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市场监管举措范文

市场监管举措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市场监管举措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市场监管举措

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玥绮诩”为你整理了这篇市场监督管理局三举措助力国有“僵尸企业”注销工作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1年1月8日,在遂溪县政务服务大厅处,遂溪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邓雄东总经理将一面写有“热情服务,廉明高效,为民排忧,心系企业”的锦旗送到了遂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陈赵成局长的手里,充分肯定了遂溪县政务服务大厅市场监管窗口工作人员的优质高效服务,由衷感谢遂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市场退出服务,助力国有“僵尸企业”出清工作,有效提升市场主体质量。

2020年12月以来,遂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配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清理体系内不良资产,采取三举措助力国有“僵尸企业”注销工作。截止2020年12月底,为49户国有、集体“僵尸企业”办理了注销登记。

一、政策落地,稳妥出清。一是对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国有“僵尸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的、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结的,适用企业简易注销程序,免于提交清算报告等材料。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国有“僵尸企业”,符合上述条件的,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文件予以确认并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适用简易注销程序。二是对未换发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省属“僵尸企业”申请注销登记的,工商登记机关按照原规定办理,无需收取《清税证明》;三是对企业公章遗失的,由清算组或破产管理人出具书面说明,凭清算组或破产管理人公章办理注销登记。

二、主动协调,扎实高效。一是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主动对接,对国有资产产权部门清理出来的确认为国有、集体“僵尸企业”的企业,帮他们找出需要注销的分支机构名单。二是与僵尸企业出资部门(主管部门)进行对接,根据他们提供的“僵尸企业”名单,帮他们整理出详细的名册。

第2篇

县食药监局依法承担了保健食品、化妆品(以下简称“保化品”)监管职能。为了尽快掌握县境内保化品生产经营使用情况、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近期,县食药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保化品经营使用情况调查摸底及保化品监管现状调研工作。并通过开展“抓学习、强素质、抓作风、树形象”机关建设活动,提高监管人员素质,确保保化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结合《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县食药监局加强对保化品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并通过开展“苦练内功强素质,优质服务树形象”,“学先进,找差距”等活动,认真学习了《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省保健用品管理条例》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行政执法文书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增强监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监管水平。

二是抓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监管。我国保化品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备,在市场流通环节经常会出现一些以保化品冒充药品、以一般食品、日用品冒充保化品等以次充好、鱼龙混珠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县食药监局将在完成这次调研摸底工作后,开展对全县范围内保化品生产经营使用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索证索票、进货验收、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等各项管理制度,并开展保化品质量安全示范店、示范一条街等为载体的诚信体系建设活动,与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责任书,不断增强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将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突出重点,标本兼治。

三是严格程序,规范执法。通过“和谐建设提升年”、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开展,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我们将全面履行“团结友爱建和谐,热爱药监保安全”监管理念,严格执行“执法人员十不准”,按照国家局《关于印发保健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要求,做到严格办案程序,规范文书书写,文明礼貌执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针对消费者对保化品监管由卫生行政部门变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不是很了解,对保化品与一般食品、日用品、药品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县食药监局将利用“3·15”、普法宣传日等活动,采取向消费者发放宣传小册子、印发简报、制作宣传版面、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保化品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提高广大群众对保化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3篇

关键词:电厂锅炉管道;安装方法;检验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077

在电厂建设施工过程中管道主要的作用是将其内部介质由一点传输到另一点,管道在这两点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由此可见管道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随着科技进步,电厂机组的容量也在不断扩大,因此也对电厂锅炉管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当前电厂发电机组的运行状况来讲,其锅炉的安装质量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升,所以关于管道问题则引起了进一步的关注,只有保证管道安装的质量与性能,才能使整个锅炉系统具有安全和性能保障。因此本文从电厂锅炉管道安装的具体方法出发,同时也提出了检验的措施,希望对保障锅炉管道系统安全运行有所参考。

1 电厂锅炉管道安装的方法

1.1 安装的准备工作

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都是重要的,所以电厂锅炉管道的安装也不例外,首先在安装之前必须要做好图纸的审核工作,因为图纸对于以后施工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在施工中之前要根据审核通过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进行管道的布局,之后对实际作出评定,保证布局的合理性,此外对于管道与设备衔接的位置要明确具置,为了避免管道之间的交错阻挡,还要对邻近的管道也进行核查,最后在施工的时候要保证按照标准进行,不能够违规施工。再者就是材料的准备,在熟悉图纸之后,要准备所要使用的材料,在备料之前要考察施工地点,之后进行准备工作,以免施工地区对于材料选择有特殊要求,另外在备料的时候要保证每一项验查项目都合格通过,切记不可以为了节省投入资本而使用劣质材料,这对于日后锅炉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很大的威胁。

1.2 排管与支架安装工作

排管对于整个安装工作来说是保障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合理选择管体吊支架,之后再进行安装,选择合理的管体吊支架可以提高管口衔接的质量,另外为了防止温度等因素变化对管道产生破坏,所以在接口处要做好膨胀补偿工作,这样做可以保证管道安装的整齐和一致性,总之排管要科学合理。热力管道的吊支架由根部、连接件、管体型号以及材料组成,所以施工之前要认真核对这些部分的参数与实际要求参数是否符合,如果安装时发现吊支架不符合安装规范,这对整体系统的安全运转具有极大的威胁,所以为了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在安装之前一定要保证吊支架的实际参数与设计要求一致。另外,热力管道在安装时其根部一定要保证牢固,如果在设计时根部存在偏移,则在安装吊支架时要保证偏装值,此外还要保证弹簧与连接件之间的螺母具有足够的丝扣。对于发挥承重作用的吊支架,一定要保证其没有外力干扰,进而使系统保证安全稳定。

1.3 管道的焊接工作

管道焊接主要涉及到焊接工艺、坡口加工清理以及定位这三个方面,在焊接工艺方面工人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依照施工图纸进行,另外在施工之前应该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施工地点的周围环境制定可行的施工指导书,此外对于焊接工艺来说技术性较强,所以在焊接之前要进行技术交底,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工艺参数以及热处理温度等多个方面。对于坡口加工来说,由于其要使用等离子弧或氧乙炔的加工方式等特殊的加工方式,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要保证施工条件允许,加工完成之后还要对坡口进行清理,如果有不平整的地方还要打磨。对于定位来说施工时要极为细致,尤其是管头的定位组,如果坡口的处理不合格,很容易导致内凹或者是焊瘤现象的发生。为了保证定位的准确性,施工时要保证组对之间的间隙均匀、连接管的内壁要平齐,并且错边要尽可能的小,范围要控制在壁厚的10%以内,如果厚度没有达到要求,则要进行打磨,定位焊时必要保证焊接质量,最好由焊接技术精湛的焊工着手。

2 电厂锅炉管道安装的检验措施

2.1 锅炉水压试验前的自检

在管道安装施工完成之后进行自检工作是必要的,尤其是在进行锅炉整体水压试验之前进行自检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锅炉管道的自检项目包括场检验条、汽热交换器、阀门及附件、锅炉钢架以及管件等多个部分,在自检时这些部分都要保证参数以及性能与要求一致,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另外在进行锅炉水压试验时要做好承压部件的缺陷调整、再热器水压压力、试验用水情况、锅炉自身水压压力以及保压时间等多个项目的检测。同时为了保证锅炉系统整体的质量,在正式运行之前也要做好锅炉机组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技术资料、安全附件以及压力承载等诸多内容。总之,为了保证电厂锅炉管道安装的|量,同时也是为了管道正常运行之后的安全性具有保障,所以在锅炉水压试验之前要做好自检工作。

