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第1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13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umbilical nursing methods for the prevention of neonatal omphalitis. Methods 80 neonat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second-severing of umbilical cor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nursing efficacy(the mean umbilical cord abscisic time, mean umbilical healing time, status of umbilical hemorrhage and incidence of omphalitis) and patients’ family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shorter mean umbilical cord abscisic time[(3.43±1.15)d vs (6.04±1.34)d], P

[Key words] Umbilical nursing; Neonatal omphalitis; Prevention; Effect

新生儿脐炎是围产儿中比较多见的一种脐部炎性症状,是由于出生后脐带处理不当或脐部在医院内受到感染所致[1]。其中常见的病原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抵抗力低下,病原菌很容易通过新生儿的脐部进入身体。新生儿脐炎临床症状表现为脐部出现带有臭味的粘液和脓性分泌物,常伴随着脐窝周围皮肤红肿,症状较轻的新生儿并不会影响到食欲和体温,而严重者则会有发热症状,食欲低下,吃奶少[2]。新生儿脐炎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引发新生儿败血症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为了研究不同的脐部护理对于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该院给予80例新生儿常规护理以及二次断脐护理,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新生儿均无宫内感染。其中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经剖宫产分娩29例,顺产11例;足月儿30例,早产儿1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经剖宫产分娩30例,顺产10例;足月儿29例,早产儿11例。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步骤如下: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对新生儿脐带和脐部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消毒液采用5%的聚维酮碘,在脐带根部处使用脐圈进行结扎,并于结扎部位距离约1.0 cm处剪断脐带,将残留的血液挤干净,再于新生儿的脐带断面处利用5%的碘伏进行严格消毒,擦拭脐带根部、脐轮周围皮肤和脐带残端,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24 h之后方可撤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二次断脐护理方法,具体操作如下:断脐方法同对照组,在新生儿沐浴之后用75%乙醇对脐部皮肤进行消毒,24 h之后暴露脐部皮肤,48 h之后观察新生儿脐带的干燥程度,再进行二次断脐。注意脐带根部受压部位应该远离气门芯,在操作过程中,将牵引线向上提拉,当其与腹壁大约呈30°角时,沿着顺时针方向将脐带残端用无菌剪刀剪断。然后消毒新生儿的脐部皮肤,并贴上脐贴,24 h之后完全暴露脐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在新生儿每日沐浴之后观察新生儿的脐部情况,若愈脐带外或袋芯部位有尿湿或者污染情况,应及时更换愈脐带。在新生儿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嘱咐家属每隔2 d更换一次愈脐带,直到脐部干燥脱落。护理人员还应加强新生儿家属的健康宣教,让家属了解脐带护理对于预防新生儿脐炎的重要性,嘱咐家属加强家庭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包括脐带平均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脐部出血情况、脐炎发生率,对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作出回访调查。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3]。

2 结果

2.1 脐带平均脱落、脐部平均愈合时间

观察组新生儿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和脐部平均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脐部出血、脐炎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脐部出血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家属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该次研究中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发现,采取二次断脐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在脐带平均脱落时间和脐部平均愈合时间上均比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要短;观察组的脐部出血率为10.00%,脐炎发生率为2.50%,而对照组的脐部出血率为27.50%,脐炎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新生儿脐炎在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在脐带脱落后,脐部伤口会延迟不愈,并且潮湿有分泌液流出;之后便会出现脐部周围皮肤发红、脓肿、恶臭,常使得皮下组织受到波及。随着炎症加剧,脐部残端流脓、腹壁出现水肿现象并且发亮,导致蜂窝组织炎形成和引起皮下坏疽,严重影响脐部创口的愈合[4-5]。通常新生儿在断脐之后,血液供应随之中断,经过一段时间,脐带会缺水干枯,最终硬化自然脱落。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可在一周之内完全脱落,而脐部创口愈合则需要更长时间,一般在两周之内。据临床观察,新生儿脐带在脱落的过程中常常会分泌少量的胶质分泌物,而这少量的分泌物极其容易导致病原菌的滋生,尤其以厌氧菌为主,从而引起脐部炎症的发生。大量医学实践表明,新生儿断脐之后24 h再进行二次断脐护理,可减少脐带脱落的时间,对于新生儿脐炎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

第2篇

关键词:ERP TS-ABC 供应商 成本管理

前基于供应链进行的成本管理研究基本上聚焦于各节点之间进行的交易成本,但对于如何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则研究得非常少。制造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生产节点、作为将原材料转化为生产生活工具的重要节点,很有必要关注那些对自身运营存在重大影响的供应商,并将与其发生交易关系的所有标的与行为都纳入供应商成本管理范围之内。这样,制造企业不但可以逐步与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还能够较之其他企业拥有更大的成本优势,从而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笔者基于ERP系统,结合作业、管理和标准成本法,提出了全新的TS-ABC成本管理法,希望借此来提升企业的供应商成本管理效率。

一、三种传统成本管理法的比较分析

(一)相同点

1.都是基于成本管理思想建立的。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想要获得最高利润,不但要提升收入,还要控制成本。一般成本管理思想非常重视原料、生产过程、人力等可计量的成本,并针对这些成本建立了全过程管理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企业都应用了ERP系统进行成本管理。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基于市场导向进行成本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这同时也令成本管理的范畴变得更广,由原本的生产成本扩展到生产与管理成本。三种传统成本管理法中,作业成本是基于价值创造环节建立的,其聚焦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致力于研究如何降低这些环节的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

实际上,三种传统成本管理法都是以控制成本为导向的,都希望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只不过每种方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一种成本管理法,而是有效结合三种不同方法的优势,借此来控制成本。

2.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希望借助其提高工作与管理效率,可以说信息系统已经成了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因此,现代成本管理自然也就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不管标准成本、作业成本还是目标成本管理,都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成本信息的传递与整合,从而令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明确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

成本管理子系统是企业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作业成本法来说,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已基于这种成本管理法开发出了适合自身运营实际的成本管理软件,不过我国暂时还没有较为成熟的这类软件。笔者分析国外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之后,认为作业成本管理(ABCM)软件的架构可以用图1表示。

(二)不同点

目标成本法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其重视的成本控制环节是由产品设计开始的,这样就能实现在源头上控制好成本的目标。

标准成本法则关注制造过程,因此,其重视的是制定成本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各个制造环节之中,这样就能实现在过程中控制好成本的目标。

作业成本法对不同成本与费用进行了划分,并根据产生这些成本与费用的具体作业来控制成本,这种方法的成本控制精度最高,当然管理与核算过程也最复杂。

二、TS-ABC方法在供应商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TS-ABC方法的主要思想

1.ERP系统扮演的角色。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ERP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ERP系统有效集成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信息,并保持这两类信息的实时同步,不但让企业管理者更加了解当前的成本管理情况,还能够避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与操作失误。因此,对成本管理工作而言,ERP系统不但是重要的执行者还是有效的监督者,当系统中出现了异常数据或者指标值超出了预设范围时,系统就给出提示,从而为相关成本管理人员提供重要的管理指引,进而提升后续成本管理的效率。

2.正确运用成本管理方法。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很多制造企业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改造,不少以前需要人手操作的生产环节已经全部由自动化机械负责了,因此,成本结构也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成本的比重持续降低、间接成本的比重不断升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制定成本管理决策时就会更加关注间接成本,作业成本法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目标成本法是基于市场导向建立起来的,其自然也就非常适合当前的买方市场环境,不过其应用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目标的制定与分解工作,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以下就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思想,以作业成本(Activity-Based-Costing,ABC)为基础,以目标成本(Target Costing)与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ing)为辅助,构建了TS-ABC成本管理方法。

(二)TS-ABC成本管理法基本架构

TS-ABC成本管理法的构建思想是:基于ERP系统,以作业成本法为导向,同时结合目标与标准成本法,对成本进行全方位控制。TS-ABC成本管理法的基本架构见图2。

1.基础层。TS-ABC成本管理法是基于ERP系统建立的,因此ERP系统自然也就是整个结构中的基础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ERP管理系统中的成本管理模块和其他管理模块共同配合,实现对企业成本的信息化管理。

2.实施层。TS-ABC成本管理法以作业成本法为导向,并综合另外两种成本管理法的优势,形成双向运作的稳固结构,并通过结构内成本信息的集成与处理实现企业控制成本的目标。

3.目标层。通过上述两层的共同工作,企业能够实现对自身成本的有效控制,并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进一步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流程

供应商成本TS-ABC管理的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1.有机结合作业与目标成本法。

(1)综合环境分析。首先,外部环境。企业应进行细致深入的市场调查,了解客户当前的真实需求、计算客户可以接受的价格与实际购买能力、分析供应链运作流程,以此为基础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并将该目标在供应商与自身之间进行分解。其次,内部环境。企业应深入分析当前的成本管理情况,并适当参考过往成本管理记录,确定供应链成本所处水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成本管理措施。

