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音乐教学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
实施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明确观念,才能优化教学。教师首先要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尽可能完善的人。
所以,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初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体现教学思想,并根据每一课的教材特点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有机的整体。要面向全体,师生共同探索、共振、共学,强调以美育人,把音乐课设计成充满着美的创造性的课,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确立培养目标,提高全民素质
初中音乐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在这个大目标的前提下,决定了其性质是音乐艺术普及教育,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那么就必须开展强化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最终达到培养审美能力、发展高尚情操、提高人的素质。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审美活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具有判断是非、识别真伪、区分善恶、鉴别美丑的能力和素养。
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特殊作用,它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情感、思想、意志、性格等等。美育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去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斗。如果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培养的教学,那就是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战略的高度,从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出发,教师需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三、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1、有效教学观。要从科学教育学的高度探讨包括引进电脑技术在内的教学设计技术,追求“高效教学”。
2、学生进步观。教师是为每个学生的进步而教学,每个学生进步与否是衡量教学优劣的尺度。
3、教学媒体观。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让学生借助教材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概念、认识的手段或媒体。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因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同,具体活动或是外显或是内隐,具体步骤和阶段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教学设计者应运用学习结果分类,确立、选择和采用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过程目标。因为目标决定教法,教学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创立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教师创设的问题应当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关键词:中学音乐创造审美情趣
九年级的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又具备敏感细腻的心理特征。相比之下,女中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更趋向自然纯真。她们喜欢美的旋律、追求崇尚美的感受,渴望体验美的真谛,更愿意成为美的少女。新的教学大纲也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用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空间。
一、让中学生了解“流行音乐中的几种形式”,因此重点放在“形式”上。教师从众多的流行音乐形式中挑选了四种具有代表性、易懂性、时尚性的音乐形式,它们分别是“节奏布鲁斯(R&B)”、“说唱(RAP)”、“摇滚(ROCKROLL)”和“电子音乐(ELECTRON)”。
本课全部教学内容来源于相关书籍查阅、网络下载、日常音乐知识的积累。在某种意义上,本课可以定格为一节“音乐实验课”。
二、教学设计:本课教学环节设计以清晰、简洁、趣味性参与性强为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自习、自创的综合能力。 流行音乐中四种形式的音乐渊源、音乐特点、构成规律的讲解、分析、辨别,学生相关参与活动贯穿始终。
三、教学方法
1、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前、课中、课后都贯穿学生的各项参与活动。如:课前将学生分组,对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形式进行资料查找收集;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即兴创作音乐形式,理解其特点;课后的讨论等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挖掘她们的创造、创新思维潜能,理智地欣赏鉴别音乐。
2、大量有趣丰富的影音资料,错落有致地安排在自制的多媒体教学省略/Soft/Index.asp课件中,不仅为概念的讲解、举例提供了方便,而且更突出了知识的条理性,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增加教学密度,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尽可能地把较先进的音乐设备带到课堂上,与教学常用乐器相结合,进行演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立体真实。如:R&B音乐要素构成的分析、RAP的即兴创作、电子音乐是通过什麽乐器实现的等等问题。学生从中可以真正体会到音乐的多元快速的发展,大大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的知识,使课堂更加富有现代气息。
四、课前准备
1、在校园中以采访的形式提出关于流行音乐的相关问题,学生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并摄制成影像。教师根据本课音乐知识需要,个人摄制教学用演示影像。
2、课前,将作课班分为四组,学生选择音乐形式进行资料查找。
3、制作本课教学省略/Soft/Index.asp课件及相关教具。
五、教学过程
通过介绍流行音乐中的四种形式,从发展进程、基本结构、音乐要素等角度分析各形式在音乐中的典型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辨别鉴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
教学重点突破的方法:讲解演示比较列举即兴创作分析 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
教 具:自制教学省略/Soft/Index.asp课件音乐设备电脑投影黑板钢琴。
a教师播放在校采访的录像: 关于流行音乐的一些问题及学生们的回答情况。学生看后可以进行讨论,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b学生们按照预习作业划分的小组坐好,准备出预习作业。观看录像,观察其他同学对流行音乐的理解,结合自身观点,发表看法。
按组的划分坐好,准备出查找的资料通过课前的录像采访,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她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并给同学播放。观看的学生不仅感到亲切真实,更激发了她们的求知欲望,在新课导入时就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了。 课前已划分了小组,对本课中即将出现的四种音乐形式进行资料查找,培养学生预习自学的习惯。
1、 提问:R&B音乐的起源?R&B在音乐表现上有什麽特点?
