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范文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骨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第1篇

[关键词] 骨科;糖尿病;围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b)-0155-02

Orthopedic Patients with Diabetes Peri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

DING Chang-hui

Huangdao District seco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Qingdao,Shandong Province,266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ion orthopedic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thods and their effects.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March 2014 - diabetes patients in December 2015 during the orthopedic hospital treated 62 cas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care to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ntegrated care) and control group (usual c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are benefi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ime and complications observed during fracture healing patients care circumstanc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Orthopedics; Diabetes; Perioperative nursing

临床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受到创伤和手术刺激易出现各类应激反应,导致其出现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患者面临较大的切口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对切口和骨折的愈合造成不利影响[1]。该研究为探讨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随机选取今年来该院收治的此类患者62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本科骨科收治的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共31例,17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分布为34~71岁,平均为(54.9±7.1)岁;包括18例股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和3例肱骨骨折。观察组共31例,19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分布为31~69岁,平均为(53.7±6.8)岁;包括15例股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和5例肱骨骨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骨科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病情观察、皮肤准备和术后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一方面需要忍受骨折的痛苦;另一方面受到糖尿病长期的折磨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同患者充分交流,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糖尿病病情和骨折治疗方法、预期效果,以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念,积极配合治疗;②血糖控制。术前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对其实施针对性血糖控制,维持血糖水平在8.3 mmol/L以下,及时发现并对酮症酸中毒进行治疗,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③皮肤准备:糖尿病患者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术前备皮时应严格按照消毒和无菌原则实施常规骨科备皮,并注意给患者保暖。(2)术后护理:①饮食控制:术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一方面保证营养充足促进骨折愈合;一方面对糖类摄入进行控制避免引起血糖水平剧烈波动,术后饮食以豆类、蔬菜等为主,适量进食动物蛋白,忌食淀粉含量较高食物;②血糖监测:手术及创伤易引起糖尿病患者各种应激反应,导致其血糖波动。术后对患者进行实时血糖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以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③感染预防: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切口情况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按时清洗换药,以降低切口感染风险,促进骨折顺利愈合[2]。(3)充分运用中医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的常见症状如疼痛、失眠、便秘等给与耳穴压丸、穴位贴敷、中药塌渍治疗,舒缓患者不适,促进骨折愈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并对护理期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x±s)表示计量资料,并对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71.5±6.2)d,对照组为(99.2±6.7)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0.4±3.3)d,对照组为(16.5±3.6)d,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大部分骨折患者均需接受手术治疗,但临床研究证实,由于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极易出现各类感染,且骨折后愈合能力较差,易造成骨折迁延不愈,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围手术期护理在骨折手术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一方面保证术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可顺利接受手术;另一方面则保证患者术后状态良好,可顺利愈合。对于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而言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4]。通过术前心理护理、血糖控制等帮助患者坚定治疗信心,并调节其体征稳定,使其手术耐受性增强;术后通过饮食控制、感染预防等保证患者骨折部位的顺利愈合[5]。治疗期间充分运用中医护理技术缓解患者不适,促进骨折部位愈合。该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其骨折愈合时间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骨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单月霞,张翠英.优质护理的开展对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 94-96.

[2] 李淑英,徐英华,任艳玲,等.个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3(31): 3806-3808.

[3] 周海燕. 浅谈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 3(10下旬刊): 121-122.

[4] 阿丽娅・亚森,沙代提姑丽・麦麦提热依木. 探讨骨科糖尿病足合并特异性感染截肢术的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3): 256, 260.

第2篇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入的50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症治疗。术后指导患者对患肢进行积极的功能训练,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50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患肢的恢复程度,良好41例,一般5例,4例患者的患肢恢复较差。其中2例患者不配合功能锻炼,导致肩关节僵硬,2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加强护理及换药处理后,情况有所好转。

结论:帮助患者对患肢进行功能训练,积极做好围术期的各项护理工作并对各类可能的并发症做出有效的预防可以提高老年患者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性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 围术期 护理体会 不稳定骨折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3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生概率逐年上升。高龄患者的骨质较为脆弱,故而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多为十分严重且复杂的关节内骨折。该病的患者占全部骨折患者的4%~5%。伴有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发生此疾病的概率更高达10%[1]。现阶段,一般采用手术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若处置不当,极易造成患者肩关节僵硬,故而患者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十分重要。我院对50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了积极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入的50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上的骨质疏松。5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34例,年龄64~87岁,平均(71.4±1.7)岁。致伤原因包括,车外伤11例,高出坠落伤10例,摔伤29例。其中有4例患者合并肩关节脱位,6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①观察患者患侧肩部及患肢的肿胀情况,患者入院后,立即让患者采取绝对卧位休息,并垫高患者患侧的肩部以及患肢。使用消炎止痛的药膏涂抹于患者肿胀的部位。并指导患者进行手指伸屈以及握拳训练,以促进肿胀的消除。实时监测患者患肢的血供、肿胀等情况。②患者因年龄较大,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低,极易出现紧张等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差,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故而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树立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③老龄患者易出现各类合并症,故而要检测患者的血压、血糖,每天检测2次血压,4次血糖。保证患者的血压、血糖在手术允许的范围之内。④术前3天即可开始对患者术野皮肤进行消毒,并使用无菌的敷料包扎。术前1天,禁水禁食。术前半小时对患者进行备皮、消毒处理。

1.2.2 术后护理。①术后返回病房后,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其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处理。②检测患者的患肢情况,观察切口是否有渗血,观察切口负压引流管的引流液的颜色、性质。③术后先使用冰袋敷于患肢,以减轻肿胀、出血给患者带来的疼痛。12h后给予患者热敷,促进水肿的吸收。④若患者放置PCA管,可依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多次给药。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控PCA管是否通畅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⑤采用全麻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应禁水禁食6h。6h后,方可给予患者半流质食物,之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食物。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术后即可直接使用普通食物。⑥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对患肢进行功能训练,常用Hughes、Neer的三阶段法[2]。包括第一阶段的上肢旋转、伸展练习。第二阶段的颈肩部集群运动。第三阶段的患肩的大范围活动、伸展、对抗训练。

1.2.3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患者若手术部位、患侧肢体出现任何不适(疼痛、红肿、畸形),请及时来院复查。每月及时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复查。同时坚持对患肢进行锻炼。

