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音乐教学随笔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第1篇

如何在小学艺术音乐课堂中拿掉故事中的“玻璃罩”。以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为主,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倾听和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让他们自由而灵动地感受和领略大自然中一切优美而动听的旋律,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一、链接学生生活,让其成为“艺术”之源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涉及的知识都与学生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聆听和反思,感受身边环境中的声音、节奏和图象等,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我在教学《国旗国旗真美丽》时,在了解“国旗组成”这个环节中,我问学生在哪里可以看到国旗升起,学生积极发言:除了升旗仪式上,还有亚运会上,田亮哥哥得了跳水金牌,在发奖仪式的时候,奏起了中国的国歌,我们国家的国旗还在中间升得最高呢;还有郭晶晶姐姐也获得了金牌,我们国家的国旗也升起来了等等,一时间课堂成了运动场上夺金牌大战,你一句我一句,课堂活跃起来了,在浓烈的氛围中,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国旗代表我们祖国的尊严和骄傲,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此时,我抓住学生这一真切的情感契机,对学生进行歌曲教学,学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在含义,很好地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二、鼓励学生多维.让其多为“艺术”增色

艺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学习音乐。我们教师要多问学生“想怎么唱?”“想怎么说?”“想怎么表演?”等等,用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话语来创造一个民主、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发孩子们主动地学习音乐、创编音乐、表现音乐的热情,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最好的发挥。

例如教学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时,我问学生:“你们观察过夜空里的星星吗?它们能连成什么形状呢?”学生的想象力真的好丰富,有的说像勺子,有的说像小狗,有的说像牛郎织女,真是五花八门。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接着继续扩散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随自己所想的星星形状,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边唱边表演出夜空里自己那颗闪烁的星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唤醒了学生对夜空原有的认识,激励着学生自由的、多维化的想象,并鼓励他们大胆地表演出来。表演过程中,我看到了所有的学生都进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

三、创设相应环境,让其亲为“艺术”实践

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开展种种带游戏、竞赛的教学活动,借助音乐游戏、集体舞等艺术手段,让学生亲身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踏入自然感受音乐。通过各式各样的艺术课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和经验。

如,在上《奇妙的声音》音乐欣赏中,我把教室设在了校园操场的一棵大树下,几十个孩子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开始上课了。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声音》。请全体同学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然后告诉我你们都听见了什么声音?”“想象一下,现在操场是一幅什么画面?这画中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校园里学生在玩耍,在运动),并让同学根据所听的声音模仿出动作。之后,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织他们进行拔河、跳绳等游戏,巧妙地创设运动场景的声音,让学生在具体的运动中体验“加油”、“喘气”等声音。在学生获得了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把音乐、体育、美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设一幅生动的图画,充分利用资源,优化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了以音乐为主其他为辅的多科综合实践艺术课。

四、适时引导主动。让其变为“艺术”主人

第2篇

一、研究意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而将校园音乐剧融入地方优秀民间故事,因地制宜地结合新教材进行创作、改编,并把演出、评价的全过程引入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研究。因此,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结合我校特点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小学儿童音乐剧是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的音乐综合实践形式。题材从古至今、由真到幻。在教学上遵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来开展。引导学生搜集地方优秀民间故事,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创编、排练、展示音乐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的现状。

2、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我校学生对儿童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1)针对学生对音乐剧了解与喜爱程度进行课堂观察 。

(2)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收集数据 。

(3)分析小学低高段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和喜爱程度所造成的的问题和原因。

2、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策略的研究。

(1)教师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2)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保护和激发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欲望。

(3)针对小学不同学段,有侧重的培养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4)针对音乐不同课型,有方法的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剧的创编和表演。

(5)训练方法辅助,提升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三、研究思路

首先,以本校各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将课堂教学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在“预设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调整计划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探究出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有效策略;最后,把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实现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有关小学音乐剧培养方面的论文、著作等,进一步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我们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等形式,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音乐剧了解成都,以及他们喜欢音乐剧的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3、行动研究法:在案例设计中侧重体现学生参与度,以课堂为主阵地,实践研究,观察其有效性和高效性,做好反思和记录。

4、经验总结法:通过课堂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总结,探求适合我校学生的音乐剧教授方法,真正将地方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中。

五、研究步骤

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月

准备阶段(2018.1——2018.6)

这一阶段完成课题研究主题酝酿,资料积累,文献研究。通过召开课例组成员会议,确定主题,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挖掘优秀民间故事,为研究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实施研究阶段(2018.6——2019.6)

1、专家论证后,修改课题研究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确定各年级具体研究内容。

2、根据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组成员分工,确定各年级研究人员,撰写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

3、根据研究需要,定期请顾问来课题组指导,保证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

4、每学期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课堂教学研讨会,一方面请课题组教师上课,其他教师或专家听课、评课,进行互动指导。另一方面,开展教学案例、论文、反思随笔的交流与评比。

5、建立课题组月交流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及时有效的交流。探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享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点滴经验、成果。群策群力,不断优化数学语言能力培养教学结构。

6、定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自查,及时整理、积累课题研究材料,作好档案工作。

总结阶段(2019.6——2020.1)

1、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案例、随笔,编撰课题研究成果集。

3、组织音乐剧校社团的同学们排练和演出,录制优秀儿童音乐剧光盘。

第3篇

网站的栏目按照功能、内容可归类为三大主要板块:

一、音乐教学资源板块――坚定、厚实的低声部

资源性栏目主要是为音乐教师和音乐爱好者们提供比较全面的素材收录专项资料库,包括音乐教学急需的“紧缺”素材。资源性栏目主要有:世界名曲欣赏、中国名曲欣赏、中西乐器图文介绍、世界各国国旗国歌、中国民歌文化、京剧脸谱大观、合唱精选、小学音乐教材图片、律动舞蹈装饰图片、音乐小知识、音乐教学课件素材、乐谱下载园地、革命传统邮票、珍贵的红色音乐资料、音乐故事收藏等。在整理相关乐器图文资料的栏目时,对于一些模糊不清的“古怪”乐器标注了“待考证”的字样,引来许多专家学者的来信提供这些乐器的来历资料,使得资源的准确性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诸如此类的资源性栏目目前已经收录纯音乐教育专业的数以万计的图片、文档、Flash、midi、wav、mp3等格式的素材,今后还将根据音乐教学的需要逐步扩充。

二、音乐教学研究板块――和声丰满的中声区

本站主要音乐教学研究栏目有:音乐教育论文集锦、音乐教案精选、音乐课程标准、现行艺教政策、音乐教育评价、音乐教学法、音乐自由教学法、音乐欣赏杂谈、现代化音乐教育、各地学生音乐评论、精彩Flash进课堂、音乐教学随笔、乐器教学进课堂、口哨教学专栏、艺术教室硬件配置参考等。该板块收录了数以千计的教学研究论文、各学段教案、教学随笔和手记,还有各地学生们的专题音乐评论以及点评;同时,对于国外、港澳台地区的音乐教育现状、国内的音乐教育政策法规、音乐新课标的全文以及解读等都整理并提供了大量的文献。

三、音乐教学交流板块――激情涌动的高声部

交流板块是本站最具有活力的一个音乐教学交流园地,它是各地音乐教师网友进行直接沟通和交流的客栈。主要的交流区有:音乐教师论坛,包括教师主论坛以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在线音乐教师集体备课室;音乐爱好者论坛,包括“爱好者主论坛”以及“流行音乐讨论区”、“世界民族音乐论坛”和“古典音乐论坛”;学生音乐学习论坛;留言板。通过这些动态的交流园地,能直接倾听网友们的呼声,加深了网友之间的感情和了解,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支乐意为音乐教育事业献身而且感情深厚的团队。由我站发起的“中国音乐教育网络联盟”,正是本站论坛网友们同心同德、长期交流的升华。随着联盟队伍的逐渐增加和实力的壮大,我们将利用假日组织起来走出网络世界,到国内最艰苦的地方,为当地孩子们送去美妙的音乐,并播下艺术的种子。

第4篇

三年级有四班,学生的情况基本一样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近两年的磨合,学生对音乐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验,虽然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上课的时候学生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在歌唱、舞蹈方面,表现非常好。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5、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6、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扩展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4、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5、创作实践

(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 改进教学的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随笔、反思。

2、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

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低要求,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5篇