2、省略/Article/Index.asp总结:(电脑演示)
起源:R&B(Rhythm and Blues)中文翻译成:“节奏布鲁斯或节奏蓝调”。它原是一黑人的流行音乐,最早R&B是Blues和Jazz的混合体,是从慢舞转向节奏舞蹈的雏形音乐。
特点:R&B体现了显著的节奏或节拍,另外它的旋律也交代的很清晰,往往听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目前R&B已成为乐坛宠儿,当然现代的R&B又混入了别的音乐的元素。
R&B音乐的基本结构:布鲁斯的音乐元素+强劲的节奏。
3、教师发出印制的歌谱,带领学生进行视唱。教师利用音乐设备加入节奏的伴奏部分。播放本段旋律的原版演唱。以组为单位,根据个人查找的资料,回答教师的提出的问题。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听讲、观看演示、思考、分析、记忆R&B音乐为当今比较流行的音乐形式,且学生们听到的机会很多,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为学生们介绍这种音乐形式之前,可以将英文书写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相关了解字母代表的意思,有利于音乐结构的理解。学生先进行预习作业的反馈,教师给予省略/Article/Index.asp总结,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通过介绍音乐形式的起源和特点,引导学生确立此种音乐形式的音乐元素及基本构成。把简单的旋律给学生视唱,加入强劲的节奏,恰好是R&B音乐的基本构成模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R&B音乐的特点。
课堂省略/Article/Index.asp总结:
1、 听辨音乐形式。
2、本课学习的四种音乐形式。
3、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优秀的流行音乐,关心好的流行音乐作品。
关键词:中学音乐;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18-001
一、音乐教学设计是音乐教师教学的第一环节
关于音乐教学设计的提法,基本都围绕建构在音乐学科特点之上,对教师、课程等设计加以界定,并强调音乐教学设计的任务、系统而全面的确立教育者、参与者、教学环节在教学设计活动中位置与作用。
首先,依据心理学,从国际教学设计研究领域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一流的教学设计专家,几乎都有深厚的教育心理学的求学背景和学术造诣,而作为以研究者身份展开交叉学科间的研究,已经不是司空见惯的事,更何况教学的设计者与所面对的对象间,构建在尊重、理解、合作的前提之下,完成教与学的活动,研究的科学性才得以实现。
其次,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它的出现被人们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皮亚杰、维果斯基等早期的理论中。它之所以能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逐渐流行,是和当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者对学习理论研究的自觉反思分不开的。
建构主义理论观点包括:建构主义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建构主义的教师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等。作为重要的学习哲学,它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理论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具有合理性,对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目前,建构主义理论在实际教育中形成了一些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教学技术,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中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包括探究式学习、支架式教学和随机通达教学等。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主要影响,包括关注学生主体感悟力;关注学习者个性差异;关注教学气氛的营造;关注学生探究与创新力培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对传统学习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学习与教学的崭新理论观点,强调“情境”“协作”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使教学设计开始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注重学习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接轨,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二、实践依据
包含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设计,是为最终教学实践而预先设定的系统、科学的方案,也是宏观教学设计,最终都会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并得到落实,教学设计是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的,也就是教学设计的分类与层次,着眼于不同的类型与层次,具体操作才会有的放矢。
首先,从分类上划分,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宏观教学设计;第二类是中观教学设计;第三类是微观教学设计。宏观教学设计属于“教育系统设计”,它从改造教育、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肩负创设面向培养新世纪、新人才的教学体制改革。例如,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专家赖格卢特教授就曾经提出: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是“时间固定、结果可变”(也就是每个人在同样的时间学习同样的内容甚至还提出了同样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升学或者毕业,但是并没有达到同样的结果,培养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而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则是“时间可变,结果稳定”(也就是根据不同学习者的需要量身定制,发挥每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中观教学设计就比较普遍,它在课程的目标、性质、类型和结构上的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周期是十年。而微观教学设计的面是最广的,主要面对某一门学程开发,中观教学设计,主要在具体学科领域,或者若干互为关系的教学单元的层面上开展。被称之为“学科教学设计”,等同于“课程设计与课科中的单元、模块和课时,还可以包括教学片段设计。应用也最普遍,是教学设计真正用武之地。
其次,根据教学中问题的范围、大小的不同,可以把教学设计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以课堂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总的教学计划要求,针对教学的内容、对象、环境条件来制定方案,通常由任课教师完成;以“系统”为中心,指由教师、学科专家与行政管理人员共同完成;以产品为中心,即将教学中需要的媒体材料、教具等当作产品进行设计,往往需要确定哪些产品即有广阔市场,又能满足实现特定教学目标需求。
音乐学科在实施音乐教学设计活动中,在艺术性特征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因为音乐本身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教学设计能够在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地设计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艺术性的音乐学习精神家园同时,全面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科优势,同时,音乐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必要学科。音乐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担当的责任一方面是对学生实施的美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又可通过提升教学设计与研究效果,加强学科教学在逻辑上的教学系统设计效果,在音乐设计的研究中,遵循设计的一般方法、一般规律。开展能够促进学生高层次精神追求意识的培养教育。能够为学生个性发展、能力生成、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也正是从学生的高效学习需要出发的最基本要求,从有限的课时与教材容量中,探寻、研究更科学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因为,长久以来忽视音乐教学的局面还很普遍,特别是作为我国课程改革中,实施美育的高中音乐课程,走过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无教材、无资料、无要求的“三无”,到今天以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名正言顺参与,并从理念的推广、制度的建立于落实等,都为教材的研发与使用、教师的培训、学生的广泛参与,制度的明确,都在很大程度上,将高中音乐教学纳入正轨。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环境;网络环境
在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创作良好的教学环境,并利用合理的教学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一名中学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在研究音乐教学的策略时,必须对教学环境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也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又要如何去利用好合理的教学环境?从哪些方面来设计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环境的具体功能?对此做出一些简单的论述。
一、音乐教室的环境设计
音乐教室是学习音乐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设计,对学生心理影响作用很大。音乐教室室内环境设计要遵循增强特性的原则,即增强或突出某些有意形成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来影响教学活动及师生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音乐教室的设计,除整洁舒适、色彩鲜明、教学用具各得其所外,最重要的就是营造一个浓厚的音乐氛围,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进入人为优化的情景,其力度、其真切感和美感形成一股向着教育教学目标整合的力量,深深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音乐教室的墙饰是学生每天都会看到和接触到的事物,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创设一个新颖美观的墙壁天地,以激起孩子唱歌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室内外设置音乐角,为学生提供简单的音乐知识海报,多个伟大音乐家的格言,学生只要一走进音乐教室就会有一种音乐的氛围,使学生各自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
二、网络音乐环境设计
21世纪音乐教育在其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有了巨大的转变与发展。对于进行音乐教育的教师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完善,一方面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为教学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素质带来了挑战。
在电子琴、钢琴的教学中,可利用带平台的摄像枪、闭路电视系统,对学生进行现场范奏,在座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的范奏。同时,互联网带给了我们非常有利的课外学习环境,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世界音乐现况的大巡游,为我们进一步扩展视野带来了机会。由于有了多媒体计算机、控制平台、网络服务器等硬件条件,一部分音乐教学可以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完成。目前,国内很多音乐教师都在动手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但是由于计算机方面的技能还不是很娴熟,而且在制作课件时耗时挺多,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安排。另一方面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到今天,积累了大量音乐教育的宝贵知识。对于要进行终生音乐教育,或音乐知识、技术的提高,远程音乐教育为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音乐爱好者完成了音乐学习梦。
三、师生交流环境的设计
新课改中的音乐课堂和音乐教师应该向着什么样的趋势发展,学生的教学环境又是如何对待学习交流中的环境问题的呢?这些在现代教学环境设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环境的格局,强调和突出“学生角色”的作用,强调教学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素质
教育的要求。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课程不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无限主体转化为有限主体,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放在重要地位,给每个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和发挥潜
