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范文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市更新研究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现代城市更新;建筑设计逻辑;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文章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研究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二、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的定义

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应该如何具体落实其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设计,必须解决的是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经济的要求,然而应该遵循其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在建筑形态的外部形体上,在一定的时代特征风格的前提下,与城市历史文脉、周围环境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所以,建筑设计是在一种空间地域上的微观层次上的建筑规划,其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建筑群落的空间特性或建筑单体室内外。

三、建筑设计中的城市逻辑

1.城市节点中的建筑角色

不同的建筑样式和形态创造了不同的街道景观,反应不同的生活气息。如上海的弄堂,是上海一种特有的居住形式。弄堂与城市街道的衔接口为过街楼形式,过街楼都设在主弄弄口上部。过街楼面向马路的一面,作为弄门,有丰富的装饰和弄名标志。上海老街里还有石库门建筑,公寓弄堂。

与街道并存、对城市公共空间有重要影响的另一构成元素就是城市广场。建筑,作为围合广场的主要界面,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广场的空间形态和广场特色,为广场的塑造承担着历史的文化的含义。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广场的建设已经摆脱了古代城市广场的建设模式,已向着广场建构要素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但是建筑的比例、尺度、围合程度、建筑组合方式、建筑与周围环境处理对于广场空间形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轴线设计是建筑师围合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实体的一种手段。自古至今,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途径,它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始终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德方斯处于巴黎的传统轴线,即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丽大街——星形广场轴线的延长线上。为了加强新旧城的联系,在城市传统轴线的末端,德方斯巨门以其巨大的体量、纯净的形式、白色立面、观光电梯、篷状悬索,以及地下立体交叉网创造了城市轴线的连续性和景观的通透性。

2.建筑与城市互动

建筑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互动,一方面是城市系统向建筑的渗透,另一方面,建筑的功能与形态向城市系统辐射,成为城市系统的运作环节。前者体现在交通系统、公共空间与建筑功能与空间的互相整合,后者通过城市空间的组织作用,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对城市系统进行作用。

(1)城市交通系统与建筑的互动

城市交通系统分为公共机动交通、步行交通以及静态交通,当其与建筑结合时,一方面,增加了建筑主要功能之外的功能作用,激发了建筑内部职能与外部人流的互动;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介入,为建筑提供了一个在城市动线上的一个“接口”,使功能上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内向性的建筑成为城市网络中一个能动的环节。

(2)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与建筑的互动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与建筑的互动,可理解为城市中某种空间类型向建筑空间转换,使城市中具有场所特征的广场、街道空间出现在建筑内部,形成中庭空间与室内步行街,构建起内部的步行系统和交往空间。室内外公共空间的互通能够促进城市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的互动,促进高效而有序的城市生活组织。

四、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研究

1.建筑设计要进行关于市场的逻辑思维和判断。

我们应该对建筑设计产品的市场细分类型、相关领域和区域内的潮流和竞争、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综合效益,客户群体的接受程度以及开发时序等方面进行收资、分析和判断。例如我们在接受北京润泽庄苑某地块项目设计的前期工作中,首先对市场、产品类型和定位。经济价值测算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指导设计师有效利用弧形沿河地段安排从叠拼联排、洋房、到中段的台院雅居,再到邻河大宅的三组不同产品。不同产品类型的组合,既充分满足容积率的要求、有明显丰富的规划布局空间和景观;既避免了单一产品市场开发的压力,又通过适当产品比例和价格组合实现较高的销售总价。

2.建筑设计要针对项目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逻辑判断。

建筑基地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水文和植物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在收集资料、踏勘调查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要做出判断:究竟哪些方面的因素是我们可兹利用、可以辅助确定项目定位和营造特色环境、形象的。例如,我们在勘踏天津中北镇华亭佳园现场时,关注到基地中茂盛的原生树林,对其适度的保留和利用,发展成为小区中的自然原生绿化景观。又例如在济南银丰花园项目设计中,我们针对复杂的山地地形高差加以利用治理,营造“城郊山地花园”的特色主题,并以此指导后序的规划、向甲方汇报、规划报审和施工设计等一系列的工作。相近的例子还有北京东坝单店项目、沈阳深航项目等等。

3.建筑设计中对创作手法要进行逻辑性选择和运用。

关于建筑创作手法,因设计面广、流派多、层次深,我们将选取其中的立面风格进行阐述。以居住建筑中的住宅为例,其立面风格的确定往往与甲方领导的喜好、市场的流行趋势、产品的定位和性质、客户群体的认知、既有的现状环境以及规划管理部门的意见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建筑师要结合把握这些因素,选取其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判断。

五、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地方

1.气候的过渡。进入建筑庭院的气候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庭院中的空气运动与自然界的不同,除非庭院是外部空间。由于受到庭院周围垂直立面的约束,庭院中的空气温度受到空气盆积效应的影响呈垂直分布。冬季、空气温度由下而上升高,而夏季则相反。这样,庭院成为建筑与外间气候之间的缓冲带,建筑室内空间存极端气候以外的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舒适。此外,夏季由于庭院四周的屋檐会形成阴影,阴影会使空气温度降低。

2.可调节的的热缓冲带。通过调整建筑群的关系和建筑立面的设计产生热缓冲层。形成室内环境利自然环境之间的缓冲带。缓冲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极端气候的不利影响,建筑热性能也可以随之得到调控。空气将集中在庭院中,能够减弱外部气流对室内环境的不利影响。空气温度和气流比较稳定,这有利于冬季的热量储存。夏季,庭院的热压能够改善自然通风,有利于建筑的被动冷却。

3.走集约型的设计路线

虽然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从而使资源相对贫乏。设计人员应该在满足使用者的使用与观赏的需求基础之上,采用集约型的设计路线。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要将建筑物的形式当作可以接纳各种设计的容器,不断地对其形式进行调整,让其产生更加完善的功能,从而将建筑的功能与美集约在一起。

4.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正行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就需求现代建筑体系应当作为先进生产技术,重复以往西方走过的道路是不明智的,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设计经验。设计人员可以学习国外的建筑设计,认识其设计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思维和方法对于建设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大,加强建筑设计逻辑思维和方法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唯,袁春学.可持续建筑与设计方法探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第2篇

关键词:土地更新调查 外业调绘 地类调绘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从组织实施到成果检查验收,其作业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境界、

权属界线调查地类调绘图形一体化处理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及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成果检查验收成果资料整理、归档。本文着重于对外业调绘及地类调绘的研究。

1.调查预处理

1.1 大比例尺数据的使用

我市自2008年开始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建库工作,自2009年以后我市土地现状(变更)调查工作底图和工作成果图全部采用计算机制图的方式,本次调查是以1:2000分幅数据作为外业工作底图,因现有的市电子数据基本上采用的是城市独立坐标系,为便于数据叠加分析,在整个数据建库前期我们都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进行制图和数据编辑,利用1:2000标准分幅的图幅理论面积进行面积平差处理,完成沈阳市1:2000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并完成最终的数据建库和成果上报工作。

1.2 地类图斑预处理

⑴全市各区现状地籍的拼接与预处理,地籍信息提取。地籍数据用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的转换,地类合并,数据检查,及权属信息的提取、整理和数据制作。

⑵按沈阳标准分幅进行地类图斑编号,包括接边图斑的处理;从地籍数据中提取已签合同和发证的地块图斑,制作外业调查记录表。

2.作业方法(内业和外业)

作业方法包括内业初步判读及外业调绘。

2.1 内业初步判读

内业初步判读解译的基本原则:

⑴准确性:指位置、轮廓、性质、方向要准确;

⑵完整性:一是资料的完整;二是解译内容要完整,接边准确,不能出现漏接、性质不同不接;三是主要地物,新增地物不得遗漏;

⑶合理协调性:是指综合取舍要合理协调。各种地物地貌关系要合理清楚;

⑷统一性:各作业员、作业组要统一标准、统一符号、统一说明注记;

⑸图斑编号规定:以每幅图为单位,从左向右,从上往下,采用连续编号,如1号、2号、3号,在编号过程中,图斑界线未变化,但地类变化,应另行编号。

2.2 外业调绘

2.2.1外业调绘技术路线采用以下技术和流程

⑴采用“由点到面”,先作小区试验,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作业。⑵在工作流程中,外业调查与调绘工作同时进行,工序衔接按一定条件作穿插作业。⑶外业数据采集运用闭环系统作业方法,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2.2外业准备工作

⑴人员准备

建立外业调查队伍。设立组长、调查员、检查员等。在工作前要做好外业工作实施方案的制订、评审和人员培训。

⑵资料准备

①土地详查及历年变更调查资料:土地利用现状图、数字正射影像图、外业调绘记载手簿、面积量算记载表、境界、权属界协议书等,该复印的要复印,不需要复印的要从档案室借来备查,有些是随时要查的。②其他资料:建设用地审批资料、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资料、农业结构调整资料、行政区域调整资料、制作调查表格。③工具准备:准备计算机、打印机、绘图仪、软件系统、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以及交通工具等。

2.2.3外业调绘技术性要求

⑴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细则》等统一的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规范,在国家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开展市第二次土地调查;

⑵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详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等土地调查成果和资料,对已有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投影变换与坐标转换,发挥其在地类预判、界线调查与属性确定的辅助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浪费情况,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⑶采用当前先进、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和数据库及网络通讯等技术,通过内业预判、外业调查核实的方式开展土地调查,形成全数字化的调查成果。

2.2.4外业测量方法

更新调查外业测量拟采用以下方法:⑴简易补测法:比较法(目视法)、截距法、延长线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和间接补测法;⑵平板仪补测法: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侧方交会法和后方交会法;⑶调绘补测法;⑷仪器补测法。

3.地类调绘

3.1 地类调查的基本方法

⑴在内业资料分析和遥感初步判读的基础上,找过变更,明确变更的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制定野外计划,选好调查路线,实地野外调查。

⑵野外计划:根据工作量、人员多少、熟练程度,完成时间安排并选好调查路线。

⑶实地调查:①确定站立点。到达调查区域后,首先要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站立点一般应选择在易判读的明显地物点上,地势要高,视野要广,看得要全,如路的交叉点、河流转弯处、小的山顶、居民点、明显地块处等;②确定工作方向。使调查底图方向与实地方向一致,从站立点起,以两个相关地物来比较核对;③判读描绘各种地类和界线。根据地物特征与现状,判读描绘各种变更地类图斑,进行图斑编号,量测线状地物的宽度与零星地物的面积,填写外业记载手簿。

3.2 面状地类调绘

小于最小上图面积的地块应归入相邻的地类界内。耕地内常年固定的宽度≥1m的坎、埂、沟渠等应单独划定土地类型,宽度<1m时划入耕地内。坎、埂以坎、埂底边划定地类界,沟渠有堤时以沟渠外侧坡底边为界,无堤时以上坎边线为界,与道路并列的,以道路外侧边为界。耕地内随农作物生产类型不同而常年改变的田坎、埂、沟渠,即使其宽度≥1m,也仍划入耕地内。

3.3 线状地物调绘

线状地物调绘是指河流、铁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调绘。调查时,在实地参照影像和依据实地线状,将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底图上。单线线状地物调绘在线状地物中心线上;双线线状地物,其边线按现状、参照影像调绘在工作底图相应位置。线状地物宽度大于或等于图上2mm的,用双线依比例尺按图斑调绘和表示;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用单线符号半依比例调绘和表示,并须量测其宽度用于面积计算。在实地线状地物宽度均匀处量测其宽度,精确到0.1m,并在调查底图对应实地位置打点标记量测点和其宽度值;当线状地物宽度变化大于20%时,分别量测线状地物宽度,并在调查底图实地变化的相应位置,垂直线状地物绘一短实线,分隔宽度不同的线状地物。

