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范文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第1篇

通过几年的探讨与实践,目前理论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都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开展心理辅导,不仅仅是要解决在少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它更主要的内容应当是面向所有的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并积极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具体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促进学生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和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情绪和情感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的不断提高。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既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独立的人格,又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正确的自我认识。客观地了解、评价自己,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适当的独立性、自信心和好胜心;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悦纳自己;认识执著追求成功的重要性,自觉克服虚荣心、自大、自卑、悲观、依赖、自我中心、拒绝自我等问题。

(2)坚强的意志。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制力、坚持性(恒心);果断沉着,当机立断;坚毅、不畏艰难,不怕挫折。自觉地避免冲动性、易受暗示性、优柔寡断、顽固、惰性和随意性的不良心理特征。

(3)稳定的情绪。能自我调节情绪,用理智控制各种情境中的情绪波动,基本做到稳定而乐观;自觉地克服抑郁、厌烦、烦恼、急躁、易怒、压抑、孤独、焦虑等心理倾向。

(4)良好的品格。有健全的人格,有积极正确的社会认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有利他人精神和集体观念,自觉避免自私、狭隘的心理倾向。

(5)积极的心态。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自信、自强;能确立适宜的目标,不断追求,争强好胜,立志成才;自觉避免消沉、失望、自卑的心理倾向。

3.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认识社会交往的重要性,乐于交往;掌握正常的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在交往中积极求得进步,让对方了解或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能自觉地克服紧张、恐惧、偏见、故意报复、猜疑、嫉妒等心理倾向。

4.强化学习效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恰当的动机;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能合理与人竞争,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能合理应试,自觉减轻焦虑程度等。

5.培养良好的性文化:认识自身性生理的变化及其对自我发展的价值,形成科学的性意识和健康的性心理,掌握准确的性知识,学会适宜的异往方法:能用有益的方式宣泄自我望,调节控制自我的性冲动;能自觉地抵御不良的性诱惑。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辅导,其辅导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学习能力辅导;②应试能力辅导;③自我发展辅导;④人际关系辅导;⑤应对挫折辅导;⑥青春期辅导;⑦意志品质辅导;⑧情绪情感辅导;⑨休闲与消费辅导;⑩升学与就业辅导等等。

从辅导的功能来说,又可以分成发展性辅导和问题性辅导。从辅导的形式来说,又可分成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和家庭辅导等。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校各种教育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所有活动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许多现象和效果更是互为因果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应注重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对全体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能充分运用心理学、心理健康学、心理咨询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机地与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从而积极有效地对学生施加良好的心理刺激和影响,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有些地区也叫心理健康教育课。本人认为,无论名称如何称呼,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都不应该以传授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的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必须始终以心理能力训练为目的。通过运用各种适合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我心理发展的状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是专门开设的一堂课,也可以是在班主任安排和指导下的主题队会课。课程的内容可以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逐段、逐课进行;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主题的形式开展的活动。

3.开展团体与个人心理辅导

团体辅导是指在心理测查或调查的基础上将有基本相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组合在一起,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和其它形式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帮助这些学生在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能力,个人心理辅导则是心理辅导教师与来访学生一对一的、面对面的帮助、分析、训练、宣泄、矫治的过程。

团体辅导和个人辅导一般应在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内进行。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可以根据各学校的自身房屋建设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但是,从方便学生来访的角度出发,有几点本人认为应当认真加以考虑:①地点要有安全可靠感,即有利于学生保护个人的隐私。②室内要有亲切舒适感,即有利于来访学生放松自己的紧张和不安。③要有文化层次感,即有利于来访学生从各种摆设中得到心理诱导和启发。④要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感,即有利于来访学生对心理辅导建立信任感。

第2篇

农村乡镇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是农村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掌握英语,能否切实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这里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感受,与同行探讨。

一、农村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

1、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较落后,英语在学生的生活中显现不出作用,学生周围也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因此大部分学生不明白英语对于现代社会交流与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英语对学生生活的“无用论”在部分学生和家长中流行。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并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学习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的内在主动性,他们只是在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

2、很多学生不掌握读音规则,对英语单词读不出来、拼不出来。对他们而言,英语单词就是一连串毫无联系的符号,背了就忘,每天疲于应付,效率很低。久而久之,学生对单词渐渐失去了兴趣,对英语学习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3、老师完全按照课本教单词。在课堂教学中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没有联系学生生活,适度地扩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适当扩大一点课外的相关内容、适当的引申,可以不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精神,让学得好的同学多学一点。

4、词汇教学方法单一。许多教师对词汇教学不够重视,认为词汇教学没必要在课堂上占太多的时间,只要教会学生读单词,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背就行了。

二、 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几点做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那么,如何按照课标的要求做好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工作呢?

1、借助实物与图片,使用动作,使词汇教学更具有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用实物或图片教学单词是学生最容易接受,记忆最深,保持最久的方法。它把单词的发音、拼写与实物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记忆。采用简笔画教学生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不枯燥,有兴趣。 另外,借助动作教学动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go, run, jump, close, swim, ride a bike, fly a kite 等动词,通过演示,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动词。同学们在课堂上演示动作的热情很高,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不但使学生更有兴趣,而且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2、 重视音标教学,使学生迈过“读”这一关,同时减轻学生记单词的难度

教者在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无法掌握词汇主要是因为不会读单词,继而也读不出句子和课文,时间久了,英语单词或句子对学生而言只是一串无意义的符号。鉴于此,教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使用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词汇教学,音、形、义是词汇教学的三要素。

重视语音,过好语音关。语言是有声的.语言教学首先是以语音形式体现的,掌握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前提。读音的正确与否往往与词的掌握程度成正比。在入门阶段一定要强化字母、因素与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授英语词汇,首先要教会学生发音,使学生学会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掌握同一字母(组合)的不同发音以及不同字母(组合)的相同发音。教授单词的读音,可以采用单词部分注音法,即只注出单词核心部分或容易出错部分的读音,以增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内某些单词所具有的共同的发音规则,联系之前学过的单词一起记忆。例如:book,cook,good,look等单词中‘oo’组合发/u/,而另一些‘oo’组合却发/u:/音,如:school,fool,tool,room等单词。英语单词中像这样有明显发音规则的元音和辅音有很多,教学时教者利用发音规则教学,引导学生归纳,同时指导学生自我学习单词。

