类,并运用比较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对于题材不同的经典音乐,也可以通过比较法来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黄河大合唱》与钢琴协奏曲《黄河》,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形式所带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氛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形象性、生动性、集成性等技术优势,实现了音乐教学的图文并茂和声形兼备,转变了传统音乐教学单一和枯燥,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想象、自由联想、拓展思维,有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当然,以上是我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活动中一点体会,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必须紧跟课程改革的脚步和社会的发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索和选择更为多样和丰富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为提高音乐鉴赏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蔡菲.浅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0,(10)

[2]田兆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浅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5)

第10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情境;问题情境;体验情境;直观情境

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师主要以教材内容为课程资源,然后使用音响、板书等向学生讲解和介绍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枯燥死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感受不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感受能力、审美能力等目的。因此,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开始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于是,情境教学由此进入了广大音乐教师的视野,并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笔者就从三方面,对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详细描述和探究。

一、精心设计课堂疑问,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问题,是促使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究的根源。在音乐鉴赏课中,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一方面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个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分析和研究,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知会更加深刻与透彻,进而促使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所以,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就可以在鉴赏课中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一种问题式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和掌握音乐知识。

比如,在学习“鼓乐铿锵”这一节时,在整节课中我没有采取一味给学生讲解的方式,而是针对具体的授课内容,向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

(1)视听“锦鸡出山”,向学生提问: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情节是什么?这首乐曲实质表现了什么?

(2)根据“锦鸡出山”的演奏乐器和所表现的内容,向学生提问:你认为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是什么?

(3)视听乐曲《童谣》,向学生提问:这首乐曲的音乐主题是什么?它们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这样,通过提出多个问题,便创设了一种问题式教学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学生通过参与思考、分析和研究这一系列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些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感受能力。

二、组织开展课堂表演活动,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高中音乐鉴赏课,并非局限于歌唱和鉴赏这两种活动,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表演活动,这样既能使枯燥、呆板的音乐鉴赏课堂变得精彩有趣,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表演、亲自感受和体验,能够对于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认识。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我们就可以采取组织角色扮演活动的方式创设一种体验式教学情境,以此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这一节时,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风格特征,所以,在初步完成了教学任务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这样一项课堂表演活动:将班里学生分为三组,一组代表一个民族,代表蒙古族的学生要进行本民族民歌比赛,至少要唱四首民歌;代表藏族的学生,要出来做献哈达的舞蹈动作;代表维吾尔族的学生,要学老师打切分节奏。这样,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表演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对这三个民族音乐特征的深入体会和理解。

三、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复杂、深奥、虚幻的音乐景象变得简单、趣味和具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欣赏兴趣,并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在学习《小河淌水》这首歌曲时,它是一首云南民歌,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深远意境,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直观展示了这样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银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得见小河潺潺流水的声音,一位美丽娇小的阿妹,望景生情,开始深情地唱起歌……眼前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在正式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也能快速地入情入境,进而深刻领会这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总之,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情境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在音乐鉴赏课上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从而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充分感受与体验,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人文教育;学生主体;对比教学

随着新课改运动的广泛普及,音乐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及重要地位日渐凸显。鉴赏教学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同样受到了音乐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那么,如何切实提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呢?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这一话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望教学同仁不吝赐教。

一、以音乐为载体,恰当融入人文教育

音乐是一种载体,其中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这些人文知识既是音乐曲目的背景扩充,同时又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具体音乐曲目的意蕴内涵。可以说,音乐曲目与其背后所含有的人文知识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由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音乐为载体,恰当融入人文教育。这有利于学生获得初步的音乐鉴赏理解。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例如,在教学“高亢的西北腔”这节内容的具体音乐知识点之前,笔者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学生播放了有关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等幻灯片,包括沟壑纵横、雄奇壮美的黄土高坡、冬暖夏凉的朴素窑洞、蜿蜒盘旋的嘉峪关、精致的艺术剪纸以及铿锵有力的民歌等等。透过浏览这些幻灯片,学生直观且形象地感受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社会风情。如此,既保证学生获得了初步的音乐鉴赏感悟,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音乐鉴赏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一举两得。

二、以学生为主体,深化其音乐感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同样遵循这一道理。鉴于此,高中音乐教师在展开鉴赏教学时有必要且必须充分尊重W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对具体的音乐学习内容展开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凭借自我智慧得到的音乐感悟显然要比教师的死板灌输更为深刻。

