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管理体系范文

德育管理体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管理体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育管理体系

第1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德育工作,以往重点培养学生们的理论知识,现在则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培养。最近几年,德育的改进正在持续发展着,这也验证了学校德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开始了解到德育对于学生今后成长的重要性,这同样是现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必然要求,教师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们的德育培养,优良的德育管理体系对增进学生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在自己擅长方面更加的突出,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小学分层递进教育是依照学生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施教、调节教育措施,让学生们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施行分层递进德育管理的理论依据

小学课堂教学是实行德育理念的最好途径,现在的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同,传统的统一性教学应用到现在越来越没有效果,所以如何能让个体差异的学生融入到整体中去,是现在学校在教育领域上首要想解决的问题,受到教育界的重点关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是采用“多对一”模式,就是好几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而且每个老师都是优秀老师,个性化教学模式是德育的必经之路。现代的课堂教育要重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而极少的重视老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事实表明生活化的课堂模式不仅要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还要重点提高老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这是教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若是面对各科各年段的学生都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统一、缺乏个性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就不可能感受到生活中的丰富内容,不可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这让学生的个性得不到体现。这样没有个性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的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它会降低学生的创作能力,会把学生变成统一的没有自我的“标准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个体教学(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能接受个体教学的也只是极少部分的贵族,后来才渐渐的变成班级教学(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由于班级教学的慢慢普及,很大程度的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后来又步入了信息科技时代,班级教学也开始适应不了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变化的信息化社会,因此个性化教育开始流行。

二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当小学老师对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就一定要重点注意德育体系的目标,德育系统的目标重点指的是德育相关活动所要实现的预期效果,德育体系目标是指导德育教育的关键,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育体系目标是繁杂多样的,不仅如此,德育体系目标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先从道德的心理结构来了解德育目标,内容、方式和才能三个方面联合组成了道德,所以道德的内容方面德育目标可以分为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等等。当今社会,小学的德育总目标就是将全体学生培育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拥有正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公民,为此,老师们更应该重视加强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并且积极的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理念,为我们中国培育出有思想、有道德、有品质、有文化,能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我国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方式的特点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方说目标性、周密性和层次性等方面的特点,学校和老师都应该掌握住德育教育方式的特点,将小学的德育管理体系建设得更好。从我国现阶段的小学德育管理的状态来看,小学德育管理体系还有着许多缺陷,这就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非常短浅,学校过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外在能力,极大程度的忽视了德育教育管理对人品性的重要影响,这就不能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其次,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太过理想化,许多学校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管理的真正内涵,同时也没有设立好德育教育的门槛,最后让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显得外表非常宏伟内在十分空乏,久而久之,老师们就会将德育的目标看作是学生们的道德出发点,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是非常困难的,也会让学生们感到不知所措。最后,德育教育管理目标太过于绝对,这会导致老师们对德育教育目标过于限制,还会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太过重视德育的社会主体,最终会导致德育教育管理不能得到基本落实,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得不到实际应用。

三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要对小学生们的道德品质进行一定程度影响,就应该积极努力的研究相关的德育教育施展路线,从而实现德育内容的落实,有利于学校的德育目标得以实现,德育教育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类型,同时我们针对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界定,比如教学、班任的工作、校园活动和课外活动等等。

(一)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合而成的一种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引学生学习、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让学生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德育教育中,教学是最基础和有效的途径,总的来说,各学校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因此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把教学分为德育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小学教学阶段,德育课程主要是针对生活、社会的品德教学,这是小学展开德育建设的关键,老师们要重视德育的科学与思想的相结合,使其变得越来越先进和合理,最终做到德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少先队

少先队又称中国少年先锋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中国少年儿童组成的群众组织,少先队里有很多有思想、有远见、有志向的爱国儿童,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队,是德育教育全面发展的先机,在少先队中,老师要重点培养对儿童们的思想德育,让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听从党指挥、爱劳动、爱科学,培养能力,立志成为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的有用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重于实践、勤学肯干,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校外、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指的是在学校课堂范围外的一些活动,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一项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外活动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们校外生活的重点内容之一,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们的品德修养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同时学生们参加课外、校外活动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特长,锻炼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虽然并不顺利,但是老师一定要做好德育教育相关计划,要有教育性、要有积极向上的内容、要有不断变化的形式,只要应用的方式多样,就一定能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活动结束以后,老师们要根据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便于为学校以后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归根结底,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小学德育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德育教育相关的工作学者们一定要努力研究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应用到德育教育的实践中去,为小学德育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银辉.加强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2):29-30.

[2]郑如法.德育分层分类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6(31):38-41.

第2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德育工作,以往重点培养学生们的理论知识,现在则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培养。最近几年,德育的改进正在持续发展着,这也验证了学校德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开始了解到德育对于学生今后成长的重要性,这同样是现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必然要求,教师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们的德育培养,优良的德育管理体系对增进学生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在自己擅长方面更加的突出,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小学分层递进教育是依照学生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施教、调节教育措施,让学生们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施行分层递进德育管理的理论依据

小学课堂教学是实行德育理念的最好途径,现在的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同,传统的统一性教学应用到现在越来越没有效果,所以如何能让个体差异的学生融入到整体中去,是现在学校在教育领域上首要想解决的问题,受到教育界的重点关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是采用“多对一”模式,就是好几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而且每个老师都是优秀老师,个性化教学模式是德育的必经之路。现代的课堂教育要重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而极少的重视老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事实表明生活化的课堂模式不仅要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还要重点提高老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这是教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若是面对各科各年段的学生都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统一、缺乏个性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就不可能感受到生活中的丰富内容,不可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这让学生的个性得不到体现。这样没有个性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的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它会降低学生的创作能力,会把学生变成统一的没有自我的“标准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个体教学(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能接受个体教学的也只是极少部分的贵族,后来才渐渐的变成班级教学(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由于班级教学的慢慢普及,很大程度的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后来又步入了信息科技时代,班级教学也开始适应不了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变化的信息化社会,因此个性化教育开始流行。

二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当小学老师对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就一定要重点注意德育体系的目标,德育系统的目标重点指的是德育相关活动所要实现的预期效果,德育体系目标是指导德育教育的关键,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育体系目标是繁杂多样的,不仅如此,德育体系目标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先从道德的心理结构来了解德育目标,内容、方式和才能三个方面联合组成了道德,所以道德的内容方面德育目标可以分为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等等。当今社会,小学的德育总目标就是将全体学生培育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拥有正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公民,为此,老师们更应该重视加强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并且积极的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理念,为我们中国培育出有思想、有道德、有品质、有文化,能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我国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方式的特点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方说目标性、周密性和层次性等方面的特点,学校和老师都应该掌握住德育教育方式的特点,将小学的德育管理体系建设得更好。从我国现阶段的小学德育管理的状态来看,小学德育管理体系还有着许多缺陷,这就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非常短浅,学校过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外在能力,极大程度的忽视了德育教育管理对人品性的重要影响,这就不能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其次,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太过理想化,许多学校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管理的真正内涵,同时也没有设立好德育教育的门槛,最后让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显得外表非常宏伟内在十分空乏,久而久之,老师们就会将德育的目标看作是学生们的道德出发点,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是非常困难的,也会让学生们感到不知所措。最后,德育教育管理目标太过于绝对,这会导致老师们对德育教育目标过于限制,还会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太过重视德育的社会主体,最终会导致德育教育管理不能得到基本落实,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得不到实际应用。

三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要对小学生们的道德品质进行一定程度影响,就应该积极努力的研究相关的德育教育施展路线,从而实现德育内容的落实,有利于学校的德育目标得以实现,德育教育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类型,同时我们针对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界定,比如教学、班任的工作、校园活动和课外活动等等。

(一)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合而成的一种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引学生学习、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让学生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德育教育中,教学是最基础和有效的途径,总的来说,各学校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因此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把教学分为德育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小学教学阶段,德育课程主要是针对生活、社会的品德教学,这是小学展开德育建设的关键,老师们要重视德育的科学与思想的相结合,使其变得越来越先进和合理,最终做到德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少先队

少先队又称中国少年先锋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中国少年儿童组成的群众组织,少先队里有很多有思想、有远见、有志向的爱国儿童,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队,是德育教育全面发展的先机,在少先队中,老师要重点培养对儿童们的思想德育,让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听从党指挥、爱劳动、爱科学,培养能力,立志成为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的有用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重于实践、勤学肯干,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校外、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指的是在学校课堂范围外的一些活动,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一项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外活动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们校外生活的重点内容之一,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们的品德修养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同时学生们参加课外、校外活动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特长,锻炼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虽然并不顺利,但是老师一定要做好德育教育相关计划,要有教育性、要有积极向上的内容、要有不断变化的形式,只要应用的方式多样,就一定能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活动结束以后,老师们要根据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便于为学校以后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归根结底,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小学德育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德育教育相关的工作学者们一定要努力研究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应用到德育教育的实践中去,为小学德育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银辉.加强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2):29-30.

[2]郑如法.德育分层分类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6(31):38-41.

