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译序说:李嘉图接受了斯密教条,并“以为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生产只受资本的限制,任何数量的资本都能投在生产的用途上,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因为生产物总是用生产物或服务来购买的,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买和卖是不会脱节的”。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李嘉图没有看到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有可能使买卖分离(但只从这方面批判李嘉图的危机理论是不够的,因为认为买卖不会脱节,就应该否认任何危机,包括局部的和普遍的,但李嘉图却承认局部危机而否认普遍的危机,所以李嘉图危机理论错误的根源并不在于其货币理论的不正确);他也看不到固定资本的折旧和更新,从某个工厂看必然是不一致的,而从全社会看,要使其一致,需要具备许多条件,也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这些并不是李嘉图独有的思想,而是萨伊的“销路说”和老穆勒的“买卖均衡说”或“供需均衡说”;李嘉图本人的“生产消费均衡说”是植根于斯密教条的,这一点译序倒没有强调。
李嘉图信奉斯密教条,认为商品中的旧价值C,是不断地分解为收入V和M的。同样,萨伊、老穆勒、西斯蒙第、马尔萨斯,甚至是凯恩斯也是这样认为。这一教条今天仍影响着经济学界。正是由于李嘉图认为全部价值最终被分解为收入,而收入又是用于消费的,因此,即使不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而是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李嘉图认为生产同样等于消费(个人消费),这样,普遍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就不可能发生了。当然在李嘉图生活的历史时代,资本主义世界还未发生普遍的危机,历史的局限性使他否认普遍的危机,以及发生这种危机的可能。在这一点上,斯密和他不同,斯密从构成收入的物质资料出发,看到有的收入是体现在生产资料如钢铁、机器等物质上的,是不能进入个人消费的。所以,斯密虽然是斯密教条的始祖,但是没有提出生产等于消费的理论。而李嘉图却完全从概念出发,得出收入可以全部进入个人消费、生产等于消费、否定普遍危机的错误结论。
二、混淆利润、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原因
《资本论》第1卷出版前,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说:“我的书最好的地方是:……研究剩余价值时,撇开了它的特殊形态……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古典经济学总是把特殊形态和一般形态混淆起来,所以在这种经济学中对特殊形态的研究是乱七八糟的”。“李嘉图从来没有离开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利润(利息)和地租——同它们分别开来考察剩余价值”。除了特殊的场合,李嘉图确实是混同了平均利润、利润和剩余价值的。
利润和剩余价值两者在量上虽然相等,但在质上却是不同的。剩余价值是从生产和创造的角度考查的,是劳动创造的,这是科学的视角;利润是从分配和实现的角度考查的,是资本获得的,这是不科学的视角。生产价格和价值的不同在于,生产价格包含平均利润,价值则包含剩余价值,因此混同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就必然混同生产价格和价值。
原因何在?译序对此有一段很长的解释:李嘉图“只考察了比较次要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并且将这种区别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混淆起来。因而他也就混同了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进而混同了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区别。为……地租的规律下了错误的前提”。这段解释是参考了《剩余价值学说史》的,但我认为仍需要讨论。我们知道,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区分,是从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角度着眼的,在相等的资本中,可变资本占的份额不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就不同;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区分,是从取回预付资本经历的时间着眼的,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取回的是流动资本,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取回的是固定资本,这既不涉及剩余价值的生产,也不涉及利润的获得,因为固定资本虽然有所用资本(全部)和所费资本(折旧)的差别,但是,却按全部资本获得平均利润。就是说平均利润的获得,不论是否区分或混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这两组资本,只要每组资本的总数是相同的,就能获得相等的利润,即平均利润。因此,两组资本的混淆并不是混同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原因。
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只要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剩余价值来源就无法说明,就必然被歪曲为资本的产物,被歪曲为利润。李嘉图正是这样。至于他为什么混同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以及生产价格(自然价格)和价值,其原因是:第一,缺乏抽象力,将自由竞争中形成的平均利润看成是剩余价值。第二,对斯密的批判不彻底,当斯密说由三种收入构成价值时,他是反对的,因为他认为收人从价值分解而来;但是,当斯密拐了一个弯,说具有自然率的三种收入构成等于价值的生产价格(自然价格)时,他就接受了斯密的观点,并认为斯密作了“极为精确的讨论”。
译序又说:“利润与剩余价值、生产价格与价值,在只有资本全部为可变资本的条件下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这样的条件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段话是参考了《剩余价值学说史》的,但是也有译序作者自己的思想在其中。
如前所述,孤立地看,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两者在数量上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当联系到“生产价格与价值”时,由于生产价格包括的是平均利润,因此,“利润与剩余价值完全一致”中的“利润”指的就应该是平均利润。那么,是否只要在资本全部为可变资本的条件下,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以及生产价格与价值就完全一致了呢?当然不是,在这个条件下,只能是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完全一致。问题在于:平均利润是社会总剩余价值由社会总资本平均分配的结果,它不可能无条件地等于个别资本中的可变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那么,要在什么条件下,平均利润才与剩余价值一致,生产价格才与价值一致呢?只有具备中位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中位的资本周转时间的条件下的资本,由于所使用的可变资本是属于社会中等条件的,其生产的剩余价值才等于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于价值,并且这种生产价格,不受工资变动和利润的反变动的影响,永远等于由劳动决定的价值。它就是李嘉图孜孜以求的不变的价值尺度。
三、否认绝对地租的原因和地租的实体
译序对地租有所说明:从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各种收入的来源这一前提出发,李嘉图指出“工资等于工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利润等于商品价值超过工资的余额,地租是商品价值超过工资和利润的余额”。这里对利润的简单化处理,必然使地租为零。因此,不应简单地处理利润,应该提出利润差额的概念。两份农业资本之间的利润差额构成级差地租,工、农业资本之间的利润差额构成绝对地租。这样,就涉及译序对绝对地租的理解,“对于绝对地租,李嘉图是从其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出发,把它轻易地否定了。他以为,如果承认了绝对地租的存在,就是承认了同量劳动因其加工要素或材料的不同(如不同丰沃程度的土地)会创造出不同的价值。这样就承认了不是劳动时间,而是某种另外的东西决定价值了”。这里包含的理论逻辑是:工、农业的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但是,农业要缴纳的地租是多于平均利润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差额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不是农产品的出售价格高于价值,就是劳动以外的自然因素能创造价值了。这两者都是李嘉图反对的。因此,他否认绝对地租。
但是,我认为译序对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说明,有严重的错误。我们知道,绝对地租是所有租用土地都有的,是土地私有权在经济上的表现,与土地的丰沃程度(还有位置)丝毫无关,与此有关的倒是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40年前,我提出这一点时,王老师回信说:“陈其人同志指出,括号内‘如丰沃程度的土地’几个字是不应该有的。这个意见是正确的。这句话,本来是摘自《剩余价值学说史》上的一句引文,在作文字修饰时将引号去掉了,后来又加了个注释性的括号,原意是想特别指明,将同量劳动投在不同于加r52业的劳动对象的土地上,就会创造出不同的价值。……没有想到会产生相反的解释,会想到级差地租方面去。现在既然陈其人同志指出来.就府该去掉它”。
译序正确地认为,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除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外,原因还在于,“如果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农产品的价格就要高于价值,但这是同等价交换原理相违背的州”。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在说明重农主义的地租理论时,译序说:重农学派主张“地租来源于土地特别肥沃性的自然恩施”。不知道这种说法有何根据?据我所知,重农学派诸子都认为地租就是土地的纯产品,即从使用价值角度看的农业产出大于投入的差额。这个差额是自然的恩赐,与土地的肥沃与否没有关系。当然,不毛之地是不能生产出纯产品的,也是无人耕种的。但是,这是土地被资本主义方式经营耕种的条件,而不是纯产品的产生条件。
还有一个问题:译序对李嘉图地租理论的总说明:“他从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出发,认为地租来源于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是在土地有限,需求大于供给的条件下,由于优等地与中等地上的农产品价格大于由劣等地条件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而产生,并固定在农业中的。农产品是按照价值出售的。决定价值的劣等地没有超额利润,当然也就不会有地租……”。这里的说明有不清楚和混乱的地方。不清楚的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我们知道,除了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只有一种大于工业资本的超额利润(其起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它转化为绝对地租)外,其他的农业资本有两种超额利润:一种是两份农业资本之间的超额利润,它转化为级差地租,另一种是农业资本大于工业资本的超额利润,它转化为绝对地租。这里的“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指的是一种还是两种,指代不清楚。从“农产品是按照价值出售的”看,是两种地租的来源,因为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是绝对地租的来源,而优良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调节的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则是级差地租的来源。李嘉图否定绝对地租,原因是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看不到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因此,为了排除转化为绝对地租的那种超额利润,“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最好改用李嘉图的原话:“地租总是使用两份等量资本和劳动而获得的产品之间的差额”。
这里的“社会价值”应该是单个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全部农产品就按此价值出售,而这里的“农产品价格”与社会价值相对照,也应是单个农产品的价格。但是,这样一来,单个农产品价格大于单个农产品价值,而按价值出售,就不可能有任何超额利润了。如果说这里的“农产品价格”是总价格,那么,与此对照的社会价值也应是总社会价值,而只有以总价格出售,且大于总社会价值,才有超额利润。但是,译序又说:“农产品是按照价值出售的”,这就无法说明超额利润产生的原因了。
四、不提原料的原因是资本理论有缺陷和劳动价值理论不彻底
《原理》第一章第三节“影响商品价值的不仅是直接投在商品上的劳动,而且还有投在这时协助这种劳动的器具、工具和工场建筑上的劳动”,即影响商品价值的,不仅是生产商品的活劳动,而且还有生产资料上的物化劳动,但后者并不包括原材料。对此译序作者指出:“在李嘉图的公式中,未曾包括原材料中的劳动却是一个缺陷”。郭大力老师也认为:“没有说到这种劳动于以支出的对象,即材料之类的东西。是一种疏忽。”但这两位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仅限如此,并没有进行深刻的探讨,这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原因是很深刻的,涉及到李嘉图有缺陷的资本理论和不彻底的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资本理论的缺陷:只从流通的角度将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因此,看漏了原材料。李嘉图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的资本,不从创造价值的角度将其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从流通的角度,即根据取回这些预付资本的时间长短,将其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种区分是有缺陷的,因为固定资本的特点是,使用价值全部参加劳动过程,但价值却部分地转移到商品上去,并且要在多次资本周转中才能取回。而流动资本(工资除外)的特点是,使用价值全部参加劳动过程,价值也全部转移到商品上去。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它推动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所以不存在价值转移问题,但从流通的角度看,其价值和流动资本一样,在一次资本周转中便能取回,这和固定资本不同。李嘉图离开多次或一次资本周转便能取回投下的资本的价值这一点,单纯从取回时间的长短来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原因在于不理解不同部分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有不同的特点。
将两种资本作这样的区分时,李嘉图没有把购买原料的资本列人流动资本,原料在这里被省略了。他说:“维持劳动的资本和投在工具、机器、厂房上的资本的比例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配合方式”。因为,在一种行业中,“流动资本(也就是用来维持劳动者生活的资本)可能很少”;在另一种行业中,所使用的资本额可能相等,但主要是用来维持劳动者的生活。在这里,他都把原料排除在外。马克思指出:李嘉图将“固定资本=劳动资料,流动资本:投在劳动上的资本。维持劳动的资本,是从亚当·斯密那里抄袭来的陈词滥调”。斯密的这种理论,同重农主义相比确实是后退了。重农主义正确地从生产资本出发,将投在农业生产中的资本分为原预付和年预付,前者是多年才能取回价值的,后者则是一年便能取回价值的。斯密虽然正确地将这一范畴扩大到工业部门,并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来代替原预付和年预付,但是却错误地把与固定资本相对立的流动资本,和那些属于流通领域的资本形式即流通资本混同起来。
我们知道,从资本循环的角度看,资本要经过两次流通过程和一次生产过程,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斯密把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两种在流通领域的资本形式,混同于流动资本,把工人的消费资料本身,而不是把它的价值看成是流动资本。同样,重农主义也错误地认为,农业生产中消耗的消费资料的价值,会不变地转移到农产品上去。于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便不可能,这两者的对立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对立的区分更是不可能了。
李嘉图之所以把流动资本看成只是工人的消费资料,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知道,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组成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固定资本的耐久程度或使用寿命的差别,则没有这样的作用。但如果不从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看,而从剩余价值在不同的生产部门的资本中进行分配的角度看,那么这两种差别对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则发生同等的作用。因为在相同时间内使用的等量资本,不管生产的剩余价值如何不同,分配到的剩余价值却是相同的。第二,从生产剩余价值的角度看,在资本有机构成中,同一价值量的不变资本,其中劳动资料和原料各占多少。是毫无关系的;从投下的资本何时能取回的角度看,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对立中,同一价值量的流动资本,其中原料和工资各占多少,也是毫无关系。从前一角度看,劳动资料和原料要放在一起,而和可变资本相对立;从后一角度看,工资和原料要放在一起,而和劳动资料的固定资本相对立。
因此,投在购买原料上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不出现在任何一方,它消失了。它不适合于放在固定资本方面,因为在取回投下的价值的方式上,它与固定资本不同,而与工资相同;它不应该放在流动资本方面,因为这样一来,从斯密流传下来的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对立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对立混同起来的做法,就站不住脚。马克思指出:“李嘉图有丰富的逻辑本能,不会不感觉到这一点,所以,这部分资本就在他那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不彻底。马克思指出:在写上述的第三节时,第四节已经在李嘉图的脑子里。他由于混同了价值与生产价格,就认为利润率的变动,会影响生产价格(具有中等资本有机构成和中等资本周转的部门的产品例外),而利润率的变动是由工资的变动引起的,两者的变动方向相反,因此,就错误地认为,这种变动也是决定价值的因素(这样,劳动价值理论就不能坚持了)。他在《原理》第一章第四节表述到:由于资本的比例不同和资本的经历时间不同,由工资变动引起的利润反变动,其对生产价格(他误认为是价值)的影响,只限于在第一次生产过程以后。因为在李嘉图看来,第一次生产过程,产品的价值,是由活劳动和体现在生产资料上的死劳动一起决定,而在第一次生产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劳动,从第二次生产过程开始就获得利润了,这利润加到产品上,其生产价格(他误为是价值)就大于由这次生产过程中生产该产品而耗费的活劳动,就是说,有劳动以外的因素参与决定价值。我们知道,原材料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就消耗掉的,这就不能成为第一次生产过程以后的积累劳动,固定资本则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存在,所以,无论利润怎样变化,原材料不会从获得利润方面影响价值,固定资本则必定从这方面影响价值。因此,有丰富逻辑能力的李嘉图,在分析生产资料的价值对商品价值的影响时,将要到下一节才能说明的问题考虑好,而将原材料从生产资料中去掉。他的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不同。他举了这样的例子(甲例):假定两人各雇100人劳动一年,分别制造两架机器,另一农场主雇100人种植谷物,年终每架机器和谷物的价值相等,因为他们是等量劳动生产出来的(假设不消耗生产资料;下同)。下一年,一架机器所有者雇100人利用机器制造毛呢,另一架机器所有者运用机器制造棉布,农场主则和以前一样雇100人种植谷物。第二年终,毛呢和机器,棉布和机器,是200人劳动一年,或100人劳动两年的结果,谷物是100人劳动一年的结果,前两者的价值就应为后者的两倍。但李嘉图认为实际上不止两倍,因为前两者的“资本在第1年中的利润已经加入到各自的资本之中,而农场主的资本在第1年中的利润却被消费和享受掉了……商品价值的大小便不会恰好与各自所投入的劳动成比例,也就是,比例不是二比一,而是大一些,以便补偿价值较大的一种被送上市场以前所须经过的较长的时间”。例如,假定每个工人每年的工资为50镑.100人则为5000镑,平均利润率为10%,第1年终,每架机器和谷物的价值都是5000镑+(500(3镑xO.1)=5500镑。第2年终,机器作为固定资本使用,它要求产生550镑利润,则毛呢和棉布的价值都是6050镑。毛呢、棉布和谷物耗贺的劳动时间相同,前两者的价值所以比后者多550镑,那是因为他们生产时使用了价值5500镑的固定资本,它要求利润550镑。
第二,在资本结合比例不同、商品上市时间不同条件下的工资涨落。承接上述甲例,李嘉图认为工资上涨,利润就下降,但两者相加的数额不变。现在假定由于工资上涨,利润从10%下降为9%。根据工资和利润之间关系的原理,谷物的价值不变,仍为5500镑(可见它是由劳动决定的价值),毛呢和棉布的价值也是5500镑,但由机器获得的利润却从550镑(5500镑×0.1)下降为495镑(5500×O.09),利润加到毛呢和棉布上去,它们的价值(其实是生产价格)便从6050镑下降为5995镑。因此,固定资本越大,商品价值下降也就越大。如果工资下降,情况就相反。他把生产价格的变动,看成是价值的变动。毛呢和棉布的情况相同,其相对价值不变。
现在,我们进一步看到,李嘉图谈论商品价值决定中的间接劳动时,为什么只提机器之类的固定资本,而不提原料之类的流动资本的原因了。因为机器存在的时间事实上超过一次生产过程,利润率变动,利润也变动,由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也变动,而李嘉图则把它看成是价值的变动;原料存在的时间以一次,t产过程为限,此后它再也不能获取利润了。利润率的变动对它毫无影响,而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李嘉图始终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
李嘉图不了解他看到的这个现象的实质是:工资变动,即剩余价值率变动,由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也变动,其变动情况要取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比。他应该把机器和原料等列为不变资本,再从可变资本的变动、平均利润率的变动来考察生产价格的变动。
本章讲的资本的流通过程,既包括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又包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属于广义的流通过程。通过广义资本流通过程的学习,了解单个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以及不能满足这些实现条件所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
2.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难点: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磨损和折旧;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3.讲授时间:12学时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一、研究资本循环必须以产业资本为对象
产业资本是投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它不仅占有剩余价值,而且直接生产剩余价值。它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包括流通过程。只有产业资本的运动,才能反映资本运动的全貌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
(1)含义: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把手中的货币转化为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
(A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代表生产资料)
(2)性质:不是一般的购买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购买的商品中包括劳动力特殊商品,这里的货币既是流通手段,又是资本的预付形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生产要素。
(3)前提条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或者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分离。
用货币购买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货币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买者是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卖者是雇佣工人,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这种买卖关系实质上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而这种关系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劳动力实现的条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已经作为别人的财产而和劳动力的所有者相分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5页。
(4)要求: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性质上相适应,在量上成比例。
2.生产阶段
(1)含义: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生产出新的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P…..W
(其中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
(2)性质:不是一般的生产阶段,而是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这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既是生产的物质要素,同时又在执行资本的职能,不仅生产出商品,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3)地位: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因为它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和生产资料的耗费,生产出新的商品,创造出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
3.销售阶段
(1)含义:资本家把生产出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卖,从而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用公式表示即:W''''-G''''
(其中,W''''代表新生产出来的商品,G''''代表实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性质:不是一般的销售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销售的商品中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和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3)地位:关系到资本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资本再生产规模的大小和资本家的命运。
(二)产业资本中循环中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货币资本:就是表现在货币形式上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生产资本:就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补偿资本家价值,创造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这里应特别注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不是三种不同的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职能形式。
三、资本循环的概念和理解
(一)什么是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继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发生了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即:
(二)资本循环概念的理解
1.资本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资本循环中生产过程起着决定作用,只有生产过程才能生产商品,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资本运动也不能离开流通过程,流通过程是生产的前提和实现条件。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
资本只有不停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地进行循环。如果在某一阶段停顿下来,资本循环就会中断。当然,资本循环本身又要求资本在各个阶段中,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稳定。
四、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一)货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货币资本循环
货币资本的循环就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即:
马克思说:“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第71页。
2.货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最典型性:把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获得剩余价值,表现得最明显;
最片面性:不仅把货币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而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货币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似乎货币本身可以产生更多的货币。
(二)生产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生产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就是以生产资本开始,并以生产资本为终结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就是:
2.生产资的本循环与货币资本循环的区别
第一,货币资本的循环不表示资本的再生产,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表示资本的再生产。
第二,货币资本的循环以生产过程为媒介,两头是流通过程;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以流通过程为媒介,两头是生产过程。
3.生产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告诉人们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
片面性: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假象,好像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生产而生产。
(三)商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商品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就是从商品资本开始再回到商品资本的运动。它的公式是:
2.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
第一,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
第二,作为起点的商品资本价值发生了增殖
第三,先是两个流通过程,最后是生产过程
第四,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生活消费
3.商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表明全部商品产品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是资本循环的首要条件
片面性:又造成了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消费,而不是为了价值增殖的假象。
上边讲的三种循环形式可用一个综合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是:
从以上分析的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不难看出,每一种形式都以一个侧面表现出资本运动的特征,同时又都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只有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运动的实在。事实上,任何一个单个的产业资本都是同时处在这三种循环形式之中,这三种循环形式是连续地并列进行的。
五、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
1.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
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就是产业资本在各个阶段和各种职能形式上不间断地顺利运动。
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保持并存性。
这就是说,资本家必须把全部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为三部分,分别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经常掌握一部分货币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经常掌握一部分生产资本,使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经常掌握一部分商品资本,以便通过出售取得货币。这样,产业资本即可同时处在循环的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时间上保持继起性。
这是说,资本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相继通过循环都三个阶段,依次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完成各自的循环。货币资本要顺序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最后回到货币形式上;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也要分别按顺序转化为其他两种形式,最后回到各自的出发点。这样,三种形式的资本即可同时进行循环
3.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两个实现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首先,继起以并存为条件。
每一部分的相继运行,是由各个部分资本的比列存在所决定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
其次并存性又以继起性的结果。
资本各部分的并列存在之所以可能,只是由于每一部分资本依次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运动,没有继起性也就没有并存性。资本价值同时地、并列处于三种形式上。每种形式都同时地、不断进行自己的循环,即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只有种三种循环的统一中,才能实现总循环的连续性,而不致发生上述的中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19页)
第二节资本周转
一、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
(一)资本周转的概念
1.什么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就是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马克思说:“资本的循环,本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122页)
2.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区别
揭示的问题不同。资本循环理论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在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理论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二)资本周转时间及构成
1.什么是资本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到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由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两部分组成。
2.资本的流通时间是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又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部分。
3.资本的生产时间是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生产时间由劳动期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的作用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停工时间等四部分构成。
(三)资本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资本价值周转等次数。资本周转次数等于一年等时间除以一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用公式表示就是:
(四)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的关系
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或标准
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2.固定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形式存在等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步收回。
3.流动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并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价值也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存在转移问题,但它是资本家一次支付给工人,工人中生产过程中一次补偿过来,本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所以从价值周转方式看也属于流动资本。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第一,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周转时间不同
第三,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
第四,物质更新方法不同
5.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第一,划分的根据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划分的目的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阐明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第三,划分对内容不同。不变资本中的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单独构成固定资本;不变资本中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和可变资本共同构成流动资本。
6.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
(1)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是指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2.)固定资本的物质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失。引起这种磨损的原因是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
(3)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在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内发生的价值的损失。精神磨损发生的原因总起来说是科技进步,具体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
7.固定资本的折旧、折旧费和折旧率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连续进行,在产品出售后必须把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去到价值提取并积存起来,以便在价值和物质形式上更新固定资本,这种做法叫固定资本折旧;每年提取的货币资本价值叫折旧费;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
8.固定资本的维持和修理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什么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在价值上的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上的平均周转。
2.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的计算方法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等于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额与流动资本周转价值额之和,除以与付资本总额所得的商数
其计算公式是: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3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预付资本中的比重。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资本家对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量。
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一年内所获得的总剩余价值量,它通常用M来表示,M=m.v.n
4.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与剩余价值率有两点区别:一是计算方法不同;二是说明的问题不同。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联系和区别
1.什么是个别资本
个别资本就是为个别资本家所占有并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什么是社会总资本
社会总资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简称社会资本。
3.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联系:运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目的相同。
4.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区别
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不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而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又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基本理论前提
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又叫社会总商品资本。
