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

第1篇

一、企业价值分类及经济价值估计方法

按购入、持有或是卖出为标准进行分类,[1 ]企业价值可分为取得价值、经济价值、市场价值。取得价值是企业购置资产所花的代价,表现为会计账面上的价值。企业经济价值是对所有者而言的价值,具体地说,这种价值是企业为其所有者提供盈利能力的价值。它是确定企业在产权市场上转让价格的基础,表现为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函数。企业市场价值,即企业价格,是企业在产权市场上买卖的价格。按是否分割为标准,企业价值和企业价格可以分为企业的总价值或总价格和分割为每一股后的价值或价格(文中未作说明的企业价值指企业经济价值)。

估计企业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现金股利折现模型、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收益估价模型、剩余收益估价模型、期权估价模型等等。综合各种估价模型,对企业价值估计,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现有盈利能力(包括现金净流入能力)和风险水平的评价,以及对未来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预测。不同估价模型的差异主要在于对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认识方面。企业价值评估最基本的模型是企业未来现金净流入量的折现模型,即:

该模型表示企业价值受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入量,适用折现率和持续经营期等3个因素的影响。 企业未来创造的现金流入量的能力与企业价值成正比,企业未来创造的现金流入量越多,企业的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适用折现率与企业价值成反比,适用折现率越高,企业价值就越小,反之则越大。持续经营期与企业价值成正比,持续经营期越长,企业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从理论上讲,只要能准确地估计出企业创造的现金流入量,适用折现率和持续经营期,那么,用该模型就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出企业的经济价值。

但在现实中,由于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的各变量均是离散变量,要运用该模型估计企业价值必须要预测各期的现金净流入量、折现率以及企业的存续期间等变量,使运用该模型估计企业价值变得非常困难,至少有工作量大和预测准确性不高这样两个问题难以解决。为了解决模型中各变量的预测问题,在实务中,采取了按税后利润加折旧费和各种长期资产摊销的方法来预测现金净流入量,并根据会计资料来推算企业税后利润增长率,从而将离散的变量转换为连续函授,即:税后利润t =税后利润[,0](1+年增长率)[t]+折旧费+各种长期资产摊销。这样做有利于运用损益表和其他会计报表来推算企业现金净流入量,使企业现金净流入量的预计简化。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按权责发生制计算出的会计收益总额将与按收付实现制计算出的现金流量总额相等;因此,当企业存续期足够长时,可以用会计收益来近似表示现金净流入量。如果用年会计收益来表示现金净流入量,适用折现率不变,且存续期趋近于无穷大,那么,运用数学归纳法,前述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就可以简化为如下的会计收益资本化模型:

企业价值=年会计收益/社会同风险平均收益率-会计收益年增长率

在现实工作中,用该模型来估计企业价值比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要简单得多,因而得到广泛运用。在会计收益资本化模型中,当会计收益年增长率为零时,则有:企业价值=年会计收益/社会同风险平均收益率。这是一个更为简化的模型,普遍运用于会计资料不足时的企业价值预测。该式可有若干变形。如年会计收益可以有本年的会计收益、过去几年的平均会计收益、预测的近期会计收益等等形式。模型中的年会计收益越能反映实际情况,用该模型预测出的企业价值也就越准确。

无论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还是年会计收益资本化模型,都是建立在较长期或无限期折现基础之上的,其假定条件难以全部成立,对模型中各因素的预测也难以准确,因此这两类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均会遇到不少问题,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少学者研究用较短期限的会计数据来估计企业价值,从而发展出一些旨在估计企业价值的新模型。

Penman和Sougiannis在1997年利用美国过去的财务数据,用一定模型对企业评价结果与实际股票价格相比较,发现根据会计数据评价企业价值的数学模型比其他模型准确,而且与其他模型相比,它们用更短期间(6-8年)使评价误差接近于零。[2]这个结果证明, 在对企业进行实际评价时,根据会计数据评价企业价值的数学模型比其他评价模型更为可靠,原因是会计收益核算过程中所使用的权责发生制,考虑了未来事项对现在的影响,比现金流量更有利于评价企业。这个研究结论也是对现实在流行的估计企业价值过分看重现金流量的批驳。

根据会计数字评价企业价值的数学模型主要有如下3种:

Sougiannis和Yaekura在1997年利用证券分析家提供的5年的预计收益,按以上3种模型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价,结论是, 从总体上看模型(3)相对优越。但由于企业特点不同, 不同类型企业存在着不同的最优模型。

二、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揭示企业价值

财务报表本身就可视为是通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来表述企业价值的报表。[3]

首先,资产负债表是通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来揭示企业价值的一种会计报表。它的左方是企业拥有的各种资产的价值和总资产的价值;右方的是负债和净资产,其中负债表示债权人应分享企业价值的份额,净资产表示所有者所拥有的企业价值的份额。但是该报表是用历史成本反映的企业取得各项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价值。即该价值是历史价值而不是现实价值,是获取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这种价值并不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利益主体的决策需要。第一,它不能满足企业现有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的需要,因为企业股权转让的基础是企业现实的经济价值而不是资产获取的历史价值。第二,它不能满足企业现有的和潜在的债权人的需要,因为对企业债权人债权安全完整性起保证作用的同样是企业现实的经济价值,而不是会计的历史价值。第三,它不能满足经营者的需要,因为企业经营的目标应是将企业的经济价值做大,只有按企业的经济价值而不是按会计账面价值才能正确评价经营者的业绩。此外,以历史成本法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也不能完全满足职工和国家税务机关等利益主体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对历史成本法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调整,使之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现实的经济价值。资产负债表的分析重心是企业价值分析。将历史成本的资产负债表调整为现值资产负债表是偏重于对企业拥有的各种资产的现实价值和投资者拥有的现实企业价值份额的分析,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则是着重于对债权人而言的现实价值分析。

其次,损益表是通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盈利状况来揭示企业价值的会计报表。因为企业价值的大小除了可用企业资产价值之和表示之外,还可用企业盈利的资本化或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来表示,用这种方式表示的价值是企业的经济价值。企业的经济价值不但对投资者极为重要,而且由于它揭示了企业对债务的担保能力,因此对债权人也十分有用。

再次,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的报表。从财务角度看,企业可视为一个现金流程,现金一方面不断流入企业,另一方面又不断流出企业,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量状况直接反映着企业这一组织有机体的健康状况,是揭示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企业现金流量无论与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或其他与企业有关的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等都是直接相关的。

可以认为企业财务报表是为了揭示企业价值而设定的,但由于会计核算所采用的方法是历史成本法,与企业现实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相关性不强,要了解企业的现实价值和经济价值,就必须对财务报表进行深加工,财务报表分析正是对财务报表进行深加工的一种有用的方法。另外,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一系列高度浓缩的指标体系构成,难以直接根据这些指标做出有关企业价值的判断,因此,要掌握财务报表中各类指标间的关系也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估计企业价值的财务报表主要揭示企业现有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以及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变化趋势。把握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变化趋势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确定企业未来的平均盈利额和相应的折现率,以便用简便的方法准确地估计企业价值。

三、透过财务报表分析认识企业价值的方法体系探讨[4]

企业价值是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函数,以揭示企业价值为目的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首先应是对企业现有盈利能力分析和风险水平分析,然后,再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对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产生重大影响的盈利能力构成、经营效率和管理业绩等问题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进行调整,最后,结合各种分析结果估计企业价值。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如下。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期工作——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认定和财务报表调整

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期工作,是对财务报表中的内容去伪存真,使分析所用的原始数据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以保证分析的正确性。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认定和财务报表调整:

1.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认定

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因此在财务报表分析之前应该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进行判断。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判断的基本方法是分析财务报表中各指标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指标本身的经济含义。比如,将营业净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入量相比较就可以判断营业利润的质量;将主营业收入与总收入相比较就可以判断企业收入质量的高低;查看应收账款的明细账就可以判断应收账款资产的质量;分析虚拟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就可以判断企业总资产的质量;等等。当然,在进行财务报表质量判断时,了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也十分有用。一般而言,应将注册会计师持保留意见的虚增的利润和资产从财务报表中剔除,将少计的费用和负债加在财务报表之上。

2.历史财务报表信息的调整

现行的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法为基础编制,当物价发生变动时,该类报表就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将它调整为现值财务报表。调整方法主要有物价指数法和逐项评估法。物价指数法是根据物价变动指数将历史成本的会计信息折算为现值会计信息的方法。逐项评估法则是按诸如重置成本、市场价值等分别对各项资产进行评估最后求得其现值的方法。

(二)财务报表分析——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分析与调整

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是确定企业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但是确定企业价值所用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应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为了正确地估计企业价值,就必须对企业现有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进行调整,因此,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应是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分析及其对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调整。

1.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分析

对企业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分析,是根据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上的数据直接进行的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类指标主要有收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和净资产盈利能力三大类指标。而每一大类指标又是由若干明细的指标所组成,这些不同的盈利能力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企业的现有盈利能力。企业风险水平可用杠杆和财务比率两类指标来反映。杠杆分析可以反映企业风险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企业总风险可以分解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反映风险对盈利能力影响程度的杠杆也相应地有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总杠杆等3种。 财务风险除了可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外,还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即还本付息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不亚于盈利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因此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重要内容。财务比率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覆盖率等。

2.对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调整

对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调整,主要是根据企业现实的盈利能力构成、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情况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来进行。这是因为,企业现实的盈利能力构成,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变化趋势。盈利能力指标的构成指标可以揭示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对风险的态度、信用程度和理财行为等方面的状况,而这些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变化趋势。企业经营效率指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企业管理水平指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内部资源的组织运用能力,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必然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把握企业现实的盈利能力构成,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后,就可以对企业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求得估计企业价值所需的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企业盈利能力构成、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影响可以表述如下:当一个企业盈利能力构成稳健、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高时,该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就会保持较大的稳定性,即该企业面对的盈利能力变化风险就会降低,其所面临的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会相应降低。反之,当一个企业盈利能力构成欠稳健、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时,该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就必然缺乏稳定性,所面临的偿债风险也会相应地增加。对现有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调整的基本目的就是确认企业未来的平均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以便于用财务报表直接对企业价值进行估价。

