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网络课堂范文

高中网络课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网络课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网络课堂

第1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 高中地理 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90-02

高中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所研究的对象时空跨度很大,内容通常涉及多学科知识,仅仅依赖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一、地理网络教学的特点

(一)变地理课堂“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网络教学在时间、空间和教学内容上都具有开放性,可拓展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时空格局,使课堂更具有生机和弹性。一是教学时间变得开放。课堂上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可不刻意地受课堂45分钟的限制,教学内容在时间上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活动情况灵活安排,网络教学环节可在课内完成,也可在课余时间完成。二是教学空间变得开放。课堂上不再仅仅是课桌凳和讲台的简单组合,而是庞大的网络系统,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包括学生的座位可由“固定式”变成“自由式”。三是教学内容变得开放。网络教学由于其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学习内容和形式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这样,既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变地理课堂“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课堂以教为中心。在地理课堂上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同时又是参与者。教师可和学生一起,结合某一地理问题建立网站,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讨论问题、展示成果等基本环节,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进而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变地理课堂“要我学”为“我要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主体性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体现。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地理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需要,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进度学习。这样,既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又给学生以灵活思考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努力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思维方法,主动探究问题,最终得出答案。这种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成为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创造、主动思考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下面以“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教学内容为例,探讨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收集资料,建立网站。在上课前,教师可和学生一起收集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危害的文字资料、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一些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并将这些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成图文并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网页。一方面,这对课本知识进行了拓展延伸,扩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另一方面,这些网页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这节课中,教师可利用网络播放学校所在地区有关雾霾天气真实状况的视频。看完视频,学生会有很多感想,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这就创设了情境。此时,教师可趁机提问:在我们身边或周围还有哪些环境污染呢?这些污染带来了哪些危害?这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便可适时引导,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三)提出问题,发散思维。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教学,在激发兴趣、丰富感知的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此时,教师可通过适时恰当的层层设疑,诱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驱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活动不断由低级向高级递进。

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可利用网络向学生显示富有针对性、可探索性的五个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请举例说明。(2)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据调查,乡镇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假如你是政府主管领导,你认为该如何做?(3)2013年以来,福建已发生八起赤潮,受影响面积累计278平方公里,对(下转第97页)(上接第90页)渔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试分析诱发赤潮的直接原因。(4)2013年初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气,甚至许多城市空气出现中重度污染,这种天气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请说明理由。(5)通过对“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的学习,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和一名有志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上网查阅资料,大大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网站,解决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解答疑惑点,鼓励学生主动上网查阅资料,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及时反馈,及时评价。运用网络教学,学生可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和自己在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最终形成问题答案并上传网络,供师生一起讨论交流。整堂课充分利用网络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合作、讨论、交流,形成了“师生互导、生生互导、师生互学、生生互学”的良性教学循环。

总之,网络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增强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可通过收集资料,建立网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发散思维;利用网站,解决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评价等方式,有效地进行网络教学。

【参考文献】

[1]吕斌.有效利用网络教学,打造中学地理高效课堂[J].特色教育探索,2012(3)

[2]吕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8(11)

第2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 教师角色

一、前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世纪,一个网络的世纪。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必须实行有效的改革。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的不同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是当前教学改革工作的关键。

二、基于网络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我国目前的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是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的课堂教学。课堂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但在教室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和问题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班容量大,不能兼顾每个学生;课堂时间有限,师生交互不足;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影响教学效果等等。网络教学的开放性:网络将世界的学校、图书馆和其它各种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资源库。世界各地优秀的教师或专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供相同知识的学习素材和教学指导。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和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网络学习的个性化: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在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的选择上都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在自己方便的时间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确定学习进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网络的目的就是资源共享,网上资源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轻松自如的在知识的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学生在网络学习时不仅可以接受他人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反馈的情况调整教学。这种交互不仅可在师生之间,也可以在学生之间出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交流,这种交互仍然可以拥有视、听形象系统通道和视、听符号系统通道。

三、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地区差异较大。一些大城市、地区教育较发达,但仍有很多地区的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网络化教育能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别、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教学中,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同时,应尽可能使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机及软件、互联网,以及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师应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数学内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讲授型模式及其优点和局限性。讲授型模式是传统班级授课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基于网络的教授型模式是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工具,综合各种教学素材,制作符合教学内容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件,或从网络资源里挑选适当的课件,以教学平台的形式呈现;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课件展示教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并接受信息;最后教师总结整个教学内容。讲授型模式的优点:1.教师可以使学习的认知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受控性,是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知识,并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规定期限内达到预期效果;2.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教学内容中的事例、过程全呈现于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讲授型模式的局限:1.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易形成“填鸭式”教学;2.学生对信息量的大小无法选择;教授型模式比较适合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教师应正确运用该模式,同时应多以启发式教学相辅佐。

(二)自主学习模式及其优点和局限性。自主学习模式属于个别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的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更有力的学习环境支持,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也成为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三)探究学习模式及其优点和局限性。探究学习模式是以探究为取向,创设情境,提出一些适合特定学生的问题,学生通过资料检索、网上调研、讨论研习等方法来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模式的优点:1.有利于学生思维独立性的培养;2.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容更广泛,掌握知识的程度更牢固;探究学习模式的局限:1.选定问题的可行性;2.如何正确有效的引导。

五、结束语

基于网络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讲授型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模式等。任何一种模式的有效性都要看教师对它的驾驭能力,备课时需对教学进行良好的设计,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同事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等等。合理、恰当的选择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创设一种学生可参与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信息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教育;素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82-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

一、实施网络化教学的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谓“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认知是使学生掌握认知的手段、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所以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播知识过程,而是一个知识再生产过程,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为此,必须建立一种以创新的观点、创新的思想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

网络的发展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作为一种创新教学的尝试,我们在高二年级的部分班级进行了网络教学实践。

二、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环境的转变。网络教学是在网络教室进行,整个教室有30台与因特网相联的计算机,学生二人一台计算机,学生的学习工具除了普通的课本、笔、纸外,还有联网的计算机,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是在教室里进行,但教学环境却是真正的因特网环境,所谓的远程教育体系、终身学习、社会化学习这种看起来遥远的事情,一旦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他们感觉到了信息社会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变革。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教学中我们没有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国外近年来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网络教学的备课工作量很大,不仅要备内容,还要备学生。具体内容是:(1)在计算机上建立教学主页。(2)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3)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对教学资源进行搜集、整合。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多找一些相关知识及相关知识应用方面的网站、主页,象光纤通信,原子能的和平利用等近代高科技知识。上课时把相关的网址提供给学生,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个好留下发展的空间。

(三)教学过程的转变。上课时学生进人教师主页,阅读本堂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学习提纲,然后利用教师提供的网址进入相关同站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师主页所设置的聊天室和留言板上探讨问题,发表看法、观点。利用聊天室和留言板的好处是:

(1)可以照顾某些不愿当众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羞怯心理。(2)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3)便于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4)适宜个性化学习

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为了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网络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教学目标规定的最基本方面都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在教学中,努力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思想。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线讨论一些现实问题,如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电磁波与电磁污染,你玛射线与伽玛刀,核能――希望还是危险?,反物质与未来能源等。让学生试着运用各种知识,从利益、风险、安全等方面考虑问题,以培养学生科学评价、科学决策的能力。

三、结论与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们在高二年级进行了统一测试,把网络教学与常规教学在知识点的掌握方面作了比较。

当然,网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意义建构,如何进行分析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但从网络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比常规教学有了极大的提高。

(一)学习兴趣提高。网络教学把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替代抽象、枯燥的物理课本。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模不着的微观世界和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生动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的眼前,如a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衰变等,加上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物理事实,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二)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网络教学通过关键字的查询,聊天室和留言板的设计,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达到“人――机――人”相互交流,即学习者(人)通过多媒体网络(机)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人)进行互相交流,协作学习。

(三)学会信息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初步形成了信息社会所必须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

(四)增强了对现代教育的认识。信息社会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音像影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网络教学完全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

第4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 网络课堂 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04-03

一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被迅速引入教学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网络课堂的实现。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而“网络课堂”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工具,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教学。广泛地说,网络课堂包括远程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到的网络课堂只是指网络技术在一个学校范围内的教学应用。在当前国内的大多数高校里,教师往往会同时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的网络课堂相结合来完成一门课的教学工作。网络课堂已成为高校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重要组成部分。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不少学者已就如何运用新型的课堂空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本文聚焦于网络课堂在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的运用。这个研究兴趣源于笔者对其所属的教学团队在过去两年内开展双语教学实践的思考。

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一条就是要求重点建设学校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此后,各重点大学纷纷出台实施双语教学政策,其他高校也纷纷跟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自2010年开始尝试四门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其中笔者参与的是《社会学概论》全英语课程建设。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地运用网络课堂。

二 网络课堂对专业课双语教学的作用

网络课程对专业课双语教学的作用可分两个层次来看,其一是基于网络技术特点的一般作用,其二是基于专业课双语教学特点的积极作用。

网络技术的实质是由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用线路链接起来,按一定方式进行通讯、传递信息,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它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两者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技术的特征:(1)共享性。网络技术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制作的资料放到网上,供别人使用。(2)交互性。所谓交互,意即参与主体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网络平台进行的交互活动,除容量巨大、渠道通畅外,更重要的在于它不仅可以同步交互,也可以异步交互。(3)开放性。因特网上的各个计算机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每台计算机都只是网络的一个节点,它们之间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控制网络,但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基于网络技术的共享性、交互性与开放性,网络课程获得了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1)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网络上相关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网络课堂可以采用相关链接的方法,将网上资料放在网络课堂教学系统中。另外,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的内容上可以以视频、音频、图像、数字、文本等多种信息交流形式呈现,大大增加了知识传播的信息量与生动性。(2)教学时空上的延展性与灵活性。网络课堂超越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参加学习的学生不再局限于物理教室空间,可以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不同的时间利用网络课堂。利用答疑系统、BBS、在线测试等多种交互方式,师生进行实时的或异步的交流。(3)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化。传统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往往是支配式的,教师占主导地位,沟通也以单向为主。网络课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发言、自由探索,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出来,双向沟通的渠道十分畅通,师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互动,构建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双语教学是以除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方式,它肩负着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的双重任务。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验是积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能力的有益尝试。因此,很多高校正在实践中探索完善这种教学模式。然而,就目前而言,高校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还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一,课堂信息量明显不足。原来用母语教学10分钟能完成的知识点,用“双语”后需要40分钟,甚至更多。第二,教学双方的注意力都有所偏移。教师备课时无暇顾及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理解学科重点,大家把大部分注意力分散到对专业术语的解释、英文单词的理解上,忽略了学科的知识点。第三,教学过程无法互动。教师在课前已把几乎每一句课堂用语都设计好了,在课堂上根本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师生之间无法互动,更不用说积极

地思考了,这和教育界大力提倡的探究型学习显然是相违背的,也严重阻碍了教师上课的艺术性发挥。

基于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网络课堂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其一,网络课堂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信息量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将精心准备的讲稿、案例、视频、课件等传到网上,并给学生提出阅读的要求与指导意见,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其二,教师可事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课堂学习基本的英文专业术语和中文专业知识,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讲授学科重点,教会学生利用相关的理论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其三,网络课堂可有效地增加师生课堂内外的互动。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在传统课堂外随时发言的机会,也增强了学生在传统课堂上的与教师互动的信心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利用网络课堂做好预习工作的情况下,其进入教室课堂后对老师讲授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因而也更敢于向老师提问。当然老师也应提高自身的水平以迎接随时而来的各种挑战。

三 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网络课堂的运用

鉴于网络课堂的优势与重要作用,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积极、科学地使用网络课堂有利于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效果。然而,网络课堂不是传统课堂的网络版,更不是简单的、纯粹的技术工具。因此,有必要专门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网络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双语教学过程中,明确网络课堂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掌握网络课堂的教学方式,设计网络课堂的考核方式。

1.网络课堂的教学目的

明确的教学目的是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的前提与基础。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目标应包括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英语语言技能两个方面。前者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专业课体系和基本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理论,对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后者指通过课堂英语教学,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用英语进行有关的专业交流,包括英文专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翻译技巧与听说能力的提高。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就专业课双语教学网络课堂来说,其教学目的也应该两者兼顾。因此,在网络课堂的总体设计时,既要考虑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双语教学不是外语课,也绝不能将非语言学课上成外语教学的辅助课。学生必须掌握的是各个学科自身的知识点,不能以降低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换取孤立的全英文或双语教学。

2.网络课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应精心选择、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可选一本合适的国外原版教材为主、一本国内教材为辅,教师上课前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讲授内容进行备课。教学内容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侧重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这是课堂教学首先应该做到的。在此基础上,网络课堂还应提供更丰富的“知识菜肴”,主要包括网络的专业教学资源、文献资源以及多媒体资源。一般来说,目前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经典课程、经典教材都配有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应该在广泛搜集信息的基础上,将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开展辅助学习。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视频、音频和图片等素材,扩充教学案例,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亲近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3.网络课堂的教学方法

