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老年人优质护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老年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最终转入老年科的的12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老年科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且重点强调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依从性及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依从性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56例(88.89%)、25例(39.68%)、36例(5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SCL-90因子评分分别为[(1.4±0.6)分、(1.2±0.8)分、(1.5±0.5)分、(1.7±0.6)分、(1.6±0.5)分、(1.2±0.5)分、(1.5±0.6)分、(1.4±0.7)分、(1.8±0.8)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3±0.7)分、(2.1±0.9)分、(2.7±0.6)分、(2.6±0.4)分、(2.8±0.4)分、(1.8±0.6)分、(2.1±0.7)分、(2.2±0.8)分、(2.7±0.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7%(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6%(1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科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患者;责任制护理;优质护理;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老年患者身体各种机能的下降和相关健康意识的缺乏,导致受伤住院的老年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类患者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较多、治疗依从性较差[1]。为了提高老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优质护理模式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护理的临床实践,在老年科护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65~87岁,平均(72.4±3.4)岁。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69~87岁,平均(74.1±3.1)岁。所有患者均都可进行正常语言和文字沟通交流,排除心理障碍和精神异常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照老年科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包含了病情观察、每日餐饮方面的指导、根据心功能的情况安排休息及治疗护理。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本科室护士长牵头,按床位进行分管,责任到每个护士,定期进行抽查,对不满意或操作不规范的护理进行处罚[2]。主要对患者进行以下护理:(1)分管心理护理护士需要详细掌握了解患者的病情、教育背景、家族遗传病史,解除或缓解患者因所患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让患者能以乐观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2)穿刺时做到稳、准、快,尽最大可能减少疼痛刺激。输液要合理安排顺序,尽量先输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并做好血管保护[3];(3)老年患者饮食较为特殊,要依据患者的个人的具体饮食习惯,进行饮食调节和搭配,在满足身体充分营养需要基础上,要使其获得心理和生理的舒适感觉;(4)鼓励患者做床边或院内的适当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的频率,以致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3.1依从性依从性好:完全接受医生为其制定的治疗方案,顺利完成完整的治疗疗程,完全配合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依从性差:对出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能理解,拒绝配合医护工作,或者只是单方面的接受[4]。
1.3.2心理健康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5-6]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进行评价。SCL-90由90个项目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一般认为因子分≥2分,被测试者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1.3.3感染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例数,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2例,发生率为3.17%,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11例,发生率为17.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5,P<0.016)。
3讨论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和减弱以及相关健康知识和意识的缺少,很容易发生意外,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理念逐渐被重视。研究发现,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但护理理念并未深入到每个科室,这与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有着一定的关系[8]。本科室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中的责任制护理,每个护士分管一定的床位,并定期进行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的考核,并与绩效并联,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组的患者在治疗时及在接受护理期间的依从性表现明显高于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后,优质护理组老年患者的SCL-90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中患者的评分,说明优质护理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自身状况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本组研究通过优质护理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模式,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从本科室开展实施的优质护理模式的具体情况来看,优质护理的核心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在实施的过程中护士分工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起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认知和行为干预的具体机制,并争取患者家庭的支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的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尤其是责任制的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老年患者在治疗中的依从性,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翔 王雅纯 李夏婷 黎昌炫 赵丽 符少恋 王星 单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吴华颖董杰,李铁,等.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8(5):80-81.
[2]黄改萍,王巧红.护理结局分类在老年科心脏病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18):1654-1655.
[3]张秀萍.舒适护理对血液病患者化疗的心理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097-7098.
[4]华茂,郑雪艳.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86-1987.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8-320.
【关键词】优质护理;COPD;人文关怀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4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95-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城市的第四大死亡原因,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8.2%,且有逐年增加之势[1]。COPD以肺功能逐渐减弱和周期性急性症状加重为特征,反复的急性加重不但加速病情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和医院带来较重的经济和医疗负担[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文关怀又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改变服务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措施。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和尊重人的权利[3]。我科(呼吸内科)自2010年8月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服务以来,在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全方位的身心整体护理的同时,建立护理人文关怀模式,注重人文关怀的实施,增加了老年COPD患者的信心,加快了疾病康复的步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护理人文关怀概述及内涵
美国护理理论家JeanWatso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将护理人文关怀阐述为护士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的专业价值和态度,具有关怀意愿性,社会责任性和治疗的目的性[4]。既需要护士理解人性需求,又要理解病人的需求,综合运用到关怀病人的护理实践中。其内涵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护[5]。
2老年COPD患者的疾病特点
老年COPD患者,大多体质虚弱,肺功能差,骨质疏松,基础病较多,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同时由于长期患病,社会活动减少,经济收入降低等,极易形成焦虑、压抑的心理状态,一部分老年人因为子女在外地或因为工作的关系,无法一直陪伴、照顾老人,导致老年人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年COPD患者恢复缓慢,病情容易反复,不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3老年COPD患者注重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
3.1入院宣教时的人文关怀当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以微笑的表情,热情接待患者,选择适当的称呼向患者“老爷爷、老奶奶、老太爷、老太太”等,主动将其领到病床前,介绍病房设施:呼叫器的使用,可摇病床的使用,床栏的使用,卫生间设施及注意事项等;向患者介绍病房其他患者,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然后视患者的活动能力,带领患者或家属对病房环境进行导游式介绍: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电梯、开水间、配餐间、污洗间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患者介绍住院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及自己,告诉患者自己对他的护理完全负责,如暂无家属陪护,护士可以帮助订饭、倒开水、扶下床活动等,让患者感觉很温暖,有家的亲切感。
3.2护理评估中的人文关怀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肺功能、缺氧程度、咳嗽咳痰情况,特别要了解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是否有经济困难、是否有子女陪伴、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否平稳等,并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按照所定的计划,逐项认真的实施。对于家庭支持欠佳的老年患者,护士要特别多关心,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并适当地与患者家属作有效的沟通,做家属的思想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共同帮助老人恢复健康。
