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化学式与化学价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化学 化学用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46-01
初中化学教学自实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来,实施效果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认同。但怎样处理好既要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的教学,有待探讨。笔者就有关化学用语的教学谈一点体会。
1 本课题在化学用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关键。从多年化学教学经验来看,凡从事初中化学教学时间较长的老师都知道,学生从学习书写化学式开始就渐渐拉开差距,较大一部分同学因为对化学式的书写深感困难而开始放弃化学。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中采用分散教学的原则,应该把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作为化学用语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但对于从教时间不长的教师来讲,如何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更是值得探讨,原因是他们从学生到当教师,这期间初中化学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要求均作了多次调整。因此,笔者主要就如何处理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作一分析说明,供同行参考。
2 如何把握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要求
(1)简介化合价的概念。对于化合价概念的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新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的概念,因此教科书不下定义,而是以通过观察比较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让学生初步知道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指出在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为了能让学生对化合价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教学时也可以这样解释,简言之,“化合价就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其体现方式就是原子间在相互化合时原子的数目关系是一定的。只有满足这种数目关系,才能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稳定的物质,也才能使化合的各原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这样描述化合价,既可以使学生对化合价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也为后面学习化合价时,为什么对元素的化合价以“规定”的方式交给学生,使学生接受这个“规定”比较自然一些。
(2)把抽象的化合价概念转化为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由于教科书不给化合价直接定义,更不提及化合价的实质,而用“规定”二字直接给出H、O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即规定H为+1价,O为-2价。在我们“规定H为+1价,O为-2价”这句话提出后,应该想到学生对这样规定是有疑问的,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呢?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遇到阴、阳离子,如何确定阴、阳离子的化合价,因此,在这里要有一个恰当的教学过渡,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元素的化合价:①元素的原子结构;②原子在化学反应时得失电子的数目;③原子在化学反应时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的性质;④原子在化学反应时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电荷数目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将这些问题给学生作-个初步交待,也为我们对元素的化合价作“规定”找到了依据。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笫三单元课题2在学习离子时,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简单说明,使学生知道元素化合价的初步意义,这样不会增加学习难度。笔者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方式,以氯原子和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实质,简要说明化合价的意义(见表1)。
教师在讲清以上变化关系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很容易得到以下初步结论:①元素的化合价有正价、负价之分;②阳离子显正价,阴离子显负价;③元素的化合价价数与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目相等。
通过上面的分析,学生对元素化合价的意义也就有所理解了,再往下的学习就顺理成章了。
3 教会学生熟练应用化合价知识
学生对化合价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熟练程度,对以后的化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初步知道元素化合价的意义后,应不失时机地通过对一些典型实例的分析,掌握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并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正确理解“为零规则”。根据初中学生的现状以及今后学习的实际需要,也不必要求学生将教科书(表4-2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全部记住,特别是对于一些变价较多的元素,否则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要教会学生熟练应用化合价知识,关键注意两点:一是要求熟记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二是对“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真正理解,可以这样说,对“为零规则”不能真正理解,就过不了化学式的书写关。
(2)过好化学式的书写关。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是我们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工具,只有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从而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化学式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一般采用把元素化合价及原子团化合价编成口诀,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记住并理解化合价口诀,再采用默写和抽个别学生背诵等手段来强化学生对化合价的记忆。化学式能否正确的写出,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针对这一知识点,一般应讲清楚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在这部分知识讲完之后,应及时训练、检测,但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希望在短时间内达成老师的愿望。随着以后学习逐渐深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运用也就会逐渐熟练,只有这样,才能把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落到实处,过好了化学式的书写关,要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也就有了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化学式 化学价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102-02
【内容分析】
要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一是要熟练记忆元素符号,二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熟练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三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符合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四是要掌握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计思想和思路】
本节是化学式和化合价第三课时,重点在于加强熟记化合价及其运用,即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故,本节内容定位在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的要领(不包括有原子团的化合物),
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物质化学式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且所犯错误较多。其原因主要有: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降低了对化合价的教学要求,只是让学生记住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学生对化合价的实质却不是很理解;二是学生书写化学式不规范,对物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意义不能准确理解。三、内容枯燥无味,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本课时教学设计中的基本思路是:回顾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及其原则,关键是熟练掌握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这条原则,展开如何利用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理解化合价的实质。
②掌握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③能正确写出常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主动探究化合物的化学式与元素的化合价之间的关系,掌握书写化学式的方法―数字交叉法。
②通过讨论交流、分析等方法,归纳出书写化学式的步骤。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化学式书写,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结合化学式的书写的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严谨求学的品质。
一、主要考点及学习要求
1. 熟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并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2.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并能理解含义,掌握应用。
3. 会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4.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表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二、中考命题重点及命题规律
化学式的含义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以及根据化合价确定化学式仍将是中考命题的重点。通常的考查方式是:通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给出陌生的化学式让考生分析它的组成,在分析组成里通常会出现有关化学式的含义和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或化合价等;给出几种元素的化合价让考生组合化学式。
三、典型例题及易错点分析
例1 (2006年•河南)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禽流感药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达菲属于氧化物
B. 达菲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C. 达菲分子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6∶2∶1
D. 达菲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构成
点拨: 含氧的化合物并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许多酸、碱、盐和有机物中都含有氧),氧化物通常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以A错误;达菲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属纯净物,所以D选项不正确;C选项中的比值是原子个数比而非元素质量比。正确答案选B。
易错点分析:从表面看,达菲的化学式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所以许多考生就认定达菲是由C16H28N2O4和H3PO4组成的混合物,于是就机械地选D项。中间加“•”的化学式教材上没有出现过,这是造成本题失误率高的主要原因。但在学到硫酸铜晶体时,相信许多老师都会补充其化学式CuSO4•5H2O,并告知它表示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所以,不善于将知识迁移是同学们失分的另一原因。
例2 (2007年•河南理综)依据氯元素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为:① NaCl ② Cl2 ③ HClO ④ R ⑤ Cl2O7,则R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 KClO3 B. Ca(ClO)2 C. HClO4 D. KCl
点拨: 本题考查了化合价的相关知识――不仅要求考生知道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还要求考生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并写出化学式。根据题意,先找出有关物质的排列规律:按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HClO中Cl的化合价为+1,Cl2O7中Cl的化合价为+7,那么R中Cl的化合价应在+1 ~ +7之间,推出KClO3符合要求。正确答案选A。
易错点分析:① 一些考生不知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② 一些考生不会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对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理解不到位;③ 一些考生将元素的化合价计算错误。
例3 (2007年•河南理综)从给定化合价的 、 、 、 、 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一种单质_____;一种碱_____;一种复合肥料_____。
点拨: 解题过程中,首先要明白单质、碱、复合肥料的概念,其次要会运用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所给五种元素中只有Mg为零价,所以第1空为Mg;碱为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其阳离子一般为金属离子,本题中只有钾为金属离子,所以第2空为KOH;复合肥料指的是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三种的化肥,题中没有磷,+5价的N只能以的形式存在,与+1价的K结合就为KNO3(第3空)。
易错点分析:本题得分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试题从逆向思维考查知识,综合程度高,部分考生反应不过来,感到无从下手,也有考生知道填哪种物质,但把化学式写错。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教育
To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ptimiz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education
Huang Xiaoyan
【Abstract】Chemistry is a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natural science,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si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hemistry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however, many problems still exist, such as the teaching idea obsolete, the student beginning ability is poor, lack of desire to explore and so on, this article from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xperiment teaching, optimiz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education to think and explore.