2.2 压力容器的自检

为了实现管道压力和密封效果的良好性,进行压力容器自检也是一项不可避免的基础工作,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容器自身的压力一定要低于管道压力,一旦出现容器压力高于管道压力的情况,则系统将会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对压力容器进行自检显得格外重要。在自检时要核查的项目有很多,例如:施工资料、安全附件、管道膨胀情况以及安装焊接缝检查等,此外只是对压力容器进行自检是不够的,还要对压力管道也要进行自检,主要自检管道走向、支吊架安装焊缝质量以及水压试验等。总之,为了保证整体系统运行正常,一定要保证容器自身压力比管道压力值低。

2.3 对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的检查

作为质量控制监督保证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进行管道安装质量的检查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检查,只有保证材料质量和参数等方面符合图纸设计施工要求才能够进一步保证管道整体设计符合要求,因此要严格认真的核对管件、阀门以及焊接材料的出场合格证书以及原始证明文件,此外在检查材料合格之后关于材料的保存和安放问题也要合理安排,避免因为材料自身的特殊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被损坏。此外,在施工之前还要对材料进一步确定检验,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复验的材料必须要认真对待,坚决避免因为原材料的问题而导致管道安装质量受到损害。此外,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是项目实行的核心,所以要对管道安装项目的负责人进行资格审查,还要严格监督管理人员是否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将每一项责任都落实到个人。总之压力管道的安装质量检查对于整个管道系统来说是一项基础工作,以后所有的运行工作都是建立在管道安装合格的基础之上,因此

要格外重视。

3 结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因此电厂建设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为了提供更多的电力资源。作为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锅炉系统是电厂动力供给的核心,锅炉管道在整个系统中发挥了传输和连通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电厂整体的安全运转,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锅炉管道的安装工作和检验工作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郭伟.试论电厂锅炉管道安装质量保证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8):199-200.

第4篇

【关键词】 钻井管具 常见问题 预防措施开采石油不可缺失钻井步骤,钻井是否成功,关系到后续持久性的石油采掘。从行业现状来看,钻井管具包含了多样类型,各类管具也有着差异的性能。在钻探进程中,管具钻头入较硬地层,很易损毁钻头因而带来故障。此外,在应力影响下,钻井管具也很易缓慢失效,减低了本该有的使用时限。预防管具的失效,应从全方位入手,注重日常性的管具修复及保养。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管具的优质,顺利完成钻井步骤。

1 预防管具失效的必要性

石油钻井必备成套性的管具。在常规钻进步骤中,钻柱将会受到多样的复杂作用力,因而很易失效。钻头增添了钻具下侧的压力,受压状况下的钻具很易弯折或扭曲。受到起拉影响,上侧钻柱也隐含了中和受力的点。在转盘钻井时,钻柱总体是旋转的,钻柱承受着外在的扭矩及离心作用。这种影响下,钻柱将会扭曲或者缺失了稳定性,弯曲应力也将加大[1]。下钻中钻柱承受的是拉应力及自重。井下充斥了浆液,泥浆增添了钻柱额外的应力及压力。因此,钻具经常失效乃至遇到故障。为了提升实效,减低突然性的钻探故障,有必要注重防控钻具的隐患[2]。

2 常见的管具故障

首先,在中和点上侧,钻井管具包含了拉应力。某些情形下,钻探速度较快或者地层憋跳,钻具将上移固有的中和点,在这时也将增添压应力。在这个部分中,中和点下侧的管具表现出更大的刚度,形成薄弱环节。管具失效表现为:加厚的过渡部分及钻杆本身断裂,或者被刺穿;反复研磨下的台肩密封性被减低,脱扣或者断裂。

其次,在中和点下方,可施加额外的钻头压力。在常规钻进时,管具可承载弯曲作用力及轴向的压应力。如果发生憋跳,或钻探至偏硬岩层,纵向钻柱会引发振动。靠近钻头之处,振动力尤为复杂。钻铤被放置于下侧,呈现为较大刚度。这种状态下,薄弱环节应为管具螺纹。管具失效的表征包含:螺纹被刺穿或者碎裂,刺漏密封面等[3]。

第三,在钻具的井口,拉应力是最大的。下钻的过程中,惯性状态下的井口遭受外在的载荷及冲击力,因而大幅提升了原先的拉应力。遇到复杂故障,井下也增添了处理难度。例如:针对于卡钻故障,解卡处理表现出最大比值的拉应力。对于钻探深井,卡钻会更严重。若没能留心,钻柱将超越预定的拉应力限度而后突然断裂。失效的特性为:提拉管具时的角度太大,或者提拉太快,这种状态下会拉断螺纹。下放速度较快,转盘承受了偏重的吊卡作用力,根部因此失效。此外,扣扭矩过大时,也会折断钻具的公扣。

3 探析预防措施

3.1 防控管具的磨损

在井口位置处,管具经常被损坏。故障的根源为:上提速度太快,解卡过猛因而带来了故障。为了防控损坏,应能读取精准的表盘刻度,下放钻具还要减慢速度。尤其注意的是:下钻及双吊卡的进程中,若转盘表面很接近吊卡,也要减缓原先的下放速度。这样做,吊卡即可缓慢下落,因而也防控了管具被磨损,延长管具可运转的年限。若钻杆台阶设定为直角,则可拟定为2的集中应力系数;若减小至20°,可更改为1.2的系数。如果条件准许,吊卡台阶最好设定于15°。针对于较深井口,这种设定是更必要的。

3.2 设定最佳的受力

为保护钻井管具,要设置最佳的管具受力。上下吊卡要维持平行的工作面,在修理平面时,也应再次予以核验。针对于双吊环,应能适当匹配最合适的吊环总长,最好确保等长。这样做,在最大范围内改进了台阶受力。在下钻过程中,也避免了损伤。依照技术指标,上扣扭矩要配备合适的规格,密切衔接螺纹。针对于中和点,为了防控损坏,可增添额外的钻铤以便承载负荷。在钻头加压时,可配备1/2的钻铤。在钻铤中间层,应当配备加重性的过渡钻杆[4]。

3.3 调控螺纹的弯曲度

管具钻探过程中,螺纹要维持最合适的弯曲程度,这样才能顺利予以钻进。上扣扭矩要确保是最优的,螺纹台肩及本身的螺纹都应表现出光滑的表层状态。对于涂层钻杆,在过渡带可增加厚度,这样即可提升综合性的钻杆性能。定期替换管具,延长管具寿命。在综合点下侧,应当预设弯曲强度的钻铤比例,确保比例的最优。这样做,可维持平衡性的螺纹内外侧弯曲程度。对于交错性的软硬地层,若要减低钻探时的振动力,可选新型管具用作钻探。上扣扭矩要避免预设的临界旋转速度,及时修复钻铤,配备优良的螺纹结构。

4 日常的管控及保养

要完善细微的管具保养,在最大限度内延长了管具寿命。机械化在发展,钻井装置也拥有了更优的精密程度。这样的状态下,就要慎重予以保养,经常维护管具。油气蕴含于深层地下,采掘石油耗费了较高的总成本。为了降耗及节能,采掘配备的管具钻具都应选取最优的规格,确保耐用且持久。不应忽视细微性的钻探偏差,定时予以保养。日常在保养时,也不可忽视管具点数及规格的多样差异。依照多样的管具类别,配备不同保养流程。唯有全方位予以保养,才能防控隐含性的偏差及故障。同时,还要采纳新颖的管具维修技术,确保短时修复故障。

5 结语

钻井行业面对于较高风险,日常运转也包含了安全威胁及隐患。钻井必备各类的管具,然而长期钻探之后,管具也会被缓慢磨损,失掉了原本的管具性能。实际上,若能注重常规的管具保养,即可在最大范围内减低突然性的钻井故障,确保管具是完整的。未来的实践中,还应不断摸索并改进管具的保养,从根本入手提升管具在钻探时的综合性能。

参考文献:

[1]童征,郑立臣,牛海峰,等.陆地钻机用二层台管具排放系统设计[J].石油机械,2011(08):27-29+1.

