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求职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求职 伦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求职伦理的内涵
大学生求职伦理是指在就业市场中,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各自对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及为了实现这样诉求而产生的行为,并在这种的情况下形成的价值选择、心理调适和是非判断的过程。
二、企业和大学生之间的伦理冲突
伦理学家黄建中认为:行为的特征是受意识支配,行为是有机体受意识支配的实际反映活动。相应的,伦理行为的特征是受具有道德价值的意识之支配、是受具有道德价值又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意识支配的行为,说到底,也就是受利害己他意识支配的行为。 大学生在求职以及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两者的伦理行为不是一致的,而是受到各自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影响的。
(一)生存发展的双重价值冲突。
目前而言,大学生求职时往往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希望有稳定的收入、宽松舒服的工作环境,甚至有的海归学生不了解国内就业情况,设定了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的求职目标。然而,企业招聘员工是由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状况决定的,其本身是一个盈利性组织,并不是慈善机构,当企业的员工人数能够满足自身的经营发展需要即可,并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大学生和企业的生存发展目标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
(二)双重价值观下的动机行为的无法协调。
如上文所述,企业有经营发展目标,刚毕业大学生有着生存发展目标。根据伦理行为理论,企业和大学生在各自的伦理观指导下产生了各自的行为,而这两种行为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是不协调的。对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稳定、有保障的工作环境是他们的首选,这就造成了现在考公务员的热潮。但是现实中公务员的岗位毕竟有限,大多数的大学生毕业还是进入企业工作,而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行业特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作的辛苦程度。因此,很多企业的工作强度较大,甚至有的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以保证企业发展的活力。这些都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和竞争压力,逐渐产生职业怠倦,造成岗位的流动性加大。
(三)大学生实际能力与职业岗位要求的不匹配。
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更倾向于招聘有相应岗位工作经验的员工,即无需培训就能上岗的员工。而大学生在大学时期接受的更多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因此在求职的过程中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受个人的喜好和职业目标的影响,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工作岗位和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最后造成了在招聘的过程中遭到了企业的拒绝,比如很多大学生希期望进入奢侈品、IT等热门行业,去应聘这些行业里的总经理助理等高级岗位,而这些岗位都是有经验、年龄较大的员工才能胜任的。因此,刚毕业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不符合部分岗位的要求的。
(四)大学生与企业缺少平等的对话机制。
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大学生和企业的沟通是不对称的,缺乏平等的对话机制。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学历不高、没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在应聘于一些大型知名企业时,显得不自信甚至感到自卑。在一些岗位上的面试时,企业的面试人员往往站在更高的对话平台上,忽略了大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甚至有些对大学生在行为或者语言上表现出不满,缺少人性化的关怀,而对一些有经验的人员往往显得更加的热情。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应有的话语权。同时,双重面试标准对大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企业对看重的是大学生的面试准备情况和发展的潜力,对已工作人员看重的则是对行业的了解和工作经验,而这些恰恰是大学生缺乏的。
三、大学生求职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提高自我求职竞争力。
作为求职过程的主动者,大学生首先要有正确的求职伦理观,对求职的岗位一是要符合自己的切身实际,既不能要求过高,更不能低估自己的能力;二是要考虑到企业的用人要求,熟悉岗位的性质、内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注重自我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以致用,提高发现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手段。
在就业指导思想上学校要将就业率和新生报到率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尽量保证当年就业率与新生报到率相等;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数量有保障的教师就业指导队伍;在指导方式上主要以职业生涯培训课程为主,通过对大学生的职业兴趣、价值取向和性格等其它职业能力的分析,帮助大学生全面充分的认识自我,培养他们合理的求职期望。
(三)用人单位应正确发挥就业主体的作用,合理招聘大学生。
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大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用人单位应尽的社会责任。用人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是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今后发展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该“应人尽其才、应才尽其用”,实事求是,更不能歧视弱势学生群体,最终实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间的双赢。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注释: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羽毛球选修课,羽毛球运动是非常具有魅力的体育运动。近年来,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在许多国际比赛中夺冠,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羽毛球运动,并开始享受羽毛球运动的独特魅力。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实现包揽,直接形成了中国的羽毛球运动热,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羽毛球运动,并开始学习羽毛球技术。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羽毛球专项训练,注重的是学生技术训练而忽视了体能训练,这将影响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羽毛球选项课学生体育素质的综合研究,对如何提高对羽毛球运动的科学训练具有一定意义。
2、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的体能要求
2.1力量素质
羽毛球运动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强度,但也有力量和耐力。从肌肉收缩的形式来看,羽毛球运动的大学生需要等长收缩能力,还需要有动力和离心收缩能力。如起跳杀球,股四头肌的活动是等渗向心收缩,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的躯干和四肢的肌肉需要三种不同程度的强度。我们必须加强腹部肌肉,髂腰肌,背部,肩膀,手臂,手腕,和腿部力量。
2.2速度素质
普通高校羽毛球的“速度”是一个复杂的反应速度,要根据运动目标选择反应动作,运动速度的特点:第一部分是关于球的速度,即根据“对手”的战术行动“潜伏”信号判断方向和高度的预测能力;第二部分是迅速决定采取相应的行动计划。战术行动有时快,有时适度,可以说是比较“慢动作”。这也是位移速度特性。
2.3耐力素质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耐力素质主要是速度和耐力,主要以无氧供能形式的能量供应。非乳酸无氧占主要地位,以及适当的有氧能量乳酸。对有氧耐力素质的特点:与周期运动相比,有氧能力是不断变化的,此外,羽毛球有氧耐力是一个全身肌肉的强度和耐力是规模的能力,是竞技体育中的上层有氧耐力。速度耐力是指人体保持速度的能力,或是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或重复运动的能力。羽毛球运动需要的是重复的能力,而周期运动连续的能力。
2.4 敏捷性和灵活性
灵敏素质,具有定位在空间和时间在运动过程中的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快速变化的特点。敏捷性是一个敏感的质量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即在变化的外界条件下,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强度特性,行动必须有相应的变化
羽毛球运动对身体机能要求很大,灵活的素质要求高,在一个动态的羽毛球运动中对灵活性的要求,主要是肩,髋关节,和腰部的柔韧性,其次是对腕、踝关节灵活的质量也很重要。
3、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对策
3.1 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和提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积极推动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必须充分认识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意义,大学生身体素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改变体育运动的旧概念只是活跃文化生活;二是改变身体训练和错误的观念,建立主动性,经常与多样性,体育锻炼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素质的概念;三是改变体育锻炼是跳过“业余”的概念,树立培养理性概念的科学内涵。
3.2采用科学的方法,结合训练问题的有效实现
3.2.1针对心理状况,实施有趣的教学方法
所谓的心理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对象和目标,设计和创建一个有趣的场景,让学生主动性的活动,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羽毛球,人性化的环境可以结合主观能动性和现实的环境,激发潜能的充分发挥。
3.2.2使用““一主多项选择””的课堂教学
““一主多项选择””是指在羽毛球教学材料的羽毛球项目;多项选择是指在课堂教学计划的几个非羽毛球运动的教师,学生的选择性实践,安排项目感兴趣的项目,尽可能多的学生,以满足自己的愿望来锻炼的需要。在羽毛球教学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类的一部分开始,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对体育运动感兴趣,游戏,或其他类型的项目实践,你可以一起练习,每一组指定一个负责体育骨干或学生干部的责任,让在一个轻松的,宽容的,感觉舒适,自由交流学生,实践中去的大气中所有的长度。在“一主多选择”的教学设计中,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设施,与2-3教学内容,教师控制监测实践,但在整个课堂教学羽毛球主教材必须有更好的完成情况,为下一部分的自由实践。
3.2.3使用有趣的游戏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是体育教育的一大特色,学生对体育项目感兴趣,会感到高兴,它会主动学习。重复,量化单调行为是传统羽毛球教学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固定模式教学”和影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羽毛球训练的游戏,其效果将是非常不同的,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技术,在娱乐中掌握羽毛球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发展,达到健身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积累羽毛球训练的乐趣游戏经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体育游戏克服了羽毛球教学枯燥乏味,也使学生在掌握羽毛球技术基本技能的同时,达到娱乐,健身,使身心发展。
4、结论
在特殊的技术,身体素质训练羽毛球教学提高的影响,提出了在其他特殊教学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体育羽毛球教学应重点加强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训练,反应速度,速度耐力,速度,位移速度力量,力量耐力训练是特别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新兰.体能训练原理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育学家曾断言,“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生存本领之一,……如果不会合作,知识再多也没有用”。然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了对青少年心力健康成长不利的现象,家长对子女的宠爱和娇惯使不少学生患上了孤立、自私、人性的坏毛病。针对这种情况,体育专家认为,“只有在身体素质教育中加以纠正和防止”。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等,引导他们克服畏难、惧怕、羞怯、自私等心理障碍和惰性,调动其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培养他们无畏、坚毅的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才能彻底纠正他们个性中的不健康因素。因为这些集体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行动的协同性。像篮球运动,在比赛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就是团队精神、集体合作和全局观念。每个队员都要不断地传接球、投篮、跑动等,通过集体的密切配合和协调默契来完成一系列动作,最终赢得对方的。同时篮球又输有赢,参加篮球运动,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胜利和成功是靠大家团结一致,协同配合来的,困难时应该彼此鼓励,失败时不应相互埋怨,成功时应该大家共同分享。要培养学生的和团队合作能力。
2.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篮球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性强,对抗非常激烈,它不仅仅是比技能、比智能、比体能和比心理的竞争,而且也是比思想、比作风的竞争。凡比赛都要争取胜利,都包含一定的超越自我的对抗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还能给学生带来通过竞争和拼搏获得成功的体验,教育学生不断进取,不断向上,不断追求。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才能勇敢接受挑战。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今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对于全体中国人,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好机会,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内容。《奥林匹克》中讲:“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作用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理。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上出色的表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
4.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
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是由各种各样的跑、跳、投等基本技能所组成,对于促进人体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大学生身体的肌肉、骨骼系统,内脏器官的机能均已发育成熟。篮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能使学生各个系统得到锻炼,提高体育运动能力,改善内脏器官功能,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都有重要的作用。篮球比赛是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下进行,它要求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手强烈地争夺。这种磨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态,使学生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使其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在比赛中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教学、训练和比赛把心理压力通过教学、训练和比赛来化解,保持心理控制的最佳状态,提高心理素质,从而达到素质教育中“体”的目的。
5.促进学生在校适应能力
一是对生理适应能力的促进,增强体质差的大学生对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二是对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与改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耐挫能力”减少大学生心理不良导向;三是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主动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2、高校素质教育中如何利用篮球运动开展素质教育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在学校开展广泛、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有益于学生身体的成长发育,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在高校教育中,只要我们能够重视引导学生,不断研究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其多功能性,使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中培养竞争能力、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和培养欣赏能力。通过篮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美育素质。在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篮球运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高校篮球教学应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在平时教学中要强调课堂纪律,教育学生上课不迟到,课间集中听老师讲解要点,强化组织纪律性,平时多给学生讲中国健儿的故事,激励学生在篮球训练时不畏艰苦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的品质观念。
2.高校应高度重视篮球等体育文化的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传承体育文化,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优化体育教育环境,使广大学生能置身与一个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的氛围中,让学生的体育态度得到改善,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将体育作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提高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发挥其潜在的作用。
3.高校篮球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坚强意志等心理素质。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他们“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信念,通过教育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坚定对自己的理想的执著追求,对工作生活的满腔热情和不怕挫折与失败的毅力,逐步提高他们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王晖,高岩.论篮球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4):93-94.
