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生物的重难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生物的重难点

第1篇

一、区分呼吸、呼吸作用、呼吸运动

这三个概念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指气体呼吸,包括外界与肺的气体交换和血液与肺泡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

呼吸运动特指外界与肺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张和收缩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又称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其他产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这三个概念的正确理解可以让学生对后来线粒体以及细胞呼吸的学习更加清晰明确。

二、呼吸运动的具体过程

肌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牵拉骨骼使得运动得以完成。就初中生而言,掌握呼吸运动中肋间肌与膈肌的变化即可。

气压这个概念对初一年级学生而言理解比较困难。如果把气体分子比喻成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学生在各个方向推墙壁从而对外产生压力。相同的人数在空间大的地方受到了各个墙面的压力就小,在空间小的地方压力就大。

呼吸运动分为吸气与呼气两个过程。

简单记的口诀就是“吸气收缩大大小,呼气舒张小小大”即,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变大,肺扩张体积变大,肺内压小于外界气压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体积变小,肺收缩体积变小,肺内压大于外界气压呼气。

三、例题解析

1.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试分析曲线BC段的变化,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正确的是

( )

A.前后径增大,左右径缩小

B.前后径缩小,左右径增大

C.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增大

D.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减小

2.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由B到C的过程表示( )

A.吸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B.呼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C.吸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

D.呼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

在解答这类型图形题时关键要看清楚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量,变量不同,结果当然不同。不可以凭借经验以前做过,不看变量一味冲动,造成错误。

在第1题中纵轴为肺内压与外界气压的差,纵轴数值=肺内压-外界气压,在AB段纵轴数值为负值。此时肺内压<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此时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上下径增大。在BC段纵轴数值为负值。此时肺内压>外界气压,肺内气体出肺,此时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减小,上下径减小。同时要注意肋间肌与膈肌的收缩状态是一致的,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变化也是一致的。本题答案为D。

在第2题中纵轴为肺容量,其中A和C点表示肺容量的最小值,在B和D点表示肺容量最大值。因此有A到B肺容量由小变大,肺体积扩大,肺内压减小,使得肺内压小于外界气压,而是气体进入肺,吸气。因A到B,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膈顶处于下降状态。C到D相同。而在B到C,由最大值到最小值,肺容量由大变小,肺内压增大,使得肺内压大于外界气压,于是气体从肺内压出,呼气。由B到C,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膈顶处于上升状态。此题答案为D。

四、气体交换的过程与原理

气体交换主要是人体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气体交换分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原理,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氧气由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浓度低的地方,二氧化碳由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浓度低的地方。同时要注意的是在得到氧气的同时给出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流动同时进行,才可以称之为交换。

通过呼吸运动气体由外界进入肺,这一步靠的是气压。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中此时肺泡内是刚得到的新鲜空气,氧气浓度比较高,而血液为氧气浓度低的静脉血,于是氧气由浓度比较高的肺泡流向血管。在同一时刻,此时的血液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内二氧化碳浓度较低,二氧化碳由浓度高的血液流向肺泡,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通过呼气排除。这样血液得到了氧气,排除了二氧化碳,完成了气体交换,含氧量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

动脉血流向全身的组织细胞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中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而此时的血液中氧气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低,氧气由浓度高的血液进入组织细胞,而二氧化碳由浓度高的组织细胞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量高的动脉血变成含氧量低的静脉血。

五、扩展知识点

1.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细胞器是“能量转化站”――线粒体。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动力车间”――叶绿体。

3.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具有线粒体,因为它们都要进行细胞呼吸。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教学难点 突破策略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每个章节都会有难点,评价课堂是否成功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能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有些难点则不一定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的认知水平来定。一般情况下,使大多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师要想出有效的策略加以突破,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透彻,还会给相关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带来困难。根据初中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我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

一、形象直观法

由于抽象知识造成的难点,要以形象、直观、实践的教学加以解决。

1.精选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

“耳与听觉”一节中,学生很难理解耳蜗内有一种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即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通过播放一段科普纪录片后,眼见为实,直观的视频或动画使学生更易理解,更易接受,而且很难遗忘。

2.制作简单模型,形象生动。

想要了解尿液的形成必须要先认识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肾单位”。如果能自制一个肾单位的模型(如左下图),再结合书中模式图,配以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动态过程,则形象生动,可轻松解决教学难点。

再比如: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我也做过右上图这样一个模型,学生通过自制的模型,可直接体会胸廓体积的变化与肺体积的变化关系,虽不太明白其中物理学原理,但是很直观。

3.利用现成模型,直观介绍。

眼球的结构很复杂,利用现成的“眼球”模型剖析介绍,比直接对着挂图识别效果要好。而且学生经历一个拆装模型的学习过程,能够达到“做中学”的效果,增长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心脏的结构也很复杂,利用“心脏”的模型对照书本图片,按层次逐一认识,心脏的四个腔,瓣膜的存在,左心室的壁最厚,以及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这些内容都无需多加解释,一目了然。教师只需多加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并及时归纳总结。

4.实物接触,亲身体验。

在“人体的支持与运动”一节中,长骨及关节适于支持与运动的结构特点是本节的难点。课堂上如果能带些猪的长骨或鸡的长骨(要保留长骨两端或一端的关节软骨),展示两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关节),这样教学会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会慢慢地留意身边的生物学,树立起学习生物的兴趣,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乐趣。

