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效果范文

语文教学效果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教学效果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教学效果

第1篇

新课标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要实现这个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这种参与要是深层次的,且具有实质性,这样学生才能在参与中获得最好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性的目的不在于“参与”,而是以此为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语文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或部分参与的状况,同时要避免片面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而让学生盲目参与讨论交流的状况。其次,教师应当多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要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等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应当设计有层次、有差异的活动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不同的活动环节,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能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并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后进生和性格内向学生的引导,因为这两类学生常常被忽视,若他们长期处在“旁观者”“局外人”的状态,不仅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对班级整体教学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加强课堂中的互动交流

沉闷的课堂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有高效的学习成果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活跃的课堂气氛,而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需要加强教学中的互动交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的交流方式是单一的,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当改变这种单一的互动方式,将师生单一互动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多种互动方式,进而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加强互动交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要加入到学生的互动中,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随意打断学生的交流,否则会抹杀他们表达的欲望,甚至使他们不敢发言。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多层次的交叉性的互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间互动等,这样学生就能从各种互动中展示自己,认识自己,进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再次,互动交流虽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且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盲目设置和使用互动交流,而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等灵活控制,以便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

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欠缺,学习要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但是他们也有求知的欲望,有学习的潜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进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并让他们尝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解决疑问;再次,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开启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逆向思维等。如有的课文结尾具有开放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续写,比如可以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2篇

新课标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要实现这个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这种参与要是深层次的,且具有实质性,这样学生才能在参与中获得最好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性的目的不在于“参与”,而是以此为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语文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或部分参与的状况,同时要避免片面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而让学生盲目参与讨论交流的状况。其次,教师应当多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要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等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应当设计有层次、有差异的活动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不同的活动环节,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能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并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后进生和性格内向学生的引导,因为这两类学生常常被忽视,若他们长期处在“旁观者”“局外人”的状态,不仅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对班级整体教学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加强课堂中的互动交流

沉闷的课堂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有高效的学习成果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活跃的课堂气氛,而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需要加强教学中的互动交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的交流方式是单一的,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当改变这种单一的互动方式,将师生单一互动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多种互动方式,进而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加强互动交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要加入到学生的互动中,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随意打断学生的交流,否则会抹杀他们表达的欲望,甚至使他们不敢发言。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多层次的交叉性的互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间互动等,这样学生就能从各种互动中展示自己,认识自己,进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再次,互动交流虽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且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盲目设置和使用互动交流,而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等灵活控制,以便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

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欠缺,学习要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但是他们也有求知的欲望,有学习的潜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进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并让他们尝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解决疑问;再次,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开启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逆向思维等。如有的课文结尾具有开放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续写,比如可以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3篇

关键词: 幽默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很卖力,语言较为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愁眉苦脸,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却忽视它的艺术性,只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忽视知识传授的方法。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倍功半。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语文教师恰当运用幽默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好”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动因是什么呢?幽默是有效诱发学习动因的要素。有了兴趣,教学效果便会相应增强。

教师掌握和应用幽默,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我认为幽默的作用如下。

一、教师的幽默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剂”

大量事实证明:轻松融洽的环境能使人产生轻和责任感,人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体现幽默的主动者,学生是感悟幽默的主体。学生在体会这些幽默的同时,会在无形中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实践证明,教师几句幽默的话语能调节课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的畏惧感顿消,感到教师和蔼可亲,愿意与教师互动。由幽默引起的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地位的差异,消除师生之间心理上的隔膜,建立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交织师生的情感因素。师生间良好的情感能够促使教师更关心学生,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技能和哲理;能够促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意愿刻苦学习,对教师的讲解积极反馈,从而推动教学顺利开展,强化教学效果。相反,如果师生之间情感有了隔膜,学生就会拒绝教师的教学要求,使教学进程受到阻碍。

二、教师的幽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

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分析讲解,语言平淡无味,使学生处于精神抑制状态,兴奋不起来,那么时间长了,必定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慢慢趋于沉睡状态。如果此时教师“幽默”一下,就会给紧张的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精神振奋,激活思维,注意力相对集中,记忆力随之增强,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从而增强语文教学效果。这种状态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有利于拓宽思路,发挥创造力。不但如此,它还有助于实现语文学习审美化,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教师会更有激情,发挥出最佳的教学状态。教师的幽默风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爱听课的学生会被这种活跃的气氛吸引,积极学习。

三、教师的幽默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教学内容本身往往是复杂而无趣的,如果教师照本宣科,讲述枯燥乏味,则学生必然会对教学产生厌倦心理。使用教学幽默就能改变这种状况。教学幽默本身就新鲜刺激、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幽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能把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学生在这种幽默趣味的感染下,自然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如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讲些名人笑话或成语故事,必然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教学内容的真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或者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不妨来点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享受。教师机智巧妙地运用幽默艺术,展现自己的幽默品质。学生耳濡目染就会把这种智慧注入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幽默的个性品质,教师通过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教学、对教师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学习语文,乐于学习语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享受教学幽默的乐趣,享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摆脱苦读的烦恼,进入乐学境界。

