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管理含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改扩建工程;工艺管线;碰头口;焊接管理
中图分类号:TG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老工艺管线的碰头口焊接问题是石油化工装置改扩建工程建设中经常遇见的问题。新老工艺管线的碰头口不仅规格不一,而且材料相对复杂,同时还可能涉及到异种钢之间的焊接问题。此外,新老工艺管线的碰头口多是一些固定性焊接,焊接条件相对较低,而且焊接完成后的系统压力试验无法有效完成。这些接踵而至的不利因素均给石油化工改扩建工程带来了严重的质量隐患。因此,如果能够根据石油化工改扩建工程的具体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焊接质量,已经成为石油化工装置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一、改扩建工程工艺管线碰头口焊接管理的准备工作
改扩建工程工艺管线碰头口焊接管理的准备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对相关的焊接技术进行科学的评定,确保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展开。良好的准备工作是提高管理效率的第一步。碰头口的焊接技术水平的评定过程比较复杂,在进行技术评定的时候需要评定的工况条件比较多,一般包括新、旧管线的具体规格及材质,所使用的不同焊接材料,原来使用的管线的温度、压力等数据分析。做焊接管理准备工作的时候,需要依据原先的设计图和有关的文件材料,并和现场的管理情况进行有效对接,使得理论与实际吻合。
第二点是要考核焊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依据焊接技术人员的从业管理条例,要对焊工的焊接技术水平做出科学的评定,只有经过考试合格的焊工、并持有上岗准许证的焊工才可以上岗。不仅要重视焊工理论知识的考核,对一些特殊的材料和操作难点,应进行现场技能考核,通过后还要根据据具体的施工现场进行专项培训。进行现场模拟考核的时候需要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例如焊接空间比较狭窄的时候如何进行非常规操作,焊缝的周边存在一些不能移动的障碍物体时应该怎样进行焊接等。
第三点是要选择最为恰当的施工工艺,为焊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通常情况下对新管线实施压力测试的时候,不对再对旧管线进行压力测验,如此一来,新增加的管线要在无损检测以及压力试验之后,方才可以和原来的旧管线进行碰头焊接,这就会导致焊接以后无法实施系统压力试验。为了保证焊接的质量,可以通过采取以下的措施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首先要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与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尽量在碰头的地方使用三通连接的方式,防止在旧管线处开马鞍口实施承插焊接技术。
其次可以在施工的具体操作中,加强焊缝根部的牢固程度,所以施工优先选择的施工工艺是“氩—电联焊”的方式,在具体的操作时,用氩弧焊对所有的接缝焊接打底,再使用电弧焊工艺对填充盖面进行焊接。
提高改扩建工程工艺管线碰头口焊接过程控制水平
在改扩建工程工艺管线碰头口焊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关键的控制环节就是焊接过程的控制,在这一控制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及时对现场焊接准备工作进行认真的检查,提高管理过程的流畅程度。焊接过程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认真查看焊接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尤其是要仔细查看焊接材料内含的化学成分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或者是施工工程所需要的用量,同时也要确保焊接材料中的机械性能达到实际需要值。最后要确保所有的焊接材料的型号、规格和焊接工艺卡上的规定一致。有时候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施工的材料进行二次检验。
二是要认真检查在现场的焊条的存放环境和条件,尤其要查看周围的温度和湿度是否符合焊条的存放条件,需要烘烤焊条时要注意控制烘烤的程度,不能过度,避免损坏。此外可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领用和发放焊接材料的程序,防止施工的混乱。对一些特殊的材料,还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回收制度,避免材料浪费。
三是要及时检查焊接技术人员的操作工艺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选择恰当的焊接工艺参数,同时要确保焊接电流值和电压值不能超过一定的标准。焊接的速度也会影响焊接的质量,因此要控制好焊接的速度,并查看焊接线能量有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
四是在关键的位置采用承插焊接的方式时,可能会导致焊接完成后不能实施正常的射线探伤的检验,对焊接的质量有所影响,所以在进行碰头口的焊接时,可以视现场情况采用磁粉、表面着色方式进行检验,以此来确保焊接的质量。例如,可以在原油处理扩建工程工艺改造的施工现场中,要在原有的管线上另外凿孔,目的是方便焊接短管的接头。综合考虑现场施工的相关因素,该焊接过程使用的是承插焊接接头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焊接的效果。
做好改扩建工程工艺管线碰头口焊后检查工作
焊后检查工作是确保焊接质量水平的最后一步,也是重要步骤,本文介绍的焊接方式更需要进行全面的、严谨的焊后检查,这是因为碰头口焊接缝不能进行系统的压力试验。做好焊后检查工作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检测方式,这样在降低试验检测成本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质量。当焊接位置周围有钢结构的或者其他障碍物的时候,单独使用射线探伤机就没有办法获取比较全面的检测资料,这时候只有在射线探伤的基础上再使用超声波检测的方式。有些焊接施工会受到焊接材料管壁厚度、口径大小、具置的限制。因此单独使用超声波的方式也无法进行全面的检测,在实际的操作时,要将射线探伤法、磁粉检测法、表面着色法结合起来使用。
另一方面,在检查的时候,也要抓住重点,避免重复检验,不仅浪费时间,还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损耗。例如原油处理厂的排污管线碰头口焊接检查,可以直接使用表面着色的检查方式,或者使用磁粉检查法。因为这些管线本身承载的压力不大,焊接的工艺要求也不高,一般都是选用凿孔连接的焊接方式,焊接时的要求就是依据100%磁粉、着色探伤标准进行的,因而检查的方式也无需复杂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石油化工装置的改扩建工程中,充分使用上述方法,不仅能够使现场的条件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而且还能够将新老管线的碰头口焊接问题与检验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同时有效实现了新老管线碰头口的焊接质量管理。实践证明,以改扩建工程的具体情况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势必为石油化工装置改扩建工程的焊接质量提高保障。
参考文献:
[1]陶象明.改扩建工程工艺管线碰头口焊接管理[J].石油化工建设.2005(05)
关键词:油气管道;工程管理;问题
工程管理事关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安排,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今天,工程管理在我国基础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气东输战略的开展下,工程管理在油气管道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气东输战略的推进,要求油气管道建设必须搞标准、高要求的落实到实处,在油气管道建设中,环焊缝焊接又是管道焊接当中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不仅受焊接技术的影响,而且还收季节、地质等外部条件影响,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其焊接的应力状态也是不同的,因而在进行油气管道焊接时应该加强对环焊缝焊接的研究,对于不同条件下的焊接施工采取不同的焊接技术,以有效提升油气管道的焊接技术水平。
一、油气管道管理中的管道环焊缝施工应注意的方面
(一)连头焊接
连头焊接时两个相邻固定管道之间进行连接的一种焊接接头技术,多用于新老管线进行连接时的一种焊接技术,而且根据焊接条件的不同涉及到的焊口类型也不同,有线路焊口也有连头焊口,而不同焊口采用的焊接技术也是不同的,在油气管道焊接当中,焊接所使用的连头是不能自由活动的焊口连接,由于油气管道在敷设过程中其坡口的尺寸、角度等都有所不同,在焊接过程中尺寸精度、轴线角度等都会对连头焊接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同时焊接时外部温差变化、焊接位置等都会对连头焊接施工产生一定的限制,导致连头焊接质量难以受到保障。
(二)返修焊接
返修焊接是在焊接后期对焊接缺陷进行完善的一种焊接手段,主要是在目视检查和无损检测中所发现的气孔、未熔合等危险进行焊接打磨来保证焊接质量,也是环焊缝焊接中的重要部分,返修焊接在施工时多是采取多层焊接的方式,通过对焊缝金属打磨焊接来将一次焊接缺陷完全清除,而且返修焊接与修补焊接不同,在进行返修焊接时由于两侧都是固定端,因而所受到的焊接拘束应力较高,这会对返修焊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焊口应力不均匀就有可能出现裂纹缺陷,影响整个环焊缝焊接质量。因而在进行返修焊接时应该由技术过关的返修焊工按照相应的返修焊接规范进行焊接,保证返修焊接质量。
(三)温度对环焊缝施工的影响
油气管道多经过高寒地区,温度较低会对油气管道焊接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俄罗斯、东北境内,冬天温度极低,可能出现零下40度的情况,而环焊缝焊接的初始温度则要求控制在零下20度以上,当外界温度过低时会对环焊缝施工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一是焊缝的冷却速度会加快,过快冷却会产生淬硬组织,管道裂纹的敏感性增加,后期发生裂纹的可能性增大;二是在低温环境下对环焊缝进行预热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实施焊缝时对温度控制比较困难,一次焊缝过程中产生的结晶区域会变大,在外界拉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结晶裂纹,影响管道焊接质量;三是寒冷天气会直接影响焊接设备和施工工具的使用;四是寒冷天气对施工人员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施工技术人员的不耐受,影响施工质量。
二、针对上述油气管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关改进方法
针对于环焊缝焊接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油气管道焊接的技术人员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进行改进,以便有效提升油气管道的环焊缝焊接质量。
(一)连头焊接和返修焊接中的技术改进
在连头焊接施工和返修根焊施工中建议技术人员可采用上向焊技术。上下向焊是焊接是的方向,其中上向焊是传统管道焊接中比较常见的焊接技术,而下向焊是随着焊接技术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焊接方法,其本身具有凝固速度快,焊接效率高等优点,但在连头焊接和返修根焊当中,下向焊的焊接优势并不明显,对于外界施工条件的适应程度不如上向焊,因而在进行连头根焊和返修根焊时可以采用小直径焊条进行上向焊连接,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焊接时的坡口尺寸变化,技术人员也能够根据控制焊接速度或运条的方式来保证根焊质量。再者,在返修焊接当中对于盖面和填充焊接可以不使用自保护药芯。自保护药芯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的速度,但由于返修焊接所受到的拘束应力较大,使用自保护药芯不能有效控制环焊缝的韧性,可能会影响返修焊质量,因而在实际返修焊当中不建议采用自保护药芯进行焊接,可直接应用低氢型焊条进行上向焊,以有效增强金属焊接的韧性。
(二)高寒地区中环缝焊注意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高寒地区对于环缝焊的施工限制较大,会对环焊缝施工质量产生诸多影响,因而在施工阶段应该从多个环节对施工环境温度因素进行考虑和控制,包括施工所用的设备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使用电加热器对设备发动机进行预热,并更换设备中的油和冷却液,以使设备能够更好地适应低温环境。再者,在环焊缝施工前应为焊接施工准备保温棚,让施工人员在保温棚中进行环焊缝作业,并且提前准备加热装置对焊口进行预热,保持焊接过程中的温度,避免焊口在低温中长期进行放置,保证环焊缝施工质量。