5.图片对比,清晰可见。

关于“血液”的学习,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是本节的难点。对照图片:明显发现血液颜色上的差别。然后去分析颜色不同的原因,引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再去分析主要的血管中的血液类型,动脉血与动脉,静脉血与静脉之间的关系,层层递进,逐一解决教学难点。

6.设计板书,归纳总结。

板书的作用有很多,可建立知识框架,突出重点。也可突破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设计好每节课的板书也很重要。比如: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动脉血与静脉血之间转变的原因分析,用板书图示并用红蓝粉笔标出血液成分的变化,效果非常好。

再如: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中最后一个环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我们往往先复习花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认识花是怎么结出果实的。由于结构名称特别多,建立起来的往往是瞬时记忆,容易遗忘,学习后可及时以板书形式归纳,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后来的练习中还可作解题参考,通过反复巩固,形成长期记忆,难点自然不难了。

二、实验探究法

1.模拟实验探究教学难点。

“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模拟实验中,可以通过物理装置来探究出近视形成的两大原因:一是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二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对于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来探究近视的原因,教师一定要指导到位,最好能设计好表格,否则学生操作时目的不明确,很难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

2.演示实验探究教学难点。

“唾液的消化作用”虽不是重点,但如果没有实验的探究,学生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分析上,没有事实根据。我们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为节省时间)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对照实验,展示最终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学生的注意力会立刻集中起来。发现:加了稀释唾液的淀粉溶液遇碘未变蓝,而加等量清水的淀粉溶液遇碘变蓝。再通过分析现象,得出最后的结论。

3.分组实验探究教学难点。

分组实验时前要指导到位,分工明确,实验时要适时点拨,实验后要及时分析现象,得出结果。如“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同学们都能看到流动的血液,但要分清流动方向相反的两条血管哪条是静脉哪条是动脉就比较困难。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就要将前后知识相联系:显微镜下的看到的是倒像;小鱼的心脏在头部下方;你把小鱼的头朝左,其实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小鱼头是朝右的;如果血流向右,就代表流向头部,那就是静脉,相反血流向左,即流向尾部,那就是动脉。

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诱导启发讲解或思考题引导学生剖析教学难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推理,难点可迎刃而解。

三、分解难点法

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难点分解为几个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各个击破,最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突破难点,这种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十分有应用价值。如在讲血液循环的途径时,把它分为心脏的结构;与心脏相连的主要血管;体循环和肺循环具体途径;毛细血管的功能;在全身的毛细血管网及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这两处发生的物质交换来分析血液成分的变化,最终明白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的关系等几个问题来分析研究,最后进行综合。这样,通过化整为零,使学生感受不到复杂问题带来的学习困难和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特别是中差生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四、联系生活法

生产生活实际是生物学知识的来源,也是生物学知识价值的归宿。有些生物学知识概念一旦脱离了实际就更显得深奥玄妙莫测,成为难点。解决这些难点的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就是密切联系实际,加深对这些知识概念的理解。如:糖拌西红柿时会流出大量汁液来,为什么?激发进一步探讨:在什么情况下细胞失水?在什么情况下,细胞吸水?再联系生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医院里用的是0.9%的生理盐水。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中相关的事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

五、针对性练习法

通过针对性练习能发现学生对知识难点是否理解透彻,是否能灵活运用。比如:针对“几种常见的人体激素的主要功能”这一难点,利用例题比较剖析,化解难点。

例题:甲、乙两患者都为成年人,症状如下表:

甲患者和乙患者,两人的病因不同,乙患者是由于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第3篇

1 帮助学生突破生活经验上的认知困难

由生活经验引起的负迁移从唯物主义哲学角度来讲就是“形而上学”,学生过分依赖感性认识来片面地构建物理规律.针对上述情形,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预设学生的认识误区,多方位搜集素材,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深刻地分析自己所获取的感性信息,进而总结归纳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

例如将牛顿管拿进课堂,让学生直接观察羽毛和金属片在真空环境下的运动就能帮助学生认识到真实的自由落体是怎样的,现实的落体运动为什么不一样.

2 帮助学生突破数学技能上的困难

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开始区分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时,物理量的数值就已经和数学上数字不是一个概念.最典型就是正负数的含义,数学上负数只是说明比零小,而物理量正负的内涵就非常丰富,例如某些标量的正负,它的含义确实和数学是类似的.比如某点的电势为负数,说明该位置电势比电势零点来得小,而同样是标量,功的正负却不表示大小,它指代是力在运动过程起到动力或阻力的作用;而对于矢量,在直线坐标系中,它所对应是方向上的差别,比如物体碰撞后,速度由之前的4 m/s变成后来的-5 m/s,速度是变小了吗?由譬如数学上的0就是没有,而温度为0 ℃,却不能说没有温度,电场里的零势能位置更有其特殊的含义.

3 帮助学生突破解法上的困难

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定势的问题,往往在解决了一题总结出多种方法,但是如果问题情景变化了,可能这几种方法中就有几种不适用了.

例如,速度关联问题大体上有四种常规求解方法,有些物理问题四种方法都能求解,有些不能,因此,需要反思四种方法的长处和短处,熟悉每种方法所需的特定条件,做好此类习题的教学.