要真正以诙谐、幽默方式教学,教师必须具有幽默品质。要想用好幽默语言,教师自己必须提高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锤炼语言。精当幽默的语言是教师灵感的外现,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魅力。教学幽默应常常富于启发性,让学生只有在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后才能会意和欣赏并接受,在笑过之后又需深入思考或想象加以升华,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课堂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的创造性。在教学中,因为受到学生知识水平的局限,教师使用幽默语言受到限制。要以学生“懂”为原则。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自然恰当地使用,过渡只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必须建立在自己学科的基础上,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幽默在教学中只是“添加剂”、“调味品”,量不可太多。否则,一味追求趣味性,便会成为无聊的插科打诨,坠入庸俗。如果幽默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就难以引起共鸣,幽默就可能变形走味。幽默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使学生接受。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最优化 初探

一、引言

纵观语文教学改革历程,虽然有许多不足和弊端,但总的来说,语文教学是向前发展的,语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它在教材、教法、教学评价和教育科研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改进,使语文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许多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实际、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授课计划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处处可见。在新世纪里,语文教学必须适应高科技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适应现代人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社会要求。

二、语文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现状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的繁荣,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改革又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比如,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片面性和争议性依然存在。另外,语文教学研究“学”与“术”长期严重分离,许多专家学者搞纯粹的理论研究,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不闻不问,他们提出的理论主张高高在上,严重脱离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再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长期被忽视,再加上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的严重失衡,以及改革的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都亟待被有关专家学者重视和解决。

三、教学效果最优化理论及其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1.教学效果最优化理论。教学效果优化是巴班斯基著名教育思想系统的核心理论。巴班斯基在对教学效果的研究中始终以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观点,动态地、综合地去看待教学这一庞大的体系,并坚持了最优化原则,因此,辩证的系统论观点是其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思想指导下,语文教学效果的全部构成要素、组成师生活动的所有内外部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的,巴班斯基对教师的一切教学任务以及达成这些教学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做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2.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1)关于效果和质量的标准的理解和启示。教学工作者应全面看待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学校和语文教学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往往就体现在提高考试成绩、提高竞赛名次、提高考证通过率、提高升学率这些项目上。另外,在教学效果中物资、经费的消耗是否合理应引起关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提高教学质量”口号的倡导下往往缺乏冷静思考,办事容易向极端化发展。(2)关于时间的标准的理解和启示。教学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效果中“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巴班斯基所提出的“时间消费的合理性”不仅具有首创性,而且有效地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关键性建议。要符合最优化的时间标准就必须使我们语文老师和学生都消费合理的时间去获取最大可能的成果。

四、最优化条件下的语文教学活动

1.社会因素。育人是教育最终目的,是教学的社会因素的最终体现。这个社会性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和突出。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活动内容的源泉,时代的鲜明特征以及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必然是博大精深的。语文教育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语文课程对知识、能力、技能的整合力、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等方面,我们提倡并学习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兼容并蓄。

2.心理因素。学习的动机和注意力永远是教学活动最关注的一点。几千年来各个教育者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形成了各种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课堂教学最优化在这一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发展。其中语文教育的心理因素体现在师生双方的意志、师生双方的情感、教学的组织、方法的选择、计划的调整、学生的自我控制等方面。

五、针对特殊学生实施最优化教学的方法举例

教学最优化对于教学工作中的培优也给出了非常有效地方法。必须要明确的是课堂教学必须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多优等生会觉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对于优等生我们必须在分析研究后制定出特别的教学方案,相应的教学目标也要做调整,以满足教学中的培优的需求。课堂之外是培优工作的主要阵地,相对于学困生而言,优等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意志也强烈很多,通常优等生在家的学习环境也要好一些。针对这些特点,在培优方面我们的主要工作围绕培养并强化优等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读书多动笔的习惯几个方面进行开展。同时,要运用优化教育,提高优等生的品质,努力拓宽思路,培养符合型的优等生。

六、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信息社会对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必须善于从社会中提取有用信息,包括政策法规、科技知识、产品信息等等。还必须善于总结提升,然后对外表达形成决策。因此,具备较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十分重要,这对语文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语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更高阶段,除了教授基本的语文知识外,还需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帮助;还需要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能够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的素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因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增强自学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其承载着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重任。庄文中先生指出:“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独自思考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文化载体,饱含民族文化。”语言作品中包含着“如何认识与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知识”和社会认可的伦理、道德准则。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逐步培养起正确的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社会意识。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唯考”,要借助教学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尤其是在高中,这是一个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更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显得意义重大。

二、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一)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在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阶段,不够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高的重要原因。多数学生对语文存在“可学可不学”的认识误区,认为短时间内花再多时间也无法像数理化那样考高分,而花比较少时间,分数也不会太低。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课上听课不认真,甚至在语文课上练习其他学科的作业。课后也极少甚至不花时间在语文学习上,而是把主要时间花在见效快、有解题成就感的科目上,如数学、地理。这实际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表现。还有部分学生虽然积极些,但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对语文的学习缺乏系统的学习规划,上课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课后仅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呈现一种被动应付的态度。

