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力行业研究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运营检测; 全面监测; 运营分析; 协调控制; 全景展示
中图分类号: TN919?34; TP3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06?0053?03
0 引 言
运营监测(控)是实现对公司经营管理24 h即时在线监测分析,实现对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人资、财务、物资等业务全方位监测分析,实现对计划预算、资金收支、电力购销、资产全寿命周期、供电服务、产业发展、金融领域等全流程监测分析,构建集全面监测、运营分析、协调控制、全景展示于一体的综合管控平台。
1 运营监测(控)信息系统基本简介
运营监测(控)信息系统主要实现全面监测、运营分析、协调控制、全景展示、综合管理、支撑管理等功能。
(1)全面监测。围绕运营监测(控)中心对外部环境、综合绩效、运营状况、核心资源、关键流程5种类型的业务进行全面监测的要求,通过对业务需求的分析,实现了外部环境监测、综合绩效监测、运营状况监测、核心资源监测、管理流程监测以及为了满足外部环境、综合绩效、运营状况、核心资源、关键流程的日常监测的功能性要求,实现后台监测管理的支撑功能,实现对全面监测业务的有效支撑。
(2)运营分析。围绕运营监测(控)中心对综合分析、专题分析的运营分析业务要求,通过对业务需求的分析,实现综合分析、专题分析、分析管理。
(3)协调控制。根据运营监测(控)中心对协调控制的业务要求,通过对业务需求的分析,实现异常事件管理、调控任务全过程管理、调控任务统计分析、调控任务评价管理。
(4)全景展示。根据运营监测(控)中心对全景展示的业务要求,通过对业务需求的分析,系统实现了公司概况、科学发展、经营业绩、优质服务、管理提升、科技创新、责任实践、热点聚焦、企业看板9大主题域的主题展示,为了满足全景展示业务的正常开展,运营监测(控)中心需要扩展后台展示管理的支撑功能,建立展示管理模块对全景展示业务进行有效的功能支撑。
(5)综合管理。根据运营监测(控)中心对综合管理的业务要求,通过对业务需求的分析,实现综合业务管理、报告管理。
(6)支撑管理。根据运营监测(控)中心全面监测、运营分析、协调控制、全景展示、综合管理的公共业务需求,实现手工录入、数据接口监控、数据质量监测、数据质量报告。
2 建设内容及应用分析
运营监测(控)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含运营监测工作台系统、大屏可视化展示系统、数据梳理及接入几方面工作。
2.1 工作台系统建设分析
运营监测(控)信息支撑系统需在总部和下属分公司构建了运营监测工作台系统,实现两级运营监测(控)中心数据纵向贯通,全面监测围绕公司核心业务活动与核心业务资源,实现全面监测、全景展示、综合管理和运营分析功能。
2.1.1 全面监测
全面监测围绕公司核心业务活动与核心业务资源,通过完善该功能模块,实现对公司外部环境、综合绩效、运营状况、核心资源和关键业务流程等进行24 h在线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异动和问题并自动预警[1]。
(1)外部环境监测。外部环境监测功能主要包括:政策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产业环境、市场环境等。提供对政策环境、监管环境、法律环境、公共关系、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宏观及微观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电力行业的产业政策环境、电厂、电力用户等相关信息的监测功能。
(2)综合绩效监测。综合绩效监测功能主要包括:电网状况、资产质量、服务水平、业绩水平、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通过对电网结构、装备水平、健康水平等方面的监测反映公司电网状况;通过资产效率、偿债能力等方面的监测反映公司资产质量;通过服务客户、服务发电等方面的监测反映公司服务水平;通过人员效率、经营效益、成本水平、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测反映公司业绩水平;通过投资保障、市场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监测反映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运营状况监测。运营状况监测功能主要包括:人资集约化、财务集约化、物资集约化、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其他业务等。通过运营状况的监测,及时掌握各业务部门业务开展情况,分析部门绩效与公司综合绩效之间的差距。
(4)核心资源监测。核心资源监测功能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实物资产、其他资源监测等。提供对用工状况、人员素质、财务状况、整体规模状况、实物资产状况、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等方面的监测功能。
(5)关键流程监测。关键流程监测功能主要包括:计划与预算管理、购售电管理、资金收支全过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总部/下属公司重点工作管理、物资供应链管理、业扩报装管理、电费管理8个方面。通过对跨部门流程节点和详细业务活动的监测,及时发现流程瓶颈点,了解跨部门业务协作顺畅度,从而判断各业务条线是否能支撑企业整体战略目标。
(6)监测管理。为了满足外部环境、综合绩效、运营状况、核心资源、关键流程的日常监测功能要求,系统需实现后台监测管理等支撑功能,主要对以上功能进行配置管理及数据的初始化等工作。
2.1.2 运营分析
主要包括综合分析、专题分析、分析管理等几个方面。
(1)综合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对公司运营产生较大影响的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等情况进行分析。从产业政策变化、电力供需形势、投资及建设环境等方面分析公司面临的外部形势。
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实现对关键指标完成情况,增减变化原因、趋势,年度目标完成进度和指标预警等情况的分析,重点反映公司运营的关键绩效,综合体现公司运营情况。
中心协调情况分析 实现对协调控制工作成果的汇总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异常问题的规律、频度、类型和问题的处理过程,综合反映横向协作效率和业务条线内的协调运转效率。
(2)专题分析
综合绩效分析 从电网结构、装备水平、协调发展、电网投资规模、电网建设规模五个关注点对电网发展进行绩效分析;从资产运营效率、偿债能力和资产获利能力三个关注点对资产质量进行绩效分析;从供电质量、服务客户、服务社会三个关注点对供电服务进行绩效分析;从安全、效率、效益三个关注点对经营业绩进行绩效分析。
发展功能分析 从价值和财务角度出发,对公司的经营规模、财务成果增长情况、可持续增长率进行分析,为公司提高电网接入能力、树立企业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社会贡献率提供决策支撑。
竞争能力分析 主要包括战略决策能力、集团化运作能力、人力资源竞争能力、外部影响能力、电网运营能力、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服务能力7个方面。以企业的价值为导向,将各类竞争能力落地到资本上,为公司提升市场决策能力、供电可靠性、客户满意度等提供决策支撑。
风险管理分析 主要包括公司风险管控分析、重点关注领域风险管控分析2个方面。通过对公司内外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
2.1.3 全景展示
主要包括主题展示、展示管理2部分。
(1)主题展示
主题展示主要包括企业概况、科学发展、经营业绩、优质服务、管理提升、科技创新、责任实践、热点聚焦、企业看板展示和大屏展示等功能模块。在企业概况部分主要展示内容包括企业介绍、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荣誉等方面;在科学发展部分主要展示内容包括电网发展、产业金融、国际化运营、人才发展、信息化发展等方面;在经营业绩部分主要展示内容包括经营效益、安全水平、市场营销等方面;在优质服务部分主要展示内容包括供电质量、客户服务等方面;在管理提升部分主要展示内容包括三集五大建设、党风廉政、依法治企等方面;在科技创新部分主要展示内容包括科技发展、智能电网等方面;在责任实践部分主要展示内容包括保障供电、抢险救灾、服务三农、节能环保、社会公益等方面;在热点聚焦部分主要展示内容包括重点工程、一线风采、媒体聚焦等方面;在大屏展示主要包播放展示控制、系统维护、可视化设计器和信息数据管理[2]。
(2)展示管理
主要实现可视化组建管理、界面布局管理、展示主题管理、展示控制管理,通过这些管理模块实现对各应用的功能的配置及定义。
2.2 大屏可视化展示系统建设分析
大屏可视化展示展示系统主要是对应用功能及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现,对各项分析结果提供形象的显示,让人们能够很直观、清晰地理解数据含义,提高系统应用的易操作性、可读性。
应用单元是展示的最小功能单元,依据展示场景、展示主题要求的展示内容进行业务分析,由展示主题的指标、数据和其他非结构资料组合而成。应用单元可能包含一个指标或多个指标。依据业务特点提炼的应用单元,能表达一项完整的业务活动。展示形式主要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饼图、条形图、环形图、柱线复合图、维恩图、二维表、仪表盘、蜂窝图、雷达图等,可通过不同展现形式的组合,丰富优化应用单元展示效果。
在展示中,可采用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和多媒体互动技术,通过直观、形象、动态、实时和新颖的展示方式,优化全景展示的视觉效果和互动体验。应用三维GIS、三维数字沙盘、虚拟三维动画、仿真驾驶仓、体感扑捉展示、实时视频通话等可视化技术优化展示效果[3]。
2.3 数据梳理及接入分析
工作台及大屏可视化展示系统的建设还需要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作为支撑,通过系统处理后方可进行可视化的展现。接入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个专业系统,如:财务、物资、基建、发策、人资、安监、经济法律等,针对全面监测、运营分析、全景展示对业务数据的需求进行扩充及细化,基于公司现有两级数据中心开展业务数据接入,完善数据接入接口,实现扩充并细化的数据接入数据中心,逐步丰富公共数据资源池数据资源以及企业级数据仓库内容。
3 结 语
本文阐述了运营检测(控)信息系统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研究,它的建成将有效促进公司管理方式变革,实现公司资源整合,提升公司运营水平,确保公司稳健发展,为企业信息化系统数据的监测、监控及可视化展现提供了参考及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小敏.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1(9):77?79.
[2] 宁东玲.信息系统项目应用效果的评价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2(10):52?55.
[3] 罗四维.视觉信息认知计算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周志敏,纪爱华.触摸屏实用技术与工程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 卢孟常.电工电子技能实训项目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吴晖.融合通信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1(9):85?88.
[7] GROOVER M P.自动化、生产系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M].