只有社会总产品,才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于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
(2)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下一次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什么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
因为: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
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以及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原理
马克思按照最终用途,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二部类;同时,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分为C、V、M三部分。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研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三、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概念和地位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是整个社会的所有资本家都把剩余价值用于生活消费,不进行资本积累,整个社会的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组成部分。
(二)研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作的几点假设
第一,社会生产全部为资本主义性质,只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二,不变资本价值一年全部转移
第三,商品价格和价值一致且不变
第四,没有对外贸易
第五,剩余价值率为100%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图式说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其中6000是生产资料,3000是消费资料。在6000生产资料中,4000用于第一部类的再生产,1000V和10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在3000生活资料中,2000C用于再生产,500V+5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第一,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4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4000C所代表的产品为什么能在第一部类内部全部实现呢?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下一年第一部类进行再生产需要投入多少不变资本?(很明显是4000,因为进行简单再生产)
(2)这4000不变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只能从卖掉产品的收入中提取,因为它是转移价值)
(3)假如产品已经卖掉,已经提取4000C,生产能否进行呢?(不能。因为还需用4000C买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4)这些生产资料在社会的那些生产部门才能买到呢?(显然第一部类,因为只有第一部类才生产生产资料)
这样,第一部类4000C所代表的产品就在本部类内部实现了。
实际上第一部类各企业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卖者是从W-G,目的补偿价值;买者是G-W,目的是实物替换。每个商品生产者既是卖者,又是买者,结果使第一部类价值4000的产品得到实现。
第二,第二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二部类500V+500M所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1000V+1000M代表的产品和第二部类2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这样,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Ⅰ4000C+1000C+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四)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M)=ⅡC
公式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说明两大部类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和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能具备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两个派生或引申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ⅡC
公式表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不变资本补偿价值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生产资料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二,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Ⅱ(C+V+M)=Ⅰ(V+M)+Ⅱ(V+M)
公式表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必须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保持价值上相等、事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消费资料总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在第一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对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Ⅰ(C+V+M)›ⅠC+ⅡC,即Ⅰ(V+M)›ⅡC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它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第二,在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需要之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时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M-M/X)›Ⅰ(V+M/X)(其中,M-M/X表示资本家用于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M/X表示资本家用于消费部分的剩余价值。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劳动力需要的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有何区别?为什么?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发生变化。这样,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为: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Ⅰ4400C+1100V+500M/X=6000
为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之间必须相互交换产品的原理,第一部类要求第二部类产品价值必须作如下的重新组合: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两大部类产品价值经过重新组合,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社会产品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这一实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Ⅰ4400C+1100V+500M/X=6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得到全部实现,下一年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能够顺利进行。在下一年的扩大再生产中,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那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加上追加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V+M/X)=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产品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2)派生或引申实现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C)+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第二,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原有和追加可变资本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
Ⅱ(C+V+M)=Ⅰ(V+V+M/X)+Ⅱ(V+V+M/X)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练习: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OM=3000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追加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原有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不变,都是100%。根据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进行计算,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是多少?
(2)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比第二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根据这一条件和题中的假设,第二年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价值必须重新组合如下
Ⅰ4400C+1100V+500=6000
Ⅱ1600C+800V+600=3000
因为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而且不变,所以,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产品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同样道理,第三年进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必须重新组合为:
Ⅰ4840C+1210V+550=7260
Ⅱ1760C+880V+560=3200
在剩余价值率100%不变的情况下,第三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840C+1210C+1210M=7260
Ⅱ1760C+880V+880M=3520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9800,第三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10780,第三年比第二年增加了980,第三年社会总产品比第二年增长了10%[(10780-9800)/9800X100%]
五、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1.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为,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愈来愈大,而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因而追加的生产资料要多于追加的消费资料,这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增长速度。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内容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增长最快的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3.要正确全面地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本章讲的资本的流通过程,既包括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又包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属于广义的流通过程。通过广义资本流通过程的学习,了解单个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以及不能满足这些实现条件所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
2.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难点: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磨损和折旧;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3.讲授时间:12学时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一、研究资本循环必须以产业资本为对象
产业资本是投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它不仅占有剩余价值,而且直接生产剩余价值。它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包括流通过程。只有产业资本的运动,才能反映资本运动的全貌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
(1)含义: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把手中的货币转化为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
(A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代表生产资料)
(2)性质:不是一般的购买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购买的商品中包括劳动力特殊商品,这里的货币既是流通手段,又是资本的预付形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生产要素。
(3)前提条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或者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分离。
用货币购买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货币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买者是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卖者是雇佣工人,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这种买卖关系实质上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而这种关系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劳动力实现的条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已经作为别人的财产而和劳动力的所有者相分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5页。
(4)要求: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性质上相适应,在量上成比例。
2.生产阶段
(1)含义: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生产出新的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P…..W
(其中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
(2)性质:不是一般的生产阶段,而是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这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既是生产的物质要素,同时又在执行资本的职能,不仅生产出商品,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3)地位: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因为它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和生产资料的耗费,生产出新的商品,创造出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
3.销售阶段
(1)含义:资本家把生产出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卖,从而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用公式表示即:W''''-G''''
(其中,W''''代表新生产出来的商品,G''''代表实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性质:不是一般的销售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销售的商品中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和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3)地位:关系到资本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资本再生产规模的大小和资本家的命运。
(二)产业资本中循环中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货币资本:就是表现在货币形式上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生产资本:就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补偿资本家价值,创造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这里应特别注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不是三种不同的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职能形式。
三、资本循环的概念和理解
(一)什么是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继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发生了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即:
(二)资本循环概念的理解
1.资本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资本循环中生产过程起着决定作用,只有生产过程才能生产商品,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资本运动也不能离开流通过程,流通过程是生产的前提和实现条件。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
资本只有不停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地进行循环。如果在某一阶段停顿下来,资本循环就会中断。当然,资本循环本身又要求资本在各个阶段中,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稳定。
四、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一)货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货币资本循环
货币资本的循环就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即:
马克思说:“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第71页。
2.货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最典型性:把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获得剩余价值,表现得最明显;
最片面性:不仅把货币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而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货币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似乎货币本身可以产生更多的货币。
(二)生产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生产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就是以生产资本开始,并以生产资本为终结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就是:
2.生产资的本循环与货币资本循环的区别
第一,货币资本的循环不表示资本的再生产,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表示资本的再生产。
第二,货币资本的循环以生产过程为媒介,两头是流通过程;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以流通过程为媒介,两头是生产过程。
3.生产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告诉人们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
片面性: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假象,好像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生产而生产。
(三)商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商品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就是从商品资本开始再回到商品资本的运动。它的公式是:
2.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
第一,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
第二,作为起点的商品资本价值发生了增殖
第三,先是两个流通过程,最后是生产过程
第四,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生活消费
3.商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表明全部商品产品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是资本循环的首要条件
片面性:又造成了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消费,而不是为了价值增殖的假象。
上边讲的三种循环形式可用一个综合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是:
从以上分析的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不难看出,每一种形式都以一个侧面表现出资本运动的特征,同时又都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只有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运动的实在。事实上,任何一个单个的产业资本都是同时处在这三种循环形式之中,这三种循环形式是连续地并列进行的。
五、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
1.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
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就是产业资本在各个阶段和各种职能形式上不间断地顺利运动。
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保持并存性。
这就是说,资本家必须把全部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为三部分,分别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经常掌握一部分货币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经常掌握一部分生产资本,使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经常掌握一部分商品资本,以便通过出售取得货币。这样,产业资本即可同时处在循环的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时间上保持继起性。
这是说,资本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相继通过循环都三个阶段,依次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完成各自的循环。货币资本要顺序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最后回到货币形式上;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也要分别按顺序转化为其他两种形式,最后回到各自的出发点。这样,三种形式的资本即可同时进行循环
3.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两个实现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首先,继起以并存为条件。
每一部分的相继运行,是由各个部分资本的比列存在所决定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
其次并存性又以继起性的结果。
资本各部分的并列存在之所以可能,只是由于每一部分资本依次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运动,没有继起性也就没有并存性。资本价值同时地、并列处于三种形式上。每种形式都同时地、不断进行自己的循环,即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只有种三种循环的统一中,才能实现总循环的连续性,而不致发生上述的中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19页)
第二节资本周转
一、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
(一)资本周转的概念
1.什么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就是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马克思说:“资本的循环,本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122页)
2.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区别
揭示的问题不同。资本循环理论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在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理论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二)资本周转时间及构成
1.什么是资本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到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由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两部分组成。
2.资本的流通时间是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又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部分。
3.资本的生产时间是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生产时间由劳动期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的作用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停工时间等四部分构成。
(三)资本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资本价值周转等次数。资本周转次数等于一年等时间除以一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用公式表示就是:
(四)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的关系
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或标准
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2.固定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形式存在等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步收回。
3.流动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并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价值也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存在转移问题,但它是资本家一次支付给工人,工人中生产过程中一次补偿过来,本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所以从价值周转方式看也属于流动资本。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第一,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周转时间不同
第三,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
第四,物质更新方法不同
5.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第一,划分的根据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划分的目的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阐明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第三,划分对内容不同。不变资本中的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单独构成固定资本;不变资本中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和可变资本共同构成流动资本。
6.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
(1)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是指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2.)固定资本的物质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失。引起这种磨损的原因是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
(3)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在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内发生的价值的损失。精神磨损发生的原因总起来说是科技进步,具体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
7.固定资本的折旧、折旧费和折旧率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连续进行,在产品出售后必须把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去到价值提取并积存起来,以便在价值和物质形式上更新固定资本,这种做法叫固定资本折旧;每年提取的货币资本价值叫折旧费;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
8.固定资本的维持和修理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什么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在价值上的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上的平均周转。
2.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的计算方法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等于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额与流动资本周转价值额之和,除以与付资本总额所得的商数
其计算公式是: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3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预付资本中的比重。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资本家对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量。
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一年内所获得的总剩余价值量,它通常用M来表示,M=m.v.n
4.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与剩余价值率有两点区别:一是计算方法不同;二是说明的问题不同。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联系和区别
1.什么是个别资本
个别资本就是为个别资本家所占有并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什么是社会总资本
社会总资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简称社会资本。
3.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联系:运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目的相同。
4.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区别
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不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而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又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基本理论前提
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又叫社会总商品资本。
只有社会总产品,才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于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
(2)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下一次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什么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
因为: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
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以及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原理
马克思按照最终用途,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二部类;同时,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分为C、V、M三部分。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研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三、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概念和地位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是整个社会的所有资本家都把剩余价值用于生活消费,不进行资本积累,整个社会的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组成部分。
(二)研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作的几点假设
第一,社会生产全部为资本主义性质,只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二,不变资本价值一年全部转移
第三,商品价格和价值一致且不变
第四,没有对外贸易
第五,剩余价值率为100%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图式说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其中6000是生产资料,3000是消费资料。在6000生产资料中,4000用于第一部类的再生产,1000V和10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在3000生活资料中,2000C用于再生产,500V+5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第一,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4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4000C所代表的产品为什么能在第一部类内部全部实现呢?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下一年第一部类进行再生产需要投入多少不变资本?(很明显是4000,因为进行简单再生产)
(2)这4000不变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只能从卖掉产品的收入中提取,因为它是转移价值)
(3)假如产品已经卖掉,已经提取4000C,生产能否进行呢?(不能。因为还需用4000C买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4)这些生产资料在社会的那些生产部门才能买到呢?(显然第一部类,因为只有第一部类才生产生产资料)
这样,第一部类4000C所代表的产品就在本部类内部实现了。
实际上第一部类各企业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卖者是从W-G,目的补偿价值;买者是G-W,目的是实物替换。每个商品生产者既是卖者,又是买者,结果使第一部类价值4000的产品得到实现。
第二,第二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二部类500V+500M所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1000V+1000M代表的产品和第二部类2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这样,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Ⅰ4000C+1000C+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四)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M)=ⅡC
公式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说明两大部类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和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能具备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两个派生或引申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ⅡC
公式表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不变资本补偿价值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生产资料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二,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Ⅱ(C+V+M)=Ⅰ(V+M)+Ⅱ(V+M)
公式表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必须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保持价值上相等、事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消费资料总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在第一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对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Ⅰ(C+V+M)›ⅠC+ⅡC,即Ⅰ(V+M)›ⅡC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它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第二,在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需要之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时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M-M/X)›Ⅰ(V+M/X)(其中,M-M/X表示资本家用于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M/X表示资本家用于消费部分的剩余价值。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劳动力需要的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有何区别?为什么?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发生变化。这样,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为: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Ⅰ4400C+1100V+500M/X=6000
为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之间必须相互交换产品的原理,第一部类要求第二部类产品价值必须作如下的重新组合: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两大部类产品价值经过重新组合,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社会产品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这一实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Ⅰ4400C+1100V+500M/X=6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得到全部实现,下一年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能够顺利进行。在下一年的扩大再生产中,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那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加上追加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V+M/X)=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产品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2)派生或引申实现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C)+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第二,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原有和追加可变资本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
Ⅱ(C+V+M)=Ⅰ(V+V+M/X)+Ⅱ(V+V+M/X)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练习: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OM=3000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追加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原有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不变,都是100%。根据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进行计算,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是多少?
