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一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初一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一数学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一数学教学论文

第1篇

1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老师和数学学科,就要创设最佳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加深对数学学科的感情。该研究者在教学中经常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述数学的发展史及美好前景。如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杨辉三角的应用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四百多年等,以激发学生爱国爱数学的情感。如通过介绍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祖冲之的成就;华罗庚的故事等,激发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目的。再如在学习《四边形》时,首先可通过观察墙壁、窗户等,抽象出《四边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从而创设出一种积极求知、勇于探索的情感状态。

2善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件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数学教师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是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包括鼓励质疑,尊重学生、全面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等。二是要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目标。数学是造福人数的伟大智力工程,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日月之繁,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力量之大、内涵之美,还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变成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三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场所。如语言信息的载体,生动有趣的数学语言、妙语联珠的讲解、简明扼要的口诀等,都会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数学学习动机。四是要善于设置悬念引发学生质疑。质疑极易引起定向反射,思维活动也就随之产生。设疑置悬要具有启发性,由易到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就会长期保持对数学的兴趣。

3燃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经常发现: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踊跃发问,以至越来越喜欢数学与数学老师;而无兴趣的学生则精力分散、思考懈怠、勉强应付、作业抄袭,甚至与老师对抗。首先要树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如通过介绍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刻苦求学的事迹;往届毕业生的成功经验、数学家吴文俊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等事例,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注重数学语言训练。如学生易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说成“三角形的平分线”,我都及时纠正,常此以往,学生的数学语言都会达到精准的程度。三是严防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要知道学懂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我刚教一年级几何时,让学生在“直线AB上画一点C”,许多学生画走了形,我就严厉地批评他们,热烈的课堂气氛一下就冷了下来。我通过冷静地思考,才明白学生发生错误是不清楚在几何中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责任应该是我把简单问题忽略了,是我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四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中教师绝对不能站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角度,忽视学生学懂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复杂过程的现实,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如我在讲解“绝对价值”时,该概念就是难点。为了不让学生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不是马上让学生处理这一难题,而是当堂补充了一个例题:已知:︳a-2∣=5 b+1∣=4,求a+b的值。学生也就较容易学懂了这一概念,长此坚持也就燃起了学生习数学的热情。

4构建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效率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数学教师反映自己教学很卖力,学生也在认真地听讲,可是学生的数学成绩就是上不去,面对这样的教学疑惑,其实教师自己应当反思,个人制订的教学方案是否以学生为中心,保证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果一味让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听讲,进行机械性的学习,那么显然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以学定教”的内涵和执行策略,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实现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以案定教”“以教定教”等教学模式,基本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标准都是统一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面向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却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有些数学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教学中心地位,所以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比较少,无法对班级内每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情感以及知识缺陷等情况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所以“以学定教”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以学定教”,需要教师深入贯彻和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必须首先全面了解学生,对班级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然后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难度.例如,在初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先带领学生复习一下“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知识,看学生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时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就应当先让基础差的学生复习一下旧知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则可以提前预习新知识,这样方能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以生为本和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坚持“因材施教”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与“因材施教”在教学理念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面对应试教育等落后教育思维的影响时,初中数学课堂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和无趣,学生也容易在数学课堂上变得无精打采.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全面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合理分类,然后分别制订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策略.同时,基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摒弃过去标准化的教学形式,要鼓励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寻找多种解决途径,促进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初中数学的习题教学中,针对部分学生选择题解题方法匮乏的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常规方法进行解题,也可以通过排除法、代入法、数形结合法等方法进行解答,初中数学教师要减少标准答案的灌输,多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一题多解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第3篇

(一)来自老师方面的原因

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老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质疑观、知识储备都会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产生影响。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具体知识的传授,忽略了问题情境的设置,在教学方法上老师总是把归纳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丧失了思维拓展能力,不利于质疑能力的培养。老师对来自学生的质疑不能很好的处理,同时老师的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也是影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原因。

(二)来自教材的原因

现行的数学教材展现的仍然是过多的公式、公理等纯数学知识,而很少提及这些公式、公理等纯数学知识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最终如何解决的。即使现有的数学与现实相联系,但因为人为对解题条件和数据进行了加工,而最终缺乏现实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评价方面的原因

目前的评价标准仍然是把考分作为唯一的标准。而考题是对书本知识的模仿和再现。这样的评价标准难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没有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二、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

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与老师的质疑,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表达与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古人训: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新的数学课程改革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认为质疑问难能力的高低是评判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积极的环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