    其实,反思性教学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实践与研究证明,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用来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学习方式。特别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平行班教学的有利条件,运用现代教育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内容、目标、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之后重新进行审视、评价,从而调整和改进后面的教学。以下通过对本人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案例进行反思,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一、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应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在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音乐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鸟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呢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可除了小兔子的动作表现不错之外,大象和乌龟还很模糊,经反思调整后,在欣赏完不同的节奏,力度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的基础上,我加入了一个环节,区分不同的音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从大象入手,欣赏低沉的大提琴声中引入大象的主题,然后我模仿了大象的步子是三步一走,重拍是第一拍,一下子学生马上在节奏中领悟了大象伸着长鼻子一摇一摆的向我们走来的情景,接着引入由大管演奏的乌龟的音乐形象,分成好几段,让学生区分此时的乌龟在干什么么?(有平时走路的音乐,有紧张快速爬的音乐)为之后的创作表演打下基础。最后由单簧管吹出的小兔子的音乐,一蹦一跳的感觉马上立体的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反思: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只粗略的停留在表面上,而一加上音色的区分,立刻使大象,乌龟,兔子的形象一下子饱满了许多,事后孩子们都说,大象乌龟兔子的音乐真有趣,作曲家真能干,同时还嚷着问我大管,单簧管,是怎么吹的呢?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音乐,增长见识,发展自己的音乐情感,只有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递进,引发对音乐内容的层层情感体验,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反思

    由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在设计《龟兔赛跑》这一课时定下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2、通过创编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创作表演第二次龟兔赛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是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教育。在其中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完成上, 由学生讲述第一次龟兔赛跑的故事到快节奏念儿歌,这一系列活动之后我提问:你们说得真好,兔子决心改正了,参加第二次龟兔赛跑“那么你们觉得第二次龟兔赛跑又会是一副怎样的情形呢?”在学生讨论完自己设置的龟兔赛跑,我就截取他们其中的一种思路,加以自己的想法把这一故事创编完整,小兔子与小乌龟共同取得胜利的这一情景让学生进行创编,最终让学生在尽情的表现中延伸这一故事的寓意: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可课后学生告诉我说有不同的想法,小兔子与小乌龟碰见拿枪的猎人了等等,兔子与乌龟共同取得胜利的这一情景让学生进行创编,最终让学生在尽情的表现中延伸这一故事的寓意: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反思:音乐是情感艺术,课堂情感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本例根据小学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去体验音乐情境。由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农村孩子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所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激活和体验成功地达到了审美情感教育的目标。音乐情感目标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反思调整后,我先截取了学生说出小兔子与小乌龟共同胜利的那一环节,问:小兔子与小乌龟为什么取得并列第一,这其中肯定有奥秘,谁能来说说吗?这一下子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其中来,拓展他们的思路和创新意识。

    反思:音乐是审美艺术,本例由于偏重音乐教学的认知目标,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实际,以至使音乐审美目标不能顺利达成。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应增加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只有注重选择直观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才能牢牢把握住音乐审美情感这条主线。   

    通过反思,围绕着学生年龄特征和音乐感知等特点,重新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对钢琴的直观介绍及有关乐曲欣赏,充分体验钢琴丰富的表现力,同时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情绪。”课堂上,拆开钢琴外套,请学生直观了解钢琴的发音原理,同时通过讨论欣赏、比较欣赏、选择欣赏等多种形式,学生们惊喜愉悦、课堂气氛活跃。

    三、把握学生认知心理,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反思

    音乐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学策略的实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平等的融入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心理、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策略,尽可能的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全身心的感知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此课  中较满意的地方是让学生进入大森林的情境中,聆听小鸟的声音,小动物门、们都出来了一幅热闹欢腾的景象。  反思:看动画片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也是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本例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赋予动画的音乐性激活教学,在动态画面与节奏配合的实践中,有效地进行音乐基本节奏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还有一点在表演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演小兔小乌龟,小动物,森林里的小花小草还有大树,请在座的同学做拉拉队员,让他们创编出不同的节奏为小兔子小乌龟喊加油。在其中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做,都积极的让学生的欲望得以释放。让他们的个性在此得以张扬。

    四、围绕主体,紧扣主题,集体协作是反思教学必要补充。

    反思教学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有一个新的认识,更自觉、更理性的去研究完成教学,从而提升实践的质量。然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过集体智慧、专家启迪,在集体协作中能更有效地促进反思教学。最后让学生合作把你想对冠军说的话创编成一首儿歌,集体反思:“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教学。”本课应以学生对歌曲“哈达献给北京城”的感受学习为主线,以旋律中的典型节奏型为教学着落点,进行多媒体“菜单设计”,让学生自由“点菜”,随机进行学习。专家更指出: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点菜”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根据教师的专长,进行个性化教学。使音乐课的学科综合不仅音乐化而且个性化。

第6篇

课题名称:小学音乐激趣实践法教学探究

1.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在本课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学生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师教学评价。音乐教学是教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课本内容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的学。

2.音乐激趣实践性教学

音乐激趣实践性教学,就是在运用激趣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使他们内在的创新意识、智力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启迪,提高创新能力,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需要

(1)教学效果不明显。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虽然当堂课所教的歌曲会唱了,跟着老师能简单的进行歌表演,但过一段时间又还给老师了。让学生学会唱歌、会正确的处理歌曲的情感、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所学的内容。因此,重视音乐课堂激趣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全民的素质奠定基础。

(2)学生主动性被遏制。音乐课相对于语文、数学课来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学科,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性,没有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方法单一。回顾音乐教学,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动、学生做”的现状,始终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2.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1)区情的需要。作为秦皇岛市主城区,海港区一直重视素质教育,其教育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乃至全省的前列。各种教科研活动是学校提升办学品位的需要。

(2)学生提高艺术素养的需要。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切实培养师生关系,让师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人的主题地位和素质教育。对教育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教学研究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这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新课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奉献的精神。

3.教育发展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是一项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系统工程。然而,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激趣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小学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思想上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和评价上的单一、教学过程中的单向灌输、方式上的机械单调、内容上的强调知识记忆等现象。这些现象,实际上,否定了学生是一个能够主动探索求知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造潜力,泯灭了学生的思想火花。要想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呼唤着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和实践。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教唱为主,学生被动地机械的学唱,许多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利用不够,教学气氛不民主、不平等,学生的个性特长、激趣意识很难有机会得到培养,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态,适应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结构,把学生从枯燥的学唱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会激趣,引导学生激趣,帮助学生实践。而学生的激趣实践意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一定氛围,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因此,我们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建立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乐于激趣的教学活动框架,使学生的激趣意识得到培养。人们普遍认为,激趣实践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创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养激趣精神和激趣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把激趣教育落到实处,特别是把激趣教育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激趣实践教育的主渠道。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激趣教育的尝试;二是学科教学中激趣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三是激趣教育中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四是课程教材改革的有益尝试。当然,激趣实践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的激趣实践精神、教师的激趣实践能力等指标的量化评定上仍有一定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均阻碍激趣教育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激趣实践能力的评价方面,还不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在音乐教学上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理念。

2.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寻找一条适合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

3.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改变教师,音乐课只是教会学生会唱几首歌曲的观念。改变学生和家长,音乐课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的思想。

4.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力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依据

一是在教学活动中能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境,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教与学这一对关系将变得十分地和谐有趣而轻松愉快,利于学生激趣实践精神的培养。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产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愿望,并能调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起学习的情绪,这也正是激趣思维的萌发点。

二是在教学中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是激趣意识的潜能,也是激趣意识的萌芽,这些都是激趣实践的动力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依托这种教育思想,我们必须坚持鼓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充满自信的投入学习,使学习成为他们创新的乐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这位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所教的此门功课,乐于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喜欢某一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不友好,不关心,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学生就会对此教师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并进而发展到厌烦该教师所教的那门功课,对该门功课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从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应创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围中,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去发现、操作、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激趣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音乐激趣教学,是建立较为完整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促进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内容

1.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探索出不同的学习方式。

2.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探索新型的教学结构

(1)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进行激趣、导学,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获得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激趣意识。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与激趣意识。

(3)利用已有教学内容或补充教学材料设计创新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独创性、探究性、灵活性。

3.在不同的情境中探索新型的有利于激趣意识培养的评价方式。

(二)研究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方法选择上,决定本课题以实验法、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适时也采纳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及文献资料法等,保证得到资料信息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促使本课题的价值深化。

六、本课题的研究步骤和主要措施

(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17年9月——2018年3月)

(1)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研究教师和研究对象。

(2)进行师资培训:将集中式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及时培训相结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8年4月——2020年3月)

1.加强课题研究教师的培训

(1)理论培训:认真领会、学习课程标准,研读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

(2)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优秀课堂实录;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指导;请教科研人员进行课堂指导。