[2]李志勇.钻井管具企业的精细化经营管理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1(22):121.

第5篇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 城建工程 项目管理 作用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十分具体和细致的工作,其管理的项目繁杂而众多。较好的现场管理能够保证较高的工程质量,能够体现相应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想保证城建工程的质量,就必须采用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从而促进行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一、施工现场管理在城建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能够有效体现整个城建工程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管理对项目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高效完成施工任务;第二,良好的现场管理可以对物资及材料进行较好的管理和控制,详尽的登记有关材料的进出及使用情况,从而降低物资消耗,降低工程成本;第三,良好的现场管理能够同相应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进而不断改进相应的施工方法,提升施工效率,保证通过高效的组织方式创造高品质产品。

二、增强城建工程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工程监理水平

(1)提高认识水平,明确各自职责。相应的监理部门必须认真落实各个成员的职责,审查相应设备及监理师的到位情况,然后组织相应人员深入学习承建工程的监理规划、实施细则、规章制度、工作程序、现场应急预案等等,规范监理师的监理行为。

(2)采取多种措施监督监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在监理工程的过程当中,很多监理人员可能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责任心不强,对现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纪律比较松散,出勤率及到岗率较差;专业水平较差,因而对相应工程的检测数据不准确;向施工单位收取一些贿赂等等,从而严重影响监理工作的质量。针对这些问题,相应的管理部门必须严格考察监理人员的出勤率及到岗率,并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对监理人员进行抽查其对相应标准、施工图纸、检测方法的掌握程度;抽查相应建材及工程,以有效审核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一旦发现监理人员的不廉洁行为,必须马上指出、纠正,进行严肃处理。

(3)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使管理规范化。为了保证监理工作能够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量化考核成为必然选择。监理部门应定期的进行专题工作会议,对抽查结果进行公布,从而加强对监理人员的教育和提醒,总结阶段性工作。按照相应的《建设工程规范》将各类资料台账做好,相关人员要及时的提交监理周报及月报,做好收发文记录、监理日志、见证取样单登记记录、监理通知单、各项测量记录、旁站记录等等,为考核人员提供有效的考核依据。

因为城建工程具有点多面广的特征,所以监理单位一定要增强对现场的隐蔽工程的抽查监理水平,提高查处安全隐患的能力,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现场的不合格材料,而且监理部一定要保留相应的影像图文资料。

(二)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1)认真筹备并进行科学组织施工。城建工程不仅涉及众多的材料和繁杂的工序,而且施工管理人员庞杂,因而相关部门必须进行精心的筹备和细致的安排。招标工程完成之后,相应的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必须召开预备会议,商讨材料的进场时间及开工时间,完善相应的施工设计,督促人员及设备的到位;各个参建单位一定要积极做好图纸的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从而使得施工人员清晰领会设计师的意图及质量技术上的要求。

(2)有效落实计划,保证工程进度。相应的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各层次的进度计划。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相应的合同,有效落实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科学的编制,对周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及总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统筹安排,一定要落实到各个具体的施工部位;根据工程的施工情况,召开定期的会议,对进度计划进行讨论,然后监理单位同施工单位协调好各个工程的施工方案、工序间的衔接、穿插,而且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冬季雨季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3)保证施工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要贯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相应的部门必须抓好事前的控制,对相应的施工技术、建材原料、工程半成品的检查工作。如果在诗中发现了相应的质量问题,就一定要及时返工,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另外,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结合相应的事例强调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保证工人安全的同时,能够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

城建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关系到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而相关企业及部门必须保证城建工程的质量。增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相应的主管部门及施工企业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有效管理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何耀华.谈如何提高城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水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2]黎庆江.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创新,2010(7)

[3]黄美梅,杨振凯.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

第6篇

当前,哈尔滨燃气面临着拓展燃气市场、改变供气结构、新气源与老气源置换,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将哈燃气今年辖区内发生的燃气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其中的表现及因果关系,也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为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提供了依据。

通过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七种类别:一是用户使用不当;二是用户利用煤气自杀;三是违章施工挖断管线;四是调压箱被损坏或根部钢塑接头漏气;五是进户管漏气;六是室外管或阀井漏气;七是室内管或煤气表漏气;

上述七种事故类别,从事故(事件)发生的部位和规律以及处置事故工作成效等方面我们重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近年来使用不当类事故时有发生,此类事故发生多集中表现在:胶管老化或无卡具脱落、正在使用的燃气无人看护、热水器废气排放不净等原因,通过分析事故原因不难发现,个别燃气用户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缺乏正确使用燃气常识是诱发此类事故(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自杀类事故(事件)在我辖区内也时有发生,此类事故直接威胁到其他用户的生命安全,也是我们安全工作上关注的重点。

三、违章施工挖断管线事故(事件),一股一旦发生危害极大,社会影响极坏,此类事故多为个别施工单位野蛮施工、私挖烂建,未及时与我公司会签造成的。

四、调压箱被人为损坏的事故较为突出,安全防范较为困难,由于调压箱靠近用户墙体,极易受到住房下沉的影响造成根部钢塑接头漏气,此类事故现场处理的要求也较高。

五、进户管漏气事故(事件),一旦发生极易造成大批人员中毒,由于地处北方昼夜温差大,进户管处地下多为浅埋,所以进户管经常发生腐蚀漏气。

六、室外管或阀门井漏气事故发在各类事故中占很大比重,由于我公司还有部分老管线未改造,北方两季交替时地壳变化大,所产生的剪切力极易对室外管线造成伤害,同时,受气温较低的影响阀门井的阀门也极易变形漏气。

七、室内燃气设施燃气泄漏,多因用户室内设施老化,对室内燃气设施保护不当造成,由于处于北方寒冷天气的原因,冬季关门关窗,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就易造成人员中毒。

我们针对上述七种事故(事件)类型查找其表现及因果关系,吸取各类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对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进行进一步探讨总结,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具有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要把安全宣传教育贯穿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始终,通过利用维修及收费的机会,面对面的向用户宣传普及燃气安全使用常识;把组织各级员工逐户发放安全用气宣传单,重点搞好痴、傻、嗫、呆、鳏、寡、孤、独等重点人群的安全宣传争得理解,最大可能安装燃气报警切断装置,上门为用户胶管加装卡具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客户正确使用燃气常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有效控制使用不当类事故(事件)的发生。

二、我们应针对燃气事故直接威胁到其他用户的生命安全,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作为安全宣传工作上关注的重点,减少特殊用户利用燃气自杀事故(事件)的发生。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工程会签的管理和施工现场的监护,对重点防范部位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监控,除日常的巡检以外,还加强重点部位跟踪检查力度,特别是把市政施工涉及的管线作为巡检的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才能有效控制违章施工挖断管线事故(事件)的发生。

四、加强巡调力量,采取主动排查的方式,对调压站、柜、箱以及易被人为破坏的重点部位进行分级巡检,通过修订和完善发生紧急情况现场工作的处置程序,充分细化抢险过程中的职责等措施,使事故现场处置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才能使调压箱被损坏或根部钢塑接头漏气类事故得到控制。

五、目前通过加强对巡检跟踪检查力度,及时完善进户管基础资料,强化室外燃气设施巡检管理规定的落实,实行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分级巡检,才能够有效的预防进户管漏气类事故(事件)。

六、强化隐患整改,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现有煤气老管网和漏气阀井未改造部分整改推进力度;设置老管线监测点,在“普巡”的基础上重点对楼群周围的次高压管线及庭院的暖沟、检测管等要害部位进行“精巡”,才能有效控制外管或阀门井漏气类事故,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7篇

