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学习体会范文

德育学习体会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学习体会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育学习体会

第1篇

xx市第二小学兰xx校长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深受启发。兰校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一名普通农村教师的成长历程。虽然其中有艰辛也有困惑,但跟多的是坚持与快乐。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告别职业倦怠做一名快乐的教师”的理解。

教师的工作是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的,特别是带一门学科久了,往往觉得每天都在做重复性的事情,由于对本门学科比较熟悉,所以觉得没有挑战性,除了重复性的工作,就只有倦怠了,尽管教师的职业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学生,可以始终与充满朝气的孩子们打交道,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永远一成不变,也让一些教师心生倦怠,尽管这些教师依然心系学生、心系讲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告别倦怠,做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

一个快乐的教师必定不是一个喜欢抱怨的教师,不要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没有别人的轻松;抱怨自己的生活圈子太狭小;总是觉得别人的一切都是好的,这样的教师的生活是很累的。让我们停止一切抱怨吧,只有能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教师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一个快乐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善于“赏识”周围一切的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周围一切,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这样的神奇、美丽,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学生是这般的聪明可爱。

一个快乐的教师必定是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因此教师不但要加强业务学习,同时还要博览群书。正如兰校长说的要多读经典,这样可以净化心灵,开阔心胸。另外,工作之余教师还可以与书画为友,与琴棋为伴,与诗词同行,与音乐为伍。因为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人,必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第2篇

掌握这些规律需要教育者,教育者需要引领者,这就需要培训。

今年7月,市教育局组干科和市教师进修学校给了我一个机缘,我有幸来到xx师范大学参加“xx市德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学习。

每一次的培训,都是一次角色的转换,都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思想素养和知识能力提高相结合、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听课和消化相结合、理论研学和实践思考相结合的关系。这次培训也不例外,我努力为之。

来自全市一线工作的五十四位德育工作者,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学习共同体,我们目标相同、兴趣相近、相互包容、快乐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收益……我们收获的不仅有理念的更新和最新、最前沿的和管理知识,还有友情、今后学习交流的机会。尤其是,这次短暂的学习交流为学校德育管理及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大都是十分接地气的方法和策略。我深感不虚此行。

无论是伍新春教授:“教师首先要活出个人生命的精彩”,“直接解决问题,积极求得帮助和支持用他人所长解决自己的问题”,“你应积极思考工作本身是否是你一生愿意做的事情,你给自己设计了职业生涯的台阶了吗”;兰祖军教授:“一个人在憎恨和对抗中永远都不会幸福”,“人生幸福的六个关键词:目标——有梦可追,勤奋——有事可做,情感——有人可爱,心态——此生可安,道德——此心可鉴,安康——此身可寄”,“读书可以放大我们的人生”,“一个不读书的人只能活几十年,一个读书的人可以活50XX年,乃至70XX年”;还是迟希新教授:“我们都知道唯成绩不对,但没有一个教育工作者敢说它不重要”,“教师的正确理念和观点,也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网络使孩子和成人过着一样的生活,失去了童年,德语因而走入了困境”,“应努力把孩子教育成孩子,把教师培养成教师,把学校办成学校”,“应该把整合思维看作学校德育的操作策略”等,都是在教育理想的追求下诠释学校德育的本质。最让人难忘的是卓立先生的创业史和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人敬畏!

第3篇

------2015 年 4 月份辉南县中小学中层以上领导“读书写博”作业

辉南一职:柴如峰

按照辉南县进修学校干训部及我校党支部的学习要求, 2015 年 3 月末,我认真阅读了冯恩洪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中的前两个主题文章 --- 《探寻教育的真谛-重新认识教育的目的》《撬起教育质量-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这两个主题主要讲述了五个方面的观点:

一、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

二、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三、教育要释放学生的潜能

四、课堂是将自然人打造成社会人的主要手段

五、课程建设释放学生的潜能

我校是中等职业学校,我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极其严重,持久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目标动力。有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厌学情绪,自觉或不自觉地离开学习的主流。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充分,学习精神不饱满;敏感而自卑;自以为是却不自信;表面自主内心却缺乏独立能力,仅有雄心和抱负,却显得懒惰。