2.共同研究新的教学思路、模式

(1)集体组织进行现场说课、备课。

(2)教师进行互听、互评课活动。

(3)对先行班进行指导、示范。

(4)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做研究课、示范课。

3.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年终总结

(1)个案分析、课堂随笔的积累。

(2)教学案例、课例的整理收集。

(3)阶段性经验交流研讨。

(4)进行案例、随笔、课例、论文等评比和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3月——2020年6月)

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召开课题总结会,举行音乐激趣教学展示课,推广先进经验。

(二)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情趣思维

情趣思维,是不受固有模式束缚而进行的有创造性的心理反应。就是鼓励学生以标新立异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促使学生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情趣思维的发展。

2.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1)巧设创新平台。了解和挖掘学生的激趣实践意识,运用这个平台,借助于联想、灵感等思维方式,加以组合,从而使激趣实践活动有可能变为现实。

(2)体会激趣的快乐。当学生体会到因为激趣实践而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后,他们将把追求成功作为学习动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创新实践,提出独特的见解。因此,学生更爱上音乐课。

七、课题研究基础

本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均为教育教学骨干力量。课题主持人有较强的音乐教学能力。在工作中勤与思考与钻研,深知教育科研与学科教学的密切联系,并且经常自己撰写有关音乐教学的论文。论文反思及课等在市、区获奖。本课题组成员曾多次主持参与过各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热心于教育事业,热爱孩子,他们有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是精通业务,富有吃苦精神、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团队,具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的能力,将采取深入调研,讨论;积极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小组研究、专家指导、实践探索、重复研讨、形成结论这一过程来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小学音乐激趣实践法教学探究》这一课题研究仍具有相当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激趣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途径,使激趣教育的实施得以延伸和拓展。

九、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2.典型的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相关材料。

十、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课题主持人**,参加工作以来获得国家、省、市、区级教育教学奖励多项,所撰写的论文被刊登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多篇论文在评比中获奖。工作中能够更多地深入到教育教学一线中去,了解学校课堂教学实际与学生需求的差距,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有效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多年来,她围绕中小学音乐激趣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多元化探究。

课题组成员**,多次荣获市区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老师、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显著。有很强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46岁,业务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分工:

课题主持人:**,中学一级教师,负责课题报告的撰写、资料汇集及整理工作。

课题组成员:**,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管理和设计课堂实践、理论探索和论文撰写。

第7篇

本学期,为让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务处在学校统一部署和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制度为动力,让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安排,重新修订和完善了《石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细则》。修订和完善后的《评价细则》,除对理论学习、实践反思、阅读视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等有明确的,又增添了课题研究和“磨课”奖励。评价细则的修订和完善,让老师们心中有杆秤,知道该做些什么,该怎样做。规章制度的完善,不仅指引着教师自觉地、有效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也方便了学校对老师教学科研工作的量化和管理。按制度给老师的工作量化打分,公正公平,让老师们心服口服。 

二、以校本培训为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提高老师素质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借助各种平台,在老师中大兴学习与研究之风,努力通过建造学习型学校,达到提高老师素质的目的。 

1、加强检查,常规教学开展地扎实有效 

9月1日和11月26日,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师代表组成的检查小组,对各位老师的备、教、改、导、辅进行了全面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了许多优点,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检查情况及时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通报,让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相互取长补短。 

2、加强引导,开好每月一次的教学小结会 

本学期召开了两次教学月工作小结会。月小结会上,或通报教育教学情况,或学习相关教学经验和教学随笔,或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每次会前,我都会精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会后,老师们有所收获。 

3、立足课堂,开展“磨课”活动,互动学习,共同提高 

本学期组织多种形态的公开课:有新调入老师的展示课,校本研讨课、教学检查汇报课。还有三年级语文老师、五年级语文、数学老师、六年级语文老师开展了磨课活动。由于组织有序,监督有力,老师们都能及时交流自己的意见,让课上得更好。青年教师肖晴执教的《走进童话世界》获得种祥市小学作文优质课比武二等奖;钱丹老师代表钟祥市展示了一节数学学具活动课;11月26日,我校曾玲老师执教的品德课、张丽蓉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李华老师执教的数学课获得了荆门市教研室领导和教研员的好评。12月18日,杨莉老师代表石牌镇参加了钟祥市组织的“送教进城”活动,上了一节示范课。 

4、发动鼓励,积极开展笔耕活动,提高老师写作水平 

鼓励教师多读书多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完成从经验到理论的上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是学校一贯的宗旨。 

为将这一宗旨落实,本学期在要求老师坚持写教学随笔的基础上,又对老师的教学随笔进行了一次评比。在这次教学随笔评比中,李晓银、肖金梅、吴秀荣、王佳英、肖晴、夏金华、肖蓉、杨莉、马祖勇、刘升华老师的随笔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除此外,还积极鼓励老师投稿。据不完全统计,杨莉老师的《我教学生写数学日记》发表在《中小学数学》上;罗荣老师的《失落的优势》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 

5、开通博客,让老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校园博客是我校的新生事物。开通博客的初衷是为了让老师们与时俱进,让老师能找到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学习、交流。我校的博客受到了我校老师的关注和呵护,像李华、夏金华、杨莉、刘升华、王琴花等老师就经常点击浏览,并上传自己的文章,发表评论。 

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整合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经过课题成员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我校两个课题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成长》已拟定申请结题。《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计划明年申请结题。 

四、以活动为保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成立了音乐、体育兴趣小组,并抽出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兴趣小组活动时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第三届“我爱我校”征文活动、第一届“数学奥赛”活动。为了响应“阳光体育”活动,结合我校实际,即将举行跳绳、踢毽子活动。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想用这“感谢和感动”。 

感谢老师对教学工作的支持。教务处安排的每一项工作,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需要老师们的鼎力相助。没有各位体育老师和肖志华、马祖勇、钱丹老师的协助,学生身体素质测评就不能顺利进行;没有各位班主任的辛苦,体育测评数据就不能迅速上报;没有语文老师的指导,没有夏金华、李晓燕、肖晴、王金玉老师的评选,就不会产生那么多优秀征文;没有数学老师的辅导、出题、改卷,数学奥赛只能搁浅。在此,真诚地对各位老师说一声“谢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 

感动老师的敬业和提高。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低年级的老师手把手教学生;为了上好课,许多老师和同年级的老师反复研读教材、修改教案,在“磨”字上下功夫;为了不欠学生的账,很多老师牺牲自己休息的备课、批发作业;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肖金梅、张丽蓉、夏金华、黄静敏等老师也学会了上网、打字、发送邮件。这些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  共2页,当前第1页1

展望明年的工作,我想用“服务和创新”。 

第8篇

  教师下乡支教工作总结1

  时光荏苒,转眼间,在三斗坪镇高家小学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的支教经历,特总结如下:

  一、融入其中,品味平凡促自省。

  我所支教的三斗坪镇高家小学,规模上只相当于实验小学的一个年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规范的学校管理使人难以懈怠,特别是这一批长期扎根农村小学的教师的精神令人佩服。

  由于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缺位,同城区教师相比,这里教师的隐性工作量增加了许多。人力有限,无法实现城区教师任课专职化。高负荷、满载的工作量,使每位教师身兼数职。常常是才迈出语文课堂,又走进音乐课堂,转身又在品社、体育课上出现。连老师生病都只能等到学生放学后才能去看。高度的责任心,使不少教师在校吃完午饭就走进教室培优辅差。在极其简陋的工作环境中,老教师拿汗水拼质量的劲头,是城区青年教师难以想象的。

  正是在他们习以为常的平凡中,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感受到了崇高,使自己的心灵得以涵咏,使灵魂得以荡涤。

  二、克服困难,从容走好支教路。

  在我前来支教时,我儿子还不足九个月,没有断奶。为免后顾之忧,我只有带着儿子,带着他的婆婆、爷爷,举家一起来到三斗坪,在高家农行租了一层楼,祖孙三代才安顿下来。由于我儿子上水土不服,不是重感冒就是拉肚子。高家卫生院、岱市卫生院、市中心医院成了我们每月必到之处。每次一看完病,或拿着药或带着处方急急忙忙往回赶。

  困难毕竟是暂时的,这些与高家小学的老师们长年坚持所克服的困难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了?随着困难一个一个被克服,使我更坚定了从容不迫继续走好支教路的信心。

  三、沉心静气,磨砺自我促成长。

  虽说已有十年教龄的我,曾有6节课于省市获一二等奖,12篇论文于省市区发表或获奖,有五年的办公室工作经历,但我在高家小学从不炫耀这些,也不把这次支教当作身心放长假。在支教中,我摒弃浮躁,沉心静气地为自己定位:服务学校、充实自我、带动教师、教好学生。

