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古诗的文学价值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作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48-02
[作者简介]王娟(1981―),女,湖北十堰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一、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思考的引发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它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表现为:古代文学课时被压缩,学习意义不明确。认为在当今社会,掌握实用性的知识更为必要,古代文学离现实生活太远,对个人发展没有直接促进作用,是附庸风雅的声音时而有之。与国人忽视古代文学教学相反的是在“汉语热”的背景下,外国人对古代文学的向往。不少国家把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哪里,作为中国人的最典型特征又在哪里?这样看来,在当代社会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价值的思考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梁启超曰:“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1]中国古代文学负载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道价值、育人价值,是中华瑰宝,是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教授理论知识,还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为一位典型的中国人。
孟建伟提出了“文化教育”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这是一种以文化为导向的教育:它将吸纳人类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文化创新的元素,并将教育的过程变成文化育人的过程。”[2]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释它。古代文学教学的作用是隐性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使学生了解并感悟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情态、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3]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代价值的实现途径
古代文学的教学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古代各类文体的演变轨迹、文化思潮的兴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文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文学史为纲,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学史教材一直在变化,各个版本的文学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选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学史所讲述的多是知识性问题,比如文学发展的脉络、作家的贡献和地位、作者主张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等,经典作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学可以从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从将心比心,和古代作家产生共鸣;深度挖掘,领悟真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作品,掌握方法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是鉴赏作品的第一步,通过细读、诵读、解读作品能实现对作品的初步把握。细读作品就是仔细读文字,细细玩味,关注的是具体的形、音、义及标点。细读作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文学史知识的多寡。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上阕开头“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读时要抓住似是而非。接着分层铺叙,先说杨花的飘坠“抛家傍路”,次写念远之人“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再写梦“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细读时要抓住分层的关键词。下阕直接抒发主观情感,“恨西园,落红难缀”,美好春光已经逝去。紧接“恨”的内容,同样分层次来写,“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飘飞的杨花变成了破碎的浮萍,此为第一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伤春别离,此为第二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伤春之情推向顶点,此为第三层。
诵读作品指用适合的话语声音形态、语调和节奏,在一咏三叹之间慢慢体味朗读并背诵作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切的氛围、凄凉悲哀的感情多是通过叠字、入声字的韵脚来体现。正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诵读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法,通过对作品文字声音的感知达到理解作品、体悟情感的目的。
解读作品。解读作品不是简单地讲析诗意,而是要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之外的东西。解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把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衡量其地位、贡献,等等。在解读秦观的《醉乡春》时,我们首先可以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此词为作者贬谪广西时所作,“瘴雨”“椰瓢”等题材都带有典型的南方特征,说明词人在流寓广西时受到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其次,可以把这首词同秦观的其他词进行比较,发现秦观的大多数词作都写自己遭遇挫折、身处逆境之时不能解脱的愁和恨,而这首词写到“醉乡”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不再为谪居而自伤。
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古代文学教学是让学生体验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的真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的能力,多读、多揣摩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培养鉴别力的重要方法。
(二)将心比心,体验情感
古代文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读出作品中的情味。古诗词所负载的情感与今人有贯通之处。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写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少年离家白首归的体验,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领略到这种沧桑之感。李白的《静夜思》语言简单质朴,但诗歌中蕴含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思乡情感。孟郊的《游子吟》所写只是一件小事,却把人世间最朴实最高尚的母爱写得感人至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不仅是词人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更是处于同样环境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这种感受超越了时空,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积极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在作品教学中至关重要。正如施议对先生所言:“将你心,换我心,必将有所得。”[4]
(三)深度挖掘,领悟真理
古代文学教学包含着对学生的人格、心灵、情感、审美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塑造学生的思想灵魂,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古代文学中很多优秀作品或教人明志、或教人做人、或帮人成才。古代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他们关心社会、心系苍生、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提升,明确人生道路,领悟人生真谛。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对高远目标的追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人仁爱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秉承先作品后史论的教学观念,才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M].饮冰室合集: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81.
[2]孟建伟.教育与文化[J].教育研究,2013(3).
好读书的坏处自然很多。譬如终生受穷别想当官,没个好身体,不是好丈夫,没有好人缘,性格古钻。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处,譬如能说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凡能找到的书,不管文学、政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世上好书,浩如烟海,一生不可能读完,而且有的书虽好,但不能全为之喜爱。比如我一生不喜食肉,但肉确实是世上好东西。你若喜欢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读书要读精品,你真真爱上一本书了,可以在一个时期多找些作家的书来读,读他们长中短篇,或者散文、诗歌,甚至理论,再读外人对他的评论,所写的传记,也可再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这样,你就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如何的文坛。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形成的。大凡世上,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一套手法,都是有迹而可觅寻,当然有的天分太高了,但不是一时一阵便可理得清的。我读中国的老庄、太白、东坡诗文,读外国的泰戈尔、川端康成、海明威之文,便至今于起灭转接之间不可测识。说来,还是我读书太多,悟觉浅薄啊!如此这番读过,你就不要理他了,将他丢开,重新进入另一个大家。
文学(乃至其他任何艺术)是在突破中前进,你要时时注意,前人走到了什么地方,同辈人走到了什么地方?任何大家,任何名著,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当你学习它的时候,必须将它拉到你的脚下来读。这不是狂妄,这正是知其长、晓其短,师精神而弃皮毛啊。虚无主义可笑,但全然跪倒来读,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损,永远在他屁股后面了。
从1971年投稿至1978年《满月儿》在京获奖至《废都》脱稿,我已写了22年,其间甘苦一言难尽。开始,稿子向全国四面八方投寄,四面八方退稿涌回来,我心有些冷,恨过自己命运,恨过编辑,担心将来一事无成,反误了青春年华,夜里常常一个人伴着孤灯呆坐。但竟有这样的事发生:熬夜到凌晨一点,困极了,只要说声睡,立即就睡着了,如果再坚持熬一会儿,熬红了眼,反倒没瞌睡了。于是想,创作大概也是如此。就发奋起来,将所有的退稿信都贴在墙上,抬头低眼让我看到我自己的耻辱。退稿信真多,几乎一半是铅印退稿条,有的编辑同志工作太忙了,铅印条上连我的名字也未填。
可惜我住的水泥楼上没大梁。要不,系一条绳,吊一个苦胆,我要当勾践了。
大言者不语。只要真正寂寞,那便孤独,孤独是文学的价值,寂寞是作文的一条途径,这途径明明摆着,许多人一心想当文学家,却不愿在这条路上走,那有什么办法呢?诚然虚名可以浪得,但成名并不一定成功竟是如此无情。
关键词:唐汝谔;《古诗解》;古诗选本
唐汝谔,字士雅,明末松江府华亭人。华亭又名华亭谷,在今上海松江县西。其弟唐汝询著有《唐诗解》五十卷,畅行于世,唐汝谔继作《古诗解》二十四卷。又有《诗经微言合参》八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著述《古诗解》:“其兄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其注释体例略同。惟《唐诗解》以五七言分古近体,此则分为五类:曰古歌谣辞、曰古逸杂篇、曰汉歌谣辞、曰乐府、曰诗。其训诂字义颇为简略,所发明作意亦皆敷衍。又乐府之类声词合写者,汝谔不究其源,一一强为之说,尤多牵强。”机山钱龙锡在《古诗解叙》中说:“吾乡士雅唐君,少为诸生即博雅嗜古,与其弟仲言裒采汉唐诸诗而分解之。仲言《唐诗解》先成梓以行世,士雅方婆娑帖括,未遑竣业。及以明经振铎海虞,始出生平所著述诠次之,得若干卷,为歌谣乐府者十之五,为五言古诗者十之四,为四言、杂言、七言者十之一,总名《古诗解》。”
一、《古诗解》的选诗情况
《古诗解》二十四卷,共选诗近八百七十首,入选作家从帝王、公卿到方外异人、无名氏、闺秀、宫人计一百八十四人。具体分卷安排如下:卷一、二为古歌谣辞,共录八十首;卷三为古逸杂篇,录诗七十七首;卷四、五为汉歌谣辞,录诗六十四首;卷六至卷十三为古乐府诗,共录二百四十七首,其中,汉乐府三卷录诗八十八首,魏乐府二卷录三十五首,晋乐府一卷录诗四十六首,宋乐府三十首,齐乐府十首,梁乐府二十六首,陈、北魏、北齐、隋三朝合录乐府诗十二首;卷十四为四言诗,总录七十八首;卷十五至卷二十三录五言诗,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共录三百零六首;录六言古诗八首,七言古诗九首。
从所录乐府诗来看,汉乐府诗最多,共八十八首;其次为晋乐府,共四十六首。显然唐汝谔认为这两个朝代乐府诗成就最高,均属“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者。就所录五言古诗而言,晋诗录八十一首居第一,宋诗五十七首居其次。如果按录诗数量多少统计诗人,乐府诗类魏武帝和陈思王植各十一首,并列首位;齐鲍照八首,位居第二。四言古诗类共录诗歌七十八首,其中陶潜二十六首,占全部四言诗数量的33.3%。五言古诗类录诗数量第一位是陶潜(三十首),占全部晋诗数量的37%。其次为谢灵运(二十三首)。仅就四言诗和五言诗而言,共计384首,陶潜两类诗歌共录56首,占整个汉魏六朝古诗的14.6%,可见陶潜(渊明)在唐汝谔心中的地位,同时符合汉魏六朝诗歌在明末诗坛实际接受情况。(详见附表)
附表
《古诗解》录诗数量统计
二、《古诗解》的选录标准
唐汝谔的《古诗解》的选录古诗标准是什么呢?“是编所选,大都主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而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即亟为收录。惟乐府自晋宋迄齐梁,半为男女唱和之作,亦其风使然,不得一切删去,姑去其甚者,存其雅者,庶几亦十三国风不删郑卫之意云。”(《古诗解?凡例》)依照唐汝谔划定的标准,符合以下几条标准方可入选:一要“体裁古雅”,二要“辞意悠长”,三是“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四是乐府中“男女唱和之作”中的“雅者”,根本标准是儒家“温柔敦厚”之说。 转贴于
这里唐汝谔所说“体裁古雅”,应该是指传统的四言诗、汉魏以来形成的五言诗及与汉乐府之后形成的历代乐府诗,自然而然那些齐梁之后的宫体诗等作品均在删汰之列。“辞意悠长”当指诗歌感情抒发与表达方面,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余味深长。同时,许多乐府民歌中表现男女真挚爱情的歌谣,在“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的前提下,得以广为选录和传播。相较于唐汝谔之前的众多古诗选本,《古诗解》显得难能可贵。
唐汝谔在《凡例》中自称其诗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余述是编,不专步骤昭明,而以近代四家参入之。于杨(慎《五言律祖》)、左(克明《古乐府》)则加精,于李(攀龙《古今诗删》)、钟(惺《古诗归》)则加博,庶几选古之一变云。”即云不惟昭明《文选》是准,他要选出符合自己所定标准的古诗。他声明《古诗解》所选古诗,在选目上要比杨慎《五言律祖》(9卷133诗人311首)和左克明《古乐府》(10卷)更加精当,意图“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四库总目提要》“总集类”),同时较之李攀龙《古今诗删》(唐前古诗9卷545首)和钟惺《古诗归》(15卷836首)更为博洽。那么,唐汝谔拿来对照的四部的古诗选本究竟如何呢?