3.3执行治疗时的人文关怀护士在给患者做各种治疗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保证治疗安全,杜绝以往的哑巴服务和被动服务[6]。老年患者由于听力减退,护士在核对床号、姓名时,患者听不清,往往含糊其辞,要求护士一定要询问清楚患者的姓名或让患者自己说出姓名,或向家属求证后才能执行治疗。执行治疗前,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目的,用药的名称,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让患者有知情权,再熟练轻巧的操作。老年COPD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低流量吸氧和雾化吸入。这两项治疗要求患者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吸氧时,要求用鼻吸气,尽可能用口呼气(缩唇呼吸),而雾化吸入时,则要求患者改变呼吸方法:用口吸气,吸入雾化药液,用鼻呼气。大部分老年COPD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责任护士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向患者讲解,示范。直到患者学会、弄懂、会做。在治疗过程中耐心倾听患者对治疗的感受,是否有不舒适的感觉,指导患者雾化结束后要多喝水,帮助患者叩背,以增强雾化吸入的疗效。
3.4辅助检查前后的人文关怀老年COPD患者由于基础病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要求做一些相关的辅助检查,护士接到检查单时,会主动告诉患者做检查的地方,检查的目的,在检查前要作那些准备,什么时间去最合适,以节约时间和不影响医生查房或治疗。危重患者必须护送患者外出作辅助检查,外出检查时,指导患者根据天气情况,多带一件衣物,防止着凉,嘱其将贵重物品存放好,并交代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骨科老年病人;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29-01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骨科高龄患者日渐增多,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患者健康需求,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势在必行。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石,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共收治75岁以上的骨科患者100例,通过开展新的排班模式及责任护士分层次管理,对科室老年患者实行一对一的全程服务,责任护士对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最小75岁,最大93岁,平均80岁。其中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折的52例,骨盆骨折4例,脊椎骨折11例,并脊髓损伤5例,上肢骨折及其他骨折16例,关节置换的8例,带入院内压疮2例,烫伤1例,肛周皮肤红肿、破溃1例。
2主要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其对策
2.1压疮:肌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及坏死。
2.1.1原因:①患者长期卧床,翻身不及时。②高龄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全身营养缺乏,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引起血液循环障碍。③皮肤经常受尿液、汗液各种渗出液的刺激而潮湿,皮肤组织破损。④护理不当。
2.1.2护理对策:①责任护士垫气垫,设翻身卡,床头交接班,每班对全身皮肤进行重新评估,调整护理措施。应勤翻身,1次/2h,告知患者预防压疮的重要性,让患者配合我们的护理,本组16例脊髓损伤患者因翻身到位,定时翻身,均无压疮发生。②加强营养,遵医嘱经静脉供给营养,指导患者进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促进创面愈合。对骨突处予50%红花乙醇按摩,5~10min/次。本组患者中2例带入院压疮,经及时通过静脉供给营养,愈合迅速。③小便失禁者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及时更换湿衣服、床单,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④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晨晚间护理,为患者床上擦浴,避免用碱性肥皂,并用油性的润肤霜涂抹全身。⑤如发现皮肤已破损,除加强翻身外,予以压疮贴外敷创面,深部溃疡予换药。⑥对带有各种管道者,翻身一定要将各管道固定好,以免压在身下及脱管,挂防管道脱落提示牌。
2.2坠床与跌倒:骨科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合并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更容易使骨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
2.2.1原因:①虚弱、晕眩致步态不紊,平衡功能失调,控制能力下降。②老年痴呆患者由于定向障碍,找不到自己的房间,给看护带来很大的困难。③患者有不服老、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不愿意让专人陪伴,不听医护人员劝解。④药物因素服用一些镇静药或降糖药削弱其认识能力。
2.2.2护理对策:①勤巡视病房,设温馨提示牌,尽量使用手杖、轮椅等助行器。②病房地面平整、干燥,不设台阶,病房内光线充足,设地灯,厕所应设扶手。③对需服用药物治疗患者护理人员应了解其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加强护理。④对固执、偏激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有耐心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强观察和护理力度,夜间休息加用床栏,呼吸器放在患者易于拿取的地方。本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40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骨关节病25例,护理得当,无1例发生跌倒。
2.3烫伤
2.3.1原因:老年患者感觉敏感性下降、热水袋温度过高或直接接触皮肤、患者麻醉后局部感觉减弱。
2.3.2护理对策:①严格掌握热水袋的温度,不超过50℃,严禁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要用毛巾包裹,对使用热水袋者,严格交接班,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②对于感觉麻木的患者,使用热水袋及理疗时尤应注意,使用特定电磁波(TTD)治疗,灯头距离与照射皮肤需>30cm,照射时间20min/次。加强护患沟通,履行告知义务,可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4.1原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老年病人血液循环差。
2.4.2护理对策:①主管护士按时给病人活动双下肢,按摩双下肢的肌肉。②鼓励患者在床上主动活动踝关节、膝关节,病情允许时早下床,进行行走练习。③密切观查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即足背动脉是否可扪到、足部皮肤温度、趾端甲床颜色及活动情况。出现肢体末端颜色苍白或青紫,肢体并发冷、感觉减退及麻木、巨疼等,及时向医生汇报。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患者;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的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1]。它能有效的解决护理人员经验技术的参差不齐, 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矛盾, 夯实了护理工作的基础, 保障了医疗安全, 改善了护理质量。在老年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有利于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可以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 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提出60岁以上作为我国现行的老年人的划分标准 [2], 1999年10月, 国家统计局公布, 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数的10%, 标志着我国进入老年型国家[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年加剧, 老年人患病住院人数的增加, 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 本科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在老年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广大老年患者的认可, 减轻了他们患病的痛苦, 提高了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促进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增进了护患关系,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入院指导
有专门责任护士和医生负责老年患者, 第一时间来到患者身边, 为他们介绍科室布局, 病房环境, 从生活和治疗两方面, 为老年患者提供详细的入院指导, 使他们能够面对面与责任护士沟通, 减少因病住院的恐惧心理, 为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医技检查指导
针对老年人行走不便, 患者活动无耐力等特点, 给患者提供专用轮椅, 并有专人为老年患者进行各项检查预约, 合理安排检查时间, 并有责任护士详细介绍给患者和家属检查流程, 反复告知检查前后注意事项, 减少老年人遗忘和耽误检查, 使各项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反馈给医生, 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3 健康教育具体化
在基础健康教育的基础上, 本科设计制作了配以文字、图形的饮食指导卡片, 以及各种警示牌, 如防跌倒、防坠床、防脱管、慢病宣教室等, 生动形象的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时刻提醒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既加深了老年人记忆, 也有利于护患沟通, 增进了护患关系, 同时也满足了老年患者对自我保健及健康知识的需求, 使老年人在医院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深受老年患者的喜爱。
4 口服药卡片提醒
本科将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服药情况以卡片的形式悬挂在床头, 方便护士了解所管辖患者的服药情况, 及时给予准确的用药指导, 同时还可提醒老年患者服药的剂量、方法、时间, 减少老年人因记忆力减退, 而导致乱服或漏服药物而延误疾病的治疗, 对疾病早日康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 基础护理家庭化
生活部分自理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占住院患者的80% 以上, 因此我们建立翻身卡、定期巡视、及时翻身, 并做好记录, 为患者制作软枕、足圈、靠背垫等等, 晨晚间送水送饭及睡前护理等, 既方便患者和家属的照顾, 也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
6 出院定期电话随访
针对老年患者记忆力差, 行动迟缓, 本科定期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电话随访, 可以及时了解老年患者出院后的病情、心理、药物等方面需求, 为他们提供家庭保健指导, 提醒他们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 使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更加清晰, 可延长老年人再次入院的时间间隔。
总之, 在老年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顺应和完善了以个人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保证了老年患者身体和心理都处在良好的状态, 有助于配合治疗, 减轻了他们患病的痛苦, 提高了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 促进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增进了护患关系, 是拓宽、发展老年人护理事业的重要举措, 将能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使社会对老年人更加关注。
参考文献
[1] 李梅.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体会.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33(2):157-158.
