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生德育活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两部委联合在学校里开展的第一个运动项目,它不仅是校园阳光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足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肩负着我国足球运动复兴的重要使命。足球进校园后,不仅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变化,特色更加突出,师生之间沟通更加和谐,获得了学生家长的支持,而且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的面貌、学习成绩、自理能力、克服困难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
开展和落实《阳光体育快乐足球》不是为了踢足球而踢足球,除了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礼仪和足球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德育贯穿于足球运动技术训练之中”。足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价值取向和豁达阳光的生活态度。
随着校园足球的全面开展落实,也带来了学生运动安全的担忧。现代化的塑胶草坪场地对学生的运动安全保障终究是有限的,小学生足球活动中训练中教练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足球运动的危险性,除了正确认识场地的安全性,更主要的是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德育,这样才能避免人为地伤害对方和被对方伤害。
1.技术训练中的合作和纪律的德育
足球作为集体运动项目的代表,它是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训练的要求和运动器材的摆放运用,都要严格遵守要求、严明纪律。跑动线路传接配合一定要充分合作、谦让爱护,避免混了,造成冲撞伤害。
2.运动竞赛中的竞赛精神和遵守规则的德育
比赛中,由于足球运动身体对抗激烈,常有学生在比赛中摔倒的情况,此时有学生上前拉他一把,教练应该及时给学生表扬,这样对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具有巨大的作用。足球比赛中,身体接触频繁,常有由于动作过大,而造成的相互摩擦和争吵,此时教师应及时分析原因、指出要害,并给学生适当批评教育。对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教师要认真对待,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抓住典型事例对其进行德育。
二、小学生足球活动中的德育功能要素突出足球运动的德育特点
小学生足球运动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到知识的载体中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足球的特点,如:足球比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精神,并通过比赛规则来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使他们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德育的渗透在足球训练中,并不需要占太多的时间,几分钟、几句话,日积月累定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
1.学会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足球作为集体项目的杰出代表,在增进交流和友谊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良好的体育道德,可以有效地帮助参与者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
2.促进心理健康,强化心理承受能力
足球活动能有效缓解学习压力,而良好的竞争环境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调整及维护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比赛中,面对对手的紧逼,在观众关注的目光下,参赛者内心自然会有些紧张,有时同伴的叫喊会让队员更加慌乱,平时在训练中能很好完成的技术在比赛中却无法表现出来也是常有的事,甚至出现失误。平时教练在训练教学中对他们进行一些科学的心理训练,或在比赛中同伴之间互相鼓励加油,能够强化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完善教师的自身修养,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道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自身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思想,注重教师的外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化过程,造成学生的知行不一。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改善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就是说,德育工作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的45分钟来完成,而且借助45分钟的学习激发学生更多地自我学习。例如围绕某一道德主题,教师可以推荐更多的书籍或者组织辩论会等,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使得道德认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认同。当然,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外力的影响,但是外力的影响不能局限于德育思想的传播,更要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处于模仿阶段,成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因此小学教师需要保证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文明礼貌、尊重关爱、爱护环境等,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榜样示范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学生自身教育的有效结合点,使德育工作充满活力。
(二)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依赖于具体事物和具体现象,小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具体事件是德育工作最好的素材和教育资料。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阶段,明确让学生知道作为小学生应该具有什么品德,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工作之一,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什么,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而小学生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范例。同时,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够形成思想上的共识,这是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的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教学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自己的道德行为展开思考,通过观看和讨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来确立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德育教学就将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密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高尚的品德不仅要是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而且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德育工作与社会实践
相结合小学德育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道德行为,因此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将德育教学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小学德育教学是以德育主题的方式呈现的,教师通过德育主题向学生传递一定的德育思想,促进高尚道德思想的渗透,这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需要教师改变的是,结合德育主题为学生制定每周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主题实践活动是道德行为实践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避免了个人道德实践的分散性和无序性,同时也以同伴的监督促进学生知行转化。班主任应组织班级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本周的主题实践活动,并由学生选取道德主题实践监督员,负责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监督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例如,在文明中国人的德育课教学后,学生讨论确定本周的主题活动是“建设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学生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内容包括:第一,作文明自我,包括不浪费水、不浪费粮食、尊敬教师、爱护同学、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乱画等;第二,及时纠正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并督促改正。
(四)优化德育环境
开展间接教育环境是具有教育性的,环境对学生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合理进行教室的文化建设。每一个小学班级都有学生的展示墙,教师可以围绕本周道德主题引导学生设计一些道德行为的板画、道德行为的宣传语或者一些名人的道德故事,通过环境的创设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要注意根据道德主题的改变及时改进内容,并增加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展示栏。另一方面,建立平等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新课程倡导平等对话的师生、生生交流,而交流是基于文化环境下师生发展状况的。在小学德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安排班级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发表观点和活动建议的机会,这个班级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传统节日里,都能通过制作一些小的手工,开展主题演讲,写祝福卡片来纪念,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中,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互关爱的班级文化是最好的德育,学生在友善的环境中自然会养成关爱、相信、舍己为人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德育环境的塑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要注重班级精神环境的创设。
二、总结
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在小学生中开展德育,并不是一个只是由老师的教组成的简单的育人的行为,更是由学生参与到其中的一项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这种形式,学生从内心深处把各种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作为一种完善自身的要求,并且通过德育这种形式得到满足。在一项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内在需要保持高度的统一,进行德育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人才,全面塑造人才,发展优秀的人才。