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8] 李江全.现代测控系统典型应用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能源现状节能技术节能政策
1 能源现状
2006年底,我国煤炭资源量为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2 电力领域节能现状
2.1 发电用能持续增长,电煤供应紧缺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火力发电也是国内现在最主要的发电方式。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十分强劲。截至201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96641万千瓦,同比增长10.56%,全年净增容量9231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发电装机容量得到了快速发展,与2005年底的51718万千瓦相比,5年累计增长86.86%,5年累计净增容量44923万千瓦;年均增长13.32%,平均每年净增容量8985万千瓦。
从发电总装机容量构成来看,水电装机占总装机的22.36%,火电装机占总装机73.43%,核电装机占总装机的1.12%,并网风电装机占总装机的3.06%。火电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较2009年降低1.05个百分点。
中国水电开发速度相对较慢,开发率低,目前仅为22.36%左右。核电荷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度缓慢,截至2010年底,核电发电量74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77%,同比增长6.70%。核电的利用率处于稳定水平,远低于约10%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光伏发电的占比仅为0.07%,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2.2 近几年中国电力供应呈全面紧张状况
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对能源供应商、工业企业及消费者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尽可能以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能源成为了当务之急。近年来中国电力建设持续较快发展,但远远赶不上电力需求的脚步。供需紧张除了电力建设滞后外,还有以下原因:
①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带动用电需求的全面高涨;
②持续高温和干旱以及水量不足不仅减少了水力发电量,而且还增加了农业灌溉用电和城市居民生活用电;
③高能耗行业高速增长,用电结构重型化;
④受价格机制、运力等影响,电煤供应得不到保证;
⑤电价机制严重滞后于市场要求,无法调节电力供求关系。
这些原因造成的缺电状况的主要特点是:高峰缺电、环境资源的承受力差、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与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并存条件下的紧缺和对未来电力市场缺乏科学准确的预测。
3 电力工业节能潜力分析
衡量电力工业能源效率和经济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发电的供电煤耗和输电效率。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发电煤耗从2000年的363gce/kW・h下降到2005年的347gce/
kW・h,降幅为3.9%;平均供电煤耗从392gce/kW・h下降到374gce/kW・h,降幅为4.1%。同时,火力发电线路损失率由7.7%下降到7.18%,降幅为6.8%。2000~2005年电力工业平均每年节约能源约6000多万tce。
电力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持续改善。从1988~2004年,我国共计节约投资超过500亿元,每年多发电700亿kW・h。与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相比,年中国火电单机供电煤耗落后水平为550gce/kW・h,国内平均水平为376gce/kW・h,相差174gce/kW・h;国内平均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308gce/kW・h又相差了68gce/kW・h;落后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相差242gce/kW・h。中国电力工业能源节约仍有较大潜力。
4 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①对节能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②节能法规体系尚未完善;
③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新机制;
④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
⑤结构不合理;
⑥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
⑦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
⑧节能监管和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滞后。
5 中国节能政策建议
5.1 完善节能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节能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配套法规完善、可操作性强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5.2 确定节能的重大领域
要为落实政策奠定基础,就需要明确技术上开发、推广、淘汰的领域和重大项目的具体内容。拟研究以下领域:
①建筑节能
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
②交通运输节能
在城市中,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适当发展轻轨铁路。要制定汽车出厂能耗、运行能耗、淘汰能耗的标准,并对其实施能耗标识和节能认证制度。
③量大面广的节能技术
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逐步实现电动机、风机、泵类设备和系统的经济运行,发展电机调速节电和电力电子节电技术,推广节能变压器,开发、生产、推广质优、价廉的节能器材,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5.3 编制节能规划计划
各级部门要组织力量,深入研究编制好节能和新能源的各项计划。节能和新能源的规划计划要纳入能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既要上下衔接,又要实事求是,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集思广益认真研讨,认清节能的巨大潜力和发展趋势,要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使规划计划落到实处。
5.4 制定重大经济政策
①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角度研究探索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比重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例。
②新建项目的审批要求。新、改、扩建项目应达到经济规模和环保要求,选择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和能源消费少的装备。
5.5 进行节能宣传,组织社会力量完成节能任务
政府要将节能纳入到教育体系中,采取各种形式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全民节能意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组织制作、成功节能案例,传播节能信息,开展典型示范,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总之,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不能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因此,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节能法律政策、财税政策、节能管理及节能宣传方面的措施,希望对我国的节能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勇.中国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姚愉芳,沈利生.我国“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途径条件与政策建议.2007.
[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节能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关键字:Hadoop、电力行业、大数据分析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业数据的共享与融合越来越迫切。电力生产关系民生和经济发展,随着电力信息化的发展,涉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呈爆发性增长,PB数量级的数据,已无法通过传统的数据管理、抽取、分析技术挖掘数据间的多重关联关系,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电力风险预警,提高生产效率和智能调度功能。
二、hadoop平台介绍
Hadoop是Apache软件基金会旗下的一个开源分布式计算平台。以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和MapReduce为核心的Hadoop为用户提供了系统底层细节透明的分布式基础架构。HDFS的高容错性、高伸缩性等优点允许用户将Hadoop部署在低廉的硬件上,形成分布式系统,MapReduce分布式编程模型允许用户在不了解分布式系统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并行应用程序。所以用户可以利用Hadoop轻松地组织计算机资源,从而搭建自己的分布式计算平台,并且可以充分利用集群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完成海量数据的处理。
Avro是doug cutting主持的RPC项目,有点类似Google的protobuf和Facebook的thrift。是用于数据序列化的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类型、快速可压缩的二进制数据格式、存储持久性数据的文件集、远程PRC调用以及简单的动态语言集成功能。
实现了MapReduce编程框架,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的并行运算。能够使编程人员在不理解分布式并行编程概念的情况下也能方便将自己的程序运行在分布式系统上。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其设计目标包括:检测和快速恢复硬件故障;数据流的访问;简化一致性模型等。
Zookeeper是Google的Chubby一个开源的实现。它是一个针对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可靠协调系统,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名字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ZooKeeper的目标就是封装好复杂易出错的关键服务,将简单易用的接口和性能高效、功能稳定的系统提供给用户。
Pig是SQL-like语言,是在MapReduce上构建的一种高级查询语言,把一些运算编译进MapReduce模型的Map和Reduce中,并且用户可以定义自己的功能。Yahoo网格运算部门开发的又一个克隆Google的项目Sawzall。
Chukwa是基于Hadoop的大集群监控系统,是开源的数据搜集系统。通过HDFS来存储数据,并依赖MapReduce 来处理数据。
三、数据抽取分析模型
目前电力行业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如常规oracle,MySQL等数据库类型,同时也存在大量log日志文件,e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为能全面有效的实现多业务,多数据综合建模分析,设计如图2所示,数据处理模型。主要由数据抽取、格式清洗和DFS分布式文件系统构成,同时为下一步大数据建模分析打好基础。
数据抽取模块主要负责从原业务系统获得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业务数据。通过在数据抽取工具中配置前端机器名称、端口号、加密用户名密码、数据表等信息,实现结构化数据的抽取工作。对于日志类文件由于在原服务运行期间日志文件是持续写入状态,因此必须在原系统设置,系统日志按时间节点分割,一般可按具体业务运行情况和日志产生量和产生大小进行设定,避免因日志文件过大或网络繁忙,在抽取时对业务造成影响。
格式清洗模块主要是对原始数据中多种不同配置格式进行统一,特别是对非结构化数据,需定义每个字段的含义和位置以及统一分隔符,同时还会去掉一些记录不完整的坏数据,保证数据的格式统一,信息完成。最后导入HDFS文件系统进行存储。
数据分析通过Map/Reduce操作实现,通过设计业务分析模型,定位此项数据分析所需输入数据,并将数据数据分割成若干独立的块,并根据Inputformat把资料读入成一组(key,value)对,然后通过mapper count分给不同的mapper进行处理。再设计模型中,通过设置满足要求的map任务值,并引入哈希算法,将mapper对应初始的(initialkey,initialvalue)生成中间数据集(interkey,intervalue)划分为多个任务,将模值相等的任务丢到统一节点上计算,以实现比较平衡的分类效果。
Reducer对mapper产生的(interkey,intervalue)中间数据集,进行驱虫、过滤等后期处理后,得到结果。为实现输出文件格式支持通过key来高效的自由访问,并得到有序的数据输出,在reducer中加入排序环节,将所有的中间数据集根据key来排序的。这样每个小块都很容易生成一个序列化的输出文件。
通过展示系统,实现各业务模型数据分析结果图形化的展示在监控大屏上,同时桌面用户还可通过浏览器或客户端在终端上查询分析结果。
关键词 电力施工企业 组织结构 项目
一、项目组织结构的三种类型
施工型企业常见的组织结构一般有职能式组织类型、项目式组织类型、矩阵式组织类型。
职能式组织类型是指按照职能的相似性在企业内部划分出若干部门。比如说一般企业根据完成目标的需要具有财务、人事、计划、施工、采购、文化建设等职能,那么就相应地成立财务部门、人事部门、采购部门、施工部门等,并配备人员来履行相应的职能。在需要开展某个项目时,就根据项目的需要由各个职能部门承担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比如说现在需要完成A项目,就由企业主管从各个职能部门中抽调人员和资源来临时组成项目实施机构,项目部人员在所属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完成任务,同时不脱离原来所属的职能部门。项目实施机构没有明确的项目主管或项目经理,项目完成出现障碍时由各职能部门领导负责组织和协调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项目式组织类型是指企业内部按照项目来划归所有资源,不分设职能部门而分设为A项目部、B项目部、C项目部等。每个项目部拥有为完成项目所必需的全部人力、物力资源和明确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本项目资源的调配、使用等,并对上直接接受企业主管或大项目经理的指挥。在项目结束后项目部随之解散,项目部成员全部划归企业人才中心统一再行调配。
矩阵式组织类型是一种综合了以上两种组织类型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如果说职能式组织结构是按照职能划分的纵向结构,项目式组织结构是按照项目划分的横向结构,那么矩阵式组织类型则是把按职能不同而划分的纵向结构和按项目不同而划分的横向结构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类似于矩阵的管理结构。在矩阵结构中,项目部门负责人在项目活动完成所需的资源、提供的时间对职能部门行使权力,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在资源分配、控制调度方面拥有决定权。项目部门负责人和职能部门负责人都向最高管理层负责,并取得最高管理层的若干授权。
上述三种类型的形式差异很大,但都有其独特的适用方面。就其本身而言,各有各自的优缺点。
二、各类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分析
(一)职能式项目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分析
职能式项目组织的优点体现在:第一,有利于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因为这种组织结构下的人员长期分属同一职能部门从事同一工作,同一部门的人员可以广泛共享、深入交流,有利于专业人才积累经验和提升业务水平。当项目实施遇到困难时,可以从本部门其他人员处很快寻求到技术支持。第二,人力资本利用率提高。比如说当某个人完成了某个项目任务或所负责项目任务相对空闲时所在部门主管可以迅速安排其到另一个项目工作,降低了人力资源闲置成本。第三,有利于组织控制。在职能式结构中,沟通渠道垂直化(纵向结构)、直属领导单一化(只有职能部门领导一个上级),便于控制和管理。
职能式项目组织也有缺点。首先是协调难度增加。由于没有明确的项目经理,而由各自职能部门领导负责协调,当发生利益冲突时部门经理往往出于本部门利益而导致企业整体利益受损。其次是项目组织成员责任淡化。由于成员都是临时由各部门指派产生,工作重心还在各自职能部门,难以树立积极承担项目责任的意识,没有人对项目总体承担责任。
(二)项目式项目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分析
项目式项目组织的优点体现在第一是目标明确、指挥统一。它的目标就是为了项目的完成,领导就是项目经理,都非常明确。第二是有利于项目控制。项目经理对本项目所有人力物力拥有绝对绝对的控制权,项目进度、成本、质量都比较便于控制和协调。第三是有利于全面型人才的成长。它既有利于项目经理从独立负责中小项目到独立管理大型项目再到全面协调多项目的项目群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有利于承担不同职能员工之间的交流学习,培养全能型人才。
同样,项目式项目组织也有其缺点,体现在第一容易造成资源闲置。由于各种资源都被划分到不同项目部,当某个项目部某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时,其他项目也很难利用这些资源,造成闲置成本很高。第二不利于企业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它无法给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还使得专业技术人员满足于项目所需要的技术而不愿去学习更多的技术,不利于个人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并导致企业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很难提升。第三是稳定性低。项目人员的临时性导致项目组建初期人员需要磨合而不稳定,后期人员需要寻找自己新的出路而不稳定。第四是出于每个项目组织都想拥有更多的资源的考虑,容易造成不同项目部门对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良竞争和资源需求虚高。
(三)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分析
矩阵式项目组织的优点体现在:第一是项目控制得到一定保障。它有明确的项目经理并且项目经理拥有对拨给自己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最大控制权,可以独立制订自己的项目实施计划,便于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控制。第二是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职能组织可以通过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共享和审核行为来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同样,它也具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是存在资源之争。职能组织与项目组织会产生争端,项目组织与职能组织之间的平衡需要持续地进行监督,以防止双方互相削弱对方。不同项目组织也可能在同一个职能部门中争夺资源。其次是增加了很多成本和工作量。例如在职能部门和项目部门围绕资源审批过程就必然花费较多的时间和劳动量。再者不利于统一领导,很多成员可能有两个顶头上司,既难相处,也难管理。
三、基于电力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
大多数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企业通常采用分公司或项目型组织方式,对单个工程施工项目采用结果型的考核方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不断深化和现代项目管理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开始认识到仅仅发挥企业本部的检查、督导作用的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总体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完全依靠项目管理团队来管理在建工程施工项目的状况,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需要通过固化必要的项目管理流程,建立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标准,增强本部职能部门对项目管理的服务、支持与管控职能,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建立项目管理专家团队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可以基于多项目协同治理的理念,把企业的部门划分为完成项目的部门和支持项目完成的部门两大类别,把职能部门定位为“资源部门”。企业目标不再分解为部门目标和项目目标两大类别进而导致项目与部门之间为实现目标争夺人财物等资源,而依据项目的单核心地位只被分解为项目目标,项目组为了完成目标,将向资源部门提出具体的资源需求,这些需求将成为各部门的考核指标。这种情况下,项目组与资源部门之间将实现协同治理,同时各自责任明确,无法推诿。由项目管理办公室来统一考核监督各自职责完成情况。
参考文献:
[1]牛印升.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项目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关键词:电液控制技术;大型养路机械;电业比例控制阀;应用
Abstract::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control valve because of its simple structure, manufacture and maintenance cost is low and the anti pollution ability and other advantages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large railway maintenance machinery,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professional goals. Research of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actively explore its application in large maintenance machinery in the control,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railway maintenance machinery of far-reaching influence.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ts system structur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large maintenance machinery.