【Key words】Chemical;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hemical education
多年的化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充满着期待。可一旦考试,学生最害怕的却是实验探究题。为什么学生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原因有如下几点:(1)学生们在做实验时目标不明确。(2) 实验中只注重实验过程,不注重实验的分析和结论的总结。 (3) 实验时,看的人多,动手的少。(4)不注重实验的探究。 要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实验前预习 ,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前一天,要求学生们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第二天要做的实验。预习它能强化学生听课和实验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和实验的效率,从而它可以增强实验的效果。
预习的方法是:了解本次实验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实验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明确实验目标,有的放矢。
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才能仔细、全面。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中应观察什么?思考什么?并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参与实验,这样学生目标明确后,就会真观察并加以思考。对于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这就需要老师实验进行灵活处理,还可借助录像、光盘等辅助手段,也可根据实验特点,把演示实验改成随堂小实验或让学生当老师的助手直接演示。这样,学生不但观察主动,而且能达到激发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规范演示实验,让学生树立严谨实验态度
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是学生树立严谨实验态度的基础。
1、准备要充分。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切莫使演示实验成了"魔术表演"。演示实验即使是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试做两次,保证演示万无一失。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在走进课堂前要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
2、操作要规范。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响学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要明显,必须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得清楚。如教师可根据产物的颜色选择放在实验仪器后面的衬托物,以帮助学生观察。
3、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在实验过程中若有污染气体排放,一定要做好尾气处理,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环保意识。
四、注重探究实验的过程
化学实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如在做二氧化碳性质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
【情景设置】把紫色石蕊小花放在二氧化碳中,并滴加水,发现小花由紫变红。
【提出问题】什么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组织猜想】组织学生对问题提出猜想。
【组织实验】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并填写实验记录。
【组织交流】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方案及现象。
【进一步探究】分组实验:分别往紫色石蕊小花喷醋酸,发现小花均变红,由此可得,酸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的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知识应用】往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而二氧化碳,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补充知识】分组实验:加热上面的溶液,由此得出碳酸的性质。
观察现象,引起好奇。
【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使小花变红;
猜想二:水使小花变红;
猜想三:水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小花变红。
猜想四: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物质使小花变红……
【小组实验】讨论方案,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表达与交流】小组派代表交流实验。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探究中的各个步骤和环节,是学生身临其中,感受其中,这样学生才真正理解实验探究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五、利用实验时的意外事故或现象,分析原因,加深印象。
1.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
1.1 连续评价法。在这种评价系统中,教师在正常的实验教学活动中,依照一定的标准与等级对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实验行为进行多次评定。因为通常在一项实验活动中只能对少数几个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评定,由于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较长时间搞连续评价故能覆盖各种类型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能力,也能较全面了解学生对有关实验内容和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连续评价法,选择的实验应包含被评价的多个成份,实验前,教师对新的有关事项进行必要的说明、指导、启示,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与实验有关的问题。在学生完成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提出与实验有关的问题由学生回答,并依据实验目标中的各个成份观察学生的行为,把具体情况记录下来。学生完成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后,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并告诉学生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评定在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能较客观地反应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1.2 单元评价法。在平时的单元章节测试,每学期的期中、期末测试中,把化学实验操作作为考核的一部分的内容,可先公布若干实验习题,以检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得出结论和运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对试题的要点、给分点,给以周密考虑,强调独立操作,也可辅以适当的与实验有关的问题口试。在实际评价中,可一人一题、多人一题、抽签定题;也可一项全体参加、或部分参加,灵活多样,因条件处理。建立实验试题库和考评档案,持之以恒,不断充实改进完善。使实验评价成为促进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1.3 整体评价法。部分兄弟省市地区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并引起教师、学生及全社会的重视,在中考中加试化学实验操作的测试评价。虽然操作考核测分不多(一般满分为10-30分)但对学校平时的实验教学触动很大,有力地促进和保证了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实践。这种评价必须充分作好准备工作,实验习题符合教学大纲,不离开课本教材,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实验操作和书上的学生实验、实验习题。严格操作要点和评价标准,最少3位教师同时考核评价一位学生,使评价成绩客观公正。
总之,要改变目前中学化学实验走入教师讲实验、画实验、学生背实验、做实验习题练习的应试教育误区的现状,就必须提倡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加强以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这不仅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增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创造性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2.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
2.1 把课本中的学生实验(多为学完知识后的验证性实验),提前到上新课时上,变为探索性实验,将课堂移到实验室,把老师的讲和学生的动手实验结合起来。既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有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节约了时间。
2.2 把课堂上众多的课堂演示实验,由原来教师操作完成,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操作完成。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又为教师完成和评价实验教学目标提供了场所和时机,把由个别到全体、由特殊到一般的实验教学指导落在了实处。
2.3 利用活动课、任意选修课、自习课和其它课余时间(包括节假日)开放实验室,有计划地允许学生到实验室活动,补做或复习学生尚未熟知的实验,也允许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己设计的实验。既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又可缓减学校因学生多而实验设备相对不足的矛盾。