明代杨慎为嘉靖初期文坛鸿儒之一,为反对前七子派“诗必盛唐”之主张,力倡六朝诗歌,并有《五言律祖》六卷、《风雅逸篇》十卷、《古今风谣》一卷等盛行于当时,且以之作为宣传自己文学主张与反拨前七子的重要武器。杨慎在其《升庵诗话》卷一评王融《上巳诗》:“王融《上巳》诗‘粤上斯巳,惟暮之春’二句古雅。《诗评》:‘四言诗,《三百篇》之后,曹植、王融。’”唐汝谔《古诗解》推崇的古诗第一标准正是“古雅”,不能说他没有受杨慎诗论的影响。杨慎《五言律祖》纯录六朝五言诗,较之唐汝谔《古诗解》而言,没有《古诗解》古歌谣到古乐府,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体裁古雅,辞意悠长”那么的精纯,也许缺乏“古人温柔敦厚之旨”。
元代左克明《古乐府》十卷,是继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之后一部重要的乐府诗选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八:“是书录古乐府词,分为八类,曰古歌谣,曰鼓吹曲,曰横吹曲,曰相和曲,曰淸商曲,曰舞曲,曰琴曲,曰杂曲。自序谓‘冠以“古歌谣”词者,贵其发乎自然;终以“杂曲”者,著其渐流于新声,又谓风化日移,繁音日滋,惧乎此声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陈隋,截然独以为宗。虽获罪世之君子,无所逃焉’云云。”“此集务溯其源,故所重在于古题古词,而变体拟作,则去取颇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就《古诗解》的乐府诗部分选录而言,唐汝谔受左克明影响很大,尽管郭茂倩《乐府诗集》影响更大,但唐汝谔《古诗解》选录乐府诗标准与左克明《古乐府》更加接近。如卷一、二大量选录“古歌谣”词,合计八十首,也许出于与左克明相同的标准:“贵其发乎自然”;乐府与古诗均止于陈隋,是否也如左克明在其《古乐府序》中阐明不选唐代的原因一样:“唐人祖述尚多,非敢弃置,盖世传者众,弗赖于斯。”《子夜歌》晋宋齐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只录四十二首,《古乐府》仅录二十首,《古诗解》仅八首,从数量上来说够精的了。
与明代李攀龙《古今诗删》和钟惺、谭元春的《古诗归》相比,唐汝谔《古诗解》在当时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选录八百六十九首古诗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前两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九评李攀龙《古今诗删》:“是编为所录历代之诗,毎代各自分体,始于古逸,次以汉魏南北朝,次以唐。唐以后继以明,多录同时诸人之作,而不及宋、元。盖自李梦阳倡不读唐以后书之说,前后七子率以此论相尚。攀龙是选,犹是志也。”“熏莸互异,此直门戸之见。入主出奴,不缘真有限断。厥后摹拟剽窃流弊万端,遂与公安、竟陵同受后人之诟厉。岂非高谈盛气有以激之,遂至出尔反尔乎?然明季论诗之党,判于七子。七子论诗之旨,不外此编录而存之。亦足以见风会变迁之故。是非蜂起之由,未可废也。”作为前七子派的领军人物,李攀龙无理论纲领性宣言,此诗歌选本不录唐大历以后及宋元诗歌的做法,成为反复古派攻击的口实。虽然古诗与乐府诗部分受人诟病较少,唐汝谔的《古诗解》选诗面要比《古今诗删》广得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三评钟惺、谭元春《诗归》:“是书凡古诗十五卷,唐诗三十六卷。大旨以纤诡幽渺为宗,点逗一二新雋字句,矜为玄妙。又力排选诗惜群之说,于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于是尽亡。至于古诗字句,多随意窜改。”实际上,《诗归》在当时非常流行,几乎家置一编,洛阳为之纸贵。就选诗数量与特点而言,二书最为接近。就古诗而言,《古诗归》录诗八百三十六首,《古诗解》录诗八百六十九首,相差仅三十三首;《古诗归》录诗最多的诗人是陶潜,共五十二首,其次是谢灵运,二十六首;第三是谢朓,录二十二首。而《古诗解》录诗最多的是陶潜,共五十六首;其次是谢灵运,录二十三首;第三是谢朓,共十一首。二书非常接近,说明《古诗解》受《古诗归》影响很大。
与前述四种古诗选本相比较,唐汝谔的《古诗解》有详细的文字训诂,配以串讲式的评解,对每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有精到的分析与鉴赏,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有的评解参照诗人生平遭际,诗的本事背景对诗篇融会贯通,评解真义;有的评解通俗地串释诗意,补足空白,使其语意贯通,明白晓畅。当然,限于唐汝谔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也有其不足一面,即局限于传统的“言志”“缘情”说。对于深刻反映现实,有着丰富内涵的现实主义诗篇,仅从儒家“温柔敦厚”的“发乎情,止于礼义”的角度去理解,就不能得其全貌。
参考文献
[1]明人传记资料索引[M].台湾中央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M].齐鲁书社,1997年版.
[3]张廷玉等撰.明史[M].中华书局,1974年版.
