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业风险的成因范文

创业风险的成因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创业风险的成因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创业风险的成因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初创期;财务风险;成因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察觉引起风险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使企业经营处于有利地位。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的财务决策都是在风险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的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1 创业环境不佳

在我国,初创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大困难是政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我国对初创企业的管理按各级政府及各个产业部门进行划分,它们对所辖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政策各有差异,因此,不同的管理口径导致初创企业缺乏宏观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长期以来,我国缺少有关扶持初创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初创企业缺少相应的法律保护。虽然政府出台了大量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但由于我国对初创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初创企业大多处于混乱的发展状态,其综合竞争力难以得到充分的提升。

2 资信等级偏低

从外部环境来看,银行对初创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高,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银行对初创期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由于相当多的初创期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财务报告制度落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信息具有不完整性和非确定性,贷款人难以获取有关借款人的全面信息,或者需要花费较大成本才能收集和鉴别这些信息。由于缺乏有关初创期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银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初创期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许多初创企业偷逃银行债务、多头抵押,资信等级不高,因此银行对其难以充分信任。为了降低信贷成本,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银行向初创期企业发放贷款需要承担巨大风险。

从企业内部看,我国企业初创期对信用建设不够重视,企业管理者往往不按市场规则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逃避债权人债务,损害投资者权益,这同时也对企业初创期的信誉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企业经营尚未规范,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财务信息难以做到完全的公开透明。许多初创期企业处于竞争性较强的行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高,淘汰率大,投资回报也相对较低,因此银行不愿开展风险过高的信贷业务,而初创期企业也不愿按要求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初创企业信用水平较低,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

3 融资渠道不畅

在融资决策上,鉴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初创期企业融资渠道显得异常狭窄。首先,银行贷款是我国初创企业的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企业初创期通常具有信用水平不高或信用机制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需求频率高等问题,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可抵押资产少且抵押品的价值也非常有限。银行对初创期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导致银行部门不敢冒风险放款,贷款条件也相当严格。因此在资金市场中竞争力比较低,这是造成初创期企业在银行的融资困难的原因。

其次,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融资方式,权益性融资比较适合企业初创期,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初创企业具有自有资金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盈利水平低且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收入的高度不确定性,使投资人很难相信能取得长期稳定且持续的回报,担心投资周期过长,导致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严重不足,使得初创期企业很难取得股权融资。

最后,大多数创业者只看到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缺乏行之有效的融资信息和渠道也是其融资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企业初期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很多,不仅仅是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还可以选择租赁、担保、合作、风险投资等方式。

4 应变能力较弱

在企业创立的初始阶段,由于公司在资金、人才和实力等方面竞争力弱,企业的经营管理很容易被许多不确定性事务所影响,需要时刻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当外部环境的变得阻碍企业发展时,一个看似很小的人和事都有可能对企业造成难以计量的打击。企业初创期的领导核心往往是创业者,创业者个人或群体对整个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领导者出现重大的个人决策失误,将有可能促使企业走向绝境。企业初创期的经营管理往往缺乏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对资金的使用和资本结构的调整不够重视,投机意识较强,风险意识偏低,在遇到复杂状况时往往缺乏完善的应对策略,抗风险能力弱。同时,由于初创企业通常处于竞争激烈的行业内,市场环境较为复杂,替代产品存在的可能性较大,而企业初创期往往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其抗击风险能力不强,应变能力较弱。

5 现金管理不力

目前,创业者并没有充分重视现金风险,过分注意利润和销售的增长,忽视现金管理,企业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相应的短、中、长期计划和相应的资金预算。此外,资产负债率在企业融资时很少被重视,融资过于盲目导致企业面临偿债风险;对应收账款的回收不重视,促使企业大量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企业的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所掌控,作为企业生存保障的资金出现危机。这些活动都直接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创业者的不重视而显得更为巨大。同时,许多初创企业在经营管理及现金流控制等问题上没有制定好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体制,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初创期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成功.企业初创期的财务战略分析[J].中国商界,2010,(4).

[2]张月玲,王静.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09,(1).

