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范文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

第1篇

一、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利及制约因素

(一)有利因素

总结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家和自治区领导重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氛围。近几年,国家多次下发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像被称为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旧36条”等,为各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成立了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推进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全区非公有制经济情况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2013年,自治区党委更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区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是受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利好的影响。近几年,自治区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经济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十一五”时期,我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7.6%。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同时,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及2013年党委提出的五大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稳步推进,为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

三是各项社会事业改革步伐加快。为了深化改革、破除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制度束缚,近几年,国家和自治区加快了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步伐。在打破垄断、医疗卫生、教育公平、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内部竞争机制的引进,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改革之中。随着社会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行业的垄断局面将逐步被打破,为非公有制经济拓宽了发展领域。

(二)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结构不合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内部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传统行业比重偏高,新兴服务业涉足不多,金融保险业、垄断行业比重低,流通服务型企业多而生产型企业少,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处在以资源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链下端。分区域看,呼包鄂地区集中了全区45%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鄂尔多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程度最高,其次是包头和呼和浩特。发展程度最低的是兴安盟,与鄂尔多斯相比总量相差十几倍。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偏小,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与全国一些省市相比规模偏小,市场化程度不高。从规模上看,广东个体私营企业户数已达460万户,重庆为131.5万户,而我区刚刚突破110万户。以建筑业为例,2011年,我区建筑业非公经济单位数为882个,从业人员为39.7万人,建筑业总产值为1343.83亿元,利润总额为104.62亿元,分别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24、20、24和15位。从市场化程度看,我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模式和不平等竞争等因素依然存在,造成我区市场化程度不高,制约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市场化相对进程年度报告数据来看,内蒙古市场化综合指数为6.5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4,在全国排名第18位,与我区自身发展实力与潜力不相适应。

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层次较低。我区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水平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而在对技术要求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垄断性较强的行业中分布相对较少。像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中,非公有制经济涉足很少。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龙头企业较小,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在我区上市公司中,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很少。我区的非公有制经济总体还处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层次。

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现阶段,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还不能完全满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土地、信贷、资源、技术等方面的需求。

五是非公有制企业素质不高。集中表现为“两低一少”:1.整体发展水平低。非公有制企业结构单一、规模偏小、产业层次较低,以初级加工和服务业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利润空间小,竞争力不强。2.科技创新能力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非常少,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普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非公有制企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3.专业人才少。多数企业实行的是粗放型和封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经营意识不强,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对技术人才的争夺尤为激烈。

六是政策体制、市场准入方面的制约依然存在。近几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这些政策在落实和运行过程中面临一些现实困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体制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同时,由于市场准入门槛的限制,非公有制经济投资进入的领域仍有许多,尤其在基础设施、金融保险、科教文卫等领域的投资进入很少,导致严重的投资结构不均衡。

二、加快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要正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扶持,大力引导,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垄断行业和领域等。

(二)各党政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一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新旧非公有制经济36条”的规定,并制定出台我区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发展规划,围绕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鼓励创业等方面,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同时把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用目标引领发展,以硬的举措保障发展。二要尽快指导制定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办法,建立和完善概念清楚、科学规范、指标统一的非公有制经济统计体系,合理界定统计范围,全面科学统计有关数据,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要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媒体深入宣传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计划地对我区非公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报道,宣传和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信用评价体系及失信惩戒机制、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实现非公有制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非公有制企业要强化信用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赢得市场和社会的认同和尊重。积极探索多种渠道的融资办法。一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诚实守信企业的贷款支持,积极创新适应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信贷服务品种;二要积极争取政府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从今年起,自治区及各盟市、旗县将逐年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专项扶持资金,非公有制企业要向政府进行积极申请,争取获得专项资金的支持;三要充分发挥投资公司的作用,积极引导非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资本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培育和壮大非公有制科技企业;四要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整体实力

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整体实力,最根本的是要增强创新能力。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和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开放型的创新体系,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层次和科技创新能力,引导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开发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和组织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培训班,让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学习和了解最新经济、技术知识,以便更好的促进企业进行创新活动。

第2篇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结构组成:

⒈以个体经济为主,经营规模小且分散。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受各方条件的影响,结构组成主要是以个体经营为主,从业人员少,一般为人,且经营规模小,经营地点分散。近几年来加大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为了减轻和职工负担,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增加职工收入,精简机构,减少供养人员,对工交商建企业进行改制,一些富余人员被分流。一部分人转为从事土地承包,另一部分人则从事个体经营承包。由于受地理条件和环境的影响,第三产业起步晚,发展较慢。由于资金投入有限,非公有制经济主要以个体经济为主,经营规模小,经营地点分散。