能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生活的乐趣。轻松活泼、身心获得充分愉悦的课是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向往的,也是音乐课程中,必须让学生享受的。因此,请不要吝啬您的微笑和宽容,让学生充分感受你的人格魅力,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做人。现在音乐课堂中学生位置的各种排列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频繁互动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应用。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要建立一种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音乐教学要讲究艺术性,在诸多艺术课中,对人类影响最大、最广泛的是音乐艺术,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力量和无比的艺术享受,还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设计一个舒适、合理的教学环境已成为我国现代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方案。目前,我国对音乐教育、全民素质教育下了很大的决心,也加大了实施力度。这种趋势必将带来音乐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乃至整个音乐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音乐教育必将实现信息化、科学化的宏伟目标,把中国音乐教育推向一个历史的新高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程;游戏教学;原则;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03-01
一、“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游戏设计
“感受与欣赏”是小学音乐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是听觉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感受与欣赏。它既包括了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又包括了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都可以与游戏教学紧密结合一起。例如,教师设计节奏游戏,通过学生寻找自己姓名节奏,初步感受节奏的律动感。在此基础上,逐渐加入其他熟悉的同学名字、以及动画片人物名字或喜欢的动物名字等。通过这个名字节奏游戏可以让学生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
二、“表现”领域的游戏教学设计
“表现”领域主要包括四部分,即演唱、演奏、识谱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这四部分都非常适合与游戏教学环节相结合。音乐游戏活动的安排可以与舞蹈、歌唱、演奏融为一体,既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例如在二年级的《母鸡咯咯叫》课堂教学中,同学们可以通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来模仿母鸡、小鸡的音调。当老鹰出现时,同学们开始演唱这首歌曲中母鸡的音乐主题,吓走老鹰。而当母鸡出现时,同学们又转换演唱歌曲中小鸡的音乐主题,围绕在妈妈身边。在游戏活动中,同学们不仅能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还能在特定的情景中,掌握好演唱的情绪与力度变化,以及声音弹性等演唱技巧。
三、“创造”领域的游戏教学设计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要鼓励学生音乐创造。创造环节是小学音乐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为同学们提供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在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侧重点不同,如低年级的同学只要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音响即可。而3-6年级的同学则要具备根据某一要素进行编创简短小节的能力。如一年级的《声音的强弱》是一节适合培养同学们音响探索能力的课程。在这节课上的创编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同学提供多样的生活材料,引导学生在模仿声音的游戏中了解节奏强弱、力度大小,以及各种不同的音色。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的游戏设计
音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学科也体现着人文学科的核心内涵。因此,音乐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其他艺术以及综合性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①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应注重音乐及其相关文化的灌输、学习。游戏教学设计中,同学们可以通过扮演游戏中的角色,体验各种音乐文化中的民俗风情、舞蹈艺术、绘画艺术等。在亲身感受中学习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此外,还可以通过绘画等游戏形式,用色彩表现音乐风格、体会音乐的作用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不具有具象性及语义性,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欣赏能力,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游戏作为一种综合形式,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一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于表演环节,在感受与欣赏、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三个教学内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注释:
①余萌.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参考文献:
[1]穆颖欣.如何进行小学音乐视唱教学[J].科学大众,2008(11).
[2]文蕾,陈文丽.如何利用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音乐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2).
[3]李敏.“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课程知识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3).
[4]丁海东.论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主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5]何芳.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6]欧阳时来.关于东乡县小学音乐教育状况的调查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教学设计;初中;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28-01
音乐教学设计与总体教学目标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因此音乐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过程设计应该独具一格,可以充分呈现教材的特色与老师的创意;教学措施的设计应该简单明了、满足学生兴趣;教学方式的设计能够展现时代的特色以及显著的音乐文化特点;教学工具的设计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功效。一言以敝之,音乐教学设计应为完成课程标准制定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培养的目标,并利用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实现方法。这了达到这一目的,初中音乐教学需要通过教学以及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行为,培育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开发他们的音乐感知以及鉴赏水平、表现力以及创造力,提升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
一、合理设计教学环境
为确保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感觉到浓厚的音乐氛围,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老师在设计、创新教学环境过程中,应重视教学环境的营造,创造音乐情境,利用音乐语言、实物演奏、音乐效果渲染、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教学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的情景,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教室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场所,室内环境的设计质量,对学生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它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室的设计必须具备强烈的音乐氛围,音乐设备布置整齐有序,黑板、墙面等绘有和音乐教学相关的乐器图、乐谱表、乐理基本知识等。此外,按照教学任务、内容的要求还应该合理摆放桌椅,最好是安排布置,当然还有圆形、半圆形或者其余的摆放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课桌椅的布置应该符合教学任务、内容以及学生活动的要求,不必苛求一种固定的模式。
二、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设计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三个维度,即情感价值观、教学过程和方法、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具体明确,实现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音乐水平,提升音乐学习层次,同时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衡量和体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三、设计好音乐课教学过程
音乐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最佳状况应该有效发挥音乐独有的魅力,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较为理想的音乐教学过程应该为:感受音乐的魅力兴趣引导音乐融合激发想象艺术审美自我发挥艺术创造。从实践经验来看,该教学过程可行性强,能够充分体现老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导作用。
四、设计音乐课堂教学结构
按照音乐课标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结构,是达到教学任务、目标的根本前提。在设计音乐课堂的教学结构过程中,应该注重新旧结合、动静相宜、收放自如。演唱、演奏是音乐课堂的表现形式;而音乐艺术的欣赏、乐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则是吸收行为。以学习歌唱或者器乐演奏为主的课程,应当以歌曲或者乐曲以及相关乐理专业知识相结合;以艺术欣赏为主的课程,也应当以演唱所欣赏音乐作品的主题或者它的主旋律相结合。
五、设计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方式
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是音乐课程目标的具体细分化,是编制教材的根据与准则,也是对老师传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以及达到某种程度的规范。教学方式是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目标,应该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措施。在设计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时,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新颖独特的音乐教学内容总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将教学内容定位于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得他们始终保持对于音乐学习的激情。老师应当在深入了解他们的前提下,针对性地设计音乐教学内容,设计出新旧结合、独具一格的新颖内容,尽量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学习音乐获得的成功经验。通过深入浅出的音乐教学内容,不断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使得他们在努力学习音乐技能当中感受学习音乐的成功与快乐。音乐的教学必须有广大学生的参与,应当努力倡导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音乐。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实践过程中,经过自身的努力、通过自己的思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音乐的方法,体会学习音乐的成功乐趣,使得学生能够永保学习音乐的热情。此外,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决定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当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精神,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才能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共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设计;最优化;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19-01
