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幼儿园德育重点范文

幼儿园德育重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幼儿园德育重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幼儿园德育重点

第1篇

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侧重点主要包括:

帮助家长发挥家庭教育对幼儿德育的重要作用

孩子一旦出生,家庭就成为他们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则成为其最直接、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者。所以,家长尤其是父母,首先要提高自身修养,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但实际情况却是: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使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爱过度,使孩子恣意享受,无度挥霍别人的爱心,养成自私、冷漠、唯我独尊的性格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与别人沟通、交往不安全,便像母鸡孵小鸡般把孩子抱得紧紧的,养成了孩子胆怯、怕事、不合群的个性。所以,幼儿园要与家长充分合作,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学会尊重幼儿的人格,对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园合作好,一加一将大于二(事半功倍);合作不好,则一加一小于二(事倍功半)。”

创设幼儿品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幼儿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是幼儿个体生活中的第一次重要转折。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倡导“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的教育原则,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一般正是在集体生活中进行的。一个班集体,如果能保持和谐、安定、愉快的氛围,那么幼儿良好品德就会相应提高。良好的氛围必须由全体幼儿共同创造维持,这就首先要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幼儿行动受到集体限制和协助。为达到这一目的,在一系列活动、游戏中要有意识地贯穿这种思想,比如,游戏中以组为单位,各组派代表比赛,星期五评红花也以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让幼儿评议本周哪一组是好集体、好在哪儿,哪一组还有差距、差距在哪儿,做得好的全组发红花,有差距的下次再努力。教师借此机会引导和鼓励幼儿上进,让孩子们懂得集体荣誉要靠集体来创造,让整个集体一块儿进步。

通过日常活动的潜移默化进行幼儿品德教育

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如果在德育过程中只注重口头说教或一些形式上的练习,就会造成幼儿在道德认识上与行为上的脱节,当然更谈不上道德情感与意志的练习与发展了。教师要利用幼儿来园、离园、游戏、学习、进餐、课间、劳动、盥洗等各个生活环节,从小班开始引导幼儿学习实践、学习交往。例如要培养幼儿文明礼貌行为,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有关礼貌礼仪的文艺作品,加深幼儿对文明行为的认识通过来园、离园时教会幼儿学问好,学会用“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游戏时学习遵守规则:进餐时培养幼儿安静和不掉饭菜的好习惯,在进餐前让幼儿自己发餐具,培养他们自我服务意识,进餐后引导他们主动收拾餐桌,并轮流协助老师打扫卫生,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和爱劳动的习惯劳动时学习互助:盥洗时学习等待、谦让等等,不断反复练习,不断强化训练,使幼儿加深和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增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幼儿园生活丰富多彩,一日生活紧张有序,应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德育工作。要有计划地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在系列化的教育活动中“学一点知识,懂一点道理,做一点实事,养成一种品德”。

教育者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

人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核心,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被老师影响着,并按照老师的做法去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幼儿施加良好的教育影响。陶行知说:“德高为范,学高为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以身作则,做好幼儿的表率。我有一次带小朋友外出散步,路上遇到工人倒垃圾,我掩着鼻子说:“臭死了,快走!”万没想到这无意中的言行竟然产生了不好的结果:事隔不久,在一次教育幼儿尊敬劳动者的道德认识的谈话里,竟有孩子说出“清洁工臭死了,我才不尊敬他们呢!”的话,我深感内疚。事实证明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才能影响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

第2篇

关键词: 幼儿教学 语言活动 师幼互动

《纲要》对师幼互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互动”。但在现实中,无论是在发起环节还是整个互动过程中,幼儿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怎样改变这现状呢?下面谈谈这两年我在领悟《纲要》精神过程中获得的关于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体会。

一、转变角色,调整教育行为

《纲要》提到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充分显示了对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重视。要形成这种氛围,教师角色定位是核心问题。教师必须按照要求,将自己定位为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积极师幼互动的建构。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获取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也就是说此时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更多地趋向于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实现师幼活动协同。所以,活动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解决。