(2)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比第二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根据这一条件和题中的假设,第二年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价值必须重新组合如下
Ⅰ4400C+1100V+500=6000
Ⅱ1600C+800V+600=3000
因为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而且不变,所以,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产品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同样道理,第三年进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必须重新组合为:
Ⅰ4840C+1210V+550=7260
Ⅱ1760C+880V+560=3200
在剩余价值率100%不变的情况下,第三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840C+1210C+1210M=7260
Ⅱ1760C+880V+880M=3520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9800,第三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10780,第三年比第二年增加了980,第三年社会总产品比第二年增长了10%[(10780-9800)/9800X100%]
五、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1.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为,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愈来愈大,而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因而追加的生产资料要多于追加的消费资料,这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增长速度。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内容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增长最快的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3.要正确全面地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课程代码:000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经济学说,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的是
A.重商主义学说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庸俗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A.系统方法
B.数学方法
C.唯物辩证法
D.归纳和演绎法
3.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矛盾
D.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4.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6.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定期付款的保证书是
A.期票
B.汇票
C.支票
D.债券
7.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
A.生产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流通领域
B.流通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生产领域
C.流通领域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
D.生产领域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
8.假定资本家投入10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假定不变资本一次转移),可变资本200万元。雇佣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为1400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是
A.50%
B.100%
C.150%
D.200%
9.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10.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1.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A.导致社会资本总额急剧增大
B.导致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下降
D.导致可变资本数量上升
12.考察资本循环要以
A.借贷资本为对象
B.商业资本为对象
C.产业资本为对象
D.生息资本为对象
13.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价值贬值,被称为
A.物质磨损
B.精神磨损
C.固定资本折旧
D.固定资本更新
14.年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
A.M′=m/c
B.M′=m/v
C.M′=M/v
D.M′=m/(c+v)
15.公式I(v+v+m/x)=II(c+c)是
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6.平均利润率形成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量
A.等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B.大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C.小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D.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无关
17.垄断组织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价格是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保护价格
18.公有制反映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B.财产的组织制度
C.资本的组织形式
D.资产的经营方式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A.按劳分配
B.个体劳动收入
C.福利性分配
D.按资金分配
20.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产权清晰是指明确界定
A.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与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B.出资人的财产经营权与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C.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与企业的法人经营权
D.出资人的财产经营权与企业的法人经营权
21.规范市场客体的规则属于
A.市场进出规则
B.市场竞争规则
C.市场交易规则
D.市场兼并规则
22.与集约型经济增长内容基本一致的是
A.粗放型经济增长
B.外延型经济增长
C.内涵型经济增长
D.数量型经济增长
23.下列产业中,消耗资源较少的是
A.建筑业
B.新兴服务业
C.装备制造业
D.加工工业
24.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实质上反映
A.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
B.物质资源消耗的多少
C.市场份额占有的大小
D.环境保护状况的优劣
25.企业分配给职工的工资属于
A.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B.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
D.国民收入中的社会后备基金
26.社会保险的三大法定保险是
A.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B.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C.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D.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27.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贸易
B.国际金融
C.对外直接投资
D.国际间接融资
2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
A.国际水平分工
B.国际垂直分工
C.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分工
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工
29.世界贸易组织是
A.联合国的组成机构
B.区域性的国际贸易组织
C.多边性的国际贸易组织
D.双边性的国际贸易组织
30.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是
A.以质取胜、科技兴贸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作为自然经济对立物的商品经济
A.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B.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C.以市场交换为目的
D.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E.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2.按主体的不同,信用可分为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企业信用
D.国家信用
E.消费信用
33.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通资本
E.流动资本
34.产业资本循环中的货币资本是
A.产业资本运动中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
B.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资本
C.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的资本
D.商品资本的组成部分
E.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
35.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
A.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B.各部门内部各个企业的利润率完全相等
C.各部门商品的价值和它们的生产价格完全一致
D.各部门的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不一定完全一致
E.各部门投入的等量资本会获得等量利润
3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运用财政政策进行调节的手段有
A.税种
B.税率
C.政府支出
D.利息率
E.货币供应量
37.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是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集体经济
E.股份合作制经济
38.理顺分配关系和调节收入分配要求
A.提高城乡低收入居民的基本收入
B.调控不合理、不公平的高收入
C.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D.打击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
E.允许两级分化
39.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
E.社会资助
40.属于非关税贸易措施的有
A.进口配额限制
B.“自愿”出口限制
C.行政手段限制进口
D.制定环保标准限制进口
E.制定技术标准限制进口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
42.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
43.简述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44.简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45.简述“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区别。
按资本运动规律控制成本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是不变资本,v是可变资本,m是价值增值部分,可称为盈利。
按照投入产出的概念,c+v是投入部分,m是产出部分,c+v可作为分母,m是分子,分子越大,分母越小,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好,反之,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差。因此,如何控制成本,就成为投入产出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c+v中,c是指购买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的不变资本,是商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成本中,应特别注意购买同类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的价格,注意有无物美价廉的产品,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竞争机制作用下,如果采购时货比三家,购买到同质优价原料、机器设备,不仅能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竞争力,而且也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这也是许多工厂都把精兵强将放在原料采购部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样才能有效地把好商品生产的第一关———进料价格。
v是支付给劳动者的价格。劳动者本身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维持劳动者本人的费用,二是保持劳动者家庭的费用,三是对劳动者技能培养的费用。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劳动力价格有不同的水平。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劳动力价值中,劳动者技能培养费用所占的比重也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简单劳动被复杂劳动所代替,以至于在西方许多国家中,如果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从事许多工作。
在控制成本中,v是一个重要的因素,v的高低直接与成本高低有关。
但是,v是不可能无止尽降低的,也就是说,v是有下限的,这个下限是在同类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方与劳动力需求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企业无法找到合格的劳动者。
另外,应该以动态的观点而不是以静态的观点来看待劳动力成本。
以动态观点,在支付劳动力成本时,不仅仅看到支出的货币,更要看到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要用投入产出法来分析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是否合理。创造价值越高,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也应越高,这才符合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律,即使一时得到高质低廉的劳动力,但由于市场的流动性,最终还是无法长期在企业中保留高质量的劳动力,最终也会因为高质量劳动力的离去而影响企业资产价值量的增加。
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控制成本是必要的,但任何成本都有一个下限,这个下限就是它的合理水平,保持在这个水平上,企业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低于这个水平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但高于这个水平,又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外贸企业控制成本的特点
外贸企业处于商业流通领域,使用的资本金是商业资本。商业资本运作的特点与产业资本、货币资本不一样,而商业资本在外贸领域的运作与内贸领域的运作也不一样,有着它独特的特点:
从单个资本循环看,外贸企业收购工厂的出口商品。对工厂来说,该商品被收购后,得到了报酬,它的价值已被实现,可以视为商品在国内市场实现了价值,但是对外贸企业来说,收购的出口商品的价值要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才算真正最终实现。
因此,当出口商品被外贸企业收购后,它的价值增值过程并没有结束,只不过价值增值的空间和劳动过程的空间从工厂的生产领域转移到外贸的流通领域。
从外贸企业运作成本看,它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外贸企业的固定资本和部分流动资本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包括购买办公大楼、办公设备、运输工具、仓库等,这部分投资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多次分批收回,并且是可以折旧的。还有一部分包括办公费用,即进出口业务需要支出的经营费用,如出差费、验货费、样品费、通讯费等等,这些费用属于流动资本投资,它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时间短,周转快,3到6个月可以收回。流动资本的价值转移也是一次性地全部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
还有一部分流动资本,是用于支付给业务员的工资和奖金。外贸公司的业务员绝大多数是大学毕业生,主要来源于外贸专业、外语专业和财务专业的大专院校,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各个公司有不同的规定,但总体水平差不多。
而奖金部分的差异却很大,经济体制改革后,每个进出口公司都制定了对职工的激励机制,奖励创造价值多的业务员,并把奖金的高低作为拉开收入档次的主要手段。因此,外贸企业的成本中,支付给业务员的工资与奖金也是成本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总资本构成看,外贸企业资本构成存在“三多三少”,即负债多、权益资本少,流动资本多、固定资本少,短期贷款多、长期贷款少。这样的总资本构成,使外贸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更具有行业特色。
正是由于具有以上几个特点,外贸企业降低成本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控制出口商品收购价格,是控制企业成本的重要环节。
目前大多数外贸企业对工厂的出口商品仍然采用收购制,那么收购价格的高低就成为控制成本的关键点。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内的竞争机制正在形成,这种竞争机制为外贸企业挑选优质低价的出口商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企业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提供了机会。
因此,各个出口企业应充分重视货源采购工作,坚持同类商品优质低价优先收购原则,并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优质出口商品的货源工厂,应用经济利益机制使这批货源工厂为外贸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出口商品。
同时外贸企业还可以用参股、控股的方式,将资本渗透到工业企业中,用资产纽带关系把外贸企业与工业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利益机制来控制成本,有利于使工贸双方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二)通过有效控制库存和应收账款,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在外贸企业的流动资本中,有相当大部分用于收购出口商品,由于出口商品的时间性、季节性很强,许多商品收购后,或多或少都要在仓库存一段时间,形成库存商品。当然,库存有合理库存与不合理库存之分。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速度快,占有流动资本少。同量的流动资本,由于周转速度的快慢,能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因此,每个企业都力求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但是,存货周转率太高,则反映企业库存不足,如果库存太少,不足以满足出口需要,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存货周转率适中比较合适。至于什么样的存货周转率比较合适,根据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销售对象而有所不同,每个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业务状况和商品特点来制定。
应收账款也是外贸企业流动资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分为对国内工厂企业的放账和对国外客户的放账,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可推动进出口业务的发展,但是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又是造成外贸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
总之,由于外贸公司的流动资本大部分是从银行货款而来,因此,银行的利息负担将要计算在出口成本中,所以,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将是外贸企业控制成本、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
(三)盘活固定资本投资,可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
外贸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主要表现在购买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交通工具、通讯设备、仓库等方面,而购买的物业——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仓库占用的资金量最大,构成固定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
按照传统观点,这些固定资本一旦投入,只有通过折旧的方法,过若干年后收回。但如果我们树立了资产经营价值观,那么以这些固定资本投资的物业,在折旧完成以前,也能为公司带来一定的收益。
例如,自己投资建好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仓库,办好产权证明和相关的法律手续后,将它们抵押给银行,可以得到优惠利率货款,货款作为流动资本,投入进出口贸易当中,由于利率的优惠,能为出口公司带一定的收益。
又例如,在产权市场上,公司的物业资产也可以进行交易。公司可用参股、控股等形式,将物业作为对其他企业的一种投资方式,使形态固定的物业资产在价值形态上流动起来,也能为公司带来收益。
(四)降低办公经营费用,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
外贸公司经营费用支出,是构成外贸企业成本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时,由于吃“大锅饭”,这部分费用未被重视起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尤其是从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办公经营费用作为成本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职工创造的利润,以及完成任务后的资金分配都牢牢挂起钩来。
有些进出口公司将费用支出指标、利润指标和奖励指标落实到个人(如上海基地进出口公司的陆长生管理法),这种用投入产出法将支出费用和创造利润联系起来的制度,无疑对最大限度降低办公费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的进出口公司采用此方法,仅电话费用,就节省了几万元人民币,而且对每个业务员来说,这种机制使他们的头脑中都上紧了节约费用开支这根弦,于是能写传真联系业务就不用电话,能坐火车就不乘飞机。
办公费用的节省,不仅为公司节约了经营费用,也为业务员本身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投入产出公式中,办公费作为投入部分,是分母,产出部分是分子,当分母缩小时,即使分子不变,收益仍然会增加。
(五)适当制定业务员工资与奖金的比例,也能有效控制成本。
在外贸公司,业务员的经营活动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业务员的经营能力、外语水平、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对商品特点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国内工厂和国外客户网络的掌握程度等等,都成为他们为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掌握等量流动资本后,素质高的业务员可以比一般素质的业务员多创造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外贸公司尤为重要,这也是外贸企业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支付业务员的工资与奖金中,两者的比例的制定对控制成本有重要意义,如果两者关系是3:7,那么业务员只在创造一定量利润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奖金,这样在投入产出比例中,由于产出的加大,会使企业成本相对降低。
按资本运动规律控制成本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是不变资本,V是可变资本,M是价值增值部分,可称为盈利。
按照投入产出的概念,C+V是投入部分,M是产出部分,C+V可作为分母,M是分子,分子越大,分母越小,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好,反之,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差。因此,如何控制成本,就成为投入产出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C+V中,C是指购买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的不变资本,是商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成本中,应特别注意购买同类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的价格,注意有无物美价廉的产品,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竞争机制作用下,如果采购时货比三家,购买到同质优价原料、机器设备,不仅能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竞争力,而且也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这也是许多工厂都把精兵强将放在原料采购部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样才能有效地把好商品生产的第一关———进料价格。
V是支付给劳动者的价格。劳动者本身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维持劳动者本人的费用,二是保持劳动者家庭的费用,三是对劳动者技能培养的费用。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劳动力价格有不同的水平。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劳动力价值中,劳动者技能培养费用所占的比重也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简单劳动被复杂劳动所代替,以至于在西方许多国家中,如果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从事许多工作。
在控制成本中,V是一个重要的因素,V的高低直接与成本高低有关。
但是,V是不可能无止尽降低的,也就是说,V是有下限的,这个下限是在同类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方与劳动力需求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企业无法找到合格的劳动者。
另外,应该以动态的观点而不是以静态的观点来看待劳动力成本。
以动态观点,在支付劳动力成本时,不仅仅看到支出的货币,更要看到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要用投入产出法来分析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是否合理。创造价值越高,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也应越高,这才符合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律,即使一时得到高质低廉的劳动力,但由于市场的流动性,最终还是无法长期在企业中保留高质量的劳动力,最终也会因为高质量劳动力的离去而影响企业资产价值量的增加。
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控制成本是必要的,但任何成本都有一个下限,这个下限就是它的合理水平,保持在这个水平上,企业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低于这个水平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但高于这个水平,又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外贸企业控制成本的特点
外贸企业处于商业流通领域,使用的资本金是商业资本。商业资本运作的特点与产业资本、货币资本不一样,而商业资本在外贸领域的运作与内贸领域的运作也不一样,有着它独特的特点:
从单个资本循环看,外贸企业收购工厂的出口商品。对工厂来说,该商品被收购后,得到了报酬,它的价值已被实现,可以视为商品在国内市场实现了价值,但是对外贸企业来说,收购的出口商品的价值要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才算真正最终实现。
因此,当出口商品被外贸企业收购后,它的价值增值过程并没有结束,只不过价值增值的空间和劳动过程的空间从工厂的生产领域转移到外贸的流通领域。
从外贸企业运作成本看,它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外贸企业的固定资本和部分流动资本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包括购买办公大楼、办公设备、运输工具、仓库等,这部分投资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多次分批收回,并且是可以折旧的。还有一部分包括办公费用,即进出口业务需要支出的经营费用,如出差费、验货费、样品费、通讯费等等,这些费用属于流动资本投资,它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时间短,周转快,3到6个月可以收回。流动资本的价值转移也是一次性地全部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
还有一部分流动资本,是用于支付给业务员的工资和奖金。外贸公司的业务员绝大多数是大学毕业生,主要来源于外贸专业、外语专业和财务专业的大专院校,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各个公司有不同的规定,但总体水平差不多。
而奖金部分的差异却很大,经济体制改革后,每个进出口公司都制定了对职工的激励机制,奖励创造价值多的业务员,并把奖金的高低作为拉开收入档次的主要手段。因此,外贸企业的成本中,支付给业务员的工资与奖金也是成本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总资本构成看,外贸企业资本构成存在“三多三少”,即负债多、权益资本少,流动资本多、固定资本少,短期贷款多、长期贷款少。这样的总资本构成,使外贸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更具有行业特色。
正是由于具有以上几个特点,外贸企业降低成本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控制出口商品收购价格,是控制企业成本的重要环节。
目前大多数外贸企业对工厂的出口商品仍然采用收购制,那么收购价格的高低就成为控制成本的关键点。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内的竞争机制正在形成,这种竞争机制为外贸企业挑选优质低价的出口商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企业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提供了机会。