2.4 成立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在教师的辅导下拓宽加深化学知识和强化实验能力的训练。既培养和发展这部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也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了带头人和小助手。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废旧材料改制、自制一些仪器,既满足学校实验教学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味创造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2.5 目前高中课改试验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家庭小实验,紧扣教学内容、取材方便、操作安全、现象新颖。认真辅导学生完成这些实验,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使学生在五彩斑斓的变化中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初中学生已念了七、八年书,阅读似乎不成问题,其实不然。初三学生只可以说能读书,还远远达不到会读书。因为化学学科一是有它独特的阅读重点和方法,二是还有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老师悉心指导。如初三化学第一课绪言,共有3500多字,若让学生自己泛泛地读,不会抓重点,花时间多且收效甚微。因为教材中一般包括有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的内容,但多半是常识性的,约占75%或更多些,假若把这些知识比喻为“绿叶”,那么学生理解好这些“绿叶”后,无疑对于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朵“红花”是有利的。但“绿叶”毕竟是起衬托作用的,可以粗读、略读、领会意思就行。对于基础知识则要求细读、精读、反复推敲、思索而达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重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等。如初三课本绪言中属基础知识的内容是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共有110个字,约占3%,这堂课教师可以从演示实验开始,让学生观察实验,共同得出两种变化的不同,推广到两种性质,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的地方让学生画线标记下来理解和记忆。这样做,学生可集中精力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这比教师按照课本摘要板书,然后要求学生记下来效果会更好些。
二、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
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很重要的方面。实验是使知识生动活泼的再现,常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忆,也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青少年们好奇心强,对观看实验很感兴趣 ,若教师预先不引导学生应注意什么,让学生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地观察某一现象,结果得出结论五花八门,有的抓不住要害,达不到目的。所以老师一定要先强调应如何观察,观察哪几点。如先观察镁条的形状、颜色等性质,点燃时要注意看发出耀眼的强光(不要正视,防止伤眼),放热等,把点燃后生成物的状态、颜色和反应前的镁带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产生了新物质,(氧化镁)等等。这些细节都要交待清楚,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观察方法及实验操作方法,如点燃、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火焰的外焰加热等等。对不同的实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观察项目也逐渐增加,要求也逐步提高,只有不断地使用感官,才能促进青少年感官的发展和见微知著的思维能力。
除培养观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要充分创造条件,尽量减少实验小组人数(能达到1-2人一套仪器最好)让学生独立自己动手去做实验。这是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技能的好形式。只有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才能达到熟练的掌握。对基本操作要高度重视,严格训练,发现缺陷及时纠正,务必使操作规范化。一旦让学生掌握了,这是受益终身的技巧。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加强 化学实验 创新精神 探究精神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笔者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就此做了几点初步尝试。
一、改演示实验为课堂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理论成绩总是居于优势,可实验成绩往往落后于其他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中学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本来就不算多,而一些教师还常年不自觉地越俎代庖,用讲解和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有鉴于此,教师应努力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将一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课堂学生实验,给学生机会自主探索。学生亲自实验比由教师演示给自己看,观察到的现象会更清晰,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可见,课堂学生实验即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又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在条件许可时,应当多采取这种形式。一般地说对于那些操作比较简单,耗时时间不长,安全可靠又不污染环境的演示实验,只要有数量足够的仪器和药品都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例如,“将汽水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鸡蛋在盐酸溶液中的沉浮”等实验。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调控,要求学生步调一致,实验结束后认真思考,积极讨论与交流,教师做简要的小结,帮助学生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实验探究是以实验为基本手段,依据问题—探索—诊断的思路进行贯彻和实施。而教材上绝大多数的演示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究性实验偏少,因此有必要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如在讲《质量性定律》时,首先设置探究情景提出问题∶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再进行实验探究∶①课本上的实验4-1。②课本上的实验4-2。③补充实验∶把装有无色稀盐酸溶液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大理石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锥形瓶并将其倾斜,使稀盐酸和大理石混合,再把它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结论∶一、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第三组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顿时觉得迷惑,我及时引导同学比较各组实验仪器的微小差异、实验现象的不同,讨论得出∶第三组实验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而使质量减轻。进一步启发∶怎样防止气体逸出呢?同学们在积极思考讨论之后得出∶在锥形瓶口套上气球或塑料袋,或塞上橡皮塞,或放一块玻璃片,接着按同学的方案再进行实验演示。
通过启发设疑探究,学生很容易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同时也深刻地理解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不可忽视的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了知识。 转贴于
三、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摇篮。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即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设计的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可引导学生阅读和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药品及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该提出一些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例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我们知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着三种粒子∶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究竟是哪些粒子使无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呢?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由于这种实验方案的设计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同时给大家足够的时间讨论和验证。之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到前台汇报,要先讲明设计方案,然后请同组同学互助做好验证实验,最后报告结论,各组所需的实验用品,可向老师领取。有争议的问题,可向老师询问,征求意见。通过分组讨论后,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种实验方案的设计:
1、分别往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三种液体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各液体颜色变化情况。
2、依次往试管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观察颜色依次变化情况。
3、依次往试管里加入蒸馏水,无色酚酞试液、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依次变化情况。
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如有的学生会认为酚酞试液变红,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而非氢氧根离子的单独作用。还有一些小组提出很多不同的方案,其中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通过师生一起讨论验证,最后确定是否合理。
总之,化学科的质量提高是离不开化学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要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少华.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中学化学参考,2002,(4)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教育;爱的奉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生产的迅猛发展,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类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已成为当前大家关注的焦点。[1]“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一致的呼声和共同面临的任务。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化学打交道,工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化学。基于这一认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恰当地渗透环保知识,培养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化学素养,并使更多的学生立志于环保事业,这是中学化学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实现中学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分析
(1)有意识地在教材中发掘环保教育内容。例如,教材中的煤、石油、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等,则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题材。
(2)收集并整理有关环保资料以融入教学。例如,当代人们特别关注的环保问题:垃圾的危害、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转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与大规模生态破坏、土壤退化的加速、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海洋污染等,这些都是十分丰富、生动的环保教育内容,如能有机渗透于教学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于树立环保意识十分有益。
2.实现中学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的具体实施手段分析
(1)要以教材系统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环保教育,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切忌喧宾夺主。
(2)紧紧抓住污染与防治、消除污染这一关系来进行分析、讲解。强调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为了人类的生存,一定要保护环境。在“防”与“治”的关系中强调以“防”为主。
(3)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实例,提供数据,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例如,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中,讲到化石燃料的燃烧时,可进一步指出:化石燃料燃烧后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浓度增大会造成什么危害呢?过量的二氧化碳会造成不正常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一倍,全球平均气温增加1.5~7℃,这样迅速上升的温度将会使地球上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再如,在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后,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可介绍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进行剖析。诸如“世界上著名的公害”“科索沃战争中贫弹的放射性污染”等,为了使学生对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有进一步认识,可提供一些具体数据:联合国环境计划《我们的星球》杂志最新一期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难正在日益增加,预计到2050年后,每年给世界造成的损失将超过3000亿美金,其危害程度令人惊心。[2]
(4)在进行环保教育时,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切忌任意拔高。
二、科学合理安排实验,直观、具体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又一重要领域,实验装置、化学药品剂量的使用,实验顺序的安排,废液的处理与排放都必须充分考虑“环保”这一重要因素。如氯离子的检验、碘的升华等实验,只要现象明显、达到实验效果,使用时采用微量实验药品即可,在实验顺序上,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应放在最后做,完毕后排气通风,及时处理或综合利用废液,做到无害排放。
对某些实验,可采用讲解、讨论、归纳、演示或分组实验方式进行。如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提出:对于产生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防止其扩散到大气中去,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如何使其变为有用的产品?通过讨论,得到结论:一般可用碱液吸收酸性物质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同理,一般可用酸液吸收碱性物质,某些有毒物可使其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消除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还可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实践是十分有益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由于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活动,如召开“人类与环境”等主题班会,请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作报告,社会调查。通过活动,使学生不断进行“人与环境”的思考,进而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作用与历史责任。我们所看到的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它的产量随城市人口量的增加正在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的种类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五大类,它有着很多危害,主要表现为:
(1)占地过多,不易分解。
(2)成分复杂,污染空气;所含有机物腐败后分解产生恶臭,释放出大量硫化物、氨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3)雨水冲刷,污染水体;垃圾经雨水冲刷,会将有害物质冲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若直接弃入,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不少农村的河流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食品包装纸,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若动物误食了还会伤及健康,进而死亡。
针对垃圾场的恶臭,学校和垃圾场管理方进行多次协商,以加强管理整治,一段时间过后,空气质量有了明显好转。但管理方表示,这是暂时的,垃圾处理场已达到处理极限,垃圾处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减少垃圾的产生和进行废物的再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资源,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降低垃圾处理费用,减少占用土地资源,从而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3]
四、注重生活实际中的“化学与环境”,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许多“化学与环境”的问题,如果置身于生活实际,思考并处理好环保问题,对于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升华感情无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诸如,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能源?如何节水、节电?如何防止旧电池的污染?……教师精心教育,适时引导,使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并进而达到“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崇高境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庄 萍,毛 云,强 娜.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环保教育[J].惠州学院学报,2006,26(06):123―128.
