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校后勤服务满意度调查范文

高校后勤服务满意度调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校后勤服务满意度调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校后勤服务满意度调查

第1篇

Ning Yonglu

(Xi'an Aero-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

摘要: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启动以来,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实力普遍增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成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内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践者的角度,对高校后勤集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Abstract: As the socialization reform of logis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gistics has been powerful in service. Hence, it's very effective for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et up ISO9001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can enhance the inner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analysis of problems existed in ISO9001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ategies on how to get a full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in logistics.

关键词: 高校后勤 后勤社会化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Key words: Log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ogistics Socialization;ISO9001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260-02

0引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启动以来,从高校分离出来的后勤集团成为一支企业化运作的新军,其自身实力得到长足的进步。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成为许多的高校后勤集团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企业实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怎样做到后勤服务管理不松懈、后勤服务质量不下降,如何持续有效地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后勤服务保障水平的逐步提升,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思考。

1高校后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取得的成效

陕西省有普通高校77所,目前在后勤集团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有16所。文章以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后勤集团于2006年3月启动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年12月份取得了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几年的运行,给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带来了新变化,后勤集团的日常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活动明显规范,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1.1 后勤日常管理更加科学化后勤集团质量管理体系文体包括《质量手则》、《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和《作业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职责与权限、工作程序和要求,各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可以知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做得怎么样?在认证贯标工作中,全体职工都能恪尽职守、通力合作,按照标准要求有效运行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在学校迎接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中,后勤集团的餐饮服务和公寓管理工作都获得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2 后勤服务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传统质量管理是一种人“管结果”的经验管理,而质量管理体系则是“管因素、管过程、管结果”的系统管理活动,“过程管理”是它的主要特征,整个体系从操作层面上强调的是产品加工作业的程序化和服务提供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实现了产品和服务质量规范化管理,“持续改进”使整个体系的管理功能得到不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直接效果就是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通过对实验室、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室服务、水电暖供应等多方面的满意度调查,有针对性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1.3 后勤员工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员参与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强调的一个重要管理原则,员工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后勤集团各部门加大了体系文件学习和培训力度,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全体员工不但认真学习体系标准,正确理解文件内容,还把质量意识充分根植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中,把全员参与的原则深刻理解在工作实践中,员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高校后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

2.1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不完全到位后勤集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几年的运行,通过“内部核审”、“管理评审”及日常监督检查,发现有的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不完全到位,对体系文件的学习理解还不太确切,甚至在取证后完全放松学习,出现了对照标准要求开展工作的自觉性有所下降,工作热情有所减退,工作效率有所降低的不良现象。

2.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规范由于后勤集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间较长,而且ISO9001标准的概念多且不好理解和掌握,有的职工长时间受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惯性影响、不能规范地运行体系,对标准与文件的实践和执行或欠妥当,或比较生疏,或生搬硬套,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太规范。

2.3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本略有上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全面详细,在运行中做到了事事有记录。但过细的程序不可避免地给实际操作和执行带来了不便与烦琐,大量使用多种类型的记录表格造成了体系运行成本的一定上升。

3高校后勤持续有效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要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体系更加规范、持续、有效地运行,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3.1 始终坚持“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的原则“领导作用”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原则。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涉及各部门全过程的综合体系,只有后勤集团领导从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才能保证其持续有效运行。“领导作用”是体系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最高管理者在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解决企业管理层的质量观问题,它既涉及到领导者管理思想的变革,也关系到员工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的更新,所以一方面领导是关键,另一方面全员参与是基础。坚持“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并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才能激励和调动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热情,才能使员工从“要”变为“我要干”。

3.2 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学习与培训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不但不能放松文件的培训与学习,而且应该继续加强学习培训。一方面通过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遵守质量标准的理念;另一方面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在扎实的学习中帮助员工消化吸收文件内容与要求,清楚认识体系框架与结构,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与程序,以实现从“做”标准到“用”标准的阶段性飞跃。同时抓好“内审员”的培训,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3.3 扎实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四个“规定动作”

3.3.1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根据后勤集团宗旨,制定与之相适宜的质量方针,即“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锐意改革,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后勤集团及各中心应以此方针为框架,每年都要制定与后勤集团方针保持一致的、适宜的、可测量的年度质量目标,采取各种手段宣传贯彻和正确理解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按季度及时考核,以检查衡量各自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3.3.2 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高校后勤集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就是后勤集团的顾客。“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面向学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一项“规定动作”。后勤集团应按照《顾客满意度监测程序》,认真组织收集整理、分析测算有关数据信息,以书面报告形式作为“管理评审”活动的输入资料。对调查中同学们反映的不满意工作,要积极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加以认真改进,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3.3.3 组织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的目的是通过发现问题来推动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取得证书后,后勤集团还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实施“内部审核”是必不可少的活动。“管理者代表”即后勤集团总经理要按照《内部审核程序》要求,认真组织后勤集团相关部门实施、指导、监督内审活动,扎扎实实做好审核材料准备,组建好审核队伍,开好首次、末次会议,做好审核记录与总结等工作,检验整个体系是否得到了切实有效的实施。

