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消费者需求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目标消费者生活需求时尚需求着装理念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摘要: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现代人多元化的着装理念,都给服装企业的经营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商品赢得消费者青睐,如何在时尚的商战中获得商机,显然切入点就是目标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从消费者到消费者是市场营销的永恒定律,消费市场的广泛深入调研,对消费者的准确定位、对定位消费者生活需求、时尚需求的准确分析,是商家决胜商战的法宝。
现代人的着装,既要塑造与自己生活方式相一致的着装风格,又要彰显自己的个性,这已成为人们着装需求的重要目标,作为服装企业的经营者,特别是服装商品经销商,必须能够提供满足消费者着装需求的商品,这是决定商家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商家经营的商品备受推崇,有的商家进的货却少有问津,关键就在于市场定位是否准确,目标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信息把握是否准确,因此,准确捕捉目标消费者着装需求,成为企业经营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消费者着装需求包括着装的生活需求与时尚需求两个方面,通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消费者生活需求与时尚需求,准确预测目标消费者消费需求,才能提供给消费者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赢得商机。
一、消费者时装消费需求调查
消费者着装需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个人因素的制约,如人生观、生活方式、消费态度、价值取向、时尚意识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着装需求。
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人们对着装美有着不同的追求,而且消费者的着装需求可谓千变万化,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消费者都试图通过着装使自己更美、更富有独特的魅力,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捕捉消费需求信息,做广泛深入的调查是最有效的方法手段。调查方法一般包括观察法、询问法、试验法。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观察法与询问法。
1.观察调查
观察调查是采用定点、定时的一种调查法。他是把忠实于自己企业品牌的消费者作为被调查的对象,在他们经常出入的街头进行观察,利用相机、摄像机等工具记录他们的着装特征,或在自己专卖店、销售网点等观察来店人员中,目标顾客的数量、比例,把握他们的着装状态。
2.问卷调查
在目标消费者出入的街头、商店,采用口头询问和发放问卷的方法,了解其着装需求的相关内容,包括经常购买那些品牌的服装、经常在哪家商店消费、看那些服饰杂志、喜欢的流行音乐、电影有哪些、购买动机、使用次数的多少等都是询问的话题,把这些问题记录收集起来。
还有目标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居住条件、来店的交通工具、来店次数等也是被询问的内容。
二、消费者着装需求的分析
通过调查收集了大量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是进行消费者着装需求分析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过程中,要从消费者生活需求和时尚需求两个侧面进行研究。
1.生活需求分析
生活需求是着装的硬件需求,是由构成人们“生活”的硬件所决定的,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时期、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着装场合、季节变化等五个方面。即着装必须符合消费者年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符合其着装的场景要求以及季节的变化。
2.时尚需求分析
生活需求强调了功能性,时尚需求则指在符合着装生活需求的条件下,追求和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示个性美的着装需求,是美的需求范畴。消费者都试图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着装打扮塑造出不同风格形象,展示不同风格的美。每个人对着装美的认知、流行的采纳、着装的风格的体现、品位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服装风格、服装感性心理、服装品位及审美和服装流行变化等构成了时尚需求分析的核心要素。
服装风格指着装的形象或着装风格特征的含义,女性着装风格概括地分为淑女风格、古典风格、运动休闲风格;服装感性心理分为年轻感、成熟感、高贵感三种感性类型,这里的感性心理分类与生理年龄无关,指着装者的心理现象;时装品位及审美,则指不同的人对服装的审美趣味性及对流行的感受能力、辨别能力,是不同的人对时尚美的反应态度,审度能力,衡量人们对流行的采纳程度;服装流行变化即流行趋势,是服装企业商品企划、产品开发、商家进货计划的有力依据。
时尚需求分析:
由此可以看出,同样是学生,生活需求相同或相似的人,由于时尚需求、审美意识不同,着装需求就会截然不同。
三、目标消费者的着装需求预测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着装理念也随之发生根本变化,更加强调舒适性、功能性、审美性于一体,并且现代人在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突出个性表现等意识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与强烈,服装作为精神文化语言的载体,表现出了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特征,而商家对消费者着装需求预测的落脚点是一个消费群体,而不是某一个人,所以这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更好、更准确地获取多元化着装需求的信息,必须采取捕捉多样化美意识的方式,从生活需求与时尚需求多角度综合分析,把产品和服务准确定位于一个顾客群体,
消费者定位首先进行顾客的基本类型进行划分,
关键词:消费者需求;产品造型设计;系统聚类分析法