Keywords: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technology; large maintenance machinery electric proportional control valv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铁路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对铁路线路的标准化程度以及机车高速运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铁路线路的养护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自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大型养路机械的引入,我国在铁路养护工作中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的目标,并促进了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控制水平的逐步提高。因此,加强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研究,实现其在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中的有效应用,对于实现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及其系统结构
(一)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简述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是以电液比例阀为基础的机电液一体化的新型综合控制技术。就广义上上而言,在应用气压传动与控制以及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工程系统中,只要系统的转速、流量、位移、压力、力矩以及加速度等输出量,能够随系统的输入信号得到成比例且连续地控制,这类的工程控制系统皆可称作比例控制系统。但在工程的具体实际中,结合控制系统的技术与构成特性,广义上的电液控制又可分为一般性的电液比例控制以及电液伺服控制。电液比例技术在其初步发展阶段中,比例阀主要采用流量以及电压,此时比例控制技术正式被应用于液压系统之中。随着比例阀控制器、耐高压比例电磁铁等运用了内部反馈原理的比例元件,以及此类元件在技术上的成熟,电液比例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数学理论以及微电子技术的的发展,比例元件在设计上采用了动压、位移以及流量等电校正与反馈方式,全面提高了比例阀的稳定性与精度,使电液比例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之后,电液比例技术进入了逐步完善阶段,在此阶段中,伺服比例阀以及比例元件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比例阀的性能,使电液比例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人们通常将使用比例控制元件的液压控制系统称作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实质上,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是为满足现代工业在节能、大功率控制以及维护方便等方面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电液控制系统。就技术的角度而言,比例控制是一种能够实现控制量与被控制量两者间的线性关系的技术方式,从而保障了在电液控制系统中的,随着输入量的变化,其系统输出量根据相应比例而变化。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中,其控制元件通常为电液比例阀,它是将阀与控制器以及测量放大器、传感器等复合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元件,促使电液控制系统的性能大幅提高,为其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指令元件(控制信号产生以及输入)、比较元件(比较输入以及反馈信号,从而得出偏差信号)、电控器元件(比例放大器)、比例阀、液压执行器以及检测反馈元件等是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其系统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一电液控制系统结构图
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大型养路机械中的应用
在大型养路机械中,其网络控制平台大多应用了电液比例技术。大型养路机械在进行电路控制的过程中,通常运用电液比例控制阀对其加以控制。例如,在稳定车以及捣固车中运用电液控制技术,分别进行稳定装置震动控制以及捣固装置的升降控制等。由于大型养路机械的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大型养路机械在进行电路控制中所选择的电子元器件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电气性能都比较好。本文主要对运用电业控制技术提高大型养路机械硬件的抗干扰性能进行其应用研究。
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电路控制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电液比例控制阀,这些比例阀基本上都是通过在系统的流量等输出量进行取样,并整理与放大取样的信号,再通过驱动电液比例控制阀进行输出量的调节达到控制的目的,它们的控制原理基本相同,但各比例阀的接地方式存在着差异。电液比例控制阀在大型养路机械的使用以及调试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接地因素影响系统显示,导致系统的作业精度不高,甚至对系统中其余的控制电路的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接地是能够提高机械设备抗干扰性能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在运用了大量电液比例控制阀的大型养路机械中,其捣固车通常运用的接线方式是由柴油发电机提供的DC24V电源或者车载蓄电池为其负载端的功率电源,车体与蓄电池端直接运用负端OD进行短接,并在控制箱端通过车体将箱体汇流排直接接入,之后再进入电路板。也即是在大型养路机械的电气系统中前箱与后箱的连接中,系统的信号地线皆为车体,从而进行连接以及传输。在大型养路机械的电气系统中,其电源的电压等级主要分为5V、±10V、±15V以及24V等几大类。5V、±10V、±15V等电压等级的电源都将OA作为电源的负端,在系统中可先进行直接短接,之后再与接地面(即车体)进行连接。OD是24V电源的负端,在电路连接过程中,也以车体作为接地面进行前后司机室之间的电路连接。
现阶段,运用单个电液比例控制阀的大型养路机械在电路控制中至少存在着三个接地点。一个为蓄电池地OD,在车体与蓄电池端进行连接;一是模拟地OA,在车体与前司机室以及后司机室下方进行连接;另一个是24V地,在车体与其余控制箱四周或者前后司机室下方后进行连接。同时,OA与OD在电路板上又存在着直接短接以及不直接短接两种连接方式。采用直接短接方式,虽不会影响大型养路机械电气系统的正常作业,但会对其作业精度造成影响。采用不直接短接方式,大型养路机械的电气系统在其实际应用中,只要存在其电源负端OD或者OA没有与车体之间进行良好连接的问题,除了会影响整个电器系统的反馈显示以及作业精度之外,同时还可能影响系统中其他电路作业的稳定性。因此,为使反馈精度提高,就需要将电气系统中两个电路中的地环路切断,使系统之间的地环路抗阻加大,从而有效降低环路电流对大型养路机械中电气系统的影响。通过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运用,使输入信号在进入电路的过程中通过隔离芯片将其隔离,而且电流反馈信号也在经过隔离芯片的隔离之后进入仪表显示或者计算机控制系统,这样完全断开了这两个电路的金属路径,从而避免了共模噪声电压在电路的输入端出现,确保了大型养路机械中电气控制系统反馈信号的准确性,进而使其作业精度得到有效的保障。
总之,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应用中,应注重提高电液比例阀的线性度以及频响等性能指标,从而实现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整体性能的提高,为其应用创造广阔的空间。同时,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大型养路机械的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其现场作业环境状况,如电源不稳以及存在强电磁辐射干扰等因素对电控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因此要注重提高大型养路机械的电气系统电路的抗外界干扰性能,确保其硬件线路的长时间运行,提高其作业精度与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熊翔.电液作业比例控制技术及其在大型养路机械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罗璟,孙春耕,李留柱,任海勇.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冶金设备行业中的应用研究[J]. 液压与气动,2010,(02):36-38.
关键词:消费心理;服饰专业店;卖场布局
一、引言
所谓专业店,是指专门经营某一门类商品、并且具备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和适当的售后服务,满足消费者对该类商品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服饰专业店作为专业店的一种,店面规模往往不大,如何充分的利用有限的卖场空间来达到店面效益的最大化呢?卖场布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平时,我们作为消费者经常出入各类服饰专业店,也会见到各种各样的卖场布局,但或许没有太多人去留意这些布局之间的差异,更不会去探究布局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事实上,服饰专业店的卖场布局与经济效益是紧密关联的。如果我们的卖场布局合理,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规律,那么,卖场布局就会成为一个无声的“销售员”,引导消费者购买,进而提高卖场的经济效益;反之,卖场布局设计如果不合理,就会存在一些“死角”,从而降低卖场的空间利用率,影响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仔细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卖场布局设计,对服饰专业店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服饰专业店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1.服饰专业店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
对前来服饰专业店购物的顾客,我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有目的的购买者。这一群体往往是熟客,对老板也比较信任。这类消费者因为比较了解服饰的品质,他更在意的是服装的款式,因此,她更倾向于听老板的建议,卖场的布局对这类消费者影响不大。但为了维持品牌在老顾客心中的良好形象,整洁卫生是必不可少的。第二类,有选择的购物者。这类消费者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也会顺便看看其他的商品。为了鼓励顾客在顺便看看的同时能产生购买行为,我们需要进行特别的设计,如把一些利润率高的商品陈列在此类顾客的“必经之地”,吸引顾客的注意。第三类,无目的的购买者。这类顾客占据了进店顾客的大部分,也是我们开发现客户,维持店面利润的主要群体。这类顾客没有明确的购买目的,有着走走看看的心理,想要将这些顾客变成我们现实的顾客,首先就要吸引顾客进店,让顾客在店里面尽可能逛遍,停留更多的时间,这样才会有下一步购买的可能。综合分析,这三类购物者虽然消费心理和行为有所差异,但不论是哪种类型,只要我们想办法让顾客在店里面停留更久,留意每一个陈列的区域,都会增加顾客购买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对服装店卖场布局设计的重要依据就是尽可能的引起顾客的“注意”,让顾客在卖场里面停留的更久。
2.影响消费者在服饰专卖店行走路线的因素分析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当一个消费者走进一家服饰专业店,他会选择怎样的行走路线,主要处决于以下三点:第一,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习惯、心情、关注重点、同伴的影响等。如有的人习惯从右边进入,有的人则习惯从左边进入;心情好的时候更愿意逛完整个店,心情不好的时候狂躁不安,进去就出来;有些顾客会关注价格,更倾向于走向和他心理价位相吻合的商品,有些顾客则更关注颜色,顾客的关注点不同,行走路线也不同。第二,卖场布局的设计,主要包括通道的设计、功能区的位置等。90%的消费者习惯于走向更宽的通道,60%左右的顾客会走向功能区域,如休息区、试衣间、收银台等。功能区域设置的越靠里端,顾客的行走路线就会越长。第三,商品陈列效果。主要指卖场里面色彩、灯光、音乐气味所营造的卖场氛围的设计再加上商品的陈列效果。如有些商品颜色鲜艳、周边灯光较有特色都会吸引消费者前往这一区域。
三、服饰专业店卖场布局的建议
1.主副通道构架整体布局
从服装店布局的整体效果上来展示服装,使顾客在店内滞留时间延长是卖场行销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进行卖场设计时我们首先应当考虑到如何最大化的展示服装,并使服装形成对顾客心理与视线的双重包围,从而促使其完成购买过程。一般来说,顾客习惯浏览的路线即是店内的主通道。大型店铺常为环形或井字形;小型店铺则为L或反Y字形。其中,热销款及流行款应摆放在主通道的货架上,以便使顾客容易看到、摸到。至于副通道,一般由主通道所引导,用于布置辅助款及普通款商品,具体的方案一般参照店铺自身的需求及空间特点所决定。收款通道则应置于主通道的尾部,同时结合VI对 LOGO、代言人等品牌标志物进行重点宣传,在最后一关对顾客的脑海形成冲击。
2.功能区的设计
服饰店的功能区,主要包括收银区、休息区、更衣室等。功能区的位置,会改变顾客的行走路线。因此,这些区域位置的设计尤为重要。收银区一般的设计都会放在店的里端,这样顾客购物后去付款就需要走进去,走进去的时候可能就会顺便留意其他的商品,但需要说明一下,大多数服饰专业店的收银台都是靠墙的,收银员站在后面,如果卖场空间足够大倒无所谓,但如果是在百货商场里,寸土寸金,这样的设计就浪费掉收银台后面的空间了。建议是将收银台前移,后面留出通道,靠墙空间可以陈列商品,收银员站在收银台的侧面,方便顾客从后面出入。甚至可以将收银台设计成兼顾收银和陈列功能的陈列台,里面放一些小的装饰品,既美观又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此外,休息区和试衣间的设计思路和收银区差不多,尽量靠里,以吸引顾客走到最里面。
此外,功能区里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区域,我们称为促销区。促销区是最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地方,促销区的设计根据作用的不一样可以选择两个主要的位置,第一,为了吸引顾客进店,可以在店门附近设置促销区;第二,进店以后,为了吸引顾客走到里端,可以再里端或者是较少有人去的区域设置促销区,以增加人气,避免死角区域的出现。
3.布局设计和商品陈列相匹配
任何一个卖场都存在利润率高的商品和利润率低的商品,不同商品陈列的位置不一样,销售量和销售额也会出现差异。因此,为了维持经济效益,我们在设计通道时,在人流量最多的主通道的两侧,可以陈列一些利润率高的商品,如当季的一些主打服饰,最新的款式等。店门附近可以陈列一些特价服装,吸引消费者进店;如果店面面积过大,店的里端也可以陈列一些特价商品,以吸引顾客继续往里走。
4.特殊位置的店面的布局设计需考虑店外通道因素
店外通道会影响消费者的行走路线,特别是位于拐角处的一些店铺,由于消费者的行走习惯,碰到障碍之前会自动绕开,很容易让店铺形成“死角”。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产生,这些特殊位置的店面布局设计需从店里延伸到店外。可以考虑在顾客的绕开线路中设置障碍,如在店面前顾客的绕开线路上放置一些休息椅或者绿色植物,迫使顾客坐下来休息或者改变行走路线,绕开障碍物向靠近店门的方向行走。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促销区搬到店门口,吸引顾客的眼球,迫使他们改变原有路线走向我们的店面。
总之,一个好的服饰店的卖场布局设计,必须要充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按照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去进行设计,只有这样,卖场布局和商品陈列才能起到无声的导购员的作用,才能为卖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曙光,王彦荣,刘敬.商场布局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2(4).