3.3.4 实施管理评审“管理评审”即后勤集团高层管理者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与审核。后勤集团总经理应按照《管理评审程序》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活动。主要检验后勤集团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学生的需要是否相适宜;后勤基础设施、人才资源和工作环境是否满足体系运行要求;整个体系是否建立了自我改进机制和采取了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从对体系运行是否正常有效的基本判断中,做出是否需要进一步变更、完善、改进该体系的最终决定。

3.4 依据PDCA循环原理,认真做好持续改进工作“持续改进”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高校后勤高层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是后勤集团应该追求的永恒的组织目标。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质量改进”――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改进;二是“体系改进”――对质量管理体系自身的改进。PDCA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管理原理,按照此综合性循环原理来评估、分析、总结体系数据与信息,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可实现不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它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处理(A)”即“持续改进”是一个关键环节。“检查”(C)是“处理(A)”的前提与基础,要想做好持续改进工作,首先要做好后勤管理服务和生产过程监视测量及检验,按照标准要求科学统计、分析、处理有关数据和监测结果,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努力让持续改进成为一种制度,确保后勤集团质量管理体系健康规范、持续有效地运行。

4结语

建设一流的高校需要一流的后勤保障,而要建成一流的后勤集团就要有一流的后勤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使得高校后勤管理真正从“人制”走向“法治”,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全体员工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后勤服务的自觉性和执行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将成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李贤,金淑芳,吴炯华.高校后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对策初探[J].经济师,2007,(3):119-120.

[2]宁永录.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33.

[3]李伟.高校后勤实体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体会[J].高校后勤研究,2006,(1):49-50.

第2篇

关键词:后勤改革;物业托管;高校物业

物业托管,是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式选聘专业的物业公司承包或者经营后勤物业服务项目。物业托管可以利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后勤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后勤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具体对策,也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选择之一。但是,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物业托管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须要及时解决,否则会影响到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高校后勤物业托管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上升,单纯依靠后勤部门的力量管理数量庞大的后勤队伍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高校引入物业服务公司、实行物业托管势在必行。

高校后勤管理的压力逐年增大。学校在没有引入物业公司时,聘用了一些农民工从事门卫、保洁、宿管等后勤工作。因为农民工都是临时聘用,学校不需要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学校用工成本比较低。但是,近几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保护临时工的合法权益,学校必须要为聘用工人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劳动保险等费用。再加上现在的临时工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学校雇佣临时工的风险越来越大。

后勤管理的难度日益增大。随着高校学生数量成倍增加,许多高校都兴建了新的校区。学校的占地面积和原来相比增长了好几倍,部分高校拥有相距较远的几个校区,学校后勤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仅仅依靠后勤部门来管理数量庞大的临时工队伍已明显力不从心,而且弊端日渐突出,管理的效果和效率都不尽人意。实践证明,只有专业的物业公司进驻高校,作为学校后勤管理的有机补充,协助后勤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才能弥补学校后勤人员专业性不强及配置的不足,使学校后勤的日常管理运行顺畅。

后勤服务的市场化托管,有利于学校将精力集中在教学科研以及学校内涵式科学发展方面,进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后勤服务的市场化托管是对学校精力的减负,学校可以从繁琐的后勤服务事务中解脱出来,全力集中于教学科研核心业务,也有足够的精力去谋划学校的科学发展,从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后勤物业托管在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首先,后勤物业承包方的经营思想与高校教书育人目标不一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存在着双重属性,一方面具有经济属性,另一方面还具有教育属性,承担着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后勤物业承包方进入高校最直接的目的还是获取利润,利润最大化是承包方在物业托管中首先遵循的原则。高校后勤物业在托管之后,由于管理主体发生变化,原来学校保障型的自我服务向社会经营性物业管理转变,原来作为学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由哪一方来承担,如何保证承包方的经营思想符合学校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这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出现。对后勤物业承包方来讲,管理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效益,而高校在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效益,这是后勤物业实施托管以后出现的新矛盾,也是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物业托管双方的管理权限界定不清晰,出现“越位”和“缺位”现象。高校后勤物业实施托管以后,由于对托管服务的细节要求不够,在管理范围上哪些是由学校负责,哪些是由承包方来负责,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导致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不该管的管了,该管的却又没去管,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盲区。服务托管双方在处理一些事件时,更多考虑的是各自的权利而往往忽视义务,造成双方规避应负的责任,缺乏紧密团结、协调配合地去处理问题,进而造成托管水平的下降。