因此,各个出口企业应充分重视货源采购工作,坚持同类商品优质低价优先收购原则,并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优质出口商品的货源工厂,应用经济利益机制使这批货源工厂为外贸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出口商品。
同时外贸企业还可以用参股、控股的方式,将资本渗透到工业企业中,用资产纽带关系把外贸企业与工业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利益机制来控制成本,有利于使工贸双方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二)通过有效控制库存和应收账款,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在外贸企业的流动资本中,有相当大部分用于收购出口商品,由于出口商品的时间性、季节性很强,许多商品收购后,或多或少都要在仓库存一段时间,形成库存商品。当然,库存有合理库存与不合理库存之分。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速度快,占有流动资本少。同量的流动资本,由于周转速度的快慢,能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因此,每个企业都力求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但是,存货周转率太高,则反映企业库存不足,如果库存太少,不足以满足出口需要,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存货周转率适中比较合适。至于什么样的存货周转率比较合适,根据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销售对象而有所不同,每个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业务状况和商品特点来制定。
应收账款也是外贸企业流动资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分为对国内工厂企业的放账和对国外客户的放账,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可推动进出口业务的发展,但是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又是造成外贸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
总之,由于外贸公司的流动资本大部分是从银行货款而来,因此,银行的利息负担将要计算在出口成本中,所以,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将是外贸企业控制成本、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
(三)盘活固定资本投资,可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
外贸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主要表现在购买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交通工具、通讯设备、仓库等方面,而购买的物业——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仓库占用的资金量最大,构成固定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
按照传统观点,这些固定资本一旦投入,只有通过折旧的方法,过若干年后收回。但如果我们树立了资产经营价值观,那么以这些固定资本投资的物业,在折旧完成以前,也能为公司带来一定的收益。
例如,自己投资建好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仓库,办好产权证明和相关的法律手续后,将它们抵押给银行,可以得到优惠利率货款,货款作为流动资本,投入进出口贸易当中,由于利率的优惠,能为出口公司带一定的收益。
又例如,在产权市场上,公司的物业资产也可以进行交易。公司可用参股、控股等形式,将物业作为对其他企业的一种投资方式,使形态固定的物业资产在价值形态上流动起来,也能为公司带来收益。
(四)降低办公经营费用,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
外贸公司经营费用支出,是构成外贸企业成本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时,由于吃“大锅饭”,这部分费用未被重视起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尤其是从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办公经营费用作为成本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职工创造的利润,以及完成任务后的资金分配都牢牢挂起钩来。
有些进出口公司将费用支出指标、利润指标和奖励指标落实到个人(如上海基地进出口公司的陆长生管理法),这种用投入产出法将支出费用和创造利润联系起来的制度,无疑对最大限度降低办公费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的进出口公司采用此方法,仅电话费用,就节省了几万元人民币,而且对每个业务员来说,这种机制使他们的头脑中都上紧了节约费用开支这根弦,于是能写传真联系业务就不用电话,能坐火车就不乘飞机。
办公费用的节省,不仅为公司节约了经营费用,也为业务员本身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投入产出公式中,办公费作为投入部分,是分母,产出部分是分子,当分母缩小时,即使分子不变,收益仍然会增加。
(五)适当制定业务员工资与奖金的比例,也能有效控制成本。
在外贸公司,业务员的经营活动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业务员的经营能力、外语水平、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对商品特点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国内工厂和国外客户网络的掌握程度等等,都成为他们为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掌握等量流动资本后,素质高的业务员可以比一般素质的业务员多创造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外贸公司尤为重要,这也是外贸企业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支付业务员的工资与奖金中,两者的比例的制定对控制成本有重要意义,如果两者关系是3:7,那么业务员只在创造一定量利润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奖金,这样在投入产出比例中,由于产出的加大,会使企业成本相对降低。
关键词:技术进步;一般利润率;提高
一、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即如果剩余价值率或劳动被资本的剥削程度不发生变化时,通常利润率会逐渐下降。究其原因,一般是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社会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由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共同作用形成的。所以,有些人认为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使得技术进步,进而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而实际上,技术进步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利润率,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二、一般利润率的影响因素
一般利润率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对平均利润率,不能理解为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均,而要考虑各个部门的资本在社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考虑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原因时,要同时考虑到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求出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简均数)和平均数中不同利润率的占比。而投在每个特殊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多大的部分决定了一般利润率。”个别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为p'=m/(c+v)。由此公式可见,个别生产部门的利率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即c:v,二是剩余价值率,即m/v。因此,一般利润率通常由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决定。另外,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
本文主要从技术进步对资本的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以及周转率方面研究其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
三、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本和降低不变资本各要素的价格。
1.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个别生产部门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增强竞争力,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获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激励研究更加先进的技术,这也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手段之一。当其他部门发现之后,也会采取该技术进行生产,从而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相比于提高之前将需要更少的劳动力,使得不变资本相对于可变资本增加,从而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
置盐信雄对以上分析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采用先进的技术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另外,即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由于没有统计数据,所以也不能判断其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综合以上观点,而且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存在,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为了使资本的有机构成得到提高而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效果是有限的。
2.技术进步通过节约资本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进而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生产不变资本的劳动的节约不能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而是要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资本存在着两种趋势:一、通过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聿欢霞跎俨品生产所必要的劳动,进而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二、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用这种生产产品压缩到最小的必要的劳动,即压缩利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到最低限度。”
通过技术进步而改良机器是节约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机器的改良所引起的不变资本节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改良制造机器的材料,使机器耐用;二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使生产资料价值下降;三是改良已有机器,使它们更便宜或更有效地进行操作;四是废料可以通过使用性能较好的机器减少。“凡是使机器从而全部固定资本在一定生产期间内的损耗减少的事情,不仅会使单个商品变得便宜......而且减少这段时间内的资本支出。”而由机器改良引起的利润率提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社会内部的分工和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会使生产力得到发展。资本家利用的是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在为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中,劳动生产力通过降低资本家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
3.技术进步通过降低各要素价格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不变资本的各种要素变得便宜,就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它可以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
第一,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生产资料的数量要不断增加。但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不变资本的价值并不与生产资料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因此,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得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放缓,从而延缓了利润率的下降。第二,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价值会下降,生产资料价值也会下降,从而现有以生产资料价值存在的不变资本就会贬值。
4.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综合以上三方面,笔者认为技术进步降低了资本有机构成。从一般利润率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有机构成与一般利率是负相关关系。所以,技术进步通过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一般利润率。
四、技术进步、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
技术进步会对剩余价值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提高剩余价值率
技术进步会同时导致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提高得更多。其原因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中少数人拥有着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类生产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全部被资本家占有,工人仅仅变成了更复杂的劳动力。资本家剩余价值生产的需求使得劳动力变得复杂。因为资本家希望得到更高的剩余价值率,如果技术进步使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那么资本家也没有动力寻求技术进步。
所以,从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两个时点的总量比较,可以这样说,技术进步一定会使剩余价值率提高。
2.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
由于技术进步的存在,不同行业的剩余价值率不同。拥有先进技术的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较高。基于平均利润率相等的经济事实,一个行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技术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倒数的减量与剩余价值率的增量之和为零。如果有限的剩余价值率提高要求过多的不变资本,或者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不能达到太高的技术要求水平,那么这样的技术都不会被采用。技术落后的行业,资本技术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所以这些行业也可以获得平均利润率。
由于技术进步不仅具有内在规律,还存在巨大的外部效应,不由资本家控制得使所有行业获得外部收益。这导致了平均利润率的存在。技术进步有劳动力价值增长的需求,同时劳动力价值存在超强增长的特性。因此,如果技术受到影响进步速度减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将会同时减少,进而使得利润率下降,导致经济危机。
五、技术进步、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除了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外,周转速度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所以,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影响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加快周转速度
通过技术进步可以实现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缩短,进而提高周转速度。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缩短生产时间的目的,通常人们称之为工业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起生产时间的缩短,从而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提高利润率。如果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添置昂贵的机器,引起总投资的大大增加,也可能降低利润率。技术进步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
2.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任意一个要素的减少,都可以使剩余价值量增加。究其原因是,用于生产的资本仅是全部资本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流动资本体现为货币和商品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闲置的资本就越少,用于生产的资本就越多,生产的剩余价值就会越多。由于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因此剩余价值量增加,利润率也就提高。
六、总结
技术进步对一般利润率的两方面决定因素: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它们的影响体现为是资本的有机构成降低,而使剩余价值率提高,它们分别使得一般利润率提高,所以综合起来也是得一般利润率提高。虽然此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认为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得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有限的,此观点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在其他方面都严格论证了技术进步对一般利润率的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2]彭必源.对国外学者非议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8(1):1-5.
[3]沙洛姆,煞.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中的技术进步和价值:一个注解[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10):186-207.
[4]余斌.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及其争议[J].经济纵横,2012(9):9-13.
【摘要】通过分析软件资本循环过程可以发现,软件产品存在一次性劳动创造价值,多次甚至无限次复制使用价值的价值倍增效应和边际效用递增效应,软件的效用成为决定软件价值量的最主要因素。软件资本构成中人力资本占据决定性的地位,软件企业应当通过提高软件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加强软件开发过程控制来确保软件资本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
进人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软件产业开始从信息产业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应用市场的拉动下,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决定21世纪国际竞争地位的战略性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和加快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全面发展描绘了更加辉煌的前景。
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生产劳动也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此时各种软件产品开始进人大规模生产、网络化传输和传播的阶段,从而大大改变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发展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创造商品价值的新阶段。
(一)软件的价值来源于人类的知识劳动
软件(software)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 hardware)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包括程序( program )、相关数据(data)及其说明文档(document )。其中程序是按照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各种图文资料。软件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软件作为精神产品,具有无形性。软件主要由开发或工程化而形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产生的。(2)软件不会“磨损”,在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维持不变,除非由于某种原因被停止使用或被替换。(3)软件的资本投人相对较少,但产值则高得不成比例。软件产品主要依赖于诀窍,而不是依赖于资源。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一张光盘的原料价值不过几毛钱,但是一旦刻上程序,作为软件就值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几十万美元。(4)软件开发过程属纯脑力劳动,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人,因此劳动力价值对软件价值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所讲的作为价值惟一源泉的人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信息时代以及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逐步成为主体劳动。所谓知识劳动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够创造出具有放大的边际效用递增效应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软件作为一种知识和智力密集的精神产品,其价值的来源是也只能是人类的知识劳动,是软件编程人员和软件企业管理人员创新劳动的结果。而且软件产品存在一次劳动创造价值,可以无成本多次甚至无数次复制使用价值,存在价值倍增效应和极强的边际效用递增效应。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软件及软件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越了一切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美国5 000家软件公司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超过了世界前500家大公司的贡献,特别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二)软件的效用成为决定软件价值t的最主要因素
恩格斯在1843年底至1844年初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中,提出了“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这一命题,也就是说,生产费用和效用乃是决定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他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因素。”在这里生产费用是指劳动耗费,效用是指生产物的使用价值。因此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体现了人和物的关系,也就是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使用价值相对稳定的状况,今年有用的东西,明年就可能无用或效用降低,其价值也随之下降。因此效用越来越成为决定价值量的最主要因素。
软件产品的生产费用主要是软件开发过程当中投入的人力成本,用于对软件开发人员的知识劳动进行补偿;而软件的效用即使用价值体现了软件的有用性,即软件能够给软件使用者带来的各种收益的总和,体现在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投入产出比的提升等各个方面。软件产品的价值很难用生产它们的活劳动来衡量。软件开发的人力成本对于软件价值量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影响软件价值量最主要的是软件的效用。如果没有效用或效用为负,即使活劳动耗费再大,生产费用再高,也形不成价值;而相反,如果软件效用大,市场需求很大,可能它所耗费的知识劳动及其他劳动并不很多,但所能创造的效益却非常之大,实现的效用越大,软件的使用价值也就越大。另一方面软件产品由于其无形性,可以看作是虚拟产品,其价值也具有极大的虚拟性。当市场对一个软件产品的需求无限大时,其市场价格可以很高,实现的产品价值就很大;而当市场一旦背离它时,其价值等于零。由此可以看出,软件产品的价格弹性非常大,其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
软件产品还存在着生产费用和效用相互背离现象,主要指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一次性完成一旦形成产品,便可以拷贝方式进行无成本复制,从而使软件价值实现按照拷贝数倍增,呈现出典型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而且随着软件拷贝销售数量的上升,分摊在每一个软件产品中的生产费用逐步降低,同时其边际收益却在不断提高,如果拷贝销售数量足够的大,那么每一个拷贝的边际收益率将逐步接近100%,而软件产品的总价值也在一直不断地积累上升,其总效用呈不断上升趋势。像微软公司投人50万美元开发其最早的windows操作系统,其销售的第一套windows磁盘的生产费用为50万美元,第二张和随后的磁盘仅用3美元。随着销售数量的增长,每套windows操作系统的单位成本逐步下降,假定最终销售了50万套,分摊在每套软件中的开发成本为1美元,则单位生产费用为4美元。假定每套windows操作系统售价为300美元,所有软件销售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 5亿美元。不考虑其他企业经营方面的因素,仅通过上述简单计算便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微软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软件企业、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秘密所在。可以说,微软的成功证明了恩格斯“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关系”这一命题的正确性。
(三)软件资本对资本流通公式的改变
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资本的投入和支持。所谓软件资本就是投入到软件研发、制造和销售等环节,按照一定构成比例参与软件价值创造和流通过程,最终实现价值增值目的的产业资本。软件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精神产品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软件生产过程中资本构成及其流通过程的独特特点。通过对软件资本构成及其流通过程的分析,可以使软件企业清楚地看到软件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和环节,对于提高软件资本的运行效率和软件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软件资本的构成分析
《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根据其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说明了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问题,从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指出:“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我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不变资本。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即剩余价值。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可变资本。”《资本论》第二卷资本流通理论当中,马克思又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中固定资本是指以劳动资料如厂房、机器等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部分;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全部参与价值转移的资本,一部分是由原辅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构成,一部分由投人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构成。
软件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精神产品,其价值创造基本上由软件技术人员的创造性知识劳动来完成,虽然工作场所、电脑设备、开发环境等劳动资料对于软件开发必不可少,但与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软件资本中,不变资本基本上等于固定资本,而可变资本等于流动资本。可变资本基本上是人力资本的投人,在软件资本总额占决定性的比例。
2.软件产品资本循环公式的变化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对产业资本运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三个阶段,分别变换成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最终回到货币资本形态,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在购买阶段(g一w),通过购买生产资料p,和劳动力a,货币资本转化成为生产资本;在生产阶段,生产资料p,和劳动力a按照一定的比例投人生产过程,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完成从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的转换;售卖阶段(w’-g’),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实现其价值,完成从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回归。