[2]马力.商场货位的合理设计与布局[J].中国商贸,2009(9).
【关键词】电力行业;财务危机;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处于缓和、动荡并存的状态。电力行业是我国工业企业中的主要的能源供应行业,研究我国电力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可以很好地丰富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同时还可以改善电力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电力行业发展状况及问题
电力行业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电力行业是中国重要的基础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电力是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特殊产品,有一定的自然垄断型。同时,是国家支持发展的基础能源行业。同时电力行业投资巨大,回收折旧时间长;具有资金沉淀性;电力设备专用性强难以改变用途,变现力差。
(一)电力行业发展状况
中国的电力行业建设发展迅速,新能源特别是例如风力、核电等发展快速电力行业在2001-2007年发展比较迅速,这得益于我国的国家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但是次债危机爆发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减速,同时发电量增长速度也明显减速。根据国家统计局国研网行业研究部公布的“2003-2011年电力生产业、电力供应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变化趋势”图来看,2008,2009电力行业累计产品增速明显降低;年电力供应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在10%-20%。我国电力行业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阶段迈进。
(二)电力行业存在的问题
1.电力行业对煤炭行业和高耗能产业的依赖程度高
电源结构不合理,煤电是主要的电力供应,核电、新能源开发利用较慢,水电资源的有限和风能太阳能的开发规模较小。对上游燃料煤炭行业的依赖来看,煤炭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短期内无法改变。
2.近年来火电企业盈利状况堪忧
由于煤炭价格上涨,火电企业利润下滑,主营业务亏损较严重。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2010年亏损137亿。2011年前7个月亏损180.9亿。但是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电力行业也在电量消耗需求增加,电价提高和燃料成本得到控制的有利条件下,盈利状况逐步改善。
3.能源分布结构性失衡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存量丰富,但是开发力度不够;煤电联运进展速度慢。问题更多的表现为结构性矛盾,虽煤炭供需矛盾得到缓解,但是受运力制约、电网负荷峰谷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的紧张仍然存在。
4.高投入、高耗能,效率低
科技含低,资源浪费严重;高投人、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和污染严重的问题突出。我国目前的自主提供的高端电力设备较少,主要是中档产品。高性能的高端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占国内市场的60%-70%。
5.电力行业投入不足
国家对电力投入不足,特别是在节能减排上不能持续加大投资。电力的税收负担较大,而且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的革新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大力投入,才能促进电力行业发展。
二、我国电力业财务困境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建立的财务风险预测中,使用了具有较好解释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来分别反映企业的盈利、营运、偿债力和发展能力。为了保证本文数据的正确性和客观性,选取了中国证监会界定的电力行业在沪市和深市上市的A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数据是选取了64家该行业的2011年年报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剔除了数据不全的三家该行业上市公司,最终确定了61家电力业的上市公司。本文采取SPSS17.0的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因为个行业的特点不同,一般不同的行业选取的主要财务指标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此行业的特点选取以下财务指标,如表1。
三、因子分析法主要原理
首先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收集的61家的电力业上市公司的2011财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以上的11个财务指标降维因子分析:
(一)检验样本财务指标的相关性
为了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利用SPSS17.0对样本的财务指标进行KMO及Bartlwtt球形检验。将11个主要财务指标输入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通过降维因子分析,计算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及KMO和Barrlett球形检验值,如表2所示。
由表2结算结果可以看出KMO统计量为0.633>0.5,Barrlett球形检验值(近似卡方)为516.714,数值较大。一般认为KMO大于0.5为尚可接受,可以用因子分析。同时,变量之间显著性水平为0.000
其显著性概率为属于高度显著,均表明比较适合因子分析。
(二)计算公因子方差
公因子方差反映了原始变量对公因子的依赖程度。根据运算结果可知,“提取”表示共同度的取值,共同度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高,说明提取的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效果越好。根据运算结果可知,共同度在0.9以上的为3个,共同度在0.8以上的为3个,其余均在0.5以上。可以表明,提取的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效果不错。
(三)根据方差解释表,提取公共因子
根据得出的解释总方差表中的特征值和累计方差率提取能够很好解释变量的公共因子。如表3所示,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该表有初试特征值、提取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三列,每列下面又有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第一个因子特征值最大为3.671,解释了所有变量总方差的33.37%。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有四个;并且其解释的方差累计和已经达到78.061%。
因此提取前四个公共因子就可以很好的解释其他变量,原有信息可以大部分包含在其中,因子分析结果合理。
“提取平方和载入”和“初试特征值”的前三列取值一样,说明前四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总方差为78.061%。“旋转平方和载入”一栏表示公共因子在经过旋转后的结果,和未经旋转相比,每个因子的贡献值都发生了变化。旋转后能更好的解释公共因子的含义,但累计方差贡献率没有改变,不影响原来的共同度水平。
(四)根据旋转前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对公共因子进行解释
如表4所示,因子载荷是变量和公共因子的相关系数,载荷绝对值越大,因子与其关系越密切。第1个因子可以有较高的载荷值的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这四个财务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第一个因子可以认为是偿债能力因子。第二个因子中,载荷绝对值最大的三个变量是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毛利率。这三个财务指标反映的时企业盈利能力,因此,第二个因子可以命名为企业盈利能力。第三个因子中载荷绝对值较高的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第三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两个变量,因此第三个因子可以作为营运能力因子。第四个因子上载荷比较高的是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这两个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发展能力,第四个因子可以解释为发展能力。
对整个企业综合方面的评分公式,根据表3中的“旋转平方和载入”下的“方差贡献率”来确定四个因子的各自权重。最后综合评分公式:ZF=29.253%*F1+22.08%*F2+14.731%*F3+11.996%*F4
(六)根据因子的综合得分进行评价
根据SPSS17.0计算出的综合得分,在61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中,4家ST(可认为是财务状况不正常)公司的综合得分和排名的结果,如表5:
四、结论及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建立健全电力行业的财务预警制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该行业的特点和所处的宏观和行业环境。一个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可以及时的反映出财务困境的情况,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合理利用企业的预警体制来应对电力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
首先,针对电力行业所处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情况,通过可靠的行业研究报告来综合分析,找出企业自身存在的财务风险点。其次,电力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财务预警机构,能够自己独立开展工作但不能干涉企业的正常业务。最后,电力行业自身的自然垄断的特点,要求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以减少危机的发生。
(二)综合利用财务风险控制工具
电力企业在面对财务或者行业困境时,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不同特点和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选择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一般来风险控制工具有:风险分散、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降低、风险自留等。首先,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多种联营多种投资实现风险分散。其次,面对不可完全避免的风险,企业可以选择回避风险即适度保持电力企业的收益不受影响,又要很好的控制和预防风险。再次,电力企业可以转移财务风险,通过财务性转移,比如保险转移,签订保险合同转移风险。此外,电力企业须按照谨慎性原则,建立相关的准备金制度,例如在内部建立偿债基金、财务风险基金等,增强财务风险的抵抗力。
(三)提高财务危机意识,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财务预警系统
应对电力行业财务危机,首先,电力企业要提高其员工财务危机预警意识,电力企业要建立一支得才兼备的人才队伍,提高其风险意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短期来看,企业能否正常的经营下去;关键看是否有足额的现金用于各种支付,这也是“现金为王”的重要体现。因此需要电力企业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重点管理和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此外,企业应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并且可以采用滚动的预测模式,将长短期财务预警机制集合起来应对企业财务危机。
(四)电力行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需抓住机遇,避免财务危机
本文前已述及,在后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电力需求量增加,燃料成本得到控制,电力行业发展迎来机遇。国家对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度加大,电力行业要加快开发新能源,提高发电技术。同时电力行业也关注非费发电领域的开发,对金融和资本领域的投资也得到了五大电力集团的关注。电力行业需要国家资本的进一步投资,也需要电力企业扩宽融资领域。
这样,可以从资本上切实控制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刘鸿毅.基于行业特征的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J].经济论坛,2009,13:101-103.
[2]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4):31-38.