一. 天文学研究的历程
朱熹对天文现象的思考很早就已开始。据朱熹门人黄义刚“癸丑(1193年,朱熹63岁)以后所闻”和林蘷孙“丁巳(1197年,朱熹67岁)以后所闻”,朱熹曾回忆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 ]可见,朱熹从小就关心天文,直到晚年仍对此难以忘怀,并孜孜以求。
然而,朱熹在其早期的学术生涯中,并没有进行天文学的研究。朱熹早年除读儒家经典外,“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 ]。绍兴三十年(1160年,朱熹30岁),朱熹正式拜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开始潜心于儒学,并接受李侗以“默坐澄心”于“分殊”上体认“理一”的思想。
据《朱文公文集》以及当今学者陈来先生所著《朱子书信编年考证》[ ],朱熹最早论及天文学当在乾道七年(1171年,朱熹41岁)的《答林择之》,其中写道:“竹尺一枚,烦以夏至日依古法立表以测其日中之景,细度其长短。”[ ]
测量日影的长度是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活动之一。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地上直立一根长八尺的表竿,通过测量日影的长短来确定节气;其中日影最短时为夏至,最长时为冬至,又都称为“日至”。与此同时,这种方法还用于确定“地中”。《周礼地官》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意思是,在夏至日中午测得日影为一尺五寸的地方,此地便是“地中”。而且,从“地中”向北,每一千里则影长增一寸;向南,每一千里则影长减一寸。这就是《周髀算经》所谓“周髀长八尺,勾之损益寸千里”。这一说法到南朝以后受到怀疑;唐朝的一行和南宫说通过不同地区日影的测量,进一步予以纠正。朱熹要其弟子林择之协助测量日影,显然是要比较不同地区日影的长短,其科学精神可见一斑。
在同年的《答蔡季通》中。朱熹写道:“历法恐亦只可略说大概规模,盖欲其详,即须仰观俯察乃可验。今无其器,殆亦难尽究也。”[ ]
蔡季通,即蔡元定(1135~1198年);建阳(今属福建)人,学者称西山先生;精于天文、地理、吕律、象数,著作有《律吕新书》、《大衍详说》等;为朱熹“四大弟子( 蔡元定、黄干、刘爚、陈淳)”之首。蔡元定的年龄仅比朱熹小5岁,并在天文学等科学上有所造诣,很受朱熹的器重。从以上所引《答蔡季通》可知,当时朱熹正与蔡元定讨论天文历法,并且认为,研究历法必须用科学仪器进行实际的天文观测。
淳熙元年(1174年,朱熹44岁),朱熹在《答吕子约》中写道:“日月之说,沈存中笔谈中说得好,日食时亦非光散,但为物掩耳。若论其实,须以终古不易者为体,但其光气常新耳。”[ ]显然,朱熹在此前已研读过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并对沈括的有关天文学的观点进行分析。胡道静先生认为,在整个宋代,朱熹是最最重视沈括著作的科学价值的唯一的学者,是宋代学者中最熟悉《梦溪笔谈》内容并能对其科学观点有所阐发的人。[ ]
淳熙十三年(1186年,朱熹56岁),朱熹在《答蔡季通》中写道:“《星经》紫垣固所当先,太微、天市乃在二十八宿之中,若列于前,不知如何指其所在?恐当云在紫垣之旁某星至某星之外,起某宿几度,尽某宿几度。又记其帝坐处须云在某宿几度,距紫垣几度,赤道几度,距垣四面各几度,与垣外某星相直,及记其昏见,及昏旦夜半当中之星。其垣四面之星,亦须注与垣外某星相直,乃可易晓。……《星经》可付三哥毕其事否?甚愿早见之也。近校得《步天歌》颇不错,其说虽浅而词甚俚,然亦初学之阶梯也。”[ ]可见,当时朱熹正与蔡元定一起研究重要的天文学经典著作《星经》和以诗歌形式写成的通俗天文学著作《步天歌》,并就如何确定天空中恒星的位置问题进行讨论,其中涉及三垣二十八宿星象体系。
同年,朱熹在《答蔡伯静》中写道:“天经之说,今日所论乃中其病,然亦未尽。彼论之失,正坐以天形为可低昂反复耳。不知天形一定,其间随人所望固有少不同处,而其南北高下自有定位,政使人能入于弹圆之下以望之,南极虽高,而北极之在北方,只有更高于南极,决不至反入地下而移过南方也。但入弹圆下者自不看见耳。盖图虽古所创,然终不似天体,孰若一大圆象,钻穴为星,而虚其当隐之规,以为瓮口,乃设短轴于北极之外,以缀而运之,又设短轴于南极之北,以承瓮口,遂自瓮口设四柱,小梯以入其中,而于梯末架空北入,以为地平,使可仰窥而不失浑体耶?”[ ]在这里,朱熹设想了一种可进入其中观看天象的庞大的浑天仪。
淳熙十四年(1187年,朱熹57岁),朱熹在《答廖子晦》中写道:“日之南北虽不同,然皆随黄道而行耳。月道虽不同,然亦常随黄道而出其旁耳。其合朔时,日月同在一度;其望日,则日月极远而相对;其上下弦,则日月近一而远三。如日在午,则月或在卯,或在酉之类是也。故合朔之时,日月之东西虽同在一度,而月道之南北或差远,于日则不蚀。或南北虽亦相近,而日在内,月在外,则不蚀。此正如一人秉烛,一人执扇,相交而过。一人自内观之,其两人相去差远,则虽扇在内,烛在外,而扇不能掩烛。或秉烛者在内,而执扇在外,则虽近而扇亦不能掩烛。以此推之,大略可见。”[ ]在这里,朱熹对月亮盈亏变化的原因作了探讨。
淳熙十六年(1189年,朱熹59岁),朱熹在《答蔡季通》中写道:“极星出地之度,赵君云福州只廿四度,不知何故自福州至此已差四度,而自此至岳台,却只差八度也。子半之说尤可疑,岂非天旋地转,闽浙却是天地之中也耶?”[ ]在这里,朱熹试图通过比较各地北极星的高度及其与地中岳台的关系,以证明大地的运动。
朱熹在一生中最后的十年里,在天文学研究上下了较多的功夫,并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就。南宋黎靖德所编《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和卷二“理气下天地下”编入大量朱熹有关天文学的言论,其中大都是这一时期朱熹门人所记录的。例如:《朱子语类》卷二朱熹门人陈淳“庚戌(1190年,朱熹60岁)、己未(1199年,朱熹69岁)所闻”:“天日月星皆是左旋,只有迟速。天行较急,一日一夜绕地一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又进过一度。日行稍迟,一日一夜绕地恰一周,而於天为退一度。至一年,方与天相值在恰好处,是谓一年一周天。月行又迟,一日一夜绕地不能匝,而於天常退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至二十九日半强,恰与天相值在恰好处,是谓一月一周天。月只是受日光。月质常圆,不曾缺,如圆毬,只有一面受日光。望日日在酉,月在卯,正相对,受光为盛。天积气,上面劲,只中间空,为日月来往。地在天中,不甚大,四边空。……”[ ]
《朱子语类》的其它卷中也有此类记录。例如:《朱子语类》卷二十三黄义刚“癸丑(1193年,朱熹63岁)以后所闻”:安卿问北辰。曰:“北辰是那中间无星处,这些子不动,是天之枢纽。北辰无星……。”义刚问:“极星动不动?”曰:“极星也动。只是它近那辰后,虽动而不觉。……今人以管去窥那极星,见其动来动去,只在管里面,不动出去。向来人说北极便是北辰,皆只说北极不动。至本朝人方去推得是北极只是北辰头边,而极星依旧动。又一说,那空无星处皆谓之辰……。”又曰:“天转,也非东而西,也非循环磨转,却是侧转。”义刚言:“楼上浑仪可见。”曰:“是。”……又曰:“南极在地下中处,南北极相对。天虽转,极却在中不动。”[ ]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二朱熹所著《北辰辨》(大约写成于1196年,朱熹66岁)以及卷六十五朱熹所注《尚书》之《尧典》、《舜典》(大约写成于1198年,朱熹68岁)都包含有丰富的天文学观点。《北辰辨》是朱熹专门讨论天球北极星座的论文;在所注的《尧典》中,朱熹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所注《舜典》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并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浑天仪结构。
这一时期朱熹所编《楚辞集注》(成书于1195年,朱熹65岁)之《天问》中也有一些注释反映了他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和造诣。
二. 天文学的成就
就朱熹研究天文学的方法而言,其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 ]:
其一,细心观察各种天文现象。朱熹是重视亲身观察、善于观察的人。他经常运用仪器观察天文现象;并运用观察所得验证、反驳或提出各种见解。
其二,用“气”、“阴阳”等抽象概念解释天文现象。朱熹所采用的这一方法与中国古代科学家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
其三,运用推类获取新知。朱熹经常运用“以类而推”的方法,用已知的东西、直观的东西,对天文现象进行类推解释。
其四,阐发前人的天文学研究成果。朱熹研读过包括沈括《梦溪笔谈》在内的大量科学论著,对前人的天文学观点均予以评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朱熹的天文学研究方法,固然有其不足之处,这主要是由于古代科学所处的阶段而导致的。在古代科学的范畴中,朱熹的天文学研究方法应当属于合理。更为重要的是,朱熹运用这些方法在天文学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朱熹在天文学方面的科学成就主要反映在他最后十年里有关的言论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以“气”为起点的宇宙演化学说。朱熹曾经说:“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 ]这里描绘了一幅宇宙演化途径的图景。
在朱熹看来,宇宙的初始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气团。阴阳之气的气团作旋转运动;由于内部相互磨擦发生分化;其中“清刚者为天,重浊者为地”[ ],重浊之气聚合为“渣滓”,为地,清刚之气则在地的周围形成天和日月星辰。朱熹还明确说:“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什么时凝了。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水之极浊便成地,火之极轻便成风霆雷电日星之属。”[ ]他根据直观的经验推断认为,大地是在水的作用下通过沉积而形成的,日月星辰是由火而形成的。
将宇宙的初始看作是运动的气,这一思想与近代天文学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有某些相似之处。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也独立地提出星云说。星云说认为,太阳系内的所有天体都是由同一团原始星云形成的。然而,在他们500多年之前,朱熹就提出了类似之说;尽管尚缺乏科学依据和定量的推算,但其通过思辩而获得的结果则是超前的。
对此,英国科学史家梅森在其《自然科学史》一书中予以记述:“宋朝最出名的新儒家是朱熹。他认为,在太初,宇宙只是在运动中的一团浑沌的物质。这种运动是漩涡的运动,而由于这种运动,重浊物质与清刚物质就分离开来,重浊者趋向宇宙大旋涡的中心而成为地,清刚者则居于上而成为天。……”[ ]
第二,提出了地以“气”悬空于宇宙之中的宇宙结构学说。朱熹赞同早期的浑天说,但作了重大的修改和发展。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 ]但是,当天半绕地下时,日月星辰如何从水中通过?这是困扰古代天文学家的一大难题。朱熹不赞同地载水而浮的说法,他说:“天以气而依地之形,地以形而附天之气。天包乎地,地特天中之一物尔。天以气而运乎外,故地搉在中间,隤然不动。”[ ]这就是说,地以“气”悬空在宇宙之中。
至于地如何以“气”悬空在宇宙中央,朱熹说:“天运不息,昼夜辗转,故地搉在中间。使天有一息之停,则地须陷下。惟天运转之急,故凝结得许多渣滓在中间。”[ ]又说:“地则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但以其束于劲风旋转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坠耳。”[ ]朱熹认为,宇宙中“气”的旋转使得地能够悬空于宇宙中央。朱熹的解释克服了以往天文学家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弱点,把传统的浑天说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 ]
关于地之外的天,朱熹说:“天之形,……亦无形质。……天体,而实非有体也。”[ ]“天无体,只二十八宿便是天体。”[ ]又说:“星不是贴天。天是阴阳之气在上面”;“天积气,上面劲,只中间空,为日月来往。地在天中,不甚大,四边空,”[ ]这显然是吸取了传统宣夜说所谓“天了无质,……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无止,皆须气也”[ ]的思想。
第三,提出了天有九重和天体运行轨道的思想。朱熹认为,屈原《天问》的“圜则九重”就是指“九天”,指天有九重。事实上,在朱熹之前,关于“九天”的说法可见《吕氏春秋有始览》: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后来的《淮南子天文训》等也有类似的说法;直到北宋末年洪兴祖撰《楚辞补注》,其中《天文章句》对“九天”的解释是:东方皞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變天,中央钧天。显然,这些解释都不包括天有九重的思想。
朱熹则明确地提出天有九重的观点,并且还说“自地之外,气之旋转,益远益大,益清益刚,究阳之数,而至于九,则极清极刚,而无复有涯矣”[ ];同时,朱熹赞同张载所谓“日月五星顺天左旋”的说法。他进一步解释说:“盖天行甚健,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进过一度。日行速,健次于天,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正恰好。比天进一度,则日为退一度。二日天进二度,则日为退二度。积至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则天所进过之度,又恰周得本数;而日所退之度,亦恰退尽本数,遂与天会而成一年。月行迟,一日一夜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行不尽,比天为退了十三度有奇。进数为顺天而左,退数为逆天而右。”[ ]《朱子语类》卷二朱熹的门人在阐释所谓“天左旋,日月亦左旋”时说:“此亦易见。如以一大轮在外,一小轮载日月在内,大轮转急,小轮转慢。虽都是左转,只有急有慢,便觉日月似右转了。”朱熹赞同此说。[ ]
对此,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这位哲学家曾谈到‘大轮’和‘小轮’,也就是日、月的小‘轨道’以及行星和恒星的大‘轨道’。特别有趣的是,他已经认识到,‘逆行’不过是由于天体相对速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视现象。”[ ]因此李约瑟认为,不能匆忙假定中国天文学家从未理解行星的运动轨道。
在天文学研究中,朱熹除了提出以上新见外,还对沈括有关天文学的观点做过详细的阐述。例如:沈括曾说:“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 ]朱熹赞同此说,并接着说:“以此观之则知月光常满,但自人所立处视之,有偏有正,故见其光有盈有亏。”[ ]他还说:“月体常圆无阙,但常受日光为明。初三、四是日在下照,月在西边明,人在这边望,只见在弦光。十五、六则日在地下,其光由地四边而射出,月被其光而明。……月,古今人皆言有阙,惟沈存中云无阙。”[ ]
三. 对后世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大致包括宇宙结构理论和历法两大主要部分,尤以历法最为突出。宇宙结构理论自汉代形成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之后,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占主导地位的浑天说不断吸取各家学说之长而逐步得到完善。
朱熹的天文学研究侧重于对宇宙结构理论的研究。他通过自己的天文观测和科学研究,以浑天说为主干,吸取了盖天说和宣夜说的某些观点,提出了较以往更加完善的宇宙结构理论,把古代的浑天说推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应当是朱熹对于古代天文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但是,由于朱熹的天文学研究只是专注于宇宙的结构,对于当时在天文观测和历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关注不够,在这些方面的研究稍显不足。因此,他的宇宙结构理论在某些具体的细节方面,尤其是定量方面,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有些见解和解释是欠妥当的。