第2篇

关键词:创业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创业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创业型中小企业是指处于创业阶段,在面临高风险的同时依靠其本身具有的某种优势如特殊的技术领域优势、资源垄断等可能在将来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具有高成长性、收获高投资回报的创新开拓型企业。

创业型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它在经营方面有以下特点:

1.经营决策灵活

创业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员工的人数比较少,组织结构较简单,因此在经营决策上有更大的灵活性。

2.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提出来后,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创业型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比较广,经营的项目也很丰富,一旦当市场经济发生波动时,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能紧跟时代步伐,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比管理层次多、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型企业更具快速调整优势。

3.存活率较低

首先,创业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资金,但是它的筹资比较困难,面临的资金压力很大。其次,很多的创业型中小企业并没有清楚的调查和分析目前市场行情,可能会存在盲目跟风的投资行为。最后,我国目前的市场竞争很激烈,创业型中小企业与“船大好顶浪”的大型企业相比,竞争力比较弱,容易破产倒闭。

二、创业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创业型中小企业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内部自身的人力、科技、资源等因素会导致企业面临一系列的财务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有序发展。创业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创业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获取大量的资金,而融资困难却是目前创业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创业型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在创业阶段还未被市场所熟知,企业的发展前景对外界来说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创业型中小企业在创业的最初阶段能够获得天使投资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创业型中小企业要想上市发行股票筹资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且由于受债券额度小和政策等原因也很难发行企业债券来筹集资金;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迹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会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或以企业的厂房、设备作为抵押物。所以大部分创业型中小企业采取的融资方式是自筹,通过创业团队成员自身出资,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很大。如果创业型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或者筹资的渠道不恰当,那将会给企业带来资金短缺的财务风险。

2.创业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不科学

首先,大部分创业型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生产经营决策权集中,企业的所有者一般就是企业的决策者。当这些决策者对外进行投资时,由于自身没有财务、金融等投资方面的知识或者主观决策判断失误没有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周密的分析和研究,导致企业的投资失败。

其次,创业型中小企业的资金相对来说比较紧张,通常可利用的剩余资金不是很多,所以企业的每一次投资对企业以后的生存发展都至关重要。但是有些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通常不做市场调查,或者调查的方法不正确,导致没有获取充分可靠的信息,进而盲目的进行投资,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3.创业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回收不及时

在企业的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资金回收。

创业型中小企业处在创业阶段,由于经验较少,对于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很好的判断,导致存货的积压。而创业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大量举借短期债务的情况,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因此对存货变现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创业型中小企业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常会采取赊销的方式销售商品,以此来招揽顾客,这就给企业带来了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一些创业型中小企业盲目的为了增加销售、打出自己的品牌而给予顾客过高的信用额度,导致企业日后面临较大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4.创业型中小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不合理

在进行收益分配时,一方面如果企业把大量的收益留存在企业内部,用于企业的市场开拓或者日常开支,而不用于向投资者或者企业员工分配,会挫伤投资者或者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创业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把大量的资金用于向投资者或者员工分配则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创业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1.多样化企业的融资方式

创业型中小企业要科学的对比和分析在不同融资方式以及融资组合下的财务成本和潜在财务风险的大小,并且考虑本企业的特点和现状来采取合适的融资方式。注意保持企业现金流出与流入的匹配、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搭配,正确的使用和控制企业的资金,在创业型企业需要现金的关键时期而能够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企业的后续发展。

2.科学进行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

创业型中小企业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该加强可行性研究,要选取适合本企业、且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项目,不能好高骛远、盲目投资。在投资后,还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及时掌握投资项目的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和发展前景等,进行定期的分析,以便及时的了解企业可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3.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

创业型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为了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和节约营运资金,首先,创业型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存货的管理,控制存货的规模及周转速度,避免因存货占用大量资金而给企业带来营运资金压力。其次,为了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创业型中小企业应该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并且及时催收款项,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

4.合理分配企业收益

扩大企业的规模,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向投资者或者员工分配收益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经营情况,合理调整两者的关系,确保企业的收益能够合理的分配下去。

参考文献:

[1]蒋璐.创业企业财务风险动态控制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2.