三、结束语
我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相关的经济建设大战略,相关的基础设施保障是必须要做好的,在西气东输战略下,对油气管道的建设和管理要求极高,油气是管道建设的安全问题。油气管道焊接又是关键,其焊接技术质量直接影响着油气管道焊接质量和密封性、安全性,对于环焊缝焊接在施工时主要是应该注意焊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施工时应该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可能给焊接施工带来的影响,从施工设计、钢管焊接、焊接角度和温度等多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做好防护工作,保证环焊缝的顺利施工,为油气管道的焊接性能提供保障。(作者单位:吉林省桦甸市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隋永莉,曹晓军,胡小坡.油气管道环焊缝焊接施工应关注的问题及建议[J].焊管,2014(05)
[2]臧玉江.油气管道焊接工艺及焊接质控对策研究[J].工业B,2015(38)
[3]马青川.EPC模式下加强长输油气管道施工管理的措施研究[J].工业,2015(24)
[4]曹建军,陈涛,张煜,李敬涛.油气管道焊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22)
1常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目前国内第一台压水堆核电机组引进了国外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组成了新型的压水堆的核电机组,核电机组包含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重水堆等堆型,在大部分的压水堆核电机组上;在建的核电站成为我国首台30万kW核电机组。另外,在消化引进核电机组的优势的基础上又设计了新一代能动压水堆核电机组,布置了改进型的半核电机组,经过自主设计、引进和消化吸收之后,构成了目前由核岛、常规岛及BOP组成的核电机组。我国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中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在我国目前有着评定不统一的特点,遵照法国的和美国的核武岛机械设备设计制造要求以及焊接评定标准的。国内的核电站核武岛设计的设计院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的特点,又编制了相关的核安全评定标准,并且结合核电工程焊接工艺评定的技术条件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要求。核电站具体的引用标准是按照文件设计中关于焊接工艺评定进行的,设备、产品的焊接工艺的评定技术标准。
2核电工程焊接工艺评定转移依据
核电工程中项目的焊接工艺为了使之成为企业的重要质保活动,使施工单位能够按照焊接的标准要求生产处合格的产品,对于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进行了相关试验,并得到了结果评价。焊接工艺评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对于核电工程承包商来说,必须加以规范化,并且成为焊接工艺评定转移实施的依据。(1)根据核电安全局在评定转移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其中包含了核工业焊接工艺评定的转移申请,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的单位按照要求执行,焊接的工艺评定转移具有如下要求。按照核电项目承诺的标准体系开展焊接的工艺评定转移工作,并获得了项目的营运单位的批复;按照营运单位焊接的工艺评定项目的转移标准和法规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转移事项的实施,国家核安全局和地区监督站堆焊接工艺应该按照工艺评定转移的项目和运营单位的批复,抄送国家核安全局的地区监督站,评定实施监督和转移工作,以及焊接部位的信息;负责堆焊接工艺转移评定,清单中包含了焊机评定项目的实施日期,对于焊接工艺转移的责任单位实施监督检查控制,确保转移工作能够按照法规标准和转移方案进行工作。(2)进行焊接工艺的评定,按照压水堆核导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的规则要求,两个不同的核电国内工程项目需要将转移工作进行评定,将焊接工艺的评定扩大到车间后者现场,符合下列要求方可。首先是在车间或现场完成焊接工艺的评定试验,要求条件不允许在制造商之间进行转让;按照核岛安装企业中的技术注意事项和监督的规定,进行技能和经验的转移,保证其连续性。对于工艺评定中的转移项要求同一承包商能够实现相互的转移,并且遵循相同的设计和建造标准以及规范,进行工艺的评定和相互的转换;在转移的焊接工艺进行评定的时候,焊接的工艺评定及使用的焊材牌号和商标,焊材要具有相同的型号,并且符合相同的采购技术条件,方能与焊接的工艺评定相符;根据国际性焊接和钎焊评定的相关规定,焊接工艺的评定转移要符合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的国际性转移要求。要求规定,制造商和承包商是按照规范的要求,将生产中具有责任控制的组织,包括两家和两家以上的不同的名称的公司,在焊接工艺上加以评定,并进行有效的操作和控制。这一组织是包含了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质量保证程序的组织,不要求重复进行工艺评定。制造商和承包商拥有了不同拥有者的操作管理权限,能够规范制造商和承包商在原工艺评定期间的PQR和WPS,当操作管理被保持并使用后不需要进行重新评定。(3)常规岛和BOP工程焊接的工艺评定,符合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的要求。按照人员、管理、评定的等效性规定,加以技能和经验的连续性,使之具有同等的效力,在同一施工单位进行现场评定后,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设备、和将同一施工单位的监督经验及另一个车间或现场对应焊接,进行不重复的评定。根据工艺评定的转移要求,电力行业的全部焊接经过审批后的评定资料得到了批准及描述,同一个质量管理体系内的通用章节以及工艺评定、标准在实施后的焊接工艺评定中基本可以进行覆盖。核电工程中的常用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包含了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的要求,其中缺少明确的条款规定,如现场设备和工业管道焊接的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此外,不可重复进行焊接,统一在同一效力的设备和质量管理体系中,施工规范对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的规定应保证技能和经验的连续性,升级后的现场设备和同一项评定工业管道焊接进行了取消。
3焊接工艺的评定转移
转移材料、人员、车间、环境等的焊接工艺是设置在同一个车间,承包商的现场的活动按照焊接技术规格束和图纸要求进行项目的转移,为将核电工程项目的焊接工艺转移,核电工程承包商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对焊接工艺的评定标准要进行熟悉,并保证焊接工艺的评定能够符合转移的要求。(1)对核电工程项目的质保体系,焊接工程的技术人员应进行分析和对比,应熟练使用组织机构、职责、焊接管理模式和相关的程序,做好核电工程焊接的工艺评定标准的制定工作,对焊接工艺评定进行转移的同时,包括对焊接设备的无损监测,施工技术上要进行评定考试等,焊接的工艺评定转移的可行性焊接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经验、资格、母材和焊接材料的试验,施工环境的对比分析等。(2)负责两个核电工程以上项目的焊接工程技术人员,要确定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的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转移分析的工作,主要进行的内容包括做好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的报告,编制核电工程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标准,做好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的清单。承包商方面的项目经理担负的责任包括对比和分析承包商在两个核电工程项目中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比分析核电工程项目的人、机情况,评定焊接的工艺技术和制订注意事项、质量监督管理、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清单、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管理等内容等清单。(3)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管理程序的编制。将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的规范进行有序的编制,在焊接工艺实施前,做好工艺评定,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并要求相关人员遵照评定转移管理的程序,签字并。要求承包商的内部部门在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时,明确自身职责、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流程及焊机工艺评定转移的管理,做好焊接评定转移的相关记录。(4)焊接工艺转移报告的评定,由核电工程总承包商负责审查和评定,由承包商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完成报告,将报告转移到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商收到焊机工艺评定转移报告后,综合考虑焊机工艺评定转移报告,对核电工程焊机工艺评定转移报告进行评审,实地考察承包商焊接能力,重点审查内容包括: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质量保证体系、焊接材料、设备、资格、环境等方面的标准。在进行承包商的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的审查的时候,总承包单位应组织评审专家,邀请核电工程设计的设计院设计专家等,并要求负责核电工程的总承包商、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的代表全程参与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评审。(5)焊机工艺评定转移实施流程为承包商编制焊机工艺评定转移管理程序,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转移前的焊接技术条件对比,承包商完成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和拟转移项目清单的编校、审批并签署总经理承诺,承包商向总承包单位上报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和拟转移项目清单,总承包单位根据对承包商焊机能力考查实际情况,编制考察报告,总承包单位组织对承包商递交的焊机工艺规定转移报告和拟转移项目清单进行审查。拟转移的焊机工艺评定报告是否用于该安全相关设备焊接,如果是,则核电业主批复总承包单位复查后的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和拟转移项目清单,承包商对批复的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和拟转移项目清单以及批复意见归档,承包商根据批复意见整理被转移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报告总承包单位好监理单位审核,承包商根据总承包单位审核结果被转移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下发相关部门。
4结束语
为保证核电工程的承包商对焊接工艺的质量控制,对于核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主体进行审核应由监理单位负责。核电工程承包商的焊接工艺负责对评定转移报告进行审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是对核电工程项目图纸中的材料、焊接方法等加以重点的审查,关注核电工程承包商的焊接工艺评定能否满足项目的要求,并做好现场施工的巡检,及检查旁站等,做好超标的焊缝返修方案的审查,对焊接不符合项的跟踪处理等环节加以控制。
作者:刘新收 单位: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唐识.总承包模式下的核电工程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管理[J].电焊机,2016,46(4):92–97.