对此,笔者感受颇为深刻。如,在教学“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内容时自然会涉及梅兰芳大师的一些经典京剧片段,像《看大王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等。在教学这些著名的片段时,笔者并没有将其中所蕴含的细腻情感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结束认真聆听之后,说说各自对角色的感受与理解。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内心的所思所想。有的说《看大王帐中和衣睡稳》这一曲子出自《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描述的是霸王项羽兵败刘邦与虞姬生离死别的故事。因此,《看大王帐中和衣睡稳》的整体基调是凄丽而悲凉的,虞姬的内心自然也是无限悲怆的。有的说自己在聆听《海岛冰轮初转腾》时想象出了这样一幅场景:深困孤岛,周围是大海一片,海水深沉,远处的一轮明月缓缓升起。并由此情景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凄凉、缠绵之感……

很显然,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更为丰富、更为细腻、更为深刻的音乐鉴赏感悟,而这恰恰正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所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该案例充分证明了尊重学生音乐鉴赏主体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三、以对比教学为辅,升华学生的音乐理解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学的知识容量较大,需要学生从横向、纵向多个角度实现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深刻认知、理解与灵活掌握。这就要求我们高中音乐教师在结束了横向上的具体音乐知识教学之外,更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纵向的音乐对比学习。这样既能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起完善的音乐鉴赏认知结构,同时又能切实升华其音乐感悟,进而达到提升其音乐鉴赏水平与能力的最终目的。

如,在教学“高亢的西北腔”及“飘逸的南国风”这两节音乐内容之后,笔者便要求写生对比这两个版块音乐学习内容的异同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很快便对上述两个版块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与归纳。如有的小组认为,高亢的西北腔描写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特征,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高亢有力;而飘逸的南国风则描写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民歌特征,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缥缈悠扬;有的小组认为两个版块音乐学习内容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我国的民歌,都是对特定区域人文风情、自然地理风情的体现……这般一来,在纵向的对比学习中,学生的音乐鉴赏感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反响异常良好。

实践表明,教学方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课堂教学效益。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分析学生的学情,并以此为基础采取恰当、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既是创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推动高中学生音乐鉴赏素养稳固提升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第12篇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作品往往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或者世界经典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在流行歌曲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不喜欢欣赏教材上作品的情况,从而缺乏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尴尬的教学局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镇定,课堂上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鉴赏之前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作品:作品的创作年代与背景、作曲家的简介、音乐创作的特点和风格流派等,利用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把学生的注意力侧重于所鉴赏的音乐要表达的内容上,穿插作品创作时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积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的知识,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接受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高中生在学习音乐鉴赏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了解节拍、节奏、速度、旋律、调式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鉴赏音乐。在音乐课鉴赏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法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全神贯注地聆听作品,一边思考,让思维变得积极主动。在流行音乐的影响下,最初学生或许只是觉得鉴赏的音乐好听与不好听,但是鉴赏的音乐越来越多,学生慢慢就学会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的变化和特点,甚至对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有所理解。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直接影响人的感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音乐欣赏,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

虽然音乐鉴赏是以听为主,但模唱是欣赏作品必要的阶段。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模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发散。通过听、唱音乐作品中形象鲜明的乐段等,以音乐的形象化特征启发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接受美,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模唱,潜移默化地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树立学生伟大的理想抱负。

音乐鉴赏不仅仅是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想象力则是创造力的来源。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从具体的情境和场境入手,感受抽象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意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有效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不同于绘画、造型、雕塑那样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使学生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捕捉作曲家的创意,运用诗、文、图画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联想与想象,这样不但可以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音乐鉴赏过程中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第13篇

虽然我国大多数中学都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但是受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制约,很多中学音乐教学都处在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阶段,这个过程中的高中音乐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高中音乐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些学校即使有教学目标,但目标不够明确,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音乐教学时,大多数高中学校不使用音乐教材,很多教师都是从流行音乐中选取一首较为简单的歌曲来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只是学会了唱一首歌曲,并没有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2.高中音乐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教师仅仅向学生灌输单纯的音乐知识,讲课形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只是一味地做笔记,而且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虽然对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感到疑惑,但是没有及时地向教师请教,因为音乐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这种教学方式使原本形象生动的音乐教学变得抽象化,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3.高中音乐教学缺乏合理的评价手段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教师就必须采用合理的评价手段。目前,虽然高中音乐教学算入考核成绩,但并没有纳入高考考试科目,所以很多学生认为音乐成绩只要及格就行了,并没有努力地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甚至有些高中教师也认为,高中音乐教学并不是高考的考试科目,没必要在平时的考核中“为难”学生,这种考核思想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做好高中音乐教学工作,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基础上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改革现有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1.充分挖掘音乐教学资源