二、学校的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德育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们的德育成果进行检验,与此同时,社会实践也是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完善学生们的社会实践的激励制度有待于提高。通常情况下,在校园里这种评价体系过于笼统,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完善,还缺乏对学生们的个性的合理把握,无论对任何程度的学生们都采取同一种标准,并且这种评价体系还很不科学。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重视这个标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由于老师们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少会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考核学生,这种做法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无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学生们的成绩都是一样的。很多愿意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学生都没有更多的机会,这一做法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他们失去探索知识的热情。
三、学生没有充分体验社会实践活动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小学生们都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课业压力,加上很多学校对社会实践这种活动并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即使是部分小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也会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都不高,学生们对待实践都是采取一种游玩的态度。假如在社会实践中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有的同学就很容易出现打退堂鼓的现象,并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去面对社会实践,就导致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也并不能达到锻炼学生的初衷。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被动的事情,应该是学生这种个体自觉主动的追求目标。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需要把内在的品德转化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另外社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新,实践的项目总是一年年地重复着,并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社会实践的形式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社会实践的考核形式都是以学生们的实践报告为主要的标准,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并不能与学生们的学习知识有效联系起来。
四、应对策略
首先班主任应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而要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班队活动成败的关键。班队活动应该让队员们自己动手动脑,自己设计、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全体队员的独立和自主精神。让人人都有任务,人人都有角色。班主任是活动的指导者, 但不能包办代替,要把自己的精心合理的辅导与充分发挥队员们的自主自动与独立精神结合起来,培养队员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上好一堂班队课仅靠四十分钟是完全不够的,我们不能忽视这四十分钟前的活动准备和四十分钟后的活动巩固与延伸。活动的前期准备和活动的后期发展正是培养队员们自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好机会 ,比如在“我爱家乡”活动前让学生通过采访,拍照、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以及从经济、环境等方面了解家乡,班队会上发出“我用行动爱家乡”的倡议,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主活动的能力。
在班队会的内容选择上要注重教育性和针对性。教育性 教育性既是班队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队活动的归宿。每一节班队会都应有明确的教育目的。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班级情况可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低年级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爱的教育,中高年级的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针对班级出现的不团结现象可进行集体主义思想为主题的班队活动,针对学生对大自然对动物感兴趣的特点开展“走进神奇的动物世界”、“大自然的奥秘”“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等班队活动,既增长学生知识又培养环保意识。
班队活动的形式应注重多种化和趣味性。 班队活动的教育性在于将抽象的观点、空洞的说教转化为具体的活动,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因此班队活动要力求搞得生动、活泼、新颖、多样、短小、形象。如中低年级学生可采用游戏式,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活动中可以师生共玩、师生共乐,在玩中增智,在玩中受益,在玩中明理。高年级学生可采用会议式,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会议可以是用谈式、表演式、辩论式、竞赛式等。另外抓住时机性也很重要,像三月五日开展学雷锋主题班队会,庆祝“六一”节可以让学生感受自己生活的幸福,“五一”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品质,“三八”让学生感恩母亲,“十一”庆祝祖国的生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结合一些节日开展以“庆典”为主要内容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往往令学生印象深刻。小学生求知、求新、求乐的欲望强烈,还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走出学校或布置一个充满童趣的活动环境来激发队员们参与活动的欲望,让他们很快进入角色。班队会后还可辅以主题征文等活动,使班会活动教育系列化、立体化。既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又锻炼了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关键词: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创新
小学少先队是由小学生组成的一个特点鲜明的特殊群体。由于小学生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尚不成熟,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正确的指导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在小学学生的教育和少先队员的培养中凸显其重要的意义。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应紧密结合小学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同时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需要有目的的开展。
一、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转变组织思想
在过去旧的教育观念中,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经常被强调的比较多的是活动过程,以及如何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其中主要强调教师教育的能力,综合以往经验和案例可以发现,这样的对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认知是不全面、不正确的。应该认识到小学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目标对象不是老师,而是学生。只有小学生认识到主题教育活动本身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的主题教育活动学习的必要性,使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真正实现少先队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只是指导方向和鼓励辅助的作用。改变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思想,利用转变后的思想可以有效的提高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例如,小学德育的少先队员观看有关道德教育视频,事先不进行任何的道德思想的灌输,但请一部分少先队员看影片,然后将感受分享给每个人,让少先队员自发地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觉得做出道德行为是光荣和自豪。教学片面的注重知识的灌输,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必须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道德模范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道德行为的主体。可以让少先队员写影片的观后感,优秀的文章应当给予奖励,并张贴到学校公告栏,在升旗仪式进行宣讲,学生在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和提升,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形式,有效提升主题教育活动的教育效果。
二、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提升创新能力
现阶段,小学的少先队员主题教育活动中有许多传统活动形式,如参观,又如演讲。学生经历重复、雷同的主题教育活动,势必会对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都产生排斥和抵触,不利于提高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改善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组织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具有的发展性很强的特点,对新事物感兴趣,对旧事物往往缺乏耐心。充分意识到学生群体特点后,针对这一特点,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内容,重视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一方面,提高创组织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应积极结合当前先进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理论和组织形式。例如,可以在当地的养老院为每个老人分发的一些特殊印刷小红花,告诉老人将小红花给帮助他们的少先队员。然后,在小学少先队员开展的主题“照顾老人,得红花”活动。少先队员到当地养老院帮助老人,通过实际行动获得小红花,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在活动结束,统计每个少先队员收集的小红花,小红花收集最多的学生,给予“帮助老人小标兵”的证书和徽章鼓励,以鼓励其他少先队员对老人的帮助行为。此类活动具有较强的创新组织方式、组织难度不大,也不违背少先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和特征,可行性高。广泛开发的少先队员这样的创新教育活动,对少先队员教育活动的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
三、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细化组织方法