[2]范尧.高师体育院系篮球教学自组织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3]丁雪芹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1998(5).
关键词: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认知心理;就业情绪心理;社会支持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49-03
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出身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就业轨迹;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生源地不同,而成为同学口中的“凤凰男”、“矮丑挫”,在求职市场遭遇冷遇;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家乡那低矮的茅草房和面朝黄土的父母,而体会着骄傲与低鄙的落差;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机会和资源分布的不均,丧失向上流动的勇气和梦想,那么我们的大学教育无疑是没有完成民族赋予的使命。我们在为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创造公平的教育和就业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农村和城镇大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的差异,对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村生源大学生予以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与支持,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一、研究方法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基于此,本研究从认知心理、情绪心理、社会支持心理三个维度描述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本研究于2012年在上海3所高校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问卷率90%。其中农村生源大学生118人,城镇生源大学生107人。①所用问卷为自编测验,共有64个题目,其中8—48题调查认知心理,49—58题调查情绪心理,59—64题调查社会支持心理。调查认知心理的题目参考了刘春雷2010年于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编制的问卷[1]。调查情绪心理的题目参考了Spielberger于1977年编制、1983年修订的焦虑状态——质问卷中的题目[2]。社会支持心理的题目参考肖水源1986—1993年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②
二、就业认知心理
(一)影响求职因素的认知
研究发现,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大体相似,但在薪水福利等具有重要辨识意义的变量上存在差异。
农村生源大学生认为对于一份工作而言,③薪水福利、未来发展、工作内容、接受教育的机会、单位性质依次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城镇生源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依次为:未来发展、薪水福利、工作内容、单位性质、接受教育的机会。可见,农村生源大学生最重视薪水福利,城镇生源大学生最重视个人发展,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对薪水福利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P=0.04。
表1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重视的职业因素
比较检验(M±SD)①
对影响大学生求职的15个因素进行排序比较发现(表2),无论是农村生源大学生还是城镇生源大学生均认为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是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正如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相对社会资本要显著得多,社会资本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资本的社会地位[3]。农村生源大学生对社会关系、家庭经济条件两个表征社会资本的因素的重视程度与城镇生源大学生差异显著,P分别为0.024和0.013,农村生源大学生因社会资本相对缺失,而选择主观忽视社会关系和家庭经济条件对个人求职成功的帮助作用。
表2 影响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求职的因素的
比较检验(M±SD)②
(二)自我和教育认知
在自我认知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对个人能力的满意度和未来的信心整体偏向满意和积极,平均分均在3分以上。可见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整体呈现正面积极状态。同时,另外一个事实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自信程度显著低于城镇生源大学生,他们对于个人能力的满意度和前途的信心度均与城镇生源大学生有显著差距,P值分别为0.014和0.042。
在教育认知方面,大学生们对大学教育普遍持满意态度,平均分均在3分以上。而在对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认知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出现极其显著的差异,P值达到了0.009。农村生源大学生普遍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持满意态度,平均分为3.16。与此相反的是,城镇生源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为2.89分,介于一般和不满意之间。由此可见,面对同样的就业指导服务,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加容易得到满足,而城镇生源大学生却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诉求。
表3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自我和教育认知的
比较检验(M±SD)③
三、就业情绪心理
就业情绪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焦虑、自卑、自负等心理体验。本研究根据Spielberger于1977年编制、1983年修订的焦虑状态——特质问卷中的题目,编制了表4所示的10个题目,整体反映大学生的就业情绪心理。
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就业情绪排序均依次为:害怕没有社会关系、害怕辜负父母期望、担心失败、害怕经济压力、害怕不适应社会。正面就业情绪排序均依次为:自己有用、生活有意义、能够调整情绪、具有就业优势、不怕挫折。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的差异比较发现,农村生源大学生与城镇生源大学生对没有社会关系的害怕程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0,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害怕没有社会关系帮助就业。
表4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情绪心理的比较
检验Ⅰ(M±SD)④
为进一步比较表4所示的10个指标在情绪维度上的整体影响,本文分别求出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在10个指标上总体得分的平均数,并对所得的两个样本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检验。如表5所示。
本样本中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的就业情绪心理平均分分别为2.9746和2.7927,说明大学生尽管有时会出现担心、抑郁等负面情绪心理,但是整体情绪却是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但同时数据也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在就业情绪心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5,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情绪心理相对没有城镇生源大学生积极,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心理。
表5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情绪心理
的比较检验Ⅱ(M±SD)
四、社会支持心理
社会支持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关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由于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多方面相对复杂的概念,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界定社会支持这一概念。本文侧重从社会支持的来源和利用方面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
大学生社会支持来源主要为:父母、朋友、同学、老师,该四项的支持度均达到了50%以上。而学生们从党、团等官方组织和社团、宗教等非官方组织获得的帮助相对较少。可见,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源建立在个人情感交际基础之上,对于超出个人情感覆盖的官方等组织能够获得的支持始终有限。
在来自于党、团等官方组织的帮助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t=2.665,p=0.008),农村生源大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关系等资源的相对缺失,更注重建立与学校党团等官方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从学校等组织获得资源。
表6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遇到困难的帮助来源(%)
在社会支持的利用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整体利用度为2.80,城镇生源大学生为2.84,利用度均达到中等偏上程度。①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一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整体上沿着同样的轨迹发展:在就业认知方面,求职时他们最先考虑的是未来发展和薪水福利两个因素;他们都充分肯定代表着人力资本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对求职的影响作用;他们对所接受的大学教育持满意态度,对个人能力充满信心,同时也相信未来的光明。在就业情绪心理方面,他们深刻感知到就业的压力,会出现害怕没有社会关系、害怕辜负父母期望、担心失败等负面情绪心理,但整体来讲他们乐观向上。在就业支持心理方面,他们更愿意从具有深厚情感基础的父母、朋友、同学、老师处获得社会支持,而非各种正式组织。
另一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确实处于弱势,他们的就业心理与城镇生源大学生相比凸显出一些问题,同时这个群体的就业心理也存在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和特点。在就业认知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对于工资薪金重视程度偏高,对未来发展重视不足。另外,农村生源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意承认社会关系对求职的重要影响作用,一方面又非常害怕因为没有社会关系而不能顺利就业。而城镇生源大学生就既肯定社会关系对求职的帮助作用,又能够对是否具有社会关系持相对坦然的态度。在情绪心理上,尽管农村生源大学生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但相比城镇生源大学生他们更容易出现害怕、抑郁、沮丧等消极情感体验。在社会支持心理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可利用社会关系较少,从而对官方组织的依赖性更强。
(二)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树立更加健康的就业心理,以实现该群体的顺利就业。
1.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对农村生源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信心,培养积极而平和的心态。具体包括以下措施:帮助毕业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试,敢于面对各种困难与失败,树立信心,勇敢去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2.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提供切实的就业指导与帮助。建立技能培训救助基金,对农村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参加各种就业技能培训进行资助,鼓励大学生掌握就业技能,考取技能证书。同时,建立贫困大学生求职救助基金,对于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一定的资助,报销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各种必要支出,保障农村大学生求职时有必要的经济能力。此外,还应完善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帮扶制度,为农村大学生自主创业、个性发展提供更完善、更贴心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吉林大学,20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
201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达到史无前例的795万,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会面临如缺乏必要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以及恰当的情感疏通渠道等问题;而大学生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找到理想的职业,依靠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受社会制度、社会环境、求职社会支持体系以及可获得的社会资源的影响。结合以往的研究,笔者将社会支持网络定义为个人从组织和他人那里所能获得各种支持(如金钱、情感、人脉等资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分析
本文以某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调查问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调研,探究社会支持网络的各要素对就业的影响。
(一)社会关系
格兰诺维特提出了测量强弱关系的几项指标:情感比较亲密、相互熟识、可互帮互助以及亲属关系为强关系;普通朋友定义为中间关系;而只是认识而已的关系为弱关系。本文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可以获得的社会支持来源于父母、亲戚、同学、老师、朋友、学校及学院,本文将这常用的几种社会关系定义如下:父母及亲戚为强关系,老师、同学和朋友为中间关系,学校和学院为弱关系。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运用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强关系里的以父母为代表的亲属关系。中间关系里,同学关系占到了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的第二大比例,尤其的大学同学,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提供的帮助仅次于父母。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中的社会关系构建不够广、大,他们普遍利用身边的人,而没有充分挖掘他们可以利用的更多的社会资源[1]。
(二)信息支持
就业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可以关系到他们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数据显示,同学们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为自己学校或者其他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校园招聘信息,其次则是通过网上的各类招聘网站的岗位招聘公告,通过父母提供的就业信息找到工作的例子非常少。这两个信息途径都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传递信息及时、丰富、快捷的特点,而在信息支持方面“强关系”里的父母、亲戚起到的作用就非常小了。可见,“强关系”并不是“万能”的,而“中间关系”和“弱关系”也不是毫无用处的,在信息支持上“中间关系”和“弱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
(三)财务支持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路费、住宿费、材料打印费、餐费以及服装投入等费用构成了求职成本的最大的部分,在财务支持方面,作为强关系的父母及亲戚提供了大学生的主要求职费用,除此之外,大学生获得的额外补助则是学校和学院的促进就业部门发放的补贴,为毕业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
(四)关系支持
大学生的社会经历尚浅,积累不了太多的社会关系和人情资本,而在求职过程中,有比别人多的关系和人情资本对求职是否成功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谁都想走“捷径”,但在调研中发现,能够从父母或家人那里获得关系支持从而直接安排工作的例子极少,但大部分同学获得的关系支持都是从中间关系里的同学、朋友那里得到的,基本都是帮忙解决求职中的具体问题和获取求职经验。
(五)精神支持
大学毕业生刚从大学的“象牙塔”迈入社会,求职过程中难免经受挫折,及时的发泄消极情绪,受到积极向上的鼓励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就业。毫无疑问,作为强关系的父母和中间关系里的同学朋友在精神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父母都为大学生最大限度提供安全感。而同学、朋友作为同龄人,在求职过程中面临和经历着相似的事情,可以区别于父母的角度提供安慰和帮助[3]。
二、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存在问题
(一)学校重视角度偏差
现在诸多高校都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放在就业率上,片面追求毕业生的签约数量。大部分高校都到大四阶段才开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服务,并且将重点放在提供就业信息,跟踪就业动态和落实就业情况上,真正可以提升大学生求职能力的求职培训却很少。另一个在大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偏于理论,缺少实践,求职训练是对实践性要求很强的项目,过多的理论教导培训不仅不会提升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反而会使大学生在实际求职过程中墨守成规达到相反效果。而且较多的大学现在安排的学科教学负担较重,课程较多,在校大学生很少有机会获得足够的时间参加企业实习;但大型企业都把是否有丰富的实习经历看做一项重要的评判标准,这无疑又消弱了大学生的求职竞争力。
(二)媒体传播消极信息
在科技和自媒体极其发达的今天,媒体报道可以曝光社会存在的弊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但有时媒体的过渡渲染和报道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大学生就业难是高校扩招和就业市场化的共同作用,任何一个群体求职都说不上非常容易,大学生求职遇挫的现象非常正常。但一些媒体却将大学生求职受挫渲染成就业压力巨大,将参与率高的招聘会解读成“数人争一岗”求职异常艰难,将起始工资低于劳动型职工工资说成四年文凭比不上劳动下苦力。挫折与竞争是每个群体在求职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阻碍,若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则有利于提升自我,但媒体为了销量和阅读量常以夸大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噱头报道不实文章,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同学看到这些文章增添了很多心理压力。
(三)大学生缺乏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能力
大学生在前三年缺乏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在求职时只是单纯的利用学校和家庭资源,不注重社会关系网络的培养,缺乏对社会支持网络的合理开发与主动利用。由典型中国式高压的高中教育转到自由的大学教育,部分大学生因为突然缺乏了来自父母和老师的监督而失去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都选择充分的享受,有人在自我享乐上浪费过多时间,错过了职业生涯规划训练的最好时期,到了求职阶段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面对压力选择逃避和焦虑。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的建议
(一)学校完善就业培训体系