例1 如图1所示,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人通过细绳跨过高处的定滑轮拉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人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运动.当绳子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物体前进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评析 这个例题的解决可以用4种解法.

第一种,作出如图2的微小变化过程,选择微元法从速度的定义出发,不需要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属于基本方法,数学要求比较高,受限于学生的数学水平.

第二种,作出如图3所示的速度分解图,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法,实际速度方向(通常以物体的实际速度为合速度)始终不变的合速度比较容易确定.分运动方向的确定是难点.一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各自产生效果(v分、s分)互不干扰,即:独立性.它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依据.“运动效果”如何确定呢?

解法三 应用微元法,数学要求较高,超出高中数学要求.

解法四 应用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法,水平推力F 不是恒力,瞬时功率不确定,而且同时存在重力、摩擦力、弹力的瞬时功率,无法求解.

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生物 现代教育 应用 新课程改革

生物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知识,其特点是实践性强。单凭初中生物课本中的插图和挂图进行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的推广以及教学设施的改进,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会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当然,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多媒体技术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

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和影响已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地变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幅色彩丰富的画面,一段优美的音乐,一个精彩的瞬间,往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热情。而内心的驱动力和对未知事物强烈的热情就是兴趣,它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充满好奇,从而集中注意力听讲,思维跟着老师的引导走,也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得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不是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具体、丰富的材料,创设典型事物的形象,发展过程,设计疑问,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理解、探究新知。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发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从而激发内部动机。教师通过提问、观察、交谈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所需的策略进行探索。同时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内化,进而得到新的发现。

生物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即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在课堂上教师想要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一个具体感性的认识是比较困难的。利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图像和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放、定格等手段来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形象化,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很多知识借助常规教学手段无法直观展示,而借助多媒体手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

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超大规模的信息容量。大容量、高密度、强化性、多渠道的信息显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摄取了大量信息,实现了知识信息的高效传输,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根据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对水的需求量也不同,进行合理灌溉,既不影响产量,又起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

生物教学中有动态、抽象、细微的生理知识。但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过去都是以“讲述+板画”的形式讲解,虽然也起到了强调重点的目的,但是缺乏真实和动感。如果用录像片演示其过程,就能真实地展现整个动态的过程,使其具体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比如为了突破难点,上课时用多媒体将“渗透装置”和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整个动态过程呈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动态演示能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难点。再如神经的传导、食物的消化等,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放映时,通过暂停放映,教师讲解,或边放映、边讲解的形式,将两种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过程中接受知识。同时又得到适时适度的强化,让这一难点变得容易理解。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初中生物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生物课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有利也有弊,关键是如何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我们必须坚持知识性、科学性、严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否则就会适得其反。针对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应该合理恰当得使用多媒体。

课件内容通俗易懂,课件视觉效果好,采用标准字体,并配以合适的颜色,让学生看起来既清晰又舒服。而有的课件则采用大篇幅的文字,缺少声音、图片和视频,显得过于呆板,这种课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比如在讲解“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时,可以先展示一组画面:鸟儿飞翔在天空,再引出课题: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不仅有鸟儿,还有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和哺乳动物中的蝙蝠。借助多媒体这种形式,把学生带入自由飞翔的蓝天。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代替语言的描绘,把空中飞行的动物各自生活的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能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鸟儿适于在空中飞行[7]。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师绘图和写板书的时间,但是学生接受信息和掌握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快地切换屏幕幻灯片,会让学生手忙脚乱,来不及思考和做笔记,不利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有的初中生物教师为了使课件操作简便,将课件制成“流水型”模式,教师只要按键或鼠标,课件就会顺利“放映”。在制作课件时,要结合课件的每一幅画面设置合适的显示时间,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一些重点和难点动画反复播放,用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这样攻克重点和难点内容也就事半功倍了。

要想让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进入初中生物的课堂,还有很长时间。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还很不成熟。一是大部分教师对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技能还不高,二是一些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初中生物教师们要加强学习多媒体技术。教师在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应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同时,学校和相关部门也应强化多媒体配置,为教学提供便利。只有这样,多媒体教学才能被合理运用到初中生物的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陆健身.生物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初中生物 有效教学 教学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68-01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多种优势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欢迎,它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形声化和视听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下面,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枯燥的概念和抽象的原则,若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这些理论知识的强行灌输,学生就会感觉味同嚼蜡,毫无学习兴趣可言,也难以保持持久的学习注意力。而现代信息能力,具有将图形、图画、文字、视频、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的技术,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可以将生物教材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式教学情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学习信息,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基础。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中《生物的特征》这节内容时,上课开始后,笔者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画面,如各种山、水、鸟、虫、树、石头等等,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的物体,如西红柿、黄瓜、讲台、蝴蝶、盆栽花卉等等,同时,配以和画面协调的背景音乐,如此,笔者便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直观式教学情景,成功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这时,笔者趁机提出问题“它们都是生物吗?若不是,你觉得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这样一来,笔者便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迅速投入到对本节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状态,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是比较抽象、复杂的,若我们单纯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黑板、挂图等,很难讲清楚,学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正确、有效的理解,同时,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热情也会逐渐降低。而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可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静态为动态的教学优势,在对生物课本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时,我们就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变得容易理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为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实现提供保障。