  1、利用优势,做学校的服务者

  作为一名来自实验小学的支教教师,我要充分利用实验小学得天独厚的教育教学资源为高家小学所用。

  为充实备课资料,我将网站推荐给语文老师,并手把手教她们如何在网上下载课件、编辑教案、合成课件。又通过网络与实验小学数学教师联系后,让他们从网上发送老师们所需资料,真正实现两校资源共享。为让老师们观摩到更多的优秀课例,我在实验小学借了四盘在省里获奖的竞赛课录像带,又向教导处推荐了几堂优秀的课例,播放给教师们观看。

  针对高家小学教师“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的困惑,我带领高家小学6名中青年教师前往实验小学听课学习。面对苦心钻研教学技艺的农村教师,实验小学准备了与听课教师对应年级对应学科的10节课。听课途中,恰逢前来调研的湖北省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邓治青老师。在共同观赏后,邓老师结合这堂成果展示课,以大量生动、详实的事例专门为高家小学教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以及如何常态实施。通过看课、座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高小教师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既开阔了眼界又更新了观念,意识到教师大量的课前准备和激情投入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上好上实上活每一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借鉴实验小学教学管理经验,多次向教导处建议强化学生常规管理,协助制订、和。

  作为青年人,我发挥自己在电脑使用方面的特长。指导学校教师学会网上收文、传文。指导45岁以下教师进行word文档编排、网上查找下载备课资料,实现电子备课。为学校打印、、、等文稿。打印学校总课表、复习课表。牺牲双休日完成全校学生学籍电子注册的录入、修改、复核工作,确保零差错。协助完成学校普九迎国检配套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网上查找资料,为学校完成试卷。自做课件为全体语文教师上示范课。

  作为爱好文艺的青年人,利用课余时间为二年级学生编排舞蹈,学生的舞台表演效果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六一”前夕,高家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文艺节目主持等3名教师前往城区学电脑,我会同音乐老师组织全校文艺节目彩排,制定节目单。通过网络联系在外学习的教师,在校内当好传令兵,将活动仪式、入队名单、学生发言等环节一一落实。确保3名教师返校当天,“六一”文艺演出如期正常举行。

  因为学校办公室工作的经历,使我较多地接触教育宣传写作。我及时捕捉新闻点宣传报道,又指导老师们写新闻稿。从未接触过教育宣传的朱发宪老师也陆陆续续地有几篇新闻稿被网络采用,并带动了其它的老师,让他们也有动笔写的冲动。一年来,我所采写的、等7篇稿件被夷陵网、夷陵信息港、教育局网选用,有力地宣传了高家小学。

  作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在三斗坪中心学校谢总干事的邀请下,我充当三斗坪镇教师师德演讲评委,并结合五名参赛选手的特点及不足,从演讲技巧的角度做了题为的现场点评。三斗坪中学的张思顺书记对我的点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要求自己的女儿按我讲的有关演讲技巧多练一练。为指导张卉芳参加区师德演讲比赛获得好成绩,我不仅从演讲情感、手势等技巧上加以指导,还熬夜为她撰写的演讲稿。

  坚决服从学校安排,多次为请假教师代课,参加各教研组教学研讨活动,并于上学期中途接班承担二年级语文教学。为迎“双基”国检,和全体老师清扫办公室及卫生死角,利用双休日在校园围墙上刷油漆,为二年级办黑板报。

  2、不断学习,做心灵的充盈者。

  由于远离了实验小学琐碎的办公室工作,课余我有了较多个人可支配时间。我给自己定下了学习目标:多读书,丰富文化底蕴,让我的课堂有书卷气,有翰墨香。

  我就像一块干海绵,抓紧一切可利用的课余时间不断丰富自己。重新拜读了,浏览了肖川的、窦桂梅的、薛瑞萍的、程然的、崔利。吉姆斯的、约翰。洛克的、金正昆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大仲马的、张文质的和等17本书。每周定期上“教育在线”上饱享精神大餐,在读帖、跟帖中接触李镇西、朱永新等“大家”,在肖川、王文丽、窦桂梅的博客中,不断撷取智慧的火花。

  这种不带功利性的阅读,广泛地涉猎,使我浮躁的心变得平和,心灵更加充盈,不知不觉两学期摘抄的学习笔记已达四万字。我静静地读书,默默地思考,也待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3、毫无保留,做教师的知心者。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在充分利用资源服务学校的同时,要像一粒火种,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知奉献给高家小学的教师,做他们的知心者。

  当老师们有教学方面的问题与我商讨时,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向语文老师介绍如何指导学生积累词句,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避免以考试代替复习,如何对学生的作业实行双级、三级评价。

  每当自己语文课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下课后我总是将过程设计、点睛之笔以及个人感悟毫无保留地与其它语文教师分享。并将个人心得或教学故事写成教学随笔。仅第二学期,就写了、、等19篇教学随笔。在我的影响下,张卉芳老师也偶尔动笔写写教学随笔。教导主任朱发宪老师告诉我,是我那篇的教学随笔,使他决定改变对待不做家庭作业的后进生的态度。在三斗坪镇教学工作检查中,我这些原生态的教学随笔受到谢庆平总干事、燕代春干事的好评。所写的教学随笔中,被选用。

  当老师们参加教学竞赛请我帮忙或指导时,我毫不推辞。张卉芳老师参加区品社优质课竞赛,我和她一起确定上课内容,共同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为她设计教学环节,斟字酌句地推敲教学语言,设计教案,制作课件。陪同她参赛后,我又毫不忌讳地直言其注意事项。园艺小学的蔡玉梅老师参加区语文优质课教学竞赛,针对她试教中存在的问题,我从教学语言、课堂组织结构、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等方面对她所执教的一课进行了指导。

  作为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改组指导成员,我以自己为蓝本,向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实施过程及对学生的影响。向她们建议,可充分挖掘学校位于三峡大坝旁、学生大多为移民子女的有利条件,自行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资源包,开展生动、有特色、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我结合三年级未成功完成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反思了活动失败的原因及在农村小学正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对策。

  在支教期间,我发现老师们除订阅外,很少阅读其它书籍。我将看过的书推荐给他们,将肖川、李镇西、朱永新、窦桂梅这些名师介绍给他们。一旦发现精彩的句段后,总用小纸片抄下来给他们看。他们也由最初看了笑笑,到随手翻翻目录,再到摘抄我笔记本上的内容。20xx年春,又利用教师每日必经之地的黑板,开展“走近大师,品味经典”的读书推介活动。向教师们系统推介苏联著名教育家、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经典著作。通过摘录书中内容,促使教师读原文、记笔记,在苏霍姆林斯基“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熏陶下,夯实业务理论基础,自觉提高师德修养。

  令人可喜的是,如今45岁以下的语文老师已能和我一起借书、换书互看。在办公室内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工作之余捧书阅读的情景。

  4、春风化雨,做学生的领跑者。

  作为教师,最大的任务是点燃、唤醒学生的思维,把每个学生当做不可复制的“艺术品”。教学是慢的艺术,所以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尤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学生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朗读能力、复习归纳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我选拔识字小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为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强化语感,在课堂上我低要求,亲自示范,一词一句一段反反复复地读,磨出语文味。又设置朗读三级台阶指标,引入游戏机制,让学生想读、乐读、爱读。为培养学生的复习归纳能力,我由扶到放地引导学生每单元拟订复习提纲。如今学生已能结合平时练习中存在的错误,围绕板块自我确定复习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由于缺少书香氛围,学生不愿大声诵读,不爱读课外书。我深知大量的、广泛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必经之路。为实现语文与经典同行,为学生生命奠基的目的。我充分发挥黑板的边角功能,开辟出诵读角。将古诗、名言、谚语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每日的诵读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之根、道德之根、情感之根。同时邀请三、四年级也加入到到我们每日一诵的行列中来。

  为使学生与更多的经典读物为伴,我向学生推荐了、、、、等13本经典儿童读物。利用每天晨读时间,和学生一起放声诵读课外书。我也抽空为学生朗读古诗、现代散文诗。让学生在经典的熏陶下,打好生命的厚重底色。在我的带领下,学生已养成每天早上诵读课外书的习惯。如今,班上学生已人手3-4本课外书,已形成课余翻翻课外书的习惯。