摘要:为准确测度电力行业造成的环境影响,在距离函数数据包络分析(DEA)环境绩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变量,建立归一化的综合绩效评价模型针对电力行业因区域间电量交换造成的投入和产出不匹配问题,提出电力行业静态和动态环境绩效指标评价方法,为深入分析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提供方法应用提出的模型,分析2006-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结果表明:高用电环境效率的省份通常拥有较高的发电环境效率,火电发电比例是影响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的重要因素;在研究期内中国电力行业环境绩效逐步改善;环境技术进步是改善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DEA);环境绩效;电力行业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电力行业是一个包含了资源投入、经济产出以及非期望产出(污染物)的综合体,单一指标难以全面衡量电力行业环境绩效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可有效地对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是环境绩效评价的重要方法文献建立了基于DEA的双曲测度模型用以评价美国30家造纸厂的环境效率这是第一个基于DEA方法的环境绩效测度模型,但受限于非线性优化的求解方法,难以运用到复杂问题中此后,一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DEA框架下的环境效率评价问题文献[2-3]提出了规模收益不变的DEA环境绩效评价模型,分别对美国火电厂和意大利石油精炼厂的环境效率进行评价文献[4-5]直接基于生态效率的定义(生产活动的经济产出与其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比值)建立DEA环境效率评价模型,并引入Malmquist指数方法建立动态评价模型然而该模型只考虑经济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关系,忽略了资源投入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并且多个期望产出的情况也不在该模型的考虑范围文献[6-7]基于非期望产出与投入都是越少越好的思想,将非期望产出作为一种特殊投入求解环境效率该模型只考虑在现有的输入和非期望产出水平上通过增加期望产出提高效率,而没有考虑减少非期望产出提高效率文献[8]将非期望产出乘以-1再加上一个足够大数W,使其值大于零,并将其作为普通产出求解环境的效率,但是W的取值对最后的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献[9-10]通过构建距离函数,控制投入、产出改进方向实现效率改进,但是选择不同的方向函数会产生不同的效率结果
本文在距离函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松弛变量的DEA模型,通过最大化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变量构建模型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同时,为解决电力行业区域间电量交换造成的投入和产出不匹配的问题,本文将电力行业拆分为发电和用电两个环节,分别计算其环境绩效,取两者的几何平均值作为电力行业静态环境绩效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建立电力行业动态环境绩效测度模型最后,在算例中对2006-2010年我国各省电力行业环境绩效进行测度和分析
1环境绩效测度模型构建
距离函数模型直接测度决策单元到前沿面的距离,意义明确,并且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向量,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然而,预先给定方向向量会给评价模型带来诸多主观因素,且该模型只考虑了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效率改进方向,而忽视了减小投入对提高效率的贡献此外,由于θ取值范围很大,可能给后期数据应用带来困难为此,本文在距离函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模型,引入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松弛变量,允许决策单元自主选择最佳效率改进方向,第i个决策单元的环境绩效可表示为:
2电力行业静态环境绩效测度模型
电力行业涵盖发电、输电以及用电3个环节,其中发电和用电是造成电力行业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发电环节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CO2,SO2,NOx以及烟尘等污染物是造成电力行业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用电环节的电能需求直接决定了发电量,电能的不合理使用间接造成环境问题因此,发电能源结构、火电机组转化效率、减排设备投入水平以及电能使用效率等都是影响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的因素
基于DEA测度电力行业环境绩效时,可将一个国家或地区分为N个区域,每一个区域作为一个决策单元,从而组成一个有N个可比较单元的样本集电力行业的投入主要为能源及资金的投入,期望产出为电能的经济产出,非期望产出主要为污染物排放电能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为社会生产各领域提供动力,用电量与经济增长呈现很强的正相关性[11-12],因此,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电力行业的经济产出是可行的然而,由于区域间存在电量交换,某个区域的GDP与该区域的发电量并不完全相关,因此,该区域的GDP与投入和非期望产出都不完全相关,如图2所示因此,直接计算区域电力行业环境绩效是不准确的为此,本文将电力行业拆分为发电和用电两个环节,分别计算各自的环境绩效
3电力行业动态环境绩效测度模型
静态环境绩效测度模型只能对一个时期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无法反映环境绩效的变化情况本节在静态环境绩效测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建立电力行业动态环境绩效测度模型令Dti(s)为区域i在s期相对t期效率前沿(基准)测度的环境绩效,改写式(2)为:
4案例分析
41数据来源
本节对我国30个省份(由于缺少统计数据,不在计算范围内)电力行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探索不同地区电力行业生态效率的变化规律
选取2006-2010年电力行业投入产出数据作为统计分析对象发电环节的投入用各省火电行业燃料煤消费量和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来衡量,期望产出用各省发电量来衡量,非期望产出用各省火电行业CO2,SO2和NOx以及烟尘排放量来衡量;用电环节的期望产出用各省GDP来衡量,投入和非期望产出根据式(7)和式(8)计算得到
各变量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火电行业燃料煤消费量、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SO2,NOx以及烟尘排放量数据来自2006-2010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发电量和用电量数据来自2007-2011年《中国电力年
鉴》;GDP数据来自2007-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各省电力行业CO2排放量没有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只能基于发电过程中消耗的化石能源消费量估算标准煤的低热值为
值得肯定的是,在整个研究期内北京、广西、海南、青海一直保持在发电环境效率前沿,而湖北、海南一直保持在用电环境效率前沿研究发电和用电环境效率关系时发现,高用电环境效率的省份通常也拥有较高发电环境效率,如图3所示,海南、广西、福建、青海、北京等发电和用电环节的平均环境效率都大于095
用电环境绩效
在整个研究期内,只有海南始终保持在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前沿此外,广西处于效率前沿4次,四川3次,福建、湖北和新疆2次广西、四川、湖北等省份火电发电比例较低,相应的污染物排放也少,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环境效率与之相对的,河南电力行业平均环境效率以053垫底,其它排名较低的省份包括山东、江苏、内蒙古、河北等,其平均环境效率低于065,这些省份的火电发电比例普遍较高因此,火电发电比例是影响环境绩效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是提高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的重要手段
422动态环境绩效
2006-2010年我国电力行业平均DPI及其分解指标如图4所示在整个研究期内,发电环节、用电环节以及整个电力行业的DPI和ΔENVTECH都是大于1的,表明整体上我国电力行业环境技术不断进步,环境绩效不断提高,环境技术进步是电力行业环境绩效改善的主要动力2006-2009年电力行业平均ΔENVTECH为102,意味着环境技术前沿年均2%的速度在进步,其中2007-2008年环境技术前沿进步最大,达到338%值得注意的是,发电环节的ΔENVTECH呈上升趋势,这体现了我国电力行业在提高火电效率、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成效用电环节的ΔENVTECH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单位GDP能耗的下降趋势受节能技术普及程度的限制而趋于平稳综合考虑,用电环节ΔENVTECH的下降大于发电环节的上升,造成整个电力行业ΔENVTECH下降因此,提高我国电力行业DPI值的潜力在于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行业平均ΔREE在2006-2009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2007-2010年期间都是小于1的,这意味着2007-2010年各省电力行业环境绩效差距逐年拉大,低效率省份逐渐远离效率前沿
善,山东、河南、广东等在改善电力行业环境绩效上表现最好,而内蒙古、新疆和浙江的环境绩效呈退步趋势有13个省的年均ΔREE小于1,意味着有433%的省份相对环境效率前沿的距离被拉大,只有吉林、广西、云南3个省的ΔREE大于1,剩下14个省的ΔREE等于1大部分省份的EBIAS都接近1,平均值为1,这表明环境技术进步是Hicks中性
5结论
1)本文在距离函数DE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松弛变量的改进模型模型引入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变量,通过最大化松弛变量确定决策单元效率改进方向,以各松弛变量标么值之和作为决策单元到效率前沿的距离,并建立归一化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
2)为解决电力行业因区域间的电量交换造成投入和产出不匹配问题,本文将电力行业分解成发电和用电两个环节,分别求取环境绩效,并将两者的几何平均值作为电力行业静态环境绩效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建立动态环境绩效测度模型,提出DPI及其分解指标体系
3)应用提出的模型,分析了2006-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结果表明:火电发电比例是影响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的重要因素;中国电力行业环境绩效在逐年进步;环境技术进步是改善我国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的最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FRE R, GROSSKOPF S, LOVELL CAK, et al Multilatera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 when some outputs are undesirable: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9, 71(1): 90-98
[2]TYTECA D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firmsconcepts and empirical results [J] Journal of Producticity Analysis, 1997, 8: 183-197
[3]BEVILACQUA M, BRAGLIA M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nalysis for ENI oil refinerie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2, 10(1): 85-92
[4]KUOSMANEN T, KORTELAINEN M Measuring eco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wit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 9(4): 59-72
[5]KORTELAINEN M Dynamic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alysis: a malmquist index approach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4: 701-715
[6]CROPPER ML, OATES W E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 survey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2, 30(2): 675-740
[7]REINHARD S, LOVELL C, THIJSSEN G Econometric estimation of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n application to dutch dairy farms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9, 81(1): 44-60
[8]SEIFORD LM, ZHU J Modeling undesirable factors in efficiency evaluation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2, 142: 16-20
[9]CHUNG Y H, FARE R, GROSSKOPF S 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 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7, 51: 229-240
[10]FRE R, GROSSKOPF S, PASURKA J C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environment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J] Energy, 2007, 32(7): 1055-1066
[11]SHIU A, LAM P 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Energy Policy, 2004, 32(1): 47-54
[12]YUAN J, ZHAO C, YU S, et 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cointegration and cofeature analysis [J] Energy Economics, 2007, 29: 1179-1191
关健词:电力行业 盈利能力 资本结构
目前我国国内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浪潮下一直扮演着能源行业方面重要的角色,但就企业存在的内部问题而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内部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到所处地区本身的影响,各地区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在盈利主要来源、盈利结构组成、盈利能力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各地区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在企业经营规模、业绩表现、整体盈利财务报表几个方面显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第二,从国内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绝大部分盈利情况来判断,其盈利能力与发达国家同等规模企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是由公司在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资产配置结构上不合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第三,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时期和国外经济形势下的资本市场一向和国内电力行业企业在资本结构配置和企业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着如历史原因造成的产权不清晰、现实上经济市场上的信息失灵、对经营方向上的决策不科学等多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配置组成与盈利能力表现多方面的关联程度就对国内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资本结构配置及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关基础理论
(一)资本配置结构的概念
公司资本结构配置定义为通过在市场上筹集资金占有公司的总体资产结构一定的比例。资本结构配置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资本配置结构是指公司各个部分所占该公司总体资本比例。狭义的资本配置结构则只是指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和股权两方面以一定比例所组成的企业总体资本。广义和狭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资本结构的衡量标准上,广义的资本结构衡量的是企业各种资本的组成比例,狭义的资本结构衡量的是公司长期负债和股权资本两方面的组成比例,但均是对公司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评判指征。
(二)资本配置结构的评判指标体系
从公司的所定下的短长经营目标来看,通过对短期资本配置结构多个指标和长期资本配置结构指标两方面深入考虑,可从短期、长期上市公司的清债能力、公司对资本的运用效率财务指标来进行进一步分析.