老师要了解学生情绪产生原因和表现。教师应该根据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洞察学生此时此刻情绪如何:是精神愉快还是愁眉苦脸;是精神贯注、思想集中还是思维迟钝、联想困难。根据学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状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当学生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时,应珍惜这段最佳学习时机,加大学习量;也可以找同学谈心,指出他这段时间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当学生心情烦躁、不安、冒失时,应少说缺点,多说闪光点,采取诱导的谈话方法,促使学生转变。反之,如果老师在学生情绪不好时,用过激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压制、驯服,如若学生不服,则很可能与老师发生顶撞、冲突,收不了场,达不到教育效果。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们的独一无二,来自于他们基于遗传的,在环境影响下的自我实现。这里说的环境影响,教育教学责无旁贷。基于人本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兴趣、需要,创设适切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互教互学,共同提升,尊重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进步与发展。而 “ 学习金字塔 ” 理论告诉我们,多运用 “ 示范 ” 、 “ 小组讨论 ” 、 “ 做中学或实际演练 ” 、 “ 教别人或马上应用 ” 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学习潜能会得到激发和释放,学习效果会更好。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么你尽管放心,他们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地,无论你的话多么动听,但是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甚至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那么除了蔑视以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这就说明,打造优秀的课堂,从根本上讲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我们要对学生给与信任和期待,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期待值与成功率成正比。期待的话语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正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而且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学生会在教师的期待和鼓舞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教师如能注意自己人文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里的途径之一。

我们都知道,知道撬起教育质量的支点是变革课堂。通过改变传统的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由讲授走进合作,由讲授走进差异发展,我们就能把教学质量撬起来。

第4篇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教学技术,而且还要掌握信息技术,要把二者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教育现代化。通过这次计算机中级培训,我收获很多:

1、在教学中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它有许多优势:如教案、学案更详细、更全面也更精细化,能够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作学习、自评与他评等能力;更能把握整个教材的脉络,让教师和学生掌握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分布,更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应该贯穿在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如:首先分组,自主分配,在小组活动中,提示学生要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在选定了活动主题之后,指导学生制定一个可行的研究方案;在学生研究遇到困难的时候,启发学生多思考,平时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教师的每一步指导都应体现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渗透。

3、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多元教学评价,这能够使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4、学会了新的教学软件思维导图简单操作,学会了网页制作,会利用它们制作相关的课件,也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我校去年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电子白板软件打开的前提下,可在电脑的任意界面上进行板书;各种标准的和非标准的图形随意画,颜色、粗细等均可调节;还有辅助教学工具:幕布、聚光灯、放大镜、照像机、图形编辑、电子词典、手写识别、测量工具等等,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均可用得到,这些教学工具完全是为了使课堂教学变得的有趣味和生动而制作的,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也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信息技术在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比如展示更多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讨论和作品分享。但技术的运用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所以应该设计高质量的引导问题,因为高质量的引导问题,能提高课堂实效性,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深度思维。应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不应该只关注技术工具,而忽略了学习内容本身。由于探究活动安排不合理使得课堂时间不够用。最好将收集资料的过程在课前完成。探究解决新问题。实实在在的教学不是只注重课堂热闹,教师应深入专研,注重课堂实效。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要紧密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组合,但不能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中应用要适当和适度。上课准备一定要充分,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课时安排的要合理,()设计过程要用心,只有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整合起来,才能使课堂更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有利于缩短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三、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短短的几年随着信息化媒体的高速发展,让我见证了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便捷。比如,利用多媒体平台可以非常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内容,像英语课上我们可以提供更加生动的场景进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校与家庭不受时空限制,联系更加紧密了。借助校讯通,家长可以轻松地获取孩子到校、离校时间,收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学校的通知,及时得知学生学业情况,如此等等。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校讯通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还改变了教师间的交流方式。学校的通知等可以快速地发到每一位老师的手机里。

借助管理软件,可以对校园广播进行自动化管理,既提高了准确性,又省时省力。若能跟网络连接,则可以根据天气自动选择播音策略(比如下雨天,停止播放进场曲)。这要在十几年、二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是不胜枚举的,这也得益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我想,将来,信息技术会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有一天可以用自动化的评价平台来代替人为的传统的纸质评价;甚至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配置优秀的教学资源,解决目前的择校问题。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与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互动,等等。

第5篇

在这样的课堂上,合作变成了短暂的“合坐”,教师不理解,学生难接受,课后随即也就像扔垃圾一样把它丢弃了。这样的“合作”作秀意味过浓,因而也不可能成为学习的常态。

我读了张素兰老师的《合学教育:打造教育动车组》一书后,才逐渐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1)关注学情决定合作是否顺应需要

