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神农架区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概况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西部边陲,地处陕西、四川、重庆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保护区总面积达七万多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生态旅游资源,2012年神农架生态旅游区由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有神农顶、天燕原始生态、香溪源、玉泉河四个旅游区。
(二)动、植物资源
神农架因其地理位置独特,形成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是我国仅有的几大原始森林之一,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享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绿色宝库"等美誉。
1.动物资源: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有动物1000多种,包括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兽、鱼、鸟、昆虫等,其中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白鹳、白蛇、大鸨等73种珍稀野生动物受国家级的重点保护。
2.植物资源:现已初步查明有3700多种植物,其中蕨类植物有200余种,裸子植物有30余种,真菌、地衣共927种;其桐、光叶珙桐,连香树等76种植物受国家重点保护。
二、神农架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对神农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它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以及最终确定资源评价权重提供定量的依据。
层次分析法(AHP)一般有四个步骤:①确定目标和评价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②构造判断矩阵;③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本文结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前人对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及神农架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殊性构建了三个层次的评价结构模型,第一层为目标层A,即神农架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第二层为准则层B,包括:资源条件、环境质量、开发建设条件;第三层为指标层包括具体的16个指标(如表1所示)。
构造判断矩阵。构造判断矩阵是运用1-9标度法将同一层中的各个指标相对于上一层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形式如下所示:
假定因素A表示目标,因素Bi表示目标的评价指标(i=1、2、3、…、n),则将B中的指标两两比较,即可构成比较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层次排序。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主观判断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统计来自十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五位老师和在神农架工作的五位职工打分的平均值,并以此为依据对每个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评定,建立比较判断矩阵,利用方根法求出该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并归一化即可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值,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比较判断矩阵的每一行元素相乘,所的乘积进行n次方根,得到特征向量:
(i、j=1、2、3、…、n)
步骤二:将所得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满足,即可得到各层次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值,w=(w1,w1,w1,…,wn)T;
步骤三:计算出各个比较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本文4个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如下:
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3.0658,特征向量WA={0.7325,0.0833,0.1932}
矩阵B1的最大特征值λmax=6.4607,特征向量WB1={0.4973,0.1321,0.1806,0.0485,0.0485,0.0931}
矩阵B2的最大特征值λmax=5.4018,特征向量WB2={0.4903,0.2507,0.1644,0.0620,0.0326}
矩阵B3的最大特征值λmax=5.3607,特征向量WB3={0.3633,0.1000,0.3442,0.1462,0.0463},所得的层次单排序结果见表1,利用层次单排序中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即可计算出所有指标的权重得到层次总排序(如表4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准则层中,生态旅游资源价值的权重最高,这表明对于神农架来说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是决定其资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指标层中,资源的奇特度、规模和知名度权重排在前三位,说明生态旅游更注重资源本身,神农架良好的生态景观和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更应该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神农架的生态旅游才能可持续发展,一致性检验。为了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需要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检验其一致性,并满足随机一致性比率CR
第一步:计算一般一致性指标:
其中
第二步:查表确定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如表5所示)
第三步: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I=CI/RI,当CR
计算得矩阵A的CI=0.0392,RI=0.58,CR=0.0567
(二)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确定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分标准体系,并根据神农架的实际情况与调查结果对各项指标赋分,综合评价公式为(i、j=1、2、3、…、n),其中E为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得分;Q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Pi为第i个指标的评分;n为评价指标的数量,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
计算结果表明:神农架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的最终得分为9.13分,说明神农架的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好,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大。其中,资源奇特度的得分最高,神农架既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地质公园,而且拥有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系统,其生态旅游资源不仅是世界级的而且是垄断的,但是神农架的知名度得分却较低,这是因为神农架开发时间较晚,没有重视品牌营销,提升知名度,导致其旅游发展与资源品位不相称,神农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还可以看到,神农架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得分都相对较低,神农架境内的旅游线路以公路为主,但公路等级较低,路况不佳,景区没有配备观光游览车并且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的解说系统,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神农架生态旅游的发展,今后,神农架应第一,改善交通道路状况,建立覆盖整个景区的公路网;第二,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景区解说服务系统和信息系统。
三、结语
生态旅游是不同于大众化旅游的一种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模式[1],它是从生态学的理论出发,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强调资源保护,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水平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资源的开发潜力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是否适合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因此,科学评价生态旅游资源,对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进行了研究,周文丽依据生态旅游资源特征,运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测度及评判方法[2],邱云美基于价值工程法对浙江丽水生态旅游资源各评价因素和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3]。
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价值工程法对重庆市部分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为重庆市未来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性对策与建议。
1 重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生态旅游的特征,结合《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4]等相关评价标准,我们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取资源价值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开发条件三种重要因素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其他影响因素忽略不计。其中资源价值条件包括资源种类与规模等6个评价因子,生态环境条件包括地质地貌等5各评价因子,旅游开发条件包括客源市场4个评价因子,如图1所示。
2 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工程模型
2.1 价值工程方法介绍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又称价值管理[5]。将价值工程法的原理应用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有利于旅游地规划与发展的资金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达到最优化的,同时还是一种侧重旅游资源功能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某地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功能价值与旅游发展应具备条件的相对关系,作为一种评价旅游资源价值的尺度,用价值系数公式来定量化比较[3]:
式中,V为价值系数,即旅游资源功能和价值之比。F为功能,即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用途;C是旅游资源的成本。
如果价值系数值为1,即资源因子正好满足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功能与价值平衡;如果价值系数大于1,则说明资源因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功能大于价值;若价值系数小于1,表示该资源因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功能小于价值。
2.2 价值工程法基本流程
价值工程法的一般程序如下:
①首先,对影响生态旅游资源的因素进行分解,建立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②对各项因素的分解因子在生态旅游资源价值中的重要性进行模糊打分,各因子按照不同等级打分,将各因子得分汇总,得出每一类影响因素的重要性;③计算各因子的功能评分系数和标准分数。公式如下[6]功能评价系数=某类因素得分/各类因素得分之和各类因素的标准分数=功能评价系数×100;④最后,将计算的标准分按比重分配给每个因子,从而得到各因子的标准得分。进一步对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进行评价。
2.3 重庆市主要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对上述构建的基于价值工程法的评价体系,我们选取五个重庆主要生态旅游景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面向专家、普通游客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1份。问卷中采用模糊计分的方法,各因子按照“极好”、“好”、“较好”、“一般”、“差”划分5个级别分别赋予8-10、6-8、4-6、2-4、0-2的分值,然后根据各因子得分和权重,得到旅游区综合评价得分。
景点1: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景点2:酉阳桃花源景区;景点3:南川区金佛山景区;景点4: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景点5:长寿区长寿湖景区。
通过价值系数分析,重庆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反思;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69-02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众旅游给各国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旅游这一代表人类时代潮流的旅游类型,给社会上热衷于旅游活动者和旅游从业者带来了拯救、保护自身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厚望[1],备受各国民众的喜爱,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五位一体”的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空间,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时展必须面对的研究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的产生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传统大众旅游业的生态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专业名词是1983年由贝洛斯・拉斯卡瑞(Ceballos―Lascurain.H)首次使用的。这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在他1987年撰写的《生态旅游之未来》一文中明确提出生态旅游这一全新概念,随后引起全球广泛反响,各国都在自己的开发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着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梳理世界各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历程后发现,生态旅游的产生模式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是指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因市场需求而主动发展生态旅游,如美国在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被动式是指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迫于经济和环境的压力,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迫不得已发展生态旅游业,如20世纪初,殖民主义者的大型狩猎活动给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此肯尼亚政府开始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文献综述
(一)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1980 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首次提出“生态性旅游资源”的概念。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纯天然的“自然景观”,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带野生丛林、野生动物园、国家公园等纯自然区域。TIES(生态旅游学会)、WCU(世界保护联盟)、Cl(国际保护组织)、TNCO(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UIAES(旅游人类学委员会)等国外机构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虽然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学术观点颇丰。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可供人类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如刘继生(1997)、侯立军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原生态的景观,如张建萍(2001)、杨桂华等(2001);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一种资源,如卢云亭等(200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3最新出版的《中国旅游大辞典》中的界定是“生态旅游资源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由生物群体构成的总体景观以及个别珍稀品种和奇异的形态个体。”
(二)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由于对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尚未在国内外旅游学术界达成共识,因此,众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背景以及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资源的性质和成因进行分类。一种是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张建萍(2001)、程道品(2004)、裴洪淑等(2007)、于洪雁(2012);另一种分法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如杨桂华(1999)、杨文凤等(2009)等。二是从资源性质及功能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冰雪地带等生态旅游资源,如袁兴中(1995)、卢云亭(2001)、袁书琪(2004)、卢宏升等(2004)。三是从市场需求导向划分。如:马乃喜(1997)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赏型、科学型、探险型、保健型、狩猎型、民俗型;袁书琪(2004)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光型、运动型、休闲型、度假型、科考型、探险型等。四是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角度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心理、精神、健身、经济、政治几个方面。五是从旅游者的感知角度分为可视、可感觉两类,如何平(2002)、徐守斌(2010)。六是从旅游开发与经营视角划分。如王建军等(2006)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生态旅游环境资源。
(三)文献述评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关于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有120余种。这些概念存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界定、范畴的划分、学科视角的选择三个方面。基于不同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第一种按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划分的分类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它套用的是中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常规分类法,其实质仍然是对旅游资源分类,没有体现“生态”的特点,因此并不科学。后几种方法是基于研究者的认知进行的微观分类,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应用不够广泛。综合运用多种分类标准进行多级分类是目前学术界的发展趋势,相对比较客观、系统。但是,梳理后不难发现:已有文献所提出的分类方法大多是从旅游学科的视角去认知和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内容,但是,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具有厚重的学科内涵和个体特征,因此,现有分类方法不能体现出生态旅游资源的全部属性,没能诠释生态旅游资源的真谛,既不符合际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理论基础的实质,仍需探讨、改进、完善。
三、反思与构建
(一)反思
1.用什么样的学科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呢?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它具有生态学与旅游学的双重属性,而且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保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相关内容,因此,单从旅游经济学或生态景观学的视角去研究这一全新概念、套用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研究路径既不可取、也不适用。无论是从何学科背景、任何研究目的出发,都应尊重生态旅游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至少要以生态学和旅游学的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问题。
2.为什么要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呢?明确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不仅是基础研究的前提,而且是实践活动的保障,更是进行科学划分的主导思想。科学分类生态旅游资源,一方面是为了识别生态旅游类型、确定生态资源价值、明确生态资源现状;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评估、保护、开发、传承奠定理论基础,以满足旅游者、决策者、经营者三方需求。因此,分类中不仅要包括景观、环境等可视要素,而且应适当考虑保护和开发的相关内容,尽量涵盖不同需求者的关注要素,以满足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各方要求,实现传承和可持续的发展。
3.生态旅游资源中是否应包含生态环境这一要素呢?伴随着生态旅游内涵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认识也越加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中,生态环境不再只作为旅游资源的背景,甚至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因素[2]。对于生态旅游而言,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3]。因此,在我国,生态环境同人文资源一样,是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内容,应作为生态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
(二)构建
为确保研究成果的适普性、可操作性,满足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生态学和旅游学的研究基础,综合运用资源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从生态旅游的全新视角去认识生态旅游资源,探索性地构建基于生态学-旅游学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见图)。
图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四、结语
生态旅游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旅游形式,也是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导理念。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是生态旅游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划分、合理评估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制定开发与保护规划的前提,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不容否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框架和方法,但是,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还不够成熟,比如: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础概念还未统一,现有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方案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这种缺憾不仅仅体现了旅游研究的不成熟性,也反映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的滞后性。在不成熟的理论阶段,向成熟学科借用“概念”、“方法”和“理论”无可厚非,但应尊重客观现实和理论基础,抓住交叉学科的本质和特性。虽然现有研究成果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但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旅游的新视角去认识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去丰富生态旅游的研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修正理论。
参考文献:
[1]卢云亭.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3):106-112.