基于网络技术的特点,网络课堂的教学方法有:(1)“发现式”教学法,这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先由教师在网络教学空间创设问题环境,使学生产生主动提出问题的需要;要求学生结合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在阅读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方面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和提炼辩证思维能力。(2)自主学习法。网络课堂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控制基础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该加以引导,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的知识,强调必须课前自学,以便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重点与难点知识。所以,每次课之前教师要把下次课要讲的内容、要讨论的主题告诉学生,指导他们查阅生词,搜集并阅读相关信息资料,做好预习。(3)协作讨论法。利用网络学生可参加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组,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发言,发挥各自的特点,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进行分工合作,通过共同讨论达到对问题的全面深入的认识。(4)多媒体情境教学法。网络教学将图、文、声、画等技术融为一体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应在课前制作好中英文对照双语幻灯片,同时搜集和整理出大量的英文文本资料、声音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真正体现出媒体多样性的功能。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学生的状态和需求,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4.网络课堂的考核方式

网络课堂作为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网络课堂中的表现也应纳入考核环节。设计网络课堂考核方式的基本原则是强调教学过程管理,注重教学活动的参与和学习效果。网络课堂考核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网上测试,检查学习的直接效果,即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可进入测试网页,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若干个与本学习内容有关的测试题,以检验其学习效果。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数量和层次的测试题,在网上完成测试,测试结果由计算机网络及时反馈给老师。其二是考核学生在网络课堂的活跃情况与学习情况。网络课堂的一个特点是学生在网络空间的学习活动是“有迹可寻”的,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发言次数、发言质量都应被计入最终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当然,网络课堂的考核应结合期末的卷面考试。卷面考试是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所做的最后测试,可采用双语形式,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运用,而不是英语水平。

四 关于双语教学及其网络课堂运用的思考

第5篇

朱红云

  (广东乐昌市城关中学,广东  乐昌  5122000)

    摘  要:本文通过广东省“十一五”课题的实施,探索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新模式,开辟一条在网络化学习环境里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与学的新道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打造高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网络环境;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网络以其便捷性、交互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为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可能。

    一、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这两种现代多媒体手段创设的环境中进行的阅读教学活动,不言而喻,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点成为这种新型教学的天然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题材广泛、新颖

网络有信息承载量大、更新迅速的特点,所以网络英语阅读教学也呈现题材广泛、新颖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教材提供相关知识方面的不足,避免了学生由于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而造成的理解障碍。同时,网络信息紧跟时代步伐,内容图文并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言生动、鲜活

    网络上可供选择的语言学习资料非常丰富,英文原版文章也很多。这些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真实地道,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又由于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新的词汇在源源不断地出现,一些新词、新短语、新表达最先在网络上出现、运用和普及,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捕捉到生动、鲜活的语言信息。所以,运用网络英语进行阅读教学具有语言资料上的优势。

(三)形式多样、活泼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教师有选择多种类型资料的机会,而且这些资料的呈现方式也会更加多样、活泼。虽然英语阅读训练是枯燥的活动,但是通过音像结合的动态形式输入信息,让学生在更加逼真的环境中感觉、理解语言,呈现形式活泼、有趣,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打造高效高中英语阅读课堂

    网络学习空间的开放,打破了课堂时空条件的束缚。但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并不是听任学生漫无目的地在网上浏览,而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信息整理程序

    首先,教师要依据新课标设计网络阅读环境。教师先把问题和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类,并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师可适当地进行监控和指导。然后,师生共同准备、在线选材,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取舍、加工。最后制作成一个网页课件。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这些网页进行高效的交流与学习。

   (二)大力整合阅读信息资源

阅读信息资源包括教材中的课文阅读资源和课外扩展阅读信息资源。对于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整理,或借助图片、图表、图标等,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子、文章大意。

   (三)认真落实阅读教学步骤

   下面以我在教授人教版必修2《The Olympic Games》这一节实验课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步骤。

课前安排学生搜索一些有关奥运会的内容和图片,并发送到群QQ空间,教师对学生搜索的资料进行整理、整合,形成网页课件。

  1、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在Lead-in网页的界面中,教师可以由视听、视频或图片导入要教授的相关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课通过播放北京申奥宣传片和申奥成功的短片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确定任务,自主学习。

    当学生十分渴望了解相关知识的时候,我适时要求学生进入Background网页开始阅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入网页中的若干超链接网页,并通过阅读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奥运会的精神等相关材料完成阅读任务。各小组成员在各自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what kinds of Olympics remains?等问题,然后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教学中,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围绕任务,强化训练

    进入Reading环节后,我在Fast Reading网页中设立若干超链接网页,分别就古今奥运会的不同之处、现代奥运会的种类等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快速阅读相关的阅读材料,并掌握这些实用的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课文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根据所阅读的信息、掌握的知识,进行一些语言操练或在线交流,强化训练,提高学习效果。

4、课后练习,分层要求

教师针对学生的层次对资料的使用作出不同的要求,在博客或QQ空间设立学生自学或复习时用的资源库。教师布置作业时既要有巩固课文内容的基础作业,也要有训练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写作练习,同时还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空间。本课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容以及资源库,就:Holding an Olympic Games costs a lot of money, do you think it is worthwhile? Why? 进行小组协作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在空间里。

虽然在网络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有待在今后的探索中逐步解决,但网络英语阅读教学所具有的情境性、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和主动性等优势,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为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水平创建了理想的学习环境,也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打造更高效和完整的课堂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何少娴.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5).

[3]谢金芬.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英语周报教师版, 2004,(36).

第6篇

【关键词】网络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23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仅仅几十年的光景,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人民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高中教育阶段,网络普及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化的发展,特别是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面,更是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高中英语而言,应用网络来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故而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将以多年来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丰富经验,来分析当下网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具备什么样的效用和意义。

一、使多样化教学成为可能

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我们除了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与教学能力,还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改大环境的背景下。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教师以往完全依托纸质版课本和教案的教学方式,而是使教学方式呈现出多种可能性。如:视频课、教学课件。而这些不仅丰富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体验,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依托教师的经验教育,可以感知更多的知识呈现出的不同形式。与此同时,对于教师而言,以往的粉笔板书不仅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而且粉笔的使用会对师生的身体和教学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网络的出现,使得电子板书逐渐普及,使得课堂教学的时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具体来讲,网络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使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多样化

过去的英语课堂基本都是按照课本走,大部分教师都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即可。而如今,在网络迅速普及的情况下,为教师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网络的各种资源去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丰富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新的单元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备课,然后利用电脑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全把学习的自交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在锻炼自身的同时,有效掌握对应的课本知识。再如,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听力的反复训练,而不是以往由教师进行口头的听力练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有些教师的英语口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标准的英语发音,并且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听力体验。