我们可以把牛牵到岸边,却不能按住牛头强使之喝水。合作学习亦然。合作学习是学生的学习需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时时处处都需要合作。心理学的“需要理论”是我们推动合作学习时不能不思考的角度。合作学习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教师是否在需要合作的时候设置合作。

(2)小组的合理构建

第一、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应该存在差异,包括智能、性格、成绩差异,但差异都不能过大。

第二、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同性别组合优先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时期,所以在组合小组时,应该首先考虑同性别组合优先,以避免不必要的“感情纠葛”。

第三、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尊重自愿,整体协调。

“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很生动地阐述了一个处事原则:不要强加于人。尊重自愿、整体协调的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就个体而言,在组合学习小组时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努力使得愿意组合的同学组合到一起,二是就整体而言,要有班级整体的协调,有班级的通盘考虑。协调时,要鼓励那些班委、团员表现出高风亮节。

第四、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要保障麻烦程度最低,方便程度最高

各小组确立以后,要在座次上提供方便。如:1、把学习相对薄弱的同学排在前面,把学习相对较好的同学排在他的后面,当组员回头去问问题时,给别人带来的麻烦比较少,有利于合作的稳固与发展。2、一是单独组成理科合作组、文科合作组;二是组成文科与理科互相补充的合作组。

第五、先观察后组建,先磨合后稳定

在师生初步了解、同学彼此愿意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合作学习的试运营,然后磨合、调整。

(3) 把复习挪到课上,设置合作复习环节。

在上课伊始,教师留出约5分钟时间,由学生互相提问、讲解、补充、纠错。

教育家阿希姆·福尔丁斯说过:“任何事情只听到或者读到一次,一个月内就会逃出记忆。如果把它教给别人,它便变成身上的一部分,除了死亡,不会被夺走。”复述学习内容,不但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合作能够保证复习过程中的全员参与,保证复习质量,使复习具有个性化特点,从而把巩固性复习或准备性复习落到实处。

推演开来,以学情为基础,在需要印证核实、拓宽加深、复习巩固、合作探究的环节设置合作学习,在知识重点合作巩固、在知识难点合作攻关、在知识生长点合作催生、在知识易错点合作辨析、在知识易忘点合作记忆,这样的合作才能够远离作秀,服务于教学。

(4)深度的合作不同于工具化的“一帮一,一对红”。

一帮一是单向的,而合作是双向的。只有把学习优异的学生当作独立发展的生命体,合作学习才能够得以深入。在合作学习中,在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升兴趣的同时,教师需要让学习优异的学生实现在以人为镜的对比中反观自照,在与异样的思维碰撞时拓展视角,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训练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将心比心练达人情。在互相讲说的过程中,他们以说激思、以说验思、以说校思、以说定思,从“听明白”到“想明白”再到“讲明白”,实现明白境界的三级跳。面对其他同学的错题,教师还要帮助学习优异的学生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帮人改错等于帮己防错,同学出现的错误就是自己的学习资源。

(5)是否合理控制小组人数决定了合作能否紧密细致

小组的学生数量是决定合作能否深入、能否远离作秀的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两人组成的学习小组效率最高。如果合作小组人数太多,就容易造成合作的形式化。

两个人的谈话,彼此都很难“溜号”。三个人谈话,其中的一个人就有可能被“边缘化”,其参与程度会低于另外两个人。两人一组最小规模的合作,为处于相对弱势的学困生创造了充满心理安全与自由、保护自尊的氛围,各类学生也都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

两人学习小组固定后,教师还可以把相邻的小组组成大组,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在大组内解决。塔式的组织结构,使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很多问题被消化在基层,消化在课上。教师要讲的,就只剩下那些需要拓展提高的内容,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第6篇

如今,我已经在假日学校学习了四年英语,在老师的教导下,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我顺利地通过了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一级。并总结了“多看,多记,多模仿”,“多听,多问,多复习”的学习英语的基本要求。

“多看”是多看一些英语教材,培养语感,语感培养起来了,就能更加轻松地学习英语,就会减少出现“词认识,而句子翻译不出来”的问题。

“多记”是指多记英语单词,词组和表达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更好的阅读英语文章。另外,词组和表达方式也很重要,英语的语言习惯和中文有大大不同,例如“there be”句型,“go to bed”表示去睡觉等基本的词组和表达方法一定要牢记。