一、目标任务:

不断提高集贸市场监管水平,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适应创卫、创佳、创文明城市等工作任务的需要。工商部门作为集贸市场的主要监管部门,要把推进集贸市场监管“三化”建设,作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工商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此项工作作为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意见》要求:“先行试点,认真总结,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从2008年起,每年按10%—15%的速度推进,力争五年后全市市场监管“三化”建设各城区局达到85%,远郊区(市)县局达到60%。因此我局决定:从2009年起每年按完成一个的速度推进,力争2011年后全县市场“三化”建设达到60%,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每年目标考核指标。在2009年度各工商所至少完成一个“三化”建设市场。

二、工作要求

(一)坚持“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各工商所在抓“三化”建设中,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第8篇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6月22日,由中国工商出版社主办的“智慧市场监管”主题沙龙在京举办。沙龙邀请了市场监管总局、科技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当下市场监管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科技公司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完成市场监管现代化。

节省千亿费用 据市场监管总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王磊介绍,商事制度改革三年以来,企业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为企业节省验资环节费用1200亿人民币,年度检验费用累计164亿人民币。

五年来,通过推开“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多项举措,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根据2017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78位。5年来我国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上升了65位。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等地已陆续实现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工作模式,不仅便利了企业,实现上述成果,更有利于政府行政效能的提升。

此外,在当前我国市场主体突破1亿的背景下,传统的人盯人监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监管要求,美亚柏科运营管理委员会负责人王志永指出,当前市场监管面临监管任务重,监管人员的工作量由30年前的1人负责50家企业攀升至1人负责200家企业。大数据的运用能够降低人工工作量,提高监管效率。

国知局商标局计算机处处长吴勤说,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商标注册周期从原来的9个月到现在的8个月,争取今年年底缩短至6个月。当前我国商标申请粗算估计达到每天3万的数量级,面对激增的市场需求,未来还将深化技术应用,提高审查效率,并对恶意商标申请等乱象进行治理。

第9篇

关键词 农资市场;监管现状;长效监管;新举措;江苏新沂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07-01

近年来,新沂市农委为了保证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严格执法,积极探索并建立健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举措,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为确保该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市农资市场秩序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售假劣农资坑农的现象尚未彻底杜绝,治理整顿的形式依然十分严峻。笔者作为专门从事农资市场监管的的农业执法人员,分析了新沂市农资市场监管现状,介绍了采取的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农资市场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新沂市农资市场监管现状

1.1 农资从业人员复杂,文化水平较低

随着农资经营体制的放开,经营人员迅速增多,形成了多元化、市场化,农资产品的种类和品种也在迅速增加,农资市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新沂市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从事生产、经营农资的共有548家,但是在实际的工商活动中,仍有大批没有经营资质的经营户在从事农资经营活动。据统计,新沂市种子生产企业、肥料生产企业、农药生产企业分别有4、9、10家,种子、农药、肥料批发户68家,各乡镇、办事处的农资经营户457家。从这些从业人员的年龄来看,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总数的40%左右,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占50%,年龄在 55岁以上的占10%;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以下的占总数的80%,高中以上文化只占总数的20%。大部分经营者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相关的农业专业知识,无法为农户提供指导。

1.2 农资市场经营不规范

一是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目前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农资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近几年特别是在村一级的检查中,常会发现一些杂货店或者是小商店在销售种子、农药和化肥。这样的经营方式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甚至严重危及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检查中还发现一些没有资质经营农药的经营户也在销售农药,或者是挂靠在上级经销单位销售农药,这些无条件经营农药的经营者扰乱了市场,给市场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索证索票、档案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近年来,新沂市农委制定了农资质量承诺制度、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等,有效提高了农资质量动态管理水平。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农资经营者对各项监管制度执行的认识很差。一方面体现在进销货时,尤其是从外省市购进的农资产品很少有正规的发票,有的甚至无任何票据或者只有物流单据,并且填写内容简单,主要数据内容无处可查,加大了农业执法监管的难度;另一方面体现在基层批发或零售时,不填写进销货台账,对档案中应填写的规格型号、销售去向等事项不予填写,或者没有实行高毒限用农药实名购买制度,台账填写严重不规范。三是违法经营、规避监管。近年来,随着新沂市农资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生产、经营者对农业法律法规的“硬性规定”比较了解,生产经营的农业投入品是否违法,他们心中有数,逃避检查的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多,只有进行质量检测才可以发现,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同时一些流动商贩,利用农村集贸市场、批发摊点、个体经销户,采取流动经营等形式贩假、售假,给行政执法监管也带来一定难度。

1.3 农资经营者、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

一是农资经营者对相关法律知识不了解,没有守法意识,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农资经营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伪劣农资辨别能力较差,给推销假劣农资的违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在历年的农资市场检查中,常能发现一些农资经营者在销售未审先推、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种子,标签不规范的种子或者农药及未取得登记证的农药或肥料。通过质量监督抽检,也发现不少假劣农资的存在。在立案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经营者都不知道自己经营的是违法品种,“卖药不懂药,违法不知法”,导致违法行为屡查屡犯。二是农资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绝大多数农资消费者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出现农资质量纠纷时对举报投诉有所顾虑,甚至不知道该去哪个部门投诉,也有部分农资消费者在购买农资时贪图便宜,只认价钱不认货,买到假劣农资时只能自认倒霉,不会也不愿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违法分子假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条件。

2 新沂市推进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新举措

2.1 善执法内外部协作机制

2.1.1 完善与公安、安监、市场监督等部门的协作机制。新沂市农委牵头与公安、安监、市场监督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新沂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联合监管的通知》,共同建立农资市场联合监管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市场主体准入并联审批、农资质量监测公告、农资经营档案监管、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管理等“八项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紧急事务和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协调。

2.1.2 开展联合执法,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新沂市农委与市公安局、安监局、市场监督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新沂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统一部署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组成农资打假联合小组,在每年3月组织联合打假执法人员对全市548家农资批发经营店进行地毯式拉网大检查,2015年共没收假劣农资4 670 kg,为群众挽回济损失180余万元,确保了全市农资生产经营秩序稳定好转。

2.1.3 建立农业执法长效机制。实行综合执法与行业管理相结合、日常执法与集中执法相结合,真正形成了分工协作的执法合力。2015年8月执法大队率先转变作风,开展农业投入品源头监管零距离活动,由定期市场巡查为主到暗访农户倒查门店溯源;深入农户调研座谈,对农户购买的农资产品问来源、看发票、登记备案、严查质量;不定期、不定时、不定地、不通知,随机进行暗访倒查和交叉检查行动[1-2]。

2.2 立农资经营诚信机制

2.2.1 大力推进“农资经营示范店”建立。开展 “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评比活动,从主体资格、服务设施、商品质量、诚信经营、社会评价等5个方面,制定24项考核标准,采取百分制考核,2015年全市评选出40家“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

2.2.2 建立“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作机制。探索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新模式,推广农资连锁,农资行业协会、农资合作社等组织,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名优农资企业如千村植保、新沂市华社农用物资有限公司等在农村建立经营网点,将厂家直接和村民联系起来,减少农资流通的中间环节,保证农民买到放心农资。

2.2.3 规范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诚信制度建设。主要包括质量承诺、进货查验、索票索证、档案建立、产品保管、产品召回、售后服务等制度,建立健全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全面掌控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情况。对诚信守法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同时对信誉不良的农资经营主体,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增加其失信成本。

2.2.4 对农资企业进行分类监管。根据农资市场主体的资格、商业信用、守法程度、消费者投诉、公众评价等相关信息,结合农资质量监督抽检结果,建立监管对象诚信档案,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目前,对全市548多家农资经营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已实行日常管理制度。