小学生的认知还不够成熟,一些不好的或不完整的组织的活动可能会对其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可能产生一种厌倦情绪,并会使他们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必须注意细节,高度重视活动过程中,的方法。精心安排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环节,所细化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可以让教育活动组织者在组织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依据进行工作,不至于由于方案细节的误差而造成活动组织的不当,细化的活动组织让少先队员在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主题教育活动的魅力,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的细化,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科学教育和负责任的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对于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烈士公墓,许多小学在组织的过程中,忽略对学生访问的效果反馈,简单组织参观,结束后布置简单的观后感作业,这样的活动组织并未反映“细化”的要求。细化“参观烈士陵园”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应当是:在访问之前,向学生宣传烈士的故事和学生交谈,让学生广泛了解和认识烈士陵园参观意义,产生敬畏情感,访问期间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讲述的关于烈士的内容和故事,讲述爱国主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访问结束时,应该考虑学生的访问做一些调查,了解主题教育活动效果的同时,也应该了解主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的缺陷,为了更好地发展在下次活动的组织工作。这种相互作用过程相对完整、详细的进一步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在主题教育活动中重视实践过程
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很容易落入一个误区,是重结果,轻实践。一些少先队员盲目追求评价的结果,采用机会主义的方法,把结果放在首位,而忽略了过程,主题教育活动的重点是实际的道德、能力和质量并进。在这方面,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应该正确的理解,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通过活动过程和巧妙安排,重视结果更加注重实践的过程。例如,作文评选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文章的修辞,更应该结合学生的写作,高度重视文章传达的真实感受。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学生投机取巧,为了避免学生抄袭网络上的文章,促进学生做一些真正的活动而获得奖励,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达到提升教育活动的目标效果。小学少先队员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有明显的特殊性,不能完全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小学生群体的特点,按照基础教育主体的要求,注重创新,可行性和科学、全面提高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教学活动;小学生;自卑心理;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90-01
如今英语教学活动在解决小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老师和教育专家们也正在不断的研究和改善这一方法,使得利用英语教学活动来更好的解决小学生的自卑心理。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及表现
小学时期是小孩从幼儿到少儿的一个过渡时期,是非常重要,且又非常不稳定的一个时期。因此在此过渡期,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至关重要。一旦教育中出现偏失,对小学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自卑心理的出现。在生活中小孩所遭遇的一些挫折和失败是使小学生造成心理自卑的主要原因。在经过多次打击后,孩子的自信心被自卑感占据。生理条件的差异也是小学生自卑感产生的原因之一。有的孩子长得黑,有的孩子长得矮,有的身体有一些缺陷。这些人便会在自身的缺陷中产生自卑感。例如,有的学生很胖,就会被同学取笑,他们慢慢认为自己是不被人喜欢的,慢慢的会认为不如别人。性格差异也是一部分原因。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善于沟通,有的人沉默寡言,其中某些性格就会让别人远离自己。因此,就慢慢产生了自卑感。
1、教育方法不正确也能导致学生自卑感的产生。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一直让他们处于独处的学习中;有的家长一直说别人家的孩子好,孩子也会产生自卑感。有些老师会打骂孩子,或者使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来教育孩子,让学生不敢举手发言或者参与讨论。
2、家庭原因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外因。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离异,家庭暴力都会导致学生出现自卑感。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家长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对孩子做出好的或坏的指导作用。
二、自卑心理的危害
自卑心理是学生性格中的一种缺陷,与自满是相对的。自卑心理会对学生的将来产生很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自卑心理会让人失去理智,做出伤害自己和别人以及伤及财产的事情。例如,有新闻报导一个收废品的人将小区内十几辆车烧毁,这就是一个自卑心理的表现。自卑心理还会造成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所以说,情绪影响健康是有一定道理的。有时自卑感也会影响和阻碍学生的社交能力。自卑的学生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怕被人瞧不起。久而久之,同学就会疏远他,这是一个沟通的死循环。因此,要重视自卑心理对学生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英语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用英语进行交流。随着我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英语在学习中占有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大。有些自卑心理的同学在接触到一个新的语言和新的环境时,他们认为自己和其他人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小学生处于一个好玩、好动的时期,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是最能带动学生学习的方法之一,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灵活的。自卑的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和平等,自卑的学生更愿意在玩中来进行学习。根据调查显示,有些学生从零岁开始学习英语,有些从幼儿园开始,有些从小学开始,从调查统计来看,越早学习英语的孩子更愿意与人沟通,而学习英语晚的相对来讲比较内向。英语是所有孩子的一个零起点,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自卑心理会大大减少。
三、英语教学活动的举例
第一,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目前最受欢迎且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使学生更加灵活的运用学到的课本知识。第二,交际法。自卑的小学生主要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敢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交际法能在课堂上很好的锻炼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第三,情景模拟法。在英语教学生将学生放置于一个模拟的情景当中,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动起来”。第四,合作学习法。自卑的学生一般不愿和人接触,合作学习法是通过以团队合作的的方法来完成课堂上的知识点学习的。增强学生与其他人的亲密度,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很重要的。
四、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感的产生和克服都是一个内外因相结合的产物。首先,家长和老师要进行正确的教育,通过不断的暗示来诱导自卑学生的自识意识。要告诉他们“你能行!”“你是最棒的!”;其次,老师应做到以情、以理、以德育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轻视、歧视或者放任任何一个孩子。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进行培养;最后,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老师和家长要尽量以灵活的教育方法来传授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人是一种情感动物,以心换心,把学生当做是朋友,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 胡俊杰.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J].2012.16(09):86-95.
关健词:品德与生活 活动化 体验参与 生活情境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为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因此,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采用活动化教学策略,努力创设学生生活的情景,设计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 ,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收获颇多。接下来就如何实施活动化教学谈一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是活动化教学的基础。
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活动化教学因其直观性、趣味性强因而易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故事、动手实践等,容易让学生因动心而乐于投入活动之中,并在积极参与中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比如:我根据儿童爱听故事、讲故事的特点,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并对故事情节进行续编。如在《大雁告诉我》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边听边看多媒体制作的《大雁的故事》,提问:你知道大雁迁徙的途中头雁为什么会经常变换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及创设的问题情境,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及探究的欲望。接下我又创设了故事续编的环节,“一只小雁掉队了,它孤零零地在空中飞着。”小雁后来怎样了呢?请你把故事补充完整,给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使学生兴致勃勃。
操作活动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尝试、体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生活的一种主要形式。如:教学《美丽的树叶》一课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了解树叶的基础上开展用树叶贴画、做书签等活动将更有益于学生认识树叶,并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自已动手美化生活的情感;在教学《废物不废》一课时,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个喜欢的东西,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同时,学生还在实践过程中增长了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创造,会更加热爱生活。
总之,多样的活动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将更有易于孩子在活动中接受品德教育,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辨析明理,是活动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是非好坏的理解,往往是具体的,个别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关键处巧妙安排一些小组讨论、辨析、情景模拟等活动,在师生、生生互动之间能更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进行道德判断。