学校要开展多元化的就业培训,重视实践训练,从理论到实践,从管理到服务,都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数量与质量作为大学发展目标之一,将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贯穿大学的始终,从入学开始植入求职意识和竞争意识,到毕业获得足够求职技巧与方法,学校都要有针对性的培训法案。其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体验,增加在求职中的人际关系资本和经历资本。
(二)企业配合高校
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实践经验,大学偏重理论的培养方式与企业急需尽快上手操作的要求不对口,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企业又面临着“用工荒”,目前企业普遍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又因目前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把培养责任推给高校。校企双方应积极建立有关联合学生培养的协作沟通机制,并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努力为大学生提供人才就业的实习岗位和机会。可以尝试建立“寒暑假人才实习”计划,在实习期间企业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培训,输送企业文化,对在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在毕业后直接录用为企业员工,高校、企业、学生实现互赢。
(三)充分发挥学工队伍的作用
毕业生在大四阶段面临着论文压力、就业压力等多重压力,过大的压力容易使得毕业生在心理和精神上产生问题,学工队伍一定要重点关注大四的求职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和他们主动谈心以纾解他们心中的郁闷,为他们解答初入社会的种种问题,平和他们的心态。另外,学工队伍拥有许多毕业的校友信息,应该积极提供给有需要的毕业生,为他们的求职过程中提供人际关系资源提供支持。
(四)加强大学生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论文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也需要提高大学生个体的职业决策能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职业决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编制量表对800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从而为各高等院校和政府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也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提高自己的职业决策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如何,怎样提高职业决策能力”等问题显得日渐重要,也越来越受到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和大学生自身的关注。
所谓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以前对自己能否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职业决策的信心、预期和自我评估等,属于职业决策的主观能力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态度,研究表明,在同等能力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成功与否。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编制一份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整个编制过程完全遵循量表编制的原则,具体思路和步骤如下:(1)首先明确量表编制的一些基本问题,其次根据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数据初步拟定量表的基本结构并给出操作性定义;(2)根据自我效能感量表测题的编制要求、大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和部分师生的访谈结果来拟定测题,同时参考已有的相关量表组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第一稿;(3)通过征求专家、各年级大学生意见,对量表测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量表的第二稿;(4)对量表第二稿进行较大规模施测,运用项目鉴别力和因素分析等方法进一步调整测题,形成量表的第三稿;(5)对量表第三稿进行较大规模的测试和分析,使量表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形成量表最终稿;(6)对最终形成的量表进行各种测量学指标分析,包括测题的平均数、标准差、鉴别力、通俗性水平以及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等,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测量学的要求。
(二)研究对象
我们将大学生求职信心问卷第四稿作为正式测量工具进行更大规模的施测,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发放问卷800份,共计回收了有效问卷716份,有效回收率为89.5%,其中男生392人,女生324人,大一161人,大二172人,大三197人,大四186人,城镇生源296人,农村生源420人,716位学生中有147人为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0.5%,这也与许多高校确定的贫困大学生比例相近,共计涉及除军事学外的其他11个学科。
二、研究结果
(一)杭州高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
虽然没有制定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常模,但由于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计算出的绝对值大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大学生对自己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主观判断,表1列出的是对上述数据经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后得到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全量表和量表各个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全量表的平均分是3.3370,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五点量表计分,其取值范围是从1到5,中间值是3,这表明平均分都在中间值以上,说明了杭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较好;同时虽然全量表显示杭州高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水平较高,但量表各个维度的标准差都比较大,说明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二)不同层次学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本研究根据学校的办学水平将本次测查的4所学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国家重点大学,代表性学校为浙江大学,第二层次为省重点大学,代表性学校为浙江工业大学,第三层次为一般院校,代表性学校为杭州师范学院和浙江科技学院。对所测数据以学校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对量表各个维度和全量表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
上述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在全量表、自我评价、目标筛选、社会支持、问题解决方面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另外在信息收集方面也有显著差异,但在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维度没有差异。大学生在全量表和量表各维度的得分基本上是按学校层次从高到低排列,说明越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高,这与重点大学的学生起点较高,享有更多、更好的教育和社会资源有关,同时也与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有密切关系,广大用人单位为名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不同性别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量表各维度和全量表作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3。
上述结果表明,虽然不同性别学生只在自我评价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规划维度存在极显著差异,但普遍存在男生高于女生的现象,这一研究结果也与郑日昌教授(2002)对507名理工科大学生所做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这种现象的背后存在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生理的原因,可以发现,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社会、学校、家长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期望水平,另外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等,也会对学生的能力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使得女生在职业决策时显得更加没有自信。
(四)不同年级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以年级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对量表各个维度和全量表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4。
上述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在求职技巧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以外,在其他各个维度和全量表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年级差异。上述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大一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最高,并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渐降低,但到了大四又有一定回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于大学新生来讲刚刚经过高考的洗礼,尝到了“金榜题名”的喜悦,个体的成功经验使得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于四年以后的就业充满信心,但随着年级的增高和阅历的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使得许多学生对前途充满迷茫,导致求职信心的降低,但到了真正迈人求职大军的大四阶段,许多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实现了理性的回归。
(五)不同生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对不同生源大学生在量表各维度和全量表作t检验,具体情况见表5。
上述结果显示,不同生源的学生在自我评价、目标筛选、社会支持、问题解决和全量表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城镇生源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普遍要高于农村生源的大学生,说明地域优势也是形成心理优势的原因之一。
因此,本研究所提出的社会支持维度在上述分析中已经多次得到了印证,既说明了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结构有别于西方国家,同时这一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社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极大关注。
三、特点分析与对策探讨
(一)特点分析
单从统计意义上分析大多数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的事实并不能掩盖确有一部分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低的事实,这在前期作者所做的有关求职信心开放式问卷调查中已经得到了体现。因此,上面的分析只是从量表的平均分和标准差给出了一个粗略的结论,要了解杭州高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详细情况还需做深人的分析。
通过上述对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感各种因素的深人分析,本文概括出了当前在杭州高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主要有:
第一,杭州高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但个体差异显著。
第二,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越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高。
第三,虽然只在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普遍存在男生得分高于女生现象,说明在杭州高校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求职时更自信。
第四,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并且存在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降低,但到了大四又有一定回升的现象。
第五,城镇生源大学生比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求职时更自信。
(二)对策探讨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作为职业决策的一种主观能力感,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辅导等发生改变。因此,重点是关注具有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并且明确辅导重点,关注特殊群体。
1.关注普通院校普通生的职业辅导
在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打出只招收硕士以上学历或者名牌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标语,这让许多出自普通院校的大学生们大受打击,本研究已经显示普通院校的学生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要普遍低于名牌大学的学生,因此,如果不特别关注这些学校的学生,尤其是这些学生中又是非常普通的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那他们将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2.关注女大学生的职业辅导
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性别限制挡住了许多优秀女大学生的职业前途,使得许多女生对未来的求职失去信心,有一种“学得好不如生得好”的悲壮和无奈。当然这一客观事实的背后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生理等因素,但本研究的事实证明它已经非常明显地影响到了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需要加以辅导,引导其扬长避短,增强竞争力。
3.关注毕业生的职业辅导
研究显示,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逐渐下降,虽然到了毕业年级时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又有一定的回升,但相比低年级时已大打折扣,而对于毕业班学生而言,已经处在求职的风口浪尖,因此,那些即将毕业却对求职缺乏信心的大学生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诚信是一种不分时代、不分地域的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要求每个公民坚守诚信这个道德底线,这样方可“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将承载、见证和全程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的使命任重道远,青年的修德尤为重要。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影响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在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多元的今天,大学生难免受社会大环境的熏染,大学生诚信状况同样令人堪忧。
一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学业中诚信缺失
学业上的诚信缺失最为突出。大学生在大学面临两项任务一是成长,二是学习。学习是大学生的主业,大学学习是创造性地学习,探索和掌握一门学科的规律的过程,必然是挥洒的汗水和勤奋努力的过程。学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人才水平的高度,大学期间能否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严谨的治学态度,掌握自学能力尤为重要。一部分学生治学态度不端正,缺乏科学研究精神,缺欠孜孜以求的意志品质,面对学业不是刻苦钻研,而是另走偏门,选择学业上投机取巧、考试作弊不诚实的方式。尽管高校考场管理采取了严格的监考措施,并且制定了针对考试作弊者的严厉的惩罚制度,却仍有学生甘冒风险,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作弊手段层出不穷,而且愈趋“高明”。作业和论文请他人,或复制粘贴,或采用请吃、送礼等方式从老师那里获得过想要的分数。学业造假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制约大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2.生活中诚信缺失
大学是播撒友谊的场所,是收获同学情谊的最好时光,同学情将伴随每个人从青年走向暮年。大学生人际交往表里不一的学生大有人在,经济往来欠债不还,同学关系言而无信、亵渎感情、轻易承诺难于兑现的学生已经不是少数;对待爱情视如儿戏、亵渎爱情的尊严,恋爱的目的或是空虚或是自娱,骗取爱情不负责;向学校提供过虚假乃至错误的家庭信息为获取困难补助;在学生会等机构干部的竞选过程中,一些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投机取巧拉关系达到目的。国家推行助学贷款,由于一些受惠的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缴还利息及本金,甚至恶意逃款,直接导致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无法正常运转。
3、求职中诚信缺失
为了获取就业岗位,一些学生简历注水,伪造各种获奖证书、各类资格考试合格证书,杜撰社会实习经历。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有多种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成因。
在传统社会,诚信作为道德规范,依靠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约束人们的行为。伴随市场经济的建立,约定俗成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失信成本低于守信成本,对失信行为惩罚不严,守信收益不公,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必然出现社会各个领域的诚信缺失,诚信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2、学校诚信教育重视不够。
造成大学生学习上不诚信源于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制度、措施的严重滞后,自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级学校对学生学业不诚信无记载。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学业上的不诚信有遮羞心里,态度暧昧、制度形同虚设、惩治不严、措施乏力,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大学生学习上的不诚信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在经济生活和感情中的诚信教育空缺,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经济往来不到达恶劣程度不会引起学校的重视和惩罚,感情世界不达到一定程度也无人关注。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不诚信原因在于:大学生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为找到工作不得不美化自己,同时用人单位提出近乎严苛用人标准,难以达到要求只能贸然造假,为大学生求职造假埋下伏笔,高校为提高就业率学校所谓面子工程,放任大学生求职中的不实行为,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的不诚信事件的发生。