[2]马新朝.核电项目建造阶段中的焊接工艺评定转移[J].焊接,2011(1):13–17.
[3]王成林.核电站常规岛和BOP工程焊接工艺评定转移[J].电焊机,2013,43(1):46–48.
[4]王恒,陈闽峰.ACP1000核电厂焊接工艺评定要求的研究与制定[J].焊接,2016(10):65–68.
[5]路浩,肖金枝,魏艳红,等.基于ISO15614–2标准的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系统[J].焊接,2013(6):42–45.
[6]钟荣高.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监督检验[J].电焊机,2013,43(9):84–86.
关键词: 监理工程师;审查;现场设备;工业管道; 焊接工艺评定。
前言
焊接工程是化工石油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市政公用(燃气、热力)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重要分项工程。焊缝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是整个工程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甚至列入施工合同内,要求焊缝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不低于95%。焊接工艺对于工程焊接质量很关键,焊接工艺正确与否,需要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来验证。
现行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规定:在掌握材料的焊接性能后,应在工程焊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的规定进行。
工程项目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提出审查意见,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
根据NBT47014-2011(JB4708)《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第三章“术语与定义”:为验证所拟订的焊件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称为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一是验证拟定的焊接工艺正确性,二是评价施焊单位焊接的焊缝的使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能力。
焊接工艺评定包括制订焊接工艺预规程、按照焊接工艺预规程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以及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汇总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按规定格式记载有关试验数据及验证性试验结果(焊接试件、检验试样、测定性能、确认试验记录),对拟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进行评价的记录报告。能够满足要求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经批准后成为焊接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生产的焊接工艺文件。
审查焊接工艺评定,监理工程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正确性判定焊接工艺评定结果
如何判断一项焊接工艺评定结果是否合格,并能应用于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上,首先应确定该项评定的试验程序、试验方法和评定合格标准是否符合《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规定的重要因素和补加重要因素(有冲击韧性要求时)核定其使用的范围。对其中的不符合项应采取追加试验和评定的方法,或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2.确认变更后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修订后,名称更改为《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对于2011年10月以前报审的焊接工艺评定,遇到了执行GB50236-98版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变更问题。除允许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进行编辑上的更改或补充外,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不允许变更的,因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进行特定焊接试验时发生事件的记录。“编辑上的更改”是指如母材或填充金属分类号的调整。“补充”是指诸如由于标准的修改而引起的变化。在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中可以附加补充文件,只要这些补充文件被试验记录或类似数据证实是原来评定条件的一部分。但是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所有变更(包括日期)都必须进行再确认。
3.检查焊接工艺评定的实施单位
焊接工艺评定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并评定施焊单位在限制条件下焊成合格接头的能力。
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并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工作。不允许将焊接工艺评定的关键工作(如焊接工艺预规程的编制、试件焊接等)委托另一个单位完成。试件和试样的加工、无损检测和理化性能试验等可委托其他试验机构完成,但施焊单位应对整个工艺评定工作及试验结果负全部责任。
工程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众多,各施工应独立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工作,不允许“照抄”或“输入”外单位的焊接工艺评定。
4.结束语
1)本文讨论的是针对现场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气焊、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含药芯焊丝电弧焊)的焊接工艺评定的审查。
2)监理机构应在现场设备、工业管道工程焊接前审查按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的规定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但不排除已有焊接工艺评定(执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的所有变更进行再次确认。
3) 审查过程中,结合设计文件,焊接工艺评定严格执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及《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2011规定,不排除评定规则允许下的母材、焊材代用。
参考文献:
[1] GB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S]
[2]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S]
[3] 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S]
关键词:水电;工程档案;管理
作者简介:张伟(1978-),男,甘肃静宁人,华能碌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馆员,工程师。(甘肃?碌曲?747200)王景龙(1972-),男,甘肃永靖人,华能文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甘肃?文县?746400)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122-02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水电开发迅猛,2010年8月,全国投产装机容量超过了2亿kW。随着水电项目投资的加快,对水电项目工程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也需要及时跟进。水电工程档案作为基本建设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是企业档案的工作主要内容,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完整、准确、系统[1]做好水电工程档案,实现档案能够对水电项目真实有效记载,不仅是档案服务于整个项目建设周期、规避诸多风险的要求,也是工程投产后安全经济运行、维护各方权益的需要,更是积累社会发展成果财富的需要。
一、工程档案的概念及水电项目工程档案的特点
工程档案是指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建成投产及项目后评价整个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真实历史记录,又称基建工程档案或项目档案。
水电项目工程档案是基建工程档案的重要构成和分支,除具有工程档案的一般特性外,因其工程建设的长周期性、严格的建设程序性、多学科跨专业性,决定了水电工程档案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等特性,具有综合性强、形成周期差异大、形成时机性强、文书与科技档案相互渗透等特点。[2]水电工程档案在档案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水电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水电项目竣工验收前必须完成的单项验收工作之一。
二、水电工程档案的九大板块及其基本内容
水电项目工程档案基本上分为项目专项评价档案、设计成果档案、招标投标及合同档案、移民征地档案、建安工程档案、设备仪器档案、工程财务档案、往来文件以及其他档案九大板块。熟悉各板块构成内容是管好水电工程档案的前提。
1.项目专项评价档案
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管理规定,项目前期和后期主要进行环保、水保、工业卫生、消防、地质灾害、占压矿藏、并网审查、取水、地震、安全评估及部分项目竣工单项验收,按照项目属地原则逐级上报和下批文件。上述专项报告和审批文件是项目合法性资料,须完整归档。
2.设计成果档案
项目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报告及按项目规模审批权限的报批文件;施工图、设计变更、专业模型试验、地质、地形和地貌测绘报告等设计基础成果资料。
3.招投标、合同档案
招投标档案是对从招标公告开始到中标通知发出整个招标活动过程的反映,主要由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招评标组织机构、评标办法、会议制度、会议记录、澄清函、评标报告等组成。按照规定,投标文件一般只归档已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对于未中标者的投标文件在项目竣工三年后自行销毁。为全面反映招投标过程,应将未中标单位的投标报价附于开标记录后进行永久归档。
合同档案包括合同会签单、谈判纪要,补充协议及合同变更文件。非法人代表签署的,必须出具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书。
4.移民征地档案
移民征地档案主要有移民规划、勘测、勘验报告、报批文件、土地丈量、公告、合同协议、补偿费发放表、土地使用证等。土地丈量表、合同协议、补偿费发放表需写明土地自然地理位置、土地“四至”,并按省、县、乡、村、社行政机构分别造册,三者应相互对应,形成有效闭环,便于档案检索利用。
移民档案记录了移民工作的全过程,是移民工作验收的基础和凭据[3],是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的难点。
5.建筑安装工程档案
建筑安装工程是水电工程档案的重点,直接反映工程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监理、阶段验收、竣工图等内容。
(1)质量管理文件。工程质量文件是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主体,案卷数量约占项目档案的80%左右,归档需经施工、质量监督、监理三方对文件齐全、完整、准确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会审。主要有三部分:
基础部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包括技术负责人、三检人员名单及资质的质量控制机构;测量成果;施工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其监理人批复等资料。
原材料、建筑成果检测检验——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报验(包括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工地复检材料并报监理人审批后使用)、成品(半成品)现场检测检验及其横向检验;取芯试验报告。
过程控制部分——分项质量验收、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单项)工程移交申请及鉴定书。分项验收是质量控制最底层环节,以土建砼工程为例,主要由基础面或施工缝处理、模板、钢筋、止水(伸缩缝、埋件)、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组成。过程控制资料按照从高到低的层次顺序关系依次为:过程控制资料—单项工程评定资料—单位工程评定资料—分部工程评定资料—分项工程评定资料。
(2)进度控制文件。项目开工申请及开工令、依据合同文件编制的总进度计划、阶段进度计划、进度分析资料及计划调整资料,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专题会议纪要。以上资料均需监理人审查批准。
关键词:高压旋喷灌浆;防渗墙;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述
三洲田水库1#坝的渗漏问题较为突出。地质勘察成果表明,1#坝存在坝基渗漏和两侧坝肩裂隙水渗漏,大坝局部填筑质量较差,存在强透水段,需对大坝进行防渗处理。水库管理单位分别在2001年、2002年进行了防渗灌浆处理,但坝下渗漏量仍然较大,为彻底解决大坝渗漏的安全隐患,设计采用坝体防渗墙结合基岩帷幕水泥灌浆方案进行处理。
1#坝坝下涵管位于大坝右坝段的强风化土层,为避免砼防渗墙冲孔施工坝下涵管造成破坏,在管左右6m范围内的防渗墙墙顶高程高于管顶约2.5m。对此防渗墙“天窗”,设计经多方比较,决定采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对其进行成墙封堵施工,具体处理措施为:在涵管两侧造孔,利用高压旋喷设备将涵管处“天窗”范围内的强风化岩冲散,再喷水泥浆形成高喷墙与砼防渗墙形成完整的防渗体系。
二、处理技术与工艺
1、施工设备
造孔系统、高压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制浆供浆系统、提升喷射系统和检测系统。
2、施工工艺
高压旋喷灌浆采用双重管喷射工艺。分四序施工,各序孔灌浆时间间隔不小于48小时,由于墙体固有不均匀和第2序喷射时穿透能力以及灌填饱和程度的限制,将附近第1序墙体冲散而第2序灌填不饱满等原因形成防渗的弱点,甚至空洞,当第1序墙体有足够的强度(1序喷灌48小时),再进行2序喷灌连接,依次类推,这样连接防渗效果好。施工时在本工程设计桩号内,先确定施工轴线,本次处理部分设计为双排布置,并按设计的孔距将孔位先定好(具体分序情况见附图),灌浆时应全孔连续进行灌浆。
根据设计防渗墙施工轴线和孔距确定孔位,并做好地面壮标记。泥浆护壁,泥浆材料为钙质膨润土。搅拌浆液采用联合搅浆机制浆,泥浆泵供浆,要求浆液拌合均匀,比重稳定。浆液材料为纯水泥浆,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高压旋喷灌浆,将高喷管下入到孔内,按造孔记录和防渗墙基底线控制下入深度,然后启动高压水泵、空气压缩机、搅拌机供浆,同时全面检查各管路是否封闭,水、浆、气压力及流量是否符合设计参数要求。启动设备3min后,待水泥浆从孔口返浆,再按设计提升速度开始提升。喷射灌浆结束后,进行静压回填灌浆,至液面不析水、不下沉为止。
3、施工控制参数
高压喷射灌浆施工参数的确定是防渗墙成墙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高喷灌浆施工技术参数进行施工,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主要技术参数由室内配方和现场试验确定。本工程施工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高喷灌浆的孔距0.8m,排距0.8m;成墙厚度为1.6m,防渗墙钻孔为垂直孔,钻孔偏斜率应小于1%;高喷灌浆孔位与设计孔位偏差小于5cm;高喷灌浆的形式为旋喷,双管法;提升速度:提升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浆液用量,提升速度过快,容易产生空洞,且切割半径不符合要求,会造成防渗墙搭接处产生薄弱环节。提升速度太慢,则冒浆量过大,造成水泥浪费,因此根据灌浆试验确定提升速度。本工程提升速度为10~20cm/min,旋转速度为0.8~1.0r/min,空气压力为0.6~0.8 Mpa,风量为0.80~1.2L/min,高喷灌浆的水泥浆压力为25~40Mpa,流量为70~100L/min;注浆水泥浆比重控制在1.7g/ cm3以上。
4、异常情况处理
高压旋喷灌浆施工,孔口返浆是确保墙体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因地层漏浆过大,出现不返浆时,应立即停止灌浆,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静喷,不提升喷管,待孔返浆后再进行复喷。
降低浆压,增大进浆浓度和浆量。
对于漏浆特别严重的孔段,向孔内回填砂土和其他颗粒材料。
高压旋喷灌浆施工中,因高压泵压力不够、供浆量不足等原因,会造成喷浆中断。
当采取措施恢复喷浆后,必须进行复喷,其复喷长度不小于20 cm,以确保墙体的连续性。