第3篇

论文摘要:职业学校的德育管理要树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井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建立起一套适应“就业导向”需求的“立体式”德育管理体系,进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就业是民生之奉,也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教育部部长岗济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仁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转变办学理念,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可见,就业导向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学校管理创新的动力。德育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埘学校的办学方向与育人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建立起一套有利于促进“就业导向”的立体式德育管理体系,进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一、就业导向下的职校德育管理定位

就业导向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就业导向指导下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帮助毕业生确立职业定向、了解人才市_场信息、培养其择业求职技巧以及良好的心调适能力等,更是从人的持续协调发展条件加以设汁的教育。因为,职校生的“就业”,无论是让大部份学生获得职业岗位,还是让另一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都是一种职业的选择行为,是职校生埘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选择行为,也是职校生人生价值规的重要体现。冈此,在教育要为社会发腱服务、也要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下,“就业导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授人以一拽之长、谋得一个功利性职业,而应是培育受教育者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就业导向)的有效途径。

任何管理活动必须耍以一定的目标为导向,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其实,职校生从入学起,基本上确定了其未来的专业(职业)方向,冈此,学校教育在给予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认识自我与职业,培养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目标,特别是要让学生掌握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发展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然而,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学习无动力、考大学无意识、行为无约束”的现象;在就业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调“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而当今的社会和用人单位,己再满足于学生优秀的成绩单,而是更注重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往往把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放在首位。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考虑职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与目标。事实上,职校阶段是一个人由学生向职业生涯过渡的准备阶段,无论在专业学习还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都应为其适虑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基础,无论是日常行为表现、扦业观还是从业观都是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只体体现。因此,解读就业导向下的职业学校德育就是要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角度去理解,围绕着学生学习的积极陛、良好的行为规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择业观和社会责任感等的培养,在德育管理的运行中,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职业生涯发展就是指以个人职业发展为核心的人生发展力程,它需要埘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职业单位发展目标之间的不断调和,需要对自身心理、知识、能力、信念的不断提升。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内核的职校德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促使学生认识职业与人生、认识自我与社会进步关系,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要通过职业教育的有效载体——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调整就业意愿,树立埘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信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差距,从而形成自觉提高自己的动力机制。  二、就业导向下的职校立体式德育管理体系构建

就业导向的教育是一项系统T程,应全面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始终。而学校的德育管理也是一个系统丁程,它以一定目标为导向,对德育工作进行决策、汁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并有效利用德育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根据_系统论的观点,学校德育管理必须明确日标、研究对象、落实内容、制订措施,正是这些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体系。

要使职校就业导向下的拯个德育过程成为有机、自如地发挥黎体功能的结构,必须建立“立体式”管理体系。所谓“立体式”德育管理体系,就是要让影响德育的冈素构成有机整体,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实现全方位管理和育人的目的。它是以过程管理为核心、以内容管理为参照、以全员参与为保障的一种管理体系。全员管理就是要发动一切可利用的人员参与到育人的过程中来;仝程管理就是强调学业过程、教学过程、活动过稗等全过程的管理:仝面管理就是要强调德育内容的仝向性、形式的多样性。在内容上,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素质,也要强调就业创业素质等的培养:在形式上,既要强调制度等“理性”的育人冈素,也耍强调文化等“柔性”的管理环境,既要加强德育主干课程的育人功能,又要加强基础文化课和实习课的育人功能。

立体式德育管理体系这一概念是村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这一管理模式强调了德育管理统一性、协调性和系统性。既然学校德育是全方位的、全体教职工参与,就必须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指导思想、育目的,如果没有这四个统一,学校符职能部门就会形成各自为政,德育工作松散无力的局商。没有统一计划,德育工作必然处于占目、被动地位。同时,山于德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班级、部门之间的活动,又有全校性德育活动,这就要求协调好符职能部门的局部工作与全校性大活动之问的关系,人人都热心地投入学校德育活动。此外,立体式德育强调了德育系统性,而系统性决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避免占目、随意、杂乱无章的状况。山于学校的德育管理是来自学校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只有运用各种独特的于段,通过各种途径,从不同的角度来控制或影响德育,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管理刚。实践表明,建立这样的德育管理体系,能促进就业导向的职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育人目标的实现,能把学校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内核的理念和行为上来,有利于德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也能处理好“育师与育人、智育与德育、德育主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德育层次化与序列化”等关系,强调了德育的主体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职校德育实效性。

三、职校“立体式”德育管理体系的具体运行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体系 构建 创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原有的高等教育单一模式已无法满足培养多样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师资队伍建设又相对滞后。这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高职院校招生的复杂性,学生层次及素质的差异,给学生管理增加了困难,不同层次的学生必然存在知识结构、思想水平、文化素质、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因此,高职院校需构建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系统完成各类学生的统一管理,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

一、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信息管理平台构建。

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处理管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基础信息,若依靠原始方法人工完成这些信息的收集、统计、传递,则重复劳动多、效率低。近年来,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许多高职院校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在已建成校园网硬件平台基础上,以“学生全生命周期”为理念,提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这为学生工作构建信息管理平台提供了条件。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对各类学生管理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将数据上传于网络中,全校师生便可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查询、处理。这样既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显著改善了学生管理水平。

(二)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配比科学的学生管理队伍,是构建学生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都是实行辅导员制,因此选拔一支数量适当、素质高、业务强、能奉献的辅导员队伍十分必要,这是做好学生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内在需求。

辅导员首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能够深入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贴心人,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辅导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加强辅导员的品德修养非常必要。其次,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基础,善于研究问题,更新观念,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再次,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有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最后,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能吃苦,一心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队伍的培养同样重要。需制定相应政策,建立健全辅导员培养机制,从各方面关心辅导员的成长,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扶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并从职务职称待遇等方面入手,改善队伍结构,还应健全考核、评估、激励机制,为他们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保证学生管理队伍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规章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在社会法治环境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形成严密健全的制度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贯彻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用科学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引导、激励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应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惩、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学生党建、就业等各方面内容,还应包括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及素质表现等的综合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广大师生增强法制意识,完善法律法规的执行机制,有利于发挥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等导向作用,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做到事实清楚、依据明确并严格遵照既定程序,为学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良好的基础[1]。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后,应在实施过程中适时调整修正,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和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充实、完善,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激励创新机制。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平等性,增强了高职学生的成才欲。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自身学历的不足,使高职学生们普遍感到了压力,意识到只有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加强技能锻炼,将来才能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高职学生群体在文化水平、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与本科生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自我约束和激励能力差,学习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缺乏刻苦精神,等等。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复杂性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涉及生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位、全过程;独特性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象基本上是成年人,有独立的思维方式,但他们以独生子女为主,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不成熟。因此其管理工作不同于中、小学的学生管理,应以柔性方法为主、刚性方法为辅。激励机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柔性管理方法,如果激励教育能够适时适度地进行,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二、学生管理体系的创新

(一)强化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管理理念,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要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服务理念,使学生管理工作融教育、服务、管理、指导、咨询、维权、关爱为一体,变管理为服务。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这往往导致学生的对立情绪。因此,学生管理部门首先应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强化学校的服务管理职能的同时,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学生的管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学生的任何奖惩决定都要做到程序公开、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处理恰当,使学生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保证渠道通畅、回复及时。

(二)建立考核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考核是学生管理的关键环节,决定着管理过程的有效性,正确运用考核技巧,设定科学的考核标准,采用相对公平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管理体系的各组成成员进行绩效考核,才能有效达到管理目标。学生管理考核体系主要包括考核机构的组建及考核制度的确立。考核机构主要包括过程监督小组和绩效考核小组,分别负责学生工作过程的监督和学生工作绩效的考核。考核制度的确定,则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公平,综合听取各方意见后归纳确定。

学生管理评价机制是全面检验学生管理工作整体运行情况的基本形式,是学生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环节。应根据科学的评价指标,分析学生工作的实践过程和绩效成果,通过综合、科学、客观的评价,找出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疏漏,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基本判断,及时研究并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挖掘创新点,提出学生管理的新模式,重新进行目标导向,使学生工作的管理体系不断进行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三)师生互动,建立和谐校园。

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和谐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网络作为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搭建起“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需充分重视网络等互动式思想工作载体的建设及运用,为师生提供沟通互动的良好渠道,最大限度地给予主动权和选择空间。学生工作要接触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过程,面对学生真实感受,建立学生信息的收集平台和反馈机制,使网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建立服务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平台和有效的管理服务渠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并弘扬社会价值观主旋律。可开设校务服务区,由专人负责,加强沟通和交流,主动了解学生的要求,及时回答和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和化解矛盾,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结语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构建科学的、创新的学生管理体系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传统单一式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大背景下,新型人性化学生管理时代已经来临。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探索建立和谐的学生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创新,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长期课题,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再促进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耿华昌.和谐校园视野中的大学生权利保障机制[J].江苏高教,2008,(3).

第5篇

一 调查分析

2011年11月,我校就业安置办仅对当年推荐安排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回访统计,情况如下:

顶岗学生安置、离职换岗情况表

实习学生规模 实习人数 离换岗人数 首次留岗人数 稳定率

20人以内 107 64 52 43%

20~30人 45 24 30 56%

31~40人 90 44 54 57%

41~60人 146 62 92 60%

60人以上 127 51 85 63%

合计(人) 510 248 320 56%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首次安置顶岗实习稳定率仅达56%,学生出现离职换岗现象较严重,小型企业、养殖企业更为突出(个别企业中首次学生离职换岗率高达100%)。

二 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1.学校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没有突出实训的优势和地位

作为中职学校教育,它的定位应该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较熟练地掌握应用企业一般业务操作和管理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较强的操作能力,在竞争中取得相对的优势。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中职学校教学,没有突出这个特点,仍照搬传统的办学思路和模式,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不合理、不完整,过分地依赖课本向学生灌输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忽视了实践性教学和实训等教学环节,没有突出实训实习课的优势和地位。

2.顶岗实习脱节,顶岗实习性质改变

长期以来,一些中职学校把顶岗实习当做“顶岗就业”,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途径,将学生推给企业后就终止培养;而部分企业也把顶岗实习当做“顶岗生产”,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缓解劳动力紧张、降低劳动用工成本的手段,顶岗实习学生经过简单的技术适应训练,就直接安排到生产岗位,对他们生产劳动要求与正式工人一视同仁,唯一不同的就是报酬、福利等待遇比不上正式工人。

3.环境不适应,借口离开

新环境新的生活,遇到新的困难没有及时疏导,无助感增强;缺乏工作经验,技能不熟练,怀疑自己的能力,畏惧眼前的工作;与企业职工人际关系不协调,封闭自我,感觉孤独;工作中的强度相对学校生活来说较大,体力不支,饮食不适应,出现身体疾病症状。

4.顶岗实习管理难度大,缺乏规范统一

第一,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学生与学校时空的阻隔,同一个单位实习的学生岗位也不同,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信息互通困难;学生自律性较差,个人空间自由度大;顶岗实习教学起步较晚,存在很多评价标准上的空白和考核办法上的不完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了顶岗实习的教学稳定。

第二,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工学结合行为的相关法规,学生自由离岗换岗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责任难以界定。学校缺少与家庭联系和沟通,目前也没有设立家庭监管职责的相关法规,得不到家庭的配合,学生往往因出现小困难向家里诉苦,家长非但没做学生思想工作反而心疼孩子鼓动其离岗换岗。

三 改革措施

1.正确认识,合理定位

中职教育应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目标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把它当做中职学校形成特色、提高质量、树品牌的重要手段来抓,要把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作为中职学校实践性教学教育目标进行科学定位。

2.完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健全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制定实践教学规范、实习工作细则、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校外教学实习工作流程、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职责、学生实习管理细则等制度。

3.注重实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课堂主渠道,围绕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为主题,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强化“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提升实习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信度。其次,做好实习前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实习的宣传,将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和法纪作为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和提醒,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法律和法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服务到位,重视热点、难点问题