2.3 新农资市场检查监管方式

2.3.1 完善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制度。扩大监督抽查范围,提高监督抽查覆盖率。将抽点检查和广泛督察相结合,将个别产品和企业检查和市场全面监管相结合,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对监督抽查结果的分析应用,健全监督抽查结果的通报、反馈、共享机制,提高农资质量预警能力。2015年,全市共抽检种子、农药、化肥样品共80批次,合格率达95%,并依法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进行严肃查处。

2.3.2 健全乡镇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员制度。依托新沂市各乡镇、办事处的农技推广机构,配备乡镇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员,建立基层举报协查网络,充分发挥“12316”三农服务热线作用,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加强举报线索的核查处理[3-6]。2015年成功调解举报纠纷59起,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3.3 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结合农时季节和农资市场特点,以“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为主线,以强化农资质量安全为目标,从源头治理、市场监管、定期检查和制度建设入手,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仅2015年就出动执法人员1 00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 140余家,查处各类违法涉农案件65起,责令整改49起,立案查处16起,对一批较大的案件,通过《新沂日报》《新沂市电视台》等渠道向社会曝光,切实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3 参考文献

[1] 罗康,潘鸿,陈明红.会泽县农资市场现状及监管对策[J].云南农业,2010(2):10-11.

[2] 刘兆余.泗阳县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3):398-399.

[3] 李春蕴.资市场监管措施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3):81-82.

[4] 储美琴,江涛.州市姜堰区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7):350-351.

第10篇

本刊讯3月16日,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了“2008年全国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情况通报会”,通报了2008年全国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情况。2008年全国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机构共受理农民对各种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投诉1128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666.61万元。与2007年相比,2008年受理的农机投诉下降了18%,联合收割机方面投诉基本持平,拖拉机方面投诉下降了23%,柴油机方面投诉下降了56%,其他农机具上升了29%,通过投诉为农民挽回的经济损失上升了22%。2008年农机投诉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农机投诉总量下降,农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大中型拖拉机投诉集中,仍然是投诉的重点;三是玉米收获机质量集体投诉集中,调解协调难度大;四是补贴机具质量备受关注。

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启动

本刊讯为规范农药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用上质优、价稳、放心的农药,农业部决定将2009年定为农药市场监管年。

3月20日,农业部召开全国农药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危朝安副部长全面部署了今年农药管理工作和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

为落实农业部农药市场监管工作部署,3月21日,农业部在北京市顺义区举行2009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启动仪式,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宣布正式启动2009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

中央扶持生猪生产政策成效明显

本刊讯农业部有关负责人20日表示,2008年中央加大对生猪生产发展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能繁母猪补贴与保险、生猪良种补贴、调出大县奖励和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各地政策落实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对生猪生产的快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猪肉供给。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2008年中央财政拨付19.57亿元继续实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100元。截至目前全国已补贴5238.5万头,占核实总数的84.1%。

此外,去年国家还继续实施了能繁母猪保险,全国共参保能繁母猪4750万头,今年1月新增参保能繁母猪24万头。能繁母猪保险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母猪养殖场户抗风险能力,提高了母猪养殖积极性。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广大母猪养殖户均不同程度地获得了理赔。

60万吨烟台苹果签约京城

本刊讯为统一打造“烟台苹果”这一百年品牌,进一步开拓烟台果品市场,提升市场知名度,拉动烟台苹果产业发展,3月18日,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百年品牌烟台苹果推介会,并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10个连锁店开展烟台苹果促销活动。

第11篇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网络市场监管带来新挑战

新技术对各级网监部门的技术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网络经营企业不断推出新技术,网络经营主体也持续推出新应用。诸多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扩大了网络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而且导致传统的监管技术发展模式难以沿袭和更新。数据挖掘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因素,数据的存在形式不断改变,从最初的声音、文字、数字,到现在的图像、语音、视频,每一次鼠标点击、手指滑动,皆已成为数据。同时,网络经营企业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商品数据和交易数据,数量大、维度广。海量数据的收集、储存、处理和应用,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困难重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市场监管亟须相应的法律法规配套跟进。 网络经营企业往往视交易数据为战略资产,不主动向任何部门提供,而市场监管部门也缺少向相关企业获取数据的高位阶法律依据。一些商家利用法律上的漏洞,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收集买家的个人隐私数据,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适应监管部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监管的需要。当出现人工智能应用的重大缺陷或安全隐患时,监管部门无法合理规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风险。只有制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监管理念转变迟缓。不少大型网络经营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大力引进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建立研发团队。与其相比,市场监管部门受困于监管人员不足、监管思路陈旧、行动迟缓等,对于网络市场新行业、新业态只能被动跟进,疲于应付,难以有效履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交易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职责。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网络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网络市场主体数量的快速增长,网络交易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给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特性特别适用于网络市场监管,可帮助市场监管部门认识和把握网络市场行为特征,发现网络市场交易中的违法违规线索,增强网络市场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网络市场监管能力。

精准监管的客观要求。网络市场具有跨地域性和隐蔽性特点,任何一个地方的监管部门都面临“地域性监管对应全网级市场”的难题。而人工智能技术是处理海量信息、挖掘违法违规网络商品和交易信息的先进方式,能使监管部门更便捷地依据更多数据信息作出决策,减少出错的概率,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分配和利用,提高监管效率。监管部门可以设定相应的算法需求,对全网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提炼,对于违法违规网络交易商品和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监控,从而明确监管重点,实施精准监管。

公正监管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网络市场监管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和企业对于公平、公正执法的诉求越来越高。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可以推动网监执法数据的充分应用,帮助执法人员作出高效、公正的决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助推执法人员强化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可以在海量网监案例中挑选典型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不仅解决了执法人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执法更加透明,还可以对执法人员进行监督,实现程序公正、办案公正,结果公平,从而营造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

增强研判能力的迫切要求。法律总是滞后于损害,只有当主观过错促生了具体行为并造成实际损害之后,法律才能介入,介入的目的也是恢复以前的状态。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就能改变这一现象。只要将网络市场易发违法违规行为动机融合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算法中,便有可能通过搜索全网数据预测违法行为,并提前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制止,从而将现有的被动式监管转变为研判式监管,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做到知变在前,有效降低执法成本。

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市场智慧监管

2016年5月,国务院《“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和2018年,“人工智能”被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将加速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市场监管部门更应树立时不我待的精神,抓住契机,积极在网络市场监管领域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市场智慧监管。

加快监管立法进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传统市场监管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而相关监管原则、监管体系尚处于空白,可能造成人工智能的无序发展。市场监管部门应顺势而为,积极推动网络市场人工智能应用的立法工作,填补法律空白。立法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给网络经营企业发展人工智能设置原则底线,加大对网络经营者利用人工智能实施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充分考虑处罚的可操作性。立法要把握社会共治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方面作用,确保对网络经营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全时段、全领域、全覆盖的监管,做到不虚一时、不隙一处、不漏一地。

建立统一的网络市场人工智能监管平台。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当网络经营主体涉足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时,监管难度也不断增加。如果不迎难而上革新技术,下大力气夯实技术基础,势必会丧失对新兴领域的监管能力。因此,必须自主建立统一的网络市场人工智能监管平台,自主完善、自主更新,主动将新技术融入监管执法工作,在实践应用中提升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

第一,依托人工智能平台归集市场主体信息,将监管部门内部的登记注册、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投诉举报、商标发展、商品质量抽检等各类业务数据以及有关网络交易数据全部归集到网络市场主体名下,并将这些数据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梳理成以网络市场主体为核心,关联人员、商品、行业、区域等维度的全景信息视图。