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特别是根据风险水平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调整时,应充分注意社会对待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态度,因为社会对待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态度会通过对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而影响到企业价值和企业价格。

(三)企业价值估计

其基本方法首先是将不同风险水平的盈利能力换算为同风险水平的盈利能力,以确定估计企业价值的平均盈利额和折现率;然后再根据调整后的平均盈利额和折现率,按“企业价值=未来平均盈利额/适用折现率”的公式来估计企业价值。[5]下面用实例对估价方法加以说明。

例:有甲、乙、丙3家企业,年利润分别为100万元、120万元、130万元,根据各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分析结果得知,3家企业的获利风险系数分别为1、0.833、0.769。甲企业的适用折现率为10%。试估计3家企业的价值。

1.将不同风险水平的盈利额换算为同风险水平的盈利额

将各企业盈利额换算为与甲企业同风险的盈利额分别为:甲100 万元(=100万元×1)、乙100万元(=120万元×0.833)、丙100万元(=130万元×0.769)。

当然也可将各企业的盈利额换算为与乙企业或丙企业风险相等的盈利额。以换算为乙企业同风险的盈利能力为例,有:甲120万元(=100万元×(1/0.833))、乙120万元(=120万元×(0.833/0.833))、丙120万元(=130万元×(0.769/0.833))。

2.根据不同风险水平确定企业的适用折现率

在各企业的盈利额不加以调整时,当甲企业的适用折现率10%时,乙、丙两企业的适用折现率则分别为:

12%(=10%+(1-0.833)/0.833×10%)和13%(=10%+(1-0.769)/0.769×10%)

3.根据调整后的企业未来平均盈利额和适用折现率估计企业价值

在确定同风险水平和不同风险水平的盈利额和折现率之后,就可以用同一折现率对同风险水平的盈利额折现和用不同折现率,对不同风险水平的盈利额折现估计出企业价值。本例中各企业的价值用同一折现率对同风险水平的盈利额折现所得企业价值如下:

甲企业价值=100万/10%=1000(万元)

乙企业价值=120万×0.833/10%=1000(万元)

丙企业价值=130万×0.769/10%=1000(万元)

用不同折现率对不同风险水平的盈利额折现所得企业价值如下:

甲企业价值=100万/10%=1000(万元)

乙企业价值=120万/12%=1000(万元)

丙企业价值=130万/13%=1000(万元)

上述讨论的是盈利能力不同、风险水平不同但具有相同企业价值的特例。当然,在现实中更普遍存在的是不同盈利能力、不同风险水平和不同企业价值的情况,不过其价值确定方法完全与上述方法一致,故不再讨论。

从上述讨论中可以看出,通过对财务报表的调整、分析、以及对有关指标的调整和换算,可以简化对企业价值的估价程序。如果能正确地对有关指标进行调整和换算,是可以用较简单的方法准确估计企业价值的。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使财务报表更好地为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利益主体服务。

【参考文献】

[1]Erich A. Helfert. Techniques of Financial Analysis,Ninth Edition[M]. USA: Richard D. Iwin Inc. 1997. 303-309.

[2]于永春编译.根据会计数字评价企业价值[J].会计研究,1998,(11).(in Chinese)。

YU Yong-chun. Appraising Enterprise Values on the Basis ofAccounting Data[J].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 (11). (inChinese).

[3]Karen V. Pinus. Core Concepts of AccountingInformation Theme Ⅲ: Accounting Issues Involving EconomicResources[M]. USA: Iwin/The Mcgraw-Hill, Inc. 1999. (Ⅲ-1-37).

[4]熊楚熊.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表分析重心及其相应体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1)。

XIONG Chu-xiong. The Focu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under Market Economy and Its Corresponding System[J]. 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1999,(1).(in Chinese).

第2篇

一、财务分析师的专业机制

目前,特许财务分析师是全球证券投资与管理界一致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职业资格称号。而就分析师的工作成果而言,他们通常以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的形式来发表对跟踪公司的看法。投资建议是对一个公司进行分析后的最终产品,而盈利预测则是生成最终产品的关键投入,是一种对上市公司财务或非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输出、解释等的一系列工作的集成。也是影响投资建议这个最终产品的决定因素之一。

二、金融危机下财务报表的解读

在大陆的股市,不读财报的投资者是大多数;不读财报而持续盈利的投资者则肯定是少数;其实,枯燥的财报一定是悲欢离合的财富故事的起点。

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每五家破产倒闭企业,有四家是盈利的,只有一家是亏损的。可见,企业主要是因为缺乏现金而倒闭,而不是因为盈利不足而消亡。

阅读财务报表必须有整体性,不宜以单一的财务数字或财务比率妄下结论。传统分析观点认为一家公司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小于1将面临偿付风险,但对于沃尔玛和戴尔这样的企业,这种观点就不适用。

因此,作者认为要读懂年报,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看资产的质量与利润的高低

目前仍有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东财富的变化时,更多地关注利润表,而对资产负债表关注较少。

而会计利润是容易被公司管理者操纵的,因为许多会计技巧的使用都可轻而易举地改变会计利润,使利润数字本身的价值受到贬损。

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或考核企业业绩时,报表使用者应更多地关注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标构成和变动。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应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因为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下,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无论是否售出,都必须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所以,现行利润的概念是企业的全面收益。

2008年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上市公司为维护其市场形象,在年报中利用短期投资收益、股权转让收益、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非经常性损益填充业绩,从2008年年报中不难发现其操纵的痕迹。

(二)对现金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结构性分析

看懂现金流量结构,在阅读年报时是至关重要的。总量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之间分布不同,则意味着不同的财务状况。一般情况下: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一般表明该上市公司处于产品初创期;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可以判断企业处于发展期;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表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

所以,在分析年报数据时必须关注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结构。

(三)辩证看待股东权益的质量与权益总额

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股东权益金额大,则说明公司的实力雄厚。但当总资产低于负债,公司则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由于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财务报表中股东权益的数据在有些时候并不能如实地反映股东投入这一基本范畴,从而使财务指标偏离了常规意义上的经济内涵。如果上市公司报表中呈现大量资本公积是由于法定资产重估增值所形成的,那就有可能存在股东权益虚假的现象。

三、基于宝钢股份:金融危机下市场空间扩展的机遇分析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钢铁行业大量中小企业或停产或倒闭,这使得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全面整合。本文以宝钢股份(股票代码600019)为样本,分析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需求主要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其中,制造业约占钢铁需求总量的49%。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产量大幅度下滑,钢铁需求量减少。在建筑业中,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商品房在建工程减少,商品房建筑用钢需求量减少。钢材的需求量萎缩导致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如表所示)

2008年,宝钢股份营业收入达到2003.31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净利润66亿元,同比下降51%;净利润率3%,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在全球钢铁业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背景下,2008年宝钢股份仍然盈利66亿元,主要得益于主营高端产品,以高端产品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

根据2009年3月20日《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新华网),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宝钢股份扩展市场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钢铁业将呈现高行业集中度、清洁生产、新技术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合理布局。这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财务分析师的价值体现

第3篇

一、财务编制与分析课程进行改革的对象研究

财务编制与分析的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从事会计学的大专学生,改革课程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的上半年,由于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相关的会计学理论知识,中级会计管理,中级会计计算机课程,基础已经较为稳固,在信息不断更新的年代,就需要不断的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财务会计学编制分析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也是为以后岗位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财务报表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的研究

财务报表编制课程的改革具有实务性的特征,通过坚持实用和实践的教学原则,完成科学的组织会计教学的过程。相关课程的改革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岗位的目标

通过会计教学,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水平的,实用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的人才,从而为会计、财务工作提供专业的决策服务。

(二)专业技能的目标

熟悉并熟练掌握有关财务编制分析方面的理论知识,规章制度,编制分析,审计等具体工作内容,以便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三)专业素养的目标

爱岗敬业,喜欢自己的职业,热爱财务编制分析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重视自己的工作,能够用专业技能解决财务编制工作中的问题。

三、关于财务报表编制分析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具体方法的研究

(一)改革理念分析

1.在财务报表进行编制分析课的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开发的原则,以学生就业的需要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培养学生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为核心内容,建立起学习,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实际能力考核体系,对财务报表相关课程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出任务驱动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要突出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专业技能。

2.校企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财务报表编制分析课程。该课程需要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同时有老师和指定企业相关的会计学专家一起完成报表编制分析课程进行改革的设计活动。

3.以学生就业的需要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改革活动始终围绕工商结合的内容,主要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形成一种考虑学生真实需求的专业教育氛围。

4.将提高学生财务报表编制分析能力为改革的核心内容,例如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老师和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分析,实现教与学的结合,将财务编制报表和手工有机结合起来。

5.建立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考核体系。基于情境教学中的学习,模拟企业财务报表?制,报表分析的过程,遵循考核制度,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通过会计学财务的考试,以便于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将获取专业会计学资格证书作为学生考核的标准,从而为实习单位的评价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课程改革方法的研究

1.任务驱动的方法: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相关资料是比较容易获得的,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能力,学校专门增设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从而让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获取到更多的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方面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查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以此作为学习的重要参考。老师要及时应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将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实际工作内容作为驱动,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编制分析的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组织教学,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的环境,将学生的思想引入到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课程学习中,实行任务驱动,从而进行新课程的学习,最后一步,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拓展。这就是采用任务驱动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技能水平,实现学生从基本掌握,熟练,学习,提高的过程。

2.案例教学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是要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会计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分析案例,将所掌握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教育专家也认为,这种方法是提高学生报表编制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3.突出重点的方法:在课程改革活动的设计中,一定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培养学生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报表编制和分析的掌握情况,同时给予引导,从而强化学生对财务相关知识的把握。

让学生对财务报表做定向的分析,从而学以致用,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财务报表分析能力。

四、对课程改革提出的建议

(一)对课程改革活动的评价要采用学生平时成绩和实际操作水平相结合的方式,每项成绩都占50%.

