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范文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二氧化碳的化学元素

第1篇

本人是站在医学的角度,以辩证和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实际临床经验;以个人自身尝试(或试验);以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化学元素分解规律得出的结论。以下观点或理论,应该说它是站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进步。

1 腰酸、背痛、腿抽筋理论上认为是缺钙和人体钙流失所致。这些疾病和人体钙没有任何关系。它们是人体神经发生膨胀,挤压周围血管动脉和毛细血管,使血液不能正常供应周围机体,毛细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肌体体温下降,氧气不能正常传导所致。

2 腰痛的原因是肾虚。更有甚者说是肾阴虚、肾阳虚。使理论更加抽象,扑朔迷离,让临床治疗无所适从。腰痛是人体腰椎神经受二氧化碳压迫的结果。腰痛98%的病例和肾没有关系(不排除特殊的典型病例),肾结石不在其范围。

第2篇

1.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例1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在C、N、H、O、Ca、Zn等元素中,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若要补充含该元素的药剂,一定要遵照医嘱,不能少服也不能多服,其原因是 。缺钙会引起佝偻病,下列物质可用于人体补钙的是。

A.CaOB.Ca(OH)2C.CaCO3

解析: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硒、碘、氟等;补充这些元素应该适量,因为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CaO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Ca(OH)2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用于补钙的是CaCO3。

答案:Zn,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C。

2.营养素与人体健康

例2为了确保人体健康,需要吃些粗粮。玉米是营养成分丰富的优质粗粮,玉米中的主要成分见下表。

(1)上表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类。

(2)玉米初加工可得到淀粉,淀粉属于(填序号,下同)。

①无机物 ②糖类 ③有机合成材料 ④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在玉米的主要成分中,阅读表格可知,含有蛋白质、油脂、糖类、水和维生素B族5类;糖类包含淀粉、纤维素和葡萄糖,所以淀粉属于糖类,而且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1)5;(2)②④。

3.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

例3《食品安全法》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某些奶粉中因为含有大量的三聚氰胺,对婴幼儿身体造成极大伤害,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和销售。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中含有氮分子

B.三聚氰胺中C、H、N三元素质量比为1∶2∶2

C.三聚氰胺由3个C原子、6个N原子、6个H原子构成

D.三聚氰胺由C、N、H三种元素组成

解析: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可能含有氮分子;三聚氰胺中C、H、N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质量比为6∶1∶14。

答案:D。

二、化学与能源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例4电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量,在①水力发电 ②风力发电③燃煤发电④太阳能电池⑤垃圾焚烧发电等5种获得电能的方式中,由化学能转变得到的是 和 (填序号)。

解析:由化学能转变得到电能,一定要发生化学变化。在5种获得电能的方式中,只有燃煤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是由化学能转变得到电能的。

答案:③,⑤。

2.化学反应与能源

例5“嫦娥一号”卫星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变化,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液态氢作燃料除燃烧时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外,另一个优点是

。对于目前全世界出现的能源危机,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至少填两种)。

解析: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并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氢气作为燃料不仅能够产生大量的热,而且由于生成物是水,所以对环境无污染;应该合理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

答案:物理,2H2+O2 2H2O,无污染,太阳能、风能等。

三、化学与环境

1.pH与酸雨

例6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水酸性逐渐减弱

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C.酸雨会腐蚀机械设备和建筑物

D.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解析:0~2分钟时,pH由4.8减至4.5,2~5分钟时,pH维持在4.5不变。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0~2分钟时雨水酸性逐渐增强;2分钟后,雨水的酸性趋于稳定;酸雨主要由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会腐蚀机械设备和建筑物等。

答案:A。

2.化学知识与水污染

例7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①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不用含磷洗衣粉④将海水淡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将海水淡化”属于水的利用,与防止水污染没有关系。

答案:C。

3.化学知识与温室效应

例8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为了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1)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两种即可)。

(2)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3)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理由是 。

解析:通过开发新能源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措施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液化时放热;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增加了海水的酸性;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而深海中与通常状况相比,压强大、温度低,所以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会变大。

答案:(1)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2)释放。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化学是初中入门学科,也是公认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科目。如何让学生学好化学,是每个化学老师都在追寻的目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一、优化课堂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教学化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掌握概念、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等。但就学生获得正确结论的过程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重视不够。在新理念下,教学方式已有较大的改变,不仅重结论,而且重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在“制取氧气”教学中,不妨尝试这样的方法:分组讨论组装装置动手实验汇报成果发现错误总结经验,教师事先没有指出实验装置中的细节问题。实验结束后,学生开始汇报自己的实验情况:有的学生观察到导管内有紫红色物质溅出,使水槽中的水变红色,从而想到试管口需要放置棉花的道理,学生们还提出了形形的棉花代用品如卷筒纸、玻璃丝,等等;有的学生观察到在实验结束时插在水槽内导管中有水在倒吸,从而认识到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的重要性;有的学生说自己一开始时没能收集到气体,原来是忘记在实验开始前检查装置气性,等等。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不仅掌握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在亲身体验中悟出了道理,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重结论,更注重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结合实验教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知识一般都是通过实验证实的。在化学学习中,实验往往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能更加深刻地掌握化学相关知识的应用。例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首先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再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选择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这些选择,需要学生对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掌握及收集气体装置的运用理解。通过实验,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特点。即使实验失败了,也可以从中吸取到教训,并分析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收集气体装置漏气了,是因为发生装置有问题,还是因为在选择反应物上出现了问题?通过对实验失败的分析,学生更加了解实验步骤的严密性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在实验中还可以对比二氧化碳与氧气收集装置的不同点和不同的原因,通过对实验的体验,学生会更加牢记化学知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生活中处处是化学,要把化学知识巧妙地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到一起,用具体的事例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体会化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任何事物都是由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人体都是由各种不同元素构成的。化学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我举了这样的例子。上个世纪的比利时的哈塞尔特城,当时的零下15℃的严寒,一座钢桥横跨在阿尔伯运河上,有一天突然发生断裂,全部坠入河中。究其原因,原来是钢铁中的磷元素的缘故。磷是钢中的有害元素,它能使钢产生冷脆性,在常温下轧制的纲容易断裂,虽然它能提高钢的硬度,却降低了钢的塑性和韧性,因而造成断裂。人们生活活动中离不开化学,如洗涤剂是由含磷的化合物组成的,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各种清洗器具、造纸、农药等部门。用磺铁矿燃烧制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王水”检验金子是否纯;用酸洗去水垢;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用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爽口的汽水;用小苏打制成可口的饼干;用腐蚀性药品清除管道阻塞等。化学在生活中的频繁使用处处皆是,举不胜举。

参考文献:

[1]刘知新,王祖浩著.化学教学系统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解题思路 守恒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7-02

高中化学中的守恒法,就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化学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是不变的,我们解题的时候就根据这个不变的量,用这个不变的量来解题,这种方法就叫守恒法。守恒法是解决化学题目中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解题方法。常见的化学解题中常用的守恒法有: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