2 结果

50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患肢的恢复程度,良好41例,一般5例,4例患者的患肢恢复较差。其中2例患者不配合功能锻炼,导致肩关节僵硬,2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加强护理及换药处理后,情况有所好转。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肱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不断增多。只有对患者采取的合理的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并在术后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训练,才能避免患者发生肩关节僵硬的现象,使其患肢得到更快的恢复。我院对选取的50例患者均进行了有效的患肢功能训练,训练效果良好,大部分患者的患肢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只有2例患者不配合功能锻炼,导致肩关节僵硬。

总而言之,帮助患者对患肢进行功能训练,积极做好围术期的各项护理工作并对各类可能的并发症做出有效的预防可以提高老年患者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庆林,罗春强,梁桂泉.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2011,11(8):50

第3篇

关键词:  骨科  围手术期护理  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律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骨科患者常有病情危急、疼痛、肢体功能障碍等表现,容易发生意外,具有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为减少护理缺陷和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本文对骨科围手术期安全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骨科围手术期患者304例,其中男170例,女134例,年龄18-78岁,平均43.5±8.78岁,既往无精神疾患,采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2人,其中试验组男85例,女67例,对照组男85例,女67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

    1.2.2 试验组除采用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外,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由护士长及质控护士定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安全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或杜绝护理缺陷。①规范、熟练操作技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熟练地履行各项操作规程,加强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严谨性。②注重护患沟通,加强语言修养,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③加强医护沟通,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

④重视护士继续教育,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⑤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完善护理记录,书写护理记录并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做到主观的描述、判断,结论不能有自相矛盾的记录可能,保持记录客观性和一致性[2]。

    1.3 评价指标  (1)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情况比较:从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情况、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情况统计2组数据。(2)患者发生意外与纠纷例数比较:从患者的投诉、护理缺陷申报、护士纠纷处理三方面统计2组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积极配合治疗情况  对照组积极配合治疗患者133例(87.50%),试验组为148例(97.37%)。2组积极配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7,P<0.05)。

    2.2  2组发生意外与纠纷例数比较  对照组护理意外和纠纷发生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第4篇

【关键词】骨科手术室;护理差错;原因;对策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2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27-02

1.骨科手术室的术前护理差错和对策

1.1 术前访视导致患者情绪的不稳定和对策。术前访视旨在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使其顺利度过手术期[1]。但是护理人员不合适的语气和动作都会造成病人的猜疑和情绪的波动,对病人的整个手术和治疗过程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要求负责本次手术台下配合的巡回护士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在交流时护士要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言语应通俗易懂。然后交代手术注意事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及其有效应对措施[2]。

1.2 接送患者和手术部位的错误和对策。很多病情较严重的病人或是情绪较紧张的病人,甚或是因注射镇静剂后反应较迟钝,不能正确的陈述自己的身份和手术部位,这些可能导致护理人员接错患者、放错手术间和切错部位的可能。措施:护士必须对每位病人做到认真负责,严格完成对病人的查对。要求护士做到五次查对:①巡回护士在手术前到病房接患者时查对,接病人前要根据手术通知单抄写卡片,包括病人的所有一般资料,核对手腕带,确认无误后填术病人交接单,双方签名。②患者进手术室时查对,在患者等候区护士和医生一起核对手术通知单的全部内容和病人的病历、药物、影像资料等。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接入手术室。③患者上手术台时查对,护士结合病例和影像资料核对手术部位。④手术开始前查对麻醉医生核对手腕带和病历,切开前主刀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一起再次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⑤术毕送患者回病房后查对,护士对病人的身份和手术部位进行再一次的核对。另外,骨科手术应特别注重手术名称的查对,尤其是疾患的左右侧的区分。

2.骨科手术室的术中护理差错和对策

2.1 术中输血的差错和对策。骨科手术术中经常会需要输血,错误的血型的输入会导致溶血,严重的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3]。措施:正确的理解和严格执行输血的查对,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合单。输血时应严密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 止血带使用的差错和对策。止血带是骨科手术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工具,使用后有使术野更加的清晰、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作用。如果止血带使用不当会导致并发症如出血及神经损伤。措施:①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带型号。②要严格掌握止血带的使用的部位、时间和压力。③在时间较长的手术中要定时松气,以避免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神经损伤。

2.3 术中药物使用的差错和对策。如果术中使用了错误种类和剂量的药物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措施:护士在用药前要做到"三查七对"[4],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的内容包括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有无变质、浑浊。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2.4 植入物使用的差错和对策。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植入物得到普遍的应用[5]。植入物的正确使用也很大程度的的影响到该手术的成败。措施:手术前一天护士对植入物进行查对,灭菌后再次查对,术中植入前由器械护士和主刀医生再次查对。

2.5 手术物品遗留体腔的危险。因手术物品遗留在体腔造成的医疗事故在国内外都曾有报道。骨科手术所用的器械较多,构造复杂,检查过程也较繁琐[6],如将器械遗留在体内会造成很严重的医疗事故。措施:护士应认真的对手术台上的所有器械进行检查,特别应注意一些大型仪器的螺丝钉有无松动和脱落。

3.骨科手术室的术后护理风险和对策

3.1 感染的发生。骨科手术的创伤多较大,其无菌操作应特别的严格。术中的不正确操作和术后的感染控制不够都会引起病人的术后感染[7]。措施:对手术物品进行严格的灭菌消毒,手术室的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等区采取先进消毒方法及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正确选用抗生素。对卧床时间较长的病人要定期翻身以防止褥疮的发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病人多下床活动。

参考文献

[1] 章喜梅.骨科手术750例围术期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23(2):15-16.

[2] 朱玉.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开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8):1061.

[3] 李卉.骨科疾病围手术期输血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医刊,2009,4(12):9-10.

[4] 邹文琼,廖咏梅,高德华,曹英."三查七对"制度在护理记录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20):1846-1847.

[5] 刘丽,阎效红.骨科手术中内植入物器械的管理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55-56.