[2]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5):507-516.
[3]邱云美.基于价值工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12):2158-2168.
[4]王金伟,李丹,李勇,佟连军.生态旅游:概念、历史及开发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8(9):24-30.
【关键词】生态旅游 资源保护 布置状况 调整措施
我国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之余,旅游产业日渐兴盛,旅游资源数量和规划形式五花八门,生态旅游便是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旅游模式。其主张将视野集中投放在生态自然景观改善层面之上,力图令游客精神需要得以全方位满足,避免对既有生态环境体系造成任何冲击弊端。不过因为我国经济和科研实力限制,在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机制设置上还存在诸多不足。该类机制是否能够得到落实健全,将直接决定今后旅游产业和我国综合国力竞争拓展前景,针对其加以精细化探讨验证,绝对是势在必行。
一、在我国开展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必要性论述
生态旅游模式,主张针对各类生态资源进行科学妥善性开发、沿用和保护,令游客在欣赏特色景致基础上,身心情感得到深刻的渲染。利用优质化且独特的自然景致吸纳广大游客之后,经济、社会、环境交互式关联性将顺势强化,进一步释放出生态资源既有的魅力。截至至今,生态旅游项目已经得到社会各类领域的认同,整体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然衍生转化出形式丰富多样的旅游业务组织方式。
当然,为了愈加深刻强劲地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健康良性控制进程,在生态资源开发应用力度必须予以适当加强。不过盲目地进行既有生态资源大规模开发活动,必然会给原有生态环境体系和经济结构造成不小的冲撞危机。须知,我国在生态资源保护法律机制搭建上存在诸多缺陷,某种层面上令生态资源开发约束效应全面弱化,一旦相关监督人员思想和行为产生任何懈怠反应,便会对生态资源造成深度破坏,令生态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步伐至此遗留显著的滞后迹象。生态资源一旦遭受侵蚀,生态环境整体价值自然大打折扣,所以说,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机制,便是这部分旅游事业可靠发展的保障条件。目前急需着手处理的,便是在生态旅游发展前提条件下,构建起健全完善样式的生态旅游资源监督保护机制,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等,都将发挥关键性的影响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规划布置的实际状况研究
生态资源保护始终是生态旅游事业系统化发展的前提保障,对应保护机制可以为生态资源保护提供诸多便利支持服务性条件,随着时代进步,我国目前已经针对相关生态旅游资源实施特殊性的保护规范措施,希望借此令以往激烈的生态资源开发沿用行为得以适度克制。不过该类体制结构上还是存在诸多缺陷,实施过程中未能见得可观的整改实效,加上现场监管控制力度有待加强,使得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就此面临发人深省的改革困境。
(一)既有法律规范内容有待健全完善
尽管说如今我国已然制定实施诸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监督防护体制,法律监督力度得以适度强化,不过生态旅游中始终未见显著整改实效。当中许多法律体制的建设动机,都是进行各类游客基础权益保障,至于在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和保护上并未提供详细的规范要求。所以说,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一直都不能提供完善性的法律规范,如若长期放置不管,最终生态旅游资源也将难以得到妥善的保护。
(二)既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处理上不够科学合理
旅游机构在针对相关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和应用管理过程中,时刻将精力集中投射在个人利益获取层面之上,为了保证赢取经济价值的最大结果,在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事务上不够上心。实际上,为了快速拓宽生态旅游实际发展空间范畴,推动多元化旅游经济革新拓展步伐,有关开发商对生态资源才进行全方位或是过度开发。另外,因为对应法律机制约束效应的缺乏,使得相关主体在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改造环节中,不能重视保护机制交叉布置的现实意义,随后造成严重的生态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这已经和预设的生体可持续化旅游事业发展观念,产生强烈的冲突迹象。
三、新时代下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监督保护机制的建设手段解析
(一)修缮相关立法监督体制
判定一类生态资源保护机制是否具备实效性,主要看其为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前景绽放做了多少支持辅助贡献。在此期间,需要构建起生态旅游资源专属样式的立法掌控体制,至此令生态旅游业务得以合法性规范控制。面对如今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实际保护状况,有关领导应该尽快地将相关保护机制贯穿到国家、地方立法体系之中,力图针对以往生态旅游资源过度开发行为加以强而有劲的约束掌控,维持后期多元化生态旅游实践项目管理的合理性,进一步为该类事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明确健全的法律指导建议,针对既有生态环境提供完善的保护功效。这类结论如今已经得到明确认证和推广,不管是对于多元化生态旅游保护机制,或是法律支持维护,都是极为有利的。
(二)构建起健全完善样式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机制
在进行立法缺陷修缮基础上,仍须构建起专业完善的生态旅游资源监督保护机制,并且交由旅游单位予以统一化管制。经过一系列立法约束之后,使得既有管理模式得到前所未有的规范。
首先,便是进行各类生态旅游资源持久性开发沿用,在严格化的资源保护机制指导作用下精心布置拓展各类生态化旅游项目。事实证明,唯独在生态环境资源良好状态控制作用下,各类生态旅游项目才能顺利交接。
其次,针对旅游管理机构内部所有职责内容进行合理认证,提升不同结构单元管制水准,使得生态资源保护的实际效果得以有机提升,特别是在生态旅游项目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提供妥善的保障,为生态旅游长效发展提供不竭推动力。
四、基于生态资源保护机制下的我国旅游事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建议补充
(一)布置拓展保留地方生态人文特色的民族旅游发展项目
第一,开放保留休闲功用且品质高端的民族乡村生态化旅游模式。此类旅游运营服务模式和既有民族乡村生态化旅游相互对比,时刻呈现出以下规范特征:时刻凸显民族生态文化的核心主导地位,随后衍生的旅游产品独具特色且可以提供游客多样的休闲服务,令该类群体多元化旅游观赏诉求得以有机迎合。这部分强调的生态化旅游产品的高端品质,就是说将民族生态文化基础性内涵在各类旅游资源中得以充分呈现,同时维持对应服务内容的规范性,满足主人社会的实际发展利益,并且兼顾社会、经济、生态,以及市场等多方利益。如才伦多森林农庄,其位于青海省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址公园内部,经过内部经营主体市场细致划分之后,主动进行各类旅游服务单元精确化定位设计,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现代体育和户外运动功能得以全方位融合,同步提炼公布出一类静养研习的理论内容,加快了后续系列森林生态多元化旅游产品的打造进程,过渡成为全面关照游客身心发展的现代民族乡村旅游模式。
第二,设置功能多元且专业的民族博物馆旅游控制模式。不同类型具有权威性的博物馆存在的核心功用,便是进行稀有的民族文化展示,经过和多元化生态旅游业务交接融合之后,便过渡成为广受旅游市场青睐的民族博物馆旅游,对于诸多民族区域来讲,属于一类饱含生命活力的民族生态创新化旅游业态。民族博物馆的主要吸引点,就是收藏容纳了不同类型民族物器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态多元化旅游项目中予以贯穿,可以强化更多游客主动游览的欲望。
(二)构建起科学健全样式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体系
为了顺利贯彻有限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效性,有关项目规划主体需要将生态化旅游活动特征、资源特殊性和区域实际气候状况等多方因素考虑进去,同时不断加大政府引导、扶持、投入等支持力度,鼓励全社会都参与该类资源保护工作之中,相信在生态社区主体规范体制牵引作用下,将尽快搭建起愈加科学有效的民族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控制体系,如不同层级政府立法保护机制、政府组织、学者参与的规范保护机制等。事实上,该类体系规划实施期间需要时刻秉承分类和立体保护原则,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生态资源进行全方位尊重,自觉地令该类体系转化成为现代我国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以及关键性指导行为。如在进行山地原有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保护过程中,要清楚地明白山地旅游风景区的最大吸引力,始终在于富有特色的原始自然风貌和山地文化。至于其间细致的保护管理工作内容将顺势细化为:
第一,保证人工防护建筑设置的少与精效果。在山地风景区,不宜多建人工建筑、人工景点,更不能新建寺庙,索道缆车也应尽量少搞。应做到数量少、质量精,讲究特色。不得不建的建筑或项目,也必须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制度。对已列人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的山地,还要遵守国际公约和标准。旅游线路和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要尽力做到不破坏自然景观,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物种生存和繁衍,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二,维持人工保护设施和既有生态资源体系的协调性。人工保护设施在选址、体量、色调、形式等方面必须讲究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山地建筑风格宜山野化、园林化,不宜人工化;空间布局宜分散,不宜过分集中;建筑色彩宜淡雅,不宜浓烈;建筑材料宜采用木石竹草,慎用水泥,有条件的地方应推广生态建筑。
(三)兼顾各方利益,同时重点保护东道主社区和游客利益
生态旅游业在国际范围内大力革新发展背景下,形成一类利益共同体,当中直接利益方将同步细化出不同地方政府、旅游投资商、东道主社区、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和游客等,同时还包括诸多间接利益方,想要切实地赢取我国现代多元化生态旅游事业可持续改革发展绩效,就必须事先针对上述共同体各自利益加以有效维护。处理好不同参与主体在生态旅游事业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将是判定一类区域生态旅游事业科学发展结果的重要指标。具体来讲,科学式的生态旅游事业,应该针对东道主社区提供合理数量的经济效益和改革发展动力,令他们自身能够不断强化对身边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
第一,旅游应该赋予各类游客一段饱含价值的经历,在此类理念控制范畴之下,不同层级政府和旅游业职能机构,需要竭尽全力地推动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机制构建速率;同时秉承整体利益维护观念,利用相关资源保护举措系统化制定实施途径,处理好东道主社区利益维护事务,特别是在进行生态旅游事业中当地居民利益过程中,要清晰地认知并控制该类社会群体参与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期间福利保障条件的合理性。
第二,全方位保护各类游客基础性利益,避免和其余利益方的冲突迹象,至此令特定区域生态旅游事业朝着愈加科学可持续化的目标方向过渡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经过内部资源多元化开发改造和沿用之后,衍生出别具一格的旅游规划控制模式,阶段化赢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为了顺势加快生态旅游事业的可持续革新发展速率,就必须搭建起完善样式的生态资源防护机制,同时主动完善相关立法制度,使得以往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缺陷得以调试改善。相信长此以往,必将为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独有功用发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童伟.论地方旅游资源保护法规的贡献与完善[J].滁州学院学报,2010,(01).