传统数学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是课堂的权威,而课本被认为是最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的书籍。许多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存在迷信“权威”和盲从的心理障碍。我们教师自身必须要意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变互动的一个过程。要让学生置身于平等、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他们才更乐意去思索、质疑。通过创设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教统计调查的这一课程时,我运用“抢30”的游戏来体现机会均等和不均等。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第一个人先说1或者1、2,第二个人则接着往下说一个或者两个数,然后再由第一个人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人每次说一个或两个数都行,但是不可以连续说三个数。谁先说到30,谁就赢得游戏。问:这个游戏公平吗?这个游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让学生全部都参到课堂上来。通过研究分析,我做了如下处理:首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也许是30这个数有点大,同学们读后眼里都充满了疑问困惑。于是我提议将“抢30”改为“抢10”。同学们对此纷纷都表示赞同。问题1:“抢10“游戏公平么?接着,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建议由两位同学示范“抢10”的游戏,五局三胜制。一些想玩却没有把握的学生显得很犹豫,而一些胆大的同学已经纷纷举手要求示范。两位同学来到讲台前,一位同学从1开始说,这样一直交替到了10。两局之后,无论是台上同学还是台下的同学都发现了规律:要抢到10,就必须先抢到7。于是大家又开始想如何才能先抢到7。再玩两局之后,大家又发现:要抢到7必须要先抢到4。最后,游戏结束时,同学们都明白了:先说1的同学才能在游戏中获得胜利。为了让同学们都能深刻体验这个游戏,我又建议同桌的同学做。之后,我决定加大难度。“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试试‘抢30’怎么样?”我笑盈盈地建议到。“没问题!”同学们有了“抢10”游戏的经验都信心满满。这次通过四人一组的形式来探究。不久之后,各小组都先后表示找到了“抢30”获胜的秘诀。为了验证他们的秘诀,我也参与其中,由我开始说,同学们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先抢到了30。“哦!我们赢了!”同学们在兴奋地欢笑成一片。“老师,为什么在‘抢10’中要先数就能获胜,‘抢30’又要后数才能获胜呢?”一位男生表示了他的困惑。“对啊,为什么‘抢10’与‘抢30’会有不同的获胜的方法呢?这也在我的意料之外。同学们,你们觉得呢?”我也表达了我的困惑和想法。于是同学们继续分析研究“抢10”和“抢30”有什么区别?最后大家发现:原来抢数游戏本质上是一个是否被“3”整除的问题。由于10和30除以3后余数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就出现了差。最后,我建议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抢数游戏和身边的朋友或家人玩,他们对此的积极性更高了。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对学生的想法作出积极的鼓励,对他们的疑惑不要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质疑,激活他们的质疑意识。让他们乐于参与其中,自由地去探索、发现、质疑、验证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在课堂上自由地思索、自由地表达想法是受到鼓舞的,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

(二)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质量

古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之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才是解决当前中学生质疑能力不足的根本之道。但质疑也要要求质量,不要为疑而问、一疑就问。要引导到学生自己解决疑问。那么高质量质疑的标准是什么呢?个人认为是高质量的疑问包括质疑的深度和广度,质疑的深度是指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要使你更加接近你所寻找的正确答案;而质疑的广度是指质疑的范围不仅包括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老师的观点和学生的观点。数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很多数学题目可以转化为与性质、定理相似的格式,从而达到计划计算的目睹。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比较分析已经学过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之间是否有相似之处,是否可以利用相似之处简化计算。例如在刚开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求方程(x+1)2+6(x+1)+9=0的二次根。学生拿到题后开始计算,大多数学生计算的方法是:先把括号去掉,然后得出x2+6x+16=0,然后根据平方差公式求解。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了正确的解:x=-4。这时候,我温和地提醒学生到:“大家仔细想想看这道题有没有更加简便的算法?”一会儿后,有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个方程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先去括号然后再计算。”“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非常好”我刚说完。另一个学生就开始反驳:“我不这么认为,这个方程表面上与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没有什么联系,我们可以不可以把它转换化成与标准的完全平方公式或是平方差公式类似呢?”“这个想法很新颖。大家仔细看有没有什么发现?”我刚说完,另一个学生就站了起来,说:“老师,(x+1)这部分和书上完全平放公式似乎有点联系。如果把(x+1)整体换成另一个字母比如t,这个方程能写为(t+3)2=0这样一个完全平方公式。”“你的想法非常棒,为什么不我们不试试呢?”我鼓励到。当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把方程解出来之后,我点出了这道题的用意所在:“同学们,你们刚才用的这种方法在数学上被称为换元法。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换元将原来的方程简化,从而使计算变得简捷明了。”之后,我又将一些可以用换元法的变式题目出给学生做。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其学生们敢于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成功的感觉,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在以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更积极更主动的去参与教师所提出问题的解答,促进学生善于创新解题方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4篇

摘 要:有效教学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的教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有效教学 以人为本 高效课堂

有效课堂教学能使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么善意的批评、提醒则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有时甚至会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教师的魅力在于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短短四十分钟的教学空间中真真实实地学有所获,摆脱传统的为考试而学、为分数而学的束缚,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按教材而教,而是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努力挖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内容,让课本成为学生的开心词典。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靠教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主要利用课间或课余等学生休息时间以朋友或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打球、游戏、讲故事、讲笑话等等),同时在活动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二、备课要以本为本、以人为本

新课程理念下,成功的数学课堂不是周密细致教案的展开,也不是课前预设的实际演练,而是根据课堂现实情景、学生活动状况与情绪变化动态生成的。这并不能否认课前预设的重要性,恰恰相反,课前的备课准备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围绕本课教学的基本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习惯及情感变化状况,以灵活机智的应变策略设计教案,这样的教案是开放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高效课堂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有老师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就得非常精炼,不能说一个与教学无关的字。

我却不认同,试想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再加上正统的教师、呆板一平如镜的语言,我们那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坚持45分钟吗?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集中注意力,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会更有效果。所以课堂里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奋,然后再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上来。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要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我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了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学生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了“自我”,产生了兴趣和求知欲。

四、重视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宜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每个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必须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要力戒照本宣科、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要注重知识、技能、能力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精心安排解题教学,为学生安排更多的动眼、动口、动手、动脑观察归纳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5篇

猜想是人类认识中最活跃、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的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在学习过程中,有些情况下猜想比较证明更为重要。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大胆猜想,创造性的学习数学,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不同内容,挖掘可供学生猜想的因素,创设猜想的情景,引导学生大胆去猜想,去尝试。