(二)在课程改革中,主要以训练为主,学生完成作业,老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第4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准则导向;职业判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177—03

会计发展史表明,会计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是本科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系列课程一般由“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等三门课程组成,三者之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分工与协作。在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对三门课程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内在逻辑

按照信息系统论的观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别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其中,财务会计亦称“对外报告会计”,它以主体已发生或已完成的交易与事项中的财务数据作为输入,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运用若干普遍接受的会计惯例,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最终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有助于决策和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输出给主体外部的使用者。由于财务会计以财务报表作为对外报告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笔者认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设计应立足于财务报表,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不同环节,“基础会计”课程主要解决从凭证到报表的记录这一环节的问题,而“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应解决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三个环节的问题。

具体而言,“基础会计”实质为初级财务会计,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基础,其重点在会计记录这一环节,以掌握簿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兼顾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级财务会计”以法人企业(非金融企业)的常规业务为依托,其重点是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掌握通用性的确认标准、计量规则及报表编制方法为核心;“高级财务会计”实质为特殊财务会计,以非法人企业或者法人企业的非常规业务为背景,主要由特殊主体会计(如集团合并报表会计、总分支机构会计等)、特殊业务会计(如衍生工具会计、重整和清算会计等)和特殊呈报会计(如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等三项内容组成,其核心是特殊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财务会计教学的目标导向

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具体地说是由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决定。在我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会计教育的目标是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中的一个子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笔者认为,给学生讲授最新的会计知识是“与时俱进”思维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反映,“理论导向型”或“实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本科阶段的财务会计教学并不恰当,其目标定位应是“准则导向”。

事实上,“理论导向型”和“实务导向型”教学模式本质上都是将会计准则视为纯粹的技术规范:前者就会计论会计,试图从理论上演绎出最优会计准则;后者侧重于如何具体应用会计准则;而“准则导向”的目标定位不仅将会计准则视为技术规范,更重要的是考虑准则的经济后果及准则制定权的争夺,只有正确把握会计准则的这一内涵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会计教育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目标。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科入门指导”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本科生知道大学四年应该学习哪些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拓展知识结构等问题,帮助他们及早树立专业意识,形成专业思维(刘海生,2006)。因此,“基础会计”课程应作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入门课程而非专业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尤其是要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程序的记录环节,即从原始凭证开始到财务报表结束这一过程,为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的奠定基础。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可概括为:学生应在学习“基础会计”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及计量规则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和编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处理法人企业的通用类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能力以及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以便较好地适应日后从事企业日常财务会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继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后开设的又一门会计类专业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和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中的“高级”二字表明了这门课程的层次和难度,也说明了这门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课程主要涉及会计领域的一些“难”(会计难题)、“特”(特殊业务)、“新”(前沿领域专题)内容,是对中级财务会计一般性会计业务和财务报告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特殊主体、特殊业务及特殊呈报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应对复杂财务会计问题的适应能力。

三、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本质上是以财务报表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对外报告会计,其知识体系的核心是财务报表各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中,“基础会计”课程主要针对财务报表要素的记录;“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分别针对通用性和非通用性的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按照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不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四、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师资队伍建设

财务会计是一门融理论性、方法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独立学科,以准则为导向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自身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厚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该课程的教学师资大多数是走出校门后直接进入课堂,缺乏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与沟通。这样的师资来源有两点不足:一是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实践应用而略显生涩,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照本宣科;二是没有会计实践经验,对准则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对其经济后果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与职业界的合作。高校应与会计职业界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鼓励会计教师每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一段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会计实务,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务能力;邀请会计职业界的资深人士来学校讲学;组织有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参加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二是会计教师应积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会计教师可以接触到实际的会计案例并将其加以总结,只有经过自己实际体会与总结的会计案例,在课堂上讲授起来才会是丰富多彩的。三是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同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和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无疑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教材建设

财务会计教学改革需要有配套的教材予以支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仍沿袭着“理论阐述+规范(准则、制度)解释+会计处理举例”的套路来编写,形式刻板,体裁单一;另一方面,缺乏对教材提及的会计学关联知识的阐述和解释,内容过于集中、单薄。会计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门类,必然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认为,“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认同这一教育理念,就会统一财务会计教材的指导思想,使教材内容朝着稳定性方向发展,更多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精髓,教学内容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三)以提高职业判断力为核心,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

新会计准则在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同时也使得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从而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并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使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建立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市场环境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应以提高职业判断力为核心。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思想意识上应注重对学生职业判断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它给各相关利益人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第二,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保证。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推行“读、写、议”教学法。将文科教学由传统的灌输式转为“读、写、议”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去读一些课外资料,并在课堂上对所阅读的资料结合课本知识展开讨论,又在课堂外结合阅读与教师讲述的理论写一些灵活运用的文章,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很强的自学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郁笑春,2006)。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将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财务会计学科动态,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真正转变成能力。

第5篇

关键词:学生自主发展 双核-评价 财务报表分析

“学生自主发展”是指建立在学生自我决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基础上的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双核”是指核心概念与核心技能。其中,“核心知识”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基础知识中的核心部分,是财务报表分析知识框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内容,是知识体系框架,主要支架的节点。“技能”是指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基本知识进行相关的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而“核心技能”就是指财务报表分析技能中的核心部分。“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这里专指财务报表分析学科通过落实“双核”后,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其中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习能力指数和学生学业水平指数等要素。

1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1 国内研究现状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抓住了学校教育中“教育和受教育”这个主要矛盾,为学生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提供了指导原则。一是把相信学生能够“达到不需要教”作为前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二是把怎样“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三是把是否“达到不需要教”作为评价指标,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教高[2006]16号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天津市教科院基教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倡导的“知识树”对教学中如何落实“双核”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为本课题在评价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2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觉,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学生只有解决了核心概念问题,才有可能建立起自身的知识结构框架,这是学生潜能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两种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布鲁纳的“结构教学法”,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借鉴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布鲁纳把认知发展作为教学论问题讨论的基础;不论教什么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而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德国、英国职业教育考核评价制度研究对本课题开展的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 研究的目标

2.1 教师层面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逐步把叶圣陶教育思想内化为自觉的教育行为。夯实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切实提高自身把握学科的能力。不断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效率,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有明显进步。促进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学会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努力使一部分教师脱颖而出。

2.2 学生层面 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学科的核心概念,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技能,感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双核”对自身分析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核心概念图,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学科核心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学会自主建构知识;并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归纳能力与概括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建立新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能够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学习中拥有自信,真正实现“快乐学习的同时拥有自信,提高成绩的同时发展潜能”的学校课改目标。

3 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包括了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财务报表分析核心概念与核心技能的梳理、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课堂评价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双核”结构体系(包括跨学科的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建构“双核”结构的实践;建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落实“双核”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学业成绩跟踪分析与评价。

4 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4.1 研究思路 在课题研究中,一是要深入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特别是“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论成果,并以此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教育理论落实到行动中;二是切实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入手,结合对教学有导向作用的行业标准分析,对财务报表分析核心概念和核心技能进行认真研究,按三个层级、一个分支进行梳理,建构“双核”结构体系,“三个层级”即整体结构体系、专题结构体系和章节结构体系,“一个分支”即跨学科“双核”内容的结构;三是把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建构核心概念图,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四是积极探索本校财务报表分析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评定的教育功能;五是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思路,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研讨课、学术沙龙、课例展示、学生作品展等形式,广泛开展交流活动,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并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形成一定数量的论文和教学案例。

4.2 研究过程

4.2.1 研究准备期:①搜集整理叶圣陶教育思想文献资料,对于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认真研读、讨论。②学习借鉴国内外关于“双核”与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③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讨交流,分析本课题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为开展研究准备一手资料。④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邀请相关专家论证指导,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4.2.2 第一阶段:①认真研读学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研究各行业绩效标准,在此基础上梳理“双核”内容,并按总体结构、专题结构和章节结构三个层级建立“双核”体系,另梳理出跨学科“双核”内容的结构体系。②指导学生自主建构核心概念图,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③建立落实“双核”的集体研讨制度,把“双核”落实到集体备课之中,最终落实到每一堂课当中。④建立学生考核数据库,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掌握研究的动态。

4.2.3 第二阶段:①围绕“双核”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组内教师交流与研讨活动,认真反思工作的得与失,增强研究的实效性。②依据“能力本位”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双核”的具体要求,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③在研究、借鉴国内外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建立《学校财务报表分析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

4.2.4 第三阶段:整理全部的课题资料,包括课题组编写的以“双核”为内容的专辑以及制定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优秀课、公开课及研讨课的教案、学案、影像资料,教师发表的论文、学生作品、学术沙龙或其他形式的交流材料等,生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5 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①本课题是植根于学校“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之中的新的课题,旨在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解决“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如何落实好“任务训练”这一核心要求,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学校的课改成果,促进学校“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具有生命力,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②本课题的研究对教师把握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知识体系、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以及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自主、灵动”的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③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模式十分有利。④本课题另一项重要成果――建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在考试与评价方法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刘开端.会计文化的特点及研究方法[J].中国农业会计,1994(5):12.