首先,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畅通电话或通过建立QQ群组,及时回应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实习生思想和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其次,实习点的指导老师定期召开协调会,邀请企业方管理人员出席,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实习结束后,及时总结表彰,促进顶岗实习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5.建设一支“双师型”团队,全程监管

选拔和培养一支品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了解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在实习期间要依据实习方案和实纲内容,制定实习工作计划,按实习工作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参观和现场教学,并做好教师实习日志记载。及时总结经验,丰富教材、教法,适时调整完善实训内容,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6.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要建立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应用发展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情况,建构以岗位任务、实习过程、实习成果、技能水平、职业素质等细化版块组成的指标体系,科学规划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量化体现考核评价结果,全面如实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情况。

四 结论

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和规范工学结合行为的相关法规,增加家庭监管职责,依法规范顶岗实习管理,减少直至杜绝离职离岗现象,保证学生在实习中的安全和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促进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王琴.中职生顶岗实习情况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08(18)

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教学质量 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陈文艺(1970- ),男,广东和平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独立学院实践育人质量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404)和2012年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实践育人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G12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33-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成为学生、家长、高等学校、政府及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遵循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应用、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不断优化保证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为基本原则的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坚持办学规模扩大与教学质量提高同步的原则,并以基于“四系统合力”的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并获得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赞誉。文章以我院为例,基于“四系统合力”的视界,对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作初步研究。

二、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

1.优化质量要素定位,是构建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我院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精神,遵循独立学院办学和教学规律,优化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要素定位,为构建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支撑。一是坚持独立学院民办大学定位。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发挥民办教育体制机制优势和独立学院“优”“独”“民”优势,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内涵发展模式,创新教学质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增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针对性,以确保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效。二是坚持教学型大学定位。我院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突出教师主导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以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坚持能力为重,坚持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四是坚持服务广东区域定位。我院坚持以广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切实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是构建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我院充分利用民办高等学校体制机制优势,努力发挥独立学院“优”“独”“民”优势,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执行力为抓手,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内容、程序和手段,减少教学质量管理要素资源投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实效。一是通过构建申办方和投资方宏观调控,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分管副院长直接负责,教务处、学生工作处(部)等职能部门和各系(部)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完善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协同创新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管理的整体效能。二是将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人才培养过程的各环节,并呈闭环状态,使整个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环环相扣,形成有机整体。同时,各个子系统功能相对独立,各司其职,自成体系,并能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自我修正和调适,保证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协同运行。三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我院依据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师进行督导评教、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和教师互评,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综合测评,强化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督,有效保障教学效果。四是优化教师教书育人的长效机制。我院坚持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将规范教学管理和倡导“教学自由”结合起来,通过构建激励与约束相对平衡的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教师主动教学和自主教学,热心实施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3.营造优良学风氛围,是构建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我院坚持以营造优良学风氛围为平台,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是以加强党建营造优良学风氛围。我院坚持把学习成绩优秀作为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要标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党校学习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为发展对象以及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等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均坚持把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作为重要的考察条件,坚持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优先发展,积极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营造优良学风氛围中的导向作用。二是以完善岗位管理制度营造优良学风氛围。我院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系(部)、教师和学生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构建“职能部门和系(部)共同抓,教师人人管,学生齐参与”的学风建设管理机制和模式,优化和规范营造优良学风的职责,有效提高了学风建设的效果。三是以开展校园文化学术活动营造优良学风氛围。我院围绕各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积极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术活动,如外国语系的英语话剧大赛、经济管理系的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通过开展以上校园文化学术活动,为学生搭建了课外科技创新及学术活动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术和学习氛围,对促进学风建设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证架构

1.人才培养方案子系统。其功能是科学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教学决策咨询、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依据。一是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组织构建了各专业适应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我院坚持知识与能力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对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除按常规组织基本实践教学外,还增加了实践教学独立环节,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以促进学生专业实践意识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三是调整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对大学英语类、计算机应用类和应用文写作等应用性强的基础课程,调整为以应用能力培养作为其质量的核心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应用基础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学生可结合个人兴趣和就业创业意愿,依托工作室等实践平台和终身教育学院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2.教学决策咨询子系统。教学决策咨询子系统的功能是研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规范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理念及政策措施,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质量实施宏观调控。教学决策咨询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董事会会议制度。董事会定期听取教学质量报告,并对办学方向、发展规划、教学方案、学生规模、质量提高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作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指导性意见。二是专家决策咨询制度。我院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参与教学质量决策咨询的机构,定期对教学质量管理进行诊断、评估和研究,并提出实施性意见。三是学院例会制度。每周一次定期召开院长办公会议和教学工作例会,研究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尤其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针对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决策性的改进意见。

3.教学质量监控子系统。教学质量监控子系统的功能是依据教学决策咨询、教学信息管理子系统的指令和数据,组织制定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保障教学质量管理有效运行。首先,结合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以规范教学质量管理为抓手,构建了由申办方和投资方宏观调控,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分管副院长直接负责,教务处、学生工作处(部)等职能部门和各系(部)以及广大学生参与的全方位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其次,坚持“制度第一、院长第二”的顶层设计理念,按照规范管理与“教学自由”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制定了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学督导员、领导、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教学投诉,考风考纪举报,教学事故处理等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使教学质量管理有章可循。最后,坚持以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为重点,通过构建由学生、教研室主任、同行教师、督导专家、各级领导等参与的全员性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模式,增强全员质量管理意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4.教学信息管理子系统。教学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功能是诊断、评价和反馈教学质量管理信息,为质量标准修正和决策咨询优化及质量监控改进提供依据。一是对教学质量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均以书面形式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应当对教学质量检查信息进行诊断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后送主管院长和院长审定,然后由教务处督促执行。二是对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学士学位授权审核等外部质量评估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予以改正。三是基于平等、尊重、信任、包容的教学管理原则及《教学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立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沟通机制。学生可以向教师定期反映对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当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四是于每学期结束前两周安排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以文件形式向各系(部)、教学督导员、学院领导和教师反馈,作为教学决策咨询和教师评价及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

四、结语

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发展概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独立学院应当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文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3).

[2]王佩国.构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1(11).

[3]陈文艺.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实证评价与模式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1).

[4]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7篇

摘要: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在五年制高职校在校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部德育管理一定的责与权,将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以无锡地区5所五年制高职校为调研对象,进行了科学构建德育工作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校;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

基金项目: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改重点课题“积极心理学观照下整体构建五年制高职校德育体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CZ36)

作者简介:梅亚萍,女,无锡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职业教育;钱业洪,男,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49-04

所谓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指五年制高职校在校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部德育管理一定的责与权,将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系部在学校总体德育目标的指导下,拥有足够的自主权,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富有特色的德育管理实体。本次调研以无锡地区现有的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五年制高职校为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途径,重点探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以期能够指导和推进五年制高职校德育管理工作。

一、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分析

(一)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高效开展的必要前提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无锡地区五年制高职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5所调研对象在校生规模均为4000人以上,部分学校正在与其它学校合并中,规模将超万人。要做好这种规模庞大的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一级管理体制无论是在管理力度上,还是在监控力度上都明显存在不足。因此,建立以系部管理为主体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适应规模办学,加强有效管理的必要前提。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5所学校系部建制均已初步确立,都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齐抓共管、学生主动参与、家校密切联系、校企积极互动、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的德育管理体系,学校也有意识地逐步将部分德育管理责任落实到系部,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但是,在调研中也发现各校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共性的显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有重复性管理现象。如日常管理检查,有些学校校系二级学生会同时检查,既造成管理资源浪费,也给系部评价考核带来资料取舍的矛盾;(2)有互相推诿无人问津的管理漏洞。如宿舍管理是高职校的重中之重,但在下放系部过程中显得困难重重。又如,跨系部发生学生矛盾时,系部在处理时会有推诿现象,不利于学生教育;(3)班主任队伍建设比较零散。各系班主任的考核评价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标准差异。如班主任培训,各系近亲繁殖简单操作,学校层面存在用几次讲座承担着全部培训任务现象,缺少实务培训,缺少交流探讨;(4)系部德育工作主体性不强,特色不突出。如一些系部德育工作因人员不足等原因,日常管理只能疲于应付职能部门的各项指令。以上不足,究其根本原因,是校系二级管理框架虽然建立,但责权还不够明确,管理重心仍未实质性下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探究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设置的科学性高效性,思考如何充分发挥系部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所预期的管理效果。

(二)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构建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

“德育管理是指根据党和国家有关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德形成的规律,协调实施德育的单位与部门、部门与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德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使德育双主体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合理组织各种力量,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的有效手段。”德育工作体系由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因素组成,五年制高职校德育管理体制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下建立的,毫无疑问隶属于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德育系列的结构建制;不同机构各自的职能、责任和权利;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等等。可见,德育管理体制作用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规定着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的结构建制、组织机构的职能职责,使之成为德育工作体系中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制度形态。因此,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是五年制高职校整个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做好各个德育管理单位的协调工作,才能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三)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必要保障

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肩负着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任,2012年12月20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要“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不可能只停留在学校层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5所学校对于德育管理工作都十分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从三方面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各校都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管理首位,以“学生导师制”、“首遇负责制”、“党员责任区联系制”等制度构建全员德育氛围;(2)各校都在发掘校训的精神文化内核,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如“文明礼仪值周”、“青年学生论坛”、“四我五位7S活动”等来凸显全过程育人导向;(3)各校都注重指导各系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动与企业对接,在人才培养中引入企业元素,同时积极推进家委会建立,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打造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德育途径网络体系。可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要求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因此,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以专业为纽带、以就业为导向,将管理责任落实到系部,并赋予相应的职权,充分发挥系部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加大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的必要保障。

二、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分析

(一)系统的层次性原理是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通过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形式形成的具有系统功能的整体,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存在着层次性和等级性。五年制高职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德育管理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其过程始终存在着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简单地通过某些职能部门的管理、某些德育骨干的引领、某几门德育课程的实施或者某些时间段的主题活动来突击实现德育目标,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校系二级德育工作管理体制的整体构建,科学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德育目标为导向,对职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合理配置,以求德育管理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二)管理层次论是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直接依据

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系统是有职能层级的。有教育界专家认为,“所谓层级,是指管理的层次性与能级性的有机结合。学校管理有层级,层级管理是其教育活动得以持续、稳定、顺畅、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其管理方式一般为层次管理。”[1]行政管理学上的层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是管理范围和权限却随等级降低而变小的组织类型。