(二)语文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经常遇到这类学生。他们十分重视语文的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也花了不少时间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但是成绩总是很不理想,甚至比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分数更低。经过一段时间后,这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对语文产生了焦虑感。进入考场后,这部分学生由于情绪紧张,思维拘谨,很难发挥出水平。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复习材料和试题练习上,存在投机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企图遇到高考习题,忽略了熟读课本,拓展知识面,逐步培养语感这一更重要的学习方法。须知,语文的学习重在积累,重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这要从词语、阅读、写作练习做起,不断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

(三)语文教学方法不够先进

目前许多语文教学方法还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由语文高考试卷模式和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方法等导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缺乏明确的指导,高中语文教学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唯考”论的引导下,高中语文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知识点,而忽略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局限于课本,受限于课堂,停留于作业练习,缺少课外阅读和户外拓展,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仅有表面认识,很难产生情感认同。另外,传统教学方法单一,以灌输式、训练式教学为主,没有及时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忽略学生学法的研究。特别是没有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学,缺少不同层面的引导,没有“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三、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可行性建议

(一)创新语文教育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为了更好适应这次改革,高中语文教学也必须不断创新语文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教育理念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师生关系、授课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等。新时期的师生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以老师身份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让更多的学生重视语文学习。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注重教授知识点,而忽略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新的教学方法要注意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上,可以适当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立体化、形象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重视课堂互动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依赖于活跃学生的反应,对其他学生则通过课后交流来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不少教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关注较多,而忽略了后进生的课堂反应。实际上这种方式的效果相当不足,应该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参与进来。要在课堂上塑造良好的氛围,消除学生间以成绩定等级的观念,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言;要在课后关心了解学生,特别是针对基础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要创新课堂互动方式,通过设置讨论课、辩论赛、主题演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立体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增强后进生的学习成就感,从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

新颖的教学方法对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训练式教学方式,提倡参与式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对此也有很高的积极性。另外,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且新时代的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通畅,已经初步具备发现知识和选择知识的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可以更多的尝试发展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其次,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有了更多的手段。可以适当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播放诗歌朗诵、影像资料等,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四)提高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作用巨大。高中生对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有更高的需求,如果能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兴趣,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语文读物中有大量情景交融、画面立体的作品,因此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应该多阅读语文读本、名著选读等材料,才能有效提高写作表达能力。然而,现在外界诱惑较多,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初期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阅读记录本,督促学生在课外保证足够的阅读量。中期可以通过诗歌会、作文赛、办简报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最终帮助学生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陆美玲.创新语文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成效提升[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70.

[2] 谢清华.浅议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时代教育,2010,(11):163.

[3] 林淑红,高洪鹏.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8):173.

[4] 黄晓玲.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09,(9):114.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效果 思考

每当看见自己教学成绩非常好时,心中有根弦总是被莫名触动,于是,暗暗发誓,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学生收获更多,学到得更多。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放平心态适应形势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语文教育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如何适应新的课改潮流,掌握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能够更快地去实践新课程,进入我们高中课程改革的新角色呢?

一、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集体教研

教师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应悟有己见,教有己识。这需要全方位地锻造自我。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不断学习、求新。教师个性特长得以发挥,自然形成教研组整体教研优势。奖优促后,适当的压力可以化作改进提高的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教学创造力,扎实做好教研工作,形成团队合力。

1.加强有意识的自我阅读,不断学习求新。读书学习是语文老师自我提升的最有效手段。新课程的选修模块与选修教材涉及相关文学、文化、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几乎与语文构成联系的领域都有涵盖。只懂得语文教材,甚至只精通选修教材对新课程语文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需开阔阅读视野、学习领域。诸如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选修教材领域、相关史哲学科内容,甚至理科科技类等著作,都应当有所涉猎,尽可能在学科“业专”的基础上做到广博。

2.扎实推进实践教研,营造研究氛围。教学研究以实践研究为主,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做到“有效教研,促进教学”。采取集体教研与个人教研相结合的方式,既利用集体智慧,又发挥个人特长。首先,开展组内常规教研课活动,每个学段内每个学年组开展一次集体教研课活动,由设计、讲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等五个环节组成,年级组内选择内容,教研组研讨,最后教师撰写教研文章,组长进行总结。其次,切实做好学校承担的国家、省市级语文学科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参与专题研讨和教研论文评审、教学竞赛等活动,并做好研究的阶段总结和课题结题工作。

二、教学中潜移默化,提高思想教育的渗透强度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发现自己正处在被人进行严肃教育之中时,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宜以渗透、熏陶、渲染为手段,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德育任务。保持学生愉悦的心境,可以极大地增强德育效果。语文课堂教学有许多寻常环节,学生往往处于无意注意之中,如果教师能捕捉机会,巧妙地“借机”发挥,就可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

三、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我们要让学生获得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得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信心,而且大大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四、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思想,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第7篇