(二)使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多样化

除网络所带来的教学方式的多样改变外,它还能够在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带来新的变化。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较为乏味,特别是在学生习惯了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时,会对这位教师的课堂产生审美疲劳。而网络的出现,使得教师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如:教师可以在一周中的某一节课为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电影和歌曲,一方面可以使高中的学生得到短暂的放松,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从而保持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再者,网络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再只是依靠于教师的讲授,学生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提升,当然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而言,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从而加强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二、使师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τ谝桓鼋淌Χ言,其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个具备深厚教学基础的人民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将起到深远的影响。而网络的出现与普及,使得许多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在网络上学习新的教育方法,新的学科知识,特别是对于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去学习一些新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和一些好的英语阅读文章,从而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不断地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可以得到有效深化,教师的教学经验也会得到明显的增长。而对于学生而言,在网络上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方式,可以使他们的听力水平、阅读能力、写作水平等都得到有效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尽可能多的理解与掌握相应的知识。那么教师与学生在利用网络来提升自身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对教师而言,要注意能力的普适性

对于学生而言,一个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固然很好,但这些经验和能力一定要对大部分学生有效果。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运用网络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和加强自身的能力,最终还是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来使自己的学生能够进步。因此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应当要挑选适当的方法与知识去学习,一定要经过自己私下多次反复的研究并且和其他教师讨论,从而综合众人的经验来判断该教学方式和知识适不适合本班的学生去学习,学习了会不会有效果。这些都是我们在从网络上汲取知识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时需要去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能力具有普适性,使每个学生有所进步。

(二)对于学生而言,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作为一名学生,课堂学习是第一性的,要首先做到在课堂上尽可能掌握教师所讲的所有知识点,而不是抱着课下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的心态就不认真听讲。网络即便可以提供再多的资源与手段去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都比不上教师的课堂教学。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真实的面对面教学,教师可以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而网络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来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在日常使用网络进行学习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做到不影响课堂教学的听课效果和课后作业的完成,一定要把握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

第7篇

关键词:网络资源 利用 化学课堂教学 提高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化学教师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可以到世界许多国家的数据库中获得信息,为他们的探究活动寻找素材。另外,他们也可以很方便地同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学生或专家交流思想。互联网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利用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其实施的策略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注入到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把握好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选择、作用点、使用时机,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才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重要环节。

当前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质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整合的特殊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总体来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资源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师课堂容量小,教学难以推进,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模型难以建立清晰的印象,口头空洞的讲解远没有生动逼真的视觉刺激让人容易接受。而多媒体恰好能够提供动态逼真的画面,这就为费时伤神的讲解化学模型、化学概念节省了大量时间,却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有机物的教学,直接显示多媒体动画,学生很快就对相关知识清楚了。

化学复习课涉及的知识内容多,能力要求高,系统性强。帮助学生把已经基本掌握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使之规律化、系统化,并能将知识转化为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精心设计复习课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改进复习课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若能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必将有利于情景的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对帮助学生恢复已遗忘的知识的记忆、已掌握的知识的整理归纳,将会有良好的复习效果。

课堂容量小效率低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不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机械画图,占用大量时间。如上实验复习课时,中学阶段常见的三种制取气体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多种变形装置、多种尾气吸收装置等,若一一在黑板上画出来,就会浪费很多时间,上课的节奏慢效率低。而用网络资源中的课件或Flas,事先将各种情况画上去或学生直接通过观察,掌握使用仪器及其原理,既节省时间,又便于积极思维,及时对照反馈,一节课内容轻轻松松上完,学生接受效果又好。

二、网络资源使教师对教学的驾驭能力更强,教学手段更丰富

教材是教育学生、发展学生的一种重要载体,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信息量小、动态感不强的缺点。而丰富的网络资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在互联网上,可用于课堂教学的信息资源繁多,它除了有文字和图形资料外,还有图像、视频、动画模拟等等。教师对这些资料的下载、使用既方便又灵活,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提取教学资料。网络资源提供的丰富的资料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教师在决定具体的教学方式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教师可以从中选取最适宜的方式传授化学知识,从而使教师可以更自如地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注意力,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网络资源的应用使初中化学教学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

网络汇集了大量资源,因此利用网络教学能使师生冲破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限,拓展学习内容。尤其是互联网没有地域界限和时空的限制,能让学生接受优质的远程教育,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师也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教学经验的圈子里,可以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的教学发展状况,了解同行的最新教学改革情况,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最新的资料,这是教师的基本需求之一。笔者所在学校的电子白板等多媒体都进入了班级,这使得教学中网络资源这类教学资源的运用更为方便、快捷,对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网络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更主动

化学学科中的有些概念、规律等都比较抽象,仅仅凭老师口头讲述,学生很难建立起清晰的印象,更难以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立体的化学模型用Flas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既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全新的视觉刺激又能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如原子概念和结构的教学,碳单质的结构判断,若采用动画显示,学生感觉比较直观,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总的来说,利用网络资源中的动画、视频等资源,使学生眼、耳、口、手有机结合,也符合教育学和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变强,课堂气氛更活跃。

五、网络资源丰富了问题情景,更易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

根据现代认知理论,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应该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产物,只有好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化学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但化学现象却极其丰富多彩,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可把化学学科中的丰富多彩的画面一一展现出来,且展示的方法是多样的。这样就丰富了问题情景,加深了对问题、现象的认识。毫无疑问,这丰富多彩的一面比传统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思维,从而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得到学生的认同。这样一来,化学知识自然就能学得更好了。如通过播放绽放的烟花画面,引出镁条燃烧的反应,既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通过熊熊燃烧的大火引入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样也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六、网络资源优化了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科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的突破,无一例外地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初中的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很难真正体现,使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通过网络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增加实验的时效性,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学生提供进行创造实验设计的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例如:浓H2SO4稀释实验,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通过录像对浓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H2SO4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对操作易错误的后果进行模拟。如:①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出现破裂;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未进行验纯,出现爆炸;③加热液体时,试管对着人,沸腾时液体溅出烫伤人;④浓硫酸溅到皮肤上产生腐蚀等等。通过学生模拟实验,既掌握原理又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的成功率,更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化学实验的学习效果。另外,对于一些化学工业的流程,更可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对学生了解并掌握该工业的反应原理、所用设备及流程有很大帮助。如:冶金工业、自来水净化等。

第8篇

一、网络教学模式

1.网络教学模式的环节及流程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教学模式分为“创设情景――提出课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课题小结――网上测试――课题延伸”7个环节.其中创设情景结合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难度选择实验或课件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和网上协作这两个环节并列,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具体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流程图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采用该模式进行教学有两个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的特点.其一,实现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个别化教学;其二,增加课题延伸部分,引导学生课后自主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搜索,实现物理课堂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3.网络教学模式的结构

网络教学的结构如图2所示.

二、网络教学条件的创设

实施网络化教学,必须从软件和硬件出发努力创设教学条件.