【关键词】老年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65-02
老年患者慢性病多、病程长、病情重、用药复杂,老年人一旦患病住院治疗时,存在一系列问题,患者及其家属有着更大的思想压力,使得老年人悲观敏感、忧心忡忡、孤单寂寞;家属也力不从心,儿女不但工作繁忙,而且还要照顾幼小的孩子,无时间照顾住院老人。当前广泛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正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开展优质病房为神经内科、干部病房、心血管呼吸内科等主要对象都是老年人,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得到了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一致好评。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1 改革模式、转变观念-包干责任制
废除功能制护理模式-以处理医嘱为中心的护理,流水线式的分工护理;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整体的护理。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实施护士“包”病人,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护理,每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护士负责。实施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后,责任护士以自己负责的患者为中心,基础与专科有机结合,实现整体护理。更加专注地做好患者的饮食、大小便、皮肤等细节护理,使患者身心舒适,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使服务更加贴心,从而提高老年患者护理质量。责任护士的辛勤付出赢得患者的高度赞赏,出院后老人拉着护士的手笑地说:“姑娘,你比我亲闺女还亲,谢谢!”
1.2 提升护理人员服务理念,体现人性化护理 实施责任制护理后,责任护士增强意识,更加微笑服务,老年人住院病程多数较长。因此,对周围人的一言一行都十分在意,对此,护理人员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给老人营造欢乐的气氛和家的感觉。
1.3 着力加强健康宣教,消除安全隐患 老年患者机体各系统的活动减少,各种感知功能的减退,各脏器功能下降,对气候、环境、饮食等适应能力差,心力和体力不足,反应能力迟钝。存在坠床、跌倒、烫伤、漏服药物等危险因素。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使老年患者掌握如何预防危险因素以及应对的措施。
1.4 关注老年病人心理护理 目前老年人空巢或半空巢现象普遍,导致失落、孤独,加上患病后子女不在身边,恐惧、焦虑、敏感多疑的心理状态接而来,对老年人的康复极为不利。优质护理后,责任护士全程负责,细致观察了解患者心理需求,耐心地把老人当亲人护理。与老年患者谈心、鼓励和赞扬老人、生活起居多给予协助、聆听意见和建议、开导安慰,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得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理人员信赖,填补老人“感情饥饿”现象,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状态,以利于疾病恢复同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2 结果
2.1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改革护理模式、转变护士观念,实行包干责任制,使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由之前的89.9%提高至99.1%
2.2 人性化护理更加突显,护患关系融洽,大力减少了医患纠纷。
2.3 护士责任心增强、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患者,健康宣教到位,老年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增强,从而大大降低隐患。
2.4 通过优质护理,使老年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得到精心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红.转变观念 勇于探索 公立医院护理工作改革探讨.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19-21.
[2]林兴凤.以责任制护理为切入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国医院,2010,11,第14卷第11期.
[3]吴少珠.5S护理模式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全科护理,2009,7(4).