[2]于春雨.黑龙江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
[3]韦杰.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大众科技,2011,(01).
[4]胡洪亮.淮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推广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17).
[5]吕德.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利用研究[J].商,2013,(16).
关键词:生态旅游地图 编制 研究
一、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本身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而又复杂的名词,不能简化它的科学涵义。生态旅游有三大基本要件:第一,旅游吸引物必须是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无论天然自然还是人工自然,只要能与人类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具有生态功能的自然系统,就是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第二,必须把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之内,在生态发展上是可持续的;第三,生态旅游必须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改善生计提供经济支撑。因此,本文对生态旅游的界定为:一切以生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系统和原生性地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内的地域特色文化为主要吸引物,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旅游活动,就是生态旅游。
二、生态旅游地图
生态旅游地图作为专题地图之一,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专门的内容。它除了具有地图的基本特征以外,还有自身丰富的深层内涵,能显著地直观地表示出一种或几种旅游要素数量、质量特征的空间分布、空间移动情况,直接为旅游者和旅游经营管理者服务,所以它必然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同步发展。
我们可以把生态旅游图分为生态旅游资源地图和生态旅游景区地图。生态旅游资源地图主要表示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设施、旅游规划和管理、旅游经济统计等,是为旅游管理和旅游规划等部门使用的地图。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地图的研究、制作归根结底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属性的研究。生态旅游线路地图是在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设计、规划、管理工作之后的直接为广大游客作旅游景区(点)指南之用的地图。这两个图种虽互有联系,但其服务对象不同,因此对其内容的要求也有所差异,设计旅游图时应主题明确、内容切题、层次分明,突出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研制生态旅游地图目的和意义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它以“走进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迎合了主流消费者“返璞归真”、“走进自然”的旅游需求。同时,它又以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满足了保护与发展的目标。因而,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然而,目前在各种标以“ 生态旅游”的开发项目中,由于指导思想缺乏生态内涵深度,实践中更无系统的生态技术支撑和操作监控,部分项目片面迎合市场需求,匆忙上马,决策冲动,实践盲目,最终导致了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迅速恶化,而生态旅游最终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潜力,这是目前生态旅游区建设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四、编制生态旅游地图的原则
生态旅游地图内容广泛,学科性、地域性、技术性和直观性较强。编制生态旅游地图,要融科学性、精确性、艺术性、形式多样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于一体。编制的基本原则如下:
1. 严密的科学性
编制生态旅游地图应以科学性作为核心。地图内容和形式应具有科学性,资料翔实可靠,准确无误,且现势性强。另外还要体现事象的科学真实性,即反映出制图区的系统规律和区域特征。制图综合不能简单的机械舍取,要注意显示影像的本质特点,表示方法要得当,图负载量不要太大,符号设计、色彩整饰要有象征性、联想性、直观性和易读性。地图的内容要主次明显、目的明确,能体现地图的用途。
2. 较好的精确性
尽管生态旅游地图的精确度要求不像地形图那样高,但还应有一定的精确性。精确性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地图的使用价值。所以即使是旅游略图或旅游示意图,也应有一定的精度。地图的数学基础决定了地图的数学精确性,所以要正确选择地图的投影和比例尺。编制生态旅游图,应选择地形图作为底图,因为地形图是精度较好的地图,且国家已基本完成全国系列的比例尺图种。在投影方面,也尽量选择高斯――克吕格投影作为旅游地图的投影,以便保证图幅的精确性和搜集的方便性。比例尺的选择,也尽量接近地形图系列。转绘旅游要素时,定位要相对准确。
3. 完美的艺术性
地图是展现地表环境的视觉图形。这种视觉形式是否形象悦目、生动直观,主要取决于地图的线划符号和颜色的优劣。生态旅游地图除了具有科学性以外,还应具有精美的艺术性。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态旅游地图科学的内容是通过特殊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的,这主要通过地图整饰手段来体现。主要包括:符号设计、色彩设计、图面配置和地图装饰等。
4. 实用性
生态旅游地图应该面向用户,以为用户服务为宗旨,才具有生命力和使用价值。游客需要了解旅游区的概貌,利用旅游图来“导游”,选择线路、交通工具、用餐、住宿、游玩等;管理人员需了解旅游设施、交通、食宿的情况,服务人员需要了解旅游客流量、人员组成等问题,科研规划人员需研究旅游开发、资源分布利用、发展规划、可利用潜力及开发可行性等情况,这些都是具体实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编制旅游地图,就要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出发点,努力去反映这些问题,才能突出旅游地图的实用性。
5. 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
生态旅游地图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风景区和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特点、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为基础。生态旅游地图的制作是以保护环境为核心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目标的和谐统一,只有在对资源进行合理、客观评价的前提下才能做好生态旅游地图。
五、编制生态旅游地图的工作思路
研制生态旅游图的工作思路为:⑴摸清研究区域基本情况;⑵确定研究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⑶确定生态旅游地图要表示的内容;⑷收集研究区内制图基础资料;⑸制作研究区域内的数字线划图;⑹利用遥感影像不同波段的叠加,解译出工作需要的各项要素并成图;⑺采集研究区内现有景区(点)的相关信息;⑻将现有景区(点)、解译出的各种要素图、研究区内的数字线划图叠加,制作出《阿尔山生态旅游资源图》;⑼在《阿尔山生态旅游资源图》上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⑽在叠加有各项要素的数字线划图上利用生态旅游理论进行综合编制并产生《阿尔山生态旅游景区图》。
六、结论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也是目前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地图可直接为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David Weaver,杨桂华等译.生态旅游.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 杨桂华.旅游资源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6.
[3] 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4] 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 白光润. 生态旅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内容摘要:空间结构分析是指导区域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构建生态旅游区开发的空间合理布局模式,对于确立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打破旅游开发中的瓶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具体分析了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用最近邻指数R,拓扑图论中的β指数、γ指数、平均径路长对其分布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针对目前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整体空间分布分散,旅游交通网络回路指数低等问题,提出了空间整合的优化原则。
关键词:空间结构 生态旅游 开发 玛曲县
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学研究核心问题之一。近年,随着旅游研究的深入,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方向、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展。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目的地空间结构及演化,区域旅游竞合关系。其中对目的地空间结构及演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空间的研究,涉及生态旅游区的研究尚显不足。因而构建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合理的空间布局模式,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多样性和完整性不受破坏,实现生态功能区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具体分析了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区域概述
玛曲县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与黄土高原接壤的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四方交汇职能突出,区域协调功能明显。玛曲县作为黄河上游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涵养功能极为重要。2007年全县旅游总收入2709.4万元,仅占甘南州旅游收入的19.49 %。玛曲拥有类型齐全、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交通,原始的自然环境和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将空间结构分析应用到玛曲县的生态旅游开发中,深入研究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提出3条开发原则,并进行合理分区。
(一)旅游资源特色
玛曲旅游资源极具高原特色,雪山湖泊,沼泽湿地,草原一望无际;同时,人文旅游资源独特,被认为是格萨尔与其岭国的崛起之地,民族风俗浓郁。玛曲有“天下黄河第一弯”之称,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蓄水池”,及“高原水塔”;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贡赛尔喀木道湿地景观被美国《视野》、《探险》评为“让生命感受自由”的“50个户外天堂之一”;有被称为“亚洲一号”的天然草场,是野生动物的王国和乐园、药材资源的天然宝库。高品位的自然景观和富有特色的文化构成了玛曲独具竞争力的生态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分类
玛曲县旅游资源三大景系齐全(见表1),其中自然景系包括地文、水文和气候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系包括历史文化遗产、现代人文吸引物和抽象人文吸引物;服务景系有旅游服务1个景类。总计7个景类36个景型占旅游分类中98个类型的36.73%。典型的旅游资源是:沼泽、湿地、高山草甸、雪山湖泊、安多藏民俗风情、部落文化、藏传佛教宗教文化、格萨尔王历史传说、特色餐饮、旅游商品。
空间结构分析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一)空间分布特点
玛曲101个旅游资源单体,呈明显的分片集中及沿黄河分布模式,且各片分布较分散。本文依据景点的代表性、独特性及积聚性,选取35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分析,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玛阿公路、黄齐公路、扎西公路为轴,辐射贡赛尔喀木道、齐哈玛―采日玛区,欧拉―欧拉秀玛区的分布模式;35个景点中8个分布在县城附近,10个分布在贡赛尔喀木道,7个分布在齐哈玛―采日玛,其余10个分布在以扎西公路为景观廊道的欧拉―欧拉秀玛区。同时,35个景点中的29个以黄河为景观轴分布在U型黄河大转弯两岸。以贡赛尔喀木道为起点,以齐哈玛、采日玛、县城、欧拉为景观节点,以宗喀石林为终点。
(二)旅游资源积聚效应分析
旅游资源的积聚效应反映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集中与离散程度,有积聚型、随机型和均匀型三种空间分布态势,定量刻画可采用最近邻指数R(最近邻比),其公式为:
其中,为各景点与其最近邻景点之间距离平均值,N为点状事物个数,A为研究区域面积。R≤0.5为聚集分布;0.5
本文依据景点的代表性、独特性及积聚性,选取35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分析(重复部分已删除)分布面积10190km2,35处旅游资源单体间的平均距离为5.712km,即n=35,a=10190,do=5.712,故玛曲旅游资源的R 值为0.669,具有趋近空间集聚分布的趋势,属于集聚型分布。这表明玛曲旅游资源有积聚分布倾向,有利于开发利用,有利于生态保育措施的便利实施。因为积聚分布一方面可以降低游客旅游成本,是竞争客源市场的主要亮点之一。另一方面便于成片开发,减少对开发景区环境的影响;同时有利于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专区,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空间组织和对区外形成综合竞争力。
(三)连接度分析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以反映空间事物之间的可通达性,例如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程度等等。其衡量指标有β指数,γ指数和a指数。
β指数为网络中节点的平均连线数目,是对网络连接性的度量,对多节点旅游区而言,连接不同旅游资源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越多、等级越高,则连接性越好,旅游者往来各旅游景区点之间越方便。较高的指数是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空间网络结构优化的要求与保障,其公式为:β=L/n。式中:β表示交通网的连接度,L表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即两节点间的直接连接数目,n表示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即节点数β的取值一般处于(0-3)之间,在这个范围内,β值越大,表明网络的连接度越好。L=33,n=35,则β=0.943。由此判断,玛曲旅游资源交通网络通达度较低,虽然景点在县城、贡赛尔喀木道、齐哈玛―采日玛呈片状分布,但各个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是县乡道路,路况较差,通达能力较低,这是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一大瓶颈。
γ指数分析是一种类似于β指数分析的空间分析方法,也能反映一区域网络中的连通发达程度。具体的方法是度量网络内各节点之间连线的观察数和连线的最大限度数目的比率,公式为:γ=L/(3 (n-2))。式中:L 、n的含义与β指数计算公式中相同。γ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1,如果网络中无连线,即各节点毫不相连,则γ取下限0 ;如果网络中每一节点都同其它点有连线,即网络最大连通时,γ取上限1(γ指数大小与节点层次无关,故计算时不区别节点层次)。玛曲旅游区γ指数为0.33 ,反映出各旅游点的连通水平较差,即各个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联系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较稠密的旅游网络,致使玛曲生态旅游资源缺乏有效综合开发利用,同时使游客交通成本上升,进一步影响玛曲旅游区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高。
a指数是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连线的观察数和连线数的最大限度数目的比率,值介于(0-1),R=0表示只有孤立点存在;R=1表示每一个点都存在于其它节点之间的连线。其计算公式为R=L/3* (n-2* p)。式中:L、n的含义与β指数计算公式相同,p为网络中互不连接的亚图数目。L=33,n=35,p=8,经计算R=0.56,这也反映出玛曲县旅游景点之间交通联系较弱。
(四)平均径路长分析
平均径路长是衡量网络中节点间通达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方法:当两节点间存在直接交通连线时记为1,没有直接连线时记为0。每对节点间距离用沿最短径路所介入的连线数表示。在网络最短径路矩阵中,任一节点平均径路长是由矩阵中该节点行内正值节点数去除以行总数,任一节点的行总数或平均径路长越小,表示该节点网络通达性越好;反之则越差。行总数或平均径路长最小的节点往往是网络的中心。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玛曲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网络最短径路矩阵和平均径路长。玛曲旅游网络的平均最短径路长为5.08。在35个景点中,各节点平均径路长小于玛曲旅游区总体平均径路长5.08的节点数有17个,其中黄河S弯、阿米欧拉神山、毛日扎西滩、玛曲县城、河曲马场、贡赛尔喀木道、阿万仓黄河新桥、娘玛寺、喀巴东让神山、采日玛村渡口的平均径路长在3.29~4.18之间,这些景点主要位于县城周边、贡赛尔喀木道附近及重要的交通节点上,是网络中连通性较好的节点;黄河母亲石、药水泉、玛麦哲木道、外香寺、尕齐合东梁、齐哈玛吊桥、忠字山、老虎嘴黄河湿地、克琼湖等也是玛曲县旅游资源网络中通达性较好的地区,其平均径路长在4.38~5.05之间,也小于5.08的平均最短径路长。而平均径路长大于5.08的景点有18个,其中平均径路长在6.62以上的景点主要有:西麦朵合塘、西柯河大鹿场(7.558)、欧拉秀玛白塔、宗喀石林、位于欧拉―欧拉秀玛区一线,仅有扎西公路连通此旅游片区,远离县城。由此表明整个玛曲县旅游交通通达性较差,且资源整合水平较低。因此,在今后的生态旅游开发中,应不断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各生态旅游片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交通建设。
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化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玛曲生态旅游资源呈多中心片状聚集分布,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品味较高,但从空间结构优化角度来讲,还存在一些问题: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尺度宽阔,缺乏景观触觉边界感;各旅游资源聚集区之间联系度较低,旅游资源整合差;旅游网络不够发达,旅游交通设施接待能力较弱,道路等级较低。为此,笔者提出以下3条优化原则。
(一)适度集中的空间布局原则
考虑到玛曲特有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倡导空间上总体分散和局部空间适度集中,重点建设“有依托条件(背景)”的景区。即重点开发有城镇和有基础设施依托的景区。依据各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形成以草原新城区为中心节点、辐射带动贡赛尔喀木道宗教民俗体验区、齐哈玛―采日玛高原湿地观览区,欧拉―欧拉秀玛高原户外运动旅游片区。整合各片区旅游资源,形成对玛曲旅游宏大空间尺度的一种适应。另外,服务设施选址依托现有城镇和居民定居点,可以减小旅游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居民点的功能,使当地社区收益。
(二)减法原则
由于玛曲地处内陆高原,江河上游,是多条地方河流的源头所在,境内湖泊众多,湿地密布,生态环境脆弱,恢复能力弱,因此在开发中倡导减法原则。即最大限度减少因开发对保护区造成的干扰;旅游设施依托原有镇区;服务设施“因陋就简”,采用天然原材料;在道路修建上,以自然地貌为基础;使用以太阳能、电能、畜力为能源的交通工具,减少污染。
(三)有限的、辅的引导的设计原则
基于上述对减法原则的认识,服从玛曲旅游开发生态保育目标,开发中倡导有限的、辅的引导的设计原则:倡导开发空间最小化和保护范围最大化;所有景区开发都以旅游保护为先导,通过有限的设施,辅的引导,倡导以游客为主体,享受返璞归真体验、生态旅游的行为模式;倡导“有限的、辅的引导”,开发中,做到景观风格自然与人工统一、传统与现代统一、民族与大众统一,并强化突出富有玛曲特色的地方视觉主题。