第5篇

[关键词] 骨外科疾病;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93-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人群在扩大,开展骨科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加,由于手术或麻醉时体内激素增加加重糖尿病,容易并发感染,伤口不易愈合,常合并重要脏器的损害,使手术风险性增加,因此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1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股骨颈骨折9例,并人工膝关节置换2例,并发腰椎间盘盘摘除5例,并颈椎管狭窄1例,并人工单髋关节置换3例。针对疾病特点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对于择期的糖尿病病人应做好各项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有无并发症,了解各脏器的功能、酸碱平衡和代谢情况等,多采用胰岛素(诺和灵)治疗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8.33mmol/l以下。

1.2 讲解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的焦虑情绪得到分散和减轻的办法。首先要了解体内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注重情绪对其的影响,因此必须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稳定,消除紧张。其次指导讲解学习手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医护人员教的减压办法(如听音乐、亲人陪伴、交谈等),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3 认真做好饮食指导,每日应保证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如米饭、面食,每日的保证250克以上,避免产生饥饿感,减少消耗脂肪和蛋白质降低体能。

1.4 认真做好皮肤护理,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皮肤高渗状态加上末梢神经感觉异常导致营养供给不足所致,循环差、弹性差,较正常人受压后抗压能力下降1至2倍,因此身体容易受压部位的护理尤为重要,进行按摩要间隔时间要短,并做好骨隆突部位的保护,避免受压破损。同时要勤擦洗、勤换衣,保持床整清洁。

1.5 因手术日禁食,要注意病人的血糖波动变化情况,宜上午进行手术,如时间很长,须补充葡萄糖按2-4克葡萄糖比1单位胰岛素的比例缓慢静点,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表现,如心慌、出汗、反应力差等,及时做好静脉补给,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1.6 遵医嘱术晨做过敏试验,保证手术前半小时合理应用抗菌素,认真做好清洁皮肤准备,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观察生命体征、血糖的动态过程,保证平稳迎接手术。

1.7 认真做好心理指导,由于紧张会引起血糖血压升高,影响睡眠,刺激体内环境增强手术或药物等的刺激的敏感性,因此要认真地进行术前访谈,舒畅心情,稳定情绪,介绍成功病例和疾病发展过程、治疗过程,增强自信心,以利于很好配合。

2 术后护理

2.1 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胰岛素泵注射、监测指尖和静脉血糖变化并做好记录,使血糖控制在11.1mol/l以下,应用胰岛素持续到骨折愈合完全后。同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格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2.2 皮肤护理仍然是重要的 由于手术后患者被动,要做好受压部位皮肤的保护,定时进行局部及全身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视病情使用波动式充气床垫,可以改善空气流通,预防压疮的发生,效果明显。保持床铺平整。

2.3 做好口腔护理和会阴护理,每日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观察并正确记录引流液体的性状和量,并保持通畅有效,防止脱落。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给予相应的处置。

2.4 早期指导患者做肌肉的等长等张运动,制定计划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促进机体内心、肺、神经、内分泌的功能。由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由床上运动到床边运动逐步增强,运动次数逐级增多,要以耐受不疲倦为宜。

2.5 饮食方面 宜给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蛋、奶、丰富维生素、粗纤维等,严格控制食量,忌暴饮暴食。还要注意保证二便通畅,以利营养吸收,从而促进恢复。

2.6 调动病人主观积极性因素,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 指导患者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学会应用胰岛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还有低血糖的自我管理,积极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3 总 结

本组病例无感染发生,血糖控制较理想,通过整体的科学的精心护理使糖尿病的病人并发骨科疾病是可以进行手术的,切口愈合达到一级,功能锻炼循序渐进,促进和利于功能恢复,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4 结 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骨科疾病开展手术不是绝对禁忌,采取科学的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疾病康复的保证。

总之由于糖尿病本身因素,生理环境高糖状态易并发病变,如末梢神经炎、骨质疏松、静脉炎、糖尿病足、坏疽等。随着糖尿病人群的扩大我们的护理服务也在不断的扩大,让每一位住院患者都来学习相关知识,并掌握了自我血糖管理和必要的功能锻炼,通过有计划的围手术期治疗护理,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提升生活质量。为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为今后的护理工作不断扩展更新理念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

方法:选取我院324例骨科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2例,对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结果:在对骨科糖尿病患者实施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后,患者均无发生感染或并发症。同时,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骨科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不仅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且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

关键词: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74-02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攀升。同时,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骨科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是有一定风险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也较大,因此,必须加大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对其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实践证明,把护理工作做到位,是降低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在对我院324例骨科糖尿病患者的调查中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跟骨骨折的患者有75例,肱骨骨折65例,踝关节骨折70例,胫腓骨骨折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同时,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140例,女性患者184例,年龄最大的84岁,年龄最小的56岁,平均年龄70岁。由此可见,骨科糖尿病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

1.2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的具体措施。

1.2.1要实施术前的心理护理。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心理会比较紧张,而且对手术会有恐惧感,因而多会表现出抑郁、悲观等情绪。出现这种情绪的患者在手术中会产生抗拒心理,对手术过程的顺利实施和患者的术后恢复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地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要主动给患者讲解手术细节,要让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手术的相关问题要详细地进行讲解,要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和医院的信任感,让他们主动地与医院配合。此外,要让患者明白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要让患者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不适应症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才不会让患者在手术中过度紧张,才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手术配料,对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也更有利。

1.2.2要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宣传教育。很多骨科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并不充分,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中,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运动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更能适应手术治疗,这对患者自身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都是不利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多饮水,要引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要引导患者进行必要的锻炼,这样可以防止患者的肺部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教育,要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食谱,既要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又要保证患者的营养,这对患者术后伤口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监督,保证患者饮食符合标准要求。

1.2.3要对术后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在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接受完手术治疗后,必须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要观察患者的甚至是否清醒,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发生了术后并发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并发症或其他病症要及时地报告主治医生,便于主治医生在第一时间控制患者的病情。

1.2.4要加强对患者的血糖控制。对糖尿病骨科病人的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比如要对患者进行餐前和餐后的血糖控制,在患者饮食前,要保证其血糖在7.8mmo/L以下,而在患者餐后,要保证其血糖水平在9.4mmo/L以下。

1.2.5要给术后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留置导尿管。糖尿病患者在术后不能自行排尿。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术后给患者留置导尿管。因为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所以要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导尿时做好无菌操作,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做好会阴护理每日2次,定时更换引流袋,防止患者的尿路感染。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数据与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其中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对组间进行对比,两组间的对比以P

2结果

在实施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后,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也逐渐提高,对采取措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通过对糖尿病骨科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发现,在实施护理后,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治疗,而其术后的恢复也更好。由此可见,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加强对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尚玉真,马丽梅,张军,王钰君.糖尿病病人知识强化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2年12期

[2]邹树芳,干锦华,周玲.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05期

[3]高丹丹.糖尿病病人知识强化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第7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在逐渐地延长,老年人的健康也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体质弱,轻微的外伤就能导致骨折的发生,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围术期就是手术全期,是指从病人进入病房到术后痊愈出院的整个过程,骨科老年患者大多数在这段时期生活不能自理,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正确有效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2月共行骨科老年患者手术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63-92岁,63-75岁组24例,75-85岁组16例,85岁以上3例。股骨颈骨折20例,胸腰脊骨折8例,尺骨骨折3例,转子间骨折6例,其它骨折5例,其中27例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平均住院天数为31天。