软件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由两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过程组成,即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其中软件研发过程包括上述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和生产阶段,主要指软件企业通过组织软件技术人员进行软件的研制开发工作,最终形成软件解决方案或软件产品的整个过程。由于软件作为智力密集型产品,研发过程并不需要其他资源的投人,主要由软件技术人员富有创造性的知识劳动所形成,因此只需购买软件技术人员的劳动力即可进行生产。随着软件产品的不断发展和软件复杂程度的提高,软件生产人力资本密集程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资本的有机构成逐步降低,而与此同时,资本的价值构成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软件产品对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生产资料如电脑设备等物质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少,这一点与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正好相反。
根据其作用、目的及销售方式的不同,软件可以划分为客户定制化软件和产品化软件两种类型。客户定制化软件主要指根据客户的应用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其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是统一的,一次性完成。产品化软件主要指根据广泛的市场需求,归纳总结出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特征,然后严格按照产品化的要求组织软件开发,最终形成软件产品,其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是相互分离的,软件开发过程一次性完成,而软件销售过程可以不断地重复进行。也就是说,只要市场有需求,软件便可以拷贝的形式不断向外销售。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一次性开发销售的软件产品来讲,其资本流通公式如下:
公式(1)中,从g...w‘为软件开发过程,w’ - g’为软件销售过程,开发和销售过程一次性完成,随后通过新的软件开发启动新一轮资本循环过程。每一次资本循环都产生价值增值,而且价值增值率要远远大于一般的资本循环。
对于产品化软件来讲,其资本流通公式如下:
公式(2)中,软件开发过程,即g--w‘与公式(1)相同,所不同的是软件销售过程,即软件的价值实现过程。在这里,每销售一个软件拷贝,实现一次价值gn’,随着销售数量的不断增加,实现软件的总价值g厂越来越大,软件的总效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一个成功的软件产品可以带来迅速倍增的财富效应,微软和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也正在于此。
(四)上述分析给软件企业的两点启示
启示之一:软件的价值创造基本上是软件技术人员创造性知识劳动的凝结,因此软件技术人员劳动力素质高低对软件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同样人力资本投人的情况下,软件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最终软件产品的质量,也决定了软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和效用的能力。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人员能够深人了解顾客和市场需求,按照软件工程学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软件结构分析和模块设计,高效率、高质量地编码,短时间内推向市场,软件更易用,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反之,如果软件技术人员素质较低,虽然可能投入了同样的人力资本,但开发出的产品质量不高,难以使用,或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根本不被市场所接受。这样即使软件资本循环能够走完软件开发过程(g…w),但却无法走完软件销售过程,完成由w’ -g‘的软件价值实现。也就是说软件资本流通的两个阶段发生了断裂,无法完成循环,此时人力资本投资变成了沉没成本。上述事实提醒软件企业,在招聘时应当注意选拔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人员,同时应当加强对软件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启示之二:严格按照软件工程学要求,组织软件产品开发,做好过程控制。首先应当做好顾客和市场求分析,确保将来开发出来的产品能够被市场所接受,使软件资本流通的两个阶段能够顺利的对接,软件价值能够实现。其次应当科学组织软件开发人员和合理计划时间进度,加强过程控制,避免由于过程失控,导致开发周期的延长,从而造成开发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既丧失了产品进人市场的有利时机,也削弱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即如果剩余价值率或劳动被资本的剥削程度不发生变化时,通常利润率会逐渐下降。究其原因,一般是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社会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由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共同作用形成的。所以,有些人认为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使得技术进步,进而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而实际上,技术进步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利润率,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二、一般利润率的影响因素
一般利润率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对平均利润率,不能理解为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均,而要考虑各个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考虑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原因时,要同时考虑到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求出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简均数)和平均数中不同利润率的占比。而投在每个特殊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多大的部分决定了一般利润率。个别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为p=m/(c+v)。由此公式可见,个别生产部门的利率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即c:v,二是剩余价值率,即m/v。因此,一般利润率通常由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决定。另外,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本文主要从技术进步对资本的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以及周转率方面研究其对一般利润率的影响。
三、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本和降低不变资本各要素的价格。
1.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个别生产部门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增强竞争力,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获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激励研究更加先进的技术,这也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手段之一。当其他部门发现之后,也会采取该技术进行生产,从而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相比于提高之前将需要更少的劳动力,使得不变资本相对于可变资本增加,从而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
置盐信雄对以上分析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是采用先进的技术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另外,即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由于没有统计数据,所以也不能判断其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综合以上观点,而且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存在,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为了使资本的有机构成得到提高而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效果是有限的。
2.技术进步通过节约资本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可以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进而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生产不变资本的劳动的节约不能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而是要通过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资本存在着两种趋势:一、通过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來不断减少产品生产所必要的劳动,进而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
二、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用这种生产产品压缩到最小的必要的劳动,即压缩利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到最低限度。
通过技术进步而改良机器是节约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机器的改良所引起的不变资本节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改良制造机器的材料,使机器耐用;二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使生产资料价值下降;三是改良已有机器,使它们更便宜或更有效地进行操作;四是废料可以通过使用性能较好的机器减少。凡是使机器从而全部固定资本在一定生产期间内的损耗减少的事情,不仅会使单个商品变得便宜......而且减少这段时间内的资本支出。而由机器改良引起的利润率提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社会内部的分工和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会使生产力得到发展。资本家利用的是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在为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中,劳动生产力通过降低资本家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
3.技术进步通过降低各要素价格而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
不变资本的各种要素变得便宜,就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它可以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第一,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生产资料的数量要不断增加。但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不变资本的价值并不与生产资料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因此,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使得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放缓,从而延缓了利润率的下降。第二,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价值会下降,生产资料价值也会下降,从而现有以生产资料价值存在的不变资本就会贬值。
4.资本有机构成与一般利润率
综合以上三方面,笔者认为技术进步降低了资本有机构成。从一般利润率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有机构成与一般利率是负相关关系。所以,技术进步通过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一般利润率。四、技术进步、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技术进步会对剩余价值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提高剩余价值率
技术进步会同时导致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提高得更多。其原因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中少数人拥有着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类生产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全部被资本家占有,工人仅仅变成了更复杂的劳动力。资本家剩余价值生产的需求使得劳动力变得复杂。因为资本家希望得到更高的剩余价值率,如果技术进步使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同比例提高,那么资本家也没有动力寻求技术进步。所以,从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两个时点的总量比较,可以这样说,技术进步一定会使剩余价值率提高。
2.剩余价值率与一般利润率
由于技术进步的存在,不同行业的剩余价值率不同。拥有先进技术的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较高。基于平均利润率相等的经济事实,一个行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技术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倒数的减量与剩余价值率的增量之和为零。如果有限的剩余价值率提高要求过多的不变资本,或者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不能达到太高的技术要求水平,那么这样的技术都不会被采用。技术落后的行业,资本技术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所以这些行业也可以获得平均利润率。由于技术进步不仅具有内在规律,还存在巨大的外部效应,不由资本家控制得使所有行业获得外部收益。这导致了平均利润率的存在。技术进步有劳动力价值增长的需求,同时劳动力价值存在超强增长的特性。因此,如果技术受到影响进步速度减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将会同时减少,进而使得利润率下降,导致经济危机。
五、技术进步、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除了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外,周转速度也会影响一般利润率。所以,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影响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一般利润率。
1.技术进步加快周转速度
通过技术进步可以实现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缩短,进而提高周转速度。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缩短生产时间的目的,通常人们称之为工业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起生产时间的缩短,从而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提高利润率。如果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添置昂贵的机器,引起总投资的大大增加,也可能降低利润率。技术进步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
2.周转速度与一般利润率
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任意一个要素的减少,都可以使剩余价值量增加。究其原因是,用于生产的资本仅是全部资本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流动资本体现为货币和商品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闲置的资本就越少,用于生产的资本就越多,生产的剩余价值就会越多。由于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因此剩余价值量增加,利润率也就提高。
【关键词】价值 转形 萨缪尔森 马克思
一、前言
西方经济学家对待马克思经济学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强烈的反感,一种是清醒的评价。前者全面否定马克思经济学,首先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后者认为马克思是一位严肃的经济学家,马克思经济学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更能得到当代人的共鸣,西方经济学家应当向马克思学习很多东西。萨缪尔森显然属于前者,他曾向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发出号召:“的价值太大,不能听任者支配。它提供一面可以用来批判的棱镜。通过这面棱镜,主流经济学――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通过分析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审查。”萨缪尔森的这番话,说白一点就是:不能听任者阐述、研究和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肆无忌惮地向经济学发起全面的攻击。
本文介绍萨缪尔森对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提出的价值转形问题的批判,力求客观的将二者理论进行对比。
二、萨缪尔森对价值转形问题的批判
庞巴维克在《卡尔・马克思及其体系的终结》一书中提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断言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可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却为不同部门间的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为难。于是,庞巴维克得出结论:如果价值只以劳动量为基础,那它就不能解释现实世界中的价格和利润;劳动价值如果不能解释现实世界中的价格和利润,那么断言资本主义建立在对工人剥削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也就崩溃了。可见,庞巴维克试图通过《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存在的所谓矛盾,从根本上否定经济学体系。萨缪尔森继承了庞巴维克的研究传统,也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存在的所谓矛盾上大做文章,所以有人将他称为“当代的庞巴维克”。萨缪尔森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攻击集中在《从马克思的价值到竞争价格的转形:一个排斥与替代的过程》(1970)、《理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马克思的价值与竞争价格间所谓转形问题的概述》(1971)等论文中,萨缪尔森(1970)将马克思的转形分析看成是一块橡皮解决的问题。
三、两者理论的内容
1.马克思的价值转形
所谓转形问题是指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论证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证了由于资本主义的竞争,不同资本最终会按照平均利润来获取报酬,利润的平均化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也为生产价格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然而生产价格和价值终究只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关键词:两部类再生产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实物构成原理 两部门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80-03
一、引言
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与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辅相成,被普遍地应用于对现实国民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模型对于研究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具有基础性指导意义,但由于所构建的理论和分析体系不同,尚未和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连通,较难被用于对现实国民经济运行的实证研究。沟通这两个不同的理论和分析体系,既可以促进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在现实国民经济中发挥具体作用,也能够通过借鉴拓展和丰富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吴易风(2007)指出,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含有两种基本前提或两种构成原理,即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都要同时满足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也就是在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两方面都获得平衡。陶为群(2009)基于两部类社会再生产情形,将哈罗德―多马模型与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连通,为在满足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的前提下,沟通两个不同的理论和分析体系,做了探索。陶为群、陶川(2010)将资本――产出比率保持不变状况下的储蓄与劳动就业关系,引入马克思的两部类再生产模型加以定量化研究,为其与现代经济增长模型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局部具体沟通,做了尝试。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将这个部分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模型连通,能够对沟通两个不同的理论和分析体系产生重要作用。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模型把基本点放在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使用上,但同时也关联到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使用。所以,以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之视角剖析,遵循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中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可以分解成投资品供给与需求平衡、消费品供给与需求平衡两个部分。两部类扩大再生产与两部门经济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具有相合性,并且体现了比通常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经济。
二、建立马克思的两部类经济与两部门宏观经济的对应关系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所有经济部门提供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所有经济部门购买产品和劳务支出的总和。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指AS=AD成立。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概念紧密联系着现实的多部门经济。在一个仅含有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封闭的两部门中,社会总供给AS是由企业部门提供的可供最终使用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社会总需求AD由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把资本划分为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两个部分, 它们的价值实现在实物上分别对应于投资品和消费品两个部类。劳动力的剩余价值M由可变资本V产生,它的生产、分配、使用是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合一的过程。并设定劳动者的工资全部支出用于消费,以及不变资本的周转周期为1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要求投资品部类需要补偿的消费品和消费品部类需要补偿的投资品,包括各部类积累全部按比例转化为所对应的投资品和消费品,都必须同时在价值和实物形态上实现。所以,扩大再生产实际上包含了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并且细化为投资品供给与需求、消费品供给与需求两个平衡,两个平衡都实现才表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分别用下标Ⅰ、Ⅱ表示投资品和消费品部类,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要求:在实物构成上ASⅠ=ADⅠ和ASⅡ=ADⅡ都成立;在价值量上ASⅠ+ASⅡ=AS,ADⅠ+ADⅡ=AD。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含有企业所有者和劳动者两种市场主体,以及分别生产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两个部类,没有进出口。这种状况比较相似只由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构成的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现在通过几点做法,建立马克思的两部类经济与两部门宏观经济的对应关系。第一,两个部类的企业所有者与劳动者共同组成居民部门,企业共同组成企业部门。第二,企业所有者还具有经营者的身份,如果单独考虑经营者的收入,其性质是工资性收入,与劳动者的工资合并考察;设定扩大再生产中劳动者的工资全部支出用于消费,相当于假定居民部门获得的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居民部门没有储蓄。第三,企业所有者从企业获取的剩余价值M当中用于自身享受消费部分,既计入居民收入也计入居民消费,因为这部分是全额消费,不影响居民部门没有储蓄的设定。第四,企业部门获取的剩余价值扣除当中企业所有者用于自身享受消费部分,成为本部门的储蓄,是社会储蓄的唯一来源。这样做下来,就将马克思的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纳入到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的框架下。
三、科学确定两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总供给、总需求统计口径
确定总供给、总需求统计口径,涉及到储蓄等于投资的假定。如同一般的多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把社会储蓄等于投资作为设定条件。于是,总需求AD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部分。社会储蓄等于产出减去消费支出以后的余额,投资的涵义则是意指该经济体的资本财货当年比上年的增加量,这一增加量只能来自当年新创造出来的国民产品中没有被人们消费掉的那部分产品。所以从实物的角度来看,储蓄与投资这两个概念指的是同一样东西,储蓄之值恒等于投资之值。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一般研究只有一种产品Y即只有一个生产部类的经济体,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投资作为资本品,因而没有被消费掉的都是作为投资品。这种产品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的共同作用下被生产出来。对确定了含义的字母前面加符号表示增量。以增长的视角看,投资形成新增资本K。所以,投资等同于经济体中投资品的净增加。储蓄等于投资的设定,在通行的SNA统计核算中也有具体体现。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各常住单位的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得到的增加值之和。而中间投入并不包括对固定资产的消耗,所以,国内生产总值包含了新创造价值和固定资产折旧两个部分。国内生产总值剔除固定资产折旧后称为国内生产净值。投资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包含固定资本形成净额、存货增加、固定资产折旧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称为资本形成净额也就是净投资。因而,以国内生产净值作为产出即总供给,以净投资作为投资,完全符合动态的视角,或者说从理论上符合经济增长模型的口径。按照这样的口径,在价值量上,储蓄=总供给AS-消费;投资=总需求AD-消费。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和储蓄等于投资涵义相同。然而在实物构成上,总供给减去消费是从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中扣除消费品,剩余的是投资品,可以如此相减是建立在产品和劳务具有同质性的假定之上。就是假定了总供给在实物构成上只有一种产品和劳务Y,它既可以作为消费品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投资作为资本品。
对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在总供给方面须符合实物构成原理。投资品供给是第Ⅰ部类的全部产品扣除生产中两个部类的物质消耗;消费品供给是第Ⅱ部类的全部产品,因为消费品不会被作为生产的中间消耗。于是在实物构成上区别为:
由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设定不变资本的周转周期为1年,于是把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到生产的物质消耗即中间投入里,不在产出当中单独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因素。社会总产品扣除物质消耗后,用对应于劳动者工资V和剩余价值M的产品作为产出,相当于遵循国内生产净值的统计口径。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企业部门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分解为新增不变资本C和新增可变资本V,其中V按支出法被统计在消费中,只有C被统计为投资。所以在扩大再生产模型中,投资仅仅指新增生产资料也就是投资品的净增加,相当于资本形成净额的统计口径。更明确地说,企业部门的积累当中V转化为居民部门的消费,投资=积累-V,是与积累有联系但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
剩余价值M中有(M/X)用作企业所有者自身享受消费,计入居民消费,其余的用作企业部门的积累。在价值量上Cj+vj+(M/X)j=Mj(j=Ⅰ,Ⅱ)。因而vj+(M/X)j=Mj-Cj。第j部类的投资需求是Cj;由第j部类产生的居民部门的消费需求是Vj+vj+(M/X)j=vj+Mj-Cj。于是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中,总需求方面也须符合实物构成原理。企业部门的投资品需求和居民部门的消费品需求区别为:
综合以上论析,将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中分别由两个部类提供的社会总供给和产生的社会总需求,列成表1。