1.硬件条件

首先要有网络技术教室,要有服务器,配上专线供实验班的学生上网,每个学习小组(4~6人)要有2~3台电脑作为学习工作站,1台教师机,可以对教学媒体进行控制,也可以关注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进程.

2.软件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量的物理资源和信息,如何给予?笔者认为软件建设的核心在于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包括习题、课件、视频、虚拟实验室等等诸多信息.

三、开放性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为何要改革?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过于封闭,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呼吁探究式学习,呼吁开放性学习,那么网络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思考哪些开放性问题呢?

1.教育观念的开放性

网络教学模式实践后不难发现,由于资源和活动的开放性,如果控制不好,容易出现教学结构松散,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决定的.网络上的物理信息资源具有开放性,资源的传播与交流具有多向性,而且借助于计算机媒体实现了知识在时空上的跨越.正是因为网络教学资源具有这些特点,所以我们的网络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更具个性化和自主化,课堂显得无序.

无序化的课堂导致思维散度较大,有可能偏离教学重心,不过牵引太多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两者权衡起来看,学生的思维发散更重要.如何控制课堂呢?物理教师必须改进教育理念,扮演好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对于提供给学生的教学信息资源要精选,对于学生选择的组合及其对应的探究过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指引能够具有针对性.

2.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纵观当前的教学时空,教室是学生获知的主要来源,网络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空间上有很大的变化,学生间交互性的活动探究形式可以打破同桌、同组的空间限制,甚至于有时还可以是在校外的交流.

另外,传统的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是可以完成教学内容.采用网络教学模式,要想完整地实施课堂探究整个过程45分钟显然不够,为此教学时间应具有开放性,对探究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确保45分钟的自主、合作探究具有高效率,同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探究延伸到课外.

3.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第9篇

有关高中生网络课堂学习心得体会例文一

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网上上课措施,没想到我们学校也开始实行了。我们是上一周在班级群里面收到的短信通知,告诉我们在这一周开始各个班级会在网络平台授课,所有的学生务必要按时上课。通过短信,我们加入了我们班级的通知群——这是班主任老师建的群,里面我们的各科任老师都在群里面,看到班主任在群里面发了通知,告诉了我们网上上课的平台,以及这一段时间的上下课安排等等。因为我们在家上课的原因,学校也考虑到了我们的自制力等原因,上课的时间比我们平时在校上课的时间推迟了半个小时,看来学校也知道我们在家里面经常是很晚才起床。

到了周一,网课正式开始了,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也正好是班主任老师教的课。老师提前在班级群里面发了平台和房间号,让我们在上课之前必须要进去,还安排了班长注意到位情况,要进行签到打卡。或许是第一次上网课,也或许是班主任的课大家更害怕一点,还没到上课的时间全班人就已经计入了网课房间里面。因为还没开学,我们新的教科书也还没有到,所以老师没有给我们讲新课,而是让我们拿出我们的寒假作业,给我们讲解寒假作业。后面的几个科目的课也都差不多,老师给我们讲的都是寒假作业,不过通过这个寒假作业也让我们更加地重视起来,不敢在轻视这个网课的作用了——因为上课的时候我们看到所有老师的寒假作业书籍上面老师都是做了自己的那一科的作业的,为了能够更好地

给我们讲课,老师还专门提前预习了的,给自己认为是重点的题目都花了红圈,讲课的时候也都是着重讲这些画了圈的题目。还有就是历史、地理和政治这三科文综老师,他们就更加用心了,我们的这些书籍都是高一的时候就发了的,所以老师都是给我们上的新课,我们看到老师都是自己提前做好了PPT,给我们按PPT上课的,还专门去网上找了电子版PDF版的课文发给没书的同学,让我们看着书听他们讲课做好笔记。看到老师们这么重视网课,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的一方,又有什么样的理由不好好听课学习呢?所以对于网课我,我都是非常认真的听课,对于老师讲课的内容我都是做好笔记的,即使是在家上课没有老师在讲台上面监督,我也还是很严格地要求着自己。

当然,上了这么久的网课,我感觉网课也还是有一定的缺点的咯,就是因为没有老师监督,自己学习的效率是肯定没有在学校里面那么高的,再就是因为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听课,身边没有同学一起学习,所以少了读书的氛围,也少了一定的竞争的心。所以啊,我还是期望着能够早日回到学校上课的!

有关高中生网络课堂学习心得体会例文二

首先,网络教学允许了一部分同学先其他同学一步进行学习,这对即将面临高考和中考的学生来说是具有很大帮助的。这样可使得学生因材施学,同时老师发教学效率也会大幅度的提高。

其次,通过最近今天的网络线上答疑授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与传统教学方式是存在区别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具生动性,相对更加灵活,老师与学生都是相互投入的一个状态,在面对疑难问题需要解答时,更方便,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更好的监督学生。因此,我感觉线上授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的,但也是具有它的活力和优点。

在线上授课前,老师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收集相关材料。制作课件或图片,然后发送给每一位同学,同时老师也会交代课后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任务的理解掌握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自主探索、寻求、交流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由老师给出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上课时单独让你进行作答,这种上课方式充分的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向知识的探索者,让学生更具有自主性、自觉性;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重点解决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从而避免了以往课堂上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生无事可做或者是尚未掌握一部分知识的学生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同时,学生不会像以往上课一样碍于面子的问题不敢提出疑问。

线上授课有利于学生进行提问,同时也会大幅度减少学生沉迷于手机的时间。

有关高中生网络课堂学习心得体会例文三

最近这一段时间虽然不能出门去外面尽情的玩耍了,但是我们这些学生还是没能逃出学校的“魔掌”,虽然不能面对面的授课了,但是还能利用网上教学的方式来给我们讲课啊,所以我原本还想着又能在家里多玩上一阵子了,可现在还是得乖乖的去上网课。在网课没有正式开课之前,我就在网上看到了一些老师已经在提前利用直播的形式给学生们上课了,这让我的新奇感都被带动了,在上网课的时候我虽然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但是至少还是能和老师产生一些互动的,所以我对于网课还是有很多的期待的。

在上网课之前啊,我们要准备好一些观看直播需要用到的软件和设备,还好家里有电脑,不然的话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听课。就这样,折腾了一阵子后啊总算是把一切准备工作给弄好了,只等老师来开课了。当规定上网课的日子来临了之后,我早早地就起了床在电脑面前等候,班上不少的同学也都迫不及待地想见一见老师和同学们了,当约定好的时间来临了后,我们终于在直播间里见到了我们数个月都没有看到的老师,尤其是在听到了老师的声音以及熟悉的打招呼的方式,更让我仿佛回到了教室一样,所以我瞬间就打起了精神,一扫假期里面的懒散疲倦,把精神都投入到了观看老师的讲课之中。这种直播教学的确让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学习感受,不过上网课的利弊还都是挺大的,尤其是上网课的时间一长后,我的这种看法就更深了一点。

上网课虽然能让我们和老师的距离更近一点,也能自主的调节观看的模式,还能录个视频什么的,这样一来就算是在直播时间里没有听清楚,下了课之后还能有机会再去复习一遍,只不过上网课还是不够直观,很多的知识点由于屏幕以及条件的限制不能长时间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所以我们上完了课之后会有种没学习到太多知识的感受,另外长时间挨着电脑屏幕看教学的话,难免会影响到自己的眼睛,在上了这么一阵子网课后,我甚至觉得自己的视力都下降了不少。现在我十分怀念在教室里上课的那段日子啊,我多么想早一点回到教室和大家团聚在一起,不过看来在短时间内是做不到了,我只能祝愿疫情早日结束,还大家一个干净、美好的社会!