3、学生自身对诚信重视不够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不诚信的负面影响、家庭诚信教育的疏漏、学校诚信教育和机制的缺位,使大学生对于不诚信言行在自身发生都能网开一面,对待诚信在认识和观念上存在误区,没有真正认识到诚信做人的重要性,难守内心道德防线。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诚信在社会伦理体系中是塔基,它的建立和维系普及通过几种力量来实现。
1.对社会而言,要营造讲诚信的社会氛围
任何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大环境下进行的,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确立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政府应当是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政务透明一言九鼎。经济活动中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形成良性的诚信关系。整个社会倡导言行一致、有信无欺的道德操守,增强信用意识;宣传诚信守信鲜活事例,营造守信者光荣失信者可耻的良好舆论环境,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形成不诚信无以取信于人、无以立足的社会良好的氛围
2.学校加大诚信教育和诚信制度建设
第一、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力度
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状况,侧重“诚信收益”的启发式教育、“失信行为”的预警式教育、“诚信却失”的免疫性教育。
第二、建立新生大学前诚信考察登记制度
学校首先建立学生的大学前诚信考察登记制度。制作《大学前诚信登记表》,要求新生如实填写、充分利用机会到生源地考察。明示学生要诚信、遏制有的学生对失信心理的放纵,强化诚信心理。
第三、建立大学期间的诚信考核登记制度
签署《大学生诚信承诺书》,建立《大学生诚信考核登记档案》内容包括学业诚信记录、感情诚信记录、经济生活诚信纪录,求职诚信纪录,记载失信行为。明确大学期间诚信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抄写并签名。
参考文献:
柳林 :《浅议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宋廷敏:《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几个环节》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刘颖:《从学生拖欠学费浅谈学校诚信教育的缺失》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10期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权利 就业现状 法律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很多大学生仍然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使得自己的权益被屡屡侵害。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对有效指导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权利
在我国,就业指劳动者从事法律允许的劳动,与物质资料相结合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从取得相应的报酬。有些国家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达到某一标准值时,才能被称为就业人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其就业状况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职业的开放性。
首先,大学生就业反映了知识群体的就业状况。正规的大学教育使得大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内更具有竞争力,其专业水平高且其工作能力较强,因此,其就业状况较普通的社会群体较为特殊。
同时,大学生就业权利属于集体权利。所谓集体权益是指集体中的个体成员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集体权益则需要每个人体成员的维护。因此,大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为了保障集体的权利,每位大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不随意滥用和放弃权利,从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二、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提到大学生就业,人们自然会想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种“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我国大学生就业群体庞大。从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每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大学生数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11年,仅迎接毕业生人数就超过了660万,这个数字已经十分庞大,再加上往届待业的大学生,每年进入我国市场的大学生就业大军不可估量,这必然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大。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公务员和在编事业单位等旱涝保收的工作成为了抢手的香饽饽,更是有很多大学生加入了考研大军,希望能够避开就业高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断接受着来自社会各种力量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表现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特点。
同时,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总量和质量上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这一表述看起来与前面自相矛盾,实际上,我国缺少存在着这种其奇特的供不应求的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仍然落后,很多高新技术部门招不到人才,无法发展,高层次人员的短缺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除了高新技术领域,一些专业人才较少,而另一些热门专业则人才过多,造成不同专业之间的大学生就业不平衡。
总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较为复杂,简单的供求关系无法理清其中的关系。在复杂的就业现状的背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困难重重的现象十分普遍。大学生初出茅庐,涉世未深,对就业情况不甚了解,常常遭遇各种法律问题,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更加严峻。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应届大学生找工作的道路并不顺畅。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法律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例子比比皆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汇总。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歧视现象
公平的劳资关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同民族、性别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不因民族信仰和性别差异而有所差别;同时,求职者共同竞争同一职位时,不同的求职者享有同等的机会,任何人没有权利搞特殊,享受特权,竞争面前应当人人平等。然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其作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造成了大学生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用人单位往往以高姿态出现在劳动关系之中,求职者有时为了获得工作机会而不得不接受许多不平等的条件。在现实的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因为歧视而丧失工作机会的现象比比皆是。
首先,性别歧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十分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调查显示,从1998年至今,高校女大学生数量增长迅速。与此相矛盾的是用人单位以各种借口拒绝聘用女生。例如妨碍生产,工作性质不适合女生等,用人单位提出的性别限制使得原本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性比歧视造成了十分不好的社会影响,打击了女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积极性,很多人甚至认为女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使得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配置。
其次,地域与学历歧视。在大学求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用人单位限制应聘学生的地域,甚至限制学生的学校,从而剥夺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农科类专业的大学生还经常因为自己的专业遭受不公平的社会待遇,很多人对农科类专业人士不足,存有很大的偏见和歧视,使得这类专业的学生的求职过程更加艰辛。
性别、学历和地域歧视仅仅是大学生就业中歧视现象的冰山一角。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歧视现象屡见不鲜,同时花样百出。更多的匪夷所思的限制条件,例如身高、外貌甚至酒量都被列在招聘条件之中,大学生面对这些歧视条款无可奈何,与自己心仪的职位失之交臂。
(二)签约规避劳动合同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知之甚少,许多就业生仅知道三方协议和就业协议书等,就业协议仅仅代表的是意向性协议,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大学生正式入职后,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就合同期、薪酬条件、劳动条件、违约责任等与用人单位进行详细的磋商,从而确定正式的劳动关系。然而,在现实求职过程中,恰恰是这份重要的劳动合同成为广大毕业生头疼的问题。许多用人单位要么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要么在合同条款上大做文章。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弱势地位成了用人单位利用的对象,很多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劳动者义务规定十分详细,而对劳动者权利的规定寥寥无几,甚至出现了很多霸王条款,例如“工伤概不负责”,不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变相延长劳动时间,拖欠工资等等。许多大学生求职者对于以上种种情况敢怒不敢言,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更有甚者利用大学生初入社会,缺少相关法律知识,隐瞒真实情况甚至欺骗大学生签订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从中牟利。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以签订短期的劳动合同为主,使得大学生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和稳定感,这对于刚出大学校门,需要成家立业和结婚生子的大学生来讲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试用期陷阱,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益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为了考核求职者是否能够胜任某一职位的有效方式,同时,求职者也可以利用试用期来了解自己将要接手的工作,从而判断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是否适合自己。试用期对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双方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然而,用人单位却往往利用试用期侵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我国《劳动法》对试用期的期限具有明确规定,但是很多用人单位混淆试用期和见习期的概念,单方面延长试用期,损害大学生利益。也有些用人单位试用期内立下霸王条款,要求大学生在试用期内不能辞职,否则需要缴纳违约金等,这些规定均不符合我国有关试用期的规定,侵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四、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法律问题的形成原因
那么,是什么造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困难重重,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
(一)大学生就业法制环境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劳动法》为核心的立法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结合了市场经济的特点。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我国的劳动就业保障体系的受众十分广泛,并非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量身定制,难以起到保护大学生合法利益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公安部、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希望能够改善大学生就业情况,但是这一体系仍需完善。
首先,法律约束力低,目前,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多为政策性的文件,层次较低,各种规章制度、通知和政策年年都有,这种政策性文件的法律效力令人堪忧,且文件种类繁多,不免有相互矛盾之处,无法执行,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其次,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监管部门繁杂。目前,公安部门、人事部门、教育部门都涉足大学生就业领域,监管部门虽多,但是职责划分却不匹配,造成很多职权交叉和监管空白,无法保障毕业生权益。
同时,立法体系发展存在地域不平衡。很多一线城市颇受毕业生青睐,因此,为了保护本地生源而将外地毕业生拒之门外,造成地域发展失衡。
(二)大学生本身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大学生本身的法律意识很淡薄。主要变现为:缺乏平等与公平意识。在求职过程中,很多大学生遭遇过性别歧视、院校歧视甚至相貌歧视,而面临种种刁难,多数大学生选择忍气吞声,很少有人站起来说“不”;缺乏法律知识,许多高校毕业生对《劳动法》知之甚少,混淆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使得很多大学生草草签订劳动合同,甚至不知道有劳动合同的存在,等到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时,才乱了阵脚,吃了“哑巴亏”;缺乏维权知识,大学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很多大学生虽有维权意识,却不知申诉途径,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校就业指导的缺失是主要的原因。大学课程中,法律基础知识所占的课时十分少,就业指导课程也只是在大学四年级开设,学生临时抱佛脚,效果往往不佳;同时,中国传统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传统思想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维权之路,在遭遇不公正的待遇时,多数人仅仅存有维权的念头,却极少付出行动,选择忍气吞声。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法律意识 原因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即失业”一语道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社会、体制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综观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就业时不仅要接受“难”的挑战,还要面临“险”的威胁。其中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普遍欠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法律意识的欠缺一方面导致大学生自身权利得不到保护,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有些行为也损害到了用人单位的利益,而且这种损害最终又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的进一步增加。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表现及影响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法律意识的欠缺,导致大学生自身权利受损。比如第一,性别歧视,尤其是女大学生在这方面最为明显;第二,规避劳动合同的签订或者以就业协议代替劳动合同;第三,试用期的滥用;第四、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存在“霸王条款”。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只有签与不签的选择权,而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权力,所以面对用人单位的一些“霸王条款”,其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第五、由于法律意识的欠缺而造成的其他一些问题如:中介陷阱,传销陷阱、虚假招聘等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一不是因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欠缺造成的,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正当地保护自己的权利,甚至对于自己所受的损害无动于衷,而有些学生虽然意识到了权利被侵害,但是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很多人选择了忍气吞声,不敢与用人单位相抗衡。虽然生活中也有人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但是这种案例却少之又少。所以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欠缺很容易给自己的就业权利带来损害。
大学生就业中法律意识欠缺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其自身的有些行为会损害到用人单位的利益。比如,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关注,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伪造各种材料,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和好感;其次是有些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骑着马找马”,会和很多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意图从中选择自己最为理想的一个。以上这些行为在很多大学生的意识里面并非违法,最多只算是不道德而已,但是这些行为已给用人单位的利益带来了损害,并且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最终也会再回到大学生群体中。因为用人单位在有了前车之鉴后,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所以必然也会给大学生的就业增加一些新的限制性条件,这样的结果只会再次加重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所以,大学生就业中法律意识的欠缺,不仅使其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也会损害到用人单位的利益,而且这种损害最终又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的进一步增加。
二、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中法律意识的欠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总体来讲,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主观原因——大学生自身认识的偏差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主观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对于就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对于学法和求职的关系也缺乏正确的看待。