四、扩大再生产中两个部类之间的产品交换实现,等价于储蓄等于投资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章和二十一章中论述了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他在第二十章别论述了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中介作用,并举例具体说明了交换的过程。他举例说明的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以及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都是借助货币媒介,通过居民部门与企业部门之间的买卖交易完成,与经典的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产品和劳动与货币收入的循环流转图含义完全一致。对于扩大再生产的状况,他说明了,(CⅠ+CⅠ)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VⅡ+MⅡ-CⅡ)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通过两大部类之间交换实现的则是(vⅠ+MⅠ-CⅠ)和(CⅡ+CⅡ)。类似可以理解,对于扩大再生产的状况货币流通同样起中介作用。以两部门经济的视角看,第Ⅰ部类的新创造价值扣除给本部类投资后,成为由本部类产生的居民消费需求(vⅠ+MⅠ-CⅠ),但这个价值量在实物形态上是投资品,需要转化为消费品才能作为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第Ⅱ部类生产出的都是消费品,而本部类需要补偿和新增的不变资本(CⅡ+CⅡ),对应的实物形态是投资品,也需要实物形态的转化;两个所需的转化,必须通过居民部门与企业部门之间借助货币媒介的买卖交易完成。省略两个转化之过程而专注最终实际结果,是在实物形态上完成了等价值量的投资品与消费品交换。于是存在交换关系式:
vⅠ+MⅠ-CⅠ=CⅡ+CⅡ CⅠ,CⅡ?垠0(3)
式中当CⅠ,CⅡ都等于0的时候,就成为马克思给出的简单再生产状况,同样对应于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全部国民产品都被居民消费即社会储蓄等于0的情形。当且仅当(3)式成立,也就是完成这种等价值量的投资品与消费品在实物形态上转化,因而使得产品具有同质性而可加,才能够将(3)式分别带入(2)和(1)式,得出:
ADⅠ=CⅠ+CⅡ=VⅠ+MⅠ-CⅡ=ASⅠ(4)
分析一下能够从(3)式得出一个关系式:CⅡ+CⅡ=VⅠ+MⅠ-CⅡ,左端表示的是全社会的投资,右端表示的是全社会的储蓄,经济意义是投资等于储蓄。反过来讲,如果该关系式成立,也能得出(3)式。所以在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中,两个部类之间的产品交换实现与全社会投资等于储蓄,实质上是等价条件。
在价值量的意义上,可以是总供给AS=ASⅠ+ASⅡ。然而在实物形态上,ASⅠ,ASⅡ分别是投资品和消费品,不同质的产品不能够加总。只有当不再区分投资品和消费品,或者说两个部类都生产同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投资作为资本品,才可以在实物形态的意义上将式和式的左端和右端对应相加。从而得到:
也就是:总需求=总供给。所以,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中的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可以看作是两个部类都生产同质产品、或者说省略实物构成原理的特殊情形下的社会再生产,在这种情形下省略了两个部类完成彼此之间的产品交换(交易)过程,可以把全社会产出中没有被消费掉的都作为投资,也就是把储蓄等于投资作为设定条件。
至此,已经确切地说明,总供给总需求平衡与两部类再生产具有相合性。
五、引用《资本论》的算例验证
下面引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一章中的第一例,对以上论析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与两部类再生产的相合性,加以验证,结果列在表2。马克思用该例作了连续5年的扩大再生产计算,来说明两个部类的扩大再生产过程。表2中的各列数据都是直接引用马克思的计算结果,仅仅是按照以上论析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的计算口径作了相应的归并。
马克思举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总供给总需求平衡与两部类再生产具有相合性。
综合以上研究表明:虽然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分析体系与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不同,但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可以纳入到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的框架下;在满足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的情形下,两部类扩大再生产与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具有相合性,并且更贴近现实经济。
参考文献:
1.吴易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7(9)
2.陶为群.哈罗德模型与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的连通[J].巢湖学院学报,2009(5)
3.陶为群,陶川.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储蓄与劳动就业关系[J].当代经济研究,2010(7)
4.向蓉美等.国民经济统计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5.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一、投资的内在动机与外在压力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小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后者是为买而卖,意在使用价值;前者则是为卖而买,意在价值本身;后者对使用价值的追求是有限的,前者对价值的追求则是无限的,而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正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动力。这种追逐是通过将货币转化为资本即投资活动而实现的。所以,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的资本家,起初进行的投资就好比放出一只金鸟,但目的是在回归时,除了金鸟,还有金蛋。这种剩余价值源自工人的生产活动,实现于流通之中。
当资本的内在贪欲一旦发动,投资活动就会像投入石子的湖面的水纹,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这是因为获得剩余价值的内在动机的实现,经常受到与之同样动机的竞争。要克服这种实现的障碍,必须不断地使剩余价值资本化——即投资。
从资本主义发展史来看,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种投资活动一方面表现为生产的外延扩大,另一方面表现为内涵的深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二重奏。
黑格尔指出,恶推动世界的发展,这个观点得到了恩格斯的肯定。所以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了资本主义残酷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高度赞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的巨大进步。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作为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表现为单个资本家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外部运动,并由此引起了竞争,在竞争的强制规律作用下,迫使每个资本家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竭力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其中重要的手段就是不断地进行有利可图的投资活动。马克思在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怎样表现为资本的外部运动,怎样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发生作用,从而怎样成为单个资本家意识中的动机”(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52页。)时,从三个角度阐述了这一问题。
第一,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阐述了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而导致的投资竞争。
所谓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劳动时间长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众所周知,必要劳动时间是创造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属的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要降低其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以及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有关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
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客观结果,即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一般的、必然的趋势”。就各个资本家个人而言,他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动机则是攫取超额剩余价值。这就是说,资本的一般的必然趋势表现为各个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特殊追求。
马克思认为,要获取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变革技术条件,变革企业的组织形式,实际上是通过把新资本投向改良的机器或生产资料上实现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至十三章的描述中,阐述了相对剩余价值发展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由投资活动推动的,或者外延扩大,以取得规模经济(协作力)的好处,或者外延扩大中包括着内涵的深化,以获取由于机器设备改良带来的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这一进程,是由单个资本家率先打破均衡,而由众多资本家的竞争走向新的均衡的过程,马克思指出:“采用改良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的其余资本家,可以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但是另一方面,当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通采用,因而比较便宜地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它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的时候,这个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们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这样就实现了新的均衡,这时,超额剩余价值消失,大家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然而,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战火并不就此熄灭,而会在新的均衡基础上重新展开这一竞争过程。
第二,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的角度,阐述了固定资产更新引起的投资竞争。
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指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由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荣、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九章中经过大量材料的研究认为,固定资产每隔十年左右更新一次是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物质基础。他说:“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从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7页。)众所周知,在危机期间,商品积压、物价下跌、生产下降。为了在危机中站稳脚跟,资本家就要竭力采取效率更高的机器装备和新的工艺方法,这就会引起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投资。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导致生产资料市场的扩大,从而出现生产资料部门本身的引致投资;由于生产资料部门的就业人员增加,扩大了消费品市场。这样,就会使生产从危机中摆脱出来,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资本赢利增加,生产上升。生产扩大的结果,必然要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于是在经济之后,新的危机不可避免地到来。新的危机又会引起新的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投资。
第三,从说明一般利润率和成本价格形成的角度,阐述投资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与竞争。
众所周知,当剩余价值被看成全部资本带来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由于各种原因,按理各个资本的利润率是不相同的,有高有低。然而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实行的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也就是说都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率。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资本在各个生产部门的流动与竞争造成的。马克思指出:“不管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多么不同,成本价格对投在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来说总是一样的。成本价格的这种等同性,形成不同投资竞争的基础,而平均利润就是通过这种竞争确定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2页。)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两个环节得来的:一是成本价格的等同性,二是部门间的竞争。
所谓成本价格,就是生产某种商品所花费的资本。对资本家来说,不管这种资本投向的部门有机构成如何,如果投入的资本是等同的,那么他就要求获取等量的利润,因为他花费的资本即成本是等同的。然而,这种要求的实现是通过竞争达成的。
竞争依范围来划分有两种: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部门之间的竞争则形成平均利润率。
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争夺较高的利润率而展开竞争,这种竞争主要是通过资本的进入和退出来实现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当资本不能在某一部门获得平均利润率时,资本就会流出这一部门,反之则流进这一部门。资本不断地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结果,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资本的减少,产品减少,在供求规律的作用下,利润率升高。而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资本的流入,导致生产增加,产品供给增多,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从而导致暂时的均衡。除了原有资本的移动外,新的投资也参与这一角逐,从而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为资本总是要求有利的投资场所。
二、投资来源与实现条件的分析
要投资,就必须要有投资来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理论出发,明确指出,剩余价值从资本来,资本则是剩余价值的转化。从而指出了资本不过是存量形态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说:“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6页。)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上是不断扩大的再生产,是剩余价值不断地资本化过程。在扩大的再生产中,资本来自于剩余价值,不仅如此,马克思的分析还表明,甚至在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下,全部预付资本,不管它的来源如何,都转化为积累资本或资本化的剩余价值;但在生产的巨流中,全部的预付资本,与直接积累的资本即重新转化为资本(不论它是在积累者手中,还是在别人手中执行职能)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比较起来,总是一个近于消失的量(数学意义上的无限小的量)。(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8页。)
投资来源从资本的运动来看,似乎只有剩余价值,但还不是全部,还要扣除资本家的消费。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就是据此构建的,我们在下文还要谈到。
事实上,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资本化是投资的惟一源泉,这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在那里,马克思是抽象地考察积累,也就是把积累只看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不断赋予积累新的内容,指出投资资金的新来源。在《资本论》第二卷中,他认为剩余价值到追加资本的转化只是“特定意义上的资本积累”,可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除了由于剩余价值的逐渐货币化外,新的货币资本还可由其他方法产生”。这其他的方面,主要是指下述两个方面:
第一,折旧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从生产周转的角度看,可将预付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流动资本(包括原材料以及工资等)随着企业不间断的再生产,需要将其不间断地用于购买以便投入生产。固定资本的周转,即折旧则有不同的运动形式。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比较长,资本的周转期长于产品的周转期,这就决定了它的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在时序上的不一致性。在固定资本实物更新之前,先期参加周转的价值,便以货币资本的形式沉淀下来。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资本可作为追加的投资,成为企业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马克思指出:“虽然固定资本,如上所述,继续以实物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但它的价值的一部分,根据市场损耗,已经和产品一起进入流通,转化为货币,成为货币准备金的要素,以便在资本需要的实物形式进行再生产时来补偿资本。固定资本价值中这个转化为货币的部分,可以用来扩大企业,或改良机器,以提高机器效率。这种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不是由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引起的,而是从固定资本的本体分出来,以货币形式和它分离的价值再转化为追加的,或效率更大的同一种固定资本而引起的。”(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第二,货币收入转化为借贷资本。
马克思在比较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时指出:“产业资本家进行的现实积累,通常要由再生产中的资本本身的各种要素的增加来实现。”(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
货币资本的积累虽然不表示现实生产要素的增加,但它是增加生产要素的现实条件,是资本运动的必经阶段。“货币资本的积累,……为现实的积累,为开辟新的投资场所的货币,提供了货币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73页。)
借贷资本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居民收入转化而来的。马克思早就观察到这一情况,对收入转化为借贷资本积累作了概括。马克思指出:“一切逐渐消费的收入,例如地租、高级工资、非生产阶级的收入等等,也是这样。它们都在一定时间内采取货币收入的形式,因此可以变为存款,并由此变为借贷资本。”(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用于消费的收入部分(这里撇开工人不说,因为他的收入=可变资本)的扩大,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的积累。”(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页。)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工资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工资收入用于积累的现实可能性已经愈益明显。西方国家如此,我国更是如此,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资本积累的中坚力量。
尽管马克思看到了在C、V、M中都存在着积累——投资来源的主要因素,但他在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时,仍然将投资的来源确定为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他认为投资的实现条件必须是货币资本和剩余产品的双重存在。“剩余价值所以能转化为资本,只是因为剩余产品(它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已经包含了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而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事实上也是有与之相对应的物质组成部分,因为马克思已经在分析简单再生产时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折旧基金不及时转化为投资,就会在简单再生产中出现产品实现危机。(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页。)
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工资仅够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以V中没有可用于积累的物质原子。而其他形成借贷资本来源的收入,在马克思看来,其相对应的实物形式则是消费资料。马克思说:“在货币资本的积累中,加入了一个本质上和产业资本的现实积累不同的要素,因为年产品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并不是资本。它本身无论在这个形式上或在那个形式上都不表示积累。但它暂时执行借贷资本的职能,即货币资本的职能。”(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页。)
马克思通过再生产活动的分析来论述投资实现条件时,做了一个假设,即不变资本的流转包括固定资本的价值周转,最长为一年,这样就把固定资产中游离出来的投资来源假定掉了。这样做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
依据马克思的思路,可变资本V能够维系劳动力再生产,故在投资实现条件的再生产图式中,现实的投资来源由此成了单一的剩余价值(扣除了资本家集团消费)。
但是依据发展了的情况,将这一实现条件分析进行一定的深化则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因为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我们要做的就是只做些添加。不过本文的目的并不在此。
马克思在分析简单再生产时,实际上提出了要使生产能够顺利运行,生产资料的部门必须完成不变资本的补偿,生活资料部门则必须满足工人与资本家的消费需要。
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分析了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即从投资的货币资本必须有相应的剩余产品的角度,提出了投资可能的条件。实际上,结合《资本论》第三卷的分析,投资可能实现的条件还必须考虑投资之后产出品的实现问题。如果不能实现,投资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资本论》第三卷谈到了资本过剩和人口过剩问题。这一思想对指导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活动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三、投资增长与制度创新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投资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具有双向性: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聚,单个资本的投资额增大,制度例如企业制度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新制度会带来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随着新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投资增长,例如信用制度的建立,使数额巨大的投资需求得以以股份的方式实现,并进而创造出股份公司与股票市场更新的制度。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投资增长与企业制度不断创新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现代经济组织——企业制度的演进经历了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生产(工厂)、股份公司这几个阶段。
马克思认为,企业的起源是与协作联系在一起的,确切地说,是与简单协作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维系简单协作的条件,就是企业产生的条件。从简单协作本身来看,主要取决于:(1)简单协作的技术条件,这个条件在封建的手工业中就已经存在;(2)资本积累的最低额度。从经济学上说,这是重要的,没有一定量的资本作为粘合剂,就不可能有现代企业,当然,这是以协作比单个手工劳动的生产率高为前提。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资本同时雇佣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58页。)
与简单协作相比,工场手工业的最大特点是,协作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这种企业制度,资本额必须较简单协作为大。马克思指出:“数量较多的工人受同一资本指挥,既是一般协作的自然起点,也是工场手工业的自然起点。”(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反过来,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又使工人人数的增加成为技术上的必要。现在,单个资本家所必需使用的最低限额的工人人数,要由现有的分工来规定。另一方面,要得到进一步分工的利益,就必须进一步增加工人人数,而且只能按倍数来增加。但是随着资本的可变部分的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也必须增加,建筑物、炉子等共同生产条件的规模要扩大,原料尤其要增加,而且要比工人人数快得多地增加。由于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定劳动量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原料数量也就按比例增大。因此,单个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最低限额越来越大,或者说,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资本,这是由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性质产生的一个规律。
工厂制度确定的另一个阶段,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与机器大工业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用一个机构代替只使用一个工具和工人,这个机构用许多同样的或同种的工具一起作业,由一个单一的动力来推动,而不管这个动力具有什么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3页。)在机器大工业中,由于劳动资料取得了机器这种物质存在的方式,就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进一步加强,并且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构成,决定了协作的规模、方式和程度。
机器大工业最终确立了工厂制度,而工厂制度的确定意味着典型的企业制度的形成。当然,在工厂制度得以确定的前期(或初期),企业是以单个资本的形式出现的。不过,这时候的单个资本形成的最低限额大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单个资本形成的最低限额。这不仅因为机器的昂贵和机器决定的生产规模在技术上的规定性大于手工业中相同要素的作用,还因为机器大工业本身一开始就要求一定的规模经济。机器大工业造就了生产的大规模,资本对利益的追求决定了机器使用的最低界限,所以,机器一经应用,对资本来说,必须具有经济性,这种条件,在极小的规模内无法做到,从而,小的资本额无法突破现代工厂制度的壁垒。
从单个企业演进到股份制,同样伴随着资本最低限额要求的提高。马克思指出:“一个独立的工业企业为进行有效的生产所必需的资本最低限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这种情况在竞争中表现为:只要新的较贵的生产设备普遍得到采用,较小的资本在将来就会被排除在这种生产之外。只是在各生产部门机器发明的初期,较小的资本才能在这些部门独立执行职能。另一方面,像铁路之类的规模极大的企业,不变资本占的比例异常巨大……但是,资本在股份形式上的巨大的结合,在这里也找到了直接的活动场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92-293页。)“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8页。)
从简单协作到工厂企业的建立,是单个资本积聚的结果,由投资的最低额度增长导致制度的创新,可看成投资推动的制度变革。但从单个资本到股份制企业的诞生,却是由投资巨额需求拉动的制度创新。马克思认为,股份制企业的诞生不是资本积聚的结果,而是信用制度作用的结果。信用采取股份的方式筹集了大企业需要的资本金,并由此衍生一系列的金融制度,如证券交易所等,形成了资本市场。
四、马克思投资理论的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投资理论的粗略分析,我们认为,尽管马克思构建其投资理论的时代背景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不尽相同,但其理论分析仍然具有普遍意义。
从国内经济来看,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了新台阶。以买方市场的形成为标志,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已经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
众所周知,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外贸需求构成的。要使经济正常运行,必须同时启动这三只轮子。目前,外贸需求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国内消费需求由于居民一方面实际收入减少,购买力降低,另一方面对未来的经济前景颇感忧虑,需求平淡;因此启动经济很大程度上要寄希望于投资需求。
有鉴于此,政府这两年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图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谓用心良苦,无奈企业应者寥寥。政府的投资目标在于增强企业或民间的投资信心,引诱企业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就是商品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些传统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经营困难,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估计,约有3/4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能力闲置。(注:曾培炎:“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1999年第1期。)
