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图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图种类很多,就内容而言分为两大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地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农业、工业、居民、交通图等等。地图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可以直观地将其包藏的地理知识、地理特点和地理规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地图在地理教材中的作用是地理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的标志,而且贯穿整个地理教材。新课改之前地理教材中图像和文字的比例就高达1:4,从当前的地理改革发展趋势看,地理知识更加图像化了。因此地图在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值得师生高度重视。
二、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作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理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专家认为,中学生在课堂保持高度注意的时间很短,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知识性较强,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理论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但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地球仪、各种地理挂图、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有关地图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出示过程中,教师的展示、地图的颜色曲线等都可以引发他们的兴趣。教师也可以不出示地图,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空间印象,使形象直观的地理图片代替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和信息传递的通道。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地图。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地图中寻找所包藏的各种地理现象,并探究分析产生这些地理现象的原因,进而归纳总结出有关的地理规律。还要让学生能够进行图文转换,不仅把简明的图像转化成繁杂的文字,而且可以将繁杂的文字转化成简明的地图,这个图文转化的过程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又一个重要过程。总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三、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一)直观呈现地理事物的形态
地图是各种环境的图像表达,可以直观呈现地理事物的形态,包括事物的大小、高低、形态等。例如讲中国地形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立体的中国地形分层设色图。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以及它们的空间分布、所在地区和海拔状况。然后学生从图中找出他们的分布规律,归纳出中国地形的特点———西高东低、类型齐全。最后学生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以及水能资源的影响。这样一张地图就将所需要讲的地理现象、特征、规律及影响呈现在学生面前了。由此可见,地图可以直观地呈现地理事物的形态,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图像化、简单化,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将零散的知识整体化
零散的知识用文字来描述不仅麻烦,而且学生不易记牢,也不易产生系统性的认知,学生还会产生厌烦感。地图是地理学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也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形式反映地理地理事物的形态、成因、规律以及各要素间的联系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例如,讲世界植被类型分布时,单纯地让学生记忆植被类型的世界分布是很难做到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和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图。这三个图是环环相扣的,大气的运动直接影响气候的形成,气候的类型有影响植被的类型。学生利用三者之间的联系来记忆有关的地理知识,这样就将零散的知识通过地图变得系统化、整体化了,而系统化的知识更有利于运用,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三)地图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地图结合了语言、文字和图片标记为一体,能够有效传递高中地理的空间信息,是一种具有最直接、最形象的教学工具。地图的直观、系统表达地理空间信息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并且直观和系统又能清晰的表达出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具体来说,地图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
特色与其他学科注重计算、识字、识意不同,地理学科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图表系统”的学习,各种地理图像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地理信息合地理规律。这些地理图像在呈现出众多地理信息、简明表述地理事物空间的分布等方面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加形象和具体。因此,地理学科中的图像系统是反映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特点。
2.包含地理学科的教学
内容与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图像只是发挥辅助功能不同的是,地图在地理学科中还承载着地理知识的重要功能,是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图像系统在地理教材中所发挥的知识载体功能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教材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文字、图像合作业共同构成了地理教材的表述形式,从新课程的教材改革来看,课改后的地理教材中图像与文字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4,地理知识图像化成为教材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地理地图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图像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合简明特征,经常的阅读、研读相关的地图,综合掌握对各种地理知识要素的归纳和地理演变过程图像展示,也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培养。
二、地图教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初学读图时,理解课文的能力高于理解地图的能力,往往习惯于读书而不习惯于读图。因此,开始读图时应从文到图,把课文中描述的地理事物的方位、范围、大小、形状、高低、水系、城镇、交通线等,在地图上找出来;即把文字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形成初步的地域(分布)观念。这是依靠课文辅助读图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充分地了解地图的作用与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地图中所包含的内容和信息,具体来说,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的标记、比例尺和图例等等。通过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看地图不同区域的地理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所需的地理知识。此外,地图中的许多图像素材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注意教授学生如何的正确阅读地图,把握地图中的有用信息。根据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应该进行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是让学生看地图的标题,在讲授“气旋与反气旋”的相关课程知识时,首先告诉学生们气旋与反气旋中的高压、低压的相关理论,然后绘制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状况图,帮助学生了解该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地图,在对比中尽快掌握和了解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其次是看地图的图例和注释,指导学生掌握地图的重点和细节。最后是看地图的内容。通过地图主题的了解合细节的特征分析,为学生学习地图的内容打下了扎实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地图的内容和课本教材知识进行归纳合整理,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前做好地图分类
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图像较多,分布较为零散,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地理地图的教学,必须要先做好地理地图的分类。根据地图的内容可以分为专题地图和普通地图两大类,通过分类让学生掌握某一类地图的特点,进行比较合归纳。例如专题地图中的自然地图、环境地图、人文地图中大多包含了气候、地貌、海洋、水文、土壤等等,将每一类地图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对中国的铁路网图进行了归类,归纳起来就是①~⑥代表的是我国南北向铁路干线;⑦~⑩则代表我国的东西向铁路干线。其中,①京哈线;②京沪线;③京九线;④京广线;⑤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⑥宝成线-成昆线;⑦京包-包兰线;⑧北疆线-兰新线-陇海线;⑨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⑩兰青线-青藏线。
3.加强地理填图、绘图训练
做好地图分类是地图教学的前提,而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则是基础,在这前提合基础之后还需要加强地图的理解,这时通过加强地理填图的训练,让学生准确地将信息填到相应位置是学生掌握地图技能的升华。例如让学生准确填出外国各种矿产的位置、主要河流的流向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等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此外,还要做好绘图的训练,绘图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又一重要环节。通过绘图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可以先让学生跟着老师版图由简入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然后再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最后让学生及时的对知识进行归纳合整理。
4.适时归纳总结
地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不能为了用图而用图,而是应把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类型的地图及图表解决地理问题或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独立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先分析各自然要素、经济部门和城市特点,阐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这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对照课文,检查是否有错误和遗漏,是否抓住了重点和特点,并检查失误的原因,然后进行修正和补充。高中的地理学科中,地图的形式丰富多样,有的时候为了对某一特殊区域的相关研究往往会运用到多种地图,这就要让学生学会掌握综合的运用地图的能力合水平。例如在分析西南地区的环境特征时,往往就需要应用到西南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资源分布图以及气候图等到。所以,当老师在讲授完一个重点区域内的地理知识后,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搜集、整理归纳。
三、结语
(一)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我们常说“史地政不分家”,可见历史和地理是密切相关的。学习历史时,要求记忆的地名很多,很多学生缺乏地理常识,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缺乏了解,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如果适当运用地图,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现在历史教材中,每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中大部分配有1-2幅图,从这些地图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发展的态势,借助这些地图来讲述相关内容,可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记忆重点知识点。例如,是教材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认识此次战争对中国的严重危害呢?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地图进行分析语综合。教师可以展示《形势图》,引导学生形成“经过,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的概念;连同战争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帮助学生得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概念一般来说,凡是教材内容涉及的历史空间概念,都应当尽可能使用历史地图。例如,讲述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首先就必须使学生形成关于“西域”“西洋”的空间概念,从而为学生掌握通西域和下西洋的前后经过创造条件。在学习元朝行省制时,参照《元朝疆域图》和必修Ⅰ《清时期疆域全图》,可以理解行省制设立的作用和对后世所沿用的情况,以及对元朝行省制的评价等问题。再如,讲授美国南北战争时,查看地图《美国南北战争》,对理解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等若干问题,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讲堂