[4]张桂香.康复期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J].护理研究,2005,19(7B:1247-1248).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对比分析。在每一位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纪56~73岁,平均年龄(64±4.32)岁。在试验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4~75岁,平均为(65±3.78)岁。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护理,例如用药控制,避免患者吃辛辣、油腻、高糖的食物等等。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优质护理主要包括良好的护理氛围、积极的心理疏通、科学的护理指导等方面。良好的护理氛围主要表现为在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为患者创建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保证环境的清新和舒适,老年人通常都喜欢安静的氛围,所以要尽量避免吵吵闹闹的环境,可以使老年人平心静气。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把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视为朋友和家人,亲和而待之,使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感觉到家的温暖。积极的心理疏通表现为在良好的氛围基础上,多为患者做一些思想工作,老年人害怕孤独,护理人员可以时常与他们聊天,使他们能够从病情的低谷中走出,感受到希望,积极配合医院进行有效的救治。科学的护理指导指的是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为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比如您应该多吃哪些食物、不要吃哪些食物等等,使患者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1.3观察指标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接受护理研究的10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意见征询。调查的内容主要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和对病情知识的了解程度。
2结果
接受优质护理的50例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试验组中,45例患者感到十分满意,5例感到比较满意,不满意的患者为0。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感到十分满意的患者为24例,比较满意的患者为17例,不满意的患者为9例,满意率为82%。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2017中国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新天地》杂志社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组织的推举“身边最亲养老护理员”大型公益活动现在正式启动,这是一件值得祝贺和期待的大好事。
今天发展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已经成为中央关注、社会关切、群众期盼的民生大事。要做好这件大事,虽有许多工作,但尽快培养一支能够真正提供优质服务的养老照护员大军,无疑应是一项具有关键意义的任务。因为只有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能使养老服务设施、制度、规划和标准运行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才能为老年人提供让他们安心、静心、舒心的服务。
我认为能够被老人视为“身边最亲养老护理员”的人一定是那些能够将尊老与敬老结合并做出成效的服务者。
首先是尊老,服务者不应把养老服务的对象视为病残者和依赖者,而应看作长者和具有程度不同能力或余力的老者。要尊重老年人的生存权、健康权、表达权、自和隐私权。要在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努力促进他们施展才能,发挥余力,自助互助。服务者要时刻铭记老化虽然不可逆转但可延缓。慢病虽不能治愈但可调适,工作虽不能延续但可参与。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养老服务绝不是说在嘴上、写在墙上,而是要时时刻刻把它们融化到自己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之中并作为照顾服务的共同目标指向。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照顾服务缺失这样一种理念,一旦老人入住机构养老后,他们吃饭、睡觉、洗浴、活动等等都被统一规定,集中管理,老人不能自主调节个人生活,没有自我控制感、失去个人归属感,这样的机构怎么能成为众多老人养老选择的目标?而那些入住的老人如果长期感受这种压抑,谁又能保证他们最后不会像一部电影的名字所昭示的那样,毅然决然地“飞越老人院”,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呢?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因髋部骨折入院的老年病人,其中男47例,女51例。将9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9例,其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65.8岁±4.7岁;对照组49例,其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63.5岁±5.2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从收治入院日起给予优质护理:①安排病人住病房人数较少的病房,病房内环境整洁、清新,保持床单位整洁,干净,协助病人床上擦浴,使病人感觉舒适,整洁;②术前、术后每日进行2次~4次生命体征监测,协助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翻身,按摩受压部皮肤,保持皮肤完整,无破损;③在护士的协助下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正确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雾化吸入等对症处理;④每日检查病人身上是否出现瘀点、瘀斑,排除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的形成;⑤由责任护士每日清晨、午饭后、临睡前分别进行一次心理疏导,介绍成功病例,缓解病人情绪,增加病人康复的信心。⑥术后第1天由康复护士协助病人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床行走,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降低病人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利于病人术肢功能康复。
1.3疗效评价
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2周时的心血管、呼吸系统、深静脉栓塞、压疮、尿路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两组病人出院时、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情况(满分100分,得分越低髋关节功能越不佳);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病人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优质护理指的是在病人住院期间、围术期、术后康复期,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以人为本的全面护理。优质护理的内容包含了对病人的入院护理、晨间护理、夜间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等各个方面。优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要全面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发挥专业特长、从而全面提高护理水平,这已然成为了时代的特殊要求。如何为病人住院期间、围术期、出院后提供全面护理服务,维护病人的身心健康、帮助病人战胜疾病,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老年人是病人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体质弱,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心理素质也较差,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深,极其容易在疾病面前失去信心。因此,更需要通过全面的优质护理,协调医院、病人家属、社会的各种资源,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髋部骨折是一种在老年人中较常见的外伤骨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行动迟缓不便,经常容易摔倒发生髋关节骨折。发生髋关节骨折后病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帮助。老年人体质差,自身代谢循环差,多合并各类基础疾病,故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但是通过对老年病人给予的优质护理服务,发现优质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病人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P<0.01)。并且还发现,在对老年病人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后,老年病人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更好,Harris髋关节评分也更高(P<0.01),且病人术后2个月、6个月时Harris髋关节评分也明显高于出院时(P<0.01)。部分老年人对医护人员不信任,有怀疑、抵触等不良情绪,对治疗和护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但是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之下,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也随之不断提高,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87.76%,对照组67.3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而且病人对待治疗的情绪更加饱满,对战胜疾病也更有自信。对于老年髋关节骨折的病人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必须结合老年病人的身体特点,动作要轻柔,取得病人的配合。在进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训练时也要注意动作不能太大,训练要循序渐进,多鼓励引导病人自主锻炼,且不可盲目加大训练量,并且要做好各种意外情况的预防措施,避免老年病人发生二次摔伤,这对于老年病人疾病的康复非常不利,甚至容易造成病人拒绝进行下一步治疗,并对康复抱有绝望的心态。因此,优质护理的巨大作用就将体现出来,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并帮助其早日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3结语