(2)优化作业流程与产品设计。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作业五花八门,基于作业对产品价值的贡献形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图4所示的两大类。

首先,优化作业流程。第一,企业应梳理出当前各作业流程,并分析这些流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必须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问题是由作业自身的原因产生的,那么只需要对作业进行改造即可,如果问题是因为作业之间衔接不畅的原因产生的,那么就必须优化它们之间的衔接模式,以提升流程运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第二,重新设计作业流程,对那些存在严重问题的作业流程企业应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重新设计,尽量将流程设计得扁平一点,减少不必要的作业环节,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流程的运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流程运作成本,从而实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标。其次,优化产品设计。买方市场环境下,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是企业产生利润的根本途径,因此,企业应提升对产品设计的重视程度,切实结合市场调研与分析结果,优化产品设计,在控制其制造成本的同时也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有机结合作业与标准成本法。

(1)预先安排。确定了供应商成本管理目标之后,企业就可以进一步执行成本管理措施了。考虑到制造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与对其他供应环节的影响,笔者认为其需要与供应商共同落实成本管理目标的细化与分解工作;同时,把这种管理思想融入ERP系统中。制造企业应把成本管理目标分解并落实至各具体作业上,并按照预先安排的成本管理目标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改造,直到其能够满足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供应商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原料供应者,不但是企业的合作伙伴也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利润,因此,在划分作业中心时,制造企业应综合考虑各中心与供应商的关联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后续的成本管理计划。实施流程与责任分配为:产品设计环节就制定成本管理目标,采用作为成本法清晰列明该目标制定的过程;成本管理执行环节则具体落实,细化与分解之后的成本管理目标,并及时修正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事中控制。基于ERP系统的标准成本法主要对各流程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管理,这同时也是现代企业最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途径之一。在ERP系统中,我们可以预先设定作业标准,这样当作业实际发生时系统就会对其产生的成本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分析其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如果系统分析之后,认定实际成本与预先设定的成本接近一致,那么就会开放后续环节的工作;如果系统分析之后,认定实际成本与预先设定的成本存在差异,那么就会关闭后续环节的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对作业进行整改,直到其满足系统要求为止。

基于ERP系统的TS-ABC事中控制运作流程见图5。

通过图5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运作流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①网络环境:想要保证系统运作流畅必须拥有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系统数据才能实时传递,保证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②受控对象:成本管理工作涵盖了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与环节、所有的职能部门与岗位,只有保证这样的全面性,我们才有可能实现预先设定的成本管理目标。③探测器:企业必须实时搜集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的活动信息与成果,并统一各项数据的存储与调用格式,在作业实际发生时将产生的所有成本信息及时采集到ERP系统之中。④分析器:搜集到成本管理信息之后,企业就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比得出的数据与预先设定的标准,从而判断作业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必须马上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⑤控制器:企业需要控制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功能性,确保系统实现预期的运行收效,并以现有运行数据为基础制定后续的控制方向。实际上,现代企业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完全冲破了成本管理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形成了跨地域、跨时间的高效成本管理模式。

(3)事后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的收效究竟如何,只有通过分析与论证才能得出结论。基于此,制造企业在实施了成本管理流程之后,还要对其运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那些在整个流程中没有任何价值创造意义的作业,将这些作业剔除或者进行有效整合以提升流程的运作效率。①分析作业实际成本与标食杀局间的差异。我们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很多时候都会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差异,但差异产生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制造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分析成本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如果是作业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就对作业进行整改;如果是与相邻环节衔接时出现了问题,那就要对衔接过程进行整改。②分析差异的具体责任。一是非增值作业成本。尽管企业都希望在自己的所有业务流程中都不存在这类作业,但实际上想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非增值作业都比较隐蔽,而且就算企业剔除了原有的非增值作业,也很有可能有新的非增值作业产生。其实,许多非增值作业成本往往都是因为产品设计作业存在问题导致的,因此,企业应优化产品设计流程,从而在源头上控制非增值作业出现。二是增值作业成本。企业如果没能控制好作业的数量与价格,就很容易导致增值作业成本高于预先设定的标准。基于此,制造企业必须要求作业执行者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标准作业程序完成操作;同时,积极与供应商协商原材料与能源等的价格,以便将增值作业成本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之内。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制造企业都存在增值作业成本虚高的情况,如果分析结果表明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来自于供应商,那么就有必要考虑更换新的供应商了。

参考文献:

[1]沈陆君.在建工程项目程序化管理初探[J].财会月刊,2014,(11).

[2]郑厚清,张爱红.全面实施标准成本,实现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益化[J].能源技术经济,2013,(03).

第3篇

关键词:方法论;高校;ERP项目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3-0050-04

一、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信息化管理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高校信息系统选型目光也开始逐渐投向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背景、在国外优秀高校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案。然而与开箱即用的应用软件不同,ERP是一个可以灵活配置的开放平台,其核心价值并不仅在于系统的易用性,而更是系统体现的最佳管理实践。作为一个平台,ERP系统成功与否与软件实施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实施决定着ERP系统最终以什么样的形态投入运行。保障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有项目管理理论来指导。同时,在高校管理体系环境下的软件项目实施也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二、高校事业环境下ERP系统的选择与风险

ERP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体系,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并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和业务操作流程,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紧密集成,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流程优化的目的,并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有效、科学的决策管理平台。在高校环境下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理念,通过把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各类教学科研资源、对象、过程、结果进行整合,达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这方面已经有高校提出了URP(大学资源计划,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的概念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率先采购ERP系统作为信息系统建设平台。引入平台的最大好处是当用户业务发生变更时,可以在控的客户化开况下,通过调整系统配置尽快满足新的需求,降低系统变更风险。但ERP平台并非适合所有的信息系统建设。ERP系统费用涉及软硬件平台采购费用、项目实施费用、人力资源培养费用以及后期持续投入的服务支持费用等。高昂的成本相比某些成熟的产品确实容易让用户觉得代价太高,特别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更是不易控制。另外ERP系统建设周期较长,需求访谈、业务流程分析、差异化比较等过程反复迭代,对客户而言并非即见即所得,与定制系统相比显得非常不直观。最重要的是,引入ERP是需要实现对原有流程的变革而非改良,通过系统的实施达到促进自身BPR(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绝不是对原有流程的电子化复制,所以如果没有BPR的事业环境和条件,系统实施的阻力会很大,效果也会有很大偏差。认识到这些,对ERP的选择就需要倍加慎重。因此,在引入ERP系统前对自身的组织架构、业务状况、面临的业务挑战以及未来运维支持力量的分析尤为重要。在高校技术和业务分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第三方咨询管理公司进行评估,为信息系统的选型提供很好的帮助和指导。

三、ERP系统的实施理论

实施是ERP系统建设的灵魂。用户往往觉得实施就是系统软硬件安装、历史数据迁移或者定制开发,是IT的工作。但实际上对ERP系统来讲,购买软件只是购买了平台。如何在平台上勾画业务逻辑、实现业务流程才是ERP实施的精髓,绝对是需要业务的深度参与。通俗比喻,购买ERP软件如同引入一条通用的汽车生产平台,只有通过各种组合构建实际生产线才可以生产不同的车型,这个组合的过程就是实施,也决定了产品的最终形态。从费用上来看,项目实施的费用通常不会太低于软件购买的费用;从人力资源投入来看,项目实施需要强有力的项目实施团队来保障;从时间上来看,项目实施周期通常远大于软件采购的周期。因此,ERP系统的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和控制,其实施就需要采用严谨的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项目实施方法论是对有共性的项目管理实践总结形成的标准,并逐步形成行业内认可并遵循的知识体系。目前项目管理和实施方法论有很多,主流的通用项目管理方法有:

(1)英国的PRINCE2(PRoject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受控环境中的项目):PRINCE2将项目管理分为8个过程组:项目准备(SU),项目启动(IP),项目指导(DP),阶段控制(CS),产品交付管理(MP),阶段边界管理(SB),项目收尾(CP),计划(PL). 八个组件:商业论证,组织,计划,控制,风险管理,项目环境下的质量,配置管理,变更控制。三个技术:以产品为基础的计划编制,变更控制方法和质量审查技术。同时,介绍了36个产品描述概要以及项目管理团队中的10个角色。另外,还出版了36个产品介绍的模版。

(2)美国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的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即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将47个项目管理过程划分为十大知识领域:项目整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干系人管理,以及五个项目管理过程组:启动过程组、规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监控过程组、收尾过程组。目前PMBOK已第五版。

第4篇

小学低年级学生尚属于儿童阶段,心智与心理发展不成熟,在素质教育呼声日高的今天,我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关键一点是:为了儿童的一切——不论是智力的还是情感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品德的还是人格的。培养健全的“人”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理想。而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系统把握儿童发展与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