(三)公司盈利能力的评判指标体系
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是衡量企业在其价值上的大小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上市公司投资者的获利回报比。反映上市公司盈利的评判指标多方面,由企业销售所获得利润、企业经营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收益总额、长期资本收益、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等多个指标。
(四)资本配置结构与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关联程度分析
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仅对公司价值观能否得到实现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而且也是衡量公司清偿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因子。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已经了解到企业资本配置结构与公司在市场上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利用权衡模型得出公司整体价值与公司债权资本两者的比例关系大致呈现出数学上U型图的关系。权衡模型的理念引入公司财务拮据成本及其成本的方法对公司的资本配置结构和整体盈利能力的相互关联程度作出更为全面的研究。另一种则是利用信号传递理论,基本理念针对市场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来展开。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公司的直接掌管经营者会在一定程度上比企业产权所有者、市场上的投资者掌握更多内部信息,也就是三者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信息传递鸿沟。从信号传递理论基本得出企业整体实力素质较好的企业可以在长期盈利能力方面采用的财务杠杆力度能够更大,进而公司的价值度也随之增加。
二、国内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配置与盈利能力的关联实际分析
国内电力行业资本结构配置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研究证实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绝大部分由多种不同的成分所构成。本文在对21家国内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抽样分析的基础上,得出21家国内电力行业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37%,标准差为15.32%,其中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分别为长沙电力、河南豫能、通宝能源、乌江电力和桂冠电力五家企业,这5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资产的负债率高达56%,而从近期及5年企业市场规划的趋势来看,由于电力行业在产业上的不断扩张,资产负债率也会随之进一步增长。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综合分析得出:第一,国内电力行业上市企业在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来讲,资产负债率的不断高企使电力行业上市后在股票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大幅上涨,进一步影响到电力行业上市企业的整体资本收益率。第二,由于国内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影响到市场融资渠道的拓展。
21家国内电力行业上市企业抽样统计得出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数为14%,标准差为9%,21家上市企业在这个方面呈现出比较大的振荡性,而抽样调查得出净利润增长率的标准差达到49%,国内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之间因此在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因此对21家国内电力行业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配置与其盈利能力关联度指标分析得出在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多个指标都存在着明显关联,21家国内电力行业上市企业的资产平均负债率与其资金流动比率呈现负相关性,而与电力主营业务利润率关联系数最大达到0.5,与国内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的关联系数仅为0.05。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与《电子商务》合作,发表主题为“部分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连载文章,同时选取中小企业、电力行业、网络广告、电信业、银行业、证券业、网络游戏等领域,进行电子商务的应用分析研究,根据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行业提出电子商务应用的对策与建议,起到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
继2002年我国电力行业启动市场化改革之后,作为电力行业主导者的国家电力公司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电力信息化,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进程,从而拉开了电力信息化的帷幕,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渐显端倪。
我国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
电子商务是指市场主体运用现代电子手段和互联网络等从事的商务活动。破解电力垄断格局之后形成的分权体系下,电力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涉及到五类主体:电力原料及设备供应伙伴、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据此,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
1.电力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应用。最明显的表现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作为独立的电力企业,要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迟早都要走上信息化之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ERP、OA等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为主,小到企业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大到企业财务、人力等资源的整合,实现基于企业基本数据库的生产流程控制、办公自动化、科学高效管理和企业自身资源的协调运作。发电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生产管理系统(MIS)、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在电力企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从1994年开始,国内电力企业就开始尝试ERP.国华电力前总经理顾峻源参观香港中华电力时,震惊于香港中华电力管理系统的一只“哭泣的小猫”,于是在2003年春组织了包括承担管理咨询及系统实施的毕博公司、担任项目监理的德勤公司、专注财务软件实施的大唐兴竹软件公司,以及专注进行电力软件开发集成的博奇公司在内的强势力量,开始上马ERP项目,使得集团层面能够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通过对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的实时掌握,对企业的资金运作、人力资源变化的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企业每年降低发电成本5%.
2.电力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应用。发、输、配、供形成了电力产业链条,而各自又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链条内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发电企业通过竞价实现电力上网,需要有网络竞争价系统的支持;输、配、供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电力调度、远程监控读表、故障定位等,GIS(地理信息系统)大有用武之地。江西县级自动化电力调度系统选用浪潮英信NC1000硬件平台形成一个覆盖范围广、管理复杂的网络,能实时有效地捕捉到各地的用电信息,然后自动地通过发电机组和继电器调控系统,实现电能在各个子网的均衡。北京供电公司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实现了电能计量的实时遥测,实现了2500位大客户的远程电量采集,并实现了35千伏以上的电力客户、10千伏或630千伏安以上容量电力客户的自动计算电费,提高了工作效率,把大批抄表劳务人员解放了出来。
3.面向外部伙伴的电子商务应用。电力企业的运营离不开相应的供应伙伴,发电、输电、配电设备采购需要供应商,尤其是发电企业需要电煤等原料供应,这些都可以利用电子采购来实现。浏览各大电力企业的网站,不难发现项目招标信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各独立企业之间资金结算离不开金融机构,需要利用电子转账系统。
4.面向用电客户的电子商务应用。虽然电力行业长期垄断、电力供不应求使得电力拥有“皇帝女儿不愁嫁”之优势,但市场化改革分拆了电力产业,电力也以商品的身份走进了市场,这使得电力营销成为关系到电力企业命运的工作,电力客户服务也日渐提上日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用电客户需要通过市场购买电力商品,获取信息、竞价购买、电费缴纳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来实现。近期伴随着电力危机的频繁出现而不断升温的需求侧管理,更加突显了电力资讯网、电力市场(EM)、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已经起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零打碎敲,缺乏全面规划。电子商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有全面长远的战略规划作前提,否则将难以为继。目前我国的企业在打算应用电子商务时,要么对高额固定投入的要求望而止步,要么病急乱投医匆匆上马,这导致电子商务的应用收效甚微甚至全面告败,人们开始怀疑电子商务的先进性和必要性。电力企业也有如此经历,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家电力公司的要求下,纷纷触网,不管结果如何,先上一点再说,一方面赶上了信息化的潮流,另一方面能算得上在位者的一大政绩。安装一个财务软件,建成一个公司网站,就叫应用电子商务了。这样零打碎敲,没有战略规划,遇到问题再修修补补,无法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而更多的就表现为外界所看到的“烧钱”。
2.各自上阵,不能整体协调。电力行业长期的高度垂直一体化和垄断造成了企业机制不灵活、电价偏高等弊病,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以全新的电力运作模式面对市场竞争。业界纷纷擎起分权大旗,独立行事,各行其是,尽量减少上下游之间的联系,惟恐有“垄断复兴”之嫌。然而电子商务强调战略协同,单兵作战是无法体现“团队生产”优势和发挥“网络效应”的。
3.偏重硬件,观念不够深入。电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也需要基本的硬件、软件的投入。但单靠这样的硬投入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信息化建设只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物质准备,电子商务则更强调“商务”,强调“理念”。众多电力企业着手开展电子商务,基本上完全依赖技术部门,而在经济规律的把握、投入产出分析、市场交易与竞争、客户需求导向意识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信息化的外壳完备起来了,但电子商务理念不能深入,依然无法体现优势。电力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嫁接到传统的电力行业,而是全面的、彻底的、深入的电力企业革新,从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到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都要渗透全新的电子商务理念。
4.注重技术,轻视商务环节。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中,明显偏重于技术,从各类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就能看出,而竞争意识、营销观念、市场交易、客户需求等往往被长期处于国有体制、多为技术出身的电力企业领导所忽视,因此当前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电子商务应用的要求。
5.偏爱实践,理论指导不足。电子商务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只是处于摸索阶段,而电力产业运行规律、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模式探讨研究严重滞后,跟不上实践的需要,使得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处于盲目、无序状态,缺乏理论指导,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依托电子商务缔造电力航母
通过对电力行业运营的考察、对电子商务运行规律的研究和对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力行业拥有明晰的产业链条,比一般的传统产业更适合于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信息化建设只是实施电子商务应用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准备;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全面规划,整体协同,利用先进理念深入彻底地改造电力运行机制,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我们要加强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理论研究,探寻电力行业电子商务运行规律,发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为此,我们要依托电子商务,充分整合资源,缔造电力航母,促进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良性、高效发展。首先,深刻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含义,把握电子商务行业应用的规律。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先进生产力,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正如IBM倡导“随需应变”(OnDemand)电子商务一样,要对客户和市场一切的变动更敏感和更灵活地做出有效响应;采用可变的成本结构来提高投资效率和财务结果的可预测性;让战略合作伙伴承担周边次要任务,而自身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个灵活而可靠的信息运作环境,企业既能对新的问题和变化进行调整,还能提供高度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行业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将电子商务理念融入各个操作环节,整合全行业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提升产业链条核心竞争力。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与《电子商务》合作,发表主题为“部分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连载文章,同时选取中小企业、电力行业、网络广告、电信业、银行业、证券业、网络游戏等领域,进行电子商务的应用分析研究,根据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行业提出电子商务应用的对策与建议,起到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
继2002年我国电力行业启动市场化改革之后,作为电力行业主导者的国家电力公司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电力信息化,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进程,从而拉开了电力信息化的帷幕,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渐显端倪。
我国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
电子商务是指市场主体运用现代电子手段和互联网络等从事的商务活动。破解电力垄断格局之后形成的分权体系下,电力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涉及到五类主体:电力原料及设备供应伙伴、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据此,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
1.电力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应用。最明显的表现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作为独立的电力企业,要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迟早都要走上信息化之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ERP、OA等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为主,小到企业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大到企业财务、人力等资源的整合,实现基于企业基本数据库的生产流程控制、办公自动化、科学高效管理和企业自身资源的协调运作。发电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生产管理系统(MIS)、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在电力企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从1994年开始,国内电力企业就开始尝试ERP.国华电力前总经理顾峻源参观香港中华电力时,震惊于香港中华电力管理系统的一只“哭泣的小猫”,于是在2003年春组织了包括承担管理咨询及系统实施的毕博公司、担任项目监理的德勤公司、专注财务软件实施的大唐兴竹软件公司,以及专注进行电力软件开发集成的博奇公司在内的强势力量,开始上马ERP项目,使得集团层面能够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通过对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的实时掌握,对企业的资金运作、人力资源变化的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企业每年降低发电成本5%.