比如,在学习有关血液循环的知识时,采用以往单纯的语言讲述为主、挂图为辅的教学方式,不真实,难以使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解,这时,我们就可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将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过程以动态的Flash课件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我们就使原本令学生难以理解的、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做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能够使班里的大部分学生能准确、有效地掌握这部分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做生物实验,可以使学生熟悉各种实验仪器,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把握和认识。然而,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有些生物实验难以进行实际操作,有些实验学生做了易混淆、易忘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轻松解决以上难题。同时,通过利用它辅助生物实验教学,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从而为实现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比如,初中生物实验中有些以动物为主体对象的实验,如家鸽解剖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等等,由于受某些条件的限制,部分实验不能让学生亲自去做,这时,我们就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演示这些实验,使这些实验的整个过程真实、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既避免了对某些动物的伤害,也培养了学生科学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事半功倍。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身为初中生物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对生物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实现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堂容量

一、初中生物教材及教学面临的现状

1.初中生物教材分析

文字教材与辅助教材是初中生物教材的两大组成部分。文字教材作为生物教学大纲具体化的存在,是教师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必须要用的,同时亦是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重要载体。中学生物文字教材现在是以国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编写的统一生物教材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允许各地区依据自身地域的特点,编写与本地域相适应的文字教材、乡土教材等。

而与初中生物文字教材相配套的辅助教材的教学模式还未有所改进,依然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初中生物电教教材一般是以投影教材与录像教材为主要材料,也有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为教学工具。但即便如此,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

2.生物教材面临的现状

教师对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并且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中,没有将生物学科纳入中考中,这对提升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处于受挤压的阶段。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致使教学方式难以有效地将学科特点表现出来。而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利用相应的教学模型进行教学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师还是注重单方面的课堂教学。即便教师运用了教学模型,但过于老旧的教学模式也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仍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正是因为大部分教师在环境的影响下很难形成生物教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教学方式难以同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别是学科的实践性实现有机结合,学生在教师的讲述法与演示法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对生物产生兴趣,而也是因为如此,直接致使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内容不够了解,难以学到真正的生物知识,从而难以有效地参与到生物教学中去。此外,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时也有一些弊端,多媒体教材自身也有问题。而这些对教师教学情绪都有一定影响。

二、初中生物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

1.初中生物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多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例如教师向学生演示,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演习,在实验室或课堂上模拟实验、实际情况,教师进行教学测验与评价,详细解答生物问题。但是,即使有这么多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还是有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从未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在生物教学中很难得到体现。

2.初中生物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存在多媒体教学软件数量过少、多媒体教学软件不成体系、多媒体教学软件难以解决重难点、多媒体教学软件没有配套的使用手册、多媒体软件趣味性小等主要问题。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影响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量使用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多媒体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增加课程容量,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初中生物人教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大自然的风光、生物圈的范围等等,让学生从生动、富有趣味的视频中对自己所要学习的课程有所了解,并乐意去学。

以上就是笔者对初中生物教学应用多媒体的现状进行的分析,希望通过这些探究,能够有效推进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1]陈能智.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49).

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物课上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形式单一,知识也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导致课堂效果欠佳。然而,无论何时,教学效果都是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

因而,我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不断探索,将多媒体辅助于课堂教学,构建起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一、多媒体应用于备课环节

(一)在网络上查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

网络上有些图片、视频、动画、教学的辅助资料等,在备课时可供我们下载使用。比如:理解概念:在准备“神经系统”一节时,帮助学生理解两个重要的概念“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可搜索百度百科即可明白。

(二)拍摄照片或录像积累资源

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生物资源,存入电脑以备用。将这些直观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案或课件中,课堂里的内容就非常丰富,让学生看到他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

(一)化难为易――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生物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仅凭教师口头讲解是难以解释清楚的。借助多媒体精心设计,适度选择,合理解释和演示,及时处理信息,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解决,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如:在初一(下)中,循环系统心脏的结构以及瓣膜的开启方向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利用教学挂图和心脏模型来讲解,用箭头表示瓣膜的开启方向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于这些教具都是“死”的,老师只好边指导学生观察,边讲解边板书,学生在下面忙着做笔记,听起来索然无味。现在利用Flash编制的心脏结构图和动画,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脏的结构及在收缩和舒张时,通过瓣膜的开启方向来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教学程序是:先提问“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的结构与功能是如何可相适应的呢?”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闪烁、图形的移动、定格等方式来说明心脏有四腔,与之相连的血管有哪些,播放数次,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总结心脏的结构。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四腔壁的特点,与它的功能相适应。再播放心脏动画,提问“心脏是如何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放慢速度播放,反复两三次,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总结出心脏瓣膜开启方向由心房向心室开,心室向动脉开,由此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所学的内容,在屏幕上打出填图、连线、填空等练习题当场做,发现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再播放心脏图和动画,再让归纳总结所学内容。按提问观察图、动画感知分析总结做练习巩固再观察再总结程序进行,一堂课下来,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了心脏的结构和瓣膜的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效果显著。由此可见,采用多媒体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把人体复杂的生理过程模拟出来,可以使教学过程更直观,更形象生动,使之成为“活”的教具,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再如:“物质运输的路线”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是: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血液循环模式图flas并展示。设计这一活动,可以使同学积极去探究血液循环的途径,通过已有知识,在小组同学的努力下共同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为进一步突破血液循环途径这一难点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的重点迎刃而解。