心智;心理;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是成长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对以后个人综合能力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深刻了解学生心理可以为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以及与儿童教育过程有关的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是研究如何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如下:

一发展心理是基础

其一,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是主要因素。遗传是儿童个体发展的起源,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环境则影响遗传潜能的发挥,良好的环境可以发掘人的潜质,不良的环境可能会遏制甚至破坏人的正常发展。其二,儿童自身的成熟也影响教育在其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只有在成熟期间对儿童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实效。其三,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个体差异性,个性影响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教育对不同个体的作用效果也受其个性的影响。

二教育心理是根据

教育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安排、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与教育心理有关。只有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是目的

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在教育中得以运用,为教育服务。所以,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的选择都应本着这一目的进行,不能偏离大方向,更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从而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所以在学习中应该密切联系实际,在运用中也不能生搬硬套。小学低年级学生与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是不同的研究科目,区别主要表现在于研究的着重点不同。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的年龄进程,从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种环境中去概括其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教育范围内.目的是研究儿童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心理发展情况,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者来研究,主要是依据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着限于受教育者心理的综合表现,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能力、人格、品德和知识技能筹备方面的健康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区别表现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框架基础之上的,它直接应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和特定个体上,与教育心理学相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由它的特殊研究对象决定的。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既探讨发展与教育,又涵盖学习与教学;既关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又兼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儿童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某种才能的心理学规律;形成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理规律等,即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心理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只有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探讨,才能发现其规律,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可控性。要做到研究的客观性,首先,就要坚持以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规律为目的;其次,确立客现的指标,是保证研究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指标应该是能观察、测量到的,最好能用仪器来测定、记录和分析;最后,在说明研究结果时,也应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任意取告。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研究时也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遵循这一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为了有利于儿童发展,研究出的结果必须能在实践中运用;其次,确定研究的形式,儿童心理发展与儿童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选择研究的形式时必须采用活动方式;还有,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并不是所有方法对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适用,另外,选择研究方法还应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最后,检验研究可行性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研究的结果也应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心智健康发展,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安排研究程序、设置研究情境、选用器材时,不能不考虑对儿童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当然,对儿童所做的任何研究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可能比较明显,有的可能是潜在的;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可能是消极的。在研究之前应仔细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性质及程度,尽量使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如果实在难以克服,而影响又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尽管研究很有价值,也不能进行。有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不利影响还应设法补救。这也是心理学研究较为困难之所在。有时,当无法对人进行操作控制时,人们只好转而对动物进行研究。但把动物作为对象的研究活动目前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指责,所以,对人尤其是儿童的研究更应考虑其教育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个体的心理活动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研究时要考虑研究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的因素,并且能够在动态变化中把握心理发展规律。首先,儿童不是处于真空中的,其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的共同作用。在研究时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如在研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时,人们多以双生子为研究对象,比较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双生子的心理发展差异情况,目的就是为了使遗传的影响保持一致,使环境成为影响其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避免遗传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其次,儿童心理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心理分成各种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然而,各种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在研究集一种或某些心理现象时,不能不考虑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在研究被试的记忆时,就应该考虑到智力、兴趣、练习以及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尽量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避免出现自变量的混淆;再次,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应注意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用僵化的观点看待研究的结果,从而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对于年龄越低的儿童更应慎重。如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早晚之分,有的儿童虽然早期智力较落后,但以后会很快赶超上来,所以,不能根据早期偶尔一次的智力测验结果而定终身。最后,只有抓住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推动其发展进程的关键动力,才能发现心理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而避免台本逐末。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应用性和社会性。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多面性: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说它是基础学科,是因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其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又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不能违的伦理道德。这是和儿童的特殊性相联系的。儿童作为发展的个体,不同于物。人的心理发展有复杂性,在研究时考虑不周到就可能会违背伦理道德,更有甚者,可能会涉及侵犯个人隐私事件,从而招致法律纠纷。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多从被研究者的立场考虑,以避免出现失误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研究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从事实践活动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志海.《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1):42-44.

[2]范淑杰.对于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及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6(24).

[3]杨会静.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2016(5):12.

[4]刘松艳.刍议我国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

第5篇

儿童作为人类主体中最具可塑性、创造性、教化性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成长、发展情况关系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取向将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因此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儿童在多元社会结构下的弱势特征愈加明显,在缺少人文关怀和社会保护的机制下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也越来越突出。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

1.过度焦虑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儿童在日益紧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经常表现为焦虑和紧迫感。一种是情境性焦虑,面对考试、比赛等竞争性的活动,他们会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拿不到第一怎么办等,整日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学习。另外一种是机制性焦虑,即身体和心理机能面对紧张事务的时候会自发地感到害怕、紧张等,这种焦虑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安抚以及肯定给予孩子更多自信,再者通过多次锻炼与适应,是可以避免的。[1]

2.自我封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现象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化,这些变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带给儿童一定的不利影响。他们无法辨别一些现象的本质,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表现出冷漠、孤僻、逃避,喜欢独处,与外界缺乏交流与沟通,从而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自私行为

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妈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很多孩子习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在学校他们依旧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不愿服从老师管理,不愿帮助其他同学,没有集体归属和集体荣誉的意识,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4.攻击行为

现在很多对儿童开放的影视节目都带有打斗的场面,对儿童心理的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加之儿童的模仿能力促使他们把这些拳打脚踢的所谓功夫搬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乐于搞恶作剧或者动手欺负其他同学,被其他同学奉为老大,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不良行为不加制止,将会增加其暴力倾向,在其以后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危害到他人和自己。

二、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儿童这一群体由于年龄尚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很缺乏,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梳理以及把握程度不够,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以及控制能力差,很多儿童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矫正和治疗,将会对其后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弊端。

1.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就人类而言,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递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的神经系统的特征等。[2] 儿童的智能和性格通过遗传也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导致孩子的智商、情绪、性格产生差异,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一些精神病的遗传更加直观有效地说明了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因此在儿童心理研究中对遗传因素的考虑是不可或缺的。

2.社会环境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儿童经过了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心智逐渐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感知,也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开始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和把握,但还不能够足以掌控自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而儿童身处其中的大环境就弥补了儿童自身心智不成熟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发展进程。家庭、学校、同伴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等共同构建的社会环境为儿童心理认知和对自我行为的掌控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外在空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开始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父母的教育程度、个性特点、教育方式等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成熟的加速器。与家庭相比,学校乃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家,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除了身体的健康成长,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书育人的机构,不仅教授儿童各项社会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还把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儿童,为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有太多的未知事物和领域等待他们去发掘,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惶恐和畏惧,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占有,他们不愿意接触社会其他事物和群体,因此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开放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儿时的同伴和友谊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宝贵的经验,将对以后的性格和心理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儿童接触社会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多样,网络成为当今社会联系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同时他们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如何利用大众传媒的及时有效性,避免一些低俗文化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之间传播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重心。儿童心理的良好健康成长和培养需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监控和指导,需要家庭、学校、传媒等社会角色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在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时,应依靠多方力量、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纠正,这就涉及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正学。

三、对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矫正

一个人的意识决定其行为方式,因此如果儿童心理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行为特点和行为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塑造和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多方外在因素,那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样是这几方面的因素没有协调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儿童的不良行为是其心理动态的直接体现,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治疗和矫正同样要从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出发,以儿童为中心,运用科学而温和的方法和措施,对诸如自闭行为、攻击、过度依赖行为、逃避困难行为、精神分裂行为、多动行为等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找出对付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对策。

1.家长注重教育方法,身教与言教并重,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

家长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并且这种影响通常会伴随其一生,一旦错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智成长造成不良结果,这种结果也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因此家长应该身教结合言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向和榜样,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模式和行为动机,消除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家庭土壤。正强化就是当孩子出现目标行为之后,设置某个刺激,从而鼓励这种行为再次发生,反之,通过消除孩子不喜欢的待遇达到提高该行为目标发生的概率就是负强化。爸爸妈妈作为教育者,这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为得到荣誉而不懈努力、增强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坚持好的行为习惯。负强化有时会和惩罚相互混淆,其实很简单,负强化是用于增加目标概率的发生,而惩罚则是用于减少目标行为的发生概率。负强化同样是塑造良好行为,而惩罚则是为了消除不良行为。[3]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上述方法,还要注意言而有信、制定家庭行为规则等,避免溺爱、家庭暴力、专制强压等剥夺儿童的正当权益、滋生儿童不良心里的行为。

2.学校因材施教,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提高教育的理智性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规范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学校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智成熟及接受能力,摒弃对孩子的控制和灌输手段,积极主动地调整、改变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怀着深厚的情感与真诚的态度,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儿童的性格特点,同时热情而又严肃地提出对他们的希望,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是学校中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亦师亦友是帮助儿童打退消极心理、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最佳模式,真正走入孩子内心,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3.运用心理疏导,提高儿童明辨是非和融入社会关系的能力

社会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大舞台,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能力的形成单靠家庭和社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中,才能培养服从、分享、竞争、协作等意识,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演绎。社会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广泛建立儿童交流的平台,完善儿童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少年宫、游乐园等,多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和集体活动,为儿童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更多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与外界的交流增多,对世界的感知和熟悉程度增加,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更加明确,对自身更加严格要求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运用政策和法律,对社会媒体和信息传播予以规整,同时提高儿童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抗力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来源广泛,因此良莠不齐,使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与现实世界脱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大对大众传媒的规范与整顿力度,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与控制,防止未成年儿童进入公共网络场所。应该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对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儿童心理知识普及教育,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通过生动的图片、电影等形式开展儿童心理知识讲座。[5] 组织儿童看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实片,提高儿童对社会诱惑和危害的警惕,增加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儿童应该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与相应的解决对策,严重的儿童应该在心理医生的专业心理辅导与治疗下,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集体努力,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为儿童充分融入社会道德与理性的轨道铺好道路。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蒙自,661100)

参考文献:

[1]董珍玉.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J].科学时代,2011(1).