根据现代管理的层级原理,其组织系统可以分为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和基础层。[2]参与调研的5所五年制高职校,学校德育管理层级都能体现这四个层级,主要表现在: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领导决策层,决策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方向;学生工作处、团委为管理层,组织实施德育目标、计划;系部、年级组、班级为执行层,实施检查反馈;学生中的自我管理组织为基础层,实施自我管理监控。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则把层级管理体制压缩到两个层面:(1)领导决策层面的德育管理,包括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决策和管理;(2)系部执行层面的德育管理,包括学生的自主管理。如此科学构建,既可避免管理层次过多而影响管理效能,又能明确系部的管理职责,实施有效管理。

(三)管理效益论是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目的依据

管理是追求效益的。管理学中提出“整分合”原理,指管理结构建立后,通过有效组合,互相协调,充分发挥各个部分的职能,并使整体结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根据此原理,五年制德育管理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前提就是构建科学高效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这是因为,学校德育领导决策层主要对全校德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明确德育工作方向,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但是,由于德育实践活动主要还是在系部、年级组、班级等基层单位开展,他们才是德育活动的直接责任者。因此,五年制高职校德育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必须充分发挥系部这一基层学生管理单位的积极性,要鼓励各系积极依据本单位本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专业教育,借助多种途径,完成德育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提高管理绩效。

三、对于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若干建议

(一)明晰管理层级职责,科学设置实施方案

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要简政放权,即改革内部管理层次和权力分配结构,调整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权限以及系部的权限范围,促使管理重心下移。针对5所调研学校管理现状,提出如下四个建议:(1)针对重复性管理现象,建议学生处团委等职能处室要改变管理理念,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管理靠前,服务靠前,重视系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要建立对系部德育工作的科学评价制度;(2)针对互相推诿无人问津的管理漏洞,建议学校要进一步明确系部管理职责,例如,可指导各系建立宿舍自治管理分会进行宿舍管理。可把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权限下放到系部。出现跨系部的学生矛盾时,可由学生处或保卫处协调调查,但处理权仍旧归属系部;(3)针对班主任队伍建设比较零散现象,建议各系可在相关年级组内建立班主任工作团队,聘请富有经验的德育骨干担任指导青年班主任成长的德育导师,开展朋辈式培训。建议在校级层面上,学生工作处既要做好班主任考核审核工作,又可以开展班主任技艺大赛,为各系班主任展现教育智慧搭建平台,以赛促培;(4)针对系部德育工作主体性不强,特色不突出。建议改变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多注重布置任务的现状,更多地搭建交流平台,不同的德育管理单位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德育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倡导“一系一品牌”,鼓励各系打造管理特色。

(二)实施目标管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

科学构建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目的是要充分调动系部德育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效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出重点,强化考核,实施目标管理。由此,学校的管理方式应由具体管理转变为监控管理,管理手段应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实现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3]例如,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决策层提出整体性德育计划后,各系应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以生为本,拟定出各系的德育工作计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领导决策层的计划要注重宏观指导,不必面面俱到,要给各系的自我管理留下发挥的空间。同时,学校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既要有学校对职能部门以及系部的考评制度,还要有系部内部的考评制度,要体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管理理念,考评结果应与晋级、奖惩、岗位津贴等密切挂钩。

(三)保障德育管理经费,鼓励系部自主管理

在推行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时,应切实保障系部德育管理经费。(1)根据省厅文件要求,德育工作经费总额不少于学校总预算支出的3%,其中,德育教学与管理经费不少于学校总预算支出的1.5%,日常德育活动经费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以上标准参照《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试行)》文件精神)。建议部分日常德育活动经费可按照一定的标准配置到系部,要求各系学年初或学期初根据各系德育工作计划提出经费预算,报学校领导层核定后下拨,以保障经费使用合理规范;(2)根据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下拨班主任工作经费到系部。目前,无锡地区五年制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津贴每月达700元左右,个别学校还采用了课时补贴制度。建议职能部门加强考核指导,要求系部考核班主任工作时要科学合理地拉开级差,杜绝一刀切采取大锅饭的方式,确保考核自主权在系部,考核审核权在职能部门。

(四)指导处理好各项关系,保证德育管理合力

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使得某些权力被下放到系部后,容易出现各系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的失控现象。在调研中,相关学校职能部门都有此反映,值得引起学校管理者重视。参照一些高职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建议各校在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时,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1)处理好学校与系部的关系。在学校和系部的关系上,应坚持分工协作原则。学校行使宏观管理权,系部行使微观管理权;(2)处理好学校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在学校与职能部门的关系上,应坚持适度集中和分权管理原则。学校主要负责系部建立、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确定等;各职能部门负责行使专项教育管理权,如德育工作计划制订、德育科学研究、德育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等;(3)处理好职能部门与系部的关系。在职能部门与系部的关系上,应坚持条块管理原则。职能部门应在其职责范围内行使管理权力,系部应接受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并向职能部门反馈一线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应协调职能部门与各系部的关系,按照条块分割的原则进行权力分配。

总之,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整体构建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体系的必然诉求。要切实改变管理观念,根据五年制高职校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努力探索推行“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最佳模式和经验,推动五年制高职教育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锋.论高校层级管理[J].吉林教育科学,1996(3):25-26.

[2]鲁杰.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第8篇

1、团体动力学

团体动力学,也称群体动力学,其创始人是K勒温。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特征和场(指环境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应用场理论研究群体、群体活动的过程、群体行为的动力,就叫团体动力学。

2、集体教育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集体,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学校教育时,要重点的采用在集体中促进学生的成长的策略,加强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3、研究思路

参照申荷永教授的《团体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101―105页)一文中叙述的团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我们选取广东实验中学2011级初一年级的12个班级为样本进行研究,设计了关于班级团体动力环境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在广东实验中学2011级初一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班级的团体动力环境数据,同时我们获取了该年级各班在问卷调查时的班级学习考试成绩动态变化数据和班级德育纪律量化评比数据,将此两项数据作为该班级学生集体成长的程度指标,将班级团体动力环境数据与班级集体成长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从分析中得出结论,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数据获取

1、团体动力环境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根据申荷永教授的文章中的团体内聚力、团体压力与团体标准、个人动机与团体目标、领导与团体性能、团体的结构性五方面的团体动力学理论表述,我们的关于班级管理的团体动力环境的调查问卷设计了以下十个问题:1、你所在班级的团队凝聚力如何?2、你家里的家庭氛围和谐团结吗?3、你的老师特别是你的班主任老师了解你吗?4、你在学校承担和参与的的工作和活动锻炼了你的能力吗?5、你所在的班级有明确具体的班级发展目标吗?6、你对自己的初一的学习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吗?7、你所在的班级的各项班级规章制度是完善清晰的吗?8、你所在的班级的班级管理是奖罚分明的?9、你信任你所在班级的班级干部吗?10、你们班里同学之间会互帮互助和信任和谐吗?对于答题选项,每题设置了A肯定回答、B较肯定回答和C否定回答三个选项。在期中考试结束后的第一天的自习课上,我们组织初一年级12个班级的65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651份,且全部有效,我们进行计算机统计后得到统计数据(选A的比率)。

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班别 A率 A率 A率 A率 A率 A率 A率 A率 A率 A率

A 85% 78% 49% 62% 87% 74% 76% 86% 73% 85%

B 38% 64% 17% 51% 56% 77% 57% 70% 35% 37%

C 69% 63% 14% 45% 69% 65% 65% 76% 39% 58%

D 29% 64% 12% 38% 28% 66% 23% 43% 30% 25%

E 45% 65% 15% 57% 70% 63% 44% 80% 50% 59%

F 35% 61% 27% 56% 51% 56% 33% 69% 45% 60%

G 40% 65% 22% 56% 50% 70% 55% 77% 40% 37%

H 85% 77% 38% 68% 89% 60% 53% 89% 75% 85%

I 56% 76% 17% 59% 59% 74% 26% 78% 55% 62%

J 36% 65% 23% 56% 47% 65% 33% 74% 54% 44%

K 41% 64% 10% 49% 53% 65% 59% 74% 48% 53%

L 88% 82% 56% 66% 93% 79% 74% 89% 75% 88%

2、班级学生集体成长体现与数据获取

在现阶段的初中学校管理体系下,结合广东实验中学的管理实际,能体现班级学生集体成长程度的评价指标是这个班级的学习考试成绩动态变化数据和德育纪律量化评比数据。

其中班级的学习考试成绩动态变化数据选用的是班级平均分的学习进步比(进步比=班级本次标准化考试平均分/班级上次标准化考试平均分*100%)这一数据指标。

初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我们在开学时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标准化的摸底考试,,该学期的期中考试也是按照标准化考试标准来组织的,所有学生均参加了考试,经过统计,我们得到了12个班级的班级平均分的学习进步比数据:

班别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学习进步比=摸底考平均分/期中考平均分*100% 0.99 0.94 0.96 0.97 0.95 0.93 0.96 1.00 0.96 0.96 0.94 1.01

初一年级的德育纪律量化评比项目包括卫生、两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班风、出勤、仪表五个方面的综合评定得分,经过一定的权重计算得来,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检验,形成了班级德育纪律量化评比的分数,每月统计,反映这个班级一个月内各方面的班级集体表现,是一个科学化的指标。我们把初一年级该学期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月份的德育纪律量化评比的得分相加,得到该班期中考试前这两个月的班级德育的集体表现评分数据,情况如下:

班别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德育评分 202.2 192.7 192.9 186.6 195.4 190.9 191.7 199.1 188.3 186.2 194.1 199.0

三、数据分析

我们将问卷调查得到的班级团体动力环境统计数据分别与班级的学习考试成绩动态变化数据和德育纪律量化评比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题号 内 容 与学习进步比的相关系数 与德育评分的相关系数

1 你所在班级的团队凝聚力如何? 0.84 0.80

2 你家里的家庭氛围和谐团结吗? 0.85 0.62

3 你的老师特别是你的班主任老师了解你吗? 0.77 0.71

4 你在学校承担和参与的的工作和活动锻炼了你的能力吗? 0.53 0.62

5 你所在的班级有明确具体的班级发展目标吗? 0.71 0.89

6 你对自己的初一的学习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吗? 0.34 0.21

7 你所在的班级的各项班级规章制度是完善清晰的吗? 0.47 0.83

8 你所在的班级的班级管理是奖罚分明的? 0.48 0.72

9 你信任你所在班级的班级干部吗? 0.77 0.71

10 你们班里同学之间会互帮互助和信任和谐吗? 0.67 0.80

四、结论与讨论

4.1 在班级团体动力环境与班级学习进步比的相关关系上,班级的团队凝聚力程度和家庭的氛围的和谐程度等两项与班级学习的进步程度有极强的相关关系,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班级干部得到学生信任程度、班级集体发展目标的明确程度、班级同学之间的和谐程度等四项与班级学习的进步程度有强的相关关系。