依据玛曲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生态功能保育区特殊性,以及以上优化原则,玛曲草原生态旅游区总体空间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心,四轴,四区”。其中,“一心”指以玛曲县城作为全县旅游发展、物流集散及功能组织的中心;“四轴”指沿玛阿公路、黄齐公路、扎西公路,以及黄河景观轴四条轴线开展相关项目设置、游线组织安排及产品规划设计;“四区”指形成以草原新城片区为中心节点、辐射带动贡赛尔喀木道宗教民俗体验区、齐哈玛―采日玛高原湿地观览区,欧拉―欧拉秀玛高原户外运动旅游片区。各个片区既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发展,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结论
依托玛曲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运用空间结构分析的方法,对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详细剖析,发现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尺度宽阔、资源整合差、旅游网络不够发达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生态旅游开发的空间优化原则,对资源分区整合。在此基础上,应对交通网络进行优化,加强区际交通建设,提高尕玛公路、郎玛公路道路等级,加强玛曲旅游区的对外通达度,形成区域联动――“大九寨国际生态旅游─甘南香巴拉生态旅游”;完善区内交通,加强玛阿公路、扎西公路、黄齐公路建设,提高区内路网密度与等级;加快黄河航道建设,通过水路联通各个旅游区(点),形成完整、清晰的玛曲旅游空间构架,打通观览空间屏障,有机衔接重点区域,营造玛曲生态旅游完整的空间意象,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生态保育区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54(4)
2.保继刚,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57(1)
3.肖星,陈玲.西北区域海外客源市场结构比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2)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 旅游产品营销 促销 营销渠道
森林生态旅游系指以尽力降低旅游开发对森林生态环境之不利影响为前提,以旅游开发为手段,以确保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方式促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并将面向公众的森林生态环保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一种商业娱乐活动。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是指森林旅游资源经营者在生态旅游理念指导下,通过开发并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并向游客提供的森林旅游活动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的集合。
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按营销产品层次划分,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是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层次的综合体;按旅游产品功能分析,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则包含基础旅游产品、增值旅游产品等内容;按旅游产品形态分析,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则由实物形态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综合而成。二是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具有旅游资源所有权不可转移性。顾客购买传统产品后,通常拥有产品的独占权。游客在购买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后将获得特殊的生态旅游体验而非表达为实物形态的物品。旅游者购买的旅游产品不是旅游资源的所有权而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对旅游资源的有限使用权。三是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具有价值不可储存性。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将生产、交换和消费融为一体,游客可在指定时空条件下即时消费该产品。
制约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效能的关键问题
(一)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理念滞后
第一,当前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缺乏绿色营销理念,生态环保理念在当前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被漠视,致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相背离。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具有较强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影响所在区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周边居民的常态化社会生活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杨财根,2011)。通过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可以在满足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环境责任,确保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二,当前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缺乏生态价值实现理念,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未能在实现森林生态价值与保护森林生态旅游环境方面取得有效均衡。确保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基本前提。这要求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者要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以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价值与维系森林生态环境安全水平之间维系均衡。对森林生态资源管理者而言,森林生态环境安全带来的森林生态价值增值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其价值需要通过适度的森林生态资源开发方可实现;但是高强度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将导致森林生态旅游地的环境恶化,降低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进而降低森林生态旅游的价值。森林旅游景区多分布于地形地势较为复杂的山地丘陵地带,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过度有可能造成局部森林生态系统承受过大压力,诱发地表土层侵蚀致使水土流失,森林旅游景区局部的植被破坏,干扰森林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活动等诸多生态问题。游客在景区内生活污水排放会污染、破坏森林脆弱的水生态环境平衡;不适当的森林游客数量会造成森林旅游景区内的人文景观遭受不可修复的破坏性开发。
(二)森林生态旅游特色产品开发能力匮乏
第一,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对森林生态产品设计缺乏科学性,森林生态旅游项目规划缺乏系统性。局部地区在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前未深入调研,其森林旅游资源规划缺乏充分科学论证,由此导致诸多不可再生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不可挽回的损失。经营者在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方面摒弃兼顾森林旅游和生态环保的投资理念,背离森林资源现状开发缺乏特色的新景点,导致森林生态旅游项目背离区域森林旅游的总体发展规划,并造成景区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采。
第二,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潜在游客市场运作能力,导致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传统的森林旅游产品局限于森林观光游览,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当代游客个性化旅游需求,致使多数游客进入景区后停留时间短,过夜游客比率低(易爱军等,2010)。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缺乏将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市场营销等业务外包的动力,其自身又缺乏有效的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市场运作能力,致使森林旅游资源难以充分转换为企业经营效益,部分生态旅游收入甚至难以弥补为此而增加的森林生态养护费用支出。
第三,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存在多头管理矛盾,各主管部门围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事业缺乏有效协调,由此导致森林生态旅游项目从审批到建设再到运营环节都存在诸多体制有待解决。以日本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为例,日本政府通过强制执行力规范森林旅游产品开发,并建立科学的开发体系和运营体系(郑群明,2011)。因此我国森林生态旅游项目亟需林业、交通、城建、旅游、税务等政府部门的通力协作、鼎力支持方可有效实施。
第四,森林生态旅游项目融资能力不足制约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实施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进程。传统的森林生态环保项目多由以林业部牵头的政府资金来运作,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应探索设计有效的融资机制以吸引各方资金参与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效能提升策略
(一)创新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理念
第一,森林生态旅游的产品创新是确保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前提则是确保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游山玩水,而是将生态环保理念注入到森林旅游活动中。如森林生态旅游景点的旅店可以稀疏的散布于森林边缘地带,且建筑物的物理形态应与森林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人类在自然界痕迹与自然环境的天然融合。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要遵循生态环保的理念,决策者应当采取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层有序开发策略,若当前的资金与生态技术水平未能有效确保开发地的生态平衡则需暂缓开发。
第二,凸显森林生态旅游中的消费者体验特色,使森林旅游之游客在吃、住、行及游玩等各方面的旅游体验有别于传统旅游的角度来创新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现代旅游者的需求具有丰富多变、自主性强、兴趣多样化、选择个性化等特点(罗金华,2008)。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者应当强化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增强游客的亲切感。
第三,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应当重视开发以原生态文化为主题且具有深厚地方乡土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将人文价值注入到森林生态旅游活动中。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应当将森林居民特有的社会人文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设计出以森林生态旅游体验为轴心,以森林居民文化为载体的新型森林生态旅游产品。
(二)变革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
第一,结合森林生态旅游主题实施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弹性定价策略。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属于奢侈品消费,其需求弹性系数较大,故特定时间面向特定潜在游客群的降价措施有助于提升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的总收入。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通过制定季节挂钩的弹性营销策略,在旅游旺季提升价格以降低旅游旺季消费者对景区的生态环保压力;在旅游淡季则可采取低价策略以吸引对价格敏感度的游客来景区游玩,提升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资源利用率。
第二,基于生态旅游理念制定森林生态旅游的绿色定价策略。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应将投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耗上的成本计入旅游业经营成本并纳入旅游产品价格中。森林生态旅游的绿色旅游产品应当秉持破坏森林生态环境者承担成本的原则以从源头遏制恶化环境的肇因;绿色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还应秉持受益者补偿原则,以行政力量将森林生态环境治理成本按合理方式分解,并由从森林环境治理中获益者承担(杜娟,2010)。
第三,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在制定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价格时引入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技术,以利于旅游产品定价贴近游客的心理价位水平。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旅游产品的定价权逐步从旅游企业向游客转移。基于互联网的旅游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定价属于公共旅游信息,价格相对透明。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据此确定其旅游产品的价格并上网,在公开、透明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与其他同类旅游产品相互竞价以争取游客,有助于推动潜在游客快速做出购买决策。
(三)改进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促销策略
森林生态旅游形象设计要求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将森林生态环境中的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与服务、周边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等要素集成,并从森林区域形象、森林旅游资源、森林市场感应等三个角度来设计旅游产品的促销活动方案。
良好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可强化森林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凝聚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地社会形象,增强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识别力,进而增进旅游地对客户市场的吸引力。其一,地理资源特征分析是森林生态旅游的形象定位的基础。森林生态旅游的基础性资源是森林所在地特色的地形地貌所孕育的山水风景,其形象定位要基于既有山水风景来设计。其二,人文资源特征分析是提升森林生态旅游的形象定位的动力。基于森林地域内人文资源分析的森林生态旅游的形象定位可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开发旅游产品增值服务。其三,整体形象定位是森林生态旅游的形象定位的实现方式。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根据所确定的森林生态旅游形象整体定位来创作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促销主题内容。
(四)重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策略
第一,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应结合森林生态旅游特点,运用促销策略组合的方式来增进森林生态旅游营销效果。其一,根据森林生态旅游细分市场的消费特征实施网络促销策略。传统旅游促销主要面向旅行社等中介机构,森林生态旅游网络促销直接客户群则是旅游市场终端的潜在游客群。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通过互联网与终端潜在游客群进行即时无缝沟通,且可将节省的传统促销活动的中间环节运营费用让渡给终端潜在游客群,从而提升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森林生态旅游的网络促销还可直接向潜在游客群收集游客个性化需求信息,并据此改进森林生态旅游的运营水平,增加游客对森林旅游景点的满意率。
第二,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实施绿色营销渠道策略,为生态游客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绿色生态旅游产品。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通过选择信誉良好的旅游业中间商作为下游合作伙伴,促使旅游中介企业降低终端市场营销环节的碳排放水平,强化潜在游客群体对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及其品牌的绿色环保印象。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在采购原材料及产品时,可通过选择获得环保认证企业的产品或以可再生产资源为原料的企业的产品,以维护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的良好环保形象,打造贯通上下游的森林生态旅游的绿色环保品牌形象。
第三,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采纳开拓体验旅游营销渠道的策略。传统旅游业的实施模式是游客在信誉良好的旅游中介公司的组织下完成旅游消费,这有助于游客规避对异地旅游的陌生感,降低异地旅游在找寻宾馆、交通工具及景点时的诸多不便,但亦降低了游客在陌生地旅游中获得的新鲜体验感水平。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强化对自助游客的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个性化的旅游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杨财根.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导向的战略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
2.易爱军,刘俊昌.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0(3)
3.郑群明.日本森林保健旅游开发及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问题,2011,31(3)
关键词:现代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带动下,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整体性及综合性特征也日益突出,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传统旅游资源所构建的区域旅游系统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即开发现代生态旅游资源已迫在眉睫。因此,相关人员很有必要对于现代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况进行研究,以便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为我国旅游业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1.生态旅游发展的速度较快