这就使得以前只要有产品就不愁市场、只要上项目就不愁盈利的状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投资行为的盲目性受到了市场的有效约束。在一般产品的生产能力出现过剩的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储备,新产品开发跟不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普遍感到难以找到效益好的投资项目,投资欲望减弱。据中国人民银行对5000家工业企业投资意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998年企业已有的投资项目中,只有28%的企业有新建项目,且多集中于大型企业。有30%的大型企业有新建项目,中小企业有新建项目的只占总数的26%和23%。(注:刘树成:“启动经济要有新思路”,《内部文稿》1998年第19期。)
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方式,也是投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马克思的分析,投资来源主要是企业的剩余。然而,我国企业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约占37%),其次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约占25%)和内部集资(约占10%)。由于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加之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企业融资困难。且间接融资负债过多,企业的金融结构不合理,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从主观方面看,企业缺乏一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经验,缺乏公正超脱的投资中介机构,缺乏必要的政府指导,企业投资成功率较低。一方面,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轨,不少经营者决策知识不足,不熟悉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运作的程序和投资要求,单凭主观意志、善良愿望进行投资,结果失误较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从卖方向买方转变,产品升级换代,产业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对投资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投资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目前我国短缺的一些产品,大部分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需要充分的信息依据,并且在外部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投资风险很高。
针对目前的状况,我们认为,要启动企业的投资,可能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要增加企业对未来的信心。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已经好转,外贸出口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国内经济也开始回升。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经济周期的低谷,正是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的极好时机,各类投资品价格较低,目前投资项目建成时,正好赶上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因此要使企业明了这个道理,把目前的扩大投资需求同以后的经济增长联系起来。
第二,要解决企业的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国民收入的流向已经发生改变,居民成为资金供给的重要来源,现在居民储蓄有5万多亿。大力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让居民参与投资活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的投资来源,改善企业的金融结构。
第三,政府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改变传统观念,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创造新机会以取得新的优势。根据马克思的分析,重要的是要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以获取相对剩余价值。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强化管理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赢得市场,取得较多的剩余价值,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
内容摘要: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理论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关于价值理论,当今经济学界有三大理论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体系、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体系和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绝大多数经济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和新古典价值理论体系并不陌生,但对于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却知之不多。本文旨在介绍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并且将其与马克思价值理论体系进行比较,找到这两种价值理论体系的相通之处,然后通过这些相通之处从马克思价值理论体系的视角解读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
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斯拉法价值理论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比较
相关文献综述
皮罗·斯拉法(Piero Sraffa)英国著名的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1930年开始在凯恩斯的帮助下,斯拉法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十卷本《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的编订工作。1960年他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用商品生产商品》(Production of commodities by means of commodities)。这部著作为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价值理论的基础,斯拉法也因此成为新剑桥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用商品生产商品》的成功出版意味着斯拉法价值理论的成型,斯拉法价值理论成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相并列的三大价值理论体系之一。后凯恩斯主义者和新李嘉图主义者认为斯拉法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了价值理论的基础。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也运用斯拉法的理论体系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新观点,同时有一部分西方者开始怀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可以用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斯蒂德曼(1991)就认为即使放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用斯拉法的分析方法同样可以得到马克思的结论。米克(1979)认为斯拉法的许多基本观点与马克思的体系是一致的,“斯拉法的程序所反映的基本观点正是马克思试图用他的劳动学说来表达的这种观点”,但“斯拉法的程序比马克思的程序更为清楚和有效”。
而另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我国国内经济学家则认为斯拉法的体系并不能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甚至认为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价值理论体系根本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根本就不能并列。丁堡骏(2001,2003)认为虽然斯拉法的某些概念和某些分析方法与马克思的概念和分析方法非常相似,但是并不能就此说明斯拉法的这种实物关系体系与马克思的价值关系体系是相互贯通的,更不可能按照斯拉法的思想去研究马克思、放弃多余的劳动价值理论,而相反,按照马克思的思想研究斯拉法和斯蒂德曼。
魏埙(2001)认为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体系“与新古典主义的价格论和分配论相比,还是有其进步和科学意义的”,但是“与马克思的价值、资本有机构成、生产价格以及固定资本等基本理论相互比较,斯拉法的理论远不如马克思理论科学、深刻、系统和全面”,所以“某些西方学者否定劳动价值论,试图用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取代马克思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是错误的”。
鲁品越(2001)将价格形成机制分成三个层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最为深刻,是关于交换价值源泉与本质的理论”,而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则居于中间层次,“指出了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各个产品之间的客观联系决定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关系”,而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则居于价格决定机制的最表层,“由理性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成交价格”。通过这种价值或价格理论的分层分析,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与新古典的价值理论做了分析,并统一了分析的框架。
白暴力(2011)认为价值的范畴包括三方面内容,价值价格理论有六个层次,而斯拉法的价值价格理论体系仅仅是完整的价值价格理论中的第三个层次“交换价值或价格直接基础”的特殊形式“生产价格”的精确计算问题;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则研究了价值与价格的本质,揭示了价值理论体系的第一个层次;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研究了第二个层次—价值的实体问题,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则只是研究了价值价格理论的第四个层次市场价格理论。这种六层次价值价格理论的将古典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古典均衡价值论和斯拉法价值理论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内进行比较,使得经济学界一直在相互争论的三大价值理论体系的比较问题,得到了统一的认识。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进行比较。分别研究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斯拉法价值理论的比较。本文在研究马克思价值理论与斯拉法价值理论区别的同时,更加侧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相通之处的研究,找到两种价值理论的共通之处,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从的视角解读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
劳动价值论
经济学家普遍地将商品价值归结为人类的劳动,而且生产商品的劳动不是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有用性质的劳动,而是指共同的人类劳动及抽象的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或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W=C+V+M,W为商品的价值,C为不变资本,即投入生产中的固定资本与原材料的价值,V为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工资,M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的价值转移到了新商品中,价值不发生变化,由于不变资本也是由劳动创造,所以C也被称为物化劳动或者死劳动。而由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所以其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了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即V+M,所以这一部分被称为活劳动。而一种商品的价值增值便来自于活劳动。
假设W=P·Q,W为整个社会所生产的所有商品的总价值,P为单位商品的价值,Q为商品的数量,则P·Q=C+V+M,及所生产商品的总价值等于死劳动加活劳动之和,P=(C+V+M)/Q,即单位商品的价值为每一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之和。
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
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是从建立简单的仅能维持生存的生产方式开始的,这类似于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过程。假定起初只生产两种商品小麦和铁,其简单的生产方程为:
280夸特小麦+12吨铁400夸特小麦
120夸特小麦+8吨铁20吨铁
将价值或者价格引入其中得:
280Pw+12Pi=400Pw (1)
120Pw+8Pi=20Pi (2)
其中,小麦的价格为Pw,铁的价格为Pi,令小麦的价格Pw=1,求解上面的方程可得Pi=10,即一吨铁的价值等于10夸特小麦。
再引入三种商品的生产,小麦、铁再加入猪,其中生产方程如下:
240夸特小麦+12吨铁+18只猪450夸特小麦
90夸特小麦+6吨铁+12只猪21吨铁
120夸特小麦+3吨铁+30只猪60只猪
同样假设小麦的价格为Pw,并且令Pw=1,假设铁的价值为Pi,猪的价值为Pp,则方程为:
240+12Pi+18Pp=450 (3)
90+6Pi+12Pp=21Pi (4)
120+3Pi+30Pp=60Pp (5)
解该方程组得:Pi=10,Pp=5。即一吨铁的价值等于10夸特小麦等于2只猪。
将上述生产方程扩展到K个部门,令A为每年所生产a商品的数量,B为每年所生产b商品的数量,C为……,依次类推。我们称Aa,Ba,……Ka为生产A的生产部门每年所使用商品a,b……k的数量;Ab,Bb……Kb为生产B的生产部门每年使用相应商品的数量; AkBk……Kk为生产K的生产部门每年所使用的abc……k的数量。再假设Pa,Pb……Pk为商品a,b……k的价值,则生产方程为:
AaPa+BaPb+……+KaPk=APa
AbPa+BbPb+……+KbPk=BPb
……
AkPa+BkPb+……+KkPk=KPk
以其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当作自由变量,设其价值为1,则由K-1个未知数和K-1个方程最终可求解出各个商品的价格Pa,Pb……Pk。其中Aa+Ab+……Ak=A,Ba+Bb+……+Bk=B,……,Ka+Kb+……+Kk=K 。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比较
假设是在两部类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为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为生活资料的生产,则马克思的生产方程为:
C1+V1+M1=W1
C2+V2+M2=W2
其中,W1是第一部类所生产商品的价值,W2为第二部类所生产商品的价值,C1,C2,V1,V2,M1,M2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相对应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如果简单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则必须具备三个实现条件:I(V+M)=IIC;II(C+V+M)=I(V+M)+II(V+M);I(C+V+M)=IC+IIC。其中I代表第一部类,II代表第二部类。
假定生产的K种商品中有一种商品是劳动力,设其为i,则Ia+Ib+……Ik=I,劳动力的价值为Pi,这一价值仅仅够维持劳动力的生存。还有另一种商品就是管理者或者是资本家,假设其也要参与到生产过程中,设他们为j,Ja+Jb+……Jk=J,资本家要得到的报酬为Pj,这一报酬也只能维持其生存,使其可以参加再生产,因为是简单再生产,所以不存在超过其生存需要的利润。由于资本家和劳动力的价格都是仅供维持生存的价格,所以二者应该相等,都等于维持生存的费用,即Pi=Pj=Pl。这样在斯拉法生产方程中还有K-2种商品,将这K-2种商品抽象为一种大的商品即生产资料,用C来表示,他们也只用一种价格,用Pc来表示,Pc可以理解为这K-2种商品的价格指数。则上述斯拉法方程就可简化为:
CcPc+IcPl+JcPl=CPc
Ci+jPc+Ii+jPl+Ji+jPl=(I+J)Pl
因为劳动力的生产和资本家的生产都是人的再生产过程,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可以看作是同一种商品的生产,他们的生产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存而已,所以没有区别。当他们投入生产过程时则是两种商品,因为他们所执行的功能不同。
斯拉法的这一简化方程与马克思的两部类生产方程是完全相同的,而且,斯拉法的这一简化方程要想顺利地进行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C=Cc+Ci+j;I+J=Ic+Ii+j+Jc+Ji+j。这两个条件是斯拉法体系自行更新的必要条件。与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进行对比,条件:C=Cc+Ci+j就是马克思简单再生产条件的第三公式I(C+V+M)=IC+IIC,条件:I+J=Ic+Ii+j+Jc+Ji+j正是马克思简单再生产条件的第二公式即II(C+V+M)=I(V+M)+II(V+M)。而斯拉法方程要想解出产品的价格,还隐含着一个条件。注意最初的两种商品的生产方程:
280夸特小麦+12吨铁400夸特小麦
120夸特小麦+8吨铁20吨铁
其相对价值为1吨铁=10夸特小麦,这一比例正是12吨铁与120夸特小麦相比的结果,所以两种商品斯拉法生产方程隐含着一个条件:12吨铁·Pi=120夸特小麦·Pw 。在上述斯拉法两部门简化的方程中这一隐含条件可表述为(Ic+Jc)Pl=Ci+jPc。这个条件正是马克思简单再生产的第一公式I(V+M)=IIC。所以,斯拉法的无剩余生产方程与马克思的两部类简单再生产方程是完全相同的,其运行和实现条件也完全一样。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简单再生产过程中斯拉法价值体系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实质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共通的,其结果也十分相似。在斯拉法的原著《用商品生产商品》中并没有将整个社会的生产分为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而是将整个社会生产泛泛的划分为K个部门,如果斯拉法可以将生产部门划分为消费和生产两个部门,可以得到与马克思价值理论相同的条件。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比较
本文假设剩余率为R,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剩余率R应该相等,如果不相等,通过市场竞争可实现相等,则上述斯拉法体系就变成了:
(AaPa+BaPb+……+KaPk)(1+R)=APa
(AbPa+BbPb+……+KbPk)(1+R)=BPb
……
(AkPa+BkPb+……+KkPk)(1+R)=KPk
在这一体系中Aa+Ab+……+Ak≤A;Ba+Bb+……+Bk≤B;……;Ka+Kb+……+Kk≤K,这也就是说,每一商品生产的数量至少等于所有各个生产部门合计起来所消耗的数量。在这个体系中,假设一种商品的价格为1,则它包括K个独立方程,这些方程决定K-1个价格和剩余率。因为存在剩余商品,所以改变原有的假设条件,工资和利润要对这部分剩余进行分割,工资和利润不再是只能够维持生存之用,而是都会存在剩余。这就可以把工资和利润从先前的方程中剔除,即不再视其为一种商品的报酬,重新建立一组新的方程:
(AaPa+BaPb+……+KaPk)(1+r)+LaW=APa
(AbPa+BbPb+……+KbPk)(1+r)+LbW=BPb
……
(AkPa+BkPb+……+KkPk)(1+r)+LkW=KPk
在这个方程中Aa+Ab+……+Ak≤A;Ba+Bb+……+Bk≤B;……;Ka+Kb+……+Kk≤K;LaLb……Lk使生产部门中生产A,B……K产品分别使用的年劳动量,并且规定他们是社会全部年劳动量的各个部分,假设整个社会年劳动量等于1,即La+Lb+……+Lk=1。由于国民经济体系需要更新,所以必须从最终产品中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一项一项地扣除,余留的便是整个社会的纯产品,也就是整个社会的国民收入,我们也令其等于1。即[A-(Aa+Ab+…+Ak)]Pa+[B-(Ba+Bb+…+Bk)]Pb+…+[K-(Ka+Kb+…+Kk)]Pk=1。在这里斯拉法体系暗含着一个假定,就是社会全年的劳动量总和等于全社会的国民收入也就是等于全社会年纯产品价值总和,即[A-(Aa+Ab+…+Ak)]Pa+[B-(Ba+Bb+…+Bk)]Pb+…+[K-(Ka+Kb+…+Kk)]Pk=La+Lb+……+Lk。从中可以得到单位商品的价值:
其中,La+Lb+……+Lk为社会全年劳动量,在价值上它等于社会全部纯产品的价值,[B-(Ba+Bb+…+Bk)]Pb+…+[K-(Ka+Kb+…+Kk)]Pk为部门B到部门K的全年全部纯产品的价值,他也正是花费在B部门到K部门全年的劳动量。所以上式中分子就有两种解释:第一,它是A部门全年纯产品价值总和;第二,它也是花费在A部门全年劳动量的总和。而分母则为A部门全年纯产品的数量。由此可以得到一种商品单位价值也就是其每单位纯产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它等于该生产部门全部活劳动的总量除以纯产品的数量,即每单位纯产品中所包含的活劳动。即P=生产该产品活劳动总量÷该产品纯产品的数量。
再将这一结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对比,前文中已经提到了劳动价值理论W=C+V+M,及社会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等于物化劳动加活劳动,并且设W=PQ,其中P为单位商品的价值,Q为商品的数量,所以PQ=C+V+M,P=(C+V+M)÷Q,这就是马克思对价值的第一个定义:每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全部劳动的数量,P=劳动总量÷商品总数量。将马克思W=C+V+M扩展到整个社会生产,假设社会中生产K种商品,每种商品的价值为Pi,则, QLi为生产的第i种商品的数量;,QFi为生产中所消耗的第i种商品的数量,其中QLi≥QFi以保证整个经济的运行;Vi, M=Mi;所以W=C+V+M就可以变形为:,将上式变形可得到:。这个公式说明社会全部纯产品的价值等于社会全部活劳动的量。在此将第一种商品单独提出,作为例子来分析其价值量的决定,其他商品价值量的分析与第一种商品完全一样,不再一一进行分析。令,,则上式可以变形为:
其中,V1+M1为第一种产品中所包含的活劳动的量,Q1L-Q1F为第一种产品的纯产品的数量。由此可得到马克思关于价值的第二个定义:每单位纯产品中所包含的活劳动,P=活劳动的量÷纯产品数量,而这一定义与先前论述的包含剩余产品生产的斯拉法体系中所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
结论
无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还是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价值理论如出一辙,使用了相通的方法,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他们都将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劳动;社会商品的总价值等于社会全部劳动数量的总和,单位商品的价值有两个定义:
P=(物化劳动+活劳动)÷商品总数量
P=活劳动÷纯产品的数量
从思想实质上来看,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体系几乎没有质的发展,只是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使用了更强的数学工具,更加公式化地表达了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公式化的表达使得斯拉法体系不易让人清楚的理解。但只要能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价值理论的表述,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思想理解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形式上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就能透过一系列方程理解到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的精髓。
参考文献:
1.Sraffa,Piero.Production of Commodities:A Comment[J].The Economic Journal,1962(72)
2.丁堡骏.评斯拉法的价格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1(1)
3.丁堡骏.按照马克思思想研究斯拉法—答斯蒂德曼[J].税务与经济,2003(1)
4.郭熙保.斯拉法标准商品理论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5)
5.胡代光.斯拉法的商品生产和价格决定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6.鲁品越.斯拉法模型的分析与重建—兼论三类价格理论的层次关系[J].财经研究,2001(4)
7.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M].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79
8.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M].巫宝三译.商务印书馆,1963
9.王岩.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比较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10.魏埙.当代一种独具特色的价格理论体系—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介评[J].南开学报,2001(6)
11.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扬·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M].吴剑敏,史晋川译.商务印书馆,1991
13.杨玉生.价值理论研究—对西方经济学界各种观点的评析[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14.杨玉生.价值·资本·增长—兼评西方国家劳动价值论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摘要: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既有利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又有利于剩余价值的实现,从而能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工人受到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的双重挤压,以及我国企业劳动关系还处在重构过程中等因素,制约着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的构建。健全劳动法制体系、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和构建相互投资型的人才成长与管理体系,是构建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的三个支撑面。
[关键词]合作性劳动关系;劳动生产率;跨国型水平分工体系
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关于劳动关系形式,DavidM.Gordon划分出合作性劳动关系和冲突性劳动关系;HarbisonandColeman则划分出四种连续的形态:冲突、对峙、协调与合作。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把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规定为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共同占有企业形成的资产,共同行使企业决策权,共享企业新增利益,共同承担经营风险。劳资双方的合作不一定要同时具备这四个要件,但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是劳动关系主体之间合作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根植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高低取决于企业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程度。虽然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对劳资双方均具有正面的经济意义,但目前在我国还有一系列的因素制约其构建。
一、构建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的经济意义
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的构建有多重经济意义,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关于合作性劳动关系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关系,国内外的学者在实证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David.M.Kotz对美国1900—2001年间GDP增长率的分析,DavidM•Gordon对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等经济绩效指标的分析,以及RobertBuchele与JensChristiansen对15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劳动关系与生产率增长关系的调研,均得出了合作性劳动关系与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论。国内学者王杏芬、刘斌通过建立修正的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PanelData方法分析企业绩效与员工薪酬、社会和谐的关系,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从理论上看,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最主要的经济意义在于它既有利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又有利于剩余价值的实现,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一)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与剩余价值的生产
“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对社会标准质量劳动时间的节约程度。它包括单位产品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节约和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1]因此,要解释合作的劳动关系更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关键是说明这种劳动关系更利于节约劳动时间。具体如下。
1.节约社会总劳动时间
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一系列特殊产品构成社会总产品。在一定的时点上,人类对某一种特殊产品的需求是既定的,而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深化,不少既定功能的特殊产品相对于消费者的需求来讲,很容易达到“丰裕”的程度。此时,资本要实现保值和增值,就必须进行产品创新。由于新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新需要,产品价值能顺利实现,从而节约了社会总劳动时间。