[2]张雪峰.付秀荣.会计文化对会计人员职业化的作用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

第6篇

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会计双语课程,其探讨多围绕课程内容的组织、教材的选择、师资的培养等,但关于实验环节如何开展,鲜有文献进行归纳。会计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强调对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在电算化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会计手工实验仍然是不可摒弃的一个环节。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背后的基本原理和路径是什么?通过直观、完整的会计手工实验流程,才能对信息系统下的数据流有更为清晰的把握。会计中文课程的实验体系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但双语课程的实验环节却处于探索中,不利于学生双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张予(2008)认为开展双语实验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张正勇、徐刚(201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实践教学条件无法满足需要”的占68.7%,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应用能力不强。步丹璐(2013)提出,以上市公司为天然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学习习惯,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建设会计双语课程的实验环节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在全球商务环境中熟悉国际会计惯例和提高财务决策能力的有效路径。

二、会计学双语课程实验设计的导向与思路

(一)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和特点

从内容上看,会计学双语课程包括会计原理和财务会计两大部分。会计原理部分主要介绍复式簿记的原理和会计循环,财务会计部分主要介绍会计要素的核算、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从特点上来看,会计学双语课程不仅着眼于会计专业领域内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应该注重切实商业环境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会计双语实验环节的设计应兼顾会计基本原理的运用和财务会计的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设计关于会计循环的基础实验、关于要素核算与报表编制的专项实验和综合实验,并且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设计关于英文财务报表解释和分析的提升实验和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与准则比较的拓展实验。

(二)报表导向“做中学”,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不同于我国会计教材的编排体系(先介绍各要素的核算,最后介绍财务报表),西方会计教材多从介绍财务报表开始,之后再介绍各要素的核算,这样就使得学习者能够对报表产生一个基本的认识,让对各要素的学习有一个具体的归属。但不论我国会计还是西方会计,都强调财务报表的基本导向,能看懂报表,会编制报表,透过报表为企业经营状况把脉。在会计学双语实验中,以上市公司真实的英文财务报表为切入点,进行报表阅读与分析,可以实现从课本所学知识到现实商业实践的过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网络资源,突出前沿性和时效性

会计双语实验内容中,英文财务报表的获得与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其相关资料都来自网络。进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网站,通过“SearchEdgarforCompanyFilings”图标进入公司文档搜索界面,输入在美上市公司的名称,即可列出所有归档的文件,进而选择文件格式10-K或20-F,即可列出各年的年报,供在线或下载阅读。此外,也可以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网站或者进入某一在美上市公司的官方网站,下载公司的各年年报。由于在线资源实时更新,学生可以获得最新的年报资料,以及公司个股和整体市场的信息,形成通过财报看问题的微观思维与结合市场进行分析的宏观意识。

(四)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引导创新思维和延伸阅

读会计双语实验中的提升实验与拓展实验,均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如GAAP(公认会计原则)与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列报区别,GAAP、IFRS与CAS(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展的联合项目等,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体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高信息检索与获取的能力。此外,实验中的分析对象不固定地局限于某一特定公司,而是由学生自行选择,且均要求基于最新年报展开分析,因此不断地向前滚动,没有固定的、统一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开展自我学习,形成创新思维。

三、会计学双语课程实验模块的具体设计

(一)基础实验———会计循环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知悉日记账与分类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熟悉记账、过账、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步骤。区分日常经济业务的记账分录、调账分录、结账分录,区分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调整后的试算平衡、结账后的试算平衡。实验说明:以一家业主制企业为对象,对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进行期末账项调整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熟悉会计循环的基本流程。实验要求:1.在日记账中编制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2.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3.编制业主制企业的损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4.编制结账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结账后的试算平衡表。

(二)专项实验———会计要素的核算与会计政策的选择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重要资产的核算,通过各种核算方法的比较,理解不同核算方法所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而结合公司年报中关于重要会计政策的披露,了解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情况。实验说明:根据某公司给出的基本信息,对坏账的核算、存货的盘存制度、发出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等做出会计处理,比较各种方法对损益和资产的影响。此外,查阅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年报,关注其附注中对上述各项会计政策的披露。实验要求:1.请分别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对该公司的坏账进行处理,观察哪种方法更体现利润平滑观念?2.若公司期末存货采用实地盘存制,请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与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对存货的发出进行账务处理。若采用永续盘存制呢,分析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哪种制度更能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趋势下,哪种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更能体现谨慎性?3.请分别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并做出会计处理。分析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税有何影响?4.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还是不确定?所有的无形资产是否都需要摊销,进行减值测试?按直线法计算无形资产的年摊销额,并做出会计处理。5.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中,权益法与成本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6.在公司年报中,“重要会计政策”列示于什么位置?请查阅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最新年报中针对坏账、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分别采用什么会计政策?

(三)综合实验———公司制企业的业务处理与财务报表的列报

实验目的:业主制企业的财务报表较为简单,而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报表较为复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对公司制企业复杂经济业务的处理,知悉其财务报表的结构、内容与编制方法,理解报表之间的内在关联,重点关注综合收益的构成。实验说明:以一家公司制企业为对象,对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常规业务(如购销业务)与特殊业务(如筹资、投资与举债等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实验要求:1.请对以下业务做出账务处理:不同的运费条款下存货的采购;不同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股票的发行与回购、股利的宣告与支付;债券的发行与本息的偿付;投资与公允价值的使用,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置;固定资产重估等。2.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上述产生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中哪些计入当期损益,哪些计入其他综合收益?3.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是什么?从顺序上看,应该先编哪张表?4.分别编制公司制企业的综合收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四)提升实验———英文财务报表解释与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熟悉如何获得一家外国公司的财报信息,知悉SEC对不同类型公司年报格式的基本要求,掌握英文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及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流程,学会利用课程内财务分析的基本知识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等做出评价。实验说明:选择世界财富500强中比较感兴趣的一家美国公司(如沃尔玛),进入其官方网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网站,下载最新的财报,关注年度财务报告中所包括的内容,重点了解财务报表的构成及内容,进行简单的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要求:1.美国本土上市公司的年报格式是10-K还是20-F?2.所查阅公司的财年(fiscalyear)的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吗?财务报表包括哪几张报表?财务报告中除财务报表之外,还包括哪些内容?3.该公司的利润表与综合收益表、综合收益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分别是如何体现的?4.基于该公司的最新财报,计算流动比率、速度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评价其偿债能力;计算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报酬率(ROA),评价其获利能力;计算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评价其营运能力。5.查阅该公司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分别计算上述财务比率,进行趋势分析。

(五)拓展实验———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与准则比较

第7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96-02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会计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从事财务管理综合工作能力,能够胜任行政、事业、企业等部门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应用型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会计电算化专业能掌握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等工具性基本知识和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会计电算化、审计、税法、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

通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全面考核评价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实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强化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达到用人单位需求,为学生就业服务。通过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能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基本能力和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手工做账、账务处理、财务管理、综合管理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的文化艺术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

为解决上述问题,强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构建合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深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评价分为综合实践岗位考核评价、项目化考核评价两个部分组成。项目评价分文档评价和现场评价两个阶段进行。

1.岗位考核评价体系

实践岗位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在具体实践岗位上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主要由实践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实践岗位的部门领导或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并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核实和审核,校外指导教师的考核结果寄到校内指导教师手里或实践单位密封盖章后学生带回学校。

2.项目考核评价体系

本考核以个人为单位,每个人从“模拟手工建账”或“财务报表分析”中,任选一项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方案撰写阶段,每个人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专业相关知识,模拟手工建账,从原始凭证开始,填写凭证,记账,出报表。或者自选一个单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对报表进行分析,撰写分析报告。最终将记账过程、成果及分析报告展示出来,经评阅老师评阅记为单项得分。(1)“会计模拟手工建账”:自行模拟手工建立一套账。要求10张以上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填写账本,编数据,最终形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手工制作完成之后,拍成照片,制作成PPT,以便最终现场考核。(2)“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对某一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财务分析,运用比率分析方法,对其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作出分析,最终写出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并制作成PPT,以便最终现场考核。第二:现场考核阶段:主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时间为15分钟,每位学生利用幻灯片进行汇报和展示手工建账过程及成果或财务报表分析报告。以每个人为单位进行汇报和展示手工建账或财务分析报告,现场评委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给出相应的现场得分,单项得分加上现场考核得分,即构成本项目考核的分数。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

1.综合实践岗位考核评价标准

指标项目及分值、评定等级标准、评定成绩得分如下:

(1)工作作风:服从领导,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踏实,责任心强。(满分5分)

(2)岗位业绩:在具体实践岗位上迅速适应,有很好的业绩,能够发现岗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满分10分)

(3)岗位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独立完成岗位所要求的任务,全面掌握各项技能。(满分10分)

(4)组织纪律:能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组织纪律按时上下班,出勤率在90%以上。(满分5分)

综合得分30分

2.项目化考核评价标准

(1)文档考核评分标准

①“会计模拟手工建账”评分标准

选题标准:选题具有现实意义,符合实践单位的具体情况,符合单位财务状况。(分值4分)

数据选取:数据完整连贯,前后一致,数据选取符合逻辑。(分值4分)

知识运用:填写记账凭证、记账、报表制作等知识运用,其他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充分应用。(分值4分)

账务内容:结构完整,内容充分、具体,思路清晰,有严密性和逻辑性,专业术语准确、规范;数据编写正确、填制单据正确完整。(分值6分)

规范要求:凭证、账本、报表填写符合财务规范。(分值2分)

②“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评分标准

选题:选题具有现实意义,符合实践单位的具体情况,符合单位财务状况。(分值4分)

知识运用:财务管理、报表分析、基础会计等知识运用,其他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充分应用。(分值4分)

撰写内容:结构完整,内容充分、具体,说明详略得当、思路清晰,有严密性和逻辑性,专业术语准确、规范;用词得当、语言流畅、表述清楚。字数达到要求。(分值6分)

数据:选取的财务报表完整可靠,所做的分析计算正确,最终的分析结果正确。(分值4分)

规范要求:报告过程有严密性、逻辑性和层次性,报告撰写符合规范要求。(分值2分)

(2)现场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点主要有:会计模拟手工建账或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的展示汇报和个人表现,(合计20分)

知识运用:对计算机基础等工具性知识的熟练运用。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内容的充实。(各占2分,共4分)

PPT制作格式:文字、图片风格统一,格式规范,版式合理。视觉效果:色彩效果、图文比例、动画美观、合理,符合汇报主题。内容:内容精炼、主题突出、层次鲜明、符合汇报时间要求。设计思路:符合陈述思维,导航、超链接清晰合理,过度恰当。(各占1分,共4分)

表述:语音:普通话规范,口齿清晰,语音纯正。语调: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语言:语言流畅、准确,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影响力:表达自然,情感得当,富有感染力,具有气氛调动能力。(各占1分,共4分)

礼仪:形体语言:坐、立、行的姿势优雅得体。服饰:大方、得体、统一。举止:从容、端正、适度。态度:精神饱满、态度亲切。礼貌:主动、规范、得体、尊重评委。(各占1分,共5分)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沉着冷静,抓住重点,言简达意,重点突出,准确无误。(共3分 )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实施

(一)考核工作流程

按照学院的校历,第五学期最后一周开始训练动员,公布训练考核评价体系。第六学期,第一周,分散训练的方式确定综合实践单位;第六学期,第四周,集中训练的方式确定综合实践单位;第六学期,第十周,校外指导教师评定岗位考核成绩,校内指导教师审核。第六学期,第一周,选择项目化考核内容;第六学期,第四周,项目实施及集中辅导;第六学期,第十周,完成所选项目规定内容;第六学期,第十一周,指导教师进行文档考核,答辩小组进行现场考核,评定成绩。