就业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即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工作,还在于如何找到一份工作。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引导下,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以及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出现结构性错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就业难以实现供需平衡,因此“就来难”就不可避免。而大学生在就业中又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并且就业法律意识普遍欠缺,所以在就业中不仅要接受“难”的挑战,还要面临“险”的威胁。之所以“险”,就在于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权利屡遭侵犯。同时大学生自身在求职过程中也会出现违法现象。所以如果大学生对于就业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了解学法对于求职的意义,就不可能主动加强自身的就业法律素养。
(二)客观原因——学校、家庭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客观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其中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
1.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高校普法教育中职业法教育的缺失。我国目前有不少高校设有法学院,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部分受过专业法学教育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中所占比例毕竟是少数。虽然高校课程设置中会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一些专业法课程,如针对保险专业的《保险法》等等,但这些内容对职业生活来讲并不具备系统性,而且并非所有的专业都开设了专业法。所以学生对于系统的职业方面的法律知识普遍缺乏。另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也难以独担重任。虽然基础课作为一门高校必修课,担当着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任,而且职业生活中的法律也是基础课中的内容之一,然而基础课存在着内容多课时少的缺陷。另外教材内容的设定是以普法为目的,因而涵盖面虽然很广,但是具体到每一部分,信息量却极为欠缺,而针对职业生活中法律的介绍只是整个教材法律内容的一小部分,其信息量更是可想而知,所以囿于各方面的限制,仅依靠基础课来开展大学生的职业法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第二,就业指导工作的局限性。近年来各高校都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就业指导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然而在实际教学和工作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从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上看,目前在各个高校中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较为庞杂,素质也参差不齐,并且绝大多数缺少法律专业背景,对于大学生就业中极为重要的一些法律法规缺乏全面正确的解读,更不可能对学生做出较为专业的指导。从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上看,指导工作侧重于政策的解读与落实,现时代求职、择业观念的树立,求职技巧的培训等,这些内容对大学生就业无疑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屡屡出现的侵权与违约事件,这些内容的培训显然无法应对以上问题,所以在当前和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依法就业的理念,提升其就业法律意识,保障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各项合法权益,并推动其在求职中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2.家庭教育方面大学生求职不仅对其个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家庭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大学生求职的过程中,不乏有家庭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然而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每个家庭所能关注的程度与范围也不同。相对于“富二代”来讲,“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则是“贫二代”的简单特征。对于“贫二代”来讲,求职完全是一个人在奋斗,父母缺乏广泛的社会关系和相关的法律常识,因而对子女的就业所起到的指导和教育作用也是有限的。所以此时大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就业法律意识对其求职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探索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求职来讲,可以克服其心理弱势,防范于未然,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帮其走出盲区,从而及时有效地保护自身权利;而对于自主创业的同学来讲则能增强其创业的信心,加大创业保障。因此笔者针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笔者建议各高校本着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负责的思想,设置一门针对性较强的课程,由从事法学教学工作的且经验丰富的老师主讲,内容以职业生活中的法律为中心,自成体系。这样一来,培养目标非常明确,这样一门课程能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大学生打工、就业和职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案例,重点讲解一些常用的重要的法律法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他们学什么、怎样学的困惑。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学生就业中涉法问题的不断出现,为了真正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服务,就必须从各个方面提升队伍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只有先把整个就业指导队伍的法律素质提升起来,才有可能对学生就业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真正起到帮助。所以,必须通过培训、进修、以及及时补充具有专业法律知识背景的工作人员等方法来提升整个队伍的法律素质和知识结构。
(三)加强维权平台建设虽然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能有效地防范种种问题的产生,但是,仅有事前预防是不充分的。因为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提升也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在就业过程中有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和帮助应是全程的,多样的,一个高效的维权平台的建设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可以在就业指导机构设置专门的就业法律援助。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侵权、违约等问题提供咨询,并帮助他们制订维权方案。同时,学校的法律援助也可以和社会上的法律援助有效结合。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分化;整合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20世纪70年代初先后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定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数量指标。我国从1949年开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经历了53年的艰难探索,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3%,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0年的98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660万人,9年时间高校毕业生人数翻了6.7倍。毕业生人数几年时间内成倍增长,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境地,而我国对求职行为这方面的研究却甚少,通过中国知网以关键词“求职行为”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论文只有46篇,这些与“求职行为”相关的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研究的人群多为失业者、低保者及下岗工人;(2)研究的角度多为经济学视角或心理学视角;(3)研究方法上偏向理论、文献研究。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研究是当今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而找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分化特点及整合模式是当务之急,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的分化与整合理论来诠释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求职行为的分化与整合
(一)分化与求职行为的分化
分化(differentiation)一词本是生物学术语,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用进化论观点看待人类社会的进程,他认为,随着社会总体的增长,社会个体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分化,即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分化造成相互依赖,进而造成整合。《现代汉语辞海》把分化解释为:①性质相同的事物变成性质不同的事物;②统一的事物变成分裂的事物[1]。王恩斌(2003)主编的《社会学教程》将事物之间具有相同特点的现象称为同质性,而将事物之间相互不同的现象称为异质性。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分化是指事物从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过程[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也出现了变化,无论是求职行为的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在求职行为的范围上、方式上都出现了异质性,如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毕业生毕业后就可以安排工作,无求职后顾之忧,高校教育大众化阶段就有可能两三年找不到工作,甚至时间更长;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一般毕业生毕业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流动性不大,而大众化阶段则自由化,自由流动,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所找的工作一般都专业对口,而大众化阶段不局限对不对口,有很多毕业生找的工作并非对口;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求职行为方式单一,国家统分统配,大众化阶段百花齐放,有的是政府提供,有的是市场提供,有的是中介机构介绍,还有的是自主创业,总的来说呈分化趋势,表现出异质性、多元性与多样性。
(二)整合与求职行为的整合
“整合”(Integration)的最早使用者要推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他在《第一原理》中阐述了著名的进化公式:“进化是经过不断的整合与分化,是从不确定、不协调的单纯性到确定性、协调的繁杂性的变化。”他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包含着分化阶段和随后的整合阶段”[3]。中文原先没有“整合”一词,在汉语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和《中文大辞典》中,均无“整合”这一条目。郭灿鹏(1997)认为,中文里的“整合”是由英文“integration”翻译过来的,蕴涵着系统内各要素之间通过互相作用,达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协调乃至相互包含的状态,从而使系统达到高度有机的团结、统一或一致的合作。
求职行为的整合主要指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学校、政府、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应提供实质性帮助,使其在观念、方式方法、制度及专业能力上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求职行动,来达到找到满意工作的目的。求职行为的整合包括政府整合、制度整合、观念整合、学校整合及自我整合等。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分化的特征
(一)求职行为时间上的持久性与多次性
求职行为在时间上表现为持久性与多次性,求职行为的持久性是指求职者在求职时时间跨度比较漫长,求职过程有可能伴随至终身。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国家统包统分,一次性到位,只要找到工作就可能是终身职业。因此求职行为是短暂的;大众化阶段出现了分化,有些求职者的求职行为持续的时间不长,一找到即是终身职业,有些却不然,一生中可能都要求职,持续的时间较为漫长。求职行为的多次性是指求职者求职的频率比较高,只要工作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差距,就出现另寻门路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求职者自身的原因,如工作不太适合自己,或薪水过低,而主动另外求职;另外一个原因是单位原因,若单位觉得求职者不能胜任该项工作,单位就会辞退求职者,求职者只好被动去求职。所以只有当双向选择达到一致时或双方都满意时,这种行为才算终止。
(二)求职行为空间上的无界性与集中性
求职行为的无界性是求职者求职时无国度与地域之分,自由流动。传统社会大学生就业都比较封闭,从哪来到哪里去;转型社会却不一样,自由流动,双向选择,求职者可以到经济发达地区去就业,也可以到边缘山区去就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流动,甚至可以流向国外就业。求职行为的集中性主要是指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老区等发达城市。就算是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该省的大学生就业也具有集中性,如近几年广东省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基本集中在珠三角地区9地市,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80%以上。并且主要分布在广州市、深圳市与东莞市,到茂名市、外省和云浮市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较少。
(三)求职行为范围上的广泛性与跨专业性
求职行为范围上的广泛性是指求职者的就业范围不断在扩大,就业分布在各种行业。这主要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成分决定的,我国经济成分划分为两大类,五种类型。第一类为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类型;第二类为非公有经济,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一般都在机关、事业、国有企业就业,大众化阶段大部分毕业生向民营科技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单位转移。求职行为范围上的跨专业性是指大学生求职时所找的工作并非专业对口。精英阶段,大部分毕业生都专业对口,而如今大学生找工作难,找对口工作更难,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历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最高仅在三成左右,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与专业方向不对口。
(四)求职行为方法上的人际关系性与多样性
求职行为的人际关系有强关系与弱关系,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强关系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弱关系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格兰诺维特认为,美国社会是一个弱关系社会。根据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华裔学者边燕杰提出了强关系假设。即认为中国社会并非美国的弱关系社会,而是一个强关系社会[4]。也就是说,在中国,想要办成事,靠的不是弱关系所能够获得的信息的广度与多样性,而是强关系所能给予的确定而有力的帮助。但也具有多样性,如不乏有凭借自己能力、机遇或政治权力、经济实力找到工作的。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的整合
(一)观念整合
观念整合就是要转变求职观念,使当代大学生认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一个人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岗位“终身制”。要由“终身制”就业向“先就业,后择业,再就业”转变。变更工作或者暂时失去工作是正常现象,这体现人对职业选择的自由和职业对劳动者标准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并且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在机关、学校、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的就算有工作,就算就业,个体、私营,甚至小商小贩就算无业的陈旧观念。无论什么所有制形式,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法律允许,只要能创造价值,贡献社会,就要大力支持和提倡。
(二)政府整合
首先,政府要提供并搭建平台,要多把招聘会设置在学校、企业,使用人单位能够真正吸纳大学毕业生,也让大学生走进企业去了解情况,尽快找到称心的工作。其次,政府要提供小额贷款,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要研究符合经济发展规划中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技术、信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服务,使大学生真正愿意去创业。再次,政府应搞好服务工作,解决大学生求职的后顾之忧。如在户籍、职称、交通等方面,为企业和大学毕业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使企业能够招纳人才、留得住人才。最后,政府要成立大学生就业培训机构,针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有关职能部门应免费对求职大学生进行求职前培训。
(三)制度整合
制度整合就是要出台并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分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偏远地区工作。在实施“选聘毕业生到村(居)委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上,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保证他们的待遇,使他们真真正正愿意到基层,到山区,到欠发达地区去,脚踏实地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四)学校整合
学校首先要认清高校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求职形势,深入调查人才市场的需求,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合理设置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同时,各院校要加强联系和沟通,避免热门专业重复设置。其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指导,避免盲目性。再次,多与人才市场联系,及时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
(五)自我整合
自我整合就是通过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专业技能与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进行评定,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求职行为。总而言之,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要充分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亲朋好友介绍等各种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抓住就业机会,实现就职。
参考文献:
[1]范庆华.现代汉语辞海[K].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96.