(二)化抽象为具体---拓展时空范围,便于掌握知识

初中生物课讲述的概念、原理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往往对教师在理论上的讲解不感兴趣。因此,在理论讲解时借助借多媒体教学,用课件将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可以满足课堂需要,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拓展了课堂的时空范围,缩减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如在讲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时,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较为抽象,而鉴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比较低,我将其设计成电脑动画,把学生观察不到的微观过程变为能直接观察到得宏观过程,在动态感知中体会并理解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生积极描述双受精的过程, 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缺乏和对抽象概念的难以接受,又加深了讲课的趣味性,最后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比传统教学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化繁为简 -----优化复习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以前,我们的复习课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划定范围自己复习或者串讲本节课复习内容的重点知识点,然后学生自己复习。这些方法简单、机械,效率低。随着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诞生,这一切烦恼便迎刃而解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以章为单位总结重点以幻灯片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深刻印象,产生学习兴趣,记忆深刻。对于一些枯燥的概念复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消除疲劳感,从而加深理解及记忆。例如复习某一单元的概念时,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动画课件,先出序号,选择一个题号,点击一下出示题目,再点一下出示答案。以小组为单位,以游戏竞猜的形式,胜利的一组有奖励,失败的一组会有他们意想不到的小惩罚。通过学生反馈,知道了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带给学生欢乐,而且还加深了记忆,强化了概念,真是一举两得。

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多媒体 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15-01

近几年来,多媒体已经渗入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整个教学中的常用设备和工具。以黑板和教材为中心的讲述式的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因此,多媒体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不仅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的工具和丰富的资源,而且为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的优化初中生物教学。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才能更充分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更好的为初中生物教学服务,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的初中生物教师,浅谈几点自己对合理利用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具体看法。

1 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给我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培养,作为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有意识用生物学知识熏陶、感染学生。我们都知道,图形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包含的知识内容更多;视频又比图形更加生动。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使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可以通过异彩纷呈的教学方式即时呈现更为丰富的生物学信息,这样就可以把知识讲的更精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课堂,努力去探索,去分析、去研究碰到的问题,理解生物学知识的本质。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形成”这个知识点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做曲肘伸肘运动,感受下运动时骨、关节、骨骼肌的变化,然后用动画显示曲肘和伸肘运动形成的具体过程,通过动画,把复杂抽象的运动变化过程以生动形象、直观逼真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喜爱生物,达到教学的目的。

2 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初中生物学主要是学习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应用等基本知识的自然科学。内容新颖且知识覆盖面广,大多数内容都有图文结合,很多重难点都要通过实验才能突破,生物学科中的图片和实验很多且非常有用,如果不播放视频或者演示实验,有很多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难于理解。况且现在社会的学生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要对知识深化和应用延伸。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比较多,多媒体课件使教学重点难点更易突破,多媒体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声音和视频,使学生可以看到生活中难于看到的生命现象,由此可见,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复杂为简单。

3 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有效增大课堂知识容量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好,这些优点是教师们普遍认可的。生物学知识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完成课本内容外也有必要教给学生更多课本以外的生物学知识。每节课时间有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增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呢?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省去了不少在黑板上画图、表、板书等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去巩固知识或者讲述课外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无疑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开拓了视野。

4 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都教重于学,教学活动采用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纯粹是“语言、板书、书本”的教学程序来完成教学任务,知识是被灌输进去的。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核心和要求,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引导者。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灵活的教学氛围,很好的活跃和丰富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他们可以充分地发挥潜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创新意识,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新移栽植物”和“花草公司待售的草皮”的图片,通过观察、分析,自然会联想到根尖四个区细胞为何不同,如果移栽植物时为何要留些土坨,把植物的叶片剪掉有何作用以及为何要经常浇水等问题,则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各抒己见,这时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优化了课堂教学。

5 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

在初中生物学中有很多实验都是很重要,如果不做实验,对很多初中学生来说都难于理解,加之很多初中学校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有些实验无法进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声音和视频,可通过模拟实验来完成实际操作难于进行的实验,不只降低成本、缩减时间,还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复杂为简单。例如在讲授“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和原理”知识点时,有关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很难让每个学生都按时完成,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细胞失水与吸水的原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个实验原理,提高了教学效率。

此外,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在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生物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以往传统的生物教学中的一次新的改革,其作用已是深入人心,它克服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多媒体的潜能,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弊端,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教学过程,只有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辅助初中生物教学的优越性,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2] 刘恩山,王友联.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1995,30(6).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视频资源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视频资源应用的原则

1.视频内容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

视频内容的科学性原则要求视频中的内容能够真实反映生物学的各种生物现象,并且视频中所传递的各种生物知识都应是科学无误的。同时,教师在教授初中生物知识时应注重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视频内容应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

2.视频展示的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要求初中教学中的视频播放要控制时间及数量,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程序,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因为视频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并且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占据课堂教学的整个部分,因此,教师在设计视频内容时,不能盲目加入视频教学。视频展示的时间和数量应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来设定,一些初中生物教师为了节省备课时间和讲学时间,在课程教学中几乎全程利用视频资源教学,与学生之间几乎是零交流、零互动,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不利的。

3.“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新课标要求学校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共同发展。初中生物教学对视频资源的应用也不例外,视频播放的内容和形式都要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初中生的情感思想与其他年龄段的人会有所差别,因此,在设计视频内容时,应围绕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变化,合理安排视频播放的时间和内容。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视频资源应用