英语不能只靠记单词,更要学会模仿。模仿语音,语调,能使你更好地记住这个句式,而且把握好语音,语调,也能让你说出的英语更地道,不显得那么生硬。

学习英语的另外一个要点是多听。只有多听才能做到多模仿,也许有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英国人要比一个学过多年英语的中国人说的好得多,那是因为作为一个英国人,他每时每刻都在听其他人说英语,他正是在这不停的听的模仿中学会的。既然我们没有如此好的语言环境,就要多听英语。

多提几个“为什么”也是学习英语的要点之一,当你在英语上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时,一定要学会问,问老师,问同学,问你身边任何可以给你解答的人。有时,老师的一句话能让你恍然大悟,甚至两个同等英语水平的人,总爱问问题的人就会比另一不爱问的人学习成绩好。所以学习英语要多问。

第7篇

通过学习于丹教授《论语》的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于丹教授的讲课,剖析现代社会人们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和道德,告诉我们既是人们身边所发生的日常琐事,也是最简单的真谛,《论语》中把天比做理想主义,地比做现实主义,天、地、人和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每一个人把自己容入大自然,因势利道,不断学习,内心充满快乐,宽容,整个社会才能和谐。

讲到处世之道,我深有体会。记得在我遇到麻烦和问题时,也曾痛苦过,曾徬徨过,不知道该怎么办,干什么都感到没意思,整天提不起精神,但是时间或许能够减轻痛苦,等过了一段时间想开了,既然痛苦不能解决问题,每天痛苦也是活,开心也是活,为什么不能每天开心点呢。人的一生难免要遇到挫折和磨难,怎样来面对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幸呢?于丹教授告诉了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她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如果你无力改变,那就努力去适应它。

为人处世也是一样,应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在工作中,对待同事,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帮互助。家庭中,长辈、家属、亲戚之间,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不要抑郁于胸,要学会自己劝自己,想开些,就像人所言;你心量有多大,就有多大的福气。所以何必计较那么多呢?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如印度诗人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只有工作上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上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看于丹《论语》体会到的是,《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在现代生活匆匆的路途上,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凉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总之,在当今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中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真的能给人以心灵净化,如一丝清泉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给人以启迪。

第8篇

于丹说:“我不主张从性别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的确,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孔子,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孔子用一部《论语》链接了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但其主题却很单纯,单纯到只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它传递的温度是一种态度,一种说,人家都有兄弟,可是我没有。于是他的同学子夏就说了一番我认为很有深度的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于丹针对这一句话告诉我们:“对于缺憾,我们可以转化自己的态度和处事方式。”

人生决不会尽善尽美,而面对缺憾也是一种勇气。我个人认为我还是有这种勇气的,因为我觉得,比起我所拥有的,这些缺憾不算什么,有句话说:“朴素的,温暖的态度。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只是通过于丹的讲解识得其冰山一角,但我依然把这一角写下来,因为这见证着我思想高度的一次上升。

人生百年,谁能无憾。《论语》中说,有一次,司马牛忧伤的人生中应该计算自己得到了些什么,而不应计较自己失去了什么。”在汶川地震一周年时,我写道:“我们多么幸福,我们还活着,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阳,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可以肆意的奔跑。”所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面对缺憾和不如意,我们无力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这样我们会很快乐,很满足,进而很幸福。

如果只看重缺憾,这个缺憾将成为一种心理暗示,他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阴影,影响到你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对于缺憾学会微笑吧!

关于处世之道,于丹也教给了我们很多,她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有人问孔子:“以德报德,何如?”孔子回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于丹说:“这是孔夫子教给我们的处世的分寸,提倡的是一种人生效率和人生的尊严。孔子不赞成以怨抱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一种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当然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因为你付出太多的恩德和慈悲,对于已经有负于你的人是种浪费。

于丹这番话让我对自己做了深刻的反省,在生活中“德”也就是通俗说的宽容是处世的重要因素,我始终摒持这一观点,然而,久而久之,我发现因为我对什么事都付之一笑的态度,让不少同学喜欢拿我开刷,为此我很郁闷。知道了这些道理以后,我尝试让自己懂得一点分寸,也让别人给我留些空间。

说道这儿,我又想起了我以前的一种想法,坏人是可以用善良和宽容感化的。所以我以前对那些不太好的同学都很宽容和友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也在脑中淡化,原以为是长大了,世故了,现在我才明白是他们消磨了我的宽容和耐心。对于有些事,有些人,不值得。现在我的原则是:对于该以德报怨的,我一笑置之,不值得的,我不会浪费力气。