有关高中生网络课堂学习心得体会例文四

通过网课的学习,有助于调整同学们这段日子里待在家中的这种惫怠心理,更加有利于同学们转换自己的学习状态,制定贴近学校的作息、学习时间表。把一天的时间合理划分为几个部分,可以有效的避免长时间集中与干一件事而导致的效率低下。

同时,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还感受到了网课的强大的交互能力,同学们有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的兴趣也很高。

为了在线上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外,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课前做好准备,做到上课时不手忙脚乱,调整好学习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线上上课时认真听讲,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线下自觉完成作业,巩固知识,充分发挥自我控制能力。

真正从我们自身出发,做到停课不停学。

有关高中生网络课堂学习心得体会例文五

不得不说,最近在家上网课,比在学校里上课更加累了。每天除了要做好高中三年的复习工作,还得关心着过去可以丢在一边的手机和电脑,真心累,真正的心累啊!

我现在真希望马上可以开学,不要再等到三月份了。最近上网课,好多我需要请教老师的问题,现在都得在网络上咨询老师,这让本可以面对面十分钟解决的问题,现在在网上来来回回发上半个小时的消息也解决不了,这不仅浪费了老师的时间,也浪费了我这种高三学习时间本就没剩多少的学生的时间。有时候还会因为老师那边突然有别的更重要的事儿,我就得留神着老师再回消息,这使得学习本就容易分心的我,常常因此而浪费了学习时间。

上网课,虽然也是一样的上课,可是我适应上网课花一段时间,再从上网课回归到学校教室上课又要花一段时间,这无疑是对我们高三学生的一个考验。其他年级的学生或许没有这么大的感触,但我们现在时间真是金钱一样宝贵,浪费不起一点半点了。若是说不上网课,直接在家自学的话,我也许还能更加认真专注的学好自己的,把强项先放一边,把薄弱的反复巩固。然而,一上网课,我们的心就因为网络的影响而变得松散了。

第10篇

关键词 网络教学;协作学习;高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143-0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即能灵活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显然,只有有效的学习方式才能快速达到这一目的。协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网络更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把两者有效地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它的课程特点来说,还是从学习对象和授课环境来说,都为开展网络协作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专门的网络协作学习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1 网络协作学习概述

网络协作学习是协作学习和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由两名或多名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与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网络协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题学习资源及实时和非实时的协作学习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和探索发现精神非常重要。

网络协作学习的组成部分包括学习设施、学习资源、学习平台、通讯工具和学习工具。1)学习设施:学生学习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及其网络,如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和因特网等。2)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3)学习平台:向学生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开发语言有Java、ASP、、PHP等。4)通讯工具:用于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5)学习工具: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实践、协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3 网络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1 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模块设计

平台的结构设计要以协作学习为核心,以高中信息技术为框架,按照章节进行选择,在各节内部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设置超文本链接。如设置课程简介、学习资源、协作交流、在线测试、实用工具、作品欣赏及评价和友情链接等七大模块,如图1所示。

1)课程简介。以文字链接的方式向学生呈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基本内容、教学层次及其实施方案等。

2)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库中存储了所有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知识资源,并按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类、组织,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时需要的图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资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上传资源、修改资源和删除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经过教师审核批准后在此上传资料,作为学习平台的资源共享。

3)协作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交互工具,比如在线聊天室、博客、留言板、BBS和论坛等,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专题进行协商讨论、答疑指导,讨论和交流不限于小组内部,小组之间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观点和见解,从而进行互相交流学习。教师要对这一讨论区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及辅导。

4)在线测试。题库中存储有专题知识的相关练习题、思考题,并以单元测试、综合实践和总结性测验3种形式呈现,测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学生通过调入相应的测试题就可以进行自我测试,测试时系统会进行自动计时和客观题评分,教师要对主观题评分,并把答卷情况反馈给学生,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调控。

5)实用工具。该模块中设置了辅助学生完成作业的相应工具,包括在线编辑器和个人网络硬盘。用户使用在线编辑器可进行作业编辑、试题编辑、论坛发帖编辑等,即可以实现文本、段落格式的调整、表格的插入与编辑、多媒体素材编辑及网页内容的预览、复制、粘贴、撤销编辑等。个人网络硬盘是学生用来存储个人的重要信息和学习资料的,方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记录或查看重要的资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6)作品欣赏及评价。学生可以在此进行作品创作,并通过系统提供的上传功能完成作品的提交,所有上传的作品是透明可见的,即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查看所有上交的作品并对此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可以利用投票功能,以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努力程度。

7)友情链接。当学生使用该系统开展学习遇到操作困难时,就可以进入此模块查看系统使用说明书,如果对该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有什么建议,也可以在此给管理员发送E-mail,便于系统的管理维护和进一步完善。

3.2 学生应用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学习活动

利用网络协作学习平台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时,学生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和分组(一般4~6人一组)情况,组内任务的分配可以由教师在分组时来制定组长和成员任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协商具体任务,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明确自己的职责后,学生就可以去学习资源模块查看或下载需要的资料,找到相关资源后就开始按要求实施行动。如果遇到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聊天室、论坛、BBS等渠道向组员或教师进行求助;如果问题难度较大还可以发动全班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系统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保存,当学习结束时,学生就把自己的作品按照系统提供的上传功能上传到作品展区,并查看和评价他人的作品,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最后还要对自己整个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

4 总结

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确实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也是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学生还未真正做到有效的网络协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资源的设计,如何进行科学的分组和实时监控,如何把握好讨论区的功能,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优势,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但可以确定的是,网络协作学习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虹娟.“课堂学习博客”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2):30-32.

[2]徐永东.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之我见[J].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2008(39):138-140.

[3]朱锦秀.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0):30-33.

[4]顾晓.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协作学习初探[J].成功:教育,2011(1):250-251.