例如:在教学《突况怎么办》一课时,我设计了“突然迷眼睛怎么办?不小心胳膊出血怎么办?升旗仪式时同学突然晕倒怎么办?”的情境,引发学生小组讨论,得出遇到突发事件的多种解决办法,如:小的伤害可以自己解决,还可以找大人帮助,平时自己随身携带一些创可贴、卫生纸等用品,了解一些自救小常识等。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突况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而且不仅可以自救还可以救助他人。
通过这样精心地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引发思考,形成道德认识,将有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三、与生活相结合,立足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是活动化教学的关键。
《品德与生活》课程性质决定该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活动化的设计要关注儿童的生活实际,把教学的目光投射到儿童的生活范畴内,而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脱离了儿童的生活,这样的教学将成为无水之源,且形式化的教学不能解决品德教育的实际。只有将教学的目光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调节教学内容,进而设计活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熟悉感和亲切感,学生才能有真话可说,有真情表露,教学活动才能更吸引学生。
例如:在《待客有礼》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创计了 “客人来了怎么办”的生活场景指导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已有的生活基础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再现生活的真实场景,并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指导学生掌握待客的礼仪。
四、加强教学调控,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是活动化教学的保障。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实效性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活动以及对活动的反思来实现。以活动开展的活动化教学方式,被广大品德与生活课任课教师充分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课堂真的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但一些刻意追求形式、忽视实际效果的现象也常有发生,这是对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实际意义上的偏离。
我们常会看到“课不惊人死不休”的现象,教师把活动“堆积”成教学过程,一堂课中设计了许多个教学活动,教学成了一个接一个的“活动链”,课堂往往热闹有余,实效不足。乍一看,学生们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但细品,都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设计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活动过程忽视课堂生成,整个教学活动没有实效。这种做法,既偏离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也失去了活动化教学的意义。
例如,我们一位教师在执教《挑战一笔画》一课的过程中,做了这样的活动安排:教师展示形象、生动的一笔画――教师教学生如何画一笔画――学生一笔画展示――玩走迷宫游戏。本课的教学目标不是教会学生如何画一笔画,而是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和训练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的方法:说的时候要表达准确,听的时候要仔细认真,不明白的时候要主动询问。该教师从教学生画一笔画,到领学生玩走迷宫游戏,都没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语言交流的机会,没能让学生自主的通过活动体验并学习到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状况良好,但实际上,整堂课成了绘画、游戏课,教学活动没有取得真正的教学实效,以实现引导学生学会交流的目的。
实施活动化教学策略,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要实现一种“生命的交往”。就品德与生活课而言,是要多开展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引起交流、反思的活动,尽量避免一些目标不明、形式花俏的活动。那么,如何能突出我们“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呢?经过学习和探索,有如下思考:
一、活动目标要有针对性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价值在哪里等。例如二年级的《我们班里故事多》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爱护,班集体的温暖等等,从而使孩子懂得感恩,增强孩子们的爱集体的感情。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单纯地让孩子罗列一些故事的话,孩子们的头脑中会存在空白,不知该如何说起,或许也可能达不到触动心灵的目的,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首先导入新课之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几幅画面,配上了学生的声音,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孩子们一些日常生活的缩影,借此引发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你和同学们之间,你和老师之间是不是也发生了一些像他们这样的故事呢?”并给予孩子一定的提示:当你生病的时候,老师……;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当你和小伙伴有了矛盾的时候……;当班级获奖的时候……等等。这样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课堂上孩子们跃跃欲试地讲着自己的故事,甚至还有的孩子主动找到伙伴演一演。接下来我顺势而导在孩子们心灵被触动之时,我问孩子们你的心情如何?感受如何?你最想感谢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制作感谢卡,用一句简单的“谢谢你”,几句话的感谢之情,或者用画面来表达都可以,并配以《朋友》的曲子。在此情境的熏陶下孩子们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平时难以启齿或者想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懂得了爱他人、爱老师、爱集体是多么幸福的事。
这样,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我们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使书本上的教学一下子鲜活了起来,达到了活动承载教学目标的效果。作为教师必须深知活动的形式和过程一定要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服务,只有紧紧围绕目标进行的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日常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一定要力求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该班学生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活动内容要有生活性
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中、活动中的直接感受、体验、探究、思考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在生活中通过实际参与、探究而逐步实现的。如在《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上课伊始我通过猜谜语的活动导入了新课,之后又设计了“今天我们到动物王国去看一看”的活动,配合着动画效果的视频,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随后又问“动物们可爱吗?想和它们交朋友吗?怎样教朋友呢?和它们交朋友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面对我一连串的问题,孩子们露出了比较疑惑的神情,当然我并没有急着让孩子们回答以上的问题,而是给孩子们讲了一则发生在我和我家小狗之间的小故事,引发了学生们广泛的讨论,从而使问题水到渠成地在讨论中得到了解决,让孩子感受到了如何与动物相处才能和动物成为朋友。
可见,我们说设计的教学活动一定要与孩子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学习,实现学习、生活与发展的“三位一体”。切记教学活动的假、大、空,要知道脱离孩子生活的教学活动是苍白无力、徒劳无益的。当然活动的内容要源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源于课堂又要延伸课堂,紧密联系孩子的生活和现实社会,选取孩子关心、关注的内容,在活动中孩子真正地感受到了,并由此而生成的思想情感,才会将它们物化在自己的思想中,促使孩子的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23―01
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当前,农村中小学道德教育所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空洞抽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缺少生活气息,从而使学生对德育感到枯燥乏味,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因而德育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力争使德育活动生活化,把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力求德育活动“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认识德育活动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德育活动是一个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过程,而生活中不但有真善美,需要我们去坚持追求,同样也有假丑恶,需要我们去坚决抵制。其次,我们在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我们学校所倡导的德育内容的具体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终极目的延伸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就是希望受教育者在生活中都能成为一个知荣知耻的公民,都能过上熟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道德生活,过上一种德育化的生活。
二、构建德育生活化的管理体系
各学校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网络,制定《德育活动生活化实施方案》《德育活动生活化考核方案》《德育活动生活化考核细则》等,确保德育活动生活化落地生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有序运作。
三、创建贴近生活实际的德育模式
德育生活化不应成为一个没有现实内容的抽象的理论传播,而应成为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在教学活动当中要做到将理论与农村社会现实、与农村广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农村广大青年学生的内心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使我们所讲授的东西真正为学生所喜爱、所接受,从而保证我们教授的内容能够为广大学生听得进、记得住、懂得用,而不是他们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学分所不得不死记硬背的枯燥理论。
四、锤炼师德提高教师德育水平
各农村学校坚持加强和改进教师及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倡导“敬业、奉献、求实、爱生”,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意识。各学校每学期与每一位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把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坚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全体教师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言行。还坚持师德师风考核制度,由学校考核与学生评价,教师互评,家长评议相结合,把教职工师德考核的结果作为评价与考核教师的重要一环。教师特别重视师德修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
五、强化团队建设来实施养成教育
