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效复习的策略范文

高效复习的策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复习的策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效复习的策略

第1篇

一、 认真研究中考《考试说明》,打好高效复习的“方向战”

《考试说明》和课标是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它为我们的教学明确了复习的方向和侧重点。帮助我们更好的明确复习要点、把握考点、有效突破难点,提高复习效率。仔细阅读中考《考试说明》还会获得:注重基础,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的信息。在复习中我们就要时刻关注这些点,这样复习教学才有更明确的方向性、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精心制定复习计划,打好高效复习的“准备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搞好复习工作,教师首先要依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情的把握,合理地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的进度,确保复习有条不紊、高效实施。确定三轮复习策略,第一轮,教材梳理,阶段测评;做到夯实基础,查缺补漏,明确考点、重点,牢固掌握,灵活把握,活学活用。第二轮,专题突破,强化训练;在首轮单元知识架构基础上,进行综合提升,重点放在知识的大融合上,促进学生对复习知识的融会贯通的应用。第三轮,模拟冲刺,实战演练。本轮复习贵在准确析题,灵活应答、高效应对。每一轮复习都要有明确的具体的时间和复习方法。一般而言,学生对课本重点内容的遗忘会比较严重。词语、诗文名句、文学常识、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名著阅读等内容同样需要穿插复习。教师定期检查,保证课本内的知识不能丢分,做到滴水不漏。但仍要注意时间分配,不能在课本里跳不出来。

树立大语文学观念,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知识和素养。精确、科学、实用的复习计划的制定,对复习教学做到未雨绸缪,深谋远虑,从而为高效复习打好了“准备战”。

三、 加强学科合作,打好高效复习的“团结战”

“众人拾柴火焰高”,充分发挥好学科教研组的合力,做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进,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积极应对复习工作。学科教师在集体研讨课标和中考《考试说明》的前提下,对照集体制定的复习计划,深入研讨复习方法,制定考点复习突破的策略。

按照集体合作、明确分工的原则,学科备课组的老师根据组长的安排,分工主备某一专题,精选试题,然后集体研究,补充完善,建立复习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语文复习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小组合作的力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大合作氛围和合力。打好高效复习的“团结战”,为高效复习做准备。

四、 优化复习课堂,打好高效复习的“高效战”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复习课堂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优化复习课课堂结构和模式,精心备课,设计复习内容,科学选择复习方法,避免简单的低效重复。优化复习课课堂,首先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框架,理清概念间的关系,实现知识的点面结合和辐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复习课课堂上有知识的收获、理性思维的收获,激发兴趣,提升能力。其次,引导学生做好复习要点、考点的整理记录,做到复习有据可依,为高效复习奠基。第三,优化复习课堂,教师要及时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课堂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补救措施,逐步完善复习课堂,提高复习效率。第四,优化复习课堂做到讲练结合,避免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的做法,尤其是后期复习,要做到精讲精练。认真研究考试重点和热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可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及时的补缺补漏。表达能力、实验探究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师应收集此类题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指导解题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解答这类题目的信心,避免因畏难情绪产生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作文教学复习。加强各类文体的写作指导,加强审题的指导,加强选材的指导,加强布局谋篇的指导,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加强语言运用的指导,加强作文修改的指导;对各种文体进行适度训练,要增加学生的写作样式,如:缩写、扩写、续写、插写、改写,整篇练习、片段练习、仿句练习等。

五、 及时总结反馈,打好高效复习的“信息战”

“信息社会,把准了信息,就像擦亮了人的眼睛,唯有如此,才会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只有打好高效复习的“信息战”,才能让高效课堂成为现实。因此,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及时了解学情,把握复习的真实状况,摸准第一手信息资料,有针对性地做到查缺补漏,及时补救。复习是师生的互动,其效果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上。教师可采取调查问卷、口头询问等多种多样的方法,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的兴趣、个人需要等各方面的情况,把准第一手信息,及时制定针对性强的补救措施,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复习课上人人有收获,有提高。

第2篇

【关键词】高三 英语 复习 知识结构 写作训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22

高中英语在高三阶段是最后的复习时期,很多知识点都已经掌握讲解清楚,学生的知识结构基本建立,需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使学生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内化,借助于应用和巩固,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高三复习时期,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巨大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复习技巧,应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复习方法和手段,自觉建构完整、体系化的知识,提高英语整体素质,准备应考。那么,教师具体该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复习迎考呢?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总结,谈一下具体教学方法和关键点。

一、指导学生建构知识结构,理清高中知识脉络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十分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他认为,教授学科知识,实际上就是教授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一些基本的原理、原则、方法、概念等。他认为,只有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结构之后,学习才能够具体化、系统化,学生的思路才清晰。而正好,高三考试,就是考查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学生必须对英语学科有全面的认知与了解,掌握基本概念,这样复习起来才得心应手,不至于无从下手或者产生混乱感。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帮助学生建构清晰的知识结构。

(一)呈现视觉化的知识脉络,注意把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比较

依据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学生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识和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的教学形式,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通过变化的视觉形式转变,使学生的复习过程产生愉悦轻松感,促进学习效果。英语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把知识进行系统化、分层化,但不要直接让学生记忆,而是把知识以填空或者问答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的解决。通过视觉的信息,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例如,教师把关于which,what,where,when等疑问代词的使用集中制作选择题或者填空题,让学生小组竞赛,共同讨论,以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讲解,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清晰化,及时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和分析进行评价,促进知识结构的一体化。

建构知识结构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相似知识点的混淆问题。教师要注意对一些容易发生理解误差的知识加强讲解,进行专门性的训练,使学生快速辨析知识,促进知识结构的网络化和准确性。例如,动词的过去完成时和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这些使用学生经常难以区分,究竟该使用哪一个。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列举例子,对这三个知识点进行辨别。例如,我过去学习英语;我已经学习英语三年了;我正在学习英语。教师先以幻灯片的形式为学生呈现语境与问题,学习自觉翻译仿写,然后教师对三种用法进行辨析指导,最后学生明确使用要求。

(二)组织学生做学习笔记,自觉内化知识,进行生成性学习

建构清晰完善的知识结构,需要学生自觉主动进行知识的理解与生成,迈克尔曾经将知识的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中,就指出学生要学会自觉对知识进行精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知识意义的记忆。精加工策略中的记笔记是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例如,高三复习时期,笔记的记录需要分类进行,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还要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评定,培养学生良好的记笔记习惯。比如,至少需要一本重点知识积累本,一本错题整理本,一本写作训练与总结本。对于重点的知识,要求学生把题干和知识的运用方式与要求都记录下来;对比较容易理解、此重点的知识,只需要记录相关的概念和依据就可以。使学生写笔记的时候,思路清晰,抓住主要的地方,快速进行知识系统化,建立知识结构。在记笔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生成性学习。也就是,组织学生自觉进行知识的再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点以新的语境和方式呈现出来,建立新的图像或者结构,增进知识理解的深度。

二、组织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提高作文创作水平

高三复习,英语学科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英语作文的写作练习。高三考试,英语作文分为两个主要的文体形式。一是,信件类的短篇写作。比如,要求学生针对一个朋友的来信写回信,或者针对一次旅行、一次体验进行记录,对社会上某一种现象进行评价。二是,看图写作。图文类作文写作,最近几年都比较关注社会上的一些实际现象,考查学生的社会敏感度和观察表达能力,一般都需要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评价,或者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等。总而言之,作文写作可以说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教师如何组织学生有效进行写作复习训练呢?