3.4 零星地物调绘

零星地类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类原则可不调查。对于小区图斑破碎地区,也可进行零星地类调查,但只对耕地中的非耕地且实地面积大于100m2(0.15亩)的零星地类进行调查和实地丈量其面积,将面积记载在《土地调查图斑记录卡》上,内业面积量算时扣除。

3.5 处理好地类界与权属界的关系

地类界应包含在权属界内,不得跨越权属界,当两者重合时,只绘权属界,并加注说明,必须保证最后所建立的地类界图形数据与权属界线图形数据相吻合。

3.6 坡度调查

在进行地类界及土地类型调绘的同时,还应调查面状地类界范围内的成片土地坡度,坡度共分为五级,在确定成片土地的坡度级别后,对每一面状地类界范围又分为平地、梯田、坡地三类。坡度代码为两位数,第一位位坡度级别,第二位为类别,如I1,表示为坡度为I级的平地。坡度代码与地类类别一并标在图上。

3.7 变更地物调绘

⑴对遥感成像后拆除的地物,临时性及图上不表示的地物,应在原影像上用红色绘“×”。⑵对成像后的重要新增地物、遥感图像上影像模糊或被阴影遮盖的地物应补调在调绘片

上,片内表示不清时,应在调绘面积线外或片后绘出略图,并标明与明显地物点的相关尺寸。

如果无明显地物点定位,则应绘出其形状,用全站仪测出足够的定位点坐标,由内业展绘于

图上。正在施工的工地,应圈定范围地类界,内注“施工区”。

⑶测区内不允许调绘人员入内的军事单位、政府机关、保密机构等,外业可不调绘,内业判读采集成图,但需加注“军事管辖区”、“政府机关”等。

4.结束语

本文以某市新一轮土地更新调查为研究背景,研究探讨了土地更新调查的思路和技术细节,其中重点分析了土地更新调查中外业调绘和地类调绘的具体实施流程,相信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土地更新调查有着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动态更新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必须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更新,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城市基本地形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和国土利用保护等各行各业进行各种空间应用的基础,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需要对其进行动态更新,以保证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实性。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更新机制,形成一套合理的更新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更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信息化测绘成果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测绘部门信息化服务水平。

1 数据更新的原则和标准

由于城市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市大比例尺地形数据的更新必须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

1.1 数据更新的原则

1.1.1 现势性原则

对于城市大比例尺地形数据一定要准确及时地进行更新,以保证基础数据的现势性,才能充分发挥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1.1.2 精度匹配原则

对于城市大比例尺地形数据更新应保证其精度要求,在更新过程中要注意更新部分和未更新部分的精度匹配问题,可采用精度较高的空间数据来纠正精度较低的空间数据,保证新、旧地形数据之间的精度匹配。一般可通过一定数量的公共点来实现整个图面的精度匹配。

1.1.3 一致性原则

在大比例尺地形数据更新时,要保证不同来源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同时还涉及坐标系统的一致性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进行控制,也包括数据质量的控制等内容。

1.1.4 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同步更新原则

由于大比例尺地形数据更新得内容较多,更新时不仅要对图形数据进行更新,而且要同步地对属性数据进行更新,保证图、属数据同步更新。

1.2 统一标准

国家虽对基础地形数据的更新及表达等出台的了多项规范和标准,但各级地方政府会在不违背国家级或上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和基础地理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地方特色的相应的系列技术规定,以加强地方基础测绘成果资料的管理和应用的适应性,规范基础地形数据的组织结构和表达形式。无论是何种标准或规定,作为指导数据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和标准,均须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其加以修订和完善。

2 源数据分析和整理

对源数据的分析是整个动态更新过程的基础,全面仔细地分析和检查源数据,充分了解源数据的现势性、图形质量、数据几何精度和属性精度,是保证基础地形数据动态更新的现势性、准确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手段。

城市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动态更新的源数据,主要为不同时期、不同单位生产的标准分幅图,根据统一的作业标准,对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成图时间、外业采集方式、成图方法、分层分色、线型表达、文字表达、几何精度、代码属性等要素。并根据分析和检查的记录,对源数据进行修改,将其符合统一标准的数据,作为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动态更新的基础用图。

3 发现机制的建立

为保证基础地形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动态更新变化区域的发现,在去除委托竣工地块的基础上,采用内业对比和外业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内业对比主要是将更新范围内的标准分幅图拼接起来,收集该区域内现势性较高的其他数据资料,如影响数据,进行叠加对比,将变化的区域圈出来,并做好编号。该方法的局限性就在于,如果更新范围内收集不到现势性较高的参考资料,对比工作就无法实现。因此,内业对比的发展是作为发现方法的补充,主要的还是依据外业巡查。

对于外业巡查的发现方式,经实践对比,将更新范围依据重要的明显的自然边界进行划分,如主要的道路、河流等。将其划分成若干子区域,以专人专员分区包干,实行网格化管理。各分区负责人对各自包干的区域负责,将发现的区域已图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汇交到指定的人员手中。各分区人员之间还可以做到相互监督。该方法可以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发现的及时性,提高发现效率,便于管理,保证发现机制的科学性。

4 更新内容

对更新范围内变化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进行更新,主要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与建(构)筑物、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土质等类要素。各类要素包含的主要要素及分层分色如表1所示。

表1 基础地形要素分类及分层分色表

5 更新流程

按照更新步骤,具体的更新流程如图1所示。

图11:500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动态更新流程图

6 数据质量控制

整个数据生产的全过程中,共包括6步各个环节的数据检查,严格控制数据生产的质量。

质检组外业数据检查:质检组对外业采集数据的数学精度、图面表示等方面进行检查;

内业数据检查:内业负责人对质检组检查后上交的数据,做进一步的检查,主要包括各要素的图面表示方面、是否绘制范围线、是否生成更新数据等;

质检组过程检查:质检组对内业进行CAD分幅图编辑后的分幅图进行过程检查,主要包括图面的表示、数据接边等;

对象化数据检查:内业数据处理员之间互检对象化后的数据,主要包括是否构面、扩展属性是否正确、代码是否配赋正确等;

对象化数据ARCGIS转换检查:通过ARCGIS下面的工具,对对象化检查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主要包括拓扑检查;

数据入库检查:对更新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查,主要包括数据的完整性、接边检查。

另外根据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整个项目实施所检查、院检查及省质检站验收“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从而进一步控制数据质量。

第4篇

1.国外城市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西方国家近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起源于产业革命。根据不同时期对城市更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以及城市更新动力机制的不同可以将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城市更新初创时期。

对城市更新理论的研究最初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和平改革的道路》一书,在书中详细阐明了他著名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希望通过建立新的、以绿化带限制人口向地区扩散的“乡村”式城市来限制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此后恩威和帕克“卫星城理论”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又对“田园城市”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从本质上而言,这些理论的思想基础仍然是以传统城市规划中的“形体决定论”为基础的,将城市看作一个静止的事物从而寄希望于建筑师和规划师通过形体规划来构建一个希望中的蓝图,从而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但是与之前的研究相比,这一时期的理论摆脱了乌托邦式单纯追求理想化模式的城市规划思想,在理论实现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同时,在更新对象方面并没有局限于居住区而是扩大到城市的空间结构,这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二战末,城市更新发展徘徊不前

本阶段的研究仍然以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问题为主。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城市更新改造的布局、组织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邻里单位”随即出现。这一思想为不断扩张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通过建立基本独立的综合型的城市单元能有秩序的扩大城市,而不是在城市边缘任意建设,无限制地增大城市面积。邻里单位思想可能导致城市的反中心化,但也是用来解决经常被责难的阶层和种族隔离问题的途径之一,以致于它在著名的《雅典》里作为“合理规模的居住单元”被引证。①20世纪40年代,英国土地开发补偿和赔偿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Justice Uthwatt 和他的委员会向政府提交了“过渡性报告”,指出为了适应战后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控制无限制扩大城市建设的行为,并指出政府应该是城市应该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应将城市规划运用到全国的重建工作中去。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为日后城市的城市更新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可持续城市更新

20世纪60年代之后,一大批学者如路易斯・芒福德(Lewis Munford)、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彼得・霍尔(Peter Hall)、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等都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对城市更新更行了研究。到了20世纪7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出现在城市更新的思想中,并逐步成为当代城市更新的重要思想基础。1996年6月,联合国在伊斯坦布而召开的第二届人类住区会议上将“人人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确定具有全球意义的、全人类为之奋斗的两个主题,并将“可持续的人类住区”作为承诺之一。这是新世纪新时期城市更新的主题思想所在。

2.国内城市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对于城市更新的研究一开始不是从理论方面入手的,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这源起于为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如旧城中心区衰败、居住环境恶劣等城市问题。

(1)有机更新理论

1979 年,吴良铺教授在对北京什刹海地区进行规划研究时,深入分析了城市更新的“难处”所在,从如何正确处理好城市更新中继承与改造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论构想。有机更新,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人体一样,城市中承担着不同功能的地区是有机构成人体的细胞,所谓“有机更新”,就是把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那部分地区、街区进行改造规划,采用适当规模、适当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品质,争取使每一个片区的发展都达到相对的完整性,使有机更新的部分更能适应城市功能的改造方式。有机更新不是短时间内盲目地改造和乱建,而是将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那部分区域挑出来进行改造设计,这种改造是小规模、阶段式的,但从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又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通过这种有序的持续的更新活动,使城市达到最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状态。

(2)系统更新理论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的特殊背景以及城市更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1999年,吴明伟和阳建强教授提出我国的城市更新应该走一条全面系统的更新道路。 他们指出,“我国现阶段的旧城更新具有面广量大、矛盾众多的特点,传统的形体规划难以担当此任,需要建立一套目标更为广泛、内涵更加丰富、执行更加灵活的规划系统。要从总体上对旧城区进行全面的研究,制定一个系统的旧城改造规划。”②吴明伟教授认为,城市更新应该以促进城市功能结构的整体协调为目标,旨在建设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人居环境。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但凡是复杂的问题,必是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这种层次结构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相同,而且多是不能相容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更新建设中学会运用权衡和优化决策,把城市更新中社会、经济、环境等各层次上的目标统一权衡,获取最优方案。吴明伟教授提出了旧城改造的控制观,包括系统观、经济观、文化观三方面。

(3)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规划理论的逐步完善,城市更新理论也在不停在发展之中。此后,也有众多学者基于特定地区城市更新的实践提出过不少更新理论。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成为城市更新的理论焦点。确切地说,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不是国内学者提出来的,但是该理论自提出后对我国城市规划以及城市更新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城市更新的理论基础。1994年,我国制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指导性原则。从城市发展层面上来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它强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城市品质的提高,包括城市生态环境的美化、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结构的完善以及城市精神面貌的改善,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观反映在城市规划上丰富了城市更新的内容,是对过去城市更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对我国以后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小结

从城市更新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国内城市更新启动40年以来,我国的城市更新在实践中曲折的向前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就更新的内容来看,从最初单一的住区更新向街区、商业区方面涵盖;从空间发展模式来看,从建国初期的小范围更新转向大规模、整片区的整体改造,这种更新方式虽然在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在特定时期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城市面貌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体制政策来看,从以政府为主的城市更新逐渐转为多元化主导的模式,房地产商、企业和当地居民逐渐加入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来,成为城市改造名副其实的参与者,使城市更新具有更大范围上的代表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如渊.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研究综述.[J]. 四川: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2004.