[2李锁民.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4):14.
美国国家化学周是美国一年一度的科技普及活动,美国化学会的这项活动主要目的不只是希望化学周能成为调动美国化学会各地方性组织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机制,希望通过组织地方性的实验活动激励美国化学会会员,更重要的希望借此使公众对化学的印象有一个积极的转变[1]。每年十月份国家化学周活动都成为各国化学会关注的焦点,而2008年为了庆祝北京奥运,也体现出化学与奥运项目、奥运器材及运动员营养的广泛联系,2008年美国国家化学周的主题就是――与化学一起狂欢(Have a ball with chemistry!)[2]。本文介绍2008年美国国家化学周实验活动,以期能给我国的中学化学实验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12008年美国国家化学周化学实验活动简介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一直是美国国家化学周活动的亮点,每年化学周的实验活动都紧扣年度主题,以其原料简单易得,实验操作简单和趣味性强而深受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今年实验活动以运动项目及器材中的科学原理为设计原则,从不同角度出发揭示了各种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神秘面纱,加深了民众对运动了解的,更揭示了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表1所列的就是以2008年主题“与化学一起狂欢”开展的主要实验活动。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08年化学周实验活动的特性,本文选取了两个案例为大家详细介绍。
实验活动一、含氯消毒剂对微生物的作用
为了保障游泳运动员的卫生,游泳池必须消毒,氯是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这个实验就是利用生活素材,设计一个借消毒剂对酵母菌作用以模拟游泳池中杀菌过程的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聚苯乙烯大塑料杯、温水、200-400mL的容器、15cm的带塞试管、蜡笔、1.25mL茶匙和15mL大汤匙、直径9英寸的气球、刻度尺;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食盐、洗手液、液体皂、发酵粉NaHCO3、糖、干酵母粉。
活动要求:本活动要求分组进行。每个组必须搭建自己的装置和选择某种化学药品(具备一定消毒功能的药品,以下称“待测物”)
实验步骤:(1)在塑料杯中倒入半杯温水,将杯子放在较大容器中防止翻倒。
(2)将气球略吹鼓胀,用蜡笔在气球直径最宽处划线做记号。对着气球反复吹气放气,增强气球的弹性。
(3)给两支试管标号,试管1为标准参照,试管2中加入一定待测物。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15mL热水、1.25mL(茶匙量取)糖和1.25mL(茶匙量取)酵母。塞上塞子,振荡20s使得装入的物质混合均匀。取下塞子,将试管1和2放在热水浴中。
(4)将2.5mL(茶匙量取)一种待检物(表格2中列出的)装入试管2中,塞上塞子,振荡20s。取下塞子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
(5)将气球套在试管口上,用刻度尺沿着之前气球上的标记量出周长,再将试管放入热水浴中。此时开始观察试管中气泡的数量和相对大小。注意在这个实验中酵母的量可以改变,如果试管1中的气泡较少的话,可适当增加步骤3中酵母的量。
(6)30min后,记下气球的周长。在表格2中记下相应的信息。
(7)选取表格2中另一种待检物质,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记录相应信息。
这个活动是利用了常见的干酵母――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小的菌类,来模拟生长在游泳池中的细菌和藻类。酵母菌能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套在试管口的气球变大。通过测量使用不同化学物质时气球的最大周长,来比较这些物质的杀菌效果。最终结果发现在试管中加入含氯的消毒剂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标准参照试管要少,说明含氯消毒剂杀死了一些酵母菌,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中学化学教师和授课学生一向缺乏对消毒杀菌的感官认识,而这个实验活动中所用到物品生活气息浓厚,操作简便,通过联系生物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含氯漂白剂的杀菌原理,有利于学生增进对高一必修1化学教材含氯化合物的理解。
实验活动二、运动饮料中的电解质
为了补充运动中出汗流失的电解质,运动饮料中通常都会添加一些电解质离子如Na+、K+。本实验的目的就是用下列用品设计一个检验出饮料中电解质的量。
实验用品:直径2-4mm的吸水晶体、佳得乐(或者其他运动饮料)、瓶装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大塑料杯(每个样品一个)、量杯、滤网、记号笔
实验步骤:(1)在每个装样品的塑料杯上贴上标签;将每种液体样品的名称填在表格中。通过观察配料表尽可能地记下样品中的成分。
(2)在每个杯子中放入10块吸水的晶体,确保每个杯子中的晶体大小相近,且分布均匀。
(3)在每个杯子中加入150mL待测液体。静置几个小时或一晚。
(4)把滤网架在量杯上,把杯中的待测物往上倒。待液体全部流入量杯后,把滤网中的吸水晶体再放回原杯子中。记录下量杯中收集到液体的体积后,把液体倒入下水道。
(5)用150mL减去收集在量杯中液体的体积,得出被吸水晶体吸收的水的体积。
(6)每个样品都要按4、5步再次测定。
(7)将数据填入表3中,分析结果。
这个实验中使用的吸水晶体是含钠聚丙烯酰胺,由于它包含了能吸引极性水分子的离子,所以它能反复吸水,最多能达自身重量的几十至几百倍。聚丙烯酰胺用途很广泛,比如尿不湿中用的就是这种材料。当运动饮料和含钠聚丙烯酰胺接触时,饮料中的离子和高分子材料中的离子相互竞争水分子。饮料中的离子越多,高分子材料所能吸收的水分子就越少。这样,高分子材料在高浓度的离子溶液中就膨胀得越小[5]。
分析实验结果发现,纯净水中的吸水晶体膨胀的最大,运动饮料和矿泉水中的则膨胀得最小。而自来水中晶体膨胀的大小和采集的自来水样品有关。
22008年美国国家化学周实验活动点评
由表1分析可见不同的实验体现了不同的应用层次,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包括中小学生开展活动,也体现了化学周活动的大众性特点。
将化学周活动中的化学主题实验应用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探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总结起来,化学实验活动体现了以下特点。
2.1活动内容联系奥运盛会,体现运动主题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不仅是运动的盛事,也是科技的盛事。北京奥运会就提出了“科技奥运”的口号,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也在北京奥运中表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美国国家化学周活动的实验活动将运动鞋材料、运动员起居饮食、参赛破记录的运动法宝等作为设计主题,给大众呈现出一片体育运动中凸显的科技新视野。
2.2活动用品简单易得
本文介绍的两个实验中所用到的酵母、实验、洗手液、发酵粉和饮料都是取自于生活。美国国家化学周活动的原料大多是取日常生活中的最常见的物品,趣味性强,包含着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这正是公众了解和走近化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化学实验中使用来自于生活的材料,也有助于降低实验成本,不会产生污染物,很多材料还能循环使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也贴近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的主题。建议国内中小学将本次化学周活动融入教学,以回顾北京奥运为契机,以科学活动为手段,以宣传科普和环保为目的,相信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3活动原理简单,操作简便
纵观每年的美国国家化学周的实验活动,共同特点就在于原理简单,操作简便。今年也不例外。本次化学周实验,都与国内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如“餐中的卡路里”实验基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聚氨酯泡沫”活动基于中学的酯化反应。活动二“测定电解质的含量”虽然形式新颖,所用高聚物对中学生也稍显陌生,但本质是利用了水分子具有极性的特点,学生进行活动的时候就不难理解。
2.4体现学科综合渗透
化学周实验活动包含物质科学多方面知识,不只限于化学学科,还渗透了物理、生物知识,均体现了科学在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
3总结
美国化学会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推出了一系列的有趣的科技实验活动,通过简单的科学活动吸取越来越多的国民的参与,有利于达到教育国民、普及科技常识的基本目标。其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内容是其能够长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我们关注美国国家化学周,其实也希望国内化学教育工作者能汲取其中养分,并应用于我国的学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开阔其视野,锻炼其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重新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带给人类的积极的作用[6]。
参考文献:
[1]张四方,陈波,江家发.“让化学走向公众”--美国国家化学周活动简介[J].化学教学,2006,(3):49-51.
[2]Erica K. Jacobsen.Having a Ball with Chemistry[J].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08,85(10):1309.
[3]Janice Hall Tomasik.The Chemistry of Sports[J].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08,85(10):1334.
[4]省略/ncw/index.jsp.