在过去,我国发展旅游业,基本是以对于旅游景点的过度开发,换取经济效益的模式为主,造成了许多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和质量的下降。随着生态旅游概念和绿色消费概念的兴起,弥补了生态环境逐渐恶劣的现状,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植和群众的积极响应。人们对于回归大自然和绿色旅游的诉求十分高涨,使得生态旅游在提出几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我国旅游业产值的提高,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2.生态资源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尽管生态旅游主要强调的是绿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毕竟生态资源的保有量是有限的,而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不能够长时间的过度开发,因此目前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趋向于饱和状态,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短时间内不能够再持续地开发,应该将开发的重点转移到现在还未进行过开发的区域,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3.未形成成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转型期,既要求发展,又要求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也再为这个目标的实现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为旅游资源本身存在破坏后恢复周期长的特点,及时采取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还是不能够合理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予补偿,其补偿机制显现作用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相关政府没有制定系统的环境保护法规,对于生态破坏现象无法进行有效的制约,从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沉重代价。
二、现代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紧张,总量少,而开发需求大,并且面临着后续资源不足、浪费严重的问题,以下从四个方面探讨现代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1.提高生态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
在现代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生态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加大对于传统技术的改造力度。通常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在现有情况下弥补我国生态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一种有效措施,科学技术进步既可以或多或少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不但能够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研制新材料和材料使用技术,探寻新的勘探技术,寻找替代产品,这对解决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等问题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提高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技术含量,还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和环境承载能力。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循环利用资源的模式,尽量减少经济开发中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防止资源浪费,从源头解决和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此同时,需要增加科技投入,促进技术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是循环经济为现代生态旅游资源保驾护航。
3.引导旅游消费模式的改变
现代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全社会对于这个问题予以关注和行动上的支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需要进一步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带来了旅游资源开发过渡、破坏严重的问题。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引导人们转变思想,改变旅游消费模式,珍惜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提倡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绿色旅游,开展与可持续经济相对应的可持续消费模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子孙后代造福。
4.强化政府职能
政府在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要起到指挥和引导的作用。要强化政府的职能,在市场经济中调节资源配置。政府是唯一能够合法调动和支配全社会的公共资源以应对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组织机构。这就要求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担任更大的责任。政府职能要逐渐从市场的组织者变为市场的协调者,做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纽带,促进三者和谐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与当地的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冲突,所以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政府、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三管齐下,使得资源开发能够更有效的支持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还要建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强效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开发中的损坏率,加大力度开发新的生态旅游资源,缓解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紧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洪守礼,王万英,等.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草海的战略和实践[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2]光,赵农.决策权的配置与决策方式的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1).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优势分析
近几年,西部地区利用国际与国内旅游业的大开发、大发展,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大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力度,大部分地区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率都超过了全国12.7%的平均数,并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加的良好态势。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相当有特色,与其它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发展生态旅游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
第一,分布广泛的自然生态景观。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西部地区拥有西北瀚海景观及古文化区、西南生物多样化与民族文化区、青藏高原雷域风光及藏文化区、内蒙古草原风光及蒙古族风情区四大特色区域。西部生态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拥有大量生态旅游产品中的极品。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近期{2001―2010年)拟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中,西部的旅游资源所占比例,还将大幅提高。
第二,独具持色的地质地貌生态旅游资源。我国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多样,每年都接待大量的中外游客。该区山川巍峨雄险,拥有占全国名山资源的23%山川:沙漠奇幻无比,大漠上的沙丘、风蚀城堡、沙坡鸣钟、海市蜃楼等奇景都极具旅游价值;幽深奇特的峡谷地貌,岩溶洞穴景观占全国总量的25%左右。
西部地区已确认的国家级旅游资源(单位:个)
第三,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水体生态旅游资源。西部地区开展水体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巨大。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水体,诸如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众多的瀑布泉水,如黄果树瀑布、九寨沟瀑布群、大理蝴蝶泉、陕西华清池、敦煌月牙泉等:冰川旅游资源别具一格,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贡嘎山风景区,其内的大冰川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瀑布之一,以及被誉为我国第一座冰川公园的四川泸定县境内的海螺沟。
第四,种类繁多的生物生态旅游资源。我国西部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西部地区很多省区,如四川、云南等都因其境内珍惜罕见的生物资源,而被列为全国乃至世界极其珍贵的生物基因库。该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都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价值,是经济价值极高的观赏旅游的宝贵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地予以利用,对发展生态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五,绚丽多姿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不仅包括自然生态,同时也包括人文生态。在西部广袤土地上有着尤为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古代的丝绸之路、敦煌壁画、云岗石窟、布达拉宫、大小雁塔等。此外西部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别有韵味,让人难以忘怀的地域文化风情,在西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 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已达到500美元-800美元,有几十个城市的人均收入已突破1000美元。据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年收入在此区间内,是国内旅游急剧扩张的时期。这表明已有相当一部分人能够承担前往西部旅游的费用。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人们厌倦了喧嚣的都市生活,渴望返璞归真。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求新、求异”的游客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为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
西部生态旅游季节长。层次品位高西部地区由于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环境迥异,形成了各种自然风光。特别是西南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旅游区一年四季绿意盎然,气候温和湿润,绿色生态旅游令人心驰神往。此外,西部地区蕴含有大量的地质、地貌、水文、动植物、生态等科学信息和知识体系,游客通过观赏、体验、学习、研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获得休闲享受,而且可以获得科学知识。
我国西部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与退化 第一,地质地貌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西部地质地貌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包括了山体资源的破坏和溶洞资源的破坏等方面。山体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山体形态其及生态、景观环境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是由修建公路、管道、电缆、索道、宾馆等设施的旅游开发经济活动造成的。溶洞地质资源具有洞穴水文多样性、次生穴气候多样性、侵蚀溶蚀景观多样性及生物景观多样性的特点,是极为宝贵的自然遗产。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的粗放性,造成了溶洞形态的破坏、岩溶物质变质以及溶洞资源的毁灭性破坏。
第二,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西部文物古迹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游客超量及管理不善对文物古迹造成的损害。随着参观人数和往来于莫高窟的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窟内的大气含有较高的二氧化碳和氨氧化物,以及对壁画十分有害的硫化氢、臭氧,使得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已经受到严重损伤。又如在修筑敦煌机场时,因为选址于魏晋墓群,结果使整个墓地荡然无存。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但有调查显示:23%的保护区在核心区内也有旅游活动,43.9%已经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旅游管理规章。
第三,水体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开展及其它自然、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西部地区湖泊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日益下降。首先,湖泊与河流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青海湖自1956年至2000年,湖水水位下降了3.71米,平均每年下降8.2厘米。1990年可可西里地区的苟仁错湖面积231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13米,至1998年已完全干涸。长期以来,由于四周山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夏季的暴雨和洪水将沙石冲入天池之中,天池面积以每年200平方米的速度缩小。其次,水质污染日益严重。云南省的滇池、抚仙湖等几个大型淡水湖泊的水质污染相当严重,已达四类水质标准。的羊卓错、巴纠湖,新疆的博斯腾湖、蘑菇湖,云南的程海、杞丽麓湖等的湖水水质都已达到五类或五类以上标准,且水质污染有加剧恶化之势。
第四,生物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首先,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与退化。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资源集中的地区,近年来,对森林旅游产品的不合理开发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已经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物种的多样性造成了负面影响。1950年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森林覆盖率为50%以上,但由于当地居民伐木垦田以及旅游活动的过度开发,到1972年时锐减至33%,到1985年又继续降至27.4%。其次,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与退化。西部一些地区由于进
行旅游开发而导致稀有动植物的灭绝,甚至生态系统退化。被誉为国宝的大熊猫,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其分布仅限于四川、陕西、甘肃的34个县,数量只剩下千只左右。产于广西的金花茶是我国一级保护珍稀植物,1996年下旬以来,由于个别旅游公司扩大旅游开发,竟把推土机开进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肆意开垦,严重破坏了金花荼资源。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受到冲击 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拥有数占全国80%以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且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具有典型的边际地理区位特征,生活相对封闭,独特的民族文化保存的相对完整。但是,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异族、异地文化不断涌入,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改变着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调整传统生活方式,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长此以往,西部的特色文化将会受到削弱甚至湮灭。
资金缺乏、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下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显著不同,就是必须把旅游资源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故而实施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这需要大量资金,西部地区多为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落后,资金问题就更为突出。薄弱的经济基础造成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不足、旅游景观建设薄弱,绝大多数处于潜在或半开发状态,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旅游资源、发挥出其应有效益的现状。
同时,生态旅游业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我国西部教育相对落后,旅游人才培养不受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加之人才流动性的增强,使得西部的生态旅游人才更加贫乏。人才的这种匮乏,不仅表现为高层次策划、管理人才缺乏,而且在低层次也表现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验不足,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管理与经营人才,以及相应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导致该区生态旅游管理效率低,决策随意化,各自为政,造成了生态旅游市场混乱,服务质量低劣,真正的生态旅游难以开展。
交通网络不便捷。可进入性差 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对该区的交通网络建设造成了不便。目前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最主要的交通制约因素在于: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密度疏,通达不便捷:机场数量少、吞吐能力不大:铁路纵横体系未形成,往返线路重复;内河航运网络薄弱。
交通网络的不便捷,使得该区的进入成本大大增加,例如,以民航部门2005年3月末根据北京市场报价计算后公布的计价里程拉萨一成都航线每客单公里运价0.75元,拉萨一北京航线每客单公里运价0.675元,成都一北京航线每客单公里运价0.469元;同期,以成都为起始点,购买“新、马、泰”7日旅游项目,报价为3600-4000元,购买4日旅游项目,报价3900元。高昂的旅游成本,加之餐饮设施水平不高、通信网络不发达等制约因素,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西部生态旅游产业对策建议