3、利用英语构词法教学词汇,减轻学生学习和记忆词汇的难度,并让学生从词义、词性及用法上掌握词汇

中小学英语词汇除了一部分基本词汇外,另一部分词汇则属于派生词和合成词,派生词即在某一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上词缀后形成一个新的单词,而合成词则是由两个或以上的词合起来构成新词。教师对于这种派生或合成构词法很熟悉,但初学的学生却会认为这种方法很新奇,并能投入极大的兴趣进去,因此,教师教学时要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词汇进行延伸,并鼓励学生在总结构词规则的同时例举更多的实例,提高词汇学习效果。学习理论研究者认为,词汇不是孤立地存储在人的记忆中,而是分门别类地存储起来的。有些词汇由于语义上的联系,形成了记忆中的词汇套,只要记起其中的一个词,就会联想到其他词。教者在利用派生构词法教学词汇时,不仅使学生在掌握某个词根的基础上认识了更多的派生词汇,而且能让学生从词性、语法要求方面掌握这些词汇的用法。

4、 运用词不离句的原则教学,并努力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词汇

第3篇

一、多交流,激发学习识字的兴趣

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可凭借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得到正确的树立。小学生智力发育尚不成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较困难,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识字,也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在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与合作,凭此提高学习成效,也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二、充分利用规律引导学生识字

(一)学习汉语的拼音

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加强合作学习。例如,识字教学中,首先是组内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并具体提出比赛要求,看哪些小组可以将所有的任务完成。小组长带领组内学生,仔细严格地执行各项步骤。学生先采用不同的形式,完成简单的“勾生字读准音”任务,例如边读边勾生字,然后齐拼几遍,之后由小组长进行考察,确保组员过关,对不能过关的学生应给予帮助。组员完成字音的掌握后,就开始学习字形,组长将生字分别分给各个组员,组员就该字的字形在小组间进行分析和交流,组间成员可提出各自的意见。如此一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字,提高效率,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在上述基础上展开组间合作学习,教师对组内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查,例如可分别采用分组读、比赛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字音的掌握,由小组代表给出小组内最佳方法在班上进行交流,凭此检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二)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与认字

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较多生动有趣的插图,并且多数图片都和课文故事情节有关,因此,教师可对教材图片进行利用,设计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学习问题,可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积极参与到问题解答的过程中,使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逐渐得到形成和培养。例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汉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将之前课文提及的动物画出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由其他学生说出动物的汉字名称。当学生将自己画的各种小动物图片展示给其他同学时,学生将看到蝌蚪、小狗、小鸟等各种动物,其学习方面的兴趣也将明显提高。并且,教师可设计一些竞赛型小活动,促使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更加深刻,在汉字学习中也将更加积极主动。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教师带领学生展开各种有趣的游戏,学生必将在识字教学中更加投入。

(三)搭建特殊的情境来识字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在现代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多媒体设备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促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记忆力的强化。多媒体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具有各种各样的呈现形式,例如图片以及视频等,也使知识的呈现更加形象生动,能使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激发,使学生在学习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对生字的记忆更加深刻。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形形的图片以及简单的动漫,凭此帮助学生进行识字。例如,把“女”和“也、子、口、古、未”等通过动态形式分别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识字练习,并且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利用生活来识字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入学教育;学生工作

好的入学教育可以先入为主地为新生设计奋斗蓝图,为新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大专院校普遍重视这一问题,但其入学教育一般是在新生入学的最初几天组织新生进行,内容大多以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学校规章制度为主。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还应该再多一点、细一点,并且入学教育不是一两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最初半年更应该根据新生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生活和学习。

一、高职院校新生思想和心理状况

高职院校新生既有同龄人共有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和特点,又有与同龄人不相同的思想和心理困惑,其主要表现为:(1)强烈的失落感。这对于那些自认为高考失误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2)专业思想不稳定。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因而造成高职院校新生“学职不爱职”的思想;(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这是因为我国中学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型、技能型教育,使得许多新生走进高职院校后对学习方式、方法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自卑、茫然等消极情绪;(4)恐惧感和孤独感,这是由于新生对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对新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针对新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入学教育内容和途径。

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与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多数都是外地生源,部分新生由于对环境和同学的陌生而产生恐惧感和孤独感,以致无法安心学习,因此,这个问题最好在入学初期就得到解决。新生都是初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而且年龄只有十八、九岁,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大多数新生也没有住过集体寝室的经历,突然间面对来自各地的陌生同学会感到很不习惯,寝室里又是七、八个人住在一起,时常还会因为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发生一些不愉快。因此,新生入学初期,无论是领导还是辅导员、任课老师都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要经常深入寝室、课堂,与新生交心谈心,了解新生所思所想,为新生排忧解难,同时要仔细为新生做好各方面的介绍和解释,如,学院软硬件设施、学院周边环境和本地风土人情等等,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适应本土生活;还要充分利用晚上休息和军训休息时间组织新生做些小游戏或拉歌比赛等活动,帮助新生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同时还要教导新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宽容、忍让的道理,最好打印一些有关同学之间、寝室内部和睦相处的资料,专门抽时间组织新生学习,使他们顺利地度过心理不适应期,尽快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2.安全与法制纪律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人身安全教育,刚步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大家都想对学院所在地有更多了解,可能会独自或三五成群到处游逛,所以很容易发生危险,要告诫他们尽量在校园内活动,如果要离开校园最好找老生陪同,以防迷路丢失或对环境、交通路线的陌生而发生意外。其次是财产安全教育,初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新生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自己掌管较大数目的生活费和一些贵重物品,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知所措,要告诉他们除了每月支出的生活费用以外,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而且密码不要用生日或手机号等容易破解的数字。如此之类的细节,都要一一教给新生。贵重物品同寝室同学要相互关照,长时间离开寝室要锁好门,共同形成一种“守家”意识等等。再次是消防安全教育,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是可怕的,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要教育新生,不私接电线或使用大功率电器,并要教给新生一些消防常识,一旦发生意外首先切断火源,扑灭火苗,同时拨打119或学院保卫处电话,最好将学院与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领导以及系领导、辅导员、任课老师的电话号码打印,发给每个寝室贴在最醒目处,以便新生急用。有关安全教育问题还可以摘录一些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组织新生学习。

法制纪律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新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高职教育认识的偏差,使得很多高职新生对前途感到迷茫,部分新生还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些甚至会发展到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违反校规校纪或触犯法律,所以要认真做好新生的法纪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大学生手册》、《高等教育法》等,讲解校规校纪,违纪处罚条例、奖学金条例、住宿管理规定、水电管理规定等,同时还可以请公安局等部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有关法制方面的讲座,结合典型事例以案说理,以事论理,效果会更好,为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和寝室之风打下坚实基础。

3.专业教育及学习方式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高职新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这就要求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如何让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许多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新生虽然进入了高职院校,但却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向新生介绍高职院校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以及新生本人所学专业目前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使新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明确所应掌握的岗位能力,为实现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方面一个较好的做法就是开好职业生涯规划课。