4.2 在班级团体动力环境与班级德育表现评分的相关关系上,班级的团队凝聚力程度、班级集体发展目标的明确程度、班级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班级同学之间的和谐程度等四项与班级德育表现有极强的相关关系,除了以上几项和学生个人目标的明确程度外,其他几项均与班级德育表现有强的相关关系。

4.3 整体上看,班级团体动力环境与学习表现和德育表现均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但与德育表现的相关程度更高,特别是班级的团队内聚力程度与班级的学习进步程度和德育表现都有极强的相关关系。

4.4 家庭氛围的和谐程度与学习表现的相关程度高于与德育表现的相关程度。而班级制度的完善性和奖罚分明与德育表现的相关程度高于与学习表现的相关程度。

第9篇

关键词:体力劳动 体育 再分析 关系

1前言

在体育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劳动的实践活动扮演着重要角色,二者联系越来越紧密,但对于二者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为体育的研究与开展增加了难度。本文将从体育与体力劳动的关系着手,在阐明体育与体力劳动联系的同时,深入分析二者的内在区别,以此为体育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2研究方法

2.1文献法

在阅读体育史、体育原理、体育概论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获得与本文研究的相关信息,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大量丰富而可靠的史料来源和理论依据。

2.2比较研究法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针对已归纳整理的资料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体育与体力劳动关系的相关内容,从而得出结论。

3劳动与体育的联系

3.1劳动是体育产生的重要源泉

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主要依靠跑、跳、投掷、攀爬等身体活动来获取必需的能源以求得生存,而这些身体活动在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在保留其基本形式的基础上,与相对应的社会生产相结合,经不断整理,社会化加工,不断从原始身体劳动中脱离出来,逐渐趋向独立与完善,在现代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仍可清晰看到劳动的痕迹,例如:标枪、铅球都是从原始社会投掷来获取猎物的身体活动中演化而来的,跨栏是早期人类为逃避野兽攻击或求得生存的一种身体活动形式等等。并且这些演化来的身体活动现阶段已成为强身健体,获取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专门性文化活动。

3.2劳动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人类社会早期,体力和体能是人赖以生存的核心因素,二者关乎一个部落甚至一个群体或种族的兴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更新,人类对获取生存物质的体能、体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社会成员多元化的生存需求,逐渐产生了以提高体能、技能为目的的专门性活动,成为原始体育的萌芽,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体育逐渐脱离其原始形式并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断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逐渐走向科学化道路。

3.3体育改善劳动行为

体育的参与过程使成员学习、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适应社会生活。同时,参与者内心的孤独、压抑等不良因素也得以释放与排泄,使精神得以放松。从它的内外层面来看,体育保证了劳动个体积极、热情的工作状态,激发人最大的劳动力与创造力,大幅度提高其工作效率,有效地促进了人的社会化发展。

4体育与劳动的区别

4.1参与意愿不同

劳动是为谋求生存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主体的主观意愿也主要来自外界环境,参与过程也主要在附加的外部条件下进行;而就体育本身而言,是社会成员为增强体质,愉悦身心而主动参与的过程,是为改造自我,完善人类自身而展开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整个参与过程受主观参与主体的意愿支配,其参与活动多是积极主动的。

4.2实践目的不同

劳动是为满足社会成员需求而投入对现实生活的改造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改造客观世界。而体育则是人类所特有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促进身体机能发展、增强体质以获得运动技能、愉悦身心的社会文化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改造主观世界。

4.3运动机理不同

人类体力劳动过程中,主要是由肢体某一部分或机体大肌肉群参与活动,而缺乏身体各组织的协调参与,因此对机体的锻炼多是局部的、不全面的;体育运动中,锻炼肌群往往大肌群先于小肌群,并逐步实现对大小肌群的动员,调动全身器官、系统的共同参与,其过程呈现出规律性特征,而机体的锻炼则是科学的、全面的,身体组织得以协调发展。

4.4原则及潜在影响不同

劳动的本质是为获取生存的要素,由于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整个过程具有较强的功利性、现实需求性,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机制来消除劳动过程产生的负面效应,因而往往因长时间局部劳动而造成职业性缺陷或疾病,如腰肌劳损等疾病,威胁生命体健康;而体育的整个参与过程是在科学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有一整套先进的、科学的指导系统作为理论基础,在科学锻炼的同时,采取有效手段消除运动产生的潜在威胁,真正实现了体育健身效益的最大化。

5总结

体育与体力劳动都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有意识开展的社会活动。二者既有较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又表现出本质性的差异,呈现多方面特征交叉性发展的趋势,要正确理解体育与体力劳动的关系,以理论联系实际,深层剖析并把握二者的本质区别与联系,从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实现体育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10篇

目前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

1.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图片、音频、视频以及教师制作的PPT等,都属于在课程开始之前已经完成的内容。教师根据当堂课程的授课进行课件的制作,需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了解,把握好课堂教学进度。在课件制作完成并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的时候,学生若是提出问题或是产生联想,教师难以即时在课件上进行修改,并且不能够有针对性的将学生的疑问或扩散性思维在课件中显示出来。因此大多数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的时候并不注重课堂提问,只是根据课件进行单纯的讲解。这种缺乏互动性的教学容易形成较强烈的主动与被动的划分,学生在学习时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不利于学习的有效性。

2.多媒体技术滥用严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并不认可多媒体教学,或是本身能力无法完成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及演示,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年龄偏大的教师身上。在各方面强调多媒体教学重要性的情况下,许多教师只能将内容强制性的安放在PPT中,采用纯粹的复制粘贴方式,相当于将书本内容完全照搬到PPT里面,这种类型的多媒体教学不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浪费教学资源,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另一种极端体现在一些年轻教师身上。年轻教师本身充满活力,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也设计得比较花哨,认为这样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件中,各种动画效果、图片以及文字效果看似技术高超,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帮助并不高,相反还可能过度吸引学生注意力,让教学实际内容被忽略。

多媒体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1.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多媒体教学要想形成完整的体系,就必须制定相应制度来对教学行为进行规范。体系的建立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学校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在规定中要根据教学课程的特点来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课时。一方面保障学习生所学课程都能够使用到多媒体,另一方面防止部分教师过分重视多媒体设备,将教学重点偏移。

(2)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时,在课程内容方面要严格把关,严谨出现将教材内容直接照搬现象,要保障课件的有效程度,否则容易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

(3)实施多媒体教学评价制度,在一定周期内让学生对教授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方式。

2.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目的是让学生更明确的了解教学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声音的刺激来激发头脑的记忆能力以及扩散性思维,提高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将图片以及视频引用到课件中,还要保证课件质量以及教学手段。

(1)使用多媒体教学必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学生在课件上看到的大多是知识点的罗列以及扩散,具体内容还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因此在时间上可能会耗费得更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进度的把握,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为最终要求。

(2)多媒体教学要求能够大幅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与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兴趣提高了才能够保障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因此课件的设计不能够太单调,但也绝不能过于花哨,其效果的考量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

(3)多媒体教学不适用于将过多文字放在课件当中,因此教师在课件制作前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抓住关键点来进行课件知识点的罗列。在教学资源上应做到充分利用,通过网络化与信息化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总之,教师在课件制作上应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将整合作为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

3.教学改革与管理平台的融合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质上就是改革下创新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构建管理平台的时候应该注意融合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将多媒体手段与其他各类媒体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于教学课程当中。另外,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的,像是高中哲学这类较为抽象或是线性代数这类推理性较强的学科应慎重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管理体系构建上需紧密跟随课改制度,让多媒体优势充分发挥。

结语

第11篇

论文摘 要: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业的管理者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有质量的服务,运用管理的各种职能,对旅游业的人、财、物、部门、地区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是从重要性、问题、对策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为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一、我国旅游管理的理论分析 

1、旅游管理的定义。旅游管理指的是旅游业的管理者为了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有质量的服务,运用管理的各种职能,对旅游业的人、财、物、部门、地区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 

2、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是是协调旅游部门与其他部门、国内旅游业与国外旅游机构和旅游市场的关系的需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同时,旅游业又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旅游管理是协调旅游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之间关系的需要。旅游业内部各部门、各企业是从事旅游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旅游业是综合行业,需要对旅游者的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加以组合设计,制成整体的服务路线,向旅游者出售,并保证供应。再次,旅游管理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在我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更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它从一个侧面带动了交通、民航、饭店、餐饮、保险、娱乐业的发展,同时也提供相当数量的劳动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旅游业具有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先导、服务、桥梁的功能。 

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 

1、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随着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蓬勃发展,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创办了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服务等企业,这些企业产权和人事权分别归属不同的投资部门。除了国旅、中旅、青旅三大集团以外,其余几乎每一个旅行社就属于一个系统。以致旅游业系统林立,多头建设,各自为政。尤其是在客源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彼此之间跌价竞争,行业内部矛盾导致市场混乱。而旅游管理部门既无建设项目审批权,几乎也无企业登记管理权,缺乏宏观调控的权力和手段。很难从宏观上协调、平衡和控制。 

2、法律法规不健全。首先,旅游法律法规具有暂时性,缺乏后续法规。比如说:《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旅游投诉管理暂行条例》等这些条例都具有暂时性,但是后续的法律没有及时跟上,这样就造成了旅游行业法律规范约束力的减小;其次,法律法规的涉及范围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比如说:在酒店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中,直接涉及旅游管理的条文比较少,大部分还是侧重于酒店的治安管理;再次,在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中,涉及旅游者人身权利保护的法律条文比较少,对旅游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危害。 

   3、旅游产业结构失衡。首先,旅游商品业开发滞后。旅游商品业是旅游创汇的大头,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劳动密集度大的优势,也可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但由于生产、销售的体制上,旅工贸不协调,使旅游商品长处于自发状态,产品品种老化、单调,创新不足,运输、包装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使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其次,旅游交通问题。旅游交通受短线制约的紧张局面,原来主要集中在国内城市交通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客源形势较好,国际航班也出现了来华游客“一票难求”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交通口岸配置和发展滞后。 

三、完善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1、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行业管理是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部门管理要求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所属企业的微观活动,显然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将部门管理体制改变为行业管理体制,才能适应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行业管理是根据产品或劳务的不同特点对企业进行分类,然后由政府相应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也就是说,无论是归属于哪个部门的旅游企业,从行业角度来说,均应统归旅游局管理。这种行业管理需要改革主管部门的职能,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 