新课前猜想,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猜想运用在对新知识的探索起步阶段。这个时候调动学生积极的猜想,有利于架起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数学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外角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180°和推求方法,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探索四边形、五边形的外角和,看有什么发现,再提出n边形的外角和的猜想,并引导学生验证,得出“n边形式外角和等于360°”,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中猜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可以促进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加快大脑表象形成的速度,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利用教具来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首先可以提出问题:“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分别作正方形,然后演示教具观察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就会猜测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随后再引导学生利用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后通过计算面积来进行验证。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还有新的拼法来验证勾股定理吗?学生很快就开始了积极的思考,兴趣也有了,学习也主动了。

经历猜想,它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兴奋状态,发展了学生的潜能。数学的学习,对学生如同科学发现的过程,所以在学习中不断演绎着猜想、发现、验证、再猜想、再验证,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最终学会学习的方法。 练习中猜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要教学生的数学猜想,必须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和切合实际的途径,既要在教材的内容和习题中给学生更多猜想的余地,也要注意在课堂采取发现式的教学。我们知道,数学解题训练、探讨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新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练习题的选择设计中,也应为学生的数学猜想提供机会。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

填空,并通过观察、分析,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1+3=()=()2

1+3+5=()=()2

1+3+5+7=()=()2

1+3+5+7+9=()=()2

……

想一想:1+3+5+7+9+……+(2n-1)=?,学生可以通过探索、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规律。

猜想让人更加聪明,更具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去猜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学生的猜想可能出现不同的结论,不论学生的状态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这都是正常现象,教师要在学生的猜想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他们合理地猜想,使学生更有信心,更好地发挥猜想,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猜想教学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猜想的时间和空间

“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人,学生进行数学猜想,是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教师应提供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使他们勇于猜想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探求新知的欲望。

引导学生学会猜想,提高猜想的有效性

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正向猜想和反向猜想。正向猜想是根据已有知识,按照常规有序的探索新知识,是利用迁移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如从复习圆的面积公式,到让学生猜想圆心角是1度的扇形面积怎样计算,进而猜想圆心角为11度的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期这样学生对正向猜想就会比较自觉地进行。

反向猜想是指换个角度按常规相反的方向猜想,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的一环,要精心设计。

猜想与验证相结合

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才能确定它的普遍意义,验证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只有猜想没有验证是一种空想,把猜想和验证相结合,才能产生猜想的良性循环。

第6篇

小学升初中,是学生成长阶段的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对学业乃至于人生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各科成绩都很好,为什么到了中学,成绩立马就下降了呢?”不时有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一现象在数学科上表现尤其突出。原因就是中小学数学科的知识以及学习方法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入门过渡,很容易导致成绩下降,学习积极性遭受较大打击,部分学生因此厌学甚至辍学,给初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不少的障碍。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协作,传好“接力棒”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段”的理论,把中小学分为二个学段:一、二、二年级为第一学段;四、五、六年级为第二学段;七、八、九年级为第二学段。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是相辅相成,持续连贯的。但是,目前仍然普遍存在中小学各白为阵、互不相干的尴尬局而。我认为,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之间,特别是小学高段与七年级教师之间的合作,在升学时把学生这根“接力棒”传接好。中小学数学教师更该如此,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跨校协作,携手为学生铺路搭桥。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相互了解数学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而把握好中小学数学的内在联系。新课程标准把数学学习内容概括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把学习目标划分为“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几个方而。中小学数学的学习对象只不过层次、梯度不同而己。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应有目的的对初中数学有所铺垫和渗透;初中数学教学更应该关心小学固有的起点和模式。把中小学数学看成一个系统工程,中小学教师各尽所能,互相支持。

其次,中小学数学教师加强教学方而的研究和交流,熟悉彼此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相互反馈教育信息,交流教学心得,便于中学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

因此,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合作,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入门,在教和学两方而都将起很大的作用。

二、培养兴趣,树立信心,打好“攻心战”

新生刚入学,而对初中的全新环境,白然会有许多压力。特别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种种误解,甚至是恐惧。这要求数学教师作好初中数学的“学前教育”,打好“攻心战”,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顾虑,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首先上好第一节课。新教师应该在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学识广博、志趣高雅、风趣幽默、宽严有度、容易亲近的印象,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逐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数年来我的数学第一课,都是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不朽贡献;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及科技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组织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都参与的数学游戏等等;让学生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数学学习的乐趣。此外,讲解中小学数学的知识联系,介绍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甚至请高年级学生现身说法,鼓励学生勇于而对现实、敢于向困难挑战,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做好初步的心理准备。

其次,上好第一章,组织好第一次测试,我总是给学生来个“开门红”,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尽量放慢教学进度,使教学内容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关注那些基础稍差容易掉队的群体;又要给学有余力的群体适当的挑战,防止他们“低估”数学而放松学习。加强学生动手活动的环节,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开发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初中数学与小学有联系、与生活有联系,有趣、有用并不难学。

对应的第一次单元测试,教师应该让一部分学生考出“优越感”,更要想法让其余学生获得意料之外的“好成绩”。还要经常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良好表现做积极的表扬,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尽快找到成就感。

三、善教善学,保障数学学习“可持续发展”

初中数学的教学,毕竟是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除以上环节外,还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过渡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持续稳步的进行。

小学到初中,而对新老师新教法,学生的学习适应是一个大的跳跃。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教师应对小学的教法有所了解,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稳中求变,逐步过渡,使学生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在自主、轻松、能动的氛围中实施数学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活动探究、动手实践、情景创设、信息技术教学等途径,让学生形成想学爱学、乐学会学氛围,增强他们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第7篇