【关键词】即时评价 困惑 优化策略
一、对课堂即时评价的困惑
(一)评价缺乏,语言单调
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许多优秀教师饱含真情、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往往可以激励学生。但在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中,常常听到机械地重复一些套语,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厉害!”……可以看出老师缺乏感情,甚至言过其实,缺乏对内容实质性的评价。教师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二)教师评价过分注重形式,且形式单一
发现不少老师采用了掌声,如总评价“棒,棒,棒,你真棒!”等模式化语言和加分等的外部奖励方法。采用这些办法促进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本是不可非议的,但在一节课中,教师不停地给“掌声”和“加分”,学生关注的更多的恐怕就不是学习内容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受到质疑。
(三)对学生一味表扬,不正视学生的错误
激励性的评价有利于这种展性评价。但是学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孩子,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对于孩子的“错误”,我们要教给他们怎么做,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发展。但是有的老师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给予表扬。对于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上瘾;过多的表扬也会让学生无动于衷,更起不到鼓励的作用。
二、优化数学教师即时评价的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即时评价方式
1.采用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
即时评价方式形式多样,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书面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教师即时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往往无形中成为激励学生努力的方向。如“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等。有时可以用如“这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大家看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等话引导学生之间互评。
2.采用定量即时评价和定性即时评价
定量即时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级制方式,将评价结果即时反馈给学生。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形式,在评语中尽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发挥即时评价的激励功能
即时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方式为主,善待孩子的思维成果,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地喜悦。应引起注意的是,夸大赞赏会加重学生负担;过分贬低会挫伤自尊,使学生失去信心。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要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同感,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评价地目的。
如为了说明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你真棒!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这样的评价,学生从之只能了解一个终极性的结果,究竟好在哪里?棒在何处?聪明在哪里?学生无从知道。所以,课堂即时评价要有指向性,使学生从中能找到努力的方向。
(二)关注学生动态,实施延时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在学生思维启动过程中,别人过早的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和深入的抑制因素。而且学生在发展上必须存在着差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和要求。数学课堂即时评价并不是单一的,在日常的教学中,适时采用延时评价和即时评价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所谓延时评价即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揣摩、体验,让学生有了自己情感后,再给予一定的评价。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我认识到,延时评价尤其适用于学习的弱势群体,在对他们评价之前,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思维,这样的评价对这些学生而言,比即时评价更有价值和内涵。例如四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片断:
学生图形判断练习中,有部分同学认为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大部分同学认为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师: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意见分歧很大。对此,我没有即时评价,说:“两组各选择一个代表,辩一辩,各自说明自己的理由。”
生1:平行四边形四个角不是直角,而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2:因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生1: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就不符合平行四边形的要求了。
生2: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具备这样的特征。
师: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长方形是不是符合这个特征呢?那它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刚才认为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同学纷纷点头。
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我进行了如下的延时评价:“经过双方思考,辩论,同学们知道了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老师也从同学们的身上看到了乐于学习、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整堂课都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下而顺利进行的。
显而易见,延时评价这一评价方式的运用,是开展创造教育,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评价手段,它将伴随着教育改革,引导学生向创造之路大步迈进。
总之,评价要以学生为主,要优化小学课堂的即时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彻底改变过去“为评价而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现象,重视及时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即时评价的魅力,巧妙地运用延时评价,对学生进行适如其分的评价,会使课堂不再枯燥,会使之成为学生自主接受知识的快乐殿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憙 一、从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看加强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憖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三废”,使得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据有关资料记载,1943年9&127;月美国洛杉矶首次发生崐了光化学污染,即“洛杉矶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至8日在英国伦敦崐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在日本,曾因含汞废水通过生态系崐统食物链的转移、循环、累积而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由于崐全球温室效应,引起人体组织缺氧,导致头痛、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崐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的上海、兰州等工业城市上空已出现了浓重崐的化学烟雾;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已找不到一条未被污染的主要河流;我崐国的一些大工业城市近年来连降大量的“酸雨”……显然,环境的污染已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我崐们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教委也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崐义务教育大纲,并在《关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指出:“把崐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由此可见,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崐民族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憙 二、结合化学教学,加强环保教育。憖
环保教育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全民性等特点,涉及到自然科学、社崐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目前在我国尚崐未有专门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教材和大纲。而化学学科与环境问崐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因此,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崐之中,是广大化学教师应努力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1.在化学课堂上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
中学化学课本中,将近一百七十多个化学实验,多属于有毒、易燃、崐易爆物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同时又接触到了工业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崐业、炼铁、炼钢、电解、电镀等化工生产过程,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崐容很多。在每章、每节的教学时,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崐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崐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例如讲到水污染时,应重点讲明白水污崐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含有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的使用。常崐见的重金属离子为钡离子、汞离子、铜离子、铬离子等。这些重金属离子崐可使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一旦含有这些重金属离子的水被人饮用,则会崐使人体中运输血液的血红蛋白凝固而导致缺氧窒息死亡。又如在进行有关崐“酸雨”的教学时,重点讲明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由于工业上酸性气体如硫崐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所致。结合我国南方省份多崐“酸雨”的事实,使学生明白,“酸雨”可使地表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及崐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破坏名胜古迹等。通过崐在化学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对学生拓宽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崐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联系地方环境状况,加强环保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外,还可紧密联系崐当地实际,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以及本地崐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无锡地区地处太湖之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崐无锡的工业和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城市污水、崐工业“三废”的无节制排放,使得美丽、富饶的太湖变得不再那样光彩夺崐目。使学生了解到太湖水质的污染不仅阻碍了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崐而且给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危害,严重危及了人体的健康。同时也让学生崐了解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努力下,太湖及其周边环境的污染问崐题正在加紧治理,不久的将来,一个美丽、富饶的太湖会再现在我们面前。崐另外,苏南地区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引起的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了城崐市空气的严重污染。这些耳闻目染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崐良好素材。通过这些看得见、听得到的素材,使学生更加增强了对环境的崐保护意识。
3.开展第二课堂,加强环保教育。
把环境保护教育与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以适应中学生的求知崐欲望强烈、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例如结合课本中环境保护的崐内容,让学生利用假期到附近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写出有关环崐保方面的调查报告。组织学生成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闲暇时间对空气及崐附近工厂的废水进行采样分析化验,指导学生开展环保科技活动。另外,崐还可开展环境保护小论文竞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利用橱窗、黑板崐报、墙报进行宣传和展览等,寓环境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之崐中。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更崐能引起广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参与意识。
关键词:化学课堂 教学机智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那么化学教师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系统与其它任何系统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系统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隹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脸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节教学,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快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注意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隹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甚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改变、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二、设计好化学教学系统。
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规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学行为的“蓝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卡壳了,怎么办?或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或变换角度等。这些都必须熟悉教材才能办到。
(2)要熟悉学生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向。
(3)要充分备课。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例如,当教师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4)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知识就是力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化学课堂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但一般出现较多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2)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低,教学过程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陷入“钝化”状态。
(3)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或远离主题,或龙头马尾,不着边际。
(4)对实验探索不足或设备条件不具备,导致课堂演示实验失败。
(5)学生求异思维活跃,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或教学进度的问题。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绕道迂回,调节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制造氛围,创设情境。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实验设计更具有突发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9-0020
《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科学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联系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从生活中寻找科学,学会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包含着诸多科学知识,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资源同样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初中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使学生有相见不相识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景中,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1:在教学“升华和凝华”知识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物质能否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直接发生转化,教师应采用如下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抬头看看教室里挂的日光灯管,有的灯管整只是雪白的,而有的两端是黑的。
问:你知道哪些灯管使用的时间较长呢?
