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

化学的常见公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化学的常见公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化学的常见公式

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工厂(DF);PLM系统;教学模式改革

1. 前言

本文是基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及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结合工厂的实践及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进行的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范围界定:数字化工厂(DF)概念很广泛,本文特指离散型制造企业,结合到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专业包含但不限于“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2. 需求的提出

“教改、加强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式教学、体验参与式教学......"如今已经在广泛讨论和尝试,但最终到要落脚到我们的服务对象(制造业)上去,那么我们服务的制造业到底是怎么在运行、怎么在工作呢?这些如何纳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呢?师资队伍是否能够适应?教学素材是否切实可行?教学的课时和成本是否可以有效控制?教材如何匹配?

综合来讲,就是解决“学什么/教什么?怎么学/怎么教?”的问题。

3. 解决思路

从国家工信部的合并组建,到其提出的信息化“两甩工程——甩图、甩帐”,都可以用一个概念——数字化工厂——来描述先进制造企业。

“数字化工厂”就中国制造企业目前来讲,主要包括PLM和ERP两大系统,如下图:

图1 中等批量生产制造企业信息系统

而职业院校理工类教学主要是培养技术的技能,属于PLM系统的范畴,因此引入的数字化工厂教学平台就是指PLM系统,在此系统中,包含了设计、工艺、制造(编程与加工)、及此过程中的管理等方面;此数字化工厂教学平台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

3.1.实践环境:将数控设备、计算机中心通过PLM软件系统集成为一体;

3.2.教学:采用项目式教学,开发如热气机、减速机、手机模具等一系列项目,通过一个个实际的项目课题组织教学,并贯穿始终;一方面让学生掌握这些信息化软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这样一个从设计、出图、编工艺、编程序、加工操作全过程的实际项目,培养兴趣,锻炼对岗位的认识、工作过程的认识、强化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3.3.教材:由于课程的连贯性更强、甚至是教学大纲也将有较大的调整,与“数字化工厂教学平台”相关的教材就非常重要。

3.4.师资培养:今天老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经验,需要借助校企合作帮助老师的提升。

今天制造企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CAXA数字化工厂——CAXA PLM”是很好的技术支撑平台,再加上其大量的制造企业经验及教学经验,是很好的选择。其构成平台如下图:

图2 CAXA数字化工厂模型

图3 依托CAXA数字化工厂平台进行项目式教学

4. 结语

如今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中高职学校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全力开展与企业接轨的专业建设,汲取企业的先进制造经验,其中数控、机电、模具等专业均建设数字化工厂项目,数字化工厂项目模拟企业模式,通过PLM体验中心、现代实训车间、8S管理等内容建设构建出数字化工厂模型,再配合企业应用广泛的CAD/CAPP/CAM/PDM/DNC等软件,完成数字化工厂核心内涵建设,并由此展开教学模式改革,做到真正与企业接轨。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下数字化工厂产业形势分析探讨 。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4-2。

[2] 构建数字化工厂 。中科海德。

第2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室;生产车间;实训车间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场所是根据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结合课程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这个场所设施布置得合理与否,对于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场所可以设置成一体化教室、实训车间和生产车间。

一、一体化教室

与纯粹的理论教室相比,一体化教室与生产设备更接近,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专业理论教室、模拟教室、专业教室。

1.专业理论教室

在传统学科课程体系下的教学场所只具备一种教学功能,无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不再明确划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根据机械制造类的专业课程特点,如机械制图、测量技术等基础课程,可以在专业理论教室布置仪器仪表、设备(零部件)模型、技术标准、挂图表格等,这类教室可以将理论教学、学习讨论、查阅资料、小型零部件的拆装等融为一体,从而把理论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学生也不再需要上完理论课以后,接着再去实验室或实训室进行试验或实训。

专业理论教室可配置多媒体讲台、实物投影仪、零部件陈列柜、图书资料柜等,在理论授课的同时,也能进行实验的演示,还可指导学生现场操作。在理论教室设立小组工作区,学生按小组就座,培养学生制订计划、评估计划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模拟教室

在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教学中,全部依赖于真实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训练不现实,一般的学校也不具备条件,必须借助于模拟教室,除了数控编程与仿真以及CAXA、CAD/CAM等软件的学习之外,还需要模拟企业的生产过程,如PLM体验中心:建立前期的准备、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质量评估、反馈及成果应用六个环节,学生在设计平台学习机械制图、分析产品构造;通过工艺平台,根据产品进行工艺设计,并生成工艺卡片;依据编程平台,对工艺卡片的内容进行程序设计,并生成程序表;在加工平台(实训车间),根据图样、工艺卡片及程序表进行产品加工;最后在管理平台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并填写产品质量表。这样不仅实现了工作流程与校内学习的对接,也让学生能贴近岗位需求进行学习,而且使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专业教室

一些先进的高端设备,学生不可能人手一台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可以在专业教室中配置一套真实的设备,并在设备上配置视频监控,多媒体讲台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接收数据、播放课件等,教师可以演示真实的设备现场,并通过视频投放到电子白板上,解决了学生“看不清楚”的问题,还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解决了因为教师、设备、场地紧缺与学生较多之间的矛盾。

二、实训车间

与专业教室相比,实训车间更强调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性、真实性。按其功能可以将实训车间设计成单一功能和多功能的车间。

1.单一功能实训车间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或技能工种,设置单一功能的教学培训场所,如普通车工、钳工实训车间等,在同一教学场所配置多台配套相同的设备,主要用于学生学习的基本操作技能,便于教师的组织教学,也提高了设备和场所的利用率。

2.多功能实训车间

多功能实训车间是根据具体的职业或工种设计的,融该职业全部或多项职业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场所,根据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产品的需求,配置生产性的加工设备,将教学环境与实际工作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或学习小组)完成某个综合任务或产品,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提高某一项工作技能,而在几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某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计划、控制、生产、检验以及核算),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当然在多功能实训车间也必须设置专门的学习讨论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或讨论问题。

三、生产车间

引进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建立“校中厂”,校企共建生产型实训场所,将企业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和企业文化融入实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现场中学习。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既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学生身份的快速转变,使学生能以双重身份(学生、准员工)来要求自己,也降低了教学成本,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共赢。

通过对一体化教学场所的不断完善,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也有很多因素制约着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第3篇

【关键词】“华峰班” 化工 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05-01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化工园区及延伸产业链的发展,以及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大量化工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化工人才要更多地贴近石化行业。而目前的化工教学乃至专业实验过于通识化、程序化、模型化,学生通过化工专业的学习,无法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总结了温州大学化工专业教师近几年来的科研方向,并对“华峰班”的3+1教学改革试点和对温州大学化工专业的教学和实验进行了一些创新,提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教学和实验思路。

一 构建以知识群落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体系,切实推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的变革

化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六门课程组成,构成了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心专业课的主体。化工专业实验是化工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从工程与工艺两个角度出发,既以化工工艺生产为背景,又以解决工艺或过程开发中所遇到的共性工程问题为目的。现行的化工专业实验过于简单模型化,学生很难通过实验锻炼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进计算机仿真技术与现行化工专业实验结合,虽然拓宽与发展了工程实验的内容和可操作性,但工科学生真正的实践动手能力却得不到锻炼,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本次改革的尝试从整合教师科研室、化工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硬件与软件教学资源开始,逐步建立理论教学与课内外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和平台。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把部分课堂教学移入科研室进行,面对正在运行的科研装置进行现场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将科研中涉及的化学工程基本原理,通过设备运行、教师讲解、学生操作这一过程,实现教师、设备与学生对话,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加深对化学工程原理的理性认识,并且对化学工业的科学研究前沿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将工业催化中“固体催化剂颗粒内的质量传递”的教学内容与反应工程中“固定床反应器”一节的部分内容进行融合,以“固定床反应器及催化剂颗粒的内、外扩散消除”为教学内容,带学生参观并操作正在运行的固定床反应器,现场对学生进行讲解高压固定床反应器的内扩散、外扩散的消除方法,并让学生利用高压固定床进行石油化工的加氢脱硫实验研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认识到一些基本的化学工程原理。回到课堂上,再结合文献,系统地讲解教材中没有涉及的消除内、外扩散的几种方法。这一教学和实验过程的统一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接触到了科学研究的前沿内容。