在于丹的心得里,还有一部分让我感受颇深,那便是交友之道。关于这个《论语》中有很多,于丹也讲解了很多。但我觉得我最欠缺的于如何与朋友相处融洽。

《论语》中有句话:“言未及之言谓之躁。”于丹解释说:就是话还没有说到那里,你就出来发表意见了,这是我与朋友相处的最大缺点。于丹告诉我说:“大家有公共话题时,一定要众望所归,大家在期待一个话题时,再娓娓道来。”这是我很需要学习的。

其中还有一句:“言及之而不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话说一半,这是我很讨厌的一种行为,但在我身上也找的到踪迹,这也是我需要克服的一种行为。

最后一种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换位思考的相处方式是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我觉得会不会换位思考是你人缘好坏的关键。这也是一种品质,一种素养。

于丹说《论语》是最朴素,最温暖的简单道理,于丹也用最朴素的言语为我们讲解了孔夫子历经杏坛讲经、雪宫施教﹑泰山登临﹑齐国闻韶中悟出的《论语》。

而我也用及其朴素的语言写下了我的点点感悟,与其说是感悟,倒不如说是启发。比起于丹,我体味的太少太少,谈起《论语》我也只能说一知半解,但于丹说:“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辉下学会成长。”

第9篇

1 指南关注的是儿童学习的“可发展性”

在指南的说明中明确指出,指南是以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的。数学领域中有三个目标,其中第一条目标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培养学习兴趣要比学会知识更重要。而这条目标体现的正是这一点。它强调要让儿童去感知、体会生活当中有许多是和数学有关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培养了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作为基础,在儿童将来的学习中就不会失去动力。同时指南中的目标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在数学领域第二条目标: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中,5到6岁儿童的教学建议中有一条: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这就告诉我们学龄前的儿童只要能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增加了用加法,减少了用减法,可以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学习过多的计算。但我们周围有很多幼儿园以计算作为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主要内容,甚至标榜从自己的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可以计算百以内,或更多的加减法。殊不知这种做法已经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试想当孩子在这种我学不会,我不能理解,但还必须学反复学的环境中成长时,他还有学习兴趣吗?指南的出台,适时的遏制了学前教育的小学化的倾向,为广大的幼儿教师和家长,指出了正确的教育方向。

2 数学活动,过程更重于结果

在指南的目标中,经常会出现这样几个词:感知、发现、体验、能。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词语?为什么不是用学会?在以前的数学活动中,我们设定了目标,围绕着目标设计各个环节,以使幼儿达到目标。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最终的目标服务,而过程往往被忽略了。指南中提出“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就是说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幼儿发现问题,然后让幼儿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孩子们的办法也许会有很多,那个可行那个不可行,让他们去尝试,通过自身实践得来的结论才更清晰,更明确,更印象深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真切的体验到了自己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功感,树立了自信心,同时也使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到了发展。

3 指南中的教育建议更贴近幼儿生活

第10篇

----近乎10年前,还是我初次访问韩国的时候。说实话,在飞机起飞前,我还没觉得该学韩国语。但不难想象我在韩国的第一个月是怎样度过的。

----事实上一点没趣儿。在餐厅不能点菜;去商店也看不懂商标上的谜语,解决几顿饭也成了我的大事。不管乘公共汽车还是出租车,总是稀里糊涂,迷路的事儿也时有发生。

----更令我糊涂的是,同僚或偶然遇到的其他外国人中,没有懂生活必需的简单韩国语的人。大部分外国人学到这个多少钱?或给我啤酒之后就不学了。其理由是,(有点失礼)韩国人不期待外国人学韩国语。

----依我看也有点可笑。如果住在外国,就该竭力学习那国家的语言,最少也该努力了解有关知识。难道不该有点一下飞机就攻读英语的北美地区移民者的努力吗?我的朋友逃避学韩国语,是真的因为困难,还是因为在韩国生活没必要学韩国语呢?这引起了我的好奇。

----我用小孩学字时用的基础教科书开始了韩文学习。描写陌生的文字,我感到仿佛回到了小学一年级。要想学好韩国语,最少得在韩国生活五年,我不会忘记当时对我说此话的我的上司。

----他不相信我能学韩国语,这更引起了我学习的欲望。但在一点上他的话是对的。学习韩国语有该越过的高墙。妨碍学习的因素尤其是社会性的因素是非常大的问题,要求有很强的忍耐和磨练及勇气。说实话,韩国人不期待外国人学自己的语言,很多时候不理解外国人为什么要学韩国语。