(一)以教材为主,熟练运用教材语言和句式,展开写作实践

写作练习的基础在于教材的掌握,高中英语课本和教材中有很多经典优秀的句式和例句。教师在写作练习的时候,多启发学生自觉改写教材的句子,创造性转化句式结构。例如,教师先针对某单元的重点句式进行讲解学习,之后设计专门的作文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际运用。

(二)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作文创作语言,进行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不能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提高。教师鼓励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籍,比如英语报纸、刊物、书籍、故事等,使学生积累写作的语言。启发学生自觉确立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我训练,在日常学习中提升作文写作技能。

(三)设计生活化、真实的作文创作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写作思维水平

第3篇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对于高三学子来说,高三化学复习无疑是一场学生与时间赛跑的比赛。那么,如何才能在这场与时间赛跑比赛中胜出呢?这很多程度取决于高三学子所采取的复习策略。那么,高三化学复习,到底有哪些高效的策略?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一:明确基础,一步一印

什么是基础?基础就是你在过去的学习中所掌握的概念、理论以及方法。据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理论以及方法总共有250多个。这些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在中学化学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概念和理论吃不透,势必会在后面的复习中举步维艰。因此,同学们必须重视基础的复习,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个概念和理论弄懂、吃透。那么,如何才能弄懂、吃透呢?是不是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就可以啦?当然不是。每天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是知识,只是一种信息。学生只有将这种信息经过头脑加工后,才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加工,是指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并网――应用――创新――储存”。例如,对于SO42―的检验,高三学子都知道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但如何检验SO2气体中是否含有SO3气体呢?如果能够联想到“将可能混有SO3的SO2气体先通入到水中,然后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就算是对“SO42―的检验方法”进行了信息加工。

策略二:科学记忆,有序有效

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要记的东西很多。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记起来肯定费时费劲。那么,有那些比较好的记忆方法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种记忆方法:

1、分类记忆法 经验告诉我们,零散的知识点如果逐个去记,会很费时间。如果进行分类,或将相类似的知识编写成口诀,记忆和研究起来会方便很多。如记忆物质的颜色时,可以将相同颜色的物质放在一起。红色物质:Cu、Fe2O3、Fe(SCN)3、Fe(OH)3。

2、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可以增加记忆的趣味,使记忆变得轻松一些,且记得更牢。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谐音为:嫁给那美女,心铁惜钱轻,统共一百金。

3、图像记忆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果将一些要背的实验文字知识换成相关的套装仪器,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如图1,是过滤操作的整套仪器,一般的学生看了就知道所用的仪器、注意事项了。

4、网络记忆法 不同的物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果可以将相关的物质以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仅可以看到物质的性质,还可以看到物质间的联系,真的是一举两得。而这里的知识网络可以是老师提供,但最好是学生本人亲手绘制出来的。因为学生亲手绘制,有一个思考与创新的过程,他们会记得更牢。

策略三:及时复习,省时省力

研究记忆学方面的专家――艾宾浩斯曾提出过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图2)。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我们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1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所以说学习后必须及时复习,以减慢遗忘速率。

与日常生活一样,经常见面的人你总是长久不忘,经常见面的知识,才能在你脑中根深蒂固。所以,对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一定要经常复习, “温故而知新”。经过长期的实践,部分化学老师提出了以下复习时间安排:

1、每节化学课后用2分钟重温该节课涉及的规律、解题思路及易错点;

2、当天晚上像过电影般再现一下该节课涉及的规律、解题思路及易错点;

3.每周用一到两个小时重温本周的知识点,要求做到一点一题,一规律一思路,一易错题一反思。

及时复习,省时省力。希望我们的高三学子能够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策略四:珍惜错题,感恩错题

做错题目有多种原因。可能是粗心,也可能是思考方向错了,还可能是相关知识点压根没有弄清楚,。但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如果不给予重足够视,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题目,还照样会错。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错题,对错题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并作好记载。然后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再做一遍,不让自己在相同的问题上跌倒两次。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我们采取的纠错方法也不同。常见的方法有:

1、摘抄法:将错题分类摘抄在专门的错题本上,然后在题目旁边写上心得;

2、剪贴法:将错题从试卷或者资料上剪裁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不同的错题本上,然后在旁边写上心得;

3、直接纠错:在试卷或资料上直接纠错,然后有序地整理试卷或资料,按时间、类别整理成册;

错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我们应该直面错题,珍惜错题,感恩错题,让错题成为我们备考路上的指路人,备考路上的好朋友。

策略五: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也。”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保守和自封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有好东西应大家拿出来分享。在高三的化学复习中,我们应该多结交志同道合的同学,与同学合作学习。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同学之间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分享思想,则彼些间的知识就会增长不少。因此,同学们,在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合作学习。那么如何合作学习呢?这里本人提倡的合作学习,可以是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也可以是课后的合作学习。例如,我们可以以化学小组的形式展开,分工合作,资源共享。通过化学小组中的“兵帮兵”,最终达到“兵强兵”。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场学生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以上是本人认为比较有效的高三化学复习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给看到本文的学子一些帮助,让学子们跑得更快。

同时,也希望看到本文的同行、专家们能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4篇

 

在九年级数学几何专题复习中,怎样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怎样采取得力的措施和高效的方法,大幅度、快节奏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后进生吃的消,中等生吃的饱,优等生吃得好,使复习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是所有处在一线数学教师普遍关注和思考的课题。而平时如果大量毫无章法,不从根本揭示规律和方法的题海战役,即便时间加汗水,甚至以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也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本文试图从优质教学观的理论对课堂的结构和教师专业素养以及结合多年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作出阐述、探究,举例谈几何专题复习的几点策略

策略一  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保证高效的复习效果的前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先自学、探究和及时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探究、研究,教师则通过给出学习目标,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线索,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的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相吻合,它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复习中,学习的知识点由单一渐变为繁多,几何图形由简单渐变为复杂,学生的思维品质由低级变为高级,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容易上成“满堂灌”的填鸭式课堂,学生容易听到“云里雾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一定要按教学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教学,优质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角色定位中解放出来,立足在“促进”上做文章。促进表现为:第一,激励。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应通过列举典型、说明意义、明确目的,使学生感到有学习和探求的需要,从而提高学习自觉性并增强学习责任感;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悬念、造成知识冲突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只有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以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使学生能深刻地体验到惊奇、欢乐、自豪和赞叹的教学才是优质的教学。第二,引导。教学之功,贵在引导,引导的核心是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启示和点拨。教师的引导能够保证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路线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索,从而避免学生盲目的瞎猜和无效的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当堂训练则检测和反馈学习效果。

策略二  专题内容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认知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凸显方法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即儿童发展可能性的思想,归结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关于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由于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的原理而揭示出一个清楚的观念。第一种水平是现在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维果茨基把第二种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说明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过程。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下面的一组题都是以中点为条件构造全等三角形这一根本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它在近几年的各类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例题的选取从学生认为最熟悉、较简单的问题切入,由简变难。

案例1:学习目标:以中点为条件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1、 已知:如图,,AD为ABC中BC边上的中线,(AB>AC)                      

(1)求证: AB-AC<2AD< AB+AC;    

(2)若AB=8cm,AC=5cm,求AD的取值范围.

 

例1图             例2 图            例3图          例4图

例2、如图,已知ΔABC中,AB=AC,E是AB的中点,延长AB到D,使BD=BA,

求证 :CD=2CE.

例3、.如图ABC中,D为BC的中点,∠EDF=90°,交AB、AC于E、F两点,

求证:BF+EC>EF.

例4、如图是梯形ABCD的两内角的平分线AE,DE恰好交于腰BC上的E点,求证: AB+DC=AD

评析:例1、例2是典型的倍长中线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学生可以很快完成,而例3例4就不一定能够很快的找到作辅助线方法,思维的碰撞就出现了,这时,发动学生探讨例3的解法,不能再倍长中线,但是可以试着以图中某个与中点相关的ΔBDF为依据构造与它全等的三角形,作法:倍长FD至H,连CH,或者延长FD,过点C作CH//BF可证ΔBDF≌ΔCDH, 并结合∠EDF=90°从而将三条边BF、EC、EF集中到ΔCEH中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得结论。例4先推断E是EF中点,从而易得结论。

总结规律,推广一般,上叙4例实际都是以中点为条件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的,其题干的核心图形部分就是呈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结论如下图1,(虚线部分需要构造)

    

       图1

从一般到特殊: 抛砖引玉,解决问题

例5(2008年武汉市5月调考题)如图所示,OAB,O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

(1)如图2,点C在OA边上,点D在OB边上,连接AD,BC,M为线段AD的中点.

求证:OMBC;

(2)如图3,在图2的基础上,将OCD绕O逆时针旋转α(α为锐角),M为线段AD的中点.①线段OM与线段BC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写出并证明你的结论;②OMBC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变形改编:如图4,在图2的基础上,将OCD绕O顺时针旋转α(α为锐角),M为线段AD的中点.上叙有关结论还成立吗?

          图2           图3         图4               图5

 

评析:第一问方法较多,但是第2问则先猜想BC=2OM,证明则要突破OM为OAD的中线这一条件,同前几题的规律,从猜想的结果看需要构造2OB这样的线段,故可倍长OM,从而可先得ΔMDO≌ΔMAN,再证明ΔAON≌ΔOBC,即可得BC=ON=2OM,第3问同理。

例6(2010年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试题)如图5,在等腰ABC中,AB=AC,∠ABC=α,在四边形BDEC中,DB=DE,∠BDE=2α,M为CE的中点,连接AM,DM.