第二,利用参观见习、生产实习的良好机会,在车间装置上进行现场教学。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化工专业教师的部分科研设备用于专业实验教学、课题研究内容部分纳入专业实验课教学内容,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高度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二 温州大学特色的“华峰班”化工专业教学改革

作为地方院校,温州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提高学生在工作方面的能力,温州大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基于企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探讨并实现了“华峰班”学生教学与上岗实践的运行机制,深入推进了校企合作办学,基本实现了“双赢”和共同发展。其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华峰班”模块课程。在工程专家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需要对培养方案进行部分修改,增设华峰提出的部分课程,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更贴近于华峰实际的应用。在这种战略方针下,学生在企业的环境中真正做到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无缝连接,缩短了岗位过渡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第二,丰富“华峰班”的内涵建设。明确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细化学生在每个环节、每个时间段的具体任务,明确入驻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具体任务和职责。企业专门派一位工程师作为学生的导师,两者相互合作交流,并定期将学生的进展情况作阶段性总结,明确下一阶段的任务和职责,并对学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余国琮、李士雨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2005(1)

[2]高璠、高鑫等.将科研项目引入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尝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6)

[3]张林香、王俊文等.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7(2)

[4]段东红、刘世斌等.化工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1)

第4篇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操作,在化工、医药、炼油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精馏同时进行传热和传质的过程,为实现精馏过程,需要为该过程提供物料的贮存、输送、传热、分离、控制等设备和仪表。由精馏原理产生的精馏装置是现在当今科技是领先水平体现,在国内大型技能比赛中,精馏装置是主流操作设备,要求参赛选手的各个方面的高水平技能,这样的设备最能考察技能的熟练程度。精馏设备也是石油化工类院校进行行业技能等级评定的主要设备,对于即将走上石油化工岗位的学生是一个很好反映操作水平的设备。

一、常减压精馏操作教学中要融入企业文化

石油化工类技工院校往往就业面向石化产业,对于即将走上岗位的学生,我们教师在进行专业化操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时的穿插企业文化在其当中,让学生在学习操作中能时刻保持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精神状态。

案例:在操作课上,由于设备有限,学生进行训练只能按照分组的顺序进行训练,在岗的学生进行操作时候,其他学生刚开始能认真观看学习,但是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拿出手机或者乱走动、大声讲话等,上课的教师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制止,但是过了几分钟,这样的情况就会重复出现,后面教师制止也制止不住,课堂秩序比较混乱,学习效果差。本人在教学之初也遇到这样的情况,经过了解后,发现这样的情况不单存在在本班,其他专业其他学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经过思考后,知道学生在操作中还是把自己当做一名学生,没有把自己当做一名上岗人员,所以,在后来的操作教学前,都融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企业精神进行熏陶,让学生能在操作课时把自己的身份从一名学生转化成一名真正的上岗人员,这样,他们在课堂上的状态非常高昂,在企业化管理规定下他们也能很好的遵守服从,课堂秩序有了很大的提高,效果也达到了理想效果。

在技能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操作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往往忽视学生的思想观念,这样的结果造成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为未来学生要走上工作岗位,对于他们现在的学生状态是不适合在岗位上工作的,所以,教师在操作课上能适度的引入企业管理,对他们来说既是新鲜是我也是一种严格要求的做法。而且企业文化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要系统全面的强调安全

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每一个操作教学的教师都明白,讲安全事项时候也能比较好的认真的讲述,给学生示范操作过程中容易碰到危险后的解决方法,但是,讲得很不完善也很不全面,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内容多而且杂乱,说明讲的时候没有系统的讲解。以下几个要点是我总结出来的比较完善的安全教育。

1.虚心学习,掌握技能。虚心的态度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要努力掌握学到的知识,要逐步进行实践,生产技能要反复进行练习。

2.“安全三原则”:整理整顿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经常维护保养设备。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3.“三级安全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4.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5.做到“三不伤害”。

6.注意遵守安全警示标志提出的要求。

7.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8.开工前、完工后的安全检查。开工前――了解生产任务、作业要求和安全事项。工作中――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机械设备运转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完工后 应将阀门、开关关好:气阀、水阀、煤气、电气开关等;整理好用具和工组箱,放在指定地点;危险物品应存放在指定场所,填写使用记录,关门上锁。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候,并不是单纯由任课老师老讲,学生也要进行互动,模拟出现危险时候怎样进行解决。让学生能清楚的知道危险就在身边,一个小小的忽视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从思想上先树立这样的观念,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再从实际设备操作中具体来讲解涉及到危险的方面,这样收获到的效果要比较好。

三、流程图要和设备流程结合起来学习

1.精馏操作流程

原料槽V703内约20%的水-乙醇混合液,经原料泵P702输送至原料加热器E701,预热后,由精馏塔中部进入精馏塔T701,进行分离,气相由塔顶馏出,经冷凝器E702冷却后,进入冷凝液槽V705,经产品泵P701,一部分送至精馏塔上部第一块塔板作回流用;一部分送至塔顶产品槽V702作产品采出。塔釜残液经塔底换热器E703冷却后送到残液槽V701,也可不经换热,直接到残液V701。

教??讲解常减压精馏装置主要介绍流程和设备,讲解完后示范给学生就给学生进行操作,这样的结果让学生只能机械的按照操作步骤来进行操作,培养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性,约束了学生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创新改革能力。

案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求学生了解常减压精馏设备的整体性,整体的最好反映就是流程图,流程图能最直观的表现设备的构造、管线、物料的流向等等,许多老师不要求流程图并不是不会讲,而是担心学生能力不足,学生接受不了。绘制流程图有三大步骤:画设备、画管线、补充阀门。第一次画图,许多学生确实画得不理想,但是第二次后就有了质的飞跃,第三次基本可以看出是经过训练后画的,学生在画流程图时候就能够结合流程了解本装置,对装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流程图的重要性并不仅仅试用在本套装置,在其他装置中,流程图的作用更大,在模拟炼油厂,设备管线繁多复杂,如果只会设备流程是远远不能熟悉掌握装置的,还应该认真学习流程图,对流程图加以分析,才能对装置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四、塔效率的计算

教学中,精馏塔的效率和产量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塔效率是依据塔板数算出的。塔板数有理论塔板数和实际塔板数。理论塔板数是根据精馏塔工艺计算求出的理论上应有的塔板数,实际塔板数是指精馏塔实际设计的塔板数。块实际板起不到一块理论板的作用,这就存在着塔效率问题。

塔效率(即全塔效率)是指达到分离要求所需要的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之比

式中 E塔: 全塔效率;

N理: 理论塔板数;

N实: 实际塔板数。

1.回流比的计算

1.1回流比的定义

在精馏过程中,回流量与塔顶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以R表示。

式中 R: 回流比;

L: 单位时间内塔顶回流液量,kg/h;

D: 单位时间内塔顶采出液量,kg/h;

1.2最适宜回流比

从上面的分析得知,全回流时理论塔板数最少,但无产品;最小回流比时,理论塔板数要无限大。因此二者都不能采用,实际回流比应介于全回流与最小回流比之间。

最适宜回流比是根据经济核算确定的。在完成规定的分离任务,同时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又都处于最低点时的回流比,即为最适宜回流比只适。各精馏塔在设计时都确定了适的参数。