开始的六个月左右真的一句话都不会。乘公共汽车的时候,在公共汽车出发之前,练习读看到的路标牌等。不知道是否听得不耐烦,在与不懂英语的韩国人的交往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就象观看网球比赛的观众,我的头跟着对话不停的转来转去。虽然不能弄懂在说什么,但可以了解到大小程度和说话的方式。

----这种形式的语言交换进行了几年,至今还与那时的朋友亲密来往。但更有用的经验就是请家教。虽然语言交换也不错,但有时间久了逐渐厌烦的缺点。相反,如请家教,因为要掏自己腰包,就自然而然的增大了动机。对来教我的人来说,也有助于其更加努力做好授课计划。

----另外这种投资还有省力的效果。我每月付给家庭教师10万元,一周上两三次课。来教我的女老师真了不起,非常残酷(有关教授法将在以后介绍),使我不得不付出必要的努力。并不只是单纯的师弟系。我的韩国语水平太低,不能理解教授内容,为此她不得不攻读英语。

----我在学校学习韩国语最多的经验就是在汉城西江大学的学习。之后在高丽大学学了大量的语法,在历史悠久的延世大学听了几次课,但在西江大学的学习至今仍记忆犹新。不但老师好,而且授课也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促使学生能够多发言,这是学习的最好方法。

---- 练习边动脑边说话

----学习韩国语,我的最好助手就是Francis Y.T. Park写的Speaking Korean的书。Francis Y.T. Park牧师是语言学家,经过与研究院多年的研究,同时出版了共4册的系列书籍。前两册要务必阅读,深度熟知其内容,对韩国语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此书不仅有语言学习所必需的语法和词汇,而且还提供练习的必要方法和阅读例文。听完文章,在脑中进行语法变换后,读出变换的文章。可进行类似过去时变为现在时的简单练习及更复杂的方式。

第11篇

学校体育的地位一是指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二是指学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学校体育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任务、内容、方法,直接关系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一方面学校体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学校体育教育重心的转移,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教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学校体育通过系统的教学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为大众体育人群打好体育基础。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重心偏后,重过去,重眼前,功利主义教学制约了学校体育的教学发展,使体育教学中现有的矛盾越发突出。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学校体育的对象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年,体育在学校教育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目标,即促使学生的机体得到完美的发展。所谓的完美发展,就是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形态、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充分、均衡、协调的发展,这是学校体育的另一个目的。

二、社会体育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学校体育理所当然地被包括在社会体育之中,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个分支或称之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但学校体育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的制约。同为学校体育实践也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它们属于属种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属概念,而后者是前者的种概念,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人的一生中,学校教育处于中间环节,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当我们探讨体育可持续发展时,应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协调发展和未来的社会对人才健康素质的需求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三、影响学校功能发挥的因素

我国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要接受9~15年的教育,体育又是其中一门时间跨度最长的课程。通过长时期的体育教育,学生应具有合理的体育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培养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及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为进入社会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个人体育连续长期地进行。但国家体育总局于1997年对我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经过学校教育后的人进入青少年时期有中断体育活动的现象。在中断体育活动的人中,20岁以下者占50.7%,30岁以下者占78.8%,说明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四、体育观念陈旧

学校体育实际地位与应有地位明显不符,各级领导对学校体育管理规章贯彻不力,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仍处于从属地位。体育课时难以保证,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场地设施条件较差,其根源仍是指导思想问题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重智轻体的传统观念严重阻碍着体育的发展。加之,在我国身体条件并不影响学生升学和今后的劳动就业,故体育锻炼被学生、家长、老师所忽视。

五、体育文化氛围稀薄

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不仅要让全体学生接受并享有体育,而且要把体育文化融入学生的体育活动实践中,使学校体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体育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且还要将体育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现有的学校体育教育过分偏向于增强学生体质,突出近期的显性效果,忽视了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作风、行为习惯、生活观念等一系列文化教育的长远潜在。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十分稀薄,大部分学校都是在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举办时热闹一阵,而且偏重于在低运动水平的基础上争夺锦标,长期和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并以此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学生人数偏少。在全球倡导终身教育,发达国家学校体育稳步健康发展并有力支撑其社会体育的大潮中,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步伐稍显滞后。

六、教学内容繁杂而脱离实际

第12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会体育 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32-02