西部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一,确立“保护性开发”的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在筹建旅游设施和旅游线路时,应避免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从政府角度入手,政府应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收取生态环境保护费和资源使用费,统筹规划:建立相应的人工生态工程和生态经济小区,尽量维护原生生态系统;注重对文物古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生态旅游景区的监督机制。从企业角度入手,建立健全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机制。旅游地规模设计应与资源的环境容量相适应。重点旅游项目必须先论证评估,后开发建设,不能超过其生态稳定性的阈限,以保持其有完全的更新能力。从公众角度入手,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利用“植树节”、“地球日”、“生态多样性”环保日等节日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常识的宣传。同时,导游和工作人员在生态旅游景区应对游客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确定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容量。科学分析旅游地的空间容量,把握生态环境承载力,确定出不同时期旅游地的游客临界容量,以此为指标来指导旅游进行调节,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可采取以下措施:对一些热点景点可分时段、分档次出售门票,以限制游人数量:选择若干相似或相近景区轮流开放,疏散游客或游客分流:人工协助管理和治理,在一定时期划定范围实行景区的临时封闭。确定景区合理的环境容量,有效地控制游人数量,一方面可以防止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满足游人舒适、方便、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另外,还可以使地方上获得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确保生态旅游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吸引资金、重视人才、加强管理首先要广开渠道,多方筹措开发资金。政府部门应通过经济政策进行刺激,鼓励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要抓住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建立强大的资金支持体系和鼓励性的财税支持体系,确保重点项目的需要。此外,要建立生态旅游专项发展资金。在这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国外资金的投入。对于有条件的项目,还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财力解决目前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和突出问题。
其次,要重视生态旅游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发展形式,其管理比一般旅游业管理难度高,更需要引起重视。结合西部现阶段情况,可调集、招聘或培养生物、农、林、渔、牧、环保等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同时与相关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给予旅游业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的素质建设和队伍建设,改善服务质量,还可以考虑从东部引进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加强生态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 西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不完整,将严重影响该区生态旅游的深度开发。西部生态旅游开发要注重交通条件的改善,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方面,重点打通或整治改造南宁-河池-贵阳,南宁-百色-昆明,重庆-江津-赤水-泸州,四川稻城-云南中甸等高等级公路;四川康定-云南迪庆-昌都“茶马古道”公路建设,拉萨一江孜抗英遗址-古格王朝遗址旅游线路道路建设。
铁路方面,可以请求国家给予支持,扩大铁路运输能力。增开昆明-百色-南宁-北海、南宁-贵阳-重庆-成都的旅游列车,同时将昆明南宁旅游专列延伸到桂林;改造建设京兰、兰新、沪昆、宁西、成枝、贵珠、贵厦、蒙新等对外运输主通道,建设包柳、兰昆两条南北铁路运输大通道:建设中越、中吉乌、中缅、中老泰、中巴、中尼、中印国际铁路运输通道。
关键词:生态旅游 评估
自从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态旅游的未来》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在生态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体实施方案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在我国,尽管对生态旅游的乐观估计时有报道,生态旅游也被广泛地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被期望能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缺少一个评估生态旅游贡献大小的明确的指标体系。而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力图初步建立一个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价的框架。该框架是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当地居民、自然资源和旅游三者间关系上进行设计。
关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
由于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生态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区别显得模糊不清。王家骏选择了4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旅游定义来进行分析,将关键词一一选出,按聚类方法将其归纳为6大类11组分,构成了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然后根据构成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的6大类组分的内在联系,参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构建起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模型。这一模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定义仍将生态旅游对象局限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忽视与自然相伴而生的历史遗产、传统社区等文化生态。也就是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广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则把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人文景观也包括了进去。也就是说,广义的生态旅游还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态的内容。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笔者认为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一种全新体验过程;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为目的的旅游方式;从当地居民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较小、并可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总的来说,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以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正确规划设计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态旅游评估框架的设计
通过上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评估指标框架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联系的评估;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评估;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选择评估因子时应注意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生态旅游点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优劣判断,而且还可为管理决策体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在现实中居民和环境间的冲突时常发生,这一情况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当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护和开发政策,没有征求和顾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居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缺乏对生活、生产方式加以选择的余地。持续的环境压力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会危及到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旅游业的发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地资源之间应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居民主动地参于生态旅游点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从良好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产业中获得回报;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过适度的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回报,但同时应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掠夺,造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的环境压力之下。
对两者关系的评估可从居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待资源保护的态度、地方参与资源保护的程度(数量和类型)、当地居民和保护区内员工的关系、对资源的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进行。
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自然景观(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和人文景观(包括过去和现在)决定了生态旅游点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自然景观连同人文景观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自然体验和文化交流,这是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也会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和文化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就是一个生动的环境和文化保护课堂。反过来,对环境和文化保护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在当地旅游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返还到环境和文化保护中去,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使资源退化,而应当实现一种敏感于环境的发展方式,即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避免超出旅游景点的环境本底,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因此评估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评估生态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贡献率,这可从生态旅游资源是否提供了有质量的旅游经历,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教育的场所,对现有容易利用的物质改进的潜力如何,对文化生态的体验质量怎么样等来进行;其次要评估旅游业对生态旅游资源所应做出的贡献,这可从旅游业是否对生态旅游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保护如何,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的环境教育怎么样等方面来进行。如果这两个方面的贡献都比较高,说明这两者的关系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
旅游业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让当地居民加入到生态旅游建设中来,即从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当经济利益。只有居民对生态旅游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及和生态旅游之间建立起这种正向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不能完全依赖生态旅游业,应该补充其它的经济形式,使经济多元化。旅游业不仅可以为国家和地方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同时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社会和经济效应。反过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观会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还会增进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要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关系,主要要看当地居民是否从旅游业中获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开展旅游业而提高了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从事旅游业及其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数量,看地方的旅游业企业或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数量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的比例。二是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这方面主要是评估当地离供应商品与服务的最近城镇的距离,医疗状况,教育状况、邮政、电话和电力供应,道路质量、公共交通状况等。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是评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响,地方居民对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态度,真正的认识或经历地方文化等。
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
没有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开展生态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对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机构以及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评估是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是能够调控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能动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生态旅游地域结构是否有序及系统是否能够良性循环有决定性作用。而要对生态旅游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目标。其次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要确定区域的游客临界容量。第三还要加强旅游环保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加强对国民的环境教育,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同时还要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管理,要求经营者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精心编排旅游路线,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旅游团人数,培养好的生态旅游专业领队。
评估能影响生态旅游是否最终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标,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这包括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旅游规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保护区的规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对社区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对生态旅游地的年度资料进行更新(包括物种、旅游者数量、周围社区统计等),是否有社区共享计划以及对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对旅游者行为的控制、群体的数量、运载量等)。三要评估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这可从对物种的监控,担当旅游向导、景区巡逻和执法的状况,跟科研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跟社区的公共关系等。
通过认识资源、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了解到对生态旅游的评估,其实就是看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如果三者的关系良好,可见生态旅游地开展的生态旅游是成功的,而发现三者关系中任何两方的关系处于不好的互动时,就可以提醒当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关系重回正轨。这个评估框架也显示了只要通过运用适当的管理策略,在资源、当地居民、旅游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保护,又可以促进发展。因而这个框架既可以评估生态旅游业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又可以评估一地生态旅游的地位。
参考资料:
1.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03-106
关键词:生态旅游评估
自从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态旅游的未来》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在生态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体实施方案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在我国,尽管对生态旅游的乐观估计时有报道,生态旅游也被广泛地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被期望能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缺少一个评估生态旅游贡献大小的明确的指标体系。而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力图初步建立一个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价的框架。该框架是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当地居民、自然资源和旅游三者间关系上进行设计。
关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
由于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生态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区别显得模糊不清。王家骏选择了4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旅游定义来进行分析,将关键词一一选出,按聚类方法将其归纳为6大类11组分,构成了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然后根据构成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的6大类组分的内在联系,参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构建起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模型。这一模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定义仍将生态旅游对象局限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忽视与自然相伴而生的历史遗产、传统社区等文化生态。也就是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广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则把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人文景观也包括了进去。也就是说,广义的生态旅游还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态的内容。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笔者认为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一种全新体验过程;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为目的的旅游方式;从当地居民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较小、并可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总的来说,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以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正确规划设计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态旅游评估框架的设计