三、效果检测与分析 高喷灌浆施工结束后,墙体做围井抽水试验和墙体取芯及压水试验,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做围井注水或抽水试验检查,防渗墙做为围井的下游边墙,围井布置位置和数量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墙体取芯及压水试验在帷幕灌浆钻孔时进行,帷幕灌浆钻孔钻穿旋喷墙时,连续钻取岩芯,岩样做抗压试验,每10孔取1孔做压水试验。墙体取芯应在旋喷墙施工结束28天后进行。经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四、结语
本工程施工完成后,经边续的渗水量实地观测,防渗效果良好,为有效处理坝下涵管与防渗墙之间“天窗”的防渗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参考文献: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DLT—5200—2004执行.
1.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含义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产生了一项非常伟大技术———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当代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得到了推广,交水电费、购物聊天都应用到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同样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筑、水利工程、教育等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1.2工程管理的含义
工程管理就是规划工程的前期发展,控制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调度问题,也要做好工程的后期维护工作。加强工程管理工作,使工程建设朝着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发展越来越快,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急需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提工程管理技术,促进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1.3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性
科技的发展,工程管理急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把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能够提高我国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促使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化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的优势与特点
2.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实现数据分享和信息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优势,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在工程管理中加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为工程管理提供正确的数据,有利于工程工作做出正确的决策。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有时候在工作中人难免会出现误差,导致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就可以避免由人工失误带来的工作错误,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能够实现工程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便于生产生活。
2.2工程管理特点
工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特点:第一,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覆盖面比较广。工程管理,就是监督工程中所做的计划和决策,监管工程工作的各个环节,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第二,工程管理繁琐复杂。从技术上来看,工程管理所涉及的技术很多,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从组织上来看,涉及部门众多且复杂,容易出现矛盾,所以工作时沟通和协调很重要。第三,根据工程管理的系统性,把工程管理看做是一个整体,在整体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分支,每一个分支都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系统性的整理。
3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工程项目系统管理应用
工程管理工作融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有效地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利用项目系统管理技术,提高了工程管理的质量。项目投资计划信息以及工程项目的进度报告一般由项目经理提供,利用工程项目系统,可以加快查阅信息速度,从而做出最适合的项目方案,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度得到加快,节约管理工程的成本,很好地控制了资金的使用。还能够协调好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工程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工程物资系统管理应用
工程管理中的工程物资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使工程物资系统得到完善发展,保障工程管理中物资材料的质量。在工程物资管理中,材料存放是否正确、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在途物资是否安全等因素都会影响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施。利用工程物资系统的管理技术,有利于对物资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归纳与分析,也保证了物资的准确性,实现了物资管理的信息数字化发展。
3.3工程管理系统应用
工程施工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内容撰写工作报告,防止在施工中发生事故。一般将工程管理系统运用到工作中,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有效地分析,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工作出现的漏洞和误差。
4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有效作用
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工程管理涉及到技术与经济两个层面。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对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化工程管理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加入,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模式。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技术水平,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系统化的分析归纳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全球化,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加强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协调部门间的工作。对工程资金也有很好的保障作用,统一规划工程资金,降低成本,为工程管理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结束语
关键词: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我国“十二五”时期公路建设的主攻方向曾在2010年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综合各国经验的基础上被指出,当时表明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和要求其主攻方向应该以实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五化”的形式进行现代管理,所谓“五化”指的是:日常管理精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工程施工标准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发展理念人本化。现代工程管理的理念以“五化”的形式不仅被全国公路建设座谈明确提出还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我国的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有了新的变革,因此有了新的工程管理体系“现代工程管理体系”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种种新问题,比如如何管理如何构建如何实践等在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前出现的现代工程管理问题,面对这些疑点我们如何能游刃有余的掌控,它们正确管理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本篇文章将针对以上所讨论的论点进行分析探讨。
1.深度剖析现代工程管理体系
从字面看我们可以把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拆解为3个元素首先是“工程管理体系”然后“现代”最后“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我们先从以上提炼出的2个单体元素在综合一个总体元素进行简介分析。
1.1什么是工程管理体系
工程管理体系如果我们也把它进行剖析后,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它也同样可以分为3个独立的元素,分别是工程 管理 以及体系。其中工程就可分为5类,其他四类我们不进行介绍,我们只针对“工程管理体系”这一“工程”的分析,这里面的工程所指的就是项目的意思。管理,目前已知分类分为4类,这里所指的管理是工程的制定,改进,协调,以及考察。体系是指按照工程的秩序和内部联系所组成的整体,内部联系在这里自然是工程和管理。体系就是它们的一个加法融合。综合以上的剖析在组合到一起,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工程管理体系就是以制定,改进,协调,以及考察为前提进行对工程项目的管理,管理的方式分为凹凸互补模式,各自单独存在,2者且又密不可分,凹模式主管理工程的步骤和策划方案。凸模式主管工程的质量 流程 安全 等问题。凹凸结合就是完全体的工程管理体系。
1.2“现代”所指什么
现代可以说是一个时间单位,但是我们所指的“现代”就是单纯指眼前吗?上面我们介绍过“现代工程管理体系”,它是由2010年提出来针对工程管理所制定的新方案,随着时间的流动,也许“现代”早已不是当年的2010年,有人会有新的驳点,2010以及不能代表“现代”了,从时间上来说,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从“现代工程管理体系”这个概念为出发点,就不能这么理解了,“现代工程管理体系”即便是在当下,也依然遵循着2010年由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的政策,所以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的“现代”指的就是遵循以实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五化”的形式进行现代管理,我们要以五化为出发点来参透“现代”的含义:随时观望新时代新市场信息,更新老套,做到发展与时俱进。这一点来看,遵循2010年的五化完全不与时间的变迁发生冲突,五化永远停留在2010年,但是五化的管理制度与新时代一同更新一同新型化。
1.3什么是“现代工程管理体系”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将所有单独进行剖析的结论合并到一起,遵循五化概念,是以制定,改进,协调,以及考察为前提进行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在配合步骤和策划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质量 流程 安全 等一系列的实现过程。
2.塑建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框架
以现代工程管理体系为原型从中提取精髓,步步进行“四个标准化”考核,以通过为考核目标来试图塑建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框架,随时进行讲解说明,尤其对“现代“化理解,其含义的体现要极力向“五化”靠拢。
3.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推进方案的构思
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系统的复杂性从以上对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的剖析就能得出结论,小到人力资源至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大到突发事件的反应对策和专业技术内化兼容,并且合理的权利财力交托给正确的人,在此基础上又能进行平衡的队伍配置,都是极具挑战性的活动,但是综合以上因素来考虑,出发点可以先以现场人员管理为主题进行记载,为以后的成功铺垫人员的个体素质和团队配合做一个全方位的调查数据,根据数据分析进行现代工程管理体系。
工程管理体系以这样的状态取得进展,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训练才能做出好的成绩,现代工程管理的核心作用在此时重要性不可言喻,然而它却需要借助外力来进行催化,与时间抢时间这项重任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绝对的重视并以效率进行,此时我们首要深思并最快采取措施的 就是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的应该何如推进和应用。
采取“试点为主“作为推进现代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条件这一结论是通过与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后作出的结论,但是不能操之过急,控制好节奏,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采用上下反复的方式进行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强化使其稳定,“试点为主,逐步实施”这次作为其宗旨进行实施,此次“试点”活动背负的责重非凡,它将作为大体系中的某个专项体系为突破点,将相应经验和办法应用到其他专项中,最后形成完整的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文件。已经由工程建下发至各参建单位的“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含义是由相关项目专家及相关项目人员制定的,在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中进行应用,如发现相关问题,项目部人员会有专门回收人员,将其反馈的问题逐一解决并继续下发回去,将“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含义清晰的呈现在上下级眼前。
4.结语
虽然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耗费心血的项目,但是它的价值必将把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推上未来公路施工建设这项领域的巅峰王座,在现代工程管理体系成为现代工程管理体系趋势已经明朗化的今天,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研究这项极具价值的项目问题:如何将现代工程管理与工程建设完美坚固的凝结在一起。尽管完善还在进行中,但是只要面临新的问题、我们不怕失败 有敢于挑战 永不退缩的精神,那么体系的有效推进与整合 现代工程体系的管理与建设相互整合等这些至今无法完善的问题,终将被完善。
关键词:PDCA管理模式;内容含义;电力工程管理;应用
在中国地区,电力工程是极为重要的保障国家正常运转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并且对于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同时,伴随着我国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电力工程提出了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针对电力工程的管理便需要电力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高度重视。而在以上的大环境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力工程PDCA管理模式便开始在我国电力工程管理当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利用其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极大程度地增强了电力部门对电力工程的管理效果。
一、PDCA管理模式的内容和含义