(1)在图中画出DEM关于点M成中心对称的图形.(2)求证AMDM;

(3)当α=________,AM=DM

评析:例6可谓经典的好题,但已由简单变到复杂,将中点这一条件运用得出神入化,先由中心对称得ΔMDE≌ΔNMC,从而再证明ΔABD≌ΔACN可得第二问,难点突破在于证对应角∠ABD=∠ACN,第三问又逆向思维反推α=45°

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首先要掌握深刻的知识。深刻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也。教师的教育智慧首先就表现在能够独立钻研、分析教材和试卷,从而挖掘出教材教法的精髓内涵。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并学有所获。

策略三  设计专题内容时考虑建立几何模型,体现思想方法,让学生驾轻就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几何,常常因为图形变化多端,方法多种多样而被称为数学中的变形金刚。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每一道几何题目背后都有着一定的法则和规律,每一类题都有着相似的解题思想,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便是模型。得模型者得几何,而模型思想的建立又并非一朝一夕,是需要同学们在大量的实战做题和不断总结方法中培养出来的。九年级后期,对于专题复习,建立几何模型是非常有效果的,对于模型的理解和认识,分为很多层面,最浅的是基本的形似,看到图形相仿或相似的题目,能够有意识的联想以前学过的题型并加以运用,套用,这是最简单的模型思想。高一些的是神似,看到一些关键点,关键线段或是题目所给条件的相似便能够联想到所学知识点,通过推理和演绎逐步取得正确的解法,记住的是一些具体模型,这是第二种层次。最高的境界是,心中只有很少几种基本模型,这些模型就像种子,看到一道题目就会发芽,开花结果,随着对于题目的深入理解,不断地寻找适合的花朵,每一朵花上面都有着一种具体的模型,而每种模型之间,都会有树枝相连,相互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借由其他条件贯穿连接的,达到这样的理解才能算是包罗万象,驾轻就熟。下面以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为例,具体谈建立几何模型在解几何难题中的高效作用。      

案例2:学习目标:以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为突破口解题

例:如图(基本图形),四边形ABDC中,给出三个论断:①AD平分∠BAC,②∠BDC+∠BAC=180°,③DC=BC,我们可以得出这三个论断“知二推一”,即知道任意2个论断都可以推出第三个论断。

“深挖洞,广积粮”:进一步丰富性质,若AD平分,D是角平分线AD上的任意一点,,垂足分别为E、F。则相关结论  ; ;; AB - AC=2 BD cos∠ABD;

当图中有关角取特殊角时,还有更特殊的关于边的结论。比如,当,90°,120°时,分别有,,。有时此图形还会在正方形、圆内接四边形中出现。因此要求学生认识此图形,并在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此图形,在证题中快捷运用基础知识证明相关结论。

                                                 

基本图形                   变形1图

变形1:变一般四边形为特殊四边形,如图,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或其延长线)上任一点,E为AB上任一点,连PE,过P作,则PE=PF。同时,由于对角线BD是角平分线,根据基本图形,可得相关结论。如果点E(或F)与正方形的顶点重合,还会有基本图形中的所有结论,武汉市2008中考数学第24题即是以此图为基准。

变形2:添加外接圆,四边形ABDC是O的内接四边形,若D是弧BC的中点,则此图形完全回到基本图形上来,丰富的性质也随之而来

         

变形2图                  变形3图

变形3:变内角平分线为外角平分线,如图,ABC内接于O,且AB>AC,①∠BAC的外角平分线交O于E,EFAB,垂足为F。则②EB=EC, ③BF=AC+AF,三个论断之间也存在因果关系

变形4:深度运用,将某些已知条件化“动”为“定”,化“隐”为“显”。

        图 6                           图7                           图8

1、如图6,以原点为圆心作O交坐标轴与A、B、C,D是半圆AC上的一动点,当D在半圆上运动时,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如图7,以半径OB的中点为圆心建立直角坐标系,交坐标轴与A、B、C,D是优弧ADC上一动点,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如图8,以半径OE的中点为圆心建立直角坐标系,交坐标轴与A、B、C,D是劣弧AC,

上一动点,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评析:挖掘隐含条件,由垂径定理,三道题都揭示B为所在弧的中点,无论D如何运动,总有DB平分∠ABC,∠ABC分别为90°,120°,60°。由此可发现它们就是基本图形的变形和深化,利用模型-------角平分线的性质很快可以解决问题。

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模型的把控,不应当仅限于会用于具有明显模型特征的题目,对于一些特征并不明显的题目,要培养学生有能力添加辅助线去挖掘图形当中的隐藏属性。平时只有“深挖洞,广积粮”,战时方可有备无患,胸有成竹。这要求学生对于每一种基本图形的理解要十分深刻,不仅仅要认识模型,还要会补全模型,甚至构造模型来解决问题。

总之,“倒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在几何专题复习中,教师事先要通过大量的收集、整理、归纳各类问题,并形成体系,凸显规律和方法。这要求教师不断的自我提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由拥有知识到拥有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常常表现在对教材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从心理学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结果,独到。独到者,独具慧眼也。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它拒绝雷同和模仿,鲁迅先生最欣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即这个道理。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有智慧的教师对教材、教参决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而是力求有自己的见解。独到的东西才能给人特别的、难忘的印象。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教学策略 探讨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高三的一轮复习有承上启下之功效,既是在短时间内高中所学内容的一次全面的、系统呈现,更是二轮、三轮复习的奠基石。在一轮复习中,学生可以很好地查漏补缺,寻找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盲点,为高考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一轮复习时,必须采用高效有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复习中更好地接受,更好地消化,更好地整理生物知识。如何做到高效有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 构建知识整体框架体系,驱动课堂教学 

构建整体知识框架体系,可以使学生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在第一轮复习,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他们的知识点是零碎分散的,缺乏对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认知。所以教师不能像上新课那样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教师应该对知识具备一个总体的立体化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构建框架意识。 

知识框架可以有效驱动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应该构建每一节内容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在框架构建时寻找知识的异同点,了解本节内容的重难点,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整合知识。比如“细胞的增殖”这一节,笔者首先出示了相应的整体知识框架(图1)。 

图1所示的知识框架中,对整节内容都有涵盖,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而且能够将以往零星知识进行归位,从而寻找知识点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立体的知识体系就形成了。教师还要寻找本节要详细讲述的知识考点(图中加粗的部分),并告知学生重难点,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可以很好地引领下面的复习。 

知识框架体系不仅仅可以利用于整节内容,还可以用于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点状散射图等其实都是知识整体框架体系的小型版。 

2 利用诊断—评价—巩固体系,突破学生的知识断点、思维缺点、作业漏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① 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② 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要能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一轮复习中寻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着重找准学生的知识断点、思维缺点、作业漏点。找准这三点,教师才能在开始一轮相关复习时,摸清学生现有水平,也就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突破这三点,教师可以采取二维练习来达到这个要求,也就是采用诊断练习和巩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突破。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清楚学生现有水平的情况,然后做出有针对性的复习、有重点性的剖析。 

比如在讲授“细胞的增殖”中动植物有丝分裂的问题时,笔者首先出示学生前一天的预习作业: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手绘图。教师可以从图中了解学生在复习前的知识贮备,然后对学生所画的图形进行针对性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性练习以及评价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跟教师一起互动。评价完后,笔者及时出示了课本上准确的完整的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通过诊断性练习,教师可以轻松找出学生的知识断点;通过相互评价,精准找出学生的思维缺点。 

而作业漏点则需要教师通过巩固性练习来发现。巩固性练习是根据所学内容精选出来的,必须要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在巩固性练习中,可以利用以下方式找出作业漏点: 

① 做:独立做巩固性练习,用黑色签字笔; 

② 对:参考答案,找出漏点,用红笔做好标示或者把问题集中在章节前面; 

③ 问:辅导课上及时问教师或同学。按照这样的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巩固性练习,帮助学生准确找到漏点,及时解决漏点。 

掌握诊断—评价—巩固体系,采取二维练习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发现知识断点,催生思维缺点,解决作业漏点。 