当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生活条件也随之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所以说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人们对体育健身的欲望也就越来越强烈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效的衔接是当今很重要的事情。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应当处于一种互动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状态,它们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协调衔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效衔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达到了一种捷径,让人们的健康达到了一种有效的保障。学校体育转向社会体育的过程,使学生走向社会,同时融入社会,社会因素进入学校,学校因素进入社会。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是指学校及老师在学校内对学生进行的学校体育的一种教育方式,从而达到对学生有目的性的有效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有节奏有章法进行着教育。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虽然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但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却具有紧密的衔接关系。学校体育就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起着对社会体育一个推动的作用,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体育技能经常是社会体育健身的手段,如各种球类及体育舞蹈。而社会体育健身的手段也经常被学校体育教学所利用,如空竹等。所以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应该是稳定协调发展的。

学生自身应当坚守自己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事业梦想,社会相关体育机构也应当积极创造给学生们施展梦想的机会与舞台,让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辅相成,以长补缺。在整个过程中,相关机构以及学校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就像天空需要白云,白云需要阳光一样。学校体育是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催化剂,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远航发展的重要舞台。

2.2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效衔接

2.2.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体育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相互融合,首先一点是鼓励学

生应该积极的参加社会体育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踏入社会之后会经常面临社会体育活动的问题,因此学生们现在应该提前学会融入社会体育的机会,从而来提高和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这要求学生积极的参加社会组织的社会体育的各项活动,比如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和比赛,还有社会体育中的各项工作,例如健身俱乐部的各项工作。参加工作后在工作单位中不断的学习和融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这样就可以把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东西不断的在实践中相互结合,这样的话就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很快的就融合在一起了,这样不仅仅很快达到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很快融合,自己也能很快融入社会体育的家庭中,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不断的接触与实践中,形成了自主的融合与发展。

2.2.2学校体育在课程方面进行整改

为了使学校体育更好的适应与社会体育的互动,学校体育需要在课程方面进行整改,多开设一些社会上大家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将这些活动作为学生必学的项目来学习,使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很开融入到社会体育健身的大潮中,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就少不了与社会体育相结合进行全方面的互动实验。学校的相关教师应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上大家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了解这些项目的开展条件,了解学校开展这些项目的可行性等等。如果某些项目是社会大众所喜欢的并且学生也比较喜欢,而且学校也很容易开展,那么一定要想办法在学校开展这样的项目,即使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也要创造条件开展这些项目。这样的项目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效衔接的关键。

2.2.3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学校体育渴望进入市场。运用市场营销手段对体育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定价、推销,最大限度的体现学校体育的价值,让学校以及师生看到学校体育能带来的有益改变。所以在经济方面,学校需要与社会体育在经济上的互动发展。

不管是社会体育还是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是其中少不了的重要环节,在相关的硬件设施上(比如体育馆,各种球场等)的管理应该转变思想,由一般的行政管理可转化为更贴合市场的经济管理,学校体育场馆可以向社会开放,让社区居民可以走进学校体育场馆,将社会体育活动带入学校,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体育开展的活动,例如,社区居民经常在学校体育场地上进行的空竹锻炼、太极拳锻炼、快走锻炼都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学校体育硬件设施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产生资源共享。

2.2.4引进社会体育人才进入学校

在对体育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学校体育可对师生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将专业知识与专业组织相关技能带入社会体育。这样不仅使学校体育眼界得到开拓也使专业技能达到与时俱进。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体育别优秀的人才引入学校,让他们来指导我们学生的体育锻炼。比如说,在抖空竹项目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社会上的空竹高手,他们经常来学校进行锻炼,我们就可以请他们当我们学生体育锻炼的培训师,以此来促进我们学生的学习。

学校也应该多请一些社会体育的专业人士经常在学校为学生做一些学术报告,应该多引导学生好好的了解社会体育,从而为学生达到一种捷径,以后踏入社会后就不会那么茫然,不是仅知道理论不知道实践了,这样的话学校体育将会很好的与社会体育衔接在一起,从而也减少了很多学生在毕业后转入社会体育的适应的过程,从而有效的到达衔接。

3 结语

如何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效的衔接并不是个单一的课题或者一方可以独立完成的阶段。在我国当代的大时代体育背景下,这一问题不仅值得人们思考,更是值得社会思考。富国强民最基础的意义便是人民要“强”,“强”最基础的便是指人民要身强体健。随着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体育健儿在世界赛场展示风采,越来越多的中国儿女走上了全民健身的强体大道。走进新世纪的中国,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学校体育便是促进这一发展的纽带,学生便是这其中的关键衔接者。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效衔接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核心,是广大中国体育界值得认真思考以及去实践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郭希贤.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互动发展研究[J].体育观察,2013年第1期.