(二)考核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根据学院的要求,组建训练考核评价工作组,负责落实考核评价的各项环节。制定工作组职责。工作组负责设计、拟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训练运行和考核工作总结;负责落实完成考核评价的各项环节及考核评价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确保考核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保证考核评价工作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负责考核评价成绩的核算、登录;负责考核合格项材料的整理归档。

[参考文献]

第8篇

女生高考选会计专业、网络传播专业、英语专业等专业比较好。

1、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会计师除了准备财务报表以及记录企业交易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企业间的合并、质量管理、信息技术在财务方面的应用、税务战略以及很多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会计专业领域涉及面广:鉴证,审计,税收,公司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法务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等等都是会计专业将要涉及的领域。

2、网络传播专业,主要面向新闻传播行业就业,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或国家宣传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及高等学校从事新闻、宣传、文秘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在教育与研究机构从事有关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专业上能较系统的掌握网络传播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宽广的科学知识,熟悉网络传播的基本道德与法规,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有较广泛的了解,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机构,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数字媒体机构,网络公司等从事网络信息的采集,编辑和传播。

3、英语专业,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事实上的国际交流语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关键词:会计学;双语课程;英文实验;应用导向;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20-03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会计双语课程,其探讨多围绕课程内容的组织、教材的选择、师资的培养等,但关于实验环节如何开展,鲜有文献进行归纳。

会计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强调对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在电算化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会计手工实验仍然是不可摒弃的一个环节。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背后的基本原理和路径是什么?通过直观、完整的会计手工实验流程,才能对信息系统下的数据流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会计中文课程的实验体系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但双语课程的实验环节却处于探索中,不利于学生双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张予(2008)认为开展双语实验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张正勇、徐刚(201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实践教学条件无法满足需要”的占68.7%,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应用能力不强。步丹璐(2013)提出,以上市公司为天然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学习习惯,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建设会计双语课程的实验环节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在全球商务环境中熟悉国际会计惯例和提高财务决策能力的有效路径。

二、会计学双语课程实验设计的导向与思路

(一)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和特点

从内容上看,会计学双语课程包括会计原理和财务会计两大部分。会计原理部分主要介绍复式簿记的原理和会计循环,财务会计部分主要介绍会计要素的核算、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从特点上来看,会计学双语课程不仅着眼于会计专业领域内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应该注重切实商业环境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会计双语实验环节的设计应兼顾会计基本原理的运用和财务会计的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设计关于会计循环的基础实验、关于要素核算与报表编制的专项实验和综合实验,并且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设计关于英文财务报表解释和分析的提升实验和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与准则比较的拓展实验。

(二)报表导向“做中学”,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不同于我国会计教材的编排体系(先介绍各要素的核算,最后介绍财务报表),西方会计教材多从介绍财务报表开始,之后再介绍各要素的核算,这样就使得学习者能够对报表产生一个基本的认识,让对各要素的学习有一个具体的归属。但不论我国会计还是西方会计,都强调财务报表的基本导向,能看懂报表,会编制报表,透过报表为企业经营状况把脉。在会计学双语实验中,以上市公司真实的英文财务报表为切入点,进行报表阅读与分析,可以实现从课本所学知识到现实商业实践的过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网络资源,突出前沿性和时效性

会计双语实验内容中,英文财务报表的获得与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其相关资料都来自网络。进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网站,通过“Search Edgar for Company Filings”图标进入公司文档搜索界面,输入在美上市公司的名称,即可列出所有归档的文件,进而选择文件格式10-K或20-F,即可列出各年的年报,供在线或下载阅读。此外,也可以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网站或者进入某一在美上市公司的官方网站,下载公司的各年年报。由于在线资源实时更新,学生可以获得最新的年报资料,以及公司个股和整体市场的信息,形成通过财报看问题的微观思维与结合市场进行分析的宏观意识。

(四)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引导创新思维和延伸阅读

会计双语实验中的提升实验与拓展实验,均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如GAAP(公认会计原则)与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列报区别,GAAP、IFRS与CAS(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展的联合项目等,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体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高信息检索与获取的能力。此外,实验中的分析对象不固定地局限于某一特定公司,而是由学生自行选择,且均要求基于最新年报展开分析,因此不断地向前滚动,没有固定的、统一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开展自我学习,形成创新思维。

三、会计学双语课程实验模块的具体设计

(一)基础实验――会计循环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知悉日记账与分类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熟悉记账、过账、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步骤。区分日常经济业务的记账分录、调账分录、结账分录,区分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调整后的试算平衡、结账后的试算平衡。

实验说明:以一家业主制企业为对象,对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进行期末账项调整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熟悉会计循环的基本流程。

实验要求:

1.在日记账中编制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

2.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

3.编制业主制企业的损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

4.编制结账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编制结账后的试算平衡表。

(二)专项实验――会计要素的核算与会计政策的选择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重要资产的核算,通过各种核算方法的比较,理解不同核算方法所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而结合公司年报中关于重要会计政策的披露,了解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情况。

实验说明:根据某公司给出的基本信息,对坏账的核算、存货的盘存制度、发出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等做出会计处理,比较各种方法对损益和资产的影响。此外,查阅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年报,关注其附注中对上述各项会计政策的披露。

实验要求:

1.请分别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对该公司的坏账进行处理,观察哪种方法更体现利润平滑观念?

2.若公司期末存货采用实地盘存制,请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与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对存货的发出进行账务处理。若采用永续盘存制呢,分析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哪种制度更能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趋势下,哪种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更能体现谨慎性?

3.请分别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并做出会计处理。分析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税有何影响?

4.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还是不确定?所有的无形资产是否都需要摊销,进行减值测试?按直线法计算无形资产的年摊销额,并做出会计处理。

5.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中,权益法与成本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6.在公司年报中,“重要会计政策”列示于什么位置?请查阅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最新年报中针对坏账、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分别采用什么会计政策?

(三)综合实验――公司制企业的业务处理与财务报表的列报

实验目的:业主制企业的财务报表较为简单,而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报表较为复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对公司制企业复杂经济业务的处理,知悉其财务报表的结构、内容与编制方法,理解报表之间的内在关联,重点关注综合收益的构成。

实验说明:以一家公司制企业为对象,对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常规业务(如购销业务)与特殊业务(如筹资、投资与举债等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

实验要求:

1.请对以下业务做出账务处理:不同的运费条款下存货的采购;不同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股票的发行与回购、股利的宣告与支付;债券的发行与本息的偿付;投资与公允价值的使用,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置;固定资产重估等。

2.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上述产生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中哪些计入当期损益,哪些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是什么?从顺序上看,应该先编哪张表?

4.分别编制公司制企业的综合收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四)提升实验――英文财务报表解释与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熟悉如何获得一家外国公司的财报信息,知悉SEC对不同类型公司年报格式的基本要求,掌握英文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及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流程,学会利用课程内财务分析的基本知识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等做出评价。

实验说明:选择世界财富500强中比较感兴趣的一家美国公司(如沃尔玛),进入其官方网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网站,下载最新的财报,关注年度财务报告中所包括的内容,重点了解财务报表的构成及内容,进行简单的财务报表分析。

实验要求:

1.美国本土上市公司的年报格式是10-K还是20-F?

2.所查阅公司的财年(fiscal year)的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吗?财务报表包括哪几张报表?财务报告中除财务报表之外,还包括哪些内容?

3.该公司的利润表与综合收益表、综合收益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4.基于该公司的最新财报,计算流动比率、速度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评价其偿债能力;计算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报酬率(ROA),评价其获利能力;计算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评价其营运能力。

5.查阅该公司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分别计算上述财务比率,进行趋势分析。

(五)拓展实验――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与准则比较

实验目的:引进来,走出去。通过该实验,使学生了解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情况,尤其是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通过阅读与比较其编制的年报,理解不同准则体系的差异。

实验说明:选择一家中国在美上市的公司(如新东方、京东商城、中石油等),进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网站下载最新的财报,比较其按U.S.GAAP与按CAS编制的年报的差异之处。

实验要求:

1.了解该公司所处的行业与营业范围,分析其赴美上市的原因与背景。该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还是纳斯达克上市?何时上市?请列出其股票简称与代码、最新股价。

2.其年报的格式是10-K还是20-F?其中是否有遵循按U.S.GAAP的声明?

3.该公司是否同时在国内上市?若是,请比较其按CAS编制的年报与按U.S.GAAP编制的年报中,净利润是否一致,净资产是否一致?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在香港上市?若是,其编制基础是什么?是否存在列报差异?

4.GAAP与IFRS下报表项目的列示顺序有何不同?

5.该公司拥有哪些无形资产、存货、固定资产?这些报表的重要项目在附注中是如何披露的?

6.该公司的业绩如何?是否存在终止经营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正勇,徐刚.我国会计双语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04):149-153.

[2]步丹璐.天然实验室和会计双语教学[J].财会学习,2013,(11):66-68.