[2]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6篇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34-03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二、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最后,儿童心理具有差异性。每个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发展的特征都是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儿童在各个年龄段普遍表现出相似的成长特征,但究其身心发展水平,依然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同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个儿童都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条件,这意味着既存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助力,也存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契机。因此,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既保证其心理发展的自由度,也要保证其成长环境的积极性。

三、校园生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由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因素。儿童进入校园后,校园便成为其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校园是儿童最初接受社会化影响的理想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儿童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有计划、有步骤的成长教育。因此,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相对于其他环境因素而言,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中的教学风格、内容等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准。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入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与热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校园风气与氛围等影响儿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学校是儿童心理形成的早期环境,儿童在校园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养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校园风气与氛围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激励全体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学校环境结构的特征会影响到儿童人格的发展,如学校规则、校园气氛、规模大小、教室大小、座位安排、墙壁颜色以及通风条件等,都会影响到儿童心理发展。

再次,教师这一角色对儿童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就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学生具有模仿教师的天性,仿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基础,因此,教师施教的前提便是了解并理解学生。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全面认知是教师与学生发展良好关系的基点。而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则是其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质,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尊重儿童,能够通过语言与动作适当对儿童进行情感的表达,真正关爱并包容儿童,才能够获得儿童的充分信任,以积极的态度融入校园生活;同时,在儿童所处的班级、年级以至校园环境中,要形成民主且平等的氛围,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

最后,与师长及同学的互动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进入校园后,儿童离开了熟悉的家庭,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对象增加、生活范围扩大,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其心理发展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调节自己因陌生带来的不安,自觉维持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在这一时期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的心理状态开始相对稳定,情绪波动变少,部分性格发生改变,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心理变化。尽管儿童的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但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巨大。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校园生活中,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同他人的交往能够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共处,培养合作心理,为今后适应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形成由校长、教导处、辅导员、班主任及所有教师共同组织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既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问题咨询,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所掌握、有所准备,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引入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队伍的理论支撑。既可以将原有的思想品德课与青春期教育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也可以有效利用活动课及各项校园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视教学中的尊重、理解、关爱与平等。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决定着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及所处环境的平等具有敏感的触觉,易受其影响,产生心理上的反应与波动。公平和优秀的价值冲突反映的是“个人权益与公共福利之间长久以来的紧张状态”:学校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则共同福利要先于个体学生的发展考虑;相反,学校如要彰显才干,个体发展的目标则要优先于学生群体的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应注重加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仅要重视培养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也要加强专科教师及其他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整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所提升。通过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教育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改进,以合理适当的途径加强师生联系与了解,充分理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7篇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 道德心理研究 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道德心理研究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自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

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超级秘书网

第9篇

一、城镇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

就目前笔者所能掌握到的资料来看,目前城镇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一是对心理危机认识不够。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例子:一位三年级的小女孩在路上看到一起惨烈的车祸之后,表现为害怕独处,常常有惊悚的现象。于是家长或教师只是从心情安抚的方法入手,试图通过给孩子买更多的玩具或衣服来解决问题。而事实上这是儿童在受到惊吓之后,在自身对社会尤其是交通的认知方面出现了问题,其更多的应当是心理的疏导,而非物质或情感上的刺激。显然,此事例暴露出的是社会对心理危机的高比例无意识。

二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水平良莠不齐。当前城镇儿童遇到心理危机时一般很少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直接选择干预,事实上也非常缺乏,而原因又非常复杂,此不赘述。儿童所能接受到的心理危机干预一般来自于学校,笔者所在地区的各个学校一般均配有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心理咨询师都是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心理咨询后持证上岗,真正的“实战”经验很少,即使偶有水平较高者,也难以形成面上的覆盖。

当然,除此之外,城镇儿童心理危机干预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此处不赘述。

二、城镇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面对以上现状,要想在较短时间内面对城镇儿童切实需要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就成为一个亟需研究的重点。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及对他人智慧的汲取,提出如下一些策略供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策略一: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一般方法。就笔者实践而言,感觉行之有效的是“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即在与有心理危机的儿童进行接触之后,通过确定问题、保证求助者的安全、向儿童提供支持、提出可验证可变通的干预措施、制定干预计划、获得儿童承诺等六个步骤,以让儿童能够产生接受干预的安全心理,并对心理干预者产生心理和技术上的依赖。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情况,城镇儿童除非特严重的心理危机之外,一般心理危机都可以在此六步法的作用之下,由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提供干预。

策略二:多进行案例分析与积累。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一定是建立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想让自身的干预策略变得有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积累,以寻找到相对一般的规律掌握――实际上是对儿童遭遇危机之后心理变化规律的掌握,那心理危机干预一般可以进入一种轻车熟路的状态。

策略三:家校联动。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遵循“四段式信息掌握”,可以让联动变得更为有效。所谓“四段式信息掌握”,就是分四个阶段分别收集学生在遭遇心理危机之后的恐惧心理表现、自愈心理表现、危机认识转化表现、走出危机心理后的表现等。

以上三个策略的描述相对宏观,但如果将其与具体的干预实例结合起来,会发现其基本能够满足当前城镇儿童危机干预的需要。

三、面向儿童成长的心理危机干预

城镇儿童的心理危机干预受到重视,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在儿童的世界里潜移默化地渗透一种接受心理危机概念并坦率面对的认识,也是儿童成长的必要。本质上讲,儿童危机心理的干预原本就是为了儿童更好地成长。

这里指出了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个出发点与落脚点: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技术活,同时更是一个良心活。心理危机的干预要从儿童成长的角度出发,从心理危机干预的技术入手,要排除非技术因素干扰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更要防止个人私念对干预过程与结果造成影响。

第10篇

学前儿童心理成熟程度决定儿童的行为方式。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而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不同的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与其他方面对比具有不均衡性,即体重和身高的生长高峰具有不同期性;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向在时间上的呈现出早晚的不均衡性,生理发展先于心理成熟,有的儿童看起来很结实但他的内心不一定坚强。因此儿童的行为方式由儿童的心理成熟程度决定而不是由生理发展的成熟程度决定。

改变学前儿童所处环境和改变学前儿童同样重要。古语云:“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孩子身边都有什么样的人,最近和谁交往,孩子最近是否有不良的变化倾向,这些都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和家长都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例如,有的孩子有悲观、忧郁或是暴力、攻击等不良倾向的玩伴,若孩子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时间久了难免会沾染上相同的感彩。因而,有必要提醒家长孩子辨别能力有限,需要时刻的关注和适当的指引,在必要的时候应改变儿童所处环境,会有益于问题的缓解和解决。

家庭气氛及父母管教的方式决定学前儿童未来的生活形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习惯、成就、素养甚至人格等。一方面,父母关系又是家庭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夫妻和睦会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会开心快乐,更有安全感,以便于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出比较良好的对待社会和他人的态度,比较容易形成活泼、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反之,如果夫妻不睦,经常吵架甚至打架,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长期如此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负面生活态度,对社会和他人缺乏信任,更容易形成敌对叛逆的态度。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十分重要,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家庭、专制型家庭、放任型家庭等。其中,民主型家庭就是管教孩子要以民主的方式进行,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让孩子参与到涉及自身或家庭等有关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这种方式不仅充分的发挥了孩子的独立自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积极的性格特征。

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和人际态度影响未来的发展。自我概念也叫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对孩子来讲,老师喜不喜欢我?爸爸妈妈爱不爱我?小伙伴们喜不喜欢和我一起玩?我在幼儿园的表现怎么样?这些都属于自我概念的认知。按照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孩子心里中的自己要比实际上的自己对于孩子的长成更为重要。换句话说只要孩子认为自己是最棒的,那么即使他现在表现的还很普通,将来也可以成为最棒的。故此对孩子的教育要以表扬为主,因为对孩子来讲父母及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就是他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孩子从这些对待自己的态度中形成自我认知,如果这些态度是积极的,孩子自我概念就很有可能是积极的和自信的,如果这些态度是消极的,那么孩子自我概念也很有可能是消极的和自卑的。故此,对于学前儿童的家长和老师甚至这个社会都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表扬和鼓励,这样利于让孩子形成自信、乐观的自我概念。

秉承儿童心理咨询的这四大基本观点,不仅有利于提高儿童心理素质,降低了学前儿童出现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更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家长和教师社会等方面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心理咨询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惠萍,王祖莉,柯洪霞.简论师范院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7(07).

