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构建 数字可园 古建筑文物保护
一、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与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合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可园占地约2204平方米,临湖、近路、傍江,自然风光幽雅。建筑设计精巧、布局紧凑、虚实得体。厅堂室舍、廊榭房轩、亭台悬阁糅合天成,极尽园趣。可园主人张敬修以武将之姿起家、以文人之风行世,“将骨文心”的特质在可园建筑风格中亦可窥探一斑。一是由他自撰的《可楼记》云:“居不幽者,志不广;览不远者,怀不畅。吾营可园,自喜颇得幽致……”[1]可见其以“幽”与“览”为造园匠意。二是在建造手法上,运用传统民居、庄寨、园林,把雅集会客、t望防卫、休憩游览等功能统筹兼顾,营造了可园别出心裁的独特个性。
可园博物馆是可园古建筑的保护与管理机构,集文物保护与收藏、研究与展示、学术与交流、文化与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展示可园古建筑本体、可园主人张敬修生平、岭南传统园林与建筑特色、“岭南画派”创始人居巢、居廉与可园的关系及脉络传承等的专题性博物馆。
二、数字可园的构建初衷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调动文物博物馆单位用活文物资源的积极性……”[2]可园博物馆从上一个“五年计划”起已启动可园博物馆数字化系统工程建设,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本文所论及的“数字可园”的构建,是可园博物馆数字化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数字可园的核心内容
数字可园的核心内容是“可园古建筑三维测量与建模”。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成古建筑的测绘和精细模型建模,包含四类数据:古建筑测绘图、古建筑精细三维模型、古建筑高精度点云数据、多媒体数据。构建内容包含两大部分:
(一)数据采集制作部分
(1)全方位三维激光扫描和高清影像采集
(2)测制平、立、剖面古建筑测绘图
(3)制作古建筑精细三维模型、非重点建筑、园林小品三维模型与高清影像纹理
(二)系统构建部分
(1)专家科研系统
(2)公众互动系统
(3)互联网漫游系统
四、项目具体实施
经公开招标,数字可园中“可园古建筑三维测量与建模”项目的承办单位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经过勘查、调研和数据采集,双方项目组进行了设计交底,明确项目任务,确定实施方案,理清系统结构、软件与硬件配置等方面的需求。
(一)划定区域范围
包括可园古建筑群(面积2204平方米)、博物馆和三个湖面,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建筑测绘图范围包括可园古建筑总平面图中有名称的建筑。点云数据范围覆盖整个可园古建筑区。
(二)可行性试验
为验证双方制定的技术实施方案是否可行,选择可园“东南角楼”为试验对象,从三维激光扫描、生成点云数据、三维模型构筑及至测绘图制作等全过程先行试验。验证了技术设计流程、数据检查流程的可行性,制定了测绘图和三维模型的数据标准。
(三)三维激光扫描与测量
采用GDCORS-RTK与全站仪控制测量、站心点、特征点测量。采用RieGL VZ_400细部扫描测量,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古建筑区全面扫描,含植被、家具;第二期:移除盆栽、家具,采用自制云台补扫遮挡、屋顶,扫描非古建筑部分;第三期:配准结束,根据点云查漏补缺。
通过在围墙、天花吊顶内、楼梯隔间等可园全部空间设站,并设计平台采集死角,使原始点云数据量达到1.2T,点云覆盖率优于90%。
(四)点云处理与入库
原始点云配准和精确匹配后,经过去燥、抽稀、滤波分类,重新进行排列、分块并写入点云存储文件。在数据库中记录点云分块在文件中的偏移量和测量时间。
(五)测绘图制作
建筑测绘图是反映建筑现状的正投影线划图,包括总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门窗详图等。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测绘图制作原则,先确定建筑的控制点和控制线的精确位置,再细部测量各部位、各构件细节尺寸。按照“平面―剖面―立面”顺序绘制,合理安排各视图间的关联组合。绘制完成可园古建筑测绘图纸,分八个区绘制测绘图纸66页。测绘图制作要求如下:(1)如实反映材质信息;(2)实测结构尺寸,检测精度优于5厘米(尺寸较差中的误差);(3)图线、字体、比例、符号、定位轴线、材料、尺寸标注等参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执行;(4)根据门窗型号绘制门窗详图,制作门窗图录表。
(六)三维模型制作
(1)技术路线(见图1)
(2)三维模型分级
三维模型按照精细程度分为四级:一级模型为点云模型,采集精度为5毫米,实现量测功能,满足专家科研系统调用;二级模型为细节建模表现,辅以高清影像表达,用于视点15米以内的近距离显示,满足古建筑查看及Ρ龋蝗级模型为主体建模表现,辅以高清影像表达,用于视点15米时的显示;四级模型主要为消防器材、垃圾筒、路灯、虚拟游客等。二至四级模型用于构建漫游系统场景。
(3)生成模型
构筑而成的模型主要有:古建筑模型、建筑模型、家具与植被模型、雕塑与假山模型、地形模型。
(七)系统集成
为适应数字可园档案的总体规划部署和有效实施,项目集成了“古建筑园林专家科研与互动漫游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
(1)专家科研系统:采用单机模式,实现可园古建模型、点云的管理和分析应用,实现测绘图的调用、授权修改与更新、安全存储等功能。
(2)公众互动系统:采用C/S模式,实现用户端的浏览、漫游、查阅,部分重要建筑结构的模拟拆分与拼合功能,模拟光效、水波、重力、碰撞、门窗开合等特效。
(3)互联网漫游系统:采用B/S模式,基于优化的可园模型而搭建的网络版漫游系统,在互联网上,功能同公众互动系统类似。
(八)构筑软硬件架构(见图2)
五、项目成果与专家验收
数字可园中的“可园古建筑三维测量与建模”从项目招标至2014年7月全面完成,耗时约两年,期间双方项目组经二十多次的技术磋商、阶段性成果演示与修改再调试,最终完成的项目成果包括:专家科研系统、公众互动漫游系统、互联网漫游系统、点云模型(电子文档)、建筑测绘图(图纸及电子文档)。
2014年7月8日“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可园古建筑三维测量与建模”项目验收会议在可园博物馆召开,由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汤国华,广东中科遥感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北京大学理学博士范海生,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魏峻,广东省计算中心教授级高工潘纪前,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硕士生导师钟凯文,组成项目验收专家组。验收专家组经听取项目承接办方的工作报告、审阅招投标文件与项目成果资料,观摩系统演示,经质询、答疑与共同讨论,一致认为项目组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内容,同意通过验收。2015年11月,该项目由项目承接办方申报荣获“2015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铜奖。
六、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性意义
在当今科技瞬息万变的时代,智慧博物馆的建立已悄然而至,“互联网+”更是近年来吹响的科技号角,数字化管理已迅速融入大众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数字可园形象地记录了可园古建筑的本体构造、传统工艺、型制体量,建立了海量点云的分层存储与基于模块索引的数据库管理,以及健全了建筑测绘图等,为可园古建筑的建造档案和养护维修等提供原始资料。对于古建筑文物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数字博物馆是实体博物馆向外打开的另一扇窗口,是广泛传播博物馆文化、强化文物保护(包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意识的重要渠道。该项目采用虚拟仿真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集成开发可园古建筑综合展示与管理分析平台,实现了可园古建筑高精度的线上漫游、宏信息量的数据存储、多功能的动态调用、海量点云数据支持下的流畅视觉表达,带给游客及网上游览者身临其境的沉浸感。有认知才有了解,而保护与传承则从认知与了解开始。数字可园以及逐步完善的数字博物馆,是可园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沟通的纽带,让公众对可园古建筑从了解逐渐转变为感性认知,使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意识潜移默化。
(二)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之巧妙、工艺之精湛,一般的测绘技术难以准确、精细地测量与记载,而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数字摄影测量等多种测绘设备与技术集成,可实现对古建筑的高精度、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的记录与描述。使可园古建筑的精妙构造、传统工艺、型制体量得以真实还原,为探研可园古建筑乃至岭南建筑园林的流变,亦为可园古建筑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三)可园古建筑是岭南古典庭园的杰作,其建筑工艺、布局构图精雅而幽致,是岭南古建筑的珍品。然而,可园古建筑的历史资料档案仍局限于部份的建筑图纸,再者因年代久远,纸质档案资料的保存不能绝对完好。数字可园的构建,获取了可园古建筑海量点云数据、构筑了精细的三维模型、测制了古建筑平立剖面测绘图,使可园古建筑的基础资料更真实、更完整、更利于永久保存与有效调用。为建立科学保护古建筑文物长效机制、实施古建筑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相结合创造了前提条件。
七、结语
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物,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古建筑园林的“厅堂轩院、亭台廊榭,湖山桥树”是人类历史文脉的符号与延续,可园亦然。让我们顺应科技时代的发展,对可园古建筑进行信息化研究,向数字化、大数据、智慧型迈进,科学合理地传承与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古建筑保护;制度困境;出路
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城市古建筑经过了历史的洗涤,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承载了万千城市的记忆与历史,也是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文化载体。基于此,加强对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保护的制度困境与出路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加强对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古建筑往往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是城市文明的缩影。古时候人们通过建筑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袭,从而激发人们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以及荣辱感。在建造古建筑过程中,蕴含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指挥与劳动,体现了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为研究建筑史、人文历史等都提供重要的实物例证,对研究我国古代文明以及建筑布局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古建筑在当代也具有重要的旅游作用,能够围绕古建筑进行旅游开发,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对古建筑的制度保护,这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
二、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保护制度困境分析
(一)古建筑保护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古建筑保护条例。然而,从整体情况来说,我国现有的古建筑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多头管理、管理缺失等问题,对古建筑保护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文物保护单位的现场设立保护机构,对文物保护的作用最大,这种保护状态也是最为理想的保护状态。但是受到经费、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加上我国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不断增多,在具体操作中受到严重的阻碍。我国现有的古建筑保护机制模式,存在多头保护与管理的情况,一个古建筑保护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行政单位管理,且各个保护单位或机构之间各自为政,不仅无法发挥作用叠加效果,甚至造成一定的保护缺失,给古建筑保护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城市化建设规划的规范化不足
城市化建设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是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相关规划工作不够规范,尤其是在对古建筑的保护问题上,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规划办法。根据我国现有的文物保护条例、历史名称保护条例等,主要是有城市建设部门主管负责保护规划的制定、审批,造成管理与实施同类的现象,限制了相关管理规划的有效性发挥。相比于国外有关城市建设中古建筑保护规划问题,主要是成立有关的专业委员会,有文物保护工作中具有影响力的市民代表、文物保护机构等共同组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群众的利益,听取大众的建议。
三、城市化进程中对古建筑保护的制度措施
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对古建筑保护工作中的制度困境,笔者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提升对城市建设中古建筑保护的重要认识
提升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是强化城市化建设中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基础条件。相关人员,包括城市建设者、规划者、文物保护工作者等,都需要从内心提升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将保护古建筑文物作为城市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同时,注重对古建筑蕴含的文化底蕴、内涵等价值的挖掘,突出文化特点与优势。例如,河南鹿邑、安徽涡阳、老子故居、开封清明上河园,都说明了古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强化宣传,提高民众的参与度
古建筑并非一个人的,而是社会的、民族的,对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同样离不开公众的参与。通过全民参与保护工作,不仅能够壮大古建筑保护力量,还能增强社会的你能干距离,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现阶段,我国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主要是政府部门,尽管政府部门也对古建筑保护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但由于力度小、渠道窄等,公众参与度较低。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以及新型媒体,加强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宣传,通过纪录片、文化宣传片等,对古建筑保护的意义进行宣讲,提升民众对古建筑保护的热情,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对古建筑的保护中。
(三)做好古建筑的修复工作
在城市设计过程中,不仅不能对古建筑进行破坏,对于那些出现破损的古建筑,还应该加强对其的修复,做好相应的修缮工作。在古建筑保护,特别是修缮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工作细节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综合研究机构,为古建筑保护制定指导方案,包括考古研究、勘测等,对古建筑历史背景、制作材料、建造工艺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运用3D技术、红外线扫描技术等高新技术,避免在研究和修缮中破坏古建筑,提升保护的整体效果。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古建筑是我国历史的产物,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瑰宝,是我国不可忽视的非文化遗产。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合理的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通过制度加以规范,提升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促进我国古建筑以及古建筑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骄阳,解玉良.城市古建筑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以北京旧城为样本[J].科学•经济•社会.2014,13(3):145-146.