第10篇

营销和财务是企业的两大不同的职能部门,不论从部门还是从职业来看,两者的区别不言而喻,但它们的之间的联系确是相当紧密的,首先,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

1、营销计划和预算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础,而营销计划和预算又必须以货币的形式表达出来以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

2、市场营销中的销售广告费用、营业费用以及存货成本的支出都必须受到财务管理的控制,而财务管理必须对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收入和费用进行控制才能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3、营销活动中会产生一些应收账款,而这些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信用条件以及收账政策对财务管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只有通过财务管理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才能使营销活动的成果变为企业的利润。

总之,成功的营销必须有财务的支持,而财务管理又必须以营销为基础,二者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其次,两者又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主要表现为:如果没有有效的财务管理,那么企业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市场营销计划也就成了空谈;相反,如果没有好的营销计划,企业商品的销量就上不去,那么就没有资金的流入,财务管理活动就会出现问题,可见二者彼此制约。又因为营销中有财务,财务中有营销,那么有些活动既是营销问题又是财务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互相转化以便得到更好的解决。从营销和财务的辩证关系可以看出,财务在营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场营销人员对财务类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如何组织财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财务类课程均未考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目标岗位群和对财务类知识需求的特殊性,而是随意地将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复制”并“粘贴”到市场营销专业的财务类课程当中,“重命名”为《基础会计》、《企业会计学》、《企业会计知识》或《营销会计》等等,不一而足。主要讲述的内容都是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人员工作的基础知识,是从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来组织内容的,不能满足营销人员工作的需要。而且,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关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财务知识的探讨还非常的少,也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研究。因此,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财务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市场营销工作财务知识需求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可以大体分为三种:企划型人才、销售型人才和推销型人才。企划型人才处于调研、规划、设计、决策等环节,侧重于进行销售策划及管理,强调科统筹规划能力;推销型人才处于销售、服务等实际操作一线环节,侧重于对产品和服务的推销,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销售型人才主要处于操作一线环节中的技术岗位,需要拥有比推销型人才更为复杂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这三类人才都具有彼此难以替代其职责。但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后两种,他们在营销工作中所需要的财务知识可归结为以下几种:

1、财经基本技能知识

首先,营销人员在办理销售业务时必然会用到支票、汇票、本票等票据进行结算,对于支票的填写、支票有效性的鉴别、汇票、本票的办理等,应是营销人员必备的财务技能;其次,营销人员会经常出差,出差前要去财务填写借款单借钱,出差回来要进行费用的报销,即差旅费的报销,则有关借款单、差旅费报销单的填写、各种发票的粘贴应是营销人员具备的财务技能;再次,营销人员从事营销工作经常会与发票打交道,那么如何开具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范围及其使用保管方面的法律规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审核要点等也应是营销人员具备的财务技能。

2、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

现金是营销人员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的,在企业里对现金的管理非常严格,对不熟悉财务知识的营销人员来讲,很容易出错,产生的后果也很严重,因此有关现金收款和付款中常见的差错、查找现金差错的方法、收款和付款中造成差错的原因、现金收付业务容易发生差错的时间、现金的管理及库存现金的限额等知识,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赊销业务也是营销人员经常会做的,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企业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到期时,顾客很可能会拖欠货款,原因可概括为无力偿还和故意拖欠两种,对这两种应收款项应采用不同的收账方法,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具备收账的技巧。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为此,企业应制订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收账政策。营销人员是销售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企业应在营销人员的参与下制订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具备应收款的管理能力,能对应收账款的成本进行分析。营销人员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都会与存货发生关系,那么如何合理确定库存成本和最佳订货量、保险储备量及产生滞销存货如何管理、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这也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财务知识。

3、税法及纳税筹划的知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税金问题,与营销人员关系密切的主要是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和印花税。我国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要交增值税,如果营销人员销售的货物属于消费税的税目,在交增值税的同时还要交消费税;企业有了盈利就要交企业所得税,营销人员的个人工资、劳务报酬的所得要交个人所得税;销售过程签订的合同要交印花税;所以,税金的计算、缴纳对营销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企业的营销人员还应懂得一定的纳税筹划知识,即可以有效的配合财务人员工作,又可以为企业增资节流。如:营销人员采用委托银行收款的方式将货物销售给客户,按税法的规定,采用委托收款方式销售的货物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即销售的当天就发生纳税义务,销售货款确没有收到,这样公司在没有取得货款前就垫付了增值税。而如果营销人员在签订合同时约定以分期收款方式进行交易,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合同约定的收款日,这样公司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取得货款基本是同步的,不存在垫付税款的问题,从而为公司节约了资金。由此可见,营销人员懂得税收筹划对企业的重要性。

4、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知识

营销人员在办理业务前需要先对合作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如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存货的周转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债务的偿还能力、资金的周转情况,可以有效的避免销售商品发生的坏账,预测企业的经营前景,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这就需要营销人员必须具备企业财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知识,熟悉各种财务报表的结构和项目内涵的基础上,知道阅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并能根据财务报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5、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

营销管理的理念是一切以顾客需要为中心,通过市场调研了解顾客需要,开发研制适销对路的产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以适当的价格、适当的信息沟通和促销手段,提供给适当的消费者,通过发现市场机会,创造目标顾客,为企业赢得销售额增长,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用到管理会计的相关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分析,不仅可以评估一种营销方式为整体效益做出的贡献大小,还可以分析出相应的原因,从而为市场营销的调整提供依据。因此,管理会计的相关分析方法如本-量-利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销售资金需求量预测法、敏感性分析等也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财务知识。

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财务知识体系

我们在上述对市场营销人员在工作中对财务知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专家意见的整合,再结合我们多年的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提炼出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财务知识体系,如下所示:

1、财务基础知识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与账户

复式记账法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体系

2、财经基本技能

数字的书写

票据的办理和鉴别

借款单、报销单的填写

发票的审核与保管

报销发票的粘贴

3、财务管理知识

现金的管理

应收账款的管理

存货的管理

4、财务报表阅读知识

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

财务报表的阅读财务报表的简单分析

5、税收知识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法律规定

纳税筹划

6、管理会计知识

变动成本法

本-量-利分析

敏感性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

第11篇

一、实习单位简介

会计实习是我从大学校园踏入社会的第一个舞台。

为了将有关会计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结构体系变为自身的职业素质,避免纸上谈兵。因此,我根据所学专业和职业爱好,选择了在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实习。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始建于年,是一个注册资金150万,包括建筑安装、水泥构件制造、装饰装修国家建筑三级资质小型企业。公司多年来以深化改革,开拓发展为指导,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实体公司。公司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凭借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曾经圆满完成了2座4层办公楼,14栋居民住宅楼的建筑安装;装饰装修了4个容纳200人左右的中型会议室以及多个多样式多风格的居民住宅、工厂中央控制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工程。公司内部采取分类管理,层层承包,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合同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财务部设有材料会计、成本会计、销售会计、总账会计、税务会计以及出纳等岗位。该单位曾多次被县市及上级建筑建设管理部门评为“优秀企业”“质量信得过单位”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专业实习过程

1、实习的基本情况

会计专业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一些会计日常业务处理、银行及税务相关工作处理。在日常会计业务处理中,公司主要利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同时也借助单位网上银行进行收付款业务查询及处理,在税务处理工作方面,主要利用税务局相关软件进行纳税管理,如登录网上办税大厅、abc3000等税务软件进行纳税申报以及税收抵扣等业务。在处理日常经济业务方面,主要利用用友财务软件,针对实际发生经济业务性质进行会计处理,编制会计凭证,进行审核记账等。在实习中,针对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实践和掌握了会计流程。

2、实习的会计岗位

在实习过程中,我先后从事了材料记账、成本核算、出纳等岗位。用财务部领导的话来说,就是上重点岗位,多方面理解财务核算本质,领悟经济管理内涵。在财务部安排的会计老师的指导下,我做到按时上下班,认真处理每项具体业务,慎重填写、计算每一张报表,账单中的每一项科目。公司日常的经济业务通常是材料的采购——入库——发放(出库)——库存盘点,还有水泥构件的销售。在进行采购业务处理时,进行了编制采购入库单,并核对采购数量、金额及税额等;销售业务方面,主要是对于应收账款的核对,根据实际发生以及相应回款进行收款或转账凭证的编制并审核记账等。在采购与销售方面的实习工作当中,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点,在制单处理方面特别细心,注意核对供应商以及客户往来,以免在进行项目核算时发生串户。除了采购和销售业务,日常经济业务还包括通过单位网上银行进行付款业务,并在受到银行回单后,利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应付账款核算。

3、实习的重点任务

在实习的过程中,重点任务有三项:

第12篇

教育信息化时代,翻转课堂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基于此,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现状出发,基于翻转课堂融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必要性,从教学的准备、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提出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培养与企业“无缝接轨”的实践型人才提供方向.

关键词:

翻转课堂;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改革;智慧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落实课程建设、应用等工作规范.

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1.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地位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之一,是财务控制、财务管理领域的一门实用型课程,是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专业课.目前,在高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然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革新以及教学环境的改变,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何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方式,发展智慧教育,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2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教与学”的内涵,不难总结出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两种普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理论教学进行课程翻转,即把重心放在了财务报表的概念、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方法、财务报告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要求学生通过“课下预习,课上分享,课后总结评价”的模式开展的教学改革方式.这种方法,仅仅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推演,教学过程仍然比较单一、枯燥.第二种方法,是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进行课程翻转,即要求学生在证监会网站上下载样本公司年报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计算企业的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课程教学的着眼点最终是落在了“分析”二字上,这种课程教学方式效果的展示仍然要求学生有扎实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计算能力做铺垫,在拉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仅仅是案例教学方法的延伸.两种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改善,但仍然反映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课程目标和定位不合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财务分析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这样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考试等传统的教学目标为指导,没有对接行业需求和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2)教学方式传统.无论是依靠讲授与演示的教学方式还是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教师都是以灌输方式下的无错式教学在向学生传输教学内容,这些方式看似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往往适得其反;

(3)各种信息化资源和现代多媒体没有得到恰当的结合与运用,教学过程乏味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只学会了教材上样本企业的财务计算和财务分析方法,而不能够举一反三,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也译为“反转课堂”,是借助视频、音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过程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课前学习、课堂内化、课后迁移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2.1翻转课堂的特征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转变成为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对课堂结构进行重新调整,翻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间的顺序,实现了课程教学的改革.具体的特征有以下四点.

2.1.1学生角色的主导性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课堂教学完成了知识传授到知识内化的转变,教学时间得以重组,教学过程由传统课堂中的“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转变为了“课前学习+课中研讨”,教师在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视频、幻灯片等形式将知识点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从而使传达专业知识的信息效率到达最大化.

2.1.2教学过程的情境性

课堂组织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主展开小组协助、问题探究、成果展示等交流活动,设计一系列情境教学环境,合理分配成员角色,在学生深入情境中开展以问题为核心的混合教学模式或智慧教学模式,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2.1.3信息技术的应用性

翻转课堂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颁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促进师生交流、开展智慧教学、丰富教学形式的保障.

2.1.4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丰富课堂评价方式,不再简单的以测验或考试的形式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从不同维度出发,采用作业展示、协作探究、成果分析等多种方式对课堂的“教与学”进行综合评定,并对教学成果给予反馈.