  为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我对学生的作业评价采取两级评分和三级评分相结合、图形评价与文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每月一汇总,每月一评比,充分调动学生认真学习、认真书写的积极性。在三斗坪镇教学工作大检查中,燕代春干事详细地询问了我班语文作业的类型及评价批改方式,表示要在三斗坪推广“内容+书写”的两级分评价形式,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三斗坪镇语文作业批改的范式。

  对待学生,我坚持用“耐心、爱心、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个孩子。对待“待优生”,我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营造展示些许成功的舞台,将以他们为主人公的教学随笔念给他们听,帮他们找到做一个“好学生”的感觉。

  二年级上学期从松滋转来的李钢,已连续读了两个一年级。我刚接手教他们时,他语文只考了37分。对他我没有丝毫歧视,区别对待中帮孩子找回自信。等到上学期期末检测时,语文已能考到72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王诗毅、张钰、高吉祥、胡一森、杨浩等几个孩子。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全区统测,我班成了全校唯一一个无不及格学生的班。

  回顾一年的支教生活,艰苦的环境磨练了我的意志,广阔的舞台施展了我的才能,这是我人生中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此为起点,不断磨砺自我,更好地成长。

  教师下乡支教工作总结2

  自10月份赴谷岗支教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系和帮忙下,支教工作已顺利地走过一个学期的时间,现我将这半年的支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快速融入,主动转换主角

  来到登仙桥小学后,学校分配我主教三年级数学和班主任工作,附带上社会、自然、音乐等一些副课。因为自己是教书的门外汉,所以为了快些进入主角,我努力学习如何安排课时、如何备课、布置作业等技巧。在逐步熟悉教学的基础上,我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在日常教学中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对分层教学,趣味课堂,用心鼓励,重点关注等等。经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成绩稳中有升。成绩提高了,同学们逐渐变得自信,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学习也更加用心主动了。

  二、以身作则,做教师发展的领路人

  支教期间,使我了解到农村小学除了在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相对不足之外,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教学的信息相对匮乏,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在这种状况下,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肩上,为了不负众望,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报到第一天,在获知所教班级后,我就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参,多方参阅各种资料,深入细致备课。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构成自己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透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合作、自行探究、用心引导和热情鼓励等各种教学手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用心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在丰富、宽容、简单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

  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登仙桥小学”这个角度去思考,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登仙桥小学”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们就不自觉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个人比较随和,没有架子,容易接近!”听教师们说出这样的话,每次我都是会心地微笑着,打心眼里我为自己能够被教师们理解、理解而高兴,为自己能够融入登仙桥小学这个群众而高兴。

  我很多同学他们都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着,他们很富有,买一件衣服能够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当然我是羡慕他们的,可我富有吗不,我很穷。老师这个职业就让我不可能挣很多钱,我常常想跳槽吧。可我又有那么些自卑,一个朋友说我,这几年我的工作已经让我丧失了在外面工作的潜力。算了吧,我心态也是比较好的人,还是好好把学生教好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精彩!不要去羡慕别人,为我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快乐起来吧。

  时间转眼既逝,立刻又要开始开展第二期工作,但是我始终抱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的心态,我不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而变得作风懒散,更不因在那里工作时间较短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支教,让我走进了农村教育的一线,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练,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我要用心总结这半年支教工作的得失,在总结的基础上发现不足,努力提高自己,在下半年的支教工作中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教师下乡支教工作总结3

  一个学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也可以说获益非浅!我敬佩江边中学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们——才是我真正学习的榜样。在江边中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同事们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这期的支教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降低重心,做教学一线的普通人

  我并没有因为支教就有了“光环”。自从我踏进江边中学校园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首先,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坚持集体办公,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其次、与师生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在学校食堂里就餐,并利用茶余饭后或工作之余与老师们聊聊天,叙叙家常,谈论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生活上从不向学校领导提出过多的要求,一律按学校的要求去办事;第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江边中学”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江边中学教师”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心眼里高兴,为她们能够接受、理解我而高兴,为我能够融入江边中学这个集体而高兴。

  二、精心准备并做好示范课

  我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还承担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指导江边中学的青年教师的数学教学。听了青年教师多节随堂课后,我提出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并悉心指导授课教师,我与江边中学的教师们共勉。

  (一)是“听”,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把所有数学教师的课,全部认真地听了一遍,摸清了教师们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找到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二)是“讲”,我对教师课堂上暴露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归类,

  并利用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举行集体备课。

  (三)是“跟”,学校为我安排了几位青年教师,我深入课堂,随堂听课,进行跟踪指导。一期来,我随堂听课达14节,评课、指导课6节。

  三、关心学生,奉献爱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9篇

一、确定童话教育理念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回归天性,发展个性,构建精彩校园。在特色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学会尊重、发掘灵性、完善人格、促进成长”的童话教育理念。“学会尊重”是爱的具体体现;“发掘灵性”即让学生保持一颗童心和好奇心,富有想象力;“完善人格”即通过童话教育启迪学生认识善恶,完善人格。可以说,我校的童话教育就是探究适宜儿童成长的教育。

二、转变童话教育思维

童年的经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不仅让学生在书本上读童话,还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与体验。

1.构建童话教育的环境课程。我校以儿童的眼光和童话背景设计学校环境文化,让每个空间都散发着童话气息。“童话长廊”既是童话内容的再现,又是学生自己对童话世界的表达;每个楼层的童话墙都是对我校童话教育理念的诠释、每个班级的班风、班训、评价都围绕童话内涵设计,班级的童话形象大使代表着这个班的精神;班级门口用软木设计了学生作品展示板,由学生自己设计、布置,便于随时更新。

2.从童话教学走向童话教育。我校从开发校本课程到开展体验活动,逐步将学校的育人目标落实到童话教育的每个细节中。

(1)开发童话阅读校本课,每周一课时。我校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发了“童话随笔习作训练课型”,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形成浓厚的童话随笔习作教学氛围。

(2)开发童话系列活动课程。每月设计一个教育主题,由各班级自行制定活动形式,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童话,感受童话的魅力,同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3)主题童话节。每年的六月是学校的童话节,活动时间为一个月。由学生设计主题、口号、节徽和吉祥物,逐渐形成了童话节“十个一”系列活动:“为童话节设计一个活动口号”“评选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听一个童话故事”“看一部童话片或动画片”“讲述一个童话故事”“画一幅童话想象画”“学唱一首童话歌曲”“创编一个童话故事”“制作一个童话饰物”“演一个课本剧或童话剧”。我们还将童话节中的一天作为童话狂欢节,学生身着各式服装、头戴头饰,伴着童话音乐,走进各自喜欢的“童话放映厅”“童话人物我体验”“童话手工坊”和“童话小剧社”等分会场,开始一天开心快乐的童话游园会。我们还邀请俄罗斯的小朋友来到我校共度童话节,成为校园一道别样的风景。

3.形成童话教育的机制。为了让童话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我校陆续出台了《第六小学童话教育特色实施规划》《第六小学童话教育微课程实施方案》《第六小学童话随笔课开发方案》。组织所有语文教师研究开发《童话故事里的童年》校本课程教材,在两个校区同时开课。同时,以省级规划课题《拓展性阅读策略研究》带动实践,用评价来检验童话教育的成果。

三、坚持童话教育的推进

童话教育的深化在于摆脱单一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坚持从单一到多元的推进。

1.课程开发逐步丰富。我校出台了《“金色的梦想”系列活动课程开发方案》,让童话和寓言、成语、神话等中华传统文华内容相融合,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梦想。

2.实施学科渗透。我校将童话教育和童话思维、童话心理融进学科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

3.链接“七彩社团”。我校将童话教育与七彩社团活动链接上,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又萌发了学生的人生选择意识,促进其身体和心智的发展。

四、凸显童话教育成效

第10篇

1 本课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它的独特性显示在哪些方面?

2 选用什么样的主题最能体现本课音乐作品的独特性?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是什么?

3 从哪些角度去发现“问题”?怎样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教学,寻找音乐的本质特征?该如何根据这些“问题”来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

4 应选择哪些音乐素材辅助教学,帮助解决知识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5 如何用“音乐”的方式解决音乐中的问题,突出音乐性?

6 本课主要应注重对学生哪些学习能力的培养?

7 如何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习兴趣?

8 如何把音乐主题长久地保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其实这些问题里还套着问题,对于不同章节不同内容的音乐作品,以上每个问题的答案和探究方法、思考方向都有所不同,引发我们不断地去思考、比较与创新。因此我认为,做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三种最基本的“问题”能力,即“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

有人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否准确及时地“发现问题”,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好坏。只有找到了“问题”才能“顺藤摸瓜”,寻找到音乐的“根”,并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那么,教师到底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呢?