43例骨科老年患者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之后均治愈出院,没有并发症的出现,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骨科老年患者不仅受到身体上的折磨,精神上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病人通常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悲伤、烦躁、乱发脾气或情绪不稳定,与医护人员不能很好地配合,不利于病情的好转。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相关信息,使他们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还应根据患者的爱好、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与患者多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患者多加关怀和照顾,使他们感到温暖,消除恐惧心理。

2.2 病情观察

术前对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并做好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压、磁共振、肺部X线检查、心率、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并及时查看检查结果,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发现对手术有影响的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给予及时治疗或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减少手术的危险性。

2.3 术前准备

因老年骨科患者常失眠引起血压升高,导致术中大出血,术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可给予安眠药。对于有吸烟者应在手术前1-2周劝其戒烟,患有呼吸道疾病者在术前应给予适当治疗并鼓励其咳痰,使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改善通气功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行全麻术与硬膜外麻醉术的患者,告知术前应禁食12 h,术前禁饮4 ~ 6 h,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及误吸,也可以预防术后的腹胀。

3 术后护理

3.1 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术毕回到病房后,抬高患者的患肢,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而导致的肿胀,同时应注意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血糖等。糖尿病患者要定时对血糖和尿糖进行检测,髋部老年患者手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及吸氧,肾功能不全者对尿量进行观察。另外,还要观察患者的患肢末稍血液循环情况、皮肤颜色、肿胀情况等,若出现皮肤颜色青紫、皮肤温度低、肿胀或疼痛,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3.2 切口观察与护理

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伤口的疼痛加剧,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保持患者良好的睡眠,切口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镇痛药是目前减轻疼痛的重要措施,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性质和疼痛程度给予合适的镇痛药,注意用量不宜过大,在康复锻练前停止镇痛药的使用。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切口出血、渗血或渗液、敷料脱落和局部红肿情况等,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换药,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以防止伤口感染。

3.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骨科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器官功能衰弱并且长期卧床,易出现褥疮、消化系统、呼吸道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协助患者2-3h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圈或气垫床防止褥疮的出现。要求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少吃甜食,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指导患者深呼吸、多咳嗽、咯痰,在翻身时对其扣背,要求患者戒烟戒酒,预防呼吸道系统的并发症。对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并注意及时排尿。

3.4 康复锻炼

骨科老年患者的康复锻练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发。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部位、恢复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活动时间、不同强度、不同范围的锻炼,锻炼因人而宜,由轻到重,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不能使患者感到疲劳和疼痛。对于不配合锻炼的病人,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康复锻炼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做到使患者由不愿锻炼向自愿锻炼过渡。

第8篇

【关键词】 骨科手术 ; 下肢深静脉血栓 ; 预防及护理

随着关节置换及脊柱手术的广泛开展,以及严重创伤多发性骨折的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在临床中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重者可以发生肺栓塞(PE)而致死,故有效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国内对DVT和PE的预防、重视程度及治疗策略还远不如西方国家。骨科手术前后若未行任何预防措施,术后约有50%机会出现DVT,故预防DVT、PE 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1 高危因素

1.1 DVT形成的三大因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血管壁损伤,且好发于下肢[1,2],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均可导致高凝状态。

1.2 围手术期与DVT (1)手术前常规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等导致血液高凝状态。(2)手术中病人:卧床、下肢制动,麻醉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肌静脉回流减少;术中使用牵引器、压迫,术中器械直接损伤及任何原因所致休克。(3)术后凝血机制的改变:术后病人常继续禁食、水;术后卧床、制动及下肢包扎是下肢DVT的重要原因;围术期止血药的应用,术后怕出血而停用抗凝药物,致凝血功能增强;瘫痪、肥胖、静脉曲张和使用雌激素、吸烟等是导致获得性高凝状态的高危因素。

2 护理干预

2.1 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从入院至出院使用长腿弹性袜,术中和术后初期在双腿弹性袜上使用连续气压装置;垫枕抬高患肢30°,垫枕不能太硬,不要在腘窝和小腿下垫枕。

2.2 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尽早开始足趾、踝部、股四头肌的运动,每天活动20次/组,每天4~5组,双下肢交替,每次5~10分钟;每天还需进行足踝和膝关节主动及被动运动,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淤滞状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后期活动次数可随恢复情况酌情增加,告之患者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主动合作。

2.3 鼓励患者每天定时做深呼吸、咳嗽、咳痰;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芹菜、葡萄等;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戒烟,吸烟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烟草中尼古丁可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诱发DVT形成。

2.4 密切观察DVT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持续不缓解,且逐渐加重,出现小腿肌肉饱满紧张,压痛明显,如排除原发疾病所致者,可考虑DVT。

2.5 警惕PE的发生 PE是下肢DVT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恐惧感等症状时,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予支持性护理,如生命体征监护、高流量氧气吸入(5L/min)、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安慰患者,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避免剧烈咳嗽。

2.6 作好患肢的护理 密切观察肢体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静脉波动情况,患肢供血障碍,局部压迫易引起缺血、缺氧;要注意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及时更换已污染的床单、防止褥疮;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在髌骨上15㎝,胫骨结节下10cm画上标记,每天上下午各测2次,如果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肿胀较原来加重,说明静脉回流受阻,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处理;嘱患者注意安全,避免碰撞伤肢;尽量不在手术肢体输液、输血及各种穿刺等护理操作,深静脉穿刺时避免反复操作加重血管壁的损伤,选择优质的内置导管。

2.7 正确选择麻醉方法、适当用药预防 对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者,首选椎管内麻醉;术中适当血液稀释降低血液粘稠度;严格掌握止血药物的适应症并酌情选用抗凝剂对高危病人进行预防,可予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低分子肝素钠15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同时严密观察凝血情况。

2.8 心理护理 下肢DVT患者因疼痛较重、患肢肿胀而担心预后,患者长期卧床,接触的人少,讲话的机会少,护士要主动与患者交谈,态度诚恳,让患者发泄心中的抑郁,运用科学理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增加其自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3 体 会

DVT的形成是由于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集,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骨科大手术可造成静脉损伤、静脉血液停滞以及血液高凝状态,且病人活动少,若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更易形成DVT。若做到早期防治,对于术前高危因素患者可给予输注丹参液及功能锻炼;术中俯卧时尽量保持腹部悬空,避免下肢静脉血流被压迫[3],保证充足的血流量;术后鼓励并帮助患者进行双下肢功能锻炼;尽量避免卧床时间过长和制动过久,可使DVT发生率明显降低。对发生DVT的患者,告之早期绝对卧床休息的意义,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咳嗽、胸闷、胸痛等PE的症状,注意不能用力过度,禁止推拿按摩,防止DVT脱落引起PE危及生命。

参考文献

[1] 龙伟清,钟武平,郑淑华.探讨深静脉栓塞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6):110~112.