现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音乐艺术形式种类的多样化发展、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的广泛应用等等,都对我们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探求适应时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教学过程是当代音乐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文献[1]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进度、教学气氛等各种因素上进行优化控制方面简单浅显地对音乐教学最优化作了探讨。文献[2]借鉴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如何实施音乐教学过程最优化方面,从任务规划、优选方法手段、教学内容、课堂结构和教学节奏进行纲要性的论述。
二、研究方法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最优化就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从实际条件出发,主要通过音乐教学目标最优化的确定、音乐教学内容最优化的安排、音乐教学策略最优化的选择、音乐教学评价最优化的开展,来对教学系统中的各教学要素子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和控制,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制定的音乐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计划过程。
三、对策设计
(一)目标的确立
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最优化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强调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学目标无需结果化或是难以结果化,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确定的音乐教学内容下,要对内容进行分析处理,以充分发挥内容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提高教学效率。
1、分析内容
第一,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容、表现手法与曲式结构。第二,分析相关的音乐家及作品创作背景。第三,关注音乐作品的创作价值和艺术特色。第四,注重对音乐作品的直接体验与感受。
2、安排教法
在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规划的同时,还要适当地考虑呈现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知识技能型的教学内容,宜采用讲授法,人文内涵的教学内容,宜采用交流法、讨论法等;另外,由于音乐的特殊性,更应注重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以获得本人直接的体验。
3、结合现实
围绕教学目标,把课内和课外联系起来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补充讲解一些有关的、必要的新的音乐发展动态、新闻,音乐信息及乡土音乐等,将音乐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热爱音乐。
(三)策略选择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1、体验型
体验型的教学方法,是以音乐感受为主,通过聆听、体验、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的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2、实践型
实践型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感受、体验、理解、表现、创造、评价音乐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必要的音乐基本技能,进而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3、效果评价
音乐学科教学的内容除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这就要求评价项目指标应注重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四、结论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的要求,使得建构符合世纪我国国情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最优化体系成为提高音乐教学效益,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必然。
关键词:高中生;音乐教学;优化方案;流行元素
现阶段高中基础教育对音乐教学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上都做了详细的规划,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等多种模块的添加与完善体现出了对高中生音乐学习的全方位多角度思考,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化选择。在总的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如何提高音乐教学魅力、优化音乐教学结构是教师普遍面临的课题。
一、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优势分析
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全方位素质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不断改变学校与家长对音乐课程的看法,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从学生角度来看,虽然其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移与压制,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有学习音乐的愿望。兴趣是学习新事物的动力,高中生对音乐不同种类与形式的好奇心是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方案优化设计的重要思考领域。另外,高中生已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一定的思维体系,也喜欢表达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见解。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良性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借力点。
二、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方案的优化措施
1.将“流行元素”引进课堂
针对音乐教学实际,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适当引入深受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找准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契合点,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如教师可选择陈奕迅、谭晶合唱的《龙文》,陶喆、张也合唱的《小镇姑娘•万事如意》等经典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糅合的曲目,周杰伦、方文山合作的一系列“中国风”歌曲以及改编自世界经典钢琴曲的流行歌曲等作为教学案例。以流行音乐为切入点,在比较分析中既可以使学生对流行音乐有全新的认知,也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加入流行音乐,弘扬民族音乐,二者并行不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用联系的辩证观点看问题,将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相结合,形成丰富性多样化的课堂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满足了高中生对“流行美”的需求,又将经典民族音乐传承了下来,还有助于高中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2.教师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的提高
学生是音乐课程优化的受益者,而教师是末端环节的落实者。首先,在音乐教学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源头上,即自身音乐素养上做深入的学习与调整,使自己具备多样化的理论知识,以应对不断发展的音乐课堂和高中生的心理变化。其次,音乐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观也深深地影响着高中音乐课程的优化。音乐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严谨的教学观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逐步培养高中生的音乐兴趣与欣赏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摒弃传统的“我教你学”的模式,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用情感来感染学生、带动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努力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最后,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建立以人文情感为本的互相学习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使他们掌握音乐学习的主动权。
3.引入多样化的音乐形式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何为“主题”,所谓主题即为“内核”,而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内核”就是完成教育教学目标,这也就是课程活动的焦点。
(一)认识“主题”
“主题”即为“内核”,也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如何完成应该达到的教育教学目标,这不仅是确立教学主题的关键性,更是确立教学主题的重要意义所在,其次,这个“内核”总有扩展性,所谓扩展性即是主题的展开线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确定一个主题,而后根据某个线索来更好的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可以根据线索来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析主题结构,遵循主题线索
现阶段我们在教授中学音乐时,大多会按照教科书的编排来一一进行,这样做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显得”不够明确,看似我们教了许多东西给学生,学生们也似乎学到了不少有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但所谓“贪多嚼不烂”,对许多作品或者音乐体式的介绍讲解都需要有针对性。
笔者认为,即使是根据教科书的编排来一一教授,也应该遵循一定的主题规律。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科书的结构编排算是较为新颖的了,第一单元讲述的是“音乐的情感表达”,这一单元则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们在音乐情感表现上的基础;第二单元着重是体现出“音乐的风格”,大致有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个人风格,很显然的是,教师在教授这些知识时是需要将这三种风格很好的融合之后再讲解给学生们的,千万不能将他们肢解之后再讲解给学生。因为内容太多,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是无论怎样,确立主题结构,遵循主题线索是相当有必要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第四课,也就是“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这一课里,教师们在教授时可以充分安排时间来选取本地区的民歌的欣赏,这样的方式选择就更会使得学生们乐于接受,善于理解。
(三)善于组织主题,开发主题
这个工作显然是对于我们的教师提出来的,原因又要归结到我们的教科书编写体例上面了,虽然现在的教科书无论是涵盖面或者是知识容量等方面都较比先前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仍然存在只有教学材料、编者提示、教学目标非常明显而单一的现状。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就要更多更大,善于寻找和研究教学主题是我们应该做好的任务。
二、中学音乐教学中主题音乐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人文性与学科性的统一