2、完善旅游企业管理体制。旅游部门协同各有关部门,先清理一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而全面推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形成国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主导市场,中小企业纳入序列的格局。落实《全民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优化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创造企业平等竞争的基本条件,统一税赋,搞活用工条件。进一步推 行和完善旅游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 进行旅游企业股份制经营试点。 

3、深化旅游计划与投资管理体制。在国家旅游局的领导下,全面规划管理全国旅游基本建设工作。确定国家和地方的投资分工和投向重点。国家主要负责非盈利的重点工程的基本配套,地方负责重点项目的资金配套和一般性项目的投资;盈利性的项目将由企业按照经济规律投资经营,自负盈亏。建立旅游业有偿投资制。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高校; 问题; 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60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103- 04

1 高校知识管理的界定

1.1 高校知识管理的含义

对于高校知识管理内涵的表述,国内外学者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学者重点阐述其研究对象。如丙国强、邱鸣(2001)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高校管理者对存在于高校内部和外部的知识的管理与利用。[1]有些学者重点描述了高校知识管理的目的。如周九常(2002)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通过将各种知识和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实现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目的的管理理念。[2]张维平、凌晨(2008)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高校对社会活动中的知识进行收集、保存、传播和应用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其拥有的内部知识和获取的外部知识通过知识管理,促使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以提高大学适应力和创新力。[3]有些学者着重从流程上在描述高校知识管理。如刘萌芽、李妮(2000)表示,高校知识管理是高校对知识识别、获取、存储、整理、加工、学习、开发、传授、转让、生产、创造过程。[4]米靖(2004)认为,高校知识管理就是对教育知识的创新、生产、储存、转移和共享,它是知识投入、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转化的复杂过程。[5]邓新荣、高务龙(2007)指出,高校知识管理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等技术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对高校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交流、创造和更新的过程。[6]还有些学者是重点从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体系上来进行其概念的描述的。如英国学者詹妮佛·洛丽(2000)指出,高校知识管理应该包括创造知识储备、改善知识获取、强化知识环境、管理知识资产。比利时列文天主教大学校长澳斯特林克(2002)指出,知识创造、知识传递并向社会提供学术服务这些是一个现代大学的基本元素,作为大学应该建立一定的范畴、架构和过程,来对其知识进行管理,并优化产学合作。[7]

1.2 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

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十分庞杂,张旭(2007)认为高校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 积累和扩大知识资源; ② 建立有效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知识管理平台; ③ 培养知识共享和交流的组织文化; ④ 建立有效激励知识交流的机制; ⑤ 有效利用知识资源, 进行知识创新, 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8]方金认为知识管理内容包括:教学过程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管理,着重进行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过程的知识管理,主要针对知识输入、知识处理、知识输出的管理;服务社会过程的知识管理,主体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开发知识、教育服务管理等。[9]汪怿(2005)认为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涉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知识。[7]王楠(2007)认为高校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资源和知识过程两个方面的管理。[10]徐敏(2010)指出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对知识和对人两个方面的管理,具体而言,包括对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等管理过程,以及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11]邓新荣、高务龙(2007)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对高校知识、高校知识活动和高校知识工作者三方面内容的管理。[6]

2 高校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系统的知识管理理念

高校是发现知识、传播知识、存储知识、应用和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科学的知识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知识管理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但它更是管理思想和价值观的变革。目前高校的知识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存在缺失的现象,虽然高校管理中存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模块化的信息支持服务平台,但感觉这些服务内容是割裂的一个个模块,在使用上并未实现一体化,操作起来不够便利。各大高校也在进行教育技术的不断探索和革新,但是似乎不是在系统的知识管理思想指导下的技术体系的构建,因此无法实现信息的充分流动,也无法形成知识共享的模式,更无法实现广泛的知识范畴的合作。教师常常会感觉到教学、科研等领域的工作被条块分割,各个部门在进行着各自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创新工作,未能进行必要的知识共享和交流,这从本质上就背离了知识管理的思想和理念。

2.2 组织结构体系与知识管理需要不相适应

管理组织是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的载体,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都需要在一定的组织平台上才能得以实现。高校的组织结构应该朝着扁平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弱化等级关系,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交流沟通热情,因为在这样的组织中,组织成员们相对平等,能够得到尊重、信任和关心;在扁平化的组织中有利于教师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他们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也有更多创造的热情和意愿,这些都有利于知识的流动、交流和共享。因此,高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对知识的流动、创新、应用、共享提供了新的动力。[12]但目前很多高校的组织结构还是传统的组织结构,这不利于知识的流动、共享、应用与创新。

2.3 知识管理系统的流程缺失

高校知识管理系统在知识的获取与储存、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创造与更新方面流程缺失。

第一,在知识的获取与储存方面。教师作为需要大量吸收知识和生产知识的群体,知识获取很重要。就知识分类而言,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外部化、明晰化,能够用文字、文件、数据库等形成呈现,对于这部分知识,各高校有一定的获取途径,图书馆、档案室等部门专门负责显性知识的存储,但是在显性知识的存储深度和获取途径的优化方面还不尽完善。

第二,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方面。知识交流和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有价值的知识得到充分的流动、分享,才能产生更多新的知识。高校在知识交流和共享方面有一定的硬件环境,比如校内网的建立,但在知识交流氛围的营造方面不够积极,也未形成一定规模和层次的教师学习交流机制,这些都不利于知识共享的实现。

第三,在知识的创造与更新方面。高校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需要新陈代谢,淘汰失去使用价值的知识并创造出新的知识。高校的部分知识使用者会自动放弃失去价值的知识,但是在组织层面并未形成固定的制度来进行知识更新;而从知识创新的层面来看,也是知识使用者在形成既定成果后推动知识的创新,但组织缺乏激励创新的机制。

2.4 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及技术不完善

高校知识管理的先决条件是建立知识管理系统,这也是构造知识的交流网络。国内高校大多已经建立了支持内部知识管理活动开展的校园网和各种信息系统,但是还未建立校际间的知识共享网络,当然这也不是哪一所大学能完成的工作。另外,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校园的数字化与生动有效的活动载体相结合的工作也不够。[12]

3 改善高校知识管理的措施对策

3.1 构建知识管理的文化理念

知识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但知识管理绝不仅仅就等于信息技术,它更需要管理的思想和价值观的转变与创新。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种开放、信任的文化,打破不愿共享知识的障碍,建立让知识在高校自由共享、应用和创新的文化平台。[13]

第一,高校领导应全面支持。任何组织中领导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决定和影响这个组织的某种策略的开展。学校领导支持有利于构建高校平等交流和民主决策的氛围;领导支持会加大知识管理的硬件、软件投入;如果领导带头将自己的成果和经验与人共享,这将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这些在高校的知识传播、共享中都将起到积极作用。[13-14]

第二,促进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建设。学习型组织适应知识管理的要求,这便是要求高校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原因。学习型学校的特点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重视;教师自身是持续的学习者;教师间形成合作、学习氛围;学校是一个学习系统;学校领导是学习的领导者。要实现这一境界,需要的是宽松的人文环境,需要教师、学生、工作人员等各类成员能建立互信、亲密的关系。如果高校能在文化和价值观层面达到这种状态和境界,将会很大程度上消除高校推进知识管理的障碍。[10]

第三,提倡团队合作,相互信任。能否实现知识的共享其实全赖于共享文化的建立和基于相互信任的价值观,只有建立了互信和坦诚的交流习惯和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共享。知识交流和创新也只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才能跨学科、跨地域实现,知识管理也才有全面系统展开发展的可能。[15]

第四,推进学术批判、学术宽容,鼓励学术争鸣。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和技术都需要不断修正才能得以完善。高校应该鼓励学术争鸣,让不同的观点在这里汇聚,打破等级观念,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尤其要鼓励学生在学术上的自我表现,鼓励其向学术权威提出挑战。[14]

3.2 重构高校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

3.2.1 组织结构重构

高校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激励不充分,制约了组织的知识创新。[13]适应高校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应该能够顺利地进行知识共享和沟通;能够推动知识创新;形成团队凝聚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15]

第一,建立柔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的学习型组织。扁平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能在组织成员间建立平等与尊重的关系,建立开放的交流环境,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也利于成员间、部门间的学习和交流,从而最终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14]

第二,成立知识管理专职机构,设立知识主管。实施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成立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来运作。高校应成立知识管理专职机构,该机构分为项目实施小组和指导委员会。项目实施小组负责具体的执行性工作,指导委员会由高校的高层领导以及知识管理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要对知识管理系统负责。专业知识管理机构中要有专业的知识管理人员,并且应该设立知识主管(CKO)。知识主管是在组织中专门负责知识管理工作的行政官员;他们要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对于组织内部各部门的知识管理活动进行协调,对知识资源进行调配、整合,保障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要激励组织成员进行知识的共享和创新。[13]

3.2.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构

要实现高校知识共享和创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如何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第一,采用灵活的人事管理办法。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应该抛开传统的独占式人事管理制度,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为了实现这种交流,可以灵活地聘请一些高层次人才进行学术讲学、交流活动,甚至是采用虚拟管理的办法,让优秀教师通过各种现代化信息交流工具进行交流。

第二,人事的稳定性与流动性相结合。一方面,高校学术研究具有继承性,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另一方面,高校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性的需求,因此在用人制度上,既要稳定从而保证研究的延续性,同时也要保证有“新鲜血液”输入到组织中从而带来新的知识、技术和思路。

第三,建立教学内部流动机制。由于教师们所属学科、专业不同,学科交叉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和创新的火花,所以可以尝试打破专业、学科界限,在高校内部鼓励教师进行流动,从而带动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创新。[14]

3.2.3 知识管理的相关机制重建

第一,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高校要顺利实现知识管理,必须建立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学校就要把知识共享作为贡献与考评、晋升、评优、培训等奖励措施相联系,对于积极进行知识共享的高校员工和群体给予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比如,实施“知识贡献”分配制度,建立“知识积累贡献”奖励机制,奖励对于组织知识积累有贡献的教师和群体;还可以建立“能位匹配”的目标激励机制,以满足教师的创造欲、成就欲和尊重欲。[14]