[2] 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第5篇

关键词 城市规划体系;专项规划;更新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旧城更新改造也以空前的估摸与速度展开,日益成我国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我国旧城底子薄,长期以来又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雄厚的资金保证,许多旧城都普遍存在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并危及城市特色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继承,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旧城更新改造迫在眉睫。

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缺陷

城市更新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开发商与拆迁居民,它们三者的立场是不一致的,但是城市更新取得成功必须依靠三者的合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部门、开发商和广大居民,还未形成公众参与的积极氛围,居民利益诉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反馈给相关部门,这必然导致在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会遇到来各个方面的阻力,给城市更新的实施带来较大的影响。《办法》虽然对城市更新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使制度管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城市更新制度建设仍存在缺乏统筹与引导,包括对管理机制、相关政策和整合规划的统筹,以及对市场需求和公众需求的引导。制度建设的不足导致公众对城市更新的目标和价值观缺乏认识,难以实现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另一方面,对城市更新认识的不足使得市场和利益相关者既缺乏对城市更新过程和结果的合理预期,同时还普遍地存在投机心理。政府为平衡各方的利益,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但得到的社会认同却始终不足。不对城市更新制度进一步的完善,这种矛盾仍然会继续存在。我国城市更新量大面广,城市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改造与整个城市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涉及政府、开发商和普通民众多方面利益主体,涵盖旧城镇、旧村居、旧厂房等多个改造对象。因此,在编制详细规划前期编制一个区域性、系统性、综合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以协调解决开发时序、空间布局、用地调整、交通、绿化等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问题暴露出城市更新理论未能有效地指导规划实践。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拓展城市更新规划理论,更清楚的认识高速城市化下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因地制宜选择科学的更新改造模式,制定更高效的城市更新策略,实现快速变化中的旧区结构转型,促进城市更新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应运而生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虽然考虑了城市土地使用的数量与性质,但没有考虑构成城市的各系统内部的或外部的有机联系,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的跨度过大。按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城市专项规划可分为三类,即总体规划所附属的专项规划、完善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和指导城市开发的专项规划。加强专项规划,一是从技术角度对总体规划进行细化与深化,更重要的是从管理角度将城市功能分解成为若干密切相关的系统进行专项研究,以确保城市活动的有机性与多样性。基于城市中大量存在的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面临着急切的改造需求,同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而总体规划层面缺乏相应的专项规划,缺乏系统研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正是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问题的系统研究和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属于完善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以在如今的城市规划体系的情况下,进行城市更新专项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角色定位

城市更新规划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法定规划之间“若即若离”的特殊关系。在规划层次上,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之上的层次规划;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完善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将城市发展中大量出现的旧商业区、旧居住区、旧厂房、旧村居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专门研究。目前我国的城市更新规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概念规划。这类规划一般基于政府对某些大范围旧城区运动式的更新改造,其中有明确的政府意志,但却往往缺乏真实的场运作主体,因而也导致了规划的“无的放矢”,缺乏可操作性,甚至可能由于政府改造意愿的提前透露,而变相地提高了改造的市场成本。另一类城市更新规划主要是市场主导的单个开发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市场往往将此类规划作为与政府博弈的手段,特别是容积率、公共配套设施等等。

城市更新规划的模糊定位,可能会直接导致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中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是规划编制缺乏依据,缺乏与法定规划的有效对接。城市规划编制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存在滞后,难以应对未来以城市更新规划为主的城市规划工作要求,突出体现在城市更新规划的几项重要技术标准,如容积率,用地类型划分等。规划审批过程中不仅缺乏审批依据,更可能连行政审批的层次和级别都难以准确定位,因而拖延了审批的时间,增加了不必要的博弈环节。简而言之,城市更新在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其实就是在定位城市更新规划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寻找各自的底线。城市更新在高层次的法定规划层面,则应更多地体现政府对公共利益和整体目标的意图;在面向建设实施的非法定规划层次,则应更多地为市场留有经营和运作的弹性空间。因此,只有合理地明确城市更新相关规划的规划内容、深度、规划类型归属,以及审批的层次和机构,才能够有效地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结合上面所讲述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属于指导型、调控型专项规划,地区开发详细规划是行动规划。在空间维度上,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开发详细规划之间的宏观指导型规划,承接总体规划,指导详细规划;在时间维度上,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长期调控型规划,确定城市更新改造的时序安排,指导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指导年度实施计划。

结束语

目前,应对城市更新改造的强烈需求,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缺乏系统的研究,导致规划管理的有效性缺失,规划科学性不足。根据规划实践,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能够有效的弥补规划体系对城市更新系统性研究缺失、突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便于动态规划管理、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是面向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的指导型和调控型规划,是近期建设规划和地区开发详细规划的依据。在编制与实施中,应协调多部门、多主体,加强环境容量、公共设施供给、弹性指标的研究,并实行年度实施评估和滚动编制机制。文中提出的这些看法和观点,希望有益于大家对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认识和理解,以引起对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汤晋,罗海明,孔莉.西方城市更新运动及其法制建设过程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4):33-35

[2]袁奇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城市规划体系[J].规划师,2004,20(12):33-36

[3]张可云,赵秋喜,王舒勃.关于我国未来规划体系的改进问题思考[J].天府新论,2004,(1):57-60

第6篇

关键词:城市更新;深圳经验;兰州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079-05

一、引言

19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爆发,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用于生产,促使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物质保障。此时,中国由于长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进而导致城市发展建设滞后。建国后,中国长期推行计划经济,由于生产率低下,社会经济水平仍较为落后。该时期致力于工业生产,城市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城市新区,有大量可供建设工业厂房的地区。同时在“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下,进行了一些危房的改造,增添了一些市政设施,但是实质上旧城区并未得到改造更新。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但城市的发展建设仍受制于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出现以局部改造危房,基础设施的物质更新和采用“拆少建多”的开放方式从向中心填补的模式。此期间,出现城市肌理破坏,忽略城市整体形态结构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在城市发展方面,上一阶段遗留的问题还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例如,部分旧城区经济衰退,城市结构与功能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诉求等,阻碍了城市整体结构良性演变与城市功能协调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吴良镛提出“有机更新”这一概念,中国诸多学者开始对城市更新进行研究。从起初单纯强调城市物质环境转变为对城市相关经济、社会、文化等软环境与城市建设并重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中国现阶段的城市更新可以说是在地区产业亟待升级、社会各方面发生重大变革的前提下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布,土地资源的再开发,城市功能的重构,人文空间的重塑和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但由于城市发展阶段与背景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区城市更新的发展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城市更新工作开展较为全面的地区经验总结,给尚处于摸索阶段的地区一些启示,使城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深圳城市更新

(一)更新背景

1 土地储备不足

根据资料显示,深圳市2011年用地需求仍然旺盛,该年申报用地的建设项目共1106个,涉及用地需求103平方公里。但经过三十年快速扩张建设,深圳已面临几乎无地可用的局面,供需矛盾突出。深圳市域范围仅1953平方公里,2007年建成区已达到750平方公里,深圳市土地利用实际剩余可建设用地仅200多平方公里,根据深圳市2008--2012年土地利用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中建设用地供应量数据(表1)推算,5年左右的时间土地资源就会被耗尽。从表1中,可看出不管是计划供应量还是实际供应量,深圳市已进入土地减量供应阶段。从土地计划供应量与实际供应量差值结合深圳出台的用地审批制度来看,深圳建设用地的审批也越来越严格,为避免批地不用,闲置等现象,每年计划供应量都有一部分剩余。在如此紧张的局面下,深圳市借助城市更新在新时期新环境下,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价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法严格管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开展土地整备,尤其显得重要。

2 部分地区现有城市功能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

深圳由一个小渔村转身为一个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其速度与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如今的深圳虽身处转型期,发展势头较前些年略有抑制,但仍阻止不了其向前发展的步伐。部分早些年建设的商住混合区、工业区以及遗留的城中村开始出现功能不合理、产业结构落后、城市面貌差等问题,与深圳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符,同时也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现在的生活服务需求。因此深圳部分地区开始更新。例如,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的成功转型。华强北原为1986年深圳特区确立的15个标准加工工业区之一的上步工业区,以生产电器、通信产品为主。随着城市建设向快速扩张,上步工业区由边沿工业区变成了中心工业区。此时的上步电子市场已经发育完全,给本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和资金流等,以工业功能为主的用地布局与功能结构不论从土地价值还是从功能诉求来讲都不能满足当时的该区发展要求。于是,该区进行了以功能置换为主,改变部分用地结构为辅的城市更新工作。现今的华强北已被成功转型为一个以零售业为主,产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服务片区。可见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

3 市场经济下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利益平衡要求

两次整体性的土地转型后,深圳短时间内实现了土地国有化,但也遗留了大量性质不定、权属不清的土地,造成了土地权益不清,责权不公等现象。城市更新既是一次较全面的利益的重新分配,又是一次城市物质资源的重新配置。其涉及政府、业主与开发商三方的利益,其中政府代表的是公共利益。政府与业主之间主要问题是确权以及保护小业主的利益,与开发商之间的问题主要为规划与地价,而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问题基本是市场导向,即拆迁安置补偿。在部分土地权属不清,权责不明的情况下,城市更新是重新确定土地权属,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以达到利益平衡的重要手段。由于以上三方面的诉求,为促进老城区活力重振与新城区结构优化,全市产业布局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深圳市2009年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将城市更新推向一个。《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更新对象并具体到区块,规划期改造建设用地总规模约190平方公里。城市更新是深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时期加快城市转型的有效途径。

(二)更新工作方法与内容

深圳待更新区域中城中村:108.7平方公里;旧工业区:144.7平方公里;旧城区:15.3平方公里,合计268.7平方公里。如此大面积的城市更新,其工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圳市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引入了“城市更新单元”概念,根据深圳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与应用,进一步深化了城市更新的内涵,确立了管理城市更新活动的基本依据。

1 编制城市更新技术文件,推进城市更新规范化体制体系建立

深圳城市更新由起初的自发性到政府主导、企业执行再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其政策文件也在逐步完善。2007年,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政策出台,成为城市产业升级转型、空间供给的重要手段。2009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正式出台,为深圳政府全面推进更新改造工作提供了确实可行的政策依据。为更好地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结合深圳现实情况,深圳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虽部分文件仍在编制过程中,但可以看出以上文件的颁布对城市更新的体制体系构建和城市更新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合理编制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提高项目可操作性和可管理性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出台,确立了以“城市更新单元”为核心的城市更新规划与计划管理制度,将“城市更新单元”作为管理城市更新活动的基本空间单位。这就要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编制必须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办法》中明确规定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主要包括改善消防设施、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整治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内容,但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城市更新单元范围的确定条件以及城市更新单元应当提供大于3000平方米且不小于拆除重建用地面积15%的独立用地等具体要求。

城市更新成果体系一般分为技术文件和管理文件两部分。为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可管理性,深圳市在城市更新规划编制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注重以下几点内容:

(1)认清项目导向,探寻更新发展方向。

城市更新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拆除重建、功能改变和综合整治。其中功能改变和综合整治更新目标较为明确,故在此主要针对拆除重建项目进行讨论。一般拆除重建项目要首先弄清是目标导向型还是问题导向型。目标导向型指该更新项目在初始就有一个很明确的更新目标,项目的定位、策略等均围绕该目标进行;问题导向型是指规划编制单位通过对现状、区域周边环境等进行分析论述,发现项目在更新前存在的问题,以解决存在问题为导向,确定项目更新发展方向。在城市更新规划编制过程中,确定更新发展方向即项目的定位是首要问题。

(2)要素间相互关系为指引,确定更新策略。

城市更新规划中应将项目放到区域中考虑可能涉及的要素,例如:交通、更新业态、居民、城市风貌等。城市更新是为地区、为居民服务的,必定会导致该地区原有居民的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压力增加等。在确定更新定位后该地区的业态选择和项目建设会给该区域的居民、交通、城市风貌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这些要素间的影响关系以及要素与项目定位间的关系,都应作为确定更新策略的指引。例如,下雪片区的更新中考虑到该区生态环境优良且将建成1200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提出建立多朝向全方位的开敞空间体系,利用慢性系统等方式提高交通便捷度的策略。

(3)以平衡利益为落脚,明确更新细则。

在以前市场主导的城市更新项目中,往往会出现公共利益难以保障、高容积率和由于利益分配问题导致项目进度慢等问题。所以利益平衡在新时期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是保证项目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深圳市通过设定捆绑改造责任,控制极限开发规模,政府参与溢价分成等方式保证公共利益优先,其次通过在《深圳市法定图则容积率确定技术指引》的基础上,结合更新项目自身特点,按照相应标准换算成建筑规模,奖励给提供该设施的宗地这两种方式来保证开发商的基本利益。并对宗地的合法权益进行计算,规划主管部门分别制定外部权益损益补偿标准与内部权益损益补偿标准,由设计单位按照这一标准计算各宗地的权益损益情况,在更新实施完成后,根据土地所有权人、建筑物所有权人、他项权利人或实施者等的权利价值比例关系,分配更新后权益。只有平衡好更新三个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才能明确更新细则进而确保项目实施。

(4)以规划设计为手段,落实更新目标。

深圳市通过制定《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明确了规划内容,例如在空间控制上,提出要综合控制高度、密度、公共空间等核心要素,深度要达到《详细蓝图》等要求。规划设计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分析,找出突破点,在技术规范标准的指引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更新目标分解到定位、策略、空间布局、设计指引和利益平衡等各个环节,使得更新目标在逻辑上有根可寻,在实施中有步可依。规划设计从根本上保证了更新项目的科学性,同时也为更新目标的落实提供了有效手段。

3 更新后续保障措施

在更新单元规划申报与审批完成及规划获批后,针对拆除重建项目,实施主体将对改造主体进行核准并上报政府相关部门,由相关部分核发改造主体确认文件、拆迁许可证以及规划许可证等。同时政府将对项目进行动态监管,采取奖惩制度,对于存在确实困难的项目实施救济,例如,政府可直接对开发主体进行财政补贴或在保证单元内刚性设施的情况下,降低政府可降低保障性住房或创新型产业用房的配建标准。同时参照《更新单元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对更新单元规划成果进行质量控制。规划编制单位也会对实施过程中更新单元遇到的规划技术问题进行跟踪解疑,这些都为更新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三、深圳城市更新对西部地区城市更新的一些启示——以兰州为例

城市更新工作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开展较为广泛与深刻,主要原因是其吸引了巨大的物流与资金流,导致人口的大量聚集,从而原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结构等与城市发展的匹配度降低。由于中国城市的发展存在非均衡化,一些城市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在土地等城市资源方面受限较少,故选择利用新增建设用地来满足城市发展建设需求。

兰州市城市更新还处于起步阶段。它是典型的带状组团城市,以城关旧城为起初的发展中心,受城市外溢作用影响,开始快速向外扩散,但由于地形限制,形成多中心、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各组团主要功能也存在一定差异。这点与深圳有类似之处。在兰州市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各组团内不同程度上也面临着“城中村”改造,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或功能调整等问题。

(一)兰州市城市更新背景

1 经济发展催生

20多年前,兰州市的城市更新就已拉开了序幕,但一直进程缓慢,直到2007年前后城市更新的步伐才有所加快。2005--2010年兰州市区城市更新的面积约为19.85平方公里,但2011年城关区待更新地块面积达12.78平方公里,这主要是由于城关区作为兰州市的传统老城区及中心城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吸引力也日益增强,大量的人口涌入该区,用地也越来越紧张,原有的城市建筑规模和要求跟不上人口对空间的需求。例如会宁路与麦积山路、定西路交叉口以西地块的改造,增加了建筑的体量和使用空间,而原有的建材市场则迁往兰大附近高层的一层商铺,完成了这一地块的城市更新过程。但由于中心城区商业价值较高,地价等要素导致中心城区更新成本大幅增加,所以中心城区多以点状独立开发小型地块为主,而则是以成片的商住或者园区等形式的开发为主。更新地块主要用于居住和工业用地。

2 城市转型

兰州是黄河上游重要的工业城市。现已形成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生物医药、建材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在兰州市第四版总规(审定稿)中将兰州定位为国家级工业基地。但同时兰州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市区依山傍水,南北群山对峙,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009年再次被评为“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作为“丝绸之路”通道和“茶马互市”重镇,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各民族商旅的汇聚,使兰州沉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由于地形限制以及工业污染类型及区域分布,造成兰州大气污染状况严重。近些年来,兰州市意识到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提出城市转型,工业出城入园,努力发掘兰州旅游服务潜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立足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形象品位,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因此兰州的城市更新在老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重组背景下,对旧工业用地的再利用,新产业类型的规划与再投资活动,对衰败地区城市形象的再塑造意义重大。

(二)兰州城市更新

兰州一直以来基本上都采用大拆大建生硬的更新模式。例如城关区庆阳路和中山路的改造,兰州市政府将其两次临街地块招标出让,房地产开发介入兰州的城市更新,大规模、快速的拆除重建使得庆阳路原有的繁华的商业气氛不复存在。回顾历史,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虽有其优势,但是也存在诸如摧毁城市记忆,历史文化,盲目效仿等弊端。由于各地区所处的城市发展阶段和区域背景差异,在城市更新中面临的问题也具有差异性。目前,兰州的城市更新步伐虽有加快,但仍存在不少难点和困难:(1)社会经济水平限制:更新中对于需要拆除重建的地块应支付建筑的剩余价值一般情况下涉及的土地权属不止一个单位,这就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密集的待更新地区,进行整体更新,目前兰州的经济水平还是存在较大难度。(2)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有限:兰州市仅部分重要地段编制了控规,这使得地块的改造随意性增大,缺乏合理控制。(3)缺乏科学的更新方法与指引:目前兰州市的更新地块由政府确定,通过兰洽会等形式进行招商投资,从而保证更新项目的实施。目前,兰州市政府针对城市更新项目缺失系统的政策文件导引,也没有正规的规划文件成果,城市更新决策、项目成果审批科学性不足,对城市更新项目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存在漏洞。(4)利益矛盾突出:兰州的城市更新用途主要为商住或者工业。在城区更新后的公共利益难以得到保障。(5)土地成本:兰州市政府财政收入的很大程度来自土地的有偿出让,加之旧街区更新涉及内容较广、程序手续繁多,这样造成城市旧城区建设用地拿地成本颇高,开发商拿到地后势必加大建设开发强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个别地块容积率偏高,人居环境不佳等现象。(6)地产导向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矛盾:目前兰州的城市更新主要是以地产为导向,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土地现有或潜在价值,造成历史街区的文脉、传统特色氛围段片,城市记忆缺失等。

(三)经验与启示

从城市更新工作在深圳的实施情况来看,兰州市城市更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可以解决或者避免的。目前,兰州市的城市更新工作开展的并不充分,在旧城区已开展的城市更新往往局限于点状布局,且没有科学系统的指导体系。城市更新工作应该是政府、开发商和业主三者共同参与,通过采取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手段,来实现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功能的重构,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提升城市风貌,改善环境品质的美好愿景。深圳的城市更新通过学习国外地区经验,并针对自身改良应用,更加适用于国内的城市更新工作,通过学习深圳的城市更新工作方法结合兰州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兰州市城市更新应借鉴学习的地方。

1 规范城市更新工作方法

前面我们提到城市更新分为三种形式,其中功能改变和综合整治较为简洁,只要提出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即可。但是针对重建项目,涉及拆迁补偿、功能重构等问题,通过对收集资料的整理总结深圳市开展城市更新拆除重建类工作的基本操作程序,见图2。首先根据《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订计划申报指引》相关条件对法定图则中已划定城市更新单元的区域或确需更新的特定城市建成区,拟定城市更新单元范围后申请纳入深圳市该年度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订计划,列入计划后方可编制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在进行规划编制工作前,需要对更新单元内涉及的宗地进行土地权属确权,在权属明确的前提下对现状梳理调研认清发展方向,在与各方协商达成共识后完成规划编制工作。随后对更新单元规划进行申报审批,针对审批意见对更新单元规划进行修改完善。规划获批后,相关部门将会对改造主体进行核准并根据改造主体的申请核发拆迁许可。在得到各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及行政服务事项之后,项目即可开工建设。

目前兰州市的城市更新工作还未建立自己完备的工作流程。虽然由于历史原因,兰州市的地块权属要比深圳复杂得多,拿地相对也困难,不利于全面开始城市更新工作,但是兰州市近些年来也对土地出让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有助于解决拿地成本高这一难题。在未来的城市更新工作中,可以总结前面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入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划分办法,有效降低兰州市缺乏城市控规覆盖这一短板带给城市城市更新工作的难度,尽快制定适合兰州市城市更新的相关政策、规范文件,来规范更新工作。

2 合理编制城市更新规划

兰州市的城市更新工作还没有专门的规划编制,为提高城市更新质量,必须要逐步加强其技术条件。根据深规院对城市更新工作的学习交流讨论,总结出如图3的规划编制实施框架图。一般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土地权属确定和现状调研工作。只有这一部分的工作做得扎实才能为后面的工作奠定基础。第二阶段是项目定位,为立项提供依据。主要是做产业需求、发展条件等要素的分析,提交项目建议书。第三阶段是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就要求专业部门通过前面的分析为项目的可能性、可行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论断,通过多方案的比较研究,提出初步方案供项目实施主体参考。第四阶段也就是方案最终确定,规划成型阶段。规划编制方根据项目实施主体、规划审核部门等多方意见,进行修改深化,最后确定最终方案。包括功能布局:地块用地性质、建筑总量及各类功能建筑量、绿地率、道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工程设施、城市设计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并通过专项研究提出设计指引。包括城市空间组织、建筑形体控制、环境景观营造、公共开放空间、慢行系统等。这些都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控制指引。

以上内容主要从城市更新工作流程以及规划编制技术两个方面阐述了深圳城市更新工作对兰州城市更新工作的一些启发。然而,兰州市还是需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辩证的吸收城市更新工作较完备地区的工作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从而提高兰州市城市更新工作的绩效。