PDCA管理模式的理念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美国统计学专家所提出的,是让企业在针对自身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实现高效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在PDCA这四个字母当中,P是英文PLAN的缩写,其含义为计划;D是英文Do的缩写,其含义为执行;C是英文Check的缩写,其含义为检查;A是英文Adapt的缩写,其含义是对检查的项目开展处理。
在计划过程当中,企业必须要针对采用PDCA管理模式的项目所涵盖的内容开展周密的调查,同时按照这些内容的真实状况规划处详细的操作办法。在执行阶段当中,企业必须要按照计划和所制定的策划将相关的工作开展下去,并依照相关工作的操作过程对其开展严密的管控。在检查阶段之中,企业需要根据之前所制定的计划和方案在实施过程当中所发生的一切问题开展检查,方便在落实的过程当中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在处理阶段之中,企业必须要按照计划的开展过程中的具体状况对该计划进行系统性的调整,使得计划的开展变得更加科学合理。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企业还需要根据此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和分析,方便接下来后续工作的开展能够做得更好。
从笔者对PDCA管理模式的分析当中不难发现,PDCA管理模式是一种根据管理项目的变动而自身也会引起变化的动态循环管理方式。企业能够按照相关任务的开展状况和实施效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同其他管理模式进行比较,PDCA管理模式的灵活性特点更加适合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并能让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使得自身的效率得最大化,所以,在电力工程管理过程当中,合理针对PDCA管理模式进行使用,往往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二、电力工程管理当中PDCA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计划阶段
在工程计划阶段之中,电力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工程项目的相关情况开展管理计划的拟定,并且根据管理计划进行管理办法和管理手段的制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管理计划的拟定过程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妥善衡量在电力工程项目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此保障整个计划的周密和完善。笔者认为,管理人员在进行计划拟定时,必须要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关注。
首先,在拟定计划之前,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要针对该电力工程的具体状况开展一次周密的调查工作。并分析在工程施工作业时可能会发生的突发状况,并针对性地拟出对应的处理办法。同时,针对部分可能发生意外状况的施工部分,管理者需要拟划出对应的处理措施,保证管理方案条理的清楚。其次,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之中,可能会涉及到周边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涵盖有电力设备、日常维护、运行监管以及环境因素等,管理者在进行计划拟定的过程之中,必须要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衡量,同时按照这些因素对电力工程施工可能产生影响的大小拟划对应的管理办法,方便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例如:管理者在针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方案的拟定过程当中,必须要按照设备当前的状况开展对应的管理。如定期针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使其能够始终出资按一个相对较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针对部分较为特殊的电力工程设备,管理者还可以对其进行管理计划的制定,如对其相关使用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登记,以便管理者可以就设备开展针对性监测,让电力工程当中的全部设备都可以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二)执行阶段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执行阶段,管理者需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的变化对管理方式进行科学性的调整,以求管理计划和工程施工作业始终处在高度融合的状态。并且,管理者还需要把施工现场当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新的状况在新的管理计划当中进行添加,这样便可以为接下来的电力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管理计划执行的过程当中,管理者必须要依照信息化的特点,构建相关的信息资料库,把对应的信息资料放进信息资料库的管理范围之中,这便能够完成各种信息资源的交流。管理者可以按照工作的具体内容对信息的变化状况开展实时控制,这样便可以有效帮助电力工程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得到有效的发展。另外,在管理计划落实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要增强责任意识,对施工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发挥出自身最大程度的价值。所以,电力部门可以凭借培训或者会议等办法增强员工对于电力过程的责任意识,使计划执行效果得到增强。
(三)检查阶段
笔者认为,针对电力工程所开展的检查是保障电力工程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应针对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注意。
第一,在检查阶段,管理者必须要对电力工程当中的各个部分开展监控,尤其是电力工程之中的重要部门,一定要提高检查力度,杜绝问题的发生。第二,一旦在检查时发现有质量问题,管理者就必须要开展责任追查,并且根据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对工程方案进行调整。最后,管理者必须要对电力工程的质量开展后期跟踪,保障计划可以有效开展。
(四)处理阶段
管理者在处理阶段当中,需要做的是将当前完成的电力工程施工情况与之前的情况进行对比,找出优点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更正,并在接下来的电力工程当中,彰显出更好的应用效果,并让PCDA管理模式在整体意义上实现动态化。
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当中,PCDA管理模式因为其灵活动态管理的特点,被我国广泛使用,并收获到了极佳的使用效果,整体增强了电力工程施工的效率,让电力系统能够满足用户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浅析;工程;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53文献标识码:A
随着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大型工程项目都纷纷上马,例如京广高铁项目的启动、天津新城的建设等,这也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一大标志。随着重点工程项目的逐渐变多,在高精尖技术得到进步的同时,工程与工程管理方面的不成熟开始凸显,尤其是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欠缺直接导致我国的工程管理中出现诸多漏洞。下面,本文将从基础的工程与工程管理的含义出发,以建筑工程管理和房地产工程管理为例,阐述新时代下工程管理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一、工程
(一)工程的概念
工程就是把科学原理运用到社会大生产中的一种应用,通过这种手段,使大自然中的事物能通过一个过程,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率的生产出对人类本身有用的东西。
如今,工程有逐渐演化出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工程,是指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空间下,运用专业的技术,把某种或多种特定的资源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设施或是某种概念,从而形成由人和所需资源构成的一个整体及实现建设目标的过程。
(二)系统工程学
系统工程是指跨多个学科的一个工程的集合,主要是指那些比较复杂的集合性的工程专案。简而言之,所谓系统工程就是由多个小工程组成的复杂的大工程,需要详细的工作流程管理,并常常和控制等其他学科相互联系。
系统工程学就是把系统工程进行理论化的学科,涉及到控制学、系统控制学和信息技术学等多个学科。
二、工程管理
(一)工程管理的概念
在国内,工程管理就是让工程在限定条件下获得成功,对相关的资源、工程活动及周边环境进行决策、组织、协调、奖惩等一揽子工作的总称。但实际上,在国内,普遍把它限定在土木工程管理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也严重脱离了国际一流水平。
就工程管理的定义,2000年,中国工程院就明确定义:①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管理;②关键性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型产品,在从开发到生产中的管理;③比较重要的技术方面的创造和改进,并与国际一流水准接轨的过程中的管理;④在产业和科技等层面上的重要布局和发展的管理。那么,这些定义就完全脱离了上面关于土木工程的狭义的理解。
(二)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在早些时候,即使是国际上的知名院校开设这门课程的要是很少的,只是选取某一个方面进行专门培养,例如土木工程和信息自动化工程等。它在管理工程、国际工程、房地产工程及相关专业工程教育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80年代,高等学校等还没开设这门课程。直到9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大发展,才陆续有不少高等学校的学科目录中出现了工程管理这门新兴的专业课程。但是限于对工程管理的含义的理解,各个大学对这门学科的处理方式也是各不相同。有把它归到管理学院下属,如天津大学;有的则是直接把工程管理限定在土木工程管理方面作为主攻专业方向,如武汉大学;有的就直接独立成下属院系,如东北财大建设管理学院。
另外每个学校的侧重点有有所不同,有的偏向房地产管理、有的则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有的偏重水利工程管理……或者偏向管理或者技术。
三、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一)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这是企业获取最大效益的基本要素。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是工程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只有把成本控制要就好了,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机会取胜。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是否准确,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收益。
2.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施工成品的价格。成本控制的过程,就是一个商品生产的过程,企业要向从中获利,就必须精密计算出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另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成本指标,有效地监督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尽量减少消耗,来取得最优化的效益。
(2)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方法
1.利用组织措施。应该建成并完善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管理不应该是某一个或是几个人的事,而应该是全企业的活动,为了保证成本在最低限度内,经历应该充分落实岗位责任制,把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细化到人员责任上,形成一个成熟有效的分工明确的成本管理责任体质。
2.采用技术措施。所谓技术措施,就是在工程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相关技术人员的能力,对标书中的技术数据要充分论证,寻求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案,以此来降低工程管理中的成本,包括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3.利用经济措施。就是从人工、项目用的原材料、机械出发,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花销,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知道市场上同款产品或服务的最优价格,这样才能从经济的角度管控成本。
4.加强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它既包括产品的质量,也包括生产过程的质量。产品的质量奖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信誉,这也是成本的重要环节,主要是为了避免返工现象的发生。
5.重视合同管理。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工程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工程建设中,会涉及到与材料供应商的合同、与施工企业的合同、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合同等各种各样的合同,无论哪一个合同除了问题,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建筑工程管理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我国的经济中心就是发展,可以说,目前,我国的重心就放在建设上,其中建筑业作为经济的关键产业,建筑工程管理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也面临着极为广阔的前景。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措施
1.人员的优化配置是重要的改进措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结构优化,就是配置的各种各样的资源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结构模式。
2.要建立起奖惩和监督机制。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和监督机制,才能建设一流的工程。严格的奖惩机制,可以加强员工的竞争意识,按照公平的原则,在淘汰一批的同时,还要奖励优秀员工,并引起一批该段人才,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危机意识,提升办事效率。
3.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事项。加强成本管理是降低建筑成本的有效手段。
4.更有加强安全施工的监管。安全施工不只是为了保证他人的利益不受侵害,更重要的是保障企业本身的利益不受侵害,避免因为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损失。
五、房地产工程管理
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控制程序
房地产开发项目不是一个短期项目,而是长期的、技术含量高的大型工程,在项目开发的每个阶段都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以避免任何一个环节造成的问题。只有真正做到了对每个小环节的严格监控,才能确保工程不发生质量或是安全上的事故,才会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项目的开发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结束语
从目前工程管理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工程实践,还是理论建设,都在呈现国际化、信息化的趋势,对工程管理的成本控制上逐步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尤其是建筑和房地产工程管理上,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全盘和细节相结合,尽量保证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志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有效控制的方法探讨时代金融[J],2011(5).
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的含义