[2]但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学前儿童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05).

第11篇

课题组胡兴 胡鹏鹏

[课题简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我国广大农村,进城打工已成为农民获取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尤其近几年,进城打工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多,这种“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的状况,致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群不能完全享受父母关爱、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据统计,我国1.2亿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经商,或到外地打工挣钱。由此产生近2000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岁以下的占86.5%,按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而且这个数字逐年在增长。这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心理和人格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的逃学、旷课、不交作业、说谎,沾染打架等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因第二监护人管理不当而离家出走,甚至被拐卖。“留守儿童”现象成了一个新的社会话题,特别是能否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已成为讨论的热点。

2.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

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面对复杂的社会,身心健康成长尤其令人担忧。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有心事无处诉说,只能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留守儿童”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如何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3.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严峻课题。

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管,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都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捷。为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寻求策略措施,我们选出了《盘州市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对应策略》课题。

二、课题立项情况

本课题在2017年3月底选题后,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经过设计论证,先后报层层主管部门审批,于2017年8月中旬得到六盘水市基础教育教学课题评审委员会批准立项。

三、课题组成员详细情况一览表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承担任务

手机

胡鹏鹏

盘州市英武镇英武中学

中学二级

协助负责人完成开题报告、结题报告、负责留守儿童虚荣心理研究报告

18785845480

向克

盘州市英武镇英武小学

小学高级

负责收集各种研究资料、负责留守儿童孤独心理研究报告

13708588996

胡玮

盘州市英武镇英武中学

中学高级

负责审查、编辑各种研究资料、负责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研究报告

13985928316

何梅

盘州市英武镇英武小学

小学高级

负责编辑、装订各种研究资料、负责留守儿童羞怯心理研究报告

15329184370

支成贤

盘州市英武镇中心校

中学一级

负责制定调查问卷、负责留守儿童偏执心理研究报告

13984605706

四、课题研究时间表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1

 准备阶段

(2017年3月—7月)

1、申报表的填写;2、制定出具体研究计划,实施方案;3、开题报告

书面材料和电子材料

2

实施阶段(一)(2017年9月--12月)

1、准备阶段工作总结;2、各子课题调查分析报告;3、各调查报告论证

领导和专家评估

3

实施阶段(二)(2018年2月--12月)

1、课题专题研究报告;2、总课题研究推广报告;3、实施阶段工作总结

周边乡镇学校推广结论

4

 结题阶段(2019年1月---4月)

1、课题研究成果实践运用总结;2、讨论结题报告的形成;3、结题阶段工作总结

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儿童。留守儿童常出现情感缺失、心理偏差、行为失当、学业失控等现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人格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不少人误入歧途,这些孩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 同时,留守儿童在“家”骗第二监护人,在学校骗老师,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致使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容易走极端。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体贴照顾,出现害羞、内向、孤独的心理倾向。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害怕与人合作交流等。 本课题正是基于此提出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能力。教育留守儿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此,课题组成员从盘州市一些中小学选取留守学生近400余名,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专门研究留守学生的学习、交往、偏执、逆反、虚荣、羞怯等心理问题及生活状况。通过探索研究后,我们建议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而使他们的身体和身心健康都得到快乐成长。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先后编写了盘州市校本系列教材《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读本》,编印成书作教育系统内部资料赠送盘州市境内学校使用。也写出了各种心理特点的研究报告如:《对留守儿童羞怯心理的研究报告》、《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报告》、《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的研究报告》、《对留守儿童的交际心理的研究报告》、《对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的研究报告》、《对留守儿童的虚荣心理的研究报告》均被我校心理咨询室收存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培训使用,同时也被一些相关学校引用。

【关键词】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心里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一、 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会越来越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缺乏系统性的内容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做法,本课题正是基于此,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出发,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一线教师的亲身经历,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挖掘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制定培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值得推广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试图寻找一个突破口。使留守儿童父母安心务工,还可以积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经验。同时,通过关心爱护,使其留守儿童能在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好转,表现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持续好转,心里素质明显增强,学业成绩稳步上升;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力、自理能力都不段增强,身心健康不断发展,综合成绩呈上升趋势。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目前,社会各界人士已对留守儿童作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研究报告不断出现, 打开电脑搜索“留守儿童”就能搜索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和各地出台的有关关心留守儿童的政策。

1.国内研究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留守儿童进入大众的视野,其概念随着社会进步而嬗变。留守儿童作为农民工的衍生群体,其关注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焦点。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体质、学业、社会性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但结论大相径庭。留守儿童将长期存在,教育关爱工作任重道远,须避免留守儿童个体标签化,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多方资源,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国外研究现状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范围内受父母移民影响的留守儿童数量巨大。国外留守儿童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留守儿童的规模,以及移民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教育、医疗和健康、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者不仅描述了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而且对移民影响留守儿童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也比较感兴趣,提出了一系列中介和调节因素。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外对留守儿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留守儿童的规模以及移民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教育、医疗和健康、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比较关注,各地纷纷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问题的研究已经启动,中央教科所、江苏、河南,以及重庆市的个别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宗飞《任性冷漠内向孤独 “留守孩子”令人担忧》探究了留守儿童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消极情绪。黄应圣、刘桂平在2004年的研究中,也认为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迟希新在2006年的研究中也道出了留守儿童在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人格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偏差……这些研究,重点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在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这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的专项研究还远远不够,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他人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有: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暴躁、极端的性格。等特征,产生了叛逆、厌世情绪。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盘州市“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2、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方面找到一些有效的措施,纠正、排除、防止学校“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行为的偏差。

3、对盘州市“留守儿童”的各种个性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

4、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素质,初步培养教师具有从事心理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内容

1、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的主要心里现象分析

a、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现象

b、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逆反心理现象

c、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交际心理现象

d、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虚荣心理现象

e、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偏执心理现象

f、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羞怯心理现象

g、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孤独心理现象

h、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常见异常行为

2、对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及建议

    (三)研究方法

1、 抽样调查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盘州市部分中小学学生主要心里现象。

2、行动研究法:结合盘州市部分中小学教学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研究的过程,分阶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及时调整和完善研究步骤、具体研究策略。

3、 个别谈话法: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访谈,分析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和解决方法。

4、 教育文献法:查阅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文献,明确研究的目标,分析研究中涉及的有关变量。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

     完成区域内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象的调查,提取数据,对中小学学生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象进行分类。做好课题的研究准备工作开展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以及设计调查问卷等。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2018年3月—2018年12月)

1、 主要按计划、步骤进行课题研究。

2、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盘州市部分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象。

3、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盘州市部分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象。

4、 根据留守儿童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访谈和社会调查,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研究转变策略。

5、 对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个别辅导,设计合理的教育方案。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2019年2月——2019年4月)

       整理材料,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写好课题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调查结果统计

课题组通过对盘州市八个中小学约400余人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详见各种心理问卷调查统计报告),主要数据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占89%,没有的占11%,其中:

(1)认为交际心理有困难的占20%,一般的占65%,没有困难的占15%;

(2)认为学习心理有困难的占30%,一般的占70%,没有困难的占10%;

 (3)有逆反心理的占40%,一般的占50%,没有的占10%;

(4)有偏执心理的占30%,一般的占60%,没有的占10%;

(5)有羞怯心理的占45%,一般的占40%,没有的占15%;

(7)有虚荣心理的占50%,一般的占30%,没有的占20%;

(8)有常见异常心理行为的占40%,一般的占25%,没有的占35%;

  (二)调查数据分析

从第一个问题可看出:这些留守孩子在交际心理方面有问题的不是很多,一般地占多数,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从第二个问题可看出:这些留守孩子学习心理困难的也不太多,有80%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还行的。

从第三个问题可看出:由于他们的父母不在家,更不可能时时刻刻在自己身边,很需要帮助和指导他们,以减少出现的逆反心理。

   从第四个问题可看出:留守儿童偏执心理还是较多,很需要我们采取合理措施去调适;

   从第五个问题可看出:这些留守儿童羞怯心理人数不算少,很需要我们采取引导措施;

   从第六个问题可看出:留守儿童虚荣心理还是挺严重的,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的。

    从第七个问题可看出:有常见异常心理行为的也很多,很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去调适,