[2]吕伟.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动发展研究[J].视点关注,20113年第7期.

[3]郝延省.学校体育改革如何与社会体育发展实现对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第13篇

目的优质完成,对谐∮??煊虻耐卣苟加蟹浅G泻鲜导实闹傅家庖濉?ANlang=EN-Ugt;1、领导干部要有事业心——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核心。

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它对企业如何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每个阶段发展到什么程度,如何处理每个发展阶段的矛盾等都至关重要。当企业领导干部目标明确、思想统一、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事业中去时,我们所面临的将是一个“企业兴旺、员工富裕”的大好局面!

2、中层干部要有上进心——是企业做强做大的中坚。

企业的中层干部是承上启下的中间力量。他们在上级领导的正确决策下,如何深刻领会和正确落实上级领导的精神意图和指示精神,是企业政策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的关键点。

其一,企业的中层干部是领会传达上级领导指示精神的重要环节。中层干部是否正确理解上级领导指示精神,是传达的关?突? >臀颐窍钅慷?裕?钅坎苛斓及嘧幽芊裾?防斫夤?玖交峋?袷抵剩?源?锕?玖交峋?瘢??仿涫蹈飨罟ぷ骶哂兄匾?庖濉Mㄋ椎亟簿褪俏颐抢斫獠煌福?痛?锊煌福??锊煌妇突岢鱿致涫瞪系钠?睢?ANlang=EN-Ugt;

其二,企业的中层干部是执行上级领导指示精神的重要环节。有了正确理解上级领导指示精神的基础,在执行上是又一个关键点。当项目部领导班子集中精力、团结务实、一丝不苟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时,执行上级领导指示精神就越发有利。

其三,企业的中层干部是落实上级领导指示精神的重要环节。有了传达的准确、执行的决心,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落实,成为传达执行的最终落脚点。如何落实好上级领导指示精神呢?我认为应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层干部要有较高的郑重申明政治素质。这对企业对上级都是非常必要的。有较高政治素质的中层干部,在落实上级领导指示精神的全过程中,会表现的思想统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贯穿始终。二是中层干部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有了较高的业务能力,在落实过程中就能够把握住全局重点,控制好重心,防止出偏差。三是中层干部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文化涵养决定着你能否团结领导全体员工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文化涵养较高的中层干部大都能够利用科学合理的先进管理手段、以人为本的人本化领导艺术来进行管理。管理结果也是任务完成好、经济效益好、员工士气旺、企业整体形象好。是一种正比关系。

因此,有强烈上进心的中层干部,会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到对上级忠诚,对下级体贴,对自己负责。兢兢业业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3、一般职工要有责任心——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基础。

第14篇

牛玉儒同志善于应对复杂局面。无论是非典肆虐,还是灾后重建,他多次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临危受命,挺身而出,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牛玉儒同志善于驾驭市场经济。他学习新知,积累经验,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牛玉儒同志善于总揽全局。他胸怀宽广,心系全局,十分重视协调地方党委、政府与人大、政协以及其他机构之间的关系,引导各方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心力,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学习牛玉儒精神,就要学习他多谋善断,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像牛玉儒同志那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改革和建设的矛盾,善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从实际出发,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

学习牛玉儒精神,就要学习他敢闯敢干,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像牛玉儒同志那样,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应对挑战,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15篇

一、用“三项学习教育”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近些年来,我局新闻宣传、事业建设、内部改革、社会管理、广告服务、发射播出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推动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同时必须看到部分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闻观缺乏系统的学习,对错综复杂的形势缺乏政治上的鉴别力,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我们要用“三项学习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二、认真领会“三项学习教育”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工作者。

为适应广电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与时俱进,进一步促进广电事业健康发展,必须用“三项学习教育”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做到立场坚定、心明眼亮、守土有责,必须打牢理论路线根基、政策法规纪律根基、群众观点根基、知识根基和业务根基,着力“自我加压学习创新提高素质”,尤其要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必须“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自律公约,建章立制,规范自己的行为,引导大家大力弘扬忠于党和人民、坚持政治性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职业精神,切实遵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的职业道德,肩负起新时期党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做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