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有一个充分的备课,本来我们的教学时间和课时就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学习量却不少,所以每堂课都需要细心地安排。教师备课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各种情况以及学生的适应能力,备课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枯燥的教学模式,丰富知识面,做到让学生每分钟都有事干,教师在做备案时,要想到各种突发状况,更多地站到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备案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力求使学生更容易学习音乐。另外,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敢于去尝试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处在初中时期的学生进行启迪式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掌握,打破原本的教师一直在台上讲,学生一直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之间还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负责解决学生的困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对于学习方法的传授,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该在这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点拨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和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音乐知识。

二、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音乐教学质量。音乐课堂学习是以音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音乐素质以及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点来说,音乐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表现以及创造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本着这个原则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可操作性的实施,把教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可实施的、合理的小目标。教师可以每堂课去实现这样的一到二个这样的小目标,在此期间要将要传授给学生的价值观、知识技能、音乐学习方法融入这个过程当中去。

第8篇

(一)归纳总结、抓住本质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基于某一款软件来开展教学,如“应用文档的设计”是基于文字处理软件“Word”,“数据统计与分析”是基于数据处理软件“Excel”,设计主题网站是基于网站制作软件“FrontPage”,多媒体作品制作是基于软件“PowerPoint”,“图片处理”是基于软件“ACDSee”和软件“Photoshop”等。由此可见,软件的学习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软件的种类繁多,新软件层出不穷,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把所有软件都教给学生,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如果只学会这几款软件的使用,那么面对没有学过的软件就会手足无措。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几款软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新软件时,能做到胸有成竹,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在学生掌握这几款软件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小结,从中发现规则,并提供情境让学生应用到操作中,从而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如“运行软件”这个操作,“Office办公系列”软件可通过进入“开始”菜单中“程序”选项找到“MicrosoftOffice”进行启动运行;音乐播放软件“千千静听”也可通过“开始”菜单中“程序”选项找到“千千静听”启动运行即可。这就可以归纳出“运行软件”的常规方法规则:程序的运行方式,都可通过“开始”菜单中的“程序”选项中找到相应的程序进行启动运行。这种例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信息技术的“求同”教学方法,本质就是从操作中提炼和归纳出规则。信息技术的操作是灵活多变的,然而,殊途同归,变的背后隐藏着不变的操作方法规则。

(二)迁移应用、自主提升

在学生掌握旧的操作方法之后,面对新知识的学习,虽然它们涉及的操作方法都是学生熟悉的,完全可以“穿新鞋,走老路”。然而,从旧知识至新问题这条“路”上,大部分学生遇到了断层。究其本质,学生缺乏的恰恰是如何把知识和能力迁移到新问题中去。我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求同”引导、训练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应用。如在学生已经有了几个软件的使用经验后,再学习新软件时,一些简单的操作,如运行软件、在软件中保存文件等,教师就不需要告诉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回忆“在其他软件时是如何做的”。这样的处理效果,明显好于直接告诉或演示,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学习的本质是自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利用“求同”,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引导学生迁移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感到新知识都是通过转化成已经解决的问题来达到解决新问题的目的,提升自我学习和操作能力,从而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

二、求异,发散、扩展思路

(一)求异,发散、拓展思路

如果说“求同”是一把钥匙开多把锁,那么“求异”就是多把钥匙开一把锁。“求异”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活跃思路,创新思维以及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信息技术中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求解方法都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如在“应用文档”Word软件中学习“复制或粘贴”,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C/V,也可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或“粘贴”,也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粘贴”工具,也可使用右击菜单中的“复制”或“粘贴”。这些例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胜枚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求异”不满足于一种操作方法达到某种效果,从而“发散”学生思维,启发学生从各种角度去考虑,寻求不同的解决策略,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灵活选择,提高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语言或学生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通过选择恰当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数据统计与分析”这一章节的“数据处理”的教学时,在学生掌握这些不同的方法后,教师可通过语言引导、学生示范、对比学生作业等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总结每种操作方法应用的场合。如当“数据记录”比较少时要计算数据结果,可采用系统自带“计算器”简便计算出结果;当“数据记录”比较多时,可采用“函数”快速进行计算;当“数据记录”多并且计算要求复杂时,可采用自定义“公式”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分析后,学生快速总结出每种方法适用于哪种问题,在应用时能“灵活选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总结

第9篇

“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这种功利的思想体现在对绘画技能、电脑技术等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放松创新思维的训练,忽视知识的应用及实践动手的综合素质训练。致使现今的学生出现设计思维保守、创新思维匮乏、逻辑思维混乱的现象。

二、针对设计基础课现状,我们提出的以下观点作为解决方法的参考

1.科学合理地安排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

并改进教学方法。在基础课方面全因素素描应缩短课时,着重训练学生结构素描,以加强学生对形体的分析能力、光影感知能力、色彩感受能力为主,同时注重学生专业兴趣和审美趣味的形成,从中挖掘学生的优势,找到适合他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写实性的造型基础课和针对于设计专业量身订造的“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不见得适合于此。我们必须跳出“技术培养”的框框,将临摹、写生、构思绘画、手工制作这四部曲按难易顺序进行,才有可能实现由技术训练向思维训练的过渡。我们可以从每年级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和培养能力做横向考虑,再以循序渐进的目的进行竖向联系,进而形成知识网格系统,最终达到技艺两全的目的。具体方向的基础课应有一定的专业倾向,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方向的初步了解,同时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细心谨慎的素质养成。在专业的基础课中,不过分注重学生技术的娴熟,专业的素质养成是在对技术的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形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运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基础课程内容与方式上都应该有所改变,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专业素质是专业基础类课程最核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2.在实践性教学中实施校企联合