在多数企业中,产品创新主要是由投资引发和资本主导的,但是它也受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影响,因为产品创新是通过劳动者的努力完成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利益,而合作性劳动关系有利于劳动者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合作性劳动关系有利于劳动者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具体来说,新产品的创新主要包括两类人员:一是企业内直接从事创新的技术人员,二是生产工人。技术人员是企业的核心工人,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由于核心工人的特殊作用和企业对他们的依赖,资本主义企业对这些职工的管理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在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去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又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尊重企业的权威。……解决这一课题的途径只能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薪酬、就业保障和升迁机会,即形成合作性劳动关系。”[2]技术人员研发出新产品只是产品创新的第一步,只有经过生产工人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新产品之后产品创新才算完成。一般来说,生产工人从事的是简单劳动,但他们生产的是新产品,生产的技术条件必然会与以前有所区别,这就需要他们掌握新的生产技能,否则生产出来的产品很难达到标准要求。能否掌握新技能无疑增加了生产工人的学习成本和失业概率,因此,要使生产工人主动参与到新产品的生产中去,必然要使产品创新与他们有更直接的、积极的利害关系。显然,合作性劳动关系有利于鼓励工人参与这一过程。例如,合作性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工资奖励、利润分成、职工持股等方式使职工分享技术创新的成果。
2.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加入商品的总劳动时间,即过去劳动和活劳动。”[3](P59)物化劳动的节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原料和辅助材料的消耗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这种情况反映了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经营管理加强,浪费减少等。另一方面是加快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中磨损最大,使用年限最短的是机器,其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价值部分也是最大的。因此,要节约固定资本的物化劳动,最主要的是节约机器的物化劳动。要做到这一点,最主要的是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使机器在有效使用期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使机器分摊在每一个产品中的价值降低。活劳动的节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或劳动强度的提高;二是经过合理的组织和协调,将工人的劳动努力转化为有效的劳动努力;三是减少监督成本。综上,无论物化劳动的节约,还是活劳动的节约都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有密切的关系,而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是由劳动者的生理状况、技术水平、劳动条件、意识形态、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及其所处的经济、政治地位等一系列不确定的变量决定的”[4]。其中,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变量。在合作性劳动关系中,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成果,经劳资双方谈判、协商并签订契约后,在一个双方均认可的均衡点上进行分割。这样,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就有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动力。
(二)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与剩余价值的实现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矛盾,它“是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原因,而不是结果”[5]。因此,为使一般利润率不持续下降,就要使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在动态中有机结合。但不管是以工艺创新还是以产品创新为主来组织生产,都要以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能否实现为基础和前提。若生产既定产品,由于工艺创新引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出现如下问题: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对于单位商品价值下降及其所包含的单位利润的下降,抵消作用是有限的。总利润量能否增长在长期内越来越取决于使用价值的实现规模;若生产新产品,在初期,由于规模效应没有发挥出来,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资本很大而使产品的价值很高。因此,要使利润率和利润总量提高,在一定时期内不仅取决于使用价值的生产规模,还取决于其实现规模。在社会年总产品的流通中,有一大部分是第一部类企业之间的交换。马克思谈到这种交换时曾指出:“这种流通从不进入个人的消费的领域,就这个意义而言,它不是以个人消费为转移的,但归根结底它还是受到个人消费的限制,因为不变资本的生产决不是为了本身而进行的,而只是由于生产个人消费品的那些部门需要更多的不变资本。”[6](P389)在社会分层的当代社会,劳动者阶层人数众多且边际消费倾向较资本所有者高,而在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中,劳动者能够分享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利益,有较强的消费能力。随着劳动者的消费拉动,消费的乘数效应扩大,这不仅使生活资料有一个好的实现条件,而且使企业有一个好的投资预期,扩大投资的乘数效应,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进一步发展。
二、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构建的制约因素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现状主要表现为:劳动争议立案数量和涉及人数迅速增加;经济较发达地区是劳动争议案件多发地区;劳动者侵权问题比较突出;劳动争议主要集中在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和劳动保护上。因此,资本权利过大是构建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我国企业在跨国型水平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于美国的温特制生产方式,现已是世界许多行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温特制生产方式是一种按照核心技术、高端产品研发、新产品辅助设计与加工、成熟产品大规模生产的跨国型水平分工体系。这种生产体系是一个企业赖以进行研发活动、产品设计、采购、加工、分销,以及各种支援性活动的关系网络,曾经由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由此发生的内部贸易带动,但现在越来越依靠企业之间的协调。不同国家和地方的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占据产品价值链中的某一节点,参与到跨国生产体系中。
在这个体系中,产品价值链上各节点利润率不同,这导致企业分化为核心企业和边缘企业。核心企业处微笑曲线的两端,一般都控制着产品标准、研发设计和销售渠道、市场规则。从事这些业务的一般都是具有相当知识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劳动属于复杂劳动。同时,高科技的发展使得技术复杂性大大增强,知识更新加快,任何人都无法单独完成复杂的技术创新,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所以需要一种且取且予的知识共享的氛围。为使他们的潜在劳动转化为现实劳动,采用的方法一般是以激励为主,辅以适当的控制和约束。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概念和执行在较大程度上是合一的。因此,核心企业的劳动关系相对来说带有更多的合作性质。从事产品加工制造的边缘企业处在微笑曲线的低端,随着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工人主要从事执行工作,去技能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类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替代性较强,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核心企业。这样,企业为了获得预期的利润,劳动力成本就成为其可控的少数之一,因此,其劳动关系一般比较紧张,这点以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典型。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我国企业工人受到国外资本与内地资本的双重挤压,再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供过于求,使得其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造成劳动关系紧张。
(二)企业劳动关系还处在转型重构过程之中
我国的改革进程与对经济全球化的融入交叉在一起,所以自实行市场化和产权多元化改革以后,企业劳动关系未经过西方市场经济的逐步演变过程就进入全球化竞争时代,未经过工会谈判机制的充分发展就开始发展各种非典型雇佣关系,雇佣方式的多元化格局更加明显。传统与现代、规范与不规范的雇佣方式同时并存,导致劳动关系变得异常复杂。
这种劳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与温特制生产方式所引致的全球化耦合,为吸引外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劳动关系主体培育、机制建设和立法体系的完善等方面滞后于经济发展,它又引起我国劳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无序、失范。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关系建立时,一方面由于工会职能未能转型,集体合同覆盖率低,另一方面劳动合同鉴定率低和劳动合同短期化,而且劳动合同内容更多的是关注资方的权益。第二,在劳动关系运行中,对劳动合同的执行不够重视。即使在不利于劳动者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企业还可能以各种理由不予履行,如各种形式的克扣工资、欠薪、恶意逃薪和缺乏正常的劳动保护等。第三,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存在不足。首先劳动争议受案范围过窄。根据中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纳入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处理范围的劳动争议仅包括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间因具体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权利争议,不包括因集体合同的谈判和履行而产生的争议及个人利益争议。其次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仍然较长。对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终止等方面的纠纷,主要采用“一调一裁二审”的准司法与司法方式处理,并以民事诉讼程序作为最终解决纠纷的方式。
三、建立健全的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
为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方针。其中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会议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等五项措施。根据这一精神及上文论述,可以说,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选择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是唯一的政策目标。而结合世情和国情,为构建合作性企业劳动关系,以下几方面亟待做实做好。
(一)健全劳动法制体系,使劳动关系高效、有序地运行
一是制定一系列的单行法,如《劳动基准法》、《集体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保证劳动法体系的完整,使劳动关系运行的整个过程都纳入到法制化轨道,有法可依。二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手段,加强执法力量。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工商、建设、卫生、人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院等单位的协调沟通力度,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避免执法手段单一,严厉打击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减少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三是推进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改革现行“一调一裁二审”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探索建立注重预防和调解、突出仲裁优势和作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全面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逐步在市(地)级以上城市以及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实体性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积极推进劳动争议仲裁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在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
(二)逐步完善集体协商制度
一是按照《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扩大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的范围。二是指导和督促企业以工资、工时和劳动定额等基本劳动标准为主要内容,开展集体协商,切实解决部分企业通过抬高劳动定额、压低计件工资单价,来压低职工工资水平、迫使职工超时加班的问题,使劳资双方共享合作所带来的利益。三是继续加强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包括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建设,积极培育协商主体,为开展集体协商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
(三)构建相互投资型的人才成长与管理体系
这是一种较高水准的个体劳动关系处理机制,主要是针对核心工人或数量较少的高层次人才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我国目前劳动关系的显著特点就是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长期相互投资降低,更少的承诺和更低的忠诚度,传统的工作安全排在最后,雇员流动率高。这导致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该体系就是要纠正现有劳动关系的缺点,提高企业与核心雇员之间的相互忠诚度。构建相互投资型的人才成长与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工人的投资,也有利于工人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和职业发展投资,有利于工人对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劳动投入及情感投入。该体系的关键点是设计人才成长与管理的动态机制。
上述三个层面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关系。第一个层面着眼于宏观上、整体上规范劳方、资方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对劳动关系实行底线控制。第二个层面着眼于中观上、行业上规范劳动关系。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法律、政策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毕竟是相对间接的,如最低工资标准只是个基准,而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的规定是没有强制力的。推行集体协商,特别是有实效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生成企业工资共决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可以确保劳资双方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从而有助于解决劳动报酬等关系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大幅降低由于劳动者即期利益无法保证而引起的劳动纠纷,又有利于剩余价值的顺利实现。第三个层面着眼于微观上调整劳动关系,以期通过调动企业的核心工人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实现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节约社会劳动时间。
[参考文献]
[1]黄铁苗.重新认识劳动生产率[J].当代经济研究,1998,(2).
[2]丁为民.企业劳动关系与经济绩效的变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丁为民.企业契约的含义和经济意义:一个的说明[J].经济学家,1998,(1).
关键词:抽象;具体;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3)01-0025-03
《资本论》的抽象-具体方法作为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反思思维,本是扬弃黑格尔逻辑学的产物。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却恰恰以直观唯物主义的立场去看待它,从而把一种建立在新世界观基础上的新方法降低为一种直观反映论。在当前我国哲学界总体实现历史唯物主义转向的大背景下,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新世界观去变革我们对抽象-具体方法的理解,同时又以这种考察反向深化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理解,就成为一项合二为一的新课题。
一、《资本论》的抽象-具体方法与直观唯物主义的原则对立
在《导言》中,马克思对抽象-具体方法做了最为经典的界定:“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现实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在第一条道路上(从感性具体出发——引者注),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从理性抽象出发——引者注),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抽象-具体方法是自觉开展表象与思想矛盾运动的反思,反思是与直观相对立的。就我们的主题来说。关键是要确证抽象-具体这一反思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从其对立性的一面看,也就是确证其对直观唯物主义的反驳。本文就准备从反驳直观唯物主义方法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这一问题,具体要进行两项反驳:一是追随马克思,反驳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直观唯物主义方法,这一反驳的目的是从原典解读的角度深化我们对真实意义上的世界观变革的理解;二是以这一理解为基础,反驳以苏联教科书为范式的、对抽象-具体方法的直观化把握,这一反驳的针对性很明显,就是要从《资本论》方法研究的角度,推进我们在当代条件下对新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关于直观唯物主义,《提纲》写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实践去理解。”“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者,既包括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家。又包括非以哲学家为最主要身份的一切唯物主义者,如古典经济学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编中说:“由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作了正面阐述的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实质上是18世纪的产儿”,“带有那个时代的一切优点和缺点。我们关于启蒙学者所说的话,也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学家。在他们看来,新的科学不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关系和需要的表现,而是永恒的理性的表现,新的科学所发现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不是这些活动的历史地规定的形式的规律,而是永恒的自然的规律;它们是从人的本性中引伸出来的。”因此,“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不只限于霍尔巴赫、拉梅特里、费尔巴哈等这些哲学家的哲学著作,而且还存在于重农学派、斯密、李嘉图等这些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著作当中。下面我们首先就来考察一下《资本论》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直观唯物主义方法的反驳。
二、《资本论》对“经济学家”直观唯物主义方法的反驳
在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支配之下,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也对经济学的“对象、现实”“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表现在著作当中,就是对“实在和具体”(“混沌的表象”、“生动的整体”)缺乏自觉的理性抽象。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首页写到:“总的评论: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这一总的评论,也就是对“经济学家”直观唯物主义方法的总的反驳。“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的“同一个错误”是:没有通过理性抽象,将利润、地租这些特殊形式“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从而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剩余价值本身”去考察它,只是就“表象”本身去考察“表象”。毫无疑问,马克思能把所有经济学家的直观思维错误一网打尽,凭借的正是他对抽象-具体这一“科学上正确的方法”的理论自觉。不能彻底运用抽象-具体方法,“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理论谬误”。马克思对斯密、李嘉图的方法论首先有着肯定性评价,也就是说,他们站在17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从“生动的整体”入手最后所找出的抽象一般的基础上。从这些简单规定又上升到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等具体总体。但与此同时,斯密、李嘉图的方法论又存在两个不足:第一是对这种方法本身尚缺乏自觉,只是把先前经济学家的分析成果接受过来作为前提;正因如此,第二个缺陷就是他们把这些出发点当做既予的、给定的东西而不是反思的对象,因此错过了对初始概念如“商品”、“价值”的批判。下面我们将看到,这种“理论失误”本质上由其世界观——价值观所决定。
马克思最重视的经济学家是李嘉图,所以我们就跟随马克思一起来思考李嘉图直观思维所带来的理论谬误。在“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一章开篇,马克思写到:“李嘉图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离开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利润(利息)和地租——来单独考察剩余价值”,“因此,他对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资本有机构成的论述,只限于说明从亚·斯密那里传下来的,由流通过程产生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而生产过程本身内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李嘉图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涉及,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李嘉图为什么离不开利润这一表象而去单独考察增值额G的纯粹本质呢?除了缺乏理性抽象的方法论自觉,他还缺乏在关键问题上运用这一方法的阶级立场之动力。卢卡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前提之于方法论的规定性作用,它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同一个现实”在两个阶级中表现为“不同的中介范畴”(表现在我们此处的论题中,就是李嘉图只能看到全部预付资本范畴的对应物利润“p”,而马克思则能看到单纯可变资本的对应物剩余价值“m”:“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就其直接,性而言,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同样的’。但这一点并没有阻止这样一种情况:那些使两个阶级能意识到这种直接性,使的直接现实性对两个阶级说来能成为真正的客观现实的特殊中介范畴,由于这两个阶级在‘同样的’经济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必然是根本不同的。”对于“资产阶级实际家”来说,付出预付资本从而获取利润,是他的唯一目的。从这种经济地位和功利视角来看,利润当然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因此利润的“本质”也就等同于它的“表象”。在这一点上,李嘉图毫不例外于其他经济学家,他的著作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从利润的前提(全部预付资本)出发,而不是从剩余价值的前提(可变资本)出发的观点。
从这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的思维方式所无意识承载的世界观——价值观前提,资产阶级的立场或视域使得“剩余价值”范畴根本无法向李嘉图呈现。世界观一定是以人的特定存在方式及其决定的价值观为构成前提的。对真理的追寻既会由某种价值预设来拉动,又会因某种价值预设而阻碍。这当然不是说真理全然是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东西——因为马克思的工作正是要揭示作为客观内容的真理,他在评论李嘉图时的用语最能体现这一点,比如他写到,“作为资产者,李嘉图本人也不能不犯即使从严格的经济学观点看来的错误”——而是说对真理(尤其是历史领域的真理)的认识必然要受制于认识主体的整体世界观。在这一点上无产阶级因其社会地位与价值观前提才能够成为唯一可能的、客观地认识真理的主体。
所以,理性抽象方法的运用是有着复杂的前提的。而这既包括对黑格尔认识论的批判继承,又包括在何种问题、何种程度上运用这一方法的目的或价值预设。庸人的思维会把于他有利的、值得他关注的东西放大,把于他不利的、引起他恐惧的东西缩小乃至否认、忘记。马克思在嘲笑德国资产阶级回避阶级对立的做法时说:他们爱“用紧身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而庸俗经济学方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擅长在适当的时候忘记。对世界进行历史化理解需要三重前提,即现实的前提、思想的前提和阶级的前提,历史唯物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吸收了近代“历史的发现”理论成果的,无产阶级思想家才能够提出的新世界观。李嘉图既缺乏黑格尔的巨大的历史感,又缺乏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意识。他限于方法论上的直观在根本上出于世界观的窠臼;而他只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个典型。
总之,马克思抽象-具体的反思方法对李嘉图直观思维的批判,同时或者说在本质上也就是对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批判;而对这种直观思维所导致的理论研究上的一系列错误的分析,则成为世界观批判的深化。李嘉图仅从“利润的前提”即全部预付资本出发来看待增值额G,也就意味着他把这一前提当做了既予的整体。未能对利润这一表象进行更进一步的理性抽象,进而找到它的纯粹形式即剩余价值,这是一个源于直观思维的原罪。我们看一下李嘉图对商品价值构成的判断,他在“论利润”一章写到:“商品的全部价值仅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从《资本论》去看《赋税原理》,李嘉图的价值公式就是W=p+v。显然,不变资本c被忽略了。马克思评论说:“李嘉图在论述利润和工资时,把不是花费在工资上的不变资本撇开不谈”,“似乎全部资本都直接花费在工资上了。”这样就产生了李嘉图的令人眩晕的后果,一方面他以资本为“工资”,从而在事实上考察了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他以工资为“资本”,从而他认为他谈的是利润本身。他以资本为“工资”,就抽离了不变资本c,因此对c/v即资本有机构成这样一个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范畴根本就不知道。这是错误之一。之二,在正确叙述剩余价值规律的地方。由于他把这一规律说成是“利润规律”,从而歪曲了剩余价值规律。等等。
三、对教科书范式下直观理解抽象-具体方法的批评
苏联教科书式的直观思维,则表现在脱离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去理解辩证认识过程——也即《资本论》的具体一抽象-具体方法。在教科书的认识论部分,通常是以“感性”和“理性”作为核心范畴来标志认识的机能、形式、过程和阶段,比如“感性机能”和“理性机能”、“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等等。这组核心范畴的使用又是在脱离表象与思想矛盾运动的前提下进行的,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问题:首先,教科书认识论中的“感性”和“理性”是指认识的“形式”,还是“内容”,抑或两者的统一?其次,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和“理性”是此消彼长、陆续登台的,抑或始终一体、共同作用的?再次,如果以“感性”和“理性”的“相互渗透”去描述认识过程中的矛盾运动,义应如何更加合理地区分认识的不同阶段?最后,“感性”和“理性”是人的纯粹自然的认识机能和认识形式,还是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的认识方式?
脱离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去理解具体抽象一具体方法,从根源上说源自物质本体论的直观立场。物质本体论贯彻到认识论领域中,就是反复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进而认识来源于感性经验,所以教科书总是从“本原”的角度去看待感性经验与思想观念的关系。谁是第一性的?物质。谁能接收到物质的信号?感性。所以感性是基础,是独立地走在前面的认识环节。谁是第二性的?意识。意识的形式是什么?理性。所以理性居于其次,是接力赛的下一棒。物质本体论就这样合乎其逻辑地把感性与理性割裂开来了。由此,比如关于形成“感性具体”的“感性认识”阶段,就被理解成为单纯以“感觉”、“知觉”和“表象”这些机能去把握对象的过程,以至于诱使人们误以为感性经验是纯粹的“感性”认识的产物。为什么不用列宁《哲学笔记》中强调的“表象”(与“思想”)作为核心范畴去解释认识过程呢?从哲学范式的自动选择机制来看,这很可能是因为按教科书的思维定式,“表象”虽然与“感性对象”接近,但毕竟是受到了“意识”的“污染”的东西、已经是一个带有“主观性”的东西,所以它不适合表达认识中的物质本原原则;而“感性”则是人的身体器官的自然机能,它与物质是直接同一的,所以最适合作为描述认识论的核心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