1.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含义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产生了一项非常伟大技术———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当代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得到了推广,交水电费、购物聊天都应用到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同样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筑、水利工程、教育等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1.2工程管理的含义
工程管理就是规划工程的前期发展,控制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调度问题,也要做好工程的后期维护工作。加强工程管理工作,使工程建设朝着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发展越来越快,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急需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提工程管理技术,促进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1.3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性
科技的发展,工程管理急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把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能够提高我国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促使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化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的优势与特点
2.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实现数据分享和信息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优势,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在工程管理中加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为工程管理提供正确的数据,有利于工程工作做出正确的决策。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有时候在工作中人难免会出现误差,导致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就可以避免由人工失误带来的工作错误,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能够实现工程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便于生产生活。
2.2工程管理特点
工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特点:第一,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覆盖面比较广。工程管理,就是监督工程中所做的计划和决策,监管工程工作的各个环节,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第二,工程管理繁琐复杂。从技术上来看,工程管理所涉及的技术很多,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从组织上来看,涉及部门众多且复杂,容易出现矛盾,所以工作时沟通和协调很重要。第三,根据工程管理的系统性,把工程管理看做是一个整体,在整体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分支,每一个分支都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系统性的整理。
3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工程项目系统管理应用
工程管理工作融入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有效地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利用项目系统管理技术,提高了工程管理的质量。项目投资计划信息以及工程项目的进度报告一般由项目经理提供,利用工程项目系统,可以加快查阅信息速度,从而做出最适合的项目方案,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度得到加快,节约管理工程的成本,很好地控制了资金的使用。还能够协调好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工程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工程物资系统管理应用
工程管理中的工程物资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使工程物资系统得到完善发展,保障工程管理中物资材料的质量。在工程物资管理中,材料存放是否正确、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在途物资是否安全等因素都会影响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施。利用工程物资系统的管理技术,有利于对物资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归纳与分析,也保证了物资的准确性,实现了物资管理的信息数字化发展。
3.3工程管理系统应用
工程施工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内容撰写工作报告,防止在施工中发生事故。一般将工程管理系统运用到工作中,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有效地分析,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工作出现的漏洞和误差。
4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有效作用
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工程管理涉及到技术与经济两个层面。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对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化工程管理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加入,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模式。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技术水平,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系统化的分析归纳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全球化,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加强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协调部门间的工作。对工程资金也有很好的保障作用,统一规划工程资金,降低成本,为工程管理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结束语
[关键字]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水利工程管理的概述
1.1水利工程管理含义
“水利工程管理是指对已建成的水利工程进行检查观测、养护修理和水利调度运行,保障工程正常运行,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工作;工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持工程建筑物和设备的完整、安全,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正确运用工程设备,以控制、调节、分配、使用水源,充分发挥其防洪、灌溉、供水、排水、发电、航运、水产、环境保护等效益;正确操作闸门启闭和各类机械、电机设备,提高效率,防止事故;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更新改造工程设备和提高管理水平。”其中,基于水利工程评价机制的项目工程的运用、维修和保护工作,是水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的水利工程,只有在有效的管理下,才能验证设计的正确科学与否并进一步达到预期效果。
1.2水利工程管理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由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组织管理与经营管理这四个部分有机组成,其中工程管理是基础,用水管理是中心,组织管理是保证,经营管理是关键,也是促进、巩固与发展以上三方面管理的重要手段。
1.2.1工程管理
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管理工作的技术要求较强,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合理应用、工程的养护维修、工程的观测、工程的防汛抢险等专业性作业。
1.2.2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和工农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用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用水、量水管理、水量调度等内容。 1.2.3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的处理各个用水单位间的用水利益关系,通过合理使用水利设施,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并结合取专业管理机构和群众性管理组织,组织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4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要求首先保证工程的安全,通过与工程、用水、组织管理的结合,进行多种经营,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以达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的目的,从而增加财富收入,又反过来促进工程、用水与组织管理。
1.3水利工程管理意义
三分建,七分管就是说水利工的基础是建设,关键是管理,目的是使用。所以工程管理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效益,还将关系着水利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影响着经济社会的正常秩序。由此看来,加强当代水利工程管理并确保水利工程效益的最大发挥刻不容缓。
2.项目评价机制的理论
2.1项目评价机制的含义
“评价机制是指政府行政许可审批前,对待批项目的前置许可的可行性评价,一般由法定的中介机机构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政府部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决定批准或者不予批准。如工业项目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等;采矿项目必须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矿山安全评价等。”
2.2项目评价机制的理论现状
目前关于项目评价机制的理论还发展的并不完善,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评价方法不一致、评价范围有限、关注领域受限、缺乏协调机制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评价机制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3.水利工程管理的评价机制理论
3.1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含义
“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是指水利工程建成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投产运营后,对水利工程进行的总结性评价。后评价目的在于评价工程的实际运行状况,以确定工程是否达到规划设计设定的目标和预测的投资效果,评价工程建设决策是否正确,建设实施是否成功,为工程以后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意见,供类似工程建设决策借鉴参考。”评价视角包括工程决策、实施过程和运行管理等各阶段的状态、原因和影响,评价方法是结合全面调查与对比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评价目的是总结工程管理经验、改进管理技术、以提高工程运营水平与项目效益。
3.2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主要包括过程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影响评价和持续性评价这四个方面。
其中,过程评价主要由立项评价、设计评价、施工评价、生产评价以及投资评价构成。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涵括工程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两方面。影响评价则是指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生态影响以及人文影响。持续性评价主要是指工程持续发挥效益的措施建议。
3.3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特点
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因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也具有不同于一般的评价机制的特点:
(1)评价内容广泛——水利工程后评价包括过程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影响评价以及持续性评价且每一项评价涉及面广,横向与纵向结合,整体与局部交织。
(2)资料搜集困难——一方面由于评价机制涉及面广,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实践性造成了评价机制的资料搜集的困难,这就为建立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3)定性定量结合——水利工程作为一项科学工程,对数据的精准性要求严格,需要进行定量分析;而工程管理作为一项设计人力、财力与物力多重社会因经济因素的工作,必须进行准确的定性分析,这就决定了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将是一项定性定量结合使用的工作。
4. 水利工程的评价机制构建
4.1评价机制内容的控制
根据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的特点,对评价机制内容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过程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影响评价以及持续性评价这四个方面。
4.1.1过程评价
通过对水利工程项目周期的划分,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评价主要包括其前期决策、工程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等方面。其目的是为了在于找出项目决策、管理组织、前期准各、开工准备、实施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经验。
4.1.2经济效益评价
水利工程的社会性决定了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以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第一目的,这就决定了经济评价效益过程中要以国民经济效益为主,财务效益为辅。
4.1.3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管理的影响评价包括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人文等方面产生的效益,包括有形与无形的结果。
4.1.4持续性评价
水利工程管理的持续性评价一般应包括财务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条件分析、管理和机构分析、政策分析等方面,主要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4.2确定评价标准
要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即水利工程管理评价机制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 符合我国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宗旨;
② 指标体系既要坚持全面系统性原则,又要坚持协调一致性 ;
③ 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指标的选取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比性;
④ 评价机制的预期效果要综合考虑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两个方面 ;
⑤ 指标体系要具有层次性,综合反映社会、环境、经济不同高层次的要求;
4.3选择评价方法