(三)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组长胡兴担任主编,带领课题组成员经过近六个月的时间,编写了盘县校本系列教材《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读本》,在课题实施学校推广试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誉,为我们课题研究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课题组长胡兴设计制作的课件和撰写的论文《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架起友谊桥-----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分别获得《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全国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及“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奖赛二等奖。为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了推广。

3、自课题实施以来,课题组长胡兴为盘州市英武镇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培训了五期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英武乡中学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二级培训》、《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男女生交往》。

     4、课题组成员何梅所做的课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化分析》、教研论文《浅谈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盘州市红果片区小学得到了推广。

    5、课题组成员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写出了各类心理问题的研究报告。其中:

(1)课题组组长胡兴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偏执心理”、“交际心理”和“常见异常行为”的研究报告。

(2)课题组成员胡玮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的研究报告。

(3)课题组成员胡鹏鹏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虚荣心理”的研究报告。

(4)课题组成员支成贤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逆反心理”的研究报告。

(5)课题组成员何梅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羞怯心理”的研究报告。

(6)课题组成员向克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报告。

【实践成效分析】

1.通过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了解当前我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2.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根据所获数据资料,分析造成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异常的各种因素。

3.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指出学校、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4.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探究合适的解决策略。

5.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和总结。

【研究体会】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心理健康问题则需要政府、家长、学校及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以下是我们课题组研究实践后的几点总结与建议:

 1、政府方面

就社会政府而言,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高的重视。留守儿童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体制不完善,家长收入并不高难以承受高昂的择校费。所以,政府在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降低入学门槛,方便家长携带孩子去打工。农民工将子女留守而不选择举家迁移,与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难有直接联系。由于户籍所造成的二元体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入学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这成为农民工子女不能随迁的一大障碍。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应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流入地政府要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进一步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同时,在公办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特别要把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好,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降低农民工子女上学、受教育的成本,使留守的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共享城市文明。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家乡创业,在相对落后乡镇、农村发展更多的产业,为农民在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还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财力扶持、制度倾斜、生活保障,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尽量确保“后天平等”。

2、学校方面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部门。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学校对他们要倍加关注和关心,每一位教师要有一颗爱生如子的爱心,有计划的做好家校联系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家访,让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父爱和母爱,得到大家庭的温暖,做到对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学习情况等方面了如指掌,积极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有效弥补“留守儿童”的缺失。作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关心和教育好“留守儿童”责无旁贷,责任重大。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实践,现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要调查摸底,分类管理。组织全体老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的家访,作好记录,建立档案,并制定分类辅导关爱的方案,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有的放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定儿童的家庭主要在以下四种情况:①家庭困难,父母迫于生活双双外出打工;②父母一方不在本地,为团聚而外出务工:③家庭宽裕,父母为生活自由而外出务工;④父母感情不和,一方外出务工。针对这四种种情况,我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通过各种渠道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化解他们因家庭困难而引起的自卑和苦闷。对家庭宽裕的家庭的,重点促使其父母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关爱。对于父母感情不好,性格古怪、脾气暴躁,逆反心强、问题较多的孩子,进行重点跟踪,特别呵护和关爱。

二要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制度。学校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和学校“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有关活动;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定期检查制度、结对帮扶制度、热线交流制度、心理咨询制度等,把关爱工作落到实处,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常化、社会化、制度化,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关爱工程”实施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对学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促进、推动关爱工程长效、持久深入地开展。

三要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心灵沟通。根据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我校课题组成员则组织本校部分留守儿童与浙江大学“1+1爱心工程”结对子的活动,目的也是为了改善留守儿童“有苦无人诉”的状况。爱心工程以大学生牵手留守儿童为中心,让孩子们找到一名“知心姐姐”或“知心哥哥”。组织留守儿童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以书信进行交流,因为对于老师,孩子们有警戒,有些不大愿意说出心里的真心话,但对于知心哥哥或者姐姐,他们的内心就没有什么顾虑,更加愿意倾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种让社会人士参与到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机制或模式还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此类活动得到推广,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问题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地解决。

四要加大硬件投入,搞好寄宿制建设。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好寄宿制学校,优先安排“留守儿童”住宿,加强内部管理,认真安排好“留守儿童”的安全、学习、生活等问题,使其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留守儿童在学校寄宿有很多好处,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学习、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教师及同龄儿童之间的关系和谐、亲密沟通。

五要关注特殊群体,进行个别辅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对于个别特殊的留守儿童,在他们身上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六要经常沟通家长,家校互动。学校可以开辟一个亲情专线或互动专线,虽然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话,但是,家长因为工作问题常常会忘记给家里打电话。所以,学校可以开辟一个亲情专线或互动专线,让留守儿童每周打1~2次电话给家长,同时让老师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汇报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交流,努力与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取得共识,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帮助孩子成长。

七要提高教育人员的素质。除了在教学方面提高要求外,教育工作者在对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也要尽量充实。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在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中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效预防留守儿童形成的极端思想或做出的极端行为。

八要学校和班级要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各种文艺活动和公益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在活动中忘记的是烦恼,得到的是快乐。通过活动增强与同学相处的感情,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体会助人为乐的幸福,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家庭方面

就家长而言,在做出外出打工而留下孩子的选择时,应该充分认识其中的利弊。虽然,父母在外地打工距离孩子很远,但是,现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通讯工具及时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代养人、留守儿童的老师保持联系,更多地与留守儿童深入谈心,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困惑,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扰,减少隔阂,更好地理解和关心留守儿童。家长绝对不可以因为留守儿童成绩落后而一味指责其不用功学习,而应该尽量帮助他们利用假期及时地弥补空缺、跟上进度。

我们想强调的是,父母不只是孩子衣食住行上的支持者,更是孩子精神上的寄托者。每个孩子都希望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有母亲温馨的话语来安慰,可以有父亲宽厚的肩膀作为依靠,从而帮自己正确面对并战胜挫折。所以,我们需要为留守儿童的父母敲醒警钟!你们可以少加几个班,可以少赚一点钱,可以不用给孩子买什么高档的礼物,但是,一定要记得经常打电话跟孩子聊聊天,一定要记得在孩子生日的时候,煮一碗面或买一块蛋糕,道一句生日快乐。

4、社会方面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不只是农村或者农民工的问题了,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扩大,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我们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伸出热情的双手,形成爱的暖流,温暖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更需要我们呵护的花朵。从以上这些爱心人士的言语中,我们能感受到社会从来不缺少爱心,我们相信,在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下,会有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绽放笑容。

【研究收获】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材料,也比较摸清了盘州市留守儿童的主要心里现象,我们也根据实际情况探索研究了一系列教育措施。对于个别留守儿童的教育,通过我们课题组的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农村留守儿童队伍庞大,加上学校各种条件有限,以至于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当然,我们会努力渐渐扩大我们的队伍,更不会因为课题的结束而停止研究。我们将继续关注留守学生的学习、教育问题,真正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落到实处。为他们做点什么,给他们关爱,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给他们以学习等各方面的指导,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廖继昌、韦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对策及建议》,广西教育,2008年25期 .

[2]李彩娟:《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4期 .

第12篇

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流动人口总量已从不足200万人增加到2.21亿。与此同时,学者们也注意到了,我国流动人口在结构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流动人口家庭化是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主要指某些家庭中由单个成员流动或变成夫妻双方流动或变为整个家庭流动,学龄儿童跟随着身为流动人口的父母流动,成为流动儿童。1988年,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指出流动儿童是指6-14岁(或7-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流动儿童课题组,2006)。现在通常指的则是随外出打工父母离开家乡到城市生活的孩子。马润生(2008)认为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农村,年龄在6-14周岁,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随父母迁入城市并正在城市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取得城市户口的在城务工农民工子女[1]。不同的学者在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中对流动儿童有不同的界定,尽管如此,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已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

2.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现状

2.1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国内很多研究证明,流动给儿童心理的许多方面带来了多方面不利影响,具体可分为社会适应、歧视知觉、身份认同、消极与积极情绪这几个方面。

2.1.1社会适应:胡韬(2007)从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社会认同、人际协调、社会活力这八个方面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总体上低于城市本地少年儿童,但是在生活独立因子上高于城市本地少年儿童;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年级差异,总体上呈现随年级升高社会适应水平提高的发展趋势;流动少年儿童中的非独生子女的生活独立水平高于独生子女[2]。胡韬(2012)在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中得到了一致的结论[3]。孙晓莉(2006)选取了南京市两所学校三年级和五年级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4]。另外,曾守锤(2010)调查了4所招收流动儿童的公办学校一至九年级的学生,结果表明流动儿童比本地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但也有研究证明,流动儿童并未出现适应不良现象[5]。郭良春等(2005)对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个案调查,认为流动儿童很快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吃苦耐劳并体谅父母的家庭责任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但他们同时也指出,流动儿童对于城市只是局部适应[6]。范兴华等(2009)采用自尊、生活满意度、孤独感、抑郁、社交焦虑和问题行为问卷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流动对儿童社会适应无明显不利影响[7]。再有,王中会等(2014)研究探讨了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发现,积极心理品质高的儿童对学校适应状况较好[8]。