第二,建立知识共享收益机制。要实现知识的共享,必须要让知识所有者在知识分享过程中受益。在确定利益分享的原则时,首先要对知识按用途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知识,共享收益的数量和获取渠道都不同。一般按照用途可以将知识分为理论前沿知识、实用知识、公益知识、稀缺知识。对于理论前沿知识的研究成果,由于其对社会发展起到奠定理论基础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重点扶持。实用知识是那些为了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的实用技术和知识;实用类知识只有与社会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共享过程中要寻求社会的经济支持。公益知识是服务于社会的知识,包括德育知识、学校规章、机构设置、组织职能、办事程序、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这类知识在共享过程中学校要重点扶持。稀缺知识是我们生产、生活中需要但是却供给不足的那部分知识和技术,比如一些新兴产业的知识和技术,稀缺知识应该通过市场去实现其共享价值。[14]

第三,建立限制知识垄断的机制。要实现高校知识的共享有时还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尤其是在共享文化还未形成之前。例如,通过行政命令打破知识垄断,实现知识共享。高校可以借鉴贝尔实验室的做法:当组织的一个部门需要新的知识时,决策者可以把知识需求传递给研发部门,由他们免费提供针对所需知识的研究成果;这种做法是将知识作为产品在组织内部进行生产,员工只是这个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收入和研究行为脱钩,知识的个人拥有没有意义,因此他们自然而然会进行知识共享,这就真正实现了隐性知识外部化和知识共享。[14]

第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高校还应该积极保护知识原创者的权益,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减少知识创新的不确定性,校际间、校企间通过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知识成果的有效转化并通过明确知识产权避免知识和技术的重复开发。更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使知识创新主体保持创新积极性,不断推进创新活动,使知识管理流程不断向前推进。[14]

3.3 高校知识管理系统流程重构

我们把学校的知识管理流程分为3个部分:知识的获取与储存、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创造与更新。

3.3.1 高校知识的获取与储存

高校知识的获取与储存是知识管理流程的起点。从知识获取和存储两个维度进行考虑:一方面以人为主。即在知识的获取与储存机制设计方面考虑如何通过持续追踪与更新机制来保持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以系统为主。即在知识获取与储存机制的设计方面以校园网上的知识库为中心,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将教师的智慧、经验等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显示的电子文件,并分类存储进入文件管理系统。[15]

3.3.2 高校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高校知识管理流程的核心。知识共享让学校每一个有意愿使用知识的教职工得到他们需要的知识,知识交流则是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环节。然而,知识共享不是绝对自然产生的行为,因为自我保护是人的天性,为了不丧失竞争优势,我们会产生不愿分享知识的动机。因此,高校的管理者要通过外部刺激来促进知识共享,比如高校的内部和外部网络建设,可以加快知识的传播和流动。为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单位要成为微观的学习型组织,从学校层面来看,要建立开放性的网络学习和知识传播机制。因为知识经过高校知识管理平台大量传播后,才能产生极大的价值。[15]

3.3.3 高校知识的创造与更新

高校持续的竞争力需要具备知识优势来支撑,为了实现这种知识优势,建立不断更新的知识库和虚拟知识社区是重要的手段。另外,基于虚拟网络的高校组织行为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实现对高校教师和管理者行为(包括校外知识源)的引导和规范,并最终实现在知识交流与共享中创造与更新知识。作为知识管理重点的知识创新,一方面强调创造新的价值,使知识能够自生长;另一方面强调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淘汰掉那些旧的并失去使用价值的知识。高校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这种创新应该致力于:持续不断地改进学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即关注“改善”的过程;然后要学会真正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也就是要从自己的成功中开发下一代的应用;同时还需要学习将今天的创新作为一个系统的一部分。随后,又使创新的流程重新开始。[15]

3.4 完善高校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

从操作实施角度来看,高校知识管理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知识管理的实现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工具的应用。知识管理涉及知识的识别、获取、组织、存储、共享、应用等环节。这些环节必须以专门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

3.4.1 建设数字化校园奠定高校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

实施知识管理必须先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知识交流的平台。其中校园网及其相关的数字化设备,就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设施。要实现知识管理,首先要有一个高速、可靠、安全、宽带、有线与无线结合、遍布高校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接口,这样才能实现与外网的链接,这样才能更有效利用国内外的信息资源,真正实现知识的流动。

校园信息网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对于显性知识交流而言,由于显性知识可以信息化,并以图书、论文、报告、电子文件等形式存储于图书馆、数据库和信息库中,它们可以通过网络被人检索、查阅和利用。对于隐性知识而言,校园信息网络为学者、专家的交流讨论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在网上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这一过程中隐性知识会发挥作用,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共享。另外,专家们拥有大量的know-who类、检索类知识,因此他们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更了解,这也有助于不同类别知识的交流。

3.4.2 建立规范方便的知识共享操作方式

知识交流的便利性和规范性决定知识共享的程度,所以对于高校员工而言,如何能够方便、准确、快速地获取知识很重要。高校师生内部交流、知识的汇集与检索、学校与外界的信息系统的建立都需要规范、便利的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和管理技术来支撑。主要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管理软件技术以及教学、科研、专利等高校知识管理制度。

3.4.3 发展校外知识网络

由于高校与外界边界的模糊化,高校原本就应该是思想开放的,对于外部的新的知识应该采取包容和欢迎的姿态,因此知识管理的重点应该是知识和人才的更新与互动,而不是独占。高校知识管理的实现也应该借助外部知识的力量,建立外部知识网络,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实现外部知识的内部化。这种内部化就是要考虑如何将存在于本校之外的知识吸收到本校的知识管理系统之内来,使其成为学校知识存量的一部分。[14]

3.4.4 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和方式

知识管理的不同流程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流程设计需要来进行选择,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与外联网、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查询与搜索引擎技术、检索技术、元数据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这些技术让知识的获取和传递更加便利,它们使知识和信息的采集从速度和宽度上都被提升了;这些技术使知识和信息的获取范围变宽了;同时这些技术使得知识和信息的分类、加工、处理等过程变得更加有序和规范;它们也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又如传播技术、共享技术、群件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工作流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等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使知识的交流、共享有了更有效的途径。数据库管理系统、文献管理技术、存贮结构技术为知识仓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些技术使信息和知识的存储、访问和传播更有效,信息和知识被编码后以某种方式储存,当相关人员需要时可进行访问,并按照某种形式传播出去。另外,现代信息技术既是知识和信息交流的手段,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手段。因为,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对于不同的知识产品进行保护,这样既使得知识能够被利用,同时也使知识拥有者获得正当的权益保护。此外,信息技术还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例如可以改进信息采集速度,加速数据处理效率,提高校内外沟通效率等。[16]

主要参考文献

[1] 丙国强,邱鸣. 大学知识管理中的观念创新[J]. 江苏高教,2001(5):25-27.

[2] 周九常. 试论高等院校的知识管理[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1-4.

[3] 张维平,凌晨. 大学知识管理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9-11.

[4] 刘萌芽,李妮. 论高校的“知识管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3):44-46.

[5] 米靖. 论大学知识管理[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47-53.

[6] 邓新荣,高务龙. 浅析高校知识管理的实施[J]. 时代经贸,2007(5):59-60.

[7] 汪怿. 大学知识管理初探[J]. 辽宁教育研究,2005(3):27-29.

[8] 张旭. 论高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有效策略[J]. 理论导刊,2007(10):112-113.

[9] 庄薇. 我国高校知识管理的实践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08:4-6.

[10] 王楠. 高校知识管理与系统构建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7.

[11] 徐敏. 高校知识管理综合评价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2] 曹连众.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8-129.

[13] 李娜. 天津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4.

[14] 夏晶. 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第13篇

[关键词]体育与经济 体育服务业 质量管理

一、服务、产品、服务产品、体育服务产品、体育服务业概念和内涵

1.服务

我们研究服务企业的质量管理问题,就要首先明确服务的概念和内涵,以树立起正确的服务观念,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目前世界各国有关服务概念的界定有几十种,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把产品分为四种类别即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是其中之一。对服务的界定如下:“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这个定义是从产品的角度提出的,说明服力是产品的一种,明确了产品与服务的关系。

服务最本质的特性是具有不可感知性或称为无形性(intantibity),由此衍生出不可分离性(inseparability)、品质差异性(heterogeneity)、不可贮存性(perishalilty)、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absence ornership)等其他特性。目前,理论界关于服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在此研究这个问题,目的并不是仅给服务下一个定义,而是想澄清一些观念,使得我们在服务组织实际的经营管理中,树立起正确的服务观念。

2.服务、产品、服务产品三者之间的关系

“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含义,尽管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标准中、在服务营销中是有区别的,但在很多领域,很多时候者在互换使用。实际上,产品(product)是一个大的概念,可分为无形产品和有形产品(goods)两部分,服务是无形产品。

美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柯特勒(phillip kotler)区分了从纯商品变化到纯服务的4种分类:

(1)纯有形商品;(2)附带服务的有形商品;(3)附带少部分服务的主要服务和服务;(4)纯服务。

由以上可以看出,服务与有形产品处于交融在一起的状态,服务大多数情况下是要依托有形产品的,而有形产品中也包含有服务的成分,现实中纯粹的服务和纯粹的有形产品是没有的。我们用“服务产品”一词即可用来表达服务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可见服务产品中既有有形的要素,又有无形的要素;在服务产品交换的过程中,只有部分要素改变所有权,而另一部分只改变使用权。

3.体育服务产品

体育服务产品是指体育服务驵织依托体育场馆、体育服务设施、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环境等物质条件向顾客所提供的无形产品及无形产品交付过程的结果。

体育服务产品的提供可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提供体育比赛、体育表演)上所完成的活动;

——无形产品的交付(如提供健身指导、培训、开具运动处方等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提供);

——为顾客创造氛围(如提供外部环境良好的体育场馆、体育场馆内部设施摆放合理、适当手段烘托赛场气氛等)。

(1)体育服务产品的特性。体育服务产品除了具有诸如不可感知性(intangibity)、不可分离性(inseparability)、品质差异性(heterogeneity)、不可贮存性(perishalility)、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absence ownership)等特性,由于体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体育服务产品不同与其他服务产品,体育服务产品还具有结果的可积累性。

(2)体育服务产品的分类。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属于过程化服务,而且根据同一体育服务产品能否为多个顾客所消费而不影响到服务质量即是否具有非排他性,一方面可将体育服务产品分为个性化强的“过程化服务”,如提供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培训、健身指导、开具运动处方;另一方面可分为个性化不强的“过程化服务”如提供体育比赛、体育表演、娱乐等。