要十分注意强化生活化德育工作,抓好学校团队的制度建设,实施养成教育,把农村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贯彻“学生一日常规”“一周一个好习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了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建设,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农村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大多数学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各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书画月刊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主题活动;举办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等一系列措施,营造了校园良好的德育氛围,培B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各农村学校通过学雷锋活动、做生活小主人、农村社会实践、节庆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以德育生活化为主题的正能量校园文化活动,使德育渗透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当中。在学生中间大力开展各种正能量评比活动,使广大学生主动参加到德育实践活动当中,利用校园当中的报纸、广播、网络、橱窗等各种传播媒介,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方面的先进事迹、先进个人的宣传报道力度,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环境氛围,从而加深青年学生对于真善美辱认识与理解。
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求通过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进行教学。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组织开展活动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而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要追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看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是否切实有效,是否能真正发挥教育价值。因此,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组织开展活动,如何提高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必须要面对和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活动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活动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学生走向目标的重要路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种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每一个活动都应该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价值在哪里,活动是否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达成教学目标,该活动与教学主题、教学目标的相关性如何,活动是否是必需的,活动是否真正发挥了教育价值,等等。总之,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基准。
二、采用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活动方式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开展活动教学,其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时空是开放的,有课堂中的活动,也包括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比如有讨论交流、资料搜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故事演讲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主题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在活动方式的选择上要有儿童意识,活动方式要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考虑学生的需要、活动能力和认知水平。一般说来,低年级学生的活动要注重生动活泼、富有童心童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教师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提高要求。适合学生身心特点、能力水平、学生乐于积极参与的活动,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人人参与
课程强调通过儿童主体参与的各种活动进行教学,让儿童在自主活动中获得发展。只有儿童主体亲身经历和体验,所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有效的。因此,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师设计的一些活动,往往只有部分同学参加,而很多同学则成为看客、观众、旁观者。而且,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部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力求能让全体学生参加,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确有所得。有些活动可以分组进行,这样在大班教学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同学直接参加活动。对于一些需要分工合作开展的活动,教师要注意让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让每个儿童都以主体身份参与活动。
四、加强对活动过程的组织调控
有的时候,老师设计的一些活动方案很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活动组织调控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大班的课堂教学条件下,学生一动起来,课堂秩序就会乱。在模拟体验活动中,有的学生不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活动,自顾自活动。在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查、走访等实施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别人不配合的情况,等等。这一切都会影响活动效果,甚至导致活动失败。因此,要有效开展活动教学,老师还要重视和加强对活动实施过程的组织和调控。在活动前,要仔细周到地考虑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针对问题制订适当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及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
五、注重活动意义的提炼和引导
教学中的“活动不是学生随意的自由活动,而是有目的的活动,是内含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活动。通过活动,学生获得了一定的体验和经验。但是,如果体验缺乏分享和交流,经验缺乏总结和提升,那么这些体验和经验只是感性的、表面的、个体的、零散的,而不是理性的、深刻的、群体的、系统的。通过活动,学生获得了对活动意义和价值的感性认识,但如果这些感性认识缺乏老师的点拨或引导,缺乏理性的提炼,学生对活动意义的理解是不深刻的。这样,活动承载的意义和价值就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内化,由此也就会降低活动的教育效果。
因此,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活动的体验进行分享、交流,要启发引导学生对活动经验进行归纳、总结,要帮助学生提炼活动内在及生成的意义,促进学生对活动所承载的教育价值的内化。
关键词:有效活动;品德与生活;课堂;灵动
传统的品德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必须讲理。但教育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说教的弊病。学生从本性上不能接受“裸”的教育形式。这就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坐中学”,而是“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了。
“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这样一句醒目的话,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品德课学习过程的实质――活动。作为新课程实施者与探索者,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新课程实践取得的成果,但仔细观察,我们也不难发现活动背后存在着值得思索的问题,那就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教学缺乏有效性。这里的有效性是指是否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是否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或行为,培养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么要如何提高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探究和努力。
一、增强活动教学的目标性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落脚点及活动价值。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从活动的“效”上去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堂课有没有活动”“开展了几次活动”这些浅层次的问题上。
二、活动设计注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活动,采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的活动方式,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收到实效。因此,活动设计要:
1.蹲下来――活动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设计教学,这样设计出来的活动,才能真正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不是纯粹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是追求品德与生活活动有效性至关重要的一点。
2.走进去――活动再贴近孩子生活一点
活动设计的情境要适合学生情趣。“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悟”是学生个体体验的整合和提升。品德课活动中,我们要给“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在贴近儿童生活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情境中,运用教师特有的本领,挖掘、演绎教材内蕴的情感。
3.巧应变――活动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追求课堂的“生成”,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意外生成通常会造成两极化的结果――尴尬或精彩。教师不能刻意回避,也不能一味迎合,而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以学生发展为本,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让瞬间出现的意外事件演变成精彩的课堂生成。
三、提倡活动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出活动过程的开放性,注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课前、中、后的结合,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是教学活动取得实效性的又一个保障。首先不能忽视的是活动教学的连续性。要使活动行之有效,教师应该注重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行为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设计开放性活动时要注意:
1.提供足够的实践时间
如,在对《美丽的校园》《和小树一起长大》《上超市》等主题的探究中,教师给学生一段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做好活动记录,以及图片、资料的收集,同时,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也应及时地督促、检查、反馈,确保活动的持续进行。这有利于学生体验更深刻,认识更丰富,行为落实更实在。