第5篇

关键词:工厂化办学 职业素养 实践技能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指高职生通过校企文化熏染、品德形成、技能教育以及自我管理、自我陶冶和锻炼,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为更好地践行“工厂化办学”理念,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使学生尽早尽快了解企业,适应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笔者学校在实训教学中开展了“学生职业素养与实践技能培养”的课题研究。在实训教学中实行工厂车间式管理,将职业素养具体化为:规范实训教学秩序,加强遵章守纪、执行力教育;爱岗敬业,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安全操作习惯培养;严格实行“6S”管理;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团队意识培养;企业员工角色体验等。从而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岗位要求、工作程序等有机地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接触本职业之初即对未来职业有较清晰的认识,通过不断地实训练习,逐步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在提高实践技能水平方面,主要通过改进授课方式,提高实训质量和以真实产品做为实训项目,保证质量与进度两方面,将教学过程与产品加工过程有机结合,通过产品加工完成实训要素的训练,通过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实现技能水平的提高。

一、规范实训教学秩序,加强遵章守纪、执行力教育

每个企业经过长期的积淀都会形成独有的企业文化,包括员工行为规范、工作程序、责任意识、企业归属感等。“工厂化办学”就是要将企业的这些特点融入到教学中,在实训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执行力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行为规范,使其养成严格执行指令的习惯,就业时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

现代企业均有严密的生产组织,计划的时间性非常强,各作业环节之间联系紧密,如无严格的纪律约束和执行力,生产将无法正常进行,企业将无法正常运转。而90后学生多数个性张扬,不愿受约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实训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感受到企业严格的刚性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强化统一组织管理,减少个性,增强指令服从意识。为此,教学中要严格执行规范统一的实训教学秩序。统一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公共部分与教学程序,制定了统一的早训词、实训要求,并统一了周一及日常课程程序,明确每周一各实训课均需按以下统一的程序进行:统一早训,宣布实训要求;学员分组,指定站位;工具分发;现场管理要求等。面对实训学员多、设备少、空间小、不易管理的现状,对学员进行小组划分,并经过多次实践,确定出各小组每名学员的最佳站位,明确要求站位固定,以保证更好的实训秩序与效果。

严格按企业方式管理学生,要求学生进入实训场地统一着工作装、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实行严格考勤及早午班会制度,每天早午列队点名,检查工作装是否穿戴整齐,不合格者禁止参加实训学习。将企业的早班会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严格执行教师指令,教师严格控制教学进度,并严格检查每课教学要求的执行情况,以培养学生的执行力。

二、敬业精神、质量责任意识的培养

对企业而言,质量是其生存的根本。每个员工都要为其工作质量负责,要有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后将有大部分人从事企业一线的工作,换句话说,将有大部分学生就业后直接参与产品的加工过程,因此质量责任意识及敬业精神的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通过科学设计实训项目、引进企业真实产品,使实训内容具备企业产品常用要素或直接为加工企业的真实产品。本学期数车、普铣均采用真实产品做为实训项目,学生不仅兴趣更浓,而且由于有质量及进度要求,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压力。课初由教师明确产品质量与进度要求,学生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按期完成,更多的是加工过程的质量环节控制,只有认真对待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加工任务。将共性问题的讲解与演示同企业的质量问题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找出解决方案。通过整个加工过程质量的控制,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养成技术上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随着实训教学环节的深入,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未来将从事的职业岗位会有更明晰的认识,此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心理及认真、敬业的职业意识。

三、安全操作习惯的培养

安全问题与生产作业时时相伴,没有良好的作业习惯,工作中就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多与员工的违章作业有关,因此每一个新入厂的员工都必须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对于实训教学来说,在教会学生技能之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树立“安全生产,预防为主”、“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操作观念。所有参加实训的学生在实训前均需经过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确保学生在接受专业技能训练时,知道如何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做;在实训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在教学管理上加强巡检,对女生发帽、机加工戴手套等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重点检查,强化监督与管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作业习惯,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从事技能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6S”管理理念的灌输

“6S”管理是现代企业普遍推行的先进管理理念,是指在生产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进行“6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具体为:整理指区分要用与不用的东西,不用的东西清理掉;整顿指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地摆放整齐,明确地标示;清扫指清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清洁指将前3S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贯彻执行并维持成果;素养指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安全指既保证人员安全,又要保证设备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排除。“6S”管理带给企业的不仅是作业环境的干净整洁,物品摆放的合理有序,物流转运的畅通无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管理方式,员工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并在长期的执行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可在实训教学中引入“6S”管理方式,并将其具体化。将与实训项目无关的东西整理掉,实训所需课题件、工量卡具按指定位置摆放,如明确工具箱内每一层应放的物品及摆放顺序,工作台上工量具的摆放位置等,在实训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并列入实训考核内容之一;实训操作结束后立刻进行现场清扫,保证现场无金属屑、焊渣、杂物,地面清扫干净。每周五进行实训厂全厂范围的卫生清理和设备保养,整个过程要求全体教师和实训学生全程参与其中。这种管理使学生体验到企业不仅要求员工会生产操作,还要按要求进行现场管理与设备维护保养。通过实践,使学生对企业的“6S”管理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懂得“6S”管理的基本要求,并通过不断地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五、工艺纪律的贯彻

严格贯彻工艺纪律是企业产品质量保证的前提,在日常生产作业中,时时要求员工坚持“三按”(按图样、按技术文件、按标准)生产并对所加工零部件分类摆放,标识清晰。为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企业生产时的常态化要求,教学中将实训项目图纸按工艺步骤分解,由实训教师指导并控制加工节奏、顺序,严格要求学生按步骤加工课题件,每一步完工后由学生先自检,认为合格后交由教师检查。在整个实训期间,操作过程中始终要求学生按项目图样、工艺步骤、标准进行加工和检查,以模拟执行工厂的工艺纪律,养成自觉贯彻工艺纪律的习惯。

六、注重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现代企业的技术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产品可能由多名员工、多个部门甚至多个企业共同完成,团队合作能力成为衡量员工基本素质的重要条件之一。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均将下一工序视为客户,客户满意为工作宗旨,加工中需考虑后续加工的方便,只有所有工序都顺利完成,才能加工出合格产品,因此企业十分重视员工间的有序合作,要求员工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学生日常学习多为自主学习过程,讲求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实训教学中,在提高学生个人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实训时,将学生按企业的班组进行划分,日常的“6S”管理、工艺纪律、安全等方面的考核均以小组为单位,只有小组内每名学生都做得好,小组才能取得好成绩,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合作训练,培养其团队精神。

七、模拟企业员工角色,体会不同岗位职能,使实训过程更具企业化特点

实训教学中赋予学生不同的员工角色,如材料员、安技员、现场管理员等,让其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能,负责实训材料的领用与分发,现场安全检查、违章作业的监督、现场物品摆放、卫生环境检查与监督等日常工作。工作过程中由教师对具体问题加以指导,以此让学生对企业不同岗位的实际工作有更具体的体验,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

八、改进实训项目与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

技能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大量的高质量的正确操作。在教学中,将实训项目与真实产品相结合,通过大量加工产品,学生对技能操作掌握得更熟练,而在产品质量与进度的严格要求下,学生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对于暂时无真实产品的实训课程,可先分段进行基本要素训练后,集中进行由学生独立操作的完整工序连贯性训练,以实现学生对实训课程中基本要素的理解与熟练过程。通过连续独立操作完成项目任务,实现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翔云,胡振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量化评价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0(2).