第7篇

关键词:恩宁路 旧城更新 矛盾与调和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城市更新,为通过清除和改造房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对衰退的邻里进行改造[ 为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城市更新概念。]。一般情况下,城市更新的目标是振兴大城市中心地区的经济,增强其社会活力,改善其建筑和环境,吸引中、上层居民返回市区,通过低价增值来增加税收,以此达到社会的稳定和环境的改善[ 见《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材 园林 城市规划》,P52,城市更新]。

改革开放之后二十多年间,广州市城市建设基本以外延式扩张为主,但在进入21世纪后,纯粹摊大饼式发展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弊病。为此,2006年,广州补充“中调”城市发展战略,着重在政府的控制下,通过老城区的更新改造,改善居住条件,解决交通、卫生、公共设施配套等种种问题,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提升的目标。

但理应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的城市更新工作,事实上并非一帆风顺,自2006年开始恩宁路地块改造,为最明显例子之一。

2. 恩宁路地块概述

恩宁路地块位于荔湾旧城区中部,地块面积约11.37公顷,改造前现状建筑量约20.15万平方米,涉及2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有泰华楼、宝庆大押、李小龙故居、恩宁路骑楼等众多历史建筑,保存这完整的广州老西关城市肌理,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传承之地。

与地块丰富历史遗存并存的,是街区内衰败的现状。过高的建筑密度、恶劣的居住环境、随处可见的安全隐患,成为政府对街区开展整体改造工作的原因。

地块改造开始至今已近7年,其中呈现出政府与居民的多次矛盾,改造工作至今仍未完成。

恩宁路地块更新改造历程

3. 政府与居民矛盾所在

在国外相关旧城更新案例中的矛盾,多为公众利益与个人、小团体之间利益的冲突。但自恩宁路地块改造历程中可见,矛盾并不单来源于利益冲突,更多是产生于项目推进的方法与手段,与改造价值观的差异,而且上升为主要冲突:

地块改造程序:政府在改造前期,对于改造信息公开不足,无征询社会与居民意见,无公开改造方案并与答疑,同时多次调整改造方案,并最终仍未形成稳定方案,导致居民质疑改造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并强烈反对改造方案明确前的拆迁行为。

改造模式:居民担心对街区进行整体改造,将导致成为纯粹商业开发,破坏现有历史文化环境与居住氛围,主张自主更新改造;政府则倾向有利于全局统筹的整体改造,容易实现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

历史价值的判断标准:政府改造中对历史建筑的判断依据各类历史保护规划与研究,保护范围并无囊括街区内所有建筑,同时最初的规划中也并未对街区历史环境提出价值评判与保护办法;而居民则出于对街区本身的感情,认为绝大部分建筑以及环境均有较高历史价值,应予以保留。

4. 政府与居民矛盾的调和

在恩宁路地块改造中,所反映出来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建议可从合作机制、改造模式、价值统一等方面进行调和,更好推进项目建设:

(1)政府:

应主动公开改造信息,建立公众咨询、参与、合作机制与平台,而非被动地回应居民上访意见,创造政府与居民之间公平对话的环境,了解居民改造意愿,引导居民认识、理解并积极参与改造,营造良好的合作气氛。

从老城区层面整体研究并确定改造地块及周边功能定位,在下一步建设开展前,先明确地块近、中、远期建设目标,制定长期的实施策略与工作计划,并付之于今后的行动中。

研究居民自主改造或政府居民合作改造等改造模式,着重政府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控制,放宽改造参与机制。

进一步研究街区内部历史文化遗存,明确历史价值判别方法,对于历史街区建筑与环境应提出详尽确切的保护、修缮与利用措施,并听取居民意见,邀请居民代表全程参与其中,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提出复兴的方法。

提高工程建设队伍的管理水平与素质,避免历史街区内因错误施工而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进一步邀请非官方机构对项目开展进行监督。

(2)居民:

应主动提高规划知识与意识,了解城市更新的整体目标与策略,理解历史价值的判断方法与历史遗存的保护要点,而并非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去提出判断。

成立改造居民委员会,成为居民的改造意见出口,积极并长期地与政府人员对话与合作,衔接政府与居民。

5. 结语

城市更新,本身是城市内部活化的必然途径,为老城区带来产业与环境提升,对于政府与居民来说都是双赢之举,在统一价值观下的协同合作,才是未来推动地块改造的唯一出路,也是实现旧城更新的最终途径。

参考文献

[1] 林冬阳 周可斌 王世福. 由“恩宁路事件”看广州旧城更新与公众参与[C],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2

[2] 吴祖泉. 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以广州市恩宁路街区改造为例[C],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2

[3] 黄文炜 魏清泉,香港市区重建政策对广州旧城更新发展启示[J], 城市规划学刊,2007

第8篇

【关键词】旧城更新;文化延续性;文化认知;夫子庙

“城市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它一直处于连续的或者间断的变化之中。城市中的人们努力克服过去消极的影响,试图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愉悦和希望。” [1]

Miles这段话阐述了人在城市发展和更新中的主体作用,以及环境对于人行为的影响。人在特定环境下获得的经验和感知影响并指导人们在城市更新中的实践。城市更新是人类不断认知与改进的过程。

一、旧城更新的发展

旧城更新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人口和工业逐步向郊区迁移,从而导致城市中心区经济的衰败和雇佣量的下降。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更新运动在西方国家内城中浩浩荡荡的展开。然而,这种更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建筑的拆除重建和居民的转移严重破坏了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老城区的城市肌理和社会结构均受到影响。因此,人性化的城市更新策略开始受到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逐步由物理性重建转向对无形历史及社会环境的保护。尤其文化保护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城市更新过程中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整合与物理环境的保护,共同成为保护传统与延续文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更新经历了两个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城市更新的重点在旧城工业区域改造上;80年代以后,老城区的合理修复以及新区的开发则成为城市更新的侧重点。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的城市更新,由于简单效仿西方国家,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被拆毁,传统城市空间和文化肌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正如北京所说,这是一个大建设和大破坏共存的时期。因此,如何在旧城更新过程中更好的保护历史文脉和文化特性,使城市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学者们不断努力的研究方向。

二、旧城更新中的文化延续和认知

2.1 文化延续及其重要性

牛津词典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或者一定历史时期内与众不同的思想、习俗、社会行为或者生活方式。毫无疑问,文化的主体是人。西方学者A. L. Kmeber 和 C. Kluckhohn通过对100位研究者关于文化的评论总结出文化包含物质环境、社会生活以及心理需求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中国而言,自古以来的社会等级结构和哲学思想形成了特有的中国传统。传统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对于传统的表达和认知,可以加深文化的理解,更好的延续地方文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各地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播。然而,“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却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自然界存在生态多样性理论,对于文化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需要多样性的世界文化。特定区域和城市所特有的文化保持了社会内部的活力,可以抵抗外部变化和冲击,从而保持内部社会结构、生活的稳定性。这种多样性的文化反映了城市环境的复杂性。因此,保持和发展地方文化特色,延续地方文脉,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抵抗文化趋同的有效方法。

2.2 文化认知与旧城更新

正如前文所述,人是文化发展和延续的主体。一定区域内的人对于地方和外来文化有着自己的辨识能力。Miles将这种辨识能力称作文化认知,并且揭示出这种认知源于人在特定城市空间中所获得的体验、理解。不同的人在同一区域对于文化的认知会形成对此区域共同的记忆,一种存在于印象中的理解和感知。这种共同的记忆促使他们形成所谓的地域归属感,一种对于地方文化的骄傲性。这是地方文脉传承不可缺少的主体要素。

随着大规模城市更新的发展,旧建筑和街区被拆除或重建。然而,在这种更新的背后,城市的文脉是否依然延续?如何考察这种文化的存在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

凯文林奇将城市中的要素划分为五种便于人们感知的意向——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Pudney更是将这种文化认知的考察转化为社会行为和活动的相互作用[2]。虽然文化认知作为一种无形的意识存在,很难考察,但仍有学者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将其转化从而得出结果。如Garc??a为了研究英国格拉斯哥实施文化政策15年以来取得的成效,将媒体和大众的评论以及其它人可以观察到的视觉意向转化为一种弹性指标,从而分析得出结论[3]。Miles则是通过一系列特定区域内针对老年人的访谈,获得他们对于该地区的共同记忆和评价,从而揭示更新之后文化的持续影响力。

然而,影响文化认知最直接的因素还是物质环境的表达。所以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对于文化延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体现了地区文化特性。这正是许多城市旧城更新过程中对于旧建筑采取修复或重建的目的所在。

针对不同历史背景和地域特点,影响和考察文化认知的内容也不同。但最基本要素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有形的物理环境来说,人们对于周围建筑景观环境的意识和满意度是最重要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活动以及相应的传统习俗、手工艺等的普及度则从无形的文化角度体现了大众的文化认知。

三、夫子庙历史街区文化延续性探究

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比邻秦淮河,以其独特的庙、学、市三者合一的空间布局而著名。历经四次改造,现在的夫子庙历史街区以其“十里秦淮风光带”成为南京著名的4A级旅游景点。

本文选取了该历史街区作为案例,探究相应的文化认知的考察方法,从而评判旧城更新后文化延续性的存在与影响。研究方法以对游客的调查问卷为主,配以专家访谈和商户评论,将通常需要通过质性研究方法调查的文化认知态度转化为量性评价和选择体系,便于调查和统计。问卷的主体包括:总体环境的认知和背景信息的了解程度;物质环境的认知(改建和重建建筑的满意度和认知度,与新建筑的关系);特色活动如元宵灯会等的参与度;对于代表性文化的理解和选择。对于专家和商户的访谈,主要侧重于了解他们对于夫子庙改造的看法。

通过调查得出,新建建筑和周边景观环境建设非常有效的体现了地方文化特点。牌坊,雕塑以及灯笼等元素都给游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然而,重建的建筑虽然在造型上取得了一定的文化效果,但由于商业的注入,各种店面标识的影响,遮盖了特色建筑符号,不能给人以直接深刻的意向。此外,从专家角度分析,过多的文化符号反而容易引起游客的反感,是一种不自然的表现手法。

其次,从游客的意识角度看,提到夫子庙大部分人会将其和“秦淮河”、“古建筑”等具有特定历史意义或文化背景含义的词汇联系起来,但是对于其真正的含义却没有清晰的概念,不能给予解释。此外,对于著名的夫子庙元宵灯会,即使本地人参加的也不多。这反映出具有文化意义的活动已失去了原有目的,旅游和商业成为更新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文化仅仅作为引导的推动力,经济的提升成为更新的目标和出发点。

虽然自古以来夫子庙就以其繁荣的商业而闻名,但总是依附于原有的贡院和科考而存在和发展。现今科考制度不复,原有贡院作为文化博物馆供人参观,商业和旅游的影响已然超过文化成为夫子庙的形象招牌。许多人对于夫子庙的满意度较低,一方面也是因为杂乱的商铺降低了印象中的文化品牌形象。

四、结语

由此可见,过多商业和旅游因素的介入阻碍了该地区文化的进一步延续和扩展,游客对于文化氛围的满意度和认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案例分析反应出旧城更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今后推动和提高地方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Miles, S. 2005. ‘Our Tyne’: iconic regeneration and the revitalisation of identity in NewcastleGateshead. Urban Studies 42(5/6), pp.913 – 926.