第9篇

【关键词】 骨科;疼痛;护理;围手术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98-02

一般而言,疼痛随改变而出现或消失多是组织的机械感受器受到刺激所致;疼痛不随休息或姿势变化而变化提示非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神经根受压、急性滑囊炎、肿瘤等严重疾病夜间可持续疼痛。退行性关节病倾向于晨起关节僵硬;正在炎症过程中的患者多表现出晨间疼痛。通过了解活动对疼痛的影响还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多大的活动量就可以诱发疼痛出现,这对于下一步运用手法进行疼痛的激发试验时确定施加外力的量非常重要。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78例骨科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78例骨科患者,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22-65岁,平均36.8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表情痛苦、神情紧张、烦躁、焦虑,不积极配合医生检查及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及记录,根据疼痛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护 理

2.1 一般护理 ①主动、耐心与病人交谈,使病人尽快适应环境,增加安全感,减少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以减轻痛苦。②倾听病人诉说,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性和程度。观察病人疼痛时的反应和伴随症状,病人自己对疼痛的态度。③认真做好病因治疗、药物及技术性镇痛护理并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④引导病人放松,使其从精神和身体的紧张中解脱出来,如放松术、催眠、暗示、想象等。⑤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如看报纸、聊天、下棋等,条件允许时可坐轮椅或扶持到室外散步等。⑥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肢体移动。如需移动病人,应先征得病人的同意并告之如何配合,对损伤部位行托扶保护。

2.2 术前护理 骨折病人要先固定骨折处,后搬动;头颈及躯干损伤的病员搬动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一直线,防止脊柱屈曲及扭转;如有休克,应先抗休克后再处理骨折;对合并复合伤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急症病人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3 术后护理 骨科病人手术大都伤及肌肉、肌腱、关节、骨膜等感受器,疼痛的性质为深部痛,是一种酸胀、定位比较弥散的疼痛。①对于创伤性大的截肢术,疼痛较剧烈,一般给予较强的止痛药物,如肌肉注射哌替啶。这类病人一时不能面对现实,有严重的焦虑、紧张、恐惧和不安,疼痛会更强烈持久,护士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安慰、鼓励病人,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疼痛阈值。截肢病人常有幻肢痛,应耐心向病人解释幻肢痛发生的原因,需持续时间1-3个月才可消失,使病人有心理准备。②行血管吻合术、断肢再植术的病人,由于疼痛会引起血管痉挛收缩,影响血液供应,妨碍组织修复,应及时给予止痛剂,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同时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积极配合治疗。③夹板、石膏固定的病人,当病人主诉疼痛时应首先观察患肢血运情况,肢端有无肿胀、石膏内有无组织受压。应及时调节肢置,必要时开窗检查,不可轻易应用止痛药物,否则会造成皮肤溃疡,甚至肢体坏死;如果是不当而引起的疼痛,可帮助病人更换。正常情况下,术后3-5天疼痛可逐渐减轻;如不减轻或加重,体温不降或升高,则考虑伤口感染,应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④创伤性小的手术病人,口服止痛药物即可,并指导病人采取全身放松法、自我催眠法、按摩、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疼痛。

2.4 疼痛护理效果评价 经常询问病人疼痛缓解情况,观察睡眠是否改善,保护性有无解除,烦躁、心慌、出汗等症状有无减轻或消失。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应用阿片类药物如哌替啶,应观察有无呼吸抑制情况发生。

3 结 果

78例患者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4 讨 论

传统的观念认为只有在疼痛难以忍耐时才可以实施镇痛,并且只能使用1次,连续使用即可成瘾或影响呼吸,甚至会影响伤El愈合。当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时,患者及医务工作者都普遍对药物成瘾性产生恐惧,从而不重视疼痛的治疗,是直接影响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碍。因此,护士首先应改变止痛观念,学会区分麻醉止痛药成瘾性、依赖性、耐药性的差别,不要将某些患者因疼痛而要求用或因疼痛加剧要求加大药物用量当作成瘾。在明确诊断条件下,护士应遵医嘱采取止痛措施,评价镇痛效果,并注意各种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由于剧烈疼痛会加重患者休克,对于诊断明确并经积极处理的患者,在保证呼吸、循环平稳的情况下适当应用止痛药物。对骨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止痛和护理,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减轻了对患者的有害影响,对疾病的恢复和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华果,白玉,司文腾.全程无痛护理管理体系构建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5-126.

第10篇

【关键词】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体会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人工肩关节置换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活动度。肱骨近端是恶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肩关节假体置换术按置换范围分为半肩关节(人工肱骨头置换单极与双极)和全肩关节置换两大类, 肩关节置换术主要为病人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适用于难以闭合和手术 复位恢复功能的肱骨头粉粹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肱骨头肿瘤等。[1]我科2009年1月~2 0 10 年3月对12例病人施行半肩关节假体置换术,经过术后的精心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3周出院,经过6个月的随防,功能恢复良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12例患者,女9例,男3例,年龄22~70岁,平均55岁;肱骨头无菌性坏死伴严重创伤性关节炎6例,肱骨头小圆细胞型骨肉瘤2例,肱骨近端巨细胞瘤4例,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6例,定制型非限制性肱骨近端肿瘤假体置换保肢术6例。 

2 观察及护理 

2 .1 术前护理

2 .1 .1 心理护理:多数病人对手术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术后效果不满意,了解病人心理反应,加强心理护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介绍相应的成功病例,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和医护人员相互协同,做好治疗与护理工作。本组1 2例病人均能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与护理。

2 .1 .2 术前准备:配合医生作好病人术前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能检查、x线片检查、交叉配血等。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有关知识及存在的危险性,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遵医嘱作好病人的皮肤准备、各种药物的皮肤试验,向病人讲解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及目的。并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及相应的功能锻炼,并强调其重要性,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训练,为缓解术后不适,促进早日康复做好准备。 

2 .2 术后护理

因手术创伤大,床边交接班时应注意观察的内容有:

2.2.1 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生命体征。半小时测1次,如有意外及时汇报。

2.2.2 密切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及末梢血运,及早发现血管、神经的损伤。

2.2.3 注意切口负压是否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伤口的渗血情况。

2.2.4 注意观察外展固定架是否使患肢外展50°~60°,前屈45°。并固定制动。一般固定3周左右。病人取平卧位,外展支架与床面平行,肘部略抬高,同时注意外展支架螺丝有无松动,位置有无滑移。 