然而,他毕竟对宇宙结构等天文学问题作了纯科学意义上的研究,代表了宋代以至后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宇宙结构理论研究方面的水平。而且,朱熹的宇宙结构理论在后来直至清代一直受到了不少学者的重视和引述。
朱熹之后宋末的重要学者王应麟(1223~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撰《六经天文编》六卷,记述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天文学方面的重要论述,《四库全书六经天文编》“提要”说:“是编裒六经之言天文者,以易、书、诗所载为上卷,周礼、礼记、春秋所载为下卷。”该著作也记述了朱熹的许多有关天文学方面的论述。
元代之后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官定教科书。其中《尚书》以蔡沈的《书集传》为主。蔡沈(1167~1230年,字仲默,号九峰)曾随其父蔡元定从学于朱熹。他的《书集传》是承朱熹之命而作,其中包含了朱熹所注《尚书》之《尧典》、《舜典》等内容,涉及不少有关天文学方面的论述。另有元代学者史伯璿(生卒不详)著《管窥外篇》;《四库全书管窥外篇》“提要”说:该书中“于天文、历学、地理、田制言之颇详,多能有所阐发。”在论及天文学时,该书对朱熹的言论多有引述,并认为“天以极健至劲之气运乎外,而束水与地于其中”。这与朱熹的宇宙结构理论是一致的。
明初的胡广等纂修《性理大全》,其中辑录了大量朱熹有关天文学的论述。明末清初的天文学家游艺(生卒不详,字子六,号岱峰)融中西天文学于一体,撰天文学著作《天经或问》,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并流传于日本。该书在回答地球何以“能浮空而不坠”时说:“天虚昼夜运旋于外,地实确然不动于中……天裹着地,运旋之气升降不息,四面紧塞不容展侧,地不得不凝于中以自守也。”这里吸取了朱熹关于气的旋转支撑地球悬于空中的宇宙结构理论;在解释地震的原因时,该书又明确运用了朱熹的这一观点,说:“地本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束于元气旋转之中,故兀然浮空而不坠为极重亘中心以镇定也。”在论及日月五星的运行方向和速度时,该书说道:“日月之行,宋儒言之甚详”,并且还直接引述朱熹关于五星运行方向和速度的观点予以说明。
清代著名学者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榕村)曾奉命主编《朱子大全》,其中“卷四十九理气一”有“总论、太极、天地、阴阳、时令”,“卷五十理气二”有“天文、天度、地理、雷电、风雨雪雹霜露”,收录了朱熹有关天文学的不少论述。李光地所著的《历象本要》引述了朱熹所谓“地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天包乎地”以及“天有九重”等,用以说明朱熹的天文学思想中包含了西方天文学有关宇宙结构的知识[ ]。他在所撰的《理气》篇说:“朱子言天,天不宜以恒星为体,当立有定之度数记之。天乃动物,仍当于天外立一太虚不动之天以测之,此说即今西历之宗动天也。其言九层之天。近人者最和暖故能生人物。远得一层,运转得较紧似一层。至第九层则紧不可言。与今西历所云九层一 一吻合。”[ ]他的《御定星历考原》六卷,也引述了朱熹有关宇宙结构的言论,并且认为,朱熹所说的“天包乎地,地特天中之一物尔”就是指“天浑圆地亦浑圆”,而与西方天文学的宇宙结构理论相一致。
李光地与被誉为清初“历算第一名家”的梅文鼎(1633~1721年,字定九,号勿庵)[ ]交往甚密,并且对当时的西方科学都持“西学中源”说。梅文鼎在所著《历学疑问》中多处引用朱熹有关宇宙结构的言论。该书认为,朱熹已经具有西方天文学所谓“动天之外有静天”、“天有重数”和“以轮载日月”的观点,并且说:“朱子以轮载日月之喻,兼可施诸黄、赤,与西说之言层次者实相通贯。”[ ]
除此之外,清代还有黄鼎(生卒不详)的《天文大成管窥辑要》八十卷,其中也包括朱熹有关天文学的不少论述。
朱熹是古代的大哲学家,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座高峰。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在天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一直没有能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他在天文学上确实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他的宇宙结构理论对后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注释:
[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2页。
[ ]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第九十四。
[ ] 《朱子语类》,卷第一百四。
[ ] 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 ] 《答林择之》,《晦菴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以下简称《文集》,卷四十三。
[ ] 《答蔡季通》,《文集》续集卷二。
[ ] 《答吕子约》,《文集》卷四十七。
[ ] 胡道静:《朱子对沈括科学学说的钻研与发展》,《朱熹与中国文化》,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 ] 《答蔡季通》,《文集》卷四十四。
[ ] 《答蔡伯静》,《文集》续集卷三。
[ ] 《答廖子晦》,《文集》卷四十五。
[ ] 《答蔡季通》,《文集》续集卷二。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三。
[ ] 乐爱国、高令印《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 ] 《朱子语类》,卷第一。
[ ] 《朱子语类》,卷第一。
[ ] 《朱子语类》,卷第一。
[ ] 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75页。
[ ] 《晋书天文志上》。
[ ] 《朱子语类》,卷第一。
[ ] 《朱子语类》,卷第一。
[ ]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
[ ] 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6页。
[ ] 朱熹:《楚辞集注》,第51页。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晋书天文志上》。
[ ] 朱熹:《楚辞集注》,第51页。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547页。
[ ] 沈括:《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
[ ] 朱熹:《楚辞集注》,第53页。
[ ] 《朱子语类》,卷第二。
[ ] 乐爱国:《李光地的中西科技观述评》,载《李光地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 《榕村语录》卷二十六《理气》
一个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人,一个学龄五年级的人,一个让世界变成自己学校的人,最终却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一个负责的好爸爸,一个负责的好“老师”。他就是巴克尔。
巴尔克认为,最不可宽恕的是一个人晚上上床时还像早上起床时一样无知。他常说: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我们出生时一无所知,但只有蠢人才永远如此。为了防止孩子们陷入自满的陷阱,巴克尔要让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学一个新的知识在饭前进行交流,说出后才能吃饭。然而当他的孩子们介绍各种知识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知识,他也不觉得琐碎,而是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一次,他的儿子费利斯为了完成任务在饭前匆匆找了一个新知识:尼泊尔的人口是……。餐桌上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觉得这个知识实在太琐碎了。但巴尔克却说:“好,孩子他妈,你知道这个答案吗?”妻子的回答总是会使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她说:“尼泊尔?我非但不知道它的人口是多少,连它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也不知道呢!”这个回答正中巴尔克的下怀。于是他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你们妈妈尼泊尔在哪儿。”就这样,全家人忘了吃饭,在地图上寻找起尼泊尔来。一天又一天,日积月累,全家人在饭桌上学习了许多知识,大家共同进步着。
巴尔克说:“一个人“不一定终身受雇,但必须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追求和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古代文学
21世纪是教育创新的世纪。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如何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之路,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以文学史为纲,以作品为本,强化原典教学提升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加强原典教学的分量,把作品的讲析与导读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发掘其文化内涵,突出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的东西,首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格言名句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立身、处世、廉正、爱国教育的好材料。如孟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修身处世态度以及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深切教诲,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鞭策。其次,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也是教育学生的好材料,如勤劳、美丽、勇于反抗的秦罗敷;威武不屈、不辱使命的苏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给后人留下了学习的榜样。最后,利用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独到的创造力、强烈的竞争力和环境的适应力的人才,而当代不少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浮躁、自满而又脆弱,在尊重他人、文明礼貌、处理个人问题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有待加强和完善。古代文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真、善、美,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从而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审美意识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体现创新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古代文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以填鸭式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不利于教学相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方法的获得更为可贵。因此,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如何发挥学生的参与性,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受益无穷。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借鉴哈佛大学MBA教程案例教学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指导学生锻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对别人的观点、感情等采取开放宽容的态度,吸收别人的长处。如在讲解李商隐诗歌朦胧美时,就可以以他的颇受争论的《锦瑟》一诗为讨论对象。由教师首先介绍前人关于此诗的十余种主要观点,然后由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评价、选择,在思想的交锋碰撞中,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实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大脑自由联想的能力,大家交流各自的思想成果。如在讲授古典小说《水浒传》时,教师完全可以抛开陈旧的作者、思想、艺术等讲解模式,而由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感受。畅所欲言法可以使学生自由展示自我的个性化思考,所以可能涌现出一些真知灼见,使学生彼此促进、交流。这种教学方法比通常的教学方法能使个人更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总之,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发生改变,由简单地传授、灌输知识转化为对学生的指导、启发,由教书向教学转变,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其钻研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大力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显示其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古代文学教学信息量大,而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上课就可以相对增加信息流量,节约有效的教学时间。而且,由于作品距今年代久远,学生对于其中的许多文学文化知识感到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组合就能较为便利地提供可感知的事实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教学内容及教师相关联的共同经验。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影像、动画、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这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古代文学教学中作品的音乐性难以得到准确、生动的再现,无法让学生受到感染,而多媒体的运用就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如在讲《西厢记》时,先让学生看了一段黄梅戏《西厢记》,看完后当学生还在意犹未尽的回味时,将作品的重点以问题的方式交给学生讨论。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诸如国学网,南京师大网,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期刊数据库,中国诗歌网等,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打开一个学习古代文学的新天地,吮吸知识甘泉,摄取成才养料,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4.