第11篇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高中数学课堂;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引入使教学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形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形式更加视觉化、多样化、生动化,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和其思维的过程和实质,也展示了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日渐丰富多彩。

一、利用多媒体,活跃学生思维

利用多媒体网络来辅助教学,以其生动逼真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效来创造教学的文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清晰化、具体化,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尤其多媒体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1.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而枯燥,教师仅靠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工作,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结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老师也累得够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高中生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同时他们也具备了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能力,作为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首先就要让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其次,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而将多媒体网络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展示一个文图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课堂教学,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们在数学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2.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优化教师的教。数学是集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想象力等为一体的学科。数学学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抽象与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对于习惯了形象思维的学生,要让他们实现抽象思维的过渡是很困难的。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集图象、声音、色彩、变换、旋转于一体,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讲解与《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问题时,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制作了正方体图形,利用转、移、截、展等网络技术手段产生立体效应,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了我的设计意图,使学生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长方体的12条棱中有这样的一组棱所在的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的深刻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事实证明,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讲解空间立体几何时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数学教学将学科特点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立体几何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是高中数学的教学难点。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时体现的作用尤为突出,运用多媒体让立体图形在屏幕上动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以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领悟图形中各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和其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例如:讲解《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三视图和直观图的资料,然后整理所查询的资料,提出与三视图和直观图有关的实际问题,最后我通过动画课件,让学生归纳出了三视图和直观图的概念,充分揭示了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二元交流转变为教师、学生、计算机之间的三元交流,这种转变突破了课堂限制,拓宽了学习空间,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有助于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理想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

网络技术教学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整合到一起,利用多媒体投影工具显示出来,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某些元素也会留给学生更为深刻的印象,为数学课堂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在讲解《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拉链演示双曲线的形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给学生一个非常直观的双曲线的印象。我发现有些同学已急不可待地将事先准备的拉链照着刚才的演示画起来。在评课的时候老师们都有一种同感,就是在讲圆锥曲线的时候,感觉书上的演示讲解,无论是双曲线,还是椭圆、抛物线,在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在实例演示的时候特别费时费力,而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相关曲线的演示既美观又准确,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增加课堂容量,优化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直观互动

网络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并按需获取网络资源。近期,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室――“未来教室”开始运用起来了。“未来教室”强调了网络技术的应用,这种网络技术有学生之间的无线互通,有与外界互联网的运用,有课堂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无线互联。“未来教室”的布局和传统课堂完全不同:讲台前方原有的黑板变成了160英寸的智能电子屏幕,所有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教室上方安装了3个高清摄像头和8个拾音话筒,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录像或直播。课桌也不是常规的长方形,而是六边形,方便学生成组讨论。在“未来教室”里,教师可以将各类学习课件发送到每一位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中,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的课件和习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学习,并且参与互动,实时点评。本文就来探讨物理课堂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未来教室的运用。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未来教室”含义概述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按物理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而在网络技术条件下“未来教室”中,物理课堂教学呈现新的变革和运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未来教室”这一理念,不仅仅代表着未来教室中硬件的升华,更是教师和学生素质提高的一种体现,也是现在信息化时代的一种大胆的创新。在未来教室中,有多样的答题方式,画板、文字、拍照、录音等方式预习。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统计分析、贯穿始终。教师能全过程监控,掌握学生学情,提升备课针对性、目的性。“未来教室”这一理念,不仅仅代表着未来教室中硬件的升华,更是教师整体和学生素质提高的一种体现,也是现在信息化时代的一种大胆的创新。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中的直观互动

1.物理实验作图的直观生动

在网络技术支持的未来教室中,物理教师安排学生:“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各自喜欢的颜色创作一幅实验电路图。”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便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平板电脑,没用几分钟就完成了一个实验电路。在互动展示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网络互动功能实现数据的传播。教师在平板上点击某个学生的头像,该学生画的电路图就显现在教室的屏幕上。根据这个电路图的结构,物理教师向学生讲解每个元器件的作用。随后,物理教师还通过点击教师手中平板电脑上的学生头像,就可轻松快捷地在教室大屏上展示出几个同学的不同作图,一目了然。

2.物理选择题的正答率直观生动

在网络技术支持的未来教室中,物理教师提出一道选择题,可以让学生按“抢答”,这样,只要“抢答”的学生在自己手中的平板电脑中实现提交,通过学生和老师的网络互动功能实现数据的传播,立即在教室大电脑显示屏上出现该同学的图像。大家都知道是哪个同学在抢答。同时在教室大电脑显示屏上出现A、B、C、D四个选项的百分比柱形图。正答率一目了然。教师讲解时针对性就很强了。在答题过程中,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答题进度和正误情况。当提交后还可查看整体的正误率,这样使得讲解更加有针对性。讲解前,教师可以把学生练习的批改结果发回,学生做错的题可以自动进入错题本,课后可进行攻关,使练习更加有针对性。在课堂练习过程中,练习后实时看到学生的答题进度,结束练习后直接得到班级答题的正误率统计,迅速了解答题的详细分析。

3.物理实验现象的直观生动

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各个同学可以将自己小组的实验用学生自己手中的平板电脑进行拍照或进行视频录像,然后提交出来,通过学生和老师的网络互动功能实现数据的传播。这样,立即在教室大电脑显示屏上出现该同学小组的实验照片或视频录像,教师可以随机播放或有选择性地播放本小组的实验结果。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便于发现实验操作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4.物理资源共享的直观生动

当物理教师提出某个问题时,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平板电脑进行上网,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同学们积极快速地上网,查找相关资源,同时进行下载编辑,然后再进行提交。通过学生和老师的网络互动功能实现数据的传播。这样老师就可以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同学的资源,进行课堂资源共享了。在课前,教师通过平台利用资源中心可进行多种方式的在线备课。教师还可以设计与预习任务,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为接下来的备授课做准备与铺垫。在课中,教师与学生可通过PAD、PC投影进行互动教学。实现教师移动主导课堂,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信息快传丰富课堂,互动反馈高效课堂。在课后,教师可获得课堂统计分析报表,学生可在PAD与空间同时完成作业,家长还可通过空间了解学生状况与学生进行沟通。

5.物理课堂中小组活动的直观互动

第13篇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网络信息资源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笔者从以下方面对网络信息资源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进一步研究。

一、网络环境下这一问题提出的依据

建构主义思想下,很多新兴学习模式应运产生。在这一基础上,利用网络环境中提供的优秀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但是目前在使用网络资源的环境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在课前学习了大量教学模板,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办法真正将模式应用于教学中。虽然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到视觉上的效果,但是在制作过程中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导致一定程度上化学教学的成本过高。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齐全,在这一基础上,导致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过少,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学生利用电脑聊天、打游戏,浪费了大量学习时间,更有甚者,他们不知道怎样准确有效地检索一些课程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将其利用。此外,网络上的一些学习资源,由于其只是为了针对学生课堂上的讲课目标而做出的一项设计,因此在此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考虑进去,学生如果直接拿到课件进行学习,则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对一些新兴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对课堂上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做出深度模拟,真正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化学课堂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构造学习气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师能够通过引领学生走进化学,将化学探究与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在实际探究中更具有实际意义。教师通过运用网络构建化学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对生活进行了解和认识,促进思维发散,寻求化学试题的解题思路,更好地参与到高中化学学习中。