(三)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不同的地理环境往往形成不同的民族。地理环境在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以运用历史地图使学生有所认识。例如,在讲述新航路开辟时,通过地图认识西班牙、葡萄牙的地理位置是位于大西洋与地中海交接的地方,可以直接进入大西洋,使这两个国家最早开辟新航路。
(四)帮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大部分高中学生的学习思维虽有一定水平,但还需要直观材料的辅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如果对课本中的一些地图加以深入研究,就能够运用它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其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战略反攻时,就可以运用《战略反攻示意图》,向学生说明大别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我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整个战局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在分析《》对中国影响时,如果让学生看《示意图》,标出台湾、辽东半岛的位置;结合条约的第一条“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使学生分析得出其对中国影响是: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割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那么,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也就一目了然了。
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适时出示地图出示地图要把握好时机。过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听课;过迟,又与教学内容衔接不上,影响效果。
(二)边讲述边演示,讲述与演示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应当以讲述为主,以演示辅之。教师不能背向学生演示,而应当侧立面向学生,边讲边演示。如讲述新航路开辟时,就应在地图上准确指示出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位置以及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开辟新航路的路线。
(三)由简到繁,由局部到全面演示教师地图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如演示《三国鼎立形势图》,应首先指出魏、蜀、吴三国的位置,再指出三国的都城。随着演示的层层深入,三国鼎立的形势便逐渐明朗了。
地理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纯文字性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厌烦,且学习效率低下,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图像,如果在教学中结合图像进行授课,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去,利于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来。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讲授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图像进行授课,让学生从具有针对性的图像中直观地去获取一些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举个例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就是向学生展示了各个地区特有的地貌以及地形等,当学生看见一些与自己的生活区域不同的地区状况时,也会产生一种好奇感,利于学生迅速的集中注意力,随着教学深度的不断推进,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活力,无形中也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对图像知识的基本掌握
地图是地理教材最基本的插图,地图既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最必须的工具,而且也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地图进行教学,首先需要做的是,要明确读图的要求,地理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在地图上去寻找需要寻找的东西。其次是定位,就是根据教学需要,要明确地理事物的经纬位置以及海陆位置、地形位置和其他与之相关的位置,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此外,在地图上要找出有关的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再抓住这些主导因素,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印象。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要根据大纲的要求指导学生去理解记忆事物空间的分布特点,让学生能读会填。此外,教师在使用地图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结合图表的标题、图例或者是地理热点等对图表进行分析,从地图上获取必需的地理信息,并且适时的进行板书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达到观其“图”能够知其“地”,然后再知其“地”,能够求其“理”的学习目的。
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教材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由图像组成的,图像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地图也是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师要教会学生直接在图像中获取自己必需的地理信息。在实践教学中,地理教师要充分的结合课本、图册等工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逐渐的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这也能够为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学生喜欢跳过枯燥的地图,直接去看教材上的彩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及时的引导,改变学生的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比如,组织学生探究“东南亚”一节内容时,我首先是引导学生去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张地形图,这节课主要是学习“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根据教学内容,再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看分层设色的地形图图例,让学生明白其中不同的颜色则代表的不同的海拔高度,然后在分组讨论,然后再将“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以及范围”叙述出来,结合这些再回答教师提出来的问题。这个时候,学生们也会非常热情的展开讨论,课堂的氛围也异常的活跃起来。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们也很顺利的总结出是由于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然后再根据河流上、下游的相对高度推断出了上游的水湍急,水力资源非常的丰富;下游的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则形成了冲积平原。这种让学生观看地图,然后再讨论的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四、地理示意图教学
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在《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中指出:“地理课程应从乡土志开始”[1]。我国近代地理学和地理教育奠基人竺可桢也强调:“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须自本土地理着手”。由此可见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开设乡土地理课程,即便有此门课程,其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也很单一。表面看起来,乡土地理教学对专科学生的作用不大,但实际上,乡土地理具有实践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等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学校所在地的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掌握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爱乡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点。对于教师来说,由于部分乡土知识是学生熟悉的,如果教师简单地照本宣科或机械灌输,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较差。因此,乡土地理教学要求教师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二、“理论+实践”方式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乡土地理教学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如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无论哪种教学形式,都要在结合理论授课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地理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给学生传授乡土地理知识,使学生获取乡土地理信息,并了解、认识和研究“家乡”[2]。乡土地理的突出特色之一就是走出课堂、走进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实现通过乡土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理论+实践”教学方式符合乡土地理教学的总体要求。乡土地理教学的总体要求:一是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乡土地理理论知识;二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考察等,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三是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技能,如收集统计数据、分析图表、绘制地图、合作探究等方面技能;四是在乡土地理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爱乡情感和地理观点的培养。“理论+实践”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多倾向于实践式的学习方式,如专题探究、小组活动、实地考察、野外调查和参观访问等多种实践活动。有效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4],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理论+实践”教学方式的实施策略
1.理论教学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地理教育国际》以法律形式制定了国际地理教育的标准与指导路线,它为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地理教育国际》在其所列出的地理技能方面的目标中提到:要学会利用以文字、数据和符号等形式表达的资料,包括图表和地图等[5];要练习实地考察、绘制地图、运用统计数据等,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绘图技能是地理基本技能之一,通过绘图,学生熟悉地图、认识地图、运用地图。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选取乡土素材逐步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以地图教学为例,面对地图时,常常有学生无法辨别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为此首先进行理论教学。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边播放PPT,边讲解地图三要素。教师可以利用多幅地图对比分析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等,加深对地图三要素的理解。在理论教学之后还要增加基本技能的训练,即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游览校园,在草纸上标记校园各处的相对位置,再指导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加深学生对比例尺大小和地理空间位置等的理解;可指导学生绘制省市地图乃至中国地图,增强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认识。
2.理论教学与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