现代心理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没有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半睡眠状态,就不可能正常处理外界所灌输的各种信息,有时还产生严重心理障碍,拒绝或阻挠外界信息的输入。梁启超曾经说过:“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可见,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就要重视情感的注入,把情感教育赋予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只有包含情感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现代教育社会学表明,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情感教学主要表现在师生心理的积极互感和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从心底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平等相待。要将情感引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当教师面带微笑步入教室时,就会给学生创造出一种宽松的气氛,使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心境。教师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体裁,或从故事的时代背景入手,或从猜字谜入手,使学生进入角色,受到感染,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比如,教学《我和企鹅》一课时,课文内容不多,但字里行间渗透着小作者的企鹅的喜爱之情。我是这样进行新课的:先出示一幅“企鹅图”,并齐诵儿歌《小企鹅》:“小企鹅,美滋滋,穿件大大的黑褂子,出门忘了系扣子,露着白白的大肚子。”以儿歌为线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接着说:“今天,我们随着小作者一起乘飞机到企鹅岛去观赏小企鹅,好不好?”然后出示地球仪让学生指出“北京”和“南极”的位置,说:“现在我们来到了北京飞机场,乘飞机出发。”这样,通过图画、实物、有趣的儿歌,生动的语言描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心灵的共鸣,形成一种探索的心理定势。

一、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文如果没有情感血液的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会迟钝。”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生性活泼,反应敏锐,注意力易转移,形象思维占据优势,喜欢感情用事。因此,要想使他们认真听讲,还需要教师情感的投入。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凝聚注意力,使师生的情感容易达到共鸣,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比如,学习《白杨》一文,这篇课文采用了象征手法,以物喻人。在文中先描写戈壁滩的荒凉,接着描写了白杨的挺拔,父子二人的神情,并以此赞美了在祖国边疆建设的工作者的伟大志向,赞扬了他们不屈不挠,不畏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以物喻人的手法的学习,使学生对文中“爸爸”产生敬仰之情。然后再继续研读课文:“高大的白杨树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祖国的边疆广阔无边,而它的繁荣是需要一代一代有理想、有知识的人去开发的,这小白杨正是预示着我们祖国的未来后继有人,我相信孩子们会在边疆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愿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越栽越多,越来越美,愿孩子们将来也能成为戈壁滩上的小白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样的结尾引导学生总结课文,让学生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充满了真情实感,富有感染力,教学效果得以升华,虽然课讲完了,但情感犹在,学生们的心灵中将永存白杨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入境生情

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首先需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氛围,例如欣赏音乐、实物摆设、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进而发展认识、陶冶心灵,为“动情”到“晓理”打下情感基础。

比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就在教室里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将的遗像配上黑纱,将两盆万年青放在讲台一角,点缀以朵朵小白花,使得教室气氛立刻变得庄严、肃穆。同学们每人胸前一朵小白花,老师胸前也戴着一朵白花。“同学们,今天我们和首都亿万人民一起去送总理。”接着,我就在悲伤的哀乐中以深沉的语调讲述我们敬爱的生平事迹。教室中充满着悲哀的气氛,充满着对的沉痛哀悼的感情,充满了对的崇敬、爱戴之情,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由动情到晓理,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升华。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要让学生在惊恐害怕中学习。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颤栗的心理上面写下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一样。”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是互动的,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自由”时,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另外,教师对后进生的关怀、爱护、理解和友谊,必然引起相应的情感共鸣,由爱延伸到爱其所教的课,转变成优秀生,这正是对教师施爱的回报。

第8篇

一、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

要了解教师的情感,让我们首先看一下什么叫“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对事物产生的喜、怒、哀、乐的心理表现。而我们这里要谈到的是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即教师对待学生和事物的乐观、豁达、诚恳、善良、公平的工作态度,课堂上精神饱满、激情昂扬、幽默风趣、不拘一格的教学态度。最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学会“真爱”,真心热爱自己的学生,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一位充满爱的正能量的老师,会真正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让学生先爱上语文老师,再爱上语文课堂,师生的这种真实的情感可以弥补很多教和学上的不足,这种“爱屋及乌”似乎从表面上看起来有些片面,但是如果教师能真正运用好这个“光环效应”,会对语文教学效果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

二、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1、积极的情感是师生有效交流的重要手段一位教师如果能以积极的情感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的话,学生能迅速感觉到老师的精神和态度,并能很快受到积极的影响,当师生情感达到统一之后,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也就随之更加自然,交流也会变得更加顺畅,这种有效交流,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更会为课堂教学效果带来积极的影响。

2、教师的积极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同类型的文章都会具有不同的情感特点,有的是抒发对祖国的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有的是源自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之情,有的是表达对朋友的友谊之情等,因此语文的课堂更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教师的积极情感随着不同篇目的有效运用,并伴随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动作得体的手势、饱含情感的眼神和适时对学生的互动与鼓励会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三、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课堂上承担着重要的引领者作用。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没精打采、精神不振、有气无力的话,势必会让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学生也会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当然一位教师如果带着愤怒、不满的情绪上课,并将其迁怒于学生和课堂,那么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厌恶。另外,教师如果不积极认真备课,不能领会课文的深层意义,同样也不能驾驭好课堂,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然也就谈不上积极的情感了。相反,一位精神饱满、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老师,更能运用好积极情感控制好课堂教学。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具体的说,有如下几点:

1、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人类对教育活动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并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正确的教育思想可以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并产生好的影响,而一位教育思想不端正的教师是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的。正确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教师从教育现实出发,认清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勾画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让教育工作更加出色。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教育思想,强化自身的思想素质,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以此作为自己教育工作的指导。

第9篇

关键词:转变;教学氛围;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39-01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景象,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抓住初中语文自身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积极地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发展,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为多种形式地提出并解决问题

过去的语文课上,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学生只需回答老师课前设计好的一些问题,学习十分被动。现在偶尔我也会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地设计成问题提出,让学生在学习中去解决;而更多采用的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或独立思考或分合作小组展开讨论,结果是课堂效果时常出人意料,甚至有时令人惊叹,庆幸自己没有过多讲解。例如,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划出并品析自己喜欢的诗句这一开放式问题,一女生就领悟出“那朵流星”的“朵”字用得别具匠心,因为“朵”字会使人联想到那颗流星犹如“花”一样美丽动人。

总之,课堂上灵活多样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会帮助学生自主地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一些规律;不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语文素养,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潜能。课堂上初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等心理特点得以张扬,探究式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智慧的火花时常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闪烁。

二、转变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模式为师生同登讲台的互动式学习

师生共搭展示平台,锻炼学生的口才。每节课前的三、五分钟,我为学生提供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机会。训练的具体内容是和学生商量决定的,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介绍家庭情况、个人兴趣爱好、描述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讲一个成语故事、介绍一则名(格)言、介绍一位自己崇拜的人、推荐一本最喜欢的书等等。讲解时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由神态自然,语言清晰简洁到声情并茂、语言流畅生动等。按顺序轮流往复,每个学期每位学生都能多次地得到登讲台当众讲话的锻炼机会,学生不仅练就了“说”的能力,满足了初中生的表现欲,而且树立了自信心。我班有一个学生李妙性格内向,成绩一贯不好,没少被老师家长批评指责,沉默寡言的他变得越

发自卑了。自从开设“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以来,每一次他都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开始他也是畏畏缩缩的,但几次的锻炼,他变得落落大方,甚至还在学校举办的演讲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三、转变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权由老师“独揽”为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

以往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都由老师亲自包揽,学生不分层次统统完成同样的作业,结果是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消”,完成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我发现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固然要顾及,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才至关重要。因此平时的作业、小考、作文等,老师完全没有必要全批全改,因为这种传统的做法,学生早已缺乏新鲜感,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换来的只是学生拿到作业本后只看下等级或分数就算了。代之以多与学生商量,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采取学生批阅和老师批阅、家长检查签字相结合,学生合作交叉批阅和自己批阅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批改查阅形式,当堂或当天反馈出结果。这种学生参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反馈的做法深受学生的重视和欢迎,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认真学习态度。

四、转变阅读与写作脱节的惯常作法为读写紧密结合的方式

阅读课与“摘抄与随笔”作业。我每周从六节语文课中拿出一节作为阅读课。有目的地在课上进行学生自选与教师推荐读物的阅读和交流,如与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学语文报”、《读者》、课本推荐的名著等都是阅读素材,同时还要求学生随手做一些摘抄笔记,配合定期进行的“摘抄与随笔”交流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一个好动的男生在“随笔”中写“从入中学到现在,老师经常要我们摘抄《读者》里的文章。从那天开始,看《读者》成为了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时间长了,如果哪天晚上不翻看《读者》就会全身不自在。”读书已经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读书的态度端正了,阅读速度提高了,文化的积累扩展了,写作的欲望浓厚了。

参考文献

[1]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科学研究》 6/18/2003

第10篇

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这样,一旦大家对某个概念的内涵达成默契共识,约定俗成的含义便成为指导我们生活学习的航标。“教学时间”也是这样,由于没有争议因而自它出现以来便一直成为我们教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术语和标尺。

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在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大多都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面考量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这一教学时间里面,圆满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一般都会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一堂课;如果这样的语文课堂还能够进一步出彩,做到质量和效率的完美结合,就可能会评为“优质课”或“高效课”了。那些深得广大语文教师们推崇和追捧的理想课型,往往均会被冠以“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深度课堂”。虽然名称各异,但是它们的特点是趋同的,都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面能够从多个教学维度完成预期的教学期望,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在这一“额定”的教学时间里面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淋漓尽致地演绎。换句话说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结合得天衣无缝;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习得反馈”与课堂的“时间节拍”同步,整个课堂的流程醇厚自然、水到渠成,那么这样的堂课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了。相反,那些因为教学时间少了或多了的课堂,总难免遭人诟病。

许多大师的课堂由于经常能够达到这样“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让人神往不已。但现实的问题是,普通教师每日的常规语文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面往往很难出现大师们那样的意境;常规课堂上许多的因素(有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学生的因素、课堂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到语文课堂意境的浓淡。这些因素都可能让教师教学的预期效果和实际状况出现或多或少的差距,这种差距直接的表现就是:我们的“课堂时间”和我们的“教学行为”不甚合拍,教师的课堂教学永远显得那样地仓促和拘谨。