再次,物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归属感。后勤物业承包方在招投标过程中为了中标,报价一般不敢高出最低平均工资太多。低价中标后的物业公司支付给员工的个人工资都比较低,导致物业公司常常留不住人。公司下属的物业员工多半都是合同聘用制,用工合同一年一签。有不少工人把现在的工作作为过渡,一边做一边寻找更好的工作岗位,一般合同期一到,会立刻走人。物业公司成了典型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不少物业公司,部分员工根本没有归属感,这种情况不利于物业管理,对高校后勤物业托管是一种负能量。

三、高校后勤物业托管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高校后勤物业托管的宏观、微观环境还不够完善。一方面,从高校后勤物业托管的宏观环境来看,环境还不够成熟,突出表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备。比如,社会上的物业公司到高校承包物业管理的目的是追求利润。但是,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同时又具有教育属性和公益属性,学校要发挥后勤物业管理的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功能,这就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来规范高校后勤物业托管行为。在制度层面上既要确保社会资本在高校后勤市场上得到合理回报,又要保证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最终实现双赢。另一方面,从学校微观环境来看,部分教职工对物业托管了解度和认可度不高。在高校内部,部分教职工从思想上并不认同物业托管的模式。高校教职工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高校后勤物业托管行为的动力不足。

其次,物业托管双方在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高校后勤物业实施托管以后,委托方和承包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对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等细节约定的还不够细致,在管理范围上界定还不够清晰。由此导致在操作环节上出现管理的漏洞和盲区,给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带来影响。

再次,承包方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做得还不够。承包方通过竞争取得了物业托管服务资格,觉得取得了合同就万事大吉了,从而放松了对自己提供的服务标准和质量的要求,未从服务态度、服务要求和服务技术层面上全面要求精、细、强。另外,承包方对服务合同的执行力不强,在项目团队管理、基层员工培训以及对员工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做的不够等。这些情况直接影响了物业员工流动性大、普遍缺乏归属感。

四、完善高校后勤物业托管行为的对策

首先,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物业托管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来规范、管理和约束,加快完善与服务托管准入制度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进而优化物业托管运行环境,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托管准入制度,努力实现公开择优、公平竞争,建立起开放公正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为师生提供高效和满意的服务。

其次,物业托管双方签订严谨细致的托管合同。通过签订严谨细致的托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服务质量、服务标准、服务要求和服务流程;明确服务托管满意度奖惩制度;明确合同中止等动态调整制度;科学严谨的服务托管合同制度将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和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再次,建立严格的托管服务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学校根据托管服务的内容制定严格细致的监督考核办法和监督考核实施细则,对托管服务质量按照监督考评办法进行认真严格的检查监督和考核评价。通过定期服务报告反馈、服务满意度调查、服务投诉统计等手段来监控和衡量评价承包方服务质量的高低。

最后,建立服务托管风险防控机制。服务托管工作中要注意托管服务造成的管理风险、人际关系变化等问题的风险防范和控制。避免由师生对托管服务工作不满意引发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事件。因此,要高度重视服务托管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学校应该对承包方实行无限监管职责,使其提供的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避免出现服务价格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或其他损害学校公共利益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雪峰.高职院校后勤服务监管的几点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2,(3).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261-02

近年来,我国高校全面开展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资产制度上实现了重大转变。然而在改革过程中高校的财务管理显露出一些实际问题。只有解决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各方面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和进行。因此,如何加强和改善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工作的管理,建立符合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管理模式,是高校后勤改革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高校后勤社会化对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建立了后勤服务体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等方面。改革后,高校后勤部门与高校管理部门分离开来,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工作模式,然而随着这种改革方式的不断深入,势必对高校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产生影响和冲击,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后勤改革的需要,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例如财务管理体制、会计核算制度等尚没有统一有效的管理办法。目前这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不容忽视。

1.1权属关系不明晰

高校后勤在与高校分离过程中,部分资产的所有权难以明确,进而导致投资者、经营者及资产所有者之间的权属关系不明确,使后勤实体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盲目和不稳定。

1.2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高校后勤实体是高校服务工作的主力军,是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涉及餐饮、运输、维修、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内容。目前对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工作目标仍然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财务工作目标科学理论和方法,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目标的模糊导致现实工作路径不清晰,遇到问题左右不定。