2.1.2歧视知觉: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环境改变加上户籍等不同于城市儿童,使得他们在城市感受到歧视。戴斌荣(2011)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比较强烈,有近1/4的流动儿童认为城里人歧视他们。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是来自多方面的,包括学校同学、教师、城市居民以及制度。其中,来自同伴的歧视感受最强烈[9]。方晓义等(2008)的调查也发现,半数以上的流动儿童报告自己受到过歧视[10],曾守锤(2009)的调查也发现,有22.8%的流动儿童认为上海人本地人(尤为上海同学)对外地同学有歧视,他们体验到了城市人对自己的歧视[11]。蔺秀云等(2009)的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在性别的差异上不显著,但在学校类型和流动性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对社会歧视的感知高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所在城市、住房及学校经常变化等流动性高的学生歧视知觉比流动性低的学生明显[12]。江琦等(2011)对流动儿童班级人际关系与歧视知觉关系的研究也发现,同伴关系与歧视知觉呈负相关,同伴关系、主观支持可以负向预测歧视知觉,但在歧视知觉的性别差异上,男生感受到的歧视要高于女生[13]。

2.1.3身份认同:流动儿童大多在6-17岁年龄段,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这一发展任务就在这个时期完成。戴斌荣(2011)认为当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不和善、随时可能受到歧视的环境当中,就容易产生身份认同危机[9]。迪丽娜尔(2011)对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综述中提出小学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是城市人,而城市儿童却认为他们是农村人,这些孩子往往感受到自己的边缘性,缺乏对城市及社会生活的认同[14]。唐咏(2008)的研究发现,在二元城乡户籍制度下,人一出生便被赋予了“农民”与“市民”身份上的差异。制度不完善很可能是导致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的根本原因[15]。

2.1.4消极与积极情绪:流动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心理压力过大,焦虑、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问题突出,问题行为突出,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广州市的一项调查发现,22.9%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在学校中几乎处处不如别人;56.8%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表现一般,没有出色之处[16]。欧阳岚(2008)研究还发现,流动儿童在进行某县活动时会轻言放弃,有些则不敢再集体面前表现自己[17]。周皓(2012)的研究发现,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倾向显著高于公立学校儿童。此外,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倾向在流动性上也存在差异,流动性高的儿童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倾向也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儿童[18]。但徐晓(2008)、曾守锤(2008)、李玉英(2005)的一些研究也证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自豪感得分高于自卑感,大多数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流动儿童的心理品质也处于理论的中等及以上水平[19-22]。申继亮等(2008)研究还发现,由于流动带来了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个体智力方面的变化,从而促进了流动儿童在创造性思维上的发展[23]。

2.2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大量文献研究显示,影响流动儿童心理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方面。

在适应方面,研究者探讨单个或多个因素对流动儿童对适应各方面的影响。胡韬(2013)研究发现,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志气、学校因素、社会歧压和家庭因素4个方面,并对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结构模型[24]。有些研究则探究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适应的影响,如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或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还有研究者对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进行心理干预,也有学者以典型的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个案为例,分析其在学校适应不良的表现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操作性强的心理教育和干预措施,逐步解决其适应不良问题。在前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近两年的研究新增加了6岁以下流动儿童的研究,孙倩倩(2011)针对沈阳市3-6岁的流动儿童进行了一项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状况调查,发现流动儿童与沈阳当地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发展(表现在生活自立、运动、作业、交往、社会化)水平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在性别和自我管理上没有存在显著差异[25]。

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者探讨单个或多个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刘正荣把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为两类: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流动儿童生活空间场所的变动、所就读学校的类型、父母职业及收入的状况等,主观因素包括对流动儿童对就读学校的满意度、学校生活的满意度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同情况等。邹泓等(2008)发现,教育资源的享有情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26]。申继亮、刘霞等(2007)考察了家庭环境特点和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自尊水平的影响,发现庭经济资本越高,流动儿童的整体自尊水平越高;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家庭外社会资本高的流动儿童,其成就自尊也越高;家庭外社会资本较高的流动儿童,其社会自尊较高[27]。紧接着曾守锤(2009)、赵笑梅(2010)等人的研究也发现了,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父子新人、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歧视知觉、社会比较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自尊水平[11][28]。另外,秦建(2012)在流动儿童家校处境、社会认同对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中发现,流动儿童对班级气氛、自尊、学校适应均感受良好,但相比城市儿童,流动儿童仍处于劣势[29]。但徐凤娇(2010)对长沙市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长沙市流动儿童的自尊状况发展良好,与城市儿童相比较,高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良好[30]。有研究还探讨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其它方面,如刘霞、申继亮(2010)探讨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及态度研究中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老师支持和同学支持对于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1]。范兴华、陈锋菊(2012)考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队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积极应对对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有增强作用,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有共同调节作用[32]。有些研究探讨单个因素对心理方面的影响,卿再花(2009)考察初中生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流动初中生在学习适应不良、退缩、神经质及问题行为总分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非流动初中生[33]。曾守锤(2008)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留守时间和转学次数能有效预测流动儿童的幸福感[20]。王瑞敏等(2008)的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乐观和掌控感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作用[34]。张秀琴等(2013)在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中也证明了前人的研究,但同时也发现了儿童的幸福感与人格、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因素有显著相关[35]。近几年,也有不少学者关注了流动儿童不良情绪、疏离感等的心理干预,如叶玮琳(2008)研究的农民工子女小学生不良情绪特点及其干预研究[36]和雷鹏等(2011)关于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现状、成因及干预对策的研究[37]。

3.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国内研究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经历了从表象分析,到调查研究,再到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探讨,最后到干预措施的试验,这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至今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足。

第13篇

关 键 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美术心育 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在为城市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在情绪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个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问题: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与情感隔膜。这种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便形成了留守儿童一些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美术心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

1.美术与心育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不仅要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培训,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任务。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冲突等精神压抑,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并获得放松、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实现“完整的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同样具有心育治疗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治疗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美术活动及美术心育治疗模式,为我们从事探索、分享与回馈,促进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健康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行途径。

2.美术心育治疗对策研究

美术心育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即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治疗的重点在于创作中内心历程的探索,通过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显示出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征和相关的潜意识。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美术心育治疗可以从他们的创作中了解和排除各种心理疾患,并借助创作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疏导焦虑情绪,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

(1)美术创作中的心育治疗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流露出他们内在的潜意识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教师要从中细心观察,通过美术作品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应该争取多接触他们,与他们达成心理沟通,在充分尊重其个性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隐患,通过自由创作,使内心的冲突投射在作品中,使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这些学生画出心中的恐惧、焦虑和不快,宣泄郁积于他们心里的伤痛。当这些留守儿童表达和宣泄心中的不快时,内心激烈的焦虑能通过绘画宣泄和释放,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矫正异常心理。

(2)团体活动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在团体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留守儿童加以引导,通过团体生活,使他们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及进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融合游戏的竞赛机制,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和敢于尝试的精神。通过手工制作、构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在合作中形成尊重、关怀、友爱等品质,使他们的能力和人格都得到和谐发展,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

采取不同的方式让留守学生融入生活,如激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美术展览、美术兴趣小组、校园美化活动等,增加学生交往、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爱心、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展,学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进行团体治疗有很多优势,当事者在活动中宣泄潜意识,取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活动信息便于引导和治疗,当事者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了治疗,从而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心理支持。

(3)艺术活动评价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信心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品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美术心育疗法提倡从表现性评价和档案夹评价两方面来实施。

在美术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实施适度的鼓励性评价,维护和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高度融为一体;通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心;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或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调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表现性评价。

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是一种在学生美术学习全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美术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评价能力的人。美术档案夹的评价特别注重学生艺术学习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的有机联系,学生自身就是艺术档案夹内容和形式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通过制定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在学习美术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实践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主体性发展。而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留守儿童作为档案夹创造、开发、评估的参与者,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结语

美术这种安全的自我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儿童宣泄情感,更有助于提升其独立性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从美术创作、团体活动、艺术活动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培养与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我调节、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使其焦虑、自卑、偏激等心理得到矫正。因此,渗透美术心育艺术治疗的方法能够进入留守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完善,能有效地减少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留守儿童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第14篇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发展心理学范畴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布朗分布伦纳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并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发展中的个体处于直接环境(如家庭)和间接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相互嵌套的环境系统之中。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每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发展都会波及其他系统,进而影响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系统随儿童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的家庭扩展到社区、学校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观系统之间能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中间系统的发展也能实现最优化。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未直接参与其中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环境。宏观系统(mascrosystem)指儿童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如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法规。