2.电力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应用。发、输、配、供形成了电力产业链条,而各自又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链条内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发电企业通过竞价实现电力上网,需要有网络竞争价系统的支持;输、配、供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电力调度、远程监控读表、故障定位等,GIS(地理信息系统)大有用武之地。江西县级自动化电力调度系统选用浪潮英信NC1000硬件平台形成一个覆盖范围广、管理复杂的网络,能实时有效地捕捉到各地的用电信息,然后自动地通过发电机组和继电器调控系统,实现电能在各个子网的均衡。北京供电公司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实现了电能计量的实时遥测,实现了2500位大客户的远程电量采集,并实现了35千伏以上的电力客户、10千伏或630千伏安以上容量电力客户的自动计算电费,提高了工作效率,把大批抄表劳务人员解放了出来。
3.面向外部伙伴的电子商务应用。电力企业的运营离不开相应的供应伙伴,发电、输电、配电设备采购需要供应商,尤其是发电企业需要电煤等原料供应,这些都可以利用电子采购来实现。浏览各大电力企业的网站,不难发现项目招标信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各独立企业之间资金结算离不开金融机构,需要利用电子转账系统。
4.面向用电客户的电子商务应用。虽然电力行业长期垄断、电力供不应求使得电力拥有“皇帝女儿不愁嫁”之优势,但市场化改革分拆了电力产业,电力也以商品的身份走进了市场,这使得电力营销成为关系到电力企业命运的工作,电力客户服务也日渐提上日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用电客户需要通过市场购买电力商品,获取信息、竞价购买、电费缴纳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来实现。近期伴随着电力危机的频繁出现而不断升温的需求侧管理,更加突显了电力资讯网、电力市场(EM)、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已经起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零打碎敲,缺乏全面规划。电子商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有全面长远的战略规划作前提,否则将难以为继。目前我国的企业在打算应用电子商务时,要么对高额固定投入的要求望而止步,要么病急乱投医匆匆上马,这导致电子商务的应用收效甚微甚至全面告败,人们开始怀疑电子商务的先进性和必要性。电力企业也有如此经历,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家电力公司的要求下,纷纷触网,不管结果如何,先上一点再说,一方面赶上了信息化的潮流,另一方面能算得上在位者的一大政绩。安装一个财务软件,建成一个公司网站,就叫应用电子商务了。这样零打碎敲,没有战略规划,遇到问题再修修补补,无法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而更多的就表现为外界所看到的“烧钱”。
2.各自上阵,不能整体协调。电力行业长期的高度垂直一体化和垄断造成了企业机制不灵活、电价偏高等弊病,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以全新的电力运作模式面对市场竞争。业界纷纷擎起分权大旗,独立行事,各行其是,尽量减少上下游之间的联系,惟恐有“垄断复兴”之嫌。然而电子商务强调战略协同,单兵作战是无法体现“团队生产”优势和发挥“网络效应”的。
3.偏重硬件,观念不够深入。电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也需要基本的硬件、软件的投入。但单靠这样的硬投入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信息化建设只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物质准备,电子商务则更强调“商务”,强调“理念”。众多电力企业着手开展电子商务,基本上完全依赖技术部门,而在经济规律的把握、投入产出分析、市场交易与竞争、客户需求导向意识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信息化的外壳完备起来了,但电子商务理念不能深入,依然无法体现优势。电力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嫁接到传统的电力行业,而是全面的、彻底的、深入的电力企业革新,从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到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都要渗透全新的电子商务理念。
4.注重技术,轻视商务环节。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中,明显偏重于技术,从各类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就能看出,而竞争意识、营销观念、市场交易、客户需求等往往被长期处于国有体制、多为技术出身的电力企业领导所忽视,因此当前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电子商务应用的要求。
5.偏爱实践,理论指导不足。电子商务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只是处于摸索阶段,而电力产业运行规律、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模式探讨研究严重滞后,跟不上实践的需要,使得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处于盲目、无序状态,缺乏理论指导,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依托电子商务缔造电力航母
通过对电力行业运营的考察、对电子商务运行规律的研究和对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力行业拥有明晰的产业链条,比一般的传统产业更适合于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信息化建设只是实施电子商务应用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准备;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全面规划,整体协同,利用先进理念深入彻底地改造电力运行机制,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我们要加强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理论研究,探寻电力行业电子商务运行规律,发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为此,我们要依托电子商务,充分整合资源,缔造电力航母,促进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良性、高效发展。首先,深刻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含义,把握电子商务行业应用的规律。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先进生产力,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正如IBM倡导“随需应变”(OnDemand)电子商务一样,要对客户和市场一切的变动更敏感和更灵活地做出有效响应;采用可变的成本结构来提高投资效率和财务结果的可预测性;让战略合作伙伴承担周边次要任务,而自身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个灵活而可靠的信息运作环境,企业既能对新的问题和变化进行调整,还能提供高度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行业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将电子商务理念融入各个操作环节,整合全行业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提升产业链条核心竞争力。
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保证电力行业正常运行以及公司收益,必须完善其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必要、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在其中必须明确内控评价的体系以及评价的指标。面对预算管理以及内控体系中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决策,从而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保证电力行业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价值的创造,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电力行业发展。
1 电力行业预算管理与内控评价概述
1.1 电力行业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预算能够很好地实现行业资源的配置和有效控制。在预算管理中,充分利用综合价值形式实现了对企业中各项经营活动的管理,从预测到决策一直到最后的控制,能够保证电力行业各部门的资源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利用,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率,节约成本,提高收益。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加强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
1.2 电力行业内控评价概述
电力行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内部控制调研开始,然后进行相应的内部控制测试,最后才能进行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利用当前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相应的设计,并进行有效的评审和测试,最终对企业活动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能够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以及缺陷和薄弱环节,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其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2 电力行业预算管理与内控评价指标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分析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以及其预算管理和内控评价指标就可以发现,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有基本的内部控制框架,但是就我国电力行业总体状况可以发现其在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众多问题,下面就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2.1 预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为完善电力行业的发展均出台了一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其中在预算管理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规划,尽可能做到预算管理以及规章制度的详细性、完整性。对预算的编制、审核等各个工作环节均做出了一定的规划和要求。电力行业相应的地方供电部门和施工单位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建设和规划,保证工作有效进行。
我国目前的预算制度基本采用统一的标准,但是由于预算管理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预算管理发展不够完善,统一标准不能够完全适用于整个电力行业。对地方较小的企业完全达不到要求的标准,而大企业却较容易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对施工单位而言,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众多问题,例如施工内容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经常会出现突发事故导致突然性的施工任务和施工操作,缺少相应的资金和费用进行相应工程项目的制度,主要原因是预算的不准确和不足。往往出现预算的误差,偏离实际情况,影响电力行业发展。
2.2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评价框架不完善
通过电力行业的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框架可以发现,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完备的,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般电力行业中的电力企业往往通过四个层面进行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问题,即预算管理委员会、财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责任中心,四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进行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虽然有一定的运行管理体系,但是不同的层次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本身作用与职能还有待考证与研究。因此,要保证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评价框架。
2.3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流程有待完善
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包含多个环节,其中预算编制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整个预算管理流程,也会影响整个环节的控制效果。对财务部门而言,有汇总与预算阶段,整个流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存在诸多问题。
2.4 预算执行反馈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
只有通过合理的预算,并进行必要的反馈,才能够避免其中存在的问题。电力行业相关公司已经了解此过程相应执行情况的反馈制度,但是在每月进行执行预算以及内部控制时,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部分部门及时有反馈制度,其开展程度也各不相同,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3 电力行业预算管理与内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
3.1 电力行业内控评价目标
电力行业的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主要针对的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通过电力行业内控评价最终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内部控制的控制,从而保证电力行业的合理合法经营,并且通过其尽可能地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最终提高企业运行速率和经营效率。
在电力行业确定相应的内部控制的评价目标时,应该注意评价目标的侧重。一般侧重于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通过评价企业能够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在电力企业当中,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外部评价,主要包括政府的监督机构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实施等实现报告目标以及合规目标的实现。
3.2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
要对电力企业进行相应的内部控制,必须要确定一定的内部控制标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标准;另一种是具体标准。
3.2.1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一般标准也被称作是通用标准。一般标准主要针对的是电力行业内部控制评价各个方面的标准,注意保证电力行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2.2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除了一般标准之外,还应该设置必要准确、具体的标准,具体标准涉及到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方面。把一般标准进行细化得到具体标准。
3.3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图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已经有一定理论基础,但是应该注意付诸于实践,注意实现实务界的应用,这也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要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应该进行相应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两个阶段,即操作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第一阶段:应该构建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内部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根据研究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过程中注意每一项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确立,包括各项指标的名称、内容以及标准和权重。
第二阶段:在确立相应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最终形成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可以用图1所示流程图进行表示。
3.4 关键控制点选择
在确立相应控制目标以及相应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继续对实际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保证正常的业务流程分析以及正常的作业。对上述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流程进行分析,理清内部控制的流程,并进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环节进行说明,其中涉及到的部门或者管理人员要进行及时处理,保证环节衔接不出现问题,从而保证内部控制流程正常进行。
3.5 评价指标设计
内部控制体系评价指标的确立是关键,应该根据关键控制点进行相应设计,保证评价指标和关键控制点一一对应。分析内部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要素,并根据要素来设计评价指标,另外,不同的要素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和比重也不同,所以应该在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指标中赋予不同的权重。
3.6 指标评价和分值汇总
确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应评价指标之后,按照相应指标在电力行业收集相关数据,收集完相应数据之后,根据相应数据和评价指标设置相应的分值,进而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为每个指标确定相应的权重,通过综合评价与分析,最终为电力行业得出最终的内部控制整体评分。
3.7 内部控制的评价与改进
要保证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有效执行就需要形成相应的循环体系,保证“评价改进再评价”的顺利进行。通过评价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对其中问题进行相应改革,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我国施行低碳电力相关的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要的。①电力行业是二氧化碳减排工作的主战场,二氧化碳的减排工作给实施和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电力行业中的减排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其优化的空间也非常明显,所以我国的相关工作人员只有将低碳电力进行大力地发展,才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往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②随着世界卫生机构对各国低碳减排相关工作的严格要求,我国目前在减排工作方面的压力正在逐渐增加,发展低碳电力已经成为了我国应对国际压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目前确保我国完成国际卫生组织要求的二氧化碳减排标准的一种重要途径。③发展我国的低碳电力已经成为了使电力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这一道路的关键途径。低碳电力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主要目标的,这对改善我国的电源结构有着正面影响,也有利于改变国内目前对化学能源,特别是对煤炭能源依赖度过高的情况,进而使能源的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同时,发展我国的低碳电力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发电技术迅速更新,提高发电的能效。④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还有利于提升电能在生产和传输以及消费方面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程度。
2.低碳电力相关模式的研究方向探索
2.1整体的研究框架
低碳这一理念的引入给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虽然国外已经对低碳电力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广泛地开展,但是,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都是集中在较为广泛的一些能源经济领域和专业技术领域,无法根据电力行业自身的属性对低碳经济给电力行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在对电力行业自身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低碳电力这一模式下出现的新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本文分别通过宏观、制度和技术以及行业、市场等不同的角度对低碳电力这一模式下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展望,并且对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同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与低碳电力技术相关的研究框架。如表1所示。