一、质量守恒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质量相等的原理,在解题的过程中进行计算或者推算,主要有反应过程中,化学元素的质量守恒、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的守恒、可逆反应中反应过程中总质量反应;结晶溶质总质量的守恒。比如把4.2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14.4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体,然后加入氧气,让他们充分然后,再加入固体NA2O2,问题是,请问这个容器中固体增加了多少?根据我们化学反应公式,当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后会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化钠发生反应后会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在一起反应后会生成水,水与氧化钠反应和会生成氢氧化钠,所以这道题目的关键是无论加入多少的氧气,只要经过充分的燃烧,最后都会经过氧化钠释放出来,物质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容器中的固体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二、原子守恒

在一些复杂多变的化学反应过程中。虽然化学物质发生了变化,但是里面的一些物质原子的总量和以及溶液的浓度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个就是原子的守恒。例如:在2L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0.8mol二氧化碳,等到这两种化学元素充分反应以后,容器中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质量比是多少?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首先应该将两个化学元素的反应方程式写出来:NaOH+ CO2=H2O+Na2CO3,当CO2和NaOH产生化学反应以后产生Na2CO3,它还会CO2继续反应,成生Na2CO3,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小苏打,纯碱。Na2CO3是强电解质,它的密度为是532g/cm3,容易溶于水,熔点比较高,达到了851℃,具有盐的特性,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当Na2CO3与 H2O 还有空气CO2产生化学公式是Na2CO3+ H2O + CO2=2NaHCO3,还要考虑到它盐的反应,Na2CO3+ H2O + CO2= 2NaHCO3,以及它的特点,这道题目就变得很复杂。但是我们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以后,它的原子数量和种类不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只要考虑化学反应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守恒。我们可以将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物质量设为A、B,碳原子的守恒定律是A+B=0.8mol,钠原子的反应守恒定律是A2+B=1mol,根据这两个等式,我们就可以算出A=0.6mol,B=0.2mol,0.6与0.2的比值是3:1,这样很容易就将题目解答出来。

三、电子守恒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氧化还原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几乎贯穿高中整个化学过程。而解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是考试中的重点之一,用守恒思维来解决计算是必需掌握的方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得失电子守恒。例如下面这道题目:把 0.002mol/L约50.00mL的羟氨酸性溶液,和一定量的硫酸铁煮沸,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羟氨溶液与硫酸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将亚铁离子与0.040mol/L约50.0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成在一起,最后羟氨产生的氧化物是什么?这道题目看起来,非常复杂。NH2OH、KMnO4、Fe2(SO4)3好几种溶液,但是在这道题目中,NH2OH只是作为还原剂,Fe2+在其中不过是充当了媒介物,开始被NH2OH从Fe2(SO4)3中将Fe2+还原出来,最后又成了氧化产物。NH2OH中的失去的电子转移到了KMnO4。所以我们可以假设NH2OH中的N是-1价,NH2OH氧化物的N是A价,然后根据电子守恒法,写出化学公式: A-(-1)×50.00 mL×0.002mol/L =(7-2)×50.00 mL×0.04 mol/L。最后解出A=9

四、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法解题的关键是即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比如把镁条燃烧,然后将氧化物全部倒入50mL 4.0mol/L的盐酸中溶解,然后再倒入20mL 0.5mol/L 的氢氧化钠中和多余的盐酸,再加入一定量的碱,将溶液中的氨提取出来,用稀盐酸吸收,最后稀盐酸增重0.17 g,求镁的质量?这道题目可以直接套用电荷守恒的公式,将题目的中数值带入公式,通过计算,我们很容易就求出了镁的质量为1.92g。

五、结语

守恒法解题关键要点是抓住化学反应过程中,他们内在关系的变化,然后利用守恒定律删繁就简,简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效率。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丁玉娟,陈茂林.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13).

[2]邹美灵.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2014(9).

第5篇

关键词:基本观念;元素;元素观;构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1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05

在初中化学阶段,对于“元素观”的基本理解是: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100多种元素组成了世界上数千万种物质;通常我们见到的物质千变万化,只是化学元素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包括元素种类不变、质量守恒;每一种元素对应于一类原子,由于原子不易发生变化,所以元素不易发生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元素周期表是对元素的种类、原子结构排布等周期性变化的直接体现形式。“元素观”以这种直观的形式呈现,使得观念的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深刻思考和反思体验中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在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写道:教材在编选概念原理知识内容时,应重视以化学基本观念为线索,将化学基本观念渗透在教材内容中,通过具体化学知识和概念的学习,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思想和基本观念的形成。这些基本观念又是通过各级主题和具体的课程内容来支撑和建构的。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本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不仅规定了学生学习的具体课程内容,而且要求利用这些具体内容帮助学生形成上述核心化学观念。元素观是化学学科观念之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对元素观的构建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是元素观构建的起点教学,也是元素观体现较为集中的一个课题,上好本课题对构建元素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元素》两个课时的教学中对元素观构建关键设计如下:

一、温故而知新,引出元素的概念

教学片断一:

[教师]二氧化碳、氧气分别由什么构成?

[学生]二氧化碳分子、氧分子。

[教师]二氧化碳分子、氧分子分别由什么构成?

[学生]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展示]二氧化碳分子、氧分子的球棍模型。

[教师]这两种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

[学生]氧原子。

[教师]二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中的氧原子的质子数分别是多少?

让学生回看教材53页表3-1。

[学生]都是8。

[教师]把质子数是8的这些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教师]把质子数是1、6、11......称为什么元素?

[学生]氢元素、碳元素、钠元素......

[教师]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教师]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那么元素的概念能否描述为:元素是中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或元素是电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多媒体展示以下两个表格:

[学生]三种碳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都是6,而中子数分别为6、7、8不同;三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都为8,而中子数分别为8、9、10不同。以上两个表格中数据充分说明,元素是中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的说法是错误的。

[教师]请对照教材54页图3-12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回忆离子的形成过程,列举出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质子数、电子数是多少?

[学生]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相同都是11,而电子数分别为11、10不同。

[教师]请再举出氧原子和氧离子的质子数、电子数是多少?

[学生]氧原子和氧离子质子数相同都是8,而电子数分别为8、10不同。

[教师]用以上两个实例说明元素是电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设计意图:元素概念是第一课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概念学生在没有同位数知识准备时,难以理解,学习元素概念的困难还在于实际应用中与原子混淆。为解决以上难点,我在“教学片断一”中通过设置问题链――逐层分析――得出概念――思维辨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然地接受元素,并加深对元素概念理解,为元素观的初步建立打下基础。

二、讨论见真知,得出元素守恒观

教学片段二:

[多媒体]讨论,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S O2 SO2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学生]分子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设计意图:元素观中还包含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不变的元素守恒观点,这一观点是元素观的核心点之一,但由于在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原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了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的铺垫,本课时又学习了元素的概念,因此对这一观点的学习,是重点但不再是难点了,再者本课时对该观点只是初步学习,因此该观点本课时不宜过度拓展,因为在第四单元利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会通过电解水实验分析和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的动画示意,再进一步深入学习,因此在“教学片段二”中我直接让学生对照实例讨论,初步构建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的元素观这一核心观点。简明扼要,直击要害。

三、联系微观、实际,突出元素物质观

教学片段三:

练一练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加以改正。

1.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构成。

2. 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学生]1. 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或水由水分子构成......