第9篇

关键词:城市更新;统筹规划;平衡规划;

1.城市更新的内涵

城市更新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城市有机体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在快速的城市化时期,“城市更新”这个概念,不仅指拆旧建新或是城市实质环境的改善,更多地反映了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通过一种综合的、整体性的观念和行为来解决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强调在经济、社会、物质环境等各个方面对处于变化中的城市地区做出长远的、持续性的改善和提高。

2.广州城市更新现状与成绩

广州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全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由于各种要素的此消彼长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城市以往以大规模增量土地开发促增长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调整发展方式,通过存量土地再开发改善城市环境、营造新的产业空间,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势在必行。作为广东省“三旧”改造专题试点城市,广州市自2009年以来全面启动“三旧”改造工作,相继出台各类政策及规划指引,并完成了全市25条村的城中村改造方案和174个旧厂改造方案的批复,涉及用地21.65平方公里,其中猎德、花地、琶洲、文冲等城中村项目已初显成效,黄埔古村已初步成为岭南水乡文化保护和展示的典型项目;东濠涌一期、南华西一期、凤安街、长堤金融街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已完成;全力推进海珠生态城、芳村花地生态城、广钢岭南V谷等连片成片改造项目,有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景观和功能。

3.广州城市更新手段——统筹规划

对于城市更新的方法,广州市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最初是“政府出资、政府建设”,到1992年变为“引入开发商”,至1999年开始“禁止开发商参与建设”,到2006年后的“在政府主导下引入社会资本”模式。广州市“三旧”改造不能走“完全市场化道路”,在整个改造进程中,必须加强由政府牵头、统筹和规划的能力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统筹改造范围

在广州“三旧”改造进程中,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单元为基础,综合考虑自然分界、产权边界、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等因素划定城乡更新改造单元。同时,由政府统筹城乡更新改造单元内“三旧”项目成片连片共同改造,落实规划的协调性与统一性。

3.2统筹改造强度

建设强度意味着收益、金钱。在广州“三旧”改造进程中,改造强度必须由政府牵头、主导并规划,避免出现开发商对利润的追求下,容积率过高、居民安置不能落实等问题。

以广州市旧厂房改造为例,从城市建设趋势推断,全市正在启动的十大重点地区内的旧厂房项目基础设施规划较好,应具备较高的开发强度。从城市设施支撑条件下分析,单线轨道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内用地可提高20%-30%,双线交汇站点可提高30%-40%,500-800米范围内用地增加10%-15%左右的开发强度。通过对公益征收价格及用地出让价格、旧厂房用地功能比例、不同功能开发强度等情况进行情景假设分析,评估实现全市旧厂房改造政府的财政投入与土地收益情况。通过以上分析综合得出各区域旧厂房改造综合容积率区间。

3.3 统筹改造方式

在广州“三旧”改造进程中,政府统筹各类改造片区,在充分考虑更新片区的基本情况,如建设年代、建筑质量、周边环境、配套设施、消防问题、地质条件等,以及所处地区的发展要求,策略性地对不同改造片区、不同改造对象采取不同的改造方式。城市更新改造包括综合全面改造与综合整治二种方式,其中综合全面改造分为全面改造、更新、提升三种类型,综合整治分为整治与生态维育二种类型。城中村主要采取全面改造与更新并重的方式,旧厂房采取全面改造和提升并重的改造方式,旧城区采取综合整治的改造方式。

4. 广州城市更新理念——平衡规划

在政府主导统筹的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坚持的是社会利益高于个体的或者局部利益的原则,以此来维护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三旧改造既要维护社会快速进步,又要保持社会平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平衡。

4.1三方经济利益的平衡

广州市三旧改造主要涉及三方利益体,地方政府、开发商、房产所有人。在广州市政府的统筹主导下,首先是出台各类市场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源、开发商的积极投入。其次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公平客观评估改造项目的实操性,避免盲目改造及建设。在保障房产所有人利益方面,则由区政府主导,设立“三旧”改造专项资金调剂周转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并加大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力度,“城中村”改造方案、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实施计划以及股权合作、土地转性等重大事项决策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经村集体经济组织90%以上(以前的政策为80%)成员同意方可生效,确实保障绝大部分村民利益。

4.2 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广州市“三旧”改造推进三年来,集约节约用地水平显著提高,改造平均节地率达到67%,城中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绿地率由原来的5%-8%提高到35%以上,建筑密度由原来的60%-80%降低到25%-28%。改造区域内新建学校46个,综合三甲医院1个,消防站2个,变电站24个,垃圾站54个,社会活动中心24个。村民户均居住面积240-280平方米,户均物业面积达152.89平方米。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延续。累计保护和修缮各级文物古迹、工业遗产、历史建筑109宗,涉及建筑面积达16.89万平方米,已投入保护资金6.6亿元。真正通过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升级、公共空间的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提升等方面体现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4.3 生存和发展的平衡

在广州市“三旧”改造过程中,将严格限制商品房住宅建设,优先建设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安置房,解决村民以及外来务工流动人员的居住问题。目前广州市通过三旧改造可提供保障性住房约1050.28万平方米。2012年开工建设保障房4.5万套,并计划十二五期间建设19万套。

在保障生存的同时,广州市政府对旧改项目地块进行产业升级,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目前结合猎德村改造的的猎人坊、结合珠江啤酒厂改造的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太古仓文化创意产业区等,提升了地区的经济实力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第三产业的兴旺,整体步入一个良好性的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0-2015)研究报告;

2沈磊,无限与平衡——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吴军 冯萱,新时期广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研究,理想空间,2010.8;

4连铭 顾哲。城中村改造与发展的内因解读与对策讨论,理想空间,2010.8;

5袁奇峰,大事件,需要冷思考——广州亚运会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南方建筑,2010/4;

第10篇

董昊昱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071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经验方法及教训,分析我国以铁西工业区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宜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弊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铁西工业遗存,改善老工业区生态环境,从长远战略的角度对老工业基地更新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为提出可行的建设策略提供基础。

关键词铁西区;生态安全; 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

1.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

在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陆续建立了一批的老工业基地,正是这些老工业基地的建立,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为我国工业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这样长期的工业化发展中,随着产业经济衰退,更大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人居环境问题。对于老工业区这一特殊资源,我国在土地空间规划、宜居建设等方面都缺乏系统和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体系,更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结合当前形式需求,急需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促进特大工业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建设,保障老工业区居民健康,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更新城市旧工业区,使其可持续发展?初期的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多会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没有意识到工业遗产、遗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使用价值,造成了城市旧工业区历史记忆和城市文脉的割裂。沈阳的铁西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不仅聚集了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也记载着沈阳工业与建筑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历史,并充分的体现了具有丰富特色的沈阳工业文明。将铁西区老工业基地放在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大背景下,进行有机更新,使其既能保证文脉的延续性,又能满足生态安全的要求。

2. 铁西工业区价值分析

(1)铁西工业区承载的历史价值

铁西区不断创造着中国工业的奇迹,无论从物质角度还是精神的层面,铁西的工业文化都是我国无价的人类遗产。尽管这个充满历史痕迹的老城区、废弃的老工厂终将跨入全新的时代,但是作为中国工业的代名词,铁西区给人们留下的是永恒深邃的记忆。铁西区作为城市文脉的情感延续,具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

(2)铁西工业区更新创造新价值

铁西区旧工业厂区区位往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整,工业建筑大都结构坚固,具有大跨度、大空间、高净空等特点,其建筑内部空间具有使用灵活、结构坚固等特点,通过更新可以减少拆迁和建设费用,注入新的产业功能,满足不同需求,如商业、办公、展览、物流、居住等,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利用工业文化背景这一优势,旧工业区可以开发相关业态,例如创意产业,工业旅游,旅游纪念品出售等,不但延续了工业历史文化,还创造了新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带来新的社会价值。

3 .研究基础

(1)城市生态安全

城市生态安全具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生态安全是指城市既不会发生生态风险也不受任何潜在生态风险威胁的状态,即城市实现生态和谐或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化状态。目前比较有研究的现实意义的是狭义城市生态安全,指城市基本不发生人为导致的生态风险事故、在面对无法避免的生态风险事故(如危险品误漏、台风等)时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的状态。狭义城市生态安全承认在现代社会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生态风险事故和威胁,现代人类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重点关注制约城市生存和发展安全的重大生态风险上,从而勾画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生态底线。狭义城市生态安全在现实社会中具有重大意义。

(2)景观格局优化

景观格局优化是在景观生态规划、土地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景观尺度层面上,现有研究成果很难定量化反映格局和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格局对功能的影响,使得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的难题。

通过对原有的景观要素进行重新的组合优化或者引入新的元素,进行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这就是景观格局优化。通过景观格局优化可以进行景观的规划设计及管理。通过景观格局优化,可以调整并优化景观的组成、斑块的空间分布布局及数量,达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整齐与和谐,从而改善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提高景观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城市布局、产业结构、功能、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整及优化。同时,城市更新也包含了对旧城区的保护及改建,对于文化遗产、古建筑的保护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研究方法

(1)老工业区区域空间规划技术研究

根据不同尺度用地结构和交通系统的情况,完善人工绿色廊道,研究城区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分析与廊道规划;优化整合绿地(广场),实现绿地的均匀分布;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容量与空间承载的动态关系;以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园区和工业园区等为对象,制定老工业搬迁区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方案。

(2)城区生态安全网络构建技术研究

以城区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的安全、健康、适宜为目标,采用生态足迹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城区的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在一定时间尺度上评价城区生态安全状况,明晰影响城区生态安全的关键要素;基于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明确微观(搬迁区)、中观(相关社区)和宏观(城区)等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安全节点与生态廊道,构建城区的生态安全网络,制定城区的生态安全战略。

5 .结论

在进行城市宜居建设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策略分析,对于铁西区这种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其已经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发展多年,一些重要的问题已经得到良好的解决,因此在宜居建设方面应针对尚未完全解决或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探析[J].生态经济,2001(8):22~25

第11篇

(一)提高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管理水平,实现规划实施新突破

充分认识和掌握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工具,加强公共政策制订和管理的综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总结、完善规划体系,保持宏观战略层面总体规划的成绩和优势,重点对规划实施、开发控制层面的法定图则进行深化创新。加强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统筹力度,增强计划性和可操作性。突出规划对建设用地的调控引导作用。完善规划管理的内部协调机制。

(二)突出两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法定地位和统筹作用

1.做好总规落实工作,创新规划主动实施机制。加快推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制定总体规划实施行动方案。以宣传贯彻实施新总体规划为主题,筹备召开全市规划工作会议。

2.做好城乡规划法宣贯工作,增强全社会实施规划的合力。制定城乡规划法宣传贯彻工作方案,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讲解、咨询活动。对照《城乡规划法》建立健全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理顺和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坚持依法行政、有法必依。

(三)抓好三个课题,做好前瞻性规划研究工作

1.抓好深港共建国际大都市课题,推进国际化城市和先锋城市建设。落实深港加强城市规划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共建深港大都市的规划合作,加快跨境基础设施互通衔接,加紧深港机场轨道连接线(*侧)、广深港客运专线等规划研究。

2.抓好城市更新课题,引领城市品位与内涵提高。加紧制定出台城市更新办法,及有关城市更新配套政策和技术审查规范,统筹城市更新的战略和实施。推进旧工业区、居住区和旧村改造项目进度,进一步改进改造年度计划的编制方法,规范和加快城中村改造和综合整治项目的审批程序。

3.抓好“绿色城市”规划研究,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典范。以光明新区为试点,推进新城建设,开展“绿色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制定,推进绿色社区和绿色建筑层面的规划建设工作,全面落实绿色城市要求。