关键词: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调查研究
一、青海古建筑遗产的特征
(一)地域性
青海古建筑体现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文化发展,大部分古建筑均以藏式建筑为主,兼容汉、回建筑风格,这些因素与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社情紧密联系。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塔尔寺就是汉藏回融合的典型,民族性和地域性在青海省的古建筑风格中得到充分反映。
(二)历史性
古建筑遗产的最根本特征就在于其见证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面貌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建造和利用的实践,古建筑的历史特征是形成古建筑遗产历史价值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帮助后人以古建筑作为载体,还原历史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重要历史信息。
(三)艺术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建筑以物质形态的方式表达其文化内涵,其建筑技术、装饰艺术及必然通过建筑文化体现出来。青海流传下来的古建筑设计匠心独运,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建筑体系,其中对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民族由于信仰不同,宗教建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二、青海古建筑遗产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遗产的基本价值。见证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更替,能够留存到今天的这些历史时期的建筑实物的数量非常稀少,因而它们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具备了时间久远和类型稀少两方面的稀缺性,古建筑就更显得珍贵,历史价值更为突出。
(二)信息价值
建筑遗产可以使我们认知、了解它赖以产生并存在的历史时间及社会环境的各方面状况,承载的信息涵盖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等诸多方面,这就是建筑遗产的信息价值。古建筑遗产的信息价值被当作是一种"文化认同",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与强调,被视作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的综合体现。
(三)情感与象征价值
曾任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主任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物保护顾问B・M・Feilden博士总结归纳过欧洲人对于建筑遗产价值的多方面认识,他认为情感价值指建筑遗产在认同作用、历史延续感、象征性、宗教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使用价值指功能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价值。情感与象征价值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深刻地被认识到,其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关注。
三、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调研分析
在本次青海古建筑保护现状调查中,笔者采取选取部分古建筑保护单位以及访谈相关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调研方式,了解当前青海古建筑保护现状。"青海现存的古建筑多与各类宗教文化有关,在819处古建筑中,以寺观塔幢数量最多,共321处,占古建筑总量的39.2%;其次为坛庙祠堂230处,占古建筑总量的28.1%。各民族的建筑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汉藏回结合的建筑样式有很多,创造出了色彩纷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目前,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保护体系不够健全
1、注重发展,忽视保护
政府在保护高原古城文化中制订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是内容不够全面,操作性也不够强,保护措施滞后体现在保护法规文件缺乏,目前还没有系统完善的古建筑调查资料,对古建筑保护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完善的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2、注重开发,忽视监管
青海古建筑遗产主要作为旅游资源开发,随着"大美青海"形象得到广泛宣传,带动青海旅游持续升温,与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相比较之下,古建筑保护却相对滞后,两者矛盾日益凸现。在旅游旺季时,古建筑景点处人流量非常大,有些游客在古建筑墙体中留言刻字现象屡屡出现,危及古建筑本身的保护,体现了政府注重开发,而欠缺相应的监管力度。
(二)保护规划不够合理
1、注重经济,忽视文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未能避免市场经济对文化的负面效应,不仅没有创造出文化与经济双赢的局面,反而造成因片面追求经济短期高速增长,而忽视甚至牺牲城市文化建设的浮躁状况。
2、注重眼前,忽视长远
政府部门在规划过程中会出现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不顾长远的文化效益,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下,对古建筑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盲目开发,建设酒店、宾馆等娱乐设施,毫不顾及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一些古建筑甚至作为商业性场所,在景区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无序、低序以及破坏现象屡屡出现。
(三)保护资金不够充裕
1、注重回报,忽视投入
青海在文化遗产方面的投入的财力并不多,从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通报的信息中,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方面处于全国后进位置。许多古建筑因为保护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了古建筑得不到补救的严重损坏后果,并且古建筑的维护并不可能一劳永逸,要经常进行维护,费用比较高,大多数古建筑难以被纳入保护体系。
2、注重拨款,忽视自筹
古建筑保护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保护资金总是不太充裕。如果仅仅依靠政府大包统揽而没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不可能真正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的。但目前遗产保护资金的筹措还没有详细明确的制度规定,对于市场化运作来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来改善古建筑保护问题,政府也没有具体指导性的政策出台。
(四)保护宣传不够到位
1、注重利用,忽视宣传
古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滥用,保护意识淡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古建筑破坏的因素中,人为的破坏更加严重,公众没有意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意义,而政府部门更加注重古建筑的利用,管理上只重视开发,忽视保护的必要性,这与缺乏足够的宣传有很大联系。
2、注重形式,忽视行动
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工作本身就比较欠缺,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却出现喊喊口号,拉拉条幅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并没有真正走入群众,对广大民众施加影响;在学校平台中,也没有真正将遗产保护纳入教育内容,很难十分有效地在下一代中普及古建筑保护的知识。
四、青海古建筑遗产的破坏原因
破坏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大的方面。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一些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发生,如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如门源回族自治县大板九寺院址因山体滑坡被埋,在玉树发生"4・14"强烈地震中,不可移动文物,尤其是寺院等古建筑在地震中遭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这些古建筑文物点被破坏都是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料的,这个时候对古建筑的破坏强度非常大;另外,自然破坏力对古建筑也存在持久的、时刻地侵蚀,它们对古建筑的破坏是缓慢进行,日积月累的,最后导致建筑遗产损毁。
(二)人为因素
破坏古建筑遗产的人为因素有很多,如由城市建设而引发的对建筑遗产的拆除和损毁;为开发旅游在遗产所在地大量兴建各类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旅游容量过大,超出了景点承载力的问题,古建筑受损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同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在许多景点周围存在许多违建项目,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限制,文物建筑本身和蕴含其中的无形文化底蕴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与自然因素相比,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结果往往更为严重,常常会造成某个类型或某个地区建筑物的大规模破坏,对建筑遗产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挽回的。
五、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和完善有利于古建筑保护的法规
1、制订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古建筑保护与管理条例
尽管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导下,青海省也相应制定了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但条例内容过于宏观,对古建筑的保护也欠缺详细规定,对古建筑的破坏行为也难以有效制止,因而,制订并颁布更具有微观操作层面古建筑保护条例显得十分重要。
2、研究制定古建筑保护的一系列配套政策
在文物管理部门对古建筑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古建筑进行分级保护,一经被列入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就不能随意拆毁,在古建筑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工程建设,其工程的结构布局、建筑风格应当与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周边环境相协调。
(二)合理规划和利用古建筑遗产
1、要强调规划的重要性
各级政府要将古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在经济建设和开发中,要有长远的目光,注重规划保护,把古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资源适度开发出来,为文化建设服务,也促进经济发展,努力达到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
2、要重视合理利用
在保护古建筑完好的前提下,重视合理利用,并在利用中促进古建筑保护和管理。众多文物保护实践证明,古建筑的保护是利用的基础,没有保护就不可能谈利用,古建筑依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合理被利用,被纳入旅游发展规划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的,所在地政府应当加强环境整治,落实和改进保护措施,在确保古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
(三)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和多募集资金渠道
1、加强各级财政投入
当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主要依靠政府保护为主,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资金投入虽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单就众多的古建筑遗产保护来说,无法全面有效保护。那么,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增加遗产保护经费。
2、多渠道筹措资金
我国古建筑保护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这部分资金只能解决少量古建筑保护的维护问题,对于大量分布于乡野的古建筑则是杯水车薪,因此扩展资金的筹集渠道是十分必要。可以采取设立古建筑保护资金、接受社会各界捐赠、吸纳市场运作等进行筹资。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1、大力宣传古建筑的价值
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客观规律,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利于增强城市文化整体竞争力。保存至今的古建筑都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广泛地发挥古建筑遗产在国民素质教育、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意识到古建筑所蕴含的价值和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2、纠正单纯依靠政府的观念
古建筑保护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而且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宣传政府古建筑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群众的保护和参与意识,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古建筑的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六、结语
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建筑遗产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其历史价值不容忽视,这些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承载着当地的民俗风情,传承着少数民族文化。因此,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充分利用古建筑资源,以新的姿态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也可极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遗产保护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谢明.公共政策分析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
[3]李金珊.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视角与途径[M].科学出版社,2010.
[4]宋振春.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5]邹统钎.遗产旅游管理经典案例[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6]陈红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刍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6).
[7]田春风.论古建筑与城市现代建设的矛盾与统一[J].大众文艺,2012,(5).
[8]张青.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J].安徽建筑,2011,(2).
[9]董粝.论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旅游纵览,2012,(6).
【关键词】现代社会;保护;古建筑;商业利用;科学管理
一、目前古建筑保护的现状
泱泱华夏,5000年的文明持续至今不曾间断。在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先民们的宝贵物质和精神文明,而古建筑作为这种文明的承载体,理所应当被保护。而现在对于建筑利用方面措施比较有限。一些极具意义的古建筑被破坏,甚至拆除。使得很多文化流掉了,这不失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损失。我们要认识到祖先留下遗产的重要性。但是单单保护,而不去发展,那必然和社会的发展冲突,而成为矛盾。所以我们要在保护的同时,发展它的一些价值,以发展的眼光来解决问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着能源、环境以及日益增长的人口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古建筑的保护互相联系。比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现代设备和技术到底该进入多少?房地产商要修建新的高层住宅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导致为中国古建筑保护奉献一生的梁思成故居也被拆除,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二、在保护古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1.古建筑本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该怎么来保护才能解决这些矛盾,这都是我们在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今世界对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两种形式:突尼斯形式(完全保证古建筑的原貌),华盛顿形式(保证古建筑的外观,根据现代的生活方式改变内部需要)。从以上两种方法中,我们可以试图采取这样的方式:对于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化遗产应当使用第一种方式,而对于可以加以利用的古建筑,可以采用华盛顿形式,这样不但解决了当地人希望发展经济的愿望也保护了当地的文化。
在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有墙体风化,大木结构变形,消防很难到达,消防水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小组成员假期到了云南香格里拉进行调研,发现香格里拉的古建筑,基本上都与民族宗教有关联,一旦失火,将对香格里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防火特点及措施作深了的研究。
香格里拉古建筑大多远离城镇,处在深山老林之中,地偏人稀,四周又被林木杂草环抱。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山火和森林火灾往往成为古建筑受到严重外部威胁之一,这些古建筑管理单位普片缺乏防灾自救能力,没有专职消防队员,也没有安装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城镇消防队无法及时赶到。而且大多数古建筑缺乏消防水源,且周围道路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无法通行。这给火灾扑救带来很大的困难。
而古建筑的管理不完善也是威胁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的重要因素。科学管理的概念在这里就显得特别重要,许多香格里拉古建筑的主管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还有一些古建筑分布在比较偏远的山区,管理人员很难涉及到。基于以上原因,小组讨论得出一些建议:要加强领导与基层的联系,建立起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和实施安全条例,让人们认识到防灾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一批又专业救援能力的队伍。只有做好以上这些才能解决香格里拉古建筑保护的问题。让香格里拉一直美丽下去。
2.古建筑保护与现代生活节奏的矛盾及解决方法
比如现在一些电力设备如何进入到古建筑中。垃圾,污水,粪便如何处理。如何来更好的处理古建筑保护与现展的需求。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华盛顿形式的保护模式,在目前国际上,比如凡尔赛宫,一方面向世人展示其巍峨壮观的宫殿建筑,另一方面也从事一些商品经营活动,比如在凡尔赛宫景区有一些商店酒吧咖啡屋,想游客提供餐饮和工艺品出售的服务。就目前中国而言,做得比较好的是江南古镇。他们的设施是最先进的,每个古镇都有污水处理厂,石板街下面做了硬化处理,市政管线埋了进去,实现了既是古镇,又是现代化城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前提是保护,而合理的利用,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保护。古镇首先是个镇,一定要产生生活同时兼顾,才能把居住在这里的人留下来。
三、对于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新方法
在小组在云南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在丽江这样的古镇,本地居民迁出腾出房屋,除了少部分自用以外,大部分出租给外地人。于是我们想到这样的一种方式,通过“古宅产权置换”的方式,通过政府收购保护利用古宅。因为除了丽江这样依山旁水的古镇,还有一些坐落于山区的古建筑,产权人因无力维修或不愿意自行维修而出现拆迁、破坏民居的情况,加上许多文物贩子到乡下肆意收购古建筑构件,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通过产权置换,也是能够达到古建筑保护目的的有效手段。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阻止现代社会发展对古建筑带来的损害。
四、“保护”与“利用”和谐并存
古建筑往往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它们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只有充分重视起来,及时掌握国际同行业中的新动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创新保护手段才能达到对古建筑合理利用的同时达到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意义;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古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这份祖业历经千百年来天灾人祸岁月磨难, 满身疮痍坚挺到如今, 甚为不易。感慨之余尚有几分庆幸, 庆幸之际又不免生发无限担忧。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肃的问题, 一个向祖先交账向后人承诺的问题, 就是古建筑能否在我们当代人手中安然无恙地传下去。这是任何一个当代公民尤其是掌权当政者都无法回避要正视面对的严峻问题.