3 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备考能力 

高三复习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相应的备考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学生从自身出发,寻找亮点,养成长期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文化素养。所以,教师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激发,培养出自己的能力。 

在高三复习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①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高考考试越来越注重文字的叙述,这对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说,不仅要注意学生所说内容的知识的完整性,更要注意语言的完整性。 

② 收集和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每年的生物学高考试题中都有很多图表,需要学生具备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够从图形、表格中获取相关信息,转化相关信息,利用相关信息。比如“细胞增殖”中教师提供图2,要求学生在横坐标上写出相关的时期。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坐标图,首先观察横纵坐标,然后观察起点、顶点、底点、拐点。注意,这里的纵坐标是“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这跟平时讲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不同。学生获取到这条信息就明白了,原来是在考查复制前的染色体和复制后的染色体上的DNA数目。这样相应的横坐标时期就不会写错了。 

③ 迁移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对高中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迁移时,教师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的迁移变得顺乎自然。比如:在讲完上面这条曲线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是“减数分裂”,图中的曲线是怎么对应各个时期的。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由简到繁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能力有效地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笔者在高考一轮复习中经过反思总结的几个备考教学策略。事实上,笔者坚持这几种教学策略,在高三的几次月考中,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都比较突出。相信通过高考备考,还能探究出更多高效有序的教学策略。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课改;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随着课改的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做法做了以下总结,归纳为三点,即一围绕、二多样、三拓展。

一、围绕,即是围绕考纲,明确考点,强化教学目标。

考纲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在高三生物复习课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解读考纲,把握考纲,重新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在每一节课前,将考纲和考点的要求用大屏幕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考查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有侧重的去掌握相关的内容,就重避轻,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只要目标明确,方向正确,课堂的学习效果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二、多样,即是教学方式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三的复习课不等同于将学过的知识重新再现一遍,而是在把握考纲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复习内容制定好每一个内容的复习计划、策略和手段,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实施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我将其归纳为了三“化”教学法:

(一)即一是提纲化;

(二)二是动态化;

(三)三是灵活化;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率。

1、提纲化:在每复习一节课前,将本部分知识内容,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以提纲的形式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用5——6分钟的时间将提纲中的内容填写完整,不会的内容先空着,通过本节课复习后再补充完整,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回顾,二是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例如:在复习细胞增殖内容是,我是这样设计的提纲:

(1)细胞增殖的方式( )、( )、( )

(2)我们重点学习了( )和( )两种方式,其中( )分裂后的子细胞为体细胞,( )分裂后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而有性生殖必须要经过( )分裂,且有性生殖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要遵循孟德尔的( )定律和( )定律。

(3)归纳有丝分裂的特点( )、( )、( )、( )

(4)归纳减数分裂的特点( )、( )、( )、( )

(5)如何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 )

通过这种设计,就把有关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使其更完善更系统,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适应灵活多变的高考。

2、动态化:生物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很多内容多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如何抓住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我采取了如下的做法。一是设计一些与本节复习内容相关的对学生学过的知识有联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将教材中死板的、抽象的内容变成动态的、具体的、形象的内容。

3、灵活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因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常采用问题引导法导入复习内容,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去思考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对于教材的实验内容处理,有的实验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像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植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最后把意见汇总,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比教师的灌输更有说服力。其次,在习题训练方面也要多样化灵活化,

三、拓展,即针对相关内容对知识面进行拓宽。

生物学知识,不仅是课内知识丰富多彩,而且课外外延的内容也是极为广泛的,尤其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更有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应用而生,像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试管婴儿技术的诞生,基因工程培养的抗虫棉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新作物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大力提倡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工程和生态农业的建立等等这些生物技术,都与我们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都有可能出现在高考的某个考察点中。基于上述要求,在复习过程中,要有选择性的将这部分知识通过大屏幕以图片文字说明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此方面的知识作进一步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够将此部分知识点灵活地运用于遇到的习题中,解决所遇到的相关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课本中的知识和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热情,也更能充分地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复习策略

一、回顾总结,夯实基础

在复习时自以为知识已经全部掌握,在教师进行总结回顾时漫不经心,认为自己一听就懂,存在轻忽心态。但是,在实际做题练习中却错漏频出,不少题目不是不会做就是做错。回顾总结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纠正其轻忽心态彻底夯实基础知识有助于其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教师在回顾总结中,可以先整理基础知识,确保复习课堂条理化清晰化,然后,遵循从易到难的指导原则有的放矢地对重难点和关键点进行深刻讲解与教授,配合针对性习题训练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条理清晰的网络化知识系统。函数部分的复习一般主要包括两种思路,一种是以知识点和考点为主线,从基础知识和方法入手围绕解题技巧进行讲解,配合选题进行训练,教师要在巩固学生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延伸,使其消化理解,然后配合典型性训练题目加深其印象。另一种是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通过知识与方法的有机结合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何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等,将数形结合法、迁移化归思想、配方法与方程思想等与学生的课堂训练相结合,提升其利用各类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的放矢,举一反三

课堂函数例题练习和讲解方面要做到有的放矢,精心选择经典例题进行训练,对其展开全面的核心式讲解,围绕解题核心进行适当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由题目的个性引向共性,揭示某一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抓住解题核心的能力。通过类化整合、一题多讲和小题大做的形式来完成复习目标,提升复习效率。类化整合是通过对同类题目的规律进行总结寻求最快速有效的解题途径,学生们在面临同类题目时能够很快抓到思路展开分析,抓住解题重点,选用合适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可以说,类化整合锻炼能够显著提升学生解决同类函数题目的能

力。函数题目的考查通常涉及多个知识点,解题思路也有好几种,学生在一题多讲复习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结合不同的数学模型尝试多种解题思路,有助于培养其发散思维,大量练习题的一题多讲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分析与思考空间,在遵循共性分析某类题目时,适当配合个性化的触类旁通有助于使学生走出题海模式练习误区,开发其潜在能力,利用最少的练习资源达到最大的锻炼效果,对于迅速提升其学习成绩很有帮助。

三、培养信心,迎难而上

函数部分作为初中数学中的重难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总结回顾与复习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解题信心的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步骤、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使其得以顺利解决题目。对于难度较高的综合类题目,避免学生养成只看不听或只做不思等习惯,将其拆解为多个简单步骤,消解高难度题目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阴影,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复习课堂设计时做到条理清晰,巩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解题技巧,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中等解题能力,发散他们的思维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尝试解决高难度题目,总之,在明确教学体系布局的情况下根据班级内学生能力情况做到分层次教学和因材施教,使学生复习函数效率全面提升,使能力和思维得到全面培养与锻炼。

初中数学复习涉及内容庞杂、知识面广,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如何更加高效地展开复习计划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函数知识点复习时,要引导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培养和锻炼其解题能力,有针对性地展开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升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学业考试  高质  高效  复习策略

        初中科学的学业考试复习具有时间紧、内容广、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九年级科学学业考试复习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对所学初中科学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再次整合的过程,是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

        我认为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复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一是对照中考命题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使学生对要求的知识点逐个过关,通过清理归纳,形成便于提取的知识结构网络;二是进行查漏补缺,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调控和反馈机制,发现和弥补学生在平常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与学业考试要求之间的差距;三是加强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复习,强化解题训练,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四是根据科学的考试特点,进行应试心理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为了在科学的学业考试复习阶段能达到上述预期目的,我认为在复习阶段不仅要理顺复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众多复习的关系,而且还要讲究复习的策略。理顺关系是高质、高效复习的前提,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充满着矛盾运动,科学的学业考试复习也不例外。只要复习一开始,直接关系到复习效率的许多矛盾就摆在我们面前。这些矛盾由许多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组成。如何理顺这些关系,将直接影响到学业考试复习的效率。不理顺这些关系,就会使我们的复习思路紊乱,无处适从。

        一、要理顺科学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以及新课程科学教材与众多复习资料的关系是高质、高效复习的前提

由省教育厅教研室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是教学大纲中可测量目标的体现,也是我市自主命题的准则。在考试目标中,对要求的知识的范围和深广度有明确的界定,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和形式等。因此,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有助于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增强复习的生。历年来,义乌市科学学业考试命题从没有没有出现“超纲”的试题,确保了考试的正确导向,大大推进了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有些教师和考生对学业考试命题是否会超出《考试说明》界线的疑虑是多余的,是不利于高质、高效复习的。