二、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在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的描述并没有统一标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心理健康更侧重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未对智力有相应要求[2]。因此可以推断智力障碍儿童并非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距,个别领域表现偏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人际适应、人格、行为等方面。一项由父母和老师进行评分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一半的程度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情绪困扰症状,且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Emerson和Hodapp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群体内表现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比例高出普通人群4倍[3]。张福娟(2004)[4]和江琴娣(2005)[5]的研究都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情绪问题。而且,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6],有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率较差,且普遍存在孤独、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7]。在学业上,由于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学习失败经历较多,对学习存有逃避心态,且学习兴趣不足,动机缺乏,可能患有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受到过多照料,日常生活缺乏独立性,缺乏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品质的研究也显示,与视障、听障和普通儿童相比,发展程度最差[8],表现较差的人格特质有坚韧性、固执性和生活习惯[9]。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智力障碍儿童存在或轻或重且表现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个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涉及到儿童成长发展的各个生态系统。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影响较大。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发展,儿童易产生依赖心理,严厉管教易使智障儿童产生恐惧倾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父母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定因素,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有较好的预测力[10]。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又一微观系统,其中,同伴关系和教育安置对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1]。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生态系统。而儿童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智力、性别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首先,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特点。低于常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该类儿童很难通过说教,甚至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什么是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生态系统理论所提倡的动态、开放的环境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遵循“疏导”而非“抑制”原则利于智力障碍儿童习得一般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技巧。例如,对于一名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在暴绪问题时,让其在操场自由奔跑释放积压比封闭式、单独的教室更能使其心情平复。这也启示我们,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而言,生成式的、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普遍优于依靠传统模式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生态系统理论支持下的开放、互动的教育方式规避了智力障碍儿童认知事物浅薄的弊端,侧重儿童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使其在行动与互动中逐步掌握化解心理问题的技巧。其次,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能刺激和丰富智力障碍儿童多种感官,使其内心丰盈。心理健康之人,必然是内心有着丰富情感及包容心的。儿童在与外部环境的逐步探索过程中,明了是非,习得善恶。若切断儿童与外界的联系,哪怕以爱为名刻意窄化儿童与外界的通道,仅是将其置于成人搭建的象牙塔中,必然造就内心贫乏、不识是非善恶之人。生态环境本身是真实的,与环境的互动能使儿童获得最真实的情绪体验。例如,通过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的活动,教会孩子“爱”的理念:爱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老师,更包括同伴和长辈,不认识的陌生人,甚至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爱的方式也不仅仅包括听话、顺从,更在于通过创造性的举动完成任务,获得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倡导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正是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拓展儿童的体验渠道,使智力障碍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绪情感。最后,生态系统理论为培智学校开展多种活动性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在培智学校中,各种活动性课程的数量相当可观,占比也不容小觑。活动性课程是符合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特点的,培养其技能技巧、开发心智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认识并理解自身在与环境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深刻的各种情绪体验,并在持续不间断的活动中内化升华为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心理。生态系统理论启示培智学校的活动性课程要沟通家庭、社区和社会,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构建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系统模式。

四、生态系统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环境因素,一昧从儿童自身缺陷寻找原因,强调思想开导,灌输积极向上的想法。这一做法因不贴合智力障碍儿童实际,收效甚微。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寻找突破口,还应该从儿童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思考。因此,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微观的家庭支持,中间系统的社区、地缘支持,宏观的政策支持、社会舆论支持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从中获得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的微观系统。家庭、学校是儿童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久远。儿童和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受到的比实际存在的更重要”,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体验到的环境”。影响儿童生长的环境不仅包括家长提供的实体环境,还包括在环境中儿童对环境特征的主观感受。特殊儿童与父母、手足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能影响到儿童性格、品质的发展。在多数特殊儿童家庭中,由于自身的缺陷,特殊儿童在与家人交往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使面对比自己年龄小的手足,也要扮演“服从者”的角色,这不利于儿童主动性的发展,甚至导致儿童自卑、懦弱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健全心理的成长。一个人与环境互动,和其他人发生关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智力障碍儿童虽然由于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缺陷,不能正常习得人际交往技巧,但同样具有与人交往的渴求与能力,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甚至拥有一套自己的社交模式。家长在儿童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承担指导和鼓励的责任,而非代替或过度保护。同时,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影响着父母。作为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关系时,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导双方关系,给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暗示和引导,避免受孩子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中,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成员要创造以智力障碍儿童为主的社交空间和自由,引导儿童发展积极健全的性格品质,同时给儿童健康向上的反馈,避免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培智学校没有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是贯穿于学科教学中,以说教为主,活动类课程以生活技能技巧的教育为主,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从环境角度入手,培智学校应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心理环境”,遵循“实在是有影响的”原则,全方面考虑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氛围、校园文化等,使儿童能在包容、愉悦的环境中发挥天性,自由生长。其中,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协调环境与儿童心理的不和谐因素,站在儿童角度思考不同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的时刻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教师应是学校教育与儿童心理的沟通者,是校园文化的显性传播者和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第1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1.同伴交往障碍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同伴交往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时,不能从他们身上习得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策略,也得不到引导和帮助,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同时,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由于他们的“留守”这样特殊的、非常规性的状态及处境,更容易沉默寡言,封闭自我,不愿意与同伴交流,出现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2.自卑

有些农村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非常缺乏父爱和母爱,在生活中往往缺乏自信,他们害怕别人的目光与议论。由于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当事人也会感到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农村留守儿童逐渐产生了这种自卑心境,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严重的会导致自闭症。

3.逆反心强

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一些平时就调皮好动的学生因为父母外出,行为大胆放肆,在教师和监护人管教的时候产生逆反心理。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

4.耐挫力差

许多调查发现“心理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上欠稳定,对自己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遇到问题时又很少向他人求助,这就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抗挫折能力十分差。由于长期缺少父母之爱和必要而又即时的抚爱,许多儿童的心理防线十分脆弱。

另外,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非正常状态”中,还容易导致思维方式、感知觉和意志品质改变而丧失自身控制感。因此,政府机关、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要予以足够重视。针对于留守儿童特殊的心理生活环境,并结合本研究结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二、建议

1.政府支持

为良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领导模式是必须的。而具体说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施。但因为现实环境的制约,目前很多乡镇中小学还没有条件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与咨询室。因此就需要教育部门积极为在职教师培训创造条件,使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处理一般性心理问题。其次,社会环境的良好与否也关乎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部门应积极联系司法部门、文化部门,协同整治和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和文化环境,大力查处非法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为留守儿童优化一个健康的生活教育环境。

2.学校干预

学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一方面,它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与同学所提供的和谐的氛围与环境可以部分弥补儿童家庭情感依恋的缺失。学校应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一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教育他们树立规范意识和行为,发展健康心理与未来潜能,主要针对生活适应、学习方法、人际关系、人格塑造等内容进行教育;第二级,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调适能力,防范出现学习焦虑、孤独自卑、脆弱敏感、冲动倾向,以及厌学逃学、吵架斗殴、泡网吧等行为问题,预防人格偏差现象,及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第三级,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主要针对心理适应障碍、学习障碍、人际关系障碍、人格障碍等问题进行纠正。

3.家庭关爱

家庭关爱与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诸多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这种缺失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所在。首先,从留守儿童家庭本身来说,由于母亲外出的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在儿童幼年时母亲应尽量不要外出,以使儿童早期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从而保证其早年心理发展的顺利进行。对已经留守的儿童来说,为最大程度的减少家庭关爱与教育缺失所带来的影响,临时监护人应肩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加强在家庭中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互动。让留守儿童在一个新的家庭中感受到家庭的完整性与互动性,从而让其可能偏离正常轨道的心理发展重新走上健康之路。其次,留守儿童家长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多的机会,采取更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这是因为孩子在寄养期间,与亲生父母的接触是以后团聚的必要步骤。同时留守儿童家长要加强与临时监护人和学校的联系,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和心理近况,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素质,从而配合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4.社会扶助

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它的解决也离不开社会的扶助。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扶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留守儿童所在村组、社区应充分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帮助留守儿童家长就近寻找合适的临时监护人,并在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过程中,担负起监督临时监护人的责任。同时切实加强区内治安环境,保障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并避免留守儿童被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引诱走上犯罪道路。

第二,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家庭关爱与教育的缺失是无可避免的,除了在学校与新的监护家庭中弥补这种缺失外,还可以在留守儿童所熟悉的村组与社区氛围中弥补这种缺失。社区内可以征集大学生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此外,也可以发动留守儿童的同龄孩子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互帮互助。一方面可以加强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留守儿童通过帮助他人也可以获得一定自我概念的加强。

参考文献:

[1]苏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

[3]高亚兵,彭文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4).

[4]高亚兵.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