(四)着力四个保障,踏实履行政府职责和服务承诺

1.保障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落实市委市政府*年度各项重大工作安排,落实市长在七区调研时确定的工作任务,落实市政府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与内涵实施方案的分工,以及完成局工作要点的各项任务。

2.保障民生实事系统推进。以民生作为规划管理的出发点和立场,充分发挥规划对于民生项目建设的先导引导作用,积极配合落实各项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加以推进。强化分局基层调研的职能,主动搜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基层地区发展的矛盾和焦点,继续落实干部挂点、现场办公、提前介入等制度,主动协调、及时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街区 城市更新 大规模改造模式 小规模改造模式

城市如同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在发展过程中,城市不断地进行着生长扩张。同时,它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老城区不仅存在着物质性老化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的问题。因此,城市更新就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由于在城市空间内总是存在着不同时期形成的多种不同的空间构成,城市建设永远面临着新生与消亡、保留与被淘汰的选择。

然而,城市的老城区却是城市历史的见证。那些保存下来的建筑,自然形成的街巷,低层高密度的城市肌理都向我们展示出旧时的社会风貌。这种自然形成的城市意象也是历史城区有别于现代城市街区的鲜明特征。

“解放阁及舜井街区改造规划”是济南市近期正在实施的一项城市历史地段更新项目。该项目的实施经过了长期的策划与论证,但其实施却仍受到了各方的质疑。下面就对这一项目进行简要的论述:

解放阁片区位于济南古城的东南隅,占地约20公顷。解放前,片区南侧和东侧均为城墙,其内外分别是城墙根和护城河。片区北侧的泉城路是济南古城区东西主轴线和重要的商业街。西侧的天地坛街是古城区南北轴线,中部的舜井街为古城南门正对的重要街道。因为片区整体风貌极具济南地方特色,所以在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该片区被列为城市特色街区。

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对该片区已经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整饬和改造。但由于各地块的改造缺乏应有的联系和协调,致使这一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上,功能上,交通组织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同时使得城市景观遭到了一定得破坏。由于缺乏共识和有效控制,片区内的历史人文资源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和积极的利用,再加上缺乏与周边环境的整合,致使这一历史片区特有的传统风貌即将破坏殆尽。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济南市提出了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改造规划。规划试图调整和丰富片区的功能,改造、整治城市环境,并在济南老城传统风貌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延续上做出了一定努力。规划片区内在原址上保留浙闽会馆、金家大院等建筑,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对原有城市肌理的保护。但是,在这场大规模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许多具有老济南特色的街巷被拆除。相对于幸存下来的建筑,大部分的老建筑遭到了拆除,济南人印象中的传统街区在这场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过程中被拆除殆尽。

然而,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即使在新的规划中依照原样重新修复都不可能营造出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自然形成的城市空间与城市肌理。规划方案所宣扬的对历史文脉的保护以及对历史街区传统空间肌理的延续究竟可以实现多少只能在未来得到验证。而在这种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挽回的。

面对当前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一改造模式是不是适合我国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这是不是唯一的途径?通过以往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实例我们发现这种改造模式实际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首先,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在经济上具有不稳定性。

大规模城市改造一次性投资大,资金周转时间长,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济南解放阁及舜井街区改造规划”预计耗资25亿,如此庞大的项目,资金必将成为改造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这也决定了改造在经济上的不稳定性,同时也决定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受限于经济因素的必然性。

其次,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常无法顾及到实际项目的细枝末节。

城市改造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及物质空间的重构。城市改造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城市格局,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过程中,受时间的限制,很多问题并没有显现出来。同时,由于改造规模庞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无法顾及个别街道甚至个别建筑的改造设计,因此极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再次,改造建设盲目性大,造成房产、地产闲置。

很多城市改造项目是在投资方利益的驱动下实施的,不顾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市场需求,极易使房地产投资结构和供求关系出现严重的不平衡,造成房产、地产的闲置。

另外,大规模改造不利于公众的参与。在这种改造模式下,公众的声音很少会被采纳,公众更不可能参与到实际的改造过程中。可以说大规模城市改造从某种程度上脱离了旧城居民的实际意愿。同时,由于大规模的改造往往在短时间内迅速实施,没有一个反馈修正的过程,因此,改造能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改造后的街区能否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只能靠推测。从这种角度来说,大规模城市改造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和盲目性。

不仅仅是济南的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的改造,自80年代中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有偿使用政策的实施,我国城市出现了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局面。在一些城市,单项工程成片改造规模已达10多公顷,城市改造的总量是更是可观。这样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一方面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财政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和部分城市环境。另一方面也对城市建设和规划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由于大规模城市改造存在的这些弊端和消极影响,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为优化的城市改造策略,即小规模的城市改造模式。

与大规模城市改造相对,“小规模”城市改造模式这种模式提倡“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改造实施。即在更新规划中从整体利益考虑规划用地的功能结构布局、地块的划分、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布局等;在改造实施上,不求一步到位,讲究小规模,分阶段实施。

北京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是吴良镛先生“有机更新理论”在北京历史文化地段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这一尝试也是小规模城市更新的典型范例。胡同改造在研究北京旧城肌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居民生活形态的“院――巷”体系和合院建筑形式,并巧妙地将其嵌入胡同的现有街坊中,既实现了建筑的现代化,又与原有的院落融为一体,保持了地段的特色。改造过程主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更新方法,以城市居民做为旧城更新的原动力。由于充分考虑居民和单位的意愿,在拆迁安置和市政改造等方面都得到了支持和配合,找到了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其小规模、分片、分阶段、滚动开发的更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城市文化效益的统一。

通过对近几年小规模城市改造实际项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小规模城市改造的一些特点:

首先,小规模城市改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灵活性。由城市发展史我们可以知道,在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间断的在进行着适当规模的更新改造。在我国传统民居和传统城市街区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更新改造,而老城区和历史街区那种自然生长的、有机的城市环境也是在这样的更新改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此,小规模的城市更新对于形成有机的城市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另外,小规模的改造无论在资金筹措方面还是在建筑施工方面都有极大的灵活性。而它的灵活性使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也就更有利于公众参与,这种参与可以渗透到建筑环境营造和使用的全过程。就目前我国城市改造的形式看,小规模改造、整治最现实的意义就是它能够灵活地吸引相当数量的小规模资金投入到旧城整治中,并推动旧城保护的进行。

针对大规模城市改造在经济上的不稳定性、简单化、盲目性等缺陷,小规模的城市更新更容易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相协调,更有利于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目前,实现小规模城市改造项目往往可以通过以下的步骤和途径:

(1)改造前对历史街区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阶段性的方法和“开发单元”的概念。

城市建设和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有机更新”的理论就是强调城市改造的过程性和阶段性,而城市旧区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情况,又必然要求城市改造在一定范围内有相对的独立性(称之为“开发单元”)。小规模改造就是阶段性的方法和“开发单元”概念的最好例证。它可以在远期规划和近期改造之间开拓一个现实的中间地带,促使我们的城市能够顺应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律。

(3)在小规模城市更新过程中采取“自下而上”的详细规划和“自上而下”的控规相结合的方法。这种规划模式是在整个城市、区的指导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分区分片地进行的。对城市重点街区逐一地进行规划后,再把改造规划反映到城市总体规划上,并予以协调和综合考虑,使总体控规更结合实际、更完善。这种方式更能准确反映现状的详细规划并可以实现整体与片区规划的反复修正、磋商的过程。

(4)资金流向与建筑环境质量

就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并不能真正把资金有效的投入到城市建筑环境上,资金的流向更体现了一种经营的过程。提倡有序的小规模改造就是希望能通过改变这种改造方式,引导更多的有效的资金投入到建筑环境中去。通过持续的多渠道、多项目的小规模投资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资金,更加切实的改善建筑和城市环境。

第13篇

关键词:城市发展;历史街区;保护利用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 charter and practice, foreign successful example, exploring a feasible,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 about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method, the measures.

Keywords: the city development;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of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发展的现状凸显保护“历史”的必要性

近20年,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带来城市的急剧膨胀, 人口剧增, 用地范围扩大。但是盲目的发展城市, 缺乏对城市历史、城市发展科学的认识与规划,忽视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忽视城市的历史价值、地域特色,致使我国的城市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表现为:

1.1盲目的大拆大建

20 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人类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建设性破坏”始料未及,屡见不鲜。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随之灰飞烟灭,永远的消失了。(北京)

1.2各类历史建筑遭到破坏

在我国多数城市发展与更新过程中,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视为“破烂”,千方百计的侵占、破坏和拆毁的情况相当严重,且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例如福州发生拆毁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历史街区事件;定海古城被毁事件等大量的例子。

1.3城市的特有风貌正在消失

在城市发展中由于不注重传统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继承,再加上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使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使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并被一些低级和赶时髦的东西所替代,使人们对所居住的城市和环境产生了一种陌生感,丧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我国的城市在爆炸式的发展中,正在丧失它的形态、地标、识别性、特征。

1.4城市的文脉被切断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使城市的文脉受到破坏和人为的割裂

1.5城市正在走向雷同

目前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使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正在失去灵魂。

2历史街区的独特价值

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就象一个人不能没有记忆一样,城市不能历史的沉淀。城市中传统街区的空间如同活的化石,告诉人们遥远的过去,绵延着割不断的怀旧情愫,缠绵着解不开的历史情结,给城市以深沉厚重感,弥足珍贵。[1 ]

2.1历史街区涵义

“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小地区,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它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地区。”(《华盛顿》,1987年,)

2.2历史街区的价值

“所有历史街区(具有历史积淀的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造的,都蕴含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表现。这些街区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还体现着传统城市文化的价值。这些文化财产无论其等级多低,均构成人类的记忆。” (《华盛顿》,1987年)

2.3历史街区保护意义

1)体现文物建筑的价值

历史街区是文物建筑赖以依存的环境,它与文物建筑一起反映和体现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其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密切相关,失去了这种环境,文物建筑的本身即是“保存完好”,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2)保护文化遗产

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历史街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文化财富,保护历史街区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内罗毕建议》第2条明确指出“历史地段和它们的环境,应该被当作全人类的不可替代的珍贵遗产。保护它们并使它们成为我们时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它们所在地方的国家公民和政府的责任”。

3)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

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少数,许多不够历史文化名城条件的古城中却也存在有不少值得保护的历史街区,同时历史街区反映城市的历史传统风貌,选择一定的历史街区加以重点保护,用这些地段来反映城市的历史传统风貌是较为现实可行的作法。

3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方法性研究

3.1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

1)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不应被理解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本身,而是我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确凿有效,原真性的原则性就在于此。所有的文化和社会均扎根于由各种各样的历史遗产所构成的有形或无形的固有表现形式和手法之中,对此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奈良文书》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要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格局,并保护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价值,而不能只保护一两栋建筑或一两个界面。

3)积极保护的原则

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结合

与城市设计相结合

与利用相结合

4)动态保护原则

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问题,使得保护规划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调适空间,可以根据突发或新发现的情况对保护规划做适时调整,可以是历史街区的保护沿着正确有效的方向发展。

5)小规模改造原则

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既要处理继承和保护的问题,也要预测街区的发展,具有综合系统的特点。对于有多方价值的历史街区来说,大规模的保护开发易因调查不细致深入、发展预测有偏差而导致建设性破坏,另外,大规模改造也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所以小规模、分阶段和适时谨慎的渐进式保护开发跟具可现实性和实效性。