⒉经营项目少。

由于基础设施差,特别是城镇建设发展较为缓慢,加上布局不合理,一定程度阻碍了二、三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投入了一定资金进行小城镇建设,改善了环境面貌,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由于资金困难,步伐缓慢,不能满足经营者的需要,造成了非公有制经济经营项目少的局面。目前非公制经济经营项目主要以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为主,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⒊人员组成复杂。

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租赁承包、责任承包、国有民营多种承包形式。因此国有职工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人员组成较为复杂。一部分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人员向交纳管理费和五大保险,仍保留着职工身份;一部分人员则全部脱离了与的劳动关系,成为个体经营者;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外来流动人员,无户口和劳动人事关系。

二、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存在的问题

⒈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体制改革不相适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不适应,调查方法落后,制度不完善,这个问题越往越突出。普遍存在着调查方法简单、落后、指标设置不科学,因而造成调查数据不全面、可信度低,不能全面、真实、准确反映非公有制经济的生产经营情况。

⒉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对象概念和调查范围模糊,认识不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统计调查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打破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目前××普遍实行“两费自理”,土地租赁承包,“两权放开”,农机具作价归户、牲畜作价归户。造成有的数据统计在国有经济,有的数据统计在非公有制经济。例如在统计年底从业人员人数时,农机具作价归户、牲畜作价归户的人员人数统计在国有职工人数中,其生产经营按国有经济统计,但统计运输业人员人数时,人数统计在个体劳动者人数中,其生产经营按个体运输业统计,其实这部分人向交纳管理费和五大保险,仍与保持劳动关系,是的正式职工,只不过是车辆全部是个人出资购买。有的存在着车辆落户在,人不属于,结果两个单位都不统计,存在着漏报现象。

⒊统计调查力量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统计力量始终薄弱。目前一般只设一名综合统计,什么专业都在干,什么报表都填,综合统计成了“万金油”。一方面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报表,一方面要完成各种各样的调查任务。特别是一旦遇到大型普查任务或调查任务更是雪上加霜,疲备不堪。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和不断扩大,其调查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调查对象户散、点多、复杂,但统计力量不增加,工作是辛辛苦苦干了,其数据令人难以置信。

⒋统计执法难。

虽然《统计法》已颁布好多年,但由于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人对统计法的法律意识淡薄,加上被调查对象由于利益驱动从而造成数据虚报和瞒报。使统计人员在调查时已经察觉到被调查对象在有意识虚报或瞒报的统计违法行为但无可奈何。而又无专职统计执法机构,因此在实际统计调查中对统计违法行为无法执行,从而造成统计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

三、开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查采取的方法

⒈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制度

随着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第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因此现行的统计调查方法已不能适应统计调查的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已势在必行。根据的实际情况,建立对非公有制经济抽样调查方法,是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重点,是获取完整、准确统计资料的基础。做法是:分行业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名录库,编制抽样框,排除人为因素,按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从而以样本推断总体,做到调查数据准确、合法。

⒉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统计收支调查台账制度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行业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的生产周期和环节,建立健全非公制经济收支情况调查台账登记,可以减轻统计人员收集、整理、填报年报的工作量,又可以准确地掌握非公制经济的收入水平,使非公制经济统计调查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数出有据。

⒊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登记制度

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统 计调查的复杂性,要协调与工商、税务部门的关系,统计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工商、税务部门登记方面的具体情况,借以实现登记信息共享,从而建立统计登记制度,解决被调查对象不重、不漏的现象。

⒋编制科学、合理的非公有制经济调查统计指标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的复杂性,要结合的实际情况,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的需要,在设置指标时要体现“精炼、明了、实用”的原则,该细化的一定要细化,不该要的就不要设置。要注重反映经营水平、质量和效益方面的指标,避免不该要的指标一大堆,增加被调查对象的负担和厌烦性,从而保证调查的数据真实、准确。

⒌合理按排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经营的特殊性,在调查时间上要合理掌握,统筹兼顾,要根据各行业的经营特点,做到调查时间和行业经营特点相结合。如果不择时间盲目进行调查就会出现数据大起大落的现象。因此每年应在经营淡季和经营旺季分别进行调查,以保证数据的合法性。