第二,通过人工智能平台构建相应的模型,及时掌握网络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规律与特征,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线索,提高预测预判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减少和防止无效监管,增强网络市场监管执法的针对性。而后,通过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增强网络市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

重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市场监管部门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市场监管中的应用,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把人才作为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切实加强人才培养,特别要注重人工智能应用人才的培养。

要加大培养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和培养一批能设计、懂算法、会应用的监管技术人才,使之成为掌握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知识的行家里手。

第12篇

这次监管职能移交,涉及菜市场近300个,其中还包括一部分涉及国有资产菜市场管理权限的移交。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城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顺利完成移交工作。

各城区政府要主动与市级相关部门联系,无缝对接。一要建立专门的市场移交工作机构;二要召开区内的移交工作会进行安排部署;三要对菜市场监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11月16日前职能移交到位。对移交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认真分析,不回避不绕道,敢于逗硬解决,确保移交工作平稳推进,如期完成。市级有关部门要主动支持各城区政府做好移交工作。一是认真梳理各自的职能,形成一套监管手册提供给各城区政府;二是积极开展政策法规指导和咨询;三是有关垂管部门应督促要求各城区分局主动接受城区政府交办的任务,在菜市场监管工作中服从当地政府统一安排,履行好确定的职责;四是对市属国有资产菜市场的清理和管理权移交,由市国资委、公建办牵头,10月底以前完成资料清理摸底,11月底以前完成资产管理权移交。

二、提高认识,切实做到“三个到位”

菜市场的建设管理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这次,市政府下决心进行菜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将相关部门的职能集中放权到各城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实行属地管理,就是为了解决以往菜市场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多头监管、无人负责”的问题。这是进一步强化菜市场监管的重要措施,也是市委、市政府为提高广大市民生活质量推进惠民行动和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城市公益性配套设施和“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抓好菜市场监管,改善市民消费环境,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各城区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认识职能监管移交的重要性,做到“放权到位、履职到位、监管到位”。

三、着眼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菜市场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城区政府要抓住这次监管体制改革的机会,按照着眼长远、把握关键、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的原则,*“两个”关系、抓住“三个”关键、突出“四个”重点,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和手段,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两个”关系:一要*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三级与区级相关部门在菜市场监管职责上的关系,明确职责。各城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首先要有专门机构负责菜市场的监管和组织协调;要按照“定人、定职、定责”的原则,详细划分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以及区级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将菜市场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要在经费上给予保障,确保监管工作顺利开展。二要*菜市场监管与市场管理费收取的关系。按照“费随事走”的原则,城区政府及街道办事处既要履行日常监管职能,又要承担市场管理费的收取任务。这就要求监管人员必须正确处理好监管与收费的关系,做到监管上严格标准、严把质量,费用收取上不乱收、不多收、不超范围收。

抓住“三个”关键:一要狠抓菜市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以往,市级相关部门都有各自的菜市场管理制度。移交后,各城区政府要根据市级相关部门提供的监管手册,进一步整合和完善。市工商局上半年按照省局要求,在各城区进行了菜市场“三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试点。从20*年开始,各城区政府要在市工商局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菜市场“三化”建设,力争利用3-5年的时间,使90%以上的城区菜市场达标。二要狠抓工作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菜市场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各城区政府要结合实际,以区为单位适时组织区政府、街道、社区、区级相关部门监管人员和市场主办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三要狠抓市场主办单位。采取有效办法,激励和调动市场主办单位的管理积极性,增强市场主办单位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市场管理水平。

第13篇

药品市场的监管范围研究事实上是探讨政府对于药品市场的作用范围,即对于药品市场而言,政府可以管哪些事项,不可以管哪些事项,对于应该管的事项监管到何种程度。那么我们首先应该关注作为监管对象的药品市场,即此处的药品、药品市场究竟是指代什么,对于药品市场的监管是管什么,唯如此我们才能明确药品市场监管范围的边界。

(一)药品的范围

作为监管对象的药品,按照《药品管理法》附则的规定,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①]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药品专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因而其不包括用于植物和动物疾病的农药和兽药;第二,药品是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这就与保健品和化妆品区分开来;第三,药品既指非特殊管理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也包括特殊管理的药品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

(二)药品市场监管的内涵与范围

在明确我国药品内涵的前提下,上述分析表明,药品市场监管主要是指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销售、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也包括监管主体对药品市场公共产品的供给服务,但不包括对药品市场的宏观调控,也不包括对药品产业的行业管理职能。事实上如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兼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管理于一身。则其在行使市场监管职能时,不可避免要受到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职能的干扰,市场监管将背离其初衷,将无法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兼得。市场监管的目的在于增进公共利益和合法私人利益,并使之避免或减少由个体经济决策(生产、销售及价格行为)带来的损害。

药品市场的监管重在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销售、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其目的在于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在经济学家看来,政府管制是政府干预经济、弥补市场缺陷的一个重要举措。政府管制一般分为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经济性管制主要是针对自然垄断和存在信息偏差的领域,主要是为了防止发生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确保利用者的公平利用。政府依据法律,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管制。而社会性管制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管制”。[②]对于药品市场监管而言,其究竟归属于经济性管制还是社会性管制?有学者认为:药品产业管制主体上属于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为目的的社会性管制,其旨在“从制度上保证消费者获得更多的药品信息和医疗保健服务,从而尽量降低交易成本和健康风险”。[③]本文认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则融和经济管制和社会性管制于一身,主要以社会性管制为主。对药品市场的监管既有市场准入管制、价格管制等经济性管制的内容,也有药品质量安全管制等社会性管制的内容。

二、我国药品市场监管范围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市场监管范围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于药品市场的监管在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所不管到市场经济体制下

有所管有所不管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体现如下:

1、就药品研发而言,监管缺位。我国目前尽管已经成为医药大国,但我们的药品研发与创新能力欠缺。如在国内销售的药品中,只有3%是我们自主开发的。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发展植物药较早的国家,但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植物药,我国仅占396。中国生产的化学药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寥寥无几。我国生产的西药品种中,98%是仿制品。药品研发不足带来的后果在于新药品欠缺,民众得不到需要的药品,民众的生命健康处于危险之中。药品生产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多,产品结构失调,市场混乱,无序竞争。药品研发的不足透视市场监管的缺位,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和风险。就前者而言,多采取政策支持、扶助或者给予优惠措施等手段鼓励市场主体的药品研发:就后者而言,或者政府购买研发出来的药品,或者给予研发出来的药品相应的专利保护,以确保药品研发者的利益。但应当注意的是应蛤予研发出来的药品以相应的专利保护,但避免形成垄断,即对研发新药的专利保护有一定的期限,鼓励非专利药的上市,形成药品市场竞争的良性秩序。特别是事关公共安全的公共药品的研发,政府应承担责任,或者政府直接研发,或者政府与企业签订合同,政府提供帮助与支持,利用企业的专业技术优势研发,并购买最终的产品,提供给民众。但我国目前对于药品研发的支持与关注不够,对药品的专利保护不强,监管缺位。

2、就药品生产而言,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于:由于药品的研发创新不足,导致我们的药品生产品种不能出新。我国生产的西药品种中,98%是仿制品。在此前提下,众多的企业竟相重复生产同一品种,致使普药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中国药品生产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药品市场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市场混乱、无序竟争,严重阻碍医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且也是假冒伪劣药品屡禁不止的深层根源。药品生产存在恶性竞争,药品生产企业或者降低药品的原材料成本,或者在生产环境上降低要求,甚至直接生产假药,以节省成本,获取利润。由此导致生产出来的药品质量不能保证,存在潜在危险。上述问题的发生表明对于药品生产的监管存在缺失,许可药品生产企业的设立,往往忽略了生产药品的市场需求和地域需求,忽视药品产业的宏观调控和产业规划。对药品生产企业审批之后,疏于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无法在生产过程保证药品的质量,确保其安全有效。