首先教师要明白,教学目标的制定不是教案里的“花架子”,而是要确定在本课中,我们的学生到底应该了解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培养哪些学习能力和情感?教学目标决定着一节课的基本方向与质量,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其中的重点是对教材而言,难点是对学习主体(学生)而言。教师应试着让自己“蹲下身子”,多从学生的能力和角度来观察那些遥远而陌生的教材内容,同时要仔细看看这节课里有哪些繁杂、难懂、隐蔽的知识点?哪些是自己不了解、不熟悉、概念不明确的?最渴望了解哪些内容?对哪方面的音乐素材最感兴趣?

下面,以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为例,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探究方法和思路。以下是我在“非洲歌舞音乐”一课中发现的问题:

1 非洲人喜欢用哪些方式来传情达意?哪些视频素材里可以看到这方面的资料?

2 非洲人为何偏爱“鼓”?“鼓”在非洲有哪些种类和用途?

3 除了“鼓”,非洲还有哪些特色乐器?是什么样的?

4 为什么说非洲“鼓”能传承非洲的历史文化?

5 非洲“鼓语”是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是如何融合在非洲音乐中的?最典型的有哪些?

6 非洲鼓到底有哪些特别的演奏方式?常用的节奏型有哪些?

7 多线条、多层次的节奏型到底是什么样的?在《圣鼓》、《鼓舞》、《男孩之舞》等音乐作品中能找到他们的影子吗?如何到音乐中寻找、发现这些节奏型?

8 非洲音乐的旋律有哪些特点?它们音乐风格的形成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9 非洲舞蹈最典型的表演形式和动作有哪些?

课后随笔摘录:

上课时我惊喜地发现,其实学生和我一样渴望了解这些知识。当我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上不断抛出以上问题,展开“环环相扣”的探究教学时,他们一个个全神贯注、目不转睛,饶有兴趣地投入其中,努力寻找音乐中的“蛛丝马迹”,并非常主动、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非洲节奏和舞蹈动作时,他们除了单纯的模仿,还加入了许多创新的节奏和动作,有学生竟然主动提议要“斗鼓”,我答应后,这帮“家伙”玩得可疯了,课堂气氛也相当地活跃,甚至下课了还不愿离去,还想再敲一敲、打一打、跳一跳;在回教室的路上还一路大声唱着“阿非里加,阿非里加,尤内尤内”……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就这样在无形中轻松地培养起来了,富有特色的非洲音乐节奏也深深地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中。我想,课的成功要归功于这些“问题”的发现和引领,以后要继续努力去发现问题……

事实证明,在其他内容的音乐鉴赏课中,这一招同样管用,成为“绝杀”的法宝。

设计问题

“发现”了问题,才完成了备课的第一步。接下来教师应该如何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教学设计,寻找音乐的本质特征呢?

首先,教师应把本课教材中的所有音乐作品仔细、认真地反复聆听,并针对以上问题,在音乐作品中仔细寻找相应的知识点。期间,可以参考教材、教学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介绍和教学建议等,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等查找正确答案。

在备课时,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发现的问题”来设计课堂上“要给学生的问题”,而问题的设计犹如相声、小品中的“抖包袱”,要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在期待之中,又超越学生的理解,从而“出奇制胜”地引导学生一步步靠近知识点。要重点思考:这个问题用怎样的方式提问才最恰当?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该从中选择第几个问题做为课堂导人?选第几个问题做为新作品切入口?选择哪几个问题做为教学环节的衔接?用什么问题来解决重点、难点?等等。即教师可以按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来编排问题出现的顺序,并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精彩、典型、有效的素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教师思路不同,就可以设计出许许多多不同版本的教学方案。

如在新课导入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我选用了电影《我是谁》中成龙扮演的失忆男主角告别丛林时,非洲人为他表演的一段非洲歌舞给学生欣赏,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过来。随着我一个问题的抛出,顿时引发了大家强烈的探究欲。学生个个睁大眼睛,凝神细看,刚看完电影片断,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在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中,我不仅听到了令人欣喜的答案,也顿悟:好的问题真的可以在教学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先请你们看一个电影片断。

学生:哇,太好了,什么电影?快播放啊!……

教师:请你们仔细看这段影片,看看里面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在他们表演过程中,哪些元素最具他们本地的音乐特色?

学生:这些黑人应该是在非洲吧!这是成龙主演的电影《我是谁》。

学生:他们好像在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在为即将离去的客人祈祷,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

学生:这些非洲人一边敲鼓,一边嘴里还念念有

词,时唱时跳。他们好像特别喜欢‘鼓’,很多活动都用鼓。

学生:他们的舞蹈动作简朴、奔放,转身跳的动作很多,而且边说边唱边跳。

学生:他们大多数人跳舞时都穿着草裙,上身、腰和腕上还挂着各式各样的牛角、石头等饰品,戴着用羽毛装饰的帽子,光着脚,脸上画着各色的图案。

学生:他们不光敲鼓,跳舞的时候还喜欢在身体上击打出节拍。舞蹈动作和节拍自然、和谐、整齐统一,不用伴奏音乐,一切都是即兴生成的。

教师:嗯,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也总结得很好。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走近神秘的非洲,我们一起去学习、探究“非洲的歌舞音乐”。(学生兴趣浓厚,非常期待)

事实证明,学生大多都具有很好的观察、探究能力,一旦遇到能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素材,他们的自学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运用有效的“问题”进行导学,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经典音乐的兴趣。

解决问题

提问必然会有“反馈”。对课堂上有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好一定的预测和准备,使自己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解决问题、课堂应变和创新的能力。

如,当我上到“鼓声中的灵感”这一环节,聆听布隆迪《圣鼓》和塞内加尔的鼓乐《男孩之舞》时,向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关注并模仿《圣鼓》的基本节奏,注意节奏的重音。

2 根据记忆,试着模仿其中几组非洲音乐的节奏,以体验非洲鼓乐的节奏特点。

3 想象非洲热烈奔放的歌舞鼓乐场面,并总结非洲鼓乐的特点。

第11篇

武义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育目标及教学组织

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自由发展创造了空间李娅莉

福建省台江第六中心小学是怎样开展科技活动的

研究性学习的五种模式初探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王少华

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7个基本规律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浅析李克源

让小学生习作心有所感、情有所动王静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张武升

作文教学三步曲曹留仙

立体教学法王增昌,孙春成

一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彭文冲

小学开设英语课问答李建平

心理辅导的常用技巧

一节英语研究课的分析和体会孙隽蕾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目标教学中的运用杨琼英

创新的概念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直接动因王建萍

浅析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的道德教育石忠萍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构想董祯祥

"夸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桃联梅

由『作文太难改引发的思考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刘琳

自然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袁萍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计算概念郑琼会

体现素质教育落实教学目标邵莉莉

为边疆民族教育作出贡献的勐腊县勐仑镇中心小学勐腊县勐仑镇中心小学

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目标

为边疆民族教育做出贡献的勐腊县勐仑镇中心小学

云南省研究性学习培训班在昆举行文萍

梯读法刘美春

新编小学自然教材简介陈玉翠

用新《大纲》指导课堂教学陶德明

赢得创新机会获取实践能力--学习小语修订版《大纲》随笔李岚

来到农家当会计李艳芳

应为考试正名

收集塑料包装袋黄永兴

跆拳道朱明,谷晓华

外星人朱永江,谷晓华

数学乐园何奕锦

简面图形剪拼戚焕英

公开课应重实效

火柴游戏活动戚雁芬

尝试教学的基本程序邱学华

一笔画陶伟彬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李凤华

北京市朝阳区推出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王钰德,庞孝瑾HtTp://

彩球问题周根莲

春天的畅想李鹃

相遇问题刘梅,王琨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李惠萍

论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段勇

引导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磁铁的性质》一课教法的启示朱加富

体育课中的审美教育曹丽芳

课堂教学中的『四个解放罗新琳

走向新世纪的关上第一小学陈晓红

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李燕

如何让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涂顺琴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尹娟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指导方法李颖玲

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朱秀琼

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何加荣

语文教学不一样的看点杨耀兰

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范读质量张照萍,何友华

语文教学中板书的设计和运用苏佳琴

《不轻言放弃》教学设计刘波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施利红

"统计"教学设计杨斯美

黑龙江省中小学2010年普及毛笔字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戈淑云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学设计陆章甫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几个误区杨凤仙

浅谈小学教师『情商的重要性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邓石莲

以"情"朗读创造"情感课堂"陈早

如何开展"参与式"教学普保翠,赖凤全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四个立足"付春芬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五个环节"鲍秀红