音乐教育总归是情感教育,这是长期以来人们都愿意达成的共识,但是这只是一个对于教育“结果”的考虑,如果从长远来看,从教育的过程来看,音乐教育则更多的是一种感官教育,尤其是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学生们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更多的是他们如何获得知识,而对于教材的编写者和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方法来看,教材内容和主题确认往往会出现冲突,既要尊重教材内容,按照教辅大纲来上课,又要有鲜明的主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件困难的事情。比如有些曲目的设计完全是为了教师可以在一两个课时完成任务来安排的,这难免体现出不科学的一面。人文性和学科性这二者如何达到和谐统一,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二)开放性与集中性的统一
一个开放的兼容的教学模式体现出的必然是具有整合性,而整合性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要求的是学科领域想学习领域的扩展,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集中性则是表现出不能确认一个极为简单或者简短的主题,需要有时间和空间感,需要在宏观上给予学生们以深刻的印象,而绝不是一个课时、两个课时就可以确定或者完成的,这样的所谓“主题”,不要也罢。
曾经,我们的教学模式拘于传统,不是从学生出发,而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唱歌环节“我唱你学”、在乐理知识的学习环节“我讲你记”、在鉴赏环节“我说你想”、在实践环节“我说你做”。方式方法的简单和滞后使得所有的课程“一目了然”,长此以往,形成学生失去兴趣、教师索然无味、学生越加漠视课堂、教师越加简化过程的恶性循环。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所以,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终目的指向了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动并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学习,积累感性经验,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不仅仅是教师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更应该是影响学生当前和今后音乐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转变多种教学方法,课堂就会出现新的活力,形成学生兴趣盎然、教师生动引导、学生越加重视喜爱、教师越加倾囊相授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实践由传统型转变为精细化
新课程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材中设置了表现与实践、感受与鉴赏、活动与创造三个教学模块。初始阶段,包括笔者在内很多教师觉得材料设计较为理想,使用中会不同程度地进行“折扣”,但随着时间的转移,我们也从传统型逐渐转变为精细化。音乐的音响材料、创作过程和表演形式具有特殊性,正是这些艺术特征决定了在音乐聆听、表演和创作教学中,必然需要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果,其他环节匆匆而过,在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欠佳时,就开始复杂的创新活动设计活动,看似“繁花”一朵,实则本末倒置,忽略了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性要求,怎能顺利切实完成教学目标呢?以京剧教学为例,笔者在京剧教学中先是通过多媒体展示京剧艺术的服饰美、唱腔美、扮相美、动作美、语言美、表演美。然后和学生一起研究这些美的具化体现,在“唱念做打”四功中先完成学生最易完成的“念”。通过学习京剧《拾玉镯》中一段玉娇与媒婆的念白对话,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然后教师示范一段《拾玉镯》中喂鸡的表演,启发学生观察和模仿京剧中的“做”功,之后是“打”功,最后是“唱”功。教师以“问题解决”为抓手,由简至难,为学生创建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阶梯或扶手,把每一个教学设计落实成为学生创建探究和展示的空间和舞台,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教学实践做到精化、细化、切实化,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内容由局限型转变为多元化
有的教师停留于教材规定内容,满足基本教学要求,拓展延伸选用曲目的民族性和多元文化性不强,多局限于常见的传统汉族与欧州音乐题材的创作歌乐曲为主。很少引导学生在综合文化背景中全面地理解音乐。在教学中缺少多元文化感的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的音乐观念和音乐视野的狭隘、师生互动少、学生的主体性会受压制、求知欲受到压抑。从教师方面看,有些教师满足现状,自身音乐素养和技能停滞不前,导致其教学内容的局限;从学生方面看,大多数中学生是没有什么音乐基础的“零起点”学生,在当代传媒的强大攻势下,他们的音乐喜好范围大多数都是当前流行通俗音乐,在社交化和商业化的导向性驱使下,呈现出涉猎范围窄、趋势跟风多、低趣幼稚化的选择,在课堂中就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不来电”。而我们知道,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多体现于其综合性特征,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教学中,教师以音乐为教学主线,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适当和巧妙选用当下流行因素,同时关注本土音乐,引导学生在综合多种学科、多种艺术、多种文化的背景中全面地了解音乐、理解音乐,让多元化的音乐文化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不断增进自身音乐素养,用音乐伴随人生,用音乐丰富人生。
四、审美教育由轻弱型转变为凸显化
中学音乐教育往往多被赋予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道德等教育固然重要,但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始终不能偏离美育的方向。音乐课程有辅德的价值,这是它的外在价值之一,而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是审美价值,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只有实现了它的内在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外在价值,发挥音乐教育以外的一些功效,这也是对音乐本身的一种超越。从音乐作品中体会高尚的情操,从音乐知识中学习人生的哲理,这些都是以音乐的感悟为基础和前提的。轻视弱化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谈何“以美辅德”?所以,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某首歌曲内容时,不必要长篇大论花上大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英雄事迹及随之引发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情操等等审美以外的东西,而应把音乐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凸显音乐的审美性,引导他们从音乐的音响中感受并逐渐学会领悟其深刻内涵。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学生在这种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共鸣甚至人格的升华,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罗娉婷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本文就小学音乐教育目标的设计原则、影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因素以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
的问题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学;教学目标;设计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一定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的支撑,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是
教学计划制定的基础,教学计划是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体化的表
现,所以学科的教学目标设计非常重要。在发达国家小学音乐教
学目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是,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体系还不完善,本文就影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的因素以
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
析,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概念、体系
(一)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课程设
置要求的具体化,是对教师教学结果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的制
定要以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为基础,尤其是要考虑到学习个
体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体系是指针对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主体,以
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为基础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总和。从音乐教
育的整体看,教学目标可以分为总体教学目标和阶段教学目标;
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又可以分为阶段总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
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二、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小学音乐教育目标设计原则。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
标应当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认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当是音乐教学
的总体目标,音乐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要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
心态,拥有一定的自我表现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
界观和价值观。而阶段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不同年级、不同阶
段的课程学习,利用一定的学习方法,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
能,来逐步的达到总体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设计应考虑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学生,这
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学生是音乐教学的对象,教学目标的设计不
能脱离学生,要把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作为教学目标
设置的基础依据,例如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好奇心强,依赖
性强,自控性差等等,如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勾起学习兴趣,如
何克服依赖性强和自控力差等问题,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都要充分
考虑。第二个因素是教师,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实施者在完成课
堂教学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
己的优势和特长,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掌握灵活多样的教
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最优化。第三个因素是教材,小学音乐教
材选择的内容关系着小学生的兴趣,内容是小学生喜欢的、易学
的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喜好。教师系统的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根
据教材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增加辅助教学内容,
来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教和学才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第一,教学目标要全面合理,
符合小学生的审美和兴趣。全面就是具体课程的设置既要让学生
了解所学的音乐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音乐学习技能、技巧,最
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高综合能力,树立良好的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合理就是要符合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范围,选择的内容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例如,中国
的传统民谣、现代儿歌、国外的优秀儿歌等等,因为这些题材反
映的内容健康、向上,也是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