2. 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教师]从宏观角度,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上述的两个习题中提到了分子、原子、元素、物质等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用标箭头的方式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结果。并让他们相互讨论纠错。

[多媒体]:

1.二氧化碳由 组成。

2.二氧化碳由 构成。

3.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知道了元素的概念,但对它的认识是表面的、空洞的,那么如何让元素直观和丰满起来呢?那就必须让元素与物质联系起来,在学生已知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的基础上,我注重联系微粒观和生活实际,在“教学片断三”中我采用练习――总结――对比――再练习的方法,让元素与物质联系起来,变得直观具体,看得见也能摸得着。通过讲解、训练和对比,初步构建元素观中的元素组成物质,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组成了世界上几千万种物质这一观点。

教学片断四:

[教师]活动一:调查元素在地壳中、空气中、海洋中、生物细胞中、宇宙中等处的分布情况。

[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

地壳中:O、Si、Al、Fe...... 空气中:N、O...... 海洋中:O、H、Cl、Na...... 生物细胞中:O、C、H、N、Ca...... 宇宙中:H、He......

[教师]活动二:调查食品、补品、饮料、调味剂等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

[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展示一:

展示二:

产品名称:自然食用盐

配料表: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钙(以Ca计)mg/kg≥500

镁(以Mg计)mg/kg≥1000

钾(以K计)mg/kg≥300

碘含量(以I计)20-50mg/kg

净含量:400g

分装者名称:福建福州盐业分公司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元素存在于物质中,它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身体大量缺少某种元素时,就会生病。我们每天都必须均衡的摄取各种营养元素。最好是从食物中去获得。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

[多媒体]1.儿童、青少年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的症状;

2. 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3. 一些微量元素的食物来源。

设计意图:在学习元素分布情况时,没有采用教师介绍或阅读记忆的方式而是设计成“教学片断四”中的研究性学习,分小组分任务调查元素的分布情况和收集食品、补品、饮料、调味剂等标签,在小组收集资料和汇总的过程中,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元素存在真实性,让元素在学生的脑海中丰富和生动起来,真正意识到元素存在于身边的物质中,巩固元素的物质观。

四、结合元素周期表,探索元素规律观

教学片断五:

[教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中的元素周期表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

[学生]7个横行,18个纵行。

[教师]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和16个族。

[探究]1.参见教材60页图3-17和61页表3-3,在元素周期表中逐一查询这些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等)并将其中标明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如含量的多少、属于金属元素还是属于非金属元素等)。

2. 考察每个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是什么类型的元素。说明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联系?

[学生]每个周期的开头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

[教师]除第一周期外,其它周期从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呈周期性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元素》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应用和存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已有了常见的一些元素,但是是个别、零碎和局限的。如何让元素系统呢?《元素》第二课时中对元素周期表教学是让元素有序系统的关键一环。初中化学对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要求是很低的,新课标中要求是: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因为要求低,教师容易忽略该内容的教学,教学中往往是一带而过。只是不利于元素观构建的。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是元素观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这一课,让元素有序、规律化,是构建元素观的关键点之一。在“教学片断五”中我采用观察、讨论――汇报总结――再探究的教学方法,在课标教学要求范围内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周期律有一个初步认识,从宏观角度初步构建元素的规律性观点。

教学片段六:

[多媒体]

以上是1-3周期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请观察:

1.每一个横行(周期)排列特点。

2.每一个纵行(族)排列特点。

3.每个周期原子结构呈现哪些周期性变化?

[学生]每个周期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每个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每一个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依次增加・・・・・・

设计意图:初中阶段对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如果只停留“教学片断五”的层面,那么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只是表面的、浅层的。既然学生已经有了原子结构的基础,我认为可以从原子结构的层面再认识元素周期表,再总结出微观层面的周期律,这样学生对周期表的认识上升一个层次。也从微观角度初步构建规律性观点。

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它是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后在头脑中提炼的,在考察相关的化学问题时所具有的基本概括性认识。它决定着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一种化学观念的构建要有一个完整规划体系。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对元素观的呈现形式是: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空气、氧气的性质和变化的基础上进入微观世界,让学生接受微粒、认识各类微观粒子,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扎实的微粒观,再基于原子概念提出元素概念,逐步构建元素观。这种构建思路是:分子和原子―原子―原子结构―离子―元素―物质分类―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再通过化合价、依据化学式和化学反应中的相关计算,帮助学生对元素的认识从定性走向定量。因此对元素观的构建不是仅依赖《元素》这两节课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这两节课的教学只是建立起元素观的基本雏形,在后续的教学和训练中还要不断的巩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

第6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兴趣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5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23

化学学科进入学生学习体系的开始在初三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为学生将来对化学的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的最佳时期,还是提升化学素养以及加强化学理论的重要时期,因此,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把这一阶段认真地对待。所以,在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理论和实验的充分教学准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实验和理论的关系紧密联系到一起。对于现阶段新课程教程改革的方针,必须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学习知识的灵活性,因此找寻一个更加灵活性的、更具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才是初三化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一、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初三化学而言,整体知识体系比较零散,而且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整个体系较为庞大也相对复杂,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有方法步骤地研究教学内容,初三的化学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老师自己单方面讲课的方法,要及时地和学生互动,针对这们新学科相互探讨,开始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比方说刚刚接触化学时,必须对化学元素进行逐一的认识,这些元素就好比英语中的字母,字母是组成单词的基础,同样化学元素是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如何让学生深刻并且熟练地认识这些化学元素就需要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进行类比,这样学生不仅觉得课堂轻松,而且潜移默化地也对化学元素充满了好奇。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方面,针对这些方面逐一击破,最终让学生觉得化学学科是一门通向自然科学大门的最闪耀的钥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当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课堂环境,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感觉不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呆板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拉近关系,深入到学生中去,消除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恐惧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让学生感觉到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生活中必须知道的常识知识,例如人们可能认为煤气中毒只要在家中放一盆水就能将煤气吸收,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煤气中毒主要是人体内吸入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明确指出不溶于水,所以这种传统的说法是不合理的。

比如,在教授一节“溶解度”的课程中,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同时记住所学的知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增加学生自我动手能力的例子如下,由于氯化钠可以溶解在水中,但是一旦氯化钠的含量超过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它就会有晶体析出,这种现象的发生会让学生感到好奇,在化学的实验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这类实验,实验的现象和理论教学相一致,学生看到这类现象的发生不仅对实验本身的教学印象深刻,同时对理论探索更加有兴趣,挖掘出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