除了要搞好专业教育外,还应该努力抓好学习方式教育。由于高职教育与中学教育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的不同,许多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不知道怎样学习,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进行自学,导致整天无所事事,浪费大好时光。为使新生尽早改变中学与高职院校不接轨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可以邀请有深厚学术修养的教师谈学业,介绍学习方法,还可以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使新生尽快掌握新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新的学习习惯,适应新的学习要求。

4.心理教育与励志教育

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有幸能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基本上可以说是竞争的胜利者。但部分新生自认为高考发挥不好,没有进入名校,读高职院校是不得已而为之,因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部分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环境下,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高职院校的学习从内容、方式到要求都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感到不知所措,而产生自卑心理。具有以上两种自卑心理的新生常常会情绪萎靡不振,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万万不可忽视高职新生的良好心理发展教育。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教导新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可以用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实例以及许多省、市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如,目前深圳市的高级技工就享受硕士生待遇等的事实引导教育新生。还可以请本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做亲历报告或请社会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进行人生理想教育,使新生化解消极心理,振奋精神,树立奋斗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三、高职院校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1.做好迎新和军训工作

迎新和军训是新生工作的两个重要关口,这两项工作做得细、做得好,可以减轻新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使新生和新生家长对学院产生信赖感,同时对辅导员顺利做好今后几年的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入高职院校的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和陌生,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有些甚至会产生恐惧感。在迎新工作中如果能适当地对新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从各方面体贴、关心新生,及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就会使新生感到有如回家的温暖,心理压力就会得到适当缓解,给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军训是新生步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第一课,是教育部要求每一个大学新生的必修课,是磨炼新生意志、增强新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最好课堂,也是观察每个新生行为及个性的极好时机。军训中,新生由于身体疲劳,其个人言行和品德会毫无遮掩地真实展现出来,这时观察到的新生情况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因此,通过观察新生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为人处世行为、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再结合档案中记载的新生以往表现、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奖惩、是否当过学生干部等,就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每个新生情况,为今后班级管理、班干部选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储备好具有说服力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新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

2.开好班会和开展好课外活动

班会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阵地,有计划地开班会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千万不可走过场。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应当多样化,可以是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报告;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阶段小结;还可以举行节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或各种主题班会,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审美观等;也可以组织道德、纪律、民主与法制等问题的学习、讨论、辩论等。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专业教育、学习方式教育等都可以通过班会进行。只有将班会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才能适应新生的特点,满足新生的求知,关心时事政治,抒发思想感情和走向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才能充分调动新生的积极性,达到教育新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课外活动是新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对培养新生的志趣、丰富和活跃新生的生活,促进新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精心组织和指导新生课外活动也是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要根据新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年龄、个性特点等有计划地动员和组织课外活动,要从多方面着手,如思想品德、学术、科技、体育、文娱、实践等[1],方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有些活动还可以让愿意负责这些项目的新生组织,让有特长的新生一展才华,不参赛的新生当好拉拉队和做好后勤服务。通过这些活动使新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3.做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是新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集体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教育学生个人;而在教育个别学生的时候,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集体。什么情况下适合集体教育,什么情况下适合个别教育,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就一般情况而言,笔者认为,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教育工作应该偏重于集体,教育全体新生树立爱校、爱专业、为实现人生价值奋力拼搏的思想;大约一个月后,就要偏重于个别教育。当然要做好个别教育,必须熟悉每个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个性特点,这就要求经常深入班级和寝室,了解新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的形式主要是班会、报告会、课外活动等,个别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个别谈心、个别辅导和个别帮助。需要提及的是,个别谈心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针对所发生的不同事件和不同新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好谈话的地点和谈话的语言技巧[2],以便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与新生个别谈话并不仅限于发现了问题,其实在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与新生轻松地个别谈话,新生会感到对他(她)的关心和重视,会促使他(她)产生新环境中争取新表现的强烈愿望,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总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想得越周到、做得越细致越好,而且入学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不是集中在短短几天内就完成的,而应该依具体情况,穿插在军训中、平时学习中,分期延续性地随时进行。

[参考文献]

第5篇

英语学习由于种种因素给很多学生造成巨大困难,学生的个体差异等也造成英语学科的成绩参差不齐。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到了高中阶段,出现了很多英语学困生,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也成为英语教学科研中的一个重点课题,研究这些学困生的成因并寻求有效的教学应对策略具有深远意义。研究显示,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深入研究英语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对揭示和转化英语学困生会有很大作用。

一、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是多重而复杂的。根据已有研究和一线教师的总结,英语学困生的产生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

英语习得的很多研究显示,优秀的英语学习者更经常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单词学习为例,优秀的英语学习者常使用个人生词本策略,用语境法,查词典法,联想法等方法学习外语词汇,而一般学习者更多使用的是单词表法,对照单词表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已被证明效果较差。多数学困生由于缺乏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事倍功半,学习跟不上,逐渐沦为学困生。

2.学习缺乏主动性

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外语时觉得新鲜有趣,学习较为主动。一段时间后,兴趣便慢慢减弱,学习就不再主动了,该掌握的语句结构,语言项目不能掌握,时间越久,未能掌握的内容累积越多,很可能就沦为学困生了。

3.丧失外语学习信心

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外语学习落后了,即使下决心赶上来,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依然未见太大进步,便丧失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把外语成绩落后归因于自己没有学习外语的天赋,外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很低。他们有可能从此干脆放弃外语。

二、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及与学习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而调节人类活动。在认知方面,高效能有助于促进认知过程,促进人们在各种情境下任务的完成,提高人们作决定的质量和学业成就,而低效能者的思维方式则是自我妨碍式的;在动机方面,高效能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会为自己设计更高的目标,有更强的坚持性,而低效能者则不会对任务有高投入和高努力;在行为选择上,高效能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情境时会积极应对,而低效能的人则会选择逃避;在情绪方面,低效能的人往往抑郁、焦虑、无助,他们对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有悲观的想法,而高效能者则往往比较乐观。此外,自我效能不同的个体在遭遇不幸后的心理弹性和恢复力也不一样。因此,自我效能感对个体人性潜能的发挥具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它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漫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从而决定着个体在人生事业的成败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与否。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学习领域的应用,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即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和有无能力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主观评估,研究显示它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核心变量之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揭示,自我效能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学业成就的差异。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有比较强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好。而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感。学习效能感的高低影响学生能否为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影响对学习的坚持性,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关系也尤为密切。Schunk 曾指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既影响目标设置过程,又影响学习的自我调节过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强,他们通常为自己设置的学习目标就越高,对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途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值得研究探索的一个课题。

三、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实际情境中如何培养自我效能感还有许多的课题亟待研究,对自我效能感进行培养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⑴感受成功原则。要设法让学生多产生成功的愉悦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体验。这是最重要的原则。⑵尊重支持原则。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被培养者的智力、情感的支持和个体的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⑶异步发展原则。必须关注和高度重视学生个体的个别差异,根据个体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不同个体的不同发展。