打破书面考试的单一模式,建立综合考核、全面评价的新机制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书面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不少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以至变成了死读书的机器。所以必须打破过去那种单一的考试模式,重新建立综合考核、全面评价的科学机制。首先,调整试卷内容,缩小识记内容,增大实际分析问题的内容、特别是教材范围以外作品的内容,增加不确定答案的题目比例,从而增大能力、素质考核比例。其次,丰富平时成绩内容、落实实施方法。将学生课外的课程活动项目结果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如在古典诗文吟诵比赛、古典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学生研究性课题、发表与课程相关的论文或作品鉴赏文章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课程平时成绩;落实课程论文和古代文学名篇背诵等内容。以此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及创造能力的评价。然后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以往轻视平时成绩考核,我们调整了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做到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核并重。并建立和落实由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课堂表现、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等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最后,是建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制度,将学生的考核评价渗透到平时教学过程中。将平时成绩登记表分课堂表现、上课出勤、课程作业、课外活动项目等栏目,基本涵盖了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这样综合考核的结果,既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也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成效,更能促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增强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
1.我国古诗词文化发展的需要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呈现方式,对于深入了解我国历朝历代文化发展特性,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特色和特定的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心态情绪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我国的诗词文化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而弱化,且古诗词的生涩难懂以及其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也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了不便,这就导致古诗词文化发展出现了断层。
古诗词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和精华,继续传承下去很有必要,这就要求我国教育体制强化古诗词教学效果,提升古诗词教育要求,要求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打下基础,做好铺垫,为古诗词文化的发展开创良好局面。
2.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
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古诗词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水平和语文兴趣有直接作用。尤其是强化学生的古诗词审美水平能够起到净化心灵、升华精神、提高个人美学理念和素养的能力。学生的古诗词文学艺术鉴赏和运用能力提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的理念、主张、价值观念和思想就可以由此渗透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是提升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好的文学修养、文学素质的重要保障。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1.意境教学的渗透,提升初中生的美学鉴赏能力
我国古诗词是一门非常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典故、文学理念、文学修养、历史背景,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性格特点等内容。如果单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这个工作量过于庞大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执教人员可以考虑以塑造意境、分析情境的方式,再现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让学生直接面对这种意境和情境,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提升。
以李白的《赠汪伦》为例,这个故事很简单,也很生动,蕴含了真挚的情感,对初中生来说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可以为大家模拟这个场景,让大家体会这一赠别诗中大诗人李白的细腻情感,感受那种质朴的情怀。还可以从中延伸出友情的可贵,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的友情之道,对比分析古今友情文化的差异。简单的一首诗,蕴含的道理、话题和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学生若能深刻了解这首诗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情境演绎教学,真人仿古感悟其中的文化情怀
初中生本身的语文文化水平、文化素养并不算高,对古诗词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也十分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要通过文字性的介绍来深刻的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内涵是非常困难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以情境演绎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通过现场演绎来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了解其思想感情。
比如,孟浩然的古诗《过故人庄》,这个故事在情节上也比较简单。语文老师不妨以此诗中的内容为剧本,找几位学生进行现场演绎,两个故人,或者创意性的加入一两个仆从之类的,共同演绎故人见面,彼此热烈庆贺的场景。这个场景很简单,演绎起来并不难,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负责不同角色的学生私下去查课本、找资料,了解诗词之中的文化典故和文化背景。比如,重阳日、就、话桑麻等所代表的意义。通过这种生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进学生对诗词文化内涵的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古代友人之间的热情招待的场景,感受古代的待客情怀。
3.基础知识的趣味化培训和强化
扎实的古诗词功底是提升学生的古诗词文化修养和水平的基础。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扎实的功底和基础知识是大前提,也是必要条件。教师要立足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入手,开展教学方式的创新。
死记硬背的方式可以继续应用,从古诗词的博大的文化底蕴来看,通过死记硬背来强化记忆,强化对古诗词、典故、词义的了解和古诗词分类、用法的了解,这种方法虽然笨拙,但对于在短期内强化学生的古诗词水平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热情。比如,进行合作式教学的新尝试,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给出一首古诗词进行探析和讨论,让学生在一定的期限内给出关于古诗词的解读和赏析。让学生自发搜集资料、整理素材,探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心得体会、经验成果。
课堂提问也是督促学生积极掌握古诗词基础知识的有效尝试。不过建议改换提问方式,避免形成过于紧张的教学气氛,可以通过较为宽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回答错误或不完善的同学也不必指责,可以给与学生查阅资料的机会。提问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养成不懂的问题及时查,不明白的问题及时问的好习惯,引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关注。
【关键词】生命哲学 生命价值 生命形态 人性复归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从乐府民歌汲取养料,滋养自己的创作。他们有感而发,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它的分析历来是见仁见智。不少文章认同马茂元的观点,认为《古诗十九首》以“游子之歌”、“思妇之词”为题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汉末中下层文人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他们离别相思的感伤、人生苦短的惆怅,知音难遇的悲哀和对世态炎凉的愤慨等世俗情怀,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千百年来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
不少论文偏重于对“感时伤志、相思离别”两大主题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的描述、人物命运的把握、心理活动的推测、艺术特色的品评上,富有新意的偏少,陈陈相因的居多。能够代表此期研究水平的论文,没有满足于对诗中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诗歌格调品位方面的表象描述,而是从生命哲学的高度,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古诗十九首》作者内心世界的分析及精神内蕴的阐释。他们相继提出了生命哲学、生命价值、生命形态、人性复归等严肃命题,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研究的特点:复归人性,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生命哲学论”。王利锁分析了《古诗十九首》的哲学内涵,它作为文学自觉时代的先声蕴藉了丰厚而深沉的哲学精神和对人生的宏深看法,它表现出的深层心理意识即深沉的忧患意识,对人生短促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就是这一哲学精神的核心。刘琦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古诗十九首》,认为它“真实地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表示了他们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表现了儒家人生价值观被现实击碎后的精神空虚和道家消极人生观的抬头,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解德枫对《古诗十九首》精神内蕴的发掘有独到之处,他认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如此强烈而集中地表达生存与死亡的命题,面对人生观、人生哲学、个体生命等问题作出的人生抉择,体现在他们对时间、节序的敏锐感和惊惧。对由永恒的时空构架中人的渺小和无所凭依所产生的漂泊感、虚无感,以个体生命之死亡大限的清醒而痛苦的体认和观照汇成了诗的主旋律。使个体生命的自觉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成为一个世纪的主题歌。
“生命价值论”。杨德贵认为:《古诗十九首》是一曲深沉的生命之歌,从内容到形式开一代之先声,之所以能产生一种“泣鬼神、动天地”的力量,也在于它以“人”为主题而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探寻。诗人们重视生命价值,积极去体现生命价值,在对生命存在的珍惜中渗透一种对生命意识的深深忧患。中国文人的生命意识的真正觉醒是在汉末和魏晋,古代文人突然之间意识到了个体生命的短暂易逝和人生的坎坷乱离。《古诗十九首》就是这种生命意识的典型表现。他们从自我的角度来反求人生的价值,具有生命的深刻内涵。总之,“生命价值”、“生命意识”“人性复归”、“人文精神”等问题,成为一时研究的热点,姜兰宝、张振龙、黄桂凤等都参与了讨论,并对某一方面有深刻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古诗词;人文素养;细细品味;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1;G62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20-0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古诗词是小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有着重要作用。
一、挖掘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在文学史上,卷帙浩繁的古诗词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并成为经典,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古诗词有着深刻的主题、优美的意境和精湛的语言。人们能在诵读古诗词中感受先人的智慧,聆听先人的教诲,让心灵受到启迪和熏陶。小学生是母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心灵成长的关键期,古诗词精妙的表达及唯美的意境能让学生的心灵徜徉在美感的氛围里,进而让身心获得审美陶醉,并使情感融入其中,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绝句》和《村居》两首古诗,并且安排在第二单元,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春天,学生会在学习古诗时感受到春意的迷人。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将春天的美景展现,并让学生背背有关春天的古诗,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还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说说古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当学生将古诗所描述的景象表达出来之后,教师再次借助课件将古诗的意境展现。这样,学生就会走进春天,诗句的意境也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他们在品悟中对古诗有了多一层的体会和喜爱,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会在品悟中逐渐提升。