2.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活动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参与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根据儿童好新奇、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我们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春天说了什么》这一课时,可设计寻找春天(室外活动)、欣赏春天(画面展示)、赞美春天(诗歌朗诵)、歌唱春天(歌舞表演)等一系列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走进春天,用他们的身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神奇。由于每一活动环节都有不同的形式,学生始终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3.注重课后的拓展延伸
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生活课,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课前活动是反馈学情的一个窗口,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要点,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要注重课后活动的延续,它让道德规范回归于生活中,使道德规范焕发活力。如,教学《我帮你 你帮我》时,教师还设计了课后的延伸活动――每月评比“助人之星”,让学生把助人同学的名字写在“友谊之花”上。这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平时多助人,另一方面可以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评价,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实施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日常生活中取材。
假使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远离生活,小班幼儿的认知与言行容易出现“脱节”现象。具体表现为小班幼儿在经过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对相关教学内容表现出较好的掌握,并能进行清晰完整的复述,但在日常实际生活的操作过程中却显现出一定的运用障碍。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设计的科学活动与小班幼儿的日常生活之间缺乏更为直接、有效的联系,从而使得小班幼儿无法自如地掌握并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如果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仅仅是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定律、难懂的原理等教学元素的简单堆砌,那么小班幼儿产生厌学情绪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结果。
幼儿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社会,他们与自然、社会直接接触,通过感官了解和认识周围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并由此积累和组织人生最初的科学经验系统,为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概念的界定
小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小班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由于小班幼儿知识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所以不可能获得深层面的科学知识,而只能对事物共同特征做一种简单、浅层的概括。
生活化是人在与自然和社会之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和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能动的活动。生活化教学是指根植于幼儿的生活世界,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通过教学丰满教师教学活动,充盈小班幼儿生活经历,丰富小班幼儿情感体验,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幼儿园课程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使小班幼儿的生活充满了发展的契机,且是生动的、感性的,同时也是对小班幼儿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
三、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
1.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应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科学活动来源于生活中小班幼儿所关注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提升,再让小班幼儿带着这些经验回归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对生活真正实现指导的价值。我们鼓励幼儿置身于广阔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中去学习,为小班幼儿提供更加开阔、更加客观、更加综合的视野。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萌生,他们渴望认知却又拘于无知,有所了解却又无所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尚显贫乏,认知水平仍有局限,对周围物质世界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笼统、片面和零散的。
案例(一)
在好吃的水果的主题活动科学《果宝宝乐园》下,老师与幼儿一起制作好吃的水果沙拉。事先老师先准备好制作沙拉的工具,与幼儿一起来了解它的使用功能。同时事先做好好吃的水果沙拉,让幼儿来猜猜这是什么?有哪些水果?并请幼儿操作,运用事先洗净的水果制作好吃的水果沙拉,幼儿都踊跃参加,自己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都很开心。过了一会儿,亲手做的水果沙拉就做好了,有的幼儿还与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做好的水果沙拉。
分析:通过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等活动,引导幼儿感知水果色彩、外形、味道的多样性。引导幼儿喜欢吃水果,激发他们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体验与同伴一起分享的快乐。这次活动幼儿都积极地参加,活动的气氛很活跃。在做与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应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
案例(二)
一次,在带领幼儿外出散步时,一个小朋友突然惊叫起来:“蚂蚁!蚂蚁!”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议论着:“蚂蚁出来干什么?”“蚂蚁的家在哪里?”“蚂蚁也是虫?”“蚂蚁不是虫,因为它有脚。”……应该说,蚂蚁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却谈不上,而此时正值春夏之交,正是蚂蚁出洞的季节,面对孩子如此高涨的探究欲望,这不正是主题生成的最好时机吗?于是“小小蚂蚁真有趣”的科学活动生成了。在活动中,我们一起了解了蚂蚁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小朋友的收获也不小呢。 通过散步活动,大家对班里的自然角产生了兴趣。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带来了许多可供在自然角观察的乌龟、金鱼、螺蛳等,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去观察,孩子们对它们的活动充满了好奇心。孩子们天天清洗金鱼缸,慎重地换水、喂食,仔细观察金鱼变化等,探究的态度极其严谨。
分析:我们知道,除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条件外,应多为小班幼儿提供与其生活经验相关相应活动,并给予指导。教师带孩子们散步,让孩子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秘密。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仔细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在各个生活环境中验证自己的疑问,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经验。
3.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需要生活化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指出:“教育是一种环境,是人类有组织、有计划地传递社会经验、发展技能的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应还原于生活本色,创设出蕴含生活科学的探索环境,让小班幼儿在与生活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科学、发现科学问题。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提出,原本就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它是课程设计的另一种取向。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两种不同取向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学科取向
生活取向
关注抽象的科学或数学概念的发展。
关注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解决。
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解决为手段。
以幼儿已有概念为工具。
从简单问题、单一变量入手,揭示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
从真实而复杂的问题入手,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以计划性、学科性的课程为特征。
以生成性、整合性的课程为特征。
从上表可以看出,生活取向课程以问题解决为指向,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小班幼儿学知识、用知识,更重要的是建构知识对于生活的意义。
案例(三)
在科学活动“有趣的轮子”中,通过让幼儿参观“轮子展览会”,幼儿自己动手玩各种轮子,摸一摸、捏一捏、看一看、滚一滚、说一说,自选一个轮子进行活动,发现圆圆的轮子会滚动。让幼儿骑小车比赛,引导幼儿探索发现轮子转得快,小车跑得快;轮子转得慢,小车跑得慢的规律。
分析:通过科学活动生活化的手段,小班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感性认识,获得一些经验。让小班幼儿理解和体验到了科学活动对于他们当前生活的意义,对小班幼儿从小培养善于观察、发现的能力,以及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也为幼儿今后的生活有计划地、系统地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验。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
今天,是万圣节的前一夜。
我兴奋的心始终无法平静,我可是期待了好久呢!因为啊!我和几位同学约好一起去要糖果,说到万圣节,大家应该都知道,是西方的鬼节,今年我们也去凑凑热闹!我把万圣节的服装用衣架挂好了,等待着明天的到来。为了这次的万圣节,我准备了很多!比如:整人玩具、要糖的小袋袋等。
啊!此时,我的心情更是激动,期待着万圣节的到来!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二
日子。我带着恶魔面具和长把斧头,去番茄田美术中心和学画画的小朋友一起参加万圣节联欢活动。老师们画了妆,小朋友们都带着各种面具。我们分成恶魔队和天使队玩游戏。
在一楼教室先玩游戏,是摸南瓜里的东西,猜是什麽。小朋友们轮流猜。老师问我,“小鸭子”,我答对了,奖励一个小南瓜。又上二楼装饰南瓜。由我们自己想像,我给南瓜画上了邪恶的眼睛。最后,我们小朋友们大合影,然后,大家都向老师们要糖果,不给糖果,我们就捣蛋。
万圣节快乐极了,我太开心了,真是难忘啊!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三
万圣节的晚上,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去邦德过万圣节。
站在邦德的门口,有一个巨大的,恐怖的鬼,迎接着我们,好像一进去就到了魔鬼的地狱。
在里面有些同学都装成了鬼,但我跟他们不一样,我装扮的是女巫。
里面玩的就是饿死鬼投胎,我和我同学玩,首先用左手摸住耳朵,用右手捻住鼻子,弯下腰,原地转三圈,老师把薯片放到我们的鼻子上,用舌头吃薯片。我的薯片已落地了,但我的同学吃到了。她真牛!