二、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初三阶段的化学教学,不仅仅是所谓的应试教学,老师一味地把应试知识灌输到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当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自己动手能力,针对某个化学实验现象可以单独分析出来,这样才是化学入门知识学好、学透的表现,也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中奠定基础。要达到以上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互动,多和学生沟通,从学生当中了解问题,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与以往的“一人堂”方式,要找到学生的兴趣,进行开放式教学,也就是说,老师在教课过程中,尽量丰富自己的语言,对某些化学现象进行详细的类比性描述,课堂上尽量多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化学在初三阶段的特殊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摆脱单调乏味的化学学习,进一步地激发出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加强学生自我动手能力,也就是说,对于实验教学环节应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其中,而有些危险性实验,老师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充分的说明,有意识地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比方说,在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对化学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将理论和实验现象有机结合到一起,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相应的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另外,在演示实验教学中,不能单单是老师自己在台上讲授,老师要不定时地向同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比赛,增加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教学内容后,针对氧气的一系列性质在学生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将全班学生分为两队进行PK大赛,比赛过程中老师连续提出氧气的相关知识,针对这些相关知识,学生进行抢答,课堂结果表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学习,锻炼了思维,而且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对氧气的一系列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没有感觉学习是负担,而且普遍认为化学课上自己可以轻松学习,快乐地将知识捕获;在制备氧气的实验课程中,氧气制备的主要方法是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法,其中需要有催化剂的加入,这样才会快速的有大量的氧气产生,在实验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一定要采用催化剂,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位置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很强的直观认识,所以对于催化剂的作用等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在课后的时间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这不仅仅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还是对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不仅学会了化学反应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学习到了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三、 在化学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应用

初三的化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进行呆板的理论记忆,更加重要的是为了开拓学生对化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进行化学原理的介绍,让学生对化学学习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所了解,为了更加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做了夯实的准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说来,要想针对初三化学知识进行教学创新,就要充分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指导,让化学走进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学生的想法,走进社会,走进实践。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学做三者的结合,社会即学校,教育即实践。这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一句名言,当我们认真思考这句话时,也便能从他的精神之中总结出初三化学的教学方法:第一是把实际生活与化学的知识理论相结合,第二是认真总结并理解和应用在实践动手中存在的化学反应,第三是教和学相辅相成,培养出钻研与创新的优秀人才。

教师在教授实验课程时,可以针对简单的实验布置相应的家庭实验,比如小苏打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这一现象就可以作为学生的家庭实验进行教学,因为蒸馒头过程中需要放入小苏打,小苏打加热会产生二氧化碳,而馒头蒸熟之后会出现很多小孔,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造成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有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实验问题的印象,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

比如,在设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习题时,我选择了下面一道题:下列哪些能便石蕊试液变红?①把用石蕊浸泡过的滤纸制成的干花上滴几滴稀盐酸;②把干花放入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③把干花上滴几滴水④把干花用水润湿后,伸入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

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认识到酸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石蕊变红,而湿润的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还提高了解题能力。类似的试题还很多,如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酸中哪种微粒能使石蕊变红,燃烧条件的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只要教师善于精心设计和选择这方面的试题,通过精讲精练,化学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提倡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科学把握小组合作的时机。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致有以下几个时候:(1)在进行比较、归纳、择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我们在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时,就可以对课本上得到二氧化碳的实验进行比较、归纳选择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这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见解面对面地用同龄人所理解的思路和语言交流,使学生不仅知道结果,更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2)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做一些稍难的计算题或实验题时,我总是让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首先完成任务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相应的区域讨论相关问题,而未完成的同学继续独立完成相关任务,直至完成后再参与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争辩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打开思路走出思维误区,较快、较好地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3)在做学生实验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4)在进行概念辨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应该引入以前所学的内容比如纯净物、混合物,加上刚学的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自己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关系图,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等级评定,优秀的在全班推广,这样的操作我想比教师给出内容,学生记忆默写的效率要高很多。

本人运用以上几点方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深入到学生当中,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解决,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并且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在学生针对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取得了学以致用的成功,学生将化学作为一门感兴趣学科,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新课标的化学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

参考文献

[1] 彭大萍. 为化学课堂注入“源头活水”——浅谈化学探究性教学[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第7篇

【关键词】初中 生物教学 化学元素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对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物和化学隶属自然科学,又都以实验为基础,不论是知识,学习能力还是科学素养的养成,彼此交叉渗透,相辅相成。初中阶段如果在学科教学中,既能加强本学科学习,也能有意识地进行综合渗透教学,把其它学科知识内容融入到该学科教学中,突破学科的封闭性,进行开放式教学,对于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科之间的迁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人就生物教学中如何融入化学元素进行了以下实践与思考:

一、生物学科中隐藏的化学元素

本人粗略统计了苏教版生物学中涉及到化学知识:

1.滴管、量筒、酒精灯等实验器材的认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溶液的配置。

2.多种物质的鉴定:淀粉、氧气、二氧化碳。

3.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物质的作用。

4.化学概念或原理:如浓度,溶液,扩散原理。

5.关注环境: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危害等。

6.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发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探究,得出结论,总结交流,探究过程也强调设置对照实验。

除了上述的知识性的交叉互补,常用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都是一脉相承的,从初一开始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素养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生物教学中妙用化学元素

1.用化学实验填补学生的认知空白

七年级生物上册有这样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书本介绍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检测是否有氧气产生。可是学生根本不知道物体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一化学知识,怎么能通过现象来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呢?

于是,我在设计新课时添加了一组化学实验,在当着学生的面用化学药品制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装在集气瓶中,贴好标签。为使对比度更明显,再加一个收集了空气的集气瓶。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进集气瓶,让学生观察比较实验现象。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细木条在收集氧气的集气瓶中重新燃烧起来,在收集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在收集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熄灭了。在此基础上再来完成“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出了实验结论。

2.借助化学实验揭秘发酵原理

八年级生物《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节中发酵的原理是个难点。如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其中发生的变化?如果把发酵后产生的物质一一鉴定出来岂不妙哉?二氧化碳的鉴定学生已经知晓,难就难怎么鉴定葡萄糖和酒精呢?在咨询化学老师,查阅相关资料后找到了鉴定葡萄糖和酒精的方法。首先将甜酒过滤,然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看着试管里蓝色的沉淀在酒精灯的加热下变成了砖红色,学生激动地叫了起来“变了,变了”,证实产生了葡萄糖。接下来鉴定酒精的存在,浓度为2%的重铬酸钾溶液与70%的浓硫酸等比例混合是鉴定酒精的最好方法。将酒酿溶液过滤,然后滴加到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变成了灰绿色,证实已有酒精产生。这些添加的化学验让学生见识了化学的神奇,这比原来照本宣科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酿酒的原理,牢牢记住了酿酒的产物。

3.以“化学标准”提高学生实验素养

生物、化学是两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过程会使用到一些共同的实验器具。生物学中对滴管、试管、烧杯等常用器具的介绍只是一带而过,没有具体指导和操作要求。老师一般也不会详细地讲解并强调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常常看到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如滴管横放,嘴吹酒精灯等。但是化学中对这些常用器的使用具都有详细的说明和指导,如果从初一生物开始就对学生正确使用常用器具进行规范而严格的培训,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对初中理科的整体学习都起到促进作用。

三、生化融合,减负增效

生物、化学两门学科都是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尽管它们是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科学,但自然界本身是和谐统一的,两门学科对自然现象的研究遵循相同的认识规律,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说,再设计实验,进行深入研究,检验和修正假说,从而归纳、总结,上升为正确的理论。充分认识到两门学科在认识规律上的结合点和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学好理科知识,处理好理科综合问题,提高综合能力。

第8篇

关键词:情景创设;思维;细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初中这个年龄的学生特点是不会听话;注意力不集中;吃不了苦;个性强而心理承受力弱。艺术处理会使一名化学教师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这门学科为起始学科,知识点情景再创设的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怎样保持学生的战斗力?我们需要改变……

一、教学思维的改变,做个有心人

在初中教学时,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书上知识讲完之后,教师可以改变实验,边提出问题,边实验。

问题:带火星的木条一定在纯氧中才能复燃吗?