地理科学方法教育有利于学生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形成“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科学方法包括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比较、地理分析与综合、地理归纳与演绎等方法[6]。乡土地理正是一门能够运用地理科学方法去验证理论教学内容的课程。以区位因素教学为例,学生在分析区位条件时,常常找不到切入点。对此首先进行理论教学。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区位因素,如工业、农业、城市、航空港、港口等,归纳出分析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着手,分别就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文化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为了有目的地开展实践活动,教师还要讲解商品房的区位分析要领及当地小区空间分布范围的简单地图。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市区考察某些小区的区位优势条件。学生从购房者角度分析各个小区的优劣条件,阐述选房理由,并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出房地产的区位因素,最终掌握分析“区位因素”这一大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3.理论教学与地理观点的培养
高中教学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高考的门槛,进入理想的大学。地理教学时,教师会重点讲解与高考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由于高考对于地理图像的要求甚微,往往出现“轻图重文”的情况,除考试涉及的图像,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都将课本中出现的地理图像直接忽略,随之也忽略了地理图校对地理教学的作用。高考的压迫使得本该开放式教学的地理课堂也变得压抑,教师讲授重点知识后学生通过做题巩固知识,学习方法单一枯燥,缺乏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逐渐走入传统教学的恶性循环。
2地理图像的概述
地理图像的产生源自于“图像”一词的提出,而“图像”一词主要源自于西方艺术的翻译。前人对地理图像的定义也有很多种,例如杨莉在《图像时代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特征与对策》中提到地理图像是指能够表达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和原理的所有图片和影像。地理图像主要包括景观图、地图、实物图、统计图、关联图等。地理图像是传递地理信息的载体,有多种存在形式和具体应用。一些地理图像被用来描述地理因素的空间组成,有的则是表示地理要素的运动形态,有些则是表达各地理因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地理图像有照片、动画等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地理信息的传递。地理图像对地理进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地理图像能够比较直观的向学生展示课本描述的信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便于学生的理解;其次地理图像传递的信息量庞大,用语言无法描述的信息只需通过一张图片即可简单明了的展现出来;地理图像传递的信息全面综合,在同一张地理图像中能够展示出气候、地形、地理变化规律等。因此,合理利用地理图像辅助地理教学,必将良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3地理图像的合理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地理图像合理运用于地理教学的前提是师生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的改变,传统思想总是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即地理图像的应用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其实不然,借助地理图像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地理的教学和学习变得更有效率,地理图像能够帮助教师向学生传递更多有用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图像直观明了的掌握地理知识,摒弃原先的死记硬背,从根本上理解并学会运用独立知识解决复杂多变的地理难题。教师应该学会更多的应用地理图教学像取代原先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地理图像的获取方式比较单一,除了课本附带的一些地理图像外基本没有任何扩展,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是课堂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多元化学习的发展。教学工具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地理图像以及变化规律,相比本上静止的图像,多媒体能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各种地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发展规律,学生能够从直观上接受地理知识的洗礼,胜过于一切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地理教学能够在节省教学时间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率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英语的语感一样,学生在学习地理图像时必须培养自己的图感,良好的图感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准确的从一张陌生图像中观察到重要的地理因素并作出合理充分的分析判断。图感的培养绝非旦夕之事,必须通过长期观察和不断练习,正所谓熟能生巧,学生在面对地理图像时要尝试亲自去分析判断,找到地理事物变幻的因素,长此以往必然能够掌握地理图像的诀窍。地理知识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不能局限于每一个时间因素,比如气候会随着一年不同季节发生变化。学生必须学会判断不同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不同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分析原因,切不可喧宾夺主,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教师知识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让学生对地理图像通过找不同的方式发现不同地理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结果产生的具体原因,教师在旁协助学生进行求知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除了以上几个要点,地理图像的应用还应该做到读图、解图、用图的完美衔接,三者相辅相成,循序渐进才能领悟地理图像的真谛。借助图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图像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对图像有了基本认识,高中阶段只要稍加努力即可掌握地理图像的运用技巧。解析地理图像时,要针对性提取有用的信息,不可过多或过少,过多的信息会影响判断结果,信息不足则缺乏判断依据。获取图像信息后需要对各信息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概括地理事件的成因以及发生规律,并有理有据充分的解释。
4结语
关键词:地图;历史教学;作用
历史地图以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在时空与地理位置上更能体现历史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重要进程。因此,能否熟练利用历史地图教学已日益成为展现广大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尺度。在课堂中正确、恰当地使用历史地图对我们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地图,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讲清重点、难点
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形势示意图》,使学生清楚中日军的进攻方向和清军的反击方向。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地图,使学生明了中日双方的形势及清军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在学习《帝国主义掀起的狂潮》这一课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时局图》和《帝国主义列强简表》,通过两者对照,使学生加深对帝国主义狂潮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认识。
二、利用地图,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地图册中的地图有不同的组合形式,如全图与扩大图、地图与图片等。在提供宏观、整体的历史大势的前提下,展现微观的、局部的历史近景,这就是全图与扩大图的有效搭配。如表示第二次,将《第二次形势图》与扩大图《京津形势》《塘沽形势》相呼应,整体与局部呈互补特点,在历史的长镜头与近镜头之间自如地切换,给人以完整的历史认识、美的享受。在地图册中穿插有不少图片,包括人物、文物与遗址、遗迹、历史场景等,为说明地图某方面内容而配置,图片绘制精美清晰、色彩鲜艳,展示了图片所处时代的特征,增加了历史的直观性和欣赏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历史人物的风貌,增强了地图在视觉上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
三、借助地图,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是课标的规定。通过比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的发展趋势。
例如许多历史特征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恰好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如在《世界历史》第二册中,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教师可让学生先对比本课中的两幅扇形图,会很自然地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两幅柱状图,引导其分析出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解,把散乱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如果在教学中随时提醒学生把类似地图进行对比,养成一种习惯,比较能力肯定会有显著提高。
四、巧用地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从前自己做学生的体验,加之几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我觉得如果对课本中的一些地图加以深入研究,就能够运用它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其思维能力。
1.教学手段分析在教学手段的调查中,对于“你觉得《统计学》课程应该用哪些方式授课?”9.3%以上的学生认为,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会增强授课效果;56.7%的学生支持“老师应该粉笔写黑板结合幻灯片讲解”;认为“应结合实际例题,有同学和老师共同分析,提高学习兴趣”的占19.3%;,从数据统计结果,发现虽然统计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支持率并不是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难以笔记,丧失了由此产生的记忆功能和复习巩固功能,会使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停顿思考的余地,造成知识消化吸收不良。
2.教学内容分析在有关《统计学》教学内容方面的调查中,发现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在回答“你认为这门课的学科特点是什么”的问题时,68.2%的学生认为是“抽象难懂”;而在“你在学习《统计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的调查回答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是“课程内容太难,看书看不懂”,“上课听不懂,就不愿意学了”,“数学基础不好”,这主要是因为《统计学》课程涉及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知识,课程本身理论性、逻辑性较强,公式繁杂、术语抽象,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对教材的看法也须引起重视,教材的选择不应过于理论化,应选择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的教材。对“你认为《统计学》实训课程和统计软件教学的必要性如何?”这一问题的调查中,67.3%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可以提高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而在“你认为从哪些方面加强统计学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呢”的回答中,56.7%的学生都选择了“增加统计学案例的教学”,排在第一位;20.0%的学生选择了“增加统计学软件的教学,排在第二位;19.3%的学生选择了“加强二手统计资料搜集环节的教学”,排在第三位;而真正希望通过“多布置作业”来加强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的同学仅占4.0%。从数据的统计分析看,学生的选择实际上说明了今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但总体上从可行性来看,“加强统计案例教学”、“增加统计软件教学”和“指导学生如何搜集二手统计资料”相对更容易做到,也更能兼顾到大多数同学的愿望。
3.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这样的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培养既懂得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又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土地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等实践中,是统计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所以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应突出专业针对性和理论实践的结合性。比如,对“你认为统计学教学有无必要根据专业组织教学”的回答中,9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这说明忽视统计课程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现象。而统计学能否解决各学科的具体问题,一方面要看是否正确选择了适合所研究问题的统计方法,另一方面要看是否与各专业的知识得到有效的结合,即是否通过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事物有了较好的定性把握。只有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
二、提高学生对统计学学习兴趣的对策建议