科学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是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材在内容上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完整性;在编排上具有顺序性、系统性、逻辑性;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可读性。教材不仅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的知识等提供了基本材料,也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的主要材料。在学业考试复习中,教育学生认识教材的作用,指导他们认真阅读教材,就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功能,从而进行高质、高效的复习。

一本好的复习资料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对学业考试命题的原则、思路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后编写的,确实是由教材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具有最本质属性的东西,是教材内容的精华和重点。有些复习资料还提供适量的复习材料,能帮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正确利用好这些复习资料,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对提高复习效率这一点上显然是不容置疑的。

《考试说明》、科学教材与复习资料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要理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复习过程中要坚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二是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感知教材,三是适当使用复习资料。有些教师在复习时不顾《考试说明》,经常讲一些难、偏、怪、超的题目,认为可以尽居高临下;有些教师在复习时,紧抱基本复习资料而忘掉指导学生使用教材,甚至错误认为复习资料是复习应试的捷径。这些本末倒置的做法和观点都是片面的。

        因此,在复习时应以教材的系统进行分析和归纳,又适当的选择复习资料,既用教材导向,又用复习资料拓宽。这是因为学生要在反复感知教材之后才能对科学知识的质获得准确清晰的认识。扔掉教材进行复习,就等于缺少感性认识的基础,要他们盲目去接受复习资料中一些理性的东西,并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也并非易事。只有不断沟通科学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和复习资料所叙述的知识点,使学生对要求的知识点的认识程度得到螺旋式的上升。

二、要理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考试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高质、高效复习的基础

科学学业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这就为我们复习提供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向导,就能使我们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也便于我们组织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由于《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考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应理顺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学期基础差,达不到要求,有意拔高教学目标。这两种错误倾向,其裨是混淆了三个考试层次之间的关系,势必会影响到复习的效率。

        了解是指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包括有关的符号、术语、事物以及概念、定理、法则、定律的再现或再认。这一层次侧重于识记水平的考查,即感知和记忆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关于了解水平的知识点的复习,教师最好在复习前,根据了解的知识点,结合教材内容,将其中涉及的基本知识加以罗列,编拟出一系列提纲式问题,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课堂上可以巧妙设置认知矛盾,以生动有趣的实验或形象幽默的语言,诱发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提纲中提出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通过主动地阅读课本,发挥其主体作用;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记忆术”来加速记忆,从而达到这一层次的要求。

理解是指把握所学知识的意义,能作必要的解释、说明、形式的转换、结果的预测等,它要求学生在识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概念,联想想象,归纳规律,把握科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和广阔外延,并能举出或说明简单的应用。从信息角度来讲,理解应该能将知识信息换成另一种形式或利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进而系统地整理已获得的知识信息,并能把已学过的科学知识和实际中了解的有关科学现象相结合,形成知识链,贮存于大脑之中。关于理解水平知识点的复习,宜选用讨论讲解的方法。教师先提出问题,再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最后教师作归纳性的讲解。讲解方式最好能借助于实验、挂图或一些形象化的比喻,采用一问一答的谈话式,使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顺其自然,容易接受。

掌握是指能应用所学的概念、定理、法则、定律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处于新的情境或处于有一定干扰因素的情境中。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须能准确地分辨交错在一起的自然现象,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部分;能从自然科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灵活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或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的论证。关于掌握水平知识点的复习,宜选用范例讨论和实验的方法。教师精心选择符合实际的例题,通过板演讲解,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或引出实验探索的课题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专门的心理学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在科学中考复习中,让学生明确某一知识点究竟要达到“了解”、“理解”,还是“掌握”的程度,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诱发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期望效应,使复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要理顺培养尖子、转化差生及面向全体的关系是高质、高效复习的保证

培养尖子从狭隘意义上说是为了升学竞争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国家建设人才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得意门生”,要善于当好“伯乐”,经常注意去观察尖子,发现尖子,考察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一般地说,尖子生有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智商;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他们表现出:学习动机明确,求知欲旺盛,有良好的注意品质和意志品质。在培养尖子生方面,教师应该能充分估计优秀学生学习和创造性的潜力,引导他们算觉地发挥潜力,教师应“变教为导”,学生应“变学为思”。在复习阶段,切忌为了照顾少数几个尖子生能“吃饱”,在课堂上采取加快进度,加大难度的方法,而应指导尖子生自觉学习钻研,撷取知识,并作适当的课外辅导。

做好转差工作是全面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全变得十分相似。”因此,作为教师如果秉着“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重要”的想法,设身处地为差生着想,千方百计为差生转变创造条件,转差并不会像有些教师说的“徒劳无功”。差生一般都是基础较差,智力稍钝,反应较慢;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对头。因此,在复习阶段,对差生要“多一点关心,少一点责备。”教师应按中下等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复习计划,设计复习方案,教学过程尽可能放“慢镜头”,让他们看起来清楚,听起来明了,想起来有道理。

要理顺培养尖子,转化差生及面向全体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评估教学质量的好坏不应过分着眼于几个尖子生,而应在全体学生上;其次,教师要了解学情,摸清尖子生还需要什么,差生还缺少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在复习阶段应坚持“立足中间,照顾两头”的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解决一些学生学习中存在着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争取大面积丰收,小面积高产。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只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真探索,锐意进取,一定能够做到高质、高效的学业考试复习,在一年一度的学业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高效复习 教学策略

在高中生物复习中,教师复习课教学任重而道远。新课标高中生物的知识点众多,复习过程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巩固与加强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复习过程中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保证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准确合理的运用与推理。在对于生物学科的复习时,需避免复习知识点的记忆混乱。学生在高考前的复习阶段不仅时间紧迫,而且任务繁重,要抓住复习的重点,提高复习的效率。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复习的效率,是学生和教师需要共同面临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的高效复习提出几点思考。

1 掌握命题原则及考点

在进行复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详细解读《考试说明》,使得学生们能够了解近些年来高考的命题原则和考纲考点。学生从近年真题中了解考试范围、试题类型等信息后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而保证生物复习的高效性。

2 夯实考点基础

掌握课本教材的基础知识是学好生物的根本,生物复习的效率更是取决于掌握基础知识的多少。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需对考点知识加以整合,使得学生可以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方便理解和记忆;学生应在各章节的复习之后,尝试对各考点知识整理,选择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对考点知识的理解。

例如2012年上海卷生物试题选择题的第一题:根据细胞形态判断哪个细胞最可能发生连续分裂。这就要求在复习细胞知识点时,学生能分清不同生命系统的细胞,有着怎样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分裂方式。将知识点归纳到一块,引导学生掌握同类考点的本质联系。许多考点在复习的时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掌握知识,并发现局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弄清教材上知识点的结构,建立系统的知识复习计划。

3 详解典型例题

掌握典型例题是生物复习的一个重点。教师在对典型例题的分析讲解时,学生应根据老师的提示和引导,对例题积极思考和分析。题目是多变的,学生只有自觉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才能举一反三,一点即通,最后完全掌握典型例题。这样生活课程的复习不仅仅是一个已学知识巩固的过程,更是扩展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2012年全国卷生物选择题第二题中主要考查了选择正确的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该题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主要要求学生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知识的全面认识和掌握。首先在这一题中,学生们需搞清楚DNA和RNA是否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里;其次需要明白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通过光合作用产生ATP,在暗反应阶段消耗ATP;然后需明白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是由细胞通过呼吸作用生成的,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而后两个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最后要知道酶具有专一性,线粒体和叶绿体基质中所含的酶不同。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析比较,要求学生能在两者的众多信息量中抓住重点,理清头绪,从而找到突破点。

4 控制练习量,阶段性总结反思

高中生物的复习,知识点中的适量联系必不可少。由于时间紧迫,要注意控制联系的数量,并要进行阶段性的反思总结,巩固所学。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高中生物复习时可以选用一本生物复习用书和一份含专题复习的辅导周刊足以应付高考。题海战术不过是庞杂的资料毫无规律地堆积在一起,不仅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还影响了学生的复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和学生需要控制联系的数量,保证联系的质量,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典型例题,可以让学生多做几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适时改变同一问题的出现方式,活跃学生的思维。为了保证学生对复习知识点有效的消化吸收,学生需要抽出时间做阶段性的总结。对一个阶段复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保证可以牢固地掌握,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应变能力。

5 积累错题,关注缺漏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积累错题,是学好生物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高考复习阶段,学生根本没时间把以前的题目都拿过来看一遍,这就需要学生每次在考试和练习中,把典型错误题型积累到自己的错题集里面。一来经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对于自己在哪方面的不足有很好的了解;二来阶段性的反思总结,会使学生对这些错题产生很深的印象。这样保证了复习的高效性,科学而系统对自己缺漏的地方进行弥补,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得心应手、超常发挥。

总之,在高中生物复习中,教师需培养学生对考点全面掌握,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获得新知。适量有针对性的习题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因此教师也要设置好复习题目的整理。通过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合理运用时间,保证学生在生物学科上实现高效复习。

【参考文献】

[1]宋绍证.揭示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的误区[J].新一代(下半月),2011(7):151.