2 .3 肢体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第1天,手术侧手指各关节进行屈伸运动、握拳运动。术后第3天,疼痛减轻即开始被动活动,作手腕、肘关节伸屈,肩部肌肉收缩、伸展锻炼。术后第 5~7天开始进行仰卧位外旋和上举运动[2]。外旋运动时屈肘90°,用健手协助:上举运动时肘关节屈曲,用健侧手握住腕部上举过肩并用手触前额,逐渐超过头部。术后第 7~l4天增加悬摆练习,令病人弯腰患臂下垂,手持木棍,在地面上进行内旋或外旋画圈,并逐渐增大圈的半径。练习时躯体前屈,是为了减轻患肩肌肉克服重力的负担,而且可以使肩部肌肉进一步松弛。术后第3周开始增加等长功能锻炼。屈肘90°,用健侧手、墙壁作为阻力,然后等长收缩内外旋肌群。术后第6周,三角肌和肩袖的创伤基本愈合,开始逐渐做三角肌和冈下肌的主动练习。以上锻炼方式,每天重复5次,每次5分钟。术后随着时间推延,最初被动锻炼,随肌力恢复逐渐过度到主动锻练。

3 .4 出院健康指导

告诫患者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保证肩关节周围肌肉无萎缩,有效地包绕假体,使假体不易发生松动和脱位。 4 小结

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灶,解除疼痛,矫正畸形和改善肩关节的活动[3]。其手术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假体设计、适应证的选择、手术的方式和术后功能锻炼。对于护理来说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4]。

参考文献

[1]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8 

[2]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3.67

第11篇

    【关键词】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体会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人工肩关节置换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活动度。肱骨近端是恶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肩关节假体置换术按置换范围分为半肩关节(人工肱骨头置换单极与双极)和全肩关节置换两大类, 肩关节置换术主要为病人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适用于难以闭合和手术 复位恢复功能的肱骨头粉粹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肱骨头肿瘤等。[1]我科2009年1月~2 0 10 年3月对12例病人施行半肩关节假体置换术,经过术后的精心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3周出院,经过6个月的随防,功能恢复良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12例患者,女9例,男3例,年龄22~70岁,平均55岁;肱骨头无菌性坏死伴严重创伤性关节炎6例,肱骨头小圆细胞型骨肉瘤2例,肱骨近端巨细胞瘤4例,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6例,定制型非限制性肱骨近端肿瘤假体置换保肢术6例。  

    2  观察及护理 

    2 .1 术前护理

    2 .1 .1  心理护理:多数病人对手术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术后效果不满意,了解病人心理反应,加强心理护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介绍相应的成功病例,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和医护人员相互协同,做好治疗与护理工作。本组1 2例病人均能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与护理。 

    2 .1 .2  术前准备:配合医生作好病人术前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能检查、x线片检查、交叉配血等。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有关知识及存在的危险性,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遵医嘱作好病人的皮肤准备、各种药物的皮肤试验,向病人讲解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及目的。并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及相应的功能锻炼,并强调其重要性,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训练,为缓解术后不适,促进早日康复做好准备。 

    2 .2 术后护理

因手术创伤大,床边交接班时应注意观察的内容有:

    2.2.1 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生命体征。半小时测1次,如有意外及时汇报。 

    2.2.2 密切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及末梢血运,及早发现血管、神经的损伤。

    2.2.3 注意切口负压是否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伤口的渗血情况。

    2.2.4 注意观察外展固定架是否使患肢外展50°~60°,前屈45°。并固定制动。一般固定3周左右。病人取平卧位,外展支架与床面平行,肘部略抬高,同时注意外展支架螺丝有无松动,位置有无滑移。 

    2 .3 肢体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第1天,手术侧手指各关节进行屈伸运动、握拳运动。术后第3天,疼痛减轻即开始被动活动,作手腕、肘关节伸屈,肩部肌肉收缩、伸展锻炼。术后第 5~7天开始进行仰卧位外旋和上举运动[2]。外旋运动时屈肘90°,用健手协助:上举运动时肘关节屈曲,用健侧手握住腕部上举过肩并用手触前额,逐渐超过头部。术后第 7~l4天增加悬摆练习,令病人弯腰患臂下垂,手持木棍,在地面上进行内旋或外旋画圈,并逐渐增大圈的半径。练习时躯体前屈,是为了减轻患肩肌肉克服重力的负担,而且可以使肩部肌肉进一步松弛。术后第3周开始增加等长功能锻炼。屈肘90°,用健侧手、墙壁作为阻力,然后等长收缩内外旋肌群。术后第6周,三角肌和肩袖的创伤基本愈合,开始逐渐做三角肌和冈下肌的主动练习。以上锻炼方式,每天重复5次,每次5分钟。术后随着时间推延,最初被动锻炼,随肌力恢复逐渐过度到主动锻练。

    3 .4 出院健康指导

告诫患者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保证肩关节周围肌肉无萎缩,有效地包绕假体,使假体不易发生松动和脱位。  4  小结

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灶,解除疼痛,矫正畸形和改善肩关节的活动[3]。其手术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假体设计、适应证的选择、手术的方式和术后功能锻炼。对于护理来说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4]。

参考文献

[1]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8  

[2]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3.67

第12篇

【关键词】骨科人性化护理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骨科患者来说,相信他的行动是不会方便的,也相信这些患者要承受很多的痛苦。就像如果一个人的腿上的主板骨被折断了,那么在他做完手术后,他还必须还要长期做一些复健运动,相信这些运动都会给他带来身体上精神上的一些痛苦。那么作为护理人员给予这些骨科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人性化护理具体做法

人性化护理行为的内涵包括:对人信念的秉持,尊重患者的个别性;真正了解临床情况;做到与患者同在;护理内容的实质举措是采取具体行动。

(一)强化健康指导

强化专业护士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每天深入病房与病人交流。有效的沟通技巧,指展示良好个性品质的行为方式。在工作中,多一点微笑,用微笑和爱心去安抚患者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结合我科的病种,我科总结制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等中西医结合的健康教育手册,并为颈椎病患者制定了中医食疗药膳方。开展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如入院指导、饮食指导、疾病指导、康复期功能锻炼、运动疗法等并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健康教育真正落实。

(二)做到换位思考

护理者应理性处理各类事件骨科患者大多遭遇突发事件,患者情绪波动,家属烦躁焦虑。护士需换位思考,体贴和理解。体贴是爱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护士能理解患者的痛苦感受,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要。