⒍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对象。

由于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二、三产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调查对象主要是以个体、私营经济。一部分人向交纳管理费和五大保险,保留着职工的身分,但从事的是个体、私营经济。因此要明确统计调查对象,保证数据的不重、不漏。对保留职工身份,从事第一产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农机具作价归户、牲畜作价归户),在统计时按国有经济进行统计,其生产经营按国有经济进行统计,从事第二、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个体工业和其他服务业、运输业)则全部按个体进行统计。

⒎加强的统计调查力量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年年上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调查任务越来越多,调查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统计力量依然薄弱,综合统计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应付其他任务,已是满负荷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统计工作的需要。因此建议成立经济调查队,人员由人以上组成,既能满足平时统计工作的需要,又能满足大型普查的需要。

⒏加大《统计法》执法力度

第3篇

(一)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多

2012年末,12盟市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107360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数达到963446户,私营企业户数达到142120户,外资企业户数达到1794户。与2011年末相比,增加114789户,同比增长11.56%。

(二)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12年末,12盟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0644.48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7.87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57.23亿元,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6.48%。

(三)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012年末,12盟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税收收入1602.0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2.38%。

(四)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其产业链的延伸,为城镇居民、大中专毕业生、农民转产转业、下岗职工和外来民工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为增长群众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末,12盟市从业人员合计520.84万人,占城镇就业人数的64.90%和新增就业的95%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盟市委、政府(行署)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12盟市均成立了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协调、沟通和服务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专题研究问题,安排部署工作,还通过召开全盟(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出台举措,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和共促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政策措施

各盟市认真贯彻中央及自治区出台的有关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及配套措施。呼市、包头、赤峰、锡盟、乌兰察布、乌海、阿拉善等盟市先后出台了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95%以上的小微企业享受到税费减免优惠。呼伦贝尔市明确了市直相关部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职责任务,并制定了2012年度旗市区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责任目标及考核奖励办法。通辽市就进一步鼓励创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制定了具体措施。鄂尔多斯市、阿盟分别出台了促进中小微企业不同行业和领域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

(三)构筑发展平台

各地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创新载体方式,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12年包头市安排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56亿元和贷款贴息资金2亿元,乌海市财政补贴中小企业4000万元。通过召开银企对接会、开设金融超市等形式,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仅呼伦贝尔、通辽、巴彦淖尔、乌海四市就帮助企业融资130多亿元。包头市工商联建立了包头同心商会大厦,引进了金融、保险、法律等17个服务机构,入驻企业206家,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辐射行业广泛、合作共赢显著、服务管理高效的包头非公有制企业总部经济阵地。鄂尔多斯市规划建设了18个承载能力强、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工业园区,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四)优化发展化境

各地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降低门槛,落实相关税费减免政策,清理和减免涉企收费,治理“三乱”行为,减轻企业负担,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宽松、平等的发展环境。同时,各地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能,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呼和浩特市实施了非公有制企业50强发展计划,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派专人联系,帮助企业收集信息、跑项目、办手续,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包头市在全区率先批准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维权投诉中心,专门处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投诉举报,开展法律咨询等工作。通辽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商会主导型的仲裁委员会,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维权中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存在问题

尽管各盟市非公有制经济长期以来发展得比较迅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从调研情况中了解到,在发展、政策、环境、服务、融资、统计和企业自身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虚位

调研中发现,非公有制经济统计问题较大。2012年,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0%左右,而12个盟市汇总数为57.87%,比自治区的数据高7个百分点还多;2012年非公有控股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自治区统计数是7130.95亿元,同比增长22.2%,占全部投资比重54.7%。12盟市汇总数是7357.23亿元,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6.48%,比自治区统计部门的统计数高出近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存在较大误差,不能完全满足非公有制经济研究及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需要。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