打造双师素质团队。让学生与企业面对面,考察企业的工作现场,通过企业中优秀的设计师的分析、讲解,增强对课堂设计由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向实践项目过渡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实施应用的过程中,巩固课堂教学知识,获取实践经验和新的知识。四个学年课程设置要保证在基础理论间有内在逻辑性,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实现教育最常见、最根本的传统手段。

三、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评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美术高考热”不断升温,每年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日趋增加,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全国各大专科院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但对于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和已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简单地把设计专业等同于绘画专业,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绘画基础教学方面,不能轻易认为用绘画造型可以替代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基础,从而忽略艺术设计造型基础的独特个性。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定位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素描、色彩,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把他们作为基础绘画教育课程,有我国多年艺术教育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素描、色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把基础绘画课和设计专业结合在一起,只注重绘画写生和技法的训练,而忽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牵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在过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强调基础,强调绘画功底,在这种情形下着实培养了一批批写实功夫和艺术表现力过硬的画家,以至于这些画家至今还陶醉于花费数月表现一个比真的还真实的手工绘画作品的满足感受中。现在的书店里,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素描、色彩书籍被命名为“正规画法、正规范画”的字语,难道除了他们的画法外,其他人的绘画风格都是旁门左道吗?何谓“正规”,艺无止境,但凡形成一定的范式或风格,即是走到了终点,接下来就是必然要打破他,超越他,这样艺术才能进步,我们才能创新。如今是一个数字技术、多媒体影像可以轻松去复制作品,可设计艺术却不能去反复、去拷贝,因为设计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创新性;现在我们的创新设计、原创设计和国际上一些优秀的设计相比显得有些滞后,看看近年来一些产品造型专业的萎缩状况,一些大型的优秀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都来自于国外的设计师即可而知。我们的一些设计师的创造力相对就显得有些苍白,这是不是过分强调基础忽视创造力培养的结果,是不是所谓“正规”的绘画基础教育造成的?这就需要每个从事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我们的“绘画基础”和功底的了。

过去,我们传统的素描、色彩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调子、质感、体积、透视关系等方面的要求,这在传统绘画教学中能体现出其合理的教学目的性,因为那毕竟是在培养画家;但在现在的设计教学中假如还过分强调虚实、强调素描明暗调子,而忽略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花上过多时间去进行追求光影的虚实和物象的体积、质感的表现时,会不会觉有些得太奢侈,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既然我们培养的是设计人才,而不是画家、艺术家,那么他的必要性又有多少呢?一味的对着物象去表现、再现,对着石膏像磨来磨去,会使我们学生失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谈不上创造、创新了。所以把传统的绘画基础课放在课下,把能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放在教学首位,不失为一种目的明确的基础训练。

第11篇

目前,对于设计艺术基础教学的认识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校简单地将设计艺术基础课程等同于纯艺术的造型基础课程;有的学校认为可以取消设计艺术的基础课程;还有的学校则完全改变了基础教学应有的教学内容,所谓的基础课程等同于设计艺术其他的一些课程,如构成课、图形创意课。基于以往的美术教育传统,一些教师把设计基础教学简单地等同于纯艺术的造型基础教学,忽视了两者教学目的的根本差异,忽视了基础教学自身固有的特点,抹杀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以及其他课程之间的区别,忽视了学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与训练,扼杀了将学生具有的能力进行转化的可能。

二、基础课合理的、科学的课程设置

设计艺术基础与纯艺术基础以及其他课程之间具有差异性,应该注意到基础教学与专业学习间的逻辑关系。以素描课程为例,素描教学过程应该分为两个教学阶段。

1.第一阶段(客观再现)

以静物、石膏、人物、场景等作为训练内容,并辅以系统的素描理论讲解。目标要求以写实性语言为主,以训练学生的客观再现能力为主要要求,包括光影与结构两种语言样式。学生具备较好的客观再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学生在入学前接受过训练,但不够系统,良莠不齐,并且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在训练再现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应该具备的、共通的审美能力,如对对称、均衡、虚实、层次、节奏、韵律等一般审美因素的感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每一种造型样式、造型语言学生都应该有所了解与掌握,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为下一阶段学习一些必要的技法与审美意识做好准备。

2.第二阶段(主观构想)

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静物、石膏、人物的实物或相应的图片资料为视觉元素,引导学生进行形式与意义的创意与联想,手法不限。第二部分,进行一些专项练习,如材料练习、肌理练习、质感转换练习、黑白构成练习、线条练习等。这里需要说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第二阶段的这两部分内容可以合而为一。如,学生在以静物或人物为视觉元素进行形式或意义的创意时,可揉入材料、肌理等方面的练习,将多种练习形式整合,在一幅作品中以完整的面貌呈现,并附上简短的使其表达意图更明确的文字说明。练习方式的具体情况教师可酌情而定,不以技法训练为目的,着重于开发学生创造性的视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形式语言的理解,引导学生由一些常见之物进行新的意义的联想以及新的形态的创造,帮助学生初步确立设计理念,从而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素描的第二阶段是由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其桥梁作用,在内容与目标上仔细考量,这不仅关系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对于部分教学内容可以有意识地使它与第一阶段的学习在内容上重叠,但要求学生改变视觉常性,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形式语言、全新的意义联想与形态创造,材料、肌理、黑白构成等内容无疑具有典型的设计性质,如此,第二阶段承上启下的作用便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三、结语