二、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患者入院,专职护士应主动热情地向其介绍主管医生、病区的一半环境、入院须知、个人卫生等。合理运用膳食的方法、探视陪护制度及各种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入院患者及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医院生活,以最佳化状态接受治疗。除外护理者还可以贴心的对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一下病患者将要做的手术和所要用到的器材,告诉他们手术的流程,并应该向他们介绍患者的自治医生,且关于相关症状术后的成功例子,让患者家属得到放心和信心,同时也让患者更安心得接受手术。

三、手术时的人性化护理

我们都知道在手术之前,当患者看到或感到自己的身上多了很多陌生的仪器,这不免会给患者再一次带来心理上的恐惧和压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术前的恐惧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稳定情绪,可以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因此护理者应耐心、细心地向他们介绍将要进行手术的情况,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同时可以适当运用镇静药物来帮助他们渡过这个时期。主管护士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解释术前做好皮肤准备的重要性,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在做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术前准备工作引起的不适导致患者情绪的变化。但我们依然需要在患者手术时对患者小心、细心一点。特别对于那些需要割开皮肤,用线缝的手术。护理人员应该细心、温柔的做好每一个包扎和其他的一些护理需要。

四、手术后的人性化护理

经过一个漫长的时间,患者终于做完了手术。护理者应该先走出手术室并自动告诉患者的家属或朋友,患者的手术情况。让家属或朋友放心。在病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护士要及时到床边,并告诉患者手术很成功,只要细心调养很快就可以出院了,并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护理期间对患者细心观察,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并对症使用止痛药物及其他方法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除外在对患者进行换药或重新包扎时要温柔细心,主动询问病患者是否有什么不适的地方。现今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那么在护理上护理人员就更需要做到人性化护理。

五、复健中的人性化护理

术后的复健锻炼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日常护理课程的授课,让每一位护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骨折后的功能锻炼的方法。同时,也要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护士要用激励的语言来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正确地运用功能锻炼的方法,来配合医生的指导,争取早日康复。如膝关节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需要进行屈曲功能锻炼。这就需要护士必须掌握人体机能解剖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熟练运用生物力学原理,正确选择和应用运动疗法或其他疗法对病人进行复健治疗。这样,骨关节的康复治疗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骨科患者如果能得到更多的关怀,不仅仅对心理好并且还可以使病情好得更快,所以作为医护人员,不能只是顾着看病情,还要考虑患者的感受,那样做到医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刘艳丽刘丽珍-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J]-中国疗养医学,2005

[3]李萍-骨关节康复护理发展与临床缺口[J]-广州医药-2005年36期

第13篇

[关键词] 骨科; 护理; 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74-01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表现在骨科病房管理上,就是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提供其所需的一切护理,以便早日康复。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护理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求,逻辑终点是为病人护理。自从2005年以来,我们骨科病房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骨科患者的特点,深入开展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护理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了什么是人性化护理,才能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自觉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我科特别开设了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护理学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护理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科首先规范护士行为和语言,要求护士注意礼仪,语言规范礼貌。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等。入院时我科收治的患者多数为骨折患者,都承受着疼痛的折磨,来到一个生疏的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有些患者入院后就进行骨牵引或石膏、夹板外固定,这些操作会增加患者的惧怕感。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安慰,视患者如亲人,做到换位思考,用亲切、热情的态度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患者常主诉疼痛,护理人员要主动安慰患者,注重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进展,患肢肿胀、末端血运、指(趾)活动、感觉情况。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规律性。让他们心情放松、注意力转移,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

在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更为重要,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术前的惧怕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科护理人员耐心、细心地向他们介绍将要进行手术的情况,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主管护士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解释术前做好皮肤预备的重要性,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和护士工作的注意事项。同时在做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术前准备工作引起的不适导致患者情绪的变化。

在术后护理中,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护士及时到床边,跟麻醉师做好交班。主动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手术成功。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使用止痛药物及其他方法来缓解术后疼痛。

人性化护理与功能锻炼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日常护理课程的授课,让每一位护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骨折后的功能锻炼的方法。同时,也要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护士要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正确地运用功能锻炼的方法,来配合医生的指导,争取早日康复。如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患者进行锻炼是比较痛苦的,这时候,护士要发挥其优势,通过日常的沟通及教育,让患者了解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鼓励他们,配合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加强沟通是实行人性化护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日常护理中用通俗、简洁、清晰、准确的语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士长每天早晨带领全科护士进行查房。向患者了解晚间的睡眠情况,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的问题等一一表述出来。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在环境建设中,我科始终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墙上贴上温馨标语。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整齐、的住院环境。当患者康复出院时,叮嘱患者注意身体,递上一张护患联系卡和一句温馨的祝福,并送患者到电梯门口,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回访,关注患者出院后健康状况。嘱咐患者有关注意事项,复查时间等。

通过实行人性化护理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病人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人性化护理遵循“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护理第一”的理念,在技术操作、护士行为、服务护理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范。因此通过人性化护理,护理职业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通过实行人性化护理改善了医院形象并拓宽医疗市场。在高品质医疗水平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护理文化建设所塑造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但可使住院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所形成的护理品牌能吸引更多的住院病人,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科护士护理态度好、护理人员素质高,在全旗社会各界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出院病人已成为医院的活广告。许多住院病人为享受高档次的护理服务慕名而来。实践证明,护理服务品牌效应已为医院赢得广阔的医疗市场。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刘丽珍.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J].中国疗养医学,2006,14(2):31-32.

第14篇

【关键词】人性化;骨科;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表现在骨科病房管理上,就是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提供其所需的一切服务,包括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及精神等,即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亲近感和家庭感,以便早日康复[1]。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求,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自从2001年以来,本院骨科病房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骨科患者的特点,深入开展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了什么是人性化服务,才能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自觉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我院特别开设了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护理学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同时,还请了专业礼仪老师进行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语言培训,制订详细的行为规范标准。

2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步骤

2.1规范护士行为和语言我科从日常细节着手,进行规范礼仪培训,要求护士注意礼仪,礼节仪表整洁、大方、端庄、具有良好的修饰和职业特点。语言规范礼貌,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受到表扬有道谢声,服务不足有道歉声,为患者办事有回声,患者提问要耐心解答,遇人问路,领着问路人到达目的地。

2.2提升护士自身素质现代护士的职业要求,不仅是表面上的微笑,而且是结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后,自觉地付出情感。因而要求护士自觉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训练操作技能,丰富心理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专科业务知识。从而在操作规范,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服务理念上有了进一步提高。