针对上面提到的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几点原因,结合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原则,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英语学困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成绩。

1.传授并鼓励学生应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

由于英语学困生大都缺乏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英语教师必须在策略上对学困生给予指导。很多学生即使知道并应用一些有效策略,但由于英语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难于收到立竿见影的快速效果,他们一段时间就不能坚持使用这些策略。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是英语教师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有的学生倾向于视觉学习,有的倾向于听觉学习,有的善于利用心理图像,有的善于应用联想等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鼓励他们利用适合于自己的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2.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正确的成败归因

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困生对英语学习进行正确分析,肯定其好的方面,对其不好的方面进行正确归因,弱化学生外语学习失败经历的影响,使这次的失败经历不会很大地影响到下次对自己是否能完成任务的主观判断,将失败更多的归于努力程度、学习策略的不当应用以及运气的欠缺,而不是将失败归因于没有语言学习天赋;将成功更多的归因于自身具备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更相信自身具备的英语学习能力并获得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利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持之以恒。

3.为学困生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第6篇

由于有的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可以制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长远目标,并能够有效地付诸实施。但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本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彰显个体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德育教育内容选择标准的差异。中国在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上坚持中央集权,由政府颁行标准化的统一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指定统一的教材、大纲、参考书,这样就突出了学校德育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美国学校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美国一直以来就没有统一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任由各州制定,内容趋多样化。因此,美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公民教育、法治教育和所谓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等。

二、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施途径的比较

(一)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施途径的共性

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决定了实施效果,尽管在中美两国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及内涵上有较大的区别,但其实施途径是有共性的。第一,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实施德育教育。中国学校通过开设专门的学校德育教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的,向学生进行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的教育。美国学校也开设独立的德育教育课程,主要讲授讲授基本的道德准则,向学生宣讲正义、宗教和自由及职业道德与团队教育。第二,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生活都渗透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中国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等、及社会实践活动如军训、实习等,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等,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美国的校园生活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其主要包括内容广泛社团活动和丰富多样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社会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自立、自信、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途径的差异

第7篇

【关键词】中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

德育实效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需要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同时提出更新观念,关爱学生,构建情景化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德育载体和方法的多样化等拓展德育实施的途径,突破学校德育的封闭性,整合社会、家庭德育力量,尽最大可能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德育实效性

德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德育教育指的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目的性、计划性的影响教育,其中包括家庭、社区、学校及社会德育等等。而狭义的德育只是包括学校德育,即教育者通过一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学生)加以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帮助他们形成自身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能力。

德育实效性以德育为目标,它包括转化为学生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德育的内在效果,也包括以德育内在效果为基础对社会的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的建设,还有德育的效率,即以最快的时间、最少的人力达到最佳的收益效果。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

(一)取得成就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教育也不断的从中吸取经验,获得了一些成就。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逐渐建立了德育教育的体系机构,开展了很多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教育途径。

(二)出现问题

尽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不难发现仍有很多问题存在,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几点。

(1)对职业教育目的缺乏全面性认识

教育系统中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反映主要是靠教育目标,它是社会对教育培育人才的总要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育培育出的人才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即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二是从自身未来发展角度看,需要培养的专业性人才。

(2)德育价值观存在片面性

价值观,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价值的看法,是构成我们选择的动力机制体系,对我们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主体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也对德育价值的正确取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我们对德育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具体还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重视德育的工具性价值,忽略目的性价值;2)重视德育的主观价值,忽略客观价值;3)重视德育的及时性价值,忽略延时性价值;4)重视德育的显性价值,忽略隐性价值;(3)德育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强制性。

德育教育在当前的教育情况下明显过于单一,有时甚至过于强制性,这或多或少会让学生出现抵抗心理,进而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实效性过差。同时,多数教师都过于注重传授死板枯燥的德育教育内容而忽略了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这会导致学生被强行灌输大量不感兴趣的知识,甚至有的回因此抵抗厌烦。这也不利于学生们形成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人格的形成。

(4)重视学校德育教育,忽略家庭和社会德育教育

(三)提升重要性与原则

1、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式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在很多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也被各个学校提上日程。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是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是推进素质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的需要

2、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1)修正传统的德育观念与做法。2)符合学生道德的发展规律。3)符合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2)实践性原则: 1)实践是德育目标的本质。2)德育过程的本身是实践活动。3)是检验学生品德素质的唯一标准。(3)整体性原则(4)特色性原则

(四)解决方式

针对以上分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各种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来进行问题解决:

(1)用新的内涵赋予职业德育教育(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1)德育的内涵是以人为本。2)实现德育以人为本的内涵的关键是思想品德内化。(3)确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德育体系:1)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构建新目标。2)设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新内容。3)拓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新途径。(4)增强德育方法和评价的科学性 (5)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德育素质(6)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结合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三、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存在着很多问题,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阻力,但是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学校、家庭、各位教育者个体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与发展,通过对德育教育方式、师资力量、教育环境等等的提升,来最大程度的配合学校提升德育实效性,真正帮助国家、社会、学校提供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德育人才。

相信在我们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最终会成功克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成功突破提升发展瓶颈,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德育性人才,同时找到一套合理的德育实效性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对知识的获取与学习。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我们最终会克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面临的困境,为我国中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 要 个案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学校德育对象在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与普高生存在一定差距。集团化办学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开拓了新途径,能够增强学生对职业内容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德育效果。集团内的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资源,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德育模式,构建以学校和企业为“双主体”的德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企业资源;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78-03

一、调查背景

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状况,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也直接制约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发展。为全面了解集团化内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状况,课题组以江西华忆职教集团下的江西华忆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华忆学校”)为例,全面调研其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华忆学校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是全国重点建设的示范性职业学校,实行的是“前校后厂”和“六个对接”(即校长与厂长、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课堂与车间、学校实训基地与企业研发中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在校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200多人。调查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访谈对象为部分德育课教师、学生及学校管理人员;问卷对象为有实习或实训经验且目前在校或集团内企业实习实践的二、三年级学生,针对文秘、计算机、平面设计等专业发放问卷730份,回收有效问卷658份。调查项目主要针对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学校德育实施的总体状况、德育实施过程、德育课程、教师队伍、评价以及校企合作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等进行。

二、集团化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调查显示,职业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实施,但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只有32%的学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持满意态度,持不满意态度的占60%,剩余的8%则表示无所谓。由此可见,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待加强。经访谈及问卷了解到,造成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德育对象素质不高,德育工作难开展

近年来,由于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招生不设门槛,“不问成绩,先招后管”成为不少职业学校的现实选择。这致使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在诸如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与普高生存在一定差距。教育难、管理难成为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致使德育实施困难。