1.联系实际,改善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教师必须寻求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既突出统计原理本身,又联系专业特色,将统计教学改革与土管专业知识相结合,将统计学知识应用到土壤和土地利用开发规划等工作中,使学生从具体的工作和项目实施中,感受统计学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的应用,更便于学生对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的理解。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只能是死记硬背历史事件,对于历史学科产生了很大的抵触心理。新课标意识到了传统教学的劣势,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尽量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地图能够让学生保持独立的思维,让学生感兴趣地去研究,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真实地还原历史场景,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对历史产生误解。教师使用历史地图,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教学,使用简练的地图语言文字,让历史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具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情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制作历史地图,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2)有助于形成跨学科知识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载,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注重多方位、多层次联系,尤其是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历史现象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历史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历史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将历史和语文、政治、地理融会贯通。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也能够将历史知识融入进去。历史地图就能很好地将历史和其他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历史和语文之间的联系,历史地图中应用了很多语文的知识,像历史地图的汉字,有很多已经不再使用了,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查找生僻字的能力。历史和语文在表达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绘制历史地图体现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良好的阅读基础之上的。学生在进行历史地图绘制的时候,一定会反复阅读历史材料,提炼历史的主干,确定历史地图的脉络。
(3)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历史
历史地图能够直接给学生整体、宏观上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历史的能力。现在使用的历史教材,对历史事件叙述很精练,虽然突出了重点,但是很多内容被忽略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历史事件对应着历史地图,让学生了解每个历史时期发生的事情,加深对历史的宏观了解程度。
(4)有助于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
历史地图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能够让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的事件,从而培养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在历史地图中,、台湾、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虽然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但是他们属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通过了解这些过往,能够增强历史责任感,增强自己看待事物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了历史地图之后,就会发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正确对待身边的事情,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升自己的社会能力。
(5)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操
历史这门学科通过正确地讲述历史,让学生建立客观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历史总是给人以警示,学生通过历史地图的学习,能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操。学生在学习历史地图的时候,要注重中国国情的了解,能够认真对待中国的优秀文化,能够认同祖国的文化和历史,对国家有历史责任感,为了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类的事业做出贡献。学生要注重自身人格的培养,通过历史地图的学习,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始终保持着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就算是在逆境中,也会勇敢地向前,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结语
强调课堂学习与室外地质调查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书本上对地质相关概念的描述仍比较抽象,因此,各所高校皆强调野外地质实习对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把课堂上学习到的基本概念与现实工程中的真实地质条件一一对应起来,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般而言,野外地质实习内容常包括野外岩石的识别、地质构造和地质年代的识别、岩层、节理等产状的测定和描述等。各所大学对以上工程地质基本知识的学同小异,其目的是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程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和感知,但是,同时,各所高校之间在这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有各有所侧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增加了现代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的学习内容,介绍了地质超前预报的相关方法、原理及应用,比如介绍了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TSP等先进手段在隧道工程建设的应用。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对野外地质实习极为注重,实习内容包括地质认识实习和工程实践实习两个阶段,实习实践时间长达20~30天,考察湖南西部地区在建或已建项目所处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以一个工程建设者的角度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建设中去认识地质现象。石家庄铁道大学地质教研室现有8名教师,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硕士学位的4名。获得的奖项包括校级讲课比赛特等奖1名,二等奖1名,校级优秀教师1人,今年主持或参研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并承担省级精品课程1项。虽然教研室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取得了不错的教学和研究成果,但是,和兄弟院校的工程地质教研相比,我们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处。首先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工程地质是一门经验型极强的专业,需要足够丰富的现场工程经验,因此需要老中青传帮带,让青年老师尽快熟悉和掌握工程地质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其次,对工程地质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课时设置偏少。最后,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及时,工程地质中先进的技术方法在教学中介绍的内容不够多。因此,为了跟上国内兄弟院校土木工程地质教学的步伐,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二、当前土木工程地质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详细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目前土木工程地质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
1、土木工程地质教材的使用各自为政。目前各个高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各自高校的老师根据自己的讲义编排而成,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导致经典精品教材较少。单从教材的题目上足可看出目前教材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例如中南大学所用的教材为《土木工程地质概论》,浙江大学的教材题名为《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石家庄铁道大学所用教材题名为《工程地质学基础》等。
2、在教学内容上与其它课程交叉重复,无法突出本门课程的特色。工程地质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岩土工程、隧道工程等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由于与其它学科老师交流不够充分,往往存在重复讲授的情况。比如,以有效应力这个概念为例,在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等课程都涉及到,由于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各科老师为了追求各门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都会着重讲解这个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但是从侧面也可说明知识的重复交叉导致学业内容的累赘。
3、课时安排过少。目前各所高校对土木工程地质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课堂课设课时大多是32~48个学时,因此,老师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显得极为紧张而紧凑。从实际教学安排来看,基本上讲解完三大岩石、地下水、地质构造基本概念后,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来探讨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往往后面工程应用的章节皆为学生自学。
4、知识学习与工程案例结合程度不够。由于部分老师本身参与的工程项目不多,同时又由于课时的不够,这两部分原因导致学习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枯燥的理论知识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情绪。
三、土木工程地质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很好地解决当前土木工程地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从这门课程中更多地学习到有助于工程实践的知识,必须有针对性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如下所述:
1、建立和完善土木工地质程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既是压力,又是动力。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以找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精简重复的教学内容,突出本门课程的特色,使土木工程地质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就是教材建设,因此,有必要根据新时期土木工程培养目标,并结合当前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方法、新技术,编写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教材中不仅包含传统的知识要点和概念,还应包含当前新的地质知识观点、新的地质勘查手段等,同时还应包含工程实例,让学生尽可能地更深入地建立起工程地质与工程项目的联系。精品课程建设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有新视野、新知识的老师,以此给课堂注入新的气象。
2、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注意授课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采用“讨论试”、“启发式”教学模式。同时,要注重课前的准备,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善于总结归纳每节课的重点,以“主线法”讲授课程知识。
3、增强对工程地质教学的重视对工程地质教学的重视首先就体现在教学和学习的时间上。尽量安排更多的课时,让老师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去讲解基础概念和工程实例。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时间,比如规定某个主题,要求学生自主独立进行文献调研,完成该主题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并加大平时学习报告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另外,强化考试试题库建设,完善考试规范和制度,强化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训练。最后,要重视工程地质实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因为该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需要从大自然中去认识和掌握工程地质现象,使学生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在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亦可锻炼学生们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能力。