[2]邰敏.创业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6.

[3]刘杰.创新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第3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血液净化技术在各医院迅速发展,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但该项技术在我国尚不十分成熟。此外,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护理模式的改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提升。面对新的形势,护理人员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1),加强风险管理,成为医院以及科室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于2010 年 1月至12月,通过分析和探讨影响高危出血倾向患者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护理风险隐患的因素,提出干预对策,取得了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1.1 护理人员:我科共有护理人员 58人,平均年龄45 +20岁;23职称: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5人;护师26人;护士15人。

1.2 设备及工作量:开放床位18张,拥有德国费森尤斯血透机2 台,每月行血液净化治疗30例次左右。

1.3 患者资料:在本科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41例,其中男 26例,女 15例;年龄18 C 78岁,平均 66岁;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6例,复合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8例;文化程度:高中及 以上8例,初中10例,小学 14例,文盲9例。

2.风险隐患原因分析与对策

2.1 护理人员方面:(1)护理人员忽略风险隐患: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护士容易忽略风险隐患,不太注重细节问题,但该治疗是一种体外循环治疗,技术复杂,稍不注意细节就可导致严重意外发生。(2)临床经验不足:血液净化治疗是新开展的一项技术,科室组织全员培训学习各项治疗方法,但护士的临床经验仍不足,在遇到应急问题时有可能出现处理不当的现象。(3)知情告知不足: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未进行很好地沟通,使患者和家属 不能正确理解与理性对待各种诊疗意外。例如:血液净化治疗费 用较高,而且短时间内效果不是特别明显,造成患者及家属不理解、不满意。干预对策:做好各种知情告知、签字工作,如首次治疗时告知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股静脉置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血液净化的费用,消毒隔离制度等,并签名。

2.2 科室管理方面:(1)管理监督不够严格:血液净化治疗是一项新业务,专科性较强,医疗、护理、院感都应该重点监测,但在在质控时又因其特殊性常易被各职能部门忽略,从而造成监督不力。 干预对策:护士长是临床第一线的护理管理者,护士长的有力监控在风险防患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护士长要加强对重点对象(新护士、工作较马虎的护士、情绪不稳定的护士)、重点患者(新患者、危重患者、特殊治疗的患者)、重点时段(交接班、节假日)、重点环节(患者管道管理、药品管理、特殊治疗的患者)的质量控制[2],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听取病人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有效效沟通和积极改进,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科室应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形成护理部―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3级质控体系,定期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及时发现与消除护理隐患。(2)环境中的不不安全因素: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出现停电;因设备紧张无备用血透机,当机器出现故障时导致治疗无法顺利进行。干预对策:制订停电应急预案,如每台机器配备储电设备,保证停电时有120min的储备电提供机器正常运转;制订机器养护制度,平时加强机器的保养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3 患者方面:(1)信任危C的风险:《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社会舆论及医疗卫生行业中个别不良事件影响了部分人的心理,使他们在看病、治疗中对医护人员持有怀疑态度,不信任护理,个别人甚至故意制造纠纷,想索取巨额赔偿金。(2)防病意识谈薄,知识缺乏:我们面对的患者及家属大多文化层次低下,不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而且对防病意识相当淡薄,在治疗中常出现不合作态度或行为。(3)抗凝是难题:因本组患者都具有出血倾向,故抗凝是难题,一般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或不应用抗凝剂,这样治疗中就更具有风险。

3.效果

实施风险干预措施后,我科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2009 年 2例,2010 年无护理缺陷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率2009年为92%,2010年为98%。

4.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造成的损害或被投诉的事件[3]。有关专家指出:只要有医疗活动,就必定存在医疗风险[4]。临床护理活动,同样也存在风险。虽然护理风险事件不能完全避免[5],但通过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向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风险隐患的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强化了护士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能正确处理风险隐患,提升患者的治疗质量,降低治疗风险,消除护理缺陷,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这说明做好护理风险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吴洁,牟利宁,孙华.护理行为导致医疗纠纷的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68.

[2]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角度看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56 -58.

[3]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l.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