现在的中学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另外,很多中学的音乐教室都配有多种乐器,学校可以适当地安排与这些乐器有关的音乐课程,保证学生能够使用学校配备的乐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音乐有关的课外活动,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音乐教学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因此,在音乐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互动。如在教学传统京剧《红灯记》时,笔者首先向学生讲述《红灯记》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播放了《红灯记》中的经典片段,和学生一起感受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每个人物的语言特征。随后,由教师讲述演唱重点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戏曲编演。

3.优化教学评价模式

在高中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音乐课程教学评价应该作为改革的重点,教师既要注重书面成绩的考核,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个人水平计入考核总成绩。

三、结语

第14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审美教育

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初中和小学音乐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提高高中生全方面素质重要因素。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应当从音乐艺术的特点出发,把音乐鉴赏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围绕高中生展开审美教育,提高高中生音乐欣赏水平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让学生能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出,高中音乐课中分为音乐鉴赏、唱歌、音乐与戏剧表演等六个部分,而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开设高中音乐鉴赏课的目的是让高中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来感悟音乐的美感,从而提高高中生的审美情趣。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上展开审美教育不仅是达到了音乐教学的目的,还是音乐鉴赏课的重要部分

一、培养高中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及判断能力

高中生经历了小学及初中时期的音乐教育面,对音乐的鉴赏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对音乐文化知识的累计还需要不断进行。所谓的音乐鉴赏就是通过听觉来对音乐作品展开感知体验,同时展开音乐审美的过程,领悟音乐美的能力是音乐审美的根本要求,也是展开更高层次的音乐审美的依据。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高中音乐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作为作为主体,让高中生能对不同的音乐展开欣赏,同时对有关的音乐知识展开讲解,让高中生能体会不同音乐的美。在上课过程中,音乐老师应当尽量为高中生提供聆听的音乐的机会,对高中生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高中生的音乐水平。例如,高中音乐老师在教《学会聆听》一课时,应该引导高中生通过聆听音乐来感悟音乐中的美,在聆听过程中,进行讲解、对比和讨论,同时对节奏、旋律、速度等要素进行讲解,老师可以让高中生结合《草原放牧》《长江之歌》等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感悟不同音乐的魅力。对于音乐美的判断能力是在对音乐作品展开初步领悟后进行的,对音乐的特点展开鉴别、判断和分析。对于音乐的审美判断,不是简单的用“美”或者“丑”来评论,而应当结合有关的理论加以分析。高中音乐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想要提高高中生对音乐审美的判断能力,应当把有关的音乐理论学习和高中生的感悟相融合,帮助高中生培养合理的审美判断能力。根据高中生的特点,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然而通常会缺少辨别音乐中的美与丑。正是因为这样,在音乐鉴赏课中,老师应当唤起高中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让高中生对各种类型的音乐展开审美感受,提高自身的个人音乐修养,让学生有优美的音乐中提高全方面素质。

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体验

音乐感知是从表面的到深入的研究。完整的音乐中含有大量因素,而让高中生喜爱音乐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正是因为这样,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就是让高中生喜爱欣赏音乐,那么应当怎么样让高中生喜爱呢?让高中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其更好的学习音乐。高中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听觉盛宴”法,这个方法是针对某一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多听多感悟。例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时,蒙古族音乐部分选用了歌曲《辽阔的草原》。然而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听《辽阔的草原》,却对《吉祥三宝》等歌曲很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中音乐老师应当多让学生听一些脍炙人口的蒙古歌曲,从而引导高中生喜爱蒙古音乐。高中音乐老师在上课时可以尝试着打乱教材的顺序,加快音乐风格的变换频率,从而让学生加深印象。首先,音乐老师可以采用时间维度,将同一时期的音乐编排在一起教学,让高中生领悟不同时期音乐的魅力。第二是空间维度,就是同一个地区的不同音乐。比如同样是西北部,有很多民族的音乐风格是不相同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培养学生的理解及评价能力

音乐审美教育中对音乐美的理解能力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建立在聆听以及感悟的基础之上的,也是从“感性”理解到“理性”分析的过程,是审美活动的一种升华。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经验,理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音乐鉴赏课中做到理性的认识,可以从理性的方面对音乐展开分析和理解,高中音乐教材的特点可以系统的提高高中生对音乐美的欣赏能力。比如在课本中《文人情致》这个部分,课本中《阳关三叠》《广陵散》等歌曲对中国古代古琴音乐展开诠释,让高中生能更好的学习音乐。审美评价是让高中生依据自身的审美价值观对音乐进行评价,包括对特色、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评价,是审美活动中的最高层次。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高中音乐老师应当根据有关的课本知识来引导高中生进行正确地评价。音乐鉴赏是培养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本方式。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提高高中生的音乐水平,提高高中生对音乐是感悟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高中音乐老师在音乐鉴赏课中应当培养高中全面发展,结合音乐知识进行综合学习,全面提高高中生欣赏音乐的水平及艺术修养,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佳.打开音乐之门——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聆听和鉴赏的能力[J].南方论刊,2010(10).