[2]李腊,徐小艳.高中生物复习的概念图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2(23):39.

第10篇

【关键词】高考;复习;策略

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指导学生系统复习本学科知识,又要进行全面的能力训练。从学科特点看高中化学有着多(知识点约470个)、乱(知识点分布广),且普遍性中隐含诸多特殊性的学科特点。在备考复习时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备考复习策略,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在高考备考复习中一般采用“一纵、二横、三综合”的 三轮复习法,在一轮复习时多存在复习时间过长,效率低下现象学。要更好地完成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有必要寻求更好的复习策略,在此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就如何高效地进行高考一轮复习谈点个人感想。

一、重视两纲和历年试卷研究,正确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考试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高考的性质、目的、内容、能力要求和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备考复习的重要指南。高考试题则是《两纲》中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体现方式,是高考复习的方向。因此,认真学习、研究“两纲”和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就会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几年理综中化学学科试题从数量、结构、类型上看已比较稳定,保持了对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化学用语及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同时也体现出高考的选拔功能,对新课标化学教学的实施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试题立足基础,紧扣考纲,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是中学化学基础的知识,旨在考查中学化学核心内容,体现了“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思想。

二、科学规划,构建高效的复习程序

高考一轮复习是将主干知识进行巩固、总结和提炼的阶段,在过程中要求细和全,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但一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若按机械地按课本章节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复,则复习时间过长,复习效率低下。为了提高一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大胆创新,以考纲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调整复习程序,在一轮复习时直接采取变零碎的、单调的直线复习为系统专题板块化复习,即 “章节+专题”,以章节为主的复习策略,从而高效地完成了一轮复习的任务,为二轮复习节约了时间,为学生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进程作如下调整:以高中知识为线条,以课本为中心,按其章节体系划分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四大板块,并把高中第三册的相关内容归并到以上相关部分。由于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调整后学生在复习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后可以利用其指导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的复习,减轻学生知识的记忆量。同时在复习元素化合物时又可加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应用,从而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并按知识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板块复习以提升学生学科主干知识的结构化水平,毕竟对学生而言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掌握和被应用。

三、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会产生急躁情绪,高考复习中常存在如此现象,满堂灌、满堂压,欲“以量取胜”的现象,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教师觉得该复习的知识点都复习到讲清楚了,但学生做起题来却是“一看就会做,一做就出错” 、“Ⅰ卷得分不高,Ⅱ卷得分偏少” 、“常规、常见、常讲、常练,甚至常考的知识点,学生仍然常错” 。出现这样结果同我们教师在复习中的方法存在很大关系,现从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性,谈谈高考复习中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强迫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复习过程中的有效性。

1、推行学案导学模式,提升课堂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中推行学案导学模式,采用“学生预习─教师精解─练习反馈”课型,教师在讲的过程中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和知识的梳理和积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板块中 “离子反应,离子的共存”的复习课。先是布置课前预习复习学案,学生通过先看课本、复习资料尽可能完成复习学案,以做到重点、疑点心中有数。教师在上课时按照“依案掌握要点-问题质疑讨论-知能拓展提高-巩固反思感悟”等程序积极引导、组织课堂教学,即上课时先归纳总结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原则,再选择各种类型的离子方程式,由学生通过讨论去判断正误。对于那些学生认为是错误的离子方程式,还要求学生说出违背了书写原则的哪一条,最后再给出练习反馈,让学生在课堂里做,老师及时纠正。通过以上手段切实实现了复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新理念,极大地提升课堂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2、利用建模思想梳理知识,使学科主干知识规律化、网络化、系统化、程序化。

以学科方法论为指导,通过反思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引导学生自我构建,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解题能力。

3、利用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科学指导学生记忆。

化学学科性质决定了化学中存在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等特点,从而学生在复习别容易遗忘:前面学,后面忘;容易学,容易忘。知识的记忆成了多数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如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教学中我们除利用自我构建、联想等记忆技巧时,还从科学角度利用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科学指导学生记忆,每周用一课时组织学生对本周复习内容回顾与反思,每月再用一课时对本月复习内容又进一步回顾反思,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知识的遗忘,加强知识的应用。

高考第一轮复习作为高考复习的重要环节对高考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要在有限复习时间内达到全面地梳理化学基本知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的目的。我们还须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复习策略,以追求复习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陈贵新.论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的几个主要环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1)

第11篇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学业水平测试 高效复习策略

现阶段,我国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都对本课程及其面临的考试十分关注。特别是即将迎来学业水平测试的高二学生,他们大多在前期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导致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不好,不足以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本文结合教材内容,切实把握课标要求,面对急需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的学生,提出高效复习策略,为学生的学业进步增添动力,让他们能够顺利应对学业水平测试的挑战。

一、重视单选题,从基础抓起

在学业水平测试往年的题型设置中,操作题所占比例为40%,而考查基础知识点的单选题所占的比例高达60%。由此看来,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顺利通过考试,就不得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从课本角度看,《信息技术基础》这本教材共编排了七章主要内容,由于目前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以上机考试的形式进行,其随机性较大,各个章节的内容都可能会有所涉及,因此学生应重视每一章的基本内容,以把握好考察标准要求的内容为目标,不必过度深入学习研究。

以教材第四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为例,本章内容中,学生应注重信息的浏览及获取方法,具体包括:了解收藏夹的作用、二进制代码的含义、字和字节的基本规则及信息与载体的关系等基本内容。考题大多以概念考察、简单应用的形式出现,不需要学生理解得太过深刻。

二、突击操作题,锻炼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可能会考到的操作题,基本都是简单的办公软件操作技术,题目大同小异。只要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题型,拿到这40%的分数就易如反掌。操作题不同于单选题,如果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自学,那么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学生一旦养成错误的操作习惯,那么后期教师想要纠正十分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增设信息技术操作课,亲自演示操作方法,并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学到的技术是正确而有效的。

如,考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题目:使用Excel,打开A文件夹中的“x.xls”文件,设置标题文字为楷体20号,并使用黑色下划线;将表格中得数字数据全部设置为右对齐格式,并按总成绩降序排列;合并C1、C2单元格,并保持原单元格的数据不变。课上,教师首先进行操作示范,确认学生都了解明白之后,留给学生一段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并在这段时间内走下讲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完成题目中的要求之后,教师还可增设一些常考的操作,带领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如“将行宽和列高调至最优”、“将表格B列的数据设为居中”等。

三、重视考前突击,把握题目意图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课业繁重,许多学生开始复习信息技术课程较晚,导致复习时间紧张,没有充足的时间精读课本,打好基础。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要求他们课下看书的作用已经不大。此时,教师应当对症下药,带领学生重点突击操作题。操作题题型少、得分率高,需要大量操作练习积累经验。起步晚的学生不妨将复习重点放在操作题上,以通过考试为目标,附加课本的通读,掌握课本精华部分即可。

几乎每个班级都存在一些需要“开小灶”的学生,对于这部分需要考前特训的学生,学校可以考虑将这些学生聚集起来,专门增设课程。教师主要以演示为主,并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快速进步的途径,以免他们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掉队,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四、从实战出发,做好考前准备

在考试前夕,为了使考生不适应考试的情况减少,教师应提前组织学生参观考场,了解考试流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安排每名考生都在考场进行模拟测试,确保考试过程万无一失。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考场规范进行详细讲解,以免意外情况造成的学生考试事故。

过去的考试中出现过这种情况:一名高二学生考试途中,所用电脑突然出现死机现象,学生手足无措,慌乱之下关机重启,考官发现情况时,为时已晚,这个不幸的局面已经不能再挽回,导致该考生本次考试不合格。在血的教训面前,学生和教师都应给予考场规则教育足够的重视,如“考试期间电脑出现故障时应立即举手示意,交由考官处理”,“考试完成后检查操作题是否全部提交”,“完成答题,确认无误后应点击‘提交’按钮完成考试”等细节问题,有的问题甚至会导致学生没有成绩。因此,考前准备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五、掌握应试技巧,活用软件特点

此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考试过程中,考生对有的操作模棱两可时,可以“试一试”,试着进行所有可能的操作,试着运行程序。大部分操作,其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的,考生可以通过考试界面直接观察到操作的作用,能够立刻判断出操作是否正确。但应注意的一点是,进行过的操作,如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则应该及时撤回,以免出现错误,影响接下来的操作。

举例来说,考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PPT操作题,要求考生设置文字效果的题目。PowerPoint软件中,文字效果选项众多,难免会出现记忆偏差,此时,不妨多试几次,耐心寻找,直到找到正确答案。在没找到之前,每次尝试之后,切忌撤销操作,以免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六、结语

高中教育新课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难的问题,摆脱这种临阵磨枪的尴尬局面,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对信息技术高度重视,让学生真正达到课标中对高中生信息技术的要求。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更多高中学校应加入逐渐扩大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队伍当中。

参考文献:

[1]尹晓爽.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的比较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2).