3、就药品的流通过程而言,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于:百业经营药品,高定价高回扣作为主要促销手段,流通渠道混乱,假冒伪劣药品充斥市场。对于药品流通的监管,则存在缺位和越位的问题。

三、药品市场监管范围重新确定

(一)药品市场监管范围的确定标准

事实上,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或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如何划分,是随着生产要素的变化、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因为不存在一个长期不变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就不存在一个职能范围和职能作用一成不变的政府。

但对于药品市场的监管范围的确定,以下几个原则是可以肯定的。

市场经济属于私人产品生产的领域,政府属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各自遵循不同的规则,没有这样一条边界的划分,政府介入私人产品的生产领域,或者公共产品领域适用于私人产品生产的规则,都不能得到很好的结果。

凡是由其他社会组织所能做的事情,政府就不应该介入,更不应该大包大揽的亲自出面来进行。例如经济活动本身是经济组织的事情,但在传统体制下,政府则不恰当的充当起经济活动的组织者,甚至对经济活动的要素:人、财、物直接进行调配。这一方面造成以政府调拨、分配的机制取代了市场机制,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作为经济活动者的企业缺少积极性和活力,只是被动的接受指令。因此,政府应当退出经济活动领域,不在具体从事经济活动。

政府不再无所不能、无所不管,政府作为公共组织,其基本职能就是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一是要制定规则,以确立个人、社会组织活动的规则;二是依据这种规则进行管理,将纸面上的规则变成生活中的状态,形成每一社会组织或个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秩序。

市场监管的范围就是市场失灵的部分领域。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可以有效的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市场机制本身亦非万能,它具有种种的缺陷和不足。具体体现在:第一,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第二,市场机制无法防止垄断;第三,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第四,市场机制不适应于公共物品的有效生产;第五,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问题;第六,市场经济不能解决国民经济的产期发展问题。等等。市场失灵的存在,说明政府干预的需要。政府干预的范围自然不能超出市场失灵的范围。但市场监管的范围仅针对其中的第一、第二、第四项,对于第三、第五、第六项则属于宏观调控的范围。

按照上述原则,考虑确定药品市场监管范围的制约因素,药品市场监管范围的确定应遵循如下标准:

1、有效性

药品市场监管管什么?首先我们关注的是药品的有效性。药品是用来预防、诊断、治疗人的疾病的,因而药品必须对症,具有效用,无效的药品即使再安全,也不应进入市场。

2、安全性

药品市场监管不仅管效用,而且管安全,即关注药品的质量,药品应该对症有效,同时不应该对人体造成损害。事实上,药品常分为以下四类:安全有效;有效但毒性大:无效且毒性大;安全无效。对于有效毒性大的药品进入市场是非常审慎的,仅在特殊的情况下才采用。无效毒性大的药品、安全无效的药品均禁止进入市场。

3、创新性

药品作为一种高科技的商品,创新性是药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但药品创新的特殊困境决定了政府应鼓励对新药的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政府对创新性的监管体现在通过制定和完善医药领域内的新药监测期和专利保护制度,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使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新药上市后的垄断利润,从而可以继续增加研发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制药行业的发展,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鼓励新药研发政策来激励药品创新。

总之,我国对于药品市场的监管注重两个方面:即一方面保证药品的安全和有效,另一方面鼓励对药品的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

(二)药品市场监管范围的具体确定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药品市场的监管存在缺位、越位的困境,药品市场的监管范围需重新确定。具体到药品市场的各个阶段,市场监管的权限边界在于:

对于药品的研发阶段而言,市场监管限于:第一,鼓励药品企业研制开发新药,防止低水平重复,为企业和研究单位进行新药的研究开发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第二,提高审评质量,统一审评标准,以利于公平竞争,促进新药研制和生产健康发展。第三,建立优先审批制度,对一类新药、首家申报临床研究、治疗疑难危重疾病及因技术创新使仿制药品成本明显降低或质量显著提高的,给予优先和加快审评。第四,严格控制对同一品种的研制、开发,减少重复研究造成的资源浪费。第五,对新药技术转让实行宏观控制,从生产单位数量、剂型技术含量、GMP等方面进行控制,避免多家转让生产造成无序竞争。第六,对研制成的新药,延长保护期,从而更有利于新药研制。可见在新药研发阶段,市场监管限于制定规则,维护竞争秩序,确保研发药品安全有效。

对于药品的生产阶段而言,市场监管限于:第一,确保生产主体适格,即药品生产企业须符合法定的条件,还应当符合国家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防止重复建设,其设立需经审批。医疗机构配置制剂也应得到许可。第二,保证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药品安全有效,即生产出来的药品应符合GMP标准。第三,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对药品标准和生产工艺的管制规定。第四,确保药品生产企业所需的原料和辅料符合规定的标准,符合药用要求。药用要求大多在于符合药品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应到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并按规定入库等。

对于药品的审批上市阶段,市场监管限于:第一,严格审批新药,确保药品的非临床研究符合GLP标准。第三,进口药品注册。第四,仿制药品审批。

对于药品的经营阶段而言,市场监管限于:第一,确保经营企业适格。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必须经负责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机关事先审批,经审查确认符合法定条件,方可准予开办。开办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必须符合基本的条件。第二,确保药品经营企业按GSP的标准经营药品,在药品经营环节保证药品质量。第三,审批药品广告,检查药品广告。对于处方药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非处方药可以在大众传播媒介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第四,规范医疗购药行为,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此外对于药品上市之后的整个流程而言,市场监管还应包括: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新药在经过严格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后被批准上市,但上市前的实验研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病例少、研究时间短、试验对象年龄范围窄、用药条件控制较严、目的单纯等,一些发生频率低于1%的不良反应和一些需要较长时间应用才能发现或迟发的ADR、药物相互作用、更多人群应用的有效性等均未能发现。因而为保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应包括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

参考文献

--------------------------------------------------------------------------------

[①]参见王生田著:《药事管理学概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5页。

[②]参见【日】植草益:《徽观规制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③]参见余晖:《中国药业政府管制制度形成之障碍分析》,载《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第126页。