这种“教学时间”和“教学行为”的不和谐常常会带给语文老师深深的遗憾,引起语文老师课后的反思。大家都试图探明其中的原因,进而寻找到某种灵丹妙药来让课堂上教师的这种仓促和拘谨变得自然和舒展。那些看起来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技巧、授课理念,尽管人人推崇个个膜拜,但拿来和自己的课堂一对接,不是帽子大了就是衣服长了,不是裤子短了就是鞋子不合脚。不说是水土不服至少也是模式走样,这种无奈导致课堂个案教学的低效。

你看,日常的语文课堂(有时候是公开课、竞赛课),有的教师会出现拖堂的现象,尽管已经下课了,但还是要把之前预设好的内容呈现出来,似乎不呈现完毕,课堂就不完整,教学任务就没有完成。事后这些老师一般都会说:“我没有把握好时间”,“如果时间还多一点就好了”。然而是时间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很明显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溢出了“教学时间”的容器!倘若教师此时“收缩”一下授课内容,“调控”一下学情反馈,情况是不是会有所改变呢?

可见,一个不争的教学原则摆在那里: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必须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面完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似乎无形中会带上教学时间“限制”的镣铐,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在时间的限制下完成。离开这一特定的时空维度,完美便无从谈起,所以处理好了“教学”和“时间”的关系,就处理好了“预设内容”和“呈现可能”的关系,忽略教学时间的恒定性和约束性,一切教学目标的达成都将存在变数。

实际上,广大的语文教师早就意识到了教学时间对教学活动的制约作用,他们也一直在探寻教学时间和教学流程完美结合的奥秘。为了科学地处理好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有些课堂(尤其是有些公开课、竞赛课)的教师在“磨课”的时候,往往会将每一个教学流程所花费的时间进行测定,以求整节课能充分科学地分配好课堂教学时间。但即便如此,由于课堂内容和授课流程会受到随时生成的教学情境的影响,因而实际的课堂还是会出现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步、不和谐的尴尬局面。

可见要想有效地利用好教学时间还真的是绝非易事,它需要不断历练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修炼。许多的语文教学大师们的课堂为什么能够一气呵成,他们的教学过程为什么能够做到行云流水?除了有深厚的知识积淀以外,还离不开大师那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他们能够对整个的课堂流程做出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操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面,可以让尺水兴波,可以使得预设的教学内容能够突破时间的藩篱做到知识技能效应的最大化。他们的成功,得益于“教学时间”思维的巧妙。他们不会满堂灌,不会一言堂,他们会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他们能通过时间的抓手来调整课堂思维的流向,分配课堂内容的多寡,左右课堂角色的进出。该给自己多少时间,该给学生多少,他们既不含糊,也不侵占,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现身,什么时候该退场;他们也知道学生什么时候该表达,什么时候该倾听;他们也知道课堂的什么时候该升华,什么时候该结束。总之,教师的一切教学动作始终都会和着教学时间的节拍自然和谐地起舞。

第11篇

>> 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浅析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思维,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研究 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探析 利用多媒体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浅析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途径 怎样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思维创新 浅谈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思维创新 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如何增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效果 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思维创新 浅谈如何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如何增强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增强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如何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如何能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如何能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追求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关系到教师教学成功的与否,而且也极大地影响小学生是否掌握老师所教的知识。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细致去研究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

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开展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老师们帮助小学生提高社会科学知识所要进行的必要基本途径。在小学阶段所开展的语文教育可以为小学生们在未来的成长发展过程所需要的社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小学老师们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去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先进的科学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实践,切实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相长、双方的共赢结果。

一、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们不仅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去传授自己的知识,而且还要充分地提升自己的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们也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某方面的优势,由于每位老师的性格形成、知识水平及专业特长是迥然不同的,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授课风格也是不一样的;加上每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个性特点密切联系,都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己一步一步地摸索出来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位老师都适用。故此,教师们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长特点和学生们的实际去去摸索教学方法,切忌死搬硬套或者机械地模仿,拿来所用。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

语文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下辛苦地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其设计的教学内容更能符合小学生们的实际,做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要经常地去组织、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一些填鸭式教育方法,引导学生们自主地独立去学习,并教给学生们怎么样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语文教师们还要合理地去安排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要适当去突出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

语文老师们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非常重视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老师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富有感染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学生的所处的角度出发,激发起他们探讨和发现知识的热情。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自己的出发点,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为,积极为学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们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还要经常对学生们作出积极、有益的评价

积极而有益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们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智力还是处于发展状态的小学生们更是如此。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们积极而有益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起作用的,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并调动他们去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故此,语文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要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批评性的教育为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评价会使小学生信心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因此,语文老师们一定要恰当地表述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既不要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及时地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老师的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不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只有真实的、发自内心的评价、鼓励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鼓励而觉得高兴。

五、要与时俱进地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知识的日新月异,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颠覆了传统性的黑板写字的课堂教学。不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同时教学手段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其中多媒体教学工具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是教师们教学过程中的根本性变革,它为学生们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但是也有些老师过于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而有些急需要马上变化的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要科学适度的去合理安排,要做到多媒体工具和传统的教学工具合理配合,恰到好处。此外,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语文教育更是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小学阶段的教与学,争取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怎么样去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国家、集体、个人主要的、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增强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必须要坚持现代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总结和完善实践经验。尽管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在培养中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并积极地在实践中探索,就一定能够找到一条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杨颖.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1.2.