第12篇

[关键词] 学业考试 高质 高效 复习策略

初中科学的学业考试复习具有时间紧、内容广、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九年级科学学业考试复习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对所学初中科学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再次整合的过程,是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

我认为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复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一是对照中考命题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使学生对要求的知识点逐个过关,通过清理归纳,形成便于提取的知识结构网络;二是进行查漏补缺,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调控和反馈机制,发现和弥补学生在平常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与学业考试要求之间的差距;三是加强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复习,强化解题训练,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四是根据科学的考试特点,进行应试心理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为了在科学的学业考试复习阶段能达到上述预期目的,我认为在复习阶段不仅要理顺复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众多复习的关系,而且还要讲究复习的策略。理顺关系是高质、高效复习的前提,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充满着矛盾运动,科学的学业考试复习也不例外。只要复习一开始,直接关系到复习效率的许多矛盾就摆在我们面前。这些矛盾由许多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组成。如何理顺这些关系,将直接影响到学业考试复习的效率。不理顺这些关系,就会使我们的复习思路紊乱,无处适从。

一、要理顺科学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以及新课程科学教材与众多复习资料的关系是高质、高效复习的前提

由省教育厅教研室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是教学大纲中可测量目标的体现,也是我市自主命题的准则。在考试目标中,对要求的知识的范围和深广度有明确的界定,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和形式等。因此,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有助于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增强复习的生。历年来,义乌市科学学业考试命题从没有没有出现“超纲”的试题,确保了考试的正确导向,大大推进了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有些教师和考生对学业考试命题是否会超出《考试说明》界线的疑虑是多余的,是不利于高质、高效复习的。

科学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是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材在内容上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完整性;在编排上具有顺序性、系统性、逻辑性;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可读性。教材不仅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的知识等提供了基本材料,也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的主要材料。在学业考试复习中,教育学生认识教材的作用,指导他们认真阅读教材,就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功能,从而进行高质、高效的复习。

一本好的复习资料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对学业考试命题的原则、思路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后编写的,确实是由教材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具有最本质属性的东西,是教材内容的精华和重点。有些复习资料还提供适量的复习材料,能帮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正确利用好这些复习资料,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对提高复习效率这一点上显然是不容置疑的。

《考试说明》、科学教材与复习资料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要理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复习过程中要坚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二是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感知教材,三是适当使用复习资料。有些教师在复习时不顾《考试说明》,经常讲一些难、偏、怪、超的题目,认为可以尽居高临下;有些教师在复习时,紧抱基本复习资料而忘掉指导学生使用教材,甚至错误认为复习资料是复习应试的捷径。这些本末倒置的做法和观点都是片面的。

因此,在复习时应以教材的系统进行分析和归纳,又适当的选择复习资料,既用教材导向,又用复习资料拓宽。这是因为学生要在反复感知教材之后才能对科学知识的质获得准确清晰的认识。扔掉教材进行复习,就等于缺少感性认识的基础,要他们盲目去接受复习资料中一些理性的东西,并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也并非易事。只有不断沟通科学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和复习资料所叙述的知识点,使学生对要求的知识点的认识程度得到螺旋式的上升。

二、要理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考试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高质、高效复习的基础

科学学业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这就为我们复习提供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向导,就能使我们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也便于我们组织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由于《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考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应理顺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学期基础差,达不到要求,有意拔高教学目标。这两种错误倾向,其裨是混淆了三个考试层次之间的关系,势必会影响到复习的效率。

了解是指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包括有关的符号、术语、事物以及概念、定理、法则、定律的再现或再认。这一层次侧重于识记水平的考查,即感知和记忆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关于了解水平的知识点的复习,教师最好在复习前,根据了解的知识点,结合教材内容,将其中涉及的基本知识加以罗列,编拟出一系列提纲式问题,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课堂上可以巧妙设置认知矛盾,以生动有趣的实验或形象幽默的语言,诱发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提纲中提出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通过主动地阅读课本,发挥其主体作用;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记忆术”来加速记忆,从而达到这一层次的要求。

理解是指把握所学知识的意义,能作必要的解释、说明、形式的转换、结果的预测等,它要求学生在识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概念,联想想象,归纳规律,把握科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和广阔外延,并能举出或说明简单的应用。从信息角度来讲,理解应该能将知识信息换成另一种形式或利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进而系统地整理已获得的知识信息,并能把已学过的科学知识和实际中了解的有关科学现象相结合,形成知识链,贮存于大脑之中。关于理解水平知识点的复习,宜选用讨论讲解的方法。教师先提出问题,再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最后教师作归纳性的讲解。讲解方式最好能借助于实验、挂图或一些形象化的比喻,采用一问一答的谈话式,使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顺其自然,容易接受。

掌握是指能应用所学的概念、定理、法则、定律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处于新的情境或处于有一定干扰因素的情境中。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须能准确地分辨交错在一起的自然现象,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部分;能从自然科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灵活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或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的论证。关于掌握水平知识点的复习,宜选用范例讨论和实验的方法。教师精心选择符合实际的例题,通过板演讲解,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或引出实验探索的课题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专门的心理学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在科学中考复习中,让学生明确某一知识点究竟要达到“了解”、“理解”,还是“掌握”的程度,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诱发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期望效应,使复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要理顺培养尖子、转化差生及面向全体的关系是高质、高效复习的保证

培养尖子从狭隘意义上说是为了升学竞争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国家建设人才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得意门生”,要善于当好“伯乐”,经常注意去观察尖子,发现尖子,考察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一般地说,尖子生有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智商;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他们表现出:学习动机明确,求知欲旺盛,有良好的注意品质和意志品质。在培养尖子生方面,教师应该能充分估计优秀学生学习和创造性的潜力,引导他们算觉地发挥潜力,教师应“变教为导”,学生应“变学为思”。在复习阶段,切忌为了照顾少数几个尖子生能“吃饱”,在课堂上采取加快进度,加大难度的方法,而应指导尖子生自觉学习钻研,撷取知识,并作适当的课外辅导。

做好转差工作是全面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全变得十分相似。”因此,作为教师如果秉着“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重要”的想法,设身处地为差生着想,千方百计为差生转变创造条件,转差并不会像有些教师说的“徒劳无功”。差生一般都是基础较差,智力稍钝,反应较慢;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对头。因此,在复习阶段,对差生要“多一点关心,少一点责备。”教师应按中下等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复习计划,设计复习方案,教学过程尽可能放“慢镜头”,让他们看起来清楚,听起来明了,想起来有道理。

要理顺培养尖子,转化差生及面向全体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评估教学质量的好坏不应过分着眼于几个尖子生,而应在全体学生上;其次,教师要了解学情,摸清尖子生还需要什么,差生还缺少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在复习阶段应坚持“立足中间,照顾两头”的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解决一些学生学习中存在着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争取大面积丰收,小面积高产。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只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真探索,锐意进取,一定能够做到高质、高效的学业考试复习,在一年一度的学业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滚动复习 滚动练习 查缺补漏 错题重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138-01