宜春市老年护理现状分析首先是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缺乏。据统计,我国失能与半失能老年人已达3300多万,占老年人口的19%。然而,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严重缺乏,以宜春市为例,宜春学院和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已设置了医学专业的学校均无老年(医学)护理专业,只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增设了与老年护理相关的课程,但专业性不强,导致无法给老年人提供良好的专业护理,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其次是老龄人对医疗护理保健需求增加。医疗卫生保健、老有所医是老年人最为突出和重要的需求,由于我国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老龄化趋势明显的特点,庞大的老年人群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导致对卫生服务需求激增。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出现慢性、进行性、退行性的变化,易患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同时,老年人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老年护理不仅是单一的疾病护理与生活照顾,而是更深层次的掌握,以维持老年人最佳功能,使老年人无病长寿,身心健康,缩短老年人被照料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最后是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这意味着在老龄化到来的同时存在另一个社会问题(家庭小型化),从而导致“空巢老人”现状尤为突出,三代同堂家庭的减少、“421家庭”的增多,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继续,养老服务更多依赖于社会。但社会卫生服务的发展仍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全部老年人的养老需要,例如一些仅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治疗的老年性疾病患者却选择在综合性医院就诊,导致综合医院床位不足,加剧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2改进宜春市老年护理工作的三大对策
2.1实施整体护理进入老年期
常常面临社会角色的转变、丧偶、疾病等突发事件,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群的心理伴随生理功能的衰退会出现老化现象。因此,老年护理工作者需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服务,树立整体观念,在老年护理工作中更注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统一,做到保健护理、生活照料、精神呵护同步到位,提高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
2.2加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扩大护理教育规模,缓解护理人员缺乏状态。专业老年护理人才市场空缺很大,医学院校可根据就业趋势开设相关老年护理专业,加快老年护理教育,突出人才培养建设,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加重老年护理课程比例,突出老年护理特色,注意与老年人健康需求紧密结合,使老年人和老年患者的整体护理进入到医学护理专业人才的常规教育中。
2.3健全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强化
家庭护理,建立健全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如特殊护理中心、老年人日托所等机构。积极推行主动服务模式,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护理院,如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居家养老的照料体系,比如社区老年公寓模式,这种模式综合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和老年公寓模式的优点,既方便,又减轻了老年人子女的负担,还解决了医疗服务人员配备不全的问题。同时要利用现有资源发展老年护理机构,将闲置的场所等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社会化的老年护理机构,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护理服务。
3老年护理在构建“宜居宜春”中的积极性作用
3.1有利于促进“宜居宜春”和谐稳定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老年护理工作,完善养老体系,倡导社会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相结合的老年卫生保健系统,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将城市视为自己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宿,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3.2有利于提高“宜居宜春”整体形象
宜居城市不仅要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健全的社会秩序、覆盖率高的社会福利,更要有舒适的居住条件和配套的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吸引人们前来定居。在“宜居宜春”建设中,做好老年护理工作,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普及老年护理知识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区化,不仅有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还能使老年人维护自己的权利,发挥“余热”。
3.3有利于丰富“宜居宜春”品位内涵
关键词:老年 跌倒 防止
患者安全一直以来是医疗卫生系统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优质护理工作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对我院2012年在老年病房发生的11起不良事件分析中,患者发生跌倒并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事件有7起,占全年不良事件的70%,因此找出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做好预防工作,有效避免跌倒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优质护理服务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跌倒是指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为找出住院老年病人发生跌倒的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对我院老年病房 2012年度患者发生跌倒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病房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并造成骨折或缝合患者7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
1.1 年龄: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63岁,60―70岁4 人,71―80岁1 人,81--90岁2人,平均年龄72岁。
1.2 跌倒时间分布:周末及节假日6例,工作日1例,其中中班:5:00pm―8:00pm 3例;夜班:4:00am―5:00am 1例;6:00am―8:00am3例。
1.3 疾病分类: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例,阿尔茨海默病2例,复发性抑郁障碍1例。
1.4 发生跌倒的原因:行走过程中站立不稳跌倒1例(14%)改变时跌倒5例(72%),受精神症状支配1例(14%)。
1.5跌倒所导致的后果:腰椎骨折1例,髌骨骨折2例,缝合4例。
2跌倒危险因素分析:
2.1 内在因素
2.1.1年龄及生理因素: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身体各器官功能均有所下降,平衡能力降低,反应时间延长,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2.1.2 跌倒与改变:全年7例跌倒中改变就占了5例,由于老年人关节僵硬,导致活动不便,例如:一例患者就餐后,从座位站起想回病房时被座椅腿绊倒导致骨折,
2.1.3跌倒与药物:患者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及抗抑郁药物,导致的副作用等都是引发跌倒的相关因素。
2.1.4跌倒与设施和环境因素有关如地面湿滑、易绊倒的地面物品,桌椅腿也是造成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
2.1.5 情绪障碍:有些病人思维紊乱,行为冲动,造成身体失去平衡,抑郁患者情绪低落,可消弱老年人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注意力,都可增加跌倒的危险因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由于认知能力降低,体力和智力状况的下降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增高
2.2 外在因素:
2.2.1 从患者发生跌倒的时间上我们可以看出患者发生跌倒集中在中班晚间护理和夜班晨间护理及清晨取血等护士工作比较繁忙的时段,患者在跌倒前的瞬间身边没有护士及时搀扶。
2.2.2 患者跌倒与护士人员配备和护士的工作状态有关,在7例跌倒的患者中有6例发生在周末及节假日,护士人员相对较少,工作状态有所放松,安全意识减弱。