(二)德育师资匮乏,学生认可度低

德育师资队伍直接决定德育的实施效果。调查显示,大多数职业学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基本都是由专业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缺乏德育工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上课基本还是以说教为主。无论在学历还是在资历上都难以满足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需求。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6%和12%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教师的工作表现“很一般”、“不太主动”,说明学生对于德育师资队伍的认同度明显偏低。

(三)德育课程设置偏理论,实践活动少

德育课程是实施德育的载体,其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德育的成效。从广义角度理解,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内容应当包括世界观、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心理健康、政治素养等方面[1]。调查显示,82.3%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课程主要集中于文化课程部分,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比例分别为10.2%、7.5%。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因此为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进行实际锻炼提供了绝佳场所和机会。加上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缺少升学压力等,因而要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更应该多开展活动及实践类课程,同时将企业文化内容融入学生德育内容中。

(四)德育途径单一,吸引力不强

在实际德育过程中,虽然集团化办学为学校进行德育提供了多条途径,但调查显示,近70%的德育活动仍集中在课堂讲述上,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主要的德育途径,企业参与较少。学校把集中灌输、理论讲解、大会教育等形式作为德育的主要方式,而不注重生活实践、学生体验、自我评价等对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图1显示的是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却很少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

(五)学校与家庭未形成合力,德育效果不足

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对其影响特别大。调查显示,56.6%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自己的品德产生了积极影响,10.7%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自己的品德产生了消极影响,认为“没有影响”的学生占11.5%,回答“不清楚”的学生占21.2%,可见家庭参与是德育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相对欠佳,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或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家长根本没有时间或精力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难以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学校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职教集团化背景下开展德育工作的优势

(一)集团化办学为德育工作开拓了新途径

在集团化办学中,学生从学校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践或是实习时,学习环境发生转变,此时德育工作的开展也由学校转移到企业中,以往德育工作的盲点——实习或实践时无人管的现象将会避免。在企业中,由于教育者、教育环境、教学方式都变得更具有实践性,所以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集团化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具有了新的视野、新的平台以及新的方式。

(二)集团化办学有助于丰富德育资源

第9篇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学生核心素养 培育 有效途径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推进的新课程改革,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会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从单纯注重学生的成绩,逐渐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综合素养与核心能力的提升。但就当前情况来看,由于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结合途径的积极探索,以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努力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结合的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这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作用。

1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1 当前高中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

在相关调查结果中显示,目前我国高中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由于当前的社会逐渐向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受其消极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合作意识、沟通和交往能力不强,而且由于叛逆心理,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都比较少,容易出现极端心理和消极情绪,常常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读书无用论、小团体主义、早恋、自闭等不良现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私、自利心理,承受和抗压能力和吃苦精神较差;集体主义和大局观念比较淡薄,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缺乏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比较容易出现极端现象;部分学生表现欲强,很容易做出冲动的行为等。总的来说,当前在高中生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己不严厉、对物不怜惜、对事不满意、对人不感激”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负面心理和情绪问题。[1]

1.2 当前学校的德育方法和模式已难以满足和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方法和模式已难以满足和适应高中生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针对性不强。由于家长和教师并不是十分了解和理解当前高中生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因此德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必然不能很好的结合他们的实际思想状况与时代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之间脱钩较为严重,德育工作内容缺少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工作开展的时候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的发展规律,而且在内容上,也多是一些较为呆板、空泛的内容,能体现出一定的知识性和理论性,但引导功能和教育功能不强,自然也就难以得到预期的效果;[2]三是没有充分发挥出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对于高中的德育课程来说,很多都是单一的应试教育课程或者是知识教育课程,多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灌输,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实际关心的问题。另外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师来说,也没有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导致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脱离;四是单一呆板的形式,教育的实效性较差。随着不断增加与更新的学科知识,高中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主要是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来进行德育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缺少情感共鸣和互动环节,难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和正确的“三观”;五是不均衡的师资力量配备。主要表现在校际、城乡之间的德育教学差距较大,自然也就会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一。[3]

2 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结合的途径

2.1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应明确德育工作价值定位

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指的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问题是其重要的核心。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道德,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主流价值认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最关键和重要的,其内涵包括核心能力、知识、品质,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核心素B的高度来进行,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并不是仅仅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才华与智力。就目前社会中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来说,也更多的强调“德才兼备”,其中“德”作为主要因素。[4]在进行学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就是高中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学生的“三观”就会逐渐确立和定型,因此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和核心素养的培育。

2.2 注重德育课程定位

要树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就必须经历行、意、信、情、知等不同的环节,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课程定位,遵循相关的规律,根据科学的定位,提出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措施方法。

2.2.1 科学定位有效德育

在相关研究结果中显示,有效德育的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层次细化,从内容层面来分的话,可以分成理想信念教育、基本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从阶段定位角度来分的话,可以分为最终目标、近期目标以及基本目标;从功能定义来分的话,可以分成幸福功能、意义功能以及正义功能。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基本上应该以体验式为主,分析框架需要按照概念、原因和可能会造成的问题这种三段式来进行。[5]

2.2.2 德育课程内涵定位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校自身问题以及学生的问题两个方面。随着不断深入推进的德育课程,其基础和前提是需要有效解决当前学生存在的焦点问题、核心问题以及突出问题,以存在的问题为德育课程导向,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德育课程设计。在进行课程框架构建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课程的评价、过程、管理、内容以及目标等各个部分,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死记硬背、机械式灌输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校德育课程效果,同时德育力量分散和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因此在德育课程教学中更加注重课内课外的拓展性,其根本目标和任务就是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有效改造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专题课程化、德育专题化”等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对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3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开展德育课程的原则和框架

2.3.1 培育W生核心素养以及开展德育课程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开展德育课程的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实事求是、寓教于乐、多维互动、价值澄清以及精当性原则。其中多维互动原则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主动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价值澄清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所教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明确指出相关的危害和优势,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精当性原则是指由于教育教学活动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想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展示出更多的内容,教师就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精炼、恰当,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弄清、弄懂实际问题,保证教育效果和学生价值认同,从而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2.3.2 德育课程基本框架

根据学校德育教育实际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在德育课程中应该包括生命与安全、法制教育、人生理想、冲动与自控、挫折与减压、手机与网络、组织与协调、交流与合作、早恋、交往、爱国、责任、分享、感恩、诚信以及孝敬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包含着相关的核心价值素养,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有效地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 结语

总的来说,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了相关的德育工作,以加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培育。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出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内容,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首先需要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来明确德育工作的价值定位;其次是需要注重德育课程定位,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有效性;最后是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并制定出合理的框架,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有效性和合理性,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彩虹,赵琴,汪茂华,汪晓慧,吁思敏,向荣.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全国第十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6.1:121-128.