[2]苏晓红.构建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J].机械职业教育,2009(12).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生 能力价值 原创 电脑动画制作

【中图分类号】J228.7;J952

一、年级不同,目标也应不同

七年的学生总体来说年龄较小,刚进入初中进行学习,学习方式方法还没有完全脱离小学,所以以Flash软件的基础知识为主。保证学生会用这款软件,对Flash软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这是为八年级的学习先打好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目标就要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并且要加一些与电脑动画作品相关的知识了。首先目标就不再像七年级时那么简单了,要教授一些有一点深度的难度的Flash的知识,以及应用的实例了。

二、普遍撒网,重点培养

此项工作主要是针对七年级下半学期和八年级的学生开展。

第一、剧本创作。首先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给学生上一节优秀动画作品的欣赏课。让学生充分理解动画作品的制作题材、结构、内容、主题思想等。

剧本创作要求: 剧本创作要遵从原创优先原则,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主要以环保、文明行为、中华传统、地方特色、社会热点、自身生活等题材。

剧本创作方法:可以先给学生f明白,先不要按照正规的剧本来写,可以像写记叙文一样,把故事情节交代清楚,先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出来。

第二、剧本筛选及修改。筛选剧本是教师重点培养学生作品的第二阶段。将学生的剧本进行审阅,并从中挑出比较有创意的、立意新颖的剧本。注意辨别抄袭的、雷同的、不完整、词不达意等这样的剧本,进行分类。

剧本的修改:对于筛选出的优秀剧本,可以看看还有什么补充的,有什么可以夸张想象的内容,可进行适当添加,使其更加完美。对于问题剧本发还给学生重写。

三、深入指导,明确目标

深入指导是门学问,因为每个剧本都不一样。这一阶段就是让学生怎样合理的制定目标有利于完成动画。

我这里用我曾经指导过的一个作品作为举例来说明。这个作品是的名字叫《两只蚊子的故事》,作者:张一博。故事剧本是两只蚊子想吸牛的血,结果发现牛被注了水,想去吸点儿牛奶,结果牧民往牛奶里加了抗生素,想去麦田里吃点东西,结果麦田被农民打了过量的农药,最后无奈只有去吸人的血,由于人都吃的是添加了这些不安全的药品的食物,两只蚊子吸完人血之后,异口同声的说:“呸!一点人味都没有。”一语双关,即是说人血没味,又是说人心都让利益金钱所蒙蔽,没有人情味。两只蚊子的故事是用蚊子的视角来说明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主要是说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剧本,经过了多次修改,最终才成为现在看到的剧本。

在有利于学生去操作的原则上,把上面的剧本的几个目标定出来。

第一个目标:设定主要角色形象,主要角色一般为原创形象,先把主角形象用草图的形式绘画出来,然后再到计算机里实现。上述剧本中确定两只蚊子的形象。

第二个目标:设定次要角色。次要角色可以借鉴网上提供的一些形象做参考,再加工修改一下都可以。上述剧本中的农民、牧民、食客等都为次要角色

第三个目标:设定主要场景,景物布置等。根据剧本为四个场景,牛的饲养场景、牧区场景、农田场景、食客场景。

第四个目标:设定主要人物角色,次要人物角色的动作和人物角色台词等。根据剧本,将蚊子的台词,注水牛、抗生素牛奶、过量农药的农田等的动作制作出来,放进相应的场景。

第五个目标:合成动画中的各元素,添加声音等来完善动画,审阅动画,测试动画。形成完整的动画作品。

四、阶段控制,分段完成

教师把上述的五个大目标可作为是五个阶段进行监督控制。督促学生分段分目标完成。

第一阶段,主角形象设定。将以上确定的第一个目标拆成小目标分配到日常教学中,逐个完成。要抓住主角的特点来设计形象,比如蚊子有又尖又长的嘴和扇动频率非常快的翅膀,要抓住这些特点来设计。

第二阶段,次要角色设定,出场顺序的确定。根据出场顺序逐个制作,以上剧本中先制作养殖人员给牛注水的场景,先确定养殖人员的形象。然后依次完成后面的次要人物的形象设定。

第三阶段,设定场景,根据场景顺序依次设定即可。

第四阶段,设定主要和次要角色的台词和动作,按顺序即可。

第五阶段,最终合成各元素,完善动画,测试调试动画,形成作品。

我总体分五个阶段来完成一个作品,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几个阶段穿行,不需要按这五个阶段来生搬硬套。比如二、三、四阶段就可穿行,第二阶段设定了养殖人员形象时,就可以把注水的动作做出来,可以把场景也设计出来。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阶段来监督学生完成目标。学生都有惰性,要时时监控,时时督促,还要不断地校正目标,使之不要偏离目标,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第7篇

关键词:项目驱动;模块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项目小组

1 项目驱动式模块化教学方式介绍

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一出台就在许多国家,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转向“市场”,我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该教学模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特点,越来越受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关注。

2 项目驱动式模块化教学的编排

2.1 在课程编排上 我们打破了一个学期3-5门“专业技能课”每周2-4学时交替上课的安排方式。同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作为一个教学模块,集中在连续的几周内组织完成教学、实训、考核(考试),集中完成一门课程模块后,再转入下一个课程模块的学习。这样教师就有了相对集中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激起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2.2 在上课的方式上 不再一半理论课在教室上,一半上机课在机房上,而是同一门课程不分理论课、上机课,全部集中在多媒体机房上课,理论和实训一体化。自2006年以来,我们开始大力推广一体化机房建设,目前模块化教学班已全部实现一体化教学。

3 项目驱动式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模块化教学有很多种具体的实施方法,如项目驱动法、小组法、任务法。实践中,我们组织实施的“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小组学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实施方法下面以《常用工具软件》来进行详细介绍。

3.1 划分小组 小组人数以3-5人为宜,推选组长,引导学生推选的组长能起到带头和组织作用,一般要求组长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使用上比较熟悉,兴趣比较高的学生担任。组员采用自由组合,但是教师要引导,以保证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

3.2 确定内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项目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3.3 布置任务 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自然愿意去完成。

3.4 学生实施 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后,教师不能采取“放鸭式”,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实施者,教学的指挥、调度仍掌握在教师手中,应该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既是“指导者”、“导航者”又是学习伙伴,让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

3.5 评价结果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成果,进行讨论、总结、评比。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此项活动中的表现等,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4 项目驱动式模块化教学的考核

在每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开课之初,任课教师就要明确以实践操作作为本课程的主要考核依据,并布置课程考试的“题目”——本课程学习之后要完成的“工作项目”。

例如,《电脑组装与维护》的考试(考核)题目就是“完成一台电脑的组装和系统优化”;《网页三剑客》的考试题目就是依照所给主题和素材制作一个网页。《常用工具软件》的考核则平时项目成果40%,期末学生小组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考核:①以小组为单位,从考核题库中抽取项目任务,提交完成成果,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评价。②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项目完成和提交,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考核,相当于论文答辩形式。

学生学习的情况有差异,自然做出的“项目”也有差异,课程的成绩也有高低,总的一个标准就是以运用所学技能完成成果的质量作为课程成绩的主要考核依据。当然,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实行理论+实践的考核方式,并按一定比例记分。

此外,对参加了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IT行业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关合格证书的,经核准,也可予抵本门课程成绩。

5 项目驱动式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5.1 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模块与专业技能的高度结合,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而提高技能的最佳方法就是下企业、到公司实习。我系每学期都有2-3位老师被下派到公司实习2-5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当他们再走上课堂时,所讲授的已不再是空洞的内容。

5.2 教学上达到精讲多练 教师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起到贯通、点拨作用,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去摸索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真正做到高职学生“理论够用”。

5.3 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和实战性 实施模块教学的关键是实训教材。对每个模块所需的教材,不采用按章节分类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不同模块要解决的工种内容的需求来编写教材。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教材一般以项目为单位来编写,将实战项目整体融入教材。模块教学是专业课教材建设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和实用性。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