实验:用排水法(纯度高,提高实验成功率)收集一瓶氧气,盖上玻璃片,正放到桌面上,在玻璃片上倒放一个装满空气的集气瓶,抽去玻璃片上下颠倒集气瓶,取下在两个集气瓶口分别盖上玻璃片,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两瓶中,带火星的木条都复燃。

证明:当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时,木条就能复燃。

可以利用本题拓展:若瓶口之间不漏气,可以求出此时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二、平时教学细节要求要严格

近年中考对化学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求很严格,如,铝元素的书写AL或Ai;镁离子的写法mg2+,Mg2+,用四线格规范着写,开始学化学时,化学元素符号这样写很有必要;另外答题不严谨,也是扣分点,如:环保,平时教学时,要说出环保的原因;计算题格式不规范。艺术处理,这些小问题将拜倒在你的XX下(脚下)。上课有时语言要有点风趣。

三、实验装置的改进

问题: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实验:在空塑料矿泉水瓶中倒入3 ml碳酸钠溶液,用小试管装2 ml稀盐酸,用细线系小试管放入瓶中,将塑料瓶捏扁,扭紧塑料塞,在天平上先称,颠倒矿泉水瓶使药品混合,再称量。

优点:1.实验操作简单,第一次称质量时捏扁塑料瓶,避免在瓶口系气球,反应产生的气体导致的浮力对托盘天平是否平衡的影响。

2.节约药品,避免再用药品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3.废物再利用。

四、通过练习题体现知识点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每节课中学生要接受的信息量很大,需要培养的技能很多,所以需要学生有计划地加强练习,这样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练习形式要注意多样化,可以将考点、易错点融合在题目中进行有效的讲解,使学生透彻地理解。

讲完沪教版第二章时,为了学以活用,我补讲了测产生气体的体积。

1.直接法测产生气体的体积

如:测生成氧气的体积

(1)图1发生装置接注射器(如图2)

a.读数时一定要等到装置冷却下来;

b.若注射器起始体积V1,最终体积V2,则生成氧气体积V2-V1

(2)图1发生装置接量筒(如图3)

a.读数时一定要等到装置冷却下来。

b.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时,在①即进行收集。

①气泡连续均匀时

②刚开始有气泡时

(该知识点与收集纯净氧气知识点,思维有冲突,讲透彻)

c.最终读数时,调整量筒,使量筒中内外液面相平

d.图中有一处不足请在图中改正。(由于试管冷却,气体要回流,所以量筒中导管要伸入液面以上)

2.间接法测产生气体的体积

如: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1)图4接图5装置通过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等于进入广口瓶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

(2)图4接图6,测二氧化碳体积,气密性检查: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刻度管中倒水,若刻度管与干燥管中水面出现稳定的高度差,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上述图6这样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将偏小。怎么改正?干燥管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实验前要注意操作调整刻度管使刻度管与干燥管中液面相平。最终读数要注意操作调整刻度管使刻度管与干燥管中液面再次相平。目的:测得标准大气压下气体体积。虽然起点低,但对学生却是高要求。

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充分地理解怎样测产生气体的体积。这样将知识点充分磨碎,学活,紧贴中考。

上次参加由市教育局、市电教馆组织的骨干实验教师培训,聆听了专家讲座,观摩了王金龙专家就疑难实验的现场操作和改进说明,通过参观学习,与教师互动,与同行进了交流探讨,其中在初中实验中高温的获得直接可用电阻丝的打火机来加热药品,简单易操作,方便携带,而且从日常生活中获得高温热源,提升了教学效率。

上课对某些知识点的情景再创设,能让我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情景再创设是爱学生的体现,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作为一名初三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化学知识;生物教学;应用;方法

生物教学与化学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又是一个化学反应,因此,化学知识在生物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适当地将化学知识和生物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对各类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化学知识与生物教学的联系

(一)生物体中有很多化学元素

在生物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元素,这些元素与化学知识中的元素是相符的,在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时,能够将化学元素的特征引入到其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例如,在讲到细胞中的碳元素时,教师可以将化学中的碳元素特征引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明确碳元素的存在与细胞特性的关系,也可以将其他物质中的碳元素与细胞中的碳元素含量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生物体内有很多化学反应

很多生物现象的产生,都是化学反应的过程,例如光合作用就是叶绿素在光照的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呼吸作用就是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在光照的作用下产生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产生的效果,在在生物教学中引入化学知识,能够让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反应过程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更好地掌握生物的各种特性。

二、化学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在生物实验方面的应用

在生物教学当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教材中的知识亲手进行实验,从而更加深入地对生物知识进行掌握。在很多教学中都存在着“生化不分家”的说法,更加说明了化学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很多生物实验中,都需要使用化学器材进行操作,因此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量杯的使用方法、漏斗的使用方法等,都成为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必备知识。例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需要利用酒精、碘酒、烧杯等对与光发生反应的叶片进行隔水加热,从而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并将溶解完的黄白色叶片滴加碘液,在冲洗之后观察叶片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基本的化学实验知识进行了学习,并将其应用到生物实验,学习了碘酒、酒精灯、烧杯等,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叶绿素在植物中的作用,并了解绿色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全过程。在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节内容时,演示实验引入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等化学知识。在讲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时,引入了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对比试验。这也是化学知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二)在生物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生物与化学在很多方面有类似的元素、类似的反应,因此在生物理论教学当中,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可以适当加入化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快地以化学思维来思考生物教学中的问题,使一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例如,在学习光合反应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光合作用其实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所有的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因此,学生就可以很简单的掌握,如果一摩尔的葡萄糖想要完全氧化,就需要六摩尔的氧气参与,并且如果六摩尔氧气想要还原成为水,则需要二十四摩尔的氢离子。这就说明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必须有6mol水参加反应生成20mol[H],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得失的平衡。通过对化学原理的分析,学生们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从而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快地进行联想和解答。