一、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1、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因为,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一旦破坏,就再难以恢复和接续。一座古代的建筑无论如何破旧,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千年的历史痕迹是无法被替代的。反之,一座当代的仿古建筑无论在外形上做的多么神似,但如果其内在的历史遗迹几乎为零,其文化内涵肯定无法达到与古迹相同的高度。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就是古建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将古建筑的历史因素进行完整的传承与表达,便是今天古建筑保护的真正意义。因此,我们再去欣赏古建筑时不应只关注其外在的美学特征,更应透过古建筑的砖墙看到其内在的文化魅力。
2、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民对文化的需要将更为迫切。古建筑在新的时期又担当起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古建筑,那么该古建筑会在目的地形象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建筑资源本身拥有的巨大品牌效应,可提高远距离游客的到访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些名胜古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纷纷前来参观游览,为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公路交通和服务行业等相关部门的迅速发展。由此可见,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各市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3、古建筑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
中国的古建筑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极其丰富而辉煌的成就,在建筑布局、材料、施工、艺术装饰、传统风格等方面,是几千年来无数工匠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多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古代技术成就,对现有的有关专业人员,有着极大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如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1、增强公众古建筑保护意识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成立专门的古建筑保护团体,宣传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古建筑保护范围中的人民群众能配合政府部门,共同实现对古建筑历史文化意义的保护。
2、古建筑保护与新城市建设并驾齐驱
古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保存它原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进行城市更新,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古建筑保护与城市改建并重的原则,合理规划古建筑保护范围,在城市大规模改建过程中加强对古建筑本身及其周边文化的保护,城市建设在总体上应该与古建筑的风格保持协调。
3、屋面渗漏及瓦件残损的保护措施
屋面已经出现大面积下陷甚至局部坍塌。遇这种情况应先考虑是否可以局部或全部重新揭墁,再进一步考虑挑顶问题。如果发现大木结构损坏严重,应先考虑局部加固或构件的更换,否则再考虑必要的打牮拨正等。一般情况不得轻易落架,有些情况是可以通过“偷梁换柱”解决的。除非遇基础出现严重问题或大木已无法加固,以及大木更换量过大等特殊情况。补漏主要是指大木及屋面结构没有大的问题,因屋面瓦件破碎,树草丛生造成的险情。在修缮中一般只做局部揭瓦处理,如面积较大也可考虑重新揭瓦,灰背较好的可局部修补青灰背。这类情况轻者勾抹瓦脸更换瓦件,重则局部挑顶。但现在情况并非都是如此,全部揭瓦或挑顶在各类修缮中十分普遍,有些并非经过了仔细分析论证,不必要扩大翻修范围,使得文物原件保存数量比例大大降低,使文物价值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3、 风化及残损的保护措施
目前古建筑中砖、石风化现象较为普遍,在汉白玉、砂岩类石件中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加大,许多单位的科技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都在加强化学保护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化学保护在文物保护的措施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当前石件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施工方案,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不同石件、不同部位其不同的残损程度,做法和使用材料配比都会有所不同。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不同部位制定详细做法说明及材料配比,必要时应随时校对调整,以防止产生由施工单位看着办的失控现象。总之,无论是砖还是石的保护,关键是要对造成病害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先找出病因,再寻找解决的办法,既要慎重,又要本着一种积极负责的精神。
4、 大木结构糟朽变形的保护措施
大木结构为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其损坏程度往往决定了维修工程的性质。抢险加固工程,是针对古建筑险情所采取的、临时性的、加支撑等附加构筑物应急的安全措施; 维护保养工程,主要是指以日常保养性的工作为主的维护工程。如屋面除草、零星的小修小补、室内油饰、粉刷以及零星的补配等; 维修工程,又可分为一般性维修和重点维修工程。一般性维修包括: 少量的大木修补和墩接、屋面局部揭瓦、墙体修补、局部择砌、地面修补局部挖补、油饰彩画以及化学保护等; 重点修缮工程包括挑顶打牮拨正,局部及全部大木落架及墙体大面积重新拆砌等。目前,大木维修主要是柱子墩接、加附加梁、柱或其它附加支撑等。在保护措施的选择上应该十分慎重,特别是在大木更换等问题上,应严格遵守木结构加固规范的要求,通过修缮不仅要保证文物建筑的结构安全,也要保证其加固后外观与建筑的协调,同时要最大限度的保护文物原结构的完整性和文物建筑原有的结构、工艺和做法。做到这一点,对现状损坏程度分析判断的准确性来说至关重要。
5、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古建筑保护理论知识薄弱,专业性人才缺乏。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建筑类专业,但是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等,对于古建筑保护的研究涉及很少。因此,需要加强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古建筑保护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和修复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来解决新时期我国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创古建筑保护的新局面。
总之,古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确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任务, 面临着许多情况和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和解决为此, 我们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城镇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中, 对古建筑(民居) 的保护能引起高度重视, 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实施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力求避免急功近利的做法, 使古建筑保护工作纳入城镇乡村建设规划的保护之中。
参考文献:
[1] 曹荣生. 关于古建筑修缮的几点体会[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
[2] 任啸,刘思敏. 对传统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原则的反思[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10(00)
关键词:古建筑 调查研究 保护规划
古迹遗存,作为历史文化的物化载体,为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是城市发展的文脉,其巨大的艺术观赏价值日渐成为重要旅游资源,显示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对增加城市文化底蕴,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保护古建筑遗产已成为全球性的运动和潮流。面对当前世界遗产保护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我们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全新的理念和世界的眼光对古建筑保护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古建筑保护的新路子,竭力把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保护得更好,并传之于后世。本文将针对金华现存古建筑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1.金华古建筑现状
早在新石器时代,金华就开始了人类生活的印迹,先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印迹。已在浦江白马镇、兰溪新周乡等地发现古人留下的众多遗址遗物。婺州窑乳浊釉瓷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雅畈汉灶、琅琊铁店等地保存有460余处较完整的唐、宋、元古窑址。金华境内还留存有从商周到明清历代先人的古墓葬。
金华现存古建筑2600余座,牌坊40座,市区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城东,飘萍路以北,西市街以西、人民路以南、新华街以东这个范围。除了法隆寺经幢,在市区、通济街以南,金钱寺村外,其余大部分文物都集中在江北城东片。由于历史的布局,给城东文物保护区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从整体上看,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状况较好,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较差,情况较严重,应予以重视。并且大量散布在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古建筑未能及时统计、归档,破坏十分严重。
2.金华古建筑存在的问题
金华市古建筑因年代久远,其存在的问题也越显突兀,大多数古建筑普遍存在着失控、失管、失火、失修现象。
2.1 古建筑周边布局凌乱不堪,交通条理不清。古建筑保护控制区的非古建筑未能及时拆除,比如金华府城隍庙在20世纪80年代庙内建造了两幢单位宿舍,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风貌;入保护区单位的道路狭窄,交通条理不清,如古子城历史街区内道路都很狭窄,道路职能分工不合理,造成交通混乱、通达性差,人车混行问题相当严重,已经很难以适应未来街区发展需要。
2.2 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匮乏,功能退化。古建筑内外用电线路安装布置凌乱无序,因年代较久而老化。排水沟堵塞,没有消防栓等防火设施。并且现今除八咏路以商业为主外,酒坊巷、鼓楼里、小井巷等街道都已基本改变为纯粹的居住街区。
2.3 古建筑深受自然灾害的侵袭。木架建筑易遭火灾,金华市遭受火灾并因此不复存在的古建筑也为数不少;木架建筑受潮易朽坏,给完整保存古建筑这一举措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白蚁对古建筑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金华侍王府目前正在遭受白蚁的严重侵害,古建筑的木梁、柱子、斗拱生存着大量白蚁,东面有根贴墙的柱子,甚至已被白蚁蛀空。
2.4 大规模城市建设的负面影响。由于大规模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导致了古城风貌的日益萎缩,象古子城街区、八咏楼一带作为金华目前保留比较完整的古建筑文物区已是仅存的弹丸之地。尽管部分古建筑已得到适当修缮并在其周围布设商业设施使其融入整个金华的建设,然而由于没有完整规划,收效不大。比如已建设完成的江南煲庄,虽有其古韵,但是商业气息过浓,与古建筑不相融合。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进行,原有的江南特色正渐渐失去,紧跟大城市的发展使金华独有的城市特色在古建筑的消失后也逐渐逝去。
3.加强金华现存古建筑保护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金华古建筑现状的调查及分析,我们认为在古建筑保护中,有三个方面的保护是不能被忽略的,一个是风貌的完整性,一个是历史的真实性,一个是文脉的延续性。
调查表明,规划、资金、管理是当前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加强规划的设计与编制,加强资金的筹措与运作,加强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完善,是做好古建筑保护规划工作必须着力抓住的三个重点环节。总的来说,古建筑的保护要按照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保护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努力做到“规划先行,准确定位;注重特色,发挥优势;加大投入,多元筹资;强化管理,依法运行”。
3.1 提高认识,强化对现有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有些城市错误地认为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就是城市的现代化,而传统建筑、文物在某些人眼中则成了阻碍城市发展的障碍。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的方式来强化全民的保护意识,特别要增强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提高其保护的自觉性。要通过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媒手段,积极发挥新闻媒体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作用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3.2 精心规划,努力实现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协调统一。
从调查看,保护区规划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应有明确的定位。要从古建筑所在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挖掘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自身历史文化特色和鲜明的风格个性。其次,应合理布局,注重整体协调。规划中既要重视单体的文物保护,更要重视整体的风貌保护;既要保护有形的建筑、街区等实体内容,也要保护无形的民间艺术、民俗精华等文化内容。第三,应坚持“修旧如旧”,展示历史原豌。要按照“保旧城,辟新区”的思路,对古镇、古村、古建筑进行“原初性”抢、救、保护和整修。在规划理念上要追求“原汁原味”,保持文化遗存的历史风貌,努力做到“以旧修旧”、“整旧如故”。
3.3 加大投入,建立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的新机制。
目前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和贷款。欧、日等发达国家实行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资金相配合;并辅以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的资金保障制度。国家和地方资金分担的份额,由保护对象及其重要程度决定。另外,还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如减免税收、贷款、公用事业拨款、发行奖券等。为此,金华市政府应设立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资金,省级资金的来源可从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城市建设维护费以及旅游收入产生的税收等中间提取一定比例。
3.4 认真普查,有重点、分类型地列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清单。
金华市现存古建筑非常丰富,需要保护的东西很多。为了摸清“家底”,对遗产资源做到“心中有数”,有必要对现有古镇、古村、古建筑群的分布情况、历史沿革、保存现状、建筑特征进行全面的普查,并对普查后的信息资料进行认其的整理、勘察、比较和论证,以确定保护对象和保护重点。这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建议市文物、城建等有关部门结合最近开展的全省性文化资源普查,提出金华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详细“清单”,以利于根据保护区不同情况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区别轻重缓急,明确重点,分步推进,更好地发挥遗产资源的综合效益。
参考资料:
[1]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社,2001.9.