[2]王恩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5 -188.
【关键词】行动导向;人才培养;职业素质;就业能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培养社会需求、企业欢迎、职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实用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其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以实现成功就业为目标,其能力的培养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设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既要按照教育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求,又要遵循学院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质量要求。
行动导向教学充分凸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尊重学生的价值,张扬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联系实际问题学习,结合职业性本质学习,能真正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1.行动导向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1.1对大学生职业能力供需关系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实质就是通过市场来实现毕业生这部分最优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大学生就业实际上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特征分别为:(1)价格机制;(2)竞争机制;(3)调节供求平衡机制。
1.2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大学生职业能力模型及其测评体系构建
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压力、其内心的心理准备程度、对个人各方面技能的调动还要高于某项具体工作,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运用胜任力特征的研究思路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研究多数表现为描述性、经验性和总结性的,很少用心理测量学的原理来对学生素质进行研究和表述。研究建立的“就业能力”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即:
模型假设
三个理论模型在核心思想上是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即它们都围绕着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中心思想。
1.3探讨就业能力提升与就业压力缓解问题的关系
部分大学生由于对择业前景无法准确预期,对毕业后的前途感到失控和失助,往往产生焦虑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可采取如下措施:
(1)要改革教育模式结构,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提高他们的职业成熟度。
(2)要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改变大学生的错误认知。
(3)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状态。
(4)要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5)要推进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
1.4建立就业能力信息沟通机制
大学生要成功的实现就业与能否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才能确保信息充分有效地沟通。其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
(1)信息初步沟通阶段,影响大学生就业信息沟通效果的因素分别是:在大学生求职者的求职材料中是否具备“关键信息”和在面试中求职者是否具备“重要经验”。
(2)信息沟通准备阶段,大学生求职者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对找到工作的难易程度有明显的影响。
(3)沟通后续阶段(或决策阶段),由于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方都面临着不确定因素或多种选择,从而从根本决定了某些沟通良好的就业信息沟通行为最终被证明是无效的沟通行为。
2.行动导向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培养途径分析与建议
本项目着重研究了不同主体在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中的目标和作用,并对各利益主体的演进博弈过程和相应的制度设计进行分析。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复合多元化的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2.1基于个人就业能力构面出发的层次培养探究
通过研究得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正确的就业动机、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1.1基础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积极就业,不能被动“等、靠、要”的现代就业观。
其次是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培训、课前五分钟演讲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其良好的沟通技巧,而且还促使其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应在课程中加强职前培训。通过借用完全专业化的机构,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应聘技能培训、现场职业指导会等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自己,获得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方法、避开择业误区。
2.1.2专业能力的培养
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使之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特色人才。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学生见习、实践实习基地,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导师,加深其与企业、社会的交往,通过暑期实践供需见面会,向企业推荐优秀大学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1.3差异性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分工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工作性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等方面。有了这种差异性,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2.2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根据研究调研结果,在学生教育、就业指导以及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应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强学生特色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全程式学生生涯设计指导,培植新的就业增长点。
3.行动导向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思路、途径和方法
3.1研究思路
制定总体研究方案制定调研方案调研、问卷、收集资料资料分类汇总整理分项分析分析设计的指导思想及指导原则职业能力要素分析实际研究进行进行理论性总结对比分析评价撰写论文、报告综合结论撰写论文结题研究。
3.2研究途径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高职生技能职业能力培养的技能训练活动途径;融技能训练与创新活动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活动。
3.3研究方法
3.3.1知识传授与技能研究法
①谈话导向研究法;②四阶段探索研究法;③六阶段实证研究法。
3.3.2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的研究方法
①角色扮演法;②模拟研究法。
3.3.3综合能力研究方法
①项目研究法;②引导课文研究法;③张贴板研究法;④头脑风暴法;⑤思维导图研究法;⑥案例研究法;⑦项目与迁移研究法。
把综合职业能力作为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要素之一,顺应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强化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并具体化为单个的能力目标,有利于操作。同时综合职业能力也是对大学生素质的具体化,就素质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关系而言,是内化与外化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综合职业能力最终要内化为素质,素质教育通过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实现,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与载体。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塑造大学生就业力,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让大学生谋求人生发展的必由之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层面提出塑造“就业力”、提升“就业率”的具体路。作者结合工作经验,措施。
就业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从而胜任工作、保持工作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就毕业生个人而言,就业力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它的基本内容是毕业生个人的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身的专业素质;第二,适应、胜任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第三,个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许多单位感叹需要人才却难以找到理想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求职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难,于是出现了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鸿沟。造成这种供需矛盾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和毕业生自身因素两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力不强。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应按照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标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塑造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以有效提升高校就业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层面提出以下措施。
一、利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效开发学生就业潜能
学分制使学生拥有更多选择课程的自由,如果没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将很难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导致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存在盲目性,使得学习缺乏动力,涉猎知识的结构失衡,适应社会的能力弱化。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助于寻找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贯穿大学生活四年:一年级为试探期,应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他人,发展与他人沟通的人际技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及爱情;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测评,帮助每一个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初步制定出符合个人发展的职业规划和努力目标;三年级为冲刺期,通过和学生讨论相关的专业出路、行业现状、职业知识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了解职业环境、职业常识和职业前景,通过用人单位调研、岗位体验、网络查询等方式进行职业探索和实践,从而为自己在校期间的成长与毕业时的求职就业意向打下基础;四年级为分化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都基本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时可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学会制作简历,并就面试技巧的细节进行实战演习。对学生就业心理、社会角色转换心理进行调适和疏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生涯目标。大学四年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不断地督促挑战自己,明确大学生活的目标,帮助其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人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模拟面试,锤炼求职智慧
模拟面试活动旨在通过逼真的模拟招聘程序,帮助学生感受职场招聘气氛,提升其求职技能。模拟面试是近年笔者开展就业指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开展好模拟面试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实际锻炼。对模拟“应聘者”来说,这一次难得的模拟机会,为将来真正的应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那些从未在公共场合露过脸、上过阵的学生来说,第一次的实际锻炼将可能使他终身难忘。对于观摩的学生,会无意识地进人“应聘角色”,思维跟着模拟面试的全过程而运动,并在每一个环节上设身处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应聘者进行对照,进而加深对“应聘”的认识与理解,达到锤炼自身求职智慧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利用模拟面试对学生的简历材料、着装打扮、言行举止等进行一对一的点评,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业务技能和素质训练,提高他们的就业本领。
三、实施分类培训,增强就业技能
不同的大学生其个性、爱好、特长等都不尽相同,他们对未来自我的职业定位、发展方向的认识也必然不同。了解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是实施分类指导的目的。云南师范大学每年学生三年级时都开展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及毕业生一对一访谈,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指导,具体有: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动员和鼓励他们进一步深造,报考研究生,实现人生更好的发展,同时为他们积极分配考研指导教师,邀请研究生交流考研心得和经验,为考研学生解读当年的考研政策和技巧,解答他们在考研复习中的疑难问题;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成立自主创业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宣传国家和学校有关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对于有志于报考公务员的同学,联系相关政府部门的专家以及历届成功校友为他们开设专题讲座,引导他们积极复习备考;为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多种师能基础培训和实践机会,积极开展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POP、排笔字培训,组织多层次的课堂教学比赛和课件比赛,聘请专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为学生提供教育见习基地;对于立志投身于企业的同学,利用实验室等条件努力为他们提供模拟实战的平台,提高其就业技能;对于班级后进生,认真帮助他们分析现状,指导他们抓住机遇,及早签约。本校在毕业期间实行“导师双导”制度,毕业论文的导师一方面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一方面指导学生的就业。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和质量,还邀请专业人力资源培训公司为学生开展核心职业竞争力培训,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核心职业竞争力。