2.2翻转课堂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课前知识传递、课上知识内化和课后迁移反思联系在一起,有效缩短课堂讲授时间,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智慧教育.因而,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开展以任务为导向、以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财务报表分析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分析对象往往是企业对外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实践性较强.作业展示、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并且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通过翻转课堂中的视频教学模式使其融入到企业中,融入到案例中,领会具体案例的演绎过程和财务分析过程,从而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升华.因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也决定了翻转课堂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笔者以“翻转课堂”和“财务报表分析”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对2011年到2015年间,包括期刊、硕博士、报纸、会议等全部形式的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发现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文献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这也说明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必需性.

3翻转课堂理念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课前知识准备阶段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将教材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既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准备合理有趣的案例分析资料.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将受到挑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检验和提高.由于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任务较传统教学都有改变,应而要注意以下三点:

3.1.1转变教学理念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经管金融类行业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教师和学生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提前发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录制必要的教学视频、在线指导监督学生学习、插入前测试题收集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准备课中活动.学生要观看教学微视频或其他资料、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标记问题难题,提出心中疑惑.

3.1.2制作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学生在课前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由于翻转课堂的课前材料呈现时间一般较短,所以教学视频质量的高低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视频设计是要做到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明确、主题突出、逻辑性强,从而灵活的在微视频中呈现教学知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

3.1.3设计学案和案例

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的要求,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案例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的与讲授内容相关的真实数据与资料.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学案和案例必不可少,其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和真实案例相结合,注重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从而让学案和案例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2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将在课堂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学生活动理论指出,教学皆可活动,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够拉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由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更能够展现学习活动化的理念,因此精心策划课堂活动组织课堂教学,科学合理的安排视频观看、作业展示、协作探究、案例教学、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时间使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知识,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平台结合使用,将学生放置于教学核心位置,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形成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3课后知识评价阶段

课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检查学生对技能的应用和知识的拓展延伸.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后时间几乎被课后作业所占领,评价指标也是按照上课表现、课后作业、期末成绩来予以评定,形式单一.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我们课后环节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予以开展.例如,可以按照教学板块,要求学生制定专门的财务报表分析板块作品,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可以随时对作品进行评价与互评;另外还可以按照会计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结合上课内容布置财务报表分析实训项目,设定岗位情境、企业性质、角色扮演等虚拟信息,模拟企业财务部门开展财务分析,任务完成后,小组间对分析结构进行交流展示与评价.因此,可以将这些模块作品、小组评价、表现评价都纳入到课后知识考核的评价范围之列,以对课堂的“教与学”进行综合评定.最后,在教育信息化和翻转课堂理念的推动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走,教师要从内心真正理解翻转课堂对教学改革价值,学校要积极建立翻转课堂资源库,在结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稳步推进翻转课堂的特色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真正能与企业“无缝接轨”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黎明.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

[2]魏芳.翻转课堂在会计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财会月刊,2015,(36).

第13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现金流;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高级财务分析

一、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查尔斯·吉布森著,刘筱青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孙铮、王鸿祥主编的《财务报告分析》等等;二是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迈克尔·泰兰著,朱邦芊等译《财务比率分析》等;三是以财务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等。这三大体系最大的优点是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评价企业业绩较为客观。但这些分析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功能未得以充分体现。即企业的任何一种分析,必需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同时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而以报表、指标、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往往注重于过去和现在,较少关注未来。

二是未突出企业“现金流”的核心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注重实证研究,其中,有一种观点特别得到广泛重视,即上市公司股价不是取决于“每股收益”,而是取决于“现金流量”。从这以后,“现金流”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2007年1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说明,企业发展的“血液”——现金流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它应该贯穿整个财务工作的始终,财务分析也应当如此。

三是未突出企业外部环境——资本市场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限于企业微观层面,未突出与它相关联的中观乃至宏观层面的分析,这对于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来说显然不能与时俱进。

四是未突出智力投资等新内容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分析物质投资的绩效,未分析智力投资的绩效,这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是不够的。

二、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设计思路

(一)传统财务分析内容向现代财务分析内容转变研究

该项研究在揭示现行财务分析不足的基础上,研究“现代财务分析”的特征、理论依据、转变的必要性,发展趋向等,构造“现代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

(二)现金流核心体系下财务分析的内容构建研究

该项研究以“现金流”为核心,重新构建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分析体系和应用体系。将现行“财务报表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和“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进行总结提炼,突出“现金流”的内容,构建以现金流为中心的新的指标体系。如构建融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投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运营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货币资金应用效率分析等。

(三)战略财务下的财务预测分析内容研究

将战略财务进行具体化,设立几个大的分支,并在该分支下组建新的研究内容,使财务分析都能同企业发展的战略一致。

(四)资本市场下的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

该项研究包括: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净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盈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证券市场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伪判别分析等。

(五)智力投资分析内容设计研究

本项研究是在物质资本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智力资本分析体系,揭示智力投资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创造智力投资分析的新体系。

以上各项研究要和实际密切结合。其思路是:选择2004-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2004-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评价企业绩效数据、2004-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参考世界上先进的或标准研究指标,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财务指标标准值。三、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具体构建

(一)财务分析内容框架要体现分析程度的层次性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为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决策有用的分析信息。为了满足各类不同人员、不同层次分析决策需要,应设计“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和“高级财务分析”三大分析体系。初级财务分析适应于各类专业人员的决策需要;中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及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的决策需要;高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企业高管人员战略决策分析的需要。

(二)初、中、高级三个层次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1.初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当今企业各类人员都要和财务人员打交道,企业的厂长、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供销、计划、统计、劳资、储运等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会计,涉及到许多会计知识、财务制度。设置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要让非会计专业的各类人员了解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使其管理、决策行为符合国家规定;同时,了解会计的基本技术、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会计基本术语的内容,能看懂会计报表,并利用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进行财务状况的一般分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决策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效益性。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知识构造应包括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分析》等课程内容,但不能过广、过泛,应高度概括,融会计主干课核心内容于一体,同时,财务分析的语言应公众化,不拘泥于会计凭证、账簿具体操作的圈子,主要让非会计人员了解会计的处理过程和数据的来龙去脉,能够接受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

根据上述要求,笔者设计的初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财务分析总论。包括: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分析的依据、财务分析的种类和方法。(2)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内容的一般分析。(3)非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非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的一般分析。(4)负债的一般分析。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一般分析。(5)成本费用的一般分析。包括:产品成本与生产费用、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成本费用的分析。(6)收入和利润的一般分析。包括:收入、利润及利润构成分析。(7)所有者权益的一般分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一般分析。(8)会计报表的一般分析。包括:财务报表种类、成本报表种类、会计报表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2.中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中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它主要是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进行专题(项)分析和综合分析。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较高的技术。

中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专题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专题分析、应收款项专题分析、存货专题分析。(2)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固定资产专题分析、智力投资专题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专题分析、其他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3)负债专题分析。包括:流动负债专题分析、长期负债专题分析。(4)经营业绩专题分析。包括:弹性预算法下业绩评价专题分析、成本差异专题分析、市场占有率专题分析等。(5)所有者权益专题分析。包括:资本保值增值分析、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分析。(6)财务综合分析。包括:杜邦财务分析、沃尔评分分析、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资本绩效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3.高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高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性的、较为复杂的决策信息。它一般要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才能分析得出预测数据或决策数据。

高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资金流动分析。包括:融资资金流动分析、运营资金流动分析、“现金流”适配性分析等。(2)企业价值评估分析。包括: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法、经济利润评估法、相对价值评估法。(3)投资决策分析。包括: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决策一般分析、投资决策风险分析、基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期权定价分析。(4)企业整体功能分析。包括:企业整体分析、营运杠杆分析、财务杠杆分析、成长模式分析、财务危机预警分析。(5)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包括:市净率分析、市盈率分析、证券市场风险分析、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热点问题实证分析等。

【参考文献】

[1]陈石进编译.财务分析技巧[M].香港:香港财经管理研究社,1986.

[2]罗飞主编.企业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3]陈信华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4]朱学义,周咏梅.财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王治安领著.现代财务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胡奕明主编.财务分析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新明编著.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教程与案例(第二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9][美]斯蒂芬·佩因曼著,刘力,陆正飞译.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0][美]E.B.DeakinM.W.Maher著,孙庆元等译.现代成本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2.

第14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现金流;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高级财务分析

一、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查尔斯·吉布森著,刘筱青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孙铮、王鸿祥主编的《财务报告分析》等等;二是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迈克尔·泰兰著,朱邦芊等译《财务比率分析》等;三是以财务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等。这三大体系最大的优点是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评价企业业绩较为客观。但这些分析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功能未得以充分体现。即企业的任何一种分析,必需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同时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而以报表、指标、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往往注重于过去和现在,较少关注未来。

二是未突出企业“现金流”的核心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注重实证研究,其中,有一种观点特别得到广泛重视,即上市公司股价不是取决于“每股收益”,而是取决于“现金流量”。从这以后,“现金流”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2007年1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说明,企业发展的“血液”——现金流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它应该贯穿整个财务工作的始终,财务分析也应当如此。

三是未突出企业外部环境——资本市场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限于企业微观层面,未突出与它相关联的中观乃至宏观层面的分析,这对于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来说显然不能与时俱进。

四是未突出智力投资等新内容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分析物质投资的绩效,未分析智力投资的绩效,这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是不够的。

二、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设计思路

(一)传统财务分析内容向现代财务分析内容转变研究

该项研究在揭示现行财务分析不足的基础上,研究“现代财务分析”的特征、理论依据、转变的必要性,发展趋向等,构造“现代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

(二)现金流核心体系下财务分析的内容构建研究

该项研究以“现金流”为核心,重新构建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分析体系和应用体系。将现行“财务报表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和“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进行总结提炼,突出“现金流”的内容,构建以现金流为中心的新的指标体系。如构建融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投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运营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货币资金应用效率分析等。

(三)战略财务下的财务预测分析内容研究

将战略财务进行具体化,设立几个大的分支,并在该分支下组建新的研究内容,使财务分析都能同企业发展的战略一致。

(四)资本市场下的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

该项研究包括: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净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盈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证券市场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伪判别分析等。