二、细细品味古诗词意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以一定的文字形式展现给读者。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接触到各个时代、各个主题的古诗词,不同的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也不同,它蕴含着诗人不一样的人文情怀。小学生由于知识基础的局限性,在品味古诗词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背古诗词容易,但要真正走进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体会作品的内涵,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对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和感悟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从而真正让学生的情感与古诗词融为一体。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凉州词》和《浪淘沙》,它们分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但两首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意蕴不尽相同。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诗歌感悟基础,但这两首古诗意蕴比较深远,学生要通过对意境的品味,才能感受作者融入诗中的情怀。如《凉州词》,短短几句,却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此诗以境设情,境界开阔,气象沉伟,情调悲壮苍凉。前两句写景,将黄河与玉门关以对比的形式展现,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寂寞,并逐步将作者的孤独之感渗透其中;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以“羌笛”“杨柳”为寄托,征人怀着此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学生脑中浮现了征人一去不复返的悲壮,生与死的离别在看似写黄河之景的词中显现,学生感受到了先人内心强烈的情感,他们的心灵会在作品的意蕴中得以启迪,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拓展古诗词的品读渠道,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文明五千年,古诗词是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所积淀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后代子孙的巨大财富,对小学生来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营养”。古诗词题材非常丰富,有抒情、写景、生活、感悟、爱国、惜时、战争等,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它能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了作者不畏生死的傲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如何以教材为载体,有效拓展学生品读古诗词的渠道,是丰富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教材收录的古诗词数量有限,但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拓展古诗词的阅读渠道。如四年级上册有两首古诗《鸟鸣涧》和《暮江吟》,它们所描写的意境都与月亮有关,教师可以在课后引导学生寻找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如李白的《关山月》和《静夜思》、苏轼《中秋月》、李商隐《霜月》、白居易《江楼月》等。在学习了某个诗人的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去阅读有关这位诗人的作品。通过搭建平台让学生多接触、多阅读古诗,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总之,想借助古诗词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抓住古诗词蕴含的人文价值,紧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搭建平台,从而让学生浸润在古诗词的意蕴之中,沐浴着人文的芳香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文素养;品质思想;古诗词
一、古诗词对高中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1.古诗词中的儒家思想,能够培养高中生尊老爱幼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作为经典的文化结晶,在实际教育中是绝能不能忽视的。古诗词中涉及儒家思想的文学作品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培养自身品质,同时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就比如在《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我们所需要爱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人,更要爱戴其他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因而在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中,高中生就能体味与理解到这中爱人、敬人的品质,这对于高中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儒家思想是中国经典的哲学思想,那么高中生就有必要去了解与学习其中深层次的内涵,尊老爱幼是人之本性,这也是儒家思想所要求的,因此高中学生就有必要去体味其中的道理。
2.田园诗培养高中生对人生的热爱
人生的意义在于培养对于人生的认知。古诗词正能够起到这种导向型作用。在学习田园诗时可以让学生感受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以及生活的追求,这种价值取向性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例如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表现出来的闲适心情正是值得学生们去感受的。生活或者说生命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尽力,可是生活还要继续,闲适的心情正能除去内心的苦楚,因而这一句可谓是给人以内心的放松。高中生心性还不成熟,这样的诗有助于他们在遇到苦难时能够放慢脚步,在享受生活中重新获取动力。这种闲适之情也是一种独特的人格品质。
3.感悟诗培养高中生执着奋斗的精神
古诗词都有丰富的内涵,因而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奋斗精神的诗句,这些诗句对于学生都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教育作用。在学习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豪情中让学生感受这种对于人生价值得执着追求,在文天祥看来死并不可怕,那份丹心是他一生需要执着追求得。在学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自己人生的奋斗追求,为他人着想,这样的品质不是正值得学生们学习领悟嘛!最重要的就是这样的人生追求,感悟诗词必定能够帮助他们培养执着的奋斗精神。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古诗词教学
教育的主体应在于学生,因而古诗词教育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把握住这个主体。因此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古诗文教学方法,在实际教育中要多想想学生对于古诗词具体的理解,而不是进行强行的灌输式教育,只有把握好这一点,教育才能够起到应有的价值导向性。日常教学中可以更多的让学生去体味诗词的内在含义,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学生是主体那么就比如对于古诗词进行中心思想介绍时,教师就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某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最后总结的方式去将古诗词的内涵教授给学生,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深层次的领悟诗词的内在价值和思想品质。
2.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古诗词
古诗词理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生涩的古诗词呢?那么就需要老师有效的将古诗词的内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想结合。这样学生可以在理解上更加真实话,更加合乎古诗词的深层内涵。学生在日常中遇到一些事情无法解决或者遇到困难时,这就可以有效的和经历苦难的古诗词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诗人是如何对待人生的不如意的,如何面对人生的低谷的。这种真实的经历加上学生的感受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诗词的内涵,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明白一些处世的道理和历经苦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培养人文素养。
3.运用丰富教学方式进行古诗词教学
教育方式是关乎教学实际效果的,因而在古诗词教育上同样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朗读背诵不能抛弃,但是不代表就不能运用其他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同样可以举行学生自我讲授古诗词的理解,以及进行古诗词创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在学习古诗词上更加有内涵。某一首诗的学习可以从多个方面,可以用多媒体进行古诗词的朗诵展示,可以让学生去找出类似思想的诗词通过比较去了解内涵,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深刻内涵传递给别人。只有通过思想的交融才能够寻求最佳的理解,才能更深层次的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也只有这样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才能够更加深入,而不是浅显的理解。总之教师要学会运用多重方式进行古诗词的教育教学,这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古诗词的内涵。
三、结语
总之高中古诗词的教学对于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相当重要,用好高中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样也可以让他们学会体味生活、热爱人生。在古诗词的感悟中还可以养成一定的文学素养,这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古诗词是无穷无尽的财富,只有挖掘好才能让它起到更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平日教育教学中就要学会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古诗词的内涵表现出来,从而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左达. 中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1)
[2]周宥佟. 谈中学语文教学对人文素养的培养[J]. 西安社会科学. 2011(03)
以古诗文教学为例来进行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学部分教学内容作为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学科内容,日益受到冷落。在一些学生看来,古文诗词都是些“过时”的东西,与实际生活状态相脱轨,与社会发展无直接联系,因此对这部分的学习便产生了可学可不学的消极心态,很少有学生津津有味的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对于这部分内容许多学生只是记笔记、背笔记以应付考试,并没有通过阅读来体味古代文学的意蕴,这种状况暴露出对古代文学学习内容的社会价值的群体性怀疑。正是由于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不积极,学习兴趣普遍降低,导致学生学而无味,教师也教而无趣。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是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也不能深刻理解民族文化,使得古诗文的教学前景堪忧。那么,应该如何高效组织语文阅读教学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编写说明中提到,古诗文阅读教材的编写,“是为了适应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文的需要。它着重从鉴赏这一角度引导阅读古诗文。让同学们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热爱祖国的感情,增进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贯穿《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主导思想,是凸显语文的文学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必修课程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或语言表达等形式完成语文学习实践。”古诗文的教学也需要加强实践性特点,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需要力争在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中,切实训练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深刻体会中国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三、学习方法指导要重视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主要不是把现成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能受用一辈子。”“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到处找东西,你不给他这个钥匙,屋里有多少宝贝,他也没法拿到手。”所以,应该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某位教师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就进行了多次恰到好处的学法指导,在重点字词理解部分,通过对写景部分修辞手法的分析,指导学生深入了解修辞手法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在自己头脑中构筑赤壁雄奇景象,这样,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即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为学生读诗指导了具体的方法。另外,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引入了苏轼的另外一首词《水调歌头》,通过两者的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了苏轼当时的心境,又懂得了要想深入了解诗人、诗作,需要丰富自己的课外阅读内容,多读一些同类型的作品。