马上万圣节就要结束了,我真想再待在那里玩。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四
今天是万圣节,我和姐姐一起到水游城玩。
她打扮的是大女巫,穿着牛仔裤,黑色的衣服,她把奶奶的裙子做成披风,把形体裤当成围巾,头上戴着女巫的帽子,像大女巫吧!我打扮的是小女巫,穿着黑色裤子,黑色衣服和咖啡色披肩,脸上带着面具,我像小女巫吧!带队的是一只人扮狼和魔法师,把我们带到了屋顶花园,好美呀!树上有一连串的南瓜灯,栏杆上也有。电视台的叔叔来给我们拍照,拍照的时候我们一直在笑。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五
每年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就是西方人的万圣节。听妈妈说,是鬼节,需要我们小朋友用糖果哄小鬼回去,我们一年才能平平安安。
今年,我的好朋友们一起和过万圣节,我们高兴极了。星期六下午,妈妈带着我们来到了英语班,和其他同学一起过万圣节。英语班热闹极了,小朋友都打扮成各种童话造型,有巴拉巴拉小魔仙、蜘蛛侠、各种各样的公主,漂亮极了。有一个同学扮成了公主,我们都非常羡慕她,我们下回也要扮公主。英语班还发了漂亮头饰、发卡、面具,把各位妈妈、爸爸也装扮了起来,舞会气氛很热闹。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六
今天,是10月31日,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就是万圣节前夜了呢,也叫圣灵节,更加叫鬼节。
我很喜欢万圣节,因为今天晚上我可以去装鬼吓唬别人,在这一天,大家千万不要踩到地上画的圈圈,不然的话你这一天都会倒霉的。虽然,这只是一个迷信的说法,但是,好象真的很灵哦,因为,去年万圣节的时候我就踩到圈圈了,我那一天是好倒霉啊!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七
今天是万圣节,妈妈答应我上完舞蹈课带我去儿童世界过万圣节的,中午回家妈妈和我说:宝贝,今年我们过个不一样的万圣节,晚上你上完舞蹈课,我们一起去你教室,把你的教室打扮的漂亮一些,你说这样是不是更有意义?我听了可高兴了,因为我最喜欢做事了,晚上能和妈妈、叔叔、阿姨一起为我们的教室做点事情我更是兴奋。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八
万圣节虽然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但我们还是过了。
今年的12月25日的万圣节,我到周敏洁的托管班去玩了,我们进去拿了一张纸条然后就进去玩
了,第一个游戏叫什么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字,但是因为我和周敏洁配和的很好,所以我们第一次就过
了,第二个游戏……第三个游戏……第四个游戏是在押板上跳三十个绳,我跳完以后觉得脚不是我
的了,第五个游戏……第六个游戏是绕口令,这是最后一个游戏了,我 说的很慢,但老师还是说我过关了,过关之后我们去画了一个脸谱,然后用那张玩游戏的纸条去换了一个南瓜灯。
这就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情了。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九
我去上波特英语,英语老师让我带上了许多糖和万圣节的装扮。那是因为10月31日是万圣节,所以就让我们同学一起提前过个万圣节。万圣节是西方的节日,是给去世的人过的节日,它的主题是南瓜灯和鬼怪。
我穿着小女巫的黑猫衣服,头戴女巫尖尖的帽子,左手拿着南瓜灯,右手提着糖果猫袋。同学们有的装扮成魔鬼,有的装扮成巫师,还有公主、变形金刚和吸血鬼。后来老师领着我们大家去别的班级要糖吃,大家要一起说:“不给糖就捣乱!”我最后要到三块糖。最后同学和老师一起合了张影,看上去真是群魔乱舞啊!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十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教育;游戏教学;生活教育;教学方法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幼儿学习数学的前提是让幼儿对数学感兴趣;最好办法是让幼儿从生活实践中去理解、去学习、去掌握。正如《纲要》所说:“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学习数学要让儿童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一、利用趣味游戏,促进幼儿“想学”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幼儿自发地主动地去感知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
[案例1]:
按规律排序在小班孩子学习按规律(红黄两种颜色)排序时,李老师和孩子们玩起了“小兔造房子”的游戏。李老师先进行语言引导加上简单的示范,让幼儿直观的感知排序的规律,再把“小兔造房子”的任务交给幼儿,请孩子们继续把房子搭下去。
“按规律排序” 这样的角色游戏,虽然简便易行,却蕴含着深刻的数学道理。不仅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又激发小班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非常认真地完成李老手布置的游戏,而且情绪始终非常高涨。在游戏中幼儿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排序的规律。数学源于生活和生产,又运用于生活和生产。幼儿最早对数学的认识,往往是从游戏开始的。教师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游戏化、生活化,便于幼儿理解、掌握。
二、整合学科领域,诱导幼儿“想说”
幼儿园各项教学内容以幼儿为主体,相互融入一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在教学过程应创设各种有利于幼儿学习的情境,把数学教学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项教学内容中,使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幼儿的数感,陶冶儿的情操。
例如,有的孩子很喜欢画画,教师就可以先从他们的画着手:首先要对他们的画做出肯定的评价,并进行试探性的提问:“你都画了些什么? 可以告诉我吗? ”“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你一共画了多少样东西、用了哪些颜色,同一种颜色用了几次等”。这样即认识了颜色,又学会了数数。
[案例 2]:
《五只猴子》音乐教学《五只猴子》这个活动中,根据教材的分析,音乐素材分 A 段和 B 段,A 段通过边唱(开心的表情)边演示(五只猴子逐一爬到树上吃香蕉)的方法使幼儿理解1 到 5 的数量递增关系;B 段通过边唱(伤心的表情)边演示(五只猴子逐一从树上掉落下来)的方法使幼儿理解 5 到 1 的数量递减关系。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能单纯的说教,应将其充分的与各领域整合,将原本枯燥的数学教育渗透到其他各领域中去,并在各领域中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提问,提高幼儿“说”的欲望。
三、融入真实生活,带动幼儿“会说”
《纲要》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整个世界就是孩子的课堂”的思想,而数学反映的是客观事实与现实之间的形式,在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里,任何物体、任何现象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区角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幼儿收拾卡片等玩具并进行分类摆放,发展其分类比较能力。午餐时间更是随机渗透的绝好时机,值日生分碗勺时,可让他们数一数每桌有几位小朋友,需要几把勺子,几个碗,然后再分碗勺,然后送到每组小朋友手里时,幼儿点数、掌握一一对应关系的能力自然得到锻炼与提高。平时还可以请孩子说一说自己家在哪里,是几幢几单元、需要爬多少级楼梯;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有几个人,都几岁了等,以此增强孩子对数学的理解。节假日,休闲时光,大人们在玩扑克牌时,小孩也往往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首先得认识牌上的数字和花样;再教他玩接龙游戏、比大小等。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渗透能使幼儿在 “浑然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此类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数不胜数,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把握教育的契机,幼儿学起数学既简单又方便。
四、巧设数学环境,引导幼儿“爱说”