主要表现为“五不”:即总量不高。西部省市和我区周围省区非公有制经济所占GDP比重分别是河北63.1%、重庆市62.7%、辽宁省60%、山西51%,民营经济均已成为主体,而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仅为50%,规模不大。发达省市广东省个体私营企业户数已达460万户,重庆市个体私营企业户数为131.5万户,而我区刚刚突破110万户。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传统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高,存在新兴服务业涉足不多而金融保险业、垄断行业比重低,流通服务型企业多而生产型企业少,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处在以资源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链下端。发展不平衡,呼包鄂“金三角”地区集中了全区45%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实现的增加值达到5991.11亿元,占全区的56.28%。单独从盟市看,鄂尔多斯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达到了2530亿元,相当于东四盟市的总和,而兴安盟仅仅实现增加值150亿元,相差十几倍;呼和浩特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722.21亿元、包头市1738.9亿元,而兴安盟、锡盟、乌兰察布、乌海和阿盟的总和仅仅是1606.65亿元。市场化程度不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不少人认为公有制经济理所当然地应享受比非公有制经济更加优惠的政策,不平等竞争仍然存在,造成我区市场化程度不高,制约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据2010年度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化相对进程年度报告中,内蒙古市场化综合指数为6.51,比全国平均数低1.34,仅仅位列第18位,与我区自身发展实力与潜力不相适应。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有的行政部门在政策执行中有打折、截留现象,有些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优惠政策空置浪费,使得政策够用不管用、政策优惠难享用,无形中出现了“玻璃门”、“弹簧门”; 政策执行过程不透明,缺乏规范,尺度不一,降低了政策的正面效应;有些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对相关政策规定基本处于未知状态,信息掌握不对称;有些申办事项缺少“指南”,政策依据不清楚,查找不方便,网上信息不全。

(四)管理服务缺位

企业普遍反映,各盟市存在着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涉及部门多,职能既有交叉又有疏漏,又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主管部门不明确,在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各自为阵,造成了管理上的缺位。政府服务中存在重管理处罚、轻服务扶持的“四多四少”现象,即收费多、服务少,设限多、扶持少,干预多、引导少,处罚多、教育少,尤其是在消防、质检、石油等部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反映;管理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在信息传递、创业指导、技术咨询、法律支持等方面服务不够;一些地方现有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不完善,企业申办审批事项时,有时还要在“中心”和部分部门之间两头跑;有的企业反映,有的职能部门以各种名目到企业去乱收费、乱摊派,一些职能部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吃拿卡要现象依然存在。

(五)金融服务失位

调研中发现,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更多面向规模以上的大型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不够,基层银行的信贷额度不足,不能满足大量非公有制企业的资金需求;其他商业银行也普遍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持谨慎严格的态度,信贷服务限制多、程序繁、门槛高、额度低、期限短、品种少。再加上中小微企业贷款主要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基础相对薄弱,难以达到抵押贷款条件,基本靠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分散在财政、经信、科技等职能部门,资金渠道虽多、但非公有制企业使用资金分散、资金数量少,加之企业条块分割,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信用担保机制也不完善、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偏小,担保面不宽,大量资金集中在少数重点企业,而且有的资金被长期占用,使多数中小微企业得不到贷款担保;大多数中小企业为国营大企业配套服务,受大企业的牵制,正常财务结算不畅通,到期款项经常遇到延期结算、拖欠等现象,为了正常生产不得不短期"高利贷",造成中小企业财务成本明显提高。据测算,中小企业一般都比大企业财务成本高5-6倍。

(六)非公有制企业素质不高

这次调研集中反映为“两低一少”,即:整体发展层次低。非公有制企业结构单一、规模偏小、产业层次较低,以初级加工和服务业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利润空间小,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非常少,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非公有制企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普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经济资源型特征明显,进入通信装备、计算机网络、电子设备制造业、现代商务贸易等高端服务企业发育不足,新产品研发和产品升级滞后,非公有制企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管理人才少。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上往往力不从心。企业经营管理较为粗放,质量、营销、成本、资金、财务管理等方面大部分还处于较低水平。企业普遍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引进、留用和培养机制,专业人才诸如职业经理人、高级管理人才、各类技术人才以及外贸人才等严重缺乏,对熟练工、中高级技师的争夺尤为激烈,一部分企业还由于用工制度不规范直接造成了员工的流失,影响了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制定出台我区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着力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策部署,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围绕政策支持、优化环境、平台服务、维护权益、鼓励创业等等方面,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大力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制定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

在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框架下,按照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等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和自治区“五大基地”的建设布局,对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制定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用目标引领发展,以硬的举措保障发展。

(三)加强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工作

各地各部门都要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上下左右的组织协调工作,以更好的环境、更好的政策推动发展。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到目标考核内容。有关职能部门围绕目标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监督和考核。

(四)加强统计分析工作

加快拟制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办法,建立和完善概念清楚、科学规范、指标统一的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统计体系,合理界定统计范围,全面科学统计有关数据,确保真实反映非公经济发展情况,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宏观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