第12篇

一、导语要有激励性

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生动形象的情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自己高亢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情感色彩越强烈越丰富越能震撼学生,只有此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讲《,你在哪里》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他博学多才,精力过人;他日理万机,废寝忘食;他终日操劳,为国为民;他廉洁一生,鞠躬尽瘁;他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是谁呢?这样的导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感召性。能够唤起同学们对的哀思和敬仰。

二、导语可以讲故事

学生们都愿意听各种各样的故事,如果在教学导语中适当引用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和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丰富想象,变好奇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讲《敬畏自然》这一课时用了这样的导语: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及其他防御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道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同学们听后深受启发对本课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三、导语要具有描绘性

教师用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课文所反映的景色,从而带动学生的情感,展开丰富想象,把学生思维和课文内容统一起来,让学生在想想中看到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从而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讲《桥之美》时就用了这样的导语:故乡的小桥是由青石砌成的,桥面十分平整光滑,桥的两旁是被抚摸光滑了的小石柱护体,小桥离水面很近,似乎一伸手就可触摸水面,其实还远得很,河底历历可数的卵石,小虾在石间嬉戏、鱼儿在石上休憩和卵石旁长着绿油油的丝草在水波中荡漾,与倒映在水中的柳影相互辉映。啊!故乡的石桥,愿你挺起坚强的脊梁,载着勤劳淳朴的乡亲,连同他们的未来和希望,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导语要有趣味性

导语要像磁铁一样能吸引住学生,所以导语设计的一定要生动有趣。我在讲《海燕》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个小男孩来到大海边,望着在大风浪中飞翔的海燕,心中很是羡慕,说道:“我要是能像那样勇敢多好啊!”老鹰听见了,愤愤不平地说:“开玩笑,它们是因为胆小才在大风中抓鱼吃。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风大浪时我们老鹰都不愿意去捕食,它们在这个时候觅食最为安全;二是这时水里的鱼虾在大风浪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有的还会昏迷过去,它们这时候最容易有收获。”小男孩喃喃道:“那么怎样才是勇敢呢?”老鹰想了想:“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用心去做好就成了。”导语幽默风趣,寓教于乐,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导语可以多多引用

导语设计时恰当的引用诗词、成语、名言、俗语,对联、歌曲等,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

六、导语具有介绍性

第13篇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充分考虑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由于每个老师的性格、知识水平及专长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就不同;加上教学方法和老师的个人特点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个老师都适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摸索教学方法,切忌死搬硬套或者机械地模仿。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做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此外,老师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老师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起他们探讨和发现知识的热情。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服务,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悟性和智慧。

四、经常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积极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评价会使小学生信心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因此,我们一定要恰当地表述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既不要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老师的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鼓励而觉得高兴。而那些虚假的,不真心的评价,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

五、老师要多给学生沟通交流、体现个性的机会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几乎占据整个教学时间,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只是倾听者。我们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此外,老师还要注重小学生合作交流、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老师还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体现个性的机会,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近些年来,不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大的改变,同时教学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多媒体教学工具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它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有些老师过于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工具,要科学适度,恰到好处。此外,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互相补充。

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第1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1.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充分考虑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由于每个老师的性格、知识水平及专长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就不同;加上教学方法和老师的个人特点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个老师都适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摸索教学方法,切忌死搬硬套或者机械地模仿。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会学习死知识,而无法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强大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做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此外,老师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3.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老师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起他们探讨和发现知识的热情。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服务,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悟性和智慧。

4.经常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积极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评价会使小学生信心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因此,我们一定要恰当地表述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既不要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老师的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鼓励而觉得高兴。而那些虚假的,不真心的评价,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

5.老师要多给学生沟通交流、体现个性的机会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几乎占据整个教学时间,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只是倾听者。我们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此外,老师还要注重小学生合作交流、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老师还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体现个性的机会,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6.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近些年来,不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大的改变,同时教学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多媒体教学工具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它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有些老师过于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工具,要科学适度,恰到好处。此外,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互相补充。

7.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促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刚提出问题就马上叫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就马上启发诱导,要求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提问后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

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语文教育更是我们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的教与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的职责。为了增强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尽管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并积极实践,就一定能够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颖.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1.2.