第12篇

(一)基础构成课程教学的现状

对于基础构成课程,在教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业内对基础课程的初级定位、僵化的教学内容方式、教学信息更新滞后等是导致教师认识观念狭窄、教学理念陈旧落伍、方法模式单一乏味的主要原因。信息更新滞后主要在于未进行专题研究和缺少院校之间的交流。往届学生对该课程对专业设计毫无帮助的消极反馈,以及遵从传统单一教学造成无趣乏味的课堂效果,都反过来影响到正在学习此课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导致他们从情感(态度)到行为(创作)上都在应付这门基础课。

(二)传统基础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生关系、教学理念及方法模式、教材使用等是相互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综合因素,下面从这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传统基础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为主,学为辅,少交集

传统基础构成的授课方式的三大特点:一是“教为主”,以教师为主,教材为主,单一讲授为主,基本理论方法原则的内容为主;二是“学为辅”,以学生为辅,主动性为辅,思考为辅;三是“少交集”,在案例和创作分析、讲解过程中缺少课堂的讨论互动环节。

2.顾大基,无针对,空衔接

传统基础构成课程教学格局的三大特征:一是只兼顾整体设计类专业的共同基础;二是没有针对具体设计专业方向;三是基础与专业设计没有衔接。目前基础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可毫无变化地在任何相关设计专业进行授课,从视觉传达到环境艺术,从服装到建筑设计等专业都可适用,缺乏对本专业方向的有效启发与引导。

3.重技法,轻创新,无活用

传统基础构成课程教学方向的三大特征:一是过度强调对基本技法的一般把握;二是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三是理论方法停留在表面。绝大部分的基础构成课程训练内容仍旧是参考教材中具体的设计方法及技巧安排构成组合的形式,忽视实践过程中包含个性化符号语言的创造性潜能发掘。

4.教材多,内容同,种类少

基础构成课程教材的三个特点:一是艺术设计是出版数量最多的教材之一;二是大部分教材的内容与结构高度一致或只稍作修改;三是近几年构成内容出现了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光构成和动画构成,但大部分仍然是面对设计类专业的“共性”教材,针对某一专业的“特性”教材少之又少。

二、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构成教学的新模式

“效用指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综合性标准,成为课程结构新的依据及标准。单一的认知型课程结构将逐渐让位于强调整合化的课程结构与模式。”笔者根据在建筑设计专业的基础构成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方法原则。

(一)以设计专业导向为主的教学计划安排

设计专业在宏观上具有“艺术”的共性,在微观上不同的设计专业又必然有其独特的“特性”,因此教学计划应该兼顾整体,有的放矢。1.弹性的课时分配安排教学计划总框架依序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三部分组成,但这部分的课时划分可考虑具体设计专业的方向需求进行时间分配。如总课时为48学时,安排28学时在立体构成部分,因为三维空间与建筑设计专业紧密相关,而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部分的课时相对较少。2.明确的课题内容定位课题练习内容应结合构成内容、专业方向、创意思维这三方面来进行设计。课题练习内容是教师们经常会忽视的部分,现在普遍的构成作业题目布置是照搬教材课后练习,构成形式和表现手法单一雷同,课题内容被固化,缺少创新和专业导向启发。“任何一个构成课题的练习都是按照构成原理进行探讨、思考、启迪创意、开拓设计思维及造型能力培养的过程。”笔者在建筑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教学中以“现代都市”为课题练习,要求学生对现代都市进行个人解读并通过黑白灰构成图面形式去表达和呈现。这个课题设计是运用所学构成手法,对城市建筑整体“形”的印象或城市氛围的“意象”,进行整理、归纳、提炼的创意表达。教学内容组成部分和课题练习设计应该彼此紧密衔接,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与设计专业相关的平面、色彩、立体,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课题之间等诸多教学内容与环节的相互结合、推动、促进,使课程有序、有效地连贯和深入,避免学习断层的出现。在平面到色彩、二维到三维、构成和专业等关系处理时,要促使它们成为相互推进又彼此融合的链条关系。针对建筑设计专业,笔者设计了课题练习:“自由选择某一建筑设计图片,提取出基本形并进行黑白重构设计。”

(二)学生掌舵与教师导航的课堂教学原则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应只是注重传统的“教”。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脱离传统“填鸭式”的“被动接受”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尝试、反思、调整、完善、总结等一系列“主动汲取”的实践环节,理性认清自己的学习进度,促进有效的自我发展。例如,教师把握建筑设计专业的大方向,通过分解到每个课题内容设计、方案修正建议、分段总结点评等小方向中。授课过程中应给学生更多的关于课题主题的思想表达、创作手法、造型呈现等陈述需求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自己的创作作为一个课题内涵意义情感表达的外显作品,通过课堂表述作品这一环节也刺激学生们的深层创作表达欲。

(三)概括可行性方案,隐性推动作业深度细化

关注课题创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分别对学生初期、中期的创作稿进行阶段审评,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修改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推动课题设计表现的深化程度。

1.把握可行性方案建议的数量与程度

给学生提出修改建议的方案数量最好控制在三四个,数目太少缺少比较思考,数目太多易造成思维混淆;此外教师最好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优先顺序的推荐。对学生进行方案表述时必须把握程度,既要明确大方向又要保留小细节,如创作手法、表现风格与主题思想的距离这样的大方向须阐明,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详细安排的小细节可适度提示。此教学环节设计促使学生对方案进行比较,避免与主题内涵无关的构图造型,思考选择具体的修整方法。