4、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工程实例有助于学生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对其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工程实例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比如,老师可以把自身主持或参与的工程项目作为案例,结合书本知识讲解如何解决工程问题,分享在解决工程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积累相应的工程经验知识。
四、结语
通过互联网以及信函咨询的方式,对国内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6所高校的土木工程地质教学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以上学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点:
1、强调对工程地质基本概念的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要课时都集中于学习在工程实践中经常用到的专业术语,强调概念的厘清。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地质年代的识别、地质图的识图、常见地质结构的概念(褶皱、节理、断层等);(b)三大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归类和鉴别;(c)第四纪地质的基本知识,包括残积土、沉积土、冲积土、坡积土等概念、成因及对工程的影响;(d)地下水的基本知识,包括地下水的分类、运动基本规律、补给与排泄方式、对工程的影响等;(e)工程地质勘察与分析在具体工程的应用,包括在隧道工程、边坡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2、强调室内实验是课堂书本学习的延伸。室内实验主要目的是为野外地质实习做准备,学习地质罗盘等地质考察工具的使用,同时亦学习通过岩石标本来鉴别各类岩石,还要学习地质图的填图和阅读等。
3、强调课堂学习与室外地质调查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书本上对地质相关概念的描述仍比较抽象,因此,各所高校皆强调野外地质实习对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把课堂上学习到的基本概念与现实工程中的真实地质条件一一对应起来,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般而言,野外地质实习内容常包括野外岩石的识别、地质构造和地质年代的识别、岩层、节理等产状的测定和描述等。各所大学对以上工程地质基本知识的学同小异,其目的是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程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和感知,但是,同时,各所高校之间在这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有各有所侧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增加了现代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的学习内容,介绍了地质超前预报的相关方法、原理及应用,比如介绍了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TSP等先进手段在隧道工程建设的应用。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对野外地质实习极为注重,实习内容包括地质认识实习和工程实践实习两个阶段,实习实践时间长达20~30天,考察湖南西部地区在建或已建项目所处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以一个工程建设者的角度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建设中去认识地质现象。石家庄铁道大学地质教研室现有8名教师,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硕士学位的4名。获得的奖项包括校级讲课比赛特等奖1名,二等奖1名,校级优秀教师1人,今年主持或参研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并承担省级精品课程1项。虽然教研室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取得了不错的教学和研究成果,但是,和兄弟院校的工程地质教研相比,我们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先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工程地质是一门经验型极强的专业,需要足够丰富的现场工程经验,因此需要老中青传帮带,让青年老师尽快熟悉和掌握工程地质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其次,对工程地质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课时设置偏少。最后,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及时,工程地质中先进的技术方法在教学中介绍的内容不够多。因此,为了跟上国内兄弟院校土木工程地质教学的步伐,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二、当前土木工程地质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详细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目前土木工程地质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
1、土木工程地质教材的使用各自为政。目前各个高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各自高校的老师根据自己的讲义编排而成,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导致经典精品教材较少。单从教材的题目上足可看出目前教材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例如中南大学所用的教材为《土木工程地质概论》,浙江大学的教材题名为《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石家庄铁道大学所用教材题名为《工程地质学基础》等。
2、在教学内容上与其它课程交叉重复,无法突出本门课程的特色。工程地质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岩土工程、隧道工程等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由于与其它学科老师交流不够充分,往往存在重复讲授的情况。比如,以有效应力这个概念为例,在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等课程都涉及到,由于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各科老师为了追求各门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都会着重讲解这个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但是从侧面也可说明知识的重复交叉导致学业内容的累赘。
3、课时安排过少。目前各所高校对土木工程地质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课堂课设课时大多是32~48个学时,因此,老师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显得极为紧张而紧凑。从实际教学安排来看,基本上讲解完三大岩石、地下水、地质构造基本概念后,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来探讨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往往后面工程应用的章节皆为学生自学。
4、知识学习与工程案例结合程度不够。由于部分老师本身参与的工程项目不多,同时又由于课时的不够,这两部分原因导致学习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枯燥的理论知识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情绪。
三、土木工程地质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很好地解决当前土木工程地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从这门课程中更多地学习到有助于工程实践的知识,必须有针对性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如下所述:
1、建立和完善土木工地质程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既是压力,又是动力。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以找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精简重复的教学内容,突出本门课程的特色,使土木工程地质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就是教材建设,因此,有必要根据新时期土木工程培养目标,并结合当前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方法、新技术,编写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教材中不仅包含传统的知识要点和概念,还应包含当前新的地质知识观点、新的地质勘查手段等,同时还应包含工程实例,让学生尽可能地更深入地建立起工程地质与工程项目的联系。精品课程建设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有新视野、新知识的老师,以此给课堂注入新的气象。
2、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注意授课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采用“讨论试”、“启发式”教学模式。同时,要注重课前的准备,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善于总结归纳每节课的重点,以“主线法”讲授课程知识。
3、增强对工程地质教学的重视对工程地质教学的重视首先就体现在教学和学习的时间上。尽量安排更多的课时,让老师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去讲解基础概念和工程实例。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时间,比如规定某个主题,要求学生自主独立进行文献调研,完成该主题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并加大平时学习报告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另外,强化考试试题库建设,完善考试规范和制度,强化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训练。最后,要重视工程地质实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因为该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需要从大自然中去认识和掌握工程地质现象,使学生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在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亦可锻炼学生们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能力。
4、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工程实例有助于学生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对其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工程实例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比如,老师可以把自身主持或参与的工程项目作为案例,结合书本知识讲解如何解决工程问题,分享在解决工程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积累相应的工程经验知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现状;对策
地图是一种记录地形和地理事物的图表,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它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准确地表现地理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地图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提高学习效率。
一、当前高中地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
新课改指出,新时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重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得到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在教学中作出的教学调整仍然以教学形式的转变为主,并没有着力于改进教学内容;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常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明显提高;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常说“本节知识在考试中经常会考到,大家要记牢”等,这种硬性的知识灌输仍然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此外,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负担越来越沉重,而学习方法却得不到改进,容易导致学习的有效性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教师向学生介绍能源地区分布时,虽然给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地图,但是由于这些能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学生感觉学习的强度过大,难以有效吸收。