通过上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评估指标框架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联系的评估;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评估;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选择评估因子时应注意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生态旅游点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优劣判断,而且还可为管理决策体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在现实中居民和环境间的冲突时常发生,这一情况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当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护和开发政策,没有征求和顾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居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缺乏对生活、生产方式加以选择的余地。持续的环境压力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会危及到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旅游业的发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地资源之间应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居民主动地参于生态旅游点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从良好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产业中获得回报;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过适度的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回报,但同时应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掠夺,造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的环境压力之下。
对两者关系的评估可从居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待资源保护的态度、地方参与资源保护的程度(数量和类型)、当地居民和保护区内员工的关系、对资源的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进行。
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自然景观(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和人文景观(包括过去和现在)决定了生态旅游点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自然景观连同人文景观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自然体验和文化交流,这是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也会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和文化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就是一个生动的环境和文化保护课堂。反过来,对环境和文化保护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在当地旅游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返还到环境和文化保护中去,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使资源退化,而应当实现一种敏感于环境的发展方式,即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避免超出旅游景点的环境本底,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因此评估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评估生态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贡献率,这可从生态旅游资源是否提供了有质量的旅游经历,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教育的场所,对现有容易利用的物质改进的潜力如何,对文化生态的体验质量怎么样等来进行;其次要评估旅游业对生态旅游资源所应做出的贡献,这可从旅游业是否对生态旅游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保护如何,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的环境教育怎么样等方面来进行。如果这两个方面的贡献都比较高,说明这两者的关系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
旅游业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让当地居民加入到生态旅游建设中来,即从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当经济利益。只有居民对生态旅游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及和生态旅游之间建立起这种正向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不能完全依赖生态旅游业,应该补充其它的经济形式,使经济多元化。旅游业不仅可以为国家和地方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同时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社会和经济效应。反过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观会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还会增进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要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关系,主要要看当地居民是否从旅游业中获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开展旅游业而提高了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从事旅游业及其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数量,看地方的旅游业企业或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数量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的比例。二是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这方面主要是评估当地离供应商品与服务的最近城镇的距离,医疗状况,教育状况、邮政、电话和电力供应,道路质量、公共交通状况等。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是评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响,地方居民对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态度,真正的认识或经历地方文化等。
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
没有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开展生态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对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机构以及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评估是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是能够调控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能动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生态旅游地域结构是否有序及系统是否能够良性循环有决定性作用。而要对生态旅游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目标。其次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要确定区域的游客临界容量。第三还要加强旅游环保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加强对国民的环境教育,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同时还要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管理,要求经营者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精心编排旅游路线,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旅游团人数,培养好的生态旅游专业领队。
评估能影响生态旅游是否最终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标,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这包括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旅游规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保护区的规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对社区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对生态旅游地的年度资料进行更新(包括物种、旅游者数量、周围社区统计等),是否有社区共享计划以及对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对旅游者行为的控制、群体的数量、运载量等)。三要评估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这可从对物种的监控,担当旅游向导、景区巡逻和执法的状况,跟科研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跟社区的公共关系等。
通过认识资源、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了解到对生态旅游的评估,其实就是看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如果三者的关系良好,可见生态旅游地开展的生态旅游是成功的,而发现三者关系中任何两方的关系处于不好的互动时,就可以提醒当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关系重回正轨。这个评估框架也显示了只要通过运用适当的管理策略,在资源、当地居民、旅游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保护,又可以促进发展。因而这个框架既可以评估生态旅游业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又可以评估一地生态旅游的地位。
参考资料:
1.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03-106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化模式;建设管理
1、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基础
1.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没有旅游资源,就没有旅游的可能。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与旅游产品质量挂钩,而这些差异不能用于技术、技术的改进。相对而言,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可塑性,和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开发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应注重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因此,旅游资源的差异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生态化进程,而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销售市场的发展程度则取决于生态旅游业的l展程度。
1.2旅游产品
旅游业由于生产某些旅游产品或相关劳务,生产部门涉及很多。有14个行业直接受旅游活动影响,而行业间接影响有54个,行业影响共有20个。旅游业的特点与制造业不同的是,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没有生产线的规则,再加上区域旅游资源的差异,所以在赛道上旅游业的发展也不同。因此,旅游产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探索应立足于旅游业的特点和各区域的情况。
1.3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无形的,经验,同时在旅游体验的游客特征的生产和消费,产品是否符合生态的要求,不能直接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使旅游产品的生态质量不能通过实地测量和计算测试。因此,有必要找到一个可行的生态标准来规范旅游产品。而旅游产品生态标准的具体指标需要有较高可信度的领导机构--政府指定和实施。由政府牵头,制定政策、标准、引进资金、产品营销,对旅游企业及相关生产部门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促进生态旅游产品标准逐步实现。
2、旅游产业生态化模式建设与管理
2.1旅游供给生态化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主体,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的微观基础和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从不同层次对生态旅游供给的重点,在微观层面上,设计,旅游企业应注重生态制造、营销和供应的旅游产品,建立旅游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供应的生态意义;在中观层面,观念的指导下,在循环不同的旅游企业,集中在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小周期的企业之间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形成;在宏观O级,注重行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回收体系建设,形成大流通产业板块之间。同时,在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的供给应该重视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低碳技术、环境友好技术的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加强在技术创新管理在旅游业中的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水平,继续推进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减少继续推进旅游企业对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的不利影响,并提供技术支持,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支持。此外,旅游企业应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自愿的环境保护机制,注重与生态管理理念的实施,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注重旅游营销的改革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生态营销。实施旅游企业通过生态、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提供环保的旅游产品,以减少能源的使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供应的目标,促进生态旅游业的根本。
2.2旅游需求生态化
旅游需求生态是产业生态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关键在于生态理念的实施与实践,如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很多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把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提出的路径和方法,不仅从改变只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建立一个健康旅游、低碳旅游、绿色旅游消费观念,建立“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价值观和行为看来,意识和理念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一种强度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根源;并创建生态旅游消费环境,促进生态旅游消费意识和观念逐渐引导游客落地生根,消费习惯的改变,旅游消费的重建,从每性的自我调节功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旅游循环系统环境,提倡以人为本,使真正实现旅游生态消费理念。虽然低碳旅游认知和行为差异的不同群体,生态旅游需求尚未受到旅游者的重视,又进一步促进了认识和实践的生态旅游的需求,仍有巨大的潜力,有必要通过各种促进潜在的形式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核心力量的释放措施。
2.3政府指导与监管
在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和相关组织在引导过程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监管。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需要创建旅游产业生态,发展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继续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潜力,释放制度红利;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标准,约束,法律和法规,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标准化;采用激励政策和引导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措施,奖励行为符合生态旅游产业的生产;同时使游客低碳、绿色、生态旅游促进消费和宣传,促进公共低碳,绿色,生态旅游消费的实施,促进旅游业生态的发展。
结论
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适应新常态,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实施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是可行的战略选择,其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生态化是新形势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不仅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而且外部生态环境的制约要求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同时,产业生态化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效益提升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钟永德,石晟屹,李世宏,等.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计量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78-86.
[2]王淑新,何元庆,王学定.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4):89-96.