[2] 刘晟,魏锐,周平艳,师曼,王郢,刘坚,陈有义,刘霞.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38-45+116.

[3] 王立宽,胡玉平,张翼.构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唐山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6.7:108-115.

第10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方法;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36-0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技能且有责任心、能吃苦、品学兼优的职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其中不仅有社会和家庭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着一些误区。通过分析新时期中职德育工作现状和问题,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从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确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增强社会德育效果,建设“三结合”德育工作模式。形成多元德育工作网络,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本人结合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粗浅地谈谈对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的看法。

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的现状

1.1 德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开够,不少中职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德育机构,德育教学研究薄弱,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德育课与普通文化课同属一个部门管理。结果德育管理目标不明确、德育方法单一、德育管理水平不高。我校虽已建立德育教研室,但教研室人员匮乏,并身兼数职。对德育课指导与学生德育工作未发挥明显作用。

1.2 德育目标不符合学生实际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应全面深刻地和体现社会实际需要,应符合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和自我发展的和谐性。但不少中职学校包括我校在内德育目标定位上过分强调方向性、政治性,缺乏层次性与基础性,不了解学生的状况和内在需求,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不了解的主体需要,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这种过高的德育目标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1.3 德育方法呆板陈旧

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和完成德育任务,所采取运用的各种教育方法、手段和活动形式的总和。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我校在内德育方法呆板陈旧,学校的德育工作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注重课堂教学,轻视社会实践,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互动、平等对话、反馈;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而不是让学生亲身感悟与实际体验。传统的德育方法,脱离了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要,因此难以实现理想的目标。

1.4 德育内容针对性较差

通过我校的教师和学生反馈,德育内容上来看,不少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滞后于德育对象的变化,课程内容针对性较差。课程设置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互“脱节”;课程内容陈旧,针对性较差,忽视了学生思想水平的层次性,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以传统思想观念要求学生,德育教学随意性大。尽管教育部颁布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但是不少学校没有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课,课程开设不齐,学时不足。可见,传统的德育内容已不能满足德育教学需求。

1.5 德育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没有建立一体化的有机联系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职责分明”,缺乏一体化的有机联系,就我校来说德育教师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参加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多;学生管理机构的教师则以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主,整天忙于事务,缺乏对问题学生进行德育上的系统引导和教育,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

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对中职德育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新一轮教学改革对中职德育工作也提了新要求。《教育部关于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等一系列文,明确提出要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之本、德育工之首,为中职学校提高认识、强化德育指明了方向,教学大纲规定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因此,贯彻落实育部启动的新一轮教学改革要求,积极探索新时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是当务之急。中职学校的德育内容应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急于求成。要进一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的全过程。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中职学生的时代特点,及时更新内容,创新载体形式,并确保德育课教学时间要求。

3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对策创新

为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就中职德育工作的特点看,开展“三结合”德育,即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建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增强社会德育效果。开辟德育新途径。

3.1 改进学校德育德育工作方法

3.1.1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将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和相关专题教育。时事政策教育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生动活泼,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各学科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平常,最稳定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德育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校,要求各科教师要发挥师表作用,主导作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寄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老师们开展每节课“十分钟德育”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2 校内其它各种途径。

学校方面,由于学校是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肩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因此,我校建立了多种德育工作机构和队伍主要包括班主任、共青团、活动课与课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等途径。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有计划的开展德育活动;组织建设好班级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要协调本班、本年级各科教师的德育工作。密切联系家长,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共青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团委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的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组织引到自己周围,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通过举办业余团校、党校、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中的优秀分子。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形成整体性德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要合理设计,科学布局,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管理,使之达到绿化、净化、美化、香化、富有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和影响。我校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认真抓好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图书室、荣誉室、德育活动室、文体艺术等多种专用场所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心理咨询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职业指导是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一直认真搞好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升学、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大力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尽量避免和减弱网络信息可能产生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和侵害。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开办校园"网吧",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

3.2 建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

学校在与学生家庭方面的沟通工作,主要是通过“家访”。 这是我校德育工作最为突出的一个特色。为什么还会出现像小学生时期的管理模式呢?个中缘由就是因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历来是学校的主业,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从来没有脱离家庭与社会而孤立存在的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场所——家庭,在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就是家访。我校领导认为,学校虽是职业学校,但在重视学生的成才的同时,从某种角度上说,中职学生成长中的挫折要多于他的同龄人。在教育中,我们更关注他们的人格培养,不仅重视他们在校的表现,更要追根溯源地关注他们成长的轨迹。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家访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真心的关爱和他们自身得到的重视,树立自信。家访活动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架起这座桥,学校与家长之间能极大地增进了解,解决日常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学校,信任学校,依靠和支持学校,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谋划未来。但是,由于我们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有部分同学是来自外省的,因此,让老师到每个家庭里面去家访是显得不太现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领导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得出了“电话家访”这样一个方法,要求每个班主任在一定的时期内,例如期中考试后等等,要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打去电话,进行一个电话家访,向家长汇报一下其子女在校时的表现,以及向其家长了解学生性格上的某些特点,通过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让家长和老师都对自己的子女和学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家访也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多样的形式才有利于交流。我校特色家长会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一种特殊的“家访”。在学生专业技能、才艺展示中让家长全面了解,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同时了解学校的教学成果。这样也会拉近家长与孩子、与学校的距离,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对家访也比较认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受人重视已经习以为常,混个毕业证的想法也见怪不怪。最初不理解,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还有家访,又不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最怕老师告状,所以强烈反对。但没有想到老师的家访,没有单独批评,还有表扬和鼓励。还有那次才艺展示的家长会,让父母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风采,他们感动得流泪了,自己也第一次相信自己也可以是个有才能的人,家访还使别的好多同学有了较多变化。家庭贫困的某同学,通过家访得到学校的资助,他安心地学习了;那不讲道理,爱顶撞老师的同学,变得对老师恭恭敬敬了;那个不爱劳动的同学,能积极地完成扫除任务了;那个不爱学习的同学,也能动手操作了;不为别的,只为下次家长会给家长一个惊喜。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已降到最低程度,没想到学校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视。他们说,家访很好,使我们这些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了解了孩子在学校里的种种行为和表现。学校管理这样严格,又这样认真负责,真是我们家长的荣幸,与班主任老师的交流,共同商定的教育方法,让我们对教育孩子树立起了信心,对学校教学情况和各项政策的了解,让我们心中有了较明确的对孩子未来的希望和设想。