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很多地理教师认为,利用地图开展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过于依赖地图,采用的教学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地图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仅要善于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还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高。
二、对高中地图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1.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认知。在地图展示和讲解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如在一副地图中同时为学生展示气候分布情况、地形情况等,让学生能够在地图中获取更多有效的地理信息。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绘制地图的能力和对地图的观察能力。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利用其进行地图展示能够增强地图的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加地图编写内容,提高学生设计地图和应用地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地图学习中。
2.创新教学方法
①合作探究教学法。新课改指出,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探究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布置的问题和任务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教学《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一课时,可以针对所在城市的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获得自己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对照所在城市的地图分析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规律。通过探究学习,学生的交际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②知识建构教学法。高中地理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为丰富,如果教师不把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就会较为零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是教师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知识建构是指教师利用地图将所学的零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进行直观分析,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同特点,从而加强学生对地区性农业生产状况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③多媒体教学法。在地图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分布状况,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地质构造》一课时,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真正了解地质构造的特征和形成原因;但是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动态的地质构造图,就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对地质构造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培养学生的地图学习能力
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地图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利用率较高,学生只有不断提高对地图的解读能力才能更好地领悟地理知识。然而事实上,部分高中生拿到地图之后并不知道应该从何处下手、如何借助地图解决地理问题。因此,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了解图例,然后针对地图上的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读图能力。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地图分析能力主要包括从地图中获取直接信息的能力、对比分析的能力、推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计算经纬度以及时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要帮助学生养成随手绘制地图的能力。学生如果能够对地图进行简单的绘制,那么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黄河的水文特征时,可以引导学生绘制黄河流域的基本地形、水流、水电站分布等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黄河流域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使用地图进行教学的频率并不低,但是学生对地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这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很大关系。学校应加强对地理教师的专业培训。一方面要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对地图教学的认识,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对教师进行地图教学培训。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到的地图种类较多,要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和绘图的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运用地图的能力,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地图在当今社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军事、交通、旅游等领域需要运用地图,政治、商业、科研等领域也需要运用地图,地图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践行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在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以图为载体的题目,甚至可以说几乎无图不成题了。因此,我们要重视开展地图教学,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张送.浅谈如何有效的在高中地理课堂使用地图教学[J]. 中国培训,2015(08).
[2]郭立霞,张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农业区位因素”一课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3]段爱琼.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盲点探索――以粤版初中教材与人教版高中教材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2(02).
论文摘要: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由于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特征不明确,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认识不到位,一直阻力重重,动力不足,在浅层次徘徊。应通过加强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管理者的培训,加强欠发达地区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改革及监督、指导、考核,并给予欠发达地区产学研合作教育一定的政策支持等措施,推动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不断深入。
论文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产学研
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率先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竞争的关键。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适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高职教育模式。自1985年我国一些院校学习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经验,采用“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模式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试验之后,许多院校便开始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二十多年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欠发达地区的问题尤其多。
一、高校产学研合作动力与障碍因素分析
1.动力
根据吕海萍(2004年)对浙江省11个地市不同行业、不同院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得知: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发展需要、生存压力、已有合作关系、培养人才、提高知名度、政府政策等因素。
其中,企业的调查结果为:“发展需要”高居动力因素之首,占93.1%,说明浙江省企业界对市场导向和科技进步的重视。28.5%的企业选择“科技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表明科技发展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动力。基于“人才培养”的因素占28.5%,说明企业通过和学研单位合作创新,培养了技术人员,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能力。“提高知名度”的因素占7.7%,说明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相当务实。“政府政策”的因素仅占6.2%,说明政策激励对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作用不大。调研结果还显示:许多企业不清楚政府是否有相关的激励政策,但希望政府有更多的激励政策出台。这说明政府在产学研合作的有限作为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高校的调查结果为:“发展需要”占100%,“培养人才”占62.5%,“生存压力”占38.1%,“已有合作关系”占42.9%,“提高知名度”占28.6%,“政府政策”占4.8%。[1]与企业相比,高校“发展需要”的动机更强,说明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对于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人才是促使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动力,因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师生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另外,已有合作关系对企业、高校都是合作的动力因素之一。许多企业与研究单位的项目合作开发(包括委托开发)是建立在企业对研究单位技术咨询、技术交流以及研究单位对企业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在项目合作成功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2.障碍因素分析
由调研知,产学研合作的障碍因素可分为利益因素、技术因素、组织管理因素、人际因素和其他因素。从排序看,企业认为前三位障碍因素是:技术不成熟、决策管理协调不够、权益分配不当。其中高校提供的技术不成熟是最主要的,比重高达68.5%,这说明企业界认为大学的科技成果工艺性差、转化为量产困难,对学研单位的技术转让、开发持谨慎态度。
高校认为前三位障碍因素是:权益分配不当、技术不够成熟、决策管理不协调。其中权益分配不当高达73.7%,远高于企业的15.4%。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技术市场处于企业需求方市场,一般说来,企业方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处于有利地位,且掌握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主动权。
由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和高校在发展需要和生存压力下,都存在着较强的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但企业因高校提供的技术不够成熟,高校普遍感到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处于不利地位,不利因素的长期存在势必增加产学研合作的障碍。要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有必要增强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关键不仅要激发各方的合作动力,还要减少各方合作的障碍或阻力,且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是大有作为的。
二、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
目前,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多为普通中专升格或普通专科转制而来,多年的普通教育办学中形成的传统学校教育模式是一种近乎完全的校内教育模式,教育过程中与社会接触不多,涉及到的问题仅限于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加之,他们对地方性企业能否成为产学研合作的良好伙伴一直持怀疑态度。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师一方面抱怨获国家级、省级课题立项的少,一方面又不主动到当地企业寻求科研课题和研究经费。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领导中多数欠缺科学管理的理论素养,欠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本质的准确把握,而且由于受相关政策、制度等约束,基本没有主动探索与当地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动力。
对于欠发达地区企业,尽管在产学研合作中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最终受益的也是企业和整个社会,但就结合的过程来看,由于产学研合作还只是初期,企业几乎得不到近期利益和直接利益;相反,学生、教师到生产现场实习或参加劳动还会一定程度影响企业生产的安排和进度,降低即日生产产量和直接经济效益。