2.3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一进入病区,护士根据其年龄、职业给予亲切而适当的称谓,同时送上一杯热开水、一张温馨的住院提示卡,与患者进行双向交流的服务指导,将住院环境,探视陪护、饮食、查房、安全等制度一项项为患者进行耐心的介绍。需做检查时,主动与医技部门联系,合理安排检查时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以最便捷的线路完成各项检查,得到及时治疗护理。遇到急、危、重患者,主动询问患者需要,以恰当的体态语气,有效的健康宣教,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患者得到治疗和护理。对于患者提出的要求,尽快地给予解决和答复。

2.4加强沟通我们用通俗、简洁、清晰、准确的语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士长每天早晨查房带领全科护士向患者问好。向患者了解晚间的睡眠情况,适时进行疾病的康复指导,让患者把遇到的困难,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的问题等一一表述出来。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商讨出可行的办法。当患者康复出院时,叮嘱患者注意身体,递上一张护患联系卡和一句温馨的祝福,并送患者到电梯门口,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回访,关注患者出院后健康状况。嘱咐患者有关注意事项,复查时间等。

2.5创造温馨的环境保持病室清洁、整齐病房内部一改往日的冷颜色,将墙粉刷成乳白色,贴上温馨标语,悬挂精美油画。每间病房都有空调、彩电、卫生间、挂钟,窗帘换成淡蓝色的遮光卷帘。每张病床均配有柔和的床头灯。手术、检查、合并糖尿病需禁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床头还挂有温馨小提示,同时我们还为患者免费订阅报刊,提供24h开水、微波炉服务。每张病床还设有天使信箱,内置详细的入院介绍以及图文并茂的有关病症的健康教育知识手册。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整齐的住院环境。

3人性化服务的满意效果

3.1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病人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人性化服务遵循“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在技术操作、护士行为、护理服务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范。因此通过人性化服务。护理职业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3.2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护理文化建设。不但从制度上、纪律上规范护士行为,更重要的是逐渐统一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价值取向、价值观。这一观点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的一切活动中,激发了护士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2]。

3.3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消除或减轻手术病人恐惧心理,对择期手术病人来说,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极为短暂,但却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段经历,因而顾虑重重。护士应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安慰,更进一步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从而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3.4改善了医院形象并拓宽医疗市场在高品质医疗水平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护理文化建设所塑造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但可使住院者得到商品质的护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所形成的护理品牌能吸引更多的住院病人,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我院护士服务态度好,已在市内社会各界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出院病人已成为医院的活广告。许多住院病人为享受高档次的护理服务慕名而来。实践证明,护理服务品牌效应已为医院赢得广阔的医疗市场。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刘丽珍.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国疗养医学,2006,14(2):31-32.

第15篇

【关键词】 骨科;护理;人性化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表现在骨科病房管理上,就是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提供其所需的一切服务,包括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及精神等,即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亲近感和家庭感,以便早日康复[1]。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求,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自从2001年以来,本院骨科病房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骨科患者的特点,深入开展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了什么是人性化服务,才能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自觉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我院特别开设了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护理学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同时,还请了专业礼仪老师进行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语言培训,制订详细的行为规范标准。

2 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步骤

2.1 规范护士行为和语言 我科从日常细节着手,进行规范礼仪培训,要求护士注意礼仪,礼节仪表整洁、大方、端庄、具有良好的修饰和职业特点。语言规范礼貌,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受到表扬有道谢声,服务不足有道歉声,为患者办事有回声,患者提问要耐心解答,遇人问路,领着问路人到达目的地。

2.2 提升护士自身素质 现代护士的职业要求,不仅是表面上的微笑,而且是结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后,自觉地付出情感。因而要求护士自觉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训练操作技能,丰富心理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专科业务知识。从而在操作规范,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服务理念上有了进一步提高。

2.3 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一进入病区,护士根据其年龄、职业给予亲切而适当的称谓,同时送上一杯热开水、一张温馨的住院提示卡,与患者进行双向交流的服务指导,将住院环境,探视陪护、饮食、查房、安全等制度一项项为患者进行耐心的介绍。需做检查时,主动与医技部门联系,合理安排检查时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以最便捷的线路完成各项检查,得到及时治疗护理。遇到急、危、重患者,主动询问患者需要,以恰当的体态语气,有效的健康宣教,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患者得到治疗和护理。对于患者提出的要求,尽快地给予解决和答复。

2.4 加强沟通 我们用通俗、简洁、清晰、准确的语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士长每天早晨查房带领全科护士向患者问好。向患者了解晚间的睡眠情况,适时进行疾病的康复指导,让患者把遇到的困难,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的问题等一一表述出来。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商讨出可行的办法。当患者康复出院时,叮嘱患者注意身体,递上一张护患联系卡和一句温馨的祝福,并送患者到电梯门口,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回访,关注患者出院后健康状况。嘱咐患者有关注意事项,复查时间等。

2.5 创造温馨的环境保持病室清洁、整齐 病房内部一改往日的冷颜色,将墙粉刷成乳白色,贴上温馨标语,悬挂精美油画。每间病房都有空调、彩电、卫生间、挂钟,窗帘换成淡蓝色的遮光卷帘。每张病床均配有柔和的床头灯。手术、检查、合并糖尿病需禁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床头还挂有温馨小提示,同时我们还为患者免费订阅报刊,提供24 h开水、微波炉服务。每张病床还设有天使信箱,内置详细的入院介绍以及图文并茂的有关病症的健康教育知识手册。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整齐的住院环境。

3 人性化服务的满意效果

3.1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病人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人性化服务遵循“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在技术操作、护士行为、护理服务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范。因此通过人性化服务。护理职业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3.2 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 护理文化建设。不但从制度上、纪律上规范护士行为,更重要的是逐渐统一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价值取向、价值观。这一观点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的一切活动中,激发了护士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2]。

3.3 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 消除或减轻手术病人恐惧心理,对择期手术病人来说,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极为短暂,但却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段经历,因而顾虑重重。护士应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安慰,更进一步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从而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3.4 改善了医院形象并拓宽医疗市场 在高品质医疗水平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护理文化建设所塑造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但可使住院者得到商品质的护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所形成的护理品牌能吸引更多的住院病人,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我院护士服务态度好,已在市内社会各界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出院病人已成为医院的活广告。许多住院病人为享受高档次的护理服务慕名而来。实践证明,护理服务品牌效应已为医院赢得广阔的医疗市场。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刘丽珍.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国疗养医学,2005,14(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