1.3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尽管目前存在一些财务管理的指导方针,但尚不健全,亦不完善,同时缺乏对服务对象的了解和调查分析,使得相关工作难以开展。另外,很多高校后勤实体仍使用原有运营模式开展财务工作,这种模式不能满足后勤社会化的特性需求。由于对后勤实体服务满意度调查指标的量化难度大、缺少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以及高校后勤实体尚没有将评价指标列入管理目标内,因此存在很大缺陷和不完善。

2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工作对策

2.1加强创新管理,完善制度改革,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促使后勤成为独立经营实体,承担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不同高校后勤实体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和工作模式。总而言之,高校后勤财务制度处于逐步过渡的阶段,在实际工作中确保后勤实体能够负起自己的责任,加上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使后勤实体财务部门工作的运行等同于社会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财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不断从客观上提升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后勤社会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达到很好的监督和管理效果,进而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提高竞争力,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对高校后勤提出的客观要求。财务部门应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使高校后勤实体参照各自特点和既定的价格体系制定财务预算方案,并围绕财务预算,落实财务制度,提高财务控制和约束力。

2.2后勤改革中财务管理应转变观念,注重实效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利用其后勤资源,为保证学校资产的损耗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确定资产保值不流失,需要高校财务部门和后勤财务部门间的通力协作。

认清产权关系,只有产权明确,理顺多种关系,才是后勤实体开展企业化管理的保障,同时也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难点。产权明确有利于减少矛盾,同时防止学校固有资产的流失和因此造成后勤实体的物质缺乏。后勤实体作为学校服务的保障部门,其资产基本都源自学校的固有资产及相关投入,因此从学校剥离后,进入相对困难时期。此时,学校应对后勤实体给予扶持和帮助,后勤实体刚刚形成,缺乏竞争力和经济实力,除学校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外,还需在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抓住时机,发展多元化管理模式,合理优化高校后勤资产产权结构,同时改善资产质量。另外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原来的行政拨款体制转变为现在的有偿收费服务制,确定后勤实体服务范围、项目内容及收费标准等。这是保障后勤实体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不仅关系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还与学校、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密切相关。

2.3确定适宜的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工作目标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必须确立相应的管理目标,用以指导工作及发展方向,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尽管不同的高校有各自不同的后勤管理模式,在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其财务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原则是不变的,即高校后勤服务既有经营性,又必须坚持公益性。因此,可根据这一原则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这一目标要体现后勤服务的公益性,为职工创建舒适的工作环境,提供多样的服务项目等。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与一般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存在不同,前者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评价财务管理效果的范畴。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公益性、服务性等,尽管存在商业经营手段,但其经营目标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即广大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

2.4做好后勤财务的细化管理,确保各项经济活动效率

2.4.1资金管理

采用科学方法测算未来资金流量,确定资金需求量,合理计划调配资金,增强总体资金调控力度。运用所属实体的资金存量调剂余缺,以求降低资金成本率,提高产业效益,保证资金安全和运转顺畅。

2.4.2资产管理

理顺学校与后勤集团的产权关系,使后勤集团真正拥有经营管理权,并通过对后勤实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促使其在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优化后勤资产的产权结构,切实搞好资本运作。

将支持后勤实体建设及发展的投入资金变成借款,督促其在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的条件下,努力发展多元投资主体,增加资产总量和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以求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并以赢利还本付息。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向社会吸收资产入股,使学校后勤的资产产权结构得以合理优化,满足高校后勤实体多元化经营的要求。

2.4.3收入管理

按经济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后勤实体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及服务标准,并严格执行相关申报、审批手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成本核算,进行后勤经济核算和服务收费制,参照同行业市场价,制定最合理的经营价格。

严格实行一级财务管理,杜绝任何部门坐支或截留收入,所有收入由后勤集团财务统一入账,所有内部收入凭单由后勤集团统一管理,下属各实体报账员领用并开据凭单,按期按单上缴集团财务部,集团财务部对每笔收入认真做好审核及核算工作。

2.4.4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学校需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后勤实体的会计账目、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的监督,掌握后勤实体的经营运作情况,定期检查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正建议,督促后勤实体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并协助审计部门加强对后勤实体的指导监督和审计。

3综述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必将面临许多新问题。高效后勤管理工作必须抓好资本和运营等细节,满足高校后勤多元化格局的变化。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宏观管理职能,不断探索后勤财务管理的新办法。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后勤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喻问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创新初探[J].时代经贸,2007,60(5).

[2]赵大运.浅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4).

[3]黄文秀.后勤社会改革过渡期间财务面临问题及对策[C].高师财务管理研究.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