四、组织就业技能比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就业技能是学生的就业之本,通过就业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是笔者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常规活动。组织就业技能大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本领、切磋技艺的平台,已经成为激励学生成才的重要手段。技能比赛包容范围广阔,可以有效地与专业相结合,同时可以将个体参赛与团体参赛相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通过组织说课、板书、英语口语、计算机录人、书法、演讲、模拟经营等技能比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弥补。组织技能比赛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主动与用人单位、人才机构对接,积极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核体系引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以达到培养实用的专业技能人才的目的。
五、重视求职礼仪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电视职场 真人秀 《职来职往》
一、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概念
进入21世纪,全球的电视界掀起了“真人秀”节目的浪潮。它发源于欧美电视界,具有真实性和竞争性。借助西方真人秀节目的成熟模式,中国电视界也出现了各类真人秀节目。随着职场电视剧《公关小姐》、《杜拉拉升职记》的风靡一时,《生存大挑战》、《赢在中国》、《职来职往》、《中国职场好榜样》、《天生我才》等职场真人秀节目诞生了。
对于真人秀节目的概念,并不统一。目前,有以下几种说法:上海交通大学谢耕耘教授认为,“职场真人秀特点是参与者被指定完成规定的需要一定专业技能的任务,由评判者根据参与者的完成情况,做出淘汰或者选拔决定。”刘利群、傅宁出版的《美国电视节目形态》一书这样定义真人秀: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记录自愿参与者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特定规则进行的自由而真实的竞争或是体验行为,从而凸显参与者本质个性,与受众互动的电视节目。尹鸿、冉儒学认为,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
二、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
1、节目现状
在电视界,我国的电视职场节目发展经历了探索期、成熟期到期。一是本土化探索期。1989年,广州本土电视剧《公关小姐》大热,获得第九届全国“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连续剧奖。1999年,湖南卫视推出大型谈话类节目《新青年》,从青年的角度探讨相关的新闻人物和事件。三年后改版的《新青年》,由于策划不周而失败告终。这是中国职场真人秀的第一次尝试。2003年10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第一档“大型人力资源节目”《绝对挑战》,但因收视率较低而作别。二是成熟期。电视职场真人秀开始走向成熟的运作型模式,如东方卫视的《创智赢家》、中央电视台的《赢在中国》。但因为其过于严肃,使得节目的收视群体过于狭窄,导致最终还是结束了。三是期。2008年以后,职场真人秀节目进入了全新改版时期,有了较大的创新与突破。极具话题性的《非你莫属》、百家职场面试秀《职来职往》、发掘自我的《天生我才》等,都是这段时期的典型代表。这标志着职场真人秀节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开启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第二个春天。
2、学术研究
在专著领域,国内目前没有一本专著是专门研究职场类电视节目的,只有一些著作在其中的章节里写到了职场类节目。如韩青、郑蔚的《电视服务节目新论》一书中,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服务节目,其中将职场类节目作为服务节目的一种,对其进行了简单的研究,主要介绍了职场类节目兴起的原因、现状、特征以及职场类节目的不足和展望。谢耕耘、陈虹的《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一书中,介绍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叙事策略、以及真人秀节目的营销和产业链,在介绍真人秀节目类型的一章中提到了职场创业型真人秀节目,以职场真人秀节目的鼻祖——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真人秀节目《学徒》以及国内一些类似《学徒》的职场真人秀节目为例,对职场创业型真人秀节目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在论文领域,我国对电视求职节目的研究论文大都围绕内容与形式来阐述,极少从节目的策划、受众定位、节目影响、构建青年群体形象等来展开。例如,陈昊姝《职场真人秀——〈职来职往〉节目成功要素探析》、李朵朵《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典范——《职来职往》前途宽广》等,这些论文主要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来谈国内外的职场类节目。杨明《如何办好电视求职节目》、白晓青《电视求职类真人秀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等,主要是从节目的策划方面来谈国内的职场类节目。王莉红、关艳霞《专业化·娱乐化·价值观——从“绝对挑战”谈经济类节目的大众化》等,这些文章主要是从娱乐功能来探讨国内的职场类电视节目,但是没有阐述节目的服务功能。宋爱文在《我国商业职场脱口秀电视节目探析》中提出要针对商业职场脱口秀电视节目的创新特色,结合节目文本分析,从传播学、社会学、电视文化学等角度加以剖析,寻找其成功的理论依据及演变过程,梳理商业职场脱口秀节目发展的脉络,通过TV2.0电视新思维找出商业职场脱口秀的特征。
3、对《职来职往》的研究现状
求职节目《职来职往》初登荧幕,收到了很好的收视效果。克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职来职往》在2011年3月份的网络版平均每期点播次数达到20万次以上,最高一期甚至超过46万次。官方微博和社交网站上的固定粉丝总数已超过10万。目前学术界对于《职来职往》节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从符号形态角度,樊国庆认为,《职来职往》借用三大主题来完成叙事亮点,分别是“赢”制造戏剧性冲突、“成家立业”的符号内涵、“人”为主题,并指出,“台上”与“台下”就是一种权力的建构方式,其符号权力的语言形式是“灭灯”和“点评”。
从主持人角度,文鲲认为,作为主持人要成为把握节目现场的把控者,做求职者的贴心朋友。
从节目形态角度,张亚茹认为,《职来职往》对于《非诚勿扰》的节目形态的嫁接,让该节目成为了目前最受欢迎的求职节目之一。
从品牌营销角度,侯跃和于韧锋认为其借助电视传媒营销来塑造个人与企业形象,将个人、企业、电视传媒三者较好的融合,寓教于乐将品牌营销进行到底。吴微瑕认为,《职来职往》充满了服务性和指引性作用,《非你莫属》增添了娱乐。宁迪和都成认为,节目在理念、形式上有所创新,还原面试现场,起到改变权威形象的作用。
从节目功能角度,卢翩翩在《求职类节目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以〈职来职往〉为例》中提出,《职来职往》为在校生提供了就业知识的参考,同时也为企业做了有效的广告宣传。苏永玲和秦宇提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他们建议要从政府、校企合作、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宁迪和都成在《〈职来职往〉看电视求职节目的创新与发展》中指出节目存在求职意向的不均衡、行业达人间的话语失衡和个人审判色彩明显三大缺点,提出了企业交替出现、突破地域和结合市场的建议。
三、《职来职往》的社会意义
《2O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表明,2011年6~7月高职院校、211与985高校、独立学院和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签约率分别为50.1%、49.3%、44.6%和44.1%。布迪厄认为,惯习是一种结构形塑机制,会随着经验事实、场域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在求职与生活场域中,大学生普遍具有的惯习是“精英情结”和“符号情结”。在激烈竞争的时代,电视节目再次创新,推出《职来职往》求职节目,受众定位是大学生人群。该求职节目让应届大学生有了另一种求职的新渠道。
《职来职往》通过展示一个个真实而具体的例子调动求职大学生的情感因素,推动其参与电视求职。如在2011年6月17日一期节目中,一位法律专业的学生在电视节目中嘲笑从事本专业的人都是没有前途的,但是在场岳成律师事务所的岳律师还是为这位求职者留灯。可见,该节目处处充满着人情味,积极调动大学生参与电视求职;通过电视媒介的优势,积极利用电视语言,尽可能调动电视多种表现元素来呈现,充分体现电视媒体的声画并茂的优势。
李响作为《职来职往》的主持人,展现出一种独有的风格。在节目中,他就是一位容易亲近的邻家大哥哥,待人礼貌谦和,特别是面对求职者时,他总会站在求职者的角度上,时时刻刻给予他们支持。李响在主持过程中,也许没有优美的语言,也没有老练的资历,但是他总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真实又感人的话语。他是该节目的串连者与见证者。
结语
《职来职往》节目的受众定位是求职大学生人群,大学生属于分众化群体,节目从分传播出发,异于一般的大众传播角度,锁定特定的目标受众,尽量满足受众文化需求的复杂多样及个性化色彩,集中精力办有特色的频道和栏目。而电视求职节目需要可持续发展,不能依靠一味地模仿,需要适合本土国情。节目要努力制造热点话题,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与营销,环节设置应更具特色。谢耘耕、陈虹指出,无序竞争导致盲目跟风、文化差异挑战道德底线、干预影响真实魅力、制作力量薄弱和忽视产业化运作,是办好真人秀求职节目的大忌。我们现在更需要将真人秀推向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以促进中国电视产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①曾湘泉:《“双转型”背景下的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0
②宁迪、都成,《从〈职来职往〉看电视求职节目的创新与发展》[J].《今传媒》,2011(9)
③郝伟,《论泛娱乐时代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文化自觉》[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1(6)
④李佳芳、赵宁,《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能走多远——以〈职来职往〉为例》[J].《电影评介》,2011(13)
⑤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2009-2011年)》[J].《经济研究参考》,2011(13)
⑥龙溪虎、巢传宜,《大学生求职期社会支持系统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8)
⑦覃思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⑧侯跃、于韧锋.《职来职往:品牌营销》[J].《品牌》,2011(1)
⑨张亚茹,《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的嫁接式结构研究——以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为例》[J].《今传媒》,2011(12)
⑩樊国庆,《职来职往的叙事亮点》[J].《今传媒》,2011(2)
关键词:求职会话;话轮;权力
一、引言
会话是人类社会交往最基本的形式之一,看似随意,实际遵循一定的规则,人们在此规则下实现会话的交际目的。求职作为一种社会交往,通过语言表达思维来进行沟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会话全面展示自己,达到自己的求职目的,是求职成败不可忽视的重点之一,也继而成为学者们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对求职会话的研究较多,有从修辞、语用学、关联理论等角度,也有的从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等角度,但多集中在《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等电视节目中的会话而非自然会话语境。因此本文基于大学生真实求职语料,利用美国社会学家Sacks Jefferson Schegloff等提出的话轮构成及话轮分配规则,试图从求职会话中的话轮建立、长度、把持及转换等方面探讨其话轮与权力的关系,揭示求职会话背后权力对话轮的影响,以期对大学生顺利、高效地完成面试,实现求职目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及指导意义。
二、话语权力
权力概念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Roger Brown引入社会语言学领域。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两者之间存在的地位差别,Fairclough曾指出:哪里有话语,哪里就有权力,权力是话语运作的支配力量。话语中的权力关系通常通过三种方式,对说话内容的限制;对参加者之间社会关系的限制;对参加者在话语中占据的主置的限制来实现权力较大的一方对权力较小的一方的言语行为的限制。(Fairclough,1989)面试话语因其会话的特定目的,有不同于其他语境会话的独特之处,这也成为分析其背后所隐含的权力和不平等的有效工具
三、求职会话中的话轮与权力分析
话轮,即说话者轮流说的话。话轮转换是会话双方轮流地说话,互换听说角色。美国社会主义科学家Harvey Sacks认为,会话者在会话过程中得到的一次说话权,从这个说话权开始到想放弃说话权或者不得不放弃说话权为止所说的话称为一个话轮。(Sacks,1974)单词、短语、从句、句子、句子组合等都是构成话轮的语言单位,话轮具有划分话语、连贯语篇和调节交际的功能,使会话能够顺利进行。话轮不断更迭,会话由此顺利进行。会话双方的社会关系会影响话轮的长度和转换,会话双方的社会关系包含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和亲疏程度等,在求职面试中,如何使用不同的话轮应用技巧来实现求职的话语目的,增加求职成功率,在面试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话轮结束
在日常会话中,所有的会话参与者都有开启和结束话轮的权利,但从语料的话轮开启和结束来看,多由应聘者来完成(除两处例外ET1、ET2),且开始话轮均为表明会话目的,结束话轮均为表达谢意。具体见下表。
语料所呈现的T1均由应聘者开始,面试官的T2话轮,并不是对T1内容的回应,而是进行话题切换,应聘者给出回答,即:A-A1-B1-A2-B2-An-Bn-B其中A1-B1,A2-B2(直至An-Bn)构成就同一话题的完整相互呼应话轮,而A、B则是不与这些相关,通常为招呼语、告别语等可看作是整个会话中的标签性话轮,并未在实质性会话中起逻辑承接作用。因此,从第二个话轮,即T2开始,进入A1-B1-A2-B2形式,由面试官开始话轮,进行一问一答的话轮转换。通常我们认为开启话轮和终结话轮的一方所掌控的权势比另一方要大,因其具有决定讨论何种话题且何时结束话题的权利,进而控制会话的整个进程。因此我可以认为在整个会话中,面试官实际掌握会话的主动权:面试官发起及叫停话轮,极少出现求职者自选索取话轮的情况,通常只能接下话轮回答并尽力回答好问题,以博得面试官的好感、表达礼貌,或机械被动地接受话轮结束暗示并以感谢作为结束话轮,整个会话过程中显得较为被动,无法超越面试官的控制范围。
(二)相邻对(adjacency pairs)
在会话中有一些话轮总是一起出现,如一方进行问候,另一方也同样回以问候;一方提问,另一主动回答等,如(一)中提到的A1-B1,这种话轮被称作相邻,对。相邻对是会话结构中最基本的话轮类型,它是由说话人和听话人分别说出的一前一后紧密联系的话语,即A-B-A-B的方式出现。Schegloff(1973)指出:相邻对的第一言语产生后,紧随其后的第二言语在逻辑或习俗上与第一言语形成应对。黄国文(2001)总结出相邻对的五大特征:是由两个言语行为组成的序列;)这两个行为由不同的发话人有一定的顺序发出;两个行为通常紧挨在一起,相互关联;它们的排列顺序有规律,先出现的是相邻对的第一部分,后出现的是相邻对的第二部分;第一与第二部分之间有固定的联系,即第一部分的出现预示着第二部分出现。
如表1中所讨论的ET2,与其前一话轮构成相邻对,因此由于礼貌原则对前一话轮的承接,并未提出新话题。但可看出其他几列的结束话轮Tn中,面试官并未给出回应以构成相邻对,这种对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的违反也表现了会话双方权力的不平等,因权力优势面试官会忽略合作原则和礼貌。
纵观语料,可发现问答相邻对贯穿整求职会话过程,是求职会话的基础和灵魂,而面试官和应聘者的一问一答的相邻对也是揭示求职面试中权力不对等的强有力工具:这种权力关系从开启新话题话轮开始,权力通过会话的语言行为体现,在会话过程中影响着会话的进程与方向,会话中双方的角色和其地位与其语言的选择紧密相关,同时也通过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来构建、维护和消解着权力。
(三)话轮长度
我们知道,比较生疏的人之间的会话话轮大多以单句构成,而熟人之间会话的话轮由句群构成的较多,话轮较长。这是汉语日常会话的特点。因此可以从话轮长度来分析面试官和应聘者在会话中的权力分配,对语料文本的话轮长度进行统计,形成表2。