四、采用灵活的评价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采用多种评价的要求。首先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们知道,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进步的程度进行评价,最佳方式是个人内在的自我评价,在古诗文教学中,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相互作用,这往往能促使学生自我对话,也就是促使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不仅了解自己的阅读学习状况,而且对自己的阅读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在对自己阅读学习过程的反思中获得发展。其次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通过同学之间真诚而及时的评价,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自己,并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再次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不仅要认真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相关规定,更要准确、高效地在课堂上施行它。
作者简介:
李海霞,女,1978年出生,讲师,现工作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中文系,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张百安,女,1989年3月出生,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08级新闻八班。
一.初中语文开展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弘扬我国古诗词文化的需要
古诗词有着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是我国古文化的精髓,学习古诗词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特性和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特色,了解当时诗词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生活的场景,了解诗词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此外,古诗词作为我国的文化精髓,必须继续传承下去,古诗词教学是弘扬我国古文化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国家汉语语言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喜欢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并主动学习汉语,古诗词是我国古文化的精髓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语文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工作既满足我国汉语语言发展的需要,也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培养学生文化修养的需要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但是人口素质不高,提高国人的文化修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初中语文开展古诗词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应用“少教多学”的策略
1.“少教”能解放教师的教学时间,使教师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
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应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能够解放教师的教学时间,使教师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充分思考运用哪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可以利用自主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古诗词的教学方案和计划;还可以反思整个教学工作,完善古诗词的教学,保证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2.创设更多的情境教学,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我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典故和文学知识,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背景、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就是弘扬文化的精神,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应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更充分地创设不同的情境,再现古诗词作者创作时的背景和当时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的掌握古诗词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3.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的“多学”
由于初中生的古词汇储备有限和古诗词深奥的文化内涵,加上语文教学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使得初中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工作中,要缩短教师教的时间,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快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在古诗词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感知、理解并掌握古诗词内涵,实现学生的“多学”。
4.制定明确的古诗词学习方向,保障学生的“多学”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工作中采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而是要求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启发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点拨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补漏和纠错,提供学习支持和解释复杂的学习内容,把学生的思考逐步引向更深处,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的能力,保障学生的“多学”,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文;学习
中国的古诗文文化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从孔子整理《诗三百》到明清,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坛的常青树,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杰作。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滋养了无数中国人,而国人也一直以来都有学习古诗文的意识。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今天,学习古诗文依旧非常重要,而小学时期的古诗文学习,不仅对于一个人以后的古诗文学习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帮助他们学习好古诗文。
一、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与学术水平
虽然只是一名小学老师,可是我们对于自己的教学素养和学术水平决不能有一丝怠慢,不仅不能怠慢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我们的学生他们还是一群孩子,他们对于这个世界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的三观还没形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使我们自己能够更好的引导他们。同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进行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语文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对于本名族文化的认识与认同,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在这当中,小学语文又处于一个最基础性的阶段,所以,这给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都提出了要求,这要求我们每一位都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古诗词文化
大部分的小学生没有学好古诗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古诗词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当他们对它缺乏最基本的认识的时候,就很难理解古诗文,很难体会其中的乐趣所在。而如果在正式学习古诗文之前就能够对古诗文有一定了解,那么在日后的学习当中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意义表达等等。于是,我们在教古诗文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他们正确认识古诗文让他们对古诗文能有一个最起码的了解。
三、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拥有了兴趣之后,一切的学习都会变得简单,古诗文也不能例外。所以,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老师可以组织对诗比赛,采取我说半句你接下句的方式进行比赛,答对可以积分,对于得分高的同学,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老师还能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与古诗文有关的影视节目,比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等,这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我国诗词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知道在对诗词进行朗读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掌握哪些朗读的技巧。
四、对古诗文进行针对性教学
1.了解背景,分析情况
在讲解古诗文之前,一定要对作者的写作背景、生平、当时的遭遇等等进行讲解,只有对于这些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好对古诗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所以,老师在对正文进行讲解之前,一定要对作者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现实情况等进行集中分析,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体会文章意义。
2.细致讲解,仔细体会。
在教授古诗文时,一定要进行细致地讲解,绝不留一丝漏洞。理解是学习第一步,只有在充分理解之后,才能w会作者到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现实意义。所以,老师要注重对文章的意思的讲解,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逐字逐句进行讲解。在讲解的时候还要注意,由于古诗文的语序、用词等与我们现在的用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老师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并对他们进行着重讲解。
3.适当背诵,熟能生巧。
在对文章的全部讲解完成之后一定要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适当地背诵,只有让把他们文章熟记于心之后,他们才能掌握古诗文中那些通假字、倒装句等的常用方法,这对他们以后的古诗文学习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对于背诵这一环节老师绝对不能忽视。而在挑选背诵内容时一定选择得当,要选择文章的重要内容,但切记不可过多,以免学生产生厌恶情绪。
要正确引导小学生们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必须从多方入手。而首先就应该从自己做起,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术水平,用自己的诗词功力征服学生,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然后,就应该从教学方法下手,要善于学习,取长补短,多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然后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当然,这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过,既然你选择了成为一名老师,你就必须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价值考量 策略甄选 以文学诗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一种特殊的文体叫“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本呈现题材,将古人的经典古诗融合进鲜活的文字中,将诗歌创作的意境、作者的心境、诗歌本身呈现的情境一一通过现代文字铺陈开来,为学生切实体验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感情提供了认知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文体形式,这种类型的文章究竟该汲取怎样的教学价值,如何借助文的力量帮助学生真正解读诗的魅力呢?