第14篇

作者:杨跃 单位:四川省工商局副局长

抗震救灾中应急市场建设经验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本意识,全力以赴投身抗震救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四川省工商局快速启动了抗震救灾市场监管应急预案,全体干部职工临危不惧、团结一心,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灾区应急市场建设和维护市场稳定的工作中。停水停电,工商干部手写通告向灾区群众传递信息,借着煤油灯整理巡查记录;通信不畅,工商干部将12315投诉举报电话转移到自己的手机上,确保特殊时期消费申诉举报渠道畅通;动员多方力量,迅速恢复和重建市场,对保障灾区的生活必需品供应,满足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消费基本需求;本着先群众后干部、先基层后机关的原则,服从地方的安置政策和进度安排,想方设法解决好过渡安置问题。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群众消费需求,为抗震救灾发挥重要作用。在县城、乡镇及农村设立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生活必需品供应中,更多地考虑群众的消费习惯,根据安置点的规模,规划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鼓励个体经营者和周边农民群众销售生活必需品,既能解决安置点群众的消费需求,又能减少环节,降低费用、成本,减轻赈灾的资金压力,增强赈灾工作透明度,同时促进受灾地区的就业,稳定社会,方便农民群众、个体工商户参与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为重建家园积累宝贵资金。坚持自强自立生产自救,积极稳妥抓好恢复重建工作。本着一切为了灾区群众需要,坚持自强自立生产自救,迅速采取非常举措,积极组织个体户进场经营,免收一切费用,允许经营户先经营,后完善相关证照,并主动与成都大型超市、批发市场联系,深入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办赈灾便民超市,畅通质优价廉的生活必需品供应渠道,保证了灾后数百万群众生活所需。震后的青川、德阳绵阳大部分个体经营门市严重损毁,为抗灾自救,恢复生产经营,青川县工商局、个私协积极鼓励他们搭棚经营、流动经营、上门经营,允许以街为市,组织场外兴市,帮助维修复市,实施应急办市,采取多种方式恢复市场营业。保障供给,确保灾区市场稳定。地震次日,全省启动了市场监管应急预案Ⅰ级响应,启动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先后切实保障灾区食品安全、严禁倒卖救灾物资等通告。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各级工商干部一律着制服上岗,工商执法车停放在受灾群众聚集点,增强群众消费安全感。一是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打击扰乱灾后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把集贸市场、超市商场、受灾群众集中区、救灾物资发放点作为重点监管区域,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特别是涉及哄抬物价的,露头就打,一律依法快处、重处。向社会曝光了部分典型案例,极大地震慑了违法行为。截止6月30日,全省工商系统出动执法人员20.9万人/次,出动车辆5.2万台/次,检查各类市场4.2万个/次,查处各类案件1460余件,案件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二是突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消费安全。加强定向监测、跟踪监测和快速检测工作,及时公布检测信息。开展创建抗震救灾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督促经营者认真履行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杜绝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流向灾区,确保灾区食品市场消费安全。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省工商局牵头负责灾区食品安全工作,面对全国各地数以百万吨计的食品短时间集聚灾区,加之高温、暴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省局迅速建立了16个相关部门参与的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组织了3次联合检查,17次明查暗访;组织编印《食品安全宣传手册》6万册。勇于创新,非常之时采取非常举措主动承担“救市”职责。经工商部门和协会发动,广大个体经营户积极参与,全省工商系统建立了应急市场体系,确保了灾区生活必需品供应,抢购、涨价等问题迎刃而解。应急市场的开办,解决了震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急需,保障了市场供应,稳定了市场,稳定了人心,地方党委、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深受灾区群众的欢迎。6个重灾区个体工商户目前生产经营的已达25.9万户,占总户数75.2%;企业生产经营的4.5万户,占总户数的65.3%。并及时通过四川省新闻会,向公众介绍了工商部门促进灾区市场供应及加强市场监管情况,社会反响非常好。目前已有数十家境内外媒体广泛报道了四川省工商局生活必需品应急市场(商店)及灾区市场供应与市场监管的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建立健全应急市场建设的长效机制

切实提升市场监管技术含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配合、保障能力,提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锻炼广大干部应急状态下敏锐、果断、高效、严谨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推动四川市场应急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已成当务之急。强化市场应急功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首先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这是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的保证,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做好突发事件市场应急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强化预防、统一指挥、属地监管、分级响应、快速处置、加强协作”的原则,强化市场应急功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搞好市场预警机制和市场消费安全的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工商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的市场监管,加强消费维权监管执法的制度建设,引导、监督经营者和市场开办者完善自律制度;健全和完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巡查制度、消费者申诉举报制度、消费维权责任制度等。工商部门应当在流通环节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单位按照规定的职责和应急预案的规定,迅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做好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不断掌握重要商品应急资源信息,重点加强猪肉、食糖、食盐、成品油等商品储备,及时调控市场。健全和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制度,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加强市场动态监测,严格信息报送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准确掌握市场动态,一旦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必须及时上报,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准确依据。还要建立完善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质量承诺等制度,认真落实不合格商品下架、退市、销毁制度,确保市场商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开展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实战演练。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发现突发事件,特别是发现重大自然灾害、疫情、事故、群体性抢购事件时,应迅速将有关情况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也应将市场供应信息和应急工作情况等通报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根据突发事件影响市场供应的状态级别,实行三级值班制度。干预措施的特别审批制度:出现突发事件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且需要采取干预时,领导小组可通过电话、口头、书面请示等形式(电话、口头请示后保留书面记录),报政府批准后,依法统一紧急调集应急生活必需品、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并应以市场异常波动发生前的合理价格予以补偿。建立健全应急系统的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应急机构、队伍、车辆、物资、设备的状况,确保应对突发性事件时通讯畅通、指挥灵敏、行动迅速、应对及时;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的快速启动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能按照预案要求采取行动。建立市场应急预案的演练制度。要结合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对已经制定的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更符合本地预警和处置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突发事件的需要。开展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实战演练。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指挥部办公室、案件调查、食品排查、秩序维护、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组和督察工作组全面实行科学编组、合理安排,迅速投入处置现场。通过开展针对性极强的实战演练,在全省工商系统基本建立起以快速信息收集、快速科学决策、快速指挥调度、快速应急处置的市场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大力提升市场监管技术含量,提升市场监管信息化和现代化装备建设水平。通过健全组织网络体系、责任体系、监测体系、信用体系、追溯体系等建设,提升专业执法效能与服务四川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将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不断完善应急市场监管体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全省统一的应急市场追溯数据中心,下设市场监管“四化”建设、农资、农产品、经纪人、灾区应急市场追溯子系统,以风险预警为基础,设立相应的风险警戒线,加强市场秩序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对各类市场的监管、安全、应急管理追溯信息进行归集、分析、评估、跟踪、预警,进一步提高市场控制力。突破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树立现代化监管理念。要规范执法行为,逐步实现工商执法流程的规范化和行为的标准化。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才库,培养多层次全方位的市场应急管理人才队伍。为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四川应当建立市场应急管理人才库。教育经费投入和市场应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中,为应急人才的培养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平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市场应急管理人才进行跨行业、跨区域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支具有先进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市场应急管理骨干队伍,提升突发事件市场应急管理的总体水平。同时,要加强教学体系改革,培养多层次的市场应急管理人才。修订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快突发事件管理能力和法制建设步伐。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建议修订和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调查研究,论证修改《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强化应急管理领导,落实应急管理领导责任追究制,狠抓应急队伍建设,从人力、财力等资源的统筹规划,建立预报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形成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第15篇

(一)以执政为民为目的,执法监管队伍实现专业化

一是以学习培训为基础。开展人员培训,开展“干部讲学”活动4次,中心组学习5次,专项业务培训16次、参加工商总局网络教育培训30人次;为加快机构融合、执法融合,在选派人员到省局参加培训上,坚持交叉学习,即原工商执法人员参加省质监系统培训和原质监执法人员参加省工商系统培训参学率达到70%以上。

二是以勤政廉政建设为保障。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治庸治懒治怠”常态化整治工作,严肃执纪正作风。使用最新的眼膜识别考勤机进行签到,在各基层所完善视频考勤系统,并以微信共享位置、实时影像发送等为辅助,通过互联网+切实管理好干部职工上班“八个小时”。创造性提出“提神十分钟”微党课活动,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对中心工作落实不到位、季度讲评失分、多次迟到早退、群众多次投诉的“慵懒散”干部进行回炉淬火。定期对各单位工作开展和作风情况进行督查,并下发督查通报10次。对违纪人员进行了通报、约谈、经济处罚等处理。

(二)以履职尽责为重点,监管执法工作实现常态化

为充分发挥监管职能,我局在年初把工商和质监的执法文书进行了梳理和统一,在执法人员培训上,坚持交叉培训,工商系统培训选派原质监局执法人员参加,质监系统培训则是原工商执法人员为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开展市场监管专项整治上,把“红盾利剑”、“质监利剑”以及市场监管八项整治工作全面整合,在娄底市局开展八项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开展十二项专项整治。特别是在成品油市场整治、违法墙体广告清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因工作措施及时得力,我局今年市场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