理论界存在着多种评价方法,包括专家评价法、经济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等,但是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和局限性,只有通过综合运用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靠。目前综合评价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种是通过几种方法的同时使用,综合不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另一种是通过集中不同方法的探究形成新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4.4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水利工程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针对水利工程的特点,用以反映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指标集合,由工程技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的量度指标构成。”在指标体系构建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指标的动态发展性与长期通用性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既要选取有针对性的指标,又要不漏不缺,同时指标要体现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要求。
4.5综合评价
1、指标确定。评价机制采取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定性指标 ,要进行相应的分类与排序,而定量指标则可以通过实地测量确定相应数据。
2、 权重确定。对于不同特点与功能的项目,应在指标取舍选择之后按其重要性进行分层排序并确定权重,权重确立可以采用客观法与主观法。
3、目标值确定。作为定量指标评价的基础,目标值的确定要具有客观代表性,并且要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程度、经济状况、人文环境、地域特征等特点,为定量指标提供一个相对的比较值。
4、 指标考核。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考核包括一级指标考核与二级指标考核。二级指标是最原始的指标数据,通过对定性指标的排序与定量指标的计算而确定的;一级指标则是间接指标数据,是根据二级指标数据的考核结果,并结合各指标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所得。
5、 总体评价。总体评价是在选定的评价方法下对考核的指标进行一定的计算处理后,在进行加权、汇总与排序,从而综合评价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技术和资源。它对建筑行业也同样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筑企业能够对其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成本等开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简化很多不必要的信息传递过程,从而极大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加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的探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鉴于此,笔者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2 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2.1 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在管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只要与信息的获取、处理加工、沟通交流、管理、传播、共享等有关的技术,就能够被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等各类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一些应用软件。信息技术也通常被称为信息或者是通信技术,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技术,也就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
2.2 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对建筑行业极其重要,企业若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增强其在国内的建筑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来说,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就以前来说,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益可以说取决于承接的建筑工程的多少,施工企业都认为只要接到建筑工程就能赚到钱,这一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了很多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不重视。这种观点已不能适应当前施工企业的发展趋势了,现在多数项目一般采用最低价中标,价格、利润等很低,因此,即使施工企业中标了,如果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不当,亏损也是难免的。所以,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搞好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竞争中占优势地位。第二,有利于大幅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许多项目参与者仍然在运用传统的工作协调和信息交流的模式,其速度以及效率都是比较低的。这主要是由于既懂得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又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项目管理的人员很缺乏。私企老板作为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完全不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导致无法对其进行应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已是大势所趋,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大大提高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准确性,最终提高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当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就目前来说,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建筑工程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还不够充分,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信息技术的基础比较差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应用计算机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局限,信息技术的应用一般以单机板软件为主,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使用的主要是单机操作,因此不利于形成信息的有效共享以及信息的自动传播;其次,当前,我国建筑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还是比较窄的,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进行材料采购、项目管理以及信息等功能还没能一一实现;最后,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还比较落后、陈旧,建筑工程的管理仍然主要依靠管理人积累的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管理方式也是比较粗放、随意的,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因此,难以跟上建筑工程信息化的管理体制的步伐,这对于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的进程来说是一个严重阻碍。
3.2 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不高
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低主要体现在管理手段没有及时更新、一些工程的管理比较混乱、管理的模式比较简易单一、对信息技术没有进行全面的使用等方面,也就是孤立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某一方面,比如一些施工企业仅仅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计划的编制,而在监督、控制以及计划调整等方面,又极其缺乏效果显著的管理方法,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编制通常反映的只是整个项目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编制的深度不够导致实现信息技术的优化是比较困难的,由以上可知,建筑企业还未能充分、有效应用地信息技术来提升产业水平,未能充分挖掘计算机所能带来的便利。
3.3 信息技术软件不成熟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信息软件的开发和发展可以说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与外国比起来,真的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国外开发的信息软件也不一定适合我国的一些单位,由于国内外单位的组织结构有差异,所以,信息软件所运用的范围也相应地不同,由于汉化的软件是由外语翻译成汉语,这就难免会导致软件维护方面存在困难和问题,使用起来也比较不便,而且,维护费用较高,再加上国外软件一般都价格贵,因此,只有极少的建筑单位有条件使用国外的信息软件。以上诸种原因致使许多工程项目一如既往地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就目前来说,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小规模地采用了信息技术,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无疑是起着阻碍作用的。
3.4 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较低
许多工程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和认识比较缺乏,以为会上网、会接发邮件就是所谓的信息化管理。他们未能认识、理解项目信息化的规范工作流程、统筹调度资源等功能。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素质参差不齐,企业发展也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比较充分,信息来源比较丰富,其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比较充分、深刻,而经济欠发达或偏远地区的情况就是相反的了,其管理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和理解信息化管理。
4 优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的有效措施
4.1 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的一般都内容非常丰富、数据量极大、信息极为庞杂,所以,我们必须将各种数据以一定的标准来划分、归类,并纳入信息化系统,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此外,工程项目比较复杂,环节也非常多,除进度计划、资金规划之外,还有质量安全、物质调配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囊括所有不可或缺的要素,并且考虑到各部分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最后,还应该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将系统中的不同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融合,进而促进全方位管理系统的更快形成。
4.2 切实提升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我们只有在切实提升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之后,才有可能更快地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企业的信息化。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时,必须全面考虑项目的成本、进度、目标等各个不同的环节,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为加快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经验型管理,实行科学化、集约型的管理模式,此外,还要把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管理作为核心工作来对待,全面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以此来提升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4.3 加强对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力度
加强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进度控制方面,网络计划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网络进度管理软件的使用能够有效控制进度,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目前这类软件已趋向成熟;二是质量控制方面,这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环节,利用质量管理软件能节省处理时间,结果的可靠性高,具有人手操作不可比拟的优势;三是工艺控制软件方面,我们还必须在应用比较广的深基坑设计与计算、工程测量、管线设备安装的三维效果设计等软件上加大开发力度。四是软件的开发要注重全面性、层次性。针对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特点,设计出能够有效、科学、全面管理该环节的信息技术软件。
4.4 积极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
信息化施工管理有如下一些特征,比如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存储自动化、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化等等。据此,企业应全面理解和运用信息化的这些特征,将这些特征与施工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然后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规划,积极、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继而逐渐形成成熟的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要想积极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快速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时,在研发和使用信息化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此外,在工作流程再造以及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还要慢慢试着突破各个部门分别、单一地应用的局限,应该努力将各项内容科学的、有机地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使各个业务模块能够进行联合、统一的监控,通过有效地将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协调起来,才有可能营造和实现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管理环境。
5 结束语
由以上论述可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管理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有非常重要作用,此外,采用信息化管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拓宽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也极为有利,最终有助于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化、集约型管理。信息技术引发的是一场管理层面的技术性变革,它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同时,它也是促进建筑行业科学化、技术化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拓宽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空间,大大提升建筑企业的发展层次。
参考文献:
[1]赵新月.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几个问题[J].才智. 2011(21).
