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妇心理护理范文

产妇心理护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妇心理护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妇心理护理

第1篇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认识到只有使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消除或减少其不良心理活动,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手段,才能有效解决产妇的心理问题,促使她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通过分娩这个非常时期,保证母婴安全。

【关键词】 产妇;心理护理;整体护理

The parturient woman psychology nurses the hay to discuss

CHEN Hiu-hu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uthor nurses the working practice through many years, realized to only has makes the parturient woman to maintain the goo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eliminates or reduces it not good psychology activity, reduces the illness complication the occurrence. The nursing staff uses the different psychology to nurse the method, can the effective addressing parturient woman's psychological question, urge them by the best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smoothly through childbirth this unusual period, guarantees the female infant safety.

【key word】parturient woman; The psychology nurses; The whole nurses

随着现代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护理管理中越来越强调系统化的整理护理,体现人文精神,重视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有意识的高级动物,是身心的统一体,医心对

于医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本文就产妇的心理护理谈一点体会。

1 临床中产妇的心理表现

临床中由于产妇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个性意志特点的不同,相应地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

1.1 紧张与恐惧感:大多数产妇入院都很紧张,尤其是存在异常情况(如胎位不正,胎膜早破,过期妊娠等)提前入院待产的产妇更是如此。她们往往顾虑情绪重,担心自身和胎儿的安全,不能很好地休息与睡眠,很多造成人为的难产。

1.2 陌生感与孤独感:多数产妇入院后,感觉环境陌生,面对陌生的人群,心理中较易产生孤独无助感,主要表现在进入待产室及分娩室的产妇,她们暂时离开爱人和亲人,加上产痛的侵袭,会让她们感觉无所适从,感觉很痛苦和孤独,宫缩疼痛时会喊叫躁狂。

1.3 急躁、忧虑心理:住院时间较长、产和进展较慢的产妇表现更为突出,她们对自然分娩容易失去信心,总感觉自己做不到,强调自身条件,要求剖宫产,并拒绝自然分娩。

2 产妇不良心理的后果分析

产妇的上述不良心理状态,极易造成难产与并发症的发生。这是因为:

2.1 严重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会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调,引发产妇不协调宫缩,导致滞产和产后出血过多。

2.2 不良心理状态可影响临床产妇的休息与饮食,致使消耗过多、过早,使中枢神经受抑制,导致产妇宫缩无力,使产程延长,易发生胎儿在宫内窘迫窒息甚至死亡,也易使产妇发生并发症。

2.3 产中不良心理状态,可造成产妇产后宫缩恢复不良,造成产后大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生命。

3 产妇心理护理要点:

通过对入院产妇施以积极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或减轻产妇不良心理,进而减少难产和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要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产妇,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一般说来,具体的产妇心理护理措施如下:

3.1 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的规律,阐明紧张恐惧心理可能给自身和胎儿造成的危害,指导产妇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消除恐惧与紧张心理,以实现顺利自然分娩。

3.2 产妇入院后,尤其是进入待产室和分娩室后,医护人员及助产士要热情接待,态度诚恳,语言和善,体贴与关心她们,用较多的时间陪在产妇身边,通过触摸腹部宫缩、喂水喂饭等动作显示对产妇的亲昵与关心,使产妇犹如在家中生产的感受,消除其孤独与陌生感。

3.3 对待急躁、忧虑情绪较重的产妇,要真诚指出其自身的优势:如胎儿不是太大,会阴条件较好,你能顺利自然分娩,列举以往成功产妇事例等,鼓舞产妇信心,从而促进她们自然顺利分娩。

第2篇

分娩是妇女一个正常而特殊的生理过程,产妇的精神及心理状态会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所以产科医务人员应认识到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产道、产力、胎儿外,精神心理因素也很重要。

1.产妇心理特点

1.1 恐惧和焦虑心理

分娩对初产妇是重要的时刻,她们大多对分娩有种渡难关的感觉,尤其是临近分娩,更觉大难将至,难免产生几分恐惧和焦虑,怕痛、怕大出血、怕难产、怕剖宫产、怕婴儿畸形、还有的担心胎儿的性别不理想、或听到其他产妇分娩时的痛苦、喊叫,或目睹过难产的场面,联系自己而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当然,这种心理因人而异,或轻或重。

1.2 陌生和孤独感

孕产妇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特别照顾,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她们过分依赖的心理。住院后环境的改变,自我患者角色的转化,使她们感到陌生和孤独,对自身和婴儿的安全感到不安和缺乏自信,常常表现为夜间失眠、食欲减退、情绪不稳定、感情脆弱等。

1.3 家庭背景的影响

有些孕产妇,受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迫切期望生一男孩,临产后精神紧张,不进食、不饮水。另外,还有人认为手术生孩子聪明,不影响自身体形,希望剖宫产。

2.妇产科临床心理护理

2.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心理护理方法主要是支持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母亲的安慰,支持,咨询,指导和监管方法,是产妇在医务人员的互动。医患关系一旦建立,助产士按照产妇的性格,文化水平,家庭状况和孕次,深入了解产妇的各种情况,并通过她们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得到助产士产生信任,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性。