2.2将电力行业中低碳经济自身的定位和作用进行研究
引进将低碳作为最终目的的这种发展模式,必定会给我国的电力工业方面带来深刻并且广泛的影响。而电力行业身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其发展方向必须要和整体的国民经济所具有的低碳进程一致,并且在其中起到支撑作用。怎样清晰地描述并且从定量和定性这两种角度来对受到的影响进行衡量已经成为了目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首要应该解决的问题。
2.3实现国内电力行业中低碳相关技术路线研究
将低碳技术引入企业,使我国电力行业能够低碳化的发展的主要手段。而对低碳技术进行选择,除了要考虑本身的成本和效益以及风险、成熟度等相关的因素带来的影响之外,还需要跟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和资源情况以及电力行业自身的特性等方面相符合才行。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所使用的低碳技术还并不成熟,依旧存在风险大和成本高并且效果不明显的缺点。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我国主要所使用的低碳技术有:①清洁发电技术;②IGCC、NGCC等较高效率的发电技术;③核能与水能以及风能、太阳能等以低碳为目的的发电技术;④各种CCS相关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应用难点和商业化障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这些技术在国内的实施效益和制约因素以及推广前景进行分析,在还未完善的低碳技术和传统发电技术之间进行取舍和规划,从而制定出国内电力行业在低碳方面的发展路线,是目前低碳研究人员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
2.4在国内的低碳发展过程中进行相关制度的研究
二氧化碳具有非常典型的“公共产品”这种属性,他不能通过自发实行的市场机制来进行配制,而是要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由政府进行相应的制度法规制定。从世界各国所进行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实行的制度主要包括:①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相关的市场机制;②低碳电量配额和最低能耗标准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等相关的约束机制;③碳税和污染税等相关的财税机制;④绿色电价等相关的激励机制。怎样通过对制度进行合理地设计,在对电力行业中不同环节的碳排放所具有的特性和低碳潜力进行挖掘的基础上,寻找二氧化碳减排中成本和效益的均衡措施,使低碳电力和低碳经济能够协调发展,从而使我国电力行业能够持续发展,已经是现在和将来我国相关工作人员重点应该研究的方向的其中之一。
2.5电力企业中实行低碳发展的相关策略研究
在低碳经济这一模式之下,电力企业中的投资和生产以及交易策略将会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对发电企业来说,除了要考虑电价波动和需求关系波动等一些传统的因素之外,企业还应该充分的对国家宏观调控相关的碳税或者是其他的各种配额机制相应制度等因素进行考虑。并且企业还要对国际市场的二氧化碳价格波动和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评估。所以,采取符合低碳电力这一发展模式的相应发展策略,提高企业自身的运作适应性和灵活性,是企业能够具有抵御不同风险的能力的前提条件,是目前发电企业在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企业中工作人员主要的研究方向。
3.结语
关键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目标优化;模式;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在电力行业发展中,传统的发电调度模式侧重于从发电机组的容量均衡方面,进行电力发电调度运行实现,这种电力行业发电调度模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电力资源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进步,但是在电力资源的发电调度过程中,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具有高效环保效益的大火电机组以及水电、火电等具有节能减排效益的清洁能源机组,在电力行业发电调度模式中的推广应用实现,对于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以及生态环保等社会经济效益发展提升,都有很大的不利影响。随着世界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电力行业发展中对于节能减排要求提出,转变电力工业资源结构,创新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模式,实现节能发电调度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本文将在遵循节能发电调度要求原则的情况下,以电力行业发电调度中既对于电网发电调度应用火电机组的购买成本考虑的情况下,同时也对机组发电过程中煤炭资源的消耗作为重要考虑因素,通过制定双目标模糊优化短期交易计划策略,进行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对于建立模型的计算分析,实现电力行业的节能发电调度,提高电力行业发电调度的社会生态与环境效益。
1、传统调度模式与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的对比分析
1.1 传统调度模式与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的区别
电力行业发展中,传统的电力资源发电以及调度模式,主要是通过对于发电以及调度应用机组的容量的考虑,实现对于电力资源均衡发电与调度实现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在电力行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时代积极性,但是,随着电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在电力行业发展中,传统的发电调度模式由于对高效环保节能机组发电调度应用的局限性,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进步也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节能发电调度模式是一种以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具有高效环保功效的发电机组进行优先调度,同时在发电调度过程中进行社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最大化兼顾的模式,它对于电力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对于电力事业的发展进步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也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态、环保发展大环境下,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要求,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电力行业节能发电调度管理中,对于节能发电调度模式规定要求,节能发电调度要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供电实现作为前提,通过对于发电机组的能耗以及污染排放情况对比分析,最终实现电力资源的节能、环保以及优化调度。因此,在实施节能发电调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原有的以价格为主的竞价上网模式转换成为一种将能耗以及污染排放量作为标准的发电调度模式,使得传统的发电调度模式从商业化方面更多的向社会化功能的增加转变上来。通常情况下,在电力行业中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主要是以国家对于上网电价的现有管理方法为基础,在所有可以并网运行的发电机组中进行节能发电调度实现。
1.2 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对传统模式的冲击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在电力行业中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发电调度方式的改进以及小火电机组的关停、进行脱硝力度的加大。在电力行业的这三项节能减排工作中,进行电力资源发电以及调度方式的改进,又是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工作环节。以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电力调度中一直存在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电力市场以及发电调度过程中,对于不同能耗水平机组的统一应用等,这都是在传统的电力行业投资机制以及供需变化、运行管理机制等影响下的电力调度问题,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进行电力行业发电调度模式的改进也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评议改进,它对于电力行业的投资政策以及电价政策等都有着比较深刻额度影响,需要在通过各种综合措施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对于电力资源以及市场发电调度模式的改进。
2、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双目标的调度优化模型
在电力行业中,进行电力资源的节能发电调度,通常需要经过两个步骤,过程中,首先及时进行发电机组的组合排序,对于发电调度机组的组合排序,主要是通过电力资源发电调度的执行实现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开始执行之前,机组将依照机组购买成本价格以及机组调度运行的污染排放量等标准,以最低为目标进行机组的组合排序实现。其次,进行电力资源的节能发电调度过程,就是进行机组发电容量的实时调度过程,节能发电调度的这一过程是建立在机组序列组合实现的情况下,对于调度执行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用机组的调度容量以及电量情况的确定过程。
进行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双目标的调度优化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能够满足电力交易中心对于高效能源机组的上网电量需求,并且对于高效能源机组的上网使用电量,按照国家规定电网价格进行执行;其次,要保证能够确定电力资源节能发电过程中各火电机组的上网电价以及煤炭资源的消耗水平,然后,才可进行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双目标的调度优化模型建立实现。如下公式(1)所示为带有模糊约束条件的模糊多目标决策模型计算公式。
在上示模型计算公式中fi(x)表示目标函数,而gi(x)和hr(x)分别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在实际计算中,通过对于目标函数最优解的求得,来进行满足多目标条件的节能发电调度最优模型的建立实现。
2.1 进行模糊多目标规划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多目标的决策计算中,比较常用的规划计算方法有目的规划法、多目标交互规划法以及分层规划法、模糊多目标规划法等,其中模糊多目标规划法也被称为隶属函数法,它在进行多目标决策求解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在相同约束条件下,进行多个目标优化求解实现。比如,在进行目标函数(2)约束条件下模糊极小值的求解中,具体计算求解过程如下所示。首先,需要进行目标函数中每一个目标分量fi(x)模糊自己的计算求得,那么相应的,每一个目标分量对应的隶属函数也就为μ(fi(x)),其中i=1,2,……。其次,通过模糊数学中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目标函数中未知数的求解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目标函数未知数的计算求解过程中,需要注意目标函数未知数对于目标函数的各约束条件的满足,从而实现对于多目标函数的求解计算。总之,模糊多目标规划法就是通过对于多目标最小化问题的计算中,引进模糊数学最大隶属度计算原则,将多目标问题转化成为单目标优化问题,从而实现对于多目标的优化求解计算。
2.2 双目标模糊优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型
在电力行业机组发电调度过程中,如果pgi(t)表示的是发电调度机组i在t时间段内的运行出力情况,那么,对于机组发电调度运行过程中的煤炭资源消耗数量的函数关系,则表示如下公式(3)所示。目前,对于机组发电调度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参数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固定值,并且与机组的发电量呈现一个线性变化的关系。
此外,对于电力运行发电调度运行过程中,电网全网购电费用的最小目标函数关系,如果以各发电商对于电网购电的实际报价结算为主,则可以表示为下列公式(4)所示函数关系。节能发电调度实施过程中,机组调度过程中的有功功率平衡约束条件以及机组运行出力条件则如下公式(5)和公式(6)所示。
在进行上述双目标的节能发电调度模型计算求解过程中,同上述的多目标模糊规划分析计算一样,主要是通过对于双目标节能发电调度模型中的双目标函数模糊化,实现对于双目标的计算求解,其中,进行双目标模糊化主要是利用模糊数学中最大隶属度原则,首先将多目标函数中的单目标函数确定为隶属函数,然后通过半直线型函数进行隶属函数关系的表示,则对于目标隶属函数关系则表示如下公式(7)所示。
在上述目标隶属函数关系公式中,主要通过购电费用最小单目标优化以及煤耗量最小目标值、期望最大目标节约值等指标参数,进行多目标隶属函数关系的计算求解实现。在通过数学模糊最大隶属度原则,对于多
目标函数进行隶属函数关系转化后,也就是将双目标节能发电调度模型,通过模糊化,转化成为目标隶属函数关系后,再将目标函数需要满足以及实现的所有约束条件,也就是上述公式(5)和公式(6)中所表示的函数条件关系公式进行代入,即可实现对于最大优化结果的计算求得。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和方向,进行节能减排在电力行业模型中的应用分析,对于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以及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正哲,马燕峰,娄雅融,韩金铜.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双目标调度优化模型及方法的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6).
【关键词】电力行业 管制改革 市场风险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299-0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电力行业。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在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步伐,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的产权结构以及产业组织结构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两种结构随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对于作为传统的自然垄断行业中的电力行业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因此,电力部门也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改革和重组。世界很多国家都是受到这次改革浪潮的冲击也纷纷进行国内电力行业的改革。虽然通过这样的重组与改革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接下来本篇文章就针对这一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
一、电力行业管制理论概述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它自身就能够体现出其有垄断的特性。具体说来,由于电力的生产需要大量重型设备,这就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投资回报期很长,由于其固定成本巨大,导致即使在比较高产量的时候平均成本也是在下降的,因此,长久以来,电力行业一直被看成是自然垄断产业。
电力行业管制理论的形成过程:①管制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乔治通过对英国电力行业的研究和探索,在《监管中能监管什么》一文中这样阐述:受管制企业相对于无管制企业来说,其价格和效率没有很大的差别。这一研究发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专家学者纷纷把对电力企业管制的研究方向调整为如何以最少的管制获得最大限度的鼓励竞争。②管制理论的发展阶段。到八十年代末期,对电力行业放松管制理论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有专家学者对放松管制后的电力企业的效绩进行过具体的研究,并做出相应的总结,认为在放松了对电力企业的管制之后,由于竞争机制的进入,电力企业纷纷采用新型技术,并且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这反而降低了电力企业的设备成本。
上述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电力行业应该对其适当的放松管制力度,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放松并不等于取消,那么对于电力行业的管制改革来说,是想方设法找到一种全新的科学合理的管制方式,使电力行业在适度的竞争环境中稳步前行。
二、我国电力行业管制体制的现状以及演变过程
我国的电力公司成立于1997年,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演变具体说来可以按照线以下几个阶段来划分:
我国在电力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撤销了电力工业部门,把电力公司的行政管理权收归国有,电力公司一跃成为了国务院直属的企业,其总资产极其庞大占全国发电总资产的一半左右,其拥有的电网资源可以说几乎覆盖了全国范围。这一年还建立了省级电力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但是随后便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拥有电力公司的省份内部可以满足其电力的供需要求,进而发展成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每个省份都是单打独斗,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电力供应的壁垒,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早些年,国家想努力促进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六个省份进行了关于厂网分开试点。由于我国的相关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进,导致这次的试点工作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三年之后,国家颁布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这次方案的实施,真正实现了厂网分开的电力产业重组,对电力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革,引进竞争机制,为电力企业展开竞争搭建了市场平台。后来,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发展逐渐成熟,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在厂网分开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建立上网电价机制,但是这种电价机制是需要与发电环节的适度竞争相适应的,并提出了长远目标。随着这一系列变革,国家在随后几年颁布了《电力监管条例》,这样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就有法可依了,条例中规定了具体的监管细则、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因此,为电力行业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与市场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我国电力市场风险种类剖析
1、电力市场一直面临着缺电的风险。我们都知道建立电力市场首要的条件就是电力企业的发电能力要远大于电力的需求,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用电的大量需求,导致我国的电力行业一直面临着缺电的风险。正是因为这样,我国很多电力企业的发电设备高负荷发电,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电网的恶性循环。
2、电价的制定也会给电力市场造成一定的风险。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具体分析:电力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和价格下,购买的电力数量,电力供给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电力供给方提供的非市场的电力数量。而恰恰是这两个方面决定电价的波动,而电价的如何制定也影响着电力市场的安全系数。
(二)电力行业防范风险的建议与措施
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可以从其他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吸取到很多经验与教训,具体说来:
1、电力市场化改革需要准备好一定的前提条件:①电力市场化改革就会引入竞争机制,这就要求电力公司要做好竞争前的准备工作,才能够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的冲击。②电力公司要做好内部结构的组合,比如供电和发电是可以形成竞争的两个部门,对这两个部门要进行结构重组,对配电、输电这两个部门要依旧实施监管。③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不仅要要引出适当的竞争,并且建立适合竞争的结构以及体制,还要对市场化可能产生的风险加强防范
2、电力行业管制改革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努力使提高生产效率和防范市场风险保持一种平衡。我国电力企业改革要从中认识到想要改革成功,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电力供给能力是否充足、多元主体高效竞争的电力市场。目前,我国电力市场从整体上看基本可以满足电力供应,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一些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的电力负荷压力很大,用电高峰还是会出现缺电现象,这样的电力供应状态,不能够保证电力市场在市场竞争状态下正常的运转,我国电力企业的改革尚不是很成熟。所以,如果想要电力企业的生产高效率,降低市场风险,就要多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打破在电力行业上交易的壁垒,使我国的电力行业能够有充足的电力供给能力。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