由表2可看出,应聘者的平均话轮长度要远长于面试官的话轮长度(除第一组外,应聘者话轮长度与面试官话轮长度基本相等,会单独分析),这意味着平均在每一话轮中求职者说的话要多于面试官。因为在会话过程中面试官不断提出问题以了解应聘者的各方面信息,而应聘者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为展示自己获得肯定,在话轮持续时间较长。在整个会话过程中面试官处于不断提问,控制话轮的进程,使话题不偏离其通过会话获取信息的目的。
例外组第一组与第二组是同一公司面试的初试和复试,数据对比可看出,在初次面试过程中,应聘者话轮长度更长,而在复试中,面试官的话轮要偏长。这说明在初试成功后,面试官对应聘者已初步了解且表现满意,而应聘者也知道自己求职成功性已经增大,因此在复试时面试官对应聘者对于入职后职位薪资等相关咨询也很详细回答。而从语料中复试会话的内容也可看出,面试官对应聘者的满意程度上升,而处于种种原因应聘者求职愿望减弱。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对会话目的实现意愿的强弱影响着会话参与者在会话中的权力强弱,继而体现在话轮的长度上,及会话目的实现愿望越强,在会话中权力越弱,其话轮也相应越长。
(四)话轮把持与索取
一般来讲,当前话轮的持有者享有话轮分配的特权。不同的会话活动类型中交际双方如何决定谁先发话,什么时候可以替换话轮、打断话轮及如何控制话轮、终止话轮和控制话轮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在面试交谈中,话轮的转换是有序地进行,通常一问一答,即以“A-B-A-B”的方式进行的,即话轮的转换是有序地进行,很少出现放弃话轮的情况,更少见面试官需要继续说话或等待以保证对话有序进行的情况,这是因为在面试过程中通常一次只考察一名求职者。双方很少打断对方的话语或插话,尤其是求职者。若考官对对方的话语感到疑惑,他们也经常会放到下一个话轮中,如:“你刚刚说……,但……”、“刚刚我没有听清……”,但面试官则会出现违反话轮转换机制,打断应聘者的发言获得主动权的情况。
以表2第七个面试对话节选为例:
T1面试官:那你谈谈对当家教和在幼儿园的一些想法吧。In English.
T2应聘者:In English?
T3面试官:(无声)
T4应聘者:When I was a teacher in kindergarten in summer,the year,the age of the students range from four to ten,some uh,very,uh,some students are uh...
T5面试官:So young?
T6应聘者:Yeah,they are,uh...
T7面官:Anything else?
T8应聘者:I always try to let the students obey my rules and make friends with them. I get many ways to try to get along well with them. I found the students very lovely and I treat the like friends.
例子中T1―T8话轮中,T2中应聘者发出疑问,但T3话轮为无声,尽管不在会话现场,但由会话情景我们可知:并不是面试官放弃话轮,可以推断其在通过非言语行为或其他暗示鼓励应聘者继续话轮,T4中,应聘者试图通过uh...来保持话轮,但面试官却以疑问方式直接插话,在T6话轮,应聘者依然试图通过uh来保持话轮时,T7进行直接打断。这些话轮的把持、索取、打断等都可以看出会话双方权力的不对等,即面试官指定话轮的分配,确定话题,且通过把持、打断等方式控制话轮,而应聘者通常只能被动配合。
四、结语
本文选用9场大学生求职面试的现场录音的语料转换文字,通过其会话话轮开启、结束、话题控制、话轮长度和双方话轮分配进行分析,发现话轮的开启与结束一般由面试官进行,会话主要以相邻对的方式进行,即A-B-A-B的话轮方式推进话题,通常以面试官的起始话步和面试者的相应回答来构成相邻对;求职者的话轮一般长于面试官,但求职者的话轮持续时间及话题方向会受面试官控制;在话轮分配方面,一般由面试官将话轮分配给求职者,极少出现应聘者放弃话轮或主动索取话轮,多使用把持话轮策略来使话轮持续。这些特点差异恰恰反映了特定语境下会话者之间的权力差异:求职者的会话目的和此语境下会话双方的身份决定,面试官的话语权力较强,这种权力优势让他们控制着会话进行的方向和过程,决定着求职者的话轮长度、把持及转换。当然,因所选取语料数量有限,且主要为初试语料,故不排除局限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期待同行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郝宇.求职面试的会话分析与修辞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黄国文.语篇分析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Sacks,H,E.A. Schegloff,and G.Jefferson.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50):696-735.
[4]Schegloff,E.A.&H.Sacks.Opening up closing[J].Semiotic,1973,7:289-327.
[5]Fairclough,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Longman,1989.
作者简介: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企业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1年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指出高校毕业生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还认为,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问题在大学扩招后日益突出,高校对此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课题组总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解读此报告时说:“劳动力市场变化非常大,而大学对它的反应特别慢。”
实际上,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教育部部长共同发表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我国高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显然远远不够。该报告认为,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对企业职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差异。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更多地考虑招聘大学生能否带来更大的效益。在招聘面试中,用人单位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往往是“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工作?”“你做过什么项目吗?”等等。用人单位在对大学生进行招聘时的问题已经明确地起到了导向作用,这一导向清晰地指向了大学生在求职时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高等教育要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行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能力和素质。这是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企业对大学生求职者的主要需求
职业能力是企业对于求职者的最主要的需求,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企业往往通过职业能力来衡量应聘者是否能够胜任该岗位。职业能力同时也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人才素质,是指人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人才素质具有诸多的衡量标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诸如经验、智商、情商方面的标准作为对职业能力的一个客观衡量尺度。
调查表明,接近100%的大学生不了解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使用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基本标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向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素质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去甚远,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素质能力不足。社会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好高骛远”等负面因素的评价,说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能力与社会、与用人单位、与工作实践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不高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企业最为关注的大学生求职者职业能力
2007年,一项针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期待,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还做不到: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反映出大学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课堂知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30%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很远,还有30%的学生用“所学陈旧”来形容他们大学四年的收获。
通过调查,在职业能力模型各要素中,企业认为责任心最为重要,领导能力最不重要;而在学生们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最重要,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低。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五个方面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在校生对此的排位则是: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而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监督管理能力都被企业列为重要性最低的五项能力之中。
因此,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求职者最为关注的五项职业能力,并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企业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企业和社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能够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能够投入热情执着追求,要有与企业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意识,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的落脚点。一个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大学毕业生,不会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是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同时,在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大学毕业生更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为自己和企业带来双赢。
(二)敬业精神
企业和社会非常欣赏勤奋、上进、肯吃苦的年轻人。大学毕业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尤其在职场上,很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那么大学毕业生就要有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思想准备,要耐得住寂寞、敢于拼搏、敢于冒险、不断进取、并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当大学生们走出校园,成为一名职场人,就不能够再用做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要清楚自己所担负的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大学毕业生无论在今后从事何种工作,即使是纯技术类工作,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企业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职业能力,这就更不用说诸如销售这一类以语言艺术为职业必备技能的工作领域了。尤其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好的想法、完整的工作思路等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能够顺利的表达出来,而顺畅的语言沟通往往能够起到展示自我、为工作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必备能力。
(四)学习能力
学习成绩不是企业用人的唯一标准,但是仍然是企业衡量大学毕业生的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标准。熟练掌握或精通某项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永远都是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但是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企业更为看重的将是大学生是否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内容,是否能够快速地掌握新的技能,也就是说是否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使自己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人材”快速转变为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专业型“人财”。
(五)解决问题能力
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已由过去的一般能力要求,发展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要求。在“创新能力”这一宽泛的领域中,“解决问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从事的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重复性劳动,很多时候我们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棘手难题,这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就更为严峻,所以大学毕业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乎着是否能够做好本职工作,更为严重时很有可能关乎着企业形象建设等关键问题。所以,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开拓和积累的大学毕业生是企业最看重的人才,因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在困难面前不畏缩,并且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难题。
三、基于企业需求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回归到高校中,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校层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结合学生就业主要趋向,通过市场调研和归纳,梳理出学生所需重点发展的专业技能、通用能力和个人素质,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课程教学,达到满足学生未来职业与人生发展的能力要求,使学生做好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充足准备。
(一)重视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的调研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不一样。在课程日常教学中,就需要高校不断更新人才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和适应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职业能力测评工具
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各不相同。可以在高校中引进相应的测量与评估工具,让学生了解自身当前的各项素质与能力的状态和水平,准确清晰地了解分析自我。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素质与能力的拓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