[2]罗金华,广州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3] 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6.
Abstract: It introduces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analyses the feature of the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establishe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uses PDCA cycle model to create the "4E" objective management model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t last, it gives three sugges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关键词: 古建筑;修缮工程;管理系统;“4E”目标管理模式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heritages;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management system;the “4E” objective 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TU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050-03
0 引言
古建筑修缮工程是指以保护古建筑为目的,在保持古建筑现状的基础上,为恢复古建筑原状而进行的一系列修正和维护活动。古建筑保护与修复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延续息息相关[1]。古建筑修缮是延续我国物质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目的是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再现其历史及美学价值。
1 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
1.1 严格遵守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准则,保护文物本体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2]。国际上通行的文物保护准则主要有“最小干预原则”和“尽可能多地保持历史文化信息”。也就是说,在进行古建筑修复时,除了保证修复构件合格之外,还应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构件最小的干预,不随意增加新材料或修缮范围。例如,进行砖墙面修缮工程时,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修缮复原时应尽可能采用原有砖构件,尤其是带有文字等历史较高的构件。而新材料的使用不是替换原材料,只是为了对原材料原结构进行补强或加固。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国际通行的“最小干预原则”与“尽可能多地保持历史文化信息”的具体理解上,我国古建筑保护传统方式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我国文物保护准则中的“做旧如旧”原则。例如,在彩画修复工程中,为了讲究传统的协调统一,我们在修复时通常会装饰一新,尽量做到天衣无缝以假乱真的效果;西方则相反,他们会尽量让彩画新旧分明,让人能清晰的分辨出哪部分是原有的,哪部分是修缮的。
1.2 修复方法的多样性 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对损坏的构件,基于“最小干预”原则,通常能修复的都尽量不用替换。若必须需要替换时,新构件的材料应在色彩、质感及外观方面与原材料尽可能保持一致。若修复部分已经缺失的,应以原有的历史记录和形象为依据,在外形确认和材料选择上不能凭空臆测。
1.1缺乏对古城保护的整体规划无论是由于旅游业的价值增值,还是对明清文化的历史传承,兴城政府及当地百姓都已经认识到古城保护的重要性。但长久以来,都只是对城墙、鼓楼等国家重点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处于一种单一的保护方式,对古城内部大片的街坊、一般的传统建筑关注不够,建筑风貌与质量都不能很好的延续明清建筑的特点。缺乏对古城整体保护的规划,固有的传统建筑形式随着发展不断减少,不具有动态持续性。实际上,从长远规划的角度,只有将古城及古城内部一般的传统建筑或建筑群协同保护,古城整体风貌才能有根本性的改观,以延续古城的景观作用和文化价值。
1.2新旧建筑不协调,城区过度开发破坏了古城原有的空间肌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城原有的建筑格局与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了将原有建筑拆除建设大尺度的现代建筑或者新建仿古建筑的现象,如学校、医院、商业区等。目前,兴城古城的南部建有大型商业街,修建了很多商业楼盘以满足整个城市的需求。热闹嘈杂的商业氛围、大尺度的商业建筑都与古城整体的氛围相背离。在古城中西部修建了学校、医院、诊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往往是占用古城内原有的庙宇、府衙或宅院所形成,较大的破坏了原有建筑。兴城古城建筑主要以青砖灰瓦为主,城市的整体色彩朴素庄重。而城中一些新建仿古建筑也并未较好表达出明清古建筑的风韵,在细节处理上现代化的痕迹过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城固有的空间肌理,影响了整体景观的和谐性、统一性和美学特征。
1.3旅游市场的发展,过度消费兴城古城资源兴城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境内的奇特自然风光及独特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以古城、温泉、首山、海滨等景区为一体,构成兴城海滨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古城景区和海滨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温泉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首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兴城文物古迹繁多,全市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其中兴城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但游客数量的增加给古城的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例如:1011年已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兴城古城城墙历来是游客的必到之地。游客踩踏城墙,使城墙海墁、台阶、城楼内的砖铺地面受到磨损。
1.4古城内绿地少,基础设施不健全由于古城承载商业功能,古城内建筑密集,导致绿化空间有限,主要集中在城东。古城内卫生基础设施不健全,垃圾点、公共卫生间不能有效利用,卫生条件低下,造成整体卫生环境不佳。居民的垃圾基本堆放在街巷的路边或公共厕所旁,废水的排放很多都是倾倒于城市道路排水系统里,造成街巷内的气味和景象都很差,影响了景观的和谐,也给古城保护带来负面影响。
2兴城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1)充分考虑古城空间肌理,对古城保护进行整体规划。对于古城保护,要在对古建筑进行普查和价值评估后,设计整体保护方案。将古建筑周围环境与古建筑共同纳入到保护规划中。对于传承历史特色的古建筑,要本着立地保护、修旧为旧的原则,不破坏建筑的原有特征。对于在不断的修复过程中,历史风貌渐失的古建筑,对建筑细部缺失的部分用传统工艺的手段加以修复,逐渐使其恢复原有的建筑面貌。对于大尺度的商业建筑或者其他的基础设施建筑要逐步拆除,更新为适合保护的传统建筑形式。
2)加强管理古城内新建筑布局,维护古城特色。兴城古城至今仍保持着十字形大街的原始布局,高耸的城墙、铺路的青石条、巍峨的祖氏石坊、曲径通幽的文庙等等无一不彰显了古城的城貌与历史价值。在当前古城的保护工作中,更多倾向于古建筑物质形体的保护,而忽视了古建筑周围环境与古建筑协调性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古建筑的原初风貌。只有将古建筑保护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共同保护,才能将古建筑所负载的原真与完整的历史信息传承下去。对于那些私拆、乱拆以及肆意改变古城风貌完整性的行为,应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而对于滥用古城传统元素或者将古建筑改变用途的“破坏性建设”行为也加以避免。
3)引导适度旅游开发,确保古城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古建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历史上,古建筑设计并不会考虑如今众多游客的需求,使游客体会不到当年的空间与尺度感受,甚至对古建筑造成隐性破坏。因此,对于旅游规划要科学持续进行,充分考虑古城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以保护为前提,合理设定旅游开发区。确定合理的旅游容量,针对节假日、季节性特征,合理预测旅游者规模,在旅游旺季适时疏导,在旅游淡季积极吸引。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让游客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的积极意义,也要让当地居民理解古建筑原初风貌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供需双方共同促进古建筑保护与旅游事业的共生发展。
⒈历史
安仁古镇是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历史文化名镇。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刘湘、刘文辉相继掌控四川和西康省的军政大权,安仁出现“三军九旅十八团,连长营长数不完”的盛况。追随刘氏叔侄升官发财的军政官员回乡后,大兴土木,修建公馆府第。短短十余年间,安仁镇出现大小公馆50余座,至今保存完好的有20余处。公馆群构筑了安仁发展史上积淀的精彩篇章,承载了安仁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氛围。
2.开发现状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艺术文化、历史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价值。2006年,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发起成立了四川安仁镇老公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老街上的老公馆群落进行修缮开发。作为安仁古镇的代表性建筑,公馆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安仁古镇发展的历史文脉。而有着历史文脉的公馆区域也是安仁古镇最有故事的地方,把安仁镇公馆群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确保建筑的外观、风格和整体特征维持原貌,就是对安仁古镇历史文脉的最好的传承与延续。通过一系列举措,安仁古镇古朴宁静的历史风貌被完好地保留和展现。
10座老公馆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被开发利用。
刘元琥公馆用作素人画廊、刘元汤公馆用作民族志展览馆、刘元 公馆用作曹贵民电影博物馆、郑子权公馆用作服饰博物馆、高明轩公馆开发为明轩客栈。
刘文辉公馆被用作崔永元电影传奇馆,分为电影的诞生、末代皇帝、电影原声等12个不同主题展示一千多件电影藏品。
保藏历史建筑携带的信息与价值最后的方法就是使其重新赋予功能意义并再次进入社会生活。对公馆的保护性开发利用赋予了原本安静落寞的公馆二次生命。它们在展示历史的同时还很好的融入了安仁的旅游中,成为安仁旅游中不可或缺的吸引物。
二、作用
古建筑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向后人展示了建造它的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艺术、科学等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历史的变迁,古建筑最初的使用功能往往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很多古建筑受到破坏,有的被拆毁,有的被改建。要么就此消失,要么用作私人用途,只能为一小部分人所利用。保藏古建筑携带的信息与价值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其重新赋予功能意义并再次进入社会生活,让广大公众参观,欣赏它、使用它、保护它。将古建筑直接利用或改扩建为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博物馆等,可以更好地展示古建筑本身,并且使得古建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活力,成为了具有良好文化品质的公众场所,让更多人有机会认识和了解其珍贵价值,充分体现和发挥了古建筑的作用。而在古建筑里布展的展览也因为有了一个独特的展示场所而更具魅力。
从旅游的角度看,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途径。安仁的公馆建筑开发为博物馆、客栈等用途,独具特色的建筑和公馆里异彩纷呈的展品极具吸引力,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周围的刘氏庄园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一起成为安仁的名片,带动古镇发展,成为旅游资源中的亮点。
公馆建筑的开发利用,加深了当地居民对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普及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引导居民自觉投身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
三、对安仁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1.制定科学保护方案
公馆建筑作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所以要邀请专家一起来商讨古建筑的保护。从前期研究开始,到制定保护方案并予以实施,使古建筑保护研究的整个过程都在科学的古建筑保护修复理论指导下进行。
2.编辑出版关于公馆建筑的历史书籍和图片
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修复的同时要求追求古建筑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平衡,强调古建筑的历史真实性。这些保护工作进行的基础是在对公馆建筑研究的前提下,以及大量的公馆图片资料。在搜集珍贵的资料、图片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出版古街、公馆建筑的历史书籍,图片大系,不仅可以保存珍贵的历史文字和图片资料,也为日后进行修复提供佐证资料。
3.不破坏公馆建筑本来风貌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布展
正确处理公馆建筑保护与博物馆展示之间的矛盾。古建筑的环境条件对博物馆的展览会带来限制,所以在公馆建筑里布展时应该只需做清理、防护与加固等不会破坏公馆建筑本来风貌特征的干扰程度较低的工作,再按照博物馆展陈主题的需求布展并添设必要的装置。
博物馆作为藏品收藏、陈列展示的场所,有藏品的保存环境严格的要求,如空调及光线的控制、温湿度的要求、展柜等。而历史建筑的环境条件对博物馆的藏品展示过程的保存情况会带来限制,历史建筑本身就是文物,外观改动的修缮(外墙粉刷、屋面材料及门窗更换等)应当保持原有风貌特征,不能随便改动。应该在不破坏公馆建筑本来风貌特征的前提下来保证藏品的保存环境达到一定标准。
龙道村坐东北朝西南,背山面田,村前有鱼塘环绕。由于受地形限制,村庄布局呈现依山就势、灵活自由的特点,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其村落选址布局与周围山脉形成“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天然风水格局,所蕴含的人居环境营造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是南粤门户上典型的村落布局聚居(主要是家族聚居)环境建设的典范。龙道村古民居有隋唐建筑遗风,其造型古朴、结构坚固,重视防御功能,族系分明、贫富有别,是一座典型的氏族文化与等级划分的古村落。村里保存着完善的陶氏家族从元朝演变至今的家族式发展脉络,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家族从起步、发展、鼎盛到衰落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社会变迁,是研究中国社会的鲜活史料。龙道村的古民居一般依地势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前进,前进前为走廊,后两旁用于饲养牲口、堆放柴火等;中间为天井,天井旁是上二层的石梯;二层为后进,用于生活起居,分别为主厅、两个侧房及厨房。一般前进走廊与主屋两个房间或厨房都与外相通相连,整个建筑格局围绕天井而建,因此,古建筑中采光、蓄水、排水得以完美地解决。这样的格局既有南粤土著民族的杆栏式建筑特点,也有中原汉民族的建筑特征,为变异杆栏式建筑,具有独到的科学性与适用性。龙道村古民居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座与座之间或横向相连或纵向相连,封闭而密集。且家家户户均设有正门、侧门和后门,处处是闸门与门楼,从村前到村后,足不出户即可通达,有利于互相联系和照应,有很强的防御特点。这也是为了适应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同样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各家各户的石库门上或刻有对联,或刻有花草,或刻有八卦图。题材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实地考察中,可将龙道村的建筑风格分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及现代建筑三种。历史建筑指古建筑群外的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特点为青砖青瓦、歇山顶或硬山顶和砖木结构,如书院、炮楼、部分古民居等建筑,整体质量保存较差。传统风貌建筑以土砖结构为主,少量采用现代的红砖为建筑材料,建筑年代较近,但整体风格与历史建筑风格相似。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冲击,原村民的陆续迁出及保护意识相对落后,村域环境与建筑开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正在渐渐消失。由于该村落特色有着不可修复性的特征,亟待进行拯救性保护措施!