二、即时引领,促进师幼互动

1.尊重幼儿,建立平等关系。

《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要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懂得如何满足孩子的需要,并引导孩子懂得如何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使教育更适合幼儿,在最大限度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教育能力、专业素养与幼儿共同发展。

对话是师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心灵沟通,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如在中班语言活动《动物谜语》中,让幼儿按意愿选择里面的角色,随情节模仿表演。表演两遍后,就有幼儿提出不想扮演谜语中的角色:“老师,我不想演谜语里的小动物了!”我耐心地询问他们:“好呀!那你想演什么呀?”“我想演小鱼!”“我想演大狮子!”……“那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呀?”教师和幼儿通过对话讨论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然后给幼儿出一个小难题:“你们说得都很好,可是老师没准备这些动物的头饰,怎么和大家一起表演呢?”幼儿交流讨论后说可以自己画。这样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我鼓励他们边画边交流,为他们在众人面前表演做准备,动脑又动手,既激活思路,又触发创新语言,让幼儿愉快创编出谜语。

2.理解幼儿,把握兴趣点。

每个幼儿都是一本书,一本需要成人不断用心理解的书。我们只有寻找到通向他们心灵世界的通道,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抓住兴趣,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纲要》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交流,在这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是一种滋润式的哺育而不是倾泻式的灌入。

3.挖掘闪光点,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

用欣赏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每个幼儿都有被认可的欲望,当他在语言活动中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如果老师对孩子的表达及看法表现出惊奇、兴趣、欣赏甚至由衷的喜悦,就能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以某种方式还给他们,使他们有继续观察理解的动力,让幼儿在身心感到愉悦的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进而发展观察与理解能力。

三、重情感交流,促进人际关系

教师与儿童之间积极的情感关系会促进儿童的自律及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教师对儿童的热情、敏感及有回应的互动有助于幼儿形成安全和积极的自我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内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动机更强,效果更好。

总之,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根据教育任务与内容的不同,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方式。从互动范围看,应既有教师与全体幼儿的互动,又有教师与小组的互动,还有教师与个体的互动,三种方式互为补充。从互动主体的作用看,应该既有以教师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又有以幼儿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从互动方式看,既可采用语言方式,又可运用动作方式或以环境、材料为媒介的其他互动方式。每个幼儿的个性都具有个别差异,如有的孩子积极、主动、独立性强,他们能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大的自信与无穷的乐趣;有的孩子被动、依赖性强,常需要老师的肯定、鼓励与帮助;有的孩子比较外向,有的孩子比较内向,等等。因此,教师与不同特点的幼儿进行交往与互动时,应采用不同的交往方式和指导策略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应对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安徽教育,2000(05).

第3篇

一、营造绿色和谐环境,萌发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1.构建绿色环保的物质环境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获得的。为了让幼儿在美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必须优化环境,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我认为创设良好的环境首先应从创设绿色的环境开始。因为绿色充满了自然气息,绿色给人带来生机盎然的感觉,绿色使人精神焕发。我们幼儿园充满绿色,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树木郁郁葱葱。走廊里悬挂着老师们用麻绳、木棍、贝壳等环保材料制作的精美挂饰。种植园里阿姨们种的蔬菜瓜果,总能吸引小朋友驻足观察;园内张贴环保标志,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孩子们随处都能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

在活动室的设计中,我们也突出环保,注重环保材料的运用。饼干盒、牛奶罐、旧报纸在活动室中成了装饰的主角。我们将它们设计成城墙、桌子、花架等来美化充实活动室,让孩子体会到废旧物品能够巧利用,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在活动区的墙上,我们贴上了环保的标语,在楼梯走道间,我们也张贴了绿色行为习惯的宣传图,让小朋友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环保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营造绿色温馨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组织谈话、讲故事、学儿歌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绿色环保意识的渗透,再通过观察讨论、集体讲解、宣传教育等方法帮助幼儿养成绿色行为习惯。我非常注重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小伙伴关系。如经常性地开展“说说我的优点”、“集体生日会”等活动,既为幼儿创造了关心他人、文明交往的机会与条件,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身处在幼儿园这个和睦的大家庭里,群体营造的愉快向上的良好氛围,使幼儿得到感染和鼓舞,感到温馨快乐,感到关爱和支持,有效地促进了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渗透环保教育行为,加深幼儿对于环保内涵的理解