第二,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具体明确。有了全面合理的目标,
就必须让老师和学生准确的理解。歌唱和演奏要达到的程度,音
乐知识的学习要达到哪个程度,是理解、掌握还是熟练,都要一
一列明。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树立怎样的观念、 学习什么样的精神,
要明确的标明。教学目标合适恰当,教师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
向,依托于教材内容,通过教学目标的指引,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的最优化。
三、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宗
旨,好的教学目标可以加快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但教学目标
应当是相对明确的,是随着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进的。
教学目标应当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地区、阶段的差异,课堂
学习情况不是统一的,教学目标也不应当是统一的,例如内蒙古
的教师就不能照搬上海教师的教学目标,现阶段三年级音乐教师
就不能沿用旧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随机应变的
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复制和模仿他人的教学模式,切勿忽视学生
的能动性、差异性,应当有个人的教学特色。
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一切从实
际情况出发,从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考虑,掌握学生的心理状
况,尊重学生的想法,考虑学生的真正需求,鼓励学生的创新精
神。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地区差异,教师素质、教学
水平的差异,学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
自身教学条件。
第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以音乐为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
过程中,要切合音乐实际,要尊重音乐学习的基本规律,牢牢掌
握音乐要素,把握音乐背景,以音乐的美来感召学生。
第三,学习效果的好坏验证教学目标的优劣。学生的学习效
果,不完全取决于音乐成绩都是一百分。学生的考分只能说明学
生对于教师所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但不能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多
少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有多高,是否有力
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好的音乐学习效果就是通过学习
音乐,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
生的斗志,使学生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
界观和价值观,这是音乐学习的真正目的。好的教学目标应当是
有利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在教与学的过
程中起到了引领、指导的作用,给老师确定了教学方向,给学生
确定了学习方向,教与学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32.
[2]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9.
[3]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长沙.湖南师范大
学.2008.
【关键词】小学 音乐教学 目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82-01
一、概述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
何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的教育精神为指导,以学科特点为依据,以教学对象为主体,以课堂数学效果为最终目标。而课堂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就是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规定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层次,例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宏伟目标是对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提出的最高层次目标,而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就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气息;教学目标也有着不同的阶段,例如,每节课的目标,每个单元的目标,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总的说来,教学目标是很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大小的一系列教学目标组合而成的一个系统。
(二)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目标
具体到小学音乐学科,它的学科总目标就是《音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即将音乐课程的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领域。[1]音乐课从小学开始都会开设,因此,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智成熟程度设定不同的阶段目标,这些阶段性的目标是音乐学科总目标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化。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将小学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年级到二年级,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的、有表情的歌唱;第二阶段是三年级到六年级,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2]
二、影响小学音乐教学目标设计的因素
(一)小学生的自身特征
(1)小学生心理特征
小学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进行潜力的挖掘是最有效的,因此,这一阶段是发现孩子音乐能力可能性最大的阶段。在教学目标设计中,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重点进行音乐潜力的开发。
(2)小学生智力特征
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学生,只有制定适合他们智力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千万不要盲目制定高标准、高要求,否则一旦学生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就会打击学习积极性,失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小学生的心理、智力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因此,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们的外显活动,看他们是否能够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如果不是,就得适当调整教学目标。
(二)教师的专业特长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另一主体,承担着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职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专业特长,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只有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教学内容,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上课制度,将不同的教学板块交给最擅长的教师来教授,这样就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最优秀的教育,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的教学水平更加精深。
(三)教材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内容的基础,作为课程标准的载体,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教材,把教材吃透,把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紧密联系。教师所用的教参都对教学目标的设计给予了相应的提示,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三、小学音乐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一)目标设计要全面合理
《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音乐教学的三大总体目标,是互相关联,紧密联系的,教师在音乐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紧密围绕着三个维度来全面综合的设计,不能只是简单的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其它二者,而这恰恰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的老师会考虑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多多让学生感悟音乐的过程,并着重培养音乐学习方法。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最难实现的,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心智不够成熟,在情感与价值观的理解和感悟方面还很欠缺,教师们基本都将其忽略,这种教学设计是非常不恰当的,音乐作为一种很有魅力的艺术,它能够传达出的情感和价值观是非常丰富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用语言来说教的时候,用音乐来感染反而更加有效。
(二)目标评价要客观
在设计出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后,如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跟踪评价,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对于课堂教学之后的评价一定要客观,才能真正反映出实际情况。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呢?这就要将目标表述的非常全面合理,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着清晰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学生们也可以根据目标来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
结语
教学目标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第一环,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有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提取与选择,还有教学过程的设计。[3]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制定出符合新课标的优秀教学设计,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制定出优秀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齐媛,张生.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述评[J]. 现代教育技术. 2009(0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D大调,四二拍,四句式一段体结构的儿歌。歌曲的难点是每个乐句的第一小节为切分音节奏,可以通过带学生读歌词的方式来学习切分音节奏。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
利用固定节奏伴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恒拍的训练。
3、
为歌曲设计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演唱,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
重难点:
1、
唱准每个乐句第一小节切分节奏,特别是第三乐句的第二小节切分四分附点。
2、
能通过不同力度、速度、形象的动作来表现歌曲意境,并与他人合作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教师1、狮子王邀请孩子们参加他组织的《森林音乐会》。2、还特意交给你们一项任务:音乐会结束后护送几个(出示课题《小动物回家》并全班齐读课题。)并且还交代途中要经过几个关卡,需要你们利用所学过的音乐知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有望通关,胜利地完成任务。现在你们有没有信心呀?乐不乐意接受这个任务?还有什么不明白需要问的吗?(设计意图:这个情景导入适合低年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
感受歌曲的旋律和主要节奏
1、
初次聆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小动物回家》)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听听歌曲告诉我们要护送哪些小动物回家?