3.3 增强社会德育效果

学校在与社会联系的德育教育方面工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体现。一是聘任法制副校长及召开法纪教育大会,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目的;二是邀请专家来我校做心理健康讲座,指导学生面对压力时应如果作出正确的心理调适;三是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和职业规划教育;四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公益活动,如参加供销社组织的植树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惜自然的意识;五是学校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在学生第三年在外顶岗实习的时候,还不忘要求企业在培训学生的工作实操能力以外,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第11篇

关键词 学校德育 认识思考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081-02

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现阶段诸多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探究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策略方法,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当前诸多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不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重智育而轻德育。素质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彻底改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分数仍是衡量学生的最主要标准,学校和家长都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评价,常常是“一好百好”。同时学生的升学率仍是衡量学校的准绳,这也造成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使学校德育工作成为学校文化课教学工作之外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2.德育方式的简单机械化。当前诸多学校德育工作不注重实效性,只是简单地进行外在说教与灌输,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和观点,根本不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并认可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这导致德育工作成为“言而无行”的纯理论性的说教。

3.个别教师德育意识的淡化。当前个别教师存在着“思想道德教育无用论”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全力钻研文化课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却忽视了自己也是德育工作者,担负着进行德育的历史使命,这就导致了在教学中不能有效渗透德育。

二、对于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个人认识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到导向和保证作用。基于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共性问题的分析,以下是本人对于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个人认识:

1.学校德育工作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积极塑造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在遵循各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具体确定不同年级阶段的教育内容,并在文化课教学中进行全面渗透,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组织实施,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2.学校德育工作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由于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确定德育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不分年龄阶段,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对刚入学的学生,由于他们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憧憬,但又不习惯,学习兴趣高,但不善于控制情绪,德育的主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增强,但非辨别能力较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责任感教育。

3.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参与。长期以来,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和学校学生管理科室的工作,与其他教师无关,这种错误观念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延续性和广泛性,不利于学生德育工作的长期发展。因此,转变德育观念,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到学生德育工作中来,是德育工作不断发展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各学科中积极渗透德育内容,把课堂教学变成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贯彻德育内容。

三、积极探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策略

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改革理念下,本人对学校德育工作有如下感受:

1.“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受到社会上诸多不良因素的诱惑,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思想,因此,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正面途径对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利用学校环境设计来引导学生的道德认识,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环境就像一本无形的教科书,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设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身心发展受到陶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时刻牢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和追求美好事物的情绪。

2.“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古语说“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教师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动心、动情,增强说理教育的可信性和感染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真心关心和爱护每位学生,面向全体进行教学,树立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巧妙布施,点石成金”。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以班主任工作为抓手,积极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接触学生,主动了解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同时,班主任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内心思想变化,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想学生之所想,积极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认为班主任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德育活动,学生就比较乐于接受和配合。

第12篇

一、关于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13篇

一、关于德育的本质内涵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第一,整体构建德育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校德育的整体构建,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德育内容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14篇

一、以专业理解与认识创设和优化

学校德育环境现代社会,作为专业化组织的中小学,在其所涉及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行政事务等诸多方面,德育工作居于优先的位置,这是由学校组织“育人”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全面负责人,以专业理解与认识创设和优化德育环境,必须按照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力量,努力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为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以及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健康成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群体中多元价值观存在,青少年学生个体自我意识张扬。在中小学办学的社会环境和学校内部成员的价值观念、工作学习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全面坚实的支撑,校长必须“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标准》第12条)。要发挥文化育人对德育工作的基础性和全局,对具体学校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育人环境的建设与优化。以学校硬件建设而言,“一切为了学生”,教育教学设施的布局、建设、调整与完善,必须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准则,创设引导与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优美环境和便利条件。从软件建设来说,必须从端正与优化教师的教风着手,为形成学生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奠定基础。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办学,形形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会以各种途径侵袭教师队伍,动摇教师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甚至改变教师的职业行为。为了给中小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校长必须规范、培育与维护教师的职业道德,营造教师自觉遵循职业道德的氛围,引导教师对职业理想的追求,鼓励提升教师形象的道德行为,遏制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败德现象,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守护者。课堂教学是传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鼓励教师探索和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作用,就需要校长在从参与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到深入课堂了解师生教与学实际情况的过程中,自己头脑里必须有德育这根“弦”,引导教师自觉地探寻课堂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以实现教学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理念,提示、指导与帮助教师关注和发掘各门课程教学中蕴涵的德育因素;以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高度关注课堂教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重视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正愈益表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校长,无论学生成长过程如何曲折,都要以“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引导教师重视个性化的德育工作和个别教育,指导教师寻找打开“问题学生”心灵的钥匙,尽最大努力让问题消失在学校,而不是将之推向家庭和社会。在居民居住环境变化、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度呵护等的催化下,与工业化社会相伴生的所谓“孤独感”,在现今青少年学生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学校的各种活动,要着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学会关怀,才有可能使学生具备现代和未来社会所要求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个性。毫无疑问,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学生优秀个性品质,决不是单凭学校的引导与培养就能完成的。“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最大限度地优化中小学生的外部成长环境,校长应当延伸德育的视野,为建设与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整合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充分认识、发掘与运用家庭和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中的德育因素,以充实学校德育的内容,丰富学校德育的形式,拓展学校德育的途径,创新学校德育的手段。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与时俱进是德育内容与形式的生命力所在。为此,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求中小学校长必须在专业精神的追求上,具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在借鉴其他学校德育工作先进经验的同时,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和办学理念,回眸学校德育工作的历程,检视德育工作的思路,总结德育工作的成败,发现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探索德育工作改革之路。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校长要不断提醒自己见贤思齐,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行为规范,使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成为师生员工的楷模。