2.村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1)整体风貌的破坏
村内古民居大多为明清建筑,建筑密度大,基本都是土木或砖木结构,整体风貌保存较好。但由于年久失修,保护资金匮乏,维护和修缮工作没能全面开展。目前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不少画栋雕梁都已自然腐化,部分建筑单体成了危房,村内有的文物,如古刻木制品、石磨等乱丢乱放甚至受到严重破坏。
(2)建筑群体的衰败
部分村民在新建和改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存在质量不一,布局缺乏规划,并有乱搭乱建的现象,对保持建筑原始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状况值得高度关注。同时,现状村庄居住环境还有待改善,特别是人畜混居的现象致使个村落的卫生条件十分不理想,从而影响古村的整体保护延续。
(3)人居环境条件差
交通条件、卫生条件、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情况相对较差,村落的人居环境条件差,这也是部分居民极力想建设全新但是毫无特色且不协调的新居住建筑的原因之一。
3.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与建议
3.1整体保护措施
(1)自然环境
对周边现有山体、山林进行保护,保留现有山林地、河流和鱼塘水体,对鱼塘进行清淤处理并定期维护以保持水体洁净。
(2)传统格局
在保持原有的建筑基础上,以晚清建筑为中心,重点以贯穿全村的两大巷道为主要骨架,根据当地村民的回忆重建已消失的村落入口,并充分利用炮楼对村内的分区性作用,进行整体格局的修复与改造。
3.2建筑风貌
在总体保护方面,具有文物保护价值以外的历史建筑,要保护其外观,要在建筑屋顶形式、建筑立面、建筑色彩等方面延续历史风貌,对于其中不协调的建筑立面加以整治,对保存状况较差的围墙、门楼等进行修复,但其内部可进行新的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3历史建筑
根据档案显示与实地调查核实,龙道村现有须重点保护的古民居50处,炮楼5处,门楼7处,书院1处,祖庙1处,其中包含了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青砖青瓦、歇山顶或硬山顶,砖木结构的基本特征等,大多分布于龙道村古民居的东南侧和西北侧,部分夹杂在一些风貌协调建筑和现代建筑之中,数量不多。具体保护建议如下:
(1)对保存状况较好的历史建筑(部分古民居、龙门庙、门楼等),应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进行修缮,改善设施,修复过程中应多采集当地老者的记忆并进行历史还原性修复。
(2)具有文物保护价值以外的历史建筑,要保护其外观,其内部可进行新的改造,做到与周围环境自然地融合,创造适合当代居民的生活环境。
(3)对现有有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的结构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应尽可能做还原修缮,做到安全与原真性共存。
(4)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应做到先实地考察,做好当地村民的社会访谈,并根据得到的资料尽可能还原建筑的最初原貌。
3.4其他建筑
(1)相关单位须做好对龙道村的相应规划,对古村落中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现代建筑等)应进行改造或拆除整治。
(2)据档案与实地调查显示,龙道村现保留古樟树4处,古井2处,地坪1处,拱门1处。这些地方也要做相应的保护改造措施,并与当地居民建立相应的管养责任制度,使得整个村域的生态环境在村民的共同维护下得以越来越好。
4.结语
1 浦江历史街区的概况及其人文价值
浦江县城现存的传统建筑多集中于解放东路、解放西路、民主路两侧及其周边区域,大部分是明、清时保留下来的,传统风貌保存尚好,基本保持了传统的空间格局,也是目前周边县市中唯一幸存的古街区。这一片街区街道两侧商铺林立,景象繁华,是浦江县城主要的休闲、购物的商业老街,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后街”。街道蜿蜒曲折,民居尺度宜人,生活风味浓郁,保存着比较完整的传统城市格局;部分建筑做工考究,工艺精巧,木雕、石雕工艺生动优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街区留存着许多城市的记忆,是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鲜活地展现了浦江居民原生态生活方式和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保护和利用好历史街区,保持古城历史风貌的相对完整性,对本土民俗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对浦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资源挖掘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浦江历史街区存在问题
通过现状调查及分析,历史街区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情况差。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一些古建筑随着岁月的侵蚀正在快速老化、朽烂、破损和塌毁,部分极具价值的古建筑亟待修缮。街区历史元素不断流失,历史构筑物散落无人管理,大片散落的传统民居破旧不堪。
(2)街区居住条件差。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年久失修残损严重;大量搭建破坏了原有建筑格局,通风采光差;由于街区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恶化,居民生活不便;环境脏乱,街道地势低,遇大雨严重积涝;居住密度高带来生活私密性差、休闲空间等十分缺乏,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和保护街区风貌的呼声十分强烈。
(3)安全隐患大。由于历史的原因,街道狭窄,平均只有4.2米左右,且障碍较多;建筑沿街巷紧密排列,都不符合现在的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要求。但作为商业区,平时人流拥挤,广告牌林立;很多建筑为木结构,年久失修,且电力线路陈旧老化,人居房屋安全系数低,居民的用电安全,甚至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具有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3 对策与建议
3.1 历史街区古建筑的保护
3.1.1 古建筑保护的思路及原则
总体思路是“保留建筑风格,重现历史魅力;完善内部功能,融合现代需求;优化社区结构,展现时代风采”。通过保护、整治和改造,挖掘优秀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中心城区的特色亮点和市场卖点,提升城市品味,打造文化品牌,繁荣浦江经济。古建筑保护的原则应遵循“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持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的保护原则,根据建筑物的现状、历史信息与街区保护的实际需要,按照“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要求,尊重历史、保存原貌、修旧如旧,保持整体的完整连贯。切忌重新包装改建,使古建筑、古街区“旧貌换新颜”,导致历史信息荡然无存。
3.1.2 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及措施
(1)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对建筑、设施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建筑的历史沿革,残损现状和建筑测绘。在广泛征求专家建议和原住民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保护重点,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整体造型和细部装饰,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材料,在外观上修旧如旧,有效保留和保护建筑物所蕴涵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甚至可以考虑将某些单体老建筑迁移至历史街区,以提高历史街区老建筑的数量。街区内新建筑遵照原有建筑基本轮廓,在尺度及屋顶形式上与原有建筑取得协调,从而达到地块形态肌理上的连续。这样不仅保护了城市建筑肌理,而且保留了原有的城市生活肌理,让老民居保留原有生活气息。保留了人气,保留了原生态,从而保留了老居民的历史传统和地域生活方式,使之成为反映浦江历史风貌的重要历史街区。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保留原有风貌,继承文化的同时,结合浦江地域特点,修复部分重点文物和历史建筑,梳理原有的街巷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拆除违章和插建建筑,降低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根据房屋不同类型和保护整治要求,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对建筑物内部彻底改造,改造和完善自来水、通信、雨污水等工程管网及相关路网,提高建筑物的综合品质和使用功能。以满足当代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3)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结合优秀历史建筑的地域特点、周边环境、功能配置,制定高品位的规划方案;在保护建筑物外部历史风貌的同时,提供现代的设施和功能。拆除周边一般建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增设休闲文化设施、提高绿化覆盖率,营造优雅的周边环境。结合规划,增设休憩庭院、停车场等城市设施,着力解决交通问题,为街区高品质改造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3.2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总体设想
(1)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对该区域实施整体保护,制定详细、实际且有创意的规划和方案设计,能从整体上提升街区品质。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设定近、中和远期的改造目标,方案应严格反应现状,明确拆建、新建和保留的建筑并在该区域内的地块、街道的风貌保存、天际线和空间尺度等问题上有真实、客观的见解。同时设定区域规划的人口数量、日均人流量等问题。
(2)改变现有的传统街区改造模式。充分尊重住户的故土情节和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保护原则,推出原地段安置、外迁安置和货币安置三种安置方式。在此基础上,政府对产业形态、组织结构、人员、管理、文化等进行调整,古建筑的形态、产权关系、土地性质保持不变。政府投入资金对道路、绿化、市政设施进行改造,实现百姓满意、政府满意的双赢格局。
(3)改变现有利益分配模式。旧街改造通常借助于开发商的力量,其利益在开发商、政府和被改造街区居民之间实行按资分配,结果往往是开发商得大头,政府的非税收入是中头,居民丧失了一次“资产性收入”的机遇,社会更流失一份“沉淀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此,如果抛开开发商,改变现有利益分配模式,只局限在政府与居民之间进行分配,就能使利益的获取走向稳定性和长期化。
(4)整合地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逐步调整街区商业结构,恢复传统特色商业经营,鼓励开展特色餐饮、特色产品等经营活动。挖掘具有浦江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并融合浦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历史街区成为展示浦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窗口,形成一个集商贸、旅游、饮食娱乐休闲的老城区中心商务区。
关键词:涞滩古镇;旅游资源;保护;开发
随着古镇旅游的迅速发展,古镇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所隐藏的各种缺点日益暴露,特别是对生态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关注。重庆涞滩古镇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古镇之一。近年来,古镇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如何做到既能很好地开发涞滩古镇的旅游,又能做到保护其古老建筑,同时发扬和传承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值得深思和探讨。
一.重庆涞滩古镇的简介
重庆涞滩古镇地处重庆市合川区东北28公里,因渠江中心险滩——涞滩而得名。清嘉庆年间,涞滩修筑城墙以御外敌,清同治元年增修瓮城时,仿明大将徐达在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所建成的瓮城而建造。城内保留有四个藏兵洞,具有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御敌功效,至今保存完整,是重庆独一无二的一座瓮城。涞滩古镇宗教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涞滩二佛寺是全国最大的禅宗造像聚点之一,有着西南禅宗圣地的美誉。2011年年底成功举办了中国重庆·涞滩古镇禅宗文化节,大大提升了涞滩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参观。
二.重庆涞滩古镇的开发和保护现状
重庆涞滩古镇距离主城区车程在1个多小时,有着重庆其它古镇无法替代的区位优势,而且涞滩古镇是首批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乡镇。在对古镇的整体开发和保护方面,大量保留了明清两代建筑,如:上殿建筑群,代石坊,清代舍利塔,清代文昌宫戏楼,明代墓群等,并计划把古镇许多街道房屋进行了统一维修,将建成具有巴渝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古镇和集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重庆北域旅游重地。在古镇相关产业发展方面,以发展古镇旅游产业为基础,着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镇域产业园,逐步建成一些旅游产品及相关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给古镇开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在完善古镇基础和服务设施方面,一是将投资500多万元改造了古镇保护区的青石板街道和供排水管网,新建了涞兴街步行街、景区入口牌坊、公共厕所等设施;二是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7000平方米的新车场;三是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了仙女桥景观;四是投资100多万元完工了涞龙路一期改造工程;五是计划投资建设占地50多亩的涞滩公园。
三.重庆涞滩古镇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古镇的规划缺乏特点,配套设计不够合理
首先,古镇设计缺少独特韵味,特点不够突出。涞滩古镇是中国著名的禅宗圣地,具有十分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完全可以发展独特的宗教文化旅游。但走进古镇街道,两旁的青石板路到处是蔬菜瓜果、小吃商品,人声嘈杂,与古镇的清静与悠闲背道而驰,很难体现佛教圣地的庄严与肃静。而且涞滩古镇绿化严重不足,曾经极具特色的古镇盆景长时间无人管理,大多都已被破坏,杂草丛生,非常影响了街道景观。作为佛教圣地,涞滩二佛寺的寺内环境也没有任何设计和规划,出了保存的一些古建筑外,严重缺乏可供观赏的景物。