现阶段,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造型需求大多表现在情感反映方面,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造型的时候为了加强推论结果的精确度,可以利用个性特征图解法、模糊推论模式等方式就消费者对产品造型的需求反映进行分析,更好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开展产品设计工作。
一、测试方法
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口语造型任务,将消费者对机床造型的需求通过口语描述为23个测试主题,记录下来。针对这些造型主题的具体描述,设计出对应的外观造型。然后由市场营销人员、工业设计师以及相关的语言学者分析这些自然语言表达,将他们串联成为不同的造型设计表达模式。造型设计分析时,不同分析阶段分别利用的表达模式,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机床产品的造型设计工作提供参考。测试过程中,需要随机在学校邀请23个大学生参与本次口语造型任务,要求这些学生就他们理想的机床造型进行描述,要能够使用完全自然表达。一般来说,影响产品造型的因素主要有功能和心理两方面。功能因素需要控制在阻止主题追求功能的思想上,本次测试中选取的机床为想象的产品,不需要被测试者完整的描述其造型,只需要描述其正面造型即可。消费者描述的理想造型大多可以从这23个参与主题的“口语任务”中得到。
二、数据分析
(一)分析程序及结果
主题描述分析时可以从造型解释、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本次口语造型描述中,一共选择了20个主题,进行了815个描述,平均的使用率达到40.75%。由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工业设计师等9类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对这些描述用语进行分析,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将这些专家意见整合起来。分析过程中,首先将这815个描述随机提供给专家组,专家组成员通过对这些描述的相似点进行分析之后将它们分类,并指定对应名称。出现类别重复的情况时可以合并。然后将分类后的描述随机混合,再次返回专家组进行调查分析,对各类别描述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进行打分,分值在1~5之间,分别表示完全不同、有一点类似、有较多类似地方、非常多类似地方、基本重合,然后构造各类别之间的距离矩阵,利用相似的距离矩阵完成系统聚类分析工作,对整合所有专家的意见,对总表达类别进行分类。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描述用户一共可以分为57类,可以合并为24类,它们又可以划分为5个大组,如图1所示。考虑机床造型的基本特征对这些表达方式是否合适进行判断,如果出现意见分歧,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进行确定。上文所述815个表达方式中有7个描述分配到其他组,造型描述、分类、类比、情感表达、联想五组的机床造型描述方式分别有277个、159个、156个、122个、94个,五种表达模式的描述频率分别33.99%、19.51%、19.14%、14.79%、11.53%,其他0.86%。描述者再具体的描述过程中可能同时使用多种表达方式,调查研究显示,50%左右的受试者会使用4种表达方式。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于各种表达模式的反应率是不同的,分别达到89.75%、73.16%、67.48%、42.58%、38.71%,对于造型描述绝大多数设计人员能够直接理解,并绘制出图纸,对于类比及分类的反应率也超过总体的平均值,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二)表达模式的使用
对上述五种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不同主题个人口语描述使用的表述方式都各不相同,文章采用一项标准程序,将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问题转化为10个不同的阶段进行。设x为确定某一个描述阶段归属的指标,则当某个描述分别处于1~10阶段时,x的取值范围为0~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1.0,各阶段x的取值均包括上限值。X=i/j其中,i指的是第i个描述,j指的是完成这个主题的造型任务的步骤总数。造型过程中五种不同表达方式使用的百分比可以计算出来,计算结果显示1~4阶段,五种表达方式的使用百分比基本相同,5~10阶段,迅速上升,尤其是造型描述上升趋势明显,6~10阶段,造型描述的使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中描述方式,对应的分类和类比两种描述方式使用比例明显下降。
(三)测试结果
本次测试过程中,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看作是机床的造型特征,设计阶段,机床造型特征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消费者在描述自身的需求的时候,设计人员要能够将产品外观造型视觉化,然后有消费者描述产品的造型线索,设计人员根据这些线索设计出机床造型,根据这些线索的有效性,表达信息可以分为高级、基础及低级三个层次,高级说明该线索可以适用于许多对象,基础表示初期学习的普通对象,低级则指的是描述对象的具体特征。
三、结语
为了适应当前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床设计过程中要能够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完成整个的造型设计工作,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要能够合理选择调查方法,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消费者对于机床产品造型的期望,以此为基础开展机床造型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刚田,曹慧敏.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6(11)
[2]陈炳发.造型驱动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2(01)
如何识别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的两个核心职能。随着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网络信息的海量传播,消息灵通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保持。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创新的边界从组织内部转向外部,创新模式从传统的封闭创新到协作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造。创新革命成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第四波革命浪潮(Sang,2012)。环境的动荡和企业创新边界的变化,推动了识别消费者需求方法的发展。