如何抓好数学课堂中的『问题三部曲李梅

数学教学中如何激趣提效何丽翚

不应放任网络语言出现在孩子的作业中

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张继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冯树云

第12篇

魏源与邹汉勋的交谊

邹宗德楹联的人文意蕴

论邓显鹤对宝庆文明的弘扬与发展

自然法的寻求——马克思早年哲学思想发展的逻辑进路探析

自然观的道德意蕴及实践启示

论斯大林模式

新建本科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以三明学院为例

对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之合理性质疑的回应

高校校园媒体法治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城市房屋拆迁利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论被羁押犯罪嫌疑人之权利保障

农用地非农化利益驱动力及约束机制的实证分析——以合肥市为例

成都统筹城乡改革中的权利倾斜性配置

城市发展规划应兼顾人文历史价值的传统格局——对邵阳市十二五规划市区建设的建议

“准时”和“及时”

高校辅导员在集体场合讲话的修辞形式

创新活动的概念整合分析

BEC交际口语测试探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关于《中国结》

《巨人传》与骑士文学

论中国诗歌含有的音乐性

《痴婆子传》的文化内涵

从白居易的闲适诗看其晚年的消极思想

睡梦中的普鲁弗洛克

如何在大学历史教学中贯穿真善美教育

提高《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实效性的理性思考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湘西自治州调查为

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选择——以湖南为例

高校系级动态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试论魏源改革思想引发当代社会思潮的三大前沿学术贡献

鲁迅笔下的三个邵阳人

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论证及其现代意蕴

中国古代德育人际环境思想述

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不能超越具体的历史条件侈谈所谓的“普世价值

从经济学角度对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的思考

论产品总合同的具体运

论行政合同的正当程序原则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彻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与对策——以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为个案

基于就业与需求特征的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幼学琼林》中配对成语分析

汉语成语中“狐狸”文化义生成机制浅析

《容斋随笔》篇章风格论探微

人际元功能在企业简介英译人称系统选择中的实现

耕耘在交叉小径的中国新诗园——曾思艺教授叙事诗、诗剧初论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浅析

论陈霆的“隐逸词”

论音乐主题的分析方法

论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流行唱法中的共鸣运用及其训练

父子与德国的恩

美国平民主义运动的核心诉求与大众民主体制的发展

论唐代诗人杜甫的社会责任感——以杜诗为中心

文化变迁与社会结构变迁——透视陕西户县农民画史纽曼自由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论哲学教学中的“四个结合”

第13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做具体说明,综合性学习作为五个版块之一,足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但在平常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未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甚至“缺席”于语文课的内容安排。造成这种现象并不奇怪,首先是教师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其次是教材的编写涉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较少,如苏教版课本只在五、六年级分别编排了两次;再者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创编能力不足。基于以上认知,教师明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组成显得尤为关键。如何构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语文课程+X”的构成方式,加强语文知识的内容联系,融通语文课程与其他方面,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语文课程+语文知识

语文课程的内容编排有别于其他学科,字词句段、诗文歌赋、修辞逻辑等语文知识像星星一样散布于课本之中,教学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归纳整合,强化语文课程知识内部联系,多设计综合性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

1. 低年级,以识字学词为主,针对识字方面,可以设计“××偏旁大家族”“转盘识字趣多多”“我是错字啄木鸟”等综合性学习专题;针对学词方面,可以设计“词语串串烧”等主题,以“学词”为线索,围绕动物、植物、颜色、动作、人物、成语等方面进行,设计不同形式、内容多样的词语综合学习,促进听说读写,丰富词语积累,激活词语运用。

2. 中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结合语境链接生活,多设计综合性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实效。如多音字练习:

单:单(shàn)老师对我们说,单(chán)于骑马很厉害,却不会骑单(dān)车。

和:我一边和妈妈和(huó)面,一边和(hé)爸爸和(hè)诗,弟弟也来掺和(huo),其乐融融,真是和(hé)睦的一家呀!

着:你这着(zhāo)真绝,让他只能干着(zháo)急,又没有办法着(zhuó)手应对,你说应该怎么着(zhe)。

3. 高年级,综合性学习内容设计,可以将课内所学与课外积累相结合,增加知识容量,扩大知识面。如一位教师在学生学习春联的内容之后,设计了一节学写楹联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大体流程如下:①诗句入手导发现。出示多组对仗诗句(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引导学生发现上下两句诗词性特征,平仄特点。②出示对联知用途。先出示五副楹联(如“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洒下园丁千滴汗,赢来桃李一堂春”),让学生说说对联的用途,再引入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对联让学生模拟“送联”。③楹联轶事趣探究。教师讲述纪晓岚与皇上对对子的故事,议议巧妙在何处。④师生尝试学写联。教师分别从前后加字词的方法,从一个字到多个字,由易到难尝试对联创作,再通过填词等不同方式进行对联创作训练。课堂效果良好,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耳濡目染有基础,学生在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等场合常常读到楹联;其次是教师从学过的古诗句入手展开教学,给学习创作做了铺垫;再次是拓展课内与课外,在一定挑战中学得更有趣味。

上述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设计,使语文知识之间相互联系、整合,并进行适当拓展,联系课外语文知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深入,语文素养自然得以提高。

语文课程+其他课程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学习要体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通,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

1. 联通数学,激活思维。如成语中含着大量的数字信息,一位教师巧妙地设计了“数字与成语”的综合性学习课堂。笔者摘录两个教学环节供大家欣赏。环节一:看数字,猜成语。40÷6=?(陆续不断);1+2+3(接二连三);3?郾5(不三不四);12345609(七零八落);9寸+1寸=1尺(得寸进尺);1256789(丢三落四);333555(三五成群)。环节二:学习成语,发现数学问题。先出示成语:一心两用、一波三折、一生九死、一曝十寒、惩一儆百、一发千钧、接二连三、挑三拣四、四书五经、五颜六色、七嘴八舌、十拿九稳。让学生去发现这些成语中的数字规律:成语中的数字都为互质数,“一”与其他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连续的两个自然数一定互质。这样的教学设计,把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巧妙地连接起来,学习手段多元丰富,学习过程轻松有趣。

2. 联通音乐,丰富课堂。如今的语文课堂,音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朗读中配以音乐,使感情得以升华;在写字等动手实践环节配以音乐,使课堂氛围得到调节;在课始或课终播放音乐,使课堂变得轻松舒畅。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节“读课文,选音乐”的综合性学习课,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教师挑选学过的同册课文《二泉映月》《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爱如茉莉》《月光启蒙》《大江保卫战》等,让学生感情朗读;再播放风格不同的乐曲,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给课文选配音乐,并尝试进行配乐朗读;最后说说选取配乐的理由。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人惊叹,琅琅的读书声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使语文与音乐巧妙联姻,朗读因音乐而增色,音乐随朗读而变得丰实。

3. 联通美术,装点语文。我们常常用图文并茂来形容一份读物,美的文字配以美的图片特别受小学生的欢迎。受之启发,笔者曾利用综合性学习课,让学生给自己完成的《我的小随笔》文集描画插图。先让学生翻阅课文插图,说说配插图要注意的要点,即符合主题、抓住要点、简洁精美、位置合适;然后尝试动手画图,装点颜色;最后展示交流,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并进行适度修改。随笔写的是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的内容出于自己的心声,更容易用比较切合的插图体现内容;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装饰,也变得更有乐趣。插图很好地补充和丰富了文字,实现了习作与美术的融通。

在综合性学习中,还可以将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品德教育等进行有机整合,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多维的视界中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生活实践

从学习书本知识走向应用、走向生活,是知识获得的更高追求。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深入社会生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设计可以围绕以下两点进行。

1. 与实际生活应用相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读报与剪报”,笔者的执教环节是:①浏览报纸,了解报纸知识。课件出示一组报纸,浏览后说说从报纸上得到哪些信息,明白报纸种类众多、内容包罗万象;②讨论怎样读报。在议一议中小结读报的一般方法,即一拣二览三精读。③读报实践。学生阅读报纸,每人的报纸各不相同,读后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④讨论如何搜集有用的信息。归纳搜集方法,即收藏、摘抄、剪报。⑤学习剪报、贴报的方法。按分类、粘贴、装饰、命名的步骤进行。⑥动手做一份剪报。要求做到主题统一,分类粘贴,装饰精美,并取一个动听的名字。⑦谈谈收获,启发思考。最后环节笔者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今读报、剪报的人越来越少,网络讯息、手机新闻快捷又方便,这节课还有意义吗?在讨论中,学生得出结论:本节课学到的是一种方法,照样适用于网络阅读。如分类整理相当于在电脑上创建文件夹。这样教学,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应用结合起来,也关注了社会现实,将读报引向网络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长久的。