一、定位:关于文包诗的价值考量
提升文包诗类型文本的教学效益,必须对这种形式文本的价值取向有自己通透的了解。只有把握了文本的基本价值,才能保证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提升教学效益奠定认知的基础。
1.在文还是在诗――目标的确立。从文包诗创作的初衷进行审视,其主要目的在于借助文本的叙述为学生顺利理解诗歌的大意抻出一根拐杖,借助文本的阐述为学生成功体验诗歌的情感铺下一块基石,借助文本描述的理气为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蕴提供踏步的阶梯。所以,文本的产生是为了诗歌的解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应该定位于文本为诗歌服务。如果反之,则犯下本末倒置、颠倒主次的错误,教材编著的目标将在这样的错误解读中渐行渐远。
《黄鹤楼送别》一文就成功地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千古名诗的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别样意境的营造,李白在江边的驻足凝望,文本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浓浓的友情,为学生真切理解诗歌包含的意蕴提供了足够的情感贮备。将这样的文本读好、读懂,其真正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
2.研文还是套诗――重点的确立。很多教师在认知层面都能够理解文本为诗歌服务的框架,但是在实践操作上,常常被文本中精彩的语言描写所吸引,教学中常常不自觉地引导学生不断地在文本的语言中研读、赏析、悦纳、积累,而将文包诗形式的主体核心诗歌内容搁置一边。其实,这是以文学文的另一种翻版。真正的以文学诗,应该将文本中的语言与诗歌的内容一一对应起来,在诗歌与文本的相互印证中,将文本形成的理、气、韵自然地传递到诗歌内容中去,以真正达到借助文本解读诗歌的目的。
二、途径:关于文包诗的策略甄选
文包诗形式中的诗应该是一种广泛的概念,泛指中国古代经典的诗词作品。在低年级中,以文学诗的主要任务在于借助文本的表述理解诗歌的大意,而到了中高年级则在于凭借文本的细节描述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体验诗情,感受诗境。下面结合苏教版四年级文包诗《但愿人长久》一课,谈谈文包诗课文的具体教学策略。
《但愿人长久》一文从苏轼与弟弟苏辙之间的人情入手,以中秋之夜的皎洁月色为境,成功烘托渲染出诗人创作作品之前的情感积淀,为学生全面解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埋下了基础。教学这篇课文,我拟定从这样几个版块入手:
1.连理成气,把握基调。文包诗中的文本虽然是后人根据原诗作品以及相关资料撰写而成,但其中的理气意蕴是诗歌作品的再度显现,文理的一脉相承,气韵的转移嫁接,使得文与诗之间相辅相成。所以,在依托文本理解古诗的框架模式中,熟悉文本是走进古诗的必备环节。
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之后,要结合文本内容,简要阐述自己在初读课文中的感悟收获。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以教学组织者的身份帮助学生交流基调圈附在诗歌核心要旨中,防止旁逸斜出,失却文本创作的真正价值。如这篇课文,在简要交流中,可让学生知道中秋佳节苏轼的孤单寂寞,与弟弟苏辙的深厚感情,月色撩人的清幽环境等等。
2.诗文互证,万径归一。文读得再多,都不是根本目标,以文学诗的真正价值在于从文不断向诗迈进,无限接近诗歌才是读文的用意所在。但走进诗,还不同于纯粹的古诗学习,关键在于如何在文与诗中扣住两者之间的交接点,搭建起一条由文向诗的桥梁。
以《但愿人长久》中出现的诗词句子为例。“悲欢离合”与课文第三自然中遥相呼应,情理相融;“阴晴圆缺”与第四自然段的开头相得益彰,互文对照;“古难全”与第二自然段苏轼的无限离愁又同出一宗。诗词的结构与文本的呈现方式珠联璧合,一一对应,为我们以文学诗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生命教育 意义
我国是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古代文学的鉴赏品读,无论是对学生爱国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还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高中语文中所选的古诗文教学就是通过对大量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继承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提高分析、鉴赏能力和文学艺术修养。
一、古诗文是塑造人的生命基石
今天的我们处于在物质丰富而又忙于消费的时代,缺乏了古诗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润泽,我们会发现内在的心灵处于一种干涸状态。通过对古诗文的品阅诵读,我们会从与古人对话的体悟中关注自我生命意识,参照自己的生命发展历程,学会关注自我的生命状态。作为每一个生命个体,其健全发展都有无限的可能,生命化教育在古诗文中的运用就是最大限度成全每个个体发展理念,“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念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这就是生命化教育”。高中古诗文作为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载体,能培植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及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敬畏感,古诗文可以引导学生过一种更有尊严的生活。人的本质是人文的生命,而人的人文生命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中形成的。高中古诗文作为古典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涵养人的人文生命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左传》中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对生命理想追求的最佳诠释。人们以此希望能在广袤大地上留下自己的生命足迹,而对精神生命的构建正是对生命境界的追求,学习古诗文本身就是一次生命彼此分享碰撞的过程,高中古诗文正是奠定学生生命教育的最强有力的音符。
二、高中古诗文体现了不同生命意蕴
(一)寄情自然,诗意生命的涵养
高中古诗文丰富璀璨的自然风光可以荡涤我们的心灵。古代先哲的作品中大多表现一种乐山乐水,物我两忘的境界。孔子说过:“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表明不同的性格情操对山水的喜爱角度各异,高中古诗文中对山水自然的描写或雄壮险峻,或温婉秀丽,或奇特幽深,无不给予我们学生生命的强烈震撼和启迪。我们在古诗文课堂上要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自然,意识到自然生命的多样性,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润泽我们的生命。《林泉高致.山水训》古诗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山水画卷涵养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在山光水色面前更加丰盈。
(二)亲师重友,孝敬父母等人际生命的教诲
古诗文当中积极的生命交往内容拓展了学生生命的现实内涵,在古诗文中常常表现为“孝悌”“忠信”和以君臣关系为根本的“三纲五常”上下等级观念,交往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先人后己和尊卑有序等方式,这种对天命的仰视和对天子无条件的服从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个人价值,旨在个人对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的屈从,并没有使自我的生命个体得到一种真正的人格独立,生命中追求的独立和尊严也被这种伦理本位思想所遮蔽。当前我国是一个现代的开放社会,要求我们高中学生应建立一种新的人我关系,这种关系必将打破单一封闭的人际交往,而是建立一种新型的相互合作的相互影响的新的立体交叉关系,我们也需重新确立和审视学生自我和他人以及社会的交往,培养学生建立新的健康发展的人际关系。
三、古诗文能帮助学生体认自我生命价值
当今的物质生活已经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一定的消解,我们更需要在当下环境中重新的来探究自我存在的意义。魏书生说:“我爱读人物传记。孟子、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是我自小学起一直崇拜的偶像,尽管我们很难达到古人的境界,但以古人处事的言行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显然有利于人的成长,朝着伟人的方向攀登,本身就是一种人生幸福。”生命质量的提高也在于对自我认知的可能性。“教育的哲学本性意味着让我们超越具体的感性经验,达到对世界整全的把握,让人不断的敞开自己,由此而启发并扩展人的主体性存在,提升人自觉地主体意识,启迪自我人生在世的审慎德行”。高中古诗文是自我认知的催化剂,它让我们摆脱了无知和幼稚,让我们在古诗文的涵养下探寻我们被遮蔽的心灵。
四、古诗文中的生命教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价值导向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党在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总结后,进一步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是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任务和根本奋斗目标。书记指出:“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塑造和谐生命的发展过程。和谐社会的建立必然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者之间的融会统一,是和谐生命存在的一种理想存在模式。古诗文通过教育学生树立物我和谐、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去和大自然相处,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通过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观念处理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尊重所有人的生命,用真诚和坦然的心态和人相处,还要汲取古诗文中刚劲有为、拼搏有为的精神,正确面对人生起伏荣辱、失意及不幸,痛苦和不安。完善自我,培植内心强大的内在空间,提升自我的生命质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珍惜生命,直面生命,这也和和谐社会建立的要旨相互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