复习是指重新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滚动复习是复习的一种方式,即在学完一部分内容后,及时地进行复习,接着再学习下一部分内容,学完后再进行第二次复习,第二次复习要包括前一次复习的内容,如此一环套一环地进行下去。高三生物总复习,内容庞杂,共包括五本教材。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对教材中的细节知识考查得较多,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绝大部分知识要进行理解、记忆。这样看来,总复习的任务就很繁重。如何在高三总复习阶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按高考要求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庞大的知识体系,克服遗忘?实践证明,根据遗忘规律进行滚动复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效的复习策略。

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滚动复习包括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单元内的知识进行逐一梳理,以及对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知识内容的总结;另一种形式是滚动练习。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两种复习方式常常交替进行。笔者就后一种复习方式的做法进行交流。

滚动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滚动练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1)复习完一个单元时进行的一个单元内容的滚动,称为单元滚动;(2)复习完一个单元时,该单元和前面已复习单元内容的滚动,称为单元间滚动;(3)覆盖全部高考内容的大滚动,称为全滚动。在设计滚动练习时,教师要合理地规划好各类练习的量及彼此之间的时间间隔。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的通常做法是:当一个单元内的知识梳理完成并进行小结后,当天晚自习或第二天即安排1小时的单元滚动;单元滚动后间隔2天进行90分钟的单元间滚动;每2周做1次大滚动,大滚动试卷可用近年的高考卷生物部分内容,时间为45分钟,也可以用各类高考最新模拟卷,其中单科卷为90分钟,理综卷为45分钟。附表是我校2012年8~9月期间对高三年级所进行的滚动练习的安排。

为提高滚动练习的效果,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还应重视把滚动练习和其他形式的学习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各种形式的滚动练习之后,要求学生要及时进行学习反思,及时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并要求学生结合练习题把缺漏知识和做错的题补做在错题集或纠错本上。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

生有条件进行查缺补漏工作。这样,才能以练促学,以练促复习,达到有效、高效的结果。总之,滚动练习和查缺补漏工作要结合起来,贯穿整个高三总复习。

为了促进学生完成查缺补漏这一学习任务,进行错题重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重考的错题是前面阶段各类练习或考试中涉及高考的重要考点,而学生出错率又较高的题。通过错题重考,评价学生的查缺补漏工作,鞭策学生在每一次考试之后认真进行查缺补漏;通过错题重考,准确地圈定后进生,以便于及时进行帮扶。

综上所述,在高三生物总复习过程中,我们把单元复习、滚动练习、查缺补漏、错题重考这四种方法连贯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即形成一种以滚动练习为核心的系统复习方法,多年来的高三生物总复习实践表明,该方法是提高总复习效率和效果的一大法宝。

第1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复习课;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不少高中数学老师上完一节数学复习课之后感觉很辛苦,学生也感觉很累,教师和学生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为什么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上却没有能得到相应增长,复习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呢?

一、低效复习课的原因剖析

1.教师角色定位不准

虽然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有些教师怕麻烦: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去钻研教材,搜集教学资料,编写教案,还要自己制作课件。有些老师怕课堂失控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照样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张嘴”,照样“满堂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

2.课堂缺乏艺术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智慧,针对课堂出现的突发异常,要有高度的调控能力,让每一堂课都充满艺术性,充满高效性。

3.评价机制不合理

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我们对于课堂的评价出了问题,不是以学生的终身学习为目标,而是以高考为指挥棒,一味追求题量和解题速度。频繁的考试,让学生和老师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消化课堂知识,反思考试结果。

二、高效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究竟如何帮学生和老师走出这样的困惑,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高效数学复习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更新教育理念

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新课改课堂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教学大纲,认真琢磨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还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意外,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设计必要的教学预案和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实现高效复习课,一定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复习课堂上,教师必须将解题教学活动组织得当,防止学生出现思维疲劳,始终保持解题充沛的精神状态。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在引导解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之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解题的通法和常用解题技巧进行归纳和反思,并配以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3.借助多媒体,再现知识的本质

在数学复习课堂上,老师经常针对高考,增大课堂容量,忽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实现高效复习课,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好教学课件,再现知识的本质。在复习“三角函数的图象”时,利用几何画板,采用数学实验方法,引导学生给A、ω、φ取不同的值,观察图象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反复的实验,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探究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4.注重数学思想培养

数学思想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和培养。原则上说,每个教学内容都可以与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结合起来,但是不同的内容,与各种数学思想的结合密切程度有所区别。在解析几何的学习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显得更为突出,因为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数形结合自然成为这门学科重点需要培养的数学思想;其次,方程的思想也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思想,解析几何将曲线与方程联系起来,曲线的方程往往是依据一些条件确定的,曲线方程的确定,通常是确定方程中的参数。

5.加强自检教学

不少学生平时学得不错,但是考试中经常出现“会的做不对”的情况。因此,在复习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经常失分的题目,特别是“会做的做不对”的题目,找到失分原因,从而有效地提高自检意识。让学生了解自检的重点,并掌握有效的自检方法,养成自检习惯,减少考试或练习中不必要的错误,从而达到高效复习的效果。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实现高效数学复习课堂,一方面,学生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增强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不断积累实际操作的经验,不断提高研究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第15篇

一、构建互动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科教学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也成为了高中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的第一现场,因此,若要使学生的高中生物复习更加高效,恰当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经多年实践发现,构建互动性强的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非常有帮助。同时,教师在构建互动课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探究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近年来,高考对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力度逐年增加,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笔者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经常性地设置一些具有探究价值和容易引人深思的问题,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笔者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往往能让高中生物教师获得意外的惊喜。你会发现,原来学生思考的范围如此之广,思考的角度如此之多,就连对问题的看法也是如此之新颖。实践证明,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性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复习“克隆技术”这一内容时,设置探究性的问题“您是否赞同在人类的身上使用克隆技术,并说明理由”。针对该问题,学生之间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经过此次讨论,笔者深刻地意识到,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只有细心聆听学生的心声才能构建出高效的生物课堂。

2.设置趣味性游戏,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获得知识

生物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趣味性还是比较强的,因为生物学研究的是各种各样的生命体,其可以是微小的微生物,也可以是庞大的史前生物恐龙;可以是生长在我们身边的小草,也可以是在温室中培养的名贵花卉;可以是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高大林木,也可是傲然开放在高山之巅的天山雪莲。总之,高中生物学科为学生研究各类生命体提供了知识基础,为学生打开了了解活泼、灵动的充满生命活力世界的一扇窗。

例如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即由一组学生以某一个知识点为蓝本设计谜面,请另外一组的学生根据该谜面猜出谜底。该程序完成后,两小组对换角色,继续进行猜谜游戏。最后,由教师统计学生设计的谜面和谜底,并让这些小谜语在班级黑板报中得以体现。通过这样的游戏形式,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了生物学相关知识,还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大增。

3.师生互评,在批评与鼓励中实现教学相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努力的方向。而师生平等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实现师生互评,即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只有实现师生互评,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落到实处,也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二、研读新课标,认真按照课标要求进行复习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在教学之初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学生备考的指路明灯。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读本中,编者针对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给出了详细的说明。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时一定要以细致研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前提,实现备考复习与高考无缝对接,真正实现高中生物复习的高效。

三、研读教材,分层掌握复习内容

教师在为学生授课之初,仔细研读教材中的知识系统是必修课程。教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1.细致研读考点,拓展知识范围,即“将书读厚”

教师只有对考点了解透彻、分析到位、熟练掌握,才能将各知识点高效率地教给学生。然而要做到对各考点熟练掌握,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行的,一定要借助其他的学习资料将各知识点理解透、掌握牢,追求其更深层次的原理,也就是“将书读厚”。

2.整理知识系统,建构知识框架,即“将书读薄”

在对高中生物各知识点有了清晰的认识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各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将各知识点进行串联,以点引线、以线带面,构建知识框架。同时,教师在授课时也可以将这些知识框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各知识点在生物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晰,从而促进高中生物复习效率的提高。

四、研究学生,更加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学生作为受教的群体,因个人智力因素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其在学习方面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常根据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分别是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笔者认为,优等生和中等生在学习能力提升方面的空间已经比较小了,而后进生则不同,他们个人学习能力提升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并且后进生的数量及其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如果可以成功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将对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极大的作用。

五、有选择性地使用复习资料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除使用生物教材和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外,还应结合一些复习资料。而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复习资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在众多的辅导资料中选择符合自己和学生需要的内容,是需要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练就的一项重要能力。俗语说,“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各类辅导资料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层次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复习进度,为学生选出更实用的辅导资料。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更容易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