生:小鹿、小鸭子、小乌龟还有小花猫。
2、
再次聆听歌曲
师问:这几种小动物他们分别是咋回家的?请学生个别回答。
3、
师:小朋友们,时间过得好快哦!这次音乐会在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们愉快的歌声中已落下帷幕了,现在就让我们领着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一起回家吧!走走走,爬爬爬,停!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第一个关口了,请看:出示第一关。引导学生打开课本30页看歌曲《小动物回家》找答案。
开始闯关:出示课件第一关玄门关,让学生根据问题一个一个回答。
(第一关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相关乐理小知识,为下面学习唱歌打下基础采用“问答式”教学法。)
4、
教师话语过度,出示:第二关节奏门
师:孩子们恭喜你们胜利闯过第一关,你们真厉害!好!让你们来夸夸自己吧!
第一页
后面的任务还很艰巨哦!你们有没有信心?一起加油吧!
出示课件:第二关节奏门
(1)
要求:边画拍边读节奏。
(2)
边打拍边读歌词。
(3)
提示: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请教老师帮忙。
(4)
出示课件:《小动物回家》歌曲。要求:按节奏先分组再集体朗读歌词。
(这个活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通过边画拍边读节奏,先画拍读熟节奏再边画拍再读歌词来突破教学难点切分音节奏。再有就是鼓励学生自觉探究学习,培养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问答法和游戏教学法。)
(5))师:孩子们,你们护送小动物们回家走了很远的路,相信大家都有点疲惫了。刚好现在又到了我们每节音乐课课间快乐五分钟个人才艺展示的时间了,这次轮到了潘萧为我们表演,下节音乐课轮到谁呢、请做好准备哦。有请潘萧为我们带来拉丁舞《激情宝贝》,掌声有请。
(这个活动设计意图:课间放松五分钟消除孩子们上课疲劳,另外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4、教师话语过度,出示:第三关旋律河图片
师:真不愧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孩子们,你们能过关斩将,轻松自如,老师不得不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了。不过呀千万不能为胜冲昏头脑骄傲自大哦!小朋友们,你们听到流水声了吗?(播放流水声)前面就是旋律河,你们准备好了吗?
出示课件:第三关旋律河
师:看呐!这条旋律河水好急哦!能看出现在的小动物们心有点慌了。你们呢?有没有信心通关呀?这一关一共分两个环节,(1)熟唱歌曲《小动物回家》;(2)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力度,来表现四种小动物形象。现在我们先来学唱歌吧!怎么样?
二、学唱歌曲
(1)
先聆听老师弹一遍旋律。
(2)
然后跟着老师的琴声用“啦”轻轻地哼唱。
(3)
跟着琴声唱歌词。
(4)
教师纠正唱错的地方。
(5)
学生先集体后分组唱再接龙唱教师电子琴伴奏。
(6)
拿出沙锤按节奏:
2/4
×(跺脚)
×(晃沙锤)︱×
×︱×
×
︱
…
︱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7)
全体起立齐唱,边唱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三、处理歌曲情绪
师:孩子们学的真快!真聪明!小动物们都迫不及待要回家了,刚刚我们已经通过了第三关的第一个环节,小动物们迫不及待要回家了,我们继续闯关吧!
出示课件:第三关旋律河以及标注处理好歌曲情绪的歌曲《小动物回家》
(1)小组先讨论:这首歌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情绪来演唱比较合适?
(2)先个别提问,再打开节拍器,用慢速、快速和中速范唱对比再集体发言评讲,教师再做总结。
第二页
(3)
按照处理后的速度和歌曲情绪集体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边唱歌曲。
(4)
老师:孩子们,你们唱得太好听了,模仿的动作也很像。孩子们今天表现得太出色了,恭喜你们顺利地闯过了第三关,出色地完成了狮王交给的人物。到家了,看!小动物他们笑得多开心。想想,现在还想送别的什么小动物回家?
(5)
个别提问,先说后唱,边唱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6)
集体唱,要求:a、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边唱歌b、边唱边加入声势律动。真厉害!都能为歌曲编词了,你们觉得自己唱得好听吗?老师觉得好听,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能感受到那种欢快的气氛,小动物们可爱的形象,律动整齐节奏感也很强。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进行恒拍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作能力。
四、表演歌曲
(1)播放课件我是优秀表演家
(2)现在老师把这几个小动物也请到台上来了,待会就让我们唱着欢快的歌护送他们回家吧!你们谁乐意上台来演一演这几个小动物?为了让场面气氛更热闹点,我们分组用声势为歌曲律动好不好?
(3)
先练习两个节奏型:××︱××︱××︱×
×
︱
…
︱(第一拍
轻轻拍桌子
第二拍
跺脚)
(乙组)2∕4
×
×︱××
×︱×
×︱××
×︱
…
(第一拍
拍手
第二拍
拍大腿
第三拍
拍两下手
第四拍
拍大腿
(4)师:孩子们现在就让我们拿出妈妈赐给我们的乐器边唱边为歌曲律动吧!
点名上台带上自己制作的头饰边唱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表演歌曲。台下分组为歌曲加入声势。(跟学生讲清楚要求:把歌曲从原来的一段体变成两段体演唱,第二段式唱你们所创编的新歌词)
(4)
师:台上的这几位小朋友表演得是不是很精彩呀?掌声是不是该送给他们呀?掌声在哪里?可不可以更热烈一点啊?(当场发奖品给学生)
(5)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的节奏感;2、对学生进行恒拍训练;3、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5、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议到活动中,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五、拓展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表现得非常的棒!利用你们的勇敢和聪明才智,闯过重重难关,终于出色地完成了狮王交给的任务,刚刚他发来了贺电,夸奖你们祝贺你们。再说呀小动物们对你们也是非常感激,没准哪天他们会找你们报恩来了,因为小动物也跟我们人类一样,有灵性有情感的。老师今天就给你们讲两个关于小动物的小故事吧!想听吗?