[2]胡君英.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一点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0(01).

第15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心理学角度;不足;对策

G633.951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的培养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现阶段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不管是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方面,还是在传承优秀音乐文化方面,其作用均较为有限。虽然近年来通过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已经使长久以来“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窘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感悟音乐课“审美教育”中“美”的方面仍然还呈现出一个“教师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W生还是无法从心灵深处产生足够的情感共鸣,并生成融于生命对真、善、美的更高追求的向心力,难以达到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目标。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能使学生对高中鉴赏教材内容产生兴趣的确实不多,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学生为什么不能对教材编写者们精心挑选的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佳作产生兴趣呢?

1.从人们的心理接受规律来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总是喜欢既不陌生又不太熟悉的乐曲。在一项有关音乐反应的研究中,通过测量的多维变量分析得出音乐主题的知名度是旋律新颖度的一个“倒U”形函数的观点。也就是说在某一段时间内最有知名度的旋律是最新颖的,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具有中等新颖度的旋律才是人们最喜爱的心理特征。这就对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原因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2.迈尔指出当人们对音乐产生某种期待或兴趣时,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接受音乐信息,从而使自己的这种期待情绪获得满足,实现心理的平衡。反之,若人们对所接触的音乐不会产生丝毫的冗余度或冗余度过高则表示他们对该音乐作品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心理没有任何期待,因此,会致使他们不接受这一音乐信息。

将以上问题与当前的教材内容相结合就容易理解为何在音乐课上的许多时间,就算教师竭尽全力实施启发诱导也很难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致使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就是教材上的内容更多的是从音乐文化的本体范畴编写的,对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体需求则很少考虑。从认知心理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内容因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学生普遍对它们太过陌生而缺少最基本的冗余度,因此也就不会产生对学习的求知心理期待,也就难以避免课堂教学的无趣与低效了。这项研究成果既将传统认识中“越是陌生的内容越是要教”的观点予以打破,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启示,即要解决基础音乐教育中“高负低效”的困惑不能仅去探求课堂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还应该扩大思考的范围,甚至应借助家庭、社会的音乐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革新教学内容等。

二、在认识音乐鉴赏美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的音乐教育总是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认识,即让学生体验思想境界深刻的、历史价值丰厚的、社会价值高尚的和创作技法经典的艺术音乐作品就是“审美教育”,而实际上这样的教育常常会事与愿违。如: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学生并未因课堂教学而去对那些民族的、民间的、艺术的音乐内容产生热爱,最多也就只是了解了一些外在的知识与技能。原因其实很简单,即“美感”并非简单依靠说教推理就可以接受和传承的理论知识,也并非被动参与就可以生成的内在尚美精神。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来分析:“艺术品的巨大吸引力并非在于其美的效果,而在于其释放了人的本能需求,满足了被压抑的欲望,消解了因压抑这些欲望而造成的紧张情绪后得到的心理平衡。人们经验中那种由艺术品的形式引起的愉悦仅仅是进入深层愉悦的诱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审美教育应该具有两个内涵:(1)审美主体的本能需求是美感产生的基础和前提;(2)审美主体的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或压抑的情绪得到消解是美感产生的事实。这就说明与人的本能需求相脱离、纯粹的音乐作品欣赏是非常难以产生真正的美感的。

三、在学生审美心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的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价值取向为“以音乐为本”、从音乐元素入手进行教学,本人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误读的成分的。如:现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教学观:音乐课不能上成语文课、历史课等,音乐课上不能对相关非音乐本体知识的文化信息进行过多地讲解,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音乐元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成就一节好的音乐课。但在本人看来,这也许正是造成“艺术音乐晦涩难懂”印象的关键所在。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内化理解能力的强弱与其自身既有心理结构中知识面宽窄及判断力的高低成正比,因此,让学生的心理结构得到丰富有利于欣赏教学的顺利进行,而能使心理结构得到丰富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对相关的知识信息都有所涉及,这绝非是音乐本体知识所能涵盖的。总而言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对用全方位的知识体系来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加以重视,把音乐本体知识和心理审美相统一。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师应对现阶段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加强反思,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等;并要对学校音乐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关性等进行重新思考;不断进行革新进步,努力让音乐教育逐步迈向科学高效的立德树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怀婷.试论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