1.利用视频资源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

生物作为一门理科类学科,具有极为抽象的特点,理解和记忆时十分困难。而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理解这些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及规律就会更加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可能会对生物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兴趣,致使学习成绩下降。但视频资源能够将单调、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真实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视频资源,将生物学知识利用视频资源播放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这不仅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认知,也会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进而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视频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生处于性格培养和形成的阶段,一些学生的逆反心理会比较严重。一些调皮学生甚至故意在课堂上嬉笑,打闹,扰乱课堂秩序,打扰老师的正常教学。如果在教学中插入视频内容,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视频教学中,这些学生就不会想到去扰乱老师的教学,甚至会专心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播放视频时,可以结合所讲的知识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探讨,并围绕知识重点展开问答,形成双方互动局面。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逐渐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利用视频资源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初中生物的大多内容都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原型,如果学生在学习生物时能够通过亲身接触体验这些生物的生活规律和生长习性,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抽象的生物知识就会十分容易。但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有限,学校开展实地教学的难度很大,因此,学校可以利用视频资源代替实地参观考察,这样学生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生物知识产生直观认识。例如,在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的“食物链”一节中,教师可以将各种生物组成的生物链通过视频播放,使学生不用实践体验就能掌握食物链的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电子白板 观念 生物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现在在很多学校已经普遍应用。去年(2011年)下期,我校对所用教学班都安装了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我校初中生物教学都普遍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教学。通过1年多来的应用和实践,我充分的感受到了电子白板做为媒体给初中生物教学带来的益处。

一、电子白板等现代生物教学技术的应用对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名初中生物老教师,我已经执教过几个版本的初中生物教材了。在16年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我的个人体会是,以前的初中生物教学观念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和精英学生的片面培养。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多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存在价值。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

我校电子白板的应用使现代初中生物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合作学习的理论认为,要想解决学生的“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的现实和突出问题,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好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关系问题。而动机和学习关系问题正是激励理论的核心所在。教育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书认为,积极性(学习兴趣)是目标价值与经验预期的乘积即F=VE。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理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电子白板的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极大的促进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教案的教学方式和观念。

在教学观念上,由于初中生物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电子白板使初中生物课堂具有课堂容量大,图、文、声三维的“立体”感强等优点;同时节省了教学时间,有效地拓展了初中生物教学空间,优化了生物课堂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电子白板的应用让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得不改变。以《长骨的结构》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一般以长骨的教学挂图配合实验教师讲解为主来让学生掌握长骨的结构;而电子白板的应用,让生物教师可以有充分的资源来展示长骨的相关知识,如白血病的治疗与骨髓的移植,人的长高的秘密等来提高教学的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骨的结构。从而是该课更生动活泼,容量更大,师生的互动效果更好。电子白板的应用使初中生物教学更能体现出了初中生物课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设计者”,“参与者”。

二、电子白板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

电子白板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合作学习的不足。现代教育技术给初中生物教师的备课、上课带来很大的便利。电子白板的应用给教师又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来进行备课。以往的备课,教师的备课资源有限:教师的教学资源主要来自教参,教案和一些课外读物。以前生物课备课,我们往往是先了解本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去构思教学过程;最后,寻找教学资源。最头疼的是教学资源往往很难找到需要的;即使找到需要的资源,有些又很难通过教学技术呈现出来。电子白板的应用给了教师更多的机会呈现和展示自己教学艺术。我们可以通过应用电子白板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小组活动和实验探究要求,反思交流的问题等都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出来。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有些生物课,我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这一媒介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讲到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我就设计小组活动,我就让学生通过电子白板把自己收集的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然后再讨论交流。例如:《探究鼠妇与光的关系》,我就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平台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可见,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小组学习更有效果。现在,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是很普遍的事了。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市(成都市)从2006年开始对初二学生的初中生物学习情况进行结业考试。这既是对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的终结性评价,也是对教师初中生物教学水平的一次重要检测。所以对初中生物教师来说生物复习的好坏非常重要。生物复习教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抓好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在复习阶段中我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重要功能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复习课我讲解不到10分钟,其余时间学习小组之间相互考评相关的知识。我专门设计了形成性评价表格。各组组长在每节课留下的25分钟左右时间内按照表格的填写要求对所考核的小组的情况作出正确的记录。然后,在每节课的剩余几分钟内通过电子白板公布知识掌握结果。

通过利用电子白板辅助复习,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高涨。在(2011-2012年度)的成都市生物毕业会考中,我执教的6个班(整个初二年级)平均分达到80.4分,平均分排名青白江区第5,优生率,及格率全区第4,比初一期末的区排名第10提高了很多,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引自《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作者:朱翠萍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92-02

初中生物学,主要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如何帮助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准确掌握生物学概念,并从概念中找出规律,进行融会贯通,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成为每一位生物教师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初中生物教师需解放思想,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来构建开放式课堂