出示课件:1、猫头鹰报恩
第三页
2、小羊藏刀救母
师;同学们,听完故事,你们觉得小动物们怎么样?(可爱、懂得感恩)那你们今天帮助他们,需要他们报恩吗?我们不需要,因为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这个比啥都重要。告诉老师,今天你们快乐吗?好!那我们就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便用欢快的情绪唱着这首歌离开教室吧!
关键词:小学音乐;游戏教学;设计;实践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而通过游戏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娱乐活动中,学会音乐知识和技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教学,提高自己对音乐的领悟与鉴赏能力,有不同的理解。
一、游戏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趣味性。趣味性的应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形成学习的意识,有意识倾向。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大吸引力,教师经常会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会利用游戏所具有的趣味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并给学生留有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发挥。比如,教师课前会根据教案,先准备7个水瓶,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让学生通过敲击感受音高的变化。到了课上,学生利用手边的铅笔、直尺等,敲击水瓶的瓶口,感受音乐。随后,教师讲解休止符时,会用“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把音乐休止符作为红灯,休止符作为绿灯,因为红灯和绿灯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物,这种方式能够让其准确理解休止符具有的意义。而对于强弱音的讲解,则会运用不同的声音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形成回音,像是闹钟的闹铃等,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学习热情。
二、游戏教学的活动性
活动是游戏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只有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才可以算一个好游戏。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对音乐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运用身体的各个器官,表现音乐,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游戏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互相配合,优化教学效果。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会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其他事物的肢体动作与说话的形态,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展开活动。比如,《在农场里》这首歌,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农场中的动物,这些动物包括小鸡、鸭子、牛、羊等,根据自己的理解模仿动物的行动方式,发出与其叫声相近的声音,展示自我。课上,学生纷纷举手说出自己想要扮演的动物,随着音乐的播放,做出动作,进入歌曲营造的氛围中,受到音乐的感染,展示音乐的趣味性。而当学生欣赏《在钟表店里》时,可以用身体模仿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走法,随着音乐摆出不同的时间。
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生活中真实的事物,摆出不同的动作,使得其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符合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其对音乐的理解将更加全面。
三、游戏教学的竞争性
游戏教学除了具有趣味性与活动性外,还具有竞争性。这种竞争性让游戏具有比赛性质,可以促进游戏教学的进行,也可能出现游戏分歧,所以,教师要选择性地使用,在适当的教学时机插入。
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让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有很高的斗志,加入竞争能够增加学生的斗志,学习音乐。比如《沂蒙山小调》,教师会先把歌曲分成数个部分,先逐一地播放,然后整体播放一遍,让学生猜出这首歌的歌名,会给说出歌名最接近的学生以奖励。例如,课上,学生听完歌曲后,会说出《沂蒙山歌》《歌唱大山》等。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小学音乐教师利用竞争性教学时,要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年级展开教学。因为小学生所在的年级是不断上升的,随着年级的上升,心理认知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形成了思维模式,但尚未形成准确的认知,对周围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想要表现自我,极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小学中年级学生对事物已经形成基本的认知,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更倾向于能够激发自己想象欲望的事物,用自己发散性的思维思考问题;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可以独立分析事物,判断事物的性质,形成成熟的心理,知道自己喜欢、厌恶哪些东西,只需教师和家长稍加引导即可。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的,以生理和心理发展为基础,选择竞争游戏的内容,以及竞争性的程度,使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紧密结合,加深游戏教学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总之,游戏教学与小学音乐教学的结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的应用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课上教学顺利进行。为此,教师要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其具有活动性和竞争性,设计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学会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实现音乐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郑大庇.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218.
[2]吴喻夏.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3(8):192.
一、小学音乐课教学对象
小学是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他们对于乐理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少,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热情,不断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丽。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同时也是学生获取信息和锻炼各种能力的重要的思想渠道,因此课堂一定要以孩子们作为学习的中心,课堂更应以师生互动和心灵对话作为重要的舞台,课堂同时还需要以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同时也能唤醒学生对于生活、经历的回忆。
三、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课教学目标
提高小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认识音符,会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理解音乐的节奏感,真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修养。
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只有通过本首歌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教师在工作上的艰辛,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情,从而热爱教师,同时也能够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付出和劳动。
(一)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根据发展的内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的协调,课堂教学可以列举出更多的内容,其核心就是学生从不会学,然后到主动去学,从而增加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来。
音乐课首先要让学生大胆自信地进行表演,然后创设一些情境,营造出一种快乐的气氛,让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比如在讲授《小袋鼠》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能够联想到歌曲中小袋鼠生动活泼的形象,那么就需要让学生可以用更加跳跃的音色进行表现音乐。同时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设计学生戴着袋鼠头进行表演,教师也可能真正参与到其中,当扮演了“袋鼠妈妈”,问学生:“妈妈,你辛苦了,有哪些小袋鼠愿意摘果子给“妈妈”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争着去表演,教师也可以将小袋鼠的头饰发给同学生,从而告诉一些没有拿到头饰的同学,让他们可以去帮“妈妈”去摘果子,但是不是能离开妈妈的袋子,那么就在家里面唱着歌,一起等待家人回来吧!”于是整个课堂就会显得特别温馨和甜蜜。
(二)进行有效的提问
音乐课上进行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只有提高评价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推动学生真正实现预期目标,课堂提高是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它是一个必然的手段,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艺术最为重要的艺术部分。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设疑、激趣、引思和传授的积累,它使教师、学生和教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钥匙,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适当地提高,可以使整个课堂能够在知识与当堂的内容上可以有效地进行衔接。要想了解学生,只有帮助学生去接受更多的知识,只有通过这样的回答,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对于知识方面的理解,同时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可以进行及时地纠正和点拨。同时要完成规定的任务,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提高一些面向全体学生,在满足基础好的学生,同时也能兼顾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对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更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