其次,涞滩古镇内公共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设计也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古镇街道的垃圾桶数量严重不足,且质量差,许多垃圾散乱在街边。此外,古镇还有相当部分具有现代风格环卫设施,与古镇的传统风貌非常不融,既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也影响了古镇的美观。
(二)古镇缺少对商家的监管,其短视行为影响持续发展
首先,古镇内数量众多的餐馆和饰品店的店面设计布局,缺少自身特点,丧失古镇原有的特色,所贩卖的商品大多数是各种“泊来品”,并非古镇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纪念品。比如,在凤凰古镇能买到的东西,在涞滩古镇也同样能买到,且古镇的商铺也与凤凰古镇的商铺的风格大致相同,毫无新意,使得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兴趣。
其次,随着近年来古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种的餐饮设施也逐渐增多,但大多数餐馆都通过对原有的老建筑进行改造后建立的,忽视了对油烟,污水等处理,导致整个古镇街道常常被油烟笼罩,污水也经常到处渗漏,这样不仅会侵蚀古镇内的传统建筑,还会对影响古镇的健康发展。
第三,当地政府过于看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对餐饮店的监督管理,致使许多餐馆恣意妄为,为了自身的利益,忽略对古镇环境和建筑的保护,客观上导致环境的污染和传统建筑的破坏,这样的短视行为,严重影响了古镇的持续发展。
(三)古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且素质不高
一方面,不少古镇居民对于保护古建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加上当地政府缺少对古镇居民的教育和引导,致使许多破坏行为时有发生。比如,古镇的部分民居和二佛殿的外墙上有很多乱刻乱画的现象,既毁坏了古建筑物,又影响了美观。还有一些居民在街道两旁乱搭建铝棚,为了自家方便,不顾古镇的整体形象,让古镇失去古朴的感觉,甚至让人感到些许混乱。
另一方面,涞滩新街与古镇老街相距比较近,相互连通的进出口比较多,新街每天车、人流量都很大,极易产生大量的垃圾,影响对古镇老街的保护。而且古镇民居多以中老年为主,思想文化素质不高,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古镇乱堆乱丢乱扔的现象极为普遍。甚至还有一些居民毁坏街道的垃圾桶,任由垃圾随意散乱,严重影响了街道的环境卫生和美观。
(四)古镇忽视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和推广,游客参与性低
丰富多彩的古镇文化与民俗活动,是构成其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到目前为止,古镇传承较好的民俗活动只有赶场文化和庙会文化,而且古镇内缺少对旅游资源宣传与介绍的标识牌,让很多游客无所适从。此外古镇还有许多特色产品,比如:仙人掌面,卤香豆干,松花皮蛋,荫米等等,但这些特色产品并没有成为涞滩古镇重点宣传的产品,而是零星地散落在街道两旁,没有专门的特产经营店,很容易让游客忽略,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五)古镇缺少旅游专业从业人员,导游素质有待提高
涞滩古镇多是聘用当地居民作为导游,虽然他们对古镇的景点和风俗情况比较熟悉,客观上可以减少旅行社对导游的培训成本,但导游的讲解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严重影响游客对古镇满意度。比如,讲解不到位,语言粗犷,对游客的态度不够好,以及敬业精神的缺失,导致许多游客的不满。
四.重庆涞滩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一)加大古镇的规划和建设力度,营造古镇特色氛围
首先,增加对公共配套设施的投入,精心打造古镇的环境。古镇是佛教文化圣地,宗教气息十分浓厚,庙会文化和川剧文化也非常出名,当地政府可以邀请专业规划机构和高校根据古镇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出独特的景观风貌。比如:可以用有关宗教的壁画装饰店铺,还可以摆设一些佛教的饰物,也可以放一点佛教轻音乐,让游客一走进店里就能很放松很自在,让游客仿佛置身世外。富有宗教文化特色的店铺,还能给人神秘的感觉,更能展现古镇特有的宗教文化古韵,增加古镇的传统韵味。
其次,古镇可以采用绿化分区规划的方式进行布局,可以逐步恢复盆景培植,形成独特的街道景观。在植被的选择方面,以体现古镇的历史与传统为原则,选择传统的地方树种,如:黄桷兰、黄葛树、皂角树、喜树、慈竹、桂花、红桔等的植物,既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又利于传统历史文化气氛的营造。同时加大对二佛寺水池改造后,种植睡莲、荷花等植物,既能给游客带来美的视觉享受,又能体现古镇的神韵。此外还可以多设置一些环卫标志,为古镇配备统一的与古镇风貌相融合的垃圾桶等基础设施。
(二)重视古镇的长远发展,加强对商家的监管
首先,当地政府应当重视古镇的长远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严惩不利于古镇持续发展的破坏行为。加强对古镇餐饮店的监管,采取不定期检查,奖励先进等方式,严格督查乱排乱放的现象,带动更多的经营者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对古镇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增强商家的古建筑保护意识。
其次,古镇的建筑都比较古老,而且大多是由木材建成,一旦失火,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因而消防问题是不可忽略的。当地政府要特别重视消防安全问题,加大投入,及时更新设备,建立相应的应急系统,严格管理制度,着力改善街道的交通状况以保证畅通性和扑救的及时性。
(三)提高古镇居民的素质,增强其保护意识
首先,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古镇古建筑保护的宣传,让居民懂得古建筑保护对促进古镇经济、文化发展和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的道理。一是长期向居民发放一些古建筑保护的相关宣传手册,二是定期举办对古建筑保护的宣传讲座,让专家给居民传授有关保护古建筑的知识。充分调动居民保护古镇的积极性,延续古镇的意蕴与文脉。
其次,当地政府应加大软硬件投入,一是不断提高古镇居民思想、文化素质,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古镇的原乡风貌,二是可以更为委婉的形式给予居民和游客更多的提示,让他们自觉保护古镇环境,比如:环卫设施标志的设置方式,景区其中有一个垃圾桶上就设有一个 “我也很饿”的人性化标识牌,这样既让游客“献出了爱心”,又委婉地提醒了居民和游客不要乱扔垃圾,自觉爱护环境。
(四)加大古镇文化和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增强游客体验性
首先,加强对古镇传统文化的保护,如:民间曲艺,庙会,露天集市等反映居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活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的景观,具有无限的魅力。一是定期举办一些大型的庙会和民间曲艺的表演,这样既可以吸引游客又可以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二是恢复一些传统工艺产品,地方特色食品,比如:富有传统地域特色的仙人掌面,卤香豆干,松花皮蛋等等,还可以将其打造成为土特产名品店,这对特色产品的传承和古镇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古镇的产品设计中应注意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尽量让游客共同参与,尽情交流,亲身体验民俗风情,增添怀旧情调,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比如:让游客亲自体验特色产品仙人掌面的制作过程,让游客参观仙人掌种植基地,让他们亲自采摘仙人掌来制作仙人掌面。此外,还可以建立一条以民俗为主题的特色文化街,把古镇的风味小吃,特色工艺和当地富有特色的川剧表演汇集在一条街上,让其成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休闲好去处,边品尝风味小吃边欣赏川剧表演。
最后,可以在古镇内多设置一些有关古镇历史的标识牌,让游客边游览边增长见识,使游客更加了解这个古镇,增强他们的兴趣。
(五)建立战略人才机制,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古镇旅游的大力发展急需一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人才战略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和吸引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旅游业发展。同时要求旅游相关部门对当地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从各个方面进行培养,让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技能,提升其专业素质,利于更好的从事导游工作。
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宗教资源的重庆涞滩古镇,是历史留下的瑰宝。因此,在开发和保护古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而合理的原则,在整体保护的原则下,充分挖掘古镇的潜在优势资源,希望能给涞滩古镇的健康持续发展带去更好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鲍蕊,关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9年3期.
[2] 周学军、武晓林,论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古镇为例[J].知识经济,2008年1期.
[3] 李苏宁 江南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思考,小城乡建设[J].2007年3期.
[4] 张群,凤凰古城的保护开发思路,安徽农业科学[J].2008年12期.
Abstract: More and more ancient building 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nee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so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ight guide system used to solve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such as indoor lighting,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ctual cas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kes a discussion referenc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study is a new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to ancient transformation, which has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about this technology in China.
关键词:光导管系统;古建筑;太阳能;物理环境
Key words: light guide system;ancient architecture;solar;phys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1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111-03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等关键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其中,取之不竭的太阳能是被人们利用最多的,也是最清洁的能源。如何最有效地合理利用太阳能,是当今也是未来绿色节能建筑所关注的一大重点。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很多,光电板发电、太阳能蓄热等等。老百姓使用最多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了,每天早上只要放进凉水,在自然太阳的照射下到了晚上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洗个热水澡了。太阳能的光能部分几乎只是透过窗户、门洞的方式,给屋内带来自然光,同时带入一定的热量,其使用效率还是很低的。为此,人们研究出很多新技术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光能,光导管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光导管照明系统,其工作原理是是通过采光装置聚集室外的自然光线并将其导入系统的内部,再经过导光装置强化和99%的高效传输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地照射到室内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见图1)。因为消耗的是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同时减小了常规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据统计能够节约20%-30%的建筑用电,对整个建筑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概述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当我们在关注于城市扩张和旧城更新的时候,历史沉淀形成的富有人情味的老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毁于一旦,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没有个性化的城市空间。
对于昆明,甚至对于云南来说,少数民族聚居,分布于山水之间,意味着不少的老房子,老房子就表示有这老房子的感情在里面。发展和更新对于云南人来说不陌生,但是云南人不会因为暂时的利益而忘记对老房子的情怀。于是,更多的老房子在历史的河流中留存了下来。
昆明虽然地处祖国西南部,但是它的老房子(见图2),其实和中国建筑的传统离不开,大多数还是院落,并且紧凑地建在一起,于是乎,从现代人角度来说,通风、采光就变成了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一次课程设计①中,同样在解决老房子通风采光问题上,为了尽可能不破坏旧建筑的整体外观和结构,提出加入光导管系统,初次接触光导管系统,只是理论上将光导管运用在旧建筑改造之中。
2 思考
中国古建筑,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意义,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遗留性,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因此,在古建筑保护上面,我们都要特别的重视。
光导管系统作为新兴技术,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它的发展与利用才刚刚被人们所熟知,但是作为一种新事物,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信誓旦旦地说这项技术已经成熟。有没有可能让光导管系统的管径做小而增大光通量呢?能不能有新的技术让光能储存,在夜晚也能运用起来?能不能有新技术能调节解决中午室外强光的不利呢?