另外,我国欠发达地区多数企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质量并不高,企业领导素质参差不齐,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没有建立起来,也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因此,共同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共同开展科技开发的动力因素也基本不存在。
2.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明确
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首先要抓住它的本质特征,那就是造就具有实践经验、上手能力的人才,既在学校课堂学习理论,又在产业现场适量参加工作实践,产业单位和学校合作对学生在两种教育环境中进行协调培养。为了有效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抓住合作教育的本质特征,形式和做法可以多种多样。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尽管地处欠发达地区,但由于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特征把握不准,并没有将当地的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伙伴。在一些学校管理者看来,只有和国内,甚至国际上最先进、最知名的企业去开展合作,才是真正的产学研合作。结果,他们在寻找产学研合作伙伴过程中总是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产学研合作迟迟无法开展实质性的工作,更谈不上深入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总是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这种尴尬也同样体现在欠发达地区高职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上。选派教师到发达地区有产学研合作经验的企业去进行培训自然更好,但找到合适的企业培训教师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这种培训多成本相对较高。
3.产学研合作教育一直在浅层次徘徊不前
产学研合作教育从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专业教师和学生走出学校,到企业参观访问,建立双方合作关系,但这是浅层次的合作;二是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优先选用毕业生,解决学生就业难题,使学校招生、培养、就业形成良性循环,这是较深层次的合作;三是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训,学校可以发挥专业教师和学生理论技术的特长,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技术攻关。同时学校也可作为企业工人技术培训的基地,以减轻企业负担和解决企业教师不足的难题。这些都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学校的长期发展,同时也使得学校科研有课题、有人才、有资金,为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这是深层次的合作。
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由于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特征不明确,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办学经费短缺等原因,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阻力重重,一直在浅层次上徘徊不前。
高职院校虽也和不同地区的不同企业保持着校企合作关系,但那种合作关系多是不具有多大约束力的表面合作关系,企业接受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多是看上学生群体的廉价劳动力,很少有专门为接纳学生实习而特别进行规划、设计或者调整生产计划的,更别说专门为他们安排指导老师;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也纯粹只能体验企业生活环境,很少能在实习中将已学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并指导自己的实习实践。还有大部分学生找的实习企业与他们在校所学专业不对口,实习期间老师根本无法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企业也基本不为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难题,更别说促进学校的招生、培养、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三、突破瓶颈,推动欠发达地区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
地方性高职院校从一诞生便被赋予了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和义务,地方性高职院校也只有把服务地方经济的文章做好做实,才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欠发达地区尤其不例外。因此,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必须设法克服产学研合作教育中自身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推动其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入,最终实现其对地方经济建设的引领作用,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中层以上管理者的培训
据笔者调查,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中层以上管理者中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有过细致研究又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管理理论培训的人不多。他们大多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特征不明确,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又缺乏探索合作教育的动力,目前正在开展的所谓产学研合作教育也只是人云亦云。其实他们中多数都没有必须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的思想,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规划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因此,首先要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中层以上的管理者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训。
要请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专家对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进行相关方面的理论培训,使他们对如何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形成以下共识:第一,产学研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科技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大有前途的办学新路,完全符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总要求。第二,产学研合作是行之有效的完成办学任务的根本措施。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拓展科研领域,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学科建设,按照社会需要和发展趋势调整学科和专业;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第三,产学研合作是克服当前办学经费困难的途径之一。我国企业界目前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高校通过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主动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与合作,增进了解,优势互补,取得支持,可为解决面临的经费困难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第四,产学研合作是世界地方性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3]地方性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立足当地行业企业,对当地的行业企业、经济建设起到应有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使他们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操作程序、本质特征等。
还要请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功实践者给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传授具体成功经验以及要注意的相关问题等。要使所有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者树立起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教育理念,并自觉地将这一理念贯彻到高职教育教学各环节之中,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只有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从观念上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并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欠发达地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才可能进一步深入。
2.加强欠发达地区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改革及监控指导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尚处于浅层次的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力量不强,技术研究成果基本没有,与企业联姻资本不足,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宜通过各种途径,把产学研结合的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去,即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改革,体现高职教学的地方特色。
首先,高职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要与当地经济和产业结构相符合,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把高职专业教学融入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去,以适应当地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其次,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除以生产步骤为序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外,还应充分体现当地相应专业技术的应用特征,以保持校内专业教学、实训与当地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适应当地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再次,教师应在深入当地企业调研、熟悉企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仿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虚拟企业、车间、工艺,再现工作情境,使学生产生仿佛身处工作现场的感觉,重视实践教学。
还有,在高职课堂教学中,要立足本专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前沿,及时把最新的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紧密联系本地区企业技术革新与改造的实际,联系技术研究及其成果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接受到技术研究的最新信息,受到有地方特色的最新成果的熏陶,提高课堂教学的科研品位。
主管地方性高职院校的上级部门不但要采取措施推动各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改革,更要对这种改革加强监控和指导,使这种改革能快速推进,落到实处。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也只有打破封闭式的校内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校内课堂教学与生产脱节、理论与实际脱节、师生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才可能在校内课堂教学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条件走出校门与当地企业联姻,建立有地方特色的稳固的校企双赢合作关系,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才可能越走越宽广。
3.强化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考核
考核是对过去工作的了解、总结和再思考,它通过肯定、奖励先进及督促、警醒后进等方式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欠发达地区高职管理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培训,使他们对产学研相结合有了较全面、综合的了解,又推动他们开展了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特色的产学研教育教学改革后,主管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的部门还有必要不定期地对产学研相结合的情况进行考核,及时了解各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那些产学研结合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而又找不出原因的院校要督促其加快步伐,对拒绝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院校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制裁,并追究相关院领导的责任。