2.2.3护理评估工作不足和护患沟通不够、护士资历不够、经验不足等。
3 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安全护理目标
3.1老年人和照顾者清楚跌倒的危险因素,能够积极主动的自我防护。
3.2 老年人在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需求能够得到保证。
3.3 老年人在将要跌倒的瞬间能够得到及时的护理和处理。
4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安全护理对策
4.1跌倒风险评估:病人入院时护士要对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目前我院采用的是摩斯跌倒评分,对于曾经有过跌倒史及被评为高危易跌倒的老年住院病人,要有严防跌倒医嘱,并在床位一览表有明显标志,,在病人床头有黄色防跌倒卡,使大家易于记住防范,并做好交接班。
4.2增强医护人员预防病人跌倒的安全意识,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观念,学习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4.3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住院环境,及时清除病房及走廊内各种障碍,病室内床头桌椅子等摆在固定位置,随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厕所楼道内安装安全扶手。调低老年病人床的高度,可适当加床档,做到设施到位合理。
4.4病人入院当天要详细做好环境介绍及住院宣教,使病人尽早熟悉环境。对于高危易跌倒病人要作好防跌倒宣教,嘱托病人在走动时尽量把扶安全扶手。在没有扶手的地方或站立不稳时要及时大声求助。
4.5 鼓励老年病人参加适量工娱疗活动锻炼 ,增强体质。对于走路不稳的病人,参加活动时要有专人陪伴,搀扶。
4.6 护士要认真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精神症状,对病人受精神症状支配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要有预见性思维,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4.7 建立护士弹性排班制度,对患者易出现跌倒的高峰时段,增加护理人员的配备,同时在这个时段加强巡视,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患者时时进行提醒,对跌倒的高危患者,在活动时身边要有人陪伴。
4.8 对陪护人员也要加强教育和指导,使他们从思想上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引起重视,掌握预防跌倒的方法和照顾患者的技巧。
关键词 分段宣教 老年患者 病室规范化 依从性
维持病室规范化主要是为了保证患者恢复身心健康而提供的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治疗性休养环境,同时也是护理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35例老年人采用了分段住院宣教病室规范化,结果证实能持续达到管理质量标准和老年人能积极参与其中,提高了依从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及有助缓解工作压力,满足了“优质”护理服务的高要求。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2月收治患者70例,男60例,女10例,年龄70~75岁,初中以上文化35例,初中以下文化25例。平均住院10~16天,生活均能自理,能与人正常沟通,无陪护。
方法:随机抽取的70例患者按日期单、双号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各35例,单号入院设为对照组,双号入院设为实验组。采用单盲法进行试验,试验组采用分段宣教法,第1阶段是在入院后安置床位过程中讲述病室规范化的内容,第2阶段是用问答法在入院宣教时进行,第3阶段是患者入院第2天晨间护理时给予示范宣教。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在患者入院后利用讲述法把病室规范化作为入院宣教中的内容。从入院后第3天开始行为观察至到出院。每天观察记录3次,时间分别安排在晨间护理前,午饭后,晚饭后。观察期两组每日均按护理常规做晨间护理。宣教时要求护理人员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尊敬的口吻,通俗易懂的语言。宣教内容和评定要求按照病室规范要求执行,宣教和观察记录由两人分别进行,两人之间互盲。
病室规范评价依据:四川省卫生厅主编《医院护理管理规范》。具体要求:床头柜上只能放3件用具,并保持整洁;床下物品放在床头下固定架上;氧气装置上方及窗台上无物品放置;下床活动时床单元整洁,以防摔倒患者。
结 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0项未达标次数、2项、3项及以上达标次数中均有明显的差别,通过U检验,P值0.05和0.02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与不采用本文宣教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不相同的。而1项达标准次数的U检验结果是,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是1项达标准次数的随机性强,用本文采用的方法对其影响小。
讨 论
护理人员常把老年患者视为“弱者”,事无俱细均以代劳,这种被动接受的生活状态,容易强化老年人的依赖心理,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这与整体护理要求要结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需要,给予最佳的护理相驳。
目前,许多医院都存在不同程度护理人员配备不足,而“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开展的目的是要达到“六满意”(患者、社会、政府、医院、护士、医生满意),势必加大了护理工作量,社会及同行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对护士这一群体的需要、关注却明显不足,而护理工作性质又主要以执行为主,仅病室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就让护士疲于应付。由于常规的宣教方法只是起到知情的作用,维持病室规范化,主要是护士的工作,因而造成了刚为患者整理完用物,不足2小时就又恢复到凌乱状态,这极易造成护理人员的低成就感心理,难以让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满意[1]。而护理人员主动每天反复多次地去维持病室规范化,易引起患者的反感,认为护理人员只关心环境而忽视了其本身,影响了护患关系,难以达到患者满意,增加了护士的压力。据调查护士对工作的倦怠率69.1%[2],被称为职业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推行“依从性”管理有助于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和促进患者和护士满意度。
总之,分段宣教方法的实施明显地提高了老年患者的参与意识,护士通过有效的宣教模式与患者建立起“伙伴”关系,在满足其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时,从护理人员流露出的赞许的目光里,老年患者感到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而护理人员的细心、耐心、诚心的指导交流,满足了老年人需要被重视,被关爱的心理,增进了双方的交流、理解,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及压力,这种相互合作不仅维持好了治疗性休养环境,而且建立起了一种和谐的护患关系。本文采用的“依从性”管理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延长,加上不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化越来越严重,目前,社区中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尚可,即便有一些慢性病但没有明显的残障,我们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就是要针对这些老年人给予他们自我保健知识,指导他们预防和对抗疾病,维持有质量的生活。为此,我们社区护士应从如下方面来展开工作。
1.营造安全的居家生活环境
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相比年轻人有所不同,老年人喜欢安静,室内颜色宜选用沉稳的色彩搭配,房间要向阳,采光要好,保持通风,老年人房间要做到空气清新。老年人房间要做到生活便利,地面少摆放杂物,以免阻碍行走。保持地面干燥,不要有水渍,以防走路滑到。老年人洗浴时。避免反琐门,以免发生突发事件不能及时施救,浴室地面一定做好防滑处理。
2.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要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就得有充足的营养摄入来维持人体的健康需要。老年人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选取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食品和鱼类、瘦肉能给人提丰富的蛋白,优质的蛋白是维持健康所必需的,是老年人所需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但是在摄取这类物质时,不可贪多,适量摄取。此外,及时补充水分也很重要,缺水可引起口渴、皮肤干燥、尿少、大便干燥、血液粘稠、消化不良等,老年人每天要保证1500ml的饮水,白天多喝,夜晚少喝,以免影响休息。
3.健康的睡眠习惯
老年人体力和精力都不如年轻人,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良好的睡眠习惯对老年人尤为重要。首先,老年人应定点上床,睡觉前可以散散步、洗热水澡、热水泡脚等,都有助于睡眠。其次,床铺的选择不宜过硬或者过软,软硬适中才能更容易让人放松,避免床铺不合适引起休息不足,枕头的高度也要合理,以免过高过低影响正常呼吸和颈椎疼痛等。此外,老年人要保证午休,午休对于恢复老年人体力和精力有重要作用。
4.保持适量运动
运动能延缓人的衰老,增强人体抵抗力,有利于人体机体组织的健康。长期坚持适量运动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根据个人爱好和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体育运动项目要选择那些容易学习掌握,活动量可以控制,动作舒缓的项目,比如健步走、慢跑、太极拳、踢毽子等等。老年人应根据自己身体状况来选择运动时间和运动量。一般早晨空气好,运动后呼吸加快,换气量加大,适合大多数老年人运动。切记饭前饭后不要进行运动,影响消化,造成腹痛。运动量也好合理控制,以不劳累为原则,切不可一次运动过量,这样容易造成器官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老年人在做运动时候要做好热身运动,运动强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运动后略感出汗、发热、轻松舒畅、增加食欲为宜。只要身体允许,持之以恒的运动,能增加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起到延缓衰老的积极效果。