第8篇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胃肠运动障碍

近年来,胃肠道已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防治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促发MODS的重要靶位之一[1]。MODs可引起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继而加重病情。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作为胃肠道的起搏细胞,在胃肠动力变化中的作用

不可忽视。本实验对MODS模型大鼠胃肠道ICC的形态学变化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探讨MODS致胃肠运动障碍的产生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仪器 Bio-Rad Radiance2000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USA);KRYOSTAT 1720冰冻切片机(Leitz,German);LKB-Nove超薄切片机(Sweden);JEM-1010透射电镜(Japan)。

1.1.2 实验试剂 c-Kit兔抗大鼠多克隆IgG抗体(c-19,Santa Cruz,Biotech,California,USA);FITC-山羊抗兔IgG抗体(Signa,USA);山羊血清(北京中山试剂公司)。

1.1.3 实验动物和分组 健康Wistar大鼠(3~4个月龄)17只,由天津市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体重(206±26)g,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6只)和细菌性腹膜炎致MODS模型组(B组,11只)。

1.2 实验方法

1.2.1 MODS模型的制作 大肠杆菌(E.coli.,0127:H6,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生物鉴定所)增菌后制成6×10[8] cfu/ml混悬液,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BaS0[4](W/V)佐剂,混匀。大鼠禁食(不禁水)24h后,在无菌条件下,A组每只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B组腹腔注射1mlE.coli.混悬液,制造细菌性腹膜炎致MODS动物模型[2]。

1.2.2 标本的取材和固定 造模24h后,两组大鼠均断颈处死。取胃体、胃窦和小肠新鲜组织标本行冰冻切片;另取三部位标本去除黏膜和黏膜下层,用2.5%戊二醛固定。

1.3 免疫荧光染色

新鲜组织包埋后,-25℃冰冻切片(6μm);4℃丙酮固定20min;用0.01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冲洗;山羊血清(1:10,PBS稀释)室温孵育30min后弃去;滴加c-19(1:200,PBS稀释),37℃孵育1h,4℃过夜;PBS冲洗;滴加FITC-山羊抗兔IgG抗体(1:50,PBS稀释),37℃避光孵育1h;冲洗后封片。阴性对照实验用PBS代替一抗,余操作步骤同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并采集图像。

1.4 电镜标本制作

固定后的组织切成1mm×2mm小块;含6%蔗糖的0.1mmol/L PBS冲洗;1%O[s]O[4]后固定;梯度序列乙醇脱水;1%醋酸双氧铀阻滞染色;包埋后半薄切片(1~2,μm)定位;超薄切片(50~70mm);铀-铅双染色;透射电镜观察。

2 结果

2.1 免疫荧光法下胃肠肌间神经丛ICC(myenteric ICC,IC-MY)分布

A组胃肠Ic-MY均呈连续条带状分布,细胞分布均匀,细胞间相互联系紧密;高倍视野下可清楚看出似梭形的胞体,细胞突起;细胞数量很多。见图1。B组胃肠IC-MY呈间断分布,条带样完整结构消失,细胞分布不均匀,细胞间出现较大间隔;高倍视野下可清楚看出梭形的胞体,细胞突起不明显;细胞数量很少,荧光强度减弱。见图2、图3。

2.2 电镜下lC-MY超微结构

A组细胞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分散,结构清晰;胞质少,富含细胞器,包括发达的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大量线粒体、核糖体和发育良好的高尔基器,主要集中在突起内;具有基膜,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下,两部位之间有许多腔洞;胞浆内随处可见成束的微丝和中间丝,未见粗丝;可见电致密胞浆(electron-dense cytoplasma)。细胞多与神经纤维末梢和神经束伴随存在;胞体靠近神经纤维,非常接近三级神经束,与神经纤维末梢联系密切;突起与邻近的ICC和平滑肌细胞间有缝隙连接(gap junction)。见图4。

B组细胞核皱缩,异染色质趋边,呈斑块状;胞浆内细胞器数量明显减少,结构出现异常,尤其在突起中;部分细胞胞浆内微细结构辨认不清;胞浆空泡形成,胞膜泡状化;线粒体数量减少,出现肿胀、嵴断裂、溶解、形成空泡甚至破裂;内质网扩张,粗面内质网脱颗粒;许多细丝和中间丝排空;出现大的脂滴和空的膜结合泡;次级溶酶体增多,与融合性脂滴和大的成簇糖原颗粒密切相关;细胞突起明显减少或消失,许多末梢突起破裂,失去胞浆内容物;与邻滑肌细胞、神经末梢和其他ICC之间的缝隙连接明显减少或消失,尚存的细胞间连接也显示不清;部分神经末梢肿胀,伴递质小泡少量或消失;组织间隙内存在大量液性物质和凌乱无序的胶原。见图5、图6。

3 讨论

胃肠环、纵肌之间的IC-MY,是胃肠慢波活动的起搏器和传导者,保持胃肠环、纵肌肌电活性的同步,ICC网络介导肠壁不同部位的沟通[3-4]。胃肠电慢波的消失与IC-MY缺失及ICC网络损伤密切相关[5]。在多种胃肠运动障碍疾病中存在ICC减少、相对缺乏或结构改变[6-8]。

小肠在体肌电和离体肌条收缩实验研究显示,MODS组慢波频率较正常组显著减慢,振幅明显下降,推测由于MODS的影响Ic-MY网络或细胞本身受到损伤或破坏,正常的功能减弱或消失[9]。免疫荧光染色证实,MODS组IC-MY较正常组数量明显减少,荧光亮度减弱,细胞间连续性消失。其原因为:(1)肠管极度扩张,致使肌间神经丛受到牵拉,面积增大,单位面积上IC-MY减少;(2)对IC-MY网络过度牵拉,使IC-MY之间连接断裂,影响电活动的传播;(3)炎症引起胃肠毛细血管充血,使渗出增加,环、纵肌之间的肌间隙增宽,导致Ic-MY相对减少;(4)炎细胞浸润到肌间隙,炎性因子和炎性渗出干扰c-Kit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也干扰荧光素的结合,使IC-MY显示减少或荧光度降低;(5)IC-MY本身细胞膜结构的损伤或细胞内在结构损害甚至凋亡,导致细胞减少、抗原缺失或信号传导途径被阻断,引起细胞减少或功能损害。

对胃肠IC-MY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MODS组IC-MY超微结构较正常组有明显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是导致IC-MY受损和功能异常的直接或间接原因:(1)细菌性腹膜炎所致MODS必然会引起炎性反应,导致肌层和肌间隙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ICC的突起最易受到影响;ICC网络被破坏,使慢波电活动的扩布受到影响。(2)ICC与邻近ICC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被破坏,细胞间失去联系,影响电信号在ICC网络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的传播,阻断细胞间信号传导途径。(3)胃肠道的正常运动依赖于肠神经系统、肌层和ICC的共同参与[10];ICC与肠神经元的终末神经之间存在多种突触小体,作为肠神经和平滑肌的中间媒介,对神经到平滑肌的信号传递起重要的作用[11-12];MODS胃肠IC-MY与神经末梢之间的紧密对合消失,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影响平滑肌的收缩功能。(4)大量线粒体的存在是IC-MY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胃肠起搏活性的产生起主要作用[13];线粒体间隙内释放的细胞色素-C可导致细胞凋亡,MODS胃肠IC-MY大量线粒体溶解、破裂,溶酶体的存在加重胞质内细胞器的溶解,大量细胞色素-C释放,引起细胞凋亡、坏死。(5)c-Kit的正常分布和表达对ICC的发育、功能维持和慢波电节律的产生至关重要[14];MODS导致IC-MY膜结构破坏,影响胞膜上c-Kit蛋白的表达,使特异性染色减弱或消失;而且c-Kit分布异常和表达减少,必然会影响慢波活性。(6)由神经元细胞或平滑肌细胞产生的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可促进ICC的生长和分化,维持ICC的正常生理功能[15];SCF缺乏可影响ICC的发育、慢波电活性和神经应答;MODS时神经元和平滑肌细胞由于炎细胞侵害而受损,SCF分泌减少导致ICC功能异常。(7)MODS胃肠IC-MY核结构的变化,说明部分细胞发生变性、死亡,丧失了应有的功能。IC-MY其他超微结构变化对其功能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MODS可引起胃肠起搏细胞IC-MY的损伤和胃肠慢波频率的明显下降。胃肠运动减弱导致胃肠扩张、细菌过度生长,继续侵袭受损的胃肠壁,加重胃肠功能障碍。ICC对缺氧非常敏感,MODS时,胃肠道缺血、缺氧,更加重ICC的损伤。MODS致大量炎性因子(白介素1B、前列腺素和肿瘤坏死因子-a等)释放,引起一系列反应,也可能是ICC损伤的原因[16]。但胃肠慢波并没有完全消失,可能是由于形成网络的ICC在一些细胞损害后,网络中原先处于静止状态的细胞进行替代,维持一定的功能。