生:两端呈黑色的灯管使用的时间较长。
问:为什么?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灯管使用较长时间后,其两端为什么会变黑?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考虑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物质可以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直接转化,即熔化和凝固,也可以在气态和液态之间直接发生转化,即汽化和液化。那么,物质能否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发生转化呢?
熟悉的生活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对事物从熟知进入真知和深知,是人的一种内心需求。科学的教育既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现实生活,也要使学生了解未知的生活,以扩大生活视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2: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中覆杯实验引入中,演示:在空塑料杯口覆盖一张稍厚的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
设问:放手后纸片会掉下来吗?为什么?
生猜:因为重力,所以会掉下来。
演示:移开手后,纸片掉了下来,然后在玻璃杯里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生猜:放手后,纸片会掉下来,水会流出来。
演示:移开手,纸片没有掉下来,水没有流出来,并把盛水杯向各个方向覆转。
(两次实验,明显的对比,瞬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设问:对于这个实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答:为什么里面没东西时,纸片会掉下来,而盛水后却没掉下来?
设问:谁知道为什么?(不急于解答问题,而将问题转抛给学生,在于抛砖引玉,激发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
生猜:可能纸处被水吸住了。
演示:让一个学生用针在杯底刺孔,纸片掉下来。
设问:由此可见,纸片没有掉下来并不是因为被水吸住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力托着纸片呢?第一次实验时,杯里真的没任何东西吗?(将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原因是空气对硬纸片产生向上的作用力。)
利用了生活中的“杯子和纸片”学生自己得出空气对硬纸片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引入课题《大气的压强》。像这样科学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素材可以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教师设置的生活情境。通过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实例进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研究学习中来。
作为科学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能自主学习新科学知识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的目的。
二、利用“生活化”背景,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非结构性的背景经验。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学习科学的过程实质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升华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作为教师可直接用语言、也可通过行为、问题、实验操作等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得到启发,将储存在学生脑海中丰富的日常经验、原有的知识构成与学习的新内容没有建立起新的链接,使学生头脑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1. 利用生活中矛盾问题情境来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3:科学教材七年级下第二章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有关惯性知识学习时,在教学中也往往会涉及惯性的大小,在中考试题中也如此。课本中指出惯性是所有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性质。对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所谓惯性可以认为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所以,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汽车行驶时,速度越大的汽车,越不容易刹车。换句话说,速度越大的汽车,在相同的制动力作用下,需要更长的时间将它完全刹住。于是学生得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的结论。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马上对此进行否定或纠正,而笔者在教学时只是根据学生的结论与学生一起做进一步推理,当汽车的速度为零(静止)时惯性也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但生活中并非如此,当汽车的速度为零(静止)时很难被推动,运动状态也不容易改变,此时惯性依然很大,与前面学生得“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的结论相矛盾。然后再与学生进一步分析症结所在:不容易刹住≠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要纠正这个观点,应当回到最基本的概念上来。
上述观点错在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难易的理解上,即应该用怎样的指标来反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实际上,所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是用相同时间内物体速度改变的大小来反映。改变相同速度的时间越长,表明物体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反之,则表明物体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实验事实表明,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完全相同。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无论两者的速度是否相同,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则并不相同。具体而言,物体的质量越大,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越小。从而使学生去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用物体的质量大小衡量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也越小。
以上通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利用生活中矛盾问题情境,使生活成为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2. 利用生活体验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4:在学习八年上第一章第4节水的压强(压力和压强)中压强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钉子总是尖尖的吗?请同学们拿出只有一端削尖的铅笔,用左手食指按没有削的那端,右手食指按有削尖的那端,两食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学生很容易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让学生思考:在拥挤的公共场所常有不小心脚被人踩的现象,不幸运的小李同学有一次在公共场所同一个脚趾头被人踩了两次,第一次脚趾头被一小孩踩了一脚感觉还不怎么样,第二次脚趾头又被一个大人踩了一脚感觉却痛得不得了,这是为什么?学生很快有了答案因为同一个脚趾头受力面积差不多,而大人的体重大对脚趾头的压力大。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得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很自然地可得出新的知识体系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3. 利用生活小实验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5:七年级下第二章第6节摩擦的利和弊
为了突出摩擦力的产生和方向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采用了油漆刷在黑板上向右滑时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学生很容易发现被压的油漆刷的毛向左弯曲,然后进行分析:跟据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油漆刷的毛向左弯曲说明油漆刷的毛受到一个向左方向的力,从而建立起滑动摩擦力是由相互挤压的两个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时产生了滑动摩擦力,而且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利用这一小实验,学生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三、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提高运用科学的能力
学科学的目的在于运用,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学即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来自于生活,同样应该服务于生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科学规律,同时更要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纸上谈兵,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案例6: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中已证实了大气压存在后利用大气压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如挂钩为什么能吸在墙上?茶壶倒水;注射器吸药水;抽水机抽水;学生吸笔盖体会,钢笔吸墨水、塑料吸盘,茶壶倒水等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再增加学生活动:“你们用过吸管喝饮料吗,现在请两位同学喝杯饮料,甲同学用吸管在开口的杯子中喝饮料,乙同学用吸管在带有橡皮塞塞紧的细口瓶中喝的饮料,(注意:只能吸不能吹)。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请两位喝水的同学谈谈体会。讨论:为什么甲同学这么容易喝到饮料,而乙同学却不能?学生对喝水过程作出解释后再得出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从此学生才真正懂得了人将饮料吸入口中是怎么回事。
该问题取自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以及身边的实验,却又是值得学生思考与探究的,使学生明白了科学知识来自生活,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学习。
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科知识应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要做到学科生活化,科学课程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科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更多地回归生活、聚焦社会,通过身边的科学常识、周围的环境,来体验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和乐趣,提升用科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与策略,让学生把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打下可广泛迁移的科学知识基础,进而形成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科学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加强和完善
一、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育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迫切需要加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使他们热爱科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此外,通过化学实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辨证的方法对待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各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加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完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结合当前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深层次、多角度、广维度对我国中学化学教学进行加强和完善,并提出三点思考.