(五)智力投资分析内容设计研究

本项研究是在物质资本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智力资本分析体系,揭示智力投资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创造智力投资分析的新体系。

以上各项研究要和实际密切结合。其思路是:选择2004-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2004-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评价企业绩效数据、2004-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参考世界上先进的或标准研究指标,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财务指标标准值。

三、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具体构建

(一)财务分析内容框架要体现分析程度的层次性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为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决策有用的分析信息。为了满足各类不同人员、不同层次分析决策需要,应设计“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和“高级财务分析”三大分析体系。初级财务分析适应于各类专业人员的决策需要;中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及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的决策需要;高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企业高管人员战略决策分析的需要。

(二)初、中、高级三个层次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1.初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当今企业各类人员都要和财务人员打交道,企业的厂长、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供销、计划、统计、劳资、储运等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会计,涉及到许多会计知识、财务制度。设置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要让非会计专业的各类人员了解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使其管理、决策行为符合国家规定;同时,了解会计的基本技术、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会计基本术语的内容,能看懂会计报表,并利用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进行财务状况的一般分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决策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效益性。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知识构造应包括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分析》等课程内容,但不能过广、过泛,应高度概括,融会计主干课核心内容于一体,同时,财务分析的语言应公众化,不拘泥于会计凭证、账簿具体操作的圈子,主要让非会计人员了解会计的处理过程和数据的来龙去脉,能够接受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

根据上述要求,笔者设计的初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财务分析总论。包括: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分析的依据、财务分析的种类和方法。(2)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内容的一般分析。(3)非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非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的一般分析。(4)负债的一般分析。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一般分析。(5)成本费用的一般分析。包括:产品成本与生产费用、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成本费用的分析。(6)收入和利润的一般分析。包括:收入、利润及利润构成分析。(7)所有者权益的一般分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一般分析。(8)会计报表的一般分析。包括:财务报表种类、成本报表种类、会计报表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2.中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中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它主要是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进行专题(项)分析和综合分析。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较高的技术。

中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专题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专题分析、应收款项专题分析、存货专题分析。(2)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固定资产专题分析、智力投资专题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专题分析、其他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3)负债专题分析。包括:流动负债专题分析、长期负债专题分析。(4)经营业绩专题分析。包括:弹性预算法下业绩评价专题分析、成本差异专题分析、市场占有率专题分析等。(5)所有者权益专题分析。包括:资本保值增值分析、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分析。(6)财务综合分析。包括:杜邦财务分析、沃尔评分分析、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资本绩效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3.高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高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性的、较为复杂的决策信息。它一般要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才能分析得出预测数据或决策数据。

高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资金流动分析。包括:融资资金流动分析、运营资金流动分析、“现金流”适配性分析等。(2)企业价值评估分析。包括: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法、经济利润评估法、相对价值评估法。(3)投资决策分析。包括: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决策一般分析、投资决策风险分析、基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期权定价分析。(4)企业整体功能分析。包括:企业整体分析、营运杠杆分析、财务杠杆分析、成长模式分析、财务危机预警分析。(5)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包括:市净率分析、市盈率分析、证券市场风险分析、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热点问题实证分析等。

【参考文献】

[1]陈石进编译.财务分析技巧[M].香港:香港财经管理研究社,1986.

[2]罗飞主编.企业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3]陈信华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4]朱学义,周咏梅.财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王治安领著.现代财务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胡奕明主编.财务分析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新明编著.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教程与案例(第二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9][美]斯蒂芬·佩因曼著,刘力,陆正飞译.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0][美]E.B.DeakinM.W.Maher著,孙庆元等译.现代成本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2.

第15篇

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财务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其业务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教育部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目标的定位是“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教育部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提出的业务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培养要求上强调的还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这与“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并不一致。但在教育实践中,我国很多高校参照教育部的这一标准,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且标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上。

笔者认为,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目标的上述定位已经脱离了目前的教育现状。目前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本科大学生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而且从目前我国“五大”专业教育层次(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分工来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财务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与毕业生就业市场所传递的信号是一致的。据报道,江苏省内的技工学校毕业生现在是灸手可热,泰兴技工学校今年的毕业生就早早被春兰等大企业“抢购一空”;无锡市高级技工学校每年培养的几十名大专学历技工型人才,也往往提前一年就被大企业“预订”。与此同时各地大学生就业却成为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容乐观。这种现象固然是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技工人才的大量需求所致,但应届生就业经验的缺乏也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屡屡因“经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这与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方法不无关系。

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即使是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本科生也只能说是具备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一定基础。这样的职业定位才能避免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

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设计基本上采用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的模式,这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设定的主干课程基本一致。①产生“初一中一高”这种模式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虽然现代西方财务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资产组合理论,有着深刻的金融学背景,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发业,其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基本沿用会计学专业的模式。我国的多数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基本上都设在会计学院(系)内,只有少数高校将财务管理专业设在企业管理系或金融系内。财务管理专业的这种“初一中一高”模式正是套用“初级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一中级财务会计一高级财务会计”的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其二,“初一中一高”模式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思维方式。

但是,这种“初一中一高”的主干课程模式并不适合于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原因在于初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这两门课程在课程内容的界定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其一,与初级会计学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对象、要素、科目、账户、凭证、复式记账等)和方法相一致,初级财务管理也应主要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但纵观财务管理的全部内容,其核心概念可以归结为现值原理(或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有关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财务活动的基本理论很难以“初级”的形式予以介绍。可以说几个财务模块都涉及到财务管理的重要理论,如资本结构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股利政策理论等。甚至像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这种基本的财务学观念也涉及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此,从已经出版的有关初级财务管理的教材内容安排上来看,与中级财务管理基本无差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初级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很难界定。

其二,与高级财务会计专注于解决特殊业务的财务会计问题不同②,现有的高级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两类:特殊业务的财务管理和特殊组织的财务管理,前者如企业并购、破产、重组、清算等,后者如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等。其中涉及到特殊组织的财务管理部分占高级财务管理教材的多数内容。这些特殊组织的财务管理虽有其特殊性,但并不意味着其具有理论层面上的探索性和操作层面上的复杂性。以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例,中小企业虽然在融资渠道上有别于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但其资本结构、投资选择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政策制定的复杂程度远不及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③因此,就现行高级财务管理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冠名《财务管理专题》或许更为恰当。

基于当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存在上述问题的考虑,笔者认为设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应包括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专题、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案例。

财务管理:将初级财务管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为《财务管理》一门课程,增加其课时量,有利于本科生掌握扎实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模型和方法。这种设计模式也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从美国出版的财务管理教材来看,基本上不存在《初级财务管理》课程,一般统称为《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②这些教材有两个特点:其一,编著者大多为财务理论素养很高并且财务实践经验极其丰富的财务学家,因此教材的学术含量很高;其二,一般从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着手,循序渐进,理论描述与案例剖析相结合,同时补充有关财务理论的实证研究成果,使得教材的理论性和应用性达到很好的结合。

财务管理专题:无论是特殊业务的财务管理,还是特殊组织的财务管理,纳入《财务管理专题》都具有包容性。事实上,很多按照“初一中一高”模式安排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高校,其《高级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专题》两门课程往往在内容上重复面很大,造成实际教学无所适从。因此,直接以《财务管理专题》替换《高级财务管理》,既可以保证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又可以增加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

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主要讲授国际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外汇市场风险和国际转移定价等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媒介,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应能够阅读、理解财务报表,并能对其进行分析、加工获取决策有用的信息,属于从业的基本能力要求。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中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培养。

财务案例:通过开设《财务案例》课程,可以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的财务管理问题,最终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财务案例》的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主观性强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案例教学为了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式,应全面引入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之中,即应将案例教学的思路和方法贯穿于各专业课程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案例》一门课程。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创新,从内容上应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案例分析,即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选择相关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总结,最后由主讲教师进行点评,案例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考察财务管理中投资、融资、股利政策等理论的实践基础;另一类是案例设计,即根据一定的背景资料设计出决策方案。例如证券组织选择设计,可以由教师给定若干种现实证券,安排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应用资产组合理论,设计出最优证券组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二类案例教学的方法比第一类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创新,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前提。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备课。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唱主角,教师似乎充当配角,但课前案例的选择以及课堂讨论结束之后的评论无不需要教师密切关注财务理论和实务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另外,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和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对学生进行精心设计分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模拟实习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专业学习(现场实习)作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尤为重要。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安排所有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已不是易事,实践中专业实习很容易流于形式。而且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强调财务决策的特质,其专业实习更难落实,财务管理专业实习最终演变成为会计专业实习是现实中常见的情形。当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实践性教学目的时,模拟实习作为专业实习的替代或补充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必须指出的是,模拟实习不应是案例教学的翻版,案例教学侧重于财务管理的专项内容,而模拟实习是对财务管理业务的系统、全面、连续的情影模拟训练,模拟实习可以借助相关财务管理实战模拟软件实现。

通过模拟实习,特别是沙盘实战模拟演练,使学生可以从财务的角度透视企业经营管理,体验不同经营策略对财务状况的深刻影响;从财务的视角出发应对竞争与挑战,合理平衡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与发展能力;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和财务安全意识;理解财务决策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模拟实习不但与现场专业实习相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通过模拟企业运营,使学生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学习各种财务管理的技巧与方法,知识性和趣味性达到统一,实习效果更佳。

注释:

①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设定的主干课程包括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在此将《财务管理》理解为《初级财务管理》。

②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合并报表会计、所得税会计、外币折算、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等特殊业务的财务会计问题.这在不同的教材中基本达成共识。

③正因为如此,西方的财务管理教科书一般只涉及公司理财。这就如同会计学专业的财务会计课程只须以制造业为模板编写,其他行业(例如服务业、建筑业等)的财务会计至多只能以专题或选修的形式出现,更不谈列入“高级”教程的范畴。

④Brealey和Myers合著的《公司财务原理》(Prindples of Cor-pomm Filance)虽然名为“原理”,其实际内容却非常深刻,甚至提出了10个目前仍在研究的财务学难题。

参考文献:

[1]Brealey,M.,and Myers,Stewart C.,Principles of CorporateFinance,New York:McGraw-Hill,1996.

[2]陈志勇:《论中级财务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陈志勇:《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