二、以专业知识与方法组织和领导德育具体工作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时代的变迁,使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观念和曾经行之有效的方法正面临一系列挑战,长期搭载于任务型工作之上的“大一统”的德育方法,遇到了空前的阻力,甚至一些曾被奉为经典的德育工作理论与做法也在实践中逐渐减弱了以往的成效,陷入“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的困境。尽管不少学校在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但许多经验和做法往往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并充满争议,形成了所谓“新办法不明”的状况。受某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影响,或受所谓社会新潮的感染,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可归为这样几类:一是政治动员型,即将学校德育活动当作政治运动来进行。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表现形式有明显改变,如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把德育专题展示活动包装得“花团锦簇”,令人眼花缭乱,但“领导动员,层层表态,典型宣讲,人人发动”的“人民战争”模式并没有改变。表面上轰轰烈烈,但理想、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因素并没有成为内在的活动目标,既然没有渗入活动内容,也就没有因此进入学生的头脑,更难以产生行为上的效果,热热闹闹过后,鲜有德育实效痕迹。二是刻板循旧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开展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学校就怎样做,“拷贝不走样”,停留在统一要求的层面,止步于文件上的一般性规定,不去发现和研究德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更不是根据时展的要求,主动去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具体实际的德育工作新内容与新形式。三是平庸媚俗型,把学校德育活动装扮成“演出秀”,许多活动内容与形式追随社会流行,模仿演艺时尚,这种“跟风追潮”将崇高依附于平庸、升华寄托于媚俗,如此,试图取得德育的实效,岂非缘木求鱼?因此,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德育就难以避免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要取得德育的实效,既不能将德育等同于政治宣教,也不能将德育简单混同于时尚化的文体活动,更不能迎合低俗,应让德育回归德育。《标准》第14条要求校长“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持者和责任人,首先应当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与掌握领导德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方法。这些知识与方法主要属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领域,分布面广,内容丰富。在政治学和伦理学领域,如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等等;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如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与规律,课程教学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艺术和体育对学生良好个性成长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等等;在管理学领域,如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等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对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及其培育方法,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与作用,学生综合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等等。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是校长能够把握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方向、驾驭德育工作进程、提升德育工作水准、取得德育工作实效的基础,也是衡量校长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小学校长职业身份与角色行为的重要构成。把握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从专业方法论的角度来衡量,就是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内容、要求以及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抓住德育工作的关键,将德育落实在学校各项具体事务中。学校培育学生思想品德、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各项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的。因此,校长必须了解和把握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才能清晰判定教师可为与不可为的行为边界,明确应当倡导与必须遏制的言行,确定哪些是需要予以激励、哪些是不能放任的做法,提倡教师群体遵纪守法的行为、积极健康进取的氛围、严谨科学正确的教风,保证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也是其人生成长的导师。中小学作为培育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场所和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必须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去教育青少年学生。但这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与熏陶过程。为此,校长应当“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掌握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标准》第15条),要深刻理解以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重要内涵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并以此引导学校文化的建设,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内涵。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德育区别于当今社会其他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标准》第16条要求校长“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健康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为此,校长必须深入钻研相关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与方法,特别是要了解和掌握现阶段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与规律,将自己个体的实践性教育知识进行认真梳理、归纳与总结提升,构成既基于理论又源于自身实践的知识与方法体系,形成观察、思考、评价与谋划学校德育工作的平台。学校的主体工作是课堂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怎样让教学起到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达成“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效果?为此,校长必须深入了解与把握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在培育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特点与作用,为指导教师挖掘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与教育性打下基础。为了使中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与美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校长应当深刻了解和体验艺术与体育对学生良好个性成长的作用,从认知上改变学校只关注学生智育甚至只抓考试分数的状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影响其成长的突出问题,这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以及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加速,这一问题变得格外普遍与突出。因此,学校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校长就不能不去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从而为学校开展心理咨询、辅导乃至专业性的心理干预活动等,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解与支持。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还处在父母等家人的监护下,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城市的部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愈益加大,而另一方面,在相当大的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对孩子的管束则日渐减弱;在网络时代,除了实体意义上的社区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之外,“虚拟社区”的影响力日益显现,学校要对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起到主导作用,正面临与日俱增的困难与挑战。在“育人”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下,校长更需要深入了解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与作用,为构设与选择相应的对策方略打下基础。

三、以专业能力与行为开展德育活动和应对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第15篇

所谓学校德育功能,是指学校德育应当肩负的职责和应具有的效用。学校德育功能是对“学校德育能够干什么”“学校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的定位和诠释。梳理学校德育发展史可以窥知,人们对学校德育功能的片面化理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德育“万能论”,一是学校德育“无能论”,试分述之。

持“万能论”的研究者认为,学校德育能够统摄和化解所有的问题,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唯一变量,学生道德上的一切发展与进步都归功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无所不能、无往不胜,进而将学校德育工作凌驾于其他一切工作之上。这种观点看似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实则将超过其承受力度的额外责任强加其身,强为不可为之事,其超负荷运转的最终结果是学校德育的“力不从心”,给学校德育戴上了镣铐,消弭了学校德育的应有魅力,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德育。不可否认,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对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德育是万能的,现实情境中的德育问题,诸如学校德育的知识化、形式化以及低效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学校德育“万能论”必将落入矫枉过正的窠臼中无法自拔。

与学校德育“万能论”不同的是,持学校德育“无能论”的研究者责难学校德育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他们以学校正规教育的影响被社会所吞噬为依据,将学生在校五天的教育被两天的社会教育所抵消的“5+2=0”现象归结为学校德育的不力或无能,在指责学校失职的基础上全盘诋毁学校德育,认为学校德育没有存在的必要,幻想通过学校德育培养道德高尚的人简直是天方夜谭。这种主张对学校德育的攻击是毁灭性的,造成了学校德育地位的衰落。“无能论”的说法之所以经不起推敲,是因为一厢情愿地将学校德育外部环境的影响绝对化了,颠倒了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无论是“万能论”,还是“无能论”,均无法挣脱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怀抱。“万能论”泛化了学校德育的功能,使学校德育不堪负重;“无能论”质疑或抹杀学校德育的固有功能,异化了学校德育育人的本真。作为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区域并不局限在学校这方狭小的天地内。因此,将青少年学生表现出的不道德行为完全归罪于学校,以此认为学校德育是万能的或无能的,不仅在理论上无法立足,而且在实践中也将行之不远。况且,学校德育的开放性原则也要求青少年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家庭和社会的大舞台上汲取源源不断的德育资源与养料。杜威的“学校即社会”、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的主张,也表明学校德育与校外德育难以割舍。将学校德育从社会德育环境中抽离出来,学校德育的乏力、疲软将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既不能线性地将学生的不道德行为、社会的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学校德育的效果直接挂钩,也不能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完全归结于学校德育的作用。

事实上,作为一种以育人为主要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具有自身发挥作用的界限,既非万能,也非无能。针对学校德育“万能论”与“无能论”的误读,我们既不能青睐夜郎自大的理想主义,也不能寄托推卸责任的本位主义,更不能逢迎取消学校德育的怀疑主义,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澄清。

一方面,厘清学校德育功能的两重性质,明确学校德育育人功能的限度。人们对学校德育功能进行不当定位的重要缘由之一,就在于没有深入思考学校德育功能的性质。学校德育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途径,但其固有的有限性决定了学校德育并不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因而无法解决学生思想品德的所有问题,只能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作用于学生的德性发展。所以,我们不应将视野仅仅拘泥于学校德育促进个体道德品质发展和社会道德进步等正向功能上,同时也要关注到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等阻抑个体道德成长的因素。学校德育的曲折性、反复性以及滞后性也要求我们准确定位学校德育的应有功能。对于学校德育功能问题,我们既不能认为学校德育包办一切,也不能认为学校德育一无是处,而是应该理性认识学校德育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为此,应秉持长善救失的原则,在发挥学校德育正向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反面教材预防与矫正负面影响,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