1.初中生物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生物科学素质及价值观的养成。生物学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新教材也安排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的学习活动。所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该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创造自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树立信心,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维护生态平衡。在平时的授课过程当中还不要忘记了对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转换,跟上素质教育的潮流,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相长的艺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个性打造和品质培养。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发展,真正做到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2.初中生物课堂要构建师生和谐互动关系,强调师生间平等交往,注重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体系。传统的生物课堂是填鸭式教学法,教师照本宣科现象严重,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那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一定要注意到课堂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人际交往、师生交融、思想共鸣的过程,现在的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凸显主体性,张显个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心态要开放,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出创造性见解。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切入课堂,上课不再是满堂灌,而是师生同享教学过程。

二、初中生物教师的语言要机智活泼,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去探究学习,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准备各种教学用具,做好新课的导入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尽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多设置一些情境,语言也要做到风趣幽默,有吸引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生物课的部分内容难免有枯燥的感觉,这样课堂的学习也会比较沉闷,教师在课上就要运用一些激活课堂的技巧。如在给学生讲激素调节一讲时,讲到了人体的内分泌腺及激素时,学生听了没有兴致。笔者就把当下正在热播的某电视剧中的太监长胡须一事引入课堂,指出其中的失误。太监是受过宫刑的,那什么是宫刑?宫刑后会产生哪些现象呢?很自然地引到了人体的内分泌内容上,并幽默地说:“看来,如果写剧本不懂得生物学知识,还会闹出太监生儿育女的大笑话呢!”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兴致高涨,这次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满意效果。

三、初中生物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路线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学生物,用生物”的意识,这样课堂上就不会只是空泛地讲理论了。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时,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增,教学效果也会很好。比如,在讲解食品安全内容时,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吃的零食的包装袋带到课堂上来,并带领着学生对这些零食进行研究,各个学习探究小组对这些食品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后,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有很多食品中都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呢?”学生提出了要看一看有没有“三包”,是否未加杂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等见解。一节课下来,学生个个收获不小。其实,笔者认为,初中生物课的每一章节都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学习菌类知识时,可以联系食品保鲜技术;学生植物的生殖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习呼吸体统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吸烟有害健康等。这样,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就会高涨,其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强。通过课下的生物学调查,学生的能力更能得到全面提升。

四、初中生物教学要求教师改变评价方法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课堂练习 有效性 策略

一、前言

生物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和自然的重要学科[1],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个初中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生物知识,同时也要注重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能力[2]。因此,切实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练习,不仅可以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对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 过于依赖考试大纲,对生物教学不够重视。

新课程改革将生物列入了会考的范围科目,从而使得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全被考试大纲牵着鼻子走,考纲要求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这种被动的教学,使得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初中生物还没有纳入中考的范围,在教学课程安排上也只是初一初二要开设生物课,而且每周也只安排两节课,这样,就使得很多老师和学生对于生物学习不够重视,单纯地认为生物学习只要应付会考就可以了,而且会考相对于中考要简单得多,所以把学习的重心都往其他中考科目的学习上倾斜,从而影响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2、 习题设计缺乏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对于有效课堂练习的设计还缺乏一些正确认识,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将习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练习的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对于整个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课堂练习对于增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已是不言而喻,而当前实际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却又是如此严峻,让人忧心。因此,如何采取措施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1、 初中生物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

课堂练习是课堂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课堂练习也是有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因此,老师在提高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握好课堂内容中教学的重难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练习的设计需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必须高效利用课堂,从而最大限度上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练习设计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拿来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思考,对于基础的问题或学生一讲就明白的知识点,就没有多大意义拿来设计练习,而是要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者是难点单独抽出来,设计一些有效的练习,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不仅可以突出重点,让学生意识到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也能够充分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此外,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老师必须结合课堂安排的需要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的特点,设计适量的具有针对性的习题供学生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且适量的练习不至于让学生反感和疲惫,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形式多样化。

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丰富多样的课堂练习,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枯燥和厌学的情绪,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增强教学有效性。因此,老师在课堂练习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创新练习的形式,使得联系形式实现多样化。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完成练习,既收获知识又体验学习的乐趣。如在讲完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展开课堂练习,如抢答,知识竞赛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相关知识时,针对细胞的作用,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选择、判断、填空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完成,或者是综合细胞的相关知识,设计一道具有一定探究意义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等。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将原本枯燥的练习变成富有趣味的探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第1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生物实验在生物科学领域内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案和教学重难点有意识地转到实验上来,广开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自己的实验教学的内容,采用多样化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的科学精神奠定基础。

一、开展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创新式的教学思路

新的课程改革下,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将差异的、动态化的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搬入生物课堂。开放式课堂的创立会激发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人员进行必要的创新,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生物课堂教学是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等几个方面进行开放。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里有哪些绿色植物”,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带到附近的森林公园进行观察,让学生自己寻找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差异,由此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初中生物的实验形式有很多种,有演示性的、观察性和制作性实验等。这些实验很多,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才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纯演示的实验方法,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将生物课堂还给学生,将演示性的实验慢慢向制作性的实验进行转换,让学生慢慢地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学习。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的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试着种玉米、小麦和花生等农作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且做下记录,顺便可以让家长帮助学生进行这项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助合作,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

三、拓展课外生物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想进一步提高生物课堂的课堂效率,教师就需要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在课堂之外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并且感兴趣的课外动手操作的作业,这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课外活动作为学生的一个作业,可以补充完善课本知识,激

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完人教版的初中生物的第三单元的“生物圈里的绿色植物”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植物标本来作为课外活动,这个活动需要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去户外采集标本、查找资料和制作标本等几个关键环节,在

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学到很多生物知识,进一步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制作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尽量拓展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生物实验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生物实验课堂的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进,陈士元.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2]刘东亚.初探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亮点[J].考试:教研版,2009(04).