第15篇

1 小QQ大作为,开辟语文教学新天地

现在大部分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都申请了QQ号,通过QQ的多种互动如在线聊天、视频语音、文件共享、网络硬盘、QQ群聊、邮箱、空间、微博等,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分享着课外资源。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抓住时机,巧妙把QQ多种功能转化成小学语文教学所能应用的互动性资源优势,有效拓展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开辟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语文教师可申请专用的语文教学QQ号,根据不同学生层次对所加入的学生QQ好友进行分类编组,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可开通语文教学微博,及时语文教学动态;可创建学生QQ群,团队共研,共同辅助交流;或创建家长群,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可通过QQ空间和共享文件夹、网络硬盘共享文章,扩充语文教学资源;通过QQ可一对一有效音视频指导或群聊,还可通过QQ邮箱私密指导建议,或群发海量语文信息;等等。通过QQ的很多交互,可使小学语文教师如虎添翼大有作为,可有效补充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不足,大大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2 利用QQ答疑解惑,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受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面对每个学生在课内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小学语文教师不可能一一解答。在课外,学生进行自学、问疑、作业、评价时,QQ交流互动功能正好弥补语文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效实时互动与交流的缺陷,可利用QQ和其他同学交流;学生也可以在QQ上向教师求教,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单独和教师交流,获得教师个性化的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还可以在QQ上留言寻求教师的解答。这样QQ便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实现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通过QQ“私”聊,可灵活实现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同时可通过语音或视频实现多媒体现场教学,有效弥补了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能与学生作面对面交流,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学校为学生释疑解惑的不足。还可以通过远程协助功能,实时控制学生电脑或呈现自己的电脑桌面内容,进行互动个别辅助,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也使得师生之间的感情更为融洽。当然,这种一对一的辅导还可以拓展到心理教育等,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波动,采用“隐匿”方式与学生开诚布公地谈心、交心,找到让学生厌学语文心理因素,及时纠正。教师要放下姿态开展批评与自我评批,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真心好朋友。

实现一对多的集体辅助 针对一些共性语文知识点,教师可在QQ群里及时点拔指导,高效进行集体辅助。在辅助过程中,学生可针对相关问题提问,教师解答,所有信息学生都可参考、借鉴,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更有利于学生间取长补短,培养语文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这种集体辅助形式相对于传统教学课堂仅变换一种网络形式而已,学生可用昵称,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交流时就不会拘束和紧张,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更有效完成教学辅助任务,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因为这种QQ群集体辅导,信息比较分散,小学语文教师在完成辅助任务后,一定要归纳总结出辅导提纲和辅导内容概要,共享在群文件里,让学生下载后再一次反思、消化这次集体讨论的知识点,真正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

3 共享语文优质资源,帮助学生快捷地获取知识

在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以讲授课本内容为主,语文学习信息不可能及时和全面传递,呈现教学资源运用的有限性,还缺乏实时性。例如,教师口头推荐几篇优秀范文让学生阅读,不可能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可能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就偷懒了。但通过QQ群或QQ邮箱、QQ共享文件夹、网络硬盘等功能,可把这几篇范文的电子版与学生分享,督促学生阅读反思并日记。通过这样共享语文优质资源,帮助学生快捷获取知识,同时增强了语文教学效果。

网络上的海量语文资源,质量良莠不齐,需要教师选拔优秀、去其糟粕,推荐给学生学习使用。同时,语文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上传、分享他们所挖掘的语文资源,通过学生的查询、分析、下载、提交,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语文素养。好的相关语文优质资源,可组织学生分门别类地整理目录,分别存放、编目,方便查询和应用。

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QQ群的群共享功能,及时给学生上传与当天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辅资料,供学生参考——可上传教学大纲、习题、电子书、讲义、教学进度表、复习指导等教学资源,还可发送一些相关的图片、音视频等学习资源,以方便学生自由下载学习……通过QQ群的资源共享,不仅丰富了学习资源,还有效地节省了学生查阅搜集资料的时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教学效果。

4 多种形式的QQ辅助拓展功能,全面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QQ空间、QQ微博及时互动评论为学生开辟了多元评价渠道,通过上传学生范文或日记,或引导一场辩论等,实现全员有条理、有层次地参与,并通过评伦的强大功能,可实现有针对性地发表见解,引导学生的头脑风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帮扶学习,带动全体提高进步 语文小组合作帮扶学习对子,不仅在课堂内外线下实现,在QQ上也可以实现。通过创建讨论组,可实现网络在线帮扶学习团队,在QQ里实现生生之间交流与帮扶,从而跨越时间和地理的限制,实时地进行信息传递和答疑。不仅增强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还有利于打造具有凝聚力的学习团队,带动全体学生学习提高。

打造语文社区,共建语文之家 QQ空间的功能强大,可发表文章、共享资源、照片、分享视频、传递邮件、互评互论等。在这样一个完整的语文社区里,师生共同努力创建语文之家——把几年的语文学习资源、学习收获、影像资料、经验心得、反思成果等都积极上传QQ空间,既记录这几年的学习历程和学习成果,也为以后复习和查询提供了资源库,更为以后学弟学妹留下宝贵参考资源。

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QQ这样的私密流,使得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更方便快捷,他们能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动态,共同协商教育、提高学生成绩的办法,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摒除QQ工具不良影响,高效应用,扩容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QQ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的功能优势,让QQ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高效提升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发挥在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中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菊红.浅谈QQ的教学功能[J].中国科技信息, 2007(12):278.

[2]李中华.网络即时通信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