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①完备实验资源.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阵地,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关键.我国部分地区实验室设备落后,已经不能适应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现状.目前要集中资金分期分批添置仪器设备,收集落后设备,制作简易仪器,保证现行教材中所有实验项目的开设.将实验室真正充分利用起来,使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积极组织学生融入到实验中去,充实教学内容.
②重视实验室的管理.对实验员的聘用应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聘用标准,严格实验员上岗制度,实验员上岗应该有实验员资格证.只有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改善实验员的非专业化的现状,建立起完善的实验员聘用制度及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使实验室真正发挥作用,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
③加强监督检查.有关部门要定期检查学校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完善监督措施,确保专款专用,保证实验室的合理、有效、充分使用.
2.提高教师素质,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
①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新课改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探究实验,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的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师只有做到本身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够教育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
②认真组织教师培训.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最大限度的让教师深层次的挖掘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并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针对学生能力,采用半开放方式,适当的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机会,通过逐步培养,最后完全放开.达到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来解决化学学习中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教学目标.
③重视提高个人修养.坚持亲自准备,提前试做实验,切不可只靠实验员准备好,自己在课堂上无的放矢、天马行空,对现象差、成功率低的实验,要格外重视,需要反复做,力争做到演示实验成功率百分之百,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3.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①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观.设置与培养创新精神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精神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灵魂.常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机械演示式、学生对照教材操作式实验平淡无味,激发不起学生进行实验的热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妨采用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实验欲望的教学设计方式,注重实验细节及意外,使学生在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实验中寻求答案,进而形成较强的实验能力及通过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②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验为手段,以探究为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范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尊重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的精神,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挖掘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并以常见实验知识为立足点,对其进行延伸和扩展,把教材已有的实验内容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和思考,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究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学生发掘其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创新性分析,用尽可能多的方案来设计实验,并对其进行综合比对评价,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公民视角;价值;本源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各科学体系上,通过实验的积累来完善的。初三开始开设化学学科,这是在初级教育阶段从化学的角度来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也是从化学的角度教会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
在新课程理念的带动下,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由过去的社会科学精英转变到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对于一位合格的公民,化学学科包含了哪些教育价值?
一、化学包含一种情感的教育价值——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就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当人们掌握了火之后便开始熟食,并逐步开始了制陶、冶炼、酿造和染色等。这些由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20世纪以来,不论是在化学理论方面,还是化学研究方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至此,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由于不当的操作,化学工业等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联想到“化”这个字就是一个人拿着一把匕首。可化学所带来的益处远大于它所带来的弊端,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说:“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它带来的是丰富的物质基础,从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到住的房屋、现代交通工具的运行。具体地说,从你坐到电脑桌前那一刻,你就会观察到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这种塑料制品就是化学工艺带来的,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塑料的出现大大节省了木材与金属资源。
社会和自然是一个统一体,我们的前人运用科学的方法、自然的馈赠创造了现代的物质社会。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化学最主要的价值就在于它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
二、化学包含一种科学方法论的教育价值——从本源思考问题
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它通过探索那些肉眼看不到的粒子——原子、分子等的特征和行为来引导人们认识整个物质世界。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离子构成了物质,他们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当你经历的化学学习之后,你会清楚地知道宏观的现象往往都是微观变化的外在表现。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当无数个水分子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滴水。一杯水放置时间长,其水位会减少,如果加热的话,则杯里水分减少得更快。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我们该如何解释?如果我们从微观世界角度看就显而易见了,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热量是分子运动的影响因素之一。
不论是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去解释宏观现象,还是从现象产生
的原因去控制现象的发生,这种从本源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从
不同程度上拓宽了某个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有助于我们理性地选
择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
三、化学包含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价值
当若干年后,学生也许会忘记一些具体的化学知识、具体的反应现象,但是他从化学学科中得到的对于物质组成的观点会深深地留在脑海中,形成了他对物质世界的科学认识,这也成为他对今后认识物质以及做出相关判断的依据。
化学中对物质认识有两个基本的化学观念,即微粒观和元素观。微粒观是从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上来说,这是从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角度来研究的。在初级化学教学中,一直强调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任何化学变化的发生都要从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上去考虑。元素观则认为,自然界的物质,大到天体,小到微生物,有生命或者无生命的物质,皆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些基本观念的形成我们科学地认识物质的组成有正确的引导。
化学中的一百多种元素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依据原子核内质子数目的递增有序地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物质的变化是多样的,但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有序和有规可循的,因此,这对于青少年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世界、物质的科学认识观,他们会清楚地了解化学变化不会凭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