第14篇

一、营造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比医生和教师这两种职业更富有人道性的了。”师生关系不是从属关系,不是服从关系,不是压制关系,而是平等民主关系,是合作交流关系。由于受“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的传统观念影响,现在仍有不少老师居高临下、以权压生,错误地认为自己高学生一等,自己是知识的权威,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时,我总是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等课时,我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入学生中间,不再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号施令,不再自以为是,而是做学生的合作伙伴,与他们平等交流,一起探讨问题,一起合作交流。正是这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觉得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

二、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因为生物学科知识抽象、名词概念繁多,与自然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如果我们教师长期运用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往往会厌倦。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时,我总是根据教材内容变换教学方法,例如,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运用法是我常用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教学法可以交叉使用。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了“金鱼藻释放氧气”这一演示实验,然后用启发式教学法完成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如,在学习《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课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血管”的有关知识。正是这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了初中生物课。

总之,要想让学生爱上生物课,我们教师就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新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生物课。我相信,在我们广大教师的努力下,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喜欢初中生物课,一定会爱上初中生物课。

第15篇

关键词:多媒体;生物;教学

生物是一门很直观的学科,而在我们常规的教学过程中都是通过课本与模型等枯燥的方式进行教学,目前这些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日益取代旧式的教学手段,展示了常规教学过程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一、传统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不够直观,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常规的生物教学是以课本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以板书的形式讲解课本内容,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东西还需要借助模型和挂图来讲解。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2.教学的效率不高,课堂互动较少

常规的生物授课方式效率较低,往往教师要花费四分之一的时间来进行板书的书写,造成讲解和互动的时间较少,即使教师有很好的授课内容也无法传授给学生。在不影响授课内容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师不得不减少提问和互动的时间,这样使得课堂变成了讲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内容。

3.重难点知识讲解较为困难

生物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内容是难以理解的,一般情况下教师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来进行讲解,但是对于一些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效果还是不好,这就造成教师很卖力,学生不理解的情况。

二、多媒体视阈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对策

1.教学形式丰富、直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集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的立体化教学方式,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还可以实现双向互动,解决了常规教学不能直接进行观察的问题。例如消化过程的教学过程就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加以讲解,不仅直观逼真,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整个消化的流程、经过的器官、器官的位置和功能。通过这种立体化教学的帮助,学生会对所学内容有深刻的印象,很多同学能根据自己的印象概括出消化完成的整个流程,并能初步判断一些消化系统的问题,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可以从电视、书籍和网络上来了解各种信息,尤其是随着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信息更加便利,因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间接地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水平的要求,常规黑板加粉笔的平面式教学已很难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平台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工具,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加入一些新鲜元素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一段视频或者动画播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就现场产生的疑问与老师进行互动,这样学到的知识是非常牢固的,并且这种教育方式打破了中国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2.提高课堂效率,强化师生互动

以往需要写几个黑板,画几幅图画的教学方式,在多媒体教学平台引入后已经不复存在了,黑板加粉笔这一经典的教学文具已经适应不了现在高效的教育过程,教师需要5分钟写完的板书,在多媒体教学方式里1秒钟就可以完成,这种效率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以往需要图画展示的环节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里一并完成,教师已经很少需要写板书了,这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例如在血液的讲解过程中,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的分层情况就可以用3D动画来演示,一般情况下,从加入抗凝剂到分层要过几个小时才出结果,而且结果并不明显,在动画演示过程里我们可以加速这个进程,并且可以用颜色标识出哪层是血浆,哪层是血细胞。学生可以很快地理解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优于传统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且比实验室教学效果要好,解决生物课程中的教学难点,使课堂内容易于理解。

3.将难点知识以动画形式讲解,便于学生理解

对于生物教学里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可凭借多媒体教学平台丰富的资源来进行讲解,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难点设置直观的录像与动画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方便地理解重难点知识。例如在讲解血液循环系统时,通过电脑程序制作出血液循环系统的Flas,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并在动画上标识出各种器官的位置,区分显示静脉和动脉血管并与淋巴循环系统进行对比,这样可以使同学们直观地理解什么是血液循环系统,并且能够与淋巴循环系统进行对比学习,不仅加强了知识的印象,而且扩展了知识面,一并学习了相关联的知识点。这种重难点教学内容的讲解比常规教学方式要更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

三、多媒体视阈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注意事项

当然,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并非是万能钥匙,在应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教学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在进行课件的制作时教师要投入自己的想法,不能做成黑白板书,这样只是提高了板书书写的速度,失去了多媒体新颖、丰富的优势;但是也不可做得太花哨,辅助的装饰过多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重点而关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与加强教学效果的初衷背道而驰;还有虽然动画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但是动画无法代替实验,必要时实验还是必须的,因为模拟的动画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必须兼顾,所以不可以将实验教学完全取消,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多媒体这一技术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辅助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有了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往的教学方式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它不仅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授课的效率,使得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生物知识相关背景的介绍,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时间,所以多媒体教学正以它独有的优势迅速发展,今后必将成为主要的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闫晶.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势[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08):68-69.

[2]石立华,芦立新.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1(0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