1.寓环保教育于各科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注重将环保的内容渗透在幼儿园各科教学中。在歌唱活动《小苗苗》时,引导幼儿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去做,爱护幼儿园的一草一木。在语言活动中,选择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等环保内容,通过此活动以唤起幼儿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并将爱护花草树木等列入幼儿的行为规范中。另外,我们还设计了活动《有趣的报纸》,引导幼儿利用报纸制作服装、撕贴画、剪窗花等,目的在于让幼儿知道怎样再次利用废旧纸张。我将环保教学渗透到幼儿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不断增强幼儿的环保知识。

2.寓环保教育于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环境保护教育要寓于各种游戏之中,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受教育。在开展角色游戏前,我先带小朋友们去参观各个游戏区角,并和幼儿一起讨论“超市”、“娃娃家”、“手工作坊”等游戏都需要哪些材料,怎样使游戏材料更丰富。围绕这些问题,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可以去买;有的说可以自己做;也有的说可以把家里不需要的东西带来……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游戏材料应该由大家一起收集、制作,把家里不需要的牙膏皮、饼干盒、饮料罐、纸盒等都带过来,化废为宝。于是我们开始一起收集一些无毒无害的废品,利用饼干盒、牙膏壳、饮料罐等材料开展“超市”的游戏;利用蛋糕盒、塑料吸管、纸盘等材料开展“手工作坊”的游戏,等等。并利用这些无毒无害的纸盒、饮料罐、纸板等废品制作游戏中所需要的材料、玩具。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减少生活垃圾和如何回收利用废品,增强了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3.寓环保教育于幼儿日常生活

我们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加以强化,幼儿行为就由不自觉转化为自觉。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学会正确用餐,不掉饭粒;学会垃圾的回收和分类,不随地乱扔垃圾;学会轻声交流,不大声喧哗;养成开小水,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不浪费水的好习惯。平时,我们教育孩子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纸张、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并在班中设立“环保地球小卫士”奖,从而使孩子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三、开展环保课题活动,帮助幼儿初步养成环保行为

结合我园的环保课题,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活动。在大班开展“让城市更美丽的”的主题活动中,设置了“废物从哪里来”“废物多了会怎么样”“动脑筋让废物变宝”等环节,通过展览、绘画、利用废旧材料等让幼儿进行美工制作,以及开展参观、谈话、小木偶表演、小实验、游戏等有趣的活动,使幼儿了解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并懂得要处理好垃圾。在“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中引导小朋友将树苗种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给小树苗画上爱护树苗的宣传标语,还制作了环保宣传小旗,进行环保知识的社区宣传活动等。引导幼儿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宣传环保,知道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自身实践中获得了环保知识。

当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日有关的纪念日来临之际,我们也组织开展了相应的活动。在3月22日世界水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时,我们都对这些活动内容进行了宣传,鼓励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也引导小朋友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就要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取得家庭密切配合,引导家长参与环保宣传教育

家庭教育具有幼儿园教育所无法比拟的随机性和个别性,因此教师应努力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要求,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首先,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处处为孩子做榜样,多阅读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书籍,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瓜皮纸屑,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高声喧哗,不制造噪音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等。其次,要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利用晚饭后或休息日带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对孩子的不良习惯随时纠正,给孩子讲解关于动物、植物、自然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萌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再次,要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由于人类的任意砍伐,森林遭到破坏,已无法充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温上升。最后,在平时少用塑料袋、塑料杯,最好用纸袋、篮子,以减少白色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