5.保持健康的心理
老年人要正视自己的身体变化和疾病,不悲观,保持乐观的心情,长期有压力会影响自身免疫系统,增加患病的风险。老年人要摆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增加所带来的变化,做事量力而行,劳逸结合。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良好的心情对于促进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要正确面对生活和挫折,保持愉悦的心情,广角朋友,培养兴趣爱好,如选择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学习画画音乐、出去旅游等。老年人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攀比,盲目羡慕他人。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坦然处之。心胸大度,不要过度计较得失和别人的不足之处,多帮助别人,从助人为乐中体会到快乐和人生价值。
6.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引起各种疾病,人到老年常会保留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不按时作息、饮食不均匀、食物品种只满足口味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要下决心改掉,特别是烟必须戒掉,以保身体健康。做到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健康。经常更换被褥床单,勤晒太阳,社区护士应指导和协助老年人搞好个人卫生,如皮肤和口腔的卫生。
7.定期健康体检
要老年人进行定期健康体检,以及早发现病患,进行治疗,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发性、严重性,老年人身体器官都处在衰退阶段,一旦发病往往比较严重,所以定期的体检必不可少,这样及早发现疾病,早诊断、早治疗,进行保健和护理。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头等大事,社区保健护理工作是医院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城市现状,开展社区护理保健工作,探索适合老年人的护理措施,做好对老年人的关心,全社会尤其是社区医务工作者,应关心和尊重老年人,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好老年人的护理工作和保健指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引导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提高我国医院卫生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2013年因跌倒致髋部骨折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男42例,女78例;年龄61~99岁,平均79.22岁;内固定手术68例,关节置换或股骨头置换术46例,内固定取出术3例,外支架固定术3例;全身麻醉102例,硬膜外麻醉7例,腰麻5例,腰丛加神经阻滞4例,腰硬联合2例。2010年未开展优质护理前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1年开展优质护理后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并发症。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术后护理
1.2.1基础护理 术后24 h安置心电监护,吸氧,责任护士每2 h巡视1次,动态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出入液量变化;注意伤口渗血、引流液的性状及总量,引流管固定妥当,不可折叠、受压、牵扯;观察患肢端血液循环情况,加强保暖。
1.2.2护理 待全麻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患侧肢体抬高15°~20°,外展中立位;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特别注意两大腿之间可放置T型枕固定,患肢外展中立位,患肢不可内收、内旋。
1.2.3物理治疗仪的使用 使用下肢静脉泵2次/d,可促进静脉回流加速,有效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床旁超声电导仪2次/d,可交替使用止痛、消炎药片,减轻患者的疼痛;术后3 d可行红外线治疗仪(TDP)局部照射伤口,促进伤口愈合。
1.2.4心理干预 责任护士应加强与患者交流,告知手术情况并及时感知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情绪波动大的老年患者要因势利导,采用松弛训练、指导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讲解髋部骨折的治疗进展、预后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踏实、放心,改善其不良情绪;对性格固执的老年患者,应予尊重,注意言谈举止、仪表梳妆,操作应准确熟练,以端正、自信、和善的形象展现在患者面前;取得家属的配合,在不同的心理阶段帮助患者作自我评价,支持鼓励患者,帮助其发现自身问题。
2 结果
2.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住院时间(8.79±2.24)d;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7%(25/30),住院时间(10.35±3.44)d。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日趋上升,据统计有0.2%~1.5%的老年人因跌倒致髋部骨折,尤其是伴有内科疾病的高龄患者,常因并发症多、病情重称为"死亡骨折"。本研究120例患者中>75岁老年人66例,高龄患者占一半以上,而术前有效预防并发症可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本组资料显示,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有明显改善;结合骨科术后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照组为20%,观察组为7%。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疾病;中医调护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26-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的慢性疾病也突显出来,而中医护理在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治疗与护理中具有优势与特色,中医主张“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我们除了治疗外,指导患者从情志、生活起居、饮食调养、用药等方面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情志护理
老年人慢性疾病大多处于焦虑、忧愁、烦躁的情绪,对于这类患者告知不良情绪变化直接影响脏腑功能,导致疾病加重。畅心情,介绍调整心情,安心养病,情绪安定,可以练习气功,指导患者早练太极拳、晚练八段锦,使气血运行通畅,减少慢性疾病的复发。调整情绪也可以让患者多听音乐,学会移情方法。
2 生活起居护理
2.1起居护理
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告知家属不要让老人独居,要有家人陪伴。起居应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居住环境温湿度适宜,避免穿堂风的袭击,劳逸结合,睡眠要充足。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七窍保持清洁,勤换衣服,衣服以全棉制品为宜,定期修剪指甲。特别是会阴护理,指导患者做好会阴护理,多饮水,减少尿路感染。保持大便通畅,每天顺时针按摩腹部。对于老年人括约肌松弛,指导患者做好肛提肌的练习,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以增加会阴周围肌肉及括约肌的收缩力。老年人皮肤干燥,洗澡尽可能少用肥皂及沐浴液,浴后给予润肤剂涂抹皮肤,保持皮肤的湿润。
2.2中医特色
指导患者做好穴位按摩,常按涌泉穴、足三里、太阳穴,教会患者自我保健,每天按照经络的循经方向敲打经络,已达到通气血,濡养脏腑器官,调理阴阳平衡的作用。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慢病的复发。
2.3安全护理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要告知患者活动时注意安全,外出活动时,鞋子要防滑,防止跌倒发生。老年患者反应迟钝,注意用气、火的安全,防止意外烫伤。长期卧床患者注意翻身排背,预防压创发生,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 饮食调护
老年慢性病患者,牙齿的功能退化,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退,饮食中应给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质,宜消化的软食,要平衡膳食,饮食有节,不偏食,我国民间有一说法,早饭要吃好,中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饥饱适度,通过中医食疗用以维护健康,防止慢病复发,在《素问.脏器法时论》说,毒药政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气,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也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施护给予针对性的饮食调护,通过八纲辨证,如阳虚病人可食羊肉、狗肉,阴虚病人选用补类食品,如银耳、海参。根据患者症状给予饮食调护,如水肿患者忌咸食,消渴患者忌糖。通过临床认真辨证,饮食上给予恰当的调护,对于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用药护理
老年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指导患者按时准确服用,有条件的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将药物按照服用的时间每顿药物分开放置,避免服用错误。定时门诊随诊,观察药物疗效,确保用药安全。
老年人;跌倒;护理
作者单位:212001镇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