一、以产品为中心时代消费者需求识别方法
营销1.0时代是产品为中心的时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企业通过销售产品获得利润,那个时代是卖方主导市场的时代,消费者被看成具有生理需求的大众,企业营销的观念是如何开发、细化产品功能以满足一对多的市场交易。企业从事营销活动要考虑外部环境和企业优劣势,据此选择目标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需要,然后制定营销策略。消费者的需求被看做基本的生理需求,企业单独创造价值并单向向消费者传递价值。这一时期企业营销人员分析目标市场需要的做法是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然后企业利用边界内的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方案,进行产品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识别消费者需求的方法如市场调查方法、焦点小组访谈、现场观察。
回顾消费者欲望或需求出现的动态性,以及在市场中传播的特点,在只有很少竞争者的市场中,消费者意识梯度的传播过程很长,市场调查可以发现消费者的新需求。随着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意识梯度传播过程变得很短,利用市场调查数据产生新颖而有用的创意可能性很低(Goldenberg,1999,2001)。此外,市场调查技术使消费者信息粘性成本提高,如消费者隐性知识的编码成本、消费者信息的转移成本,消费者调查数据提供很差的产品创意基础,对于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性很差,企业利用市场调查数据很难提出完美的消费问题解决方案。有些需求消费者无法说出,使焦点小组访谈法失效。现场观察过于耗费时间和精力。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使人们不断地寻求新的方法识别消费者的需求。
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时代消费者需求识别方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股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席卷了整个营销管理领域,这一阶段被称为营销2.0时代。消费者被看成是有思维和选择能力的聪明消费者,企业通过与消费者一对一的互动关系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和情感的需求。企业的营销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并维护消费者需求,营销方针是利用企业战略定位学派的思想,通过分析供方买方的议价能力,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现有产业竞争者的竞争强度,根据数据和经验分析进行企业和产品定位,寻求差异化和特色是这一阶段营销的主要战略。
科特勒(2005)提出水平营销方法,传统的定位模式是由上而下的思维模式,水平营销的思维模式是由下而上,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补充和完善。这种方法背后的哲学以挖洞做比喻,结构性思考被比喻成挖深洞,水平思考比喻成开始挖新洞(包文莉,2015)。水平营销的基础是制造营销空白。没有空白,就没有水平营销。假如发生置换后没有营销空白,就表明是横向营销而非水平营销。空白的存在要求我们跳过它,空白的制造方法是暂时中断逻辑思维。可以用替代、反转、组合、夸张、去除、换序6种基本方法制造空白。
营销战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分析过程,前提是当各种条件相当稳定,在一个简单的中心就能处理合适的数据。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营销人员过分依赖数字分析和审阅结果,阻碍他们了解产品和顾客的具体情况。
三、以价值为导向时代消费者需求识别方法
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新经济使动态营销能力理论受到追捧。营销进入价值驱动3.0时代,新科技浪潮使企业进入全球化的超竞争时代,消费者需求识别的范式和营销策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在营销各个环节进行高速动态的创新。创新能力对于推动企业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驱动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尤显重要,价值成为营销3.0时代主要的营销概念,消费者被看做具有独立思想、心灵和精神的完整消费者,消费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价值接受者变成价值创造的积极参与者,消费者成为企业的合作者和竞争者,基于消费者的体验、创造力和(不)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直接从消费者那里获取知识,根据消费者对创新的贡献和增长率判断企业的竞争绩效(Lawer,2005)。企业与消费者在多对多合作创新中创造、传递消费者价值(科特勒等,2011,P.30),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性、情感化和精神化的需求。共同创造成为营销3.0时代新的营销概念,消费者是企业的朋友。消费者与企业是平等关系,共同创造产品和服务,共同完成产品的交付和传播。
这种利用Web2.0技术,通过虚拟社区与消费者合作创新的方法背后的理念是头脑风暴法,主要规则是鼓励参与者积极提出大量的思想、联结不同的思想,对思想不做即时判断,目的是产生大量思想,假设可以量变达到质变以产生高质量创意。这种方法有意识地利用创造力中的前意识机制,意在成功解决特定情境中的问题。
共同创造企业提供了新产品创新的机遇,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如何鼓励消费者合作、促进虚拟社区组织的繁荣以及解决社区内信息过载的问题,鼓励消费者合作、促进虚拟社区组织的繁荣理论和实践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消费者需求的感知和新机遇的捕获能力是目前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理论界和实践界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