第14篇

一、描述人物:取镜调焦,绘人情百态

如果把写人的习作,比作是在给某人照相的话,那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这架照相机的镜头对准的人物范围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写自己、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到写同学、写伙伴、写邻居,再到写类似“书店的店员”“小摊的老板”这样的“熟悉的陌生人”,继续扩大到那些让人或感动、或敬佩、或憎恶的只有一面之交的社会上的陌生人。

同时,这架相机的镜头会随着年段的增高,形成不同的焦点。低年段可能是面面俱到,比如,学生在读了图画书《我爸爸》之后写道:我爸爸像小白兔一样温和,有时也像大野狼一样凶猛。我爸爸跑步像乌龟一样慢,但吃得像马一样多。我爸爸有一个像猫头鹰一样的脑袋瓜,会教所有的数学题。他有时也像雷电一样打响得不得了的大呼噜。随着年级的增高,镜头的焦点应该集中到“个性”上,像这样的题目,会让人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特点:爱吹牛的表哥、会“变脸”的爸爸、赶时髦的奶奶、幽默的戴老师等等。到高年级,写人物时个性聚集点又会发生变化,那就是重在展现人物的“双重”甚至是“三重”性格,《“拖拉机”与“音乐狂”》《我与另一个我》这些题目就是很好的印证。

另外,写人物类的文章,还应当呈现出从写“个人”到写“群体”的走向,当学生的落脚点能从个人转向像《我的“色彩”老师们》《我那大大咧咧的同学们》这样的“群体”时,说明他的关注度有了本质的变化。

二、叙述事情:事事关心,件件有真意

记事和写人的习作一样,从范围上来讲,也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班级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再到校园、家庭之外的大社会中发生的事情,都会逐渐进入到孩子的习作视野中来。在这其中,事件的主人公也会相应地变化,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更关注的是自己在事件中的“活动”,然后逐渐发展到关注自己与他人在事件中的共同参与,再到以一个清醒的旁观者的身份看别人发生的事。另一方面,“大事”“小事”在不同的年段需要双线并行,双管齐下,而不是低年级写小事情,年级高一点写大事情。对成人来说,可能重要的节日、重大的活动等才算大事,但对儿童来说并非如此,在成人眼里,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事”,在儿童眼里往往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三、写景状物: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写景、状物的文章应该如何在不同的年段体现它的内容阶梯呢?

首先,确立的景或物的构成要素应当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谓简单的,如一草一花一树、一昆虫、一宠物……略微复杂一点的,如校园的一角、我的小房间、公园里的小花坛等,这些景、物都有一定的层次性。再进一层,如旅游途中看到的风景等。

其次,静态的景、物与动态的景、物对于儿童来说,把握上也是有难易之分的。一般来说,先要学会静态的描写,再学会动态的描写,最终达到动静结合、融会贯通。

再次,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儿童写景、状物的习作,还要经历一个显见存在与隐性存在问题。所谓显见存在,就是生活中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景”,可以写进习作中去。而所谓隐性存在,就是当儿童、往往是高年级儿童,带着某种情绪与心境时,看到某景某物,特别有感而发的。如伤心的时候看到的风雨雷电下的某一景物,这就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了。

四、实用写作:如影随形,处处显身手

与国外的教材相比,我国教材中应用文体裁出现的面孔不是很丰富,还是以苏教版为例,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对生活中某一现象、某一话题的看法、建议;研究性学习后进行资料整理;介绍一种产品、美食;写通讯报道,以及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可以作为写作内容的留言条、借条、请假条等。

所谓应用文,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所以,随着儿童生活经历的丰富,应用文写作的涉及范围也应当越来越广。随着现代化交流工具的普及,低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写“短信息”、QQ留言。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写演讲稿、活动主持稿、活动启事、活动计划、活动方案,设计活动海报、警示牌、广告牌。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写使用说明书、辩论稿、通讯报道、新闻稿、比赛规则、小剧本等。

五、随笔诗歌:恣意性情,焕生命奇彩

个人以为,随笔虽没有能够进入正式的教材教学内容,但它是最能让儿童感觉到“书写文字与呼吸一样自然”的一种方式。随笔有“随手”“随性”“随心”三大特点,它能最敏锐地捕捉即时发生的事件和想法;它能最自由、最不受文体形式限制地去表达;它能最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抒发。低年级学生写几句话,中年级学生写一段话、几段话,高年级学生写一个短篇,都是极好的每天写随笔的方式。从内容上来看,低年级以叙事、直接抒感为主,中年级可增加间接抒情的成分,高年级夹叙夹议,哲思的成分可以逐渐变浓。

第15篇

一、不应忽视语文本位,要关注语用意识

(一)用迁移手法进行练笔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比较优质的,有许多值得探究借鉴的写作手法,所以,老师引导学生用迁移写法进行练笔。例如《秦兵马俑》的第10段先描述了兵马俑的各种形态,后面以散文化的写法细致刻画了不同形态的兵马俑。教师在进行这一段的教学时,可做如下的引导:

师:认真读了这段文字,你们知道这个段落前后半部分都描写了什么吗?

生:前半段描写了作者亲眼看到的情景,后面半段写的是作者的联想。

师:大家再细读一遍,体会作者使用的精妙语言。

生:后半段的想象内容补充了前半段的真实描写,显得兵马俑的形态更加生动了。

师:很好,老师有一些兵马俑的图片,我们依照这样的句型,自己描绘一下这下兵马俑吧(展示图片或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

(二)进行效仿性累积练笔

课文中有很多经遣词造句而极富艺术性的句子,因而值得学生背诵效仿、累积运用。在课堂上,老师应引导结合自身的思考和领悟,进行效仿练习写作,通过练习不断累积,慢慢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莫高窟》这篇课文中,描述壁画和彩塑的语言就很经典,其用词精彩、句式整齐、比喻形象生动。如果学生能将这些记入脑海,以后遇到合适的语境时能加以灵活运用,即实现学以致用,那么也算是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不应忽视教材本位,要关注言语形式

(一)通过练笔突破重点难点

实际上,有许多教师对随文练笔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即以为随文练笔是建立在课文意蕴和课堂氛围以外的,因而只是生硬的落实课文语言训练点,不重视课文重点和难点的突破。随文练笔训练的是理解和表达的能力,需要教师合理选择练笔方式和价值点,才能实现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双丰收。

例如《钱学森》这篇的语用重点和难点是以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手法。要在练笔中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师可在教学临近结束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进行相应的想象,比如:最后,钱学森踏上了日思夜想的回国路,想着前方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祖国和亲人,他都想了些什么?会在心里说什么?这样的随笔练习设计以人物的内心世界为起点,将语言和内心有效地联系起来,切中了此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二)通过练笔紧扣语言生长点

语文教材中的精选而来的课文,无论是在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是经过作者匠心笔耕的,因而意蕴丰富。身为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掘、提炼出课文言语中运用的生花妙笔,以便在教学中教于学生,使其帮助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比如在《云房子》中就有这样的一段:“有的像大冬瓜一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这段话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然而其精妙的之处不在于手法中应用的事物,而是它使用的描写状态的“傻傻”“美美”等词,这种表达方式富含童趣童味,恰好符合小学生低年级的语言能力的生长点。因此,教师对这段进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细细体味词语特点,并从中为学生言语句式,让学生按照“云房子有的像 那样 ”这样的句式进行仿写,并且给予适当点评和鼓励。

实行这样的练笔需要教师对课文的语言内容和形式有准确和良好的把握,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不应忽视学生本位,需重视内在需求

进行语言学习的体悟感受与实践,不应该和实践情境分离。随文练笔既是展现课文情境,也可以是放大课文情境,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朗读和音乐等元素创造实践表达的情境,让学生倾吐体悟到的感受,从中实践自己自己的表达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石灰吟》这一首诗时,为让学生对于谦的一身正气有较切身的体会,可将教学流程设计为:教师通过讲述诗人的少年感怀、为官感悟、刑场陈词,将学生带进诗歌的情感里;接着,使用富含感情的语言渲染:“请想像,于谦戴着脚铐,正一步步踏上刑场,并想到自己年少时曾写下的这首诗,他是想通过这首诗向他的敌人表明什么呢?请同学们写写你们对此的理解”最好还能播放类似《英雄的黎明》这样的音乐,烘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