关键词: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管理;分析与论述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138-02
21世纪是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极大的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推广与发展,当前个行业的决策者们均认识到当前市场竞争的主要焦点在于以服务作为核心竞争要点。特别是随着用电量的逐渐增加,提高了电力企业服务效率与质量在整个社会的关注程度。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通过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平,从而获得较多大客户的合作与支持的意义与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与意见。
1 电力大客户的含义与主要特征
所谓电力大客户主要是指一些用电容量比较大,具有重要用电性质的大工业客户,还包括一些单位性质的特殊客户,比如学校、医院以及政府机关等行业,对整个社会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在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潜在客户,包含使用同电力企业相竞争的一些能源,而这些客户有可能转换为使用电能,比如正在使用燃煤锅炉与燃油锅炉的一些客户。
当前电力大客户的主要特征为,第一电压等级通常比较高,具有比较大的设备容量,因此接线也比较复杂,需要同系统进行直接连接,造成了比较巨大的影响;第二则是大客户集中代表的地方大中型企业,因此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比较重要的影响;第三则是一些大客户由于较大的用电量,通常也有比较大的电费额度,因此需要认真研究收取电费的科学性;第四大客户通常都具备比较强的法律意识,能够有效研究相关政策。
2 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的主要含义以及重要性
所谓业扩工程,主要是指新装的增容以及变更用电,将其统一称之为业务扩充,其主要是从受理客户的用电逐渐申请到向客户进行正式供电这一个整体过程,其属于供电企业的售前服务的行为。而业扩的工程主要包含工程上面的设计以及审核,还包含设备的购买与工程施工等众多阶段。作为大客户同电力企业构建有效供电关系的重要环节,电力大客户的业扩工程逐渐引起了电力企业的重视。在这时电能还没有发生,所以电报装工程具体质量好坏对于整个客户造成了比较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会影响着潜在客户。因此需要电力企业逐渐将粗放型、传统型管理方式,转化成为集约型、精细化管理方式,从而实现业扩报装工程程序的标准化,相关服务流程的规范化与简约化,有效地提高整体服务质量与效率。
3 当前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已经结合相关业扩工程采取了由客户经理进行负责的责任制以及VIP客户管理体制,可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鉴于客户经理无法有效地重视大客户的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缺少对于整个市场以及大客户需求的相关了解,因此无法有效地进行主动营销开展。一些经理服务大客户的思想比较简单,同时方法也比较单一,因此无法合理细致的对相关业扩工程进行管理,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技术规范与业务素质。
不同的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会带来不同的工作问题,然而对于送电的时效性却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尤其针对市政上的重点工程。因此在对工程进行具体的实施与开展的工程中,要求多个部门采取有效地分工与合作,实现权责分明。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通常会发生有些部门过分关注自身利益,遇到困难互相推诿责任,严重损害了整个企业的形象与利益。
虽然业扩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视精细化管理,然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依然保留一些沟通上与协调上面的问题。具体的展现在,大多数企业同客户进行沟通与协调,均是采用纸质形式进行单式流转,因此保留着传送的间隙。在进行商讨的过程中外在可视性比较差,未存在一套科学的有效地信息管理系统。
4 强化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管理的主要措施
第一,要不断地增强对客户经理的专业化技能培训,从而提高业扩队伍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从整体上来提高人员的素质,不断的加快培养能够经营、会策划以及有技术的相关人才。企业可以定期的开展学习交流会,从而营造出员工积极向上互相学习的工作氛围。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地把技术规范与专业知识以及服务技巧熟练有效地融进日常的工作中。
第二,要构建客户经理的负责制度,具体而言是在业扩工程中实现一对一的服务,与差异化的管理。而针对一些重要的工程,则可以施行绿色通道管理,从而保证为大客户提供便捷与高质量的服务。与此同时,需要较为严格的进行规章制度的执行,大力提高投诉处理能力与回访能力,及时有效地找到当前业扩工作进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针对一些不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工作人员,需要依据相关制度与管理规定,加大处罚的力度。
第三,要构建透明、简捷以及规范与高效的管理流程与制度,从而实现节点管理、动态管理与闭环管理。
最后要不断的加强资质审查力度,当客户收取到供电企业提供的供电方案答复书之后,应该给予具备国家承认的相关资质的电力单位进行设计,给予获得电力监管机构颁发许可证的单位开展施工工作。
5 结 语
作为电力企业的整体行动,而并非个体部门行为,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管理一方面需要部门加强业扩流程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需要企业逐渐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主动开展工作,承担相关责任,以此来满足大客户需求。本文结合相关实际情况,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了电力大客户的含义与主要特征、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的主要含义以及重要性,还有当前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强化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管理的主要措施等,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俊平.浅析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管理[J].科技信息,2009,12(46):792-793.
[2] 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课题组.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方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 陈益民.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效果评估模型量化初探[J].开发研究,2010,16(5):67-69.
[4] 易雪玲.论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管理提升要点分析[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12):453-454.
关键词:工程估价;课程定位;内容扩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07-03
工程估价课程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全国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按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均开设了这门课程,而且在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建筑环境等建工类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各校对这门课程的内容理解不一样,导致了课程名称、开课学时、选用教材的五花八门。就工程估价课程定位、内容扩展及教学方法等问题,笔者结合我校进行的工程估价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供同行参考。
一、工程估价课程的基本内容
“工程估价”应是一个有特别含义的专有名词,来源于过去常用的“工程概预算”,其目的在于有效的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度,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自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出台后,应当界定一个新的专有名词叫“工程计价”,其含义是工程造价的计算。工程计价过程包括工程估价、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其中工程估价是开工前的预先计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是竣工后的实际计算。由于工程估价过程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所以工程计价全过程就包括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于2013年10月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规定,工程估价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归属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知识领域内,建议开设48学时,课程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要求为:工程估价基础知识2学时,内容包括工程估价的含义、工程估价过程、工程估价依据;工程费用结构4学时,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投资组成、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的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工程定额6学时,内容包括工程定额概念与原理、工程定额的编制方法、建安工程人、材、机定额消耗量确定方法、建安工程人、材、机单价的确定方法、计价定额的编制;工程量清单8学时,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投资估算2学时,内容包括投资估算的基本原理、投资估算的特点、投资估算的作用、投资估算的常用编制方法;设计概算4学时,内容包括设计概算的基本原理、设计概算的特点、设计概算的作用、设计概算的内容、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施工图预算5学时,内容包括施工图预算的基本原理、施工图预算的特点、施工图预算的作用、施工图预算的内容、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工程招标控制价与工程投标报价5学时,内容包括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方法、工程投标报价的编制方法;工程结算8学时,内容包括工程变更与合同价调整、工程索赔、建设工程价款结算、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和应用、工程结算的方式、工程结算的方法;竣工决算4学时,内容包括竣工决算的内容、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保修费用的处理。从上述文字不难看出,《工程管理专业规范》规定的工程估价课程内容已突破其定义的范畴,实际涵盖了工程计价全过程。但其中面向具体工程对象,如房屋建筑和装饰工程、建筑安装工程的计量计价问题没有明确要求,也就是应体现“读图、列项、算量、套价、计费”这样一系列环节在操作上的技术方法问题没有明确要求。
二、工程估价课程的作用定位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明确,工程管理的主干学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综合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进行设计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具备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专业能力。从上述文字中不难看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管理类人才,应具备“投资控制”的管理能力。所以工程估价课程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仅只是形成一种管理能力,而不是形成能够计量与计价的技术能力。根据2012年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原工程管理专业已分拆为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三个专业。笔者认为:工程造价专业意在重点培养具备工程技术及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造价全过程确定与控制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能力:①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应用建设法规的能力;③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计量计价的能力;④从事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能力;⑤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⑥完成注册造价工程师基本训练,获得相应岗位从业资格证书的能力;⑦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管理的能力。工程造价专业其核心能力是工程计量计价的能力,所以工程造价专业相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讲更具有专业性和应用性,因而工程估价课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讲是一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主干专业课程。
三、工程估价课程的内容扩展
工程造价专业面向的工程领域应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即可以是大土木工程的一切领域,按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专业工程的划分,可能涉及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仿古建筑工程、通用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矿山工程构筑物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爆破工程等九大工程领域。一般在土建院校开设的工程造价专业,至少也应当涉及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通用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等工程领域。鉴于此,笔者认为工程估价课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讲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组系列课程。工程估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定名一门“工程估价基础”的课程,用32学时来讲授前述《工程管理专业规范》规定的工程估价课程内容,而将面向不同工程领域的计量计价问题分别设置“建筑工程计价”、“建筑安装工程计价”、“市政工程计价”、“公路工程计价”等专业课程,据此构成工程造价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建筑环境等专业,只须开设“工程估价基础”一门课程。建筑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工程、木结构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楼地面装饰工程、墙柱面装饰及幕墙工程、天棚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门窗工程及其他装饰工程的计量计价;建筑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房屋建筑配套的给排水工程、电气照明工程、采暖通风工程、消防工程、管道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计量计价;市政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城市范围内的土方工程、道路工程、桥涵护岸工程、隧道工程、市政管网工程、路灯工程、绿化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计量计价;公路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城市范围外的路基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隧道工程、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的计量计价。
四、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方法
工程估价课程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综合应用的复合性课程。前期一般应开设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含建筑构造)、土木工程材料、施工技术、工程结构、建筑设备基础、道路桥梁工程概论、市政工程概论、建设法规等课程,后续一般也应开设造价软件应用课程和相应计价的课程设计。
作为具有工程技术综合应用特点的复合性课程,工程估价的教学应当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计量与计价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要针对具体的工程对象,按照“读图―列项―算量―套价―计费”的“五步法”展开教学,教会学生计量计价的基本技能。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最好具备造价工程师资格,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讲授知识要点和规范条文,应结合适当的工程图纸,从读图到列项,再到算量并套价的全过程,一点一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与技能。教学中还要做到“讲”与“练”结合,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在学生独立完成后,安排出一定时间专门讲如何解题,将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吴贤国.工程估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Z].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