一个是古建筑保护,一个是新兴的技术,这两者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对立。
我们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改造建设的时候,考虑到引入新技术,但是新技术是否会对古建筑的结构、样貌或者古建筑的风格文化带来影响,需要仔细的深虑。
首先先说古建,中国古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各种法式,举架,梁、椽、檩等等,屋顶部分复杂多变(见图3),要想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加入新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还要保证对古建的形式没有影响。中国的老房子建筑布局基本是紧靠在一起,基本建筑外观没有过多地开窗进行通风采光,主要依靠院落,通过天井来采光。住过90年代旧房子的人都知道,里屋烧不到太阳的地方容易发霉潮湿,不仅对平时生活带来困扰,也对人体健康有一定伤害。因此,通过光导管系统,将阳光导入到室内,或者说是常年照不到太阳的地方,何曾不是一种新思路。
在课程设计中,对古建筑进行调研,发现古建的屋顶构造复杂,基本依靠木结构传递荷载。因此在加入新技术的时候,对原有构造几乎不能乱动。在建筑的两侧,还有两个小天井,尽量最大化利用小天井也是一个方向。由于古建筑的建造年代久远,对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并不是太注重,造成古建筑内部空间使用上,缺少温度、亮度等物理舒适性。而我们在加入新的构造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本身的结构,例如穿越墙壁、楼板,势必会影响原有的保温、隔热等性能。因此在光导管系统里同时也要考虑系统本身的保温隔热性能。目前国际上的光导管系统多数用在地下车库,或者进深较大的办公建筑,以及面积较大的工厂,在古建筑改造中的使用还是很少出现的。
设计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光导管带来改善室内采光的作用,具体有多少的提高以及该功能需求量是多少等等,这些都在设计的时候没有细致地考虑。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将普通光导管系统与通风管组合(见图4、图5),目的是想在一个系统里面同时解决通风和采光的问题,以减少占用原有建筑的空间。
3 融合
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住在老屋子里的人虽然安于现状,喜欢继续待在老房子里,不仅仅是生活习惯不愿意打破,更是对情怀的一种留恋。
现代绿色建筑所倡导的健康环保,在建筑改造里面,针对于老房子来说,体现在对原有屋内昏暗潮湿等环节的改造。将光导管系统引入进来,首先对室内采光条件的改善,由于光导管完全利用反射太阳光的原理,太阳光相比于灯光更自然,自然光光线柔和,同时阳光中的红外线与紫外线带来室内温度的改善和一定的杀菌作用。太阳光经过了光导管系统处理,滤去了一定频谱和炫光,在采光罩上加设防辐射涂层,还能够有效地过滤有害辐射。同时,对室内有一定杀菌升温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古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古建筑其特殊的历史因素,绝大多数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很多方面均要考虑防水防潮的处理,不然年代久远加上潮湿,建筑非常容易腐蚀倒塌,在引入太阳光后,这些问题均能得到一定改善。
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然采光照明系统,它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因为是完全利用太阳光,就受到了气候的影响。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甚至在不同地区,都会对采光效果有所影响。
二是中国地域广阔,跨越多纬度,因此在不同地区,日照时间有长有短,在日照量少的地区,光导管系统效果就不是很明显。
三是由于光导管本身采光方式的限制,导光管系统有一定的时段性。晴天的中午采光效果最好,而在早晚太阳升降时光通量不能满足照明要求。另外,导光管系统在夜晚不能进行照明,因此到了夜晚就需要完全的人工采光了。
四是由于技术要求,比较成熟、性能较高的光导管只有国外的某些大公司才能生产,国内技术跟不上。导致光导管的普及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来降低成本。
五是光导管安装问题。安装的时候要与其他管道一起安装,而且最好是在建造之前就设计好。如果在建成之后再将技术引入,则会对基本结构造成破坏。同时,该系统便于低层建筑的使用,高层建筑则会增大成本,没有优势。
除了导光管系统本身自带的缺陷,我们在系统外貌上也要注意。古建室内的色调多为古色古香等暗色系,导光管的银白色显眼,而且在整体的色调上也是不搭的,而在古建里面,木制的质感很容易被破坏,因此要在外表面做处理。与此同时,光导管系统连通了建筑的内外部,对建筑保温等有一定影响,这就要求对导管构造方面增加一些保温隔热甚至防水等材料,这些措施都是对现有光导管技术的一些改进以及所缺乏的。
4 小结
古建保护与改造,加入新技术,目的是好的,但是不能随随便便地乱加,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加入新技术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是不是满足要求?新技术的成本能否比其他普通改造技术低?古建的改造不仅仅是作为第三方的角度来看的,还要考虑古建现有使用者,他们的看法是什么?我们在不断的创新之中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想法提出质疑,才能有所进步,有所突破。
对于古建筑与光导管系统的结合使用,也许很多古建改造中并没有真正的使用,但是我们提出新方法,作出尝试,希望在更多的实际案例中尝试地进行利用改造,在实际使用中才能提出更多的建议与优缺点,进行更深的研究,才能让该项技术在中国得到提高与发展。
注释:
①课程设计:研一第二学期课程设计作业,题目《建筑热环境研究与测试――以盘龙区文化馆为例》。
参考文献:
[1]王凡,龙惟定.太阳能光导管采光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J].建筑科学,2008(8).
[2]丁力行,欧旭峰,卢海峰,周昭耿,杨才龙,曾远光,严汉彬.光导管技术及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11(1).
[3]李双菊,王伟,马重芳.光导管采光性能实验研究与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9(5).
[4]孔朝辉.光导自然通风系统通风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
[5]汪会勇,鹿院卫,马重芳,王伟.太阳光导管顶部采光性能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
[6]李炳华.天然光利用的技术要求[J].建筑电气,2007(4).
[7]袁宗南,张昕,詹庆旋.基于光导传输技术的主动式管式天然光导入系统应用研究综述[J].照明工程学报,2009(2).
[8]王家倩.适应与超越――历史环境中的新旧建筑整合[J].四川建筑,2004(2).
(一)
磐安自古有“界三郡而邻五邑”之称,虽然建县时间不长,但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先辈们就已在文溪、好溪和夹溪两岸繁衍生息,至今留存着一批古村落和古建筑,犹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大山之间。每一个古村落都是一部积淀着厚重历史的书籍,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情况看,全县以宅第民居和坛庙祠堂为主的古建筑,分别有276处和88处,两者占了古建筑总数的86?郾1%。这些古人留下的祠堂、民居有的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有的因无人监管,内部精美构件屡遭盗窃,加上前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推进,由于少数干部群众对古村落、古建筑保护的认识不足,存在着随意拆除毁坏古建筑、古遗存的现象,造成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断消亡或流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30多个宗祠、20余个古民居群在新农村建设中被拆除损毁。这对于我们来说,失去的不仅仅是古人留下的老房子,更是千百年积累而成的历史文化,我们可以短时间内造一座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建筑,或是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仿建起一座座假古董,但永远不可能再造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历史文化村落的开发利用工作,才能让这些传承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得以完整地保护,避免惨遭破坏的厄运,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近几年我们把加强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作为秀美乡村建设的重点工程、龙头工程和精品工程来抓,通过突出抓好一批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地方特色浓郁的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走出了一条具有磐安特色的秀美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坚持科学规划“一幅图”,着力夯实保护利用基础。规划是基础、是前提,由于历史文化村落具有历史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因而搞好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我县在深入调查文化资源、民俗习惯、特色产业、配套项目的基础上,编制出台了全省第一个县级保护利用规划,以规划来指导保护、来规范利用。一是注重前瞻性。为了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确保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我县专门聘请了著名的规划专家洪铁城、古建筑专家郑艳芳为技术顾问,实地走访考察,提出规划指导意见,为做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指导会诊、把脉把关,做到着眼长远、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长期受益。同时,积极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地区的规划理念和成功做法,早在2009年,县委领导就带队赴成都考察“五朵金花”;这几年又相继组织相关村干部和各乡镇领导到杭州西湖、西溪湿地、桐乡乌镇、绍兴新未庄等地参观考察,使各级干部拓宽视野,树立科学的保护利用理念。二是突出乡土性。我县的历史文化村落散落在不同乡镇,在区位、自然、历史、风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风韵。我们按照“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修旧如旧、体现特色、提高品位”的要求,根据不同村落类型,专门编制了保护规划,将重点保护的24个历史文化村落,分为文化古迹类、特殊建材建筑类、古建筑古民居类、特殊地形地貌类、古树名木群落类、特色产业类等6个类型,按照不同要求进行保护利用。在规划设计中,坚持原真性和整体性,严格保护古建筑、古遗迹,使建设项目与乡村各种元素有机融合,与古建筑保持协调统一。三是体现操作性。规划不能光写在纸上,关键要落在地上。县财政安排了专项经费,给24个村编制了高起点、高质量的专项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甚至对单条街、单个区块,乃至一个四合院、一幢楼都编制了详细的保护利用方案。同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将群众的意见建议与专家的思想融为一体,体现到规划当中,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如双峰乡投资100多万元编制了古民居保护方案,并投资10多万元制订了古街单体保护方案。
坚持工作推进“一张表”,切实提升保护利用水平。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我们对全县24个历史文化村落在空间发展、重点项目、工作时序等方面作了统筹安排,列出了保护利用工作时间表,突出重点,精心实施,努力打造具有浓郁乡土气息、体现历史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村落,努力提升保护利用工作水平。一是有序开展古建筑保护修缮。按照“抢救濒危建筑、保护重要建筑、维护一般建筑”原则,对重点保护对象开展整体修缮,就地取材,修旧如旧;对古建筑相对集中的村落,采取连片保护的方法,对经济条件好的村采取建新区、保老区的办法,保留其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散落在乡野民间的古建筑,有保护价值而没有实力保护的,先维持原状,不随意拆除。全县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修复了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大皿清德堂等一批文物保护建筑,以及管头、梓誉、墨林、横路等村的一批古民居。同时,拆除与古建筑不协调的各类建筑2?郾3万平方米,对1500多间新建房屋立面进行改造,使新建房屋与古村落风格保持协调一致。二是积极抓好历史文化挖掘传承。我县榉溪、佳村、马塘、大皿等村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我们发动民间力量成立了“羊愔文化”、“茶文化”、“龙文化”等研究会,组织专门班子开展史料整理与文化挖掘,《玉山古茶场》、《沉浮榉溪》、《状元故里》、《磐安建筑遗产》等专著陆续出版。榉溪、管头等村建立了农耕文化展览馆,林宅、浮牌等村建立了村史档案室,使历史文脉得以较好地传承。我们还将“非物质文化表演传承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在深泽、玉山等地专门组建了民俗文化表演队,推出了“炼火”、“龙虎大旗”、“先锋”、“大祭马”等传统节目。三是同步推进周边环境科学整治。协调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周边环境风貌,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要求,突出抓好“净化、洁化、绿化、美化”等工程,充分利用各村的山形地势和天然植被,保持原有错落有致的宜人布局、优美的山水风光,做到不拆房、不挖路、不开山、不填塘、不砍树,尽量保持自然风貌,彰显农村自然特色;村内空地坚决克服“水泥化”倾向,多留绿地和水面,街道和人行道尽量用乌石或鹅卵石砌筑。积极引导农户在庭院、道路、村公共用地植树种草,努力使村庄更美、更绿、更和谐,充分体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意境。
坚持上下联动“一盘棋”,努力形成保护利用合力。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我们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全县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历史文化村落得到有效保护。一是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组织领导机构。专门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农办为牵头单位,县财政、文化、旅游、国土等11个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有关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实行县领导和机关部门结对联系制度,在项目规划、资金筹措、技术指导等方面开展结对帮扶,推动工作开展。二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的多元筹资机制。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必然要投入巨资,这不是一家一户力所能及。2010年,我县专门制订出台了实施意见,财政补助项目由原来的5项增加到22项;补助标准由原来按投资额1/3左右提高到1/2以上;扶持年限也由1年延长至2—5年。近三年我县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总投资达1?郾7亿元,其中财政性资金投入6000多万元。与此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近三年,金融部门为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提供贷款达7000多万元。另外,我们还积极发动农民自筹,通过“地级差”有偿安置宅基地,全县共筹集建设资金5700多万元;对那些不愿意搬出古民居的农户,引导他们自行修缮保护,经费由政府和农户各出一半。如双峰乡采取这种模式,农民出资100多万元对100多间古民居进行了保护修缮。三是建立统筹安排的用地保障机制。发展空间不足、用地指标紧缺,是影响和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为确保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安排了专项用地指标,并视年度建设规模择机追加。同时,大力引导高山远山农民下山搬迁,鼓励建设农民公寓和平面式安置,尽可能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提供更多的用地指标。近三年我县争取到的150亩建设用地复垦指标,大部分用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四是建立奖优罚劣的联动考核机制。县农办与有关村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并对特色保护、文化挖掘等9个方面作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列入有关部门和乡村干部创业承诺的重要内容,实行乡镇部门联动考核。同时,县领导定期带队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县督查局每季度进行督查通报,使这项工作有序顺利推进。
关键词:历史园林 ;古建筑环境;保护;修复
Discuss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Historic Gardens and Historic Buildings
Luo Feng Liu Xiaohui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nging concept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developing from individual to surroundings and from part to whole. It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grated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gardens with ancient buildings, and it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above two. Finally,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in surrounding areas which feature the greatest visual impact, the paper approaches solutions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historic gardens and buildings.