由于目前对ICC起搏机制的研究还不十分清楚,MODS是通过何种确切途径干扰了ICC的起搏功能还需深入研究。

(收稿日期:2006-11-09)

第9篇

关键词 热工自动化 虚实结合 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26

0 前言

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传统偏向于就业导向型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模和特质上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反馈于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非常直接和明显。①相较而言,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因其依托于国家能源、电力等基础行业,在人才培养规模以及与国民经济需求的对接上表现稳固。②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学生毕业就业的态势平稳,受就业导向的冲击较小。这一现状非常有利于专业和学科人才的沉淀,也有利于高校在专业和人才培养上形成自己的特色。③但其弊端也较为明显,即行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慢时变性,其信息反馈和反作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具有较大滞后性,结果导致人才培养主体方在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是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热工自动化本科人才培养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能源、电力等行业服务。长沙理工大学的热工自动化专业,自2013年国家教育部统一专业命名后,归并自动化专业名录下,并统一以“自动化”专业对外招生,这给传统以能源、电力行业为依托和特色的热工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国家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给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能源、电力等行业作为实现国家战略部署和构想的重点建设领域,迫切需要实现行业人才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④这要求热工自动化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层面的内涵发展。⑤⑥

本文就长沙理工大学热工自动化专业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的实施情况,结合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践,探讨新常态下如何开展热工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如何实现专业及学生内涵的发展等核心论题。

1 主动适应专业人才时代需求,优化培养体系

热工自动化专业人才应用的代表性方向是能源、电力行业中的发电过程。相比于其它粗狂型的工业生产,发电过程(火电、核电、新能源发电)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过程复杂、控制精细、安全等级高等一系列典型特点。这导致在结合行业开展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只能眼观、不能手动”的现象。学生缺乏对专业应用和行业特质的深入了解。这非常不利于课堂知识的应用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为弥补不足,高校在培养环中借助仿真系统强化学生能力。应用仿真系统较好地弥合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这是热工自动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受人财物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仿真系统的配置往往在规模和质量上落后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时代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转型发展的高阶段和以复杂性矛盾协调推进为特征的新常态,国家和社会用人单位从早期的强调专业知识,到强调人文和思想素质,再到现在的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热工自动化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紧跟时代需求,做好专业顶层设计,重点把握热工自动化人才要实现的目标和深入思考如何培养的核心环节。如图1所示,为了主动适应时代人才需求,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1)主动深入企业行业,收集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了解人才需求新动向;(2)跟踪学生入职情况,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掌握人才行业适应性;(3)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专业、工程和教学能力,提升专业视野和教学能力;(4)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实践创新能力。

建立了系优化机制,形成以体系分析和评估为中心的四个基本检验动态回路:(1)以学生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分析评估;(2)以知识结构为目标的课程和实践体系的分析评估;(3)以人才素质为目标的师资队伍体系的分析评估;(4)为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教法体系的分析评估。

2 着力建设学生素质内涵,强化实践创新能力教学

主动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过程,必须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系列教学实践。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培养热工自动化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环节及内容的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确保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具备基本实验技能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兴趣与爱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专业爱好、兴趣,自觉地开展实验研究与探索,使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

(1)建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结构化实践教学。整合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能力层次。建立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四大主环节,对学生所需的不同层级的实践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

根据企业行业对时代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将能源动力类和自动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问题引入热工自动化的实践教学,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强化学生能力培养、“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热工自动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传统的专业实习环节多在电厂进行,但是电厂生产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控制操作有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过多的实习环节放于电厂,容易导致学生实习实践“只能眼观,不能手动”,学生很难得到真正的实训机会。为此,热工自动化专业教学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引入能源生产、转换与控制的实训系统。通过采用过程仿真系统实现“以虚补实”。

如何“虚实结合、虚实共进”培养学生能力,先进实践教学条件和资源利用效用显得非常重要。从结构、整体上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丰富了“虚实结合、虚实共进”内涵与维度。如:针对以往在电厂开展的热控设备检修实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取校企合训的方式进行。先是学生企业实习、行业专家授课,学生熟悉工程背景和工艺流程,明白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是校内检修实训、专业教师指导。校内的检修设备多为企业生产线上替换下来的设备,检修内容紧贴行业需求。通过综合专家讲课、检修软件仿真操作、设备实际操作,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控制设备整体理解、有利于对控制系统体系的把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3)建立具有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要实现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只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是重要保障。通过开展工程化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教师深入企业有利于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在工程化的过程中,教师能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如何运用于实际过程理解。教师行业知识的拓展,能极大丰富教学课堂的信息,使课本知识变得更为鲜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以“节能减排”基地助力实践创能力。“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创设了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新基地,建立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创新平台。这些创新基地和平台把能源生产、转换和控制等相关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热工自动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表现突出,在历届节能减排大赛、挑战杯比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节能减排”基地为主导,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科技实践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 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能源和电力行业更加注重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确保学生具备实践创新核心能力和高水平的专业综合素养,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定必须主动适应时代人才需求。依托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的“虚实结合”实践教学,结合“节能减排”创新基地的教师和学生工程化实践,进一步凝练热工自动化在专业领域内的特色,逐步形成在能源电力行业内更具竞争力的人才优势。

注释

① 牛春明,孔微巍.新常态经济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2:87-92.

② 刘江山.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5:89.

③ 邓海毅.新常态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及突破[J].现代商业,2015.23:131-132.