(三)化学方程式在其中的应用

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式生命特有的一种现象,用现在观点说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有一定的生物目的,如提供能量、形成某种物质参与机体的构建等,基本上都是有机反应,且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酶促反应。而化学反(化学角度)是一种非生命现象的过程,不具有特定的生命目的,且大多数反应条件很苛刻。因此在书写生理反应式时要注意反应的情境,注明反应条件和目的,如以下七个反应是以能量代谢为目的:

光合作用:6CO2+12H2O ――C6H12O6+6H2O+6O2(条件叶绿体、光能)

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条件酶)

无氧呼吸:C6H12O6――2CO2+2C2H5OH+能量(条件酶)

C6H12O6――2C3H6O3+能量(条件酶)

ATP合成(ADP+Pi+能量――ATP+H2O(水可以不用写),(条件酶)

ATP分解 ATP+H2O(水可以不用写) ――ADP+Pi+能量(条件酶)

n(C6H10O6)(淀粉,纤维素)+nH2O――nC6H12O6 (条件酶)

以下三个反应式参与生命的物质组成:

n氨基酸――肽链+(n-1)H2O(条件酶)

n脱氧核苷酸――DNA+(n-2)H2O(条件DNA聚合酶)

n核糖核苷酸――RNA+(n-1)H2O(条件RNA聚合酶)

三、结语

总之,生物与化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当前很多教学当中,教师将学科之间的联系完全阻隔,仅仅对本学科的内容进行讲解,不对思维进行扩散,从而影响了学生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作为教师,我们应认识到生物与化学在学科上的交叉之处,并积极对其共同点进行融合和发扬,在生物教学中对化学知识进行渗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对各类只是进行运用,实现思维的发散,从而有效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伟健,桂新春,颜冰楠. 讲授法在生物化学教学应用中的思考[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4):117-119.

[2]任君. CAI在高中生物与化学交叉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许红艳.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11,(27):109-110.

第10篇

一、注重基础,把握重点

在中考试题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占绝大多数,这就须要理解和记忆大量的生活中的化学基础知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从广义角度讲,包含下面四大方面的内容。

1.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这部分必须掌握的知识有:

(1)三大化石燃料的名称、元素组成,及其综合利用;

(2)其他燃料,如氢气、乙醇(俗称酒精)、可燃冰等;

(3)要知道一些新的环保的清洁能源;

(4)其他资源,如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等。

例1:(2015年 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良好的环境。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等。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 等。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常见的新能源范畴与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化石燃料的使用虽然会造成大气污染,但是,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能源能够完全代替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还是当今最重要的能源。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

(2)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答案:(1)天然气;(2)氢能(或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例2:(2015年 吉林省吉林市)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

A. 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解析: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故A选项错误;汽油由石油分馏得到,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同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故B选项错误;虽然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氢能源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氢气燃烧后产生的是水,不污染环境,且热值高,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故C选项正确;天然气虽然是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燃料,但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选项错误。

答案:C。

2.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这部分必须掌握的知识有:

(1)知道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会鉴别有毒和无毒塑料;

(3)会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例3:(2015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玻璃水杯 B. 不锈钢餐具

C. 塑料薄膜 D. 羊毛绒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问题的理解。常见的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玻璃水杯是由玻璃烧制而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A错误;不锈钢餐具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B错误;塑料薄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中的塑料,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C正确;羊毛绒衣主要由羊毛制成,羊毛属于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D错误。

答案:C。

例4:(2015年 山东省聊城市)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B.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C. 将燃烧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内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 用肥皂水涂在蚊虫叮咬处止痒

解析:掌握羊毛与棉纤维的鉴别方法、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选项: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没有,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可将燃烧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口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但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肥皂水显碱性,能与蚊虫叮咬处的蚁酸反应,可用肥皂水涂在蚊虫叮咬处止痒,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C。

3. 化学物质与健康

这部分必须掌握的知识有:

(1)熟记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2)记住钙、碘、铁、锌、氟、硒等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3)知道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如一氧化碳(CO)、甲醛、黄曲霉素、亚硝酸钠、甲醇等。

例5:(2015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健康,我们要均衡摄入六大营养素,如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贫血是因为人体中缺 元素造成的;从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来说,它属于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六大营养素及其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和水。其中蛋白质主要来自肉、蛋、奶类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要的微量元素,因此缺乏时易患缺铁性贫血。

答案:蛋白质;铁;微量。

例6:(2015年 山东省青岛市)下列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

B. 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C. 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人每天都应当通过服用保健品补充各种营养素

D. 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解析:化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历来是考查的热点,特别是食品加工及安全,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元素、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生活经验或常识等。A选项: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的有害物质,故选项错误;B选项:煤气中毒主要是由于CO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便很难再分离,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的能力,造成中毒,故选项正确;C选项:大部分的营养元素须要从外界摄入,所以我们每天都须要补充各种营养,但不是每天都要服用保健品,故选项错误;D选项:馒头须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转化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所以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B。

4. 化学与环境

这部分必须掌握的知识有:

(1)知道大气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2)知道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3)知道白色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例7:(2015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氢能源汽车备受人们关注。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使用(或安装) 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等措施;

(2)氢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

能开始,最终转化为 能。氢能源具有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可再生、 等优点(填一点)。

解析:汽油或柴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污染空气,可以在汽车上安装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燃料燃烧都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汽车行驶。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具有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可再生、热值高、燃烧产物为水、污染物少等优点。

答案:(1)催化净化;(2)化学(或氢),机械,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或热值高)。

例8:(2015年 辽宁省本溪市)下列关于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

A. 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 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解析:本题考查了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体现了化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理念,而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正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A选项:加高烟囱不能减少产生的废气,解决的办法应该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利用,故选项错误;B选项: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少用塑料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故选项错误;C选项: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故选项正确;D选项:大量氮元素、磷元素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应合理使用,故选项错误。

答案:C。

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新课程标准在修订中明确提出要“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在近些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都强化了对与社会热点相关联的知识的考查,通过设置情景来体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联系,体现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注意收集当年所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与本省、本市有关的新闻事件,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试题的情景。

例9:(2015年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命之源。为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 工业上冷却水循环使用

D. 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解析:人类生存离不开水,水资源是宝贵的,也是短缺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A选项: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河水污染,会破坏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故选项错误;B选项: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污染,但它不是节水措施,故不是答案,此选项是易错选项;C选项:工业上冷却水循环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的工业用水,故正确;D选项: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也是应该做到的,这是生活中常用的节水方法,故正确。

答案:C、D。

例10:(2014年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介绍了中国的美食及制作方法。“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食用“加铁酱油”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

B.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腐烂

C. 用地沟油炸制油条

D. 在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

解析: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A正确;由于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故B错误;地沟油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故C错误;亚硝酸钠与肉、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A。

三、重视开放性试题的训练

对于此类题目,因为考生所学的知识有限,所以也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因此做题时最关键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建立自信心。从近些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开放性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条件开放;(2)过程开放;(3)结论开放。开放性试题一般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所以要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判定和结论。这类试题大多信息量大,题目新颖,难度在中等以上,用于考查较高层次的能力。其目的在于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创新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要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入手,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以探寻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等。

例11:(2015年 湖南省怀化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如图是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