Key words: the Environment of Historic Gardens and Historic Buildings;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Regulatory Plan
1 引言
近二十余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及旧城改造等经济活动,使大量历史园林及古迹、古建筑的内外环境在尺度、材料、空间肌理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围绕它们的建造活动,带来对古建筑、古迹和古典园林直接的视觉冲击,破坏了它们本体形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除此之外,将尺度精巧的私家园林当作普通城市公园向大众开放,使其承受了过多的拥挤、践踏,或改变传统园林内部功能,新添设施建设,或在修缮过程中错误地选择材料和工艺等, 都造成了许多历史园林形象的破坏和价值的减损[1]。无论是历史园林,还是古建筑环境,都包含了山石、地形、水体、植物等园林要素的处理。这些环境要素在现实中往往没有受到与古建筑同等的重视和保护,忽略了它们与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多重价值和独特表现力。
2 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保护和修复的理念
2.1保护和修护的精神
国际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演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个体到环境、由局部到全局的过程。从1930年代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颁布了一系列、公约、宣言、决议、建议和原则等在内的国际文件。与古建筑及其环境与历史园林保护相关的文件主要有1964年通过的古迹保护与修复的《威尼斯》、1972年11月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1976年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内罗毕建议》,1982年的关于历史园林保护的《佛罗伦萨》、1987年的保护历史城镇和地区的《华盛顿》,1994年的《奈良真实性宣言》和2005年通过的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等。这些国际文件推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由最初的以文物建筑保护为中心的单一体系到整体城市历史环境多层次体系的保护,由强调单体建筑的文物价值,到强调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永续发展和特色保护[2]。
古迹和古建筑及其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威尼斯》指出的“不仅包括单个建筑,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和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种环境由古建筑周边的田野、村庄、街道、广场、庭园、树木、水池、雕塑等物质空间和材料构成,并由此传递了特定的空间环境氛围,影响到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佛罗伦萨》延续了《威尼斯》的精神,认为历史园林“作为文明与自然直接关系的表现,作为适合于思考和休息的娱乐场所”,“具有理想世界的巨大意义”,“也是一种文化、一种风格、一个时代的见证”。“历史园林不论是否与某一建筑物相联系,在此情况下它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能隔绝于其本身的特定环境”。 [2]
2.2保护和修护的原则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颁布的、公约、宣言等国际文件中,对历史园林与古建筑环境保护着重强调了如下几个原则:
[1]原真性:为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应在考古及历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修复,以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来确保达到修复的原真性。这种原真性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是精神意象和社会层面的,应充分尊重所处的历史环境带来的各种场所信息。
[2]完整性:在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其整体环境的整合,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是对其内部或局部的景观要素的孤立处理,还应把保护对象放在整个街区,甚至地区的层面上,保护的同时应契合城市形态的梳理和城市肌理的衍生。
[3]动态性:对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的修复必须尊重其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在保留至今的种种实体之上,其实都蕴含着不同时段的历史信息,不能单纯武断的复原某一时段的结构元素,而应以一种动态的角度对其蕴含和积累的场所信息进行研究、挖掘和取舍。
[4]适度性:对历史园林的日常利用必须限制在其环境容量所能承受的范围,避免过度利用造成风景的损坏。保护和修复其原真性的需要应优先于民众利用的需要。应在环境容量范围之内对参观或观光的公众人数适度控制,以确保其历史氛围得以保存。
从《威尼斯》到《西安宣言》,对历史园林、古建筑环境、古迹遗址和历史区域等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由最初的以单体保护为核心的保护体系发展到整体城市历史环境多元整合保护的新阶段,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拓展了。
3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保护与修复的思路
按照《佛罗伦萨》,“历史园林的保存取决于对其鉴别和编目情况。对它们需要采取几种行动,即维护、保护和修复。”虽然在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保护的总体理念上取得了共识,但究竟应该如何保护和修复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通常,历史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也需要以测绘资料为依据;但历史环境与古建筑不一样,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演替频繁,常常根据现实需要变更,甚至与原先的环境面目全非;而且无法确认哪个时期哪种状态才属其原真。所具依据如果只是文字描述,不免会产生对文字理解的歧义。目前,经过学界多年研究积累,对于列为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大多有了测绘资料,但对于古建筑环境的测绘资料还比较少,哪怕是国家级文物或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也鲜见完整的环境测绘资料。因此,较难对古建筑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足够的依据。
当前,对古迹和古建筑环境的修复大体有如下几种思路和做法:
[1]保护原状,“原汁原味”:对历史园林、古建筑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历史资料为基础,追求形似和原真。这种思路和做法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对历史环境的保护,但由于史料匮乏,不太容易实现。大多只能根据现状,尽量接近历史环境面貌,在局部构造上借鉴传统材料、形式和工艺。如许多古典园林内的道路,包括古建筑庭园内甬道的修复多采用方砖铺地、花街铺地等仿传统的形式做法(图1),但材料工艺发生了改变。
[2]保护为主,合理修复:根据史料记载对古迹和古建筑环境以本体保护为主,在史料不全的情况下,对于环境可进行合乎逻辑的修复。如2002年南京“鬼脸城”一带城墙环境整治,根据史上记载“鬼脸照镜”,在其前方挖了一个水池,可从水面见到城墙的倒影。虽然历史上水体形态与城墙关系发生很大变迁,“此镜”并非“彼镜”, 但在缺乏更具体的修建资料时,可一定程度上恢复历史环境的意象(图2)。
[3]本体保护,按需变更:对古迹和古建筑环境缺少史料记载,可在本体保护的前提下,赋予环境新的功能,满足现实社会需求。这也是梁思成先生当年提出的对北京城墙保护利用的思路。如南京秦淮河是一条流淌千年的母亲河,其大部分为历史上的护城河,水体与城墙有着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通过2003年对秦淮河及两岸环境整治,搬迁了城墙下的工厂和民居,保护了河道水体及沿河城墙遗址的格局关系,实现了防洪、治污,恢复了历史通航,提供了令公众满意的休闲娱乐场所(图3)。
对于具体的历史园林或古建筑环境,是保护还是修复、利用,需要根据其价值、现状、空间形态等相关因素综合考量。采用哪种保护修复处理方法,则应根据历史文献,最好是历史图籍,分析古迹或古建筑的特征及所在环境的意象,请教专家,倾听民意,采取合适的保护、修复和利用策略,目标是达到古建筑本体与环境的和谐整体的表现。
控制性保护规划
长期以来,对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保护往往“重内不重外”,其实对古典园林和古建筑整体形象影响最大的是它们周边的建造活动。具不完全调研,古建筑及其环境保护状况具有以下特点:位于农村地区的要好于城市地区,交通不便的好于交通发达的,游人少的好于游人多的。如山西两个名闻遐迩的“国宝级”唐代建筑南禅寺和佛光寺,地处偏远,交通条件不太好,除少数对中国古代文化心仪的外国游客,国内游
客鲜见,其本体和环境的保护都比较好(图6);
而位于城市内的更多的古迹和古建筑周边环境的建造活动对“保护对象”造成了很大的视觉冲击和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不顾历史事实,凭空臆造环境;如在古迹遗址园林外部环境方面以更新替代保护,打着“修旧如旧”的旗号,在其周边建造起大量的“仿古式”商业街,机械地复制传统建筑样式。[2] ⑵周边建筑活动缺少控制:在历史园林的周边兴建体量过大、距离过近的建筑,造成对古典园林内部视觉质量和氛围的直接干扰。
有鉴于此,对历史园林和古迹古建筑周边的建造活动,通过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施行控制十分必要。这些方法包括制订针对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的专项保护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保护对象、保护控制要素和保护规划导则,确定保护范围和风貌协调范围,具体落实到建设退让距离、建筑高度控制等。
首先,针对城市整体制订一个古建筑环境和历史园林的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确立保护目标,确定保护对象和内容,调查它们的分布情况,存在问题,包括周边环境现状,作出环境影响评价。
其次,根据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保护要求和环境现状,提出控制要素和保护范围,划定“紫线”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包括视觉缓冲区或隔离带,兼顾视觉保护和城市发展的需求。
再次,针对周边环境影响,提出保护策略,对其周边建造活动进行控制性限制,尤其是保护范围以外的风貌协调区的建筑建造的具体退让距离和建筑高度的控制线等。
除了总体保护规划外,针对具体的项目还应“度身定做”其控制性保护规划,研究其内外环境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范围内, 还可根据视觉规律,通过特定视点的视线分析技术[4],验证“紫线”划定范围是否适度,周边建筑退让和建筑高度是否合理;提出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保护导则,对其范围周边建造活动实行切实有效的控制。
结语
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活的古迹”,其面貌反映着自然循环和生命轮回。一方面作为古迹,对它们必须根据《威尼斯》的精神予以保存,另一方面作为有生命的古迹,对其保持还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和特定的规则进行,这也是《佛罗伦萨》所强调的精神。
当前国内对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保护的忽略,大多由于认识误区,不了解历史园林的多重价值,不了解建筑或园林本体与环境的一体价值,对实施保护和修复的方法和途径存在不同观点,没有很好掌握保护和修复技术等;更重要的也是主要的,是经济活动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古建筑周边建造所涉土地、容积率等都与经济利益相关,需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长远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因此,应重视历史园林和古建筑保护规划的立法地位,加大控制性规划技术的推广力度,对涉及对象和项目进行控制性保护规划覆盖,并研究探讨合乎历史园林和古建筑环境的具体的保护和修复技术。这些工作需要政府宏观指导、职能部门和学界的共同努力,而社会舆论与公众参与也应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向频.跨越园林新世纪[J].城市规划汇刊,2001(2):31-35.
[2]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72-278.
[3]刘晓惠,张雪飞.引入控制性规划的历史园林保护[J] .现代城市研究,2011(3):69-73.
[4]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54-5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