另外,运用网络信息资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进行问题解答。教师通过提出化学中的一个问题,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深入探究和思考,通过运用网络信息资源,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问题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对于所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和提出新问题,这对于课堂教学及教学方式的改进具有重大意义。

(二)设置问题,开阔学生思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发散学生思维,从而更好地进行高中化学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展示问题,让同学们在课上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自由想象和发挥,通过思考一个点,进而能够衍生出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在寓教于乐中得到深化。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而且能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一步步地深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之中,通过对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自我探究,开阔学生视野。

网络信息资源可运用到解答化学问题中,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学习中,学生一般只是生搬教师给出的知识,不能够自主找到解决方法,这种固执消极地对待化学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和发散,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能够多加思考和探究。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课前备课有很大关系。教师要精心备课,优秀的课件会使知识点更细致,重点更明确,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重难点问题。这就需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合应用。

教师可在网站找到相关资源引用。通过把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制作出符合教学的课件和视频,并且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教育学生。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丰富化学知识,在拓宽学生视野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探究。

三、结语

网络信息资源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大的应用。对在网络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推进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化学教学知识,深入探究化学实验,解决重难点问题,在新时期下更好地把握化学,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智.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张婉芳.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第14篇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手机网络 第二课堂 QQ学习群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以及经济、管理类等各专业教学中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培根(F・Bacon)指出:“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轻视数学必将造成对一切知识的损害,因为轻视数学的人不可能掌握其他科学技术和理解万物。”可见高等数学在各专业的本科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1]。通过学习高等数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敏锐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简练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甚至比学到的数学知识还要重要。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4]。然而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当代大学生接触的新观念新事物日新月异,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网络学习高等数学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大学的学习生活完全不同于高中的学习生活。在高中学习阶段,由于受到高考的压力,学校老师和家长都会对学生严格要求管理,学生所有的时间都会被老师和家长安排得满满的,什么时间上什么课,甚至自习时间学什么也被安排下来,当然学生不用思考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而且高中生往往与外界社会接触很少,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生活相对简单。但是,到了大学以后,大学生大都远离父母,没有了来自高考的压力,也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严密监控”,过上了“自由自在”的集体生活,被固定下来的学习时间也减少了,反而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一时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这些时间,加之大学的学业难度和深度远远超过高中阶段,尤其是《高等数学》,很多学生还处在中学那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学习知识时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甚至很多学生将大部分的自由时间都沉迷于手机网络或者网络游戏中。然而,现在手机网络发展如此迅速,无线网络几乎覆盖学校的每个角落,用手机购物、聊天、看视频等都非常快捷方便,这样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无法专注于学习,时不时就想掏出手机来看看,甚至有的学生上课过程中也忍不住玩手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数学学习融入到玩手机中,让学生在关注手机的同时也在关注数学学习。

大学的学习生活区别于中学学习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自主学习。在大学中,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这些时间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支配的,既要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又要利用这些时间学习更多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自己。因此要想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网络学习高等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下的学习时间就是关键的切入点,这也是俗称的“第二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手机网络随时随地地进行。随机手机网络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在答疑时也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制约,通过手机拍照将不懂的问题利用聊天软件发送给老师,同时老师也将解答结果拍照发给学生,非常快捷方便。但是,许多学生的问题是有共性的,好多学生也不好意思开口问老师,而且学生数量相对老师来说多得多,老师们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造成答疑效率低。因此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通过建立QQ学习群或高等数学学习讨论组,如果有学生有问题可以把问题发在群里,群里的同学们和老师们看到问题后就可以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老师答疑的效率,关键是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课老师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与考核机制,如果有同学积极地解决了群里的问题,老师就会给予相应的表扬奖励,同时,如果有学生能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自己也会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对他自身也是一种培养和锻炼,更激发了他们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久而久之,会引导更多学生积极投入到这种“第二课堂”的教学与学习中。

我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发现这种方法对现今的大学生还是非常有效的。这个方法的实施初期,有些学生还不是特别主动,后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无形中将学生的自由时间引导过来学习与研究,学生在教室、在宿舍甚至在食堂都可以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充实了他们的课余时间,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相信,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高等数学的教学,而且适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通过这种“第二课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应当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推广使用,一定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另外,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更多关于手机网络在高等数学学习方面的应用,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张运权.数学在理工科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19(4).

[2]舒苏.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27(6).

[3]郑爱武.影响《高等数学》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4,1.

第1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融合

21世纪是网络和信息的时代,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和创造性的工具,它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高中英语教学承担着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重要职责,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

融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被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英语教学中也有一定的运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指的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与课堂中的教与学有机地融合。换句话讲,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和谐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最为理想的教学结构,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1.扩展课堂容量,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率的必然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是信息网络环境下必然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因特网查找大量的信息资料,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契合学生需要;其次,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对英语领悟情况及自身英语能力水平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的英语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或其它多媒体通信手段开展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建议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第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创设出生动形象的英语学习情境。通过动静结合,声形并茂的声音、图像、动画及英语视频,将学生需要掌握的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其如临其境,丰富视、听内容和强化视、听训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得轻松愉快,有乐趣;理解更加深透,印象更加深刻。从而,使学生在一种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真实自然地感知英语语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协助知识获取,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必然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将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直观、动静结合、声形并茂的教学环境,创设一种真正契合学生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氛围之中,激发出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往往能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正因为其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存储大量的英语资源和信息,声形皆备,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可以更直接地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英语课堂能够创设更多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和情境,将英语课堂教学的复习、呈现、操练、自由交际等有机地融入课堂氛围之中,使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图像、影片、提示语和背景音乐等能发挥充分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器官,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及全方位的英语交际能力,真正达到全面素质的提升。

3.刺激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必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要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须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力。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特有效果。它借助于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配备英语教师根绝学生具体实际制作而成的精美课件,课件应集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于一体,力争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有趣、地道的语言环境,努力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多方面刺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听得准、记得牢、学得多,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效果;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通过声形并茂的生活场景,触发学生想象和思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开动脑筋,用英语阐述自己观点,通过创设愉快的英语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锻炼了想象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融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融合目的要明确

信息技术只是课堂中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不只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融合的目的,应是紧紧围绕高中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努力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找到适合学生需求的英语教学模式,实现传统低效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真正达到英语课堂教与学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