4.体育服务业

体育服务业是以体育场馆为依托,以体育自身的价值和本质功能为资源,以提供体育服务产品为主的各类服务部门的集合。

二、产品要求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关系

1.产品要求

(1)产品要求是针对具体产品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各种产品分别有具体的质量标准;(2)对产品的要求来源于顾客、或者在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过程标准或规范、合同协议及法律、法规中规定;(3)对产品质量的评定依据可以是国家标准,也可以是企业标准,还可以是通过社会监督;(4)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可以是行业协会颁发的名牌标志、奖章、证书,也可以是企业出具的产品合格证书、质量等级证书,还可以是顾客的感觉和口碑。

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不同于对产品的要求,这种要求是通用的,它适用于各行业或经济部门,提供各种类别产品(包括硬件、软件、服务、流程性材料)、各种规模(大型、中型、小型)的组织;(2)质量管理体系是针对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管理体系要求,它涉及企业从采购、生产、到流通过全过程。(3)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效果的评价是必须通过第三方的承认,即通过国家质量管理协会承认并注册的专门的认证机构评定。

3.产品要求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关系

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产品要求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缺一不可,不能相互替代。虽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产品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要求的,但组织是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来确定对产品的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一个运作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能确保组织持续生产出符合产品要求的合格产品。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第14篇

1.组织结构

不同的项目对于组织结构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正确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项目的人力资源利用水平,而无法适应项目需要甚至是落伍的组织结构只会严重降低项目的人力资源利用水平。

2.责权分配

职责与权力的分配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任何项目管理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职责的承担与权力的分配问题。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权力过度集中或权利授予不到位的情况,都会严重削弱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

3.人员管理机制

项目的人员管理机制包含着诸多内容,从人员的获取、配置,到后期的培训、考核,都属于人员管理的范畴。这些相关管理机制的设置合理与否也直接关系到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而且这些机制还应是不断改进的,只有这样人力资源利用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源配置方面需要有较高的技巧,人才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整体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以上几方面对影响因素在研究时是相对独立产生影响的,但在现实中他们随着项目的目标制定与侧重方向不同,在整体目标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也会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关联度也会有所差异。

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建筑项目,尤其是大中型建筑项目,由于存在施工内容较多、施工周期较长、投资金额较大、施工风险较大、复杂程度较高、质量标准较高的特点,对建筑项目的体系要求和管理要求更为强烈。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惯性思维和既得利益的根深蒂固,在目前的建筑项目中仍然存在许多重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当前国内建筑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普遍还处于初级阶段,项目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还不够,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明显不足,项目管理层虽然把“人事部”改为了“人力资源部”,但工作职能与方法未得到更新,他们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做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按照市场经济方式运行,明显跟不上市场的要求。项目经营者的人才观念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不仅没有把项目的成员看作一种宝贵的资源,更加缺少对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引进。

2.组织结构设置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建筑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项目立项直至施工结束都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这些决定了必须要有构建严谨的组织结构保证建筑项目的正常开展。项目管理者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具体的施工方面,没有从综合、系统的角度来改进组织结构,更没有把负责组织结构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作项目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力资源管理仍局限于项目施工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者,形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没有形成自己完善的组织结构,使其难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3.人员配置机制和方法缺乏

在项目人员配置上,项目往往对人力资源配置极少进行调整,对岗位人员的配置仍然热衷于传统的委派制,主要从项目施工企业内部选聘来满足岗位需要,“任人唯亲”、“论资排辈”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而项目管理真正所要求实现的开放式聘任制,在个别情况下成为虚晃的招式。双向选择缺少员工选择的余地,竞争上岗真正凭借的变为了关系和资历,而非真正需要的能力,因而择优录用变为了口号。

4.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绩效考核是达到绩效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决定性评价手段,所以绩效考核在建筑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普遍使用。目前,不少建筑项目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够把员工实际工作成果与个人效益密切的结合起来,导致平均主义,就难以满足员工晋升、人才流动、人员培训等要求。并且会大幅度降低整个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在项目过程中造成消极怠工者和缺少责任心的监督者与管理者。同时,现有项目绩效考核数据的作用也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缺少必要的反馈程序直接影响到了绩效考核结果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5.人文关怀不足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真正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应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当成为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帮助的服务部门,而现在一些建筑企业则把人力资源部当作一个管理部门,不重视用科学的、人性的方式尊重员工的劳动付出,不够关心他们的切身需求,对在一线具体施工作业的施工工人缺少关注,这些情况从一线工人们的待遇条件中就可见一斑。

三、建筑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优化原则

1.只为任务设立岗位

良好的组织结构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成效,也是项目的主体。“因人设事”是目前建筑项目中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这是不符合项目系统性和规划性要求的现象。项目中的所有部门与岗位都是应当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设置的,只应当先有工作需要而后设立岗位或部门的逻辑关系,也就是“因事设岗”。只有保证“因事设岗”才能更好避免人浮于事的情况出现,保证项目人力资源队伍的精简与高效。

2.确定清晰的责权关系

因为项目的复杂程度增大,传统的树型组织机构有必要向更多元化的新型组织结构开始转变,在这过程中容易出现指令冲突、资源运用超负荷的情况,会使下属人员或部门产生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需要明确部门或岗位的主要负责上级,保证组织结构的有序性和可协调性。在设立项目的部门和岗位时,需要将权利与责任进行适当的明确,既要给予能够很好开展工作的相应权力,保证工作的高效开展,又要设置必要的权力制约制度,使得权力在责任的需要范围之内被使用。

3.建立适宜的管理幅度

在确定的管理幅度情况下,项目组织的规模越大,相应的管理层次就越多。而当确定项目组织规模时,管理幅度越大,相应的管理层级就越少。无论建筑项目生命周期时间长短,都只能算是临时性的组织,不可能像长期性组织那样设立较多的管理层级,或者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层级间的磨合与调整,这些特殊性决定了项目的管理幅度可以适当扩大,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目标。

4.改进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评价本是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公平,也无法完全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但应当充分认识到绩效评价体系的导向性作用,突出对项目整体绩效起决定性作用工作的重视,对为项目绩效带来明显提高的岗位和个人进行充分激励,将工资的发放与员工的考评结果相结合,改变目前差距太小的状况,体现差别,明确奖惩制度,提高透明度,充分体现民主公平性原则,使员工对项目产生信任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重视对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进行奖励

由于建筑行业的兼并重组和利润公开,建筑项目的竞争重点已逐步从资金向质量和创新性转变,这些转变除了要求员工有突出的表现、突出的成绩外,还要求员工表现出更强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因此,只有激励员工用所拥有的知识、能力、技术为项目的发展去努力、去创造、去革新,才能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目前的建筑业中,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出来,作为成功的建筑项目,如果认识到目前的赢利点不仅仅存在于简单的传统材料与建造流程,而在于新的利润增长点,无疑就会对创新与员工激励高度重视。只有项目员工的积极性与创新热情被调动起来,新材料、新工艺与管理创新才能真正不断被发现、使用与创造。

6.提高对一线人员的重视与培养,增强人文关怀

建筑项目管理者需要认识到,有创造力的高级知识分子是创造项目利润的人才,勤恳工作的一线施工人员也同样是项目稳步推进的基石。应该把员工视为项目最宝贵的资源,无论是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学历人才,还是从施工一线锻炼成长起来的自学型人才,都应当尽量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完善。同时,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拉近感情距离,为员工创造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使大家能够以愉快的心情全部投入于工作中,从而激发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以企业为家的精神。

四、建筑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的实施保障

第一,要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深入员工思想中。要让从项目负责人到项目工作执行人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能够理解只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才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只有项目实现了成功才能达到成员共赢的目的。第二,建立坚决贯彻执行的意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加大的弹性与不确定性,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排除个人主观意识的干扰,形成按规则办事和坚决执行的风格才能够保证体系目标和项目目标的达成。第三,保持不断完善与改进的机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一项新鲜的管理模式,它在与具体项目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要考虑到特殊的国情、人情,进行适当的本土化、个性化改进,这也符合项目唯一性、创造性的特征。

五、小结

第15篇

关键词:企业营销管理 预警体系 财务预警 营销筹资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增强,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产品销售量,提高本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各企业经营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企业预警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经营者制定良好的企业营销策略,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量,还可以为企业的营销过程提供安全保障,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财务预警是企业预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经营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促使他们制定出更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营销方案,从而保证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一、企业预警系统的建立与企业营销管理的关系

企业营销主要是指各企业经营者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要所做出的营销管理策略与手段,它是企业生存和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把本企业的产品和形象传递为顾客,从而形成顾客与企业的良好关系。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加强,各企业在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时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企业影响力,这就需要企业以良好的预警系统来保障企业营销过程的流畅性,以促进企业营销效率的提高。

企业的预警体系与企业的营销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企业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对顾客的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自身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在企业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预警体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预警保障,就会增强企业自身的营销危机,进而对企业的产品销量和企业效益产生影响。

二、财务预警的特点及其与企业营销的关系

财务预警作为企业预警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以企业自身的经营计划、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以及与财务相关的资料为依据,然后通过严密的数据和科学的方法反映出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同时又会将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与经营波动反馈给企业经营者,促使企业经营者危机意识的增强。除此之外,良好的财务预警体系还可以把造成企业危机的原因和隐藏在企业内部的各种弊端都较为全面的反馈出来,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提供帮助。

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有自身的特殊性,它能够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反映出影响企业发展的指标与数据,从而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为企业的下一步营销规划提供依据。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了完善的财务预警体系作保障,就可以根据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对企业的营销管理进行研究与跟踪,从而有效地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营销策略,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三、企业预警系统与营销管理中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

企业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对企业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良好地跟踪与监督,从而有效地避免资金挪用和贪污浪费的情况。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需要产生不同的费用,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的费用以票据的形式来进行保存,这样可以保证企业活动的每一笔开支和花费都有据可循,从而减少企业营销管理内部的矛盾,促进企业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和企业的营销管理在企业资金的使用和跟踪上是有效统一的整体,二者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中更好地保障了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壮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财务预警对企业的营销筹资有重要的影响

企业在营销活动的开展中经常会有资金紧张的情况出现,这时就需要企业通过商业融资、短期借款或抵押贷款等各种融资方式为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行筹资。这种筹资行为虽然暂时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但由于贷款的周期较短,金额较小,对企业生产和营销活动持续开展同样会产生诸多的不变,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去较大的风险。而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对企业的筹资进行全面的跟踪,并可以对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提供较为详细的信息和数据,从而避免财务纠纷的产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预警系统与企业的营销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企业预警系统的建立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企业内部的营销管理提高参考依据,还可以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合理营销决策提供指导和帮助,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企业营销管理活动的开展可以为预警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与资料,而预警系统的建立反过来又会为企业的营销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二者的有效结合与统一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保障,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利琴.企业营销风险的预警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6)