1.1AHP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选择层次要素,构建了层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图1)。图1中从左至右依次为目标层、评价层和决策层。
1.2判断矩阵确定
通过调查问卷和采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1999-01-01实施,2003年修订,GB/T17775-1999)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广西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2008-12-29,2009-02-10实施,DB45/T563-2008),判定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主要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行业专家,采用1~9标度评价法,其标度值见表1,对其SWOT分析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各层次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到表2~表6的评价层组、内部优势组、内部劣势组、外部机遇组、外部威胁组5个判断矩阵。
1.3各层因素权重的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根据上述判断矩阵,按公式(1)计算出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通过公式(2)和公式(3)计算CI、RI和CR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
1.4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7可知,所有的判断矩阵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可以作为计算权重的依据。依据强度计算公式计算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知,CR=0.049069802≤0.1,说明总排序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依据表8以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总威胁强度等4个变量构成坐标系,在坐标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S、W、O、T,依次连接4点即得到开发策略四边形,如图2所示。从表8可知,权重值总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各因素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影响大小不一。优势中森林生态旅游自然资源影响比较大,权值约为0.506,其次是历史民俗文化,权值约为0.253;劣势中,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影响较大,权值约为0.408,其次是旅游产品单一,权值约为0.297;机遇中政府政策支持影响大,其权值为0.439,其次为交通条件改善,权值0.259;威胁中环境压力影响最大,权值为0.475,其次是旅游产品多元化需求,其权值为0.195。由图2可求得重心坐标P(x,y)=(0.175,0.091)。根据重心坐标,计算出θ、U、V和ρ,结果如下:θ=arctan(y/x)=arctan0.52=9π/59,U=O?S=0.121,V=W?T=0.024,ρ=U(/U+V)=0.834。由计算结果和上述分析可知,进行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该采取实力型战略,即:充分发挥自身特色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借助自治区和地方政府支持与指导的外部机遇,提高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保护生态优先,减少外部威胁。
2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应用SWOT-AHP法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知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生态旅游自然资源(约0.506)、环境压力(约0.475)、政府政策支持(约0.439)和资金有限及基础设施薄弱(约0.408)。针对以上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以下开发对策。
2.1立足资源优势,深挖特色资源,提升品牌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森林生态文化内涵,依托自然资源特色和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开发参与体验型的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针对上思县森林资源优势,开发森林氧吧、森林探险、森林保健养生项目;针对动植物资源优势开发森林科普教育基地、动植物基因库和食疗养生项目;针对水域风光资源优势可开发温泉浴、森林区休闲漂流与探险漂流户外运动项目;针对地文景观资源,开发登山徒步观光旅游项目;依托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南屏瑶寨风情游、“虽蕾”歌舞体验游、明巨棺探秘之旅、千级古商道体验之旅和百管瑶族天主教朝拜游项目;借助土特产品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延长旅游商品产业链。
2.2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减少环境压力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一定要在以保护生态为
前提的基础上进行,减少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推进生态、低碳技术在上思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上思县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源开发,将能源应用到景区的交通工具(电动车、燃料电池车)、建筑、基础设施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使用节能、低碳环保材料,建立生产与消费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指标体系。实现农业、药业与森林旅游业的联动机制。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社区参与,使其从中受益,激发其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2.3把握政府的引导与支持,重视人才开发
把握广西“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全国林业生态大省建设”战略和上思县强力打造北部湾生态经济强县的机遇,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举办“十万大山原始森林旅游节”、“十万大山森林小姐大赛”等旅游节庆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知名度。重视高级管理人才战略开发,对服务人员和景区导游进行定期培训,与区内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及制定合理的人才引入机制。
2.4招商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因资金有限,上思县众多具有较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未得到开发,应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旅游投资企业开发旅游资源及建设一批中高档旅游饭店和购物、娱乐等接待设施,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还应抓住东盟博览会永久建址广西南宁的契机,进行招商引资,促进旅游项目的合作。鼓励林权入股进行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也是很好的融资方法。
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闲暇时间走出城市亲近大自然,而乡村生态旅游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及特征
(一)乡村生态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的欧洲,而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晚,缘起于80年代,但发展速度很快。进入21世纪,国家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为此,国家旅游局还把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全国各地兴起一股发展乡村旅游热潮,而乡村生态旅游由于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注重当地农民的充分参与,因而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结合体,是两者相互渗透的旅游活动[1]。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目的,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化,更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提高[2]。
(二)乡村生态旅游特征。
1.乡村性
乡村生态旅游的乡村性表现在:从旅游活动开展看,是在乡村地区,而不是在城区;从旅游活动的具体要素来看,如乡村建筑、田园风光、民风民俗等具有乡村性,乡村生态旅游是农家乐的升华,旅游者吃的农家饭菜、住的农家院等,这些都体现出乡村性的特点。
2.参与性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政府和旅游者广泛参与的一项活动,而其经营者往往都是当地农民,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事项活动充分体现出参与性的特点。同时,旅游地为旅游者展示乡村田园风光、民风民俗及生产生活器具等旅游资源,更多的是让旅游者能够参与其中,使用生产生活器具参与农事等事项活动。
3.保护性
乡村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主要体现在旅游开发者和旅游者两方面,对旅游开发者而言,进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旅游者而言,则主要体现在个人素质提高及环境保护意识方面,旅游者在进行旅游观光活动时,应做到保护自然爱护自然。同时经营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要以保护环境为己任,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资助,促进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保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3]。
4.教育性
乡村生态旅游的教育性表现在:旅游者到乡村开展旅游活动,并亲自参与体验农作物的种植及菜肴、奶品及纪念品制作等体验活动,使旅游者增强对农业及相关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自身感受,在体验田园风光及民风民俗时,自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乡村居民从发展旅游中受益,也会逐渐认识到保护田园风光、传统民风民俗民居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保护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环境。
三、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一)阳朔概况。
阳朔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南部。它始建于隋开皇十年(590年),现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全县总面积达1428.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30万人,辖6镇3乡,有壮、回、瑶等11个民族。阳朔旅游资源丰富,山青、水秀、峰奇、石怪,景观奇特。全县拥有奇峰两万多座,大小河流17条,250多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诗句对阳朔山水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
1.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位于阳朔县白沙镇桂阳公路旁,是国家4A级景点。每年三月,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和雪白的茹菜花、紫红的红花草,竞相斗艳,放眼望去,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沿途的田园村舍、古桥溪河、深潭溶洞,加上在田野上耕作的村民,构成一幅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景象。
2.遇龙河风光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流经葡萄、阳朔、高田等五个乡镇,人称“小漓江”。遇龙河两岸山清水秀,连绵起伏,变化万千。江岸两侧绿草如茵,翠竹葱郁。整个遇龙河景区,没有人为的建筑物,也没有任何的人工雕琢痕迹,很好地保存遇龙河畔的原始风貌,一切都是那么的纯净、自然,在这里可以看到最纯天然的山水田园风光。
3.九马画山
九马画山位于阳朔兴坪镇西北4公里处,因山峰石壁上有酷似九马的花纹而得名,久而久之就有了“九马画山”这个名字。清代学者阮元诗句“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深深地表达了它对画山的眷恋。九马画山景区河流漂流全长3.5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漂一景的完美设计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雕琢的魅力与最原始的淳朴民风,体验乡村生态旅游的乐趣。
4.十里画廊
十里画廊位于阳朔月亮山,沿途风景如诗如画,恍如人在画中游一般。主要景点有大榕树、图腾古道、月亮山、蝴蝶泉等,在这里感受自然田园风光及少数民族最淳朴的民风民俗,通过骑行可以感受每一处小景的独特魅力,感受大自然。
5.百里新村
百里新村途径阳朔、白沙、兴坪、葡萄4个镇19个村委66个自然村,如今建设已初具规模。为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便利,在这里旅游者可以看到壮美的万亩橘子园、千亩生态茶园、旖旎的漓江风光、秀美的兴坪峰林,这些要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四、阳朔县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据统计,2010年阳朔县乡村旅游收入达19.5亿元,占阳朔县旅游总收入的55%,接待乡村旅游570万人次,占阳朔县旅游接待总人次的70%。目前,全县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农民有5万多人,农家乐餐饮300多户,农家餐馆300多家,民居旅游示范村12个,近几年阳朔每年接待乡村旅游者大约200万。乡村旅游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从高田乡辐射到周边的兴坪、白沙、福利等乡镇,开发项目也由田园风光旅游发展到现在的民居旅游民俗旅游等多个项目[4]。可以看出,阳朔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成绩,而其中很大部分是依托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展的乡村生态旅游。但是,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阳朔部分地区,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使得乡村生态旅游景区中食、住、行、游、购、娱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简陋,设施不足。比如遇龙河景区,如果游客选择骑行观看风景,从阳朔县城至遇龙桥部分交通路况还未修建完善,极大地影响了旅游者的心情。另外,在乡村生态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设施欠佳,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二)产品层次单一,缺乏地方特色。
随着阳朔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村民的民居设计得像小酒店,除了吃农家饭比较独具特色外,其他并无特别之处,旅游者没有过多地与当地居民互动交流的机会,如旅游者使用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活动、采摘蔬菜水果等趣味活动体验生活极少,而只是进行简单的拍照吃农家饭。缺乏趣味体验活动使得旅游者旅游时只是走马观花,且旅游产品雷同单一,缺乏地方特色。
(三)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服务质量较差。
由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较晚,加之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水平滞后,开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从而导致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一些景区树木遭乱砍滥伐、乱扔垃圾等,严重损害景区的美观。同时,景区部分人员服务质量较差。如游客到达景区,就会有野导对游客进行询问讲解,甚至有部分野导游强行收费的现象,严重影响游客对旅游地的印象。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地方政府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行粗放型开发,使得开发的速度与质量失衡,导致生态资源破坏及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极大地影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一些景区,在旅游旺季接待人数未进行有效的控制,造成景区旅游接待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使当地旅游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五、阳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而加快乡村地区交通通讯及食、住、行、游、购、娱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国家应适当减免税收,加强管理和指导。在交通设施方面,与交通部门进行协调联系,开辟特色旅游专线,为旅游者提供便利。同时,加强对旅游服务接待的管理,创造舒适的旅游环境。在饮食卫生方面加强对乡村旅游接待人员的卫生知识宣传与培训,提高服务水平,让旅游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二)提升旅游产品内涵,打造旅游产品品牌。
充分发挥本地旅游资源优势,进行相应的旅游项目及产品的开发,如乡村田园风光、民风民俗、地方民族特色建筑等,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和品位,凸显自身旅游产品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品牌。同时,对民俗特色进行相应的挖掘,如以少数民族壮、侗、瑶族的饮食、服饰、歌舞、建筑等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旅游开发者对旅游特色产品进行相应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地经济的发展。
(三)科学合理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在进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先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潜力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从而保证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切忌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发展。通过政府引导作用,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使得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旅游管理水平高低和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游客对旅游地的选择和评价。由于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很大部分是当地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政府应加强对基层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一些乡村生态旅游第一线服务人员,应加强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