④ 徐晖.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新常态 新趋势 新举措[J].电器工业,2015.4:54-55.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想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无非从三个大方面出发:教师备课、学生学习方法和学校的态度。找到这三个方面的不足,对症下药,弥补改善才能解决困扰我们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相关方法都是一一针对教师、学生和学校方面不足的。

一、优化教师的课程设计

从多数老师的教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初中化学老师的课堂内容设计太过于枯燥单调。依旧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虽然老师讲得很多,学生也没少记,但是教和学仍然难以一致,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要优化教学课程的设计,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充满创新;教学导入一定要新颖独特,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更要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化学很多知识是来源于化学实验,单单靠死记硬背化学公式是学不好化学的。因此,教学不能忽视了实验的作用。实验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首先,学生要对化学这门课改观。不要仅仅把它当做升学的一门考试课而已,它还是一门可以教给你很多受用终身的知识的科目。学习本来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学习化学也一样。化学可以带你了解看似普通的空气、水、土等常见的东西,让你明白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烟花绽放如此炫目?会教会你用化学的思维来看世界。再有,化学作为一门实验课,你的学习一定少不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提高你的动手能力,还能帮你强化记忆化学原理。

三、学校要重新定位教学活动

第11篇

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暴露无疑,只有素质教育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只有素质教育才能让学生告别“死读书”的不良局面,才能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也只有在素质教育下成长的学生才能为这个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教师若想教好学生,首先必须先更新自己的观念,教师不仅是在“教书”。我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如何更好地做到从以前的“授之以鱼”到现在的“授之以渔”。应试教育虽然有很多不可取之处,但我觉得它所强调的记忆在当今的学习中,仍有很大的必要性。但需强调的是我所赞成的“记忆”不是以前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记忆、科学性记忆、趣味性记忆。

化学在中考中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和老师为了减轻学习负担,已不再去记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了。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是错误的:①因为缺乏记忆,初三学生经常会犯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如NaCl写成NaCl,不知H、O的化合价,不会写元素符号……②在中考中,理化合考,学生用来答化学试题的时间只有50分钟左右,若考生全靠翻书来答题的话,很难完成所有的试题,再者大多试题在书本上都找不到,需要学生发挥解题能力;③自从开卷以来,很多高一教师觉得现在的化学比以前难教了,因为许多高一新生缺乏最基本的化学常识,这会让他们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遇到很多障碍。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记忆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高效地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呢?

我们可以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发育特点,因势利导。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较之小学生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从老师讲授中获得知识,还爱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循循善诱,提高其记忆能力。具体措施:①加强实验教学,以各种奇异的化学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如讲授“自燃”这一内容时,我开始就演示实验,把白磷溶液滴在滤纸上,一会儿滤纸就自己燃烧起来。这时提出问题,滤纸为什么自行燃烧?实验及问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时再引入新课。这样,学习新知识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学生听讲就有了目的,对教材内容自然印象深刻。②应用直观形象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初中化学的概念、理论,涉及到微观粒子的结构、组成,运动和变化,它与宏观形象或事实有质的不同,是更为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教学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效果。如在讲“电解质的电离”时,我在小黑板上出示了图像。这样学生对电解质的离解及运动,一目了然,印象深刻。③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概念的完整性,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提高记忆效率。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千丝万缕,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表现出记忆效果不佳。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效果,就要力求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并掌握完整的概念。如:在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教学中,我先复习“溶解度”的概念,而后给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强调指出这一个公式必须具备:一定温度下,百克溶剂中,溶解达饱和,溶质克数一定,此时溶质克数即溶解度。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了记忆效果,又掌握了计算的方法。④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简化记忆。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如:硝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将已学过的有关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跟硝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硝酸跟硫酸、盐酸都具有酸的一般通性,因为电离时可以生成氢离子。但硝酸的氧化性跟浓硫酸相似而与盐酸不同,这是由于硝酸分子里的氮原子处于最高价态,容易被还原成低价态氮。它的氧化性突出表现在不论稀浓,在不同条件时,硝酸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硝酸分子的不稳定,极易分解的特征,因此它的化学性质又和硫酸有不同之处。经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和归纳,简化了学生的记忆,学生不仅能记住硝酸的特性,而且能巩固对硫酸和盐酸化学性质的记忆。这样克服了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弊端。

那么在初中哪些知识学生是有必要进行记忆的呢?

(1)基本概念。如: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置换反应等,这些基本概念在平时的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很有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清晰的记忆。

(2)元素符号。H、C、N、O、Na、Mg、Al、Si、P、S、Cl、K、Ca、Mn、Fe、Cu、Zn、Ag、Hg、I元素符号的掌握是书写化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前提,没有掌握好它们,化学的学习将寸步难行。因此我们应该在合适的时期要求学生分批地、准确地记忆它们。

(3)常用化学式。如:H、O、N、HO、CO、HO、HCl、HNO、HSO、NaOH、Ca(OH)、NaCl、NaCO、NaHCO、CaCO、KClO、KMnO…

(4)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略)。老师可以教学生用化合价口诀来轻松记忆。

(5)常见化学式的式量或分子量。如HO(18)、CO(44)、CaCO(100)、NaOH(40)……这些在计算中经常用到的式量或分子量若能记忆不仅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而且可以降低错误率。

(6)金属活泼性顺序表(略)

第12篇

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暴露无疑,只有素质教育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只有素质教育才能让学生告别“死读书”的不良局面,才能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也只有在素质教育下成长的学生才能为这个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教师若想教好学生,首先必须先更新自己的观念,教师不仅是在“教书”。我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如何更好地做到从以前的“授之以鱼”到现在的“授 之以渔”。应试教育虽然有很多不可取之处,但我觉得它所强调的记忆在当今的学习中,仍有很大的必要性。但需强调的是我所赞成的“记忆”不是以前简单、机械 的“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记忆、科学性记忆、趣味性记忆。

化学在中考中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和老师为了减轻学习负担,已不再去记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了。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法和教 学方法是错误的:①因为缺乏记忆,初三学生经常会犯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如NaCl写成NaCl,不知H、O的化合价,不会写元素符号……②在中考 中,理化合考,学生用来答化学试题的时间只有50分钟左右,若考生全靠翻书来答题的话,很难完成所有的试题,再者大多试题在书本上都找不到,需要学生发挥 解题能力;③自从开卷以来,很多高一教师觉得现在的化学比以前难教了,因为许多高一新生缺乏最基本的化学常识,这会让他们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遇到很多障 碍。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记忆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高效地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呢?

我们可以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发育特点,因势利导。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较之小学生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从老师讲授中获得知 识,还爱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循循善诱,提高其记忆能力。具体措施:①加强实验教学,以各种奇异的 化学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如讲授“自燃”这 一内容时,我开始就演示实验,把白磷溶液滴在滤纸上,一会儿滤纸就自己燃烧起来。这时提出问题,滤纸为什么自行燃烧?实验及问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 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时再引入新课。这样,学习新知识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学生听讲就有了目的,对教材内容自然印象深刻。②应用直观形象教学,帮助 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初中化学的概念、理论,涉及到微观粒子的结构、组成,运动和变化,它与宏观形象或事实有质的不同,是更为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只有 理解了的东西,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教学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效果。如在讲“电解质的电离”时,我在小黑板 上出示了图像。这样学生对电解质的离解及运动,一目了然,印象深刻。③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概念的完整性,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提高记忆效率。 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千丝万缕,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因而 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表现出记忆效果不佳。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效果,就要力求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 理解并掌握完整的概念。如:在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教学中,我先复习“溶解度”的概念,而后给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强调指出这一个公式必须具备:一定温 度下,百克溶剂中,溶解达饱和,溶质克数一定,此时溶质克数即溶解度。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了记忆效果,又掌握了计算的方法。④分析对比,综 合归纳,简化记忆。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 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如:硝酸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我要求 学生将已学过的有关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跟硝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硝酸跟硫酸、盐酸都具有酸的一般通性,因为电离时可以生成氢离子。但硝酸的氧化性跟 浓硫酸相似而与盐酸不同,这是由于硝酸分子里的氮原子处于最高价态,容易被还原成低价态氮。它的氧化性突出表现在不论稀浓,在不同条件时,硝酸都能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由于硝酸分子的不稳定,极易分解的特征,因此它的化学性质又和硫酸有不同之处。经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和归纳,简化了学生的记忆,学生不仅能记住 硝酸的特性,而且能巩固对硫酸和盐酸化学性质的记忆。这样克服了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弊端。

那么在初中哪些知识学生是有必要进行记忆的呢?