2.2 有针对性有做好心理护理

一是自卑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多给予患者关心以及开导;其次要适当的选择时机向患者介绍病情的治疗以及预防的重要性,尽可能的消除患者悲观、绝望的心理,从而使患者可以重新树立信心,放松心情,接受治疗。二是紧张、害羞心理护理:通过暗示、转移以及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把患者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家人一样对待,给她们宣传讲解关于女性生理的知识,并提供相关书籍给她们进行阅读。在进行注射、换药、导尿、阴道冲洗的时侯,要尽量的让异性回避。三是焦虑、恐惧心理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医护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开导,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以热情的服务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告诉患者关于手术的信息,使患者能够对病情以及手术过程等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从而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

2.3 正确的知识宣教

医护人员还应该合理的为患者安排病房,让老病友的经验可以轻松的转变成新患者在手术前的心理指导,这对于缓解患者手术前的恐惧以及焦虑状态是有良好效果的。对于处在分娩期的产妇应该细心、耐心、诚心、关心、热心,利用自己的这些心去解除产妇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做好正确的知识宣教工作,告诉孕妇有关于正常分娩的知识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症状,在胎儿出生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告诉产妇婴儿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对于高龄产妇,护理人员更应该给予她们多一些的关心以及帮助。

3.加强教育指导

3.1 做好产前健康教育

孕妇入院后,向孕妇自我介绍,然后介绍病区的环境、制度,病区护士长,主管医生和科室主任。让她们感觉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护士以口头健康教育为主,书面的相关资料为辅,每天对孕妇进行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临产的分娩知识,胎儿自我监护方法,营养卫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并针对病情实施个体化教育。如妊高征的病人需要安静休息,避免声光等一切不良刺激,饮食以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讲解左侧卧位,间歇吸氧,自数胎动的意义和方法。

3.2 做好分娩过程的教育

产妇进入代产室后,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免会产生忧虑、孤独与担心,因此,要尽量做到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关心、体贴她们,告诉她们分娩知识,使她们知道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恐惧心理。同时鼓励产妇的丈夫陪伴分娩,他知道产妇的爱好,可以在产妇疼痛不安时给予和安慰,给予感情上的支持。以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产妇的孤独感。应该严密观察产程,进行系统监护,并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满足其需要。同时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的知识。或者利用电视多媒体播放有关的知识,最大限度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产妇在分娩时正确应用腹压,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渡过这关键时刻。

3.3 做好产后护理与指导

产妇送回母婴同室,护士立即对其进行身心评估,简单地讲解母乳喂养和产后保健指导。内容包括:一是产后食物应富有高热量,高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汤,以利于乳汁分泌。剖宫产后的产妇禁食6~8小时后进食汤类再逐步过渡到半流饮食,普食。二是注意产褥期卫生,产后6小时内应及时尽早自解小便,注意会伤口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勤换纸。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三是做好产后心理护理,防发生产后抑郁。

3.4 做好母乳喂养指导

一是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技巧、喂奶姿势、挤奶手法、新生儿日常护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等。手把手的把这些知识教会产妇及家属。二是每天播放产后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让“新妈妈”及家属尽快掌握其相关知识。出院前再向她们进行示范性教育,对于新生儿护理的操作技术,如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观察情况等。当面示教,让她们掌握其知识,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出现常见的操作错误。

3.5 做好出院指导

第3篇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23―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孕妇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剖宫产的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而伴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成熟,安全性的提高,国内外剖宫产率也持续不断的上升。但剖宫产带来的风险和对产妇身体心理的创伤也随之而来。这些因素必将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人员从以产妇为中心的观点出发,了解掌握每个产妇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在围手术期给予产妇全面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以最佳身心状态剖腹分娩。我科通过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促进了产妇身心健康,取得良好的的效果。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8月实施剖宫产的产妇50例,年龄20~31岁40例,32~35岁10例,均为初产妇,产程延长25例,正常胎位9例,巨大儿10例,胎位不正6例。对产妇进行围手术期的全程心理护理,手术进展顺利,产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2产妇心理状态

2.1焦虑心理 对剖宫产手术方式认识不足,虽然认同但存在许多顾虑,如手术切口的大小,术中的疼痛,胎儿的健康状况,手术对机体的损伤程度等。

2.2紧张恐惧心理 对手术环境的陌生感,与亲人的暂时分离,害怕要求得不到医务人员的重视,手术的成功与否

2.3忧郁心理 切口的愈合情况,术后的活动情况,新生儿的哺育问题,角色的转换问题等

3心理护理

3.1手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护士在术前对产妇进行访视,了解产妇心理状态,简要介绍手术室的空间布局,麻醉及手术的相关情况,,取得产妇的合作和信任。产妇进入手术室手术护士时刻陪伴在产妇身旁,及时用盖被盖好产妇的身体,严密监测产妇一般情况及胎儿心率,指导并协助产妇卧于舒适,安慰产妇,介绍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以积极的态度与其交流剖宫产的相关问题。在做各种护理操作前,都与产妇说明,听取其意见,并取得其配合。

3.2手术中心理护理

保持手术间安静,医护人员不高声交流,不窃窃私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不接私人电话,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发生危急情况从容应对。不给产妇造成紧张。在进腹前,巡回护士告诉产妇,牵拉腹腔脏器及取出胎儿会有不适或牵拉痛,告知产妇预防措施,减轻不适。胎儿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胎儿情况,并让产妇与婴儿肌肤接触,稳定产妇不适情绪。解除诸多顾虑。

3.3术后心理护理

指导产妇术后饮食,活动,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时帮助产妇开奶。指导母乳喂养的方法。与产妇交流,解决产妇随时遇到的困难。指导产妇家属给予其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让产妇保持愉快心情,安全度过手术危险期,促进早日康复。

精品推荐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