4.给予欠发达地区公办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一定的政策支持
论文关键词:说英语,课堂朗读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其中“说”的作用在交际上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英语成绩不好而影响学习成绩。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得消极,不愿开口说英语,影响进行正常的课堂活动。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英语课堂教学就成了“一言堂”,枯燥乏味,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良好习惯,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一、“听”与“说”相结合的训练使学生能开口说英语。
(1) 培养“说”的能力。从听入手, 先听后说。英语课上教师要全英语授课,更要示范性的多说英语。还可以利用中午学生活动时间10-15分中,播放适合初中学生听的英语,也可以在班会课让学生观看全英文的电影。但让学生“听”之前, 教师一定要对较难的听力摘要内容。学生在广泛听的基础上, 在语言的接触中吸取大量积极而有用的词汇。通过这种长久“听”“说”结合的强化训练, 使学生能开口说英语。
(2)重视朗诵和背诵。朗读和背诵使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有效途径。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好多句子就会脱口而出,头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立足课堂训练强化学生开口说英语。
(1)“值日报告”和“师生会话”来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每节英语课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要求学生用英语演讲、对话或用英语讲小故事,甚至是唱英语歌曲,形式通常是由学生自己决定,时间通常为3-5分钟。 这种“值日报告”可以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对于“值日报告”中所涉及的见闻,谈论的人物,爱好、景色等进行师生会话,一般先安排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对于稍差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降低会话的难度,消除学生畏难情绪,让每个学生在课堂能展现自己,有所收获。
(2)组织口头练习为主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开口说英语。例如,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How do you make abanana milk shake ?”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在屏幕上出现各种水果。先请一名英语学习较弱的学生说出水果的英文名称,其他学生听写所提到的英语单词。然后,请英语学习较好的学生分别用课文中学过的单词联词成句。最后,请英语成绩好的学生看图复述这种食物的制做步骤。通过这种层层深入的训练,因人而宜,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调动了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
(3)模仿和复述课文中的部分段落也是训练学生开口说英语的重要形式。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个关于人物外貌,兴趣等特征的描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这一段来描述身边所熟悉的喜欢的家人或朋友。初中的学生对这种训练很感兴趣,乐于开口用英语来表达。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人称、时态来复述所学的内容。老师可以按着故事的情节为线索,把重点词、句写在黑板上,或以时间顺序引导学生复述。教师也可以用简笔画,边画边引导学生复述课文,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三、倡建有效地课外活动使学生乐于开口说英语。开展一些说英语的课外活动。比如,定期召开英语演讲会,关键词,如何过渡和如何结尾等。其他的学生要准备演讲稿。在这准备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学生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让每个学生都进入自己的角色,有声有色地完成整个活动。学生们寓语言训练于愉乐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开口说英语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培养学生说英语, 语言环境也非常重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可以布置一个充满英语的环境。可以每周出英语黑板报,教室墙上可以贴英语标语、英文地图,教室书架上可以准备英语报纸、英语杂志、英语阅读等等,可以让学生随处见到英语,随时翻阅英语书籍。学期开始让每个学生取一个英文名字,英语课上, 教师叫英文名字,同学之间也互相叫英文名字, 这些都能创设一种浓浓的英语氛围, 使学生渴望用英语交谈。总之,一名英语教师,就如同交响乐队的指挥家,组织学生进行大量丰富多彩的训练, 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市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程玉根的“新课程下的英语朗读教学策略初探”《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
3.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主体 情感 想象 体验 交流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教师的以教为主,转变为启发学生学习、思考为主。面对新课改理念,笔者就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谈几点个人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
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有效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积极的兴趣能推动人去认真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历史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不少途径,如创设情境,即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认知情感引入教学内容之中,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创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近似于历史事实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形象,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近距离感知教材内容,由此引发学生积极联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活跃情绪。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者必须动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表、模型、幻灯片、课件、音像资料,从感性认识的角度让学生感知、接触历史知识。历史情境的创设与直观再现,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改变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视听效果,把远离学生生活环境的历史事实,以形象可感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强化、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教学世界历史的《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课时,借助世界地图,学生理清了人类历史起源的地理特征、古代文明发源与一些著名江河的关系,便可把握课文的基本知识结构。同时,我利用教学课件,把金字塔、“空中花园”等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形象、具体的画面中更能加深对特定历史时期知识点的记忆。据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认知情感在其认知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二、激活思维,唤醒学生的想象意识
长期以来,专家、教材和教师垄断着话语权,学生被当做容器进行灌输,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其主体地位被无情地剥夺,在历史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自主思维往往处于沉睡状态。教学最本质的一面就是要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所以,如何唤醒学生的自主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
推理是历史教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乎情理的情况下,历史是完全可以想象的。新教材中的“编写历史小故事”“说说《清明上河图》”等内容不仅允许而且要求学生去想象。也只有通过合理的想象,学生才有可能更好地感知历史,并活跃、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在一些非活动课的教学中,我们也完全可以这样做。在讲到一些历史事件,如“玄武门”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前因去设计经过,进而猜测后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思维活跃,效果远远好于教师的单纯讲授。在此过程中,思维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学生一方,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其主体地位得以彰显。
三、动手实践 ,尊重学生的感悟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一次成功的动手实践活动常常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发。这是空洞抽象的讲解所无法取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
在新教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节的学习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如此区别”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若按书本单纯讲解,效果不会很好。我们不妨让学生参照图片动手绘制出北京人、山顶洞人头像,再比较二者的异同,进而探讨相关原因。在《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中,有“文字演变”一目,我们不妨让学生参照相关图例,从二里头遗址的陶器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篆书动手临摹一下。这样,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模仿,积极思考。历史课在读、议的基础上练习的内容很多。如请学生设计一个表格,将包括孔子、屈原、司马迁、张景中、祖冲之等的朝代和时期、身份、主要贡献等做一比较,就会使学生在整理归纳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得来的苦涩与甘甜。我们尊重了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权力,学生得到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能力与知识得到了同步发展,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四、读议结合,鼓励学生的互动交流
读,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在历史教学中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足见读的功效。所以,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读。首先,读“导入框”,学生通过读“导入框”内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读诗歌,使学生浮想联翩,读文物、图画,遥想历史人物当年。其次,读“正文”,提问学生读本段、本课内容后了解、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通过巧妙的引导,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到了知识,符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发展性,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的基本理念。
议,就是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辨别是非,探讨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议的问题应该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如“秦始皇功过”“商鞅之死”都可以通过适时组织一些小辩论会,让学生明确问题的结论。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酝酿,互相切磋,思维亮相,思想碰撞,“理”越辩越明。一方面使学生的问题明朗化,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还会学到多角度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悟出与同学交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不言自明。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多的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所以,历史教师的角色要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主,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构建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互动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共享方法、知识,真正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