2.推动“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

谨慎对待初稿及修改阶段,尊重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依其个性喜好进行启发、挖掘出新创意也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性格特点,扬长避短,学生从毫不起眼的初稿提高到丰富饱满的完成稿,逐渐培养起对构成形态处理的兴趣和信心。灵活对待独特的个体思维表达,通过激发主动性、拓展灵感渠道的“个案施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照搬照抄的不良创作风气,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授课过程中遇到一个钟情于以小方块去进行构成创作的学生,初次构成作品表现零乱,经笔者提醒问题在于表现手法不妥而非创作元素,其随后创作提升很快,作品兼具个人色彩与艺术感染力。

(四)重点课题班级总评,分段点评加强反思

对专业起到推导作用的相关课题终稿,应在课堂进行阶段总结、整体评价。在学生个人作品阐述过程中,鼓励同学们参与评议,老师归纳总评。在不同设计思维的碰撞和激发下,让学生反思自己所处的位置及提升的程度,进一步审察终稿表现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法。公开认可创意佳、图案造型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仍需改进的学生。

三、结语

第13篇

论文摘要: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影响着世界美术教育的改革,无论从美术教育理念、还是从美术教育课程观方面,它都对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方后现代艺术取代了现代艺术,使走入困境的西方艺术峰回路转。后现代艺术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回归性、折衷性、混沌性与多重性,相应地表现在不求纯粹、善待传统、非个人化、多种标准几个方面,如对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与风景、建筑相结合,对于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很好也地加以利用等。后现代艺术一改现代艺术的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提倡艺术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从而使世界艺术没有明显的界限,达到世界文化的多元,形成一定的全球语境。

在全球化与多元化语境下。世界各国大力提倡艺术教育,并对艺术教育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后现代艺术观念成为影响现代世界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后现代主义虽然思想庞杂。“但其实质还是追求一种更完美的现代性,期望人的行为更具合理性”。因此,表现在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则强调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材料包括声、光、电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这些都与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普及化、生活化、多元化、解构化等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此影响下。西方各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如九十年代初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视觉文化教育”等观点。世界美术教育改革倡导以人为中心,通过美术教育挖掘个体的潜能达到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扩展美术学习的领域,把美术与各学科联系起来,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主动探究,形成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从注重知识目标转向人的目标,从单纯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向全面发展和个体潜能挖掘转变。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从侧重理性知识向感性、理性并重转变。

二、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

在现代全球化与多元化充斥的教育环境下,我国的美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现代艺术观念也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对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理念的影响

二十世纪末。多元文化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坚持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强调建构多元文化的多元教育环境使美术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消解了文化的中心论,文化观念多元并存,认知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成为学生们解读视觉图像的基础和前提。这种理念影响着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在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中则强调统整的课程观以达到培养人的综合艺术能力、强调“以生活技能为本(而非美术制作技巧)代替内容为本的课程,并强调课程的统整”在美术学习中让学生去了解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并了解这些艺术的生长环境,以及他们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学会艺术等。这种多视点和多方面的求索,能使学生自觉地回到艺术的生长环境,从而使艺术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断保持下去。另外,美术教育改革强调人文性的学习。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的到来。理性和感性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偏离了自然,人们认识到艺术是理性和感性趋于平衡的途径,因此,在美术教育改革中,人文性的学习被极度地重视,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在人文性的学习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使个人感情和整个人类的情感源泉联系起来,个人经验与人类的丰富经验接通,以促进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所以在课改中“不以单纯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试图改变艺术教育中学生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技能的方式。把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原到一种完整的艺术情境中,或把一定的知识技能渗透到某个人文主题中。让孩子围绕该人文主题展开轻松愉快的学习”人文主义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美术技巧的掌握和人文主义关爱精神和审美价值感的提升。还有。注重以人为本,培养人的个性以达到完美人格的美术教育思想。后现代艺术观念的“追求一种更完美的现代性,期望人的行为更具合理性”的观念影响着美术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成为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主导思想,美术教育改变了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培养人的个性,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提出“通过的艺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人,把美术教育作为引导儿童发展的工具,从而培养儿童的个性,达到完美人格的塑造。在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中也特别强调人格的培养,并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促进他们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的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对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第14篇

    关键词:  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根据我们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初三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个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会更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以下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

    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C层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

    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D层

    尽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部分向C层甚至B层转化。

    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二。 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所以,我首先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的精髓)。而我的学生(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差异,所以我又必须对数学的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等。

   三。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教学效果。

    2001学年,我担任初二两个数学基础一样的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一班我用传统教学法,在二班我试用分层教学法, 以便探究分层教学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我主要谈谈我在二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1) 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课堂上多让A和B层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和D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

    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必做)和提高题(选做),提高题鼓励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做,C和D层次的学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励他们尽量去做,能做几题就做几题。如何将各章节的练习和作业分层次则视学生的整体基础情况而定。如果学生对某节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则对该节的基础题和提高题的深度就适当增加一些。(基础题一般是教材中练习,习题中较浅的题目和老师编的单或双知识点题。而提高题则是练习和习题中较深的题目,开放性数学题和新型数学应用题)。

    (2)采取多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尤其是C,D层次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C,D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有一次,我发现他们老是把解方程当作式题计算来做,知道他们对解方程的同解原理不理解,我就这样引导他们认识解方程的同解原理: 我要知道你们这一列同学中最后一位同学有多少只手指,现在我要倒数第二位同学跟最后一位同学比较手指数,如果相同,则要倒数第三位同学跟倒数第二位同学比较手指数,如果相同,再进行下去,直到我面前这位同学。因为你们这一列同学前后两个同学的手指数都相同,所以,我只要看我面前这位同学的手指数就可以知道最后那位同学的手指数。然后,我类比此例讲解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板书):

    通过这样举例讲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C,D层次的学生理解了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以后他们都会用同解原理按解方程的步骤来解方程了。