6)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的概念并非指由公众来引导和决定设计,但是公众应作为提供设计理念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规划者学会的是地域历史文化,而当地民众学到的是专业的更长远的目光,促进了相互间的理解。

7)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多层递进关系:即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和文化的可持续性。

3.2保护方法与步骤研究

1)现状调查分析

第14篇

【关键词】: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

【导言】: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宜居城市需求与落后的城市更新产生了新的矛盾,为了营造满足群众需要的城市场所,也为了提高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开展了沿街建筑立面更新建设活动。在城市更新发展长远来看,建筑功能和性质会发生改变,建筑立面作为反映功能载体的要素之一也需要变化和适应;人们对美感的追求愈发迫切,建筑立面的形式美愈要紧跟时代潮流。

1、现代建筑立面装饰设计的原则

1.1时代性的原则

对于装饰,有几个原则,其一,时代性的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紧随时代的步伐,在追求灵感的同时,还抓住其本质。曾经歌德说过:“无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换句话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得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其二,时代性的基础主要是经典、传统特点,所以,建筑装饰紧密联系着经典、传统的作用。

1.2地域性的原则

对于装饰,除了以上原则,还有地域性的原则,即具有开放性。“对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在建筑的特色上,往往来自于本国、本地的建设资源,使其最好地被利用。而建设的资源,涉及广义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好多资源。”对于自然资源来说,主要是地形如何、光线如何、风、气候如何等;而人文资源,涉及内容很多主要是:什么种族、什么身份、历史如何、风俗怎样,以及构造、方法如何等。所以,针对建筑立面的装饰,要确保地方、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的前提下实施,只有这样,一个地域的特色、文化、人们的情感等情况才能达到一致。

1.3大众性的原则

根据以上分析,还有一个原则为大众化的原则,涉及的内容很多,只要为:其一,建筑立面的装饰,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即综合的、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文化的等,也就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其二,通过建筑立面的装饰,满足人们的心理,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其实,建筑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所以,设计师在具体设计的时候,需要从大众的需要来考虑。另外,在设计的时候,积极引导大众,即去审美,最终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2、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的基本图式

2.1点构成的图式分析

点式色彩是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基本图式中的一种,利用点式色彩可以给人一种活泼的、跳跃的感觉。点式色彩在设计过程中,更加遵循于建筑物发展的秩序感,可以更好地把握建筑物的发展规律,从而使色彩设计更加服务于建筑整体要求。点式色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点的数量的应用,往往会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进行。同时,点式色彩设计中,点的位置、大小、方向存在一定的变化性,并且其主要应用于阳台、窗台等小的建筑构件当中。

2.2线状图示分析

线状图示,是将线的力度与方向性作为色彩的主要构成元素,融入与线性元素相吻合的建筑立面当中。运用线状色彩的建筑立面,经过改造后能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不同方向性的线状色彩具有不同的构成特征,具体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水平线状色彩能产生沉稳、延伸的效果;垂直线能给人坚挺、端庄的感觉;斜线构图则富有冲击力和节奏感。线状色彩在建筑物立面改造中有着大量运用,常见于具有线性特征的建筑构件中,如百叶窗、竖向墙等。

2.3面状图分析

面状图示是线状图示的延伸。与点状图示和线状图示相比,面装图示的应用范围更广。面状图示运用大面积色块进行构图,起到了增强立面整体感的效果。对色彩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带来出色的视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色彩搭配选择不合适,则会造成反效果,将建筑物立面的缺陷暴露出来。

3、城市即有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要点

3.1材料的应用

τ谧笆紊杓疲主要是建筑外墙的涉及,往往通过一定的材料来显示。经过装饰之后,组织材料具有的次序感显示出来,以及材料的强化效果显示出来,使其个性化表现出来。对于一个好的建筑立面装饰,需要高度统一材料、装饰的形式。对于建筑立面装饰,从材料的选择开始,应把握住材料的内在特性,使得外在具有的形式、材料自身的品质更加统一。同时,材料自身的性格、装饰具有的内容、信息等达到统一,这些方面往往通过一定的手法来设计,即积极创新天然材料,以及灵活应用那些地域的材料、有选择性的应用新型的材料,以及实施综合性的应用对于多种材料。

3.2突出城市文化特色

城市历史文化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在城市既有建筑立面的色彩设计中,必须尊重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本内涵丰富的历史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既有建筑立面的改造中,不仅不能破坏原有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为城市发展绽放更耀眼的光辉。

3.3尊重街区原有风貌

在改造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保留街区原有风貌,如办公地段应当沉稳,商业区应当繁华,居住区应当雅致。不能因为强调风格统一,而破坏街区原有风貌。在建筑立面改造色彩方面,应当留有一定选择空间,这样才能保持各个街区原有的风貌,同时也避免了街道整体由于用色过杂而显得低俗。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外城市形象的展示,以及城市公共环境的品质。加强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色彩设计工作,使之符合城区改造特点,可以使旧城区更好地融入于城市发展的整体氛围内。必须对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进行深入分析,把握细节,才能更好地使其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海波.论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色彩设计[J].中外建筑,2010,07:124-125.

第15篇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创意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4日

在当前城市发展背景下,创意产业成为时下的一个新兴知识产业,创意产业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挂钩使得创意产业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竞争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布莱尔工党在提出“新英国计划”时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在现在的欧洲,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与金融行业比肩的产业,因此发展“知识”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产业转型,知识创新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把科学发展观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一些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先锋。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具有先天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优势,北京的创意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意产业聚集区。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在近年来同样快速发展和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一线城市开始,近年来其他城市也正在不断地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杭州、南京、成都、武汉等等。

创意产业园是依托文化和知识的产业园区,它最初形成的雏形是创意工作者、艺术家等自发改造的工作聚集区,在政府推动的作用下,依靠有效的规划以及营建协助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新的发展阶段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与商业结合的复合型园区,对于维持园区运营、增加园区活力也具有正面的作用。

一、当代城市设计观念发展初期――从功能主义到系统主义

自工业革命开始,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打破了过去农业社会下功能单一,原始的城市发展建设模式。工业社会之前的城市形态和环境在进行相对简单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就能使城市维持较好的秩序和统一性,这在较小规模的工业前社会是较好达到的,但是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这样的城市发展形式,城市规模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骤然扩大,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同时产生的土地价值和所有权的变化使得城市建设和开发成为了只考虑纯粹商业利益的行为却忽视了城市整体发展和人的其他现实需求。在思考和解决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当代对城市设计的观点逐渐形成和发展,在批判中革新。

针对工业时代城市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自1933年以来,CIAM在《雅典》提出功能主义城市的观点,虽然在《雅典》中提到了应该对城市中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进行保留,但是对于功能主义的城市设计观来说,主要在城市功能的严格划分,它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总体上是一个忽视的态度,在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概念中,他对城市规划推崇的是一种推倒重建式的方式,他的方式对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和结构来说是片面的,对于功能分区的过于严格的划分造成了生产与日常生活关联性的降低,反而使复杂的城市结构矛盾加剧了,造成了城市运转效率的降低。

因此,面对新的城市发展带来的更加多元化的要素,城市发展涉及课题的日益复杂化,在现代主义主张的功能城市,即后现代城市设计观中,从更加全面系统的角度来关注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和人的关联,以及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一部分建筑师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完善了城市设计的思想,在城市设计中对城市中存在的种种多样性、复杂性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和城市的空间环境是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一个统一整体。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结构是由一个系统构成的,系统由各个成分构成,结构就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律形成的综合体,结构主义就是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来做研究。对于城市来说,便是强调在复杂的城市系统整体上来考虑城市设计,当然是对于之前功能主义城市理念的反对,功能主义只是在孤立的考虑问题。

在“小组10”的金巷住宅^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空中街道”的概念,利用空中连廊的形式将生活空间和社会环境融合起来,这是最早的从建筑空间上对功能之外的人的生活、社会化要素以及城市组成要素的考虑,在对城市要素的界定上更加接近人性的环境,从街道、房屋和区域划分生活空间,而每一种分类都是各种类型功能要素和结构的集合,这已经不是如功能主义上把城市孤立的划分为居住、工作、交通和娱乐简单的四个功能区块了。

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关注――类型学与场所理论

瑞典哲学家哈尔登认为:“大多数人认为最好住在一个充满记忆的环境里,知道前前后后是什么东西,会使人感到安全,在我们跟环境和历史的联系中,文化的认同是归属意识,这是由物质环境的许多方面造成的,这些方面提醒我们意识到这一代人跟过去历史的联系。”

类型学理论的产生,使对于城市历史建筑的关注成为了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重要部分,类型学理论的观点从对城市建筑的历史形式的总结和归纳中作为城市形态和空间的设计语汇。实际上类型学对历史建筑的关注更多的是在于从历史的城市元素和城市空间关系中寻找类型和结构的本质。希特作为早期关注欧洲城市设计的先驱之一,他就提出了对于城市设计要从古代的城市布局中寻找思想源泉,包括从古希腊的城市广场和中世纪有机城市中那些复杂不规则形态的街道形成的空间形态等等。同样的罗西在他的城市设计观念里发展出“类型城市”的思想,他将城市作为建筑的场所背景,建筑构成城市的有机部分,建筑的存在一定是在现有的城市语境中产生的,包括了城市内在的历史性结构。城市的历史和传统空间就成为了新建建筑的场所载体。

类型学的观念还带给现代城市设计一种新的营造视角,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利用城市历史环境中的类型和空间形态,塑造出新的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这对于使用历史建筑的空间改造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三、城市更新运动与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观

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有关人本主义的观念,而现代的将人文主义带入城市设计中的,来自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城市更新运动。西方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后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建设活动,而城市更新运动中对城市的规划试图用一种推倒重建的方式来进行,直接而粗暴的城市更新方式,缺少对城市复杂性的认识,加剧了对城市文脉和历史肌理的破坏,而功能分区上对城市核心区的简单划分,使得曾有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活脉络瓦解了。

基于这个时期对城市更新实践的失败探索,西方的建筑理论、城市理论开始着重关注城市环境以及人文关怀,而实际上,在之后的一些新的城市更新中,往往都转向了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等综合考量的设计,以此来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活力的城市。

在城市更新运动之后,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探索中,结合了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环境关系的心理学讨论人与城市空间、城市环境的关系,这就是从人文主义出发的城市设计观,它更加关注人的尺度,并且从城市的大规模的建筑体量形成的超常空间考虑,它更关注的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活化的空间,在城市这个巨大空间纬度的层次上同人的内在体验形成的关联性。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理论就是这样一个关注人的城市环境中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模式的理论。凯文林奇将城市的空间环境抽象为五个构成要素,即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以这五个构成元素为基础构成描述城市可意象性。

四、当代城市设计观总结和思考

当代城市设计观的发展从孤立的功能主义到后工业时代对人文和历史文化的关注,便是对城市方方面面要素和城市复杂性的关注。那么,当我们进行城市内场地建筑设计时,就要带有多维的观点去理解设计,从城市空间、城市语境的复杂背景中去考虑建筑设计,包括工业遗产改建的创意园区建筑,本身它基于的工业遗产建筑就带有城市历史文化的关联性,而新的创意园区建筑又是一个功能复杂,服务于城市经济需求文化需求的建筑,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空间设计便是一个综合考虑和分析问题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