数学教育实际上就是数与形的教育,幼儿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隐含着数与形。幼儿园的门窗、墙壁、桌椅、架橱、楼梯、各种电器;室外的树木、花草、小动物;活动室墙饰上数量不同的各种小动物……教师可随机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幼儿发现、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环境是幼儿的老师,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通过一系列的环境创设,教室的每一处都洋溢着新鲜,吸引着孩子的眼球。班级环境需要整体的布局和把握,体现幼儿的主动参与,班级的墙面充分的“说”起来,这样的环境才能被幼儿理解和喜爱。正如案例中提到的这个简单的墙面布置,增加了幼儿说数字的机会,从会说到想说,最后到喜欢说,真正把数学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去,让幼儿快乐的说数学。
五、优化户外活动,促进幼儿“善学”
摘 要 本文对近年来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出勤率、达标率、得分进行了数据统计和资料分析,表明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成效显著,其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课外体育活动 措施 成效
一、选题依据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国家颁布的《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都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明确的要求,指出了课外体育活动在高校体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我校群体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我们还应当清醒的看到,我校课外锻炼与其它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远不能适应教育事业的需要。所以,对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分析研究,取得反馈信息,从而加快我校体育的发展。为完善课外锻炼,提供参考意见。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统计法
对我校近年来早操、课外锻炼出勤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得分进行了统计处理。
(二)文献阅读法
笔者通过对《中国学校体育》、《体育管理学》等书籍资料的阅读、收集、整理、为本文提供理论参考。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课外活动出勤率
国家教委颁布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规定:“课外活动”每周不得少于两次。我们一方面向学生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求教师严格考勤制度。统计数据表明:早操、课外锻炼出勤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女生出勤率近100%。
(二)课外活动组织及得分
1.为了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建立了由校领导、校各职能部门、体育教研室、校学生会体育部共同组成的校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群体工作的开展。
2.为了加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和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全校上课各年级交错取两项身体素质作为体育课考试项目,这两个项目随堂测试,占体育课成绩的40%,其要求高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3.建设良好的校体育环境,特别是体育器材、设备、场地等物质环境,确保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开展宿舍体育、周末体育锻炼,结合大型国际、国内以及学校比赛,举办全民健身周、有奖竞答、书写标语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与意识。
(三)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自身优势
了解工作对象,进而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开展丰富课外锻炼的内容和形式,占领学生的课余阵地,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研究资料表明: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当代大学渴望拓宽视野、增长才智,区分真伪丑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要求逐渐成熟,职业意识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通过中小学体育的学习,对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已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体育锻炼持积极的态度。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多,学生学习环境、条件的改善,他们的体育兴趣、体育消费也有所变化:男大学生对刺激、中高档体育项目的兴趣愈显浓厚,女大学生对能使身体健康、优美、娱乐项目的体育活动兴趣浓厚;男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都逐年增加,从体育消费来看,近年来,男、女大学生均表现出以实物型为主,参与型次之,欣赏型较少的消费状况。
全校每天有三分之一近千名学生在下午的课外锻炼时间要进行锻炼,场地十分紧张,必须最大程度地提高场地容量和使用率,我们采用了分流的形式。一方面,开展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游泳等常规项目锻炼;另一方面,开办健美操、健美、轮滑、台球、乒乓球、交谊舞蹈、羽毛球等小项娱乐活动和培训班;还种用边角空地安排气功、散打、武术等康复强身锻炼。同时对一些项目收取一定费用,为每个行政教学班配备新、旧体育用品,部分体育用品折价卖于学生,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拍等,所得款用于器材的再购买。
四、结论与建议
(一)我校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成效显著,基本做到“二早、六全、四结合”。“二早”指新生一进校和每学期刚开始就早抓紧,“六全”指面对全体学生,全校(院)参与,在全部的体育锻炼时间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全部锻炼项目,把培养学生身心的健康寓于高校体育的全过程。但在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充分利用学生体协、学生党、团组织等正式群体组织,从而领导广大学生履行其教育引导职能,参与职能、维护代表职能。即团结、教育、引导学生坚持身体锻炼,刻苦学习,积极进行;参与学校体育管理、民主监督,承担学校交付的有关学生体育工作的事务,在学校有关学生体育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维护和代表全体学生的具体利益,不仅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而且为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通过正常的渠道付出积极的努力,推动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
(三)培养合格人才需兼顾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职业的特点,如职技师院的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农学院的学生将来会下乡下田,工学院的学生要面向工科建设等,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定的基础,继而掌握终身锻炼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四)针对少数体弱、伤残学生应分别给以运动处方和进行适应性体育活动、医疗体育、康复体育等手段,增强这些学生的健康、体质,作为群体工作的特殊任务,认真抓好。
参考文献:
[1] 邹继豪,等.理论教程[M].大连理工大学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