跌倒是指不能控制地或非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平面上,除外遭到猛烈的打击,意识丧失,突然瘫痪或癫痫发作等原因[1]。老年人存在反复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老年科的住院患者发生跌倒较常见[2,3]。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后的相关损伤导致生存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并带来家庭和社会高额的医疗费用[4,5],以及导致医疗纠纷。所以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已成为优质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老年患者400人次,男,334人,平均73.39岁;女66人,平均79.83岁。这期间患者住院曾发生 6 例有跌倒事件。其中跌倒过 1 次 4例,骨折 2例,其他为软组织损伤;跌倒过 2 次 2例,跌倒造成身体多处软组织损伤,在发生过跌倒的患者中,均表示担心再次跌倒。回顾、分析了以往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2009年7月我科开展优质护理,针对以往的经验教训,改进了护理工作。使得科室患者的跌倒率降致为零。
2 原因分析
2.1 环境因素 道路不平、地面光滑或潮湿、光线暗淡、上下台阶 3例患者跌倒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占发生总数的50%。
2.2 个人因素 睡醒后马上起床、突然改变、着急做某些事、注意力不集中,有2例患者因尿急,起床动作过快而致跌倒。还有很多患者存在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活动能力。我们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经常发现患者在做超出其能力范围活动使自己处于尴尬状况。
2.3 躯体因素 头晕、下肢乏力。在跌倒病例中有60%患者有头晕、下肢乏力现象。
2.4 疾病因素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老年性痴呆。在跌倒病例中有96.57%患有以上一种疾病或合并患有多种疾病。老年患者对某些疾病可引发跌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
2.5 药物因素 服用降血压药物、降血糖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等。在跌倒病例中有88.45%用以上一种或多种药物,但老年患者对药物可引发跌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
3 护理干预
正确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生活环境, 加强对老年患者防跌倒的认知行为的干预,对于防止老年人跌倒,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1 全面评估
每一位患者入院时均须由分管护士进行一次全面的意外事件评估,评估分。包括年龄、性别、神志、入院时患者身体状况、平衡及自理能力等情况、跌倒史及次数、既往病史、药物使用情况。对住院患者应适时进行再评估,根据其病情的进展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再做护理体格检查,重新评估,及时发现高危对象,采取适合个体的干预措施。
3.2 制定防范措施
①对有跌倒危险的患者在一览表、床头卡上醒目标志。②创造有利于患者的安全环境,保持地面干燥,清除滑腻;检查设施,及时清除障碍物。走廊、卫生间设置扶手,提供充足的光线。护理人员每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环境中安全隐患。③集中管理,专人看护,安排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在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方便关注、照应。④对步态不稳者,告知家属加强陪护及看护,协助护士共同完成患者的生活自理需要,建议患者穿合适的鞋和裤子;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患者在未完全清醒不要让其下床活动。⑤重点时间做好主动护理。清晨及夜间是患者发生意外的高危时段,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病房,主动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客观需求,杜绝跌倒等意外发生。⑥履行告知义务:在判断患者处于跌倒的高危状态时,应将患者情况及预防措施及时向家属说明,对不服从管理而又易跌倒者必要时建议家属陪护,家属无法陪护者,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以免发生医疗纠纷。⑦定期组织科内业务培训,每月一次讲课,要求护士了解老年患者的特点,跌倒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掌握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易发生跌倒的高危患者, 做好。床头交接。⑧我科成立护士长-质控组长-责任护士三级质控网络。如发生老年患者跌伤,应执行逐级报告制度和跌倒应急预案,将患者损害减至最低。
3.3 加强健康宣教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不同患者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教育,使他们具有预防跌倒的意识和知识。
3.3.1 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帮其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给予充分的 指导、讲解,明确其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针对老年人不服老、不愿麻烦他人的心理,护士以委婉的方式告诉患者年事已高,要量力而行。告知患者,帮助和照顾老年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以此为荣。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下降,护士应反复强化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3.3.2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
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6]。
3.3.2.1 有调查显示老年患者对药物及某些疾病可引发跌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7]。护理人员应加强药物知识的宣教,对于服用扩血管和降糖药的老年患者应加强此类药物副作用的宣教,以减少因此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危害性。
3.3.2.2 白利颖等研究论述的住院患者发生跌到的危险因素示,患者对环境因素中地面光滑或潮湿道路不平等认知度较高,而对于环境因素中因为光线昏暗或是因为个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到高处取物等引起跌倒的因素认知度较低[6]。护士应加大宣教力度,在对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患者及家属意识到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认识,还要针对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强化认识,减少跌倒的高危因素。
3.3.2.3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反复跌倒的强危险因素,视空间损害和延时记忆的减退可能是老年人群反复跌倒的可能机制[8]。所以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老年痴呆患者,其家属和看护人员的预防跌倒的健康宣教尤为重要。
3.3.3 指导老年患者合理有药和活动。
对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督导用药,不可擅自加大药物剂量或改变用药时间,并密切监测血压、血糖,以防低血糖和性低血压。对服用易致跌倒药物或其他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指导患者改变动作要慢,起床时做到3个30 s,即醒后30 s起床,起床30 s站立,站立后30 s再行走。
4 讨论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既有个人因素、躯体因素,也有环境和药物因素。跌倒的可能性随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我科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度评估及对高危患者进行多方面、多渠道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自开展优质护理以来,我科未发生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真正体现了优质护理以人为本的宗旨。
参 考 文 献
[1] Brady R, Chester FR, Pierce LL, et al. Geriatric falls: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the staff[J/OL]. J Gerontol Nurs,1993,19(3):26-32.
[2] Johal KS, Boulton C, Moran CG. Hip fractures after falls in hospital: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Injury,2009,40: 201-204.
[3] OLoughlin JL, Robitaille Y, Boivin JF, et al.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falls and injurious falls among the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Am J Epidemiol,1993,137: 342-354.
[4] Chwendimann R, Bühler H, De Geest S,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hospital inpatient falls across clinical departments. Gerontology,2008,54: 342-348.
[5] Formiga F, Navarro M, Duaso E,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p fracture-related falls among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recurrent falling.Bone,2008,43: 941-944.
[6] 白利颖,王贵芝,李湘萍.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9,11(44):1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