    (3)对学生的引导由少到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所需的启发

    在初二几何中的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要求学生先回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概念。(鼓励C,D层次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出来以后,我提出问题: 梯形中位线有没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类似的性质呢? (要求学生画图探讨和讨论,然后讲出答案或猜想答案)

    学生讲出答案(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梯形两底之和的一半)后,我把学生讲出的答案作为命题板书在黑板上,再要求学生就这命题画图写已知求证。

    然后抽一个B层次的学生板书他自己所写的关于这命题的已知求证。该学生板书后,通过让C,D层次学生提问,该学生作答,老师再引导的办法纠正学生所写的已知求证。

    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为MN

    求证:MN∥BC,MN=1/2(AD+BC)

    接着,我要求学生写证明过程或思考证明过程 (要求: A层次学生用两种以上方法来证,B层次学生写出一种证明方法的全过程,C,D层次的学生思考并尽量写出一种证法的部分或全部证明过程)

    我作引导1: 能不能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引导后检查A,B层次学生有多少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还有很多学生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我再作引导2: 如何把你画的梯形转化成以梯形中位线作为它的中位线的三角形?

    让学生讨论这问题后再去证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A层次的少 数,B层次的多数,C,D层次全部还是不能写出证明过程)

    我再作引导3: 如图  在梯形ABCD中,过D,M作射线交BC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得DEC.引导后,我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B层次部分,C和D层次的多数学生还是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

    我再作引导4: 如图(上图),能不能证明线段MN是DEC的中位线?点N已是DC边的中点,要证MN是DEC的中位线先要证明什么?

    提问B,C,D层次学生,学生答出:要证明点M是DE边的中点即DM=EM.我再问:要证明DM=EM先要证明什么?(提问B,C,D层次学生) 学生答:要证明ADM≌BEM. 够条件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提问C,D层次学生,直到他们答对为止)

    然后,抽一位B层次的学生板书他对这命题的证明过程。学生板书后,我请A,B层次的学生纠正。要求C,D层次不能写出证明过程的学生认真看黑板上正确的证明过程,鼓励他们对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并让A,B层次的学生回答。最后,为了使C和D层次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再讲解一次这命题的证明思路和证明过程。

    接着,检查A,B层次学生对这个命题的另外的证明方法,抽其中部分学生讲解他们的证明思路。我板书出学生所讲的证明思路,并作评价和纠正。

    教学效果对比:(1)就教学进度来说,进行分层教学的二班要比用传统教学法的一班快。因为在一班有些数学课有较多学生掌握得不够好要经常补课和增加练习课,而在二班则较少需要这样做。

    (2)两班年终考数学成绩对比:

    显然,使用分层教学法比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要好。差生减少了,而优生增多了。

    其中原因是什么呢?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分层教学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其中的原因是: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往往没有强调个别,其实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虽然也是班级教学,但要求老师强调个别(至少是一个层面上的部分学生),也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1.张春莉 <<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 (<<教育研究>>2002年第7期)

    2.王国海 杨树才 <<改造 “注入式” 寻求 “导学式”>>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第7期)

第15篇

【论文摘要】正确处理传统绘画基础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关系,强调艺术设计绘画基础教学的目的性。在艺术设计的绘画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科发展更规范、更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美术高考热”不断升温,每年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日趋增加,艺术设计学科逐渐成为热门的学科,全国各大专科院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但对于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和已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简单地把设计专业等同于绘画专业,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绘画基础教学方面,不能轻易认为用绘画造型可以替代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基础,从而忽略艺术设计造型基础的独特个性。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定位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素描、色彩,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把它们作为基础绘画教育课程,有我国多年艺术教育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素描、色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把基础绘画课和设计专业结合在一起,只注重绘画写生和技法的训练,而忽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牵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wwW.133229.cOm在过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强调基础,强调绘画功底,在这种情形下着实培养了一批批写实功夫和艺术表现力过硬的画家,以至于这些画家至今还陶醉于花费数月表现一个比真的还真实的手工绘画作品的满足感受中。现在的书店里,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素描、色彩书籍被命名为“正规画法、正规范画”的字语,难道除了他们的画法外,其他人的绘画风格都是旁门左道吗?何谓“正规”,艺无止境,但凡形成一定的范式或风格,即是走到了终点,接下来就是必然要打破它,超越它,这样艺术才能进步,我们才能创新。如今是一个数字技术、多媒体影像可以轻松去复制作品,可设计艺术却不能去重复、去拷贝,因为设计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创新性;目前我们的创新设计、原创设计和国际上一些优秀的设计相比显得有些滞后,看看近年来一些产品造型专业的萎缩状况,一些大型的优秀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都来自于国外的设计师即可而知。我们的一些设计师的创造力相对就显得有些苍白,这是不是过分强调基础忽视创造力培养的结果,是不是所谓“正规”的绘画基础教育造成的?这就需要每个从事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我们的“绘画基础”和功底的了。

过去,我们传统的素描、色彩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调子、质感、体积、透视关系等方面的要求,这在传统绘画教学中能体现出其合理的教学目的性,因为那毕竟是在培养画家;但在现在的设计教学中如果还过分强调虚实、强调素描明暗调子,而忽略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花上过多时间去进行追求光影的虚实和物象的体积、质感的表现时,会不会觉有些得太奢侈,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既然我们培养的是设计人才,而不是画家、艺术家,那么它的必要性又有多少呢?一味的对着物象去表现、再现,对着石膏像磨来磨去,会使我们学生失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谈不上创造、创新了。所以把传统的绘画基础课放在课下,把能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放在教学首位,不失为一种目的明确的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