资料: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能转变为电能来发电;

(2)为了不污染环境,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必须通入 性溶液来吸收。(填“酸”或“碱”);

(3)请你谈谈对“H2”的认识 (任写一点);

(4)请你对身边的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第11篇

广义上的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钙等。但氧与电负性更大的氟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则一般称为氟化物而不是氧化物。

氧化物按照是否与水生成盐,以及生成的盐的类型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其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为金属氧化物;若为非金属,则为非金属氧化物。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人类制造的温室效应会引发全球变暖。二氧化碳占据了世界上80%的排放。燃烧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汽油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工业也会造成大量温室效应。这些气体堆积起来,进入大气层,影响整个世界性气候,并且让新型能源,如太阳能也受其影响。

地球的报复

由于上述排放问题,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时间里,地球的温度约上升了0.74℃~0.18℃。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4℃~5.8℃,其结果会给低地带来洪灾,带来极端的气候、干旱、山火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影响,许多物种都会灭绝,致命的疾病会蔓延全球。

纤维纺织工业的碳足迹

纤维纺织工业是化学原料密集型产业。从印染到色彩,约有2000种不同的化学元素用于纤维纺织行业。服装工业约占全世界4%的碳足迹,每年全世界约丢弃100万吨纤维垃圾,其中有一半是可以回收的。被抛弃的废物需要土地填埋,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解。而丢弃的毛纺纤维还要释放出甲烷等气体,使地球进一步变暖。

纺织行业的脱浆、洗涤、印染等工序使纺织纤维和织物中包含了大量化学药物。纺织物的脱浆虽然能去掉部分化学药物,但却消耗掉大量水源。其中一些纤维品还需要用氯漂白加工,这又引发有机氯复合物的释放。这类化学药物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纺织业的湿处理过程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释放碳元素,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其结果不仅耗费掉能源,而且使空气中的酸度增高,引发全球变暖。

如何创建无碳环境

甘地曾经说过,“人类必须关照未来看不到的世界。”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我们不能给后代留下太多的遗憾。最大限度地限制排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树木在延缓地球变暖方面的作用

树木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用来过滤空气的礼物。树木可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它不仅过滤空气,而且使环境更具有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树木是人类赖以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植树造林则是我们减缓变暖的方式之一。

处理纺织排放物

纺织工业的排放一般而言都释放到大自然。因此,限制水污染已成为重要的一步。使用铬媒染剂比国内限制铜、铬和镍排放入水中要有更高的要求。人类应避免使用高氯化物的染色剂。在漂白过程中,要选择低危险或无危险的染料。

 采用天然的生活方式

天然纤维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礼物。使用这类天然纤维回收容易且迅速,带有环境亲密性。诸如亚麻纤维、竹子纤维、稻草纤维我们也可以开发利用。

有机棉花

使用有机棉可建立良好的循环系统,限制二氧化碳气体,最后还可回归土壤。因此,使用有机作物是限制避免全球变暖最关键性步骤。

环境保护论者强烈断言,地球变暖与人类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倘若我们要减缓碳足迹对地球的影响,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的环境,那么就必须从现在做起。

神奇的可持续性例证:

从古代传统到今天的高技术创新,纺织品已经历多次转换。为获得持续性发展,吸引更多客户,纺织制造商不断涌现出新的理念。最新的销售往往带有“低碳”、“生态”、“可持续性”或用“回收”纤维制造等字眼。

因此,回收材料制成的时尚开始走俏全世界。甚至有人称,可持续时尚支持等等。实际上,有机纤维、回收陈旧的纺织品就是最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势,对社会十分有益。日本化纤协会认为,“新回收方式采取非传统的方法正在产生效应。回收的化纤纤维进行融化再生产出很好的产品,而最终却能回归土壤。”例如,大多数时间里,我们所用的咖啡豆加工后都作为垃圾丢弃,有时候用作肥料,但今天一种新方法却可用其纤维来做衬衣。这就是一种最好的利用。并且,浪费的咖啡豆壳可用来转换为纤维,然后织成纺织物,然后做成服装。据称,一杯咖啡就能制造出两件T恤衫。并且,回收的PET瓶也能做成T恤衫。回收的塑料瓶也能制造成纤维,并制造服装及家用纺织品。被扔掉的塑料瓶经过数次加工,可转换为纤维纺织品,进入商店销售。当然,塑料瓶要经过洗涤和颗粒化处理,然后熔化、造型处理,最后生成聚酯。这类纤维质美价廉,是理想的服装材料。

生态鞋

鞋子也可以来自废皮带、废合成材料。鞋带和袜垫都是生态材料做成,甚至也用合成材料做成。实际上,鞋上的所有部件都可以用回收材料制造。要知道,废弃的卡式录音机磁带也可回收,然后做成漂亮的领带。鲜为人知的是,世界上有50%的领带材料是用废旧录音磁带做成。

第13篇

A-PET有以下几点优势:

1、比重轻:PET比重1.33比,PVC比重1.38,PET低3.7%。

2、强度高:PET胶片强度比PVC胶片高20%以上,耐低温冲击性能更佳,能耐-40℃而不脆裂,所以通常采用比薄10%的胶片来取代PVC。

3、耐折性好。PET胶片不会出现PVC那样的自裂纹折痕,更适用于文件等表面装璜。

第1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作业设计;布置策略;成才

长期以来,初高中阶段一直是学生们所谓最艰苦的岁月,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被作业所占据。不仅学生们学得苦,教师教得也苦,教师有那么多的作业要批改,学生要面对长期的机械性重复、高消耗低收获的作业。长期的实践证明,这样的作业模式确实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和知识掌握,但学生们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题海战术必然是高耗低能。新课程理念将学生的减负工作作为改革核心,但这样势必会带来学生学习时间的减少,间接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对此,教师必须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从难度、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等角度对初中化学作业布置进行改革,提高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效率。

一、设计梯度性化学作业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中化学是学生们接触较晚的一门学科,因此,初中化学的作业设计必须遵循梯度化设计原则。对于化学学习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初中生,教师的作业布置必须从基础性知识入手,逐渐深入,梯度化布置作业。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学生们才能学好化学。教学初期,教师必须以基础性化学知识教学为主,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们畏惧化学作业。教师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必须具有自己的思路,注重化学教学的梯度性,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步骤一步步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只有学生们学得轻松,作业完成得有兴致,他们才会逐渐学好化学,爱上化学。例如,笔者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章节的教学上,是按照如下的顺序设置作业的:基础、性质、提高、拓展、探究。首先,安排学生们完成二氧化碳的基础知识作业,包括其组成元素、物理属性等;其次,布置与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作业训练;接下来,对化学的性质运用进行提高训练;最后,才是相关探究题、提高题的训练。