(1)基本概念。如: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置换反应等,这些基本概念在平时的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很有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清晰的记忆。

(2)元素符号。H、C、N、O、Na、Mg、Al、Si、P、S、Cl、K、Ca、Mn、Fe、Cu、Zn、Ag、Hg、I元素符号的掌握 是书写化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前提,没有掌握好它们,化学的学习将寸步难行。因此我们应该在合适的时期要求学生分批地、准确地记忆它们。

(3)常用化学式。如:H、O、N、HO、CO、HO、HCl、HNO、HSO、NaOH、Ca(OH)、NaCl、NaCO、NaHCO、CaCO、KClO、KMnO…

(4)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略)。老师可以教学生用化合价口诀来轻松记忆。

(5)常见化学式的式量或分子量。如HO(18)、CO(44)、CaCO(100)、NaOH(40)……这些在计算中经常用到的式量或分子量若能记忆不仅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而且可以降低错误率。

(6)金属活泼性顺序表(略)

(7)部分典型的化学方程式:如HO在MnO催化作用下分解制O;由CaCO和稀HCl制备CO气体;CO与Ca(OH)的反应……

第13篇

论文摘要: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强而且抽象,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挑战性。文章指出了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辅以翔实的教学实例,提出了物理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1.引言

物理化学是一门通过研究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来探求化学基本规律的学科,是化工、轻化、高分子、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其概念性、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涉及的公式多,应用条件严格,比较抽象,初学者往往觉得困难较大。而且,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使得物理化学这门基础课往往采用大班教学,课堂通常要容纳百人左右,增加了教师调动课堂气氛的难度;此外扩招后的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和理解水平以及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如何在科技迅速发展,交叉渗透口益突出的当今,克服这些困难,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是每一个物化教师应当不断研究的课题。

2.目前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课堂教学中发现,由于物理化学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公式、定律多,很多同学对物理化学畏惧、缺乏信心,普遍感到困难。由于学习卜的困难,有的同学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心理,以致上课根本就不听;由于缺乏对所学专业的总体把握,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物理化学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对学习物理化学的必要性理解不够,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学习物理化学,很多学生寄希望于考试前的突击学习;还有的学生存在盲目自信、眼高手低的缺点,上课虽然能听懂,但是不复习而且不独立完成作业。众所周知,物理化学的公式庞杂众多,必须经过自己的反复推导练习才能熟练应用。由于其理论性强,公式多且较为繁杂,教师、学生都花了不少精力,但往往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效率不高,所以如何提高物理化学的教学效率具有现实的意义。

2.1把物理化学的特点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优势

物理化学的特点是条理清晰、推理严密,要把物理化学的特点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优势。要学好物理化学必须把握物理化学思维的特点,在课堂上经常把物理化学的教材的主线拎出来,并且反复强调,使学生不再感觉到内容散乱,找不到规律。物理化学的难点在土册热力学基本定律部分,涉及的计算、证明推理不仅内容繁多,而且难度高,很容易打击初学者的学习成就感和积极性,这时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回顾复习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知。在每一章内,要强调本章的基本思路,而开始新的一章时章时,要强调这一册书内容的安排规律,此外还要注重每一章节的复习以及学期末复习。比如第一册内容的安排,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之前就应当讲清楚:首先学习热力学基本定律,然后将这些基本规律用于稍复杂的多组分体系、化学反应以及相平衡体系。这种反复强调可以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这门课程,把握课程总体,理清课程思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细节,细节之间增加了有机的联系,自然容易学好记牢。而且,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物理化学问题本身,还要经常让学生从物理化学具体的知识点中走出来,审视物理化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热力学定律学完之后首先处理的是单组分体系,然后再处理多组分体系,在第二册又在此基础上处理有电能以及表面能参与的体系,这样一种循序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其他问题时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学习物理化学也应当是一个方法论的学习过程。

2.2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知识的趣味性是重要的学习推动力,把理论性强、抽象而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如果一直按课本的内容平铺直叙,只能使学生感到乏味和厌倦。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方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多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表面现象”这一节时,可以创设生活中常见有容易被忽略的实例。(1 )荷叶上的露珠为什么呈球形而不是长方体或是正方体呢?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趁机引入表面和表面张力的概念。(2)将干毛巾的一端浸在水盆中时,过一会儿毛巾的另一端也会潮湿,这是为什么?新买的毛巾很容易浸湿,但是经长时间使用的毛巾就变得不容易浸湿,这又是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又可以让学生带着兴趣进人毛细现象的学习。当学生学完知识理论并且会运用所学的来分析现象找答案时,教师将成就感。

2.3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结合

(1 )比如水蒸气蒸馏。在学组气液相图后,知道了两种完全不互溶液体形成的液态混合物的沸点低于任一组分的沸点,这一点对于分离提纯一些不溶于水的有机物非常有用,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提纯温度节约能量,而且在低温下还有利于保护易分解的有机物。此外,这样还把物理化学的知识和前面有机化学里的内容联系了起来,使学生的脑海里的知识点不再孤立。(2)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热机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热机的工作原理,并且学会了计算热机效率,这时可以将这些与实际生活中的空调联系起来,将空调供暖与取暖器相比较,这时学生们会发现通过热机供暖的优越性,加深对热机的理解,将有利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其他章节的学习。(3)在学习完电化学中电池对外做功计算后,可以将同样的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后放热并将放出的热设计成热机对外做功,并将之与用同样的物质设计成电池对外做功相比较,又会发现通过电池对外作功的优越性,这不仅加深了对电化学的理解,而且加深了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化学其实并不难,而且挺有用,消除学生的物理化学无用论思想。

2.4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简洁性,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在课堂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目前很多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室都配备了电脑、实物投影仪。通过制作教学幻灯片可以省却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而且讲解图表时也更加方便,富余的时间还可以补充一些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但是,也应当对多媒体教学的负面一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学生记笔记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其实记课堂笔记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而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里成了匆匆过客。因此,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要适可而止,以免适得其反。

2.5注重考核方法的与时俱进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设计适合的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一质的提高给出合理的评价,也是广大物一化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了开卷与闭卷、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每一门课程开一始时,很多学生最关注的不是这门课要学什么,而是这门课怎么考试、考什么。让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是可悲的。考试应当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而不应当成为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帮凶。传统的终结式考试模式,即在一学期末进行一次考核,虽然易于组织便于操作,但显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参照了其他一些院校的做法,确定了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开卷的形式是开展十分钟不定期课堂练习.内容以讲解过的知识点为主,可以翻看书和笔记,但不准相互交流讨论,一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消化。而且从学生平时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还可以对教学作及时的反馈。期末采取闭卷考试,测试学生是否牢固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方面的知识。在考试.的命题方面,要设计既能反映学生知识水平又能检测学生能力素质的考题。由于有平时学习,在期末考试时学生就不至于慌乱无措。

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的开卷考试、作业、课堂笔记和课堂回答问题。平时成绩不仅要看平时作业完成的情况,而且要记录学生课堂的表现情况,因为有的同学平时作业抄袭,因而平时作业反应的问题是较片面的。平时成绩的记录主要目的是在于督促同学上课听讲、认真记笔记、课后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14篇

关键词:兴趣 实验教学 课外活动

处于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创造欲和表现欲,兴趣是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创造各种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进入智力振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作为化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再如"化学游戏晚会",可以把所学过的化学知识编成各种节目:如相声、小品、魔术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15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 课外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学生最初接触化学课开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笔者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上好初中化学的第一节课,激发学习兴趣

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在讲“绪言”时,笔者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笔者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绪言课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例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

三、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

作为负责任的教师,无疑应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严格要求学生,严明课堂纪律,密切注视学生的一举一动;若发现有些学生的精神不集中、搞小动作,或准备打瞌睡时,说明自己的教学方式已经使学生厌烦,就应该及时轮换另一种方式,巧用故事、运用诗歌、比喻、成语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就会大大不同。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保持听课状态。

四、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熔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分子式写是否对;二查配平是否正确;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该画的“”或“”有没有画。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熔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五、设计优美的电脑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