二、设计合理难度的化学作业

在完成一章节的学习之后,教师必须布置一定量的训练巩固作业,这样的训练习题必须具有合理的难度。如果作业布置偏难,学生们会感到无能为力,畏惧化学学科,产生作业抄袭现象;要是作业过于简单,学生们又会轻视化学学习。笔者认为,合理的化学作业难度应以70%的学生可以完成为标准,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刚刚成型,很多学生的学科素养仍不健全。对此,教师必须针对各个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为学生们制定合理难度的作业。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化学旨在初步培养学生化学素养,让学生对化学世界产生初步的认知。所以,初中化学的难度相对而言不是很高,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化学基础能力。所以,在初中化学的作业布置上,教师必须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辅之以必要的难题,在考虑到大多数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满足一些优等生的需求。对此,中考的化学试卷也是如此安排,70%的基础知识,20%的提高型知识,只有10%的难题。

三、设计趣味性化学作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喜欢上化学学科,他们才能学好化学。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好奇心和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驱动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教师进行趣味性作业设计的改革,将枯燥的化学作业题与趣味性的生活情境相联系,实现趣味性作业的设计。同时,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带头作用,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运用趣味性的生活案例充实化学课堂。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很多学生是因为教师的幽默和友善而爱上这门学科,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榜样作用。例如,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知识,有些教师安排学生死记硬背,有些教师安排学生结合元素性质进行记忆,也有些教师将其编织成绕口令的形式。实践证明,后者的效果远胜于前两者。在化学作业的设计上,教师也同样应该如此。例如,在“溶液配制”章节的教学里,教师将溶液配制的题目与杀虫剂的制作相结合,给原本的题目赋予一个精神内涵。如此一来,既实现了化学作业布置的趣味性,也实现了作业布置的生活化。

四、设计开放性化学作业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越发应试化,只要是考试涉及不到的内容,教师统统不讲,更不会布置作业了。如此一来,也就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打压了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必须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化学作业,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验证,实现有效的化学教学。例如,在“自然界的水”这一章节的教学里,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怎样才能节约水资源?水资源的再生是否有可能实现?为了达到开放性作业布置的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多回答一点多加一分。这样的作业既具备难度,也不乏可行性和探究性,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作用显著。还记得笔者在“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给学生们布置过这样的作业:如何利用家庭中常见的器材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有可能的情况下,教师给学生们展示自己制备装置的机会。有些学生带来了木炭和打火机;有些同学只带了打火机;更有些同学只带来了一个塑料袋,朝袋子里吹了一口气,说道:这样就是我制备的二氧化碳。虽然制备的结果有好有坏,但学生的思维无疑得到充分扩散,课堂氛围几度,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高涨。

第15篇

中学生们视化学实验为化学课堂上的“最好节目”,他们为氢氧爆炸、酸碱与指示剂反应、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等实验的成功拍手叫好。他们在学生实验课上“看、闻、听、触”、“观、思、悟、记”的情景,其实是最美的化学美景之一。

很多专家认为美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园丁式或综合式的现代教育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轻松、自由、美好、和谐的环境,学生们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大量创造“有用的”和“美好的”事物的机会,本质上是一种美育。所以现代化教育呼唤美育,化学教育需要美育。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建立苯分子环状结构理论,主要原因是由于听了一代宗师李比希的化学课,被李比希的魅力所征服。凯库勒于梦中发现苯分子结构的故事虽具有传奇般的色彩,但发现的原因跟他具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1. 美感的产生,有利于激发兴趣

凡内容和形式都符合科学美的知识总结,学生总是很喜欢,并且记得牢,这是有利于学生内心体验和审美想象的缘故,因为化学学习需要激情与热情。

一切审美都是从直觉开始,这是审美的基本特点。此特点与化学教学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特点――以实验为基础相吻合。在实验中观察与思考,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所以“以鲜明生动的形象为手段”的化学美教育,十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第一章《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镁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时,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了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再如,学习“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有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这一知识时,老师提前用碱溶液画了一幅牡丹图,并伴有翩翩飞舞的蝴蝶,将图案提前晾干。上课了,请一名同学向这张白纸上喷无色的酚酞试液,瞬间白纸上呈现出红色的美丽图案。这一课堂设计使同学们感觉到:化学世界太神奇了,同时也产生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一位获得国际中学生化学奥赛金牌的学生说,最先把他引入化学殿堂的,是初三制取氢气的实验。那时刚接触化学的他,怀着最好奇的心情走进化学实验室,最先接触到的实验装置之一,是神奇美妙的启普发生器。它那优美的造型,给人以对称、和谐的形式美的启示;它那简单的结构和巧妙的设计,给人以导真、求善、至美的创造美的启迪;它那晶莹的质地和便于观察的特点,使他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动感美。他感到化学的大门一下子打开了,他从此怀着极大的兴趣,在化学世界里遨游,勤奋地钻研。

2. 化学美的想象,有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应用

例如,学习第三章《水》时,从化学美的角度总结知识:

知识主线:自然界的水―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

知识点:水、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

知识网:具体内容及内容之间的联系。

此知识总结深受学生欢迎,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知识主线给出学习、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系统;知识点给出学习、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知识网给出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内在联系。此总结实际给出了结构化的、整体性的、互相联系的知识体系。

第二,知识主线的表达十分简练;知识点的表示简洁、明确、具体;知识网给人以化学美的启示,和谐、对称、简洁,能给人以化学美的想象。

化学审美教育既提倡“以真启美”,又提倡“以美启真”。化学所揭示的“真”呈现为理性,主要以抽象思维形式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等;化学美所揭示的“美”呈现为感性,主要以形象思维形式表现为美感直觉、形象等。二者有机地结合,有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

3.化学美激发创造力

1867年,伟大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教授开始编写《化学原理》一书,他面对的情景是何等的不美:浩如烟海的化学资料急需系统整理,60多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杂乱无章地组成化学迷宫,化学研究好像是在茂密的丛林中寻找道路。门捷列夫决心向大学生们描绘出一幅统一的和谐的化学图景,找出一切化学元素都服从的化学秩序。他冲破经验性研究的束缚,采取比较法,终于在1869年发现了自然科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元素周期律,为科学与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激发创造。化学具有简洁、对称、统一、新奇等审美特征,化学不能完全离开形象思维,有时也要借助想象,所以化学创造离不开化学审美。化学美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时候创新潜能才能开发出来。在化学学习中实验探究能充分展现个性,激发创新潜能。

例如:讲授“浓硫酸性质”一课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师:(出示用浓硫酸做干燥剂的干燥装置)这是用浓硫酸干燥气体的装置,这种装置还能做什么用呢?(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生1:我认为,还可以用这处装置除去气体中除水之外的其他杂质。把浓硫酸换另一种溶液,这种溶液可以吸收要除去的那种杂质气体。例如,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把装置中的浓硫酸改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再如,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可以把装置中的浓硫酸改换成碳酸氢钠溶液。

生2:我认为,还可以用这个装置盛装溶液,方便好用。

生3:我认为这个装置还可以收集气体,做集气瓶。如可以收集氢气,让氢气从短管一端进入,将空气从长管一端导出,这样就可以收集一瓶氢气。

生4:也可以收集二氧化碳,但是是